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整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2.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 在标志重捕法中,为保证标志个体与非标志个体在重捕时 的概率相等,标志技术及其操作应注意: (1)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2)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必须不影响动物的身体正常,不会对 动物的寿命和行为产生影响。 (3)标志不能过分醒目。因为过分醒目的个体,在自然界中 有可能改变被捕食的概率,最终有可能改变样本中标志个 体的比例而导致结果失准。 (4)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 会消失。 (5)根据重捕样本中标志者的比例,估计该区域的种群总数 ,可计算出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标志个体数 ×重捕个体数/重捕中的入 迁入率、 或迁出的个体数目 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 迁出率 占该种群个体总数 的重要因素 的比率 年龄 组成 一个种群中各年龄 ①三种类型:增长型、稳 期的个体数目的比 定型、衰退型;②可预测 例 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特征 项目 性别 比例
含义 种群中雌 雄个体数 目的比例
特点或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
联 系
1、在种群的四个基本特征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特征。 种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围内种群个体数量越多,即种群密 度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 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1)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 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出生率与死亡率及迁入率与迁出率的
述的是( )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
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
解析: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
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 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B项为种

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 章末归纳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 章末归纳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5)在加入草履虫后,如果研究者再加入另一种以酵母菌为食 在加入草履虫后, 物的生物, 物的生物,则三者之间最先发生的关系是 A.共生 A.共生 C.竞争 C.竞争 B.腐生 B.腐生 D.寄生 D.寄生 (
C )
二、群落演替的过程 群落演替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侵入定居阶段(先锋群落阶段)。一些物种侵入裸地定居成功并 1.侵入定居阶段(先锋群落阶段)。一些物种侵入裸地定居成功并 侵入定居阶段 )。 改良了环境,为以后侵入的同种或异种物种创造有利条件。 改良了环境,为以后侵入的同种或异种物种创造有利条件。 2.竞争平衡阶段。通过竞争,优势物种定居并繁殖后代, 2.竞争平衡阶段。通过竞争,优势物种定居并繁殖后代,劣势物种 竞争平衡阶段 被排斥。相互竞争过程中共存下来的物种,在利用资源上达到相对平 被排斥。相互竞争过程中共存下来的物种, 衡。 3.相对稳定阶段。物种通过竞争平衡协调进化, 3.相对稳定阶段。物种通过竞争平衡协调进化,资源利用更为充分 相对稳定阶段 有效,群落结构更加完善,有比较固定的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 有效,群落结构更加完善,有比较固定的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群落 结构复杂、层次多。 结构复杂、层次多。
2.我国东部亚热带某山地森林地区的一片森林遭到人为砍伐破坏, 2.我国东部亚热带某山地森林地区的一片森林遭到人为砍伐破坏, 我国东部亚热带某山地森林地区的一片森林遭到人为砍伐破坏 一直难以恢复。科学家为确定森林砍伐后对环境的影响, 一直难以恢复。科学家为确定森林砍伐后对环境的影响,长期跟 踪研究了该地区森林受破坏地的河流和未受破坏地的河流中氮的 含量,数据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含量,数据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者设计了一实验, 1.研究者设计了一实验,目的是研究一种生物种 研究者设计了一实验 群数量的变动对另一种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 群数量的变动对另一种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 在第一天将一种酵母菌接种于一培养基上, 在第一天将一种酵母菌接种于一培养基上,放 在合适的并且无其他物种存在的条件下培养, 在合适的并且无其他物种存在的条件下培养, 在第三天将草履虫加到此培养基上, 在第三天将草履虫加到此培养基上,研究者检 测了两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 测了两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回 答相关问题: 答相关问题: (1)下图表示在培养基上培养酵母菌时,各环境因素对酵母菌繁殖 下图表示在培养基上培养酵母菌时, 速度的影响, 速度的影响,其中不正确的是 ( C )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整章课件PPT)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整章课件PPT)

2、种群特征
种群特征包括数量特征、空间特 征和遗传特征
数量特征主要有:种群密度、年 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 死亡率等。
2.1 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很高 种群密度较高 种群密度一般
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一种群全 部个体的数量,它是种群结构 最基本的参数。
怎样调查种群密度
样方法: 通过计算若干样方中某种生物
的全部个体数,然后以其平均密度估计种群 总体平均密度的方法
标志重捕法:
N=mn((重重捕捕中个标体志数数)) × 标志数
样方法:
某同学在牛首山调查水杉的种群密 度,得出5个样方(样方面积为1hm2) 的种群数量分别为4、6、8、8、9棵。 那么,该同学给怎样计算该植物的 种群密度(单位:棵/hm2)?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
一是记名计算法 二是目测估计法
五 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研究方法:
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
一是记名计算法 二是目测估计法
问题:
五 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研究方法:
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
一是记名计算法 二是目测估计法
(一)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
1、林中垂直方向分布植物依次是什么? 乔木、灌木、草本
2、出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光照强度、温度等差异
3、动物在垂直方向上存在差异原因是什么? 食物
4、还有什么群落垂直结构明显? 高山、海洋
池塘生物群落中,荷花、芦苇等将茎叶 高高地挺出水面;睡莲、满江红、浮萍等浮 于水面;金鱼藻等则生长于水底。鲢鱼在水 体浅层、青鱼、虾、蚌等在水底,泥鳅、鳝 鱼等则在水底淤泥中生活。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高中生物第4单元种群和群落(第4课时)群落的演替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4单元种群和群落(第4课时)群落的演替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4.在无人为因素的干扰下,群落演替的总趋势一般是( A.物种多样性增加和群落稳定性提高 B.物种多样性减少和群落稳定性降低 C.物种多样性增加和群落稳定性降低 D.物种多样性减少和群落稳定性提高
)。
【解析】生物群落演替的总趋势一般是物种多样性不断增加, 从而使生物群落稳定性不断提高。 【答案】A
一、演替的概念、类型和过程 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①另一个群落代替的 过程就叫作演替。 2.类型:按发生的起始条件,演替分为② 初生演替 和③ 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3.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方,或者是 原来存在过植被,但④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在 ⑤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如裸岩上的演替,其大 致过程是裸岩阶段→⑥地衣阶段→苔藓阶段→⑦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⑧森林阶段。
技巧归纳 关于群落演替的考查,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一是演替的类型 或演替经历了哪些阶段;二是演替过程中发生的一些规律性变 化,如总能量、物种丰富度、群落结构等。如光裸的岩地演替为 森林的过程中,发展期到成熟期群落中一些生态特征的变化趋势 归纳如下:
生态特征 发展期成熟期 营养结构 简单 复杂 有机物总量 较少 较多 群落稳定性 弱 强 动物类群丰富度 较低 较高
①另一个群落代替 ②初生演替 ③次生演替 ④被彻底消灭 了 ⑤沙丘、火山岩、冰川泥 ⑥地衣阶段 ⑦草本植物阶段 ⑧森林阶段 ⑨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过度放牧,砍伐森 林,环境污染 速度和方向 毁林开荒、围湖造田 可持 续发展
1.(2016 年南通模拟)从裸露的岩石上长出森林是一个漫长而艰 难的演替过程。发生在裸露岩石上的群落演替顺序正确的是 ( )。 A.地衣、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B.地衣、苔藓阶段→灌木阶段→草本阶段→森林阶段 C.草本阶段→地衣、苔藓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D.地衣、苔藓阶段→草本阶段→森林阶段→灌木阶段

高中生物-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节 种群的特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节 种群的特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答案
2.种群密度 (1)什么是种群密度? 答案 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2)种群数量与种群密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案 种群数量=种群密度×种群所处的面积或体积。在自然区域一定 的情况下,种群数量的多少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 (3)同种生物的种群密度一定相同吗?不同生物的种群密度一定不同吗? 答案 同种生物在不同时间或区域中,种群密度不一定相同;不同生物 在同一时间或区域中,种群密度可能相同。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学习 目标
1.记忆、理解种群的数量特征。 2.理解种群四个数量特征的内在联系。 3.掌握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栏目 索引
基础知识导学 重点难点探究 随堂达标检测
基础知识导学
一、种群与种群密度 1.种群 (1)某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不是一个种群?为什么? 答案 不是。鱼的种类很多,所有的鱼不是同一个物种。 (2)某池塘中所有的蝌蚪是不是一个种群?为什么? 答案 不是。蝌蚪是青蛙的幼体,青蛙种群还应包括成年和老年的青蛙。 (3)分布在朝鲜和我国长白山地区的全部白桦树是不是一个种群?为什么? 答案 不是。不在同一个自然区域。
答案
返回
随堂达标检测
12345
1.下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种群的是( D )
A.一个湖泊中的所有成蛙
B.一个培养皿中的全部生物
C.一个生态瓶
D.一片草原上的所有藏羚羊 解析 一个湖泊中的所有成蛙并非该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故不是一个种
群,A错误;
一个培养皿中的全部生物属于一个群落,B错误;
一个生态瓶属于一个小生态系统,C错误;
解析答案
返回
答案
(4)结合上述实例,什么样的群体才是种群? 答案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5)种群、个体和物种的关系 ①下图表示个体、种群、物种之间的关系,请判断A、B、C的名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第四章 第二部分 群落(30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第四章 第二部分 群落(30张PPT)
种群: 种群密度: 种群的特征(4):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种群的空间特征: 环境容纳量: 描述“J”型和“S”型种群增长曲线: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二部分 群落
第三节 群落的结构
• 一、 问题探讨
人教版P71讨论
• 二、 本节聚焦
(一) 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上有哪些差 别?(略) (二)种间关系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 向进行。
• (三)我国为什么要实行退耕还林、还草、 还湖?
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生态系统。
• 四、小结
群落: 丰富度: 种间关系(4): 群落的空间结构: 演替: 演替的类型:
补充
• 关于K/2值(北师大P74 图3-9)
K值表示“S”型曲线的最 大值; N小于K/2时,种群快速生 长; N达到K/2时,种群最快增 长; N大于K/2时,种群减速生 长; N接近K时,种群不再增长。
(三)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怎样的?
• 三、授课
(一)群落
概念(P71):同一时间内聚集在 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种群是一个系统,群落 是更高层次的系统。
• 以下描述是群落的
一座山上所有的水杉 不是 一块草地上所有的昆虫 不是 一片森林内所有的动植物 不是 一个湿地内所有的生物 是
(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 行的。
(2)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 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3)外来物种的引入
(4)垦殖荒原、围湖造田、砍伐森林、过 度放牧等都会影响群落演替的过程。
(四)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 人教版P82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易错易混 λ的大小与种群数量变化、年龄组成的关系 0<λ<1:种群数量减少,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λ=1:种群数量维持稳定,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λ>1:种群数量增加,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3 | 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 1.概念: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⑧ 趋于稳定 的增长曲线,称为“S”型 曲线。 2.模型假设:食物等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自然条件)。
解析 引入天敌可增加环境阻力,达到降低蝗虫的环境容纳量的目的,A正确;治 理鼠害时,应一次性捕杀大量家鼠使其数量降至K/2以下,防止其数量的快速恢复, 但该措施不能降低环境容纳量,B错误;用较大网眼的网捕鱼,即主要捕捞鱼群中 的成鱼,可使鱼群的年龄组成变为增长型,捕捞后的种群数量应尽量保持在K/2左 右,有利于鱼群数量的迅速恢复,C正确;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减小环 境阻力,提高大熊猫的环境容纳量,D正确。
思路点拨 明确λ与1的大小关系反映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学会将关于λ的曲线图转换为种 群数量变化图。 答案 B
解析 图1中前10年(不含第10年)λ>1,种群数量增加,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后10年 (不含第20年)λ<1,种群数量减少,年龄组成为衰退型,A正确。图1中前10年种群数 量增加,后10年种群数量减少,则第10年该种群数量最大,随后10年λ<1,种群数量 不断减小,即第15年种群数量不是最小值,B错误。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培养液 培养酵母菌,初始阶段酵母菌种群呈现“J”型增长,C正确。“J”型增长(曲线X) 中,种群数量每年以固定倍数增加,即λ不变且大于1,可对应图1前5年;“S”型增 长(曲线Y)中,种群增长率不断减小,λ也不断减小,但始终大于1,可对应图1中第5~ 10年,D正确。
计算公式(以计数酵母菌为例)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3群落的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3群落的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活动过程 ①土壤中稍大型的小动物用 包着纱布的镊子 取出,微小动 物用细孔尼龙纱布 筛出,装入有固定液的瓶中,贴上标签。 ②将固定后的标本倒入培养皿中。 ③在双筒解剖镜下观察,进行分类,将数量和种类记录在 表中。
(3)分析讨论 ①土样中的动物是否能全部找出来?为什么? ②根据不同地点相同深度土样中小动物种类和个体数量的 不同,分析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 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3群落的
17
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 可导致害虫 A 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 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 A 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 合理的解释是( D )
提示:①不能;有些更微小的动物会“漏网”。 ②土壤是土壤中小动物居住和觅食的场所。土壤中小动物 的组成及其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受污染 程度,如土壤的肥沃程度、酸碱度、温度、湿度、各种有毒化 学物质的含量等都会影响小动物在土壤中的分布和数量。
解析: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调查的对象是土壤 样本内肉眼可见的所有小动物,调查的指标是小动物种类(丰富 度)。
2.群落结构的形成及意义 (1)形成:生物群落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 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2)意义: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1)光照不是影响群落中植物分层现象 的唯一因素,温度、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等都属于影响因素。
(2)水域中影响植物垂直分布的不是温度,虽然随着深度的 增加温度也会发生变化,但主要因素还是光照,在 200 米以下 水域中几乎是没有光的,所以缺乏绿色植物。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1节 种群的特征 课件(共20张PPT)精选优质 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1节 种群的特征  课件(共20张PPT)精选优质 课件

注意:调查时要爱护植被,不攀折 花木,不破坏草坪,不毁坏庄稼。
⑷比较各小组对同一种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就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⑸讨论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其他问题。
4—1 种群的特征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种群密度: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⑴样方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样方, 先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再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 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蝗害”的战略,一方面通过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降低蝗虫密度,一方面改造飞蝗发
生地,如修筑堤坝、控制水位、耕垦湖滩荒地等。这样就成功地打开了飞蝗综合防
治的大门,使大面积的蝗害在中国大地上得以防治。
此后,马世骏先生在生态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研究的共同 点都是从系统、综合、整体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对象、把握过程。正如他后来高度 概括的,生态学的实质就是协调生物与环境或个体与整体间的辩证关系,协调的实
如果你要研究一座城市的人口的 变化,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 因素。
废弃的城市
冬季某城市的乌鸦种群(部分)
4—1 种群的特征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年龄组成: 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增长型 年龄组成的类型 稳定型
衰退型
思考与讨论
探究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问题: ·制订计划: ·实施计划: ·结论: ·讨论:
注意:调查时要爱护植被,不攀折 花木,不破坏草坪,不毁坏庄稼。
⑴实地调查与本节课“问题探讨”活动中的模拟据调查有什么异同?
⑵为什么要强调随机取样?
⑶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

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3节 群落的结构课件 新

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3节 群落的结构课件 新

人与动物的影响
五、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阅读教材P75~76 1.土壤生物的特点 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 样方 法 或 标志重捕 法进行调查。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 取样器取样 进 行采集、调查。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 一是 记名计算 法,二是 目测估计 法。 3.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 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 长,物种越多,群落结构也越复杂。
[共研探究] 不同的生物种群聚集在同一空间,它们之间形成了相 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的种间关系。阅读教材,结合提 供的材料完成下面的分析。 1.下图为生态学家高斯选用在亲缘关系和生活习性上 很接近的两个不同物种的草履虫——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 履虫,分别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两种草履虫,都以一种细 菌为饲料。现将实验结果整理如下:
【预习导引区】
一、群落的概念及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阅读教材P71 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 的 集合。
2.研究的问题 3.研究群落的基础:研究 种群 。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阅读教材P72 1.意义:是区别 不同群落 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 丰富度,即群落中 物种数目的多少。
高中同步新课标·生物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总结升华]
1.种群与群落水平研究问题的比较
高中同步新课标·生物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2.群落与种群的比较
项目
种群
群落
概念
一定自然区域内, 同种生物的总和
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 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的所有种群的总和
区 研究 别 范围
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特征
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 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 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