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二部分 专题六 第2课时 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二部分专题六第2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二部分专题六第2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1、下表是 1845—1856 年英国对上海的羽毛纱的输入状况。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年份输入量 ( 匹)1845 年 4 1571853 年 3 9601854 年 2 7201855 年 1 4101856 年 2 350A、推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B、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减少C、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D、实业救国的探究初显收效分析:选 C。

题干资料反应出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对西方经济侵略的抵制,使得西方的商品并无在中国热销,应选C项。

材料没有反应出清政府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故 A 项错误;中外贸易缩减不过表面现象,其实不是题干反应的深层问题,故 B 项错误;实业救国的探究出此刻19 世纪末,不切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2、(2018 ·洛阳期中 )19 世纪 60 年月,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浙北地域的蚕桑业发展快速,茶叶生产数目和规模也有发展。

这一发展()A、致使了广大乡村经济凋敝B、加快了农业生产专业化C、促进了近代公司大批出现D、崩溃着传统的经济模式分析:选 D。

据题干可知,依照国际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崩溃着传统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特征,形成对国际市场的依靠,应选D项。

受国际市场影响,栽种构造发生变化,减少了经济中自给自足的成分,故A 项错误;中国成为给外国供给初级农产品的产地,故B 项错误;中国对外供给初级农产品、原料,与近代机器工业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

3、(2018 ·黄石调研 ) “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赢利无算,于是民风大开,群情若骛,期年以内效法者十数起。

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

”( 载于 1882 年 9 月《申报》 ) 资料反应了 () A、政府经济政策发生重要变化B、社会各界支持股份公司发展C、新式经营方式渐渐被国人接受D、民族资本主义公司收益很高分析:选 C。

题干资猜中“群情若骛”“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表示国人对工商业的见解发生变化,应选 C项。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专题二第2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专题二第2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1、(2018 ·宜宾二诊 ) 董仲舒认为,天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唯天子授命于天,天下授命于天子”,因此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董仲舒这一思想()A、神化皇权并力争使之受限制B、确定了儒法合流的治国方略C、否认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D、使神权与王权开始走向联合分析:选 A。

题干资料“唯天子授命于天,天下授命于天子”神话了皇权,同时资料“屈君以伸天”又表现了对皇权的限制,故A项正确;资料不是主张以儒法合流为治国方略,故 B 项错误;资料表现了神话皇权同时又力争使之受限制,是对原始儒学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而不能否认,故 C项错误;夏商周三代期间神权与王权已联合,故 D项错误。

2、中国古代统治者宣扬“敬天、法祖、忠君、保民”,汉朝以后“以孝治天下”渐渐成为贯彻两千年帝制社会的治国大纲。

这表示()A、儒学正统坚如盘石B、政治与伦理相联合C、君主皆为道德模范D、宗法制度得以持续分析:选B。

资料“以孝治天下”表现的是伦理关系,“治国大纲”表现的是政治关系,表示政治与伦理相联合,应选B 项。

资料表现了儒家正统地位确实立与稳固,不波及损坏、摧毁问题,故A 项错误;资料并未波及君主的品德,故 C项错误;宗法制重申的是宗法血缘,故 D项错误。

3、(2018 ·大庆模拟 ) 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理论前提是“君王授命于天”。

其思想主张()A、是当时社会民本思想的表现B、表现天人合一的理念C、为增强君主专制供给理论依照D、获取广大人民的拥戴分析:选 C。

资料认为“君王授命于天”,反应了君权神授的思想,表现了天子授命于天、至高无上的特色,为专制皇权增强供给了理论依照,应选 C项。

资料与民本思想没关,故 A 项错误;“天人合一”表现了汉代儒学对皇权的限制的一面,故 B 项错误;资料思想某种程度上表现出皇帝对人民的绝对权利,但未说起人民的态度问题,故 D项错误。

4、(2017 ·济宁模拟 ) 东汉章帝初年,“有人欺侮人父者而子杀之,肃宗贳 ( 赦免 ) 其死”,这类做法今后便作为司法断案能够比附的典型事例,直到汉和帝时被整理成“轻侮法”,对近似复仇规定了从轻处罚的条款。

教育最新K12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六部分 专题十四 第2课时 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

教育最新K12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六部分 专题十四 第2课时 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

1.(2018·安徽六校联考)据统计,美国建筑工业的产值从1919年的120多亿美元增长到1928年的近175亿美元。

同时,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产量从1919年到1929年增加了64%。

其部分原因是()A.制定实行《工业复兴法》B.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广泛应用C.美国政府放弃金本位制D.资本主义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实现解析:选B。

从1919到1929年美国并没有在生产力上发生大的飞跃,而建筑行业和生产资料的增长主要依靠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来实现,造成了大量的泡沫,是经济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故选B项。

2.(2018·吉林模拟)1930年12月,胡佛总统说:“经济萧条不可能因立法或政府的声明而恢复。

经济创伤必须要依靠经济肌体本身细胞即生产者和消费者自己的活动治愈。

合作行动将加快恢复的进程,萧条的破坏会减轻。

……政府最大的贡献在于鼓励社会中的这种自愿合作。

”材料说明胡佛总统对经济危机的认识是()A.合作共赢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B.通过经济系统自我恢复的途径走出经济萧条C.政府应该积极地参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D.坚决反对罗斯福新政的政治经济措施解析:选B。

“经济创伤必须要依靠经济肌体本身细胞即生产者和消费者自己的活动治愈”说明主张通过经济系统自我恢复的途径走出经济萧条,故选B项。

材料没有体现“合作共赢”,A项错误;“政府应该积极地参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不符合材料“政府最大的贡献在于鼓励社会中的这种自愿合作”,C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是在1933年实施的,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错误。

3.(2018·江南十校联考)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诚信经济。

罗斯福新政注重社会诚信机制建设,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A.整顿银行,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B.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C.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整顿工业D.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提高工人地位解析:选A。

整顿银行,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通过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防止银行倒闭,恢复银行的诚信,重建人们对银行的信心,故选A项。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六部分专题十四第2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六部分专题十四第2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1.(2018 ·安徽六校考 ) 据,美国建筑工的从1919年的 120 多美元增到1928 年的近 175 美元。

同,生料1929 年增添了64%。

其部分原由是()生部的量从1919年到A.拟订行《工复法》B.分期付款和行款宽泛用C.美国政府放弃金本位制D.本主世界易自由化的分析:B。

从1919 到1929年美国并无在生力上生大的,而建筑行和生料的增主要依赖分期付款和行款来,造成了大批的泡沫,是危机生的重要原由,故 B 。

2.(2018 ·吉林模 )1930 年 12 月,胡佛:“ 条不行能因立法或政府的申明而恢复。

必要依赖肌体本身胞即生者和消者自己的活治愈。

合作行将加速恢复的程,条的损坏会减。

⋯⋯政府最大的献在于鼓舞社会中的种自发合作。

”资料明胡佛危机的是() A.合作共是脱危机的根本门路B.通系自我恢复的门路走出条C.政府极地参加国家的和社会生活D.决反斯福新政的政治举措分析: B。

“ 必要依赖肌体自己胞即生者和消者自己的活治愈” 明主通系自我恢复的门路走出条,故 B 。

资料没有体“合作共”, A ;“政府应当踊跃地参加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不切合资料“政府最大的贡献在于鼓舞社会中的这类自发合作”, C 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是在 1933 年实行的,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错误。

3.(2018 ·江南十校联考 )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诚信经济。

罗斯福新政着重社会诚信体制建设,以下举措中最能表现这一点的是()A.整改银行,成立联邦积蓄保险公司B.放弃金本位制,推行美元贬值C.公布《全国工业中兴法》,整改工业D.公布《全国劳工关系法》,提升工人地位分析:选 A。

整改银行,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经过成立联邦积蓄保险公司,防备银行破产,恢复银行的诚信,重修人们对银行的信心,应选 A 项。

放弃金本位制,推行美元贬值的钱币政策,目的在于推动公司的恢复和出口贸易的增添,但不利于国际间的合作与信任和国际关系的和缓, B 项错误;公布《全国工业中兴法》目的在于整改工业,防备盲目扩充,力争除去生产剩余,C项错误;公布《全国劳工关系法》目的在于提升工人地位,和缓社会矛盾,防止走上法西斯道路, D项错误。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专题三第2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专题三第2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1、(2018 ·长沙期末 ) 如图为甘肃出土的犁地画像砖,此图能够用来说明 ()A、春秋北方农业的进步B、西汉中原农耕经济的繁华C、东汉江南地区的开发D、魏晋河西走廊农耕的发展分析:选 D。

画像砖中显示犁耕技术是一人一牛,画像显示的信息反应甘肃地区一人一牛耕作,魏晋的河西走廊可能性最大,应选D 项。

这类技术在汉代此后才大规模使用,故 A 项错误;因为资料所提供的出土文物来自甘肃,故 B 项错误;东汉期间江南还属于蛮荒之地,先进的技术没有大规模推行,故C项错误。

2、建安元年 (196 年) ,曹操在许下招揽公众屯田,当年“得谷百万斛”;随后向北方各地推行,“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曹操组织屯田 ()A、解决了北方的饥荒问题B、知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C、推动了农业技术的改革D、推动了北方的一致进度分析:选 D。

据题干可知,曹操组织屯田使“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实力增强,推动了北方的一致,应选D项。

“解决了北方的饥荒问题”与资猜中“建安元年(196 年 ) ”北方杂乱的局势不符,故 A 项错误;曹操命令屯田,屯田分民屯和军屯两种,解决了军粮问题而非“知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故 B 项错误;开荒屯田没有波及农业技术的改革,故C项错误。

3、(2018 ·黄冈质检 ) 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据有者称为“豪强”或“吞并之徒”,但是宋朝此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 。

这类称呼的变化说了然 ()A、土地私有制确实立B、土地吞并获取认同C、小农经济的柔弱性D、农民地位不停降低分析:选 B。

据题干可知,土地据有者的称呼由“豪强”或“兼并之徒”到“田主”,这表示土地吞并获取的土地被认同,应选B 项。

土地私有制确定于战国,与资料“汉唐之间”不符,故 A 项错误;土地据有者称呼的变化与小农经济的柔弱性没有联系,故 C项错误;土地据有者称呼的变化与农民地位变化没关,故 D项错误。

4、魏晋期间,士人把《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为“三玄”,对“三玄”的研究和讲解产生了玄学。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专题五第2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专题五第2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1、(2018 ·潍坊期中 ) 利玛窦 (1583 年进入中国, 1610 年在北京去世 ) 札记中写道:“ ( 中国 ) 凡是人们为了保持生计和幸福所需要的东西,在这个国家都有丰富的出产。

”其主要依照是当时中国()A、国家一致社会稳固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C、农耕经济高度发达D、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分析:选 C。

依据资猜中“凡是人们为了保持生计和幸福所需要的东西,在这个国家都有丰富的出产”可知重申的是物质生产,明清期间,我国的农耕经济高度发达,所以能够知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故选 C项。

2、据有关资料记录,明朝的宏观经济状况为:农业占明朝GDP 比重均匀为 88%,手工业和商业最高时也没有打破20%;政府税收占GDP比重为 3%—9%,均匀为 5%。

依据资料推测当时明朝()A、田赋收入是财政收入的大宗B、经济总量长久雄踞世界第一C、推行农工商共同发展的政策D、黄金白银成为主要流通钱币分析:选 A。

依据资料可知,农业占明朝GDP比重最高,应选A 项。

资料没法说明经济总量长久雄踞世界第一,故 B 项错误;古代王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 C项错误;资料没有指出黄金白银成为主要流通钱币,故 D项错误。

3、(2017 ·株洲模拟 ) 在明朝,书生一旦中举即可授官食俸,退休后仍为缙绅,终生享有免税特权,并且能够泽及后代。

小户农民经常利用这一规则,携带财富投奔缙绅府下。

这会致使()A、土地集中的现象愈演愈烈B、科举取士的范围不停减小C、税收对象上移到缙绅阶层D、分封贵族的现象层见迭出分析:选 A。

依据资料可知举人缙绅及其后代终生享有免税特权,小户农民为躲避政府的赋税投奔缙绅府下,因此会壮大缙绅的实力,也会加剧土地吞并,应选 A 项。

4、史载:长工在明朝法律中被称为“雇工人”,与雇主有主仆名分,实质地位与奴婢差不多。

在清朝,长工中出现了没有主仆名分的雇工。

这一变化反应了()A、明朝的法律为雇主服务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C、重农抑商政策仍旧存在D、人身依赖关系渐渐废弛分析:选 D。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2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2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1、《竹书纪年》中有“人面龙颜 ( 有称人身牛首 ) ,断木为耜,揉水为耒,耜耒之利以教天下,故号神农”的记录,这些内容()A、是远先人们蒙昧无知的想象B、体现了刀耕火种的实证资料C、供给着农业萌芽期间的信息D、记录着以农立国的大政目标分析:选 C。

神农氏被尊奉为中国农业的鼻祖,相传他制造了农具——耒耜,题干资猜中信息反应出农业萌芽期间的信息,应选C项。

耜耒是初期农业生产工具,并不是想象,故A 项错误;耜耒与刀耕火种没关,故 B 项错误;以农立国的目标是陪伴着小农经济的产生而逐渐确定的,故 D 项错误。

2、(2018 ·乐山模拟 )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绘春秋战国农耕时说:“上田,夫食九人。

下田,夫食五人。

能够益,不可以够损。

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此中矣。

”这类现象的出现主要受益于()A、自然经济正式形成B、农业动力和工具改革C、土地私有制确实立D、水利浇灌事业的发展分析:选 B。

据题干及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期间铁犁牛耕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原由,应选 B 项。

资猜中现象是自然经济的表现,故A 项错误;土地私有制并不是资猜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由,故 C 项错误;水利浇灌事业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影响要素,故D 项错误。

3、(2018 ·郑州模拟 ) 春秋战国及秦汉期间,范蠡、白圭、桑弘羊等用阴阳五行计算年成丰歉的循环规律,都以 2 年或 3 年为周期。

这类循环论没有科学依照,可是有必定的事实和经验依照。

其主要依据是 ()A、小农柔弱的程度B、农业休耕的制度C、占卜决事的经验D、天人感觉的学说分析:选 B。

题干中 2 年或 3 年的周期循环的事实和经验依照是当时农业上推行的休耕制度,应选B项;“小农柔弱的程度”与 2 年或3 年的周期循环论没有任何关系,故A项错误;“占卜决事的经验”与年成丰歉的循环规律没有任何关系,故C项错误;天人感觉学说是西汉董仲舒提出的儒家思想,与年成丰歉的循环规律没有任何关系,故D项错误。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2课时 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2课时 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

1.(2018·宜宾二诊)董仲舒认为,天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因而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董仲舒这一思想() A.神化皇权并力图使之受制约B.确立了儒法合流的治国方略C.否定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D.使神权与王权开始走向结合解析:选A。

题干材料“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神话了皇权,同时材料“屈君以伸天”又体现了对皇权的制约,故A项正确;材料不是主张以儒法合流为治国方略,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神话皇权同时又力图使之受制约,是对原始儒学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而不是否定,故C项错误;夏商周三代时期神权与王权已结合,故D项错误。

2.中国古代统治者宣扬“敬天、法祖、忠君、保民”,汉朝以后“以孝治天下”逐渐成为贯彻两千年帝制社会的治国纲领。

这表明()A.儒学正统坚不可摧B.政治与伦理相结合C.君主皆为道德楷模D.宗法制度得以延续解析:选B。

材料“以孝治天下”体现的是伦理关系,“治国纲领”体现的是政治关系,表明政治与伦理相结合,故选B项。

材料体现了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与巩固,不涉及破坏、摧毁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君主的德行,故C项错误;宗法制强调的是宗法血缘,故D项错误。

3.(2018·大庆模拟)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理论前提是“君王受命于天”。

其思想主张()A.是当时社会民本思想的体现B.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C.为加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依据D.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解析:选C。

材料认为“君王受命于天”,反映了君权神授的思想,体现了天子受命于天、至高无上的特点,为专制皇权强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故选C项。

材料与民本思想无关,故A项错误;“天人合一”体现了汉代儒学对皇权的制约的一面,故B项错误;材料思想某种程度上体现出皇帝对人民的绝对权力,但未提及人民的态度问题,故D项错误。

4.(2017·济宁模拟)东汉章帝初年,“有人侮辱人父者而子杀之,肃宗贳(赦免)其死”,这种做法此后便作为司法断案可以比附的典型案例,直到汉和帝时被整理成“轻侮法”,对类似复仇规定了从轻处罚的条款。

【配套K12】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二部分 专题六 第1课时 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

【配套K12】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二部分 专题六 第1课时 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

1.(2018·湖南十校联考)有学者认为:“比鸦片战争远为深刻的是几个概念的冲突:中国自称天下宗主的角色与西方国家主权的观念之间的不相容;中国的朝贡关系体制与西方的外交往来体制之间的冲突;以及中国农业的自给自足与西方工业的扩张之间的对抗。

”这段话()A.说明了鸦片战争的必然性B.掩盖了鸦片战争侵略性质C.贬低了中国经济政治制度D.脱离了当时具体历史背景解析:选A。

根据题干可知鸦片战争前中西存在三个方面的冲突,中国天下宗主与西方国家主权的冲突,中国朝贡体制与西方外交体制的冲突,中国自给自足的农业文明与西方对外扩张的工业文明间的对抗,也正是这三方面文明的冲突使鸦片战争必然发生,故选A项。

2.鸦片战争时,在三元里抗英斗争中,乡绅何玉成在其一诗中写道“下以保家室,上以纤国忧”。

可见当时的一些乡绅()A.初具民族主义观念B.主动指挥了鸦片战争C.饱读儒家经典著作D.已经走在近代化前列解析:选A。

题干材料“上以纤国忧”,说明当时的一些乡绅具有爱国意识,故选A 项。

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人民群众自发的,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饱读儒家经典著作,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走在近代化前列,故D项错误。

3.美国从1805年开始对华输入鸦片,据不完全统计,1805-1837年的30多年间,共向中国输入鸦片14 169箱。

为此美国人丹涅特就曾说过,“鸦片贸易,就像奴隶和酿酒厂一样,成为许多美国大资产的基础”。

这说明美国对华输入鸦片()A.主要是寻找发动对华战争的借口B.主要目的是扩大在中国的市场C.主要是为美国经济发展积累资本D.为美国黑奴贸易提供资金支持解析:选C。

据题干,美国向中国输出大量鸦片,为开展工业革命提供资本,故选C 项。

美国此时致力于开展第一次工业革命,故A项错误;此时美国对国际市场的需求量不大,故B项错误;早期欧洲殖民者从事黑奴贸易而非美国人,故D项错误。

4.(2018·淄博摸底)1839年,林则徐起草了一封给英国女王的信,开头原谅她对清帝国近年来禁烟举措不知情,然后劝告她在统治的领土上禁绝鸦片生产。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二部分专题六专题综合训练(六)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二部分专题六专题综合训练(六)Word版含解析

专题综合训练 ( 六)( 时间: 45 分钟,分值: 85 分)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1、(2018 ·河南天一大联考 )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提出递交国书一项,不过依照西方的国际法老例行事,并无考虑到满清代廷的特别国情;当满清代廷提出见皇帝需要磕头时,被他们以国家之间一律同等的原由加以拒绝。

据此可知()A、西方挑战满清统治的合法性B、西方假借国际法制造战争借口C、清廷利用近代外交抗衡西方D、清廷拒不认可西方的同等地位分析:选 D。

清廷提出见皇帝需要磕头,可见清廷还做着天向上国的美梦,没有同等的看法,应选D项。

2、(2018 ·宜宾模拟 )1843 年 8 月,清政府鉴定《五口通商章程》,对某些条款表示不一样建议,但对领事裁判权却以为“通商之务,贵在息争”。

这样能够“免致小事酿成大案”。

这反应了清政府()A、全力塑造通商大国形象B、对近代国际关系茫然无知C、力争改变小农经济状态D、试图成立同等的外交关系分析:选 B。

题干中“但对领事裁判权却以为‘通商之务,贵在息争’。

这样能够‘免致小事酿成大案’”,入侵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反应了清政府的无知,应选 B 项。

3、(2018 ·湛江测试 )1850 年,上海英商林塞洋行的走私规模不如别家大,该行老板上书英国领事说:“( 我行 ) 要和任何人同样大举走私了。

”英国事回复道:“⋯⋯他( 清代官 ) 外国国,不敢有任何公然矛盾。

” 明中国()A、海关逐失B、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C、自然迅速解体D、清政府成列傀儡分析: B。

据资猜中“他 ( 清代官 ) 外国国,不敢有任何公然矛盾”可知是半殖民地程度加深,故 B 。

海关逐失,并不是资料要旨意思,故A;资料未反应方面,故C;清政府成列的傀儡是《辛丑条》后,故D。

4、(2018 · 北四市期中 ) 德《情纂》,王、北王、翼王上奏天王:“建都天京,战士日众,宜广米粮,以充而裕国。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二部分 专题六 第2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二部分 专题六 第2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

1.下表是1845—1856年英国对上海的羽毛纱的输入情况。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B.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C.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D.实业救国的探索初显成效解析:选C。

题干材料反映出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对西方经济侵略的抵制,使得西方的商品并没有在中国畅销,故选C项。

材料没有反映出清政府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故A项错误;中外贸易缩减只是表面现象,并不是题干反映的深层问题,故B项错误;实业救国的探索出现在19世纪末,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2.(2018·洛阳期中)19世纪60年代,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浙北地区的蚕桑业发展迅速,茶叶生产数量和规模也有发展。

这一发展( )A.导致了广大农村经济凋敝B.加速了农业生产专业化C.促进了近代企业大量出现D.瓦解着传统的经济模式解析:选D。

据题干可知,依据国际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瓦解着传统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特性,形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故选D项。

受国际市场影响,种植结构发生变化,减少了经济中自给自足的成分,故A项错误;中国成为给外国提供初级农产品的产地,故B项错误;中国对外提供初级农产品、原料,与近代机器工业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

3.(2018·黄石调研)“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骛,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

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

”(载于1882年9月《申报》)材料反映了( ) A.政府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B.社会各界支持股份公司发展C.新型经营方式逐渐被国人接受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利润很高解析:选C。

题干材料中“群情若骛”“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表明国人对工商业的看法发生变化,故选C项。

4.一位驻中国的外交官在1872年写道:中国正在迅速地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整个官僚阶级都决心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产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国建造的军舰不久就将达到欧洲的最高水平。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六部分 专题十五 第2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六部分 专题十五 第2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

1、(2018·湖南十校协作体调研)法国和德国在经历相互摧毁二战后,没有继续“战争—复仇”恶性循环,而是达成了谅解,并开始了长期与密切合作,欧洲也得以走上联合与统一道路.材料说明()A、欧洲实现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B、欧洲国家有共同思想文化基础C、法德和解成为欧洲合作助推器D、地区经济发展必须放弃利益争夺解析:选 C.材料讲述了法德之间关系发展历程,即由战争复仇到和解,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没有体现欧洲已经实现了协调发展,故选C,排除A.材料只是提到德法之间战争历史,没有涉及共同文化,B项错误;地区经济发展应该互利共赢,一味放弃不能维护自己利益,D项错误.2、1950年初,日本经济阴云密布、使人窒息,谁也看不出有什么光明前景.但到1950年6月至1951年底,日本外贸增长达2.8倍,1951年国民生产总值也达到战前水平.推动日本经济恢复发展主要原因是()A、马歇尔计划援助B、朝鲜战争“特需订货”推动C、民主化改革促进D、日本政府对第三产业扶植解析:选B.据材料“1950年6月至1951年底”可知,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特需订货”推动了当时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故选B.3、(2018·湖北重点高中联考)“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欧洲大陆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危险.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世界政治格局.”上述材料意在说明()A、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B、“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C、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D、多极化格局形成是一个缓慢过程解析:选 B.材料中“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世界政治格局”实际是在说明欧洲和中国崛起导致了一种全新世界政治格局,美苏两极格局正在向多极化转变,故选B.4、下表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率统计.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AB、发展知识经济C、减少政府干预经济D、推行福利政策解析:选C.1973年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滞胀,20世纪80年代纷纷减少干预,实行新自由主义政策,故选C.5、(2018·益阳调研)福利国家在20世纪下半叶成了西欧社会时代精神和基本制度.英国于1948年率先建成福利国家,之后西欧各国纷纷效仿,再之后西欧国家福利制度又受到欧洲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推崇.这说明福利国家()A、能够刺激社会成员生产积极性B、福利国家不存在弊端不需要调整C、覆盖面虽广但高收入阶层受惠多D、是国家调控资本主义重要手段解析:选D.材料意思是英国率先建成福利国家,受到了西欧效仿、欧洲其他国家推崇,说明福利制度是国家调控资本主义重要手段,故选D.材料与社会成员无关,A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福利国家是存在弊端,B项错误;高收入阶层受惠多材料中未体现,C项错误.6、(2018·荆州模拟)20世纪70-80年代,苏联每年新技术发明大约占世界总数三分之一,但只有四分之一科技成果在经济中得以应用,而一项新技术从研究到应用周期长达10-20 年.造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A、苏联忽视民用工业技术革新B、苏联过分倚重军工生产C、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制约D、苏联民众消费水平有限解析:选 C.苏联新科技转化率低、周期长,主要是因为来自苏联体制严重制约,计划经济排斥市场,使得转化缺少动力,故选C.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表1日美军费负担对照表单位:亿美元注:GNP即为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日本、美国经济发展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美国经济发展不同特点成因.解析(1)日本和美国经济发展特点观察表2作出回答.(2)日本经济发展特点成因,根据表1日本军费开支得出美国经济扶植、军事保护,军费开支低;根据所学可从日本经济发展战略、日本教育发展、越战中美国向日本军事订货等角度进行分析.美国经济发展特点成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角度分析;经济增长减速和人均GNP被日本超越、两极对峙国际格局、越战、日欧等国家和经济体崛起等角度进行分析.答案(1)日本:经济持续增长.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高速发展,80年代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下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美国:经济不断增长.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发展较快,80年代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被日本超越.(2)日本:美国经济扶持、军事保护,军费开支低;正确经济发展战略;重视国民教育;越南战争军事采购;有利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等.美国: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美苏对峙、越南战争,军费开支大;日本、欧洲国家经济竞争;经济危机打击,陷入“滞胀”等.(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在欧洲一体化中是建立“邦联主义”还是“联邦主义”,戴高乐在这个问题上前后不一.二战后期,他几次说过要建立一个欧洲联邦,但50年代初他却强调坚持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欧洲邦联.戴高乐态度变化主要是因为()A、苏联对西欧威胁加强B、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C、联邦德国经济实力增长D、英国政府政治施压解析:选 C.联邦德国经济实力增长使戴高乐更加坚持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故选 C.戴高乐在欧洲一体化中主张由联邦到邦联变化过程中更加强调国家主权,可知其与苏联对西欧威胁无关,A项错误;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不是戴高乐态度变化主要原因,B项错误;英国政府政治施压与材料无关,D项错误.2、(2018·乐山调研)德国总理施密特说:“多亏莫内(法国国际问题顾问)……为了切实排除德国陷入与邻国为敌泥潭,他们促使德国接受了欧洲共同体思想.”可见,德国加入煤钢共同体是基于()A、国家战略需要B、吸取历史教训C、摆脱美苏控制D、改善周边环境解析:选A.据材料“为了切实排除德国陷入与邻国为敌泥潭”可知,德国加入煤钢共同体是基于国家战略需要,故选A.3、二战后美国主导盟国军事占领当局推动日本进行改革,主要指令如下:A、促进日本非军事化与民主化B、控制日本以对苏冷战C、清除日本封建主义残余势力D、遏制与孤立中国政府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人权指令可知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措施,材料中社会改革法令和侧重于经济等方面改革,说明推动日本民主化发展,故选A.4、(2018·安阳调研)1970年第三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宣言中经济部分章节超过了政治部分,此后各次首脑会议,经济问题被列为重要议程,并为此专门发表宣言.这表明不结盟运动()A、政治奋斗目标已趋向完成B、致力于构建新国际经济秩序C、遭到超级大国分裂破坏D、逐步背离了其成立初期宗旨解析:选B.20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对第三世界国家经济造成了一定破坏和影响,因此这一时期增加经济问题议案,主要是为打破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不合理国际经济旧秩序,故选B.5、(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20世纪60年代,苏联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分成“进步”和“反动”,蓄意分裂不结盟运动;70年代后期把自己打扮成不结盟运动“朋友和战友”.这种变化背景是()A、不结盟运动国际影响增强B、苏联在争霸中处于劣势地位C、美国与不结盟运动联系密切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解析:选A.根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进步’和‘反动’,70年代后期……‘朋友和战友’”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变化主要原因是不结盟运动国际影响增强,故选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0年代后期苏联在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B项错误;美国与不结盟运动联系密切与史实不符,C项错误;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与“70年代后期”不符,D项错误.6、以下是某一著作目录部分,它反映出该著作核心议题是()一、美国企图构建单极世界,但受到其他力量制约二、欧洲一体化形成和发展,提高了欧盟国际地位三、日本随着经济实力增强,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四、俄罗斯拥有与美国匹敌军事力量,经济好转,国际地位改善五、不结盟运动形成和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六、中国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国际地位日益提高A、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B、经济政治多极化出现C、多个发展极下世界D、雅尔塔体系复杂形势解析:选 C.材料中美国力量受到制约,欧洲、日本、俄罗斯、不结盟运动、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体现出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故选C.7、20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长期困扰西方发达国家失业问题,稳定社会秩序,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发达国家采取有效措施是()A、对经济全面干预B、实行福利制度C、推行互联网经济D、发展第三产业解析:选D.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增加就业,故选D.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面临石油危机,经济发展停滞,发达国家措施是减少国家对经济干预,A项错误;国家经济发展停滞,政府主张减少财政支出,B项错误;互联网经济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C项错误.8、知识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产业形态,其确立主要标志是美国微软公司软件知识产业兴起.正是这些知识广泛应用打开了计算机应用大门,微软公司产值已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产值总和.美国经济增长主要源泉就是5 000家软件公司,它们对世界经济贡献不亚于名列前茅500家世界大公司.所有这些表明()A、知识已成为生产要素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B、知识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最快部门C、二战后初期美国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D、传统农业和工业经济日趋没落解析:选A.材料反映知识产业兴起推动美国经济增长,对整个世界经济贡献大增,这说明知识已成为生产要素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故选A.9、(2018·江西九校联考)学者托尼·朱特在《沉疴遍地》中写道:新一代保守主义者才有胆量挑战他们前任“国家主义”,提出激进方案,来解决他们所称野心过大国家“硬化”及其对私人主动性缓冲作用.这表明()A、斯大林模式受到广泛重视B、对凯恩斯主义产生了质疑C、主张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D、经济大危机使人总结教训解析:选 B.据材料可知新一代保守主义者对国家干预经济提出了挑战.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故选B.10、(2018·唐山模拟)197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发达国家出现了经济增长显著下降、通货膨胀加剧等长期并存局面.美国经济“滞胀”持续时间长达10年,供给学派应运而生,并盛行于80年代,它强调()A、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过多干预经济B、扩大政府开支,增加政府预算赤字C、供给应适应需求,重点是扩大需求D、减少税收和减少政府对经济管制解析:选 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供给学派通过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医治生产停滞,故选 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供给学派主张用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供给学派主张削减政府开支,削减政府预算赤字,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前面分析可知供给学派主要是减少货币供给,不强调扩大内需,C项错误.11、在1953—1964年期间,苏联谷物总产量年均达到1.175亿吨,比1945—1953年间年均产量增长62%.在农业技术改造方面,到1960年初,耕地与谷物播种和收获已实现全面机械化.推动这一变化主要因素是()A、经济互助委员会建立B、农业调整与改革C、“马歇尔计划”援助D、推行“物质利益原则”解析:选B.1953—1964年期间,农业发展主要与农业调整与改革有关,故选B.经济互助委员会建立于1949年1月,A项错误;“马歇尔计划”是一项援助欧洲复兴经济计划,与苏联农业发展无关,C项错误;推行“物质利益原则”是赫鲁晓夫在工业改革中尝试,D项错误.12、二战后苏联实际上并没有加入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苏联经济主要还是在苏联和东欧那个小范围里循环,经济慢慢停滞下来.苏联在全球化浪潮中并没有找到自己位置,相反被边缘化了.苏联被边缘化()A、根源于两极对峙格局B、西方和平演变结果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D、苏联改革失误所导致解析:选D.苏联在斯大林去世之后,虽然其后多位领导人都对这种僵化“斯大林体制”进行过不同程度改革与触及,但都未能对其进行根本性变革,最终致使苏联被日益边缘化,故选D.苏联长期游离于世界大市场之外是由于其长期推行高度集中和排斥市场货币关系“斯大林体制”,而非根源于两极对峙,A项错误;西方“和平演变”是导致苏东剧变重要外部原因,但并非是苏联被边缘化原因,B项错误;苏联边缘化与社会主义阵营瓦解并没有直接关系,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18·河南中原名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戴高乐执政后,进一步将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放在至关重要位置,使法国经济不断得到恢复.1953年到1961年,法国工业生产增长了75%,在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中,法国所占比重由1947年4%上升至1962年5.9%,超过其战前比重.——摘编自武进《独立外交与大国地位——戴高乐主义理论与实践分析》材料二戴高乐认为,“如果不建立一个统一、强大欧洲,欧洲就将成为美苏窥伺地方,成为美苏争夺势力范围战场”,主张欧洲联合自成一极,形成第三种力量,以便结束两极分治世界局面.“决定世界命运是从大西洋一直到乌拉尔欧洲,即整个欧洲.”对戴高乐来说,欧洲联合是振兴法国经济重要手段,又是恢复大国地位重要途径.1963年,(法德)两国政府签订了《法德合作条约》,法德结盟,构成了西欧联合基础和推动西欧共同体市场向前发展动力.——摘编自袁红《试析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法国经济发展迅速原因.(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法德合作形成背景和影响.解析(1)材料一中“进一步将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放在至关重要位置”,体现出政府对经济发展和科技、教育重视;结合所学知识,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马歇尔计划经济援助、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整(国有化政策)等方面分析.(2)第一小问从两极格局下对付来自美苏冷战威胁,提高欧洲国际地位需要,以及双方努力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对西欧国家,加速一体化进程;对资本主义阵营,动摇美国霸主地位,形成三足鼎立局面;对世界政治格局,冲击了两极格局.答案(1)原因:新世界经济体系建立促进;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国有化政策推行;政局相对稳定;美国马歇尔计划援助;政府对经济发展和科技、教育重视.(2)背景:美苏冷战威胁;法国发展经济需要;德国也积极谋求与法国和解;提高欧洲国际地位需要.影响: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了西欧联合一体化进程;提高了法国在国际上地位;为后来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奠定了基础.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荷兰、英国和美国就业结构(1820—1998年)上表涵盖了丰富历史信息,提取其中一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解析首先提取信息,可以说一个国家,也可以说两个国家,按纵向三个时间数据比较说明就业人数变化;要求阐释这样变化原因,结合所学三次科技革命知识,三个时间变化反映是社会生产力变化所引起社会就业结构变化.答案(“示例”只作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示例一(以一国为例,三个时段纵向数据分析)信息:英国农业就业人数呈下降趋势,工业、服务业就业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服务业.说明:18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瓦特改进“万能蒸汽机”使工厂突破了动力限制在城市集中建立;工业革命期间出现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发明,机器生产替代手工生产,英国工业飞速发展;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带动了服务业发展.19世纪70年代,英国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产业结构新变化,工业和服务业得到发展.20世纪中期以来,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英国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示例二(以两国为例,三个时段横向数据比较分析)信息:在1820年和1890年两个时段,英国工业、服务业就业比例高于美国,1998年,英美两国三大产业就业结构相当,服务业发展迅速.说明:19世纪上半叶,英国即将完成工业革命,逐渐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美国刚独立不久,工业化进程缓慢.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英美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英美两国工业、服务业都有所发展,但是英国凭借殖民优势仍保持了工业和服务业高比例.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美国凭借其政治、经济和科技优势,确立了二战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工业、服务业就业比例大大提高.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推动下,英美两国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第三产业就业比例急剧增加.。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二部分 专题六 专题综合训练(六) 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二部分 专题六 专题综合训练(六) 含解析

专题综合训练(六)(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提出递交国书一项,只是按照西方国际法惯例行事,并没有考虑到满清朝廷特殊国情;当满清朝廷提出见皇帝需要磕头时,被他们以国家之间一律平等理由加以拒绝。

据此可知()A、西方挑战满清统治合法性B、西方假借国际法制造战争借口C、清廷利用近代外交抗衡西方D、清廷拒不承认西方平等地位解析:选D。

清廷提出见皇帝需要磕头,可见清廷还做着天朝上国美梦,没有平等观念,故选D项。

2、(2018·宜宾模拟)1843年8月,清政府审定《五口通商章程》,对某些条款表示不同意见,但对领事裁判权却认为“通商之务,贵在息争”。

如此可以“免致小事酿成大案”。

这反映了清政府()A、竭力塑造通商大国形象B、对近代国际关系茫然无知C、力图改变小农经济状态D、试图建立平等外交关系解析:选B。

题干中“但对领事裁判权却认为‘通商之务,贵在息争’。

如此可以‘免致小事酿成大案’”,侵犯了中国司法主权,反映了清政府无知,故选B项。

3、(2018·湛江测试)1850 年,上海英商林塞洋行走私规模不如别家大,该行老板上书英国领事说:“(我行)要和任何人一样大肆走私了。

”英国领事答复道:“……他们(清朝官员)对海外强国,不敢有任何公开冲突。

”这说明中国()A、海关职权逐渐丧失B、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C、自然经济快速解体D、清政府成为列强傀儡解析:选B。

据材料中“他们(清朝官员)对海外强国,不敢有任何公开冲突”可知是半殖民地程度加深,故选B项。

海关职权逐渐丧失,并非材料主旨意思,故A项错误;材料未反映经济方面,故C项错误;清政府成为列强傀儡是《辛丑条约》签订后,故D项错误。

4、(2018·苏北四市期中)张德坚《贼情汇纂》记载,东王、北王、翼王上奏请天王:“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六部分专题十五第2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六部分专题十五第2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1.(2018 ·湖南十校协作体调研) 法国和德国在经历互相摧毁的二战后,没有连续“战争—复仇”的恶性循环,而是达成了体谅,并开始了长久与亲密的合作,欧洲也得以走上联合与一致的道路。

资料说明 ()A.欧洲实现了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B.欧洲国家有共同的思想文化基础C.法德和解成为欧洲合作的助推器D.地域经济发展一定放弃利益抢夺分析:选 C。

资料叙述了法德之间关系发展的历程,即由战争复仇到和解,促进了欧洲一体化的进度,没有表现欧洲已经实现了协调发展,应选 C,清除 A。

资料不过提到德法之间战争的历史,没有波及共同的文化, B 项错误;地域的经济发展应当互利双赢,一味的放弃不可以保护自己的利益, D项错误。

2.1950 年初,日本经济阴云密布、令人窒息,谁也看不出有什么光明远景。

但到1950 年 6 月至 1951 年末,日本外贸增添达2、8倍, 1951 年的公民生产总值也达到战前的水平。

推进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主要原由是 ()A.马歇尔计划的救助B.朝鲜战争“特需订货”的推进C.民主化改革的促进D.日本政府对第三家产的培植分析:选 B。

据资料“ 1950 年 6 月至 1951 年末”可知, 1950 年6 月 25 日朝鲜战争迸发,“特需订货”推进了当时间本经济快速发展,应选 B。

3.(2018 ·湖北要点高中联考)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世界的欧洲大陆的前程这时仿佛是黯淡的、危险的。

但20 世纪 50 年月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卷土重来。

这一中兴同中国日趋增添的实力和自信一同以致了一种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

”上述资料意在说明() A.世界格局马上表现“一超多强”场面B.“冷战”期间已表现政治多极化趋向C.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代替D.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迟缓的过程分析:选 B。

资猜中“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卷土重来。

这一中兴同中国日趋增添的实力和自信一同以致了一种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实质是在说明欧洲和中国的兴起以致了一种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两极格局正在向多极化转变,应选B。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二部分专题七第1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二部分专题七第1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1、中日甲午战争期间郭嵩焘说:“中国官民之势,悬隔过分,民气常郁结不可以上达。

”资料表现的这场战争失败的原由是()A、中国基层公众的冷淡B、清代上层不可以团结一致C、中国政治制度的落伍D、君主立宪离开中国国情分析:选 C。

据题干资料“中国官民之势”“民气常郁结不可以上达”可知反应的是政治制度的落伍,应选C项。

2、(2018 ·济宁期末 ) “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的美国国务卿海约翰自以为为中国佬办了件‘大事’ ,但正如迈克尔·亨特已经奚落地指出那样,美国人实质上忽视中国的利益。

”亨特的“奚落”主假如鉴于该政策 ()A、致使列强分割中国的浪潮B、迫使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C、实质扩大了列强侵华权益D、使中公民族工业陷于破产境地分析:选 C。

据资料“但正如迈克尔·亨特已经奚落地指出那样,美国人实质上忽视中国的利益”可知,亨特的“奚落”主假如鉴于该政策扩大了列强侵华权益,应选C项。

3、据《长青县志》记录:“拳匪四起,倡言保清灭洋,横行劫掠,架户勒赎,河西被害者数不胜数。

”以上资料表示()A、清政府对义和团持支持态度B、义和团运动拥有悲观的一面C、清教权利借助特权欺负公众D、扶清洋获取全体公民支持分析: B。

资料“拳匪四起⋯⋯河西被害者不其数”体了和青来的重损坏,故 B 。

4、(2018 ·梅州 ) 以下资料,回答。

资料日本各界在中日甲午争期中国状的表达:《万朝》直:“自称中,他国夷狄,不可以脱中不以夷狄的迷信。

”嘲讽日本“模欧洲文明之皮相的小夷国”。

荒尾精在 1894 年 10 月《清意》一指出:“在各省置督巡,任以兵,,恐其背叛,割政予布政使,粮予粮道,武器予兵道。

”各地督巡“各自随意拟订兵制,行”,全国八旗80 余万兵,但除“ ”外,皆手大刀矛的旧式兵,士气操均无可之。

旅沦陷前,清共 30 余,但“六互不相系属”,“ 将互望”,“致以北洋屏障拱手人”,清四支水“皆于半独立状,甚至背后将方人”。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2课时 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2课时 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

1.(2018·昆明摸底)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

候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

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

其目的是() A.保护佃农利益B.增加政府收入C.维护地主特权D.规范租佃关系解析:选D。

根据材料中“只凭契照为之定夺”“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可得出主要是为了对租佃关系进行规范,故选D项。

材料信息反映的主要是规范租佃关系,并不是维护佃农利益,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增加政府的收入,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维护地主特权,故C项错误。

2.(2018·淄博摸底)宋太祖的指导思想是“藏富于民”,不管土地兼并者如何富有,只要在大宋国土之内,通过赋税,最终会归国家所有。

该政策()A.导致自耕农经济衰退B.阻碍雇佣关系发展C.造成了中央集权强化D.导致北宋的贫弱解析:选A。

据题干及结合所学,我们不难得知宋太祖所指的“民”是豪强地主而非一般的自耕农,“藏富于民”就是北宋王朝奉行的“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致使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自耕农经济不断衰退,故选A项。

3.南宋时期,金帝完颜亮南侵及南宋北伐战争后,南宋诏令在两淮地区“许民户租佃”,五年内免税,五年后轻税。

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普及农村租佃关系B.募民垦荒恢复农业C.防范金兵南下侵宋D.发展江淮商品经济解析:选B。

据题干中“南宋北伐战争后”“许民户租佃”“五年内免税,五年后轻税”,可知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是战后农民和农业需要休养生息,故选B项。

4.(2018·郴州模拟)根据台湾学者赵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清朝,竟只有9%。

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经济因素是() A.清朝经济的衰败B.小农经济的影响C.市镇经济的发展D.坊市制度被打破解析:选C。

据题干及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城市人口的增长是由商业发展而带动的,由于小农经济的主体地位,中国古代市场份额是一定的,清朝时市镇经济的发展又分割了一部分市场份额,从事商业的人口也向市镇转移,因而大城市的人口比例下降,故选C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表是1845—1856年英国对上海的羽毛纱的输入情况。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B.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C.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D.实业救国的探索初显成效解析:选C。

题干材料反映出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对西方经济侵略的抵制,使得西方的商品并没有在中国畅销,故选C项。

材料没有反映出清政府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故A项错误;中外贸易缩减只是表面现象,并不是题干反映的深层问题,故B项错误;实业救国的探索出现在19世纪末,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2.(2018·洛阳期中)19世纪60年代,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浙北地区的蚕桑业发展迅速,茶叶生产数量和规模也有发展。

这一发展()A.导致了广大农村经济凋敝B.加速了农业生产专业化C.促进了近代企业大量出现D.瓦解着传统的经济模式解析:选D。

据题干可知,依据国际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瓦解着传统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特性,形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故选D项。

受国际市场影响,种植结构发生变化,减少了经济中自给自足的成分,故A项错误;中国成为给外国提供初级农产品的产地,故B项错误;中国对外提供初级农产品、原料,与近代机器工业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

3.(2018·黄石调研)“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骛,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

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

”(载于1882年9月《申报》)材料反映了()A.政府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B.社会各界支持股份公司发展C.新型经营方式逐渐被国人接受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利润很高解析:选C。

题干材料中“群情若骛”“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表明国人对工商业的看法发生变化,故选C项。

4.一位驻中国的外交官在1872年写道:中国正在迅速地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整个官僚阶级都决心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产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国建造的军舰不久就将达到欧洲的最高水平。

这位外交官的陈述()A.肯定了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B.可佐证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起步C.反映了他对中国国情的深入了解D.代表了西方人对中国发展的态度解析:选B。

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872年”,可知反映的是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企业,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并兴办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故选B项。

5.(2018·南昌模拟)1863年3月7日,在上海首份中文报纸《上海新报》上,刊登了森泰像馆的广告。

其主要内容为:本馆印照上等小像,上午十点起至晚三点钟为止,价钱甚为公道。

如有意照相者,请至本馆可也。

这表明()A.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B.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社会C.近代中国社会开始变革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解析:选A。

材料反映的是报纸刊登照相馆的广告,可知近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转变,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故B项错误;材料仅是上海地区的变化,不能得出近代中国社会开始变革的结论,故C项错误;经济结构变动表现为小农经济解体,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6.(2018·德阳二诊)19世纪六七十年代,李鸿章一再著文强调,中国的“制度文章”“科技水平”远超西方,西方科技如算学、矿学、化学、地学等都是从中国学的;王韬也认为,“礼乐制度、天算器艺,无不由中国流传及外”。

这些主张()A.超越了“中体西用”的范畴B.减轻了传播西方文明的阻力C.打破了“华夷之辨”的偏见D.成为了洋务运动的科学依据解析:选B。

“中国的‘制度文章’‘科技水平’远超西方”“礼乐制度、天算器艺,无不由中国流传及外”反映了“中体”思想,李鸿章强调“中体”,目的是减少学习西方的阻力,故选B项。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世界市场的发展和形成与资本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统一的世界市场总体的形成大约经历了400年的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是世界市场迅猛发展的时期,这时期整个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

由于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产业资本取代了商业资本……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是世界市场总体的形成时期,这时期的世界市场垄断资本占主导地位……——《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用书》材料二鸦片战争后短短几年,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占总值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增加了4倍多。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

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松太布市,削减大半”。

……外国人还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

其中以丝、茶为大宗。

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丝、茶生产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2)材料一中的“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和材料二中的现象有什么关系?并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解析(1)根据材料一“统一的世界市场总体的形成大约经历了400年的时间……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是世界市场总体的形成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依次指出: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第一小问关系,根据材料一“由于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产业资本取代了商业资本”和材料二“鸦片战争后短短几年,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纳为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对外扩张,以获取更多的生产原料和商品倾销市场;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二可以归纳为经济上中国传统经济的解体,逐步被卷入世界市场,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政治上归纳为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思想文化上归纳为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出现。

答案(1)过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关系: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加紧对外扩张。

影响:政治上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思想上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8·临沂期中)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 100万元下降到1 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

这种状况的出现缘于()A.中国外贸格局改变B.政府放弃闭关政策C.中国自然经济解体D.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解析:选A。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广州失去了以往在对外贸易中的独尊地位,外贸格局的变化促使该地区的贸易总额出现了暂时下降的局面,故选A项。

2.(2018·湖南十校联考)1871年时,湖南、湖北的茶叶种植面积,较10年前增加了50%,有些地方以种茶取代其他作物,如平江“向种红薯之处,悉以种茶”,浏阳地区“以素所植麻,拔而植茶”。

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列强侵略的势力深入到长江中游地区B.两湖地区的茶叶种植技术取得了大突破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农产品出口获利多D.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解析:选C。

题干中种茶面积扩大,说明茶叶获利大,联系时代背景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茶叶作为原料大量出口,利润的刺激使农民大量种茶,故选C项。

3.(2018·泰安期中)1883年10月上海《申报》发表评论说:“(轮船)招商局开其端(指招商集资的方式),一人倡之,众人和之,不数年间,风气因之一开,公司因之云集。

”这种经营方式()A.开创了民族工业之先河B.最先倡导建立私营企业C.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D.是在众人推动下建立的解析:选C。

据题干材料“一人倡之,众人和之,不数年间,风气因之一开,公司因之云集”可知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说明洋务运动创办近代企业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故选C项。

4.(2018·潍坊期中)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后“白银外流”不是“银贵钱贱”的决定性原因,而应从商品流通得到它的动力和方向,用银计算比用铜计算方便,用金计算又比用银计算方便。

该学者认为“银贵钱贱”的主要原因是()A.鸦片走私加剧B.国内外市场扩大C.货币政策变动D.外国商品的冲击解析:选B。

材料中“而应从商品流通得到它的动力和方向,用银计算比用铜计算方便,用金计算又比用银计算方便”说明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我国的对外贸易范围扩大,所以出现了“银贵钱贱”的现象,故选B项。

5.继昌隆缫丝厂生产的生丝,称为“厂丝”“洋庄丝”,同传统的手缫土丝比较,在色彩、捻度(打较)、条份、匀度、理绪、净度和装束成形等方面,都大为优胜,较之法国所产无多逊色。

因而,西人喜买之,沽名之价,竟多三分之一。

这表明() A.传统手工缫丝在当时基本被淘汰B.第二次工业革命法国的丝织技术落后C.近代机器缫丝业具有较强竞争力D.实业救国思潮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解析:选C。

材料强调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品优质,而非传统缫丝业的发展状况,故A 项错误;材料认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缫丝与法国缫丝一样优质,未提及法国的丝织技术,故B项错误;材料“大为优胜”“西人喜买之”,体现出其竞争力较强,故C项正确;实业救国思潮产生于19世纪末,材料未提及时间和其社会基础,故D项错误。

6.(2018·山西五校联考)近代中国第一家棉纺织企业——上海机器织布局,在成立伊始就从英国进口辊轴式轧机和织机,从美国进口环锭纺机和500马力的汽炉。

材料表明该企业()A.受外国资本的严密控制B.是由洋务派最早创办C.发展初期重视技术引进D.在当时得到外国扶植解析:选C。

材料没有体现出外国资本的控制,故A项错误;洋务派最早创办的是军事工业,而材料中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是民用工业,故B项错误;由材料中从英国和美国引进技术可以看出其发展初期重视引进技术,故C项正确;上海机器织布局引进外国技术并不是受到外国企业的扶植,而是企业重视引进技术,故D项错误。

7.(2018·九江十校联考)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

这一现象造成()AB.中国传统棉纺业受到严重冲击C.中国日趋沦为西方的原料基地D.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解析:选B。

题干材料中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降低,会导致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成本降低,增强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严重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棉纺织业,故选B项。

8.(2018·湖南六校联考)1873—1910年中国各年出口货物分类统计表(%)A.出口货物以农产品和工业制品为主B.中国出口货物比例逐渐协调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快的发展D.中国经济具有半殖民地特征解析: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