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队的旧时光

合集下载

丹心走西域_锐意探矿藏——一位地质队员在边疆十年找矿的故事

丹心走西域_锐意探矿藏——一位地质队员在边疆十年找矿的故事
第一次,项目组四个人一字排开,坐在装载机 的料斗中。刚坐上去一会儿,李宁就喊:“好凉啊!” 耿锐军说:“弟兄们别着急,一会儿就不会感觉凉 了。”马聪调皮地问:“一会儿就热了?不会吧?” 耿锐军笑而不答。8 公里的路,水陆交互,竟走了 近两个小时,等到了勘查区停“车”,大家的屁股 都麻了!“都快成麻辣啦,呵呵!”迈出“翻斗”, 大家拍拍屁股投入工作。下午四点半,完成了预定 的工作量后,每人身背 20 多公斤的样品,拖着疲 惫的身体,向等候他们的装载机奔去。
> 耿锐军
54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留就十年
2006 年 8 月,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新 疆霍城县界梁子矿区煤炭勘查》项目进入详查阶段, 这是该院走出去、站稳新疆的关键一战。在这之前, 新疆分院已成立三年,虽然只有 8 人,但为当地做 了大量基础性地质工作。由于界梁子矿区地层复杂, 若搞不清楚,接下来的地震勘探数据将无法正常破 译和解释,也就意味着钻探井位不能准确勘定。眼 看着一个大乌金娃娃在地下和你捉迷藏,而无法使 其束手就擒。在这样的环境中,队员们请裴重举(时 任新疆分院院长,已在霍城县地矿局挂职 1 年)向 大队求援,要求选派技术上绝对过硬的一人过来, 担当重任。考虑来考虑去,队上通知了当时在内蒙 古作业的耿锐军。军令如山,接到通知后,耿锐军 简单地做了一下安排,便与项目组(包括司机在内) 的 6 个人开车长途跋涉 2 000 多公里,火速驰援。 当时天气炎热,道路难行,等车停下,耿锐军和他 的战友们路都不会走了。40 天后,他们圆满地完成 了 100 多平方公里的矿区 1 : 1 万地质测量。当时, 担任新疆分院总工程师的高明波正在编写报告,一 直沿用过去的地质简图。耿锐军填测的新图,有了 一些明显的变化。开始高明波将信将疑,就去和他 做一些技术性的探讨,每一次,耿锐军都耿起脖子, 解释一番。令人佩服的是,经过后期物探工作检验, 证实耿锐军的填图是非常正确的,他推断的许多深 部地层构造,都得到了应验。

地质队员的故事

地质队员的故事

地质队员的故事地质队员,一群默默无闻的英雄,他们肩负着为国家寻找矿产资源的重任,常年奔波在荒郊野外,风餐露宿。

本文将带您走进地质队员的生活,了解他们的艰辛与快乐。

一、初入地质队小李,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怀揣着对地质事业的热情,加入了我国一支地质队。

起初,他对这个职业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但很快,他就体会到了地质队员的艰辛。

二、风餐露宿的生活地质队员的生活可以用“风餐露宿”来形容。

他们常常要在荒无人烟的地方进行勘探,一走就是好几天。

小李第一次野外作业,就遇到了恶劣的天气。

他们在山里搭起帐篷,白天翻山越岭,晚上听着风声入睡。

虽然条件艰苦,但小李和队友们都没有退缩。

三、寻找矿藏的喜悦在地质队的日子里,小李逐渐学会了观察地形、分析岩石,寻找矿藏的线索。

有一次,他们在一片荒凉的山谷中发现了一处金矿,那一刻,所有的疲惫和艰辛都烟消云散,只剩下喜悦和自豪。

四、生死之间的考验地质队员在野外作业时,常常会遇到各种危险。

小李曾和队友们一起遭遇山洪,他们临危不惧,互相扶持,最终成功脱险。

这些生死之间的考验,让他们的友谊变得更加深厚。

五、家人的牵挂地质队员长期在外作业,与家人聚少离多。

小李深知家人的牵挂,他也十分想念家里的温暖。

但为了国家的事业,他选择坚守岗位,用自己的付出为家人争光。

六、荣誉与使命经过几年的努力,小李所在的地质队发现了一处大型铜矿,为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荣获了多项荣誉,小李也深感自豪。

然而,荣誉背后,是他们继续前行的使命。

地质队员的故事,是一首赞美劳动者之歌。

他们用坚韧不拔的毅力,为国家寻找宝藏,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歌颂地质人的诗歌10篇

歌颂地质人的诗歌10篇
登山鞋下踩绘出美丽的地质画卷
把青春托付给旷野
把理想交寄给群山
老一辈地质人啊
用忠诚交出合格答卷
新时代
新征程
“三个代表”指路
“科学发展”导航
敬业、诚信是我们永远的灵魂
开拓、创新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大山能见证
地质人的足迹
江河在诉说
地质人的故事
人民会铭记
地质人的荣光
这就是平凡地质人的模样
尽管你不被许多人所熟知
但正因为你的默默无闻
大自然是一切生命的造物者
时光打磨岩石风霜洗礼岩石
旷野的风沙湮没疲惫的足印
而你我
依然目光虔诚,憧憬如山花烂漫
仍然臂膀坚实,紧握锤子和罗盘
在探勘和地调间游刃有余
在一座矿山的灯火里踟蹰
若是雨水淋湿了薄衣衫
若是骄阳蒸发了淋漓汗
若是寂寞侵染了思乡心
我们便挥挥衣袖,继续前行
任那沟壑纵横山路崎岖
且让拼搏的信念带我们溯流而上
挥洒深情,一片赤诚。
我们像山涧溪水,
一路流淌、清清白白;
我们像坚贞松柏,
纵横山野、坦坦荡荡。
弯弯的山路,
接着梦想的天地;
陡峭的山崖,
阻挡不了前进的步伐。
风餐露宿的地质人,
坚定理想、艰苦奋斗,
尽情彰显大山品格,
两袖清风、无私奉献。
理想是勘探报国,
作风是求真务实。
勤俭是我们的传统,
清廉是我们的本色。
我们是大山的儿女,
攀高不止、追求卓越;
我们是追梦地质人,
踏遍青山,两袖清风。
梦想在于坚定执着,
梦想在于真抓实干,
梦想在于团结奋进,
梦想在于风清气正。
我是地质人,
承认这是对地质人的写照。

地质工作楷模事迹材料3篇可参考

地质工作楷模事迹材料3篇可参考

地质工作楷模事迹材料3篇可参考【篇一】星辉璀璨,高山仰止。

在xx省地矿局第四地质大队,“xx”这个名字绝对当得起这8个字。

60多年来,从青丝到皓首,他不辍躬劳于xx这片塞外热土。

连绵青山之间,付完韶华付余热,他为地质事业奉献了全部的汗水与智慧,浇灌出累累繁花硕果。

x x省地矿局局长特别奖.xx省地矿局找矿突破奖.xx省最美地质队员.地质找矿突出贡献专家.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一项项荣誉背后,是他60多年来孜孜不倦的跬步叠积。

辞别城市入山林为报祖国燃青春时至今日,xx还常常想起19岁的那一天。

那是1958年,他刚从长春地质学校毕业不久。

那天,他背着行囊,只身踏上南下的列车。

回头,笑着挥手,作别父母.作别家乡,随着铁轨一路奔向xx.奔向梦想.奔向深隐于青山下的丰富宝藏。

x x的父母是搞个体经营的,亲戚多在学校任教,家庭整体条件不错。

相较于背井离乡到一个陌生地方艰苦创业,他本可以选择留在长春找份安逸的工作,开始一生宁静富足的锦瑟年华,之所以自讨苦吃奔赴远方,一半源于心中的地质梦想,另一半则是为了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为国家寻找急需的矿产资源。

当年的地质队是名副其实的“寒门”,技术落后.设备低端.物资匮乏。

青春的岁月,整日远离尘嚣与冰冷的石头打交道,对于一般年轻人来说是难以忍受的。

然而,xx却总能在不断的探索研究中找到乐趣,将枯燥乏味的探矿生活过得有声有色。

他积极乐观,专拣苦差事做远离市区常年在外的项目他愿意去,枯燥乏味.劳腿压肩的活儿他抢着干,一边干一边琢磨,不厌其烦地向带队师傅问长问短,丰富知识成了他生活中最美的滋味。

1979年,xx40岁,已从当年的毛头小伙儿蜕变成稳重的中年人,也早已从当年的新手成长为业务骨干。

同年,由他主持的“黑山72-73号铁磷矿勘探”获得了地矿部找矿四等奖。

“你付出了人生中最珍贵的20年换来这个四等奖,代价有点儿大啊!”有人这么跟他说。

他笑着回道:“我已经很幸运啦,还有更多的人在地矿业默默奉献一生都没得过奖呢!”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将高奏凯旋曲叮叮当当.敲敲打打,不是锅碗瓢盆协奏曲,而是xx与xx黑山区域的矿石在“唠家常”。

珍贵的军大衣 阅读附答案

珍贵的军大衣 阅读附答案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专注下一代成长珍贵的军大衣阅读附答案
珍贵的军大衣林廖君
 屋外,寒冷的冬夜,大雪纷飞;屋子里,油灯的火苗舔着夜色,像贪婪的舌头舔着糖。

 父亲坐在火桶旁读《论语》:“……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我正在走神,“你小子在不在听啊?”父亲要冲我发火了。

 这时,响起了敲门声,山村的小学寂寥无声,敲门声格外响亮。

门开了,风雪卷了进来,一个瑟瑟发抖的陌生人立在门口。

 来人穿件军大衣,一身雪花,年龄看起来比我父亲大约小几岁。

这个人手扶门框,自我介绍说,他姓闻,是地质队的。

这次来这个山区探矿,现在迷路了。

父亲听了,眼睛一亮,热情地将陌生人迎了进来。

 父亲与这个陌生的闻叔叔热烈地攀谈起来。

说着,父亲突然一怔,用手指着闻叔叔,哦,你还没吃饭吧?你一定没吃饭!闻叔叔点点头。

父亲吩咐母亲,赶紧给闻叔叔下一碗热汤面,多放些生姜和辣椒。

 母亲有些迟疑,面条是有的,可是对于那个时候的家庭有点贵重。

其时父亲患有严重的胃病,温软的面条,可以减轻他的胃疼。

母亲以商量的口吻问道,能不能炒一碗饭呢?父亲的回答是否定的,这一刻的父亲显得威严而热情,说话一锤定音。

在鸡蛋和葱花的香味中,闻叔叔狼吞虎咽,这人真的饿坏了。

他把湿透的军大衣放在火桶边上烤,水汽旋转着向上升腾,湿漉漉的暖意在屋子里荡漾开来。

这天夜里,闻叔叔就住在我家,和我父亲几乎说了一夜的话。

 第二天的早晨,父亲把闻叔叔送出了山外。

这个矿老照片,勾起多少兖矿人的回忆!

这个矿老照片,勾起多少兖矿人的回忆!

这个矿老照片,勾起多少兖矿人的回忆!时间隧道,记录了激情燃烧的岁月,展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用南屯煤矿这套老照片,致那些感动我们的人物和岁月!承载着共和国煤炭发展的使命与梦想,1966年8月南屯煤矿破土动工。

来自全国各地的创业者汇集到贫瘠的鲁西南大地上……..第一个引进综采设备的矿井……第一个刷新全国综采一次采全高单产最高记录……第一个部级高产高效矿井……第一支华东地区百万吨综采队……第一家开办全国煤矿中外合资企业……无数个“第一”,在这个南来北往、屯情聚义的地方迸发!发展建设篇1971年4月1日竖副井永久井架1972年1月主井塔工程即将竣工1973年9月南屯煤矿原工业广场面貌1973年12月26日建成时称“鲁煤第一峰”的南屯煤矿当年八个采煤队千名采煤工挥掀舞镐年产五六十万吨煤炭80机组普采工作现场1979年引进日本综采机组在地面试运转综采工作面上的机组割煤情景1983年12月26日南屯煤矿投产十周年1985年正在建设中的原煤储煤仓原煤储煤仓建成祝捷大会1984年7月28日南屯煤矿首届科技成果表彰奖励大会1985年南屯煤矿第一个安全生产百万吨表彰大会现场矿属各单位向大会报喜1990年11月18日合资企业东方机电有限公司举行签字仪式1991年3月12日南屯煤矿综采掘设备自动测试系统鉴定会1989年6月26日南屯煤矿选煤厂建成投产国家验收会议会场验收委员会成员在选煤厂调度室1985年7月正在建设中的新办公大楼1987年南屯煤矿办公楼一侧工业广场一角文化生活篇1990年4月22日南屯煤矿职工食堂剪彩仪式1990年4月南屯煤矿职工食堂夜景1990年6月3日南屯煤矿游泳池开业职工踊跃到馆内看个好奇1990年10月1日南屯煤矿展览馆开馆剪彩仪式90年代初的矿区街道1990年南屯煤矿旅馆化单身宿舍80年代末90年代初南屯煤矿举办的历届职工田径运动会1989年10月13日南屯煤矿召开庆祝少先队建队四十周年大会少先队员向大会献词1992年6月南屯煤矿以257.5分的成绩获得全局职工田径运动会第一名“三八妇女节”系列活动著名相声演员侯宝林在南屯煤矿演出著名表演艺术家马金凤在南屯煤矿演出著名相声演员唐爱国、齐立强在南屯煤矿演出43年春华秋实,南屯煤矿发生了非一般的变化。

神东故事-一张陈旧的照片-一件陈旧的挂钟的故事

神东故事-一张陈旧的照片-一件陈旧的挂钟的故事

神东故事:一张陈旧的照片:一件陈旧的挂钟的故事一张照片,记载着一个故事,勾起一份回忆,也包含着一份情感……“以前钻探靠人拉肩扛,工作人员的出行、住宿都很艰苦。

”改革开放40年,地测人使用的钻探工具从“老千米”到全液压钻机的这一小小变化反映了地测公司的进步以及神东煤炭集团经济的飞速发展。

常年风吹日晒,肤色干燥黝黑,今年48岁的地测公司钻探队地面机台机长苏子明看样子略显老态,在布尔台三盘区BK227号孔施工现场,高耸的塔架下苏子明和他的工友们在钻孔施工。

1991年就在施工一线从事地质钻探工作的苏子明已经“扎根”在野外27年了。

苏子明说,“九十年代,地测公司还没有成立,那时候还叫地测队,我就在野外干测量了,那时我是临时工,我给人家打日工。

”像苏子明一样的临时工还有很多,他们多数是当地村民。

工程多时,他们能干几个月,没活就卷铺盖卷回家接着务农,等打听见开工的消息再接着干。

虽说收入不稳定,条件十分艰苦,但三十几块的日工资平均下来还算不错,这样讨生计的方式在那个年代也算让人羡慕。

可是,相比收入,当时的工作条件、住宿条件可就差了几个等级。

那个年代,苏子明接触过最好的钻探设备便是“老千米”钻机。

苏子明手里拿着一张陈旧的“老千米”钻机照片向记者介绍,“我们这一代人对这张照片上的工作场景感触最深刻,15米高的塔架,完全靠人工安装,又沉又危险。

你再看这块儿,是工人住的帐篷。

”如不是听了介绍,怎么也想不到铁架子上搭着一块塑料布,就可以住人。

要说变迁,首先是地质装备的更新换代。

钻探设备由最初陈旧的“老千米”、汽车钻机发展为全液压、大口径、深孔、定向钻机,业务也由单一的地面普通探煤孔发展为地面大口径、井下定向钻孔等10余种钻孔类型,施工工艺由起初的普通膨润土泥浆钻进发展为空气钻进、化学泥浆钻进,生产进尺由原来每年2000米发展至今21万米。

不久前,地测公司钻探单孔深度记录被刷新,在布尔台三盘区北部地质补勘工程中,施工的BK227号钻孔20天钻进641.87米,刷新了地测公司地面钻探单孔深度历史最高记录。

奥陶系马家沟组地层划分

奥陶系马家沟组地层划分

奥陶系马家沟组地层划分1. 认识奥陶系和马家沟组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有点“地质味”的话题——奥陶系马家沟组的地层划分。

听起来有点高深?别担心,我会把它说得通俗易懂,让大家像喝水一样轻松。

首先,咱们得了解一下奥陶系。

这可是个古老的地质时代,大约在四亿多年前的一个时候,地球上已经出现了许多生物,海洋里游来游去的都是当时的“明星”,像是古代的海洋生物。

这一时期的地层就叫奥陶系。

说到马家沟组,听名字就觉得有点诗意,对吧?实际上,它是奥陶系中一个特定的地层单元,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某些地区,尤其是西北部。

马家沟组里的岩石类型和化石都能告诉我们当时的环境和生物情况。

就好比打开一本书,里面写着那时候地球的故事!2. 马家沟组的特征2.1 岩石组成好啦,咱们接下来聊聊马家沟组的岩石组成。

这些岩石可是“身怀绝技”,一般由石灰岩和白云岩组成。

简单来说,石灰岩就像是一个古老的海洋笔记本,记录着很多生物的生活。

这里面的化石琳琅满目,从海洋生物到那些远古的“居民”,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白云岩则是石灰岩的“升级版”,经过一些化学反应,变得更加坚固,给了那些古生物一个不错的庇护所。

2.2 化石情况而说到化石,哇,真是个宝藏!在马家沟组里,化石种类繁多,比如腕足动物、三叶虫、海绵等等,简直就像是古生物的聚会。

科学家们通过这些化石,不仅能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还能知道当时的气候条件。

有些化石甚至能告诉我们这片土地经历了多少次风风雨雨,真是像看一部精彩的历史剧。

3. 地层划分的意义3.1 地层划分的目的接下来,咱们来聊聊地层划分的意义。

地层划分就像是在给大自然做分类,把不同的岩石和化石整理得井井有条。

这样做的好处可多了,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历史,还能为矿产资源的勘探提供线索。

简单来说,就是让咱们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宝藏的机会。

3.2 对未来的影响最后,地层划分还对未来有很大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咱们可以利用这些历史信息来研究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问题。

地勘人之歌

地勘人之歌

地勘人之歌
你,心头有着地心的热,一枚小小的岩石,在你的眼里,从表象到三维,鲜活地走出,它们的过去现在未来,这时的你,既是它们的孩子,又是它们的父亲,火热跳动的光芒,是你眼睛的色彩,有着大海一样的深邃。

——题记
高原大山,重峦叠嶂
那高傲伟岸的山峰
袒露着艰辛与强悍的模样
使所有匍匐者为之仰望
在大地与苍穹之间
那突兀而峻峭的岩石
浸染着风雨的力量
是你历经沧桑的向往
那些数不清的黎明与黄昏
在荒瘠的山岗上,
我看到你的身影
寂寞而荒凉
陪伴着你的
是丛生的荆棘
鼓鼓的行囊
装载了你所有激昂的思想
作别了家乡的月亮
留下一个深沉的背影
给你的家人张望
你要去太阳升起的地方
湿润的白云,总是
驮不动,你沉重的思想
带着青草味道的衣衫
流动在高原的风中
像是一面帆,涨满了希望。

欲望
是一轮辉煌的太阳
沸腾在
你野性的胸膛
你深邃的眼睛里
闪耀的是不屈的光芒
你说这是时代赋予你的使命
你脊背上的历史
艰辛而漫长
你手中的铁锤
是岩石的音响
唱着你所有的青春和梦想鹰啦,请你告诉我
那些古老而神秘的传说
那些洒满高原的色彩
那些使太阳闪耀光亮
那些永不停息
辗转于高原大山间的步伐需要的是一种怎样的信仰亘古不变
目光之外,你
用血红的手臂举起松明火把告诉我
这是神圣的呼唤
高原大山,山河海洋
太阳的方向
是地勘人的向往
也是你,最终的信仰。

地质队的旧时光

地质队的旧时光

地质队的旧时光地质队是一个特殊的团队,他们在大自然中穿梭,探寻着地球的奥秘。

他们的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还要有耐心和毅力。

回首他们的旧时光,仿佛能感受到那一段段曲折而又充实的岁月。

早晨,第一缕阳光透过树梢洒在大地上,地质队的成员们早早地起床收拾行囊,准备出发。

他们穿着厚实的登山服,背上背包,带上工具,迈出坚定而有力的步伐。

他们要走进山区,深入地底,去寻找那些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宝藏。

他们走过险峻的山脊,跋涉在崎岖的山路上,挑战着大自然的极限。

有时,他们要攀爬陡峭的山崖,只靠一根绳子和手脚的力量。

有时,他们要跋涉在密林中,披荆斩棘。

但是他们从未退缩过,每一次的困难都是他们前进的动力。

终于,他们到达了山脚下的一个矿区,这是他们这次实地考察的目的地。

他们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着地面上的矿石。

他们的眼睛炯炯有神,仿佛能看到矿石深处的秘密。

他们利用工具采集样品,用精密的仪器进行分析,研究地质变迁的过程和规律。

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他们穿过矿区向更深处前进。

他们在地下的洞穴中摸索着,他们壮阔的背影仿佛一个个勇敢的探险家。

他们趴在地上测量温度、湿度和气压,他们用耳朵聆听地壳的声音。

他们的手摸索着冰凉的岩石,他们的眼睛注视着地质断层的脉络。

当夜幕降临时,地质队的成员们在营地里熊熊燃起矮小的篝火,围坐在一起。

他们烤着食物,品尝着大自然的馈赠。

围着篝火,他们分享着彼此的发现和思考。

他们争论着,探讨着,为了寻找真理而努力奋斗。

夜晚过去了,新一天的旭日东升。

地质队的成员们再次背上行囊,准备进行下一轮的勘探。

他们急不可耐地返回到矿区,继续他们的工作。

他们一遍遍地重复着采样、分析、观察的步骤,直到获得最准确的数据。

这段时光或许短暂,但对于地质队的成员们来说,却是永恒的记忆。

他们在大自然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领悟到了地球的智慧。

他们的旧时光充满了汗水和泥土的味道,充满了挑战和胜利的喜悦。

地质队的旧时光,是一曲壮丽的交响乐。

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着不同的乐章,奏响了生命的旋律。

长年累月造句八句_成语造句

长年累月造句八句_成语造句
④由于领导改变了作风,伤感网名,使得许多长年累月没能解决的问题,迅速得到了解决。
⑤勘探队员长年累月在各地寻找地下宝藏。
⑥长年累月的岁月磨炼出了他那坚强的性格。
⑦地质队的同志们长年累月地在野外工作。
⑧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他长年累月地在外跑车,十分辛苦。
长年累月造句八句_成语造句
长年累月八句
【长年累月解释】形容经过很长时间。长年:多年。累月:一月又一月。也作“经年累月”、“穷年累月”。
【长年累月造句】
①为了别人的幸福,他长年累月默默地辛劳着,专做好事,无私奉献。
②地质勘探队员长年累月地在野外工作,难得回家与亲人团聚。
③经过他长年累月的刻苦钻研,

地质队的旧时光

地质队的旧时光

地质队的旧时光地质队成立之初,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团体。

队员们都怀揣着热爱地质事业的梦想,他们志愿加入地质队,为国家的地质勘察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虽然经费有限,装备简陋,但是大家却怀着无比的激情和豪情投身于工作之中。

那个时候,我刚刚从大学毕业,对于地质勘察的工作一无所知。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学习,我渐渐地爱上了这个行业。

工作中的辛苦和困难无法阻挡我去追求知识的渴望。

队里的老师傅们无私地传授给我地质勘察的技巧和知识,我感激不尽。

那个时候,我们常常徒步进山,挖掘地质样品,进行详细的地层观察和测量。

一天天,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我们变得更加坚韧和勇敢。

队员们之间互相扶持,相互鼓励,一起克服了一个个的困难和挫折。

也许是因为经过了这么多的困难和挫折,我们更珍惜一个个迈向成功的时刻。

当第一次发现一座矿藏时,我们兴奋得像孩子般欢呼雀跃。

那一刻,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的付出与努力是如此的值得。

随着地质队的不断发展壮大,我们的工作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我们参与了多个大型项目的地质勘探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我们的队伍也不断壮大,新的成员加入进来,带来了新的想法和思路。

每个人都在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着。

20年了,地质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了先进的勘探设备和技术,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我们参与的项目也越来越多,地质队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荣誉和奖励。

我依然怀念那个最初的地质队,怀念我们一起奋斗的时光。

回首往事,我深深地感慨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地质勘察是一项有着重大意义的工作,它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福祉。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伟大事业的见证者和实践者。

未来,我相信地质队会越来越好,我们会以更高的姿态迈向新的征程。

我期待着将来的日子,继续为地质科学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地质队的旧时光已经成为我们宝贵的回忆,它将激励我们更加努力,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地质队的旧时光

地质队的旧时光

地质队的旧时光地质队是一个古老的组织,他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

他们的使命是探索和研究地球的奥秘,以及为人类的生活和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持。

在上个世纪,地质队曾经辉煌一时,他们探索了许多未知的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回想起地质队的旧时光,让我们先来看看他们的成立。

地质队成立于19世纪末期,当时正值工业革命的大发展时期。

人们对地球的了解非常有限,地质队的成立正是为了填补这一空白。

在成立初期,地质队的成员主要是一些富有热情和好奇心的科学家和探险家,他们自愿加入地质队,为的就是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的奥秘。

在那个时期,地质队的工作非常艰苦,探险队员们要穿越丛林、跋山涉水,才能够达到一些偏远的地区进行探索。

他们要面对各种自然灾害和未知的危险,但是他们的热情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他们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发现。

在地质队的旧时光里,有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

有一次,一支探险队员在一座偏远的山区发现了一座新的矿藏,这个发现不仅给当地的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同时也让这个探险队员成为了一名英雄。

还有一次,一支探险队员在海底发现了一座古老的海底遗迹,这个发现让人们对地球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地质队的成员们不仅在实地探索中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发现,同时也在实验室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他们使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对地球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科学依据。

他们的工作成果不仅受到了科学界的高度评价,同时也为地球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质队的地位和作用逐渐被边缘化了。

现代的科学技术已经能够取得比较精确的地质数据,而且很多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地质研究机构,这些机构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更先进的设备,所以地质队的重要性逐渐被淡忘了。

现在,地质队的成员们多是一些年纪比较大的科学家和探险家,他们曾经辉煌的工作早已成为了过去。

尽管他们的工作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重视,但是他们依然对地球的研究和探索充满了热情。

献身核地质铸就三光荣

献身核地质铸就三光荣

国土资源 L AND &RESOURCES们加把劲,我顺手捡了根树枝,扮过,她们的存在,也为七队的找矿在春天到来时,我会带着女朋演起记者去采访他们。

我提高嗓门事业,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友来到矿区踏青,爬上山头,看着问他们:“再打一米累不累?”他我的女队友蒋健美,研究生毕眼前漫山遍野的杜鹃花。

对她说:们就大声回答:“不累,哪里会累业,在山上和我们这群男人一样背“看!这就是我工作的地方,方圆啊!”接着我又大声追问:“再加仪器,背样品,冬天用刺骨的冷水百里,地下千米,全是我要找的宝一米行不行?”这些钻工大哥们这冲洗样品,手肿的像根胡萝卜。

但藏。

我要解开地下的万古之谜。

今时候已经被逗笑得前俯后仰了,大是她从来都是乐呵呵的。

有一次我天,万亩山花只为你开!”家都异口同声“行!”就在欢声笑们在出野外时碰到了一条蛇,她吓最后,我要感谢大家,尤其要语中,大伙一股劲把这个孔打成了的大声尖叫,从她的眼睛里我看出感谢各位地质前辈,是你们给了我我们这矿区最深的一个孔。

了她的恐惧,然而短暂的心情调整们一个标杆,并用岁月托起了我们瞧!其实,只要我们善于苦中以后,她又和我们一起出发了。

在的梦想。

请祖国放心,我们有担作乐,干地质工作也能变成一件快收队回去的路上,她一边摘野果,当,我们有信仰,地勘报国已融进乐的事情。

一边哼着小曲,快乐的就像个孩了我们的血液和骨髓,为了国家资在七队,还有一群特殊的人,子。

遇上休息日或晚上,她有时也源战略安全,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从三八钻机手到现在的“女汉和我们一起斗地主,打游戏,给本复兴,为国找矿,舍我其谁!子”,她们的身影一直都没有消失来寂寞的时光增添了许多的活力。

家好,我叫钱尹生,今年优秀人员,为了核事业,其中有的代……伴随着队伍由小变大,由弱大78岁,是浙江省核工业二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舍弃优厚的变强。

六二大队原党委书记,作为一个为工作待遇,来到了严格保密的地质在创业前期,没有像样的办公铀矿地质事业奋斗了40多年的老地队,甘愿以青山为伴,以沟壑为室,没有先进的装备,没有便利的质队员,回顾历史,历历在目,借营,艰苦创业、甘守清贫、默默奉交通,庙宇、祠堂里办公,马灯、此机会,围绕“地质三光荣”精神献……是理想、信念、光荣和自豪汽灯下绘图,住帐篷、睡地铺……谈些体会,今天我报告的题目是感让我们爆发出无尽的力量,把艰野外工作的艰辛就更甭提了,在荒《献身核地质 铸就三光荣》。

高三作文(杂文)可否,永不落幕-可否-!

高三作文(杂文)可否,永不落幕-可否-!

可否,永不落幕?可否?!王润,祖籍浙江温州,1976年9月9日生于延安窑洞1979年随父母回京。

现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九五级文学专业。

夜游童未央夜半升起了第一阵秋风,绵密而且细致,沉寂了一整个长夏的白布窗帘开始拂动,我惊然从黑暗中醒转,看秋风渐渐滤人,耳畔传来浓重的鼻息,我想象着,繁华街路上那些细密的尘埃,如何在呼唤声中勃然起舞而生机盎然。

火红的烟头在空气里明灭。

此刻有谁,还在黑暗中辗转,怀抱了一丝清凉,默默谛听着你无尽的秋声呢?处处高楼广厦,是处灯火黯然,惟有这不眠的夜晚,无边的夜,广阔的夜,遮伏了你刚睡的孩子的秋风的夜呵。

我想起北大的夜晚。

在北大,我度过了生命中最重要也最美丽的几年。

我不想说课堂、食堂、图书馆,也不想说骤然空寂下来的午后,因为每一个用心从大学校园走过的人,都不会忘记他读书时的那种生活,那是平平淡淡但却永远昂扬向上的日子。

黄昏时有人坐在湖中的石船上,怀抱着一把吉他,反反复复吟唱一首旋律单纯而忧伤的情歌:“我为你唱首歌,祝你天天都快乐,……”我远远坐在他身侧的一块大石上,两只脚放在水中,看树们在昏黄的斜阳里巍然不动。

空气里浮动着去年的花香,我真想走过去,对他说:我喜欢你的歌,我喜欢你的忧伤。

但是我不敢,因为我喜欢的,只是围墙内青春营造的气氛,只是一段虚妄而怀恋的旧时光,但它永远是心底纯真的烂漫,是校园围墙锁不住的对未来的设计和构想。

多少年后我想起那少年,他那悠长的吉他声和午后清越的歌声,还会激起我心中隐隐的惆怅。

在北大的日子是悠闲的,懒散的。

我常常在正午携了一卷书,找一处隐蔽的地方消磨上一整个下午。

星期六是柿子林的节日,彩灯闪耀,乐声辉煌,青春勃发的面孔暂时从功课中解脱出来,暖洋洋的空气和薰香扑面的夜色为这些灿烂的明眸做出了最好的注解。

我笑着,站在玻璃窗后微笑地注视着我的这些未来将担当重任的学友们,充盈的日子,清贫的生活,傲然不可一世的气魄和心胸,这就是校园里的青春呵!无一例外地做过许许多多的梦,无一例外地构想过围墙之外的岁月,但是梦终究要碰撞在岁月的年轮,现实羽翼下的天空,永远是阴沉、灰色。

长篇小说节选——老牛吃嫩草

长篇小说节选——老牛吃嫩草

长篇小说《远逝却永不褪色的记忆》小说描写了一九六四年,来自不同高等院校的十三名应届大学毕业生,被分配到同一个地质勘探队。

他们所学的专业不同。

第一年,一律劳动锻炼,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改造世界观。

他们在艰苦的劳动中增强了体魄,净化了灵魂。

然而,他们投入本专业工作不久,遭际了千载难逢的文化大革命。

在十年的荒唐、蹉跎岁月里,他们感悟了世事沧桑,人间百态。

他们个人的事业、爱情、命运,起伏跌宕,五味杂陈,无不打上时代的印迹。

老牛吃嫩草一号钻机的设备今日开始安装。

劳动锻炼的大学生们跟随安装队曹班长一班人协助安装工作。

被搬运到山上的钻探设备和塔材散放在基台的周边,在安装队宋副队长的统一指挥下,基台木、踏板、钻塔塔脚最先安装就位。

专业安装钻塔的工人站在钻塔的四个角上,头戴安全帽,腰系安全带,好像盖楼的架子工,将递送到他们手中的一根根塔材安装固定,层层向上。

最令大学生们惊奇的是那位宋副队长,他竟能在散乱的塔材中,指挥工人们按着组装顺序递送给安装工,无一次差错。

说起这十二米高的钻塔,塔材近百件之多。

每层塔材并未标明编号,层间形状相似而规格不同。

能如此娴熟地记住它们的安装顺序,真是记忆超群,指挥若定。

工人们议论说,这位新上任的宋副队长有两下子,只是不善言谈,干起活来好像是“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

跟他一起干活省力,还挺出活。

宋副队长正是与邱野同乘一辆卡车报到,又与大学生们住过对面炕的宋师傅。

老舍友相见,一起干活倍感亲切。

吃过午饭,人们在基台周边休息。

有的晒太阳,有的吸烟,也有人在聊天。

葛玉琢与一位细脖大脑壳的钻工聊天逗趣,那人叫罗茂。

工人们送他一个绰号----大脑袋。

这是取其外貌,并无贬义。

可巧的是在钻具中有个异径接头,它的一端粗有一百二十六毫米,另一端细有五十毫米左右,熟称大脑袋,与罗茂碰脸了。

罗茂是个爱开玩笑的人,不管对方是领导或是普通工人。

大家都熟知葛玉琢碰上罗茂,一个“皮子”,一个“活宝”总会热闹一场。

勘探队(组诗)

勘探队(组诗)

勘探队(组诗)马行,诗人,剧作家,生于山东,毕业于南京大学,参加第17届青春诗会,鲁迅文学院第7届高研班学员,202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习惯潜行在罗布泊、羌塘、阿尔金山等勘探无人区。

出版诗集《无人区》,作品获中华铁人文学奖、泰山文艺奖、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奖、宝石文学奖等。

地理文学践行者。

在罗布泊镇我一个人坐着。

天地空荡仅剩一个落日而落日,似乎没有看到我它又重又大只是自顾自地往下落在天山中路远,说那么多话干啥要那么多东西干啥吃那么复杂干啥向左30里再向右40里一棵老榆树站在了一户哈萨克人家门口没有村庄,没有邻居没有风也没有狗篱笆墙内,天山,土灶,支着铁壶铁壶里有水牛粪火苗,那么轻那么蓝柴达木啊,勘探队卡车停下,路就停下帐篷扎下,远方更远这一年张二皮,辞职罗伟,调走测量员崔明明,到新加坡读研究生去了刚才,刮大风我唯一的月亮,在柴达木山上只停留了一小会儿也消失了勘探队雪山联欢会记卡车,雪山,酥油茶熊熊的篝火人群中,小花狗跃上塑料方凳在我身边歪着脑袋一动不动刚劲的现代舞之后勘探女队员桑珠玛那小蒿草一样的歌声可是通天的密令?来吧,来吧!都来参加勘探队的这联欢会吧举目望去,繁星闪烁,月亮正向这儿疾走。

侧耳听空谷之中传来了急促的江水奔流声勘探途中:那曲草原上的一朵小花它太小了天地也太高远了我正要上卡车呢,却见它淡黄的小花瓣好像在颤抖大雪山之迷大雪山下,我们扎帐篷大雪山下,我们生火做饭大雪山啊也许不是一座山,而是一座前世的城堡卡车来了勘探队的人也来了鹰飞,水流东南风不停地吹却不见门打开望阿拉湖站在巴爾鲁克山顶上我只能望一望啊踮起脚尖,望那大片的椭圆形蓝阿魏花一样的轻那儿曾是中国领土后来被沙皇俄国割走了我不能再向前了据说,唐代诗人李白就出生在阿拉湖畔可我真的不能再向前了,我与李白的故乡已隔着一道长长的边境铁丝网三个勘探女工翻过一块高坡又看到那三个勘探女工了,身影是那么亮脚步又那么轻似乎带着整个大戈壁在向前肩上斜挎的工具包忽高忽低我总觉得里面,可能藏着最淘气的三个小鬼:死寂、绝望、荒凉勘探者永不停歇大戈壁就永远年轻她们越来越远过了一会儿视野中隐约的地平线也不见了,整个天边只剩下几丝云彩勘探之晨请把牛粪火熄灭把水壶,工衣,还有那本掉了封皮的《惠特曼诗选》统统塞进背包请把帐篷收起,再将卡车发动请相信,山谷里吹来的风是一个传奇也请相信,歌声即密令,那林中的鸟向我们报告了黎明……勘探,勘探我们要把大地之门关闭勘探,勘探我们还要把大地之门打开莫问为什么要远行莫问钥匙在哪里再过一会儿,当天空渐渐转亮,勘探队所有的黑黢黢山冈悬崖,大道都将清晰起来在塔城的街上看榆树白云们慢慢巡视塔城的街上,风在悄悄游荡一棵棵的榆树无论屋前还是街边很少站成排或许是偏远得太久,多是散漫地生长就像白日梦傍晚的光,落在对面榆树身上油亮亮的温暖,又性感我不由自主地走上前我突然相信我如果伸出一只手,轻轻地拍一拍,它也许会开口说话第七十一天:加伊尔勘探区大风也不知为什么一天又一天,就是不停下来大风把穿红工衣的勘探工人吹成旗子吹得石头直向着天边跑也不知那一块块石头可否就是天地之精灵?今天,是我来加伊尔的第七十一天风更大了天也冷扎下帐篷加伊尔山脉披头散发坐在门口我搬个马扎坐在里面。

11月诗选(22首)

11月诗选(22首)

11月诗选(22首)/杨昌群深秋行吟山上的枫叶经霜而红带来大地深藏的呼吸不经意的行走化为一瞬白云从远方飘来可知大海深处高山之巅悠悠沧桑化为瞬间的开怀小猫那么小仿佛以前都是旧的世界儿女情长剑胆琴心几多推敲几多演绎邂逅一个秋天红了山野红了无往不复的流光深秋深几许,深了红尘滚滚生死离别在一个男人和女人的尘世野花野草野山野水野的不能再野依然无法逃避古老的印记高山幽谷,远处是海你的微笑遁入深秋深处2018.11.3明道观秋思追赶山野的呼吸踏入明道观的洪荒枫叶红在眼前苗榆果红在隐处唐朝的古银杏呼吸了千年的流光只是今天的脚印蹴新,湿润追赶一抹莫名的秋思宁静的大海每天也是新的只是那些旧时光蛰伏于行走的缝隙跳跃而出倏忽飞逝千年往事百年思虑在山野的呼吸里追赶着游子的乡愁2018.11.4栾树栾树的灯笼红了一捧泥土一把沙子隐居在深秋的绿云之间想起一个秋天一个栾树一样的女子红扑扑的脸庞来自草原深处的女子策马扬鞭,追赶过谜一样的青春八仙墩,海神笑如浪花环海徒步,仰口到团岛那年秋天立交桥旁栾树一样的女子问我大哥,这是什么树多年以后才知道,是栾树2018.11.6立冬饺子立冬的饺子走过大江南北的记忆饺子白白嫩嫩芙蓉出水携带着万千风情三个女人六口锅边包边煮热气腾腾的生活场景客如过江之鲫且去且留蓦然回首山野人工智能日行千里人文关怀是否式微总有一天擦肩而过挥别立冬在美食广场吃饺子想起妈妈包的饺子滋味2018.11.7矢量机之馔举起一只山楂干红的绛红羽毛的小鸟飞越立冬的初夜月亮归隐田园饮一盏菊花鼎脔的美意霏雨时隐时现编织了大海的针线银杏叶身披黄裳与一杯青啤闲聊老街里院的传闻爬山的驴子也有慈悲欢乐的情怀为一个物象装上矢量机动力飞进沧海巫山的烟云踏入冬的江湖,饮了红男绿女的雪月风花2018.11.7陪爸妈看地图是谁点燃明亮的星子照耀家乡金秋的夜晚我陪着老爸老妈铺开看一张新版地图不是旅游地图也不是等高线地图地质队的老技术员绘制过很多大西北地图也画过山东地图老爸和老妈退休后去过很多地方眼前这张地图是比例尺小得不能再小的莱芜城乡地图我陪老人在地图上踱步指点山川往事如烟怀想,唏嘘,感恩有一种安康幸福叫宁静2018.11.9菊花何所思把秋去冬来的诗句拆散放进一朵朵菊花红如霞,白如玉黄如雏鹅漫步练习似曾相识的飞翔陶渊明的菊花酒饮醉了江南的吴侬软语长城上下逶迤的乡愁在大海的波涛上闪烁暴风雨也被拆散了一缕游过太平洋一缕跋涉横断山一缕偷闲怀念斑斓的秋忆把一些旧时光拆散在七彩的菊花阵里逗留海风吹过南山拿起冬天的杯子斟满了春意盎然的追梦 2018.11.10霏雨那罗延窟霏雨湿润了山野草木,巉嵒,冰川遗迹明道观的古银杏在心中摇曳,金光闪闪不知名的小土狗跟随驴子的步伐只走路不说话在那罗延窟独自嬉戏苗榆果红艳的露水引我爬上峃石陌生的土著男子说小时候吃过早忘了味道飘渺的大海也有恍然如梦的遗忘丝丝霏雨让人品尝山野的滋味大海的气息冬叶斑斓痴情如花眺望玉洁冰清的心想霏雨从山野走过带来寂静如烟的惆怅2018.11.11初冬采收初冬,看到农民兄弟采收青萝卜和大白菜白菜一颗颗伫立浸染了青松苍柏的颜色仿佛菜蔬中的豪杰威武而深情萝卜一排排并肩而卧好似青葱的宝玉走出古老的乡野立冬与小雪之间阳光在大沽河流域行走青萝卜翘首以待大白菜抱团以亲一条铁路线飞架而过牵手了沉甸甸泥土的甜蜜 2018.11.13铁丝网赋格曲第一代,104年前德军在青岛防线修建一战前期高水准堑壕纵深铁丝网设置机动重机枪阵地阻击英日联军进攻第二代,77年前日本鬼子以强化治安为名修建16公里长壕沟碉堡铁丝网从山东头到板桥坊4个卡子门由日伪军警把守检查甚严且会搜身第三代,72年前美军指导蒋匪军构筑二战先进水平堡垒连环铁丝网挂有警报装置阻挡解放军解放青岛第四代,近3年来不知什么人出于什么立场什么心态修建尖刺倒钩铁丝网路边海边林旁溪旁架网挂刺严防野生动物以及市民、游人、驴友、仙客这里,已没有哲学美学这里,只见一片人心不古的荒漠2018.11.15黑猫黑得一塌糊涂黑得古往今来小黑猫没有流浪的神态亦无放逐的不适银杏叶闪闪飘落念经人遗忘了丘处机的诗篇不在千年以前也不是偌多年之后邂逅于冬水潺潺的彼岸有些事,有些人落寞了秋去冬来的时光有些话有些心声穿越太虚幻境而不自知宛如金玉飘零黑猫踩住一枚橡树叶子逗留于神仙窟宅,黑也是一种看不清的存在不知道你面目皆非不知道你痴心徘徊2018.11.18飘落海水在山野间飘落候鸟的飞鸣也在斑斓深处喘息我赞美那些孤独的侠客在山野行走解放那些受困的飞翔飘落于一方人杰地灵大海的呼吸喷发着霞光万丈的芬芳感恩大地母亲将一片片落叶拥入怀抱飘落在种子成熟的季节风花雪夜的故事萝卜白菜的幽香月亮的传说飘落了岁月妖娆而有诗人的行吟 2018.11.18饮酒山野间二航校的飞机飞过郁郁田野波光潋滟远方的候鸟飞过天涯海角的惆怅放下翅膀背起行囊穿越一些青春往事在山野间饮酒指点山河岁月流觞饮一盏青山依旧饮一盏大海波涛古老的传说飘落在山海之间的苍茫饮了,这一杯古今幽思饮了,无往不复的痴情2018.11.18小雪饮酒白居易的饮酒诗让每一朵雪花欲罢不能酒虫子笑靥如花有雪的日子,难舍一种思念小雪同饮,汾酒飘香开国大典的美酒拥抱着高粱、麦子、小米以及黄土高原的泉水拥抱了五千年一瞬今宵空清月圆饮意徜徉把盏飞斝,雪花飘洒忘了是在山野还是市井忽梦连杯吞下汾酒杏花村多了一个痴情的牧童2018.11.22小雪诗会慢煮了诗文乐章期待一场尘世的初雪小雪诗会的朋友携带了雪花、诗意、远方在时光的洪流中吟唱一场雪花相遇从此有了人生的痴情青弦书社清瘦的笑容让我想起厦大上弦场军训卧倒匍匐前进训练检阅文朋诗友来自岛城各界十月十六的月圆恰如诗歌的海人生的遇朗诵一首诗歌吧对生活诉说浪漫衷肠白露为霜,栾纪曾,曹安娜小雪诗会轻轻抒写了纯粹的诗歌以及冬天有关雪花的洁白2018.11.23太平晓钟阳光打了一个喷嚏穿越11号线地铁轻轨穿越冬天的山海城太平晓钟,万古千秋从宋朝太平兴国年间出发看到今日的流水行云青衣道长对我说正月初一和十五升国旗太平宫的妈祖殿不仅是一个民间传说右侧文昌殿左边财神殿关老爷在尘世无处不在在妈祖殿前许愿临别辞谢慈眉善目的道长阳光打了一个喷嚏或是远方的亲人或是别处的朋友在太平宫想起春花秋月想起大江大河眺望下一个太平盛世做一回家国天下的搬运工2018.11.25混元石混元石有古代星图隔几年去猜一次然后丢进爪哇岛丢进太平洋犹龙洞拜了全真七子洞里黑黝黝依稀辨认了日月光辉赵孟頫的字隐藏在巉岩丛中混元石是它另一个侧面洪元、混元、太初我怎能猜得出宋朝的星空北斗九星的两颗隐星有一颗至今难觅是不是混元时代的月亮从远古来到今空混元石的星子排列连接做了一个词组我想不出其中深意如同下一轮混元直把所有万千风情遗忘2018.11.25桃花小猫桃花等候了三千年留下断章三百首我在寻觅桃花的困顿中听到隐形的猫呜仙桃石曾经是一朵桃花吗红艳艳,笑盈盈轻描淡写一些红尘沧桑,古今情种五个童蒙欲开的小猫黑猫,白猫,花猫曾经是五朵桃花还是杏花或者土木瓜或者无量果陌生女子说这些小猫比家养的小猫似乎更干净更漂亮我欲言又止不知她是否体会鸟笼子和荒郊野外有关语言和小猫和桃花的种种难以言明的幽思2018.11.25抱桨——题马远《秋江渔隐图》恍然一张旧画保存了800年的温暖飞越大海直上云霄深秋鱼儿归去抱桨浅睡的诗人做客华胥古国拥抱母系社会的繁华饮了轩辕美酒司空曙的诗意潜入宋朝的长天秋水马远老兄你藏在一幅画里漫游了青岛2018.11.27芝麻惊鸿一株绿芝麻闯进视线穿了青黄的蓑衣披了飘逸的面纱陪伴着冬天等候一场畅快淋漓的飞雪不是石缝中的野杜鹃也非岩隙里的小松树早街,行人如梭墙角砖缝钻出的绿芝麻婷婷玉立比肩齐眉绿色的籽房一排排在清淡的雾气里迟迟不愿醒来是黑芝麻还是白芝麻或许不再重要大山里的野芝麻夏天会开艳黄的串串花一株双叉绿芝麻翘立在人烟稠密的唇际邂逅之美,翩若惊鸿2018.11.28一切都不是偶然神秘的山东青萝卜抖落一个季节的尘埃崇山峻岭磨练了奔向大海的诗篇西风白马的暖冬碰撞心理大师的波澜大丫头,小伙子从前读过弗洛伊德的书对一个梦遗忘已久饮了海派风味的夜色文学和心理学深深对流过几番前日的梦境解了一半行吟的诗人寻觅北斗星图两颗隐星正在流浪一颗在你的唇齿之间另一颗在旋转飞盘的背面2018.11.29为王选写一首诗歌把黑暗世纪邪恶的鬼魂挖出来晾晒把黑樱花深处的毒液从蔚蓝的海水中分离出来鼠疫,霍乱,731魔鬼亡国奴的结局在细菌武器前不言而喻一个江南女子生于上海的义乌人崇山村细菌站死难者亲属慈悲,善良,坚强她站在文明时代的阳光下调查,取证,诉讼捍卫生命尊严和人类良知今天,为王选写一首正大光明的诗歌为人类种族的延续写一首悲天悯人的诗歌为所有宗教、道德、人性写一首纯洁稚嫩的诗歌2018.11.30杨昌群,笔名若风、骑马看海,厦门大学中文系毕业,现居青岛,中国散文家协会、山东省散文学会、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市北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市北文艺》散文编辑,美国《诗天空》中文诗刊编辑,著有散文集、诗集多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队的旧时光
作者:刘晓玲
来源:《资源导刊》2019年第04期
前些天回四川老家,我偶然碰到了一位30年未曾谋面的地质队老同事。

他盯着我看了半天,惊讶地说:“你是晓玲吗?真看不出来啊,你头发短了,身材胖了……”听他这么说,我略显尴尬,下意识地摸了摸脸,心里无限感慨:“是啊,岁月催人老,我也一把年纪啦!”
寒暄一番后,老同事高兴地扫了我的微信二维码,从此我们便成了微信好友。

突然有一天,他将我拉到一个名为“四分队小树林”的微信群里。

四分队?这不是我曾经待过的地质队吗?在这个群里,都是当年在地质队一起摸爬滚打的同事。

他们都很健谈,而我大多时候都是一名“潜水者”。

但当他们聊起曾经的工作和生活的时候,一下子勾起了我对川西北高原及四分队的深深怀念。

1978年,刚刚高中毕业的我未能如愿跨进大学校门,母亲便托青海的同事让我去格尔木复读。

恰在此时,父亲所在的地质队招收职工子弟,我便放弃复读的机会,于当年11月初背着行囊与200余名地质队职工子弟一块来到了地处川西北高原的康定市。

一路上,我们离开眉山,经过成都、雅安,穿过二郎山,路过泸定桥……经过两天的颠簸,我们终于到了康定市。

休整几天后,我被暂时分到泸定县烹坝化验室工作。

初次离家的我,尽管没能圆上大学的梦,但对陌生的川西北高原充满了新鲜感,对即将迎来的地质队生活充满憧憬和遐想……
分配到化验室工作的姑娘们,大多都是职工子弟,和我年纪相仿,十五六岁。

下班后,我们像小麻雀儿似的叽叽喳喳,闲下来的时候不是唱就是跳,不仅学会了《康定情歌》《橄榄
树》等歌曲,还学会了跳舞。

每逢周末,我们便三五成群到小镇上采购蔬菜、肉罐头、水果……回到营地后,我们将煤炭放进铁炉子里点着,支上锅,加满清水,然后再放入辣椒、花椒粒等调料,就围坐在炉子旁静待水开。

水刚冒泡,我们就急着往锅里放青菜、午餐肉,还沒等煮熟就争先恐后地往嘴里塞,边吃边仰着脸大口哈气。

食物下肚后,有的女孩辣得不停用手往嘴里扇气,狼狈得煞是可爱。

川西北高原的冬天很冷,对我们这些爱干净的姑娘来说,洗澡是件奢侈的事情。

幸运的是,离我们队部不远就是远近闻名的二道桥温泉。

据说清乾隆年间,打箭炉同知符兆熊见此地温泉宜人,便在该处修盖了浴室。

解放后,二道桥温泉几经改建,集浴池、餐厅、茶座、客房雅间为一体,吸引了很多人慕名而去。

那里的水温约有40度,泉水自地下涌出,但伴有刺鼻的硫磺味。

刚开始,我闻不惯这种味道,但苦于没有地方洗澡,慢慢也就习惯了。

每次去洗澡,我们七八个女孩脱得光溜溜的,慌不迭地跳进池子里。

记得有一个叫娟的女孩总爱在池子里追着我们嬉闹,边拍水边追着非要摸我们的肚皮、屁股,吓得我们四处躲闪……每次洗澡,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水中嬉戏,剩下三分之一的时间胡乱搓洗两下便从池子里爬了上来。

第二年春天,按照地质队领导的安排,我们新招的200多名职工集中在康定大队部参加培训,然后根据考试成绩分配工种。

后来,我被分配到三分队物探组。

5月初,我们坐着敞篷汽车,一路哼着《康定情歌》,向目的地——甘孜州白玉县昌台嘎拉多金属矿区进发。

5月的高原上春寒料峭,无孔不入的沙尘席卷全身。

我们尽管戴着口罩,用围巾把头包裹得严严实实,但仍被折腾得苦不堪言。

中途住宿时,我弄了一盆温水洗头,洗完后发现脸盆的水黑乎乎的。

住宿的旅店和餐厅到处弥漫着牛羊的腥膻味,几乎让我窒息。

我一下子开始失望起来,这就是野外地质生活吗?
3天的颠簸后,我们终于到达白玉县昌台嘎拉多金属矿区。

该矿区坐落在两山之间,旁边有一条不知名的小河静静流淌。

打前站的师傅们已将居住的木板房搭建好,我和其他七个姐妹合住一间。

属于我自己的空间,不过是2平方米的地方,一张简易木板床和一个放置生活用品的木架子。

我颤颤惊惊地爬上木板床铺好被褥,收拾好生活用品,又在木架子上摆上了我带来的高中课本。

老师傅们用钢炉烧好了热水,我赶紧打来热水把满是沙尘的头发洗干净,然后不顾川西北高原的寒冷用水冲澡……很快,疲惫不堪的我躺在那吱吱嘎嘎响的木板床上进入了梦乡。

刚到矿区,一切都是那么新奇,每天背着物探仪器跟随老师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沿着一个个异常矿点拉线、埋电极,记录测量数字……尽管荆棘丛生、道路崎岖,但我们全然不顾。

地质工程师告诉我们,这里将成为甘孜州最大的多金属矿区。

我们当时虽然懵懵懂懂,但内心还是十分激动。

在矿区最苦的莫过于生活供给常常“断顿”。

那时交通不便,所有的生活用品要从康定运来。

遇到塌方,情况就更糟了,除了腊肉、腊肠等腌制品还能食用外,蔬菜类的几乎全都烂掉了。

这时候,吃腌制品或豆瓣酱泡饭几乎是常事。

记得有一年夏天,我几乎一个月没尝到过新鲜蔬菜,上嘴唇竟然裂了个口子。

周末时,为了吃到蔬菜,我们几个姐妹便在老师傅的带领下
到原始森林里采集野蘑菇。

那时候的生态环境好,到处都是肥嘟嘟的野菌子,这可把我们高兴坏了。

大家手舞足蹈,采了好多的菌子,袋子装不下,就脱下外套,将袖口一扎,将野菌子装在袖子里。

就这样,我们边唱边跳,扛着“战利品”兴高采烈地回到宿营地。

姐妹们分头行动,不一会儿,一大锅用豆瓣酱、大蒜、花椒粒烹制的野菌汤香气四溢。

那时,我猴急地用筷子夹了一块就往嘴里送,烫得我龇牙咧嘴,惹得众姐妹大笑起来。

后来因工作需要,我们物探组和化探组合并组成四分队,也就是物化探分队。

从此,近百号人的队伍转战在甘孜州的昌台地区的大山里,用我们的脚步丈量着祖国的宝藏。

在那个没有电视、书籍匮乏、缺少文化熏陶的年代,我们无怨无悔地奉献着人生。

正是地质队十多年的艰苦岁月,磨砺了我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勤奋工作的毅力。

在物化探四分队,工作之余我复习完了高中的课本,学会了吹口琴,练习了毛笔字,订阅了《红岩》《当代》《十月》等杂志……
20世纪80年代未,我同许多仍想圆大学梦的地质子弟考上了长春地校深造,再后来我调离了川西北高原地质队,到了地方工作。

尽管时光荏苒,但在地质队生活的一幕幕,在四分队树林里穿梭找矿的点点滴滴,永远在我的心里挥之不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