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针灸推拿治疗倾斜综合征的作用体会
推拿配合侧扳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
推拿配合侧扳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发表时间:2014-08-06T09:53:37.0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3期供稿作者:王奕斌[导读] 多发于青壮年。
由于第三腰椎生理结构特殊,椎体单侧或双侧横突部位软组织筋膜易发生疲劳损伤导致无性炎症。
王奕斌(河南推拿职业学院附属医院 471003)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3-0358-02 第三腰椎横突出综合症是指曲扭转外力或长期弯腰劳动等因素,引起第三腰椎横突部筋肉组织异常,出现腰痛或腰伴腿痛,腰部活动障碍与腰三横突部压痛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伤病,又称第三腰椎横突周围炎,或第三腰椎横突滑囊炎。
多发于青壮年。
由于第三腰椎生理结构特殊,椎体单侧或双侧横突部位软组织筋膜易发生疲劳损伤导致无性炎症。
引起腰部剧烈疼痛,甚至伴有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
近年来笔者运用推拿配合侧扳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患者106例,其中,男性66例,女性40例,年龄18-56岁,38.82±7.97岁,病程1个月-6年,平均2.78±1.32年,39例男性患者和21例女性患者发病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体力劳动,18例男性患者和12例女性患者因长期坐姿不正而发病,9例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曾有外伤史,脊柱划痕实验和棘突触诊示棘突偏歪者69例,X线片示棘突连线偏歪者73例,余正常。
1.2症状体征伤后始感腰部中段一侧或两侧疼痛、酸胀、乏力或伴有臀部疼痛,不能弯腰和久坐、久立,休息后缓解。
久之,晨起或腰前屈时痛著,弯腰直立困难,轻微活动则痛减,但劳累或感受寒冷、潮湿及天气变化时会使症状加重,疼痛多呈现持续性,常扩散至同侧臀部或下肢膝平面以上的大腿内侧,少数病例疼痛可窜至小腿外侧,但不会因腹压增高使疼痛加重,脊柱划痕试验阳性,直腿抬高试验一般是阴性,偶可出现阳性,但直腿抬高足背伸试验阴性。
针刺康复训练配合物理因子治疗偏瘫肩手综合征的疗效
12 诊 断标准 .
肩 手综合征 的评定按 中 国康复研 究
及 , 马上改变 治疗手 法。④患 肢负 重 : 应 患者 取 坐位 , 重心向患侧倾斜 , 患肢作支撑放于臀水平外侧 , 患肩外 旋, 伸肘背屈腕 , 指伸 直和拇指 外展 , 患肢 各关 节 手 使 受压 及负重 。⑤ 手指交叉 握手 , 患侧拇 指位 于最上 面
据 临床进 展 的过 程肩 手 综 合征 分 为急 性 期
(I ) 营养 障碍 期 (Ⅱ期 ) 萎缩期 ( 期 、 、 Ⅲ期 ) 。肩手
综合征不 仅延缓 上肢的功 能恢 复 , 而且对 日常生 活活
动能力影响极大 。早期 预 防和正确治疗 可减 轻水 肿 ,
曲池 ; 手少 阳经循 行部 位疼加 肩 、 外关 ; 手太 阳经 循
例偏瘫 肩手综 MR 检查证 实。年 龄 5 8 I 0~ 1岁。病 程 1 6 。 4— 3 d 左肩痛 2 1例 , 肩痛 3 右 0例 。其 中伴 有肩 关 节脱 位 9 例, 肩关节粘连 3例 。患者按数字随机分为 两组 , 观察 组 3 例 , 中男 l , l 3 其 5例 女 8例 , 年龄 ( 3 5 . ) , 6 . ±5 8 岁 病程 (9 5± . ) ; 照组 1 例 中, 中男 8 , l 2. 54 d对 8 其 例 女 0 例, 年龄 ( 13±59 岁 , 6. . ) 病程 ( 20± . ) 。两 组一 3. 73 d 般资料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0 0 ) P> .5 。
【 摘要 】 目的 观察针刺康复训练 配合物理 因子 治疗偏瘫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 断标准 的偏
瘫肩手综合征 患者 5 例 随机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 患者均给 予常规 内科 治疗 , 察组在此基础 上介入针刺 l 观
倾倒综合征名词解释
倾倒综合征名词解释倾倒综合征是指由于身体倾斜或平衡障碍而导致的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
它通常表现为头晕、眩晕、头重脚轻、站立困难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晕厥。
倾倒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如内耳疾病、神经病变、脑血管疾病等。
了解倾倒综合征的常见症状及其可能的病因,对于及时确诊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倾倒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头晕和眩晕。
头晕是指一种不适感,感觉头部轻微晃动或不稳定,有时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眩晕则是指感觉周围环境在旋转或摇晃,常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倾倒综合征还常常伴随其他症状,如视力模糊、耳鸣、听力下降、心慌、乏力等。
倾倒综合征的病因多种多样。
内耳疾病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常见的病因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等。
内耳疾病导致体内的平衡感觉器官受损,从而引起倾倒综合征的症状。
其他常见病因包括神经病变,如脑干、小脑、大脑皮层的病变;脑血管疾病,如缺血性卒中、脑梗死等;药物副作用,如抗高血压药物、抗抑郁药物等。
此外,倾倒综合征还可能与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有关。
确诊倾倒综合征通常需要结合详细的病史、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医生可能会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症状的发作时间、频率、程度等;查体时会观察患者的平衡能力、眼球活动、头颈活动范围等;进一步检查可能包括内耳功能检查、脑电图、头部MRI等。
根据不同的病因,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如理疗、康复训练)、手术等。
预防倾倒综合征的关键是防止和控制可能导致倾倒综合征的疾病和因素,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防止头部外伤等。
此外,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暴露于有害物质、注意保护内耳等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综上所述,倾倒综合征是由于身体倾斜或平衡障碍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头晕、眩晕等。
其病因多种多样,需要综合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来确诊。
通过合理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倾倒综合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灸推拿联合疗法用于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e a c h g r o u p . Bo t h o f t h e wo t g r o u p s we r e g i v e n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a c u p u n c t u r e t r e a t me n t o f s t r o k e a n d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 On t h i s b a s i s , he t c o n ro t l ro g u p wa s g i v e n ma s s a g e t h e r a p y wh i l e t h e r t e a t e d ro g u p wa s g i v e n a c u p u n c t u r e t h e r a p y mo r e t h n a t h e c o n t r o l ro g u p . Af te r 1 mo n t h o f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中风后肩. 手综合征应用针灸联合推拿方法 治疗 的临床疗效 。方法:予以随机数字表 法将 8 6 例 中风后
肩. 手综合征 的患者分 为两组 ,各 4 3例 。两组 患者 均采 用相 同的常规 中 风针 刺治疗以及康复训练 ,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 +推拿治
《针灸推拿学》主观题
《针灸推拿学》主观题名词解释1、十五络脉: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
2、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指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径路。
“经”,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
“络”,有网络的含义,为经脉所分出的小支。
经络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
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系,人体内外、脏腑、肢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门学说。
4、正经:与奇经相对,指十二经脉。
因十二经脉为经络系统的主体,故称为正经。
5、奇经:“奇”有”异”的意思,即奇特、奇异,从而表明奇经与十二经不同,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阴阳表里配偶关系,但与奇恒之腑有密切联系,故称”奇经”,也称“别道奇行”的经脉。
6、一源三歧: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故称为“一源三歧”。
7、一夫法: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
四肢相并名曰“一夫”,用横指同身寸量取腧穴,称为“一夫法”。
8、奇穴: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变归入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
9、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经脉在四肢各有-个原穴,又名“十二原”。
10、阿是穴:即“天应穴”、“压痛点”,这类腧穴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它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
11、颈椎综合征:由于颈椎间盘退变,继发椎间失稳、骨刺形成、椎间盘突出等病理改变,然后直接或间接刺激压迫脊神经、血管、脊髓等邻近组织,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
12、腕管综合征:是指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到压迫所引起的手指麻木等神经症状。
13、伤筋:凡人体各个关节因外来暴力撞击,强力扭转,牵拉压迫,或因不慎而跌仆闪挫,或体虚劳累过度,以及持续活动,经久积劳等原因所引起的损伤,而无骨折,脱位皮肉破损者,统称“伤筋”。
针灸推拿康复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针灸推拿康复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效果及对其生活
质量的影响
郑懿;曹利民;刘涛涛;闫海源;邱筱娜;张万钧
【期刊名称】《贵州医药》
【年(卷),期】2022(46)7
【摘要】目的探讨对脑梗死后SHS患者采用针灸推拿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86例脑梗死后SHS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继续给予针灸推拿康复治疗)各43例。
比较两组治疗2个月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肢体痉挛程度改善情况整体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脑梗死后SHS患者采用针灸推拿康复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侧肢体的痉挛症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总页数】2页(P1117-1118)
【作者】郑懿;曹利民;刘涛涛;闫海源;邱筱娜;张万钧
【作者单位】榆林市中医医院针灸科;榆林市中医医院中医门诊;神木市医院康复医学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7.7
【相关文献】
1.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和康复训练对脑梗塞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
2.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和康复训练对脑梗塞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
3.针灸推拿配合康复训练对脑梗塞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4.针灸推拿配合康复训练对脑梗塞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5.针灸推拿配合康复训练对脑梗塞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倾斜综合症
关于倾斜综合征症状、病理、评定及治疗的回复1985年,Patricia Davies 首次描述了某些中风患者用他们的非瘫痪肢推向瘫痪侧的奇怪行为。
在坐或站立时,这些患者用他们的非瘫痪肢体推离非瘫侧,导致失去侧向的姿势平衡。
如果不加预防,他们将把自己向侧推,直到倒向偏瘫侧,要纠正他们倾斜的姿势会有很大的阻力。
Davies把这种行为命名为“倾斜综合征”。
由于偏瘫,无倾斜综合征的患者也可能表现出平衡问题,可能倒向他们的瘫痪侧。
但这些患者在他们失去平衡时能意识到,却由于瘫痪而不能支持住自己。
他们通常用健侧手抓住某物(即倾向于拉(pull)而不是推(push))。
很多脑损害后的姿势不稳定都不能归为倾斜综合征。
这个术语只应该用于主动由非瘫侧推向瘫痪侧的这种特别的障碍。
研究结果提示,后丘脑参与我们身体直立姿势的控制。
在传统上,丘脑后侧部分被认为是前庭从脑干到皮质通道的“中继结构”。
后侧丘脑背核和侧背核似乎主要参与我们直立姿势的控制。
表现出严重倾斜综合征的患者显示一清晰梗塞位于这部分丘脑。
研究表明倾斜综合征是由于身体对重力定向的严重误认引起的。
倾斜行为的评价倾斜综合征的患者检查有3个重要方面:1,自发的身体姿势;2,由非瘫痪侧肢体伸展增加的倾斜力;3,对被动矫正姿势的抵抗。
治疗时注意以下方面:□认识身体直立姿势知觉的紊乱□视觉性探索周围环境及身体与环境的关系。
保证患者看见他们是否趋向直立。
我们建议物理治疗师应用视觉辅助物,以给予身体定向的反馈。
并且在一个具有很多直立结构的房间训练,如门框,窗,柱子等等。
□学习那些需要达到垂直体位的运动。
□在完成其它活动时保持垂直体位运动治疗偏瘫后倾斜综合征1例【关键词】运动偏瘫倾斜综合征倾斜综合征又称身体不成直线,中心轴偏移,是指偏瘫病人所有的体位都强力地向偏瘫侧倾斜,并抵抗任何被动校正其姿势的尝试,就是说抵抗使体重向身体中线或过中线向健侧移的校正[1]倾斜综合征见于左侧偏瘫的患者,2008年10月我科收治了1例左侧偏瘫的患者,经般的康复治疗方法训练1月后效果不佳,按倾斜综合征治疗,其治疗效果较显著,恢复良好。
针灸推拿相结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1例
·363 ·
针 灸 推 拿 相 结 合 治 疗 梨 状 肌 综合 征 1例
贾蓝 羽
摘要:该文章介绍了1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通过温针灸结合推拿疗法,经过 1个疗程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显示了针灸推 拿 相结合对该病治疗 的有效性 与优越性 。
作 者 单 位 :天 津 中 医药 大 学 研 究 生 2010级 (天 津 300193)
受 为度 。两种 手 法 均 为 每 日 1次 ,7次 为 1疗 程 。治 疗 1次后 ,患 者臀部 疼痛 明显 缓解 ,压痛 、放射 痛减轻 , 可 自行行 走 。治疗 2次 后 ,臀 部疼 痛 消 失 ,外 旋 、外 展 疼 痛减 轻 ,夜 间未 发 疼 痛 。1个 疗 程 后 ,症状 消 失 ,临 床 治愈 。嘱 患 者 日后 避 免 劳 累 ,注 意患 侧 保 暖 。2个 月 后 随访 ,症 状未 见复 发 。
按 语 :梨状肌 综合 征是 梨状肌 因外伤 、劳损 等原 因 引起 充血 、水肿 、痉 挛 、肥厚 ,刺 激或 压 迫 坐 骨神 经 ,引 起 患侧 臀 部 酸 胀 、疼 痛 ,大腿 后 侧 或 小腿 后 外侧 放 射 痛 ,甚至 活动 受限 等为主 的 临床 综合 征 ,多见 于 中老年 人 ,属 于 中医“痹证 ”范 畴。 梨状 肌 与 坐骨 神 经 的关 系 密切 ,坐 骨 神 经 85% 从 梨 状 肌 下 孔 出盆 ,然 后 到 大 腿 后 方 支 配 大 腿 后 侧 及 膝 以 下 的 运 动 和 感 觉 … 。 因 此 梨状肌损 伤后 局部 充血 水肿 ,反复损 伤 致 梨状 肌肥厚 , 造 成 梨状 下 孔 狭 窄 ,压 迫 坐 骨 神 经 而 引 发 本 病 。
温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疗效观察
1 . 1 一般 资料 : 本组病人为 2 0 1 0年 5月 至 2 0 1 2年 1
月在 本 院针 灸推 拿科 门诊 就 治 病例 5 O例 , 随机 分 成 两
组 。治疗 组 2 5例 , 其 中男 性 9例 , 女性 1 6例 ; 病 程最 短 1周 , 最长 1 年半; 年龄 2 5 ~6 O岁 。对 照组 2 5例 , 其中 男性 1 O例 , 女性 1 5例 ; 病 程最 短 2周 , 最 长 1年半 ; 年
穴 0 . 5 ~1寸 , 针刺补法 , 得气后 , 在针炳上加艾绒 团, 然后 点燃 , 燃 艾 绒 2壮 为 度 。 留针 3 0分 钟 , 出针 后 拔
“ 肩、 肘、 臂外 皆痛 , 小指 、 次指 不 用 ” 。均类 似 于 前斜 角 肌 综合 征 的临床 表现 。温 针 灸是 艾 灸 与 针刺 相 结合 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患侧颞 部 配合 作 颈 椎 侧 屈 的被 动运 动 1 0次 ; 接上势,
按揉 患侧 天鼎 、 缺盆 、 合 谷各 穴 1分 钟 ; 接上 势 , 患肢 抖 法 半分 钟 ; 医 者 施 擦 法 于 前 斜 角 肌 和项 后 区 , 透 热 为
采 用温 针灸 配 合 推 拿 手 法 治 疗 前 斜 角 肌 综 合 征 , 疗 效
颈 7横 突过长 或 高位胸 肋 。
2 治 疗 方 法
注: 与 对 照 组 比 较 ,*Pd o . 0 5。
4 体 会
前斜 角 肌综合 征 的发 生 与 先 天禀 赋 不 足 、 疲劳、 肝 肾久亏 有关 , 造 成 经筋 萎 软 松 弛 、 肩 部 下 垂 所 致 。《 素 问・ 长 刺节 论 》 指 出, 筋痹 的主要 症 状 为 “ 挛节痛。 ” 《 灵 枢 ・ 经脉 》 阐述 “ 三 焦 和 少 阳之 脉 ” 所 致 的 痛痹 表 现 为
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在肩周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在肩周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肩周炎是指肩部周围肌肉、韧带等结构的功能紊乱或炎症反应所引起的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的综合征,其发病率在老年人群体中较高。
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在肩周炎患者护理中应用广泛,其有效性备受肯定。
针灸是指将针精准地插入人体穴位,并对身体进行刺激以治疗或预防疾病。
针灸作为传统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在肩周炎患者应用中,可以缓解疼痛、改善肌肉骨骼功能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针灸能够刺激生物反应、调节免疫系统,并且对患者的身体状况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推拿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手法,用手指或手掌按摩肌肉,调整身体平衡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推拿与针灸相结合,对肩周炎患者的恢复和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针灸推拿在护理上的应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针灸推拿对肌肉韧带的缓解和调整针灸和推拿的应用对肩周炎患者的炎症和肌肉韧带疼痛等方面有一个比较好的缓解作用,可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淋巴系统的运作,从而降低炎症等症状。
2. 针灸推拿能够增加肌肉力量和灵活度针灸推拿的作用可以增加患者的肌肉力量和灵活度,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活动和运动,缓解肩周炎疼痛。
3. 针灸推拿可以改善疼痛针灸推拿的应用可以改善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尤其是在患者的疼痛程度较大时,可以有效缓解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针灸推拿还可以增强患者的身体质量和免疫系统的功能总之,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在肩周炎患者护理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缓解疼痛、改善炎症和调整肌肉韧带等功能。
该方法不仅治疗疾病效果显著,其安全性也很高,患者能够很好地接受和容忍。
因此,这种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是一个非常值得推广的护理方法。
偏瘫患者倾斜综合征的治疗方向及预后
偏瘫患者倾斜综合征的治疗方向及预后【摘要】目的:对偏瘫患者倾斜综合征的治疗方向以及预后进行汇总。
方法:从对倾斜综合征治疗文献中进行选取汇总和整理。
结果:对于倾斜综合征治疗方向分为好几种,预后效果也都不错。
结论:这些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倾斜综合征治疗病人方面帮助病人减轻病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帮助病人早日恢复健康,具有某些推广价值。
【关键词】运动;针灸;倾斜综合征一、偏瘫的定义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
而偏瘫倾斜综合征是指某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一种特殊行为模式,即患者在所有体位都强力的向偏瘫侧倾斜,并抵抗身体向中线或者越过中线向非偏瘫方向的矫正。
二、治疗方向1、了解了倾斜综合征的病理特征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治疗方向对患者进行康复调理。
Pusher综合征就是脑卒中后较严重的体位控制障碍,所以其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而典型表现分为六种:第一种,头转向健侧,同时向健侧移。
第二种,躺在床上,患者用健手把住床边担心掉下来。
第三种,坐位时,患侧臀部负重,健侧躯干明显缩短。
第四种,站立时,患者整个重心偏向患侧,姿势歪斜。
第五种,站立时,患侧下肢屈肌占优势,患者难以维持站立。
第六种,行走时,重心不易向健侧转移,患侧下肢屈肌优势,伸肌不充分,健腿迈步困难。
针对这六种情况,我们可以对其进行不同的治疗方法。
康复治疗主要是在矫正体位缓慢恢复,我们可以配合针灸和按摩对患者进行一个缓慢的康复过程。
在治疗中随时提醒患者注意左侧肢体,保持颈部全范围的被动活动,保持身体正中位,改善躯体平衡水平,利用姿势反射给予适当刺激,以促进患侧下肢伸肌的活动,并保证治疗中正确的感觉输入。
我们以左侧偏瘫为例:1.1卧位时,可以刺激头颈部活动,并促使其按治疗师的诱导最大范围的活动头部。
在活动其肢体时,令其注意肢体的活动,利用不对称性颈紧张反射来提高左下肢伸肌张力,叩击刺激患侧躯干肌,进行桥式运动以改善其张力;不活动时护士必须密切观察患者严格摆放其肢体于抗痉挛位。
杨金斗松筋滑按整复法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经验
杨金斗松筋滑按整复法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经验标签:名医经验;杨金斗;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松筋滑按整复法;手法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是因外伤、受寒、劳损等,导致局部软组织渗出、粘连、痉挛、刺激、卡压或牵拉枕大神经,引起枕部和颅顶后部麻木、胀痛以及头颈部活动受限等症候群,常伴发颈椎病而存在,属于脊神经后支综合征范畴。
本院推拿专家杨金斗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50余年,对伤科、内科、妇科等常见病的推拿治疗颇有造诣。
笔者随师侍诊,获益匪浅。
兹将杨老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经验整理如下。
1 病理机制枕大神经发自C2神经后支,绕寰枢关节定位后向上行,在枕外隆突旁,项上线处,穿过半棘肌斜方肌止点及其筋膜至枕颈部皮肤。
枕大神经的分支较多、较大,且互相交织成网状分布于颈枕部皮肤。
杨老指出,在该神经的走行中,若受到卡压、牵拉、炎性刺激等作用时,可导致该神经损伤。
若患者长期低头工作、椎枕肌群痉挛、炎症渗出、粘连,可压迫枕大神经。
因枕大神经绕寰枢关节突,当寰枢关节半脱位或脱位时,即可受牵拉或损伤。
再者,颈部肌肉,尤其斜方肌的肌筋膜炎也可导致该神经受压。
另外,有时在该神经即将穿出深筋膜时有一个淋巴结在其周围[1],该淋巴结肿大时,也可导致枕大神经卡压而产生神经支配区的疼痛。
本病可独立存在,也可与颈椎病并存,患者常出现后头部和上颈部发作性剧痛,呈刀割样放射性疼痛,有时可放射到头顶、前额;发作间歇期多数患者枕部仍有钝痛,发作时颈部肌肉痉挛而处于强迫体位。
检查时,患者可出现头颈成强迫性体位,头略向后侧方倾斜,在枕骨粗隆与乳突连线的内1/3处(即枕大神经穿出皮下处)有压痛,项上线处有压痛,在C2棘突与乳突连线中点(风池)有深压痛,病程较长者,该处可触有条索状硬结,各压痛点可放射至枕部,常伴有肌肉痉挛,或在枕大神经分布区上出现感觉过敏或感觉减退,少数病程较长者有脱发现象。
总之,本病诊断并不困难,但在推拿治疗前应详细询问病史和系统检查,如行颈椎X线,以排除颈椎器质性病变。
针灸推拿的功能作用及治疗慢性疾病
针灸推拿的功能作用及治疗慢性疾病1疏通经络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
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
针灸科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2调和阴阳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疾病发生的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3扶正祛邪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
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
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人体中的经络系统负责输送全身的“气”、“血”及“血液”,这些输送物质在体内循环,使身体中的各个组织与器官保持平衡与稳定。
然而当经络系统出现阻塞不通的情况时,则影响了这些物质的输送,使“邪气”(各种产生病变的因子)侵入,此时人体就会开始出现异常病变。
当针灸的针插进人体之后,会引起人体自身的反应,加强气血循环,克服经络的阻塞,使经络系统恢复正常,病症因此得以治愈。
针灸推拿对于慢性疾病的调理与治疗:祛痘:根据每个人的长痘具体原因,比如肺火、胃火或者脾胃不调等,有针对性地制定针灸调理的方案,通过治疗病症,实现经络畅通,实现祛痘美容的目的。
减肥:针灸减肥是通过刺激经络腧穴来调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和交感——肾上腺髓质两大系统功能,加快基础代谢率,从而促进脂肪代谢。
产热增加,使积存的脂肪消耗掉,进而调整、完善、修复人体自身的平衡。
针灸减肥通过扶正祛邪,刺激腧穴,调整经络,达到加强脾肾功能,扶助正气,又通过经络的疏通作用祛除停滞于体内的邪气,不仅能取得整体减肥的效果,而且能消除局部脂肪达到减肥的目的。
倾斜综合征(1)
躯干感知觉训练对倾斜综合征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个案观察摘要目的:对患有倾斜综合征的一名患者进进行躯干感知觉训练,来探讨躯干感知觉训练对倾斜综合征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研究方法:对该患者进行躯干感知觉训练包括头部的运动、健侧上肢前上方和水平方向的运动、恢复中位线的重心转移训练。
训练后分别采用改良对侧倾斜量表(M-SCP)、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评分比较躯干感知觉训练对倾斜综合征患者平衡功能的治疗效果。
结果:1)干预4个月后,患者的M—SC评分明显降低。
2)Berg评分量表高于治疗前。
3)治疗结束与3个月后随访相比,三张量表评分均未变。
结论:躯干感知觉训练可以改善倾斜综合征患者身体倾斜的情况和平衡能力能力,并具有远期效果。
引言倾斜综合征又名Pusher综合征是一种脑卒中后较为严重的体位控制障碍.由Davies首先描述并提出在国内被译为“倾斜综合征”、“中线偏移征”或者“身体不成直线”。
Pusher综合征患者在任何体位都强烈地向瘫痪侧倾斜.并抵抗使体重向身体中线或过中线向非瘫痪侧移的被动矫正。
Pusher综合征在临床上发生率较高,据统计,脑卒中患者其发生率是25%.1996年哥本哈根卒中研究报道其发生率是5%一10%,国内统计脑血管病患者其发生率是23%[1]。
Pusher综合征虽然不会严重影响生命,但它导致的姿势倾斜以及运动功能障碍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致残率高,生活几乎全部依赖他人帮助,不能自理;患者的身心受到严重打击,导致许多患者不敢参加社交活动。
pusher综合征的改善,对于患者的生活自理、社会参与和全面健康都是非常必要的。
在脑血管意外的急性期,许多患者都有一个短暂的表现出该综合征的某些典型症状的时期,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产生了更加典型的偏瘫征象。
在持续了几周之后患者达到了一定程度的自理。
然而,当倾斜综合征更加显著并迁延不愈,没有得到专门治疗而未得到克服时,患者可能经过数月后还被限制在轮椅上或仍在综合医院进行常规治疗。
倾斜综合症
1)患者用键手轻轻把气球(任何向上的动作)向上推向另一个人 2)放松躯干,改善伸髋,双手交叉握一起,把前额放在双手上,然 后身体向前屈,直到双肘触到治疗床 3)健侧靠在治疗床站立,让患者移动中心直到他感到右髋碰到床 4)让患者练习用偏瘫腿负重,可以让患者用健腿踢球 5)由于患侧后旋,练习偏瘫肩向前,以改善平衡
倾斜综合征又称身体不成直线,pusher征 脑卒中偏瘫患者 特殊行为模式 所 有 体 位 都 强 力 地 向偏 瘫 侧倾 斜 抵 抗 使 体 重 向 身 体 中 线 或 过 中 线
向非 瘫 痪 侧 移 的 校 正
典 型 征 象(左偏瘫为例)
头转向右侧,同时向右侧移,右肩峰到颈的距离缩短 患者对从其左侧接受刺激的能力都降低,多伴有单侧空间
代偿作为介入点,同时兼顾可能伴随的神经心理学症状, 对尽快使患者脱离特殊照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案例
临床资料
患者男62岁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呕吐18天”入院。当 时急诊“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原发性高血压级,极高危 组”经临床相关科室对症治疗病情平稳后我科介入康复治 疗。当时专科情况,患者神志清楚,言语含糊,查体合作
掉下床。 8 活动时健侧下肢不能维持在放置正常位置不停的活动并
用力支撑强力倒向偏瘫侧。
忽略 (触觉,运动觉,视觉,听觉) 通常面部表情缺乏,面部运动少 躺在床上,患者用健手把住床边,担心掉下来 坐位时,左臀部负重,头偏向右侧,右侧躯干明显缩短 ,
左侧被拉长
坐轮椅时,典型的躯干屈曲,健侧缩短,头转向健侧,健 侧活动多,患侧肌张力低躯体拉长,肩胛带提高
床椅转移困难 ,但身体前倾利于转移时,虽然健侧缩短, 但患者仍倾向偏瘫侧
4,有单侧忽略患者纠正忽略症 5,感知觉训练
中医针灸偏瘫自我鉴定范文
中医针灸偏瘫自我鉴定范文
尊敬的医生,
我最近出现了一些偏瘫的症状,并且我想通过自我鉴定来确认是否适合接受中医针灸治疗。
以下是我的症状描述:
1. 肢体活动受限:我发现我的一侧肢体活动受限,特别是上肢和下肢,无法正常行走和使用手指。
2. 感觉异常:我感觉到一侧的皮肤和肌肉有些麻木和刺痛的感觉。
有时候我会感到一侧的皮肤温度异常高或低。
3. 肌肉萎缩:我发现一侧的肌肉明显比另一侧瘦小,肌肉质量减少。
4. 口齿不清:我发现自己说话时有困难,口齿不清晰,有时候还会出现吞咽困难的情况。
5. 平衡问题:我发现自己行走时常常失去平衡,容易摔倒。
根据以上症状,我怀疑自己可能患上了偏瘫。
我之前了解到中医针灸治疗对于偏瘫有一定的疗效,并且取得了一些很好的结果。
所以我希望尝试中医针灸治疗来改善我的症状。
请问我是否适合接受中医针灸治疗?如果合适,我应该如何进行下一步的治疗呢?请您给予指导和建议。
谢谢。
此致敬礼。
对中医针灸推拿的认知
对中医针灸推拿的认知一、针灸推拿可以用于治疗什么疾病针灸和推拿可以结合使用,也可以分开使用,单从针灸来说,它可以治疗的疾病有很多,神经系统疾病,比如偏头痛,针灸治疗偏头痛效果很快,很多患者针灸和配合服用中药,基本病情三到五天就可以得到缓解,当然还可以治疗其他的神经系统疾病,面瘫、恢复期时的中风后遗症、带状疱疹、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失眠等都属于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范畴内。
妇科疾病,针灸对于一些慢性妇科炎症、月经不调等疾病有比较好的效果,慢性妇科炎症像慢性盆腔炎、附件炎都可以针灸治疗,月经不调指的是月经期紊乱、经期量多或少、闭经、痛经、乳腺增生、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脱垂、卵巢囊肿、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综合症、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等。
骨关节疾病,比如腱鞘炎,腱鞘炎常发生在中老年女性手腕处,属于劳损性疾病,膝关节炎,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患者会出现膝关节疼痛、红肿、走路费劲等症状,针灸可以选择鹤顶、膝眼、足三里等穴位,可以针刺治疗和艾灸疗法结合,其他比如滑膜炎也可以选择针灸治疗。
口腔疾病,现代人饮食多辛辣,常有上火症状,比如口腔溃疡、咽喉肿痛,除了选择吃西药比如消炎药,还可以针灸治疗。
针灸还可以治疗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比如感冒、咳嗽、哮喘等,对于一些男科疾病和五官疾病也有一定的效果。
从推拿来说,推拿治疗的疾病较为广泛,且推拿可以分为成人推拿和小儿推拿,成人推拿和小儿推拿想同之处在于都是医生用自己的手作用于患者体表的一种治疗方法,都可以起到扶正祛邪、调和阴阳、行气血的作用,不同之处在于小儿推拿和成人推拿的治疗穴位,儿童的穴位可以分为点、线、面,成人的穴位是点,除此之外小儿推拿的按摩手法和成人推拿的按摩手法也是有区别的,小儿推拿因为作用于儿童,儿童皮肤娇嫩,所以按摩需轻柔,成人推拿可以按照疾病程度选择各种推拿方法。
成人推拿可以用于外科疾病,比如肩周炎、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网球肘、坐骨神经痛、腱鞘炎等,还可以用于内科疾病,比如感冒,按揉风池和风府可以解表散寒,慢性胃溃疡,可以按揉健脾和胃的穴位,比如足三里、神阙、灵台等,慢性气管炎,可以按揉内关、合谷、天突、曲池、足三里、丰隆、涌泉等穴位,其他内科疾病还有慢性胃炎、慢性肠炎、咳嗽、过敏性鼻炎、失眠、偏头疼、神经性头痛、头晕等都可以按摩推拿相关穴位进行治疗。
脑卒中倾斜综合征患者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倾斜综合征患者的康复治疗
张冠美;王怀珍;杨清华
【期刊名称】《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22(44)3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倾斜综合征患者的康复方法。
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倾斜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
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悬吊训练,观察组加用重复经颅磁刺激。
比较两组患者的TCT、BBS、MBI、SCP评分变化。
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TCT、BBS、MBI得分均有升高的趋势,SCP得分均有降低的趋势,且治疗组升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
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悬吊训练治疗脑卒中倾斜综合征患者,可有效提高其躯干控制能力,纠正其倾斜状态,提高其康复效果。
【总页数】3页(P164-166)
【作者】张冠美;王怀珍;杨清华
【作者单位】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
【相关文献】
1.康复治疗干预在脑卒中合并肩手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2.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3.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应用量化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
4.手法淋巴引流结合综合康复治疗老年脑卒中后
早期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5.针灸、中药热奄包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针灸推拿治疗倾斜综合征的作用体会
作者:郑琳
来源:《延边医学》2015年第07期
摘要:目的:对传统针灸推拿治疗倾斜综合征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将2014年12月31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一名左侧肢体倾斜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施以针灸治疗、推拿治疗、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及理疗治疗结果:初次复查,患者神志清醒,复查4段血糖示正常。
二次复查,患者病情稳定,一般情况良好,血压、血糖监测平稳,饮食睡眠恢复正常。
结论:传统针灸推拿在临床治疗倾斜综合征方面能够帮助病人减轻病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帮助病人早日恢复健康,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针灸推拿倾斜综合征血压血糖肢体
倾斜综合征又称健侧推倒征、Pusher综合征,其名字来源于最显著的症状,某些脑卒中偏瘫患者在任何体位都强力地向偏瘫侧倾斜,并抵抗任何被动纠正其姿势的尝试,即抵抗使重心向身体中线或超过中线向健侧移的矫正[1]。
最近笔者收治1例该病患者,采用中西结合康复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导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患者邹某,男,66岁,已婚,退休。
患者于2011-5-14下午约四时无明显诱因突感左侧肢体乏力,表现为左腿上抬乏力,难以站立,左上肢上举乏力,左手持物不牢,伴恶心,未呕吐,无意识不清无胸闷心慌,来我院急诊查头颅CT未见出血,拟“脑血栓形成”入住神经内科。
既往“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10余年,均不规则服药。
入院后查头颅MR示:右丘脑及右枕叶脑梗塞。
予降压、降糖活血化瘀、补充电解质等综合治疗病情稳定后于2011-5-25转入康复医学科行康复治疗。
查体:全身情况无特殊,专科情况:轮椅推入病房,查体合作,吞咽反射正常,对答切题。
坐位平衡1级,站位平衡0级。
独立步行不能,辅助步行时呈剪刀步态,头颈偏向右侧,左肩高于右肩约5cm。
左侧面部浅感觉减退,肌力正常。
左侧肢体深、浅感觉消失。
肌力(MMT)检查:左侧上下肢各关键肌肌力未见明显改变。
肌张力(改良Ashworth分级):左侧肢体各关键肌肌张力基本正常。
左侧Brunnstrom分级:上肢-手-下肢:5-5-5级。
各关节被动活动度(PROM):正常。
左侧巴氏征阳性,左侧指鼻试验(+),双侧膝反射(++),克布氏征阴性。
偏侧忽略评定:左侧偏离百分数:(测出左侧半-实际左侧半)/实际左侧半
×100%=74%[2]。
ADL(改良Barthel指数):25分(二便各10分、进食5分)。
转科诊断:1右侧丘脑、枕叶脑血栓形成左侧肢体倾斜综合征 2高血压病Ⅲ期 3Ⅱ型糖尿病。
1.2 治疗方法
1.2.1针灸治疗
采取仰卧位,选择直径0. 3 mm、长30-50mm 1次性毫针,局部常规消毒,采用头皮针结合体针治疗。
头皮针取穴顶中线、右顶颞后斜线,平刺,平补平泄;体针取左侧地仓、颊车、颧寥、肩寓、曲池、手三里、外关、髀关、梁丘、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先直刺平补平泄,提插捻转得气后退至皮下,采取挂针法。
留针20分钟,中间行针1次,每日1次。
2.2 推拿治疗
体位取仰卧或侧卧位(患侧在上),采用擦法、按法、击法、拔伸法、摇法等。
选择干擦、掌按、拳击等法轮替施于颈部及左侧肢体约25分钟,最后采用拔伸复合摇法施予颈、左肩、腰,其中颈、腰部摇法重点采取左右方向,并偏于左侧约5分钟。
2.3 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及理疗
包括:直立架右侧伸展位站立训练、中线左侧作业治疗、四肢联动、患侧负重训练、坐立位平衡训练、重心转移训练、步行训练、脑部磁疗、中频电疗等。
2、治疗结果
2.1 2011-6-7查房记录
患者神志清,精神可,复查4段血糖示正常。
查体:坐位平衡2级,站位平衡1级。
高Walker辅助步行,步态呈轻度剪刀步态伴膝过伸位,双肩无明显偏斜。
肌张力(改良Ashworth分级):左下肢月国绳肌Ⅰ级,股内收肌Ⅰ级,余各关键肌正常。
左Brunnstrom分级:上肢-手-下肢:5-5-5级。
感觉检查:浅感觉:左侧肢体近端内侧轻触觉、痛觉减退,余未检出;深感觉未引出。
偏侧忽略评定:左侧偏离百分数
2.2 2011-7-1出院前查房记录
患者病情稳定,一般情况良好,血压、血糖监测平稳,饮食睡眠可,二便正常。
查体:坐位平衡3级,站位平衡2级。
独立步行,轻度慌张步态。
双肩无偏斜。
无左侧偏侧忽略。
左侧肢体远端深、浅感觉减退。
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
左Brunnstrom分级:上肢-手-下肢:5-6-6级。
ADL(改良Barthel指数):75分(二便各10分,修饰、穿衣、进食、上下楼梯各5分,床椅转移、上厕所各10分,行走15分钟)。
3、讨论
Kinsella和Ford(1985)认为,“右侧半球损伤最明显的特征是出现单侧忽略,这可以认为是不能对偏瘫半球对侧的刺激进行报告或反应所致。
从功能上讲,这样的患者需要督促,因为他不能整合所有来自环境的感觉刺激,不能应对动态的环境。
”[1]丘脑是各种感觉(嗅觉除外)传导的皮质下中枢和中继站,其对运动系统、感觉系统、边缘系统、上行网状系统和大脑皮质的活动发生着重要作用[3]。
本患者头颅MR检查结果及症状符合,因而治疗上,针灸采取头皮针取穴:顶中线、对侧顶颞后斜线以激发患侧肢体感觉出现。
结合体针取阳明经穴为主先直刺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再采用挂针法以激发经络、穴位的浅层经气,诱导体表感觉出现,以达到协同治疗的目的。
偏瘫肢体综合训练采用视觉代偿法以弥补因患侧肢体深浅感觉障碍导致的患侧信息输入障碍;采用神经发育法相关疗法进一步协同针灸推拿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中西结合康复治疗本病,多方面协同诱导患侧肢体深、浅感觉出现,疗效显著加强,因而患者恢复较快。
参考文献:
[1]陈颖,朱江,高日丛,张伟,赵育红,王丽慧. 倾斜综合征对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影响
[A]. 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学会.1998年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学会:,2013:3.
[2]陈涵. 倾斜综合征患者的康复治疗1例[A]. 浙江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浙江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2013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浙江省康复医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浙江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浙江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浙江省残疾人康复协会:,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