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九章 第一节 感受信息教案 (新版)沪科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九章 第一节 感受信息课件 (新版)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九章 第一节 感受信息课件 (新版)沪科版
第十六页,共26页。
话筒结构 (jiégòu): 话筒里有一 个金属盒, 里面装满碳 粒,上面盖 有一个膜片.
第十七页,共26页。
• (二)听筒 • 1、听筒结构:听筒里有一个永磁铁,它的两个
磁极上套有螺线管,磁极前有薄铁片. • 2、听筒特点:由于永磁体的吸引(xīyǐn),薄
铁片有些弯向磁铁. • 3、听筒作用: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振动.
第二十一页,共26页。
三、实际(shíjì)的电话机
• 1、实际的电话机除听筒.话筒外,还有电铃,拔号设备等. • 2、现代的电话有:无线电话,可视电话(kě shì diàn huà)、录音电话等
等.
第二十二页,共26页。
电报(diàn bào)
• 1837年,莫尔斯发明了实用的电报机,从此人 们可以做到同时在两地之间传递信息。早期的 电报完全由人工操作,主要传送(chuán sònɡ)文 字信息,经过不断改进,又发展了机械式电报 机,现在又发展到自动化程序较高的电子式电 传机,还有能自动将电码译成汉字的中文电报 译码机。用电报传递信息具有经济、迅速、保 密、方便等特点。
第九页,共26页。
烽火台
在中国古代,为了传递军事情报,人们曾设 立过烽火台,利用火与烟传递信息。烽火台 白天烧狼粪,夜间(yè jiān)点柴草。传说烧狼 粪时有很大的浓烟直冲蓝天,在白天比火光 更易被人发现,因此烽火有时又被称为"狼烟 "。当发现敌情时,燃起烽火,台台相传,一 直传到军营。在2700多年前,中国周朝 时的烽火告警系统就已经很完备了。历史上 曾流传着"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 声音使介质空气(kōngqì)振动传播→空气 (kōngqì)振动引起耳膜振动→听到说话人的 声音.

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十九章 走进信息时代 第一节 感受信息》教案_0

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十九章 走进信息时代  第一节 感受信息》教案_0

课题名称:第十九章第1节感受信息指导教师:单位:手机:九年级物理《第十九章第1节感受信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记录和存储的介质以及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

2、了解电报和电话。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归纳信息,自主学习和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华民族在信息的记录、存储及传播方面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了解信息记录和存储的发展。

2、了解信息传播方式的发展。

3、了解电报和电话的基本工作原理。

【三、教学难点】电报和电话的基本工作原理。

【四、教学用具】录音磁带、录像磁带、软盘、各种磁卡、电话、光盘、U盘、多媒体。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多媒体展示图片,并讲述:每当提到长城,我们自然会联想到一座座烽火台。

古代士兵就是通过在它上面燃放烟火来传递敌方来犯的信息。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说明早在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有了利用烽火传递信息的方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烽火台开始,一起寻找人类社会一步步走向信息时代的脚印。

(二)进行新课1、信息的记录和存储⑴引入:人们是如何记录、存储和传播信息的呢?中华民族的祖先做出了哪些杰出的贡献?⑵多媒体展示大脑图片,并讲述:大脑是天然的信息存储器。

指出:大脑的记忆力到底有多强?能不能测试出来?这仍是一个迷。

⑶讲述:仅凭大脑的记忆是不够的,人类寻找其他办法来帮助记录和存储信息。

⑷引导学生学习认识“文字的出现使人类的信息记录方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多媒体展示图片,并讲述:)①牛骨、竹简②造纸、印刷术③图画:清明上河图,是中清明上河图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

长528.7cm ,宽25.2cm ,共绘了814个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73匹,车、轿20多辆,大小船只29艘,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生动记录了中国12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教育资料】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9章第一节 感受信息 教案学习精品

【教育资料】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9章第一节 感受信息 教案学习精品
4.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
加速了知识和思想的传播,加快了文明的进程,信息开始被人类共享。
5.光记录、磁记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有了光记录、磁记录等大信息量的记录方式1TB=1024GB 1GB=1024MB 1M】:“文字的出现使人类的信息记录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从“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引出了古人传递信息的方法.
较之古人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人对与信息的传递又有哪些方式呢?以此引入新课.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提纲”见学案。答案:
1.大脑文字磁光
2.烽火驿马信鸽慢近少
3.莫尔斯
4.话筒听筒将声音转化为变化的电流,再将电流还原成声音
5.膜片声电
教师出示导学提纲,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
第一节感受信息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信息的记录和储存方式。
2.了解信息的传播方式。
3.了解电话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读教材,培养学生收集、归纳信息的能力.
2.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的能力,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结绳记事
古人要记住一件事,就在绳子上打个结,以后看到这个结就会想起那件事。如果要记两件事就要打两个结,如此等等。如果绳子上打得结多了,恐怕他也就既不清楚那件事了。所以这个方法虽然简单,但仅能起到提醒的作用。3.文字的的诞生
使人类对信息的记录取得重大突破。文字是代表一定内容的符号。早期人们将文字记录在牛骨、竹简、木椟上。历史上记载秦始皇批阅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简上的,各地传来的竹简每天都有二三百斤。在竹简上刻字是一件缓慢、吃力的手工劳动,由于选用了不合适的记录材料,限制了信息的传播。

沪科版物理初三第19章第一节感受信息教案

沪科版物理初三第19章第一节感受信息教案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展现自备的木片、磁带、光盘等物品.让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问题,师强调祖先的奉献,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心.了解从古至今我们是如何样记录和储存信息的。
让学生了解:
现代储备介质的特点:容量大、体积小、存取速度快
信息只有记录,没有传播,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讨论交流,在教材的基础上拓展,如“击鼓进军,鸣锣收兵”.海军的旗语等.并让学生归纳总结.


教 学 问 题 设 计
教学活动设计Leabharlann 最佳解决方案创设情境
引言:每当我们提到长城,自然会联想到烽火台。烽火台筑在长城沿线的险关和交通要道上。古代士兵一旦发觉敌情,便赶忙点燃烟火发出警报。“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它说明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利用烽火传递信息的方法。我们今天的探究,就要从烽火台开始,直到发觉电脑网络通信的隐秘,查找人类社会走向信息时代的脚印……
4.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
加速了知识和思想的传播,加快了文明的进程,信息开始被人类共享。
5.光记录、磁记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有了光记录、磁记录等大信息量的记录方式 1TB=1024GB 1GB=1024MB 1MB大约能储备50万汉字
问题2:处理例1和变式练习1
例1:【解析】:“文字的显现使人类的信息记录方式发生了全然性的变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中华民族在信息记录和传播方面为人类做出的奉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重点
对信息记录及进展,信息的传递方法及进展的了解.
难点
通过学生自主和交流合作学习,提炼出信息记录、进展,以及信息的传递方法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配套K12】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本章复习和总结教案

【配套K12】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本章复习和总结教案

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本章复习和总结【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的记录、存储和传播.2.了解电话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知道电磁波大家族,知道电磁波的主要用途.4.了解波的特征.5.常识性了解光纤通信、卫星通信、微波通信、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教学方法】1.归纳法:整合本章知识点之间存在的联系.2 .讲练结合法:通过典型习题的讲练,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知识的内涵,熟悉解题方法与技巧.【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本章总结】1.知识结构(用多媒体展示并总结)2.重难点引导走近信息时代涉及的都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物理知识,本章主要介绍了信息的记录和存储、信息的传播、电磁波、波的特征、光纤通信及现代电信网络等,其中电磁波与现代通信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还是考查的热点.一、感受信息1.信息的记录:人们记录信息的方式除了大脑记录和文字记录,还有光记录和磁记录等方式.2.电话:(1) 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2)电话是利用电信号将人们的语言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装置.(3)电话机的组成:话筒、键盘和听筒.(4)工作原理:声音信号—变化的电信号—声音信号.3.对于话筒和听筒要结合其工作过程来区分:话筒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利用声音引起碳粒疏密的变化导致电流变化,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其主要构造为碳粒和膜片. 听筒是将电信号还原为声音,利用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变化还原声音,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其主要构造为电磁铁和膜片.二、让信息“飞”起来1.电磁波:(1)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导体的周围空间就会产生电磁波.(2)电磁波的组成: γ射线、X 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等.(3)电磁波的应用:医学上用γ射线做脑手术;用X光射线判断是否骨折;用紫外线杀菌;用红外线遥控等.2.声波和电磁波有一些相似之处,如都是波,都具有能量,有些同学就误认为它们是同种波.实际上电磁波和声波是不同的两种波,如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远小于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三、踏上信息高速公路1.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光纤很细,有内外两层(内芯和包层),由于内外层的折射本领不一样,光线在内外两层交界处只会被反射而不会被折射,光被封闭在内层由近及远地传播.其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信息传输量大、保密性好等.2.现代电信网络:现代电信网络包括卫星通信、微波通信、移动通信.3.现代通信主要靠电磁波和光纤.生活中的电话、电视、广播、数据文件都可以在光纤构成的“信息高速公路”上传播,并且互不干扰.手机、卫星通信主要靠电磁波传播信号.典例剖析:(用多媒体展示)考点1 电磁波例1 下列关于电磁波和声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它实际上并不存在B.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温度有关C.电磁波和声波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电磁波和声波的波长越短,频率越小解析:电磁波和声波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们是确实存在的一种物质;不断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出现就形成了电磁波,不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而声波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对于波来说,都有c =λv.在同种介质里传播的速度是相同的,所以波长大的,频率小.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都有关系.水波、声波、电磁波辨析比较如下:答案:B考点2 电磁波的波速、波长与频率的关系例2 (2013·镇江)研究表明,当空气中颗粒的直径越接近可见光的波长(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叫波长),颗粒对光的“消光”能力就越强.空气中PM2.5颗粒是灰霾天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若可见光的频率约为5×1014 Hz,则可以推算出PM2.5中对能见度造成较大影响的颗粒直径与下列哪一个值最接近()A.2.5µmB.0.6µmC. 0.6nmD. 6µm解析:可见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由于 c =λv,所以可见光的波长为8714Zc310m/s==610m0.6m v510Hλμ-⨯=⨯=⨯答案:B点评:由于空气中颗粒的直径越接近可见光的波长,颗粒对光的“消光”能力就越强.要求较大颗粒的直径,就是根据频率、波速来求波长.考点3 电磁波与现代通信例3 我市目前已全面开通了3G手机通信业务.使用3G手机不仅可以通话,还可以随时通过无线网络上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手机通话是直接传输声信号C.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D.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电磁波传输数字信号解析: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 ×108m/s,手机不能直接传输声信号,手机通话或无线上网是利用电磁波传输信号的,故只有D选项正确. 答案:D【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九章 第一节 感受信息教案 (新版)沪科版

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九章 第一节 感受信息教案 (新版)沪科版

第十九章走近信息时代本章主要讲述了感受信息、让信息“飞”起来和踏上信息高速公路,首先介绍了信息的记录和存储、信息的传播,使同学们对现代通信的快捷和方便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通过讲述电话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使学生理解如何用电话把电流信息传递到远方,介绍电磁波和现代通信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本章共分 3 节:1.第一节感受信息,通过对信息的记录和存储、信息的传播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到人类社会信息记录、存储、传播的进步,通过对电话结构和作用的介绍,让学生理解电话工作的原理.2.第二节让信息“飞”起来,通过对电磁波谱和电磁波主要用途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到电磁波和我们联结在一起,我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里;通过对波的特征的介绍,让学生知道波速、频率、波长的定义,知道电磁波频率、波长和波速的关系,知道电磁波的用途及电磁污染.3.第三节踏上信息高速公路,通过介绍光纤、现代电信网络和互联网,为学生展示了现代通信的发展方向,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使我们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教学目标】1.在知识和技能方面:①了解信息的记录和存储,②了解信息的传播,③了解电话的组成和工作原理,④了解电磁波是个大家族,以及电磁波在医疗、日常生活、国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⑤了解波的特征:波速、频率、波长,⑥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传播以及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⑦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⑧了解用于通信的电磁波的主要范围及用途;⑨常识性了解卫星通信\微波通信、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⑩了解网络通信的发展过程和优点,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看视频、教师讲解,了解人类社会信息的记录、存储、传播的发展历程,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信息的,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通过动手实验证明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通过了解电磁波的特征和用途,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和影响,学习有关现代通信的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让学生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通过对电磁波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敢于向科学挑战、热爱科学的情感;通过了解电磁波的特征和用途,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信息的记录、存储和传播,电话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电磁波谱及电磁波的主要用途、电磁波的特征,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教学难点】电话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电磁波的特征,微波通信、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的优点和原理.第一节感受信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信息的存储和记录2. 了解信息的传播3. 了解电话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视频、老师讲解,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信息的,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2.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展示什么是数字通信,增强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的观念和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让学生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教学重点】1.信息的记录、存储和传播2.电话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数字信号和数字通信【教学难点】1.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到远方的.2.数字信号和数字通信.【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源、演示电话机一部、电话挂图^*幅.【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如果我们想了解远在他乡的同学或朋友的近况,你可以怎样做?(由此导出新课:第一节感受信息)【预习指导】阅读课本P177 - 180文字内容和插图,把基本概念、规律、电话的工作原理用双色笔做上记号,并完成“学案”中“课前预习”部分.然后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学科组长做好记录,准备展示.【课堂导学】知识点一信息的记录和存储一、学生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教师指导.师1.什么是天然的信息存储器?你知道哪些记录信息的方式?请列举说明.生:1.大脑是天然的信息存储器,西周初期的文字,商代牛骨刻辞都是早期记录信息的方式,现代记录信息的方式有光盘、计算机硬盘和u盘.师2.什么的出现使人类记录信息的方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生:2.文字师3.什么发明加快了文明的进程,也为我们保存了历史的信息?生:3.造纸和印刷术.师4.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又有了什么样的记录信息的方式?你是怎样利用电脑或手机来保存或传送信息的?生:4.有光盘、手机和照相机的内存卡、计算机硬盘和U盘等,利用手机短信和电脑的电子邮件传送信息.[易错警示]容易把录像带、磁带错误地认为是传播信息的载体;把电视错误地认为是记录信息的载体,错误原因是不明白录像带、磁带本身只能存储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它们自身不能传递信息,它们所储存的信息要借助电视机或收音机进行传递,所以电视、收音机是传播信息的载体.[要点归纳]信息记录和存储的方式有大脑、文字、造纸和印刷术、磁记录和光记录等.思维拓展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应课时中思维拓展题目,并进行讲解.知识点2 信息的传播二、学生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教师指导点拨师1.在交通和通信很不发达的年代,人们采用了哪些方式来传播信息?生:1.靠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以及驿马、烽火、信鸽等方式传播信息.师2.早期的信息传播有哪些缺陷?生:2.早期的信息,传播速度慢、距离近、信息量少.师3.是谁发明的电话?它的结构怎样?话筒和听筒都有怎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生:3. 1876年贝尔发明的电话,由话筒、键盘和听筒组成,听筒中有能振动的膜片和随话音跳动的碳粒,原理是把声信号变成电信号,听筒里有电磁铁和膜片,原理是把电信号还原成声信号.4.谈一谈你是怎样利用手机和电脑来保存和传播信息的?生:4.可利用手机短信和电脑的电子邮件传播信息.[要点归纳]:1.贝尔发明的电话,电话由话筒和听筒组成.话筒听筒1.话筒的工作原理:对着话筒讲话时,话筒的膜片振动,时紧时松地压迫炭粒,盒中炭粒的电阻时小时大,流过炭粒的电流也发生变化,这样话筒就将声音信号变成了电信号.2.听筒的工作原理:当变化的电流通过听筒的线圈时,听筒内的电磁铁对膜片的作用力也随之变化,使膜片振动,这样听筒就将电信号变成了声信号.话筒和对方听筒是串联在电路中的.知识拓展3.模拟信号:话筒将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这种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模仿”着声信号的“ 一举一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做模拟信号.4.数字信号: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数字信号有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等优点,所以各国都在积极发展数字通信.思维拓展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应课时中思维拓展题目,并进行讲解[课堂小结]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学到了什么1.大脑是天然的信息存储器,文字的出现使人类的信息记录方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加速了知识和思想的传播,加快了文明的进程.2.光盘、计算和硬盘和U盘可以方便保存的传送信息3.话筒和听筒的工作原理不同.话筒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将声音转换成变化的电流;而听筒是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将变化的电流还原为声音.工作过程:话筒中有碳粒和膜片.当人对着话筒说话时,引起膜片振动,压缩碳粒一紧一松,导致碳粒的电阻发生变化,引起通过碳粒的电流变化,即将声音信号转化为强弱不同的电信号.听筒里有电磁铁和膜片.当强弱不同的电信号传到听筒后,电磁铁对膜片的吸引作用随之改变,使膜片振动,即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这样就听到对方讲话了.注意:当甲与乙通话时,甲的话筒与乙的听筒串联,甲的听筒与乙的话筒串联.【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1.这节课的内容不多,但都比较新颖,想把它们讲透、讲精的确不容易.2.电话的构造与原理尽量体现方法与思想的设计.如要想把声音信号变成电流信号,改变电流,该怎么办,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想办法改变话筒的电阻,即老式电话的原理; 可以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由运动产生电流,即现代话筒的构造,总之讲解宜从其本质上讲,学生理解起来才透彻.3.数字信号可以让学生多练习,在课堂上让学生编拟数字密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学生兴趣高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九年级物理全册19.1感受信息情境导入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19.1感受信息情境导入沪科版

19。

1 感受信息◆教学情景导入每当我们提到长城,自然会联想到烽火台。

烽火台筑在长城沿线的险关和交通要道上。

古代士兵一旦发现敌情,便立刻点燃烟火发出警报.“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它说明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利用烽火传递信息的方法.我们今天的探究,就要从烽火台开始,直到发现电脑网络通信的奥秘,寻找人类社会走向信息时代的脚印……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九章走近信息时代
本章主要讲述了感受信息、让信息“飞”起来和踏上信息高速公路,首先介绍了信息的记录和存储、信息的传播,使同学们对现代通信的快捷和方便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通过讲述电话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使学生理解如何用电话把电流信息传递到远方,介绍电磁波和现代通信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本章共分 3 节:
1.第一节感受信息,通过对信息的记录和存储、信息的传播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到人类社会信息记录、存储、传播的进步,通过对电话结构和作用的介绍,让学生理解电话工作的原理.
2.第二节让信息“飞”起来,通过对电磁波谱和电磁波主要用途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到电磁波和我们联结在一起,我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里;通过对波的特征的介绍,让学生知道波速、频率、波长的定义,知道电磁波频率、波长和波速的关系,知道电磁波的用途及电磁污染.
3.第三节踏上信息高速公路,通过介绍光纤、现代电信网络和互联网,为学生展示了现代通信的发展方向,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使我们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
【教学目标】
1.在知识和技能方面:①了解信息的记录和存储,②了解信息的传播,③了解电话的组成和工作原理,④了解电磁波是个大家族,以及电磁波在医疗、日常生活、国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⑤了解波的特征:波速、频率、波长,⑥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传播以及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⑦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⑧了解用于通信的电磁波的主要范围及用途;
⑨常识性了解卫星通信\微波通信、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⑩了解网络通信的发展过程和优点,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看视频、教师讲解,了解人类社会信息的记录、存储、传播的发展历程,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信息的,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通过动手实验证明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通过了解电磁波的特征和用途,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和影响,学习有关现代通信的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
极探索的精神,让学生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通过对电磁波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敢于向科学挑战、热爱科学的情感;通过了解电磁波的特征和用途,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信息的记录、存储和传播,电话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电磁波谱及电磁波的主要用途、电磁波的特征,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和互联网.
【教学难点】电话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电磁波的特征,微波通信、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的优点和原理.
第一节感受信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信息的存储和记录
2. 了解信息的传播
3. 了解电话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视频、老师讲解,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信息的,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2.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展示什么是数字通信,增强学生运用
物理知识的观念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让学生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信息的记录、存储和传播
2.电话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数字信号和数字通信
【教学难点】
1.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到远方的.
2.数字信号和数字通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源、演示电话机一部、电话挂图^*幅.
【教学课时】1课时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师:如果我们想了解远在他乡的同学或朋友的近况,你可以怎样做?(由此导出新课:第一节感受信息)
【预习指导】
阅读课本P177 - 180文字内容和插图,把基本概念、规律、电话的工作原理用双色笔做上记号,并完成“学案”中“课前预习”部分.然后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学科组长做好记录,准备展示.
【课堂导学】
知识点一信息的记录和存储
一、学生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教师指导.
师1.什么是天然的信息存储器?你知道哪些记录信息的方式?请列举说明.
生:1.大脑是天然的信息存储器,西周初期的文字,商代牛骨刻辞都是早期记录信息的方式,现代记录信息的方式有光盘、计算机硬盘和u盘.
师2.什么的出现使人类记录信息的方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生:2.文字
师3.什么发明加快了文明的进程,也为我们保存了历史的信息?
生:3.造纸和印刷术.
师4.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又有了什么样的记录信息的方式?你是怎样利用电脑或手机来保存或传送信息的?
生:4.有光盘、手机和照相机的内存卡、计算机硬盘和U盘等,利用手机短信和电脑的电子邮件传送信息.
[易错警示]容易把录像带、磁带错误地认为是传播信息的载体;把电视错误地认为是记录信息的载体,错误原因是不明白录像带、磁带本身只能存储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它们自身不能传递信息,它们所储存的信息要借助电视机或收音机进行传递,所以电视、收音机是传播信息的载体.
[要点归纳]信息记录和存储的方式有大脑、文字、造纸和印刷术、磁记录和光记录等.
思维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应课时中思维拓展题目,并进行讲解.
知识点2 信息的传播
二、学生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教师指导点拨
师1.在交通和通信很不发达的年代,人们采用了哪些方式来传播信息?
生:1.靠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以及驿马、烽火、信鸽等方式传播信息.
师2.早期的信息传播有哪些缺陷?
生:2.早期的信息,传播速度慢、距离近、信息量少.
师3.是谁发明的电话?它的结构怎样?话筒和听筒都有怎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生:3. 1876年贝尔发明的电话,由话筒、键盘和听筒组成,听筒中有能振动的膜片和随话音跳动的碳粒,原理是把声信号变成电信号,听筒里有电磁铁和膜片,原理是把电信号还原成声信号.
4.谈一谈你是怎样利用手机和电脑来保存和传播信息的?
生:4.可利用手机短信和电脑的电子邮件传播信息.
[要点归纳]:
1.贝尔发明的电话,电话由话筒和听筒组成.
话筒听筒
1.话筒的工作原理:对着话筒讲话时,话筒的膜片振动,时紧时松地压迫炭粒,盒中炭
粒的电阻时小时大,流过炭粒的电流也发生变化,这样话筒就将声音信号变成了电信号.
2.听筒的工作原理:当变化的电流通过听筒的线圈时,听筒内的电磁铁对膜片的作用力也随之变化,使膜片振动,这样听筒就将电信号变成了声信号.话筒和对方听筒是串联在电路中的.
知识拓展
3.模拟信号:话筒将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这种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模仿”着声信号的“ 一举一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做模拟信号.
4.数字信号: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数字信号有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等优点,所以各国都在积极发展数字通信.
思维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应课时中思维拓展题目,并进行讲解
[课堂小结]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1.大脑是天然的信息存储器,文字的出现使人类的信息记录方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加速了知识和思想的传播,加快了文明的进程.
2.光盘、计算和硬盘和U盘可以方便保存的传送信息
3.话筒和听筒的工作原理不同.话筒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将声音转换成变化的电流;而听筒是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将变化的电流还原为声音.工作过程:话筒中有碳粒和膜片.当人对着话筒说话时,引起膜片振动,压缩碳粒一紧一松,导致碳粒的电阻发生变化,引起通过碳粒的电流变化,即将声音信号转化为强弱不同的电信号.听筒里有电磁铁和膜片.当强弱不同的电信号传到听筒后,电磁铁对膜片的吸引作用随之改变,使膜片振动,即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这样就听到对方讲话了.注意:当甲与乙通话时,甲的话筒与乙的听筒串联,甲的听筒与乙的话筒串联.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1.这节课的内容不多,但都比较新颖,想把它们讲透、讲精的确不容易.
2.电话的构造与原理尽量体现方法与思想的设计.如要想把声音信号变成电流信号,改变电流,该怎么办,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想办法改变话筒的电阻,即老式电话的原理; 可以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由运动产生电流,即现代话筒的构造,总之讲解宜从其本质上讲,学生理解起来才透彻.
3.数字信号可以让学生多练习,在课堂上让学生编拟数字密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学生兴趣高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