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本与搨本之别
传拓技法与拓本赏析
传拓技法与拓本赏析古籍馆金石组传拓作为我国一门独特的传统技艺,其基本技法主要有扑拓、擦拓两种。
传拓时根据着色的不同、器物的不同,又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这些多种多样的技法在传世的大量拓本中都有反映。
如轻薄淡雅的蝉翼拓,浓黑闪亮的乌金拓,浓淡墨相间的镶拓,以朱、蓝等多种颜料拓成的朱拓和彩拓,用来拓制古器物形制的全形拓,以及专门拓制造像的高浮雕拓法等等。
除了严格意义上的传拓,还有一些特殊的技法,不必经由捶拓这一步骤,亦能复制碑帖器物上的图文,如双钩、响搨、颖拓等。
扑拓与擦拓扑拓法以扑子蘸墨,均匀扑于拓纸上,是最常用的传拓方法。
其特点是墨色均匀,周到精细,能最大程度地体现原碑风貌。
擦拓法以擦子蘸墨,平行而快速地擦在拓纸上,传拓法帖多用此法。
与扑拓法相比,擦拓法的优点是用时少、速度快、光泽好,缺点是只能用于较为平坦的碑石,凹凸不平者则难于操作。
全形拓全形拓又称器物拓、图形拓、立体拓。
它是一种综合了素描、绘画、传拓、剪纸等技术的特别技艺。
早期的全形拓不用整张纸,是将器物各部位的纹饰及器铭分拓,再把拓完的各部分拓片,按事先画好的图稿拼粘在一起,故此也叫分纸拓。
现今青铜器全形拓的方法是:在拓器物前,先选择出更能代表该器物特征的最佳角度,然后用铅笔在准扑拓法大克鼎噩侯御方鼎备好的宣纸上轻轻画出“⊥”形图,以表示器物的水平线和垂直线,再以“⊥”形图为基础,画出被传拓器物原大的线描图,随后把标有器物各部位位置的宣纸分先后覆在被拓器物上,用蘸有白芨水的毛笔刷湿,上纸,用棕刷刷实,用墨拓黑后揭下,在拓完器物的各个部位以后用喷壶喷水把拓片整理平整,完成全形拓。
响搨响搨是摹搨善本碑帖或法书墨迹的一种方法,即将薄纸覆于帖上,用细若游丝的线将字画的轮廓双钩描摹下来,或以薄纸覆帖上,就明窗等透光处影摹,再行填墨或用小扑子补墨。
宋人赵希鹄《洞天清禄集》中记载:“以纸加碑上,贴于窗户间,以游丝笔就明处圈却字画,填以浓墨,谓之响搨。
然圈隐犹存,其字亦无精采,易见。
黄简书法讲座笔记46-51课
黄简书法讲座笔记(第46-51课)王羲之的笔法,经智永传至张旭,终于形成相当完善的技法系统,这是中国书法史上唯一完整的体系。
我一级课程讲笔法,就是阐明这一系统。
现在基本上讲完了。
在历史上,其他人也论述过各种技法,但不是零零碎碎,就是不着要领,今天我简单介绍一下其他派别,以作对比。
如《翰林密论》说:“凡攻书之门,有十二种隐笔法,即是迟笔、疾笔、逆笔、顺笔、涩笔、倒笔、转笔、涡笔、提笔、啄笔、罨笔、【走歴】笔。
并用笔生死之法,在于幽隐。
”这里提出了十二种笔法,但没有具体说明。
有些跟“九用”相同,有些就猜不出来,如“涡笔”。
至于什么叫“用笔生死之法,在于幽隐”,老实说我不大懂。
你懂不懂?你搞懂了你教我。
张旭是真懂书法的人,有理论有实践。
无论是真书还是草书,有口皆碑。
更况他还有一个完整的技法系统,一个教学体系。
王羲之虽然水平极高,但他没有教授过外姓弟子,在中国书法史上,找不到第二个人可以和张旭相比。
张旭的缺点就是技术保密,这在哪个行业都有。
所以他的体系没有普遍传开来,只限于几个弟子。
据崔邈说,外人只知道五执笔和“永”字八法,至于关键的“九用”,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
人家来向张旭请教笔法,张旭只说:“多练练永字,永字写好就可以了”。
其实他心中知道,我们现在也知道,不懂“九用”,这个“永”字永远也写不好的。
这世界上没有谁是傻瓜,人家回去把“永”字写来写去,就是不见效,当然就怀疑起来了。
所以历朝历代都有人批评“永”字八法,有人说他不完善,有人说要改造,要补充。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这些人没有一个懂得“九用”的。
1.林蕴的故事唐代有一篇《拨灯序》,作者是林蕴。
这篇文章很有代表性。
那些没有得到张旭真传的人,他们怎样学习书法呢?他们自己摸索一条路,找到一个拨灯法。
拨灯法是不同于张旭的一个流派。
林蕴是唐朝元和间人,他说曾拜一个叫安期的人为老师,因为安期的学问来之于卢肇,这是江西第一个状元,当时颇有文名。
而卢肇说他书法曾经得到过“韩吏部”的指点,“韩史部”通常所指就是大名鼎鼎的韩愈。
黄简书法讲座第49课笔记:选贴
黄简书法讲座第49课笔记:选贴了解了用笔之后,就可以临贴了。
现在你走进书店,字贴铺天盖地,买哪一本贴好呢?哪一本贴是你需要的呢?1.墨迹本先说说墨迹本。
所谓墨迹,就是普通所说的“白纸黑字”,只要字迹是用墨来表现的,统称就是墨迹本。
1.1真迹墨迹本中,最可贵的当然是真迹。
真迹指书法家本人写的可靠作品。
可以清楚地看到墨色浓淡,笔锋来回,种种用笔特征都一览无遗。
米芾《海岳名言》这样说:“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已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
”米芾的意见就是石刻虽然是你自己写的字,但是是由别人加工的,这就多了一个因素,那刻出来的字,就不算是你本来的字了。
讲到原汁原味,那当然是看真迹最真实。
1.2摹本(搨本,脱本)比真迹次一等的是摹本。
所谓摹,就是影写,先把纸涂上一层薄薄的黄蜡,然后用熨斗烫过,现砑光。
加工后的纸张就会变成半透明、非常光滑,叫硬黄纸。
把真迹放在桌上,放上一张硬黄纸,就可以照着真迹影写。
因为硬黄纸含有蜡,所以不会渗墨弄脏真迹。
也有对着窗子影写的,取其光线好,看得清楚。
这种方法叫“响搨”。
宋代黄伯思说:“摹谓以薄纸覆古贴上,随其细大而搨之,若摹画之摹,故谓之摹。
”“又有以厚纸覆贴上,就明牗影而摹之,又谓之响拓焉。
”“明牗”就是明亮的窗。
为什么叫“响搨”呢?《说文解字》说:响,声也。
徐锴注:实而精者曰声,朴而浮者曰响,响之附声,如影之着形。
所以,响就是附和主体,如口语常说的“响应”。
“响搨”就是跟着原迹摹写一个影的意思。
摹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像描红那样一笔过照着原贴写,第二种是用细线钩出点画的轮廓,称为双钩法。
然后在点画的轮廓中间填上墨色,称为“廊填”。
填色要照顾到原来笔迹的深浅浓淡,日本专家研究,唐代填色原来是一丝一丝加上去的。
功夫非常细致。
这种摹本就是“双钩廊填硬黄本”。
摹写好以后,就多了一个副本,这就是摹本。
因为摹本好像从真迹上脱下来似的,犹如秋蝉遗蜕,所以又称为“脱本”,唐代称为搨本。
石刻拓片与传拓
石刻拓片与传拓袁玉红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中,金石拓片的历史作用不容忽视。
近年来,由于对中华古籍保护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人们的古籍保护意识逐步增强,记录中华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金石拓片已引起更多人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传拓技术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发明之一。
传拓,作为一种技艺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获得的,并日趋成熟与完善,最终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传拓作为一种复制和保存文献资料的方法,被普遍运用在金石文字及其图像上,尤其是石刻文字。
所谓传拓,亦称棰拓。
“传”与“拓”两字具有不同的含义。
《字彙·人部》曰:“传,续也。
”陆明德认为:“传者,相传继续也。
”拓,就是用纸和墨从铸刻器物上捶印出其文字、图像或花纹。
由于在传拓过程中要运用一套技术方法,故名传拓技法。
又因此法主要应用于金石器物上,如拓印碑刻、墓志、甲骨、陶器、青铜铭文、玉器花纹、瓦当、画像、铜镜、货币、铜器器形等,所以也称金石传拓技法。
人们通常所说的拓片或拓本就是运用这种方法制作而成的。
传拓技术是在刻石已出现,纸张和墨广泛使用的条件下产生的。
我国正式刻石的出现当从战国的“石鼓文”算起,从秦到汉,刻石已有数百种之多。
相当数量刻石的出现,为传拓技术的发明提供了重要条件。
如果说当时只有书写在一定载体上的文字而没有一定数量刻石的出现,就不会有传拓技术的产生了。
根据史学家的考证和考古发现,造纸术最早发明当在西汉时期,公元二世纪初,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能够制造出质地均匀、品质优良,而且可以用来书写的纸张,使得纸张能为一般人所使用。
墨的发明和使用更为久远,在新石器时期的陶器上就可以看到使用墨的迹象,殷墟甲骨上也有用墨痕迹,出土的战国和秦汉简牍也都是用墨书写的。
东汉时出现了较大的制墨作坊,而且这时官府已有管理笔墨和纸张的专职人员。
刻石、纸张和墨的出现,大大推动了传拓技术的发明、发展和使用。
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后汉镌刻七经,著于石碑,皆蔡邕所书。
碑拓工具材料
为制作大拓包而做隔曾用
十线绳或布带
为制作大小拓包缠扎而用
1传拓工具
作者:匿名2006-12-21 10:32:28回复此发言
一打刷
打刷也叫砸刷,拓印上纸时用打刷有大小不用的两种大的用于拓印碑石墓志小的用于拓印铜玉石骨等小件器物
大打刷,一般市面无出售,需要定制定制时,要求选用上等猪鬃,毛长8至12厘米,木柄长圆把,总长50厘米左右值鬃面为128厘米
人们通常所说的拓本或拓片,就是指用这种技术方法而形成的纸本或者纸片而言。
拓印,通俗的说法叫拓碑,或者叫打碑帖。唐、宋时期,拓碑称为“打碑”,拓本名曰“打本”或者“墨本”。据记载,唐·天宝四年的《石台孝经》后刻《李齐古表》,表内就有“臣谨打本分为上下卷,于光顺门奉献以闻”;唐·元和八年,《那罗延经幢》后有“弟子那罗延尊胜碑,打本散施”;汉·《仓颉庙碑》碑阴的宋·《嘉祐五年题字》末有“万年朱吉打碑记”;唐·《八关斋报德记》碑阴有唐大中五年的崔倬补刻跋,跋云:“在前刺史唐氏得墨本”,最末为“曹州□□县主簿□□师傅打石碑”;宋·田克仁重刻《郙阁颂》跋曰:“克仁开禧年得由墨本于京口”;苏辙题灵严寺诗后的跋说:“原石久佚,此为靖康初,得墨本于(艹仕)平李时升家再模石”等。时至今日,西安仍旧有人把拓本称为“打本”或者“墨本”。
到了清代,传拓技法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拓法虽未变,淡墨色分明。浓则浓,淡则淡。浓确浓得好看,淡确淡得优美。尤其是乌金拓,已达相当精致的程度。如故宫所藏康熙年间所刻《懋勤殿法帖》,乾隆年间所刻《三希堂法帖》、《墨妙轩帖》、《淳化阁帖》(重刻)以及其他汉魏碑等,都是墨黑而浓,自己清晰,纤毫毕现。
从唐到明,由于人们只注意拓本质量,而忽视传拓人才,所以许多上乘佳作不知何人所为。今天研究起来,实感遗憾。到了清代,情况大变,重视署名。若某人所拓则冠以“某士拓本”,以示对拓本质量的负责。这给后人研究鉴定拓本质量优劣、水平高低,提供了重要依据。康熙、雍正年间,陕西合阳人褚峻,擅长传拓,他的汉魏六朝、隋、唐等碑石拓本,墨淡质精,人谓“褚氏拓本”。北京故宫存有他的汉·《礼器碑》淡墨拓本。乾隆年间,合阳车陴(臣文)擅长精拓碑志,人称“车氏拓本”。北京也存有它的《姜遐碑》拓本。江阴人方可中,亦长于传拓碑志,赵之谦撰《补寰宇访碑录》所用之所品,多取自“方氏拓本”。光绪年间,河北人李云从,专拓碑志,主要是拓冀、鲁、豫等地历代碑碣,黄子寿辑修《荫辅通志》、缪筱珊修《顺天通志》,均得助于“李氏拓本”。清末民初,南宫人王合群,擅长拓碑,他拓的也是河北,、山东、河南一带汉魏六朝之碑,人曰“王氏拓本”。他的作品墨浓精致,黑而不亮,凡精于拓本的研究者,一见便知,为收藏界所称道。
“拓”字词义考
“拓”字词义考作者:刘欢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25期摘要:一个汉字承载的词义往往有多个,在词义的发展演变中,通常是假借与引申等多种演变方式夹杂,这使得词的义项之间关系复杂。
再加之历代辞书都以静态的形式罗列义项,因而我们很难从辞书中看出一个词的意义是怎样发生演变的,这是辞书释义的一个缺陷。
本文将对“拓”字词义进行梳理,将“拓”字各义项之间的发展关系整理出来,使其纲目井然,顺畅通达。
关键词:摘取;开拓;托举;拓本在现代汉语中,“拓”有两音两义。
一音[t' u o51],表开辟之义,如开拓、拓荒;一音[t' A 51],指把碑刻、铜器等的形状和上面的文字图形印下来,如拓印。
翻阅古今兼备的大型辞书,如《汉语大字典》,就会发现“拓”还有另外两个读音。
一音[tʂʅ35],表示摘取、拾取的意思;一音[tʂə51],用作近指指示词,附在音[t' u o51]的义项之后。
由此观之,“拓”字承载的词义众多,然而单凭辞书的静态罗列很难看出其词义发展的脉络,因此很有必要对其进行一番梳理。
循其本源,“拓”是一个古方言词。
《说文·手部》:“拓,拾也,陈、宋语。
从手,石声。
摭,拓或从庶。
”另《说文·手部》:“摘,拓果树实也。
”可见,《说文》认为“拓”最初的意思是“拾取”、“摘取”,且“摭”是表示“拾取”义的“拓”的或体字,但后世辞书多认为“拓”是“摭”的或体字,如《玉篇·手部》:“摭,取也,拾也。
”与“拓”同义。
《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摭,拾也,或作拓。
”还有《龙龛手鉴》:“摭,拾也,又作拓。
”虽然表述不同,但是我们可以推断在这些字书、韵书编纂时代一定存在着“拓”与“摭”通用的情况。
但是在今天看来,表示“拾取”义的“拓”是一个几近于储备状态的词,例证很难找到。
《汉语大字典》“拓”字这一义项下引《说文》,也未收例证。
邵瑛《群经正字》云:“‘拓’字经典不见,子、史多以‘拓’为‘开拓’之‘拓’,又‘拓落’亦作此,盖截分为二字矣。
山东省莒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
D.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
10.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友正从小学习书法,并专心练习。为了购买纸张,他卖掉了价值三百万钱的别馆。
B.张友正搬离旧居,与染工为邻,是因为染坊里有染过的绢,可以用来练习书法。
C.苏子瞻应邀到友正家吃饭,看到长案上放置着笔墨纸等,而饭菜放在旁边,大笑起来。
A.诗人尽管尊崇孔子,但他意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耕,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
B.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从事劳动。
C.“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意思是说不必斤斤计较收成如何,愉悦就在耕耘的过程中。
D.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富有表现力。
传统认为,甲骨文整理的理想形式是将刻辞甲骨的照片、拓本和摹本三者配合并同时公布,使研究者相互比照,取长补短。众所周知,考古资料整理的基本原则是真实完整地再现原始材料,甲骨文的整理宗旨当然也是如此。然而从照片、拓本与摹本三种方式所体现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考虑,照片可以原景重现甲骨的面貌,拓本也可以直观反映文字的风格特色,因此对于真实地再现史料,这两种方法都不可或缺。而摹本却不可避免地会加入整理者或摹写者的主观理解及是非判断,相对于照片和拓本,价值最低,对于再现文字史料,其真实性是最不足以信赖的。
④豆收的日子到了。
⑤这时候祖父就要跑一趟镇里的市场,买几把新镰刀、小磨石和露着手指头的特制皮手套。还扎进小酒馆跟熟悉的老哥们喝几盅,唠唠收成。回来在月光下给镰刀开刃、细磨,哗哧哗哧,磨得锋快锋快,搭上一片草叶立刻断成两截。
⑥开镰这天,全家人顶着晨星下地,一人抱三条垄,中间垄开趟子,再来回割另外两条垄放铺子,沿着长垄一截一截地往前推进。这时太阳还没出来,露水大,大豆不能炸角,要快割多割。太阳像个火球时,就回家休息,等日头卡山再下田来割,就是避免大豆炸角。祖父常说,豆收时若是让大豆炸了角,满地豆粒,不但损失大,还要被人家笑话,说你算什么农民。其实豆收是最苦最累的,大哈腰,使足劲拉拽镰刀,不一会儿就汗珠子满脸了。而拢豆棵的那只手的指尖,被豆角尖扎得血糊糊的,疼得人直筋鼻子。往往一条垄没到头,镰刀就钝了,祖父便摘下挂在裤腰带上的小磨石给大家磨磨刀,只有这工夫才能直直腰。豆收这几天活累,各家的饭菜多种多样,尽是好吃的东西。我家祖母在家做饭,她烙牛舌头饼、焖带豆的黄米饭、做小鸡炖粉条、煎河鱼、熬酸辣汤……一顿一个样,看着馋,却吃不了多少,是累的。不过祖父天天晚上还要喝几盅,他说喝了酒能睡一夜好觉,那就缓过乏了。
唐代碑石与文化第2讲
第二讲:概说(下) 伪:丞相诸葛令碑
《文物》1983年5期 碑文:丞相诸葛令。按九里捍都城, 用防水患,今修筑竣。告尔居民,勿 许侵占损坏。有犯,治以严法,令即 尊行。章武三年九月十五日“ 破绽: 章武三年四月十四日刘备死于白帝城, 五月刘禅改元建兴,无“章武三年九 月十五日”。 汉魏碑石以干支纪年,硬伤。 字体与汉隶不类。 “居民”、“侵占”、“损坏“等词 当时尚未产生。
全形拓
第二讲:概说(下) 拓片的分类 乌金拓
白宣纸,浓香墨, 通体浓黑,纸面用蜡。
明人好乌金拓
第二讲:概说(下) 拓片的分类 蝉翼拓
字口边黑,而拓面行字之间则色 白,俗称“披麻拓”。
极薄的宣纸,淡墨轻拓,精气神 韵在有无之间。 浅刻小字、磨损严重者效果最佳 宋拓多好此法
第二讲:概说(下) 蝉翼拓
第二讲:概说(下) 重文号 北魏前期《刘贤墓志》
芒乙天汉,胶乙恒娥
三 、 碑 文 的 识 读 与 碑 志 的 基 本 格 式
第二讲:概说(下) 倒文符、删字符 颠倒者,在字的右侧加
し号
多余的衍字,在衍文的右边 加 或 北魏《张玄墓志》: 于时兆人同悲,遐方凄长泣
第二讲:概说(下) 碑石的制作程序
2、书丹
用朱砂笔将碑文写在碑石上。 唐代改为摹勒。 将碑文写在纸上,然后双钩摹 勒上石。
第二讲:概说(下) 碑石的制作
3、镌刻
双钩之法;阴刻、阳刻 碑额用阳文刻,墓志盖亦多用 阳刻。受阴阳五行学说影响。 绝大多数碑刻属于阴刻。
龙门二十品之第三品《始平公 造像记》
第二讲:概说(下) 书写格式 边框、界格、越界格
敬空 (1)空当行(2)空格 (3)抬头。
书法常用名词和术语
书法常用名词和术语解释笔力:从字的点画形态中所体现来的“力”的感受,是从书法艺术的审美角度来理解的,与物理学上的“力“不能混为一谈。
中锋:用笔的关健技法之一。
作书时,始终保持笔头的中心锋芒走中路,其走的轨迹在点画的中间。
历代书法家多主张写字要做到笔笔中锋,这是因为用中锋行笔,墨汁顺笔尖流注而下,不是上下左右偏斜,而是向四面渗透,点画就息然显得饱满圆润。
因此,中锋用笔是学习书法的重要内容,必须在正确的执笔、运腕的基础上反复领会。
侧锋:行笔时,笔的锋芒向点画的一侧。
写出来的笔画一边光一边发毛。
通常书家认为侧锋用笔是不可取的,但在行草书中使用的例子比较常见,只是初学书法都不宜使用此法。
藏锋:笔锋藏在点画之内而不外露。
在起笔和收笔处,凡不露锋芒的皆称为蔵锋。
藏锋写出的点画含蓄,力不外露,古人说“藏锋以包其气”,就是指的将笔力蕴藏于点画之内的道理,其写法是,起笔处笔毫逆锋入纸,收笔处往来的方向回锋。
露锋:亦称出锋,无论起筆收笔,凡笔的锋芒露出点画外的都称为露锋。
露锋使字的神情外露,增加了字的灵动,同时将字里行间的呼应关系显现出来,给人以流畅的感觉。
抢笔:又称“空抢”。
行笔至笔画末端,借笔画下行的力量往反方向一缩,然后提笔离纸,这一瞬间的“回力”动作,笔力已送至笔尖,写出的锋势挺拔劲健,而无“虚尖”之病。
挫锋:又称“挫笔”。
运笔时改变行笔方向的动作。
一般的写法是,行笔至转角或出钩处,先顿笔然后把笔略提,转动笔锋以改变行筆方向。
注意停笔、顿笔和转笔是一气呵成的。
太快则交待不清,过慢又疲软失势。
转锋:转锋与折锋相对而言,是写出圆的点画的用笔方法。
所谓“转以成圆”,不露锋芒棱角,转的关健处笔不停驻,担笔暗暗转过,有浑然天成之意。
折锋:折锋与转锋相对而言,是写出点画的用笔方法。
所谓“折以成方”,易显现锋芒棱角,折笔处顿笔稍停,然后改变行笔方向,古人云:“折欲少驻,驻则有力”。
又云:“方者,折法也,点画波起止是也”。
析明安國所藏“石鼓文”北宋拓本之真偽(陳榮清)
析明安國所藏“石鼓文”北宋拓本之真偽(陳榮清)(初稿)明安国所藏《石鼓文》北宋拓本之辨析石鼓文自唐初被发现以来,拓本之辨是学者们至今争论不休的问题。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研究石鼓文的学者,有的未见过十件石鼓原件,有的未见过原石拓本,更未将原件和所见各种拓本进行仔细认真的研判和解读,多是依据典藏古籍文献而度之,对古籍文献中一些相互矛盾或以讹传讹的信息也未加辩证。
其中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就是有学者认为,明安国所藏《石鼓文》“先锋本”、“中权本”、“后劲本”(下文简称“安国三拓”)是“北宋拓本”。
最早提出“安国三拓”是“北宋拓本”的,是安国本人;最有影响、最权威认定“安国三拓”是“北宋拓本”的,则是郭沫若先生(下文简称“郭老”)的《石鼓文研究》(科学出版社,1982年9月一版,下文简称“郭书”)。
在没见到“安国三拓”原拓之前,我们只能从现存文献“郭书”中对“安国三拓”作间接了解。
2006年4月4日、5日,在由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日本朝日新闻社联合举办的“中日书法珍品展”上,笔者有幸亲眼鉴赏了由日本三井纪念美术馆(下文简称“三井”)送展的“安国三拓”原拓局部(见附图一)和由三家主办单位联合署名出版的《中日古代书法珍品集》中由“三井”提供的“安国三拓”部分图版(见附图二)。
在“三井”送展的拓本中,“先锋本”的原拓本展有“速、君、子、止、求、牸、角、寺、兹、以、寺、吾;天、走、马、鸡、其、一”等字,送展的印刷品中,有“ 吾、既、君、子、员、猎、员、游、鹿、”等字。
“中权本”、“后劲本”的原拓本均展有“吾、车、既、工,吾、马、既、同” 等字(对“三井”送展的“安国三拓”原拓样本为何只展局部几字的质疑,笔者另作探讨)。
2008年6月,笔者又购得日本二玄社法帖彩色影印的“安国三拓”。
不可否认,“安国三拓”是至今为止国内外有关《石鼓文》拓本中保存字数最多的拓本,最古的拓本,最好的拓本。
但“安国三拓”是否就是“北宋拓本”呢?笔者经过认真解读“三井”提供的原拓局部和图版,对照日本二玄社法帖彩色影印的“安国三拓”(“先锋本”《听水阁墨宝》,平成二年十一月五日第一版;“中权本”《听水阁墨宝》,平成二年十一月十五日第一版;《周宣王石鼓文十鼓斋“后劲本”原色法帖选》(日本株式会社二玄社出版,昭和60年12月一版;平成七年十二月二十日第二版)和《石鼓文研究》辑录的“先锋本” ,《周宣王石鼓文“中权本”》,辻本胜已编著,日本《昭和新选碑法帖大观第一辑、第六卷》(参见西泠印社法帖丛编《石鼓文》,1996年11月1版),参见《秦石鼓文》(历代碑帖法书选编辑组,文物出版社,1984年10月1版),并结合自己拍摄制作文化专题片《石鼓文》(获国家广电局一等奖,第四届“五个一工程”奖)和续集《国宝石鼓文》所见原件和有关图书馆馆藏的其它宋、明、清有关拓本,进行比较鉴别研究后发现,将“安国三拓”界定为“北宋拓本”存在一些疑问。
《兰亭序》真伪之谜——透过北宋汝窑瓷板看兰亭
《兰亭序》真伪之谜——透过北宋汝窑瓷板看兰亭唐晓军/文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
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成就了书法史上的千古名篇《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
一千多年来,《兰亭序》作为“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倾倒了无数习书者,成为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
可以说在中国地无分南北东西,人不论男女长幼,几乎没有不知道书圣王羲之之名和《兰亭序》其贴的。
千百年来,书学《兰亭》,几乎是很多书法家成名的必经之路。
图1 明文征明《兰亭雅集图》然而,就是这一篇书法神品,却成了一个历史悬案、一个千古之谜。
由于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兰亭序》版本均为摹本,真迹从唐代就已失传,因而引发有关《兰亭序》真迹的种种猜测,至今争论不休。
一、真本去向之谜唐人记载兰亭故事有两种版本:一是刘悚的《隋唐嘉话》,记王羲之将《兰亭序》视为传家宝,并代代相传,一直到王家的七世孙智永手中。
可是,智永不知何故出家为僧,身后自然没有子嗣,就将祖传真本传给了弟子——辨才和尚。
唐朝初年,李世民大量搜集王羲之书法珍宝,经常临习,对《兰亭序》这一真迹更是仰慕,多次重金悬赏索求,但一直没有结果,后察出《兰亭序》真迹在会稽一个名叫辨才的和尚手中,从此引出一段唐太宗骗取《兰亭序》,原迹随唐太宗陪葬昭陵的故事;另一是何延之的《太平广记》,何文称,至贞观中,太宗锐意学二王书,仿摹真迹备尽,唯《兰亭》未获。
后访知在辩才处,三次召见,辩才诡称经乱散失不知所在。
房玄龄荐监察御史萧翼以智取之。
萧翼隐匿身份,乔装潦倒书生,投其所好,弈棋吟咏,论书作画成忘年交,后辨才夸耀所藏,出示其悬于屋梁之《兰亭》真迹,《兰亭》,遂为萧翼乘隙私取此帖长安复命。
太宗命拓数本赐太子诸王近臣,临终,语李治:“吾欲从汝求一物,汝诚孝也,岂能违吾心也?汝意如何?”于是,《兰亭》真迹葬入昭陵。
王羲之和爱他的帝王们
王羲之和爱他的帝王们作者:孙冰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第41期在中国书法史上,就影响力而言,绝对无人能与王羲之比肩。
这位被后世尊为“书圣”的东晋大书法家,几千年来一直都是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心慕手追的对象。
正是“最爱”他的唐太宗以“一字千金”遍搜天下之后又以其作品陪葬,使得后世再无得见“大王”真迹的机会。
目前,世界各大博物馆所藏的“王羲之”其实都是高古(唐宋为主)的精摹本,即便是高古摹本,存世的数量也只不过十几件,最为著名的有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快雪时晴帖》、流失日本的《丧乱帖》等。
现在,又一件流传于世的“王羲之”将出现在拍卖场上,王羲之的《草书平安帖》将在下月举行的中国嘉德2010秋季拍卖会上举槌。
今年春拍,黄庭坚的《砥柱铭》刚刚以令人瞠目的4.368亿元天价成为最贵的中国艺术品,这不禁让人们对自古就“一字千金”的王羲之名帖充满了遐想。
可以肯定的是,一字绝不止“千金”。
摹本为何也珍贵近日,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对外透露,在即将于11月中旬举行的中国嘉德2010秋季拍卖会中,书圣王羲之的作品《草书平安帖》将作为最为重量级的拍品现身。
“应该说《草书平安帖》是迄今为止可知的,民间流传的最好的王羲之高古摹本,是名副其实的民间国宝。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中国书画部总经理胡妍妍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十几年前,我就听行业内的前辈说过,可能还有一件王羲之高古摹本流传于世,但是没想到这么多年之后,它竟然会在市场上出现,还竟然被我们遇到,真是幸运到不敢想象。
”胡妍妍连续说了好几遍“非常幸运,幸运到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其实,作为国内最早培育书法拍卖市场的几人之一,胡妍妍见过国宝级珍品无数,但是这件传说中的“王羲之”,还是让她兴奋不已。
至于这件《草书平安帖》的年代,胡妍妍表示,历史上留下过多位博学雅士品鉴的结果,比较主流的观点综合起来有三种:一是明代文嘉、孙鑛、吴其贞,清代顾复、安歧认为是唐代;二是明代王世懋和现代的徐邦达,认为是宋代;三是曾经收藏过此帖的明代文徵明和清代乾隆皇帝都认为其是王羲之真迹。
拓本与搨本之别
Encyclopedia collection 收藏百科102在历代的名迹复制本中,我们常常看到“拓本”或“搨本”等字样,很多人会认为搨本就是拓本的繁体字形式,二者没什么不同。
其实不然,“拓本”和“搨本”还是有区别的。
“搨”即“摹揭”,是将纸或绢等材料覆在真品上进行复制,有两种方法,直接摹写获得的复制品叫作“摹写本”,先双钩后填实获得的复制品叫作 “双钩填廓本”。
由于摹搨是直接覆在真迹上进行复制,因此出来的效果几乎以假乱真,所以又被称为“下真迹一等”。
“拓本”是用宣纸和墨在金石或其他刻物上进行椎拓所得到的复制品,又称为“蜕本”或“脱本”。
椎拓的过程就是先用水蜡或白芨水涂抹在要复刻的物品上,再上纸用椎打平,使纸张紧紧地贴在要复刻的物品上,然后用拓包蘸墨在纸上拓取。
如果直接打纸会出现破损的情况,所以在打纸时要垫上毛毡。
拓片完成以后,为了防止发霉,需要在表面涂一层蜡进行保护,所以椎拓有时又被称为“毡蜡”。
椎拓主要分为扑拓和擦拓两种方法。
扑拓是用拓包蘸墨直接在拓纸上扑打,适合椎拓表面凹凸不平或者小的器物;擦拓是将拓包蘸墨在拓纸上一擦而过,适合椎拓表面比较平坦的器物。
二者相比,擦拓的速度会比较快。
宋元以前所谓的“搨本”专指的是“摹搨”,即“摹写本”和“双钩填廓本”。
宋元以后,“搨”“拓”二字常常混同,因此就将“摹写本”和“双钩填廓本”统称为“摹本”,以与“拓本”有所区别。
拓本本身就是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随着社会的进步,受刻物有被风化的影响,早期或石刻原物已佚的拓本,就显得非常珍贵。
拓本的名目很多,原石已佚且存世仅一本的拓本被称为“孤本”;仅存世数本的拓本被称为“珍本”;损泐较少的早期拓本被称为“初拓本”;某某字未损的拓本被称为“某某字未损本”;出土时初拓的拓本被称为“出土初拓本”,这些均被称为“善本”。
除此之外,拓本大部分是用墨色来表现的,因墨中含水分的不同,就产生了“浓、淡、干、湿、焦”等不同的效果,根据纸和墨的效果不同,就有了乌金拓、蝉翼拓、浓墨本、淡墨本等;另外,还有用退笔仿造的拓本被称为“颖拓本”,用色蜡涂擦而成的拓本被称为“蜡拓本”等。
墨迹、拓本、影印本;翻刻、伪刻;初学者到底如何选择毛笔字帖?
墨迹、拓本、影印本;翻刻、伪刻;初学者到底如何选择毛笔字帖?当你准备好了毛笔,确定的所要学的字体,找一本好的字帖就成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不好的字帖往往容易把人带入歧途,那么什么样的字帖才是一本好字帖,初学者应该怎么选呢?拓片多音字一般字帖分为墨迹本、拓本、影印本,“墨迹本”也简称为“墨本”,就是那种白底黑字的书法作品,拓本也叫做刻本,如果能看到墨迹本,就不必用刻本。
但墨迹本毕竟是有限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选择拓本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墨迹本拓本是指用纸紧覆在碑碣或金石等器物的文字或花纹上,用墨或其他颜色打出其文字、图形来的印刷品。
按用墨分,可分为墨拓本、朱拓本;按拓法分,可分乌金拓、蝉翼拓。
朱拓本,墨拓本而最初摹拓的,称为'初拓本',初拓本字迹清朗,人以为贵。
但是初拓本现在仅存的大部分一城成为了历史文物,被各大博物馆所珍藏。
东汉《乙瑛碑》部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重刻、翻刻、伪刻都是相对于原刻而言的。
重刻指的是据原手迹或原有的拓本或摹写本重新刻石。
所谓翻刻,是原石尚在,因故不易得到而以拓本再刻,刻后再拓以行世。
所谓伪刻,是原石久佚或根本无此石刻,碑商为牟利而仅据著录或干脆杜撰写刻椎拓。
影印本有多种形式,拍照、扫描、复印。
由这三种形式得到的都叫影印本。
影印本与原版差别较小,是原版的复制。
影印本无论选择哪种拓本,选择碑刻拓本作字帖,拓本的年代越早越好。
一定要选择“原石原拓”的,清代包世臣说“字形既殊,笔法顿异”。
意思是说,字形大小本来就千变万化,那么写这些笔画的笔法就相应的要特殊,不会产生字形大小是不一样的,然而笔法却同的现象。
字的大小直接影响毛笔的选择、抓笔的姿势、蘸墨的时机、字的形体结构,笔法结构不同。
一定不可以选择放大版或缩小版的;对于初学书法的人来说,我们应该选择历代著名书法家的代表作来学习,被公认的优秀作品;应该选择法度谨严的字帖作初学范本,例如颜体的《多宝塔》,不应该选择人书俱老的作品,艺术境界虽高,但不适宜初学。
碑帖鉴定谈
碑帖鉴定谈秦汉之际刻石之风流行,其后不断发展,近在京城,远及边陲,石刻文字几遍中国。
历史上的石刻文字出现过碣石、碑刻、墓志、摩崖、石经、造像题记、题名、题诗等多种形式,宋代以后刻帖之风兴盛,为了保存、流传、临习前人书迹,人们把刻石和帖版的文字用纸墨捶拓下来,这就是碑帖。
碑帖是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是金石学赖以研究的基础,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为历史学、文字学、文学和书法艺术提供了大量的宝贵资料。
碑帖在文物界被称为“黑老虎”,缘由是它的颜色多为黑色,价值高,分量重,且制假手法多,辨别真伪困难,稍有疏忽便会上当,就如同被老虎咬了一般。
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金石学曾经有过两次兴盛时期,一次在宋代,另一次在清代。
清代乾嘉时期,金石考据学大兴,碑帖拓本为文人墨客所推重,其价格远远高于其他品类的藏品。
碑帖拓本是书法、绘画、镌刻、拓印等多种艺术的结晶,其书法、图案的好坏,镌刻水平的高低,拓印技术的精粗,决定了它的品质。
碑帖的装潢形式主要有线装、散页(单张)、挂轴、裱本、镜心等,被拓对象包括石刻、帖版、青铜器、钱币、画像石(砖)、瓦当等。
有关碑帖的一些基本名词谈到碑帖鉴定,首先应该了解有关碑帖的一些基本名词:碑碑是刻石文字的一种。
汉代以前的石刻,一般称为“刻石”或“碣”。
刻碑始于东汉初年。
从形制上说,碑为长方形的立石,其正面称为碑阳,背面叫碑阴,两边是碑侧。
碑首(也称碑头,即碑的上部)有孔,称“穿”,最早的用途是为下棺,可以捆绑绳索。
从内容上讲,碑可分为三种,即墓碑、功德碑和记事碑。
墓碑记载死者生前事迹,立于墓前,介绍其人的籍贯、世系官职、业绩、死亡及安葬时间、地点等,并常以韵文、辞来抒发后人的哀悼情感,如汉《张寿碑》、《尹宙碑》等。
功德碑,主要为帝王歌功颂德,或是某人的功绩碑。
如东汉顺帝永和二年(公元137年)所刻《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晋咸宁四年(公元278年)《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碑》等。
王羲之十七帖有几个拓印版本?分别...
王羲之十七帖有几个拓印版本?分别...本帖最后由书虫小站于 2013-5-26 12:22 编辑(转)今人王壮弘称传世刻本有四:一、唐摹馆本。
即“勒充馆本”,摹勒充作馆中副本。
所以,一般说来,馆本著名而且影响大。
馆本后有大字行书“敕”字,下有楷书“付直弘文馆,臣解无畏勒充馆本,臣褚遂良校无失”二十小字,末有“僧权”二字押署。
二、缺十七行本(或云即北宋魏泰家藏唐硬黄本)。
三、唐贺知章临本。
四、宋人临本,即河南本。
唐摹馆本最好,卷首有“敕”字及解(无畏)、褚(遂良)勒定。
唐張彥遠《法書要錄》記載:「《十七帖》長一丈二尺,即貞觀內本,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烜赫著名帖也。
」此載略與今傳本不同。
蓋今傳單刻本有作27帖,28帖,29帖或38帖者。
而依日人伊滕滋〈十七帖刻本考-諸本的分類與比較〉一文(載於《墨》雜誌,1995年3、4月號,「王羲之十七帖」特集)考察,《十七帖》大致可分為四類,今摘記如下:(一)三井本十七帖(晚翠軒印本)屬館本系統,原為貫名菘翁所藏,後歸門人吉田公均,經嚴谷古梅(一六)手,再傳日下部鳴鶴,今藏三井氏聽冰閣。
此本共29帖,起筆終筆銳利,尤於筆道轉折的斷筆現象,表現特別明顯,頗具異趣。
另有孔氏雪嶽樓藏本,疑與此本為一石所出。
(二)上野本十七帖(二玄社原色法帖選)亦屬館本系統,又稱唐拓館本,原為清康熙年間姜宸英所藏。
當時書畫名家王時敏等爭相題識,稱為「天下第一甲冠」,故帖末附跋文甚多。
惜於二十年代經羅振玉之手,賣給日本人上野有竹。
上野得此本後,以珂羅版翻印,以每冊25元在中國推銷,轉瞬間即賺回成本,當時國內藏書界和書法界無不表示遺憾。
此本現由大阪上野氏有竹齋所藏,鉤摹精細,點畫豐富,然比三井本少〈朱處仁帖〉末行和〈七十帖〉九行,故此本只存28帖。
目前市面與上野本相似者,尚有下列6種版本:(1)王穉登舊藏十七帖(西東書房刊)(2)鈴木雲洞舊藏宋拓十七帖(清雅堂昭和十五年刊,現已絕版)(3)江川本宋拓十七帖(西東書房刊)(4)馮氏快雪堂舊藏宋拓十七帖(上海書畫出版社刊、《書法自學叢帖‧行草》上卷所收)(5)張伯英舊藏宋拓十七帖(上海人民美術出版刊)(6)文徵明硃釋宋拓十七帖(民國年間,有正書局刊)(三)缺十七行本十七帖(雄山閣法帖書論集印本)亦出唐摹硬黃雙鉤本,現藏中村不折氏。
《集王圣教序》原碑与拓本单字对比,竟然处处是玄机!
《集王圣教序》原碑与拓本单字对比,竟然处处是玄机!愚以为,中国书法之最大遗憾,莫过于书圣王羲之至今真迹不存。
王羲之的徒子徒孙孙孙们,连仅存的有限唐摹本、碑刻拓片的真品都难一睹真容,只好以印刷品摆于案头,顶礼膜拜,遥思书圣翰墨神采。
这时,有一块碑刻显得愈加身份高贵。
它的每一个字,都来自王羲之的真迹。
它是唐太宗李世民亲手抓的书法工程。
它是沙门精英怀仁花25年呕心沥血完成的杰作。
大家一定知道了。
对!就是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碑。
从书法常识上讲,再好的印刷字帖,也不如拓片;再好的拓片,也不如原碑;再好的碑刻,也不如真迹。
对王羲之而言,圣教序碑——这件最贴近真迹的碑刻尚存,其书法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关于集王书圣教序碑的故事,百度知道得比我详细得多。
此处省略两千字……呵呵。
到西安碑林,朝拜这块国家级名碑,是众多书法爱好者的共同心愿。
我也一样。
10多年前,我带着面包和矿泉水在碑林里泡了一天。
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展室里一边给相机充电一边拍摄这块圣教序碑。
记得当时,常有导游领着日本旅游团进来,别的碑不看,只围观此碑,介绍“一字千金”云云。
等他们拍照合影结束散去后,我才能抽空隔着玻璃罩,克服反光,十分费力地双手端着相机,一个字一个字拍摄此碑的单字写真。
当时拍了几百个单字不止,但回来后发现质量好的并不多,大多一删了之,只选出还算清晰的一百个字发到了网上。
如今网络中的四处流传的圣教序原碑单字写真图片,即出自本人之手。
不信查看一下,完整版的第一个字是“百”,最后一个字是“会”,即本人名号是也。
呵呵。
很多人看过写真图片后,感叹原碑效果与拓本完全不同,原碑刻的字更加立体、直观、鲜活。
启功先生曾说:透过刀锋看笔锋。
近日偷闲选一些原碑写真与字帖中的字对照罗列于此。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相信书法同道们一定会比我看出更多玄机。
拓本是平面的,而原碑是有立体感的。
这种立体感,透着一股提按的力道。
笔划深处,多在转折处,这也是字的发力点。
唐太宗李世民云:“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霞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摹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ncyclopedia collection 收藏百科102在历代的名迹复制本中,我们常常看到
“拓本”或“搨本”等字样,很多人
会认为搨本就是拓本的繁体字形式,二者没什么不同。
其实不然,“拓本”和“搨本”还是有区别的。
“搨”即“摹揭”,是将纸或绢等材料覆在真品上进行复制,有两种方法,直接摹写获得的复制品叫作“摹写本”,先双钩后填实获得的复制品叫作 “双钩填廓本”。
由于摹搨是直接覆在真迹上进行复制,因此出来的效果几乎以假乱真,所以又被称为“下真迹一等”。
“拓本”是用宣纸和墨在金石或其他刻物上进行椎拓所得到的复制品,又称为“蜕本”或“脱本”。
椎拓的过程就是先用水蜡或白芨水涂抹在要复刻的物品上,再上纸用椎打平,使纸张紧紧地贴在要复刻的物品上,然后用拓包蘸墨在纸上拓取。
如果直接打纸会出现破损的情况,所以在打纸时要垫上毛毡。
拓片完成以后,为了防止发霉,需要在表面涂一层蜡进行保护,所以椎拓有时又被称为“毡蜡”。
椎拓主要分为扑拓和擦拓两种方法。
扑拓是用拓包蘸墨直接在拓纸上扑打,适合椎拓表面凹凸不平或者小的器物;擦拓是将拓包蘸墨在拓纸上一擦而过,适合椎拓表面比较
平坦的器物。
二者相比,擦拓的速度会比较快。
宋元以前所谓的“搨本”专指的是“摹搨”,即“摹写本”和“双钩填廓本”。
宋元以后,
“搨”“拓”二字常常混同,因此就将“摹写本”
和“双钩填廓本”统称为“摹本”,以与“拓本”
有所区别。
拓本本身就是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
随着社会的进步,受刻物有被风化的影响,早
期或石刻原物已佚的拓本,就显得非常珍贵。
拓本的名目很多,原石已佚且存世仅一本的拓
本被称为“孤本”;仅存世数本的拓本被称为“珍
本”;损泐较少的早期拓本被称为“初拓本”;
某某字未损的拓本被称为“某某字未损本”;
出土时初拓的拓本被称为“出土初拓本”,这
些均被称为“善本”。
除此之外,拓本大部分
是用墨色来表现的,因墨中含水分的不同,就
产生了“浓、淡、干、湿、焦”等不同的效果,
根据纸和墨的效果不同,就有了乌金拓、蝉翼拓、
浓墨本、淡墨本等;另外,还有用退笔仿造的
拓本被称为“颖拓本”,用色蜡涂擦而成的拓本
被称为“蜡拓本”等。
在科技相对落后的古代,无论是拓本还是搨
本,都是保留和传播古代书画艺术的最佳手段。
今天,我们不由得感叹古人的智慧。
拓本与搨本之别
晨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