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看不见的运动

合集下载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11.2看不见的运动导学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11.2看不见的运动导学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11.2 看不见的运动导学案一、教学内容1. 分子运动的理论基础:介绍分子运动是物质内部的一种基本运动形式,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 扩散现象:解释扩散现象的实质,即不同物质分子相互渗透、互相混合的过程。

3. 温度与分子运动的关系:探讨温度对分子运动速度和能量的影响。

4. 气体的压强:分析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持续撞击产生的压强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子运动的性质和特点,掌握分子运动的基本理论。

2. 使学生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扩散现象,并理解其背后的物理原理。

3. 引导学生掌握温度与分子运动速度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4. 通过对气体压强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子运动的理论基础,扩散现象的实质和特点。

难点:温度与分子运动速度的关系,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如气球、塑料袋等)。

学具:笔记本、导学案、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扩散现象,如香水飘香、颜料混合等,引发学生对分子运动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分子运动的理论基础,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 实验演示:进行扩散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不同物质分子的相互渗透和混合过程。

4.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探讨扩散现象的实质和特点。

5. 知识拓展:讲解温度与分子运动速度的关系,分子在高温下运动更加剧烈。

6. 实例分析:通过生活实例,如热胀冷缩等,使学生理解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

7. 气体压强讲解:分析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持续撞击产生的压强现象,让学生理解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8.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分子运动的性质和特点2. 扩散现象的实质和特点3. 温度与分子运动速度的关系4. 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解释分子运动的性质和特点。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1.2看不见的运动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1.2看不见的运动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11.2 看不见的运动一、教学内容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2. 扩散现象: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 温度与分子运动的关系: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知道分子运动的规律。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运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引导学生关注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子运动的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扩散现象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科书、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段生活中的现象,如茶水冷却过程中,茶叶逐渐沉到杯底。

提问: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2. 知识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解释茶叶沉到杯底的原因。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如一杯热水中加入一滴蓝墨水,整杯水逐渐变蓝的原因。

引导学生运用分子动理论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为什么香味能飘到远处。

5. 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温度与分子运动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2. 扩散现象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 温度与分子运动的关系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为什么茶叶会沉到杯底?b. 为什么香味能飘到远处?c. 为什么夏天感觉比冬天更热?2. 答案:a. 茶叶沉到杯底是因为茶叶受到重力作用,分子动理论解释不合适。

【每课一测卷】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看不见的运动

【每课一测卷】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看不见的运动

11.2 看不见的运动一.选择题(共7小题)1.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A.分子间不存在斥力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间隙D.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2.成都气候宜人,四季分明,下列各个季节的事例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引起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季荷香四溢C.秋日银杏飘落D.冬天雪花飘飘3.关于以下四幅图片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尼龙绳不易拉断,是因为尼龙绳的分子间只存在引力B.碎裂的玻璃压在一起也不能复原,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C.河水和海水泾渭分明,说明分子间没有间隙D.本溪羊汤香气扑鼻,是因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PM2.5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分子B.新都八月桂花香气袭人,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C.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D.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飞沫传播是一种扩散现象5.新型冠状病毒直径为100m左右,传播方式之为病毒混杂在飞沫中传播(飞沫是指直径在0.005mm~2mm的小液滴),而制造医用口罩的材料间院约为0.3μ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飞沫能飞出1m外,是因为飞沫在做分子运动B.虽然新冠病毒很小,但它还是由分子构成的C.医用口罩对新型冠状病完全没有防御的能力D.制作口罩的材料,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的引力6.周末,小良同学在家学做菜,厨房里菜香四溢,这个现象说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存在空隙7.下列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生活现象,其中正确的是()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C.新冠病毒随飞沫传播,是一种扩散现象D.“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二.填空题(共5小题)8.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构成的:将等量的白糖分别放入等量的热水和冷水中,热水更快变甜,说明白糖在热水中分子运动;绳子很难被拉断,说明绳子的分子间存在。

2020届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11章第2节 看不见的运动

2020届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11章第2节 看不见的运动

教案:2020届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1章第2节看不见的运动一、教学内容(1)教材章节: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1章第2节《看不见的运动》。

(2)详细内容:① 分子运动与扩散现象;② 布朗运动与分子热运动;③ 温度与分子热运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分子运动与扩散现象,掌握布朗运动与分子热运动的关系;2. 能够运用分子运动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子运动的看不见的运动特点,布朗运动的形成原因及与分子热运动的关系;2. 教学重点:分子运动的规律,布朗运动的现象及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生活中的扩散现象,如香水、酒精的气味传播等。

2. 知识讲解:(1)分子运动的看不见的特点,引出扩散现象;(2)讲解布朗运动的形成原因,展示布朗运动的实验现象;(3)分析布朗运动与分子热运动的关系,得出分子运动的规律。

3. 例题讲解:分析分子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制冷剂的原理。

4. 随堂练习:课本练习题,巩固分子运动与布朗运动的知识。

5. 知识拓展:讨论温度对分子热运动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1.2 看不见的运动分子运动:看不见的特点、扩散现象布朗运动:形成原因、实验现象、与分子热运动的关系温度:影响分子热运动的因素七、作业设计1. 描述一个生活中的扩散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答案: Example: 厨房里煮饭时,香味弥漫整个房间。

这是因为食材中的气味分子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从高浓度区域(煮饭的锅)向低浓度区域(整个厨房)扩散,直到达到平衡。

2. 简述布朗运动的形成原因及其意义。

答案: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或气体中悬浮微粒受到分子碰撞的不平衡力而产生的无规则运动。

它反映了分子热运动的存在,对于研究物质微观结构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3. 讨论温度如何影响分子热运动。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一课一练11.2看不见的运动(word版,含答案解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一课一练11.2看不见的运动(word版,含答案解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2看不见的运动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1. 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 春天,柳絮飞扬B. 夏天,荷花飘香C. 秋天,树叶飘落D. 冬天,雪花纷飞2. 在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漫天飞舞的雪花B. 擦黑板时能看到粉笔灰漫天飞舞C. 扫地时,教室内尘土飞扬D. 酒精擦在皮肤上,能闻到酒精味3. 我国很多的民间谚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谚语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A. 小小秤砣压千斤——等臂杠杆B. 摘不到的镜中花——光的折射C. 墙内开花墙外香——扩散现象D. 下雪不冷化雪冷——凝固放热4. 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尘土飞扬B. 茶香四溢C. 树叶纷飞D. 瑞雪飘飘5. 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 冬天,雪花漫天飞舞B. 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飘落C. 酒香不怕巷子深D. 土蹭到衣服上,在衣服上留下痕迹6.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荷花飘香B. 柳枝摇曳C. 落叶飞舞D. 瑞雪飘飘7. 我们虽然看不到空气,但可以通过它运动产生的效应树叶的摆动“观察”到它的存在。

这种通过其效应对看不到的事物进行研究,是物理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实例中用到了这种方法的是A. 利用扩散现象研究分子运动B. 在实验基础上推理得到牛顿第一定律C. 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D. 研究物体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保持质量不变8.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其中“酒香”说明分子A. 有引力B. 有斥力C. 有间隙D.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9. 科学探究需要进行实验,在取得数据和事实后,再进行分析和推理,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

下列叙述是事实或推论的是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气体进入到空气中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11.2 看不见的运动

11.2 看不见的运动
分子之间既有引力 又有斥力,物体很 难被拉开,说明分 子间存在引力;物 体很难被压缩,说 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分子间存在引力 和斥力
物质中的分子状态
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物体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当分子间距离小于10-10 m时——表现为斥力 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10 m时——表现为引力
1、“八月桂花香”,很远就能闻到桂花的芳香,这 是一种扩散现象;它说 明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一根铁棒很 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斥力 ;胶水能把两张 纸粘在一起,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 引力 。
2、下列 现象中,能说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 运动的是 (B )
A、脏水中有许多小虫在乱动,毫无规律
结果钢筒“流泪” 了,也就是说机 油从钢筒里渗透 出来。说明固体 分子间也存在间 隙。
总结 结论
当水与酒精混合时,总体积就比 小 预计的要___, 虽然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物质内 的分子,但上述实验表明,分子之 空隙 间确实存在着__________。
分子之间பைடு நூலகம் 间隙
分子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加油站
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10-10 m时——作用力可忽略
分子热运动的基本内容
一、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二、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 则运动。 三、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和斥力。
三、物质中的分子状态
(1) 气体:分子离得比较远,能自由地 向各个方向运动。所以,气体没有固定 的形状和确定的体积。 (2) 液体:分子靠在一起。在一定限度 内,分子能运动或滑动,所以液体有一 定的体积而没有一定的形状。 (3) 固体:分子靠得很近有规律地 紧挨在一起。所以,固体有一定的 体积和形状。

11.2看不见的运动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11.2看不见的运动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11.2 看不见的运动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和水的三态变化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2.通过对分子的性质的理解,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学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核心素养1.通过对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方式的认识,学会从观和微观的鱼度认识物质世界的方法。

2.培养学生用宏观和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看待物质,形成物质世界的微粒观。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性实验,归纳出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教学难点知道用宏观的物理现象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动动手将烧杯静置在桌面上,滴入一滴墨水,观察现象蜜蜂怎么知道花开了自然界中一切物质都是由这种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伽德罗首次将这种看不见的微粒命名为“分子”分子太小了,所以我们戏称它们的运动为看不见的运动。

这节课我们就将一起来学习分子运动的相关知识。

又小又轻的分子是不是一个挨一个地挤在一起不动呢?分子真的在运动吗?它们的运动受什么影响,有什么规律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看一些小实验:二、新课讲解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如何了解构成物体的分子的情况?通过物体的一些宏观表现来推断构成物体的分子的情况。

问题一:分子有间隙吗?1、当水与酒精混合时,总体积要比预计的要小上述实验表明:分子之间确实存在着间隙,物体的热胀冷缩是分子的间隙发生变化,而不是分子的体积发生变化将机油装入一个壁很厚相当坚固的钢筒中,然后加上2万个标准大气压的高压。

结果钢筒“流泪”了,也就是说机油从钢筒里渗透出来。

说明固体分子间也存在间隙。

探究一:分子间有空隙吗实验:酒精与水混合观察: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是否发生改变。

结论:当水与酒精混合时,总体积变小。

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探究二:分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2.液体分子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呢?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不断地随机撞击悬浮微粒。

当悬浮的微粒足够小的时候,由于受到的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是不平衡的。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教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教案新版沪科版

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分子间存在间隙。

2. 知道扩散现象、扩散的原因、扩散的规律。

3. 了解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 能用分子运动论解释有关现象。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实验事实, 运用分析推理方法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运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有关现象, 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 通过探究性实验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归纳出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难点:应用分子理论解释一些现象。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量筒、酒精、水、长玻璃管、橡皮塞、广口瓶、玻璃板、烧杯、红墨水、铅块、钩码、针筒、肥皂液、中间系线的铁丝圈。

学生准备: 学案、量筒、酒精、水、广口瓶、玻璃板、烧杯、红墨水、铅块、钩码、针筒。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知道无论固体、气体还是液体它们都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

这些又小又轻的分子是不是一个挨一个地挤在一起不动呢?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吗?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些问题。

二、讲授新课(一)实验探究: 分子间是否有空隙1. 实验器材:量筒(或滴定管)、染成红色的水、酒精。

2. 实验步骤:(1) 往量筒内放入12.5 cm 3染成红色的水。

⑵再往量筒内放入12.5 cm 3的酒精。

(3) 让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体积变化。

(4) 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 水和酒精混合视频。

4. 水和酒精混合前后的体积。

5. 实验结论:当水与酒精混合时,总体积比预计的要小。

虽然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物质内的分子,但上述实验表明:分子之间确实存在着空隙。

练习1•将机油装入一个壁很厚相当坚固的钢筒中,然后加上2万个标准大气压的高压。

结果钢筒“流泪”了,也就是说机油从钢筒里渗透出来。

这一实验表明固体分子间也存在间隙。

2. 如图所示,将体积为V1的水和体积为V2的酒精装入玻璃管,恰好装满玻璃管。

过一段时间,发现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V总< (选填“ <” “=”或“ >”)V1+V2,这一实验表明液体分子间有间—。

八年级物理下册11.2看不见的运动教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11.2看不见的运动教案(新版)沪科版
题型四:电磁运动与电流的关系
问题:请解释电磁运动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解答:
电磁运动与电流密切相关。电流产生磁场,磁场对电流有作用力。例如,当电流通过导线时,导线会受到磁场的作用力,导致导线发生运动。这种运动称为电磁运动。电磁运动在许多应用中都有重要作用,如电动机、发电机等。
题型五:看不见的运动与生活实例的关系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分子运动、地球运动等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看不见的运动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2.作业反馈:
a.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出存在的问题,如知识点掌握不牢固、解题思路不清晰等,并给出改进建议。
b.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c.在课堂上进行作业讲解,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d.鼓励学生进行作业反思,总结自己在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题型三:地球公转与四季更替的关系
问题:请解释地球公转与四季更替之间的关系。
解答:
地球公转是导致四季更替的原因。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由于地球轴倾斜,使得不同季节地球上的不同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例如,在北半球的春季和夏季,地球公转使北半球更接近太阳,因此北半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较大,气温较高;而在北半球的秋季和冬季,地球公转使北半球远离太阳,因此北半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较小,气温较低。
3.实践与探究:
a.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看不见的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一课一练11.2看不见的运动(word版,含答案解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一课一练11.2看不见的运动(word版,含答案解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2看不见的运动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1. 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 春天,柳絮飞扬B. 夏天,荷花飘香C. 秋天,树叶飘落D. 冬天,雪花纷飞2. 在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漫天飞舞的雪花B. 擦黑板时能看到粉笔灰漫天飞舞C. 扫地时,教室内尘土飞扬D. 酒精擦在皮肤上,能闻到酒精味3. 我国很多的民间谚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谚语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A. 小小秤砣压千斤——等臂杠杆B. 摘不到的镜中花——光的折射C. 墙内开花墙外香——扩散现象D. 下雪不冷化雪冷——凝固放热4. 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尘土飞扬B. 茶香四溢C. 树叶纷飞D. 瑞雪飘飘5. 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 冬天,雪花漫天飞舞B. 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飘落C. 酒香不怕巷子深D. 土蹭到衣服上,在衣服上留下痕迹6.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荷花飘香B. 柳枝摇曳C. 落叶飞舞D. 瑞雪飘飘7. 我们虽然看不到空气,但可以通过它运动产生的效应树叶的摆动“观察”到它的存在。

这种通过其效应对看不到的事物进行研究,是物理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实例中用到了这种方法的是A. 利用扩散现象研究分子运动B. 在实验基础上推理得到牛顿第一定律C. 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D. 研究物体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保持质量不变8.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其中“酒香”说明分子A. 有引力B. 有斥力C. 有间隙D.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9. 科学探究需要进行实验,在取得数据和事实后,再进行分析和推理,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

下列叙述是事实或推论的是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气体进入到空气中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019春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11.2 看不见的运动 教案

2019春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11.2 看不见的运动  教案

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分子间存在空隙。

2.知道扩散现象及扩散的原因。

3.知道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4.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5.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有关现象。

6.了解气体、液体和固体分子的模型。

【过程与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活动,认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领会从可以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不可直接感知的事物的间接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简单的现象里可能包含深刻的物理知识,激发学生观察、思考的兴趣,养成通过分析、理解来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气体、液体和固体分子的模型。

【教学难点】应用分子动理论解释一些现象。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意思就是说如果酒酿得好,即使是在很深的巷子里,也会有人闻到香味,慕名前来品尝。

你知道人们为什么能闻到酒的香味吗?二、教学步骤探究点1分子间有空隙吗[实验]探究分子间是否有空隙。

[思考]比较预计得到的水和酒精的总体积与实际得到的总体积,你发现了什么?[提示]水与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混合前两者的体积之和。

[思考]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提示]虽然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物质内的分子,但液体分子之间确实存在着空隙。

[思考]将机油装入一个壁很厚、相当坚固的钢筒中,然后加上2万个标准大气压的高压(这个压强相当于子弹出膛前枪膛里压强的100倍),结果发现钢筒“流泪”了,这说明了什么?[提示]机油从钢筒里渗透出来,说明固体分子之间也存在着空隙。

[思考]将针筒的活塞拉到最上端,针筒中充满空气,用手将针筒嘴堵住,向里推活塞,发现针筒中的空气被压缩了。

这说明了什么?[提示]气体分子之间也存在着空隙。

[思考]通过以上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提示]不管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分子之间都存在着空隙。

[小结]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探究点2分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思考]打开香水瓶盖,为什么能闻到香味?这说明什么?[提示]香水分子进入我们的鼻孔,说明了气体的分子在运动。

2019年春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导学案:11.2看不见的运动

2019年春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导学案:11.2看不见的运动

2019年春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导学案:11.2 看不见的运动我的口吻写文档:在设计这个幼儿园的科学活动时,我希望能够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实验和活动,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并体验到"看不见的运动"这个概念。

我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们能够认识到,即使是我们看不见的事物,也是存在的,并且对我们的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理解"看不见的运动"的概念。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并体验到"看不见的运动"的存在。

难点:让孩子们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并认识到"看不见的运动"对我们的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小车、水、风车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

活动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气球升空的实验,让孩子们感受到空气的流动,从而引出"看不见的运动"这个主题。

2. 实验一:我会让孩子们观察小车在气球上的运动,引导他们思考,虽然我们看不见气球的运动,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小车的运动来感受到气球的运动。

3. 实验二:我会让孩子们观察水中的风车,虽然我们看不见水的流动,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风车的转动来感受到水的流动。

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并体验到"看不见的运动"的存在。

难点:让孩子们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并认识到"看不见的运动"对我们的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个活动,我发现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他们能够通过实验,理解并认识到"看不见的运动"的存在,并能够思考它对我们的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课后,我让孩子们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看不见的运动",并记录下来,这样能够让他们更深入的理解和体验到这个概念。

2024-2025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1.2看不见的运动

2024-2025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1.2看不见的运动

20242025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1.2 看不见的运动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这节《看不见的运动》的课程,旨在引导孩子们了解和认识那些看不见的运动,如分子运动、电子运动等,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了解分子运动和电子运动的基本概念,并通过观察和实验,让他们感受到这些看不见的运动的存在和影响。

同时,我们也将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会遇到一些难点和重点。

其中,分子运动和电子运动的概念比较抽象,难以让孩子们直观地理解和感受。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这些运动的存在和影响。

同时,我们也将重点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思考,让他们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

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我们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分子运动模型、电子运动模型、实验器材等。

通过这些教具和学具的使用,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分子运动和电子运动。

第一步:引入。

通过展示一些现象,如蒸发、摩擦起电等,引导孩子们了解和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运动。

第二步:展示。

通过分子运动模型和电子运动模型的展示,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分子运动和电子运动的基本概念。

第三步:实验。

让孩子们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感受分子运动和电子运动的影响。

第五步:拓展。

引导孩子们思考和探索,让他们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会遇到一些重难点,如分子运动和电子运动的概念、实验操作等。

我们将重点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思考,让他们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

通过这节《看不见的运动》的课程,我们相信孩子们将能够了解和认识分子运动和电子运动的基本概念,感受到这些看不见的运动的存在和影响。

同时,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也将得到培养和提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细节是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

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和感受分子运动和电子运动的基本概念。

初二物理沪科版八年级11.2看不见的运动教案

初二物理沪科版八年级11.2看不见的运动教案

初二物理沪科版八年级11.2看不见的运动教案我的教案设计意图是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理学中关于"看不见的运动"的概念。

我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能够理解,虽然我们无法直接看到一些运动,但它们确实存在,并且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在学习后能够理解:一切物体都在运动,我们看到的静止是相对的;参照物的选择会影响我们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

在教学难点与重点上,我将重点放在让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参照物的选择对物体运动状态判断的影响。

为了进行这节课,我准备了一些简单的教具,如尺子、球等,以及一些学具,如纸飞机、小车等。

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引入课题。

我会让学生观察一个静止的物体,比如一张桌子,然后我会迅速移动桌子,让学生看到桌子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即使我们无法直接看到物体的运动,但通过其他方式,我们可以感知到它的运动。

然后,我会引入参照物的概念。

我会让学生观察一个球,以桌子为参照物,球是静止的;然后我会让学生以地面为参照物,球是运动的。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理解,参照物的选择会影响我们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

在活动的重难点上,我认为最大的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参照物的选择对物体运动状态判断的影响。

我会通过多个实例,让学生反复体验和理解这个概念。

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上,我会让学生回顾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思考在生活中哪些情况下会遇到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我希望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和掌握关于"看不见的运动"的物理知识,并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让学生通过实验直观地感受到即使无法直接看到物体的运动,但通过其他方式我们可以感知到它的存在。

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1.2 看不见的运动7-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1.2 看不见的运动7-沪科版

11.2《看不见的运动》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程的内容为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的第二节,重点学习“分子动理论”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突出“分子动理论”极其相关知识,通过各种探究实验、体验实验,配合多媒体资源进行直观地呈现,使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在良好的探究氛围中了解分子动理论的普遍性,整合其他相关微观世界与宇观世界的简单知识的一节整合课。

对解释自然界中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在一般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非常多,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2.能识别并会解释扩散现象,知道扩散现象表明了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知道分子间存在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有关,知道一些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实例。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运用想象、类比、推理、论证等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欲望和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识别并会解释扩散现象。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模型法、分析推理法。

五、教具准备细玻璃管、酒精、水、红墨水、胶头滴管、广口瓶、玻璃瓶、烧杯、显微镜、载玻片、铅块、钩码、针管、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活动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魔术表演:花儿为什么变红了。

(如图1)师:上新课前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同学们请看这瓶是酚酞溶液,这瓶是氨水,现在老师先把酚酞图1溶液滴在这朵白色樱花上,然后再把氨水滴上去,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生:白色的樱花变红了。

师:这是因为酚酞溶液遇到氨水会产生化学反应而变红的原故。

好的,现在老师在这朵樱花上喷洒酚酞,老师不要往上滴氨水,只要把氨水放在旁边,老师用意念就能让氨水自动的跑上去,与酚酞溶液反应使这朵白色的樱花变红,同学们你信吗?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大家看仔细了。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1.2 看不见的运动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1.2 看不见的运动

分子间的作用力 结合力学知识分析下列情景并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端面削平的两个铅柱,紧紧压在一起,下面 吊一个重物都不能将它们拉开,为什么? 提示:由于削平紧压在一起的铅柱之间的距离很小,分子 间的引力很大,所以两个铅柱不会分开。 参考答案:分子间存在引力
2.回顾固体和液体分子间的距离和分子间的作用力的特点,结 合上述特点思考,为什么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和拉伸?并说 明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 提示:固体和液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小,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大,故 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很难被改变。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 间存在着斥力,物体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且 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参考答案:固体和液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小,分子间的作用力较 大,故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和拉伸,说明了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和斥力,且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
(2012·绵阳中考)如图,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 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柱就会结合起来, 甚至下面吊一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说明( ) A.两铅柱被压得太紧 B.下面所吊重物还不够重 C.两铅柱分子之间有引力 D.大气压作用使它们不能分开
【教你解题】解答本题需注意以下两个关键点 关键点1:两铅柱靠得很近,不是达到气压要求的真空条件。 关键点2:两铅柱靠得很近,说明两个铅柱分子距离比较接近时, 它们之间存在着引力。 【精讲精析】选C。本题考查分子间作用力。由分子动理论可 知: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压紧的铅柱下挂 一重物也不能把铅柱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选项正确。
【名师点拨】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 散,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快,扩散现象越明显。
三、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吗 (1)物体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_引__力__。 (2)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斥__力__。 四、物质中的分子状态 1.分子动理论 (1)组成物质的分子相互之间存在_作__用__力__(引力和斥力)。 (2)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_无__规__则__运__动__。

八年级物理册11.2看不见的运动检测含解析试题

八年级物理册11.2看不见的运动检测含解析试题

第2节看不见的运动制卷人:歐陽文化、歐陽理複;制卷時間:二O二二年二月七日一.填空题1.〔2021•〕中国的历史有多长。

中国的茶就有多香。

茶文化中有许多的物理知识。

例如:用沸水才能很快泡出茶香,这是因为温度越高,现象越明显;如下图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一个。

【解析】〔1〕用沸水才能很快泡出茶香,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现象越明显;〔2〕茶壶的壶嘴与壶身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构成一个连通器。

故答案为:扩散;连通器。

2.〔2021•〕腌粉是的特色名吃。

在米粉中参加调味汁拌匀,调味汁充分进入米粉中俗称“入味〞,米粉腌得越入味越好吃。

从物理的角度看,入味是的结果。

热米粉比冷米粉更容易入味,是因为温度越高。

【解析】从物理的角度看,入味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的结果;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那么运动越快,所以热米粉比冷米粉更容易入味。

故答案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2021•〕202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百花绽放,鸟语花香。

远处就能闻到花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游客坐在游览车上游览,以游览车为参照物,游客是的。

【解析】人闻到花香是花香分子在空气中的扩散现象,是由分子的不规那么运动引起的;游客坐在游览车上游览,以游览车为参照物,游客相对于游览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游客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无规那么运动;静止。

4.〔2021•〕如下图,两个一样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

抽掉玻璃板后,可以看到,两个瓶中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这属于现象。

【解析】抽掉玻璃板后,可看到两种气体逐渐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

故答案为:扩散。

5.〔2021•〕牡丹甲天下,图中花儿盛开时清香扑鼻,这是由于花香分子在做;我们能从不同角度欣赏花,是由于光在花的外表发生了现象;清风吹过,露珠从花瓣上滚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11.2看不见的运动 练习题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11.2看不见的运动 练习题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1.2看不见的运动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而发生的是A. 清晨,看到雾在运动B. 扫地时,灰尘在空中飘动C. 用木棍搅拌水坑中的清水,水变浑浊D. 将一滴红色钢笔水,滴在一杯清水中(未搅动),过一会儿,整杯水变红2.下列诗词、歌词或俗语中不含有分子无规则运动这一物理知识的是()A. 稻花香里说丰年B. 美酒飘香歌声飞C. 墙里开花墙外香D. 亲戚远来香3.下列现象不能说明物体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是()A. 泡在水里的一块冰糖,过几天不见了B. 酒瓶开后,周围可闻到酒精味C. 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的活动D. 墙角放煤的地方,墙壁里面变黑了4.下列现象用分子运动的理论来解释,正确的是()A. “荷花随风香十里”,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 空气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 “破镜不能重圆”,因为此刻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太小D. 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很小5.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 阴霾天气导致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 原子内质子、中子、电子是均匀分布的D. 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试验中,我们用肉眼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6.如图,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说明()A. 两铅块被压得太紧B. 下面所吊的重物还不够重C. 两铅块分子之间有引力D. 大气压作用使它们不能分开7.下列哪种现象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来解释()A. 玫瑰花芳香四溢B. 放入水中的糖块会使水变甜C. 扫地时尘土飞扬D. 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后,难以再压缩二、多选题8.关于图中的四个实验现象,分析正确的是(填字母)。

A. 用力压下活塞棉花燃烧,说明气体比液体的分子间隙大B. 抽去玻璃板,瓶中的两种气体逐渐混合,说明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 水沸腾后将盖在试管口上的橡皮塞冲出,说明液体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D. 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说明固体分子之间存在引力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零下18℃的液体能发生汽化现象B. 发生扩散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 把红墨水滴入热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会看到红墨水的分子在运动D. 由于液体和气体能够流动,而固体不能流动,所以固体分子是静止的三、填空题10.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滴入热水中的墨水比滴入冷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说明________.(2)两根铅柱的端面磨平,用力压紧后可以吊起钩码,说明________.11.苏州市已开展对空气中PM2.5浓度的监测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是:(1)物质是由大量______构成的;(2)分子是不停地做________运动的;(3)分子间存在着_____的作用。

2.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________。

3.扩散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固体中,分子彼此靠得很近,因而,固体有一定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在液体中,分子靠在一起,但在一定限度内,分子能运动或滑动,因而,液体__________确定的形状,但_______一定的体积(选填“有”或“没有”);在气体中,分子分离得比较远,能自由地沿各个方向运动,因而,气体_________固定的形状,也__________确定的体积(选填“有”或“没有”)。

5.往装有50cm3水的量筒中注入50cm3的染色酒精,当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会_______100cm3(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虽然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物质内的分子,但实验表明,分子之间确实存在着_________。

6.将煤堆放在墙角多年,发现涂墙的石灰层内很深处都变黑了,这是__________现象,它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打开香水瓶,房间内会香气弥漫,这是现象;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块铅就结合在一起,下面还可吊一个重物,这是由于________;钻木取火的物理本质是_______________。

8.烧菜时,在很远我们就能闻到菜的浓浓香味,当菜凉下来后,所闻到的香味就逐渐变淡,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_。

9.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槐花飘香
C、秋天,黄沙扑面
D、冬天,雪花飘飘
10.为了预防感冒,有人常在屋里放一碟醋,不久整个房间就会充满醋味,
这一现象表明()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D、醋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空气分子没有运动
11.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间长了,这些字比刚写上时难擦掉,原因是()。

A、粉笔与表面凹凸不平的黑板摩擦,使白粉紧紧地“粘”在黑板上
B、粉笔与黑板之间发生了扩散现象,时间越长,粉笔的分子进入黑板里越多、
越深
C、粉笔灰凝结在黑板上变坚硬了
D、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力增大
12.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引力
B、只有斥力
C、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D、引力和斥力大小总是相等
1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糖块溶于水中,尝到甜味
B、汽车驶过沙漠地带,沙土飞扬
C、走过不卫生的公厕,闻到臭味
D、湖水被农药污染
1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的是()。

A.1升水和1升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升
B.用杯子盛清水,无论怎样倒,总有少量水残留在杯壁上
C.为了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常把零件放在渗碳文剂中加热
D.在阳光下可以见到鱼缸里的金鱼在不停地游动。

15.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空气流动形成风
B.打扫室内卫生时,可以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
C.将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墨水在沿途拉成一长串墨迹
D.将几粒粗盐放入盛有水的杯子中,过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咸了
16.下列现象中,不能
..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是的()。

A.湿衣服被晾干
B.从门缝射进一束阳光,可以从光束中看到灰尘在空中漂浮
C.往水里放些糖,过一会儿水变甜了
D.箱内放些樟脑丸,过些天后,开箱可闻到樟脑味
17.下列对物体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固态物质的排列规则,就像坐在座位上的学生
B.液态物质的分子可以移动,就像课间教室中的学生
C.气态物质的分子几乎不受力的约束,就像操场上乱跑的学生
D.固态、液态、气态分子排列都像操场上踢足球的学生一样可以在球场上自由跑动
1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
B.在一杯清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过一会儿整个杯子里的水全部变红了
C.汽车驶过沙漠地带,沙士飞扬
D.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几年后,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
19.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湿衣服在阳光下被晒干
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
C.扫地时地面扬起的灰尘
D.防治“SARS”时,喷洒的消毒水味道刺鼻
20.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的是()
A.用胶水把邮票粘贴在信封上
B.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铅丝折断
C.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较大的一滴水银
D.磁铁能吸引铁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