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转换层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结构设计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为了满足建筑功能多样化的需求,结构转换层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结构转换层是指在建筑物的某一层,通过结构形式的改变,实现上部和下部不同结构体系的转换。
它不仅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对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经济性有着重要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结构设计。
一、结构转换层的类型及特点1、梁式转换层梁式转换层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形式。
它通过大梁将上部剪力墙或柱的荷载传递到下部的柱或剪力墙。
梁式转换层的优点是传力直接、明确,结构分析相对简单。
但其缺点是梁的截面尺寸较大,会影响建筑的使用空间。
2、板式转换层板式转换层的厚度较大,通常在 20m 以上。
它能够提供较大的刚度和承载能力,适用于上下部结构差异较大的情况。
但板式转换层的自重较大,材料用量较多,施工难度也相对较大。
3、箱式转换层箱式转换层是由上、下层较厚的楼板与纵横双向的大梁共同组成的一个箱型结构。
它具有较大的整体刚度和承载能力,能够有效地抵抗水平荷载。
然而,箱式转换层的施工复杂,造价较高。
二、结构转换层的位置选择结构转换层的位置选择对建筑的整体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转换层位置越低,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越不利。
因为下部结构需要承担更大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容易导致结构的变形和破坏。
但转换层位置过高,又会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经济性。
因此,在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功能要求、抗震设防烈度、结构高度等因素,选择一个合理的转换层位置。
在抗震设计中,对于 7 度及 7 度以下抗震设防地区,转换层位置不宜超过 5 层;对于 8 度抗震设防地区,转换层位置不宜超过 3 层。
同时,转换层上下等效侧向刚度比应符合规范要求,以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协调。
三、结构转换层的设计要点1、竖向荷载的传递在设计结构转换层时,需要确保竖向荷载能够有效地从上部结构传递到下部结构。
高层建筑的结构转换层
内部结构采用的转换层结构形式
转换层的主要形式
当框筒结构在底层要形成大的入口,可以有多种 转换层的形式:
对于外围结构,往往由于建筑功能的需要在底部 扩大柱距,一般采用梁式转换,桁架式转换,墙 式转换,间接式转换,合柱式转换,拱式转换。
例如,美国世贸中心采用合柱式转换
实际上,并不需要从下到上的全部梁截面增高,仅需将l一3个层 的梁截面高度增加到一个层高就会有理想的效果。
这时梁截面的刚度已是普通梁的50—100倍。这样的结构层就是 加强层。该增高的梁称为水平刚臂或水平外伸构件。
什么是加强层?
加强层的结构形式
以水平刚臂构成的加强层,可以采用下列几种结构 形式:
外围结构采用的转换层结构形式
结构转换层的类型?
按转换层结构转换形式分类
结构转换层的分类
一.结构形式的转换 广泛应用于框-剪结构和框肢剪力墙结构
1.上层和下层结构类型转换 多用于剪力墙结构和框架- 剪力墙结构,它将上部剪力墙转换为下部的框架,以 创造一个较大的内部自由空间。
2.上、下层的柱网、轴线改变 转换层上、下的结构 形式没有改变,但是通过转换层使下层柱的柱距扩大, 形成大柱网,并常用于外框筒的下层形成较大的入口。
3. 混凝土浇注及裂缝的控制
转换层梁柱交叉核心区钢筋纵横交错,混凝土自由下落困难,易 产生温度及收缩裂缝,需保证混凝土顺利浇注防止裂缝,保证混 凝土质量。
对于体量大的的梁,重量大,所以模板与 支撑的设计是施工的关键。在施工前要做 好详细的技术方案,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 方案作业。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 与质量控制
3. 绑扎连接 在加工设备受到限制的情况下,绑扎接头仍是普遍采用的方法 。绑 扎连接是钢筋接头中最简单的方法。它是将钢筋按规定的搭接长度, 用扎丝在搭接部分的中间与两头三点扎牢就行了。每个扎点最好用 两根扎丝
高层混凝土 柱转换层 结构转化率
高层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
在高层建筑中,混凝土柱作为支撑结构的关键部分,承担着巨大的荷载和压力,因此其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为了提高高层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和强度,柱转换层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设计手段被广泛采用,并对结构转化率进行了深入研究。
1. 混凝土柱转换层的作用柱转换层是指在高层建筑中,将下部大柱的荷载逐渐转移到上部小柱或梁上的一种结构设计形式。
其主要作用是平衡上下部分结构的承载能力,减小上部柱子的截面尺寸,从而提高结构的使用性能和经济性。
通过柱转换层的设置,可以有效减小柱子截面积的差异,使得结构转化更加平稳,提高了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
2. 柱转换层对结构转化率的影响结构转化率是指在柱转换层设计中,下部大柱与上部小柱或梁之间的转换比率。
结构转化率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结构的承载性能和变形能力。
一般来说,结构转化率越大,柱子的变形越平缓,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也越高。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荷载条件和材料性能等因素来合理选择结构转化率,以提高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柱转换层的设计原则在进行柱转换层的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需要根据建筑的功能和荷载条件来确定结构转化率,同时结合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参数来进行设计。
需要合理配置转换层的几何形状和截面尺寸,以确保结构的变形均匀和内力分布合理。
需要进行细致的构造设计和施工工艺控制,确保柱转换层的质量和稳定性。
4. 结构转化率与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建筑工程技术的成熟,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在不断向更加安全、经济和环保的方向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柱转换层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设计手段,其对结构转化率的研究和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未来,随着高层建筑的普及和推广,柱转换层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将会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建筑需求。
在建筑工程中,高层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转换层结构的分析
抗震性能提升
在地震作用下,转换层能 够起到一定的抗震作用, 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转换层的分类
按结构形式分类
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转换层可以分为梁式、空 腹析架式、斜柱式等类型。
按功能分类
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转换层可以分为楼层转换、 梁端转换、空腹跨层柱转换等类型。
按施工方法分类
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转换层可以分为一次浇筑 成型、预制拼装、叠合浇筑等类型。
转换层结构的分析
• 转换层概述 • 转换层结构设计 • 转换层结构的施工 • 转换层结构的工程实例 • 转换层结构的未来发展
01
转换层概述
转换层的定义
1 2
转换层
在建筑结构中,转换层是一种楼层,用于实现不 同结构形式之间的转换,如从框架结构到剪力墙 结构的转换。
转换层的出现
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为了满足建筑功能和结构 形式变化的需要,转换层应运而生。
大跨度结构转换层实例
大跨度结构转换层是指在大跨度 桥梁、大跨度厂房等大跨度结构
中使用的转换层。
大跨度结构转换层的设计需要考 虑结构的跨度、载荷和材料等因 素,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
性。
大跨度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方法包 括预制拼装、整体吊装等,这些 方法可以根据工程需要进行选择。
复杂结构转换层实例
复杂结构转换层是指具有复杂 几何形状、多层次、多方向的 转换层结构。
量满足要求。
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支撑体系设计
根据转换层结构的重量和施工要求,设计合理的支撑体系,确保施工 安全。
钢筋工程
按照设计要求,制作和安装钢筋,确保钢筋的位置、数量和规格符合 规范。
混凝土工程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浇 筑和养护等环节,确保混凝土质量。
简述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结构设计
简述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结构设计1.前言高层建筑的结构转换层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在设计施工之前必须要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讨论,确定方案无误时才能进行施工,从力学的角度来分析,可以看出高层建筑转换层的上下层内力比较集中,并且地震力集中,设计起来非常困难,这也逐渐成为高层建筑设计的重要问题之一,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为了保证设计的舒适安全,必须要对高层建筑的结构变化处设置转换层,下面我们就对转换层设计进行系统的论述。
2.转换层的定义和功能高层建筑转换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构转换层,另一类是功能转换层,本文主要是对结构转换层进行论述。
结构转换层的定义:对于一些高层建筑来说,结构转换层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高层建筑一般上部用于公司办公或者居民住房,这样需要的墙多柱少,而下部一般用于超市等的商业用处,需要更大的空间,这样需要的就是墙少柱多,所以就必须要对其进行转换,将上部的墙体所承受的内力转移到下面的支柱上,这样的具备转换力的楼层一般被称为结构转换层。
功能:结构转换层的功能有很多,主要是将上下楼层的结构进行转换、改变上下层的柱网和结构类型、对上下层结构类型和柱网一起改变。
3.结构转换层的类型及设计方法论述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梁式转换层、厚板式转换层、箱式转换层和桁架式转换层。
3.1梁式转换层特点:梁式转换层分为托柱形式转换梁截面设计和托墙形式转换梁截面设计,这两者是按功能不同来进行划分的。
(1)托柱形式转换梁截面设计。
当转换梁承接的是上部的普通框架时,可以按照普通的截面设计进行配筋计算,因为这时的转换梁承受的力基本上和普通梁承受的力是一样的,但是,当转换梁承受的是上部斜杆框架时,就应该按偏心受拉构件进行截面尺寸设计,因为,此时的转换面承受的是轴向拉力。
(2)托墙形式转换梁截面设计。
在转换梁的施工过程中,力学问题是一个关键问题,必须要予以重视,当转换梁承受上部的墙体是小墙体时,要采取普通梁的截面设计方法进行配筋计算,且纵向的钢筋也可以放置在转换梁的底部,像普通梁那样布置就可以了;当转换梁承受的是上部墙体且满跨不开洞时,转换梁应采取的截面设计方法是深梁截面设计方法,它的受力特点和破坏形态表现为深梁,不过此时的转换梁跨中较大范围的内力较大,所以其纵向的钢筋就不应该弯曲或者截断了;当转换梁承托上部墙体满跨或者不满跨时,但是剪力墙长度比较大时,应该采取的转换梁设计方法是深梁截面设计方法。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高层建筑是现代城市建设中常见的建筑形式,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许多高层建筑采用了结构转换层的设计。
结构转换层,也称为过渡层或变形层,是一个位于高层建筑顶部的区域,一般是从建筑主体结构中分隔出来的。
结构转换层的作用结构转换层在高层建筑中起到了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1. 功能分区结构转换层可以用于实现高层建筑内部的功能分区。
高层建筑通常需要容纳办公、商业、住宅等多种功能。
通过在结构转换层上设置不同的功能区域,可以有效地将不同功能分开,提高空间利用率,提供更加灵活的使用方式。
2. 节约结构材料高层建筑需要承受巨大的重量和风压,因此其结构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结构转换层的引入可以有效减轻主体结构所承受的荷载,并节约结构材料的使用。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建筑成本,还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应对地震、风灾等自然灾害结构转换层在高层建筑中起到了增强抗震和防风作用。
地震和风灾是城市中较为常见的自然灾害,对高层建筑的影响尤为明显。
通过合理设置结构转换层,可以增加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
4. 提供观景平台结构转换层通常位于高层建筑的顶部,视野较为开阔。
因此,结构转换层也常被设计为观景平台,为建筑的用户提供俯瞰城市美景的机会。
观景平台不仅可以增加建筑的吸引力,还提供了一个供人放松、休闲的场所。
结构转换层的设计考虑在设计高层建筑的结构转换层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结构形式选择结构转换层的设计要根据具体建筑的需求和条件选择适合的结构形式。
常见的结构形式包括钢结构、钢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筒体结构等。
每种结构形式都有其优缺点,需要根据项目的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2. 荷载分析结构转换层需要承受来自上部楼层、自身重量以及外部荷载(如风荷载、雪荷载等)施加的力。
因此,需要进行详细的荷载分析,确保结构能够承受各种力的作用。
3. 抗震设计高层建筑通常位于地震活跃区域,因此结构转换层的抗震性能尤为重要。
高层建筑中的转换层
高层建筑中的转换层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很多高层建筑向多功能、多用途方向发展,一批集商业、娱乐、办公和公寓为一体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
由于建筑物的各部分使用功能和要求的不同,对建筑物结构形式、柱网布置等也就提出丁不同的要求。
如商业用房、娱乐用房等大多布置在建筑物的下部,往往需要大跨度、大柱网以相适应。
而办公、公寓等用房常常布置在建筑物的上部,他们的跨度、柱网又不宜过大。
为了实现和适应这种结构形式的变化过渡,很多高层建筑中都设置了转换层。
1 转换层上下结构的转换类型转换层实现上下结构的转化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
1.1 上下层结构类型的改变,如转换层以下为框架、框架-剪力墙或框架-筒体等结构形式,转换层以上为剪力墙、剪力墙-筒体等结构形式。
1.2 上下层柱网、轴线的改变,转换层的上下层结构形式不变,仅柱网、轴线有所变化,常用于筒体结构建筑中。
1.3 上下层不仅结构类型有所改变,而且柱网、轴线也有所改变,常用于上下层功能变化较大或较复杂的建筑物。
2 转换层的结构形式由于转换层上下结构转换有多种类型,所以转换层本身的结构形式也有不同,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2.1 梁式结构的转化层。
梁式结构的转化层一般在转换层的楼面设置纵横交错的钢筋砼承重大梁。
为适应上部荷载的需要,梁的截面尺寸比较大,常用的尺寸有1000mm×2000mm,1200mm×250 0mm,1500mm×3000mm等。
2.2 桁架式结构的转换层。
桁架式结构的转换层是有梁式结构的转化层变化而来的,整个转换层由多榀钢筋混凝土桁架组成承重结构,桁架的上下弦杆分别设在转换层的上下楼面的结构层内,层间设有腹杆。
由于桁架高度较高,所以上下弦的截面尺寸相对较小。
2.3 箱式结构的转换层。
箱式结构的转换层实际上也是有梁式结构的转化层变化而来的。
有纵横交错的双向主次梁连同上下层楼面的楼板结构以及四周墙壁构成全封闭的箱式结构转换层,整个转换层就像一只大箱子,当然四周也可以适当开洞。
浅析高层建筑中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
浅析高层建筑中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
首先,什么是结构转换层?结构转换层(也称中间转换层)是指在高层建筑结构中,将上部柱式结构转换成下部框架式结构的一层结构。
其位置一般位于高层建筑的净高处,通常在50米到100米的高度范围内。
结构转换层的作用在于,将上部柱式结构的刚度转化为下部框架式结构的刚度,从而使整个建筑的抗震能力得到提高。
其次,结构转换层具有哪些特点和优势?结构转换层的特点有如下几点:
一是结构转换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结构转换层的布置位置一般位于高层建筑中心位置,且一般是单层结构体系。
这种位置和形式的设计,使其具有较高的荷载承载能力和抗震稳定能力。
二是结构转换层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
结构转换层一般采用框架式结构,其抗剪承载能力和抗弯承载能力都比柱式结构强。
因此,结构转换层可以承担较大的竖向荷载和横向荷载。
三是结构转换层具有较高的抗震能力。
结构转换层的设计可以将上部的总体刚性承担一部分荷载,转移到下部的框架结构上。
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建筑的抗震性。
四是结构转换层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与传统的柱式结构相比,结构转换层的下部框架结构可以采用较小的截面尺寸,从而减小了施工材料和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要点全套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要点全套一、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特点1、转换层施工荷载大在结构转换层施工中,自重荷载是施工荷载最主要的部分,为做到转换层结构上下变化,克服自重的不利影响,应保证结构端面自然增大。
2、转换层支撑难度大转换层的标高较高,一般都在20~30m之间,使得巨大的施工荷载需要多层进行分载,转换层悬挑部分可利用桁架结构将施工荷载逐步传递到下部结构。
3、转换层钢筋施工量大转换层构件的跨度和截面尺寸较大,钢筋含筋量大且排布密集相互穿插。
施工时,须保证钢筋骨架的稳定,同时便于钢筋的布置。
4、转换层混凝土强度高,体积大因转换层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因此要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控制混凝土硬化中水化热的发生,并防止各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二、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1、支撑系统的施工技术方式转换层因自身重量及上层负荷较大,对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十分严格,因此在正式施工前应进行精密的计算与设计,保证整个支撑系统的强度过硬。
常用支撑系统施工技术方式如下。
(1)钢管支撑结构。
此结构较适合于施工荷载相对较小或采用板式转换梁的情况。
转换梁的全局布置要密集,从而保证钢管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2)型钢构架结构。
此结构更适合于转换梁本身重量和上层负荷相对较大的情况,并且要求转换层的相对位置比较高。
一般的施工方法是在转换层下层的柱体中埋设型钢构架结构,成为转换梁的支撑体系,型钢结构利用柱子将上层的荷载逐一传递下来,直达地面,适合于传递纵向荷载。
(3)设置与转换梁方向一致的支撑架结构。
该形式较适合于转换梁自重与上层荷载相对较大的建筑物,更适用于转换梁相对位置不太高的情况。
在进行钢管支撑架的设置时,应准确计算立杆的距离以保证承力位置准确。
2、模板工程的施工为对转换层混凝土的结构质量进行有效稳固建设,要用模板进行支撑,在建设过程中因施工速度较快,需要铺设的模板较多,在施工过程中须注意更多的问题。
对于底模板的施工技术的运用而言,须将其支撑效果发挥出来,选择48mm×3.5mm的钢管脚手架建立支撑系统,并在对立杆间距、步高的测量分析过程中对建设稳固事项进行有效建立;在加强建筑技术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对主楞骨与次楞骨的有效建设,使其对模板进行有效支撑,把握对重点支撑点的建设力度,并在对楞骨的质量防护过程中有效运用胶合板的塑料膜,使混凝土的底面温度、湿度保持到一定状态,将完善性保护、预防与建设稳固提升事项结合。
高建转换层结构种类及施工要点阐述
高建转换层结构种类及施工要点阐述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是一种受力复杂的不利抗震的结构,9度抗震设计时不应采用,7、8度抗震设计的地下室转换构件可采用厚板,6度抗震设计和非抗震设计时转换构件可采用厚板。
1转换层的结构的种类1.1粱式转换层结构该结构形式是目前高层建筑中实现垂直转换最常用的结构形式。
由于其传力途径采用墙(柱)转换梁柱(墙)的形式,具有传力直接、明确和清楚的优点,便于工程计算、分析和设计.且造价较节省。
所以粱式转换层结构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广。
实际工程中转换梁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多样。
从转换梁功能上.可分为托墙和托柱;从转换粱形式上,可分为加腋和不加腋;从转换梁结构采用材料上,又可分为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钢骨混凝土和钢结构等。
转换粱主要承受竖向荷载。
受力特征主要表现为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规律。
1.2桁架式转换结构该结构形式是由梁式结构转换层变化而来的,整个转换层由多榀钢筋混凝土桁架组成承重结构,桁架的上下弦杆分别设在转换层的上下楼面的结构层内.层间设有腹杆。
由于桁架高度较高,所以下弦杆的截面尺寸相對较小。
桁架分为空腹桁架和实腹桁架2种.它可以是钢桁架.也可以是钢筋混凝土桁架,在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中常用钢筋混凝土桁架。
与粱式转换层相比,它的整体性好,受力更加明确,自重较小而抗震性能好,且便于管道的安装与维护等。
1.3箱型转换结构该结构形式即单向托梁、双向托粱如果连同下层较厚的楼板共同工作,可以形成刚度很大的箱形转换层。
它的优点是转换层本身的整体性很好,当转换层上部结构布置较复杂时,仍能够保证上下竖向构件的有效传力。
但从建筑上来看,它直接占用了整个楼层的使用面积,使得该楼层通常只能作为设备层使用。
同时,转换层内部的剪力墙与设备布置、管线布置常常发牛冲突。
其缺点是自重大、造价高等。
从结构分析角度考虑,其内力分析复杂、结构设计及施工难度都较大,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少。
1.4厚板厚粱式转换结构当上、下柱网轴线错开较多,难以用梁直接承托时,则需要做成厚板.形成板式承台式转换层,采用该结构形式板式转换层的下层柱网可以灵活布置、无须与下层结构对齐。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在现代城市的天际线中,高层建筑如林立的巨人,展现着人类建筑技术的伟大成就。
而在这些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中,转换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什么是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呢?简单来说,它是建筑物中不同结构形式相连的楼层。
比如说,在一些高层建筑中,下部可能是较大的空间,用于商业、停车场等,需要采用框架结构;而上部则是住宅或办公区域,更适合剪力墙结构。
这时,就需要在中间的某个楼层设置转换层,来实现两种不同结构形式的过渡和转换。
转换层的存在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和需求。
首先,从功能布局的角度来看,现代建筑往往需要在不同楼层实现不同的使用功能。
下部楼层可能需要开阔的大空间,以满足商业活动、车辆停放或者公共服务的需求;而上部楼层则更多地关注居住或办公的独立性和私密性。
这种功能上的差异就要求在结构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转换。
其次,从建筑美学和城市规划的角度考虑,多样化的建筑形态和外观设计也是促使转换层出现的因素之一。
通过巧妙地设置转换层,可以创造出独特的建筑轮廓和视觉效果,使高层建筑在城市景观中更加突出和引人注目。
再者,从结构力学的角度分析,高层建筑在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时,不同部位的受力情况是不同的。
转换层能够有效地调整和分配这些荷载,确保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设计和施工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时,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是结构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不同结构形式的连接方式、转换层的位置和高度、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
这要求设计人员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其次,转换层的施工难度较大。
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特殊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并且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例如,在浇筑混凝土时,要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避免出现裂缝和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
再者,转换层的自重较大,对下部结构会产生较大的压力。
因此,在设计和施工时,需要对下部结构进行加强和加固,以保证整个建筑物的安全。
为了更好地实现转换层的功能和效果,目前在工程实践中采用了多种类型的转换层结构形式。
浅析高层建筑中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
浅析高层建筑中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城市的发展趋势。
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的定义、作用、设计原则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浅析,以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关键要素。
一、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的定义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是指在高层建筑中设置的用于承担从上部结构(主体结构)传递到下部结构(基础结构)的横向荷载的结构层。
在高层建筑中,由于建筑高度较大,受到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设置结构转换层来承担这些荷载,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结构转换层通常设置在建筑的上部,一般位于建筑高度的1/3处或者建筑高度的1/2处,具体位置取决于建筑的具体设计要求和风荷载分布情况。
在结构转换层的设计中,主要包括水平荷载传递、垂直荷载传递和剪力墙的设置等内容,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部分。
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在高层建筑中具有多种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承担风荷载和地震荷载2. 调整结构刚度结构转换层能够对建筑结构的刚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使结构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时能够有一定的变形和位移,减小结构的应力和变形,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
3. 提高建筑的稳定性结构转换层能够通过合理设计和设置来提高建筑的整体稳定性,使建筑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时能够保持稳定,减小建筑的振动和位移,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1. 合理确定位置结构转换层的位置应该根据建筑的具体设计要求和荷载分布情况来确定,一般应该位于建筑高度的1/3处或者建筑高度的1/2处,具体位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确定。
2. 设置合理的横向构件结构转换层需要设置合理的横向构件来承担荷载传递,在设计中需要考虑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的作用,设置合适的横向构件来承担这些荷载。
3. 加强结构连接结构转换层与主体结构之间需要有足够强度和刚度的连接,以保证结构转换层能够有效地承担荷载传递,并且能够与主体结构协同工作,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
转换层
转换梁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应符合:
持久、短暂设计状况:V 0.20 c f cbh0
地震设计状况:V
1
RE
0.15 c
厚板转换层结构:应用很少,抗震很不利。 变形特点: 厚板上部的结构变形,通过厚板的面外变形,传 到下部结构中。由于上下部结构完全对应不上, 厚板的面外变形传力方式特别复杂。 受力特点: 厚板自重大,地震效应大,抗震很不利。厚板受 到较大的剪切,需要验算厚板的冲切。
2、梁式转换层 由于具有耗材少、造价低,荷载传递直接、
hci, j hi
G1、G2—分别为转换层和转换层上
层的混凝土剪变模量;
A1、A2—分别为转换层和转换层上
层的折算抗剪截面面积;
Aw,i—第i层全部剪力墙在计算方向
的有效截面面积(不包括翼缘面 积);
Aci,j—第i层第j根柱的截面面积; hi—第i层的层高; hci,j—第i层第j根柱沿计算方向的
1、板式转换层 当上下楼层使用功能及开间布置差异较大时
,柱网分布不规律,难以采用“梁式转换层”来 连接上、下层柱网,在此情况下则需要将转换层 设计成厚板,从而形成“板式转换层”。
转换厚板的厚度可由抗弯、抗剪、抗冲切截 面验算确定。转换厚板宜按整体计算时所划分的 主要交叉梁系的剪力和弯矩设计值进行截面设计 并按有限元法分析结果进行配筋校核。
的高度;
△1—转换层及其下部结构(模型1) 的顶部在单位水平力作用下的侧向
位移;
H2—转换层上部若干层结构(模型2)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在我国高层建筑发展的早期阶段,所设计建造的高层建筑大都为单一用途,例如高层住宅、高层旅馆、高层办公楼等。
近年来高层建筑发展迅速,建筑朝体型复杂、功能多样的综合性方向发展,因而相应的结构形式也复杂多样。
后来陆续开始在高层住宅底层设置生活福利设施,并且开始大量兴建集吃、住、办公、购物、停车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高层建筑,尤其是在城市主干道两侧,并已成为现代高层建筑的一大趋势。
高层建筑功能综合化的优点:(1)将各种使用功能的建筑单元集中布置并上下组合在一起,使用上更方便省时,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适应现代社会高效率、快节奏生活的需要;(2)集中紧凑的建筑布置,达到建筑面积最高利用率,相应集中紧凑的管道线路,有利于节约建设投资及减少能源消耗,也有利于物业管理,节约管理经费;(3)可减少建筑占地面积,节约土地费用,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
一、多功能综合性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特点从建筑使用功能而言,在设计中,通常将大柱网的购物商场、餐厅、娱乐设施设于多功能综合性高层建筑的下层部分,而将较小柱网、较小开间的住宅、公寓、旅馆、办公功能的建筑设于中、上层部分。
这种建筑使用功能的特点相应决定了多功能综合性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特点。
由于不同建筑使用功能要求不同的空间划分布置,相应地,要求不同的结构形式,如何将他们之间通过合理地转换过渡,沿竖向组合在一起,就成为多功能综合性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关键技术。
这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提出了新的问题,需要设置一种称为“转换层”的结构形式,来完成上下不同柱网、不同开间、不同结构形式的转换,简单地说,就是上下两层的结构不一样,必需设置一个转换层来“承上启下”。
结构上的转换层概念,主要是指在整个建筑结构体系中,合理解决竖向结构的突变性转化和平面的连续性变化的结构单元体系。
它在主要满足结构安全功能要求的同时,多数情况下解决一些特殊技术性建筑功能要求。
比如在结构转换层空间内布置管道、设备等等。
[高层建筑转换层质量控制]高层建筑转换层规定
[高层建筑转换层质量控制]高层建筑转换层规定高层建筑转换层质量控制1高层建筑转换层的特点(1)转换层结构形式的多样化:转换层结构因建筑风格、功能需求的不同,结构形式也各不一样,常见的有箱式、板式、梁式、空腹析架式、柑架式等。
根据墙体形式,转换层可以分为满跨和不满跨、开洞和不开洞这四种;根据结构材料,转换层主要有钢筋混凝土和钢骨混凝土钢结构两种;根据跨的数量,转换层主要有单跨、双跨和多跨等多种形式。
(2)转换层结构特点:总的来说,转换层主要有“大、重、密”这三个特点。
“大”指的是混凝土框架梁的界面尺寸大、跨度大;“重”指的是模板系统和支撑系统所承受的载荷特别大,“密”指的是转换层主、次梁的弯矩、剪力、拉力等内力比普通框架层主、次梁的大。
2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工艺(1)转换层有多种模板支撑体系,如一次性支撑体系、载荷传递支撑体系、叠合浇筑支撑体系等,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支撑体系,使转换层能发挥最大的支撑作用。
对于转换层的位置偏低、并且支撑材料比较多的地方一般采用一次性支撑体系;对于载荷传递法,通常将转换梁的的载荷和自重通过支撑系统传递给楼板,主要运用的是转换层支撑柱来相互传力。
叠合浇筑主要是转化梁要经过2~3次浇筑,在叠加浇筑时要注意对转换的结构进行计算和分析,保证转换层的设计能够和施工过程相统一。
(2)转换层钢筋混凝土施工是转换层施工的重点。
首先,在混凝土施工时,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和混凝土的配比,对混凝土浇筑后的温度进行监测预测,防止其出现裂缝。
在转换层的混凝土材料选择时,最主要的是水泥的选择。
应该选用水化热相对比较低的水泥,还可以掺杂一些沸石粉、减水剂等来较少水泥的使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夏季温度过高时,可以通过加入一些冰水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在浇筑完之后,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常用的方法有蓄热保温法、内降外保法、蓄水养护法等。
(3)钢筋安装时要注意转换梁的钢筋密集度、钢筋的数量、钢筋的长度等,合理的翻样,并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下料,确定好每根钢筋的位置。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结构设计
风荷载
根据风速和结构特性,采用阵风响 应分析法进行动力计算,确定转换 层的位移和内力。
有限元法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转换层进行 动力分析,考虑多种因素对结构的 影响。
有限元分析方法
实体模型
建立转换层的实体模型, 考虑梁、柱、墙等构件的 细节和连接方式,进行精 细化分析。
材料非线性
考虑材料非线性对结构的 影响,如混凝土的塑性和 钢材的应变硬化等。
01
02
03
剪力墙结构
根据地震作用和竖向荷载 ,采用分层法进行静力计 算,确定转换层的内力和 位移。
框架-核心筒结构
根据地震作用和竖向荷载 ,采用整体法进行静力计 算,确定转换层的内力和 位移。
有限元法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转 换层进行静力分析,考虑 多种因素对结构的影响。
动力计算方法
地震作用
根据地震动参数和结构特性, 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或时程 分析法进行动力计算,确定转
确保转换层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满足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的要求。
构造措施与细节处理
抗震设计
针对转换层的复杂受力情况,采取合理的 构造措施和细节处理,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和耐久性。
根据地震烈度和场地条件,进行合理的抗 震设计和分析,确保转换层在地震作用下 的性能满足要求。
03
转换层结构设计方法
静力计算方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结构设 计
2023-11-13
目录
• 引言 •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概述 • 转换层结构设计方法 • 转换层结构材料选择与优化 • 转换层结构设计实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概述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与施工中,结构转换层(也称转换层、过渡层)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是指连接建筑物不同结构体系的层次,通常位于建筑的中部,既不属于底部的承重结构,也不属于顶部的钢结构或框架结构。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定义、功能、设计原则和施工要点。
定义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是指处于不同结构体系之间的建筑层,起到连接、过渡的作用。
它通常位于建筑物的中部,进行结构的转换和适应,使建筑具备更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功能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 结构转换结构转换层是承载不同结构体系之间过渡的地方。
例如,在使用钢结构的建筑中,转换层通常是从钢结构向混凝土或框架结构过渡的区域。
通过结构转换层,能够将两种不同的结构体系有机地连接起来,实现结构力的传递和转移。
2. 过渡与适应由于高层建筑在不同部位存在不同的环境和承载要求,结构转换层能够帮助建筑物适应不同的条件。
例如,在底部存在大量承载结构时,结构转换层可以通过增加柱子或加强楼板的方式进行过渡,以适应由底部到顶部承重逐渐减小的情况。
3. 垂直通道与设备设置结构转换层也提供了连接不同部位的垂直通道,如电梯、楼梯等。
这些通道对于建筑物内部的人员和设备的运输至关重要。
另外,结构转换层还为建筑内部的设备设置提供了便利,如电力、给排水等。
设计原则在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时,需要遵循一些重要的原则,以确保转换层的功能和安全性。
1. 结构合理性结构转换层的设计应符合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合理布局,确保结构过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同时,转换层的结构设计应满足地震力和荷载的要求,确保建筑物整体的结构安全性。
2. 功能完备性结构转换层应满足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包括垂直通道的设置、设备的布置等。
这些功能设施应满足安全、便捷和高效的要求,以确保建筑物的正常运行。
3. 空间利用效率结构转换层的设计应尽量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空间浪费。
有效的空间规划和设计能够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性。
高层建筑中转换层结构的型式及其布置原则
6.3 转换层布置及设计原则 6.4 转换层结构的发展趋势
➢结构的 正常布置
下部:刚度大,墙多,柱网密 上部:减少墙、柱,扩大轴线间距
结构的正常布置与建筑功能之间产生了矛盾, 该如何解决?
6.1 {建筑结构设计 研讨课}
转换层的定义及作用 · 6.1.1 概述
6.高层建筑中转换层 结构的型式及其布置 原则
6.3转换层布置及设计原则 6.4 转换层结构的发展趋势
二、工程实例
➢ 房屋结构中应用不多,如北京 艺苑假日皇冠饭店
6.2 {建筑结构设计 研讨课}
转换层的主要结构型式 · 6.2.5 桁架式转换层
6.高层建筑中转换层 结构的型式及其布置 原则
6.1 转换层的定义及作用 6.2 转换层的主要结构型式 6.3转换层布置及设计原则 6.4 转换层结构的发展趋势
6.1 {建筑结构设计 研讨课}
转换层的定义及作用 · 6.1.3 转换层作用
6.高层建筑中转换层 结构的型式及其布置 原则
6.1.2 转换层作用
➢ 上层和下层结构类型转换
6.1 转换层的定义及作用 6.2 转换层的主要结构型式 6.3转换层布置及设计原则 6.4 转换层结构的发展趋势
➢ 上、下层的柱网、轴线改变 ➢ 同时转换结构型式和结构的轴线布置
➢ 不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较高 的地区
二、工程实例
➢ 应用较少,如南京新世纪广场 一期工程
6.2 {建筑结构设计 研讨课}
转换层的主要结构型式 · 6.2.4 箱型转换层
6.高层建筑中转换层 结构的型式及其布置 原则
6.1 转换层的定义及作用 6.2 转换层的主要结构型式
6.2.4 箱型转换层
一、特点 ➢ 自身刚度大、挠度小 ➢ 可设置单向或双向腹板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形式.doc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形式
高层建筑为了适应上部小空间下部大空间的功能需要,需在两种结构的交接部位设置过渡结构,也就是转换层。
那么,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形式有哪些?下面是下面带来的关于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形式的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为实现高层建筑内部上、下层结构形式与柱网的变化,高层建筑转换层可以用以下的结构转换形式:
1、梁式转换
由于它受力明确,设计与施工简单,一般用于上层为剪力墙结构,下层为框
架结构的转换。
当纵、横向同时需要转换时,可采用双向梁布置的转换方式。
前述的北京南洋饭店,广东肇庆星湖大酒店都是采用梁式转换层。
2、板式转换层
当上、下柱网、轴线有较大错位,不便用梁式转换层时,可以采用板式转换方式。
板的厚度一般很大,以形成厚板式承台转换层。
它的下层柱网可以灵活布置,不必严格与上层结构对齐,但板很厚,自重很大,材料用量很多。
3、箱式转换层
当需要从上层向更大跨度的下层进行转换时,若采用梁式或板式转换层已不能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箱式转换层。
它很像箱形基础,也可看成是由上、下层较厚的楼板与单向托梁、双向托梁共同组成,具有很大的整体空间刚度,能够胜任较大跨度、较大空间、较大荷载的转换。
4、桁架式转换层
这种形式的转换层受力合理明确,构造简单,自重较轻,材料节省,能适应较大跨度的转换,虽比箱式转换层的整体空间刚度相对较小,但比箱式转换层少占空间。
5、空腹桁架式转换层
这种形式的转换层与桁架式转换层的优点相似,但空腹桁架式转换层的杆系都是水平、垂直的,而桁架式转换层则具有斜撑竿。
空腹桁架式转换层在室内空间上比桁架式转换层好,比箱式转换层更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有结构转换层和功能转换层两种。
二、常见的是功能转换层。
也就在高层的中间拦腰一断,设一个设备层。
如果楼层太高,用水、用电等都从地下室向上供,存在距离太远、主电源不在负荷中心、供水未端与起始点压差过大等等问题,这需要我们在中间部位对电负荷进行重分配,对水系统进行减压处理等,而这些处理都需要占用空间,占用谁家的地盘谁都不乐意,干脆在中间拿出一个整层做功能转换层,这种转换层因为通常是设备层,所以许多设计院在设计时将其高度限定在2.2m以下,以减少占用规划指标。
二、结构转换层通常是在不同的结构方式之间进行。
比如下部是框架结构,上部为砌体结,这是我国目前经济条件下特有的一种结构形式,通过将上部部分砌体墙在底部变为框架而形成较大的空间,底部一般作为商业用房,上部仍然用作住宅。
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转换构件(如托墙梁)将上部砌体墙承受的内力转移至下部的框架柱(框支柱),具备该功能的楼层我们通常称之为结构转换层。
如果你的是高层建筑,4层以上(不包括4层)是标准层,同时该高层建筑有裙楼,那么四层就是转换层。
转换层建筑物某楼层的上部与下部因平面使用功能不同,该楼层上部与下部采用不同结构(设备)类型,并通过该楼层进行结构(设备)转换,则该楼层称为结构(设备)转换层。
目前的高层建筑多为低层商用,上部住宿的多功能要求,在低层商用要求的大空间与上部住宿要求的多墙多柱的小空间之间,往往需要采用一定的结构形式进行转换处理,即加设转换层。
转换层常用的结构形式包括梁式、空腹桁架式、斜杆桁架式、箱形和板式结构转换层的分类按结构功能,转换层可分为三类:1.上层和下层结构类型转换。
多用于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它将上部剪力墙转换为下部的框架,以创造一个较大的内部自由空间。
2.上、下层的柱网、轴线改变。
转换层上、下的结构形式没有改变,但是通过转换层使下层柱的柱距扩大,形成大柱网,并常用于外框筒的下层形成较大的入口。
3.同时转换结构形式和结构轴线布置。
即上部楼层剪力墙结构通过转换层改变为框架的同时,柱网轴线与上部楼层的轴线错开,形成上下结构不对齐的布置。
一、转换层结构的施工特点部分竖向构件在转换层处被打断,使竖向力的传递被迫发生转折,而转换层就是实现转折功能的大型水平构件。
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是一受力复杂、不利抗震的结构体系,该结构及其支撑系统有自身的特点。
(一)结构尺寸大,楼面支撑荷载重带转换层体系内力的改向是通过引发截面内力来实现的,结构内力分布比较复杂,同时为保证上部结构水平剪力顺利传往下部,对转换层楼面水平刚度有严格要求规范一般要求楼板厚度不小于,故一般转换层的结构构件尺寸较大、楼面荷载较重。
(二)分层浇筑,利用先浇部分构件承载转换层水平构件高跨比大,截面弯曲时水平纤维相对错动不可忽略,平截面假定不再适用,一般呈现短深梁或厚板的受力特性。
采用二次叠浇法进行施工时应对叠和构件进行仔细分析,考虑分层处水平剪力对构件的影响,必要时应与设计单位配合,进行一次设计,确保一次叠浇构件在施工阶段和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承载能力。
(三)结合下部结构,灵活布置支撑系统为减少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避免转换结构上下层发生刚度突变和剪力突变,设计不落地支撑系统时可以结合下部结构进行灵活合理的布置。
(四)通过下部竖向构件卸荷快把设备监理工程师站点加入收藏夹吧!根据转换层设计时“强化下部、弱化上部”的原则,结构设计加强转换层下部主体结构刚度、弱化上部结构刚度,转换层结构在由地震荷载参加组合的工况下,下部竖向构件轴压比限值有严格的控制,以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这使转换层下部竖向构件在施工阶段比一般竖向构件具备更大的延性和承载力储备,可以利用下部承载力富余的竖向构件作为支撑的传力构件。
(五)利用钢骨架或预应力卸荷在转换层结构中使用钢骨混凝土和预应力技术可以减轻自重、改善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设计模板支撑时可以利用己经成型的水平钢骨或预应力平衡部分或全部施工荷载,极大改善支撑受力性能,这种措施适用于转换层与上部结构没有形成整体工作的情况如上部采用的是小柱网框架或开口剪力墙、壁式框架等结构形式。
二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基于混凝土转换结构的上述特点,在确定施工方案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转换板的自重、施工荷载以及所承受的上部结构荷载往往非常大,所以应选择合理、可行的模板支撑方案,并根据转换板的结构特点进行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
(二)设置模板支撑系统以后,转换结构施工阶段的受力状态与使用阶段的不同,应对转换层及下部楼层的楼板进行施工阶段的承载力验算。
转换板本身受下部支撑体系的作用或混凝土施工方法的影响,在板中易产生设计时未考虑到的附加内力,故需对转换板在施工阶段的受力状态做具体的分析和计算,必要时可采取一定的构造措施来抵抗这些附加内力。
(三)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转换板,施工时应考虑采取减小混凝土温度差值、温度变化以及混凝土收缩徐变的措施,防止新浇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
(四)转换板承受的荷载很大,其配筋较多,而且钢筋骨架的高度较高,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保证钢筋骨架的稳定。
(五)应及时做好转换板施工期间板的变形、混凝土施工温度的监测,及时掌握各种对施工质量不利的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纠正。
三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分析高层建筑的转换板,一般厚度较大,而且体积较大,大体积混凝土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相比,具有结构厚、体形大、钢筋密、混凝土数量多、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的特点。
除了必须满足普通混凝土的强度、刚度、整体性和耐久性要求外,主要就是如何控制温度变形裂缝的发生和开展。
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必须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并设法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减小其内外温差。
而温度应力的大小,又涉及结构物的平面尺寸、结构厚度、约束条件、含钢量、混凝土的各种组成材料的特性等多种因素。
所以,必须采取温度差和温度应力双控制的方法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一)原材料要求(1)水泥:在满足强度和耐久性等要求的前提下,宜选用低热或中热的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发热量270-290Kj/kg),严禁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
(2)骨料粗骨料碎石和卵石均可,应采取连续级配。
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和控制增加水泥用量。
骨料中不得含有有机杂质,其含泥量应小于等于1%.细骨料宜选用粗砂或中砂,含泥量应小于等于3%.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其粗细率以2.6-2.8为宜。
控制细砂以0.3二筛孔的通过率为15%-30%;0.15mm筛孔的通过率为5%-10%.粉煤灰为了减少水泥用量,可掺入水泥用量10%的粉煤灰取代水泥。
粉煤灰的烧失去量应小于15%,SO3应小于3%,SiO2应大于40%,并应对水泥无不良反应。
外加剂为了满足和易性和减缓水泥早期水化热发热量的要求,宜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缓凝型减水剂。
(二)混凝土用料设计为寻求大体积混凝土合理的配合比,首先分析一下其产生温度裂缝的原因,众所周知,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主要是由于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使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所致。
这是由于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一般认为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约为6—13 10-60C,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散热很慢,浇注后的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远比外部高,温差可达60℃左右,造成内胀外缩,在外表面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开裂,其次从混凝土用集料品种看,热膨胀系数大小对混凝土温度应力及结构的温度变形有很大影响,选取用热膨胀系数小的骨料可减小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提高抗裂性。
再次,从骨料的粒径看,骨料粒径较大的混凝土,其水泥浆量较少,热膨胀系数小,可减小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提高抗裂性。
通过上述分析,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明显的,在当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施工中通常采用如下几点措施:①低水化热的水泥和尽量减小水泥用量;②尽量减少用水量,提高混凝土强度;③合理使用混凝土外加剂;④选用热膨胀系数小的骨料和较大的骨料粒径;⑤预冷原材料;⑥合理分缝、分块,减轻约束;⑦在混凝土中预埋冷却水管;⑧在混凝土表面绝热,调节表面温度下降速率;⑨抛投石块。
从上面通常采用的措施可看出,这多种措施中,除施工过程中可采取的措施外,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角度看,主要应从①一③着手,进行配合比设计。
进行配合比设计时注意:①设计配合比时尽量利用混凝土60d或90d的后期强度,以满足减少水泥用量的要求。
但必须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和满足施工荷载的要求。
②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使用的材料通过试配确定。
水灰比应小于等于0.6.砂率应控制在0.33-0.37(泵送时宜为0.4-0.45)。
坍落度应根据配合比要求严加控制。
当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时,坍落度的增加应通过调整砂率和掺用减水剂或高效减水剂解决,严禁在现场随意加水以增加坍落度,并应将坍落度控制在10-14cm为宜。
(三)施工准备以及要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除按一般混凝土施工前必须进行的物质准备、机具准备、技术准备和现场准备外,应根据其施工的特殊性,做好附属材料和辅助设备的准备工作,如冰、冰水箱(池)、真空吸水设备、水泵、测温设备等。
尤其要做好施工方案的编制工作。
施工方案编制的重点,应该是:①根据减少约束的要求,确定分层分块的尺寸及层间、块间的结合措施。
②通过热工计算,确定混凝土入模温度以及对材料加热或降温的措施。
③确定混凝土搅拌、运输和浇筑的方案。
④制定混凝土的保温方案。
⑤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施工和消防措施的制订。
混凝土工程在施工中要注意以下要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一般宜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即最高温度小于等于300C时为宜。
气温大于300C时,应采取相应的降低温差的减少温度应力的措施。
混凝土的配制,应严格掌握各种原材料的配合比。
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自全部拌合料装入搅拌筒内起到卸料止,一般应不少于1.5-2min.雨季施工期间,应勤测粗细骨料的含水量,并随时调整用水量和粗细骨料用量。
搅拌后的混凝土,应及时运至浇筑地点入模浇筑。
在运送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灰浆流失、坍落度变化等现象。
如发生离析现象,必须进行人工二次拌合后方可入模。
(四)混凝土浇筑要点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应根据整体连续浇筑的要求,结合结构尺寸的大小、钢筋疏密、混凝土供应条件等具体情况,选用以下三种方法:全面分层。
即将整个结构浇筑层分为数层浇筑,当已浇筑的下层混凝土尚未初凝时,即升始浇筑第二层,如此逐层进行,直至浇筑完成。
这种方案适用于结构物的平面尺寸不太大的工程,施工时宜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推进;也可分为两段,从中间向两端,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
分段(块)分层。
适用于厚度较薄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工程。
施工时从底层一端开始浇筑混凝土,进行到一定距离后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其他各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