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科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建高塔》
教科版科学《建高塔》课件
实验问题 怎样放容易倒?怎样放不容易倒 ?怎样做最不容易倒?
实验步骤
1.在塑料瓶中放入沙子;2.和空塑料 瓶比较,二者因放置方式的不同,会 出现什么情况?
4
科学探究
放置方式
瓶口向上立着放
瓶口向下立着放
瓶口向上装 入一些沙子
5
科学探究
发现: 把物体下面做大些、重些,上面
做小些、轻些,物体就不容易倒了。
6
科学探究
建造不容易倒的“高塔”
实验内容 建造一座不容易倒的“高塔” 实验材料 塑料瓶、吸管、胶带、水或沙
大瓶在下、小瓶在上,用吸管、胶 实验步骤 带给塑料瓶做一个大些的底座,在
大瓶中装一些水或沙;要用扇风的 方式试试高塔的抗风能力。
7
制作过程
8
成果展示
9
科学探究
检验:高塔的抗风能力如何?
10
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
建高塔
1
情境导入
头戴尖尖铁帽,
谜 身穿八角龙袍,
语 :
四面无依无靠,
狂风吹它不倒。
谜底:塔
2
情境导入 这些高塔结实不变形,而且直立不倒。
埃菲尔铁塔
钻井铁架
高压输电线铁塔
从形状和结构上来看,哪些特点使它们不容易倒呢?
3
科学探究
研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体不容易倒的秘密
实验内容 高塔为什么不倒? 实验材料 空塑料瓶、沙子
科学探究 发现: 开放的框架结构物体抗风能 力比封闭的物体强。
11
科学探究
铁塔不容易倒的再思考 猜测比较
12
科学探究
结论: 框架铁塔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空气阻力小使它不容易倒。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6《建高塔》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6《建高塔》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建高塔》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究不同材料和结构对高塔稳定性的影响。
教材以实际操作为主线,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原理,例如三角形的稳定性、重心的概念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对科学知识有较高的兴趣。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力学和建筑学的基本知识,对于本节课的内容,他们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践探究,理解并掌握相关原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掌握重心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践探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和重心的概念。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如为什么三角形的结构更稳定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高塔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些高塔能够站立得这么稳定吗?”学生思考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探究,教师提供各种材料和工具,如积木、纸张、绳子等,学生通过搭建高塔,观察和分析不同材料和结构对高塔稳定性的影响。
3.讨论与交流:学生将各自的探究结果进行分享,讨论不同组之间的差异和原因,教师引导学生从三角形的稳定性、重心的概念等方面进行解释。
6.科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建高塔》
石油井井架
观察这些铁塔,他们在形状和结构上有什么 相同的地方? 这样高大的塔要承受哪些方面力的作用呢?
猜猜看: 是哪些结构特点使铁塔高耸入云又不容 易倾倒呢?把你们的猜想写下来。
塑料瓶怎样放最容易倒?
塑料瓶怎么放不容易倒?
瓶口向上最不容易倒
瓶口向下最容易倒
怎么做,塑料瓶最不容易倒?
瓶口向上瓶子里再装一些沙子 最不容易倒
要想使物体不容易倒,我们 可以用些什么方法?
把物体下面做大、做重;上面做 小、做轻,物体就不容易倒了。
用下面的材料做一个“高塔”,比 比哪个组做的塔又高又稳定。 材料:大、中、小三个塑料瓶 透明胶 沙子 水
建造不容易倒的“高塔”:
1、讨论设计建高塔的方法。 2、小组讨论: ①选择哪些材料?要考虑材料的特点。 ②用什么方法让高塔不易倒? ③我们的高塔设计图。 3、建塔要求:让我们的塔又高又稳。 4、限时十五分钟。
埃菲尔铁塔是一座于1889年建成,位于法 国巴黎战神广场上的露空结构铁塔,高320米。 埃菲尔铁塔得名于它的设计师桥梁工程师居斯 塔夫·埃菲尔。铁塔设计离奇独特,是世界建 筑史上的技术杰作,因而成为法国和巴黎的一 个重要景点和突出标志。 埃菲尔铁塔分为三层,从塔座到塔顶共有 1711级阶梯,分别在,12000个金属部件由250万只铆钉相连 接。
大,空气阻力小,使它不容易倒。
西湖雷峰塔
铁塔不倒的猜想
底部越大越不易倒 底部越重越不易倒 空体比实体抗风能力更强 地基陷于地下越多越不易倒
填空:
1、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 (框架结构 ) ,它的优点是 ( 既省材料又坚 固) 。 2、建筑物的框架结构最基本的形状是三角形和( 四边形 )。 3、四边形中增加的斜杆起的作用是( 拉和推的作用 )。 4、建造高大的铁塔,不但要做到 (结实不变形 ) , 还要保持 ( 直立不倒 )。 5、高大的铁塔会受到很多力的作用,比如( 重力 )、 ( 风的阻力 )、( 压力 )。 6、要建造高大的铁塔,在各种情况下( 稳定不倒 )是必须考虑的 一个问题 。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2.6建高塔》教科版(6)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2.6 建高塔》教科版 (6)一. 教材分析《2.6 建高塔》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一部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索不同材料和结构对高塔稳定性的影响。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材料和工具,让学生自主设计并建造高塔,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对科学实验充满兴趣。
但在搭建高塔方面,他们可能缺乏一定的经验和技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材料和结构对高塔稳定性的影响,学会使用简单工具测量和比较高塔的稳定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不同材料和结构对高塔稳定性的影响。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设计并建造稳定的高塔,以及如何运用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材料和工具,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高塔图片,引发学生对高塔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些高塔是如何建造的吗?它们为什么能够屹立不倒?”2.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根据教材中的提示,选择不同材料和结构搭建高塔,并使用工具测量高塔的稳定性。
3.交流讨论: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搭建高塔的过程和心得,讨论不同材料和结构对高塔稳定性的影响。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强调团队协作和科学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2.6 建高塔《搭建吸管塔》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2.6 建高塔《搭建吸管塔》教科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6课《建高塔》。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塔的基本结构以及稳定性原理。
本节课通过搭建吸管塔的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亲自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他们对塔的结构和稳定性有一定的了解,但搭建高塔的实践经验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吸管塔的基本结构,学会搭建稳定的高塔。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搭建稳定的高塔,掌握吸管塔的基本结构。
2.难点:如何使高塔更加稳定,创新高塔的设计。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实践教学: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动手能力。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搭建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吸管:若干根,长度适中。
2.剪刀:用于剪裁吸管。
3.胶带:用于固定吸管。
4.辅导书、PPT等教学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各种各样的塔,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塔的基本结构吗?塔为什么要设计成这样的结构?”2.呈现(5分钟)教师呈现吸管塔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吸管塔的结构,思考如何搭建稳定的高塔。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搭建活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醒学生注意塔的稳定性。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分析、评价,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搭建更高、更稳定的塔。
教科版科学六上《建高塔》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建高塔》教案一. 教材分析《建高塔》这一节内容位于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教材中。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活动,了解和掌握建筑物稳定性的基本原理。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这些原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他们对于身边的建筑物和结构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在《建高塔》这一节课中,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建筑物稳定性的基本原理。
2.培养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建筑物稳定性的基本原理。
2.难点:如何设计和建造一个稳定的高塔。
五. 教学方法1.探究式学习:通过问题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实例分析:通过分析现实中的建筑物和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原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设备、建筑模型、塔吊模型等。
2.学具:每组一份,包括建筑材料(如积木、纸杯等)、测量工具、记录表格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高大建筑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建筑物为什么能够稳定地站立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介绍建筑物稳定性的基本原理,如三角形稳定性、地基作用等。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原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设计和建造一个稳定的高塔。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高塔,并介绍其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应用的稳定性原理。
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总结反馈。
5.拓展(5分钟)讨论:如何改进高塔的设计,使其更加稳定?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建筑物稳定性的重要性。
教科版科学六上2.6《建高塔》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2.6《建高塔》教案一. 教材分析《建高塔》这一节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究塔的稳定性与高度之间的关系。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建筑物为背景,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对于建筑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塔的稳定性与高度之间的关系,可能还没有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通过实践活动,去探究和发现规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塔的稳定性与高度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塔的稳定性与高度之间的关系。
2.如何设计一个稳定且高度较高的塔。
五. 教学方法1.实践教学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塔的稳定性与高度之间的关系。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去发现和探究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塔模型、建筑材料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份建筑材料,如积木、纸牌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建筑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塔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个问题:如何设计一个稳定且高度较高的塔?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材料,开始设计并建造自己的塔。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如如何使塔更稳定、如何增加塔的高度等。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组学生展示自己的塔,并分享建造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
其他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和借鉴别人的优点,改进自己的设计。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如果你是一个建筑师,你会如何设计一个稳定且高度较高的塔?让学生发挥想象,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如塔的稳定性与高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建造塔的方法和技巧。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建高塔精品课件
导入新课
出示关于塔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到塔的神奇与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提出问题:这样高大的塔要承受哪些方面力的作用呢? 观察这些铁塔,它们在形状和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探索 你能说出下面这些建筑物的名称吗?
东 方 明 珠 塔
探索 你能说出下面这些建筑物的名称吗?
广 州 电 视 塔
探索 你能说出下面这些建筑物的名称吗?
埃菲尔铁塔, 世界著名建筑,
埃始建于1887年, 菲由成框,架全结塔构高组324 尔米,是当时的 铁世至界今最已高一建百筑多, 塔年,是法国巴
黎的地标。
探索 我们生活中还有这样的建筑吗?
石 油 钻 井
探索 我们生活中还有这样的建筑吗?
高 压 电 塔
探索
这些观察高这塔些会塔受的形到状哪和些结构力,的说作一用说是呢哪?些特点
使塔不容易倒,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研讨
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
请同学们试一试 塑料瓶怎么放最容易 倒? 怎么放最不容易倒?
研讨
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
同学们还可以尝试在三个相同的瓶子里装上 不同量的水,放在一块纸板上,然后倾斜这 块纸板,观察它们的稳定性。
空瓶 半瓶 满瓶
研讨
建造不容易倒的高塔
材料(每组)
胡萝卜 1根
牙签 100根
建高塔的材料: 每组胡萝卜1根; 牙签100根(胡 萝卜可以切成小 块作为牙签的粘 合剂)
研讨
建造不容易倒的高塔
画设计图
请小组成员交流 高塔的结构,并 画一个简单的设 计图。
研讨
建造不容易倒的高塔
请同学们根据 设计图建造自 己的高塔(建 造过塔
【教学目标】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6 建高塔》教案含教学反思
《建高塔》【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
过程与方法:用简单材料独立地探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
应用知识和经验制作不容易倒的“高塔”。
把探究的结果与最初的假设相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合作与交流,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制作成果。
【教学重点】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
【教学难点】应用知识和经验制作不容易倒的“高塔”。
【教学准备】小组准备几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水。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出示关于塔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到塔的神奇与生活中的具大作用。
提出问题:这样高大的塔要承受哪些方面力的作用呢?观察这些铁塔,它们在形状和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二、物体不容易倾倒的秘密。
1、猜想是哪些结构特点使铁塔高耸入云又不容易倾倒?把我们的猜想写下来。
2、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①塑料瓶怎样放最不容易倾倒?②怎样做,使塑料瓶最不容易倾倒?2、学生分组解决问题。
3、要想使物体不容易倾倒,可以用些什么方法?三、建造不容易倒的高塔1、利用老师要求准备的材料做一个塔,并尽量使它不容易倾倒。
比一比谁做的塔又高又稳定。
2、分组操作:测量高度,哪组的塔最高?如果这是一座真正的高塔,它的搞风能力与框架结构的高塔有什么不同?3、铁塔形状和结构的再思考:塔为什么不容易倒?看看我们先前的猜想,哪些得到了证实?哪些需要修正补充?【板书设计】塔不易倒的秘密底部越大越不易倒底部越重越不易倒空体比实体抗风能力更强地基陷于地下越多越不易倒【教学反思】学生对铁塔特点的认识很清晰,能比较容易找出铁塔不倒的原因。
在设计高塔时,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有些学生知道可以用吸管扩大底部的面积,还有同学在塑料瓶的连接处也用上吸管,使塔连接处更加牢固。
【教学反思】:《拱形的力量》的核心概念是: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产生外推力。
如果抵住这个力,拱形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我的教学和学生的探究活动就围绕这个核心概念展开的。
科学《建高塔》
《建高塔》说课稿尊敬得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我就是来自综合组得,很高兴能与同组得华老师一起参与吉韵杯这个大舞台。
今天我说课得内容就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中得第六课《建高塔》。
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准备、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过程等方面来进行我得说课。
一、说教材《建高塔》就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中得第六课。
本课将引导学生认识框架铁塔稳定不倒得形状结构特点。
物体都有稳定性问题,研究这个问题,不但可以加深对框架铁塔得认识,也能够认识所有物体得稳定性问题。
本课以铁塔为什么稳定不倒为起点与归宿,中间用胡萝卜做实验与制作“高塔”来探究物体稳定性问题。
二、说学情学生通过上节课《做框架》得学习,已经知道框架结构具有结实且不容易变形得特点。
但就是,像塔一类物体得稳定性原理得思考就是缺乏得,学生对“上小下大” “上轻下重”得物体稳定性就是具有一定得认识得,潜意识中大部分就是知道这么一回事得,但缺乏数据(证据)得支持。
三、说教学目标科学课得教学目标由科学概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部分组成。
我就是这样设计这三部分得:1、科学概念:认识框架铁塔得结构特点就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风阻小,而且类似这样结构得物体稳定性好。
2、过程与方法:能够用简单得材料,研究物体不容易到得秘密,同时学会制定与修改方案,能展开基于证据得研讨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合作与交流,懂得尊重科学事实,培养学科学、用科学得思想。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不仅就是教材得要求,而且还符合了科学课要以学生动手操作、制作为主得要求。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首先说教学重点,我得教学重点设计为:1、物体稳定性得探究过程。
2、将探究结果与假设相比较,并进行反思。
其次说教学难点,我得教学难点设计为:学会整理数据,深入分析数据,发现更多得规律。
我这样设计教学重点、难点就是因为实验探究就是本课得中心,很多结论得得出都需要让学生自己在实验中得出。
教科版科学六上《建高塔》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上《建高塔》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建高塔》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探究不同材料和结构对高塔稳定性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建筑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受和理解高塔的稳定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关力学和建筑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如重力、稳定性和支撑等。
同时,学生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还需加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高塔的稳定性与材料、结构的关系,学会运用力学原理分析和解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数据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高塔稳定性与材料、结构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力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数据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学习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建筑和高塔,引发学生对高塔稳定性的思考,导入新课。
2.探究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不同材料和结构对高塔稳定性的影响。
3.数据分析: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总结高塔稳定性的规律。
4.知识拓展:介绍一些关于建筑设计和工程建设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5.总结反思:让学生谈谈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感悟,总结高塔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高塔稳定性实验材料 | 结构 | 稳定性 |—— | ——– | —— |材料1 | 结构1 | 高 |材料2 | 结构2 | 低 |材料3 | 结构3 | 一般 |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方式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六年级上册科学素材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6课建高塔教科版
建高塔一、使用教材教育科学第一版社第一版的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构造》的第6课《建高塔》。
二、实验器械创新资料:长短不一的竹签,五彩缤纷的彩泥,硬纸板。
图1创新资料三、实验创新重点/改良重点((一)教材原实验介绍及不足教材的实验要乞降实验方法:((1)“用空塑料瓶和一些沙子,研究三个问题:塑料瓶如何放最简单第1页/共9页倒?如何放不简单倒?如何做最不简单倒?”2)用饮料瓶、沙、纸板、塑料管、胶带做一个“高塔”,比一比哪组做的“塔”又高又稳固。
把“塔”放在纸板上,慢慢倾斜纸板,哪组的高塔不简单倒。
这两个活动关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没有思想深度,过于简单没有挑战性,学生对此的学习兴趣不高。
同时塑料瓶口小,要将散沙装入瓶中,简单弄得满教室是沙;瓶子与瓶子之间也较难粘合,能建起来的“高塔”固然拥有必定的高度,但仅有两到三层,且形状和色彩都较单调。
(二)改良实验内容与方法环绕教材活动内容,让学生用长短不一的竹签、五彩缤纷的彩泥和硬纸板让学生建“高塔”,这些资料简单准备,能够搭建各种各种的“高塔”,搭起来的塔不单塔的外面形状能够表现多种形式,还可以表现出各种框架结构,且拥有必定的高度,将知识性、活动性和兴趣性融为一体。
五彩缤纷的彩泥不单带来美的享受,并且因为它的特征,还利于随时调整塔各层的轻重,又因它的粘性,便于竹签的穿插,大大降低操作难度,更能给学生带来成就感。
改良的资料固然简单,但能充足表现学生的着手操作能力、想象能力和创建能力;资料的易取易得,还可以够让有兴趣的学生在课余时间不停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调试、改良,既落实2019科学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基本理念,又能促使学生匠心精神的养成。
四、实验设计思路第2页/共9页2019年科学新课标新增添“技术与工程领域”,这项领域的教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原理、规律等,联合数学、空间思想能力、着手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在认识资料性质的基础上,经过不停的设计、测试而制作模型,领会“制作”的乐趣,养成经过“操作实践”来解决问题的科学习惯,并关注身旁技术水平的发展。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6建高塔》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6建高塔》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2.6建高塔》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建筑高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高塔的结构特点,掌握建筑高塔的基本技巧,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和建造一个稳定且高峻的高塔。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了解和掌握建筑高塔的基本原理。
同时,他们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能够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此外,学生对于建筑高塔这一主题充满了好奇心和兴趣,这将为他们的学习提供积极的动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高塔的结构特点,掌握建筑高塔的基本技巧。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和动手实践来探究建筑高塔的原理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高塔的结构特点,掌握建筑高塔的基本技巧。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和建造一个稳定且高峻的高塔。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2.实验教学: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建筑高塔的原理和方法。
3.小组合作: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高塔模型、建筑材料、实验工具等。
2.教学环境:教室内的实验桌和座位排列适合小组合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高塔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高塔的好奇心和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建高塔》。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高塔的模型,向学生介绍高塔的结构特点和建筑原理。
同时,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学生思考和探究高塔建筑的技巧和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设计和建造一个高塔。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提供帮助。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建高塔》
找拱形
简答题
请解释铁塔稳固的原因。
答:下面比较大,上面比较小;下面重,上面轻;采用了大量
的三角形框架结构,既牢固,抗风能力又好。
正 方 形 青 砖 塔
钻 井 铁 架
框架铁塔 框架铁塔
• 它们都展现了高大的框架铁塔的特 点:这些框架铁塔都建造的很高, 不但框架结实不变形,还能保持在 各种情况下都稳定不倒。 • 它们要承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 它们都展现了高大的框架铁塔的特 点:这些框架铁塔都建造的很高, 不但框架结实不变形,还能保持在 各种情况下都稳定不到。 • 它们要承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A 、上小下大 B、上轻下重
3、( C )的物体最容易倒。 A、上小下大 A、上小下大
C 、上重下轻
C、上大下小 C、上重下轻
B、上下一样重 B、上下一样重
4、( A )的物体放的稳。
5、( A )的物体最不容易倒。
A、上小、轻,下大重 B、上大、轻,下小重 C、上大、轻,下小重
判 断
1、风阻力小的容易倒。( × ) 2、一个物体只要上小下大就不容易倒。( × ) 3、上轻下重的物体肯定不容易倒。( × ) 4、塑料瓶瓶口向下最不容易倒。( × )
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
说一说哪些 特点使框架铁 塔不容易倒?
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
1.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2. 底部大,有坚固的基座; 3.空气阻力小,抗风强。 4.有三角形结构,增加塔的稳定性。
建高塔
1、底部(
B )的物体,不容易倒。
B、越大越重 C、越小越轻
A、越大越轻
2、容易倒塌的结构是( C )。
建高塔
1、底部(
B )的物体,不容易倒。
B、越大越重 C、越小越轻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6 建高塔》教科版 (6)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6 建高塔》教科版 (6)一. 教材分析《2.6 建高塔》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如何构建稳定且高大的塔。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并能够运用这一特性来设计并建造高塔。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于之前学习的三角形稳定性有一定的了解。
但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这一知识,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练习。
此外,学生可能对建造高塔的方法和技巧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实践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建造高塔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如何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来建造高塔。
2.难点:如何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建造出稳定且高大的塔。
五. 教学方法1.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图片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
2.学具:为学生准备建造高塔所需的材料,如积木、纸牌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高塔的图片,如埃菲尔铁塔、埃及金字塔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高塔是如何建造出来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2.呈现(10分钟)介绍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并展示如何运用这一原理来建造高塔。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建造高塔中的应用。
3.操练(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建造高塔所需的材料。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尝试建造稳定且高大的塔。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小组建造高塔的经验和心得,讨论如何使塔更加稳定和高大。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并巩固所学知识。
6.科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建高塔
答:A、球形可以看成是拱形的组合,B、它具有拱形 承受压力大的优点,C、又没有了拱受压时向外推的力, D、圆形的任何一个地方受力,力都可以向四周均匀地分散开来,
所以球形比任何形状都更坚固
用下面的材料做一个“高塔”,比 比哪个组做的塔又高又稳定。 材料:大、中、小三个塑料瓶 透明胶 沙子 水
建造不容易倒的“高塔”:
1、讨论设计建高塔的方法。 2、小组讨论: ①选择哪些材料?要考虑材料的特点。 ②用什么方法让高塔不易倒? ③我们的高塔设计图。 3、建塔要求:让我们的塔又高又稳。 4、限时十五分钟。
承受的力: 1、本身的重量和其他重压; 2、承受侧面来的风的力量。 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 1、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2、采用了大量的三角形框架结构;
3、开放的框架结构抗风能力强,空 气阻力小,使它不容易倒。
通过实验,你的结果与你的猜想相符吗?
西湖雷峰塔
填空:
1、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 (框架结构 ) ,它的优点是 ( 既省材料又坚 固) 。 2、建筑物的框架结构最基本的形状是三角形和( 四边形 )。 3、四边形中增加的斜杆起的作用是( 拉和推的作用 )。 4、建造高大的铁塔,不但要做到 (结实不变形 ) , 还要保持 ( 直立不倒 )。 5、高大的铁塔会受到很多力的作用,比如( 重力 )、 ( 风的阻力 )、( 压力 )。 6、要建造高大的铁塔,在各种情况下( 稳定不倒 )是必须考虑的 一个问题 。
判 断
1、风阻力小的容易倒。( × ) 2、一个物体只要上小下大就不容易倒。( × ) 3、上轻下重的物体肯定不容易倒。( × ) 4、塑料瓶瓶口向下最不容易倒。( × ) 5、框架结构铁塔的抗风能力比较强。( √ ) 6、建造高大的铁塔,关键要做到稳定不倒。( √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6建高塔课件
提出本课学习任务:如何建造一座高塔?
提出学习任务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建造 高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习如 何设计、制作和优化高塔模型。
引导学生思考
你们想不想自己建造一座高塔? 想不想知道建造高塔的秘密?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观察高塔结构特点
观察不同类型高塔的 结构特点,如高度、 形状、材料等。
了解高塔在不同场景 中的应用和意义。
分析高塔的结构与稳 定性之间的关系。
学习建造高塔的方法
学习如何设计一个稳定的高塔 结构。
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 具进行建造。
学习如何进行测试和调整,确 保高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践建造高塔
01
02
03
04
分组进行高塔的建造实践。
根据所学知识,制定建造计划, 进行材料准备和搭建。
培养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 培养实践能力,能够动手 制作出稳定的高塔。
作业
完成课堂实验报告
学生应完成课堂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设计并制作自己的高塔
学生可以设计并制作自己的高塔,应用所学知识来提高塔的稳定性。
参加小组讨论
学生可以参加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与其他同学互相 学习。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上册 6建高塔 件
目录
• 导入新课 • 新课学习 • 拓展延伸 • 小结与作业
观察各种高塔图片,引出本课学习内容。
01
展示世界各地著名高塔图片,如 巴黎埃菲尔铁塔、上海东方明珠 塔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高塔的 形状、结构等特点。
02
提问:这些高塔有什么共同点? 引出本课学习内容——如何建造 一座高塔。
在搭建过程中,注意安全事项, 如佩戴安全帽、使用安全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受的力: 1、本身的重量和其他重压; 2、承受侧面来的风的力量。 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 1、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2、采用了大量的三角形框架结构;
3、开放的框架结构抗风能力强,空 气阻力小,使它不容易倒。
通过实验,你的结果与你的猜想相符吗?
西湖雷峰塔
填空:
1、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 (框架结构 ) ,它的优点是 ( 既省材料又坚 固) 。 2、建筑物的框架结构最基本的形状是三角形和( 四边形 )。 3、四边形中增加的斜杆起的作用是( 拉和推的作用 )。 4、建造高大的铁塔,不但要做到 (结实不变形 ) , 还要保持 ( 直立不倒 )。 5、高大的铁塔会受到很多力的作用,比如( 重力 )、 ( 风的阻力 )、( 压力 )。 6、要建造高大的铁塔,在各种情况下( 稳定不倒 )是必须考虑的 一个问题 。
答:A、球形可以看成是拱形的组合,B、它具有拱形 承受压力大的优点,C、又没有了拱受压时向外推的力, D、圆形的任何一个地方受力,力都可以向四周均匀地分散开来,
所以球形比任何形状都更坚固
用下面的材料做一个“高塔”,比 比哪个组做的塔又高又稳定。 材料:大、中、小三个塑料瓶 透明胶 沙子 水
建造不容易倒的“高塔”:
1、讨论设计建高塔的方法。 2、小组讨论: ①选择哪些材料?要考虑材料的特点。 ②用什么方法让高塔不易倒? ③我们的高塔设计图。 3、建塔要求:让我们的塔又高又稳。 4、限时十五分钟。
判 断
1、风阻力小的容易倒。( × ) 2、一个物体只要上小下大就不容易倒。( × ) 3、上轻下重的物体肯定不容易倒。( × ) 4、塑料瓶瓶口向下最不容易倒。( × ) 5、框架结构铁塔的抗风能力比较强。( √ ) 6、建造高大的铁塔,关键要做到稳定不倒。( √ )
选择
1、底部( B )的物体,不容易倒。 A、越大越轻 B、越大越重 C、越小越轻 2、容易倒塌的结构是( C )。 A 、上小下大 B、上轻下重 C 、上重下轻 3、( C )的物体最容易倒。 A、上小下大 B、上下一样重 C、上大下小 4、( A )的物体放的稳。 A、上小下大 B、上下一样重 C、上重下轻 5、( A )的物体最不容易倒。 A、上小、轻,下大重 B、上大、轻,下小重 C、上大、轻,下小重
简答题
1、塑料瓶怎样放最容易倒? 答:瓶口向下最容易倒。 2、塑料瓶怎样放不容易倒? 答:瓶口向上不容易倒。 3、怎样做,塑料瓶最不容易倒? 答:瓶里装水或沙子最不容易倒。 4.请解释铁塔稳固的原因。
答:下面比较大,上面比较小;下面重,上面轻;采用了 大量的三角形框架结构,既牢固,抗风能力又好。
5.请解释球形物体承受压力他们在形状和结构上有什么 相同的地方? 这样高大的塔要承受哪些方面力的作用呢?
猜猜看: 是哪些结构特点使铁塔高耸入云又不容 易倾倒呢?把你们的猜想写下来。
塑料瓶怎样放最容易倒? 塑料瓶怎么放不容易倒? 怎么做,塑料瓶最不容易倒?
要想使物体不容易倒,我们可 以用些什么方法?
埃菲尔铁塔是一座于1889年建成,位于法 国巴黎战神广场上的露空结构铁塔,高320米。 埃菲尔铁塔得名于它的设计师桥梁工程师居斯 塔夫·埃菲尔。铁塔设计离奇独特,是世界建 筑史上的技术杰作,因而成为法国和巴黎的一 个重要景点和突出标志。 埃菲尔铁塔分为三层,从塔座到塔顶共有 1711级阶梯,分别在离地面57米、115米和 276米处建有平台。据说,该塔共用去钢铁 7000吨,12000个金属部件由250万只铆钉相连 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