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体外肝代谢研究方法

合集下载

药物代谢的研究方法

药物代谢的研究方法
微粒体体外温孵法
2
离体肝灌流法
3
肝切片法
4
重组 P450 酶体外温孵法
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
定义:由制备的肝微粒体辅以氧化还原型辅酶,在模拟生理温度 及生理环境条件下进行生化反应的体系;
优点:制备简单,代谢时间短,易于重现,方便大量操作以积累 代谢样品供结构研究;
缺陷:所得的结果与体内代谢的一致性方面存在不足,仅用于预 测体内代谢情况,尚需体内代谢研究的进一步证实。
实 代谢过程
应用:比较不同组织器官的代谢差异和代谢的种属差 异
重组 P450 酶体外温孵法
特点:利用基因工程及细胞工程将调控 P450 酶表达的 基因整合到大肠杆菌或昆虫细胞,经细胞培养, 表达高水平的 P450 酶,然后经过分离纯化得到 纯度较高的单一的 P450 同工酶。
应用:确定诱导药物代谢的P450 酶亚型; P450酶亚 型特异抑制剂的研究;对药物与药物间相互作用 的研究以及进行手性药物代谢差异的研究。
离体肝灌流法
特点:保留完整细胞的天然屏障和营养液的供给, 能 在
一段时间内保持肝脏的正常生理活性和生化功 能;离体系统,能够排除其他器官组织的干扰,
缺陷:对实验设备和技术有一定的要求,一定程度上限 制了其 应用。
肝切片法
特点:完整的保留所有肝脏药酶及各种细胞器的 活性;保留了细胞与细胞间的联系及一定的细 胞间质。更能反应药物在体内生理情况下的真
体内代谢研究方法
体内给药 收集生物样品 UPLC-MS分析鉴定代谢产物 确定代谢产物及结构,分析代谢途径
小结
在直接进行体内代谢有一定困难的情况下,可先进行体 外代谢研究,确定代谢物结构,再根据其理化性质,建 立比较专一、灵敏的分析方法,以考察体内代谢情况, 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方式。

药物代谢研究的技术与方法

药物代谢研究的技术与方法

药物代谢研究的技术与方法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人体中的分解、转化和排泄过程。

药物代谢过程涉及到许多酶系统和代谢通路,不同的药物会通过不同的代谢途径进行代谢。

药物代谢研究对于药物开发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药物代谢研究技术与方法。

1. 体内代谢试验体内代谢试验是研究药物在整个机体内的代谢过程,常用的方法有体外实验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

体外试验通常使用小鼠、大鼠、兔子和犬等实验动物,人体试验则需要遵循严格的伦理审查和安全措施。

通过体内代谢试验,可以了解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通过药物代谢酶系统的代谢途径。

2. 体外代谢试验体外代谢试验是研究药物在体外模拟环境中的代谢过程,包括微粒体酶体和肝酶体代谢试验。

微粒体酶体代谢是指药物在细胞质中的代谢,而肝酶体代谢则是指药物在肝细胞的内质网中的代谢。

通过体外代谢试验,可以获得关于药物代谢酶的详细信息和药物代谢通路的理解。

3. 体外代谢酶体系体外代谢酶体系是建立在包含药物代谢酶的部分纯化物中的体外代谢试验。

这种方法可以对药物代谢酶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包括其结构、功能和识别机制等。

体外代谢酶体系可以被广泛应用于药物代谢研究、药物安全性评估和药物治疗反应预测等领域。

4. 代谢产品分离代谢产品分离是一种直接从样品中获得药物代谢产品的方法,包括代谢产物分离和纯化,以及将代谢产物通过质谱技术或结合质谱和其他分析技术进行鉴定和定量。

这种方法可以便捷地获得药物代谢产物,为药物代谢途径和代谢酶系统的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5.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克隆、表达和纯化药物代谢酶等。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特定酶进行修改和优化,以便更好地研究药物代谢通路和药物代谢产物。

此外,这种方法还可以筛选新的药物代谢酶和新的代谢产物,推动药物发现和开发。

总结来说,以上几种药物代谢研究技术与方法各有所长,相互补充,可以为药物代谢的探索和理解提供重要的工具和手段。

药物代谢研究的未来将继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以推进药物的研发和治疗。

药物的多种代谢途径研究

药物的多种代谢途径研究

药物的多种代谢途径研究药物在人体中的代谢与排泄是药理学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

药物代谢通常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初步代谢和终末代谢。

初步代谢一般由肝脏完成,主要是将脂溶性的药物转化为水溶性的药物,以便体内能够更有效地排泄。

终末代谢则是将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从体内排泄出去,主要通过尿液、粪便和呼出气体等方式。

药物的代谢途径主要包括丙酮酸途径、糖原储备途径、葡萄糖酸途径、吲哚醋酸途径、芳香族羧酸途径等。

其中,丙酮酸途径是药物代谢的主要途径之一。

丙酮酸代谢将药物分解成一系列代谢产物,如酸性代谢产物、酚类代谢产物、醇类代谢产物等。

这些代谢产物可以通过肾脏、肝脏等机体排泄出去。

此外,药物代谢还可能会受到酶的影响。

肝细胞中的细胞色素P450酶是药物代谢的重要酶类。

不同的药物可能会选择性地激活或抑制细胞色素P450酶,从而对药物的代谢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毒性。

因此,研究药物的代谢途径及酶类对药物代谢的影响,可以有助于优化药物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减轻不良反应,并为药物的设计和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近年来,分析代谢产物的质谱技术在药物研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分析药物代谢产物的质谱图谱,快速鉴定药物的代谢途径、代谢产物及代谢速率。

同时,基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方法,可以对药物代谢数据进行分析,建立预测模型,实现对药物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的快速预测,同时还可以为开发新药提供参考。

总之,药物代谢途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为优化药物治疗方案提供思路,还可以为开发新药提供理论基础。

当前,代谢组学技术、药物代谢数据挖掘技术等新兴技术为药物代谢途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手段,不仅可以加深对药物代谢途径的认识,还可以为药学研究和应用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肝脏药物代谢实验报告

肝脏药物代谢实验报告

肝脏药物代谢实验报告尊敬的老师:我在实验室进行了一项关于肝脏药物代谢的实验。

在实验中,我主要研究了肝脏对药物的代谢过程以及其对药物效果的影响。

以下是我根据实验结果所做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研究肝脏对药物的代谢过程;2. 探究肝脏对药物代谢的影响因素;3. 分析肝脏对药物代谢的作用机制。

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选择实验小鼠作为研究对象,确保实验动物的健康状况良好。

2. 实验药物:选择常用的药物,并通过静脉注射药物的方式将其输入实验小鼠体内。

3. 取样分析:在一定时间间隔内,通过取样分析小鼠血液中药物的浓度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发现肝脏在药物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肝脏能够对药物进行氧化、还原、水解、酯化等代谢反应,从而使药物变得更易于排泄。

实验结果显示,血液中药物的浓度在注射药物后迅速上升,并在一段时间后开始下降。

这表明肝脏对药物进行了代谢,并将其排出体外。

同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肝脏功能状态、饮食习惯、药物本身特性等。

此外,实验结果还显示,不同的药物在肝脏中的代谢方式和速度各不相同。

有些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活性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可能具有更强烈的药理作用,或者对机体产生毒性效应。

因此,在药物研发和使用过程中,对药物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进行深入研究非常重要,可以指导临床用药和药物调整。

实验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肝脏对药物代谢的重要性以及其影响因素。

肝脏在药物代谢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够将药物转化为更易排泄的代谢产物。

不同药物的代谢方式和速度也各不相同,这些差异可能会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或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对肝脏药物代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能够促进合理用药和药物研发。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将进一步探究肝脏对药物代谢的机制,并考虑其他因素对代谢过程的影响,如肝脏疾病、基因差异等。

希望我的研究能为药物临床应用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以促进药物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药物在肝微粒体酶的体外代谢研究

药物在肝微粒体酶的体外代谢研究
• 复合:药物首先与氧化型细胞色素P450 Fe3+结合成复合物。 • 还原:P450 Fe3+-药物接受还原辅酶Ⅱ提供的电子,由辅酶Ⅱ细胞色素
C还原酶传递,还原成P-450 Fe2+药物。 • 接受一分子氧:P450 Fe2+药物中的低铁血红素能与分子氧结合。 • 再接受电子还原: O2—P—Fe2+—药物再接受两个电子,由NADPH提供
谢谢大家
药物相互作用实验过程
• 采用与代谢稳定性一致孵育体系,冰浴上加入1 µL的一系列浓度的待 测化合物(1、10、100、1000、10000 µM)和1 µL的各特异性探针 底物(空白对照样品不加待测化合物,只加等量溶剂),在37 ℃水 浴中预热5 min,然后冰浴上加入5 µL的肝微粒体酶,轻轻混匀,根据 不同的探针底物在37 ℃水浴中孵育10~30 min,加入有机溶剂混匀终 止反应,每个浓度组设3个平行样品。其中待测化合物浓度为0.01、 0.1、1、10、100 µM。反应结束后,采用LC-MS/MS方法测定各特异 性底物对应的代谢产物的生成量,考察不同浓度的药物对各个特异性 探针底物代谢速率的影响。
不同种属的代谢稳定性实验
• 采用跟前面代谢稳定性一致的代谢体系,一致的实验过程,分别加不
同种属的肝微粒体酶孵育,通过不同种属中药物剩余量的百分比的对
数与反应时间做曲线,求斜率,计算不同种属的代谢半衰期和清除率,
比较不同动物种属的肝微粒体的代谢性质和人肝微粒体代谢性质的接
近程度,最终为后期的体内药代动力学评价动物选择提供参考。
实验过程和代谢稳定性实验一致只是选用的肝微粒体为几种不同种属不同种属的代谢稳定性实验?采用跟前面代谢稳定性一致的代谢体系一致的实验过程分别加不同种属的肝微粒体酶孵育通过不同种属中药物剩余量的百分比的对数与反应时间做曲线求斜率计算不同种属的代谢半衰期和清除率比较不同动物种属的肝微粒体的代谢性质和人肝微粒体代谢性质的接近程度最终为后期的体内药代动力学评价动物选择提供参考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方法药物代谢动力学是指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涉及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体内外实验、数学模型、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介绍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一、体内外实验体内外实验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体内实验是指将药物直接注入小鼠、大鼠、狗等实验动物体内,通过采集不同时间点的血样和组织样品,来研究药物的代谢过程。

体外实验则是在离体条件下(如体外肝微粒体、细胞系等),对药物进行代谢动力学研究。

体内外实验虽然具有操作简便、容易获得药物代谢动力学数据等优点,但也存在缺点,如可能受生理环境影响、需要大量动物供试等等。

因此,近年来,体内外实验的使用已被限制。

二、数学模型为了更加精确的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者们开始采用数学模型来模拟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

数学模型是将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分解成不同的阶段,建立相关方程模拟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从而预测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一些常用的数学模型包括:单室模型、双室模型、生物利用度模型等等。

数学模型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预测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降低体内外实验对实验动物的数量和时间、成本等方面的需求。

但是,数学模型的建立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模型参数的确定也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持,还存在着误差较大、难以考虑生物环境变异等诸多不足之处。

三、分子生物学技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如PCR扩增、基因克隆等技术,可以对组织、细胞、蛋白质等层面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进行研究。

特别是在相关基因的筛查、基因多态性的鉴定、基因表达谱及蛋白表达和代谢酶鉴定等技术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已成为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

同时,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出现也为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总结来看,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方法虽然有着各自的特点,但是这些方法共同促进和推进了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和发展。

体外药物肝代谢研究进展

体外药物肝代谢研究进展
体外药物肝代谢研究进展
(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
【摘要】 目的: 介绍药物体外肝代谢方法的最新进展. 方法: 根据近几年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 分别按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肝细胞体外温孵法、肝匀浆体外孵育法进行介绍. 结果:体外肝代谢研究方法发展迅速. 结论: 目前主要的药物体外肝代谢方法各有利弊,但对于新药开发来都是必不可少的研究手段.
【关键词】 肝 代谢;微粒体,肝;肝细胞;药代动力学
0 引言
肝脏是药物主要的和重要的代谢器官,是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场所,是富含参与药物代谢的一个庞大的依赖细胞色素P450的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大多数药物的Ⅰ相和Ⅱ相代谢反应都是在肝药酶系统的参与下发生的,因此药物的体外代谢模型主要是以肝脏为基础的,并以其特有的优势和特点在药物代谢的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体外药物的肝代谢研究已经发展很长时间,与体内代谢研究相比,体外代谢研究有许多优点,①体外代谢研究可以排除体内诸多的干扰因素,直接观察到代谢酶对底物的选择性代谢,为体内代谢研究提供重要的线索和依据. ②对于体内代谢转化率低且缺乏灵敏检测手段的药物来说,体外代谢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研究手段. ③体外代谢研究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适合大量化合物的药动学筛选. ④不需要消耗大量的样品和实验动物,因而研究费用相对较低[1]. 我们从体外肝代谢模型入手,综述了近年来药物体外肝代谢的文献.
6磷酸葡萄糖+NADP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6-磷酸葡萄糖内脂+NADPH
文献[2]研究了吡喹酮在大鼠肝微粒体内的代谢情况,发现在不同诱导剂对大鼠肝微粒体诱导后其羟基化代谢产物不同. 姚庆强等[3]则利用大鼠肝微粒体温孵实验对黄皮酰胺的正反异构体的代谢情况进行了考察,并采用HPLCMS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发现右旋和左旋的黄皮酰胺均代谢产生3去氢黄皮酰胺. 姜敏等[4]应用CYP3A特异性诱导剂地塞米松、CYP2B诱导剂苯巴比妥、CYP1A诱导剂β-萘黄酮分别对Wister大鼠进行在体诱导, 建立肝微粒体温孵及NADPH再生体系, HPLC紫外检测法测定. 研究结果提示甲基莲心碱具有酶促动力学代谢特性; CYP3A及CYP2B是介导甲基莲心碱在大鼠体内生物转化的CYP450亚酶, 其中主要参与甲基莲心碱代谢的为CYP3A. 王汝涛等[5]研究了染料木黄酮在大鼠肝微粒体代谢的酶动力学,研究发现CYP1A2 参与了染料木黄酮的代谢, CYP1A2 的抑制剂可能会与染料木黄酮发生代谢相互作用, 从而降低染料木黄酮的代谢速率. 曹露晔等[6]研究了蓝萼甲素在大鼠体内外的代谢转化,发现蓝萼甲素在大鼠肝微粒体和胆汁中可被代谢转化, 主要代谢产物为羟基化蓝萼甲素. Sung等[7]研究了KR60436(一种钠钾ATP酶抑制剂)在大鼠和人肝微粒体中的代谢情况,发现在两种微粒体中KR60436可产生7种氧化代谢产物,其中4种为氧化代谢产物. Anne等[8]采用大鼠和人肝微粒体孵育体系,对rhazinilam进行体外孵育,发现其在大鼠肝微粒体中可被氧化为3种代谢产物,并确定CYP2B6为主要的药物代谢酶.

药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过程的研究

药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过程的研究

药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过程的研究药物是指能够预防、治疗、缓解疾病的化学物质,也是人类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是药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对于药物的临床应用、药物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药物代谢的类型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肝脏代谢和非肝脏代谢。

肝脏代谢是指药物经过肝脏将其内部的毒性物质代谢掉,使其变成人体可以排泄的无毒代谢产物。

非肝脏代谢则是指药物在肝脏以外的器官中进行代谢。

二、药物代谢过程的影响因素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药物本身的性质、药物的剂量、药物的使用方式和人体本身的生理状态等。

其中,药物的性质是决定药物代谢速度的关键因素。

药物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会直接影响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三、药物代谢途径的研究药物代谢途径的研究是药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该研究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分布和贮存情况,以及药物的代谢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副作用和风险。

这也是保证临床药物安全和有效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目前,研究人员主要采用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药物代谢途径。

体外实验主要采用细胞培养、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以模拟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反应。

而体内实验则主要是通过动物实验来模拟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并通过检测动物的生理指标来分析药物代谢途径。

四、药物代谢的临床应用药物代谢的研究不仅对于药物本身的研究有重要意义,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通过对药物代谢途径的研究,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药物的药效学和副作用机制,为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药物代谢途径的研究还可以为新药开发提供重要的指导信息。

总之,药物代谢是药理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其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机制,还能为合理用药和新药研发提供指导意见。

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药物代谢途径研究将会越来越深入,也将为药物研发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更好的支持。

药物在肝微粒体酶的体外代谢研究

药物在肝微粒体酶的体外代谢研究

药物在肝微粒体酶的体外代谢研究引言:药物代谢研究对于药物的临床应用非常重要。

在人体内,肝脏是主要的药物代谢器官之一、药物在肝脏中被代谢为水溶性化合物,以便能够更容易地从体内排出。

肝脏代谢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微粒体酶。

微粒体是肝细胞中一种重要的细胞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溶酶体。

微粒体酶主要负责药物的氧化、还原和水解等反应。

其中,细胞色素P450(CYP)家族是最为重要的微粒体酶之一、CYP酶参与药物的氧化代谢,并且在药物代谢中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

药物在体外代谢研究中,常常使用肝微粒体酶来模拟体内药物代谢。

这种模型既可以用于研究药物被微粒体酶代谢的速率,也可以用于揭示药物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

方法:在体外代谢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测定药物在肝微粒体中的代谢速率。

这可以通过测定产物的形成速率或底物消失速率来实现。

通常情况下,选择一定浓度范围的药物,在一定时间内与肝微粒体共同反应。

反应结束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等分析方法,分离和鉴定代谢产物。

结果和讨论:通过肝微粒体的体外代谢研究,可以获得药物的代谢速率常数(Clint)和代谢产物的种类及药物代谢途径。

Clint反映了药物在体内被微粒体酶代谢的速度。

它是药物浓度的函数,浓度越高,代谢速率越快。

药物的代谢速率常数可以用于预测其在体内的代谢消除速度,以及调整药物给药剂量和间隔时间。

此外,体外代谢研究还能揭示药物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

其中,药物代谢途径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等反应。

这些代谢反应产生了多种代谢产物。

以肝微粒体代谢为例,其中一个重要的酶家族是CYP酶。

不同的CYP酶参与不同的药物代谢反应,并生成特定的代谢产物。

通过分析药物代谢产物的种类和结构,可以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

结论:药物在肝微粒体酶的体外代谢研究是了解药物代谢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体外代谢研究,我们可以获得药物的代谢速率常数和代谢产物,从而预测其在体内的代谢消除速度和调整药物给药剂量和间隔时间。

药物代谢研究方法

药物代谢研究方法

主要的药物代谢研究方法有:1.肝脏代谢的研究方法肝脏代谢的研究方法中有肝微粒体温孵法、肝细胞体外温孵法、肝脏灌流技术、肝组织切片法、基因重组P450酶系、微透析技术等。

⑴肝微粒体温孵法--肝微粒体法是由制备的肝微粒体辅以氧化还原型辅酶,在模拟生理温度及生理环境条件下进行生化反应的体系,一般采用差速离心法获得肝微粒体。

此法制备简单,代谢时间短,易于重现,方便大量操作以积累代谢样品供结构研究;同时,该方法可用于对药酶的抑制及体外代谢清除等方面的研究,因而应用较为普及。

⑵肝细胞体外温孵法--本法同肝微粒体法相似,即以制备的肝细胞辅以氧化还原型辅酶,在模拟生理温度及生理环境条件下进行生化反应,适于研究蛋白及mRNA水平药物代谢酶诱导及酶活性,在评估药物代谢过程中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时,该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

⑶肝脏灌流技术--该技术使肝脏具有独立并接近于生理条件的循环体系,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药物与灌流肝脏接触,然后通过肝静脉液与门静脉液分析、肝脏生化指标的测定以及肝脏纵切片检查,以确定药物在肝脏发生的变化以及对肝脏的效应。

肝脏灌流技术大体上可分为3大类:离体肝灌流、在体肝灌流及在体肠-肝灌流技术,又同时分为:循环型和一过型。

⑷肝组织切片法--肝组织切片法不破坏肝脏的细胞构成和组织结构,不仅完整保留了所有肝药酶及各种细胞器的活性,而且保留了细胞与细胞间的联系及一定的细胞间质,因而更能反映药物在体内生理条件下的实际代谢情况,代谢活性可保持8~24h,但因为组织切片机的价格昂贵,所以应用受到限制。

⑸基因重组P450酶系--基因重组P450酶系具备分子生物学技术优势,因而具有分子水平的特点,较其他的体外肝代谢方法更能具体量化的研究药物代谢,在药酶诱导特异性和选择性研究上优于其他的体外方法,并可为药物与酶在结合位点的相互作用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

⑹微透析技术--微透析技术是一种在体取样技术,可连续跟踪体内多种化合物随时间的变化;取样无需匀浆过程,可真实代表取样位点化合物的浓度,且样品因不含蛋白质、酶等大分子物质,可不经预处理直接用于测定;用于研究药物代谢,可维持实际生理条件,消除了传统药物代谢研究中因组织均匀化破坏细胞隔室造成对代谢研究结果的影响,并可获得有关药物代谢中间过程的信息,而传统方法只能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不能反映其中间过程。

中药药效物质的体内外代谢研究

中药药效物质的体内外代谢研究

中药药效物质的体内外代谢研究近年来,中药已经成为全球医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传统中药丰富的药效物质,其体内外代谢特性一直是中药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中药药效物质的体内外代谢过程,以期揭示中药在机体内外的代谢机制。

一、中药药效物质的体内代谢中药药效物质的体内代谢主要通过肝脏进行,其中包括药动学过程和药代动力学过程。

在人体内,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通过药物在肝脏中的代谢来实现治疗效果。

具体来说,中药药效物质在肝脏中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甲基化等化学反应进行代谢,使其转化为更易被机体吸收和排泄的代谢产物。

这些代谢产物可能具有更强的药理活性,也可能被排泄出体外。

中药药效物质的体内代谢研究可以通过体外实验和临床观察来开展。

在体外实验中,可以使用肝脏微粒体、肝脏酶、细胞培养等模型来研究中药药效物质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

而在临床观察中,可以通过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分析患者体内药物的代谢速度、代谢产物及其药物功效。

二、中药药效物质的体外代谢中药药效物质的体外代谢通常指在体外环境下模拟体内代谢过程,通过体外实验来研究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和代谢产物。

体外代谢研究可以帮助揭示中药药效物质的代谢途径,确定和鉴定代谢产物,以及评估药效物质与代谢酶的相互作用。

体外代谢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有体外酶反应、体外肝脏微粒体反应、细胞培养等。

通过这些研究手段,可以模拟中药物在体内经过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进一步了解中药的作用机制。

三、中药药效物质的体内外代谢研究意义中药药效物质的体内外代谢研究对于深入了解中药的药理作用机制、合理使用中药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在体内外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可以确定其主要的药效成分,为中药药物的质量评价和药效评估提供依据。

同时,对于合理使用中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利用中药开发新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中药药效物质的体内外代谢研究是中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中药药效物质在体内外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进行研究,可以揭示中药在机体内外的药理作用机制,为中药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药物分析中的药物代谢途径鉴定

药物分析中的药物代谢途径鉴定

药物分析中的药物代谢途径鉴定药物代谢途径鉴定在药物分析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药物代谢途径是指药物在机体内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的转化路线,通过鉴定药物的代谢途径可以研究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学等方面,并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药物代谢途径鉴定的方法和应用。

一、药物代谢途径鉴定的方法药物代谢途径鉴定的方法多样,常用的包括体外实验、体内实验和计算机辅助预测等。

1. 体外实验体外实验是通过体外模拟体内药物代谢反应,从而鉴定药物的代谢途径。

常用的体外实验有肝微粒体酶体外实验、肝酶体外实验和肠道微生物实验等。

肝微粒体酶体外实验是通过提取肝脏组织或体外培养细胞中的微粒体酶,模拟体内药物代谢反应,以确定药物的代谢途径和酶参与情况。

肝酶体外实验是将药物与肝脏组织或体外培养细胞一同孵育,观察药物的代谢产物,以确定药物的代谢途径。

肠道微生物实验是将药物与肠道微生物一同孵育,观察药物代谢产物,了解肠道微生物对药物的代谢作用。

2. 体内实验体内实验是将药物给予动物或人体,然后采集生物样品,通过分析样品中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进行药物的代谢动力学研究,从而鉴定药物的代谢途径。

常用的体内实验方法有动物体内实验和人体临床实验。

动物体内实验通常使用小鼠、大鼠等实验动物,通过给予药物后采集动物的血液、尿液、粪便等生物样品,经过样品制备和分析方法,鉴定药物的代谢途径。

人体临床实验是通过给予志愿者一定剂量的药物,采集志愿者的生物样品,经过样品制备和分析方法,鉴定药物的代谢途径。

3. 计算机辅助预测计算机辅助预测是通过建立药物代谢途径的预测模型,根据药物的结构和理化性质等因素,预测药物的代谢途径。

常用的计算机辅助预测方法有药物代谢途径预测软件和药物代谢途径预测数据库。

药物代谢途径预测软件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和药物代谢途径知识的集成软件,通过输入药物的结构信息,预测药物的代谢途径。

药物代谢途径预测数据库是收集整理药物的代谢途径数据,并建立有关药物代谢途径的数据库,为药物代谢途径的鉴定提供参考。

药物代谢与代谢产物的分析

药物代谢与代谢产物的分析

药物代谢与代谢产物的分析药物代谢是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通过代谢反应,药物分子将被转化为药物代谢产物。

药物代谢与代谢产物的分析为药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同时也为药物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1.药物代谢的类型药物代谢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药物在体外发生代谢,即在肝脏、肠道、肾脏等器官内发生代谢,这种代谢称为体外代谢。

另一种是药物在体内发生代谢,即在细胞内发生代谢,这种代谢称为体内代谢。

体外代谢包括肝脏、肠道、肾脏等器官内的代谢作用,是药物代谢的主要方式。

肝脏是体外代谢的主要场所,约占药物代谢总量的60%~80%。

肠道、肾脏等器官的代谢作用相对较小,约占药物代谢总量的20%~40%。

体内代谢包括色素体、线粒体等细胞器内的代谢反应。

肝细胞内的色素体是体内代谢的主要场所,线粒体内的代谢作用相对较小。

2.药物代谢的途径药物代谢的途径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甲基化反应和酰化反应等。

氧化反应是药物代谢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氧化反应可以通过肝脏中的细胞色素P450等酶系统完成,也可以通过体内细胞器如线粒体等完成。

氧化反应的药物代谢产物主要是羟基化物。

水解反应是药物代谢的另一种途径。

水解反应可以通过酯酶、磷酸酶和酰胺酶等代谢酶完成。

水解反应的药物代谢产物主要是酸性和碱性代谢产物。

甲基化反应是药物代谢的常见形式之一。

甲基化反应可以通过N-甲基转移酶等代谢酶完成。

甲基化反应的药物代谢产物主要是N-甲基化物。

酰化反应主要是酯化或酰胺化反应。

一些药物的酰化反应需通过代谢酶如酰基转移酶完成,形成酰胺代谢产物。

3.药物代谢产物的分析药物代谢产物的分析是药物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能够为药物研究提供重要信息和理论指导。

药物代谢产物的分析可以采用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电喷雾质谱法(ESI-MS)等多种方法。

液相色谱法(HPLC)是当前药物代谢产物分析常用的方法之一。

HPLC不但能够分离不同的代谢产物,还可以通过光谱检测技术进行鉴定。

体外肝代谢系统研究

体外肝代谢系统研究

药物调节
药物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影响肝细 胞内酶的活性来调节肝代谢。
03
体外肝代谢系统建立与应用
体外肝代谢系统的建立
细胞来源
体外肝代谢系统主要利用肝细 胞系或原代肝细胞建立。
培养条件
培养液、气体、添加物等特殊条 件,需根据实验需求进行优化。
培养体系
包括反应器、进出液系统、检测系 统等,需完整、稳定。
创新性
本研究将建立一种新型的体外肝代谢系统,克服了体 内实验和离体实验的不足,具有更高的实验控制精度 和更理想的实验效果。同时,该体外肝代谢系统的建 立将为药物开发、毒理学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 康的影响等方面提供更为理想的实验工具,具有重要 的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
02
肝代谢系统基础知识
肝代谢系统的组成
02
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患者的肝糖异生能力增强,导 致血糖水平升高。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使胰 岛素无法有效利用。
03
糖尿病与脂肪肝
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脂肪肝,而脂肪 肝又可加重糖尿病的病情。
肝代谢系统与肿瘤
肝肿瘤的分类与特点
肝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其中恶性肿瘤包括肝癌、肝肉 瘤等。
THANKS
需要进一步改进细胞模型,使之更接 近真实肝脏的结构和功能,以提高体 外肝代谢系统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在研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性 ,建立个体化的肝代谢模型,为临床 实践提供更为准确的指导。
需要不断开发和应用新的技术方法, 以提高体外肝代谢系统研究的灵敏度 和特异性,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三 维细胞培养技术等。
肝代谢研究的必要性
由于肝脏在人体内的特殊地位,肝代 谢研究对于药物开发、毒理学研究、 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方面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肝脏灌流技术名词解释

肝脏灌流技术名词解释

肝脏灌流技术名词解释
肝脏灌流技术是一种研究药物肝脏代谢的体外实验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麻醉状态下用外科手术使肝脏形成体外循环,通过恒速泵入含低分子量葡萄糖、氧气与二氧化碳饱和的溶液,流经肝脏后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流出,使肝脏能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

该技术可以用于动态地研究化学异物在肝脏中的代谢变化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

肝脏灌流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能够在短时间内观察到药物在肝脏中的代谢过程;可以在接近体内生理状态下进行实验,因此结果更加可靠;可以用于研究肝脏的药物代谢酶和代谢机制;可以用于评估新药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代谢情况,以及预测新药在不同个体内的效果和安全性。

总之,肝脏灌流技术是一种重要的药物代谢研究方法,有助于深入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和机制,为新药研发和临床用药提供重要依据。

肝脏代谢机制的研究进展

肝脏代谢机制的研究进展

肝脏代谢机制的研究进展肝脏是我们身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也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肝脏对我们的身体具有诸多功能,其中包括脂肪代谢、血糖调节、胆固醇的合成以及药物代谢等。

肝脏代谢机制研究是目前医学界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肝脏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治疗肝脏相关的疾病。

一、肝脏代谢机制概述肝脏代谢机制包括药物代谢、脂肪代谢、糖代谢、氨基酸代谢等。

其中非常重要的是药物代谢。

肝脏代谢药物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细胞内的酶促反应来进行。

常见的药物代谢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氧化反应来代谢药物;第二种是通过还原反应来代谢药物。

这些代谢产物随后被肝脏排出体外。

除了药物代谢,肝脏内的脂肪代谢也是非常重要的。

脂肪代谢的主要功能是将脂肪酸进行氧化,并从血液中去除多余的脂肪。

同时,肝脏也可以从血液中获取营养,包括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二、肝脏代谢机制的研究进展1. 单细胞基因组学研究单细胞基因组学技术可以帮助我们研究肝脏细胞在代谢过程中的表达差异。

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高脂饮食模型中,肝脏细胞发生了细胞分化,其中一部分细胞开始具有胰岛样状态,这对我们理解胰岛素分泌和糖代谢的相关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2. 人工智能在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最近的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预测药物代谢的结果。

这些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可以达到高达80%,这对于药物代谢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利用这些预测结果,我们可以更好地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新型药物代谢途径的发掘我们知道,肝脏代谢药物的方式是通过细胞内的酶促反应来进行。

近年来,研究人员还发现了新型的药物代谢途径,例如通过微生物群体来代谢药物等。

这些新型的药物代谢途径将为药物设计和疾病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三、研究进展将为临床应用提供重要支持肝脏代谢机制的研究成果不仅对我们理解肝脏生理和病理过程有巨大的意义,还将为临床医学应用提供非常重要的支持。

药物代谢与药物研发

药物代谢与药物研发

药物代谢与药物研发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经过各种化学反应,转化为代谢产物以及被排泄出体外的过程。

了解药物代谢的机制对于药物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药物代谢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一、药物代谢的基本原理药物代谢主要通过肝脏中的细胞酶系统完成。

药物在体内会被分解为代谢产物,其中一部分是活性物质,可以继续发挥药物治疗效果,而另一部分则是无活性物质,需要通过排泄将其从体内清除。

药物代谢的主要过程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和甲基化等。

1.1 氧化代谢氧化代谢是药物代谢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通过氧化酶催化将药物中的碳氢键氧化为羟基(-OH)、羰基(-C=O)等官能团。

氧化反应主要在肝脏中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中进行,其基本原理是将氧分子与药物分子中的氢原子发生反应。

1.2 还原代谢还原代谢是指将药物中的含氧基团还原为对应的醇或烷基化合物。

还原反应主要由还原酶催化完成,常见的还原酶包括多酚酶和醛酮还原酶等。

还原代谢通常发生在药物中含有硝基、亚硝基等氧化性官能团的情况下。

1.3 水解代谢水解代谢是将药物中的键断裂产生新的官能团,主要通过酶类催化完成。

药物中的酯键、酰胺键、酰基等均可通过水解代谢转化为相应的醇或酸。

1.4 甲基化代谢甲基化代谢是将药物中的氢原子被一个甲基基团取代的过程,主要通过甲基转移酶催化完成。

这种代谢形式通常会改变药物的极性和亲脂性,从而影响药物的药效和代谢途径。

二、药物代谢对药物研发的意义了解药物代谢对药物研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药物代谢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药物研发工作:2.1 药物安全性评价药物代谢对于药物的安全性评价起到关键的作用。

通过研究药物的代谢产物和代谢途径,可以判断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代谢产物的毒性,从而评估药物的安全性。

2.2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药物代谢对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也十分重要。

许多药物在体内通过共同的代谢途径进行代谢,当同时使用这些药物时,可能出现代谢竞争、互相影响药物浓度的情况。

体外肝脏模拟器的研制及其在药物代谢和毒性研究中的应用

体外肝脏模拟器的研制及其在药物代谢和毒性研究中的应用

体外肝脏模拟器的研制及其在药物代谢和毒性研究中的应用第一章:引言体外肝脏模拟器是一种用于模拟人体肝脏功能的生物医学设备。

它可以模拟肝脏的解毒、代谢、排泄等功能,是药物代谢和毒性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体外肝脏模拟器的研制及其在药物代谢和毒性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章:体外肝脏模拟器的研制体外肝脏模拟器的研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结合生物学、医学、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

目前,体外肝脏模拟器的研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 细胞培养法这是目前最常用的体外肝脏模拟器研制方法。

它利用肝细胞的代谢和解毒功能来模拟人体肝脏的功能。

在体外培养的肝细胞可以分泌代谢产物和解毒酶,从而模拟肝脏的代谢和解毒作用。

2. 生物反应器法生物反应器法是将培养的肝细胞与多孔载体相结合,形成肝细胞三维培养体系。

这种方法可以模拟肝脏组织的结构,提高模拟器的代谢和解毒效率。

3. 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体外肝脏模拟器研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通过利用深度学习等技术,可以精准模拟肝脏的代谢和解毒过程。

第三章:体外肝脏模拟器在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体外肝脏模拟器在药物代谢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模拟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和速度,对药物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从而为药物研发提供重要信息。

以下是几个体外肝脏模拟器在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例子:1. 模拟药物的代谢途径体外肝脏模拟器可以模拟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和速度,评估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能力。

这对于药物研发非常重要,因为药物的代谢能力与其药效和毒性有着密切的关联。

2. 分析药物的代谢产物体外肝脏模拟器可以对药物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从而确定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的种类和数量。

这对于药物研发和毒性评估非常有帮助。

3. 评估药物的毒性体外肝脏模拟器可以在模拟体内代谢途径的基础上,评估药物的毒性。

这对于药物研发和毒性评估非常重要,因为毒性是决定药物是否能够上市的关键因素之一。

体外代谢产物实验报告

体外代谢产物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体外代谢实验,研究某种化合物在特定酶系作用下的代谢过程,鉴定其代谢产物,并分析其代谢动力学特性。

通过此实验,可以为该化合物的体内代谢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并为后续的药物研发和毒理学评价提供参考。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化合物:待研究化合物A(纯度≥98%)2. 实验试剂:肝微粒体酶、NADPH、辅酶A、磷酸盐缓冲液(pH 7.4)、硫酸铵、氯化钠、氢氧化钠等3. 实验仪器:低温离心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质谱仪(MS)等4. 实验动物:比格犬(体重2-3kg)三、实验方法1. 肝微粒体酶的制备:取比格犬肝脏,剪碎后用磷酸盐缓冲液(pH 7.4)制成匀浆,低温离心(10000g,4℃,10min)分离肝微粒体。

用磷酸盐缓冲液(pH 7.4)调整肝微粒体蛋白浓度为10mg/mL。

2. 代谢反应:取肝微粒体酶溶液、NADPH、辅酶A和待研究化合物A,按一定比例混合,在37℃、pH 7.4的条件下进行代谢反应。

3. 代谢产物分析:代谢反应结束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分析代谢产物,鉴定其结构。

4. 代谢动力学分析:通过计算酶的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率(Vmax),分析酶的代谢动力学特性。

四、实验结果1. 代谢产物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待研究化合物A在肝微粒体酶的作用下,产生了多个代谢产物,其中主要产物为B和C。

2. 代谢动力学分析:酶的米氏常数(Km)为0.5μM,最大反应速率(Vmax)为0.2μM/min。

五、讨论1. 本实验成功鉴定了待研究化合物A的代谢产物,为后续的体内代谢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2. 代谢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该酶对化合物A的代谢动力学特性符合米氏方程,说明该酶对化合物A的代谢具有可逆性。

3. 通过比较不同酶系的代谢动力学参数,可以为药物研发和毒理学评价提供参考。

六、结论本实验通过体外代谢实验,研究了待研究化合物A的代谢过程,鉴定了其代谢产物,并分析了其代谢动力学特性。

体外肝代谢系统研究论文

体外肝代谢系统研究论文

肝代谢是指肝脏在体内对各种物质 进行代谢转化的过程,包括药物、 营养物质、激素等。
VS
肝代谢对于人体健康和药物疗效具 有重要意义,因此对肝代谢的研究 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肝代谢的主要类型和过程
肝代谢主要分为氧化、还原、水解和结 合四种类型。
结合过程是指肝细胞通过酶催化将底物 与其它物质结合生Hale Waihona Puke 新物质的过程,如 葡糖醛酸的生成。
肝癌的诊断方法
介绍肝癌的诊断技术及标准,比较不同诊断方法的优缺点。
肝癌的治疗手段
讨论肝癌的治疗方法、药物作用机制及疗效,评估不同治疗手段的 风险与效益。
06
展望与结论
研究成果与展望
体外肝代谢系统研究成果
该研究成功建立了体外肝代谢系统模型, 能够模拟人体肝脏的代谢过程,为研究药 物代谢和肝脏疾病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通过MTT法、CCK-8法等检测细胞的活力,确保细胞的健康状
态。
代谢酶活性检测
02
通过酶活性检测试剂盒等检测代谢酶的活性,评估模型的准确
性。
基因表达分析
03
通过qRT-PCR、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关键基因的表达水
平,进一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
体外肝代谢模型的应用和局限性
药物代谢研究
可以用于研究药物的代谢过程,预测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 力学行为。
水解过程是指肝细胞通过酶催化将底物 水解为简单产物的过程,如尿素的水解 。
氧化过程是指肝细胞通过酶催化将底物 转化为氧化产物的过程,如脂肪酸的β氧化和乙醇的氧化。
还原过程是指肝细胞通过酶催化将氧化 产物转化为还原产物的过程,如葡萄糖 的还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体外肝代谢研究方法
摘要:对近几年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

介绍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肝细胞体外温孵法、离体肝灌流及器官组织切片法。

其中,肝细胞体外温孵法是当今药物体外肝代谢研究的热点,对新药研究与开发及正确指导临床合并用药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将对其进行重点论述。

关键词:体外肝代谢;肝微粒体;肝细胞;离体肝灌流;组织切片
广义的药物代谢指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一系列过程[1]。

狭义的药物代谢是指药物的生物转化。

生物转化后,药物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其药理和毒理活性的改变。

因此,研究药物的生物转化,明确其代谢途径[2],对制定合理的临床用药方案,剂型设计及新药开发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前,国内外对药物代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代谢产物生成和确定代谢途径。

在分子生物学技术推动下,药物代谢酶[3]领域的研究因其对临床药物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已得到广泛的重视。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重要器官,是机体进行生物转化的主要场所,富含参与药物代谢的一个庞大的依赖细胞色素P450的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4],大多数药物的Ⅰ相反应及Ⅱ相反应都依赖于肝脏酶系统而发生。

以肝脏为基础的体外代谢模型以其特有的优势在药物代谢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现概述如下。

1 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
肝微粒体法[5]是由制备的肝微粒体辅以氧化还原型辅酶[6],在模拟生理温度及生理环境条件下进行生化反应的体系,制备肝微粒体一般用差速离心法。

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和其它的体外肝代谢方法相比较,其酶制备技术简单,代谢过程快,结果重现性好,易大量操作,便于积累代谢样品供结构研究;同时,该方法可用于对药酶的抑制及体外代谢清除等方面的研究,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较为普遍。

但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同其它体外肝代谢方法相比,在体内情况的一致性方面存在不足,因而其实验结果用于预测体内情况仍需进一步的确证。

2 肝细胞体外温孵法
肝细胞体外温孵法同肝微粒体法相似,即以制备的肝细胞辅以氧化还原型辅酶,在模拟生理温度及生理环境条件下进行生化反应的体系,适于研究蛋白及mRNA水平药物代谢酶诱导及酶活性,在评估药物代谢过程中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时,该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肝细胞制备技术较复杂,目前以胶原酶灌注技术为主[7],且体外肝细胞活性仅能维持4h,不利于储存和反复使用。

3 离体肝灌流法
离体肝灌流法与肝微粒体法、肝细胞体外温孵法相比,一方面保留着完整细胞的天然屏障和营养液的供给,因而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肝脏的正常生理活性和生化功能;另一方面,具有离体系统的优点,能够排除其它器官组织的干扰,可控制受试物质的浓度,定量地观察受试物质对肝脏的作用。

Alexandra[8]等利用离体大鼠肝脏一过式灌流方法研究一种新的抗癌药BR (苯甲酰胺核糖核苷)的体外代谢,分别以Wistar大鼠与TR2大鼠进行实验,灌流过程中每隔5min取样1次,监测BR及其代谢物,结果表明,Wistar大鼠灌流液中只有BR及其去氨基产物BRCOOH通过色谱检测出来,而BAD(苯甲酰胺腺嘌呤双核苷酸)未检出TR2大鼠,灌流液的检测结果与Wistar大鼠几乎相同,但在BR与BRCOOH的检出量上,TR2大鼠组低于Wistar大鼠组18%~23%。

同时,应用Wistar大鼠分离肝细胞,对不同浓度的BR(0~3mmol/L)进行了温孵实验,通过检测,BAD仍然无法检出。

通过对BR的离体肝灌流与肝细胞体外温孵实验结果比较,均发现BAD低于检测限,未检出,这说明BAD 这种活性的代谢产物在大鼠肝脏中代谢率很低,BRCOOH为其主要的代谢途径,故可推测,BR在人体的癌症治疗中,主要代谢生成为BRCOOH。

当前,离体肝灌流亦应用于对药物的药动学参数进行考察。

Christian[9]等运用该方法考察了药物CPT~11在胆汁中的排泄、清除速率及AUC等药动学参数,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离体肝灌流法具有器官水平的优势,兼备体外实验和整体动物实验的优点,更适于定量研究药物体外代谢行为和特点,并能解决在其它的体外肝代谢模型和整体动物实验中不能得到满意解决的难点,在药理学和毒理学的研究中已受到广泛的重视,但其对实验设备及技术有一定的要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

4 器官组织切片法
器官组织切片法也是研究药物代谢及其毒性的有效的体外系统,该法不破坏器官的细胞构成和组织结构,所得结果与体内法相近。

在各种器官组织切片中,以肝切片的应用最多。

肝切片相对于纯化的P450同工酶、P450混合酶、肝微粒体、游离的肝细胞来说,不仅完整保留了所有肝脏药酶及各种细胞器的活性,而且保留了细胞间的联系及一定的细胞间质,更能反映药物在体内生理情况下的实际代谢过程,且可在较长的孵育时间内保持代谢活性(可达8~24h);其缺点为切片机的使用受限,而且好的切片机价格昂贵。

deKanter[10]等利用利多卡因、睾酮及7乙氧基香豆素为探针药物,进行了器官切片温孵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Ⅰ相及Ⅱ相多相代谢途径,且易于比较不同器官组织的代谢差别,研究发现,不同种属及不同器官间代谢类型及速度不同。

综上所述,常用的肝体外代谢研究方法有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肝细胞体外温孵法、离体肝灌流法[11]及器官组织切片法等,广泛应用于药物的代谢途径、体内代谢清除及药物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应根据不同的要求和目的选择应用。

体外肝代谢研究可针对先导化合物代谢过快或生成毒性代谢物[12]的特性进行结构改造,以获得安全稳定的候选物,根据候选物的代谢特征(如药酶诱导抑制参与代谢的药酶种类、活性代谢物的生成等)确定药物的开发应用价值,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今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药物体外肝代谢[13]的研究将
不断完善,进一步发挥其价值。

参考文献:
[1]Beresford A P,Selick H E,Tarbit M H. The emerging importance of predictive ADME simulation in drug discovery[J]. Drug Discov. Today,2005,7(2):109116.
[2]Eddershaw P J,Beresford A P,Bayliss M K. ADME/ PK as part of arational approach to drug discovery[J]. Drug Discov. Today,2004,5(9):409414.
[3]Mao X,Kong L,Li X,Guo B,Zou H. Unilamellar liposomes covalently coupled on silica gel for liquid chromatography[J]. Anal. Bioanal. Chem,2003,375:5505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