散文讲解
中考语文复习考点16记叙文阅读散文重点难点(原卷版)
记叙文阅读(散文)关于“散文阅读”的要求为:(1)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已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一、散文阅读综合【考点讲解】一、知识点讲解1.散文的概念散文是泛指那些侧重于直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注重于主观抒写的,不讲究骈偶押韵的文体。
狭义的散文,专指用凝练、优美、生动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的短小精悍的文章。
2.散文的特点散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所谓“形散”,指的是散文的取材十分的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在同一篇文章中,可以从一个人物的某个侧面或者一个先进事迹的片段谈起,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作者可以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随意选择,精心安排。
“形散”还体现为表达方式的灵活多样,叙事、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都能在中心思想的统率下,得到尽情的发挥。
所谓“神不散”,指的是散文的立意高远,主题集中。
无论散文的内容如何广泛,表现方式多么灵活,都应围绕文章的中心展开,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
3.散文的分类(1)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通过写人叙事抒发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
特点:通过某些生活片段,场景和细节描写以及人物最突出的性格特点,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
如: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藤野先生》。
(2)抒情散文: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等。
特点:寓情于景,寓情于物,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包含较多含蓄和象征的成分。
如:张晓风的《行道树》,茅盾的《白杨礼赞》。
(3)哲理散文:以议论为主,借助某种形象的说理,直接发表议论。
特点:议论、抒情和描写三者相结合,近似于杂文,但比一般的杂文更具有文艺性。
如:周国平的《落难的王子》。
4.散文的线索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
教师如何讲解散文课教案
教师如何讲解散文课教案教案标题:教师如何讲解散文课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散文的特点、形式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散文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尤其是散文写作技巧。
教材准备:1. 教材:包含一些优秀的散文作品的教材,如《散文选读》等。
2.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散文作品的录音或视频。
教学过程安排:1. 引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散文的概念和特点。
- 可以通过提问学生来激发他们对散文的兴趣,比如“你们知道什么是散文吗?它和其他文学体裁有什么不同之处?”2. 分析(15分钟)- 教师选择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或者是学生熟悉的散文作品,如《红楼梦》中的一些散文段落。
- 教师通过朗读或播放录音让学生感受散文的语言韵律和情感表达。
- 教师分析散文的结构、描写和表达手法,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细节和特点。
3. 解读(20分钟)- 教师解读散文中的难点词语、句子或段落,帮助学生理解散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 提供对散文的背景知识和文化背景解读,如有关时代、社会背景等。
- 引导学生分析散文的主题、情感和意义,培养他们的文学触觉和批判思维。
4. 讨论与欣赏(15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整体讨论,分享他们对散文的感受和理解,鼓励他们展开深入思考和交流。
- 教师鼓励学生陈述自己对散文的观点,可以进行一些辩论或争论,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5. 应用与写作(20分钟)- 教师提供一些与散文主题相关的写作题目,如以散文作品为素材写一篇续写,或以散文的风格写一篇自己的散文等。
-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展开写作,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指导,引导学生注意语言表达和篇章结构。
6. 总结与评价(10分钟)-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化对散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 教师鼓励学生对今天的教学内容进行评价和反思,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
教学反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讨论、写作作业以及个别辅导等方式来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不断提升对散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高中素材讲解下散文的特点及写作技巧
讲解下散文的特点及写作技巧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灵活的文学体裁。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散文的特点及写作技巧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散文的特点:一、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二、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三、语言优美: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
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散文的写作技巧:1、【开头】①感情化语言概括叙述。
我和该人,重点在后。
介绍该人,如肖像描写。
②两者关系及该人精神特质的议论。
2、【中间】一种情况:一件事。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第一章:散文阅读的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散文阅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
3. 引导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散文阅读的意义:提升文学素养、丰富情感体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散文的特点:真实、生动、优美、有节奏。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阅读的意义和散文的特点。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对散文阅读的感悟。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谈谈对散文阅读的认识。
2. 讲解:讲解散文阅读的意义和散文的特点。
3.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散文作品及阅读感悟。
4. 总结:强调散文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一篇散文作品,并写一篇读后感。
2. 推荐散文作品给同学,互相分享阅读心得。
第二章: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散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抓住散文的主题:理解散文的中心思想。
2. 品味散文的语言:欣赏散文的语言美。
3. 感受散文的情感:体会散文的情感表达。
4. 分析散文的结构:把握散文的层次结构。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2. 实践法:引导学生实际操作,提高阅读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出本章主题。
2. 讲解:讲解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3. 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阅读一篇散文作品。
4. 总结:强调掌握散文阅读技巧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一篇散文作品,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分析。
2. 写一篇关于散文阅读技巧的心得体会。
第三章:散文阅读的策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策略。
2. 培养学生高效阅读散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快速浏览:把握散文的大意。
2. 精细阅读:深入理解散文的细节。
3. 批判性思维:分析散文的优缺点。
4. 联想与想象:丰富阅读体验。
谈谈散文的概念和特点
谈谈散文的概念和特点篇一:散文的定义散文的定义、特点与术语系统(20XX-02-2316:03:08)转载▼标签:分类:知识讲解高考语文散文定义特点术语系统教育一散文的定义分广义与狭义两种。
广义的散文指:除诗歌、小说、戏剧之外的文体,换句话说,就是“回收站”。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家诗歌、小说和戏剧,都有自己的文体规定性。
比如小说,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比如戏剧,拿到一个剧本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他属于戏剧,因为有舞台说明和人物介绍,我们甚至不会把它误认为相声;比如诗歌,虽然赵丽华阿姨的东西怎么看怎么不像诗: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世界最好吃的或者:一只蚂蚁又一只蚂蚁一群蚂蚁也许还有更多的蚂蚁虽然网友很悲愤,做出了这样的回应:我也会写诗因为我会用回车键但我们讨论这些东西到底是不是诗,是在“灵魂”、而非形式的层面上。
惟独散文,没有这样的规定性。
所以,广义来说,报告文学、通讯文学、回忆录、传记、博客、校内、人人、微博??只要大家乐意,都可以拿它当散文。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一位我个人不甚推崇的叫余杰的北大学长的话:“世界上最可怕的垃圾——文字垃圾。
每当我提起笔时,我不禁心惊胆战。
”他这句话说得还不错。
二狭义的散文指“文艺性散文”,这个概念源于周作人“美文”的概念。
周氏三兄弟,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周作人人没做好,文章写得还是蛮漂亮的。
我推荐大家读的散文,男作家有周作人、梁实秋、梁遇春、钱钟书,女作家有张晓风和周晓枫。
过去我不推荐《读者》《青年文摘》,后来觉得买来翻翻也未尝不可,说不定什么时候,某篇难得感动你的文字,会出现在你的语文考试卷面上呢。
说完了中国散文定义,我们可以略微提及一下西方的。
西方同样有两个散文概念,一个是prose,一个是essay,前者指“散行文体”,与诗体相对;后者指随笔。
可以说,在西方那里,广义的散文概念比我们这边广义的还要广,狭义的比我们这边狭义的还要狭。
那边的广义散文概念甚至容纳进了一些小说,而狭义的散文概念只指“随笔”一种。
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讲解教案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的讲解与实践
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讲解教案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的讲解与实践【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讲解教案】教案目的:通过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的讲解与实践,帮助学生提高散文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培养其对散文作品的欣赏与创作能力。
教材准备:选取适合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的散文作品,如经典名篇或当代优秀散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简要介绍散文的定义、特点和在文学中的作用,引起学生对散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散文阅读和写作的热情。
二、散文阅读技巧讲解(25分钟)1. 教师引入不同类型的散文作品,解读散文的主题、情感表达和语言特点。
并指导学生聚焦于文中核心思想,了解散文的传达方式。
示范性阅读:教师选择一篇散文作品,读给学生听,并给予合适的语音语调,使学生通过语音的表演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散文作品的结构、篇章划分和段落组织。
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作者的意图和写作手法。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一篇散文作品,将其分成若干段进行展示,鼓励学生分析每一段的核心内容和所起的作用,并展开对作品整体结构和篇章划分的思考。
三、散文写作技巧讲解(40分钟)1. 教师介绍散文写作的基本要点,包括选题、构思、写作手法和语言表达等。
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和思考,理解散文写作的核心要素。
2. 教师示范散文写作过程,通过共同选定一个主题,组织学生一起完成散文写作的实践。
教师在写作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形成对散文形式和技巧的理解。
写作实践:教师向学生提供一个主题,要求学生按照教学要求完成一篇300字左右的散文作品。
教师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练习(40分钟)1. 学生进行散文阅读练习,教师给予适当的阅读指导和建议。
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散文,加深对散文的理解和欣赏。
2. 学生进行散文写作练习,教师提供多个选题供学生选择,并鼓励学生通过对散文的模仿和创新,展现个人的写作才华。
五、总结与反馈(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散文阅读与写作活动,提出自己对散文阅读与写作的理解和感悟。
现代文阅读 记叙类散文 知识讲解
高考解决方案记叙类散文记叙类散文阅读高考考什么复习重点1.记叙性散文的相关知识。
记叙性散文的特点、分类、取材特点、表达技巧都有与其他散文以及其他文体不同的地方。
2.写人散文的有关知识。
写人散文的模式、写人的方法,写人散文的特点都是需要了解的内容。
3.叙事散文的有关知识。
关注叙事散文的特点以及与小说的区别。
复习难点1.记叙性散文的考点设置。
2.记叙性散文阅读的方法。
概括、感知、领会、理清、揣摩、挖掘、拓展,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解题思路。
满分必备攻略一、记叙性散文的分类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写人散文和游记散文。
1.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
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2.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
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的《藤野先生》。
人物形象是真实的,这是它与小说相区别的地方。
3.游记性散文。
它的内容十分广泛,山川景色、风俗民情、名胜古迹都属记游范围。
游记散文最主要的特点是:作品所描写的景物必须完全真实,不允许夸饰和虚构;但又不是照相似的实录,而是作者融情于物,达到情景交融。
二、记叙性散文的特点1.记叙性散文叙事较完整,描写人物形象鲜明,描写景物倾注作者的情感。
这类散文与短篇小说相似,但又有明显的区别。
就叙事而言,散文所述的事件不要求情节完整,更不追求曲折变化,而小说对叙事的要求要较散文高得多。
2.散文在叙事的时候需要饱蘸情感,小说的情感则主要由人物体现出来,不需作者明确抒发。
就写人而言,小说要求努力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典型人物是作者虚构出来的。
而散文中的人物则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某些剪裁加工,注重对人物进行写意式的描绘。
三、记叙性散文的取材一般地讲,记叙性散文的取材有三类:1.取材于历史故事,学生穿越历史时空,在尘封的历史深处追寻那些能够体现文化底蕴、彰显人文精神的历史人物,捕捉那些旷古文明的碎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翻作新声,发掘其崭新的历史价值与意义。
《梁实秋散文集》讲解
《梁实秋散文集》讲解梁实秋,一位杰出的散文家,他的作品透露出深厚的情感和文化底蕴,给人们带来了深思。
本文将对《梁实秋散文集》进行讲解,介绍其中的代表作品和他的写作风格。
一、《故乡》《故乡》是梁实秋的代表作之一,这篇散文以记叙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
文章开篇就将读者带入一个怀旧和思乡的情感氛围中。
通过对故乡风物、乡村生活和亲人的描写,梁实秋展现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在这篇作品中,梁实秋通过细腻而准确的文字描写,将家乡的美景、乡亲的善良以及亲情的温暖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的笔触如同画家的刷子,在读者的心中勾勒出一幅家乡的美好画卷。
梁实秋以独特的视角和真挚的情感将读者带回故乡,激发了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二、《小时候》《小时候》是梁实秋的另一篇经典散文,他以自己童年时光为素材,展现了对逝去时光的回忆和思考。
梁实秋以纯真的语言描绘了小时候的无忧无虑与感受,勾勒出一个童年世界的独特韵味。
在这篇作品中,梁实秋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细致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光。
他通过对风味的描写、游戏的回忆和学校的生活,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引发了读者对自己童年的回忆和思考。
三、《让我们摒弃盲目乐观与狭隘失望》《让我们摒弃盲目乐观与狭隘失望》是梁实秋的一篇讲演,他以独特的视角剖析了人们在面对现实时盲目乐观和狭隘失望的心态。
他警示人们要保持理性思考和开放态度,摒弃片面和过度的情绪。
在这篇讲演中,梁实秋通过分析社会现象和人们的思维方式,表达了他对乐观盲目和悲观失望的态度。
他认为人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待社会问题要既有信心又有冷静的思考。
梁实秋犀利而卓越的观点教育了一代人,引领人们思考和行动。
梁实秋的写作风格以真挚、纯净和深入人心为特点。
他善于运用寥寥数语,却能表达出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他的描写生动而真实,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他的观点深入浅出,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总之,《梁实秋散文集》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籍。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现代文写人叙事散文考点讲解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现代文写人叙事散文考点讲解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的现代文阅读中,写人叙事散文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这类散文通常以记叙为主,通过具体的事件和人物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观点。
在考试中,这类文章通常会要求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事件等。
以下是关于写人叙事散文的一些考点讲解:
1. 理解作者情感:写人叙事散文通常会包含作者对人物或事件的深厚情感。
学生需要通过文章中的语言、描写和叙述来感受和理解这些情感。
2. 分析人物形象:这类散文中的人物通常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
学生需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行为和心理描写的分析,来理解人物的个性、情感和价值观。
3. 概括事件:写人叙事散文通常会围绕一个或多个事件展开。
学生需要能够准确概括这些事件,理解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以及事件对人物和主题的影响。
4. 理解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学生需要通过分析文章的语言、结构和事件,来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以及作者对人物、事件的观点和态度。
5. 品味语言:写人叙事散文的语言通常优美、生动,富有表现力。
学生需要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来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感受语言的魅力。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类考题,学生可以在平时的阅读中多选择一些写人叙事散文进行阅读和练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也要注意积累一些常用的文学术语,以便在考试时能够准确、专业地回答问题。
散文讲解课件
散文含义和特点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种体裁,要求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能够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
①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性散文。
②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③散文的特点之三是意境深邃,情感真挚。
④散文的特点之四是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散文阅读的命题方向: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归纳主题思想,概括文意或感情等。
理解关键语句、中心句在文中的作用;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深刻含义。
五种表达方式的识别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某句、段在结构或内容上的作用。
描写的各种类型及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表现手法的区分及其作用。
自选角度鉴赏文章的艺术技巧。
结合相关材料谈感悟说启示。
散文阅读题的解题思路:1、要了解有关散文的基本知识。
掌握关于散文文体和写作的一些基本知识,才能从容应对文题中所出现的“术语”。
如果连题目的内容都无法看懂,阅读欣赏就要大打折扣,更谈不上准确答题了。
2、要认真细腻地品析作品。
散文重在情味,不管是叙事、写人,还是写景、抒情,总是讲究意味深长。
它的一词一句,都是为着“意味”、为着“情感”。
我们在赏析阅读中,在应试阅读中,要善于“品”,善于“析”,注重从字里行间深切体味出作品内涵的情、理、意、味,即作品对人生或自然的特殊感悟。
考查类型1.直接概括全文内容。
2.回答某一段落内容或全文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解题钥匙1.概括文章内容尽量利用原文语句。
2.没有原文语句可利用时,要注意概括得全面、准确,不要漏掉答题点。
明确主题的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题形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考题形式一、品味词语 1.解释词语含义。
2.品评加点词语的作用。
解题钥匙1.解释词语要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含义,即结合语境答题。
格式:“××”一词原指……,这里表达了……。
讲解: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模式
③修辞类 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这样写在表 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分析修辞+ (面上的作用)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 1(. 比点喻、上拟的人具: 生体动作形用象地)写结出合了+句对子象语+境特性。
高考散文阅读 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
• 一、散文类型
• ①记叙散文: 以记写人物、 事件、景物为主的散文。 (含状物散文)
• ②抒情性散文: 抒发作者主 观情感的散文。
• ③议论性散文: 以发表议论 为主的散文。(哲理性散文)
二、阅读方法
• 1.梳理文脉(整体把握) • 找到线索,线索正是把文中各个部分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答案: ①这个词表面义是指鲁迅的故 乡;②它的深层义是指作者向往的精 神家园。
• 答题规范用语: • 1、这个词表面义是(指)什么。 • 2.它的深层义是(指)什么。
(二)、句子理解型
常见的命题形式:
1.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 的深刻含义。2. 从文中看,某句 指的是什么?
3. 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 话的意思。
材料串起来的那根“红线”。它可以是事 件、景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以写景 散文为例,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 物为线索。例如:《荷塘月色》以游踪为 线索,《故乡的榕树》以“故乡的榕树” 为线索。所以阅读时,理清文中的事件、 景物、人物及线索,才能整体把握文章的 内容。
• 2.寻找“文眼”
• 优秀的散文大多有“文眼”。“文眼”往往是 文中最精彩、最耐人寻味的地方,是反映主题思想、 创作意图的关键词句。抓住了“文眼”,就抓住了 全文的关键,找准了理解、把握全文的突破口。朱 自清的《荷塘月色》文首的“心里颇不宁静”,是 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 出 “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 寻找“文眼”,即把文中叙述、描写基础上的议论 抒情句、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首尾照应的句子等 找出来加以体悟,因为这些句子往往直接透露出作 者的思想感情、观点倾向、写作目的。
人教版慈母情深课文讲解
《慈母情深》
《慈母情深》是一篇散文,作者通过描写慈母的情感和母爱的伟大,表达了对母亲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文章以一个普通的母亲为主角,描述了她为孩子无私付出的场景和母爱的伟大之处。
文章开头,以一个具体的场景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作者描绘了母亲照顾病重孩子的细节和付出的艰辛,以及她心中的担忧和关怀。
接下来,文章以回忆的方式描述了母亲平时的日常生活和对孩子的关怀。
文章中充满了感人的细节,如母亲准备孩子的早餐、为孩子洗衣服等等,这些细节展现了母爱的细腻和无私。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表达了自己对母亲柔软的怀抱和母爱的感激之情。
通过对母爱的赞美和回忆,文章呼吁读者要珍惜和尊重母亲的付出,并向母亲表达感激之情。
这篇课文通过真实情感的描写和触动人心的细节,凸显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通过阅读和学习这篇文章,学生们可以感受到母爱的力量和无尽的奉献,增强对母亲的感恩之情,以及培养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和珍惜。
散文课程讲解大学生活教案
课程名称:散文写作与大学生活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掌握散文写作的基本技巧。
2. 引导学生将个人经历与大学生活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散文作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提高文学素养。
课程时间:2课时课程对象:大学一年级学生教学准备:1. 散文作品集2. 教学PPT3. 笔记本、纸笔等写作工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散文的定义、特点以及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引导学生思考:散文与诗歌、小说等文学体裁有何不同?二、散文写作技巧讲解1. 散文的结构:引子、正文、结尾。
2. 散文的语言:平实、自然、富有感染力。
3. 散文的题材:写景、抒情、叙事、议论等。
4. 教师举例说明散文写作的技巧,如: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三、大学生活素材挖掘1.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大学生活,找出值得记录的瞬间。
2. 讲解如何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感动。
四、写作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以“我的大学生活”为题,进行散文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作品展示与点评1. 学生自愿展示自己的散文作品,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2. 教师针对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与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议。
二、散文创作方法探讨1. 讲解如何运用散文的写作技巧,将个人经历与大学生活相结合。
2. 分析优秀散文作品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三、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散文写作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积累写作素材。
课后作业:1. 修改并完善自己的散文作品。
2. 阅读一篇优秀散文,学习其写作技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散文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挖掘大学生活素材,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耐心点评,帮助他们不断进步。
散文的讲解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1课时年级:七年级教材:《散文欣赏》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散文的特点,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散文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2. 散文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1. 如何分析散文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
2. 如何把握散文的内在逻辑和情感脉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散文的定义、特点和种类。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散文作品,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
二、阅读分析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散文欣赏》,了解散文的基本内容。
2.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散文的结构、主题、情感表达等。
3.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自对散文的理解和感受。
三、课堂讲解1. 教师针对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进行讲解,如:注重细节描写、运用象征手法、抒发真情实感等。
2. 结合课文实例,讲解散文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月亮、小草、流水等。
3. 分析散文的内在逻辑和情感脉络,引导学生把握散文的整体意境。
四、巩固练习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针对练习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散文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3. 教师对本次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阅读分析、课堂讲解、巩固练习等环节的表现。
3. 学生对散文的热爱程度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教学资源:1. 散文教材。
2. 散文作品。
3. 多媒体课件。
教学反思:1. 如何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
2.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散文的内涵,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3.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叙事性散文知识点讲解及训练
叙事性散文知识点讲解及训练(一)一、散文的特点。
(1)形散而神不散。
(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3)语言优美凝练〃富有文采。
二、散文的分类。
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一)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叙事性散文。
此类散文又可分为两类:①叙事散文。
偏重对事件的叙述。
②写人散文。
偏重于记人。
(二)以写景状物或抒情为主的抒情性散文。
(三)哲理散文〃也叫议论性散文。
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
(此类散文可归入议论文中)三、对叙事性散文考查有:1、理清记叙要素〃人称、顺序、线索。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相关段落的内容。
3、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形象)。
4、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归纳作品的主题思想5、联系作品的思想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感悟。
6、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7、理解重点词句的作用〃品味作品的语言特色及表达技巧。
四、叙事性散文知识点的讲解。
(一)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1、一篇文章中六要素可能不会同时出现。
2、文章在交代时间、地点时有两种方式:(1)直接交代。
(2)间接交代。
所谓“间接交代”〃就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穿着打扮或自然景物的变化、特征等〃将时间、地点表示出来。
(二)记叙中的人称和作用。
(出于文章需要〃一篇文章可以有不同的人称出现。
)1、第一人称(我、我们):便于直接抒发感情〃可以使读者感到亲切自然、真实可信。
2、第二人称(你、您、你们):可以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感情交流〃如同作者和读者对话〃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
它贯穿在第一或三人称中〃不会单独出现在一篇文章中。
(注意:有时当需要表达作者非常激动、痛恨等感情时〃文章会突然改变为第二人称〃这时〃容易感染读者。
)3、第三人称(他、她、它、它们、他们、她们、人名):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反映生活较为自然、灵活。
(三)记叙的顺序和作用。
散文的讲解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高中教材:《高中语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提高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散文的阅读兴趣,学会欣赏散文的美。
3. 培养学生运用散文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1. 散文的特征及分类。
2. 散文的阅读方法及鉴赏技巧。
3. 散文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欣赏散文的美。
2. 如何运用散文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散文的概念和起源,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对散文有什么了解?有哪些喜欢的散文?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征1. 教师讲解散文的基本概念,包括广义和狭义的定义。
2. 分析散文的特征,如形散神聚、意境深邃等。
3. 引导学生举例说明散文的特征。
三、散文的分类及阅读方法1. 教师讲解散文的分类,如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散文等。
2. 分析不同类型散文的阅读方法,如抒情散文注重情感体验,叙事散文注重情节发展等。
3. 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阅读不同类型散文的经验。
四、散文的鉴赏技巧1. 教师讲解散文鉴赏的技巧,如品味语言、分析结构、理解主题等。
2. 学生结合具体散文作品,运用鉴赏技巧进行分析。
3. 教师点评学生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散文。
五、散文写作技巧1. 教师讲解散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如选材、构思、布局等。
2.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尝试运用散文写作技巧。
3. 教师点评学生的写作,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散文的重要性和欣赏方法。
2. 布置作业:阅读一篇散文,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鉴赏。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散文阅读方法和鉴赏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学生运用散文写作技巧的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散文的热情。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教师应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有所收获。
散文专题讲解
1.捕捉线索:散文的线索可以使散文由分散到聚合,由朦胧到明朗,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时间与空间的转换、作者的思想感情、记叙内容的变化、事情发展的阶段、一定的语言标志、文章的题目等都是捕捉线索的主要切入点,另外,游记类散文一般以游踪为线索。
2.注意文体特点:叙事散文讲求以小见大,形与神的关系是重点;写景散文注意情景交融,情与景的契合是关键;咏物散文托物言志,尽可能体味象征手法。
3.透析写作手法:写作手法是散文布局谋篇的外在形式,回答问题时通常以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以物喻人、托物寓意、寓情于景、对比、联想和想象、欲扬先抑等作为鉴赏的术语。
4.研读重点:对散文中精彩铺陈的段落,要感受形象、领悟内涵、捕捉情感、揣摩语言;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段落,位于开头的往往是总起全文,中间的往往是承上启下,结尾的往往是总结全文,首尾呼应,是主题的深化和感情的升华;记叙描写以外的议论段落,是散文明事析理的关键段落,是文章的中心主旨所在;环境描写段落往往是为烘托气氛、衬托人物心情的。
5.揣摩关键:作者情感态度转化的语句、带有修辞手法的语句、文章的主旨句是揣摩的关键。
一定要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要前后照应、整体观照;要紧扣语境来答题。
6.张扬个性和唤醒个性体验:散文的重点是引领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要对其中的感情和观点进行评说和鉴别,写心得往往是考查的主要形式。
它一般要从内容、语言、写法、作用等方面发表意见,观点明晰、论据充分,要紧扣散文的主旨内容。
散文在内容上虽然或状物,或记人,或写景,但所写的总是作者自我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
这种发现不仅是观察和思索的结果,也是感觉的结果。
散文在形式上的特点,一是往往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二是往往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三是往往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四是往往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阅读散文时,要善于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讲解及练习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独特的美质就在于: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
阅读和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人生或自然的感悟,又要认真分析作者用以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
下面就以2007年中考散文阅读试题为例简要谈一下散文阅读的一些重要题型和解题技巧。
一、整体入手,概括主题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
如2007年武汉市中考阅读题《海边荒石》问题之一:“这篇文章的主旨(中心思想)是什么?试作简要概括。
”再如2007年陕西省中考阅读题《浇花》问题之一:文章结尾,作者借“上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
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一般是篇末的议论抒情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另外,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时,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则必须通观全段甚至全文,将要点整合,同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二、品味语言,领会意境品味语言,要从作者的用词造句去分析,也可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知识修养、语言风格等分析。
领会意境,是指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领会作者创造的意境,领会作者对自然、生活、社会及人生的独特认识和感受,真正感受到文章的意境美。
在散文阅读中,这是一个大的考点,可以包含很多小项,分析如下:(一)字词含义: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品评加点词语作用。
如2007年重庆市中考阅读题《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应当的》问题之一:理解下面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1)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
问:文中的“黄金屋”指的是什么?(2)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问:文中的“试金石”有什么含义?再如2007年杭州市中考阅读题《青青庭院》问题之一: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文字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请作简要分析。
(1)北屋前的石榴树就急急地缀满了火红火红的花朵,躲在油亮的深绿里逼着你的眼。
(2)爬山虎在南屋的墙面上像瀑布一样洒下来……窗儿在上面像眼睛一般地眨着。
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
答题时要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还要根据该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
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至于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注意体现出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二)分析关键句或哲理性语句的含义,欣赏文中优美、精辟的语言。
这种题型可以说“逢散文阅读题必有之”,下面我们看一下这种题型的几种考查方式。
如2007年重庆市中考阅读题《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应当的》问题之一:联系选文主旨,理解第(9)段中“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的含义。
如2007年成都市中考阅读题《幸福为何总在遥远的山那边》问题之一:文章结尾说:“那地方我们从未去过。
”这句话该怎样理解?再如2007年杭州市中考阅读题《青青庭院》问题之一:第4段中说,“故园的绿却始终留在我的心底,如同儿时父母慈爱的目光始终浸润着我的心田。
”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和作用?再看2007年广东省中考阅读题《鼓神》问题之一:本文有不少精彩的句子,请在画线的A、B两处(A.卖着狂傲,逞着威风,显得不可一世。
B.只见他急敲慢敲,重敲轻敲,时而敲打鼓沿,时而肘杵鼓面,时而跃腾猛捶,时而贴鼓轻抚,柔时如丝绸无骨,坚时像枪击钢板,乱时如乌云横压,齐时如布兵排阵;铁马金戈乱箭飞,细雨轻风荷塘清,劈山开路是男儿,再闻堂前纺织声……),任选一句作点评。
还有2007年辽宁省中考阅读题《竹篾》问题之一:选文中有许多极富表现力的语句,请你摘抄其中的一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谈谈它的表达效果。
面对这样的考题,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
(三)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
如2007年成都市中考阅读题《幸福为何总在遥远的山那边》问题之一:读了本文,也许你对“幸福”有了新的认识。
请根据文中作者对“幸福”的感受,结合你的生活体验,简要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
再如2007年重庆市中考阅读题《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应当的》问题之一:选文题目说“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应当的”,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此考点灵活多变,把握的关键是:(1)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2)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棱两可;(3)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层次性。
可以引用诗文或名言回答此题。
(四)续写。
如2007年南京市中考阅读题《城市农夫》问题之一:阅读(4)段中下面这句话,结合链接材料揣摩舅舅当时的心理,完成后面的填空。
“当他看到今年春节晚会上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朗诵《心里话》的情景,不禁流下了泪水。
”[链接材料]要问我此刻最想说什么,我爱我的妈妈,我爱我的爸爸。
因为,妈妈把城市的马路越扫越宽;因为,爸爸建起了新世纪的高楼大厦。
别人与我比父母,我和别人比明天。
打工子弟和城里的小朋友一样,都是中国的娃,都是祖国的花。
(摘自2007年央视春节晚会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朗诵的《心里话》)舅舅流下了_____________的泪水,因为他_____________。
这样的问题一般给一段话的前半部分,让考生续写后半部分,启发考生答题的的思路,往往在原文上。
三、理清思路,把握结构(一)分析散文的线索。
线索是文章结构的红线,抓住线索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线索可以是某个中心事件、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感情。
如2007年城阳市中考阅读题《城市的胎记》问题之一:请找出本文的线索。
抓线索的方法:一是从文章的体裁分类、表达手法入手。
(是否以物喻人、借物抒情等)二是从标题入手。
三是从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入手。
四是从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子入手。
考题形式有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答题时要找准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即可。
(二)理清文章顺序。
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取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
如2007年高密市中考阅读题《故乡的投影》问题之一:请把从原文中抽出的这句话放回文中正确位置。
答这种题时要注意审题,从原文中抽出的语句,往往是总结性的或承上启下的,一是靠考生的语感修养;二是对语句进行理性分析。
[拓展演练]靠窗的位置■张翔朋友从动荡不安的耶路撒冷回来后,就迫不急待地带着他的妻子约见我。
我们已经许多年没见面了,因此心情都颇为激动。
那天,我见到了他,他显得有些疲惫,显然是没有倒过时差来。
但是他的兴致却很高,嚷嚷着要好好逛逛。
于是,我们一群人就开始在城里东游西走。
累了的时候,我们就会挑个休息的地方坐着喝点儿东西,然后,再继续逛。
我们看上去像一群贪婪的观光客,迫不急待地感受着这座无比熟悉的城市的景致。
朋友似乎显得更为急切,即便每次停下脚步坐下来休息的时候,只要有临窗的餐桌,他都忍不住抢先坐在靠窗的位置,不停地打量着外面的风景。
恰巧那天,小侄子和我一同去逛。
每次他也抢着要靠窗坐着。
但朋友总不让他靠近窗户,俨然是个贪婪的大孩子。
下午,我们找了一家饭馆吃饭。
这一次,朋友还是抢先坐在了靠窗的位置。
可是我的小侄子忍不住了,闹腾着也要坐在靠窗的位置。
于是我就对朋友说:“你让他坐窗边吧。
”朋友眼中闪光一丝忧虑,说:“坐窗边多危险啊!”“没关系,这窗户这么厚,而且都是固定好的,怎么也不会掉下去的……”“可是……”朋友还要说话,他的妻子忽然笑了起来,指着他的脑门说:“笨蛋!这里是中国啊!你真是又犯糊涂了。
”“哦哦……”朋友也大笑起来,忍不住直拍自己的脑袋,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看着他们这样,我反而糊涂了。
我忍不住问他们:“你们笑什么啊?我怎么没听懂啊?”“他时差倒过来了,脑子又犯糊涂了。
”他的妻子一脸爱怜地看着他,笑着解释说:“你要知道,耶路撒冷经常有恐怖袭击,我们每天都诚惶诚恐地活着,就连每次吃饭都不愿意挑靠窗的餐桌,如果不得不坐在靠窗的餐桌时,他总是很大男人地坐在靠窗的位置,这样的话,遇到恐怖袭击,可以把我挡住……”听到这里,我心里顿时涌起一股巨大的感动。
原来朋友每次抢着坐靠窗的位置,其实只是下意识地将安全留给我们,把危险留给自己。
此刻,朋友早把靠窗的位置让给小侄子了。
但他看上去还是有些不习惯,依旧不停地打量着小孩儿,眼中满是怜惜与疼爱。
显然,那个硝烟弥漫的异国早已经把朋友的心打磨得战战兢兢,而我却分明看见,在他这颗战战兢兢的心里,却装满着对亲人、对朋友勇敢而博大的爱意。
(摘自《世界军事报》)[练习题]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朋友从动荡不安的耶路撒冷回来后,就迫不及待地带着他的妻子约见我。
朋友的“迫不及待”,暗示了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3.我们看上去像一群贪婪的观光客。
“贪婪”一词是否存在感情色彩的不当?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4.在构思上,文章巧妙地运用了巧合与意外,使行文曲折有致。
试各找一例加以说明。
5.你认为文中的朋友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