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在译介过程中的身份构建

合集下载

论译者的身份

论译者的身份

((9:;1(%&3;7,+(<+%,1(=;3:(3:+(>5,3;?,+(;<+*3;3’(/@(3:+(3&%*1,%3/&A(B3(%&C5+1(3:%3(@/5&(%1?+731(/@(3:;1(3:+>+(/@( ;<+*3;3’(%&+(?%&3;75,%&,’(;>?/&3%*3(;*(3:+(?&/7+11(/@(3&%*1,%3;/*A(D;&13E(3:+(3&%*1,%3/&(1:/5,<(7/*<573(%(7%&+@5,(135<’(/@( 3:+(/&;C;*%,(%1(%(&+%<+&A()+7/*<F(3:+(3&%*1,%3/&(1:/5,<(&+?&+1+*3(3:+(/&;C;*%,(%1(%(=&;3+&A(9:;&<F(3:+(3&%*1,%3/&(1:/5,<( +G?&+11(3:+(/&;C;*%,(%1(%(7&+%3/&A( H%13(053(*/3(3:+(,+%13F( 3:+(3&%*1,%3/&(1:/5,<(@5,,’(5*<+&13%*<( 3:+(/&;C;*%,(%1(%(&+1+%&7:+&A (3&%*1,%3/&(((&+%<+&((=&;3+&(((7&+%3/&((&+1+%&7:+&

浅析译者的双重身份

浅析译者的双重身份

c o mp l e t e l y n a t u r a l a n d a n a l m o s t a u t o ma t i c p r o c e s s ) 。 由此 可
见 对 文 本 的真 正 涵 义 的 理 解 是 至 关 重 要 的 ,译 者 应 努 力 提
译 使所 有文学作 品及 文化得 以在全 世界传 播 ,使 我们 的视 原文时要 注意原 文的言 内特征 。尽可 能在译 文 中再现其 言 内意义 。译 者应对 文本 的涵义 、 词 法特 征 、 句 法特 征及语 篇
野 变得开 阔 , 且使整 个世界成 为人们共享 的乐 园。人们 已经
认 识 到翻译不 仅是一 种语 言活动 , 更 是一种 文化活 动 , 是跨 文化 交 际活动 。 因此 翻译 的 目的是 文 化交 流 , 是 文化 传播 。 然而 . 译者—— 这个 巨大 的翻译工 程的主体——使 所有 这一 切成为可能 。译 者凭着 自己所掌握 的语 言和文化知识 , 把源
高 自己的外语 水平 , 扩大 知识 面 , 勤 查 资料 和字典 , 以防对
原 文 产 生 曲解 。
2 . 对 原 文 的 文化 内涵 的 研 读
人” 、 “ 摄影师” 、 “ 媒人 ” 、 “ 传声筒 ” 等, 不可穷尽 。 在 翻译这个跨 文化交 际过程中 。 译者 在翻译 的不同阶段承担 了这 些不 同的 角色 , 在传 递文化与信息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









陈 海 君 沈
娟 王 丽 娟
( 防灾科技 学院 , 北 京 1 0 1 6 0 1 ) 摘 要 : 在翻 译这 个跨 文化 交际过程 中 , 译 者在 翻译 的不 同阶段承担 了不 同的 角色, 起 着至关 重要 的作 用 , 是翻译 成败

论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多重身份

论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多重身份

作以及所扮演 的相应角色 , 旨在说 明文学翻译 的复杂性和艰 巨性 , 还译者一个公正 的地位 。
关键词 文学翻译 ; 译者 ; 多重身份
作者 简介 张易( 9 1 17 —— ), , 女 重庆工商大学外语系讲师 , 士。研究方 向 : 硕 翻译 的理论 与实践 。




文学翻译 是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 , 是促进本 国文学 繁荣 的一条有效途 径 。 自 1 9世纪末外 国文学 作品首次被 引 入 中国以来 , 翻译文学无论在文学观念 、 主题 , 是在 叙事结 构 、 作技巧 等方 面 , 对 中国文学 产生 了重 大影 响 , 创作 还 创 都 极
者和他的相关作品作一定的研究, 很难当好原作者的代言人。可以说, 文学翻译离不开文学研究。文学 翻译者最好也是
为了做到解读的充分性他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发掘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美学意蕴分析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写作特点等等
维普资讯
第2 3卷第 4期
V0 . 3 No 4 12 . .
攀枝花学 院学报
Ju a fP nhh aUnv ri o r lo a z iu iest n y
文学评论家 、 言学家 , 语 以翻译为 目的的译者 。这三个群体 中, 者的解读 最为 困难 。普通读者 在阅读过 程 中完全可 以 以译

目十行 , 自己不感兴趣 的字 词和段落 。文学评论 家和语 言学 家也 可以选 取对作 品 中感 兴趣 的方面 来进行研 究评 跳过
论, 不必字斟句酌整个作 品 , 而这却是译者所不能逃避 的。为 了尽可 能完整地 将原作 的 内容与 风格等 在另一 种文字 中得 到尽可能对等的表现 , 译者必须 深入原文 , 充分理解原文 。这就像作家在写作前必 须有 个整体 的构思 , 人物 、 格、 性 情节等 都有了比较成熟的想法才动笔一样 , 者通过仔细体会原著 , 译 对原 著有 了从 整体 到细 节的把握 , 能下笔 有神 , 才 真正做到 在语篇 的层 上翻译 , 而不是斤斤计较 于字 词层面上 的对应。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一个隐身的存在,又是一个必须现身的实体。

这种隐身与现身的转换,不仅涉及到翻译的技术与艺术,更关乎译者在传递语言和文化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隐身者,译者需要尽量将源语言的文本转化为目标语言的文本,尽可能地呈现源语言作者的原意和风格。

在这个过程中,译者需要打破语言和文化的壁垒,消除语言之间的差异和文化之间的障碍,以确保目标语读者能够真正理解和接受文本中的内容。

译者必须像一个隐形的中介,不带任何个人色彩地将信息传递给读者,以保持原文的纯粹性和真实性。

译者也必须在某些情况下现身。

当目标语言无法准确表达源语言的含义或者无法与目标语言的文化传统相契合时,译者需要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判断力,灵活地运用翻译技巧和策略,以迎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文化背景。

这种现身的方式,既能保持原文的核心意思,又能使译文更加生动和可读。

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可能需要以自己的名义出现,并以译者的身份进行作品推广和宣传。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不再是一个隐身者,而是一个现身的文化推广者。

译者需积极地介绍作品的背景和意义,向读者解释译文的选择和变化,并与作者、读者以及出版商进行交流和合作,以确保作品在异文化环境下得到最大的认同和欣赏。

译者既是一个隐身的存在,又是一个必须现身的实体。

他们以隐形的方式将源语言文本转化为目标语言文本,以保持作品的纯粹性和真实性;又以现身的方式运用翻译技巧和策略,以满足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文化背景;以译者的身份进行作品的推广和宣传,以增加作品在异文化环境下的认同和欣赏。

译者的隐身与现身,是一个在语言与文化传递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翻译的重要特征和魅力所在。

试析口译中译者身份的构建

试析口译中译者身份的构建
[ 摘 要] 本文从 口 中译者 的 自 译 我规 范性 出发 , 建构主义 的理论 , 了译 者思维 图式 的心理 建构和认 知结 构 , 采用 探讨 并
以奥 巴马就 职演 讲为例 , 了演讲者身份 的构建 的文化因素和译者 身份的实现过 程 , 而探讨 译者在文 化交 际中所承担 的 揭示 进 任务 以及 由此 而对演讲主体 的形 象产生的影响 。
we k n d,a c n e u n e o re n re p n i i t n t e aee o s q e c f g e d a d ir s o sb ly o h i p r fs me a t o . o

文本 合作 与译者的 自我规范
近年来 , 口译研究 越来 越多地涉及 了特定环 境及言语 行 为, 并把交际语境作 为了基本 的分析单位 。实际上 , 知识 总 “ 是 隐含 了某领域具体或概念 化的行为 , 而知识 的认知 总是 暗 示从 元领域注视这一行 为的 观察者 ” 。本文 中, J 我们采 用
原 文 1 O r nt n i a w r gis a f . u a o s t a 。aa t a rah g i n r— eci n
n t o k o voe c a d h te . Ou e o o i b d y ew r f iln e n ar d r c n my认 知结构 . 口译 过程 中, 人们一 般认 为三个基本 的策略对译 者来说 是不 可或缺的 , 即前 期研 究 、 标题 和省略。现 以奥 巴马 的“ 就 职演 说” 为例 , 进一步分析 口译 中译 者所 需要的策略及方法 。
首先 , 研究涉及 了永久记忆 的知识储备 , 前期 比如 , 国 美
而非来源 于永久记 忆所 储知识 的认 知反应 。安德森 和 芮维

从语篇翻译过程看译者的角色定位

从语篇翻译过程看译者的角色定位


翻译主体研究 的历史 与现 状
择 。这种 抉择 体现 在译 者 的翻译 选择 、 翻译 策 略 和对 作 品的 阐释等 方面 。苏 珊 ・ 巴斯 奈特 更把 翻译 看 作是
对翻译 主体 的研 究 是 翻 译 理论 研 究 的一 个 重 要 “ 者摆 布文本 ” 译 的一 个 过 程 。认 为 真 正 的 翻 译 不 是 分支 。译 者 在 翻译 过 程 中究 竟 应 该 扮 演 什 么 角 色 ? 对 原文 亦步 亦趋地 顶 礼膜拜 , 而是 主动 地把 握甚 至吞 处于 何等 地 位? 在 翻译 理 论 发 展 的不 同时 期 人们 有 食原 文 , 我 所 用 。译 者 的 主导 作 用 得 到 了 充 分 肯 为 不 同 的看法 。但 总体看 来 , 大致 可 归纳 为两个 不 同的 定 。受 国外译 论 的影 响 , 上 世 纪 末 期 起 , 内对 翻 从 国 视角 , 经历 了两 个 主 要 的发 展 阶段 : 一 阶段 是 语 言 译 主体 的讨 论 也 已突破 了传 统语 言学 的束 缚 , 始从 第 开 学视角 。指 在 以传 统 语 言 学 为 基 础 的 翻译 理 论 盛 行 宏 观 文 化 层 面 来 探 讨 译 者 主 体 性 的 问 题 。如 袁 P74) 许 ]3 9 P、 9 P -4 J1 ) 时期 , 西方 以英 国翻译 理 论 家 JC.ao 在 . Cfr d为代 表 , 莉 【(9—0 、 钧 …() 查 明 建 [ (92 和 胡 庚 认为 翻译 只是 一 种 单 向 的从 源 语 到 目的语 之 间 的符 申【【 ’ P J m 等人 分别 撰文 发 表 了 自己的观 点 。 码转 换 。译 者的 任 务 是求 得 译 作 与 原 作在 语 言层 面 纵观 我 国翻译 主体 的研 究 史 , 笔者 发现 目前 该 领 的最 大程 度 的等 值 。原 作 者高 高 在 上 , 可 亵 渎 , 不 译 域 的研究 成果 主要 是 针 对 文 学 翻译 来 讨论 译 者 主 体 者 只能是 卑 躬屈 膝 , 步亦 趋地 复制 原 文 。译 者 的主 性 问题 。 同时译 者 主 体性 研 究 的 文 化视 角 中过 分 地 亦 体 性被 完全 忽视 。在 我 国 , 统语 言学 翻译 观 和原 著 考 虑 到文本 之外 的因素 , 传 对译 者 如何对 文 本本 身进 行 中心论 也有 着 根 深 蒂 固的影 响 。翻译 被 看 作 是 用 一 转 化不 够重 视 。如李 运 兴l ( 曾指 出 , 对 译 者 的 翻 J “ 种语 言 把 另一 种语 言所 表 达 的思 想 完 整 而 又忠 实 地 译 策 略及转 换 机制 只有 经验式 的触及 、 无理 论 上 的 而 表达 出来 。一 切 以原作 为 中心 , 者是 “ 仆二 主” 译 一 中 提炼 。有 鉴 于此 , 研 究译 者主 体性 时如 何将 文 本 本 ” 在 的仆 人 。在 翻译 研 究 中对 译 者 的 主体性 研 究 被 完 全 身 和文本 外 因素相 结合 , 即如何 将微 观语 言学 视 角 和 忽 视 。许 钧 曾指 出 :长期 以来 , “ 翻译 研究 几乎 把 重 点 宏 观文 化视 角相 结合 , 是笔 者重 点关 注 的 问题 。本 文 局 限 于语 言层面 的探 讨 , 而忽视 了翻译活 动 中最 积极 将从 语篇 翻 译 的视 角来 分 析 译 者 的主 体 作 用 。翻 译 的活 动 因 素 , 即翻 译 主 体 的 主 观 能 动 作 用 。…( 第 是语 言 的转 换 , 时也 是 文 化 的转 换 。两 者 不 可 分 ” ’ 同 二阶段 的文 化 视 角 开 始 于 2 纪 7 代 。 由于 受 离 。语 篇 翻译 既考 虑到 文化语 境 、 0世 0年 情景语 境又 考 虑到 西方 翻译研 究 的文 化转 向 的影响 , 者 文化 身 份逐 步 上下 文语 境 对 译 者 的影 响 。译 者 在 翻 译 过程 中既 受 译 得到关注 , 其主体性地位逐步彰显。安德烈 ・ 列费维 到宏 观文 化环 境 的影 响 , 必然 会受 到微 观语 篇 层 面 也 尔和 苏珊 ・ 巴斯奈 特 等 形 成 了操 纵 学 派 , 调译 者 的 的影 响 。在很 大程 度上 , 强 语篇 翻译 视 角可 以将 语 言学 操纵 作用 。如安德 烈 ・ 列费 维尔 指 出 , 识形 态 、 意 诗学 视角 和文 化视 角有 机地 结合起 来 。同时 , 篇 翻译 视 语 和 赞助人 是 操 纵 文学 翻译 的三 种 主 要 力量 。在 文 学 角可 以帮助我 们 从 更 广 阔 的 层 面 上来 分 析 译 者 主 体 翻译过 程 中 , 面对 译 人语 文 化 多元 系统 中制 约文 学 翻 作 用 的普遍机 制 , 而不 是仅 仅 限于 文学语 篇 或是 应 用 译 的种 种 因素 , 者 必须作 出文化 或审 美 的判 断和 抉 文体语 篇 。 译

文化翻译与文化身份的塑造

文化翻译与文化身份的塑造

公共外交理论版一、引言就本质而言,翻译活动实则是一项多元文化交流活动,改变语言符号,文化得以传播、融合。

有的翻译理论家认为,翻译不过是两种文化的接触和对话。

但在后殖民理论学者眼中,翻译如同创作,能把原作的文化特性重现呈现给目的语读者。

韦努蒂(Venuti) 称翻译为“对文化身份的塑造”,“翻译以巨大的力量构建着对异域文化的再现”(韦努蒂,2001)。

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无论是译者选择的翻译材料、运用的翻译策略,还是译本在目的语文化中的传播效果和获得的评价,都会受到各种文化因素影响。

研究文化翻译与文化身份塑造可从该视角入手。

在文化与翻译的关系基础上,本文着重分析文化翻译和文化之间的联系以及哪些措施可用来塑造异域文化身份。

此外,本文提倡采取以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塑造、重构原作的文化身份。

二、文化翻译对文化的影响我国大多数翻译学者认为,“文化翻译”就是把原语独有的文化内涵或因素翻译出来。

作为一个民族、一个社会进步的产物,语言文字也是一种文化信息符号系统,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向读者传递社会文化信息。

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后者的文化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前者的影响。

正因翻译的这种独特性,要么排斥原语中的文化,要么就会吸收原语中的文化,这两种可能性都会重塑原语文化或异域文化。

翻译文化时,也应该如同翻译其他文本类型一样,遵守翻译的基本原则——“信”,即“原语的文化内涵如实地转换到目的语中,换言之,在文化层面,要信于原文”。

然而,不同语言各具特色,其中蕴含着鲜明的民族文化。

是以,翻译改变了原有的语言符号,依托原语表达方式的文化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因原语文化系统的缺失,译文难以分毫不差地在文化上分忠实原文,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文化翻译也就无法进入一个理想层面。

语言和文化联系密切。

语言本就是传递文化信息的载体。

文化随着语言的出现而形成,而没有文化内涵的语言寡淡无奇,二者相辅相成。

所以,翻译不单单只是变换语言符号,更应准确无误地把原语内容和文化信息翻译出来。

译者对原著文化身份的认同与重构——以《红楼梦》英译本为例

译者对原著文化身份的认同与重构——以《红楼梦》英译本为例

译者对原著文化身份的认同与重构——以《红楼梦》英译本为例-汉语言文学译者对原著文化身份的认同与重构——以《红楼梦》英译本为例宋华摘要:“文化身份”是一个抽象概念,是各种特性、特征的集合。

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身份。

当不同民族的文化相遇时,一方会力图“塑造”另一方的文化,于是译者成为了文化传播的向导和文化身份特征的决定者。

从《红楼梦》英译本中,我们发现译者一方面不得不认同异族文化;另一方面,他的民族记忆却时时与其新的文化体验发生冲突,进而达到某种程度的交融:这正是译者对原著的文化身份既认同又建构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文化身份认同与重构译者《红楼梦》英译本一、引言“文化身份”是个抽象概念,是各种特性、特征的集合。

每个民族的成员之间因语言认同而感到亲切。

一种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形象,如: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人物等等,这些形象构成民族的精神世界,赋予了群体成员同样的文化身份。

正是由于各个民族的价值观念不同,语言各异,精神世界、外在表现形式、生活方式迥异,所以各民族必有不同的文化身份。

[1]当不同民族的文化相遇时,一方会竭力“塑造”另一方的文化,译者在这个过程中举足轻重。

按照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理论,文学被看作是“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复合体。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作为读者去理解作者及其作品,又要作为阐释者和传达者,通过语言转换,让原作脱胎换骨,在另一种语言里获得新生。

[2]这就意味着译者对其行为的文化导向负有责任,成为了文化传播的向导、文化身份特征的决定者。

译者本人的文化身份及价值取向,决定了他对源语文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

他一方面不得不认同异域民族的文化,同时,隐藏在他的意识或无意识深处的民族文化记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与之发生冲突,进而达到某种程度的交融。

这就是译者对原著的文化身份既认同又建构的过程。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迄今有两种影响较大的英译本:一是杨宪益夫妇翻译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二是霍克斯和闵福德翻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

论译者身份的界定

论译者身份的界定

论译者身份的界定摘要:关于译者的身份,历来翻译界就有“仆人”说和“主人”说之争。

本文先从历时性出发,先评述中西翻译史上关于译者身份的种种说法,再从共时性分析译者在翻译中所发挥的作用,最后,结合作者、译者在、读者三者的关系,试图重新界定译者的身份。

关键词:译者身份界定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2-一、引言自从盘古开天地,部落,民群间相互交流有赖于翻译。

译人应天时、地利、人和而生。

某种程度上人类文明史也就是一部翻译史。

翻译人员在人类文明的传播、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从历时的角度来看,对于译者的身份有两种迥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是观点认为译者是隐性的—译者的地位卑微低下。

在一些传统译论中,译者之角色与地位历来是在依附性与被动性的话语谱系中得以定位的。

如“译者,舌人也”;甚至更加负面的形象,诸如“应声虫”、“作者肚子里的蛔虫”。

另一种观点认为译者是显性的,这是对前一种观点的强烈回应,认为译者是“征服者”、“主人”、“施暴者”。

这些言论具有合理的一面,符合当时的潮流和趋势,但亦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掩盖了译者的在翻译中的实际地位。

那么究竟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新世纪如何界定译者的身份?笔者拟从历时的角度开始,先评述中西翻译史上对译者身份的种种说法,再从现时角度及译者、作者、读者三者的关系来探讨、商榷翻译中译者的身份,试图重新界定译者的身份。

二、历时对比(一)中国翻译史上译者的身份中国的翻译史可谓源远流长。

然而关于译者身份的言论却是凤毛麟角。

最早关于译者的记载见于《周记》和《礼记》两书,《周记.秋官》:“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喻说焉,以和亲之。

若以时入宾,则协其礼与其言辞传之。

”汉代与匈奴的战乱频繁,译官的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史记》和前后《汉书》大抵不提译人。

佛经翻译是中国翻译史最波澜壮阔的事情,其间涌现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佛经翻译家,如安世高、支娄迦谶、支谦、竺法护、鸠摩罗什、玄奘。

译者身份的认识和理解

译者身份的认识和理解

译者身份的认识和理解
译者身份的认识和理解
认识和理解译者身份有助于更有效地完成翻译。

本文将对译者身份的不同方面作出全面的分析,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职业身份。

首先,译者必须承担沟通桥梁的角色。

在翻译过程中,他们负责将原文中的概念和意义正确地传达给目标语言读者。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被认为是一个桥梁,使原文与译文之间的信息和意思能够有效地传达给读者。

因此,译者需要掌握两种语言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以便将原文中的内容正确地表达出来。

其次,译者必须具备文学和语言技能。

他们需要将文学作品,语言和写作方式正确地翻译成另一种语言,以保持细节和语义上的精确性。

译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并具备优秀的翻译技巧,如句法和语法熟悉,保留原文信息的能力,以及采用确切、充分和适当的表达。

此外,译者必须明白文本的文化差异。

他们必须了解原文和译文之间文本文化的描述差异,以及语言之间的文化内涵。

因此,译者不仅要掌握语言技能,还要知道文化背景,以便尊重原文的文化差异,同时使译文在语义上也不会出现差异。

最后,译者需要明白自己的职业责任。

他们不仅负责读者的满意,也负责翻译活动的道德和专业发展。

因此,译者需要根据客户要求,全面考虑文本的特殊性,尽可能准确地翻译出文字,并确保翻译文本
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总之,译者在翻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负责沟通,还负责准确翻译文本,同时保持文本的完整性和文化的尊重。

理解行业的职业身份,就能够更好地完成翻译任务,以确保文本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关联理论下译者的身份

关联理论下译者的身份

- 245 -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关联理论下译者的身份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刘梦然【摘要】翻译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交际, 它也遵循着交际的一般原则, 本质上是一个示意-推理的过程。

从关联论角度来看,在理解阶段译者是源语语境的接受者, 在重构阶段译者又是目的语语境的交际者。

只有扮演好双重角色, 译者才能保证翻译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关联理论 译者 语境 意图一、导言关联理论是西方近年来影响很大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语用学领域。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方式,关联理论对翻译具有极强的解释力。

”在关联理论框架下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研究中得到了加强。

译者的身份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

二、关联理论翻译观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种包含“明示”和“推理”两个方面的认知过程,是一种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明示—推理过程”。

在这种推理过程中,交际者对听话人的认知环境和交际情景加以评估,并通过话语向听话人示意自己的交际意图,听话人则依据该话语提供的信息,借助语境假设,理解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Gutt 在其著作《翻译与关联》中把翻译看作是一个涉及大脑机制推理的过程,认为翻译应该做到两点,首先译文要与译文读者产生充分的关联或提供充分的语境效果,二是译文表达的方式不要让译文读者付出任何不必要的努力,译文必须表达清楚自然,以便译文读者对译文产生充分的关联。

最佳关联性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也是翻译研究的原则标准。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对原文进行理解的过程也就寻找关联的过程,再现过程就是传递最佳关联的过程。

三、译者的身份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翻译不是单纯的原作和译者之间的关系,其中包含有两个明示—推理过程。

第一个过程存在于作者和译者之间:译者需根据作者的表达和各种语境提示,通过分析,找出原作语言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得出最佳语境效果;第二个过程是译者和译语读者之间的交际。

译者根据之前对原作者交际意图的分析,用准确恰当的语言,向译文读者传达信息,以激发译文读者产生最佳语境效果。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隐身与现身是译者工作中的两种重要状态。

隐身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将自己的意识和身份置于一个相对低调的状态,把原作中的信息和意图忠实地传递给读者,不在其中加入过多个人色彩和偏见。

而现身则是指在适当的时候,译者必须表现出自己的独特风格和个人见解。

在隐身状态下,译者应该尽量做到客观、中立和完整地传达原作的内容。

译者应该努力把握原作的语言风格、情感色彩和文化背景,确保读者能够尽可能地感受到原作所传递的信息和意图。

译者在这一过程中往往需要全神贯注地聆听、阅读和思考,对原作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和理解,避免自身的观点和偏见对翻译过程产生干扰。

在这个阶段,译者应该尽量减少对原文的变动和删减,并通过合理的语言选择和表达方式,为原作塑造一个客观、准确的形象。

译者并不是一个机器,而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在某些情况下,隐身可能会限制译者的创造力和个人见解,使译文略显平淡乏味。

适度的现身是非常重要的。

译者通过加入一些独特的或创造性的表达方式,使译文更有吸引力和魅力。

译者可以利用一些修辞手法、文化隐喻或其他形式的文学装饰,来表达自己对原作的理解和感受。

在这个过程中,译者必须保持一定的平衡,不过度夸张或变形原作的意图,避免自身的意见和观点主导整个翻译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译者的隐身和现身不仅仅是文字层面上的表现,更是文化和价值观的传递。

隐身的译者应该尊重原作中所蕴含的文化观念、思维模式和情感表达方式,尽可能地保留原作在文化层面上的独特性。

现身的译者则可以通过一些跨文化解释和转译来帮助读者理解原作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

无论是隐身还是现身,译者都必须尊重原作的独立性和作者的权威性,准确地传递原作所要表达的信息和意图。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隐身和现身是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

译者需要在隐身状态下全力以赴,尽可能地传达原作的信息和意图,同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适度的现身,使译文更具个性和吸引力。

好的翻译不仅仅是文字的转换,更是跨越文化差异,传递思想和情感的桥梁。

翻译与文化身份的构建

翻译与文化身份的构建

- 232-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翻译与文化身份的构建中国矿业大学/郑璐【摘要】本文以劳伦斯·韦努蒂的翻译文化目标理论为基础,探讨文化身份构建中的文化要素,并辅以具体案例详细讲述。

【关键词】劳伦斯·韦努蒂 文化身份构建 文化【Abstract】Based on translation’s cultural objective proposed by Lawrence Venuti,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cultural element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cultural identity . In addition, several cases are cited to explain specifically.【Key words】Lawrence Venuti;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Culture一、引言本文作者认为翻译是实现两种语言转化的过程,其中涉及诸多因素,从最基本的语言层面的考量到文化碰撞过程中宏观微观因子的综合审视。

本文从劳伦斯•韦努蒂的翻译文化目标理论出发,结合具体翻译实例,探讨在文化身份构建中的文化要素。

二、劳伦斯•韦努蒂的翻译文化目标劳伦斯•韦努蒂是解构主义翻译派的重量级人物,他不仅继承了德里达的解构理念,并在详尽研究西方翻译史后,反思译者的边缘状态,发现以目的语文化为取向的归化策略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他看来,归化策略实际上体现了主导文化社会中常见的政策,即“盲目自大地使用单语,把外来文化拒于门外”。

(Venuti, 15),因此,他提出了异化策略,也被他称作“抵抗”(resistancy),是一种不流畅或疏远的翻译风格,意在突显原文的异质性身份,并保护不受译入文化的支配,显示译者的存在。

(Munday, 220)韦努蒂的理论影响深远,但也颇有争议。

从生态翻译学析译者的双重身份

从生态翻译学析译者的双重身份

从生态翻译学析译者的双重身份
生态翻译学是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它关注的是翻译与环境、
社会以及文化的关系,旨在为建立一个生态友好、文化多样的世界
提供理论指导。

在生态翻译学的研究范畴中,译者的双重身份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翻译者作为文化传承者和意识形态的传递者,承担着重
要的使命。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理解和传达源语言和目标语言
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这需要译者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弥合文化隔阂,避免文化冲突,实现文化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译
者的作用类似于桥梁,帮助两个文化圈之间进行交流。

其次,翻译者还扮演着生态保护者的角色。

翻译行为不仅是语
言表达的转换,更是知识、文化、思想、价值观等多元要素的传递。

这些要素与环境和社会密切相关。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该意识
到文化和环境的关系,尽可能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例如,在
翻译文化遗产或环保类的书籍时,译者需要对其文字表达、排版等
方面进行精细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而言之,生态翻译学对翻译的关注点不仅在于语言转换的准
确性和流畅性,更在于文化、环境、社会等方面的综合考虑。

因此,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应具有多重身份:文化传承者、社会意
识形态的传递者和生态环保的推动者,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翻译者
的使命,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自己的贡献。

1。

从生态翻译学析译者的“双重”身份

从生态翻译学析译者的“双重”身份

论文导读::起步于2001年的生态翻译学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译者主导、译者中心是其核心理念。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双重”身份表明译者是翻译成功的根本因素。

论文关键词:生态翻译学,译者,“双重”身份一.引言进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西方翻译开始转向对翻译文本的译者和接受者(读者和译语文化的接受环境)的研究,因此,如何描述和解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成为翻译理论的根本问题之一。

起步于2001年的生态翻译学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译者主导、译者中心是其核心理念,并取向于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特别是译者在翻译生态中的生存境遇和能力发展研究。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1],它确立了译者的中心地位和译者的主导作用。

这里的译者具有动态的“双重”身份:一方面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与制约,另一方面又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的选择与操纵。

译者的这种“双重”身份可以表述成译者既是原文的“读者”、又是译文的“回顾20世纪以来国内古典诗歌英译研究状况,争论的焦点之一就是“应该译成韵体还是散体”[3]。

或重声韵,用传统英语诗律翻译唐诗,以求再现唐诗的整体美;或重意象,用自由的散体译诗,以求传达唐诗艺术的真质。

这两种方向,既有其成功之处,又有其遗憾不足。

诗律有碍达意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因形害义”;而达意又要丢弃唐诗本身的形式美,以致损害了唐诗本貌。

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理论对唐诗的翻译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从胡庚申教授提出的“原文一译者一译文”三元关系视角看[4],我们从译者居中的位置向两端审视,由此演绎出来的译论构架也有可能相对‘中和”稳定。

基于这个理论视角,笔者认为唐诗英译的过程是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其实质是译者适应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译者在其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本文运用“生态翻译学”来分析著名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双译本的异同,探讨唐诗翻译中译者的双重身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者在译介过程中的身份构建
作者:王江涛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0期
摘要:译者处于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译者身份在翻译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

译者身份建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的进行探索。

本文从社会文化角度及其对译者及翻译文本的影响分析,探究在译介过程中译者的身份构建。

关键词:社会文化、译者、身份建构
一、绪论
文学翻译是通过对一种文化的语言揣摩和研究之后,用另一种文化的语言进行表达、阐述的再创造的过程。

虽然译者处于翻译的中间位置,但是过去对于译者的地位和作用并没有太多的认识和研究,译者的身份往往被边缘化(查明建,田雨,2003)。

近些年来,译者身份在翻译活动中的作用以及译者身份的建构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翻译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和哲学家的广泛关注,关于译者的身份建构研究也日益繁荣。

“身份”指在文化语境中人们对于个人经历和社会地位的阐释和建构。

“身份建构”指一系列自我定义和对自我建构不断修正的过程。

身份的构建依赖于语境、文化、民族、性别、权力、意识形态、地位等因素。

这些因素在译者的翻译活动中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社会文化中的翻译
“社会身份”指某人所属的社会群体的成员身份,而这一身份对于该成员来说在情感上和价值观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它的产生是基于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存在于一定的话语语境当中。

统一背景下的译者群体表现出了相同的意识形态和翻译准则,特别是文化意识形态,因其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对翻译在选择倾向、形态结构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会产生具有时代性的影响。

三、译者的身份演变
译者的身份从幕后到幕前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演变。

从翻译的起源来看,西方圣经的翻译与中国佛经的翻译,都以直译为主,译本显得过于呆板,一字一词的对译,尤其是西方传统翻译理论主要强调翻译在语言层面的转换,译者通常被认为是处理语言的“技术工人”或者“译匠”,甚至更加负面的形象,诸如“译者即背叛者”以及所谓“美丽的不忠实,忠实的不美丽”等等。

此外,由于传统文论强调作者的“权威”性,译者“自然”处于十分明显的附属地位,其中原文与译文、作者与译者的二元对立随处可见。

随着文化3交流的日益增多,译者渐渐被赋予了一些自主,可以进行意译。

译者的身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由“媒婆、奴隶、传声筒、戴着脚镣的舞者,上升到了阐释者、操控者、解放者甚至主体的地位”(朱玲玉,2007,102)。

越来越多的文献出现
了“译者的主体性”、“译者痕迹”(董娜,2010)、“译者功能”、“译者身份”等关于译者地位的名称。

翻译不再是机械的信息传递,而是成为一种文学创作,在原著的基础上,不断融入译者的元素。

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将原著的内容忠实的呈现,还要表现原著的思想、风格、手法等等。

因此,译者的身份不再是简单的传达者,而是成为操纵者和被操纵者(王姝婧,2004,57)。

四、译者的身份构建
身份不是先在的和固定不变的,而是特定的历史和文化的产物,是话语建构的结果,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

语言不仅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工具,而且是社会的产物和社会现实的有机组成部分。

语言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动态形式,它建构社会身份、社会关系以及人们对世界的理解。

话语,作为语言的具体应用形式之一,自然也具有身份建构的功能,因此身份研究的重点应该在于话语的身份建构过程。

因此,通过对其话语的分析,就可以发现在某一语境中其身份的建构过程。

语言在译者的身份构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论创作还是翻译,都必须以语言为载体,语言对于传达作者和译者的意图,非常重要。

作为翻译产品,只有通过最终的翻译文本才能了解译者的身份构建。

从目的论来看,有些译者甚至会对原著进行改编,以期达到某种目的或是效果。

这个创作过程,是在进行“编译”,即为了特定的目的,对一个文本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变动,产生另一个文本。

翻译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文学创作的过程。

姜秋霞(2009)认为,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身兼数职,一方面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进行解构,赋予文本新的意义,丰富了翻译文学的内涵;另一方面将其所受到的互文影响吸纳并融入自己的创作中,扩展了创作文学的维度。

中国很多著名的翻译家,比如林语堂,扬绛等,在翻译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时,为了便于西方读者理解,对原文本进行了改编,最终产生的文本融翻译与创作于一体。

译者的成长经历对于他们的翻译起到了影响。

译者的自主性不断得到发展,首先下体现在作品的选择上,译者作品选择是根据自身喜好,或是社会需求来进行,而不是来者不拒。

译者往往只关心自己感兴趣的进行译介,这本身表明了译者的一种态度,他想通过翻译文本来介绍给大家它所喜好的东西。

译本的选择受到文化意识形态和译者偏好的影响,因而能很好地认识译者。

20世纪初的译著作品的来源国可以显示出,学习欧美,因此英、美、德、法等的译著居多。

在某一特定时期,译者会集体选择相似的译本.在五四运动前后,文化大革命期间。

从个人角度来讲,许渊冲则选择古代诗词进行翻译。

随着社会交流的增多,凡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的作品一定会有译著出现,而这时的译者,多已不是知名的学者或是作家,本土作家的外语水平太低,并且文化底蕴和语言功底是不能与这些大家相媲美地。

尽管译者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但因为译者有着主观能动性而不是一味的接受,所以译者也在创作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目的。

译者的社会地位的提高。

当代的译者例如鲁迅,郭沫若,林语堂等都是由着一定社会地位,甚至是政治权利的,他们的表达会更为自由。

译者一方面受到社会文化和原著文化背景的影响,借助表达了自己对原著的理解,在一阶段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价值观、社会观和人生观。

在翻译活动的过程中,原作者的创作是植根于原语的社会文
化背景中,原文本生成的社会意识形态深深受其生存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译入语文本能否在译入语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生存下去很大程度上是看译者能否让译入语文本产生某种社会文化功能,为广大读者所接受。

四、结论
虽然翻译要求译者忠实地再现原著,然而译者对作品本身的理解以及受自身的创作特点的影响,译作往往是一种文学再创作,是译者的一种身份象征。

同时译介过程是在特定的历史与现实背景下完成的,译者有意无意地将意识形态、民族、语言、性别等社会文化因素融入到了译作中。

译者在整个翻译活动中处的中心地位,对于整个翻译活动的成败起着核心作用,因此在翻译活动过程中对译者身份的重新建构对促进整个翻译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作用。

对隐藏在翻译活动之后的潜层信息进行挖掘,不仅有利于对译者身份构建的研究,同时也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原著,在两种语言文化中构建一种交流的新方式。

参考文献:
(1) 董娜.《基于语料库的“译者痕迹”研究:林语堂翻译文本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 姜秋霞.《文学翻译与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 朱玲玉.“文学”翻译活动过程中的“译者身份”.[J] 语文学刊,2007年第12期。

(4) 王姝婧.从幕后到幕前-译者身份的历史比较与共时分析.[J] 外国语言文学2004年第1期(总第79期)。

(5) 佟晓梅,霍跃红。

对张爱玲译者身份边缘化的生态翻译学解读。

[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年第6期(总第255期)。

(6) 田怡俊,包通法。

辜鸿铭译者文化身份与翻译思想初探.[J] 上海翻译,2010年第1期。

(7) 田德蓓.论译者的身份.[J] 中国翻译,2000年第6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