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课程设计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课程设计报告一、综述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简称PLC)在现代工业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核心组件,PLC可编程控制器在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针对可编程控制器应用进行课程设计,对于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推动工业自动化技术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设计报告旨在介绍可编程控制器应用的课程设计过程、目标、方法、实践内容以及取得的成果。
通过本课程设计,参与者将深入了解PLC的基本工作原理、编程技巧、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从而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PLC技术正朝着网络化、智能化、开放化的方向发展,其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智能仓储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次课程设计将结合实际需求,注重实践应用,使参与者能够掌握PLC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设计报告通过对可编程控制器应用的深入研究和实践,为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推动工业自动化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1. 背景介绍:介绍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其重要性。
在现代工业控制领域中,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关键的控制技术,已经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PLC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其发展历程反映了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第一台PLC诞生以来,PLC技术经历了模拟式到数字式、小型化到大型化的演变过程。
PLC技术已成为工业控制领域的核心组件之一,广泛应用于制造、加工、装配、机器人等各个领域。
PLC的重要地位源自于其强大的功能和灵活性。
可编程控制器接收输入信号,通过内置程序处理后再输出控制信号,实现对各种生产设备的控制。
这种控制模式能够根据不同的工艺需求进行编程设计,稳定性高。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文天学院电气系2012.12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可编程控制器组成的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能力;(2)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制二次回路的能力;(3)培养学生翻阅查找资料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掌握PLC控制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掌握基于PLC的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及设备选择方法。
(3)掌握PLC自动控制系统的工程应用及注意事项。
三、设计时间:1.0周四、设计成果:水电站自动化课程设计报告一份,内容包括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
设计说明书要对你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总体介绍,特别是抽水泵的控制方式和工作方式要进行介绍。
控制系统设计图纸有电气控制原理图、端子接线图和安装布置图。
电气控制原理图用来说明控制系统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电动机主回路图,PLC 及传感器电源接线图、PLC外部接线图。
端子接线图用来说明控制系统的接线和布线,本设计主要绘制控制柜的进出线端子图,安装布置图不绘制。
五、课程设计原始资料某厂蓄水池有二台相同的抽水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每台水泵配套电动机功率:50KW,电压:AC380V。
两台水泵共用一条出水管道,出水管道上安装一只电动阀门,水泵抽水时电动阀门打开,水泵停止时电动阀门关闭。
蓄水池水位和高程:蓄水池高程3.0m,停泵水位高程5.0m,工作泵启动水位高程11.5m,备用泵启动水位高程12.0m,报警水位高程12.2m。
控制要求(1)抽水泵和阀门均由PLC自动控制,也可手动起停。
(2)控制柜柜面上要有电源指示灯,运行指示灯和故障指示灯。
控制柜有电时电源指示灯亮,抽水泵电动机运转时运行指示灯亮,控制柜有故障时故障指示灯亮,其中接触器故障在设计中必须考虑。
(3)抽水泵工作方式:自动/切除/手动。
自动方式时,控制装置依据控制流程要求自动实现水泵的启/停控制。
切除方式用于设备的检修。
手动方式时,通过操作控制柜柜面上的按钮起停水泵,该方式仅供设备调试或检修使用。
可编程彩灯控制器课程设计
可编程彩灯控制器课程设计1. 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娱乐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彩灯作为一种新型的照明设备,可以通过调节颜色和亮度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氛围和效果,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娱乐场所等领域。
为了满足用户对于彩灯控制的个性化需求,可编程彩灯控制器应运而生。
2. 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于可编程彩灯控制器的设计和开发能力,具体目标如下:- 理解彩灯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组成 - 掌握可编程彩灯控制器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技术 - 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设计并实现多种不同效果的彩灯控制程序 - 能够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实现智能化控制功能3. 课程大纲3.1 彩灯控制器基础知识•彩灯控制器的分类和应用领域•彩灯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组成3.2 可编程彩灯控制器硬件设计•彩灯控制器的硬件选型和参数设计•电路原理图绘制和PCB布局设计•硬件调试和性能测试3.3 可编程彩灯控制器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概述和开发环境配置•嵌入式软件开发基础(C语言编程、数据结构与算法)•彩灯控制程序的设计和开发3.4 彩灯控制器通信技术•串口通信协议与实现•无线通信技术(蓝牙、Wi-Fi)与实现3.5 可编程彩灯控制器应用案例分析与实践•使用可编程彩灯控制器实现不同场景下的照明效果•结合其他设备(如音乐播放器、传感器等)实现智能化控制功能4. 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4.1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形式。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于可编程彩灯控制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2 评价方式学生的评价将综合考虑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课程设计作品等因素。
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课程设计成绩。
5. 可能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5.1 硬件设计问题•问题:硬件选型不合适,导致功能无法实现或性能不达标。
•解决方案:在选型前充分调研,选择合适的硬件组件,并进行充分测试和验证。
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任务书
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任务书
1.任务目标
本课程设计任务书旨在为学员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可编程控制器(PLC)基础理论及实践操作的学习机会。
学习者完成本次课程设计任务,可以掌
握PLC编程基础知识,学会基本的PLC编程操作,掌握PLC编程应用规则,最终达成控制系统的设计、编程、调试与维护的能力。
2.课程内容
(1)可编程控制器的基础理论:
a.PLC简介及其历史发展;
b.PLC的结构:CPU,模块,I/O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
c.PLC控制系统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d.PLC编程语言:结构化文本语言,梯形图,功能表,联动表;
(2)PLC编程操作基础:
b.PLC编程步骤:设定控制逻辑,实现系统逻辑,配置操作手册;
c.PLC编程调试:配置PLC现场控制信号,模拟运行,检查调试;
(3)PLC编程应用规则:
a.PLC系统保护:定期检修,防止短路,电磁干扰等;
b.PLC系统维护:更换模块元件,清理老旧模块,更换备件;。
可编程控制课程设计
可编程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可编程控制的基本原理,掌握编程的基本语法和结构。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编程知识,设计和编写简单的控制程序。
3.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可编程控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编程软件进行程序设计和调试,具备基本的问题解决能力。
2.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有效沟通,共同完成控制程序的设计和实现。
3. 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对控制程序进行优化和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可编程控制的兴趣,认识到其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在编程实践中,培养耐心、细致和创新的品质。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增强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旨在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可编程控制基础:介绍可编程控制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和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关联教材第一章内容。
- 控制系统组成- 编程语言基础- 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与特点2. 编程语言及语法:学习编程基本语法、逻辑结构和常见指令。
关联教材第二章内容。
- 基本数据类型- 运算符与表达式- 控制语句(条件、循环)3. 程序设计与调试:通过实例讲解和动手实践,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关联教材第三章内容。
- 程序设计流程- 编程软件使用- 程序调试与优化4. 实践应用: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关联教材第四章内容。
- 简单控制系统设计- 小组合作项目实践- 控制程序优化与改进5. 课程总结与拓展: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探索可编程控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1. 简介可编程控制器(PLC)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的数字电子设备。
PLC 可在不同的工业应用场合中实现控制和自动化,例如,在制造业、自动化过程控制、通信、能源、交通、石油化工和建筑行业等领域。
PLC的出现使得工业控制的自动化程度显著提高,大大增强了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了人工成本,促进工业现代化进程。
本文将介绍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教学目标、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对课程设计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2.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应该能够:•熟悉工业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软硬件构成和功能•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程序设计语言和编程思路•能够使用可编程控制器进行简单控制程序的编写和调试3.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3.1 工业控制系统•工业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工业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工业控制系统的信号传输方式和协议3.2 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前景•可编程控制器的硬件构成和功能•可编程控制器的软件构成和编程语言3.3 控制程序设计•控制程序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可编程控制器的程序设计流程和标准•控制程序中指令和函数的使用和编写3.4 实验设计•实验器材和环境的准备•实验基本步骤和流程•实验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4. 教学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理论讲解和实验设计的结合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授课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控制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思路,使课程更加贴近实际应用。
具体教学方法如下:•在讲解过程中,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解释,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在实验操作中,由老师进行演示,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巩固理论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式,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5. 课程设计的实施效果评价和总结在本次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中,我们采用了理论讲解和实验设计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现成的plc课程设计
现成的plc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与结构,理解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PLC编程语言,学会使用PLC进行基本的逻辑控制程序编写。
3. 让学生掌握PLC的输入输出接口特性,了解常见的传感器与执行器的使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PLC进行实际控制系统设计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的控制程序编写。
2.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的输入、调试与修改。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遇到实际控制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动化技术及PLC控制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其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
3.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认识到PLC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其学以致用的意识,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电气基础知识,对PLC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操作为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与实现,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PLC基本原理与结构:介绍PLC的发展历程、组成结构、工作原理,使学生了解PLC的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对应教材第一章)2. PLC编程语言:讲解PLC的编程语言,包括指令表、梯形图、功能块图等,使学生掌握PLC编程的基本方法。
(对应教材第二章)3. PLC输入输出接口:介绍PLC的输入输出接口特性,讲解常见的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应用中选用合适设备的能力。
片上可编程系统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
片上可编程系统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一、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片上可编程系统逐渐成为了计算机科学的研究热点。
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一领域的基础原理和实践应用,本文将介绍片上可编程系统原理及应用课程的设计。
二、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的设计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片上可编程系统的原理、结构、设计方法、应用等基本概念和技术,能够利用片上可编程系统进行数字电路设计,完成简单的软硬件系统设计和仿真,并能够在实际的项目开发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内容:3.1 片上可编程系统基础理论通过学习片上可编程系统的原理和结构,学生将掌握片上可编程系统的组成和设计方法,如CPU、FPGA等基本概念和技术。
具体内容包括:•片上可编程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原理。
•片上可编程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CPU和FPGA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片上可编程系统的应用。
3.2 片上可编程系统设计方法与实践通过学习片上可编程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践应用,学生将掌握片上可编程系统的数字电路设计方法、软硬件系统设计和仿真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数字电路设计方法和工具的使用。
•软硬件系统设计与仿真方法。
•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
3.3 片上可编程系统应用案例分析本部分主要通过实际的片上可编程系统应用案例,让学生掌握应用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基于片上可编程系统的数字信号处理设计。
•基于片上可编程系统的控制系统设计。
•其它应用案例分析。
四、课程设计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4.1 讲授教学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片上可编程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4.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片上可编程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4.3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一些国内外的片上可编程系统研究论文和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五、课程设计实施本课程设计分为三个阶段:5.1 第一阶段在第一阶段,主要是介绍片上可编程系统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
可编程逻辑器件与数字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2)
可编程逻辑器件与数字系统设计课程设计简介本文档是针对可编程逻辑器件与数字系统设计课程的一份设计文档。
该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数字电路设计的基础知识,掌握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原理和应用,以及能够设计和验证数字电路系统。
本设计文档将介绍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估等方面,以及具体实验项目的设计和实现。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数字电路设计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原理和应用;•能够进行数字电路系统的设计和验证;•能够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完成数字电路设计;•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大纲一、数字电路设计基础1.数字电路设计基础概念2.数字电路设计工具3.组合逻辑电路设计4.时序逻辑电路设计5.信号传输二、可编程逻辑器件1.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种类和比较2.Verilog语言基础和编程3.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实践三、数字电路系统设计1.数字电路系统的分类与设计2.整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3.嵌入式数字系统设计教学方法1.授课方式: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相结合;2.实践环节:分组进行实验和设计项目,进行团队协作和沟通;3.实验报告:每个小组需要提交实验报告,包含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分析;4.期末大作业:设计一个数字电路系统,包括系统的需求分析、具体设计和实现。
学习评估1.平时成绩:包括参加实验和课堂表现;2.期中考试:主要考察数字电路设计基础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知识;3.期末考试:考察整个课程的掌握程度,包括数字电路系统设计和实现的能力;4.实验报告和期末大作业:主要考察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实际操作能力。
实验项目设计本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实验项目:实验一:数字电路基础实验1.数字逻辑灯实验:掌握数字电路基本部件的使用和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2.二进制加法器实验:掌握加法器原理和运行机制。
实验二:可编程逻辑器件实验1.Verilog基础实验:熟悉Verilog语言和代码的编写。
2.逻辑器件实验:利用FPGA实现数字电路的设计和模拟。
可编程控制器教程课程设计
可编程控制器教程课程设计课程概述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数字计算机,是工业控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PLC的基本原理、编程思路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工业控制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1.掌握PLC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2.熟悉常用PLC编程软件的使用。
3.学习PLC的各种命令和函数,并能够熟练编写简单程序。
4.能够使用PLC控制常用的工业设备,如电机、气缸等。
5.能够进行简单的PLC系统的故障排除和维护。
教学内容本课程涵盖PLC的基本原理、编程思路和实际应用。
第一部分:PLC基础知识1.1 PLC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1.2 PLC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1.3 PLC的输入输出模块 1.4 PLC的通信接口和网络第二部分:常用PLC编程软件2.1 Siemens STEP7编程软件 2.2 Mitsubishi GX Works2编程软件 2.3 Omron CX-One编程软件第三部分:PLC编程语言3.1 梯形图指令 3.2 逻辑指令 3.3 计时器指令 3.4 计数器指令 3.5 数字指令 3.6 移位指令 3.7 循环指令第四部分:PLC应用实例4.1 电机控制实例 4.2 气缸控制实例 4.3 温度控制实例 4.4 液位控制实例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操作、课程设计等环节。
课堂讲授由教师在台上进行知识传授,让学生掌握PLC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思路。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PLC的实际应用,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掌握PLC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教学评估本课程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估,包括考试、实验报告和课程设计等环节。
每个环节占比如下:1.考试占50%;2.实验报告占30%;3.课程设计占20%。
参考资料1.《PLC原理与应用》2.《Siemens STEP7编程指南》3.《Mitsubishi GX Works2编程指南》4.《Omron CX-One编程指南》总结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PLC的基本原理、编程思路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工业控制的实际操作能力。
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实训教程课程设计
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实训教程课程设计一、前言在电力工程中,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份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实训教程课程设计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领域的知识。
二、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1.电气控制基础知识。
2.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基本概念。
3.PLC程序基础知识。
4.PLC网络通信基础知识。
5.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设计、分析和维护实际控制系统。
三、课程设计内容1.电气控制基础知识这一部分主要介绍电气控制基础知识,例如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电气元件、电力电子和电气传动控制等。
学生可以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练掌握这些基本概念。
2.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基本概念这一部分主要介绍PLC的基本概念,例如PLC组成、PLC的输入输出和接口、PLC编程环境、PLC系统架构和PLC的编程语言等。
3.PLC程序基础知识这一部分主要介绍PLC的程序基本知识,例如Ladder Diagram、Function Block Diagram、Structured Text、Instruction List 、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等。
4.PLC网络通信基础知识这一部分主要介绍PLC的网络通信基础知识,例如PLC的网络类型、PLC的通讯协议、PLC的通讯模式、PLC的网络结构等。
5.实际控制系统设计、分析和维护此部分是课程设计的最重要部分。
学生需要应用所学知识设计分析实际控制系统,并进行系统维护。
例如,在自动化流水线上设计一个可控制的电子控制系统,并进行系统分析和维护。
学生将能够掌握设计和发现控制系统错误的技能,并能进行系统维护。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参与项目设计和实验操作。
教师将扮演辅导员的角色,进行教学指导和答疑解惑。
学生也需要通过团队合作进行案例研究。
机电控制技术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文件
机电控制技术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文件1. 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机电控制技术和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通过该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独立设计和实现简单的机电控制系统,并能够使用可编程控制器进行程序编写和调试。
2. 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将涵盖以下内容:- 机电控制技术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原理、传感器和执行器的选择与应用、信号调理和放大等。
- 可编程控制器基础知识:包括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编程语言、输入输出模块的配置和连接等。
- 机电控制系统设计:学生将学习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机电控制系统,包括系统结构设计、传感器和执行器的选择、信号处理和控制算法的设计等。
- 可编程控制器程序设计: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可编程控制器进行程序编写和调试,包括逻辑控制、数据处理和通信等。
3. 课程设计要求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下任务:- 设计一个简单的机电控制系统:学生需要选择适当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并设计相应的控制算法。
- 编写可编程控制器程序:学生需要使用适当的编程语言编写控制器程序,并进行调试和测试。
- 实现机电控制系统:学生需要将设计好的机电控制系统实际搭建起来,并进行实验验证。
4. 课程设计评估学生的课程设计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完整性:评估学生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完整性,包括系统结构设计、传感器和执行器的选择、控制算法的设计等。
- 程序编写和调试能力:评估学生使用可编程控制器进行程序编写和调试的能力,包括逻辑控制、数据处理和通信等方面。
- 实验结果和报告:评估学生实际搭建机电控制系统的能力,并要求学生提交实验结果和相应的报告。
5. 课程设计参考资料本课程设计的参考资料包括以下几本教材:- 《机电控制技术基础》-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实践》以上是《机电控制技术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文件》的内容,请根据该文件进行课程设计的相关工作。
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武汉理工大学)
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武汉理工大学)介绍本文档旨在为武汉理工大学的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提供指导。
该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目标1. 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技术和方法。
3. 熟悉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场景和实践技巧。
4.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课程内容1.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可编程控制器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可编程控制器编程基础- 可编程控制器编程语言和环境介绍- 程序的基本结构和语法规则- 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输出信号编程3.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践- 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可编程控制器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可编程控制器在机器人控制中的应用- 可编程控制器在能源管理中的应用4. 课程设计项目- 学生将在课程设计项目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一个可编程控制器的实际应用项目。
- 项目要求学生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或完成一个特定的任务,并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
评估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作业等。
2. 课程设计项目成绩: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和控制程序的正确性进行评估。
3. 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可编程控制器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
参考资料1. 《PLC原理与应用》王小明,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
2.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教程》张大伟,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
以上是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的基本框架和要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和安排。
可编程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可编程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和背景可编程控制技术是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使用可编程控制器,工业自动化系统的控制和管理可以实现更高效、更安全、更可靠的生产。
同时,它也是计算机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等多种技术在产业中的集成应用。
因此,学习可编程控制技术对于提升技术水平和职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可编程控制器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可编程控制技术的工作原理、应用场景和设计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课程内容1.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基础知识学习PLC的基础知识,包括PLC的构成、工作原理、输入输出模块、通信协议等方面的知识,为后续实验和应用打下基础。
2. 编程语言和软件学习基于PLC的编程语言和软件,包括Ladder图、指令表、功能块等多种编程方式,以及PLC的在线编辑、下载和调试工具的使用。
3. 实际应用与设计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实验,学习PLC在自动化生产和控制领域的具体应用,如制造业生产线自动化控制、污水处理系统等方面的应用和设计。
结合案例分析和实验,学生可以了解PLC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和价值,掌握使用PLC进行自动化控制和优化的设计方法。
4. 项目设计通过实际项目设计,学生将把之前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学生将自己进行项目分析、设计与实施,最终展示出一个完整的可编程控制技术解决方案。
学生需要按照教师指导的项目需求,指定PLC型号、软件,及其它相关设备,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项目设计。
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与团队沟通、协作,流程优化,以及应对项目中的风险等方面的知识和应用。
三、课程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教师将根据可编程控制技术的知识点和实际应用场景,向学生解释和讲解相关概念、原理、技术和应用。
2.实验操作:学生将会得到多次针对PLC的实验操作,实际使用PLC软件进行编程,学习软件操作基础和知识点的细节。
3.项目实践:学生将会在整个课程设计周期内完成一个现实场景的可编程控制解决方案。
机电控制技术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文件
机电控制技术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文件1. 项目背景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控制技术与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课程设计文件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机电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熟悉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和应用,提高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实践能力。
2. 项目目标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了解机电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分类。
2. 熟悉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3. 掌握可编程控制器在机电控制中的应用和调试方法。
4.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机电控制系统设计和实施。
3. 项目内容本项目包括以下内容:1. 机电控制系统概述:介绍机电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分类。
2. 可编程控制器基础:介绍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3. 可编程控制器在机电控制中的应用:介绍可编程控制器在机电控制中的应用案例和实施方法。
4. 课程设计实践:学生根据给定任务,独立完成机电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施。
4. 项目要求4.1 机电控制系统概述1. 介绍机电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辅助设备等。
2. 解释机电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信号采集、处理、输出和反馈等环节。
3. 分类介绍常见的机电控制系统,如 plc 控制系统、触摸屏控制系统等。
4.2 可编程控制器基础1. 介绍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包括中央处理单元、输入/输出接口、存储器等。
2. 解释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包括输入信号处理、逻辑运算、输出信号生成等。
3. 介绍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方法,包括指令集、编程软件和编程技巧等。
4.3 可编程控制器在机电控制中的应用1. 介绍可编程控制器在机电控制中的应用案例,如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电梯控制系统等。
2. 解释可编程控制器在机电控制中的应用方法,如硬件选型、编程调试等。
4.4 课程设计实践1. 根据给定任务,独立完成机电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施。
2. 提交设计报告,包括系统原理、硬件选型、软件编程、调试结果等。
PLC课程设计完整版
PLC课程设计完整版2篇PLC课程设计完整版(上)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常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控制设备。
它以可编程的方式实现对机械、电气和仪器仪表等设备的控制操作,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为了培养学生对PLC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设计了一套完整的PLC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PLC课程中,我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5名学生,每个小组需要完成一个实际的控制任务。
首先,我会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个PLC控制系统的模拟实验装置,包括PLC、输入输出模块和外部设备模拟器。
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需求,通过配置PLC的输入输出模块,并编写相应的程序实现对外部设备的控制。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PLC的编程语言,我会在课程中详细介绍PLC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常用的PLC编程语言,如梯形图、指令表和语句列表等。
我会通过实例讲解,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程序设计方法和常见的控制逻辑。
同时,我还会为学生介绍PLC的常见故障排除方法和维护技巧,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故障处理能力。
在课程的实践环节中,学生需要根据实际的控制任务,进行PLC的编程和调试工作。
他们需要根据给定的需求,进行PLC的程序设计,将输入信号转化为相应的输出信号,实现对外部设备的控制。
在完成编程后,学生还需要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
我设计的PLC课程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需要面对实际的控制任务,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他们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解决这些问题。
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的根源,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套完整的PLC课程设计,我相信学生能够全面提升他们的PLC控制能力。
他们不仅能够掌握PLC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更能够熟练运用PLC编程语言,实现对各种外部设备的控制。
同时,他们也能够培养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报告
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报告本课题旨在设计一种基于PLC的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以解决传统洗衣方式的不便和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该控制系统具有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等优点,能够自动完成洗涤、漂洗和脱水的转换,无需人工操作,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舒适。
3、系统设计本系统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控制核心,通过电磁阀控制水的进出和排放,同时通过电机控制洗衣机的转动。
PLC具有可编程性强、可靠性高、编程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能够满足自动洗衣机的控制需求。
系统采用了模块化设计,便于维护和升级。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考虑了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等因素,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避免出现故障。
4、系统实现系统实现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硬件方面,我们选用了适合洗衣机控制的PLC型号,选用了符合要求的电磁阀和电机,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软件方面,我们采用了PLC编程软件进行编程,通过逻辑控制和定时控制实现了自动洗涤、漂洗和脱水的转换。
同时,我们还加入了故障检测和报警功能,确保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故障。
5、实验结果经过实验验证,本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实现了自动洗涤、漂洗和脱水的转换,同时具有故障检测和报警功能。
系统稳定可靠,能够满足自动洗衣机的控制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能够为人们带来便利和舒适,提高生活质量。
6、结论本课题基于PLC的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设计成功,实现了自动洗涤、漂洗和脱水的转换,具有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等优点。
该系统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舒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XXX it XXX。
rinsing。
and n process without manual n。
This not only frees people from hard physical labor。
saves time。
but also XXX describes the cycle process of the washing machine。
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一、设计目的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PLC,是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应用面极广的工业控制装置,它已成功地应用于工业中几乎所有领域,能完成从重复开关控制单一机器到复杂的制造加工控制的许多控制任务。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门实用技术课程,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技能训练,为此,在教学中安排一周的课程设计,其目的是:1.综合运用 PLC 及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知识,进行PLC 控制程序设计,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和发展。
2.熟悉和掌握 PLC 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PLC 的选型和程序设计。
3.通过课程设计,熟悉设计资料,掌握编程技术,提高编程技巧,从而可以提高PLC 技术综合应用设计能力,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毕业设计及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设计步骤和内容1.总体方案的确定根据控制要求,确定总体方案。
2.正确选用电气控制元件和 PLC根据选用的输入输出设备的数目和电气特性,选择合适的PLC,要求进行电气元件的选用说明。
3.分配I/O 点,画出I/O 连线图根据选用的输入输出设备,确定I/O 端口。
依据输入输出设备和 PLC 的I/O 端口分配关系,画出 I/O 连线图。
4.程序设计说明及过程分析要求绘制控制系统流程图,详细进行程序设计过程的分析说明,设计简单、可靠的控制程序。
5.对系统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最后审查控制实现的可靠性检查系统功能,完善控制程序。
6.在实验台上进行程序调试,直至满足控制要求;根据系统工作实际工作情况,在实验台上用开关量信号和输出指示灯模拟系统工作实际,逐一置位输入信号,观察程序内部元件运行情况和指示灯输出情况与设计要求是否一致,排查程序和硬件接线错误直至满足控制要求。
7.编写设计说明书根据设计题目及设计过程编写一份不少于16 页的课程设计说明书。
要求采用手写报告。
如需要在报告中粘贴图片,每个图片不得大于 5 行。
用plc做的课程设计
用plc做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PLC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2.列举常见的PLC品牌和型号,并了解其特点。
3.编写简单的PLC程序,实现基本的逻辑控制功能。
4.分析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过程。
5.探讨PLC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和前景。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PLC的基本原理:介绍PLC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2.PLC programming:讲解PLC编程的基本方法、指令系统、编程软件的使用。
3.PLC应用案例:分析典型的PLC应用实例,如机床控制、生产线自动控制等。
4.PLC控制系统设计:介绍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5.PLC的维护与故障诊断:讲解PLC的日常维护、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讲解PLC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和应用案例。
2.讨论法:学生就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进行讨论,促进学生思考。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PLC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PLC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编写PLC程序,验证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PLC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一些PLC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辅助讲解PLC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案例。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PLC实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实践。
5.在线资源:提供一些PLC相关的和论坛,便于学生交流和获取最新资讯。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课程设计PLc
课程设计PLc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和应用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PLC的工作原理,熟练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设计,并能应用于实际的自动化控制项目中。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PLC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掌握PLC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熟悉PLC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场景。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设计;•能够对PLC进行基本的调试和维护;•能够分析PLC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实现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对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PLC技术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PLC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和应用案例。
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下:1.PLC的基本原理:•PLC的定义和发展历程;•PLC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PLC的编程语言和编程规范。
2.PLC编程方法:•PLC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常用逻辑控制功能模块的编程方法;•程序的调试和优化方法。
3.PLC应用案例:•PLC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场景;•PLC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实现方案;•实际项目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讲解PLC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和应用案例,使学生掌握PLC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PLC编程方法和应用案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项目案例,使学生了解PLC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PLC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编程和调试,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PLC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平台软、硬件系统说明THPLC-A型控制实验平台是以S7-200控制器为控制核心,配以两块实验板TS1、TS2和电源模块。
TS1实验板有三个实验区,分别为交通灯实验区、旋转运动实验区、直线运动实验区。
TS2实验板上有两个实验区和两个辅助信号实验区,分别为输料线实验区和混料罐实验区;现场电器操作辅助信号实验区、常用辅助信号实验区。
电源模块给S7-200控制器和两块实验板供电。
在实验时,首先要给S7-200控制器和两块实验板供电。
具体操作如下:实验板上的输入元件的公共端要接到24V电源的负极上(24VG),PLC上的输入信号的公共端(COM)要接到24V电源的正极上(+24V);实验板上的输出元件的公共端要接到5V电源的负极上(5VG),PLC上的输出信号的公共端(COM)要接到5V电源的正极上(+5V)。
操作时,要注意板上的输入和输出信号器件,因电压和电路不同,尽量不要接错,以避免器件损坏。
实验平台各控制器件和被控器件均靠导线连接,在连接前,要测试导线的好坏。
硬件系统还需要软件的支持,此系统软件执行环境是在计算机的支持下,运行MicroWinV3.2软件,输入实验所需程序,编译后输入PLC控制器,方能完成设计的控制功能。
可编程控制器的概述可编程序控制器,英文称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简称PLC。
它是一个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装置,专为在工业现场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接口,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PLC是微机技术与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克服了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中的机械触点的复杂接线、可靠性低、功耗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差的缺点,充分利用了微处理器的优点,又照顾到现场电气操作维修人员的技能与习惯,特别是PLC的程序编制,不需要专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知识,而是采用了一套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简单指令形式,使用户程序编制形象、直观、方便易学;调试与查错也都很方便。
用户在购到所需的PLC后,只需按说明书的提示,做少量的接线和简易的用户程序的编制工作,就可灵活方便地将PLC应用于生产实践。
一、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可编程控制器主要由CPU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和编程器组成(如下图所示)。
1、CPU 模块CPU 模块又叫中央处理单元或控制器,它主要由微处理器(CPU )和存储器组成。
它用以运行用户程序、监控输入/输出接口状态、作出逻辑判断和进行数据处理,即读取输入变量、完成用户指令规定的各种操作,将结果送到输出端,并响应外部设备(如编程器、电脑、打印机等)的请求以及进行各种内部判断等。
PLC 的内部存储器有两类,一类是系统程序存储器,主要存放系统管理和监控程序及对用户程序作编译处理的程序,系统程序已由厂家固定,用户不能更改;另一类是用户程序及数据存储器,主要存放用户编制的应用程序及各种暂存数据和中间结果。
2、I/O 模块I/O 模块是系统的眼、耳、手、脚,是联系外部现场和CPU 模块的桥梁。
输入模块用来接收和采集输入信号。
输入信号有两类:一类是从按钮、选择开关、数字拨码开关、限位开关、接近开关、光电开关、压力继电器等来的开关量输入信号;另一类是由电位器、热电偶、测速发电机、各种变送器提供的连续变化的模拟输入信号。
可编程序控制器通过输出模块控制接触器、电磁阀、电磁铁、调节阀、调速装置等执行器, 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的另一类外部负载是指示灯、数字显示装置和报警装置等。
3、电源可编程序控制器一般使用220V 交流电源。
可编程序控制器内部的直流稳压电源为各模块内的元件提供直流电压。
4、编程器编程器是PLC 的外部编程设备,用户可通过编程器输入、检查、修改、调试程序或监示PLC 的工作情况。
也可以通过专用的编程电缆线将PLC 与电脑联接起来,并利用编程软件进行电脑编程和监控。
5、输入/输出扩展单元I/O 扩展接口用于将扩充外部输入/输出端子数的扩展单元与基本单元(即主机)连接在一起。
6、外部设备接口此接口可将编程器、打印机、条码扫描仪,变频器等外部设备与主机相联,以完成相应的操作。
二、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接触器电磁阀指示灯电源 电源 限位开关选择开关按钮可编程控制器有两种基本的工作状态,即运行(RUN)状态与停止(STOP)状态。
在运行状态,可编程序控制器通过执行反映控制要求的用户程序来实现控制功能。
为了使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输出及时地响应随时可能变化的输入信号,用户程序不是只执行一次,而是反复不断地重复执行,直至可编程序控制器停机或切换到STOP工作状态。
除了执行用户程序之外,在每次循环过程中,可编程序控制器还要完成内部处理、通信处理等工作,一次循环可分为5个阶段(如图所示)在内部处理阶段,可编程序控制器检查CPU,模块内部的硬件是否正常,将监控定时器复位,以及完成一些别的内部工作。
在通信服务阶段,可编程序控制器与别的带微处理器的智能装置通信,响应编程器键入的命令,更新编程器的显示内容。
在输入处理阶段,可编程序控制器把所有外部输入电路的接通/断开(ON/OFF)状态读入输入映像寄存器。
在程序执行阶段,即使外部输入信号的状态发生了变化,输入映像寄存器的状态也不会随之而变,输入信号变化了的状态只能在下一个扫描周期的输入处理阶段被读入。
在输出处理阶段,CPU将输出映像寄存器的通/断状态传送到输出锁存器。
三、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语言概述现代的可编程控制器一般备有多种编程语言,供用户使用。
IEC1131-3—可编程序控制器编程语言的国际标准详细的说明了下述可编程控制器编程语言:1)顺序功能图2)梯形图3)功能块图4)指令表5)结构文本其中梯形图是使用得最多的可编程控制器图形编程语言。
梯形图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电路图很相似,具有直观易懂的优点,很容易被工厂熟悉继电器控制的电气人员掌握,特别适用于开关量逻辑控制,主要特点如下:1)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中的某些编程元件沿用了继电器这一名称,如输入继电器、输出继电器、内部辅助继电器等,但是它们不是真实的物理继电器(即硬件继电器),而是在软件中使用的编程元件。
每一编程元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存储器中元件映像寄存器的一个存储单元相对应。
2)梯形图两侧的垂直公共线称为公共母线(BUS bar)。
在分析梯形图的逻辑关系时,为了借用继电器电路的分析方法,可以想象左右两侧母线之间有一个左正右负的直流电源电压,当图中的触点接通时,有一个假想的“概念电流”或“能流(Power flow)从左到右流动,这一方向与执行用户程序时的逻辑运算的顺序是一致的。
3)根据梯形图中各触点的状态和逻辑关系,求出与图中各线圈对应的编程元件的状态,称为梯形图的逻辑解算。
逻辑解算是按梯形图中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的。
4)梯形图中的线圈和其他输出指令应放在最右边。
5)梯形图中各编程元件的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均可以无限多次地使用。
四、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步骤(1)确定被控系统必须完成的动作及完成这些动作的顺序。
(2)分配输入输出设备,即确定哪些外围设备是送信号到PLC,哪些是外围设备是接收来自PLC信号的。
并将PLC的输入、输出口与之对应进行分配。
(3)设计PLC程序画出梯形图。
梯形图体现了按照正确的顺序所要求的全部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4)实现用计算机对PLC的梯形图直接编程。
(5)对程序进行调试(模拟和现场)。
(6)保存已完成的程序。
显然,在建立一个PLC控制系统时,必须首先把系统的需要的输入、输出数量确定下来,然后按需要确定各种控制动作的顺序和各个控制装置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确定控制上的相互关系之后,就可进行编程的第二步──分配输入输出设备,在分配了PLC的输入输出点、内部辅助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之后,就可以设计PLC 程序画出梯形图。
在画梯形图时要注意每个从左边母线开始的逻辑行必须终止于一个继电器线圈或定时器、计数器,与实际的电路图不一样。
梯形图画好后,使用编程软件直接把梯形图输入计算机并下载到PLC进行模拟调试,修改→下载直至符合控制要求。
这便是程序设计的整个过程。
可编程控制器基本指令简介GX Developer软件的使用及编程规则一、GX Developer软件的使用方法GX Developer编程软件为用户开发,编辑和控制自己的应用程序提供了良好的编程环境。
为了能快捷高效地开发你的应用程序,GX Developer软件提供了三种程序编辑器,GX Developer软件还提供了在线帮助系统,以便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本实验装置使用的编程软件是GX Developer7.0版本,在做实验前,首先将该软件根据软件安装的提示安装到计算机上,然后用编程线将计算机和实验装置连接到一起。
(一)系统需求GX Developer既可以在PC机上运行,也可以在MITSUBISHI公司的编程器上运行。
PC机或编程器的最小配置如下:Windows95、Windows98、Windows2000、Windows Me或者Windows NT4.0以上。
(二)软件的使用GX Developer的安装:1、未安装过本软件的系统中安装时请先安装F:\GX7.0-C\SW7D5C-GPPW-CL\SW7D5C-GPPW-C\QSS_Support\EnvMEL/SETUP.EXE。
双击SETUP按照页面提示单击“下一步”安装即可。
2、安装完成后再双击F:\GX7.0-C\SW7D5C-GPPW-CL\SW7D5C-GPPW-C\QSS_Support/SETUP.EXE按照页面提示完成安装,重新启动计算机即可使用。
3、GX Developer的使用:GX Developer的基本使用方法与一般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软件类似,在这里只介绍一些用户常用的几点对PLC操作的用法:(1)工程菜单在软件菜单里的工程菜单下选择改变PLC类型即根据要求改变PLC类型。
1)在读取其他格式的文件选项下可以将FXGP_WIN-C编写的程序转话成GX工程。
2)在写入其他格式的文件选项下可以将用本软件在编写的程序工程转化为FX 工程。
(2)在线菜单(1)在传输设置中可以改变计算机与PLC通信的参数。
2)选择PLC读取、PLC写入、PLC效验可以对PLC进行程序上传、下载、比较操作。
3)选择不同的数据可对不同的文件进行操作。
4)选择监视选项可以去对PLC状态实行实时监视。
5)选择调试选项可以完成对PLC的软元件测试,强制输入输出和程序执行模式变化等操作。
二、编程规则1)外部输入/输出继电器、内部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等器件的接点可多次重复使用,无需用复杂的程序结构来减少接点的使用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