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完整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合集下载

知识点汇总(知识清单)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知识点汇总(知识清单)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1、放大镜又叫凸透镜,作用是放大物体的图像,特点是中央厚,边缘薄,透明,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一小。

近视眼镜是一凹透镜,老花镜是一凸透镜。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二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

3、显微镜由上到下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部分构成。

4、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可分为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5、玻片标本制作步骤:滴、撕、展、盖、染、吸。

6、洋葱表皮细胞有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等结构。

7、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科学家是安东尼•范•列文虎克。

8、第一个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罗伯特•胡克09、第一个发现血液红细胞的科学家是简•施旺麦丹010、光合作用在植物叶表皮细胞中的叶绿体中进行。

二氧化碳和氧气通过植物的气孔部分进出。

11、单细胞生物有草履虫、太阳虫、眼虫、变形虫等。

12、生活在水中的微生物有线虫、衣藻、钟形虫、草履虫等。

13、对人类有益的微生物有酵母菌、乳酸菌等;对人类有害的微生物有_±肠杆菌、病毒等。

14、制作水中微生物的玻片时需要加入脱脂棉纤维来控制微生物运动。

15、温暖湿润的环境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1、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围绕一地轴自转,自转轨道的形状是一圆形,对人类的影响是昼夜交替。

2、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围绕太阳公转:公转轨道的形状是椭圆形,对人类的影响是四季变化。

3、地球的年龄是40多亿岁,结构由内到外分别是一地核、地幔、地壳,可以制作哪那三种模型地球自转模型、地球海陆分布模型、地球结构模型04、地球上与赤道平行的是一纬线,与赤道垂直的是里线5、模拟昼夜交替现象时,地球仪模拟地球,手电筒模拟太阳:模拟谁先迎来黎明时,围成一圈的同学模拟地球。

6、托勒密提出地心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共同点是地球是球体。

7、圭表在正午时候使用,夏季太阳高度最高(远日点),冬季太阳高度最低(近日点),夏季影子长,冬季影子短。

(完整word版)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word版)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2021年7月30日星期五多云文档名称:《(完整word版)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文档作者:凯帆创作时间:2021.07.30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1.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 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

(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3. 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4. 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5. 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6. 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7. 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

螺丝钉就是利用斜面的原理,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8. 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9. 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杠杆:省力杠杆:开瓶器、切刀、核桃夹、羊角锤。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跷跷板、订书机、天平。

费力杠杆:筷子、镊子、钓鱼杆。

轮轴:水龙头、门把手、方向盘、扳手拧螺帽、螺丝刀拧螺丝。

斜面:盘山公路、大桥引桥、螺丝钉。

10. 写出各类型滑轮的作用。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1. 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

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一课《放大镜》1.放大镜可以把物体(放大)。

2.放大镜的特点是透明、中间(厚)边缘(薄)。

所以放大镜又叫(凸透镜)。

3.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4.老花眼镜是运用(凸透镜)制作的,近视眼镜是运用(凹透镜)制作的。

第二课《怎样放得更大》1.自制简易显微镜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是用一个放大镜把另外一个放大镜(放大)形成的像进一步(放大)。

2.显微镜主要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3.光学显微镜里,靠近物体的透镜叫做(物镜),靠近眼睛的透镜叫(目镜)。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取决于两块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即(物镜)的倍数×(目镜)的倍数。

第三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1.使用(放大镜)能够看清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微之处,使用(显微镜)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物体的细微结构。

2.蝴蝶的翅膀是由许多彩色的鳞片组成,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第四课《观察洋葱表皮细胞》1.物体必须制成(薄而透明)的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2.使用显微镜时要双眼睁开,用(左眼)看目镜进行观察,右眼协助记录。

3.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软木的薄片,发现了许多小房间一样的物质,把它命名为(细胞)。

4.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就越小,视野内的细胞数量就越少,细节越明显。

第五课《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1.自然界中的大多数的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是生物体最基本的(功能)和(结构)单位。

2.植物的叶表皮上有(气)孔,它的主要作用是(蒸腾)和(呼吸)。

3.生命体细胞具有(消化)、(呼吸)、(生长发育)、(繁殖遗传)、(运动)、(排泄)等功能。

4.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目镜)、(反光镜)、(载物台)、(调节旋钮)等部分构成。

第六课《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1.微生物也是(生物),它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如:(呼吸)、(繁殖)、(排泄)等。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可修改文字】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可修改文字】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特点: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

功能:能把图像(放大),显现人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放大镜的镜片又叫(凸透镜),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2.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

3.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的图像放大到大约(200万倍)。

4.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进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5.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可以分5个步骤: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6.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苍蝇的(复眼)、蝴蝶的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7.放大倍数越大,物体的图像越(大),视野反而越(小)。

8.制作洋葱玻片标本的步骤可以概括为撕、滴、展、盖、染、吸。

9.洋葱的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洋葱表皮结构像一个个(小房间),房间内有(小黑点)。

10.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罗伯特·胡克。

发现血红细胞的科学家是简·施旺麦单。

11.细胞的形态生物标本都具有细胞结构,但其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生物体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体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2.微生物的特征: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会运动,能繁殖。

13.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4.草履虫、线虫等为单细胞生物。

目镜调节旋钮载物台15.微生物种类:细菌、(霉菌)、病毒等。

16.微生物的运用:可用于处理有机垃圾和污水、(食品发酵)、生物制药、增加土壤肥力等。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1.地球内部结构:由(地核)、(地幔)、(地壳)组成。

2.地球表面主要由(海洋)和(陆地)组成。

3.不同的地球模型,表达的(研究方向)和(地球知识)不同,(制作方法)不同。

4.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自转一周24小时(一天)假设:①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③(地球)自转;④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与归纳一、内容综述在物质的变化方面,本文总结了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以及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学生们将了解到物质是如何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状态变化的,以及这些变化背后的科学原理。

在生物的多样性方面,本文介绍了生物的分类、特点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学生们将了解到不同种类的生物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在光的传播与反射方面,本文阐述了光的性质、光的传播路径以及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学生们将了解到光是如何在物体之间传播和反射的,以及这些现象如何影响我们日常生活所见的世界。

在地球与宇宙方面,本文介绍了地球的构造、地球的运动以及宇宙的基本构成。

学生们将了解到地球是如何运转的,以及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与归纳》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通过全面而详细的梳理,帮助学生更好地为未来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科学知识重点梳理物质的基本性质与变化:学生们将学习到物质的状态及其转换,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的性质与变化。

学生们将探究物质的溶解和化学反应等现象。

理解这些基础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身边常见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

地球与宇宙:在这一部分,学生们将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和地壳运动,包括地震和火山的成因。

学生还将初步接触宇宙的概念,了解太阳系和星座的基本知识。

生物多样性:学生将了解到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植物和动物的分类,生态系统及其功能,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能量与能源:学生将学习能量的形式,如机械能、热能、电能和核能等。

学生还将了解能源的来源和利用,包括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科学实验技能:六年级上册的科学课程还将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技能。

学生将通过实验探究自然现象,学习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基本技能。

这些技能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上)《科学》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本单元主要探讨微小世界的各种现象,包括细菌、病毒、细胞等微小生物,以及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等。

此外,还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显微镜及其使用方法,如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知识点】1. 细菌、病毒、细胞等微小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作用。

2. 微观粒子的概念及其性质,如电子、质子、中子等。

3. 显微镜的种类、构造及使用方法,如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4. 洋葱表皮细胞及微生物的观察、绘图方法。

【重点】1. 掌握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2. 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微生物,并绘制观察到的图像。

3. 理解细菌、病毒、细胞等微小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作用,以及微观粒子的概念及其性质。

【难点】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正确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物体,了解它们的适用范围。

2. 理解微观粒子的概念及其性质,掌握其基本单位及相互转换关系。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本单元将探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以及由此产生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同时,还将介绍恒星周年视差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知识点】1.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现象及产生的原因。

2. 昼夜交替及产生的原因,如日地月三者之间的关系。

3. 四季的变化及产生的原因,如地球的倾斜角度对太阳光的影响。

4. 恒星周年视差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重点】1. 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现象及产生的原因,掌握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的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2. 理解恒星周年视差的概念,掌握其测量方法。

3. 了解日地月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地球的倾斜角度对太阳光的影响。

【难点】1. 理解恒星周年视差的概念,掌握其测量方法。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根据日出日落时间推测地理位置等。

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本单元将介绍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包括杠杆类工具、轮轴类工具、滑轮类工具、斜面类工具和齿轮类工具等。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上知识点整理精华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上知识点整理精华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上知识点整理精华版小学科学六上的知识点整理精华版如下:一、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物质的性质:物质有颜色、形状、大小等特点。

2.物质的变化:物质可以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可以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不同状态下物质的形状和容积有所不同。

二、光的传播和反射:1.光的传播:光以直线传播,当遇到障碍物时可以发生直线传播、散射和折射。

2.光的反射:光线遇到光滑的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反射光的方向与入射光的方向相同。

三、影子的形成:1.影子的形成条件:当有光源、有遮挡物并且有屏幕时,就可以形成影子。

2.影子的性质:影子的形状和遮挡物的形状相同,但是颜色比遮挡物暗。

四、磁铁和磁力:1.磁铁的两极性:磁铁有南极和北极之分,相同极相斥,不同极相吸。

2.磁力的作用:磁力可以使物体受力,使铁物吸附在磁铁上。

3.磁性物质和非磁性物质:只有具有磁性的物质才能被磁铁吸引。

五、动力和运动:1.动力的形式:动力可以是推力、拉力和摩擦力等。

2.运动的三要素:物体的位置改变,称为物体处于运动状态。

运动的三要素是位置、方向和速度。

六、生活中的力和摩擦:1.生活中的重力:自然界中所有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这个吸引力叫做重力。

2.摩擦力:物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力,使物体受到阻碍。

3.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涂油、涂蜡、使用滑轮等都可以减小摩擦力。

七、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时,空气中的分子也会振动,产生声音。

2.声音的传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需要媒质介质,如空气、水和固体等。

八、空气的存在和压力:1.空气的存在:空气是一种气体,无形无色,但有一定质量和体积。

2.压力的概念:物体受到的力除以物体受到的面积,就是压力的大小。

3.大气压力:大气对地面和物体的压力叫做大气压力。

九、太阳、地球和月亮:2.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3.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有月相变化和月食现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完整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完整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3.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杠杆有(3)个点。

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5.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6.杠杆举例: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7.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

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

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8.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9.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研究的方法:(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10.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11.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12.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最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最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品知识点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1课放大镜1.比较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观察工具放大镜玻璃片近视眼镜能否放大物体图像能放大不能放大(且图像大小不变)不能放大(但能把图像缩小)特点中央厚、边缘薄一样厚中央薄、边缘厚2.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的,且中央厚、边缘薄。

3.不同放大倍数镜片的凸度不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凸度有关。

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4.我们可以用一个烧杯、烧瓶、玻璃杯、矿泉水瓶等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容器加满水制作成放大镜。

也可以在透明的塑料膜或玻璃片上滴一滴水制作成放大镜。

5.放大镜的镜片又叫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又叫凹透镜。

第2课怎样放得更大1.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能把物体放得更大。

2.制作一个组合凸透镜(1)制作方法:①用一个放大镜观察书上较小的文字,当图像放到最大并且清晰时,保持这个放大镜的位置不动。

②在第一个放大镜下增加一个放大镜,并和第一个放大镜相互平行,上下移动第二个放大镜,当图像放到最大并且清晰时,测量这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③把两个凸透镜用纸筒固定。

(2)组合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大于其中任意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3.蚜虫只有针眼般大小,肉眼看到的蚜虫密密麻麻,也看不清细节,而在组合凸透镜下能较为清楚地看到蚜虫的肢体。

4.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光学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一两千倍。

5.组合凸透镜中上方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目镜,位于下方靠近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物镜。

6.用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的图像放大约200万倍。

7.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人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第3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1.显微镜的使用2.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同一物体,图像的大小和视野(看到的范围大小)均不同。

图像越大,视野越小;图像越小,视野越大。

3.通过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注意移动标本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相反。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一、单元一:微观世界1、原子和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的原子组成的,是物质的最小单位。

2、显微镜下的世界: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细小的物体,例如细菌、细胞和分子。

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在1000倍左右,而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以超过100万倍。

3、物质的构成: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而原子又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4、原子和分子的模型:模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结构。

例如,球棒模型可以用来表示原子的结构,而比例模型则可以用来表示分子的大小和形状。

二、单元二:地球探索1、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组成。

地壳是地球表面最外层的部分,包括岩石、土壤和海洋。

2、地球的年龄:地球的年龄可以通过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来推算,大约是45亿年。

3、地壳运动:地壳运动是指地球表面的岩石在地幔上移动,形成山脉、峡谷和海沟等地形。

4、地球的磁场:地球的磁场是由地核的电流产生的。

地核中的金属流体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电流,从而形成地球的磁场。

三、单元三:生物研究1、生物的分类:生物可以根据其特征和亲缘关系进行分类。

分类学将生物分为界、门、纲、目、科、属和种。

2、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的多种形式和种类。

生物的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至关重要。

3、生物的生命周期:生物的生命周期是指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

每个生物都有其特定的生命周期,包括生长、繁殖和死亡。

4、生物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性是指生物如何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例如,沙漠中的骆驼可以在没有水源的情况下生存,而北极熊的厚毛皮可以抵御寒冷的环境。

四、单元四:宇宙探索1、天体的分类:天体可以根据其类型和特征进行分类,包括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星云和黑洞等。

2、天体的距离和运动:天体的距离可以用光年来测量,而天体的运动则可以通过它们的相对位置和速度来观察和研究。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经典)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一、使用工具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非常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能够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能够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

别同的工具有别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1.像撬棍如此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环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劲;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别省力也别费劲。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用三种别同的办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办法在下图画出来。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劲的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劲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别省力也别费劲杠杆。

有点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劲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躯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算是用力点。

5.阿基米德曾讲:“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具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这个地方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隐秘1.像水龙头如此,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劲。

3.轮轴能够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超全)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超全)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超全)一、物质的变化1. 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形态、状态或位置上的变化,但其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3.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性质上发生变化,产生新的物质。

4. 物质的变化过程中,能量会发生转移或转化。

二、物质的性质1. 物质具有质量、体积、密度等基本性质。

2. 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

3.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其用途和功能。

4. 物质的性质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和测量。

三、力的作用1.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2.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运动、形变或改变其状态。

3.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4. 力的单位是牛顿(N)。

四、能量的转化1. 能量是物体具有的做功的能力。

2. 能量可以分为热能、光能、电能、机械能等。

3. 能量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转化,如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4. 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量守恒定律成立,即能量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五、生态系统的组成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

2.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物个体和环境。

3. 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六、地球的结构1. 地球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组成。

2.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包括陆地和海洋。

3. 地幔是地壳下面的一层,由岩石组成。

4. 外核和内核是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的。

七、太阳系1. 太阳系是由太阳和围绕它运行的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等天体组成的。

2. 太阳系中的行星有八颗,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3. 太阳系中的行星按离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排列。

4. 太阳系中的行星具有不同的特征和运动规律。

八、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1. 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科技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效率。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宇宙1、天体的存在:宇宙由各种各样的星体(如恒星、行星、卫星等)组成,我们把宇宙中各种星体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宇宙。

2、天体的运动: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自转、公转、绕着恒星转等。

3、地球的运动:地球自己也在不停地运动着,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

4、月球的运动: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也在不停地运动着,包括自转和公转。

月球的运动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关。

5、日食和月食:当太阳、月球、地球运动到同一直线上,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在地球上形成影子,人们把这种自然现象叫做日食。

当地球、太阳、月球运动到同一直线上,地球挡住了太阳光,在月球上形成影子,人们把这种自然现象叫做月食。

日食和月食是研究地球的运动的一种现象。

6、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产生四季变化。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

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不同地区受到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会产生季节变化。

7、星座:天空中看起来位置相近的一组星称为星座。

星座是研究天体的重要手段。

国际上规定,星座是由一个希腊字母表示的。

8、银河系和宇宙:银河系是由大约2000亿颗恒星组成的巨大的星系,我们的太阳就是其中的一颗。

银河系以外还有许多像银河系一样巨大的星系,称做河外星系。

整个宇宙是由无数个星系组成的。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1、国土面积:国土是指国家的领土,即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区域。

国土面积一般用平方千米或平方公里作单位来表示。

2、国界和邻国:国界是地图上表示国家范围的界线。

邻国是直接与我国陆地领土相毗连的国家。

我国陆地领土的一切权利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我国的陆地疆界和海岸线是我国的国界。

我国同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14个国家接壤,同12个国家隔海相望或相邻。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经典)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一、使用工具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能够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能够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以下列图画出来。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

3.轮轴能够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

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第一课《放大镜》1.放大镜可以把物体图像放大。

2.放大镜的特点是透明、中间厚,边缘薄,所以放大镜又叫凸透镜。

3.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4.老花眼镜是运用凸透镜制作的,近视眼镜是运用凹透镜制作的。

第二课《怎样放得更大》1.自制简易显微镜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是用一个放大镜把另外一个放大镜放大的图像进一步放大。

2.显微镜主要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3.光学显微镜里,靠近物体的透镜叫做物镜,靠近眼睛的透镜叫目镜。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取决于两块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即物镜的倍数x目镜的倍数。

第三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1.使用放大镜能够看清许多用肉眼观察不清的细微之处,使用显微镜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物体的细微结构。

2.蝴蝶的翅膀是由许多彩色的小鳞片组成,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第四课《观察洋葱表皮细胞》1.物体必须制成薄而透明的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2.使用显微镜时要双眼睁开,用左眼看目镜进行观察,右眼协助记录。

3.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软木的薄片,发现了许多小房间一样的结构,把它命名为细胞。

4.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就越小,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量就越少,但细节越明显。

第五课《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1.自然界中的大多数的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是生物体最基本的功能和结构单位。

2.植物的叶表皮上有气孔,它的主要作用是蒸腾和呼吸。

3.生命体细胞具有消化、呼吸、生长发育、繁殖遗传、运动、排泄等功能。

4.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目镜、反光镜、载物台、调节旋钮等部分构成。

第六课《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1.微生物也是生物 ,它具有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如:呼吸、繁殖、排泄等。

2.我知道的水中的微生物有草履虫、衣藻、绿藻、水蚤、变形虫等。

3.观察微生物时为了限制微生物在水中的运动,我们可以在玻片上放一些棉纤维。

第七课《微生物与健康》1.许多微生物对人 ti有益,如酵母菌 , 还有一些对人 ti会造成伤害。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1. 物质和能量- 物质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单位,具有质量和体积。

- 物质可以存在于三种状态:固体、液体和气体。

- 物质可以通过改变温度、压力和其他因素来改变其状态。

- 能量是物质运动和变化的推动力,具有多种形式,包括热能、光能、电能等。

- 能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如机械能、化学能等。

2. 植物生长与发育- 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能、水分、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的参与。

- 植物的发育包括种子发芽、根的生长、茎的伸长和分枝、叶的扩展等过程。

- 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光合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 动物生存与繁殖- 动物需要获得适合的食物和水分来维持生命活动。

- 各种器官和系统协同工作,使动物能够呼吸、消化、排泄、运动等。

- 不同动物的繁殖方式有所不同,包括卵生、胎生等。

- 生活在同一生态环境中的动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生态平衡。

4.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 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各种生命形式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等。

-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包括森林砍伐、捕捞过度、生态环境破坏等。

-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的责任,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5. 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通过实验、观察、假设等方法来了解自然规律和揭示科学问题的过程。

- 科学探究需要严谨的实验设计、准确的观察和数据记录等。

- 科学探究的结果可以推广到其他类似情况下,并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依据。

以上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的主要知识点汇总,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六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教科版

我将根据六年级上册科学的教科书内容,逐一列出必背的知识点。

我将详细解释每个知识点的重要性和相关的理论知识。

我将总结每个知识点,强调其对学生的学习和理解的重要性。

一、物质的分类1.物质的分类概念2.溶解和分离的方法3.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和区别4.水的性质和用途二、光的传播1.光的传播方式2.光的直线传播3.阴影的形成4.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物体的区别三、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空气中的声音传播3.声音的传播速度4.各种材质对声音的吸收和反射程度四、磁与电1.磁铁的性质和用途2.磁铁的吸引和排斥3.电流的产生和传导4.电路的搭建和原理五、生态环境保护1.生态系统的概念2.环境污染和保护3.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方法4.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以上是六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不仅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基础,更是他们进一步学习和理解科学知识的基础。

物质的分类是学生理解物质的起点。

通过学习物质的分类概念,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有助于他们理解和区分不同的物质。

溶解和分离的方法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化学知识,学生需要掌握这些方法,以便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正确处理不同的物质。

光的传播和声音的传播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通过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和光的直线传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行为和性质。

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传播速度等知识点,有助于学生理解声音是如何在空气中传播和被人类感知的。

磁与电是现代科学中的重要分支。

学生需要了解磁铁的性质和吸引排斥规律,以及电流的产生和传导,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正确使用磁铁和理解电路的原理。

生态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中的热门话题。

学生需要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以及环境污染和保护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从小做起,为地球的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六年级上册科学的必背知识点涉及物质的性质和分类、光的传播、声音的传播、磁与电、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通过认真学习这些知识点,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每课知识点归纳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知识清单一、工具和机械1.机械(工具):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2.①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②杠杆上的三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③杠杆尺平衡的规则: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④杠杆的秘密:(1)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省力。

(2)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费力。

(3)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不省力也不费力。

3.①费力的杠杆有:镊子、夹子、筷子、火钳等。

②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有:天平、扁担、订书机、跷跷板。

4.①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

②轮轴的作用: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省力,轮越大越省力。

5.①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②定滑轮的作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③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④动滑轮的作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6.①滑轮组: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是滑轮组。

②滑轮组的作用:滑轮组不但能改变力的方向,而且省力。

滑轮组的组数越多,越省力。

7.斜面: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②斜面的作用: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

8.大齿轮与小齿轮的关系: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转动比大齿轮快。

②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杠杆有刹车、车铃按钮,轮轴有车把、车轮、脚踏板,斜面有螺丝。

二、形状与结构1.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1)与材料的硬度有关,材料硬度越大,抗弯曲能力越强。

(2)与材料的长短有关,同样的材料,短的比长的抗弯曲能力强。

(3)与材料的宽度和厚度有关。

增加材料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材料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一、科学常识: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

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杆秤由秤杆、秤盘、秤砣、提绳几部分组成。

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

把秤砣悬挂位置作为用力点,那么杆秤是一个省力杠杆,所以“秤砣虽小压千斤”6、制作杆秤:先找到秤杆上的三点,定好位置。

接着拴好阻力点和支点的细绳,挂好秤盘系上秤砣。

再用挂钩码的方法,在秤杆上画出重量刻度。

7、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轮轴的作用:在轮上用力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当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生活中的轮轴:汽车方向盘、水龙头开关、起子、扳手、门锁把手。

8、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9、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10 、生活中的滑轮:①定滑轮:旗杆顶部的轮子、窗帘上的轮子;②动滑轮:工地上提重物的轮子、井口上提水的辘轳;③滑轮组:起重机、升降衣架。

10 、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11 、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

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2 、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自行车的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快,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变慢。

(转速快,用力大;转速慢,用力小。

)13 、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简单机械举例省力杠杆开瓶器、切刀、核桃夹、羊角锤(榔头)杠不省力也不费力跷跷板、订书机、天平杆费力杠杆筷子、镊子、钓鱼杆轮轴水龙头、门把手、方向盘、扳手拧螺帽、螺丝刀拧螺丝盘山公路、大桥引桥、螺丝钉、刀刃、斧头、楼梯、钉子的钉尖斜面14 、写出各类型滑轮的作用。

滑轮类型作用动滑轮省力滑定滑轮改用用力的方向轮滑轮组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15 、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应用机械的位置应用机械的类型应用机械的位置应用机械的类型车把手轮轴车上的螺丝钉斜面刹车杠杆后轴上的齿轮和后轮轮轴大齿轮和小齿轮轮轴后架上的弹簧夹杠杆车铃的按钮杠杆脚蹬前轮、滑轮前轮滑轮脚蹬和齿轮轮轴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一、科学知识: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

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减少材料宽度虽然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

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瓦楞纸中间的纸被折成了波浪形,增加了纸的厚度,从而提高了纸板的抗弯曲能力。

3、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4、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受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5、生物体中的拱形:人的头骨、拱形的肋骨、足拱、管状的手臂骨、腿骨,贝壳、乌龟的壳、鸡蛋、接近圆形的水果。

生活中的拱形:植物的杆、茎、果实,拱门,拱窗,拱桥。

6、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用框架结构可以建起很高的建筑而花费的材料却很少,框架结构中,三角形框架比四边形框架更加稳固,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

三角形框架受到外力时,总是能够通过三根杆的推拉达到内力与外力的平衡。

在四边形框架中加一根斜杆,就会变得稳固。

因为加了斜杆后,当框架受到外力时,斜杆会产生拉力,使框架达到内力与外力的平衡,从而不易变形。

7、不容易倾倒的塔结构往往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

8、框架铁塔结构特点:上小下大、上轻下重、采用了大量的三角形框架结构、抗风能力强。

9、常见的桥梁结构类型有梁桥、拱桥、拉索桥和浮桥。

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

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

桥面在拱上方的拱桥,一字形桥板和两个矮梯形消除了拱的外推力,使拱桥更加稳固。

10 .钢缆能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人们用它们建造的钢索桥,大大增加了桥的跨越能力。

11 .钢索桥的结构:由钢缆、桥塔、桥面组成。

钢缆是桥承重的主要构件,桥塔是支承钢缆的主要构件,桥塔是支承钢缆的主要构件。

从结构上看是吊桥,即桥面被钢缆吊起来。

钢索桥的功能:跨度很大。

12 .我知道的钢索桥:江阴大桥,夷陵长江大桥,美国跨海峡大桥。

13 、设计桥要考虑:①纸这种材料的特性;②纸的承受力有什么时候特点;③选择形状和结构。

④用什么方法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一、科学知识:1、1820 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把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2、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检测电池中有没有电:把电池接入线圈,靠近指南针,指南针发生偏转,电池就有电。

3、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电磁铁只有通电时才具有磁性。

做电磁铁实验时,因为用的导线较短,这个电磁铁是很耗电的,不要把它长时间接在电池上。

4、电磁铁有南北极。

南北极与线圈缠绕的方向、电池正负极的接法有关。

5、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大小与串联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铁芯的大小、导线的粗细等有关。

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

6、电动机由磁铁、绕着线圈的铁芯、换向器、电刷组成。

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小电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电刷依次接触换向器的三个金属环,通过转子线圈的电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

7、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

虽然大小悬殊、用途各异,但电动机的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互相作用转动。

8、电能使各种用电器做各种运动、发光、发声、发热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电能。

9、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

和运动有关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机械能。

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储存的能量叫做化学能。

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

各种各样的电池:干电池(普通电池和钮扣电池)——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太阳能电池——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不能储存电能,只能即时使用;蓄电池——放电时把化学能变成电能,充电时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用化学能的形式把电能储存起来。

10 、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用电器名称输入的能量形式输出的能量形式电灯光、(热)电视机光、声、(热)电能电冰箱热、(光、声)电吹风机械能、热、(声)空调热、(光、声)洗衣机机械能、(光、声)取暖器热、(光)电风扇机械能、(声)计算机声、光、磁、机械能11 、通过发电机,人们能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

用电器名称输入的能量输出的能量形式普通电池化学能光电池太阳能蓄电池化学能电能水力、风力发电站机械能火力发电站化学能12 、煤是几亿年前植物被埋入地下,与空气隔绝,在长期的的压力、高温的共同作用下,慢慢形成的。

石油和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变化形成的。

新能源有太阳能、地热、风力、沼气、核能等。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1.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植物。

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的。

我们可把植物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等。

2.开花植物身体分为:根、茎、叶、花、果、种子六部分。

3.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40万种之多,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4.在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的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菌类却是一个特殊的类别,它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是靠吸收其他生物体或土壤里的养料而生存。

5.分类是研究动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根据动物运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水中游的、空中飞的、地上走(或爬)的;根据它们生存的方式可以分为野生的和家养的;根据它们的身体特征可以分为鸟类、鱼类、哺乳动物、昆虫和软体动物等;根据它们的食性可以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等等。

6.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7.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8.像蚂蚁、蝗虫、蜜蜂那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像金鱼、鲤鱼那样,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哺乳动物。

9.在动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已经有150 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

而昆虫又是动物园王国中种类最多的,已知的昆虫达到100 多万种,约占80% 。

10. 浮萍根系退化,只有一根较细的根;小草和玉米都有庞大的根系,与生活的环境有关;仙人掌叶子退化成刺状,茎绿色、肥厚多汁;松树的叶为针形,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有利于保持身体温度;香蕉树叶子宽大,更有利于蒸发体内水分,调节植物体的温度。

植物叶的形态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11. 猫的脚有肉垫,在地上跑时发出的声音较小,不易被捕食对象发现;带钩的鸟爪,容易抓住树干,适宜生活在森林中,并有利于捕抓小动物;鸭的脚有蹼,可以用来划水,适宜生活在水中;苍耳种子上有刺,在陆地上生活容易被动物携带传播种子;莲蓬大而轻,可在水中漂流,莲子有较硬的外壳,;蒲公英种子上有绒毛,容易随风飘动,传播种子。

12.38 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简单生命体开始,到现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地球环境变化是重要原因。

人类对于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对一些动物的驯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13. 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每一种生物也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之中。

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4 .同一种生物,愈冷的地方,个体就愈大,身体愈接近圆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越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