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故里乃河北省枣强县考证

合集下载

董仲舒故里考证

董仲舒故里考证
司马迁记述董 仲舒籍贯广 川 , 就他那个 时代 的 是 国家建制 而言。司马迁 于汉 武帝元 封 三年 ( 元 18 公 0
竟在哪里?上千年来尤其是近百年来人们对这个问 题 的争论 一直 没有 停息 。 董子 故里 之争


司马迁在《 史记 ・ 儒林外 传》 董仲舒 , 日: 广川 人也。以治《 春秋》 孝景时为汉博士。 , 班固在《 汉书 ・ 董仲舒传》 董仲舒, 云: 广川人 也。少治《 春秋》 孝景时为汉博士。 ,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 的《 中国古代名人 小传》
Vo . 1 8.No 4 .
D c2 0 e .06
董 仲 舒 故 里 考证
魏 文 华
( 衡水市委 党史研究室 , 河北 衡 水 0 30 ) 5 00
摘 要 : 历史上对董仲舒的出生地有3 种说法, 一是景县广川镇人 ; 二是枣强县广川镇人; 三是德州广川县人。从史书记栽
与几千年流传 下来的故居 旧址 、 村边祠 堂、 刻 内容以及董故庄 村民对董仲舒 的敬仰之情 可以得 出这样的 结论: 仲舒 系今 碑 董
说广 川 为“ 今河 北景 县董 故庄 ” 。
年) 被任命为太史令。他撰写《 史记》 期问, 广川一直是 国的建制。就是说董仲舒 的出生地是汉武帝时 的广川 国。德州俗称广川,学官有董子读书台, “ 城西有广川 桥” 。明代故城马伟说 : 日‘ 书台 ’日‘ “ 读 , 广川 桥 ’皆 , 后人慕其名而好为之地。( 景县志》 ”《 ) 李鸿章主修《 畿辅通志》 : 析 德州、 枣强 、 景州三
乃实有。 高 2 3 ” .5米 的董 仲舒石 像是从 西 山运 来 的。《 枣强县志》 7 地理 志》 : 旧县村西有董 卷 《 载 “ 子祠石像也。土人相传 , 故城界内有董子墓, 其居民 于墓所建 祠 , 白西 山舆 来 石像 , 至村 西 忽重 不 可 举 ,

汉代孔子董仲舒简介

汉代孔子董仲舒简介

二、道德教育思想


天意在任德教而不用刑罚" 把道德教化视为防奸止邪的堤坝 三纲五常 仁、义、礼、智、信 君为 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政权、君权、神权、父权、夫权、 族权
三、教学法思想
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 学校授儒经,学生皆儒生 轻视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

1.精通教技,注重实效

兴太学以养士

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以 太学为首的中央官学体制 蒙学产生

重选举以取士


设立察举制 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 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 遍得天下之贤人



家 殊方,指意不同 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汉代学校养士和察举取士有了统一 的标准 为隋唐以后科举考试以儒学为基本 内容、主要标准埋下了伏笔




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又)慎其行 (德才兼备,为人师表) 及时施教,抓住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因势 利导, 适时早教; 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与学生学习的主动 性、积极性相结合; 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兴趣 和特长因材施教。
2.多连博贯,约节反精


“多连”与“博贯”就是指读书时不要就 事论事,画地为牢,而应开阔视野,拓 宽思路 ,做到融汇贯通,这对培养学生 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很有价值的见解。 博节适宜
四、董仲舒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思想


天人感应"的唯心 主义哲学体系 “天意”在“尊阳抑阴 从哲学的高度演义了孔子提出的“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之道 ,完成了封建 道德的建构任务 天数在阳而不在阴,务德而不务刑 以德教为主,刑法为辅

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董氏族谱谱序

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董氏族谱谱序

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董氏族谱谱序转载网络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唐林乡前王寿村(前王善有村)董氏族谱引盖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即如水有源而木有本,族谱之所系者重矣.溯吾家,豢龙赐姓由来已久.惟自汉武帝时,广川仲舒下帷发愤,以贤良对策仕江都王相,而董姓盖显廼.考汉书,江都公徙居茂陵,子与孙皆以学至大官,后世名爵无传.吾固不敢以为狄梁公之确也.然据甘陵郡故城西北有董学在焉,蓨西郡景州西南旧县东北广川镇南董故庄父老相传有董墓,董园.先世土著棘津郡枣强县故壘宵声王善有邨,古广川地址也.但缘金太宗天会四年,河水涨溢淹没城郭(广川县即旧县也).官民庐舍族谱沦落,遂致世系难考.吾祖茔在后王善友村西北二里许,墓虽存而名俱失传.故族昉自讳士明,士敬,士能,士安,士诚,士新,士廉,士宽八公叙起.吾祖士明之裔住前王善有村.二支士敬之裔住后王善有村.三支士能迁山东济阳道口.四支士安迁章丘县康家庄.五支士诚迁寿光洱河.六支士新七支士廉八支士宽同迁章丘县张家林,各世其居瓜瓞绵衍宗谱传焉峕大清嘉庆弍拾伍年岁次庚辰阳月穀旦. 裔孙德彰敬书. ("族谱引"由前王寿村董俊维提供)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唐林乡后王寿村(后王善有村)董氏家谱序人生戴履间,实本乎祖以生.天覆地载之中,四海九州之大,凡有血气而为人者,无不本乎祖以生.欲尊乎祖者,莫大于修乎谱矣.谱牒之修,尊祖敬宗之义也.祖宗创业于前,子孙承续于后,代继代,世继世,支派源流永远无穷,岂外于斯谱乎!吾族世居枣邑城东后王善友村,太始祖仲舒,贤良对策,汉代鸿儒.自汉至今,数千余年,世代递更,天灾人害不可枚举,前代渊源因已失传.后嗣后自讳士敬公叙起为始祖.士明,士敬,士能,士安,士诚,士新,士廉,士宽,兄弟八位,二母所生.陈氏生五子:明,敬,能,安,诚;继配朱氏生三子:新,廉,宽.各居异地,具有谱存,兹不备载.此特叙我志先为始祖,吾二世祖士敬之裔:世敬生四子:有.兴.荣.俊.分为四门,下续为五支.始祖以来,惟有谱布,而无谱书.非故为多事也.诚恐谱布倘有不测之事,以至伦次无辨,罪莫大焉.故敬修谱书轮流分存,不惟展阅便易,即有水火盗贼之患,亦可保全无失矣.夫水有源,木有本,源本之义人皆有之.后世子孙,续而修之,将各门之子孙列诸各门之后,庶几世远年湮,家业不致泯没,俾知绵绵瓜瓞,某为某祖之支,某为某祖宗之派,凡我族人尊卑老幼秩然不紊,井然有条,是所望于后人云.自金元时遭变失传,故祖坟茔丘虽在,而名皆无考.明永乐二年(癸卯),异地交迁.因土著兄弟八人迁去山东五位,后从张家庄又随去一支,本家剩前后二支.长支士明,生四子:福,贵,广,成.士明墓在村西祖茔.三子广祖墓在祖茔跟穴.次子士敬生四子:有,兴,荣,俊.墓在村西祖茔.三子士能,自张家庄迁山东济阳县道口,后迁寿光县丹河.四子士安,元配赵氏生二子:勤,宗.墓在章丘县康家庄;继配姜氏生二子:鉴,茂.墓在高唐寨.五子士诚,迁居山东寿光县洱河,青州府管辖.六子士新,七子士廉,八子士宽,俱永乐二年迁居山东章丘县张家林,各世其居,瓜瓞绵衍,宗谱传焉.大清光绪三十四年岁次已酉冬至月敬修后裔:茂得.纪泰.学孟.殿华.重修.王寿村董氏家庙清凉江(古称清江)纵贯枣强县东境,由南而北,千年流淌不息.《世说新语》载:董仲舒有一位儿子名符起,被误为不孝而赶出家门,投靠于其父挚友王善有,董符起在此生活了一辈子.据明代《枣强县志》称,确有王善有此人,但无生平文字."善有"切音为"寿",后称王寿村,后又演变成前后王寿两村,是董仲舒嫡传后裔聚居地之一,世代居此无变.距位于清凉江东岸的董仲舒故里旧县村五,六里.祭祀往来,自古不绝.如今二村绝大部分人家为董氏同宗.两村谱书俱载,称董仲舒为太始祖.昔日,前王寿村有董氏家庙及祠堂,位于村南,始建年代无考.占地20亩左右,四周环以高墙,歇山大门,上刻"董子祠"三个大字.院内有前后殿两座,前殿三间,灰瓦覆顶,饰有脊兽,前出抱厦,花棂门窗.二柱书对联:"书受秦烧十三经重阐奥义,策承汉诏四百载广开文明".门上悬木匾:"汉代鸿儒".大门至前殿,砖铺甬道,两旁翠柏参天,数十株.殿中央有一木阁,高三米,董仲舒泥塑彩像端坐其内,形如旧县董子祠内石像,头戴九旒冠,串珠以垂,手执躬圭,左右分立一书童.像前供桌,香炉烛台摆列于上.壁饰书画,画彩色,字清秀,其中一幅对联为:"龙吞江水月,虎啸海山风".时有外迁后裔寻根祭祖来此.后殿为董氏家庙,三间二楹,同样灰瓦盖顶,饰有脊兽,花棂门窗,壁悬家谱(10×6米),前置香案,烛光摇影,香烟缭绕,东西厢房各一大间,西厢房存放祭器,南端一古柏,挺拔参天,树围双人合抱有隙.东厢房守庙者以居,南端有一东向便门,门楣上书"董氏宗祠",对联为"三年不窥园","夜读五车书".后王寿亦有董子祠一座,始建年代无考,位于前街东段路北,临街面南,围以高墙,歇山大门,门楣刻"董子祠"三个大字,门内照壁,甬道通殿,登阶而上.祠堂三间,上悬"慎终追远"匾额,黑地金字.出厦,花棂门窗,二柱对联"才贯天人共仰廷陈三策,文兼敦化永传学富五车".灰瓦盖顶,脊似龙背,饰兽,殿内绘壁,太始祖董仲舒泥塑彩像,端坐中央,左右各立一童.像前置长方供桌,上摆香炉烛台.院内古柏数株,苍翠葱郁,枝桠盘曲,如龙飞凤舞.祠东侧悬挂一铁铸古钟,高五丈,围九尺,敲击声闻数里.除夕,前王寿将族谱悬挂于家庙内,后王寿将族谱(8×3米)悬挂于祠堂内.悬挂之前先将当年故去者名字写上.供品盈桌,一应俱全,香烟袅袅,烛光煌煌,数只各异的灯笼挂于柏树,奇妙多姿,上香老者不断,三拜九叩,祈祷自语.初二上坟回来,两村凡董氏子孙齐聚于家庙和祠堂,先拜太始祖董仲舒,再拜已故先人,最后按辈份依次相拜.拜毕将当年新生男性载入谱书.故两村董氏族人某属某支,某为某后,一目了然,世代有序.上老坟祭祖(明代先祖董志先墓),两村分别进行.后王寿正月初九,前王寿正月初十.祭祖隆重,双套骡马大车数十辆,任人乘坐,只有抬食盒(盛供品)者步行.锣鼓喧天,爆竹声声,神枪轰鸣,纸火烈烈,在吹鼓手吹奏的乐曲声中,由司礼者主持,一齐叩拜.然后面向西方,意对长安下马陵董仲舒墓,行三拜九叩大礼.祭毕回村,吹鼓手各于两村棚内吹唱一天,三里五乡前来观者如潮,犹如庙会.前王寿董子祠与家庙,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土改时拆除,旧址已建村民新居.后王寿董子祠则于五十年代农业合作化时期拆除,砖木用于打井.古钟先移于小学内,供报时之用,后于1958年大炼钢铁被毁.每年一次伙会,后王寿每年正月初二上坟回来后即餐,前王寿则在农历十月二十日.伙会这天,凡董氏族人,都可到宗庙内领取一碗肉菜,一斤馒头.伙会费用由家庙地产收入中开支.会首(理事)每年初推选一次,操持当年宗祠事宜.祖坟茔,地敞道宽,柏树数万株,庄严肃穆.四十年代土地改革中树木被两村董氏族人平分,每户五株,之后陆续伐掉. ("后王寿村谱序与董氏家庙".摘自枣强王桓,刘鸿玉主编《董仲舒记闻》)又,据枣强县唐林乡前王寿村家谱记载:大清光绪二十年岁次甲午年弍月十四日,四世祖董士安后人:十六世,董巨川;十七世,董连珠;十八世,董云祥.由山东章丘县城西北五十五里董高唐寨村前来王善友村祭祖.公元一九九三年五月,始祖董士能后人,山东寿光赵庙乡西庞村,二十世后裔董梦泉来信叙谱写史,并言始祖董士廉由山东章丘县迁居山东寿光县溎河后改名董士贤.。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董仲舒的“天人相与”说与儒学的神学化)【圣才出品】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董仲舒的“天人相与”说与儒学的神学化)【圣才出品】

第2章董仲舒的“天人相与”说与儒学的神学化一、“天人相与”的神学体系1.董仲舒董仲舒(约公元前179~前104年),广川(今河北枣强县)人。

西汉时期著名的今文经学大师,景帝时因善治《公羊春秋》而成为经学博士。

武帝即位之初,董仲舒向武帝奉上“天人三策”,以“天人相与”的观点回答了汉武帝关于政权的正当性或合法性问题。

董仲舒致力于两汉中央集权专制统治,获得“汉代孔子”称号。

2.“天道阴阳”的宇宙秩序观(1)董仲舒思想的内容①自然观(哲学基础):“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九”。

②社会观(理论重心):“天数毕也。

”(2)董仲舒思想的特点从“人”回归于“天”,以“天道”作为其全部理论出发点。

(3)董仲舒的“天道”观①“天”是至高无上的神灵,是有意志有人格的造物主。

人只有虔诚待天,才能得到天的赐福。

②构造了天意主宰下的以阴阳、四时、五行为骨架的宇宙秩序。

3.“人副天数”的天人感应论董仲舒从“为人者天”“人副天数”“同类相动”这三个环节的论述中,建立其“天人相与”“天人感应”的神学世界观。

(1)“为人者天”天既然是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人当然也不在其外。

董仲舒在讨论论及天人关系认为“为人者天”即“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

此人之所以上类天也。

”(2)“人副天数”“人副天数”即无论肉体或精神方面,人都是天的副本。

既是“为人者天”之论的必然结果,也是“天人相与”“天人感应”论的理论依据。

(3)“同类相动”在董子看来,“天”与“人”不仅是“相与”的,而且又是能够相互“感应”的。

为了说明这一点,董子又提出一个“同类相动”的理论。

二、“深察名号”的认识路数为了了解、窥测“天意”,董仲舒提出了“深察名号”的认识原则。

1.“名则圣人所发天意”的认识来源说(1)“正名”的发展①孔子:最先提出“正名”说,是指一种职位(名)要与相应的职责(实)相连属,并无明显的认识论意义。

②战国中后期:发展为认知学说,表现为经验理性的倾向。

汉代董仲舒

汉代董仲舒
汉代孔子——董仲舒 董仲舒 汉代孔子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陶金玲 Tjling2000@
董仲舒的生平
西汉广川(今河北省枣强县广川) 西汉广川(今河北省枣强县广川)人, 生于公元前179 179年 卒于公元前104 生于公元前179年,卒于公元前104 享年75 75岁 传世《春秋繁露》 年,享年75岁,传世《春秋繁露》 82篇 82篇 博学君子” 汉代孔子” “博学君子”、“汉代孔子” 三大文教政策 下帷讲诵” 弟子相传” “下帷讲诵” “弟子相传” 下马陵” “下马陵”
二、道德教育思想
天意在任德教而不用刑罚" 天意在任德教而不用刑罚" 把道德教化视为防奸止邪的堤坝 三纲五常 仁、义、礼、智、信 臣纲、父为子纲、 君为 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政权、君权、神权、父权、夫权、 政权、君权、神权、父权、夫权、 族权
三、教学法思想
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 学校授儒经, 学校授儒经,学生皆儒生 轻视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
设立察举制 所贡贤者有赏, 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 量材而授官, 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 遍得天下之贤人
罢黜百家,独尊儒同 法制数变, 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汉代学校养士和察举取士有了统一 的标准 为隋唐以后科举考试以儒学为基本 内容、 内容、主要标准埋下了伏笔
1.精通教技,注重实效
善为师者,既美其道, 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又)慎其行 德才兼备,为人师表) (德才兼备,为人师表) 及时施教,抓住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因势 及时施教, 利导, 适时早教; 利导, 适时早教; 量力而行, 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与学生学习的主动 积极性相结合; 性、积极性相结合; 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兴趣 和特长因材施教。 和特长因材施教。

董仲舒及其学说

董仲舒及其学说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六册)·第一节董仲舒及其学说第一节董仲舒及其学说董仲舒,生于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死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

广川(今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人。

他少年时代治《公羊春秋》,与公孙弘同学于胡毋生。

汉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与胡毋生一起立为博士。

他授徒著书十分用功,有“三年不窥园”之说。

因为他治学认真,所以在学术上造诣很高。

《史记·儒林列传》说:“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

其传公羊氏也。

”《汉书·五行志》也说:“景武之世,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

”在司马迁看来,自汉初到汉武帝,传《春秋》公羊学的学者中,水平最高的是董仲舒。

班固则认为,董仲舒是西汉儒者的一代宗师。

汉武帝即位之后,举贤良文学之士,于是董仲舒“以贤良对策”(即“天人三策”)上书汉武帝。

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光元年)“五月,诏贤良……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

”董仲舒“天人三策”的主要内容是以《春秋》公羊学为理论基础,从“天人相与”出发,论证“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同时又提倡“礼乐教化”,主张办大学,求贤养士,实行“量材而授官”,建议“州郡举茂才孝廉”。

汉武帝对董仲舒所上“天人三策”十分满意,于是用他为江都(今扬州)相,辅佐易王刘非。

易王是汉武帝的哥哥,向来骄横,喜好武勇。

而董仲舒能以礼义予以匡正,因此易王对他也很敬重。

董仲舒任江都相期间,治理封国用《春秋》灾异学说的观点,推衍阴阳的变化,例如求雨的方法是要闭塞阳气,而放纵阴气的发展;要使雨停止,其方法则相反。

其实这只是一种迷信的仪式而已。

著书立说元光五年(元前130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境,易王刘非上书汉武帝,愿意领兵出击匈奴。

汉武帝不许可。

因为刘非“好气力,治宫馆,招四方豪杰,骄奢甚”。

很可能因为此事,董仲舒被“废为中大夫”。

新建董氏由来

新建董氏由来

新建董氏由来作者:西边董qq1697833495濡南董氏即今天的新建董姓人,濡南下昆山是今天新建的古名(我在《新建古地名濡南下昆山的来历及变迁》一文已做详细介绍)。

董氏是来古新建始开拓者之一,在本地至今仍有汪、何、董之说。

根据谱载我董村开基于明洪武初(1368年),始祖衍庆公,推算至今已历20几代640多年的历史。

今天我们能见到的族谱,就只有董继年族亲家遗留下的约在清乾隆元年(1736年)纂修的宗谱,此谱距今也已200多年了。

由于族谱及相关资料缺失,今天很多人对我们自己宗族的来源都不是很清楚,对宗族的历史更是知之甚少。

鉴于此本人根据残留族谱及相关资料整理了此文,供有兴趣的族亲阅读了解。

一,董姓由来我们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那我们到底是炎帝还是黄帝的后裔呢?其实炎帝、黄帝并不是专指一人,而是人物、部落联盟首领之称、氏族、时代多种涵义组成的一个“整合”概念。

只要成为炎帝或黄帝部落联盟首领均称为炎帝或黄帝。

简而言之我们不是哪个人的后裔,准确的说应该是属于哪个部落的后裔才对。

炎黄时代中华大地已有许许多多的原始人群,组成许多不同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

传统观点认为董姓出于黄帝己姓(也有说姬姓),其后颛顼(高阳)生称、称生老童、老童生重黎与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惠连、惠连生飂叔安、飂叔安之子为父,父因豢龙而得姓董。

但炎帝部落也有个己姓部落分支,所以还有一个观点认为董姓出于炎帝部落联盟中的祝融部落,祝融为部落首领,并负责火种保存工作,担任炎帝部落联盟的“火正”之职。

祝融部落又分为己、斟、彭、妘、曹、芈六个氏族,其后董氏族又从己姓中分出,彭姓氏族也分化出秃氏族,形成有名的“祝融八姓”。

董本义原是指一种制绳索的草,即蘱草。

祝融部落分支惠连氏族就是一个擅长制草绳的氏族,也以董草制绳为因,以董草为图腾,惠连氏族即董氏族。

那么不管是黄帝还是炎帝董氏族都是出于己姓惠连后裔。

惠连氏族因父豢龙有功为董姓到了舜帝之时,部落出了一个叫“父”的人。

最新儒学独尊的奠基人——经学大师董仲舒

最新儒学独尊的奠基人——经学大师董仲舒

儒学独尊的奠基人——经学大师董仲舒董仲舒(前179一前144),广川(今河北省枣强县)人,汉代思想家、经学家。

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

著述丰富,但至今流传下来的只有“天人三策”、《春秋繁露》和《春秋决狱》(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存一卷)。

一、今文经学的大师两汉儒家解释先秦的经典,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派。

今文经是用秦朝以来的通用文字写成的;古文经是用秦统一中国前的六国文字写成的。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差别在于:不仅书写方式不同,而且解释也不同。

解释不同是二者差异的本质所在。

作为经书,只有一种。

例如《诗经》、《尚书》、《易经》等。

但是,解释却有多种。

《诗经》就有齐、鲁、韩、《毛诗》四家。

齐、鲁、韩是今文经学,《毛诗》属古文经学。

解《春秋》的有《左氏春秋》、《公羊春秋》、《榖梁春秋》三家。

《左氏春秋》是古文经学,《公羊春秋》和《榖梁春秋》是今文经学。

董仲舒是治《公羊春秋》的。

董仲舒学习经书,非常刻苦。

史书说他“三年不窥园”。

这可能有些夸张,但他的专心致志的精神却是不容否认的。

由于学习刻苦,对于所学的《春秋》能融会贯通,而且能够结合实际,阐发新义,不久就名声大振。

景帝年间,被立为《公羊春秋》的博士。

他接受学生,讲解经义。

前来听讲的人络绎不绝。

他品行端正,满腹学问,受到人们的普遍推崇。

到了武帝年间,招收贤良文学。

董仲舒亲蒙召见,并对汉武帝提出的问题一一做了解答。

董仲舒在这次会见中,提出了著名的“天人三策”,得到了武帝的赏识。

一代经学大师的地位遂确立下来。

然而,董仲舒名成功不就。

他在“天人三策”中提出的“更化”政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虽被纳为国策,但他并没有被授以高官,只封了个江都相了事。

而一个在北海牧猪的公孙弘,未见有什么建树,却当上了公卿,封为平津侯。

刘向说董仲舒有“王佐之才”,而无“王佐”之位,对董仲舒的不得重用,深为惋惜。

二、《春秋》决狱的始作俑者董仲舒任江都相后不久,因得罪朝廷,锒铛入狱(详后)。

西汉大儒——董仲舒

西汉大儒——董仲舒

西汉大儒——董仲舒董仲舒,西汉广川(河北省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人,西汉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儒学大师。

董仲舒“下帷讲学”于十里长村,后因董仲舒“下帷”于此,遂改为下帷村(今河北省故城县房庄镇董学村)。

清同治九年,文生苏鸿勋在董学村修董子祠,立碑一通。

董仲舒在家乡学习和讲学一直到汉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结束在故城董学村的教书生涯,迁居京城长安。

因学识渊博,被举荐为贤良,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43年)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呈《举贤良对策》,把儒家思想和当时的社会政治需求相结合,吸纳了阴阳家、道家、法家、墨家的学说,创立了一个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系统地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以德治国”学说,深得汉武帝赏识。

随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

其后,董仲舒在江都易王刘非相国十年,元朔四年,任胶西王刘端国相,四年后辞职回家,著书立说,思想与观点收录于《春秋繁露》。

太初元年病故,享年75岁。

汉武帝赐葬长安下马陵。

董仲舒自幼受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酷爱读书学习,不关心田产家园。

据《景州志》考据,董仲舒下帷讲诵在别墅董学村(今属故城县),“盖三年不观于舍园”,说明董仲舒学习专心致志,不受任何外界干扰。

青年时期攻读《公羊春秋》,致力于儒学的研究和传播。

董仲舒在董学村开馆授徒,兴办学校,“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

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以师尊之。

”(《史记.儒林列传》)培养出一批贤达之士。

在董仲舒教育实践过程中,创造出以学生带学生的教学方法,这对汉初儒学思想的广泛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

使董仲舒的思想影响到邻近齐鲁,北靠燕赵,西界三晋的整个区域。

董仲舒在故城县、景县、枣强县、德州受历代学士膜拜和奉祀。

董仲舒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举贤良对策》(《天人三策》)中。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一、生平董仲舒,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经学家、哲学家、政论家,一生有巨大成就和不寻常的磨难。

然而史书对他的记述却很简略,他的学生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给他写的传文,也不足400字。

对于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以及闻名于世的“天人三策”,未置一词,这不能不说是史学上的缺憾,也是对董仲舒的不公正。

里籍关于董仲舒的里籍,最早的记载见于司马迁所著《史记》一书,称:“董仲舒,广川人也”。

董仲舒存世之际,即有广川王国,又有广川县。

司马迁所说的“广川”是指国,还是指县呢?东汉史学家班彪在论《史记》时称:“若司马相如,举郡县,著其字。

至萧(何)、曹(参)、陈平之属,及董仲舒并时之人,不记其字,或县而不郡者,盖不暇也”。

故司马迁所称“广川”,当为广川县,而非广川王国。

即董仲舒是广川县人。

明代嘉靖《枣强县邑略》载:“汉世,枣强广川,离合废置,本为一也”。

据考,其疆域大致包括今枣强县东南部之一部、南部之一部、西部之一部、中部、东部、北部、东北部及今景县西南角与今故城县西北角。

故有汉之广川即今之枣强之说,虽不十分准确,但基本符合。

其他周围县份从没有与广川有过“离合废置”的历史。

据考,董仲舒诞生之地可能是今枣强县旧县村,依据如下:一、近年来在旧县村发现“董氏宗祠”石刻门楣及其清代拓片,标记“祥符癸丑重修”字样(见书前图片),即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

“重修”即表明此前这里就存在有“董氏宗祠”。

宗祠即家庙,乃族人祭祀先祖之所,它不同于一般纪念性祠宇,只能建于祖先的故里,而不得建于其他别的什么地方。

二、明《冀州志》载:旧县村西有一座“四明寺”,当地俗称“西大寺”。

相传,其前身为董仲舒当年的讲学堂,河间国献王刘德为其所建。

董仲舒出仕离故里后,学堂倾圮,隋代在原址建造“四明寺”,内置铁佛像。

该寺毁于清代,遗址今尚存,凸出地面,遍地瓦砾。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村民于此处旁挖渠时,出土一具陶制灯台,上面刻有文字,正面篆书“秉烛课徒”,背面篆书“悔人不倦”(见书前图片)。

《中华董氏汇谱》(十二)

《中华董氏汇谱》(十二)

《中华董氏汇谱》(十二)董氏(仲舒)历史渊源少典氏+有蟜氏(安登.妊姒.附宝) -- (长子)炎帝(姜石年.烈山氏.神农氏);(次子)黄帝(姬轩辕.公孙氏.有熊氏).时间约为公元前50世纪(另说:公元前5969壬辰 --公元前5870辛未)。

黄帝 --昌意 --高阳颛頊 -- 称 -- 卷章 -- 吴回 (祝融) -- 陆终 -- 昆吾(已樊) --廖叔安 -- 董父 (事帝舜) 约前2122 - 2083 豢龙氏 -- 辛有(东周太史) 前770在位 --辛董(晋太史) -- -- -- 董狐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夏王朝,其子启继位后封世子于辛国(陕西合阳东南)。

辛氏世代为史官,商末"三仁人"之一。

辛甲(辛尹.辛公甲)为原殷臣,曾事纣王,谏言七十五,纣不听。

闻周文王昌贤乃归之。

文王任以公卿,封于长子(山西上党),成为周朝开国太史...辛甲裔孙辛有继承周朝太史,周平王东迁时在位。

辛有派遣他的第二个儿子辛董去晋国任首届太史,辛董赴任后易辛为董,从此以后晋之董正式列入史书。

公元前651年,辛有六世裔孙董狐(史书偶称辛狐、史狐)在翼城良狐村诞生。

董狐在世七十六年,在太史位凡五十年。

晋灵公十四年,他秉笔直书的事迹,实开我国史学直笔传统的先河,成就一代良史。

董狐公元前575年逝世,董狐就职时官邸在新田(侯马)。

董狐后裔世系传承如下:董狐长子董明,从父亲就职地新田迁居汾阴,后受越国诚邀赴越国任职,迁徙歙州、铜陵。

董明生二子,长子董宜次子董像,董像受嘱回迁函谷关为弘农国史官。

三世董像生董捷董持,董持受命徙洛邑履职;董捷生董真,真长子董良徙越地清溪任职史官。

董良之次子董京生七世董费徙圃山。

约公元前275年董狐十世孙董圣生三子:董宁、董康、董泰,他们分别徙长安、关中、开封履职为官,时间约为公元前255年(推算)....董狐次子谱系断代失传严重,从断谱残系中可理出如下概要:董狐五世孙董安于,又名阙于,.为赵简子鞅家臣,理晋阳宫,公元前517年任石邑(石家庄)郡守,公元前497年任赵国太史。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1.2董仲舒生平简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1.2董仲舒生平简介

董仲舒生平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广川(今河北枣强)人,“少治《春秋》,孝景(汉景帝)时为博士。

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

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

”(《汉书·董仲舒传》)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者”。

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此后,他先后担任江都王相、胶西王相。

晚年“去位归居,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

“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

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杂以阴阳五行说等,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联系在一起,形成新儒学思想体系。

体系的中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假借天意把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秩序绝对化、神圣化,还提出了三纲五常,并宣扬“天不变,道亦不变”。

董仲舒对“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的现象有所揭露,提出“限民名田,以澹(赡)不足”,“塞并兼之路”的主张。

在教育方面,他认为应以“教化”为“堤防”,立太学。

《春秋繁露》是他的主要著作。

董仲舒帮助汉武帝推行文化专制主义,使儒学得以改造、发挥并取得独尊地位,是为此后两千年以儒学为正统之滥觞。

河北衡水市两县争抢“董仲舒”儒学大师故乡究竟何处?关于“董子故里”的争论,缘于董仲舒的故乡在河北衡水市景县、枣强两县的交界地带一说,普遍的说法是,董仲舒是现今景县董故庄村人,然而,董仲舒的石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则在与董故庄村相邻的枣强县旧县村,枣强学者还推断,当年的董故庄村与旧县村本为一村。

两县学者引经据典,各执一词。

据了解,关于董仲舒的籍贯,最早见于司马迁所著《史记》一书,称:“董仲舒,广川人也”。

广川现为景县的一个镇,但在古代,广川则多次经历了国、郡、县的变迁。

据景县政协主席邓文华介绍,历史上的广川变化特别大,一度为郡、县,大体在晋代,广川划归枣强,后又先后划给今属山东的平原县、长河县,元代以后,广川划到条县,条县即今天的景县。

董仲舒校本开发相关材料

董仲舒校本开发相关材料

董仲舒董仲舒像[1]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

汉族,汉广川郡(今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古庄)人。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年),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

此后,居家著书,朝廷每有大议,令使者及廷尉就其家而问之,仍受武帝尊重。

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

儒生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

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

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大大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为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一时的贡献。

编辑本段董仲舒的故里考证关于董仲舒的故里董仲舒,最早记载于司马迁的《史记》一书,称:“董仲舒,广川人也。

”董仲舒存世之际,既有广川国,又有广川县。

司马迁所说的广川是指广川国,还是广川县呢?东汉史学家斑彪在论《史记》时称,司马迁说指应为广川县,并非广川王国。

即董仲舒为广川县人。

明代嘉靖《枣强县志》载:汉世,枣强广川,离合废置,本为一也。

据考,其疆域大致包括今枣强县及今景县西南角与今故城县西北角。

古汉之广川为今之枣强。

董仲舒故里为今枣强县旧县村处,依据如下:1、近年来在旧县村发现“董氏宗祠”石刻门楣及其清代拓片,标记“祥符丑重修”字样。

即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重修即表示此前这里就存有:“董氏宗祠”。

宗祠即家庙,乃族人祭祀先祖之所。

2、明《冀州志》载:旧县村西有一座“四名寺”,当地俗称“西大寺”。

前身为董子当年讲学之所,河间国献王刘德所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1.2董仲舒生平简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1.2董仲舒生平简介

董仲舒生平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广川(今河北枣强)人,“少治《春秋》,孝景(汉景帝)时为博士。

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

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

”(《汉书·董仲舒传》)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者”。

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此后,他先后担任江都王相、胶西王相。

晚年“去位归居,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

“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

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杂以阴阳五行说等,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联系在一起,形成新儒学思想体系。

体系的中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假借天意把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秩序绝对化、神圣化,还提出了三纲五常,并宣扬“天不变,道亦不变”。

董仲舒对“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的现象有所揭露,提出“限民名田,以澹(赡)不足”,“塞并兼之路”的主张。

在教育方面,他认为应以“教化”为“堤防”,立太学。

《春秋繁露》是他的主要著作。

董仲舒帮助汉武帝推行文化专制主义,使儒学得以改造、发挥并取得独尊地位,是为此后两千年以儒学为正统之滥觞。

河北衡水市两县争抢“董仲舒”儒学大师故乡究竟何处?关于“董子故里”的争论,缘于董仲舒的故乡在河北衡水市景县、枣强两县的交界地带一说,普遍的说法是,董仲舒是现今景县董故庄村人,然而,董仲舒的石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则在与董故庄村相邻的枣强县旧县村,枣强学者还推断,当年的董故庄村与旧县村本为一村。

两县学者引经据典,各执一词。

据了解,关于董仲舒的籍贯,最早见于司马迁所著《史记》一书,称:“董仲舒,广川人也”。

广川现为景县的一个镇,但在古代,广川则多次经历了国、郡、县的变迁。

据景县政协主席邓文华介绍,历史上的广川变化特别大,一度为郡、县,大体在晋代,广川划归枣强,后又先后划给今属山东的平原县、长河县,元代以后,广川划到条县,条县即今天的景县。

董仲舒故事

董仲舒故事

一、下帷讲诵称儒首官至博士为士师1、亲见四世今天西安市碑林区有一条下马陵街。

据说,下马陵是西汉大儒董仲舒的葬地,他的学生们每次经过这里都下马步行,所以称作“下马陵”。

也有人说,“下马陵”的得名,是因为汉武帝每次经过董仲舒墓,都下马致敬的缘故。

宋代学者程大昌《雍录》引李肇《国史补》:“武帝幸宜春苑,每至此下马,时谓之‘下马陵’,岁远讹为‘虾蟆陵’也。

”明代正德元年(1506),陕西巡抚王珝在这里建造了董子祠。

嘉靖年间,又出现了董子墓。

清康熙六年(1667)又扩建了祠堂,并且在门前刻石“下马陵”。

董仲舒的名字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特殊的光辉。

董仲舒,广川人(今河北枣强东)。

根据《汉书·匈奴传》《赞》“仲舒亲见四世(即孝惠、文帝、景帝、武帝)之事”一语推之,董仲舒当生于汉高祖末年或汉惠帝初年,他历经四朝,享年达80岁以上。

董仲舒的老家——广川,东南两面,邻近齐鲁,北靠燕代,西界三晋。

自古齐鲁多儒生,燕代出方士,三晋产法家,仲舒自幼便在多种文化熏陶中成长,与其方来形成多内涵的思想体系不无关系。

据《史记》记载,西汉初年,传习五经的硕儒共有八人:传《诗》,于鲁(今山东西部)有申培公,于齐(山东东部)为辕固生,于燕(今北京)则韩太傅(婴);传《书》,为济南伏生;传《礼》,则鲁之高堂生;传《易》,则淄川(在齐)田生;传《春秋》,于齐鲁有胡毋生,于赵(大河南北)则是董仲舒。

八位大师中,韩婴和董仲舒分别来自燕赵,其他六人,都出于齐鲁故国,是儒学化了的齐鲁文化的传人。

其实燕赵也是齐鲁的近邻,是西汉初儒家文化圈内的成员之一。

2.三年不窥园董仲舒为学异常勤奋,数十年如一日,《史》《汉》本传说他专心学业,“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后引本传,不复出注)!王充《论衡·儒增》亦载:“儒书言董仲舒读《春秋》,专精一思,志不在他,三年不窥园菜。

”桓谭《新论·本造》甚至说:“董仲舒专精述古,年至六十余,不窥园中菜。

董仲舒简介_0

董仲舒简介_0

董仲舒简介篇一:董仲舒简介董仲舒董仲舒(公元前179一前104)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为博士官,以通晓《公羊春秋》闻名于世。

因他专心治学,三年不到花园游玩,很负盛名,当时士人都以师礼尊奉他。

主要著作有《春秋繁露》等。

在汉武帝时期,因长期对外用兵和统治阶级的穷奢极侈,赋役日益苛重,怨声载道,西汉封建统治内部孕育着严重危机。

董仲舒为了从意识形态上加强西汉中央政权,创建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汉书?董仲舒传》)的学说,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他的这一主张,在被汉武帝采纳后,对扼杀我国春秋以来学术上的百家争鸣,起了很坏的作用。

董仲舒的人口思想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把孔子的男尊女卑思想推向极端,加以绝对化。

他说:“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之阴阳之道。

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春秋繁露?基义》)。

认为男的为阳,女的为阴,是“尽取之天”(同上),由上天所决定,而且阳的永远是主体,阴的永远是附庸,“阳之出也,常悬于前而任事;阴之出也,常悬于后而空守处”(同上),男尊女卑完全是天经地义的、永恒的。

董仲舒在男尊女卑问题上,贯以阴阳五行之说,作为永恒的自然规律来看待是荒谬的。

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对重男轻女思想的广泛流传和把广大妇女压在社会最底层,起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至于董仲舒提出“群生和而万民殖”(《汉书?董仲舒传》),增加人口的主张,释放奴婢和“除专杀之威”(《汉书?食货志上》),反对任意杀害奴婢的主张等,在当时条件下,则是有益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进步的。

董仲舒(公元前179一前104)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为博士官,以通晓《公羊春秋》闻名于世。

因他专心治学,三年不到花园游玩,很负盛名,当时士人都以师礼尊奉他。

主要著作有《春秋繁露》等。

在汉武帝时期,因长期对外用兵和统治阶级的穷奢极侈,赋役日益苛重,怨声载道,西汉封建统治内部孕育着严重危机。

董仲舒介绍——精选推荐

董仲舒介绍——精选推荐

董仲舒介绍⽇志原⽂:/doc/131860086.html/people/!bHkxOTE5QHNvaHUuY29t/143525738.html 我参与撰著的《中国地域⽂化通览·河北卷》秦汉时期。

写出了初稿。

关于秦汉时期河北的思想⽂化成就,董仲舒是⼀个经典。

贴上,供博友批判。

西汉时期,河北地区诞⽣了⼀批杰出的思想家,尤其是董仲舒,在《春秋》学说基础上成就的“天⼈合⼀、独尊儒术”的思想,不仅对西汉政治、⽂化产⽣了空前的影响,⽽且对后世封建社会影响深远。

3-3-1董仲舒画象董仲舒的思想体系董仲舒(约前198-前108),西汉⼴川(今河北省景县西南)⼈。

早年与公孙弘⼀同拜胡母⽣门下,攻读《公⽺春秋》之学。

汉景帝时为博⼠,他深⼊研究西汉前期政治局势和社会,以儒学为基础,吸收阴阳、法家、道家、墨家等学派的思想,形成以“天⼈感应”为特征的哲学体系,集中国儒学之⼤成。

他利⽤与汉武帝对策,阐述⼤⼀统的思想,说服汉武帝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针,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基础。

董仲舒⼀⽣著有《春秋繁露》、《董⼦⽂集》等著作。

《汉书·董仲舒传》说他的著作,“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凡百⼆⼗三篇。

⽽说《春秋》事得失,《闻举》、《⽟杯》、《蕃露》、《清明》、《⽵林》之属,复数⼗篇,⼗余万⾔,皆传于后世。

”他的思想是西汉时期河北⼈⽂思想的集中代表,也是中国封建儒学思想的集⼤成者。

董仲舒发展了《吕⽒春秋·⼗⼆纪》的理论,把《公⽺春秋》以及《尚书》、《洪范》之类学问,组合到他的思想体系中,成为促进儒学转折的新思想。

3-3-2位于河北枣强县的董仲舒⽯像⼤⼀统思想与天⼈合⼀理论董仲舒在《天⼈三策》中说:“《春秋》⼤⼀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就是说,“⼤⼀统”是天地间普遍的法则,⽆处不在,⽆时不有。

董仲舒利⽤天⼈感应的理论,诠释“⼤⼀统”。

就是“唯天⼦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国则受命于君。

[社会,文化,董子]论当代社会中的“董子文化”

[社会,文化,董子]论当代社会中的“董子文化”

论当代社会中的“董子文化”董仲舒(前179年一前101年)西汉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广川郡(今衡水枣强县旧县村附近)人。

著《春秋繁露》等。

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胶西工相,汉武帝时期,他对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他以儒学为传统思想,结合阴阳家、道家、法家等众多理论思想。

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学理论。

董仲舒在著名的《天人三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的主张,使儒学成为汉代及以后封建朝代官方的统治哲学,同时也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的止统思想,影响长达2000多年。

一、历史背景中国的思想从春秋战国至两汉时,己经发生I较大的转折,董仲舒所处的时代是社会逐步由战乱纷争走向复苏、统一过程的一个转折性的时代。

在汉初形成并具有显著成效的黄老之术己经无法满足汉武帝时期巩固政权的需要,所以,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便由此兴盛,他们所形成的思想满足I汉武帝所提出的强调统一和强化法度的政治需求。

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学思想的兴盛虽然有其历史的偶然性,但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董仲舒所倡导的政治学说也有其显著地必然性和适时性。

经济上,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经济快速恢复并发展;政治上,专制主义政权大体成型;文化上,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木成型。

儒家思想的产生满足了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

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的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的一些思想融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二、理论成就(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董仲舒杂揉诸家,加以发展,吸收I阴阳五行学说和对自然现象的比附来详尽论证天人关系,将这个学说发展成为天人感应学说。

董仲舒认为有天命、天志、天意存在,认为: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

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木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

天者,百神之君也。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他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罪于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 者简 介 :张希 敏( 1 9 4 6 一 ) , 男, 河 北枣强 人, 枣 强县 董子 文化 研究会 常 务副会 长
第 5 期
张希敏
董仲舒故里 乃河 北省 枣强 县考 证
Hale Waihona Puke 2 7 国、广 川县 。”从 以上汉至魏 的枣 强县名沿革表可清楚看到 ,汉广川乃今枣强 。
卷 第七地理 志: “ 董子 故里( 胡 志) 广川 旧城 东 即董 子下帷讲诵处 ,明,知 县罗廷唯考 日:汉世广 川枣强本


县 志 记 载 清 楚 有 序
经查 阅存世 的所有 《 枣强县志 》都把董仲舒作 为枣强县历史人物第一名登录 ,每部县志中都有多处歌颂 、
介绍董仲舒 的功德文章 、建筑 、纪念物等 。如 :
民国( 1 9 3 2年)《 枣强县志》卷十六人物篇 日: “ 枣强人文 以董子为首 ,出由汉迄宋光于史册者凡 四姓 ,明 以前见诸方志者其行谊难 多失考 ,而职 官科 目可 知者将三 十人 。明 以上有考之荐绅表 :汉董仲舒孝景 时博士 , 武 帝 以贤 良对策为江都相又为胶西王相 。孟 坦 以易太子门大夫均 见汉 书列传 。”
九 十二村庄 。) 枣强县名 的沿变转换 。分别列 出了朝代 、统部 、州郡 、县名 ,今选 汉 、魏依 次顺序 原文录之 :
“ 汉 ,冀 州、清 河郡 、枣强县;汉,冀州、信都 国、广川县 ;东汉 ,冀州 、清河 国、广 川县 ;魏 ,冀 州、清 河
收 稿 日期 :2 0 1 4 . 0 4 . 1 1
16732065201405002604笔者几十年来查阅大量有关史料深入现场调查座谈实证考察挖掘民风民俗反复论证董仲舒家的老宅院董子庄园就在今枣强县前后王寿至后旧县村一带证据资料今略举一二
第 l 6卷 第 5期 2 0 1 4年 l 0月
衡 水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He n g s h u i Un i v e r s i t y
为一也 ,离合 发置有 不 同焉耳 ,董子 生于文 景之间实此邦之产 ,故汉儒 序 《 董子集》 日:清河广川人 ,则董子 所生之地 ,即属清河之广 川,而未 曾属于他郡尤为确证矣 。” 卷第八建 置志: “ 董子祠在县 治西,案顺治十七年 ,知县何 之图置祭 田六十亩 ,乾隆十一年 ,知县赵杲 重 修…… 。嘉庆八年 ,知县任 衔蕙即 旧址重建 。” 卷第十 学校志 : “ 先儒董仲舒广 川人汉景帝 时为博 士,武帝时为江都相…… 。元至顺元年从祀 ,明成化 二
VO 1 .1 6 . N o. 5
oc t . 2 0 1 4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 2 0 6 5 . 2 0 1 4 . 0 5 . 0 0 5
董 仲 舒 故 里 乃 河 北 省 枣 强 县 考 证
张 希 敏
( 枣强 县董予文 化研 究会 ,河 北 枣强 0 5 3 1 0 0 )
卷二十 五金石 篇上 , 《 大原书 院记 》嘉靖三 十年知 县罗廷唯 撰 : “ 枣 强古棘津地 ,按 《 史记 ・ 游侠 传 》
日 :吕尚困于棘津 。徐广注云 :棘津在广 川 I 。后汉 《 地 志》亦云:广川 旧属信都 ,有棘津城 ,今县北十里许李
仓 口,即古之棘津 。 《 春秋传 》所谓 ,晋荀 帅师涉 自棘津 者是也。在秦 属钜鹿郡 。汉高帝初置广川县于此 ,属 信 都 国。 …武帝至宣 帝甘露 四年广 川国除复广 川为枣强属信都国 ,而后汉则又复枣强为广川属清河 国是则 , 终两汉之世,广川 I 枣强本为一也,离合废 置有不同焉耳。 ”
卷四古迹篇 : “ 《 董子祠 》任志据单志 云:旧县村 即隋城西 有董 子祠石像也 ,相传所建祠 自西 山制石像至 村西忽重不可举置之于其地建祠 以为故里之验说近神怪而……而祠乃实有今仍标 《 董 子祠 》从其质 也。”
卷十九人物篇 ,文林列传 、朴学 文苑 日: “ 汉 董仲舒 广J I 1 人也 ,少治春秋 ,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 。… … 在汉儒 中闳识伟论得未 曾有 ,武帝之表章六经罢黜黄老实 自仲舒发之。 ”
卷二 十七金石 篇下 , 《 正谊讲 舍记》 ,同治十二年 ,知县 方宗诚撰 : “ 枣 强古广J I J 地 ,大儒 董子实生 是 邦 ,予时为诸生诵董子之 言日:正其 谊不谋 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是为学之正轨也 ,今 因取正谊二字 以名 , 斯舍愿学者 时思其意… …。”
卷二十七金石篇下 , 《 创建敬义 书院记 》,同治十三年,知县方宗诚撰 : “ 枣强汉属清河郡广川县 。今猫 称古广川 ,大儒董子盖生是邦 ,今县城 中有董子祠 、旧县村 、王善友村多姓董 氏者,亦有董 子祠三 焉。” 卷二十五金石篇上 ,汉至 明。 《 董子祠 记》,万历二十九年,何尔健撰 : “ 枣强在汉为广川郡 ,乃董子故 里 。旧有书院奉祀事 ,久之废为公署 ,而移祠于城之西南隅 ,湫 隘殊甚 。” 嘉庆 八年癸 亥 《 枣 强县志 》 阳湖 杨元锡 ,萧县 任衔蕙( 枣 强知 县) 同纂 。卷 第 四,沿革表 。详细 列 出了从 虞 、夏、商 、周 、秦 、汉 、魏 、晋至 明清( 卷三有枣 强县境全 图东西广 四十五 里 ,南北袤九十 里 ,凡大 小五 百

要 :董仲舒 家的老 宅院董 子庄 园就在今 枣强县前后王寿 至后 旧县村 一带 ,所以董仲舒 的故里应 为河北省枣强县 。证据
资料略举 一二:县志记载 清楚有序 ;地 域称谓史料记载 明确 ,民间流传 至今 ; 国家正 史类 的主要 工具 书,学生教材 明注董 仲舒为枣强人;董 氏家庙 、家谱 、谱书 、祭祖铁证如 山;董仲舒 故 乡的人 民群 众对 前哲世代 景仰 。 关键词 :董仲舒 ;故里;枣强县; 家谱
中图分类号 :B 2 3 4 .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6 7 3 . 2 0 6 5 ( 2 0 1 4 ) 0 5 . 0 0 2 6 . 0 4
笔者几十年来查 阅大量有关史料 ,深入现场调 查、座 谈,实证考察,挖掘 民风 民俗反复论证 ,董仲舒家 的
老宅 院董子庄 园就在今枣强县前后王寿至后 旧县村一带 ,证据资料今略举一二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