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上5.2《数据的表示》word教案1
华师大版5初中数学.2-1数据的表示 教案
华师大版5.2-1数据的表示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填写简单的统计表,制作简单的统计图.2.理解统计图表的各自特点,能合理地利用统计图直观地屉示数据,并通过数据获得有用的信息.能清晰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看法,能够根据统计图表中提供的信息得出比较明显的结论.3.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据所表达的信息,发展敷感,让学生体会数据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从统计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得出比较明显的结论.教学难点统计图表的各自特点及数据的直观表示.(一)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介绍了数据的收集方法,并且知道收集到的数据是有用的,那么如何把数据直观地表示出来呢?同学们在电视、报纸等有关媒体中经常看到如下一些图形,出示课件中的图形,并说明名称:统计表、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运用这些图表对数据进行表示.(二)讲授新课问题l 建校以来,我校每学年的在校生人数一直呈递增趋势,1956-1957学年只有515人,1966—1967学年增长到830人,1976-1977学年增长到1 036人,1986~1987学年增长到1407人,1996-1997学年增长到2680人,2002-2003学年达到2938人.1、让学生设计一张统计表,把数据填人表中,简明地表达这段文字的信息2.再让学生设计一张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明这种递增趋势。
(分小组制作,让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与课件中的图形进行比较)3.展示课件中的统计表(表5.2.1)并说明:统计表可以前明地表达一段文字的信息,但利用统计表并不能直观地看到它的增减趋势、为了更直观地看出,可设计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据.4.展示课件中的折线统计图(图5.2.1).(1)引导学生从这张图中得到一些明显的结论:①我校每学年的在校生人数总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②从1956~1957学年度到1986~1987学年度这30年中,增长的速度比较缓慢(共计增长了892人).①自1986—1987学年度以后,增长的速度明显加快,尤其是在1986—1987学年度到1996-1997学年度这10年期间.增长速度特快(共计增长了1273人).(2)结合本图,说明绘制折线统计田的注意点:纵轴从0开始,纵轴数字的适当处理(应先找出最大值、最小值),折线统计图的纵轴表示频数,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增减趋势).问题2:在2000年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那么,我国体育健儿在该届奥运会上共夺得多少枚奖牌?其获得的金牌数在总金牌数中占多大的比例?(表5.2.2是从新华奥运专题网站上收集到的数据)表5.2.2表明,中国体育健儿在第27尽奥运会上共夺得59枚奖牌.其中金牌28枚,约占本届金牌总数(301)的9%.(允许学生说出其他结论)根据上面裹格,为了能清楚地表示各国金牌数的具体数目,我们可以用一张条形统计图表示这些数据.为了能清楚地反映出各国金牌数占本届金牌总数的比例大小,可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这些数据. ,1. 让学丰根据上表中金牌数这一列的数据,设计一张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分小组制作,让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与课件中的图形进行比较)2. 展示课件中的条形统计图(图5。
华师大版数学七上5.1《数据的收集》word说课教案
数据的收集(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对有关的数学内容进行探索、实践与思考的学习过程,所以学生应当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课程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向各位评委、老师汇报我对华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一课的教学构思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一)、内容、地位和作用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华师大版七年级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第一节《数据的收集》的第一课时。
在此之前,学生在已经学习了一些初步的数据的处理问题,对运用数据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已有所了解,知道了运用数据的价值。
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对数据的收集又有了更进一步的学习与挖掘。
为后面运用数据的知识去分析一些现象打下基础。
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与我国以往的数学课程相比,在教学内容上大大加强了统计和概率,在教学方法上积极倡导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通过反复观察,了解不确定的现象也能够表现出规律,整个内容围绕真实的数据展开教学。
依据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自然、社会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联系,使学生体会统计与概率对制定决策的重要作用。
应注重使学生从事数据处理的全过程,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
只有让学生经历调查和收集数据的过程,体会到数据在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中是有用的,才能养成用数据说话的好习惯。
能比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
(二)、教材简析“数据的收集”是数据统计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这部分内容根据课标要求,设计了让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通过实践说明了用数据表述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重点和难点由于学生对数据的作用很难有正确的认识,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讨论,体会数据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从而树立正确的数据观。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通用7篇)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通用7篇)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1一、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算术上往往固守固定思维,思维狭隘、迟钝,不利于后续学习。
我们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在解题时,往往存在写作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注意指导学生写作。
学生是否掌握了好的记忆方法,关系到学习成绩。
由于七年级学生处于初级逻辑思维阶段,记忆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理解记忆的成分较少,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应注重对学生记忆的指导。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1.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关系,理解数学的价值,形成运用数学的意识。
2、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如何学习数学,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实验和猜测的探索能力,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感性知识。
3.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4、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第二章有理数1、通过学生实际的生活体验,感受到负数的引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做到形数结合。
3、经历探索有理数运算和运输律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能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体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优越性,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初步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对所给的数,能根据所要求的精确度(或有效数字的个数)取近似值。
第三章整式的加减1、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在探索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建立符号意识。
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会列出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掌握代数式书写的注意事项。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5.2数据的表示》二课时教学设计
5.2数据的表示1.统计图表教学要求:能够设计简单的统计表,会制作相应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会读扇形统计图,会从上述统计图中得出一些比较明显的结论,进行简单的分析说明。
教学重点:三种统计图的绘制及注意事项教学难点:扇形统计图的绘制以及三种统计图的适用范围教学准备:上网搜索有关信息,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从今天的气温、班级的人数、考试分数等日常生活和工作,说明我们进行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数,而处理数据就要用到统计的知识。
我们常用统计图表来直观的感受大量的文字信息。
二、讲述新课问题一、解放以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支一直呈递增趋势,如下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情况;(2)再设计一张折线统计表,直观的表明这种递增趋势;(3)从上述两张图表中,你能得到哪些结论?说说你的理由。
年份195219621970198019902000国内生产总值(亿元)6791149.32252.74517.818547.989404由学生讨论得出一系列结论,如:国内生产总值总体上呈增长趋势,1952年到1980年增长速度比较缓慢,1980年以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尤其是1990年到2000年,发展速度迅猛。
教师指出画折线统计图的注意点:1、写名称;2、画横、纵坐标,标上适当的刻度;3、两轴注明表示的内容和单位;4、描出点后用线段顺次连接各点(连线只是能便于观察变化趋势,无实际意义)。
问题二、通过上网搜索得到下表为第27届悉尼奥运会奖牌榜国家金牌银牌铜牌美国39 25 33俄罗斯32 28 28中国28 16 15澳大利亚16 25 27德国14 17 26法国13 14 11意大利13 8 13荷兰12 9 4古巴11 11 7英国11 10 7罗马尼亚11 6 9韩国8 9 11匈牙利8 6 3波兰 6 5 3日本 5 8 5保加利亚 5 6 2希腊 4 6 3瑞典 4 5 3 挪威 4 3 3 埃塞俄比亚 4 1 3 乌克兰 3 10 10 哈萨克斯坦 3 4 - 白俄罗斯 3 3 11 加拿大 3 3 8 西班牙 3 3 5 伊朗 3 - 1 土耳其 3 - 1 捷克 2 3 3 肯尼亚 2 3 2 丹麦 2 3 1 芬兰 2 1 1 奥地利 2 1 0 立陶宛 2 - 3 阿塞拜疆 2 - 1 斯洛文尼亚 2 - - 瑞士 1 6 2 印度尼西亚 1 3 2 斯洛伐克 1 3 1 墨西哥 1 2 3 阿尔及利亚 1 1 3 乌兹别克斯坦 1 1 2 拉托维亚 1 1 1 南斯拉夫 1 1 1 巴哈马群岛 1 1 - 新西兰 1 - 3 爱沙尼亚 1 - 2 泰国 1 - 2 克罗地亚 1 - 1 喀麦隆 1 - - 哥伦比亚 1 - -莫桑比克 1 - -(1)中国体育健儿在该届奥运会上共夺得多少枚奖牌?其获得的金牌数在总金牌数中占多大的比例?(2)从所获奖牌总数情况看,和最近几届奥运会相比,中国体育健儿在本届奥运会上的成绩如何?画条形统计图的注意点:1、名称;2、画横、纵轴标上适当刻度;3、两轴注明内容和单位;4、条形宽度和间距均匀一致。
华师大版 七年级学案5.2 数据的表示(一)
华师大版七年级学案数据的收集学习课题:§5.2 数据的表示(一)学习目标:1、掌握统计表的阅读与制作.2、加深理解频数和频率的概念.学习重点:掌握统计表的阅读与制作;加深理解频数和频率的概念。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自学课文(二)、导学练习[活动一]基础知识填空一、填空题1、初一(2)班要在5名候选人中选出一名同学参加校艺术节演讲比赛,由于他们都很出色,最后,班委会决定由全班同学投票确定参赛选手.每个选手所得票数的频数就是,每个选手所得票数的频率是与的比值.2、请列举至少三种调查方法:、、 .[活动二]自主学习练习一、填空题1、小明1分钟内共投篮75次,共进了45个球,则小明进球的频率是 .2、小芳掷一枚硬币30次,有20次正面朝上,则正面朝上的频数是,正面朝下的频率是 .3、新学期开始,初一(3)班进行投票选举班长,全班52名同学每人投一票,王强得了35票,李斌得了11票,则王强所得票数的频数是,频率是;李斌所得票数的频数是,频率是.二、合作探究1.将一枚硬币随意地抛向空中,硬币落定以后只有两种可能的结果出现:正面朝上或者反面朝上.假若抛硬币20次,有8次出现正面,12次出现反面,则出现正面的频数是多少?出现反面的频数是多少?出现正面的频率是多少?出现反面的频率是多少?2.一个射手连续射击20次,其射击情况见表:求这位射手射中7环的频率及平均每次射中的环数(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第1位)三、展示提升每个同学自主完成合作探究中的练习后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并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由小组代表上黑板展示讲解,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加以补充,师生共评。
小结:四、反馈检测1、在由电视台举办的唱歌比赛中,由10名评委现场给每位歌手打分,然后将去掉其中的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之后的其余分数的平均数作为该歌手的成绩.已知十名评委给某位歌手的打分分别为9.5 9.5 9.3 9.8 9.4 9.1 9.6 9.5 9.2 9.6 求这位歌手的得分.2、从一副牌(54张)中随便抽取一张牌,你抽到的是大王吗?将抽出的牌插入堆中,再任意抽取一张牌,这一次抽到大王了吗?再将抽出的牌插入牌堆中,任意抽取一张牌,象这样重复50次,并记下你抽到大王的次数,看看抽到大王的频数是多少?频率大约是多少?3、观察图5-1-1,并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用整个圆表示总体,那么哪一个扇形表示总体的25%? (2)如果用整个圆代表我们学校的人数,扇形B 大约代表多少人?(3)如果用整个圆代表一天24小时,扇形C 代表你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那么你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大约多少小时?4、请你把一天的24小时按睡觉、学习、活动、吃饭、其他设计成一张统计表.图5、请你找一位合作者一起做一个游戏:两人各自在手心写一个整数,然后求和.象这(1)和为偶数的频数是多少?频率是多少?与你想象的结果一样吗?(2)和为奇数的情况又如何呢?(3)结合上面的实验,试提出你的猜想.再重复做这一实验(或请另外两个人来做此实验),看看实验的结果与你的猜想是否吻合.如果不吻合,你能进一步改进你的猜想吗?课后反思:。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 数据的表示 教案五
数据的表示(3)知识技能目标1.通过一个完整的调查活动,让学生再次经历借助数据得出结论的活动过程,要求学生会用频数、频率和条形统计图来描述和表示数据,并会用统计图、表显示调查结果;2.会借助计算机画统计图.过程性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3.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课前准备让学生们在课前作一个小调查:中国、美国、日本三国的动画片中,你们班的同学最喜欢哪国的动画片?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把课后做的“小调查”交流一下,同学们是怎样开展这次调查的?(1)调查的问题是什么?(2)向哪些人作调查?(3)怎样进行调查?(4)一共调查了多少同学?最喜欢中国动画片的同学有多少人?美国的或日本的呢?请将人数分别填入下表“频数”这一列:(5)最喜欢中国动画片的同学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美国的或日本的呢?请将百分比分别填入“频率”这一列.(6)根据上表画一张反映频数的条形统计图.(7)在我们班级的同学中有多少人选择了“其他”?他们占了多大的百分比,他们为什么选“其他”呢?(8)请交流一下各自得出的结论.二.探究归纳对于(1)、(2)教师可以让学生口答.对于(4)、(5)、(6)可以让一些同学进行交流,讲述他们是如何开展调查的,表格和条形统计图可进行实物投影后评讲,对好的进行表扬.对第(7)题要求学生注意那些选择“其他”的同学,了解他们选“其他”的理由.这样做,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到实际调查的复杂性,了解出现这样的情况应该如何应对,解释调查结果时又如何反映这部分“不协调”的声音.通过学生交流他们调查的结果,可以取长补短,通过交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三.实践应用根据同学们的调查,我们得到了这样一张统计表(根据具体情况可有不同):我们还可利用计算机很方便地画出统计图,用Microsoft Office软件中的Excel来画统计图.打开Excel,会出现一张满格子的表,假若我们要根据上表中“频数”一列画一张条形统计图(或根据“频率”画一张扇形统计图),那只要选中你填入的所有格子(被选用的格子会变成黑色),再按一下工具栏中“图表向导”小按钮,屏幕会出现一个对话框,选择一个你要画的图形类型,比如条形图、折线图或是扇形图(饼图)等等,就基本上大功告成了.如果遇到困难,可以点击“帮助”按钮.(具体的步骤可跟着老师在计算机上一步步地做)四.加深应用对你周围你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情进行调查,也可以从以下三题中任选一题进行调查:①学生喜欢喝什么牌的牛奶?A、伊利B、蒙牛C、光明D、达能E、其他②本地区几大超市的客流量最多的是哪家?A、华联超市B、常客隆超市C、万丰超市D、大润发超市E、其他③班上同学每天的睡眠时间是多少?A、7小时B、8小时C、9小时D、7小时以下E、9小时以上请你根据调查情况解答下列问题:(1)我调查的问题是________;我所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总共调查的人数为_______人.(2)制作统计表.(包括频数、频率)(3)制作统计图:根据所画的统计表,利用Microsoft office软件中的Excel工具制作统计图(要求用三种不同的统计图表示);从你制作的统计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结论?请作出解释,说说你的理由.(本题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如果课上来不及完成则可延至课后继续完成.) 五.交流反思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怎样完成一个完整的调查活动,在调查过程中如何怎样才能收集到真实的数据,怎样的统计表格便于数据的记录等等.另外我们还学习了如何用Excel制作统计图表.六.检测反馈1.下面是一个机器人做9999次“抛硬币”游戏时记录下的出现正面的频数和频率表,以及我们根据出现的频率画的一张条形统计图.(1)由这张频数和频率表可知,机器人抛掷完5次时,得到1次正面,正面出现的频率是20%,那么,也就是说,机器人抛掷完5次时,得到______次反面,反面出现的频率是______.(2)由这张频数和频率表可知,机器人抛掷完9999次时,得到______次正面,正面出现的频率是______,那么,也就是说,机器人抛掷完9999次时,得到次反面, 反面出现的频率是.(3)如果你和你的朋友一起合作也抛掷完9999次,你们记录下的频数和频率表会与这张记录一模一样吗?为什么?(4)观察条形统计图,当抛掷次数很多很多以后(比如800次以后)出现正面的频率是否比较稳定?2.现在有些学校试行了分班制,就是将年级中学习比较接近的同学分在一个班上课.对学校的这一做法,学校少代会对全校每个同学做了调查,发现有a 个同学投赞同票,b个同学投反对票,还有c个同学没有表态,即投不知可否票.如果全校同学共有d个,那么,(1)为了检查调查结果a、b、c是否统计无误,可以首先核对是否有等式______成立;(2)“赞同票”出现的频数是________,频率是________.(3)“反对票”出现的频数是___________,频率是________.(4)在已经求出了“赞同票”以及“反对票”出现的频率之后,如何求“不知可否票”出现的频率比较简便?“数据的表示(3)”过关练习填空题1.对某班共50名学生进行一次调查,得到下表:喜欢的体育项目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人数(频数)30254020频率%%%%(1)计算喜欢各项体育活动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将上表填写完整.(2)上述百分比(填“能”或“不能”)用扇形统计图表示.(3)若想表示上述数据,可选用统计图.2.老师想知道学生们每天花在上学路上的时间有多少,于是让大家将每天来校上课的单程时间写在纸上.下面是全班30名学生单程所花的时间(单位:分钟)(1)在这个统计表中,单程花分钟这一数据的频数最大;(2)如果把这些数据分成小于20分钟,等于20分钟,大于20分钟这三档,那么各档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3)假如老师随机地问一个同学,你认为老师最可能得到的答案是分钟。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数据的表示》
《数据的表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作出相关决策。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处理数据并根据的能力;培养学生地预测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收集数据,组织讨论,作出决策的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的习惯,◆教材分析在小学已学过一些统计知识,并把扇形统计图作为选学内容,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选择一个全班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收集数据,用统计图表展示数据,并作出决策。
地位和作用:《课标》中指出,在第一学期,通过具体操作活动,使学生对数据处理的过程有所体验,在活动中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知识和方法(如统计表、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来更好的指导、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这正是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
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从扇形统计图中获信息,并能作出决策。
教师准备一些课本以外的扇形统计图。
1. 情境导入:“我们班想在元旦购买一些大家喜欢的水果开一个联欢会,应该买一些什么样的水果,各买多少合适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学生们会想到做一个调查,就产生了统计的必要,然后再思考具体的统计方法(具体的问一问每一个人的喜好,具体的数一数喜欢每一种水果的人数)。
然后,学生自然会对统计的结果进行表达与交流,最后作出决定,进而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这样,从学习统计的那一刻起,学生们就逐渐的接触到越来越多的需要统计才能解决的问题。
要回答上面的问题,我们需要收集数据,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周围的世界,作出合理的决策。
人们经常利用统计图形象的表示收集到的数据,你能从以下图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吗?2.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课本统计图获取信息。
(让学生感受扇形统计图的特点)(1) 哪种球类活动最受欢迎?(2) 哪两种球类活动受欢迎的程度差不多?(3) 最受欢迎的两种球类活动是什么?它们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4) 图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了什么?(5) 你认为图中的各个百分比是如何得到的?所有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6) 如果你是这个班的体育委员,准备组织全班同学去观看球类比赛.为了吸引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你会组织观看什么比赛?3.分析问题:让同桌交流,还要让学生观察还有没有其他的信息。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七年级5.2数据的表示(2) 教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第五章第二节数据的表示(2)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观察分析统计图表,培养学生根据图表提取信息的能力。
2、能根据分析统计图表,为单位或个人作出正确决定。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统计图表的分析学习,掌握基本的识图能力。
2、通过探索知识的过程,了解数据的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形成学生的良好学习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教学重点能根据图表提取信息。
教学难点能根据提取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
课堂导入1、通过绘制统计图表能帮助你解决哪些问题?(简明的传递信息)2、同样统计图表也可以帮助我们从中获取信息,甚至能直观地发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问题1:(1)上表被线画起来的“单位:%”表示什么意义?(2)上表被线画起来的“22.9”:表示什么意义?(3)请观察上表,你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0——14岁人口比例有什么变化特点?(4)你能从上表中获取什么信息?该表反映一个什么社会问题?分析:1、看统计表首先要读懂表头,因为它高度概括了图表的主题。
2、看单位,就像表中的数据是指22.9%,22.5%,而不是单直一个数。
3、比较不同,看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0——14岁的人口比例在不断的下降,而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却在不断上升,中国程老龄化发展。
解:(1)它表示表中所有数据的单位都是%。
(2)它表示2000年我国0——14岁在当年总人口占22.9%。
(3)从上表“0——14岁人口比例”这一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0——14岁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在下降。
(4)从上表“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这一数据还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的比例在上升,2000年,这个比例达到7%,标志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
问题2:中国、美国、日本三国动画片,我们班同学最喜欢哪国的动画片? 同学们分组作一次调查。
(1)调查的问题是什么? (2)对哪些人做调查? (3)这样进行调查?(6)调查一下同学们所选国家的原因是什么? (7)根据数据交流一下各自得出自己的结论。
初中数据的表示教案
初中数据的表示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的意义。
2. 学会使用图表、统计表等工具表示数据。
3. 能够分析图表和统计表,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教学重点:1.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
2. 图表、统计表的绘制和分析。
教学难点:1. 图表、统计表的制作和解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实际的数据案例。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各种数据,那么如何表示这些数据呢?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二、新课(20分钟)1. 教师介绍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的意义。
数据的收集:通过调查、实验等方式获取数据。
数据的整理: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排序等处理。
数据的表示:使用图表、统计表等方式展示数据。
2. 教师讲解图表、统计表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图表:包括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用于展示数据的分布、趋势等。
统计表:包括频数分布表、平均数表等,用于展示数据的详细信息。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制作一个简单的图表或统计表。
三、实践环节(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实际的数据案例,学生分组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
案例:某班级学生身高分布情况。
2. 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技能。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制作一个图表或统计表,展示某个实际问题的数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的意义,掌握图表、统计表的制作方法和解读技巧。
在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组合作,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和鼓励学生思考、创新,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据的表示》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华师大版2
燕子砭镇初级中学八年级数学学科教(学)案序号:姓名班级审核人签名:成永明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教学目标:1、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会求有理数的倒数。
2、通过实例,探究出有理数除法法则。
会把有理数除法转化为有理数乘法,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
重点:有理数除法法则的运用及倒数的概念难点:怎样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取适当的方法求商,0不能作除数以及0没有倒数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几个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有一个因数是0,积就为0. 2、有理数乘法运算律:a ×b = b ×a (a ×b )×c = a ×(b ×c ). a ×(b+c )=a × b + a ×c 3、计算(分组练习,然后交流)(见ppt )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1)6个同样大小的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孩,每个小孩分到几个苹果?(2)怎样计算下列各式?(-6)÷3 6÷(-3) (-6)÷(-3) 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将结果与同桌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小学知识,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完成上例,要求6÷3即要求3×?=6,由3×2=6可知6÷3=2。
同理(-6)÷3=-2,6÷(-3)=-2,(-6)÷(-3)=2。
根据以上运算,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对于两个有理数a,b ,其中b ≠0,如果有一个有理数c 使得c ×b=a ,那么我们规定a ÷b=c ,称c 叫做a 除以b 的商。
2、从有理数的除法是通过乘法来规定,引导学生对比乘法法则,自己总结有理数除法法则,经讨论后,板书有理数除法法则。
《数据的表示》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华师大版1
15.2 数据的表示(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表示,学会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据.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和解释统计图表所提供的数据信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探索与发现,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切实感受到身边很多事物与活动都存在着数学,品尝发现和创造带来的快乐.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数据的表示.2.教学难点:选择一种适当的统计图表表示数据.三、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小学阶段已经学习过统计表和一些统计图,这些统计图表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帮助我们非常简明地传达信息.计算机投影一组图表.2.课前热身绘制自己本学期以来数学单元测验成绩统计表和统计图.3.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本节课是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掌握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通过对数据的观察、统计,初步学会分析数据,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并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对制作统计图表的重大作用,帮助学生学会使用Microsoft office中的Excel软件方便迅速地根据数据统计表制作统计图.(2)师生互动互动1师:“刚才同学们都绘制了自己本学期以来数学单元小测验成绩的统计图,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换一下去读,看看都有哪些收获。
”(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两张统计图演示)生1:“XX成绩在进步,呈上升趋势。
”生2:“XX的成绩不够稳定,看他的成绩统计图就知道,忽高忽低。
”师:“你们再看看,分别设计运用了哪些统计图表。
“生:“统计表不大一样,可是大家几乎都选用了折线统计图。
”师:“为什么选择折线统计图呢?”生:“折线统计图更能直观地反映成绩的变化。
”明确:先对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选用合理的统计图表。
师:那统计图除了折线统计图之外,还主要有什么统计图?生:主要有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明确:1、想知道变化趋势:折线统计图2、想知道具体数目:条形统计图3、想知道各项分布:扇形统计图互动2解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一直呈上扬趋势,1952年只有679亿元,1962年上升到1 149.3亿元,1970年上升到2 252.7亿元,1980年上升到4 517.8亿元,1990年上升到18 547.9亿元,2000年上升到89 404亿元(摘自《经济日报》2001年3月4日第7版). (1) 设计一张统计表,简明地表达这一段文字信息;(2) 再设计一张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明这种上扬趋势;从上述两张图表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说说你的理由.(1)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总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华东师大版5.2-3数据的表示 教案
华师大版5.2-3数据的表示教学目标1.能设计制作条形、扇形、折线统计图,并能识别不规范的统计图。
2.进一步培养根据图表提取信息的能力。
3.在经历绘制统计图表的过程中,能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让学生获得动手参与的情感体验;在自我展示的机会中,树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各种统计图的绘制及选择。
难点:不规范统计图的识别。
教学准备各种统计图,不规范的统计图。
教学设计一、温习旧知1.在上节课,我们学了哪些表示数据的方法?2.扇形统计图上,有一个数据的频率是0.35,在表示这个数据的扇形图中,两条半径所夹的角约为()度(精确到个位)让学生在手工而不是电脑制图时,也能正确绘制扇形统计图,渗透数学中严谨的科学态度投育。
二、探究新知问题:我们学过表示数据的方法有统计图表,其中统计图分别有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我们在选择统计图时,应根据什么来选择何种统计图呢?学生活动:思考、交流、讨论。
教师活动:引导、点拨、归纳。
条形统计图能清晰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出事物的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从统计图的特征上加以总结,有助于对各种统计图的理解及运用。
三、习题巩固某村在税费改革中,为了表示近几年来向农民收取的费用逐年降低,使用()来表示这些数据最恰当。
某鱼塘承包专业户为了表明鱼塘中混养的不同品种的鱼苗数目使用()表明这些数据比较好。
通过习题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统计图的运用。
对某城市家庭人口数的一次统计结果表明:2口家庭占23%,3口家庭占42%,4口家庭占21%,5口家庭占9%,6口家庭占3%,其他占2%,使用()表示这些数据比较好。
阅读教材第193页内容。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答“思考”中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发表意见:(1)从图5.2.6看结论不成立,而在图5.2.5中结论成立。
(2)应说是图5.2.6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表5.2.4中的数据,而图5.2.5不够规范,给人以视觉错误。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七年级5.2数据的表示(1) 教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第五章第二节数据的表示(1)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让学生学会设计统计表,能制作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会画扇形统计图的草图。
2. 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由统计图提取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图表的绘制,掌握利用图表传递信息的方法。
2、通过收集信息的过程,学会收集有效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树立为祖国作出贡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统计图表的设计。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表如何合理地选择统计图。
课堂导入前面我们已经认识到数据的重要性,并掌握了数据收集的一般过程。
1、回顾数据收集的过程是什么?答:第一步:明确调查问题;第二步:确定调查对象;第三步:选择调查方法;第四步:展开调查;第五步:记录结果;第六步:得出结论。
2、如何将收集到的数据更好的传递给别人呢?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加以解决。
教学过程问题1:解放以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一直呈递增趋势,1952年只有679亿元,1962年上升到1149.3亿元,1970年上升到2252.7亿元,1980年上升到4517.8亿元,1990年上升到18547.9亿元,2000年上升到89404亿元。
1、设计一张统计表,简明地表达这一段文字信息;2、再设计一张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明这种递增趋势;3、从上述两张图表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问题2:在2004年第28届悉尼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1、中国体育健儿在该届奥运会上共夺得多少枚奖牌?其获得的金牌数在总金牌数中占多大的比例?2、从所获奖牌总数情况看,和最近几届奥运会相比,中国体育健儿在本届奥运会上的成绩如何?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看如何解决着两个问题。
强调学生动手学绘图。
2004年奥运奖牌统计表问题2:图表如何回答这两个问题?教师:要回答问题,首先要收集一些数据,以说明问题。
观察上图表,回答问题1根据上图表,画出折线、条形和扇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让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教学小结1、制作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七年级数学上册 5.2数据的表示(4) 教案 华东师大版 教案
华师大版5.2-4数据的表示(扇形统计图)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扇形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领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2)会用多种方式制作扇形统计图.(3)会利用扇形统计图分析社会生活与科学领域的简单实际问题.2.数学思考目标:(1)经历对语言表述与扇形统计图的对比与分析的过程,总结出扇形统计图在刻画数据方面的优缺点.(2)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用扇形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刻画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3.问题解决目标:(1)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得出扇形统计图的优缺点,能利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2)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理,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4.情感与态度目标:(1)让学生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2)认识扇形统计图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扇形统计图中丰富的数学内涵,感受数学的客观性、严谨性.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数学信息,并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理.(2)能对数据进行处理,并用扇形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刻画.2.教学难点:制作扇形统计图.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扇形统计图,并在充分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的基础上制作扇形统计图,体会这种图形是社会生活的需要.2.在计算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和扇形的圆心角时,鼓励学生用计算器完成较为复杂的计算;并能运用计算机制作扇形统计图,增强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工具的意识.鉴于以上认识,本节采用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的教学方法.四、教学过程1.引课(阅读材料:教材问题1的文字表述)失去牙齿的原因据1985年卫生部对全国公民失去牙齿的原因调查表明:38%的人因龋齿失去牙齿,44%的人因牙周病失去牙齿,还有18%的人因其他原因失去牙齿.其中,10-24岁的人群中有70%的人因龋齿失去牙齿,5%的人因牙周病失去牙齿,25%的人因其他原因失去牙齿.但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75%的人因牙周病失去牙齿,15%的人因龋齿失去牙齿,10%的人因其他原因失去牙齿.问题:这段文字中有很多数据,你能一目了然的看出这些数据,及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吗?2.读图(1)教材问题1请保护您的牙齿!①观察以上扇形统计图并与前段用文字表述作比较,你更喜欢哪一种表现形式?为什么?②从这幅图中你能得出哪些信息?从图中你能判断出在10~24岁的人群中因龋齿失去牙齿和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因牙周病失去牙齿的人数哪一个更多吗?③仔细观察以上扇形统计图,并结合平时接触过的扇形统计图,归纳扇形统计的基本特征.3.制图(1)教材问题22002年12月3日22点16分,从摩纳哥蒙特卡洛举行的国际展览局大会上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国当选为2010年世博会的东道主!选举的方式是由国际展览局89个成员国的代表以无记名方式进行投票.在首轮投票中,中国以36票居第一,韩国28票,俄罗斯12票,墨西哥6票,波兰被淘汰;在第二轮投票中,中国获38票,韩国34票,俄罗斯10票,墨西哥遭淘汰;在第三轮投票中,中国获44票,韩国32票,俄罗斯遭淘汰;在最后一轮投票中,中国以54票胜出.根据首轮投票结果师生共同制作扇形统计图,并总结制作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2)教材练习2:2002年10月12日《青年报》第2版刊载了下面的扇形统计图。
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教案 华东师大版 教案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课标要求1.通过一些实例,体会数据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2.要求学生能设计统计表,能制作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会画扇形统计图.3.会借助频数或频率,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典型例题例1 在《中国日报》1999年10月1日的国庆专刊上,刊登了有关中国城市建设在建国50年来的发展情况,下图摘录了一则中国城市数量统计图.你从这个统计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解:从这个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近30年时间里,我国城市数量的发展相当缓慢,30年内才增加了一倍左右.从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带来了城市的迅猛发展,到1998年城市数量差不多是建国初期的100倍.例2 (2004年海口中考题)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 显示 ,我省2000年总人口为786.75万, 图中表示我省2000年接受初中教育这一类别的数据丢失了,那么,结合图中信息,可推知2000年我省接受初中教育的人 数为( )A. 24.94B. 255.96C.270.64D. 137.21 解:由图可知:2000年我省接受初中教育的人数为:(1- 34.40% - 17.44%-3.17%- 12.49% )×786.75 = 255.96(万元)例3 (2002年辽宁省中考题)初中生的视力状况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某市有关部门对全市3万名初中生视力状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如图是利用所得数据绘制的频数分布直方图(长方形的高表示该组人数),根椐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共抽查多少名学生? 2.在这个问题中的样本指什么?3.954.25 4.55 4.855.15 5.45 视力3.如果视力在4.9~5.1(含4.9、5.1)均属正常,那么全市有多少初中生的视力正常? 4.如果你随机的遇到这些学生中的一位,那么这位学生最有可能属于哪种视力情况? 解:1.本次共抽测了 20+40+90+60+30=240(人) 2.样本是指所抽测的240名学生的视力. 3.人数约为30 000×60/240=7 500(人)4.因为视力在4.55~4.85的学生最多,所以这位学生最有可能就是视力为:4.55~4.85.说明:1、样本得出的结果,估计总体的结果,如样本中正常的比例为60/240=1/4,可视为总体中正常的比例.2、根椐这一比例和总体所含个体的人数,即可求得总体中正常人数的估计值. 强化练习1.在一个正方体的6个面上分别标上数字,使得“2”朝上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_____2.南京长江大桥连续七天的车流量(每天过桥车辆次数)分别如下所示(单位:千辆/为_________千辆/日.3.下列说法中,哪些是确定的?哪些是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的?哪些是不太可能的?(1)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绕着地球转.( )(2)一个初三年级的男生的平均身高与女生的平均身高一定相等.( ) (3)夏天某市体育课后,每位学生都去商店卖冷饮吃.( ) (4)一人去体彩摸奖,一摸就中了一等奖.( )199819881978195719496005004003004.某校为了了解初一年级的学习状况,在这个年级抽取了50名学生,对数学学科进行测试,将所得成绩整理,分成五组,列表如下.试问:(1)成绩在90分以上的频率是_______.(2)成绩优秀的人数有_______人(80分以上为优秀),占总人数的__________(3)及格的人数有_____人,及格率是_____.。
《数据的表示》word教案 (公开课)2022年北师大版 (7)
6.3 数据的表示字母表示数【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能用字母和代数式表示以前学过的运算律和计算公式。
2.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
3. 经历探索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
目标达成: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学习流程:【课前展示】出示小题【创境激趣】提供便于学生感受需要使用一般性符号表达事物的实例。
如:“一支青蛙一张嘴,两支眼睛四条腿……〞,让学生想方法用一句歌词将它唱完整。
【自学导航】请同学们认真看题,利用图形解答以下问题〔利用电脑或投影仪〕问题〔一〕【合作探究】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
①按上述方式,搭2个正方形需要______根火柴棒,搭3个正方形需要______根火柴棒。
②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③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你是怎样得到的?待学生解答完以上问题后,出示引申题:④如果用X表示所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与同学交流?【展示提升】典例分析知识迁移提供教材上的实例,师生共同活动。
要求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强化训练】①要求学生说出用字母表示数的其他例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各式中字母可表示什么数。
②练一练:1、小明步行上学,速度为v米/秒,亮亮骑自行车上学,速度是小明的3倍, 那么亮亮的速度可以表示为_______米/秒.2、如图, 用字母表示图中阴影局部的面积是_________3、一个三位数,个位数字是a, 十位数字是b, 百位数字是c, 这个三位数是____________【归纳总结】让学生交流这节课的学习收获,包括知识和方法方面的。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按照创设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根本模式展开教学,课堂显得生机勃勃。
1、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本节课的核心环节〔第二环节〕均由学生在动手、动脑与小组交流中成教学目标,学生表现兴趣盎然,在探索与合作的过程中体验了认识事物、寻求规律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掌握知识、开展能力的同时促进了积极的情感形成。
[初中数学]数据的表示教案1 华东师大版
数据的表示教学目标1.能通过实际问题说出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2.能利用表格整理数据,并能作出条形统计图,体会数据能帮助我们作出合理决策的作用;3.在从频数分布直方图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获取相互交流、相互评价产生新认识的数学活动经验;4.在统计过程中体会数据的客观真实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初步培养学生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利用表格整理数据,能作出条形统计图.教学难点:频数直方图和条形统计图的关系.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问题导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学们在课外最爱读那一类书籍?文学类(A)、漫画类(B)、科普类(C)、历史类(D)下面是小亮调查的七(1)班50位同学喜欢的书籍,结果如下:(投影片)A ABCD A B A A C B A A C B C A A B C A A B A CD A A C D B A C D A A A C D A C B A A C C D A A C根据上面结果,你能很快说出该班同学最喜欢读那一类书吗?他的数据表示方式是什么?学生:这些数据没有经过统计、整理,必须把A、B、C、D的个数全部数清,才能比较出哪类书是该班同学最喜欢的.数据越多越不方便,所以我认为小亮的数据表示方式不太好.你能设计出一个比较好的表示方式吗?小组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我们小组用如下方式表示:师:此种表示方式的优点是什么?简单明了,一眼可以看出哪个最多、哪个最少.我们小组采用如下方式表示数据.此种表示方式的优点是什么?直观,一目了然.不仅可以很快判断出哪个最多,哪个最少,还可比较出差别是否悬殊很大二、新课引入活动内容:下表是某校初一(2)班的同学入学信息表:(1) 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英语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等级?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学生独立自主成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三、自主合作学习(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认识)活动内容:(2)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语文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分数段?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对于(2)小明还想采用表格和统计图的方法,结果他觉得很复杂.你能帮小明改进吗?这时他借鉴英语成绩的表示,将语文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统计每个分数段的学生数:你能明白小明的做法吗?我们把上面这幅图的横轴略作调整.如果样本数很大,样本中数据的差距也比较大时,频数直方图能更清晰、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 四、练习提高 做一做请将上面表格中的数学成绩按10分分段,用频数直方图表示. 五、课堂小结(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地反映各个项目的具体数量. (2)图表与条形统计图在反映整体成绩的缺点.(3)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优越性. (4)频数直方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六、布置作业必做题:课本习题6.4 1、2、3随堂检测1.下面数据是截止2002年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年龄:29 39 35 33 39 28 33 35 31 31 37 32 38 36 31 39 32 38 37 34 29 34 38 32 35 36 33 29 32 35 36 37 39 38 40 38 37 39 38 34 33 40 36 36 37 40 31 38请根据下面的不同分组方法,你觉得比较哪一种分组能更好地说明费尔兹奖得主获奖的年龄分布,并列出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1)组距是2,各组是2830,3032,≤<≤<x x ; (2)组距是5,各组是2530,3035,≤<≤<x x ; (3)组距是10,各组是2030,3040,≤<≤<x x .解:选(2)组能更好地说明费尔兹奖得主获奖的年龄分布.第(1)组距太小操作麻烦;第(3)组距太大,不能很好说明问题.频数分布表: 频数分布直方图:2.江涛同学统计了他家10月份的长途电话明细清单,按通话时间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1)他家这个月一共打了 77 次长途电话; (2)通话时间不足10分钟的 43 次;(3)通话时间在 0~5 分钟范围最多,通话时间在 10~15 分钟范围最少.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每组中只含最小分钟值,但不含最大分钟值3.光明中学为了解本校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对八年级同龄的32名女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结果如下(数据均为整数,单位:cm ):154 157 159 166 169 159 162 158159 155 164 159 160 162 157 162159 165 157 151 146 151 160 157 161 158 153 158 164 158 163 149 将数据适当分组,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解:(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16914623- (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2)决定组距与组数:当组距为4时,=23 5.754 ∴可分为6组4.:(1)全班有 53 名同学;(2)组距是 20 ,组数是 7 ;(3)跳绳次数x 在100140≤<x 范围的同学有 34 人,占全班同学 64.15 %;(精确到0.01%) (4)画出适当的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信息;(5)你怎样评价这个班的跳绳成绩?教学反思:答:(5)该班跳绳成绩中等的(每分钟跳x <100140≤范围的同学)约占64.15%,跳绳成绩差的(每分钟跳x <6080≤范围的同学)很少,跳绳成绩特别好的(每分钟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大版5.2-1数据的表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填写简单的统计表,制作简单的统计图.
2.理解统计图表的各自特点,能合理地利用统计图直观地屉示数据,并通过数据获得有用的信息.能清晰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看法,能够根据统计图表中提供的信息得出比较明显的结论.
3.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据所表达的信息,发展敷感,让学生体会数据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从统计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得出比较明显的结论
教学难点
统计图表的各自特点及数据的直观表示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介绍了数据的收集方法,并且知道收集到的数据是有用的,那么如何把数据直观地表示出来呢?同学们在电视、报纸等有关媒体中经常看到如下一些图形,出示课件中的图形,并说明名称:统计表、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运用这些图表对数据进行表示.
(二)讲授新课
问题l 建校以来,我校每学年的在校生人数一直呈递增趋势,1956-1957学年只有515人,1966—1967学年增长到830人,1976-1977学年增长到1 036人,1986~1987学年增长到1407人,1996-1997学年增长到2680人,2002-2003学年达到2938人.
1、让学生设计一张统计表,把数据填人表中,简明地表达这段文字的信息
2.再让学生设计一张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明这种递增趋势。
(分小组制作,让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与课件中的图形进行比较)
3.展示课件中的统计表(表5.2.1)并说明:统计表可以前明地表达一段文字的信息,但利用统计表并不能直观地看到它的增减趋势、为了更直观地看出,可设计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4.展示课件中的折线统计图(图5.2.1).
(1)引导学生从这张图中得到一些明显的结论
①我校每学年的在校生人数总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
②从1956~1957学年度到1986~1987学年度这30年中,增长的速度比较缓慢(共计增长了892人).
①自1986—1987学年度以后,增长的速度明显加快,尤其是在1986—1987学年度到1996-1997学年度这10年期间.增长速度特快(共计增长了1273人).
(2)结合本图,说明绘制折线统计田的注意点:
纵轴从0开始,纵轴数字的适当处理(应先找出最大值、最小值),折线统计图的纵轴表示频数,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增减趋势).
问题2:在2000年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那么,我国体育健儿在该届奥运会上共夺得多少枚奖牌?其获得的金牌数在总金牌数中占多大的比例?
(表5.2.2是从新华奥运专题网站上收集到的数据)
表5.2.2表明,中国体育健儿在第27尽奥运会上共夺得59枚奖牌.其中金牌28枚,约占本届金牌总数(301)的9%.(允许学生说出其他结论)
根据上面裹格,为了能清楚地表示各国金牌数的具体数目,我们可以用一张条形统计图表示这些数据.为了能清楚地反映出各国金牌数占本届金牌总数的比例大小,可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这些数据. ,
1. 让学丰根据上表中金牌数这一列的数据,设计一张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
图.(分小组制作,让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与课件中的图形进行比较)
2. 展示课件中的条形统计图(图5。
2。
2)讲明以下问题:
(1) 条形统计图的画法:横轴上各长方形的宽度一样,纵轴从0 开始,
数字表示金牌数目,长方形的高度对应纵轴上的金牌数目(频数)。
(2)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3. 展示课件中的条形统计图(图5。
2。
3)讲明以下问题:
(1) 如何画扇形统计图:利用“频率=频数÷总数”计算出各国金牌占总数
的百分比,画图时用圆规、量角器(1%对应的角度为3。
6度)
(2)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即比率。
(三)巩固练习(出示课件)
1、某机床厂2001年4个季度生产机床情况如图1所示。
40
80
120
160
200
240
280
320
360
400
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
图1
(1) 第_________季度产量最高,它比第一季度多产_________台。
(2) 全年平均每季度生产_________台。
2、初一(7)班各小组同学在“最喜欢的球类活动”的调查中,共有60位师生参与,现将收集到的数据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如下(图2)
排球3%篮球44%17%
18%羽毛球
排球
篮球
足球
乒乓球
羽毛球
图2 初一(7)班师生“最喜欢的球类活动”
你能尽可能多地从图中获得哪些有作的信息吗?(小组讨论并作好记录后,抢答如下问题)
(1) 哪种球类活动最受欢迎?
(2) 哪几种球类活动受欢迎的情度差不多?
(3) 哪种球类活动受欢迎的情度最低?它的百分比是多少?
(4) 图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了什么
(5) 你认为图中的各个百分比是如何得到的?所有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6) 如果你是这个班的体育委员,准备组织全班同学去观看球类比赛,为了吸引尽可能
多的师生参与,那么你会组织观看什么比赛?
(四)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由学生小结,老师指导补充)
2、统计表、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能用来直观地表示数据,展示课件中的表格,说明它们分别表示数据的哪一方面。
3、在对数据进行直观表示时,应根据需要合理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并通过统计图表获得一些明显的结论。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197页第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