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的身份建构

译者的身份建构
译者的身份建构

译者的身份建构

作者:王玉括, WANG Yu-kuo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外语系,江苏,南京,210044

刊名: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年,卷(期):2005,12(5)

被引用次数:3次

参考文献(37条)

1.Albertini;Bill;Ben Lee Introduction 2000

2.Derrida;Jacques;Alan Bass Positions 1981

3.Foucault;Michel Language,Counter - memory,Practic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0

4.Moya;Paula M L Introduction 2000

5.Venuti;Lawrence Rethinking Translation:Discourse,Subjectivity,Ideology 1992

6.Venuti;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1995

7.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 1989

8.郭军;曹雷雨;瓦尔特·本雅明现代性、寓言和语言的种子 2003

9.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 1999

10.刘禾;宋伟杰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 2002

11.钱钟书七缀集 1995

12.陈永国;马海良本雅明文选 1999

13.王宏志翻译与创作 2000

14.项晓敏零度写作与人的自由 2003

15.谢天振译介学 1999

16.许宝强;袁伟语言与翻译的政治 2001

17.钟玲美国诗与中国梦 2003

18.苏珊·巴斯奈特顺从还是强力:重新评价译者的作用

19.Albertini;Bill;Ben Lee Introduction 2000

20.M L Moya;Paula Introduction 2000

21.许宝强;袁伟语言与翻译的政治 2001

22.钱钟书七缀集 1995

23.Venuti;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1995

https://www.360docs.net/doc/665665504.html,wrence Venuti(ed Rethinking Translation:Discourse,Subjectivity,Ideology 1992

25.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 1999

26.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 1999

27.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 1989

28.王宏志翻译与创作 2000

29.谢天振译介学 1999

30.Venuti;Lawrence Rethinking Translation:Discourse,Subjectivity,Ideology 1992

31.项晓敏零度写作与人的自由 2003

32.Foucault;Michel Language,Counter - memory,Practice 1980

33.Derrida;Jacques;Alan Bass Positions 1981

34.陈永国;马海良本雅明文选 1999

35.刘禾;宋伟杰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 2002

36.郭军;曹雷雨瓦尔特·本雅明:现代性、寓言和语言的种子 2003

37.钟玲美国诗与中国梦 2003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魏清巍论译者的身份[期刊论文]-科教文汇2009(13)

2.王荣宁论译者身份的界定[期刊论文]-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09(4)

3.朱玲玉.Zhu Lingyu"文学"翻译活动过程中的"译者身份"[期刊论文]-语文学刊2007(12)

4.王家义.杨源.李小艺.WANG Jia-yi.YANG Yuan.LI Xiao-yi西方译学三种范式与译者的身份[期刊论文]-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4)

5.樊玲.FAN Ling论译者的读者身份[期刊论文]-皖西学院学报2007,23(4)

6.徐美娥全球语境下译者的角色研究[期刊论文]-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5(12)

7.浅析文学翻译中的译者身份[期刊论文]-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4)

8.罗小姝.杨红.LUO Xiao-shu.YANG Hong论翻译的主体——译者[期刊论文]-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9(4)

9.汪根荣译者身份的演变——从"仆人"到"创造者"[期刊论文]-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1)

10.柯贤兵程序性调解话语中调解人的身份认同建构研究[期刊论文]-广西社会科学2011(5)

引证文献(3条)

1.边立红解构主义视阈下的翻译研究[期刊论文]-黄山学院学报 2007(6)

2.袁媛.何小香管窥互联网时代译者的文化身份——《功夫熊猫》里的翻译功夫[期刊论文]-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5)

3.杨春花译者主体性的多功能表现[期刊论文]-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2)

引用本文格式:王玉括.WANG Yu-kuo译者的身份建构[期刊论文]-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5)

译者的文化身份对翻译的影响--以《红高粱家族》为例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李白对庞德和他的作品的影响 2 从中美家庭差异看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 3 小说《飘》中瑞德巴特勒的人物性格分析 4 浅析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以汤亭亭的《女勇士》为例 5 从英汉颜色词的内涵看其翻译 6 基本数字词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与翻译 7 伊莉莎白和凯瑟琳不同性格及命运的分析 8 广告英语标题翻译的修辞特点 9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10 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11 英语语音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研究 12 论中美广告中所反映的文化价值观差异 13 从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看美国对中国意识观念的转变 14 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15 《女勇士》中美国华裔身份危机的探寻 16 The Analysis of Dick’s Deterioration in Tender Is the Night 17 苔丝悲剧的原因 18 英语国家姓氏文化研究 19 论《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基督式人物塑造 20 How to Make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Class Activities Actively 21 浅析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补偿策略 22 Superstition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Festivals 23 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语音差异研究 24 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25 浅析海尔看中国名牌战略实施现状及关键因素 26 论新闻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 27 交际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探究 28 探究哈利波特的英雄成长之路 29 国际贸易中的支付方式及其风险回避 30 基于语料库的中英色彩词文化差异研究 31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构建 32 加工层次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词汇学习 33 山寨文化的反思——发展与创新 34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Wolf Images Between Wolf Totem and The Call of the Wild 35 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研究蔑视女性的词汇表达法 36 试析《推销员之死》中威利?洛曼的美国梦 3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38 《呼啸山庄》和《暮色》系列的对比研究:《呼啸山庄》再次热销引发的思考 39 英语非作格动词语义特征和句法属性研究 40 浅析田纳西?威廉斯剧作《欲望号街车》的同性恋倾向 41 霍克斯《红楼梦》英译本中委婉语的翻译策略研究 42 试论达尔文主义对《远离尘嚣》创作的影响

身份建构的应用研究述评_袁周敏

山东外语教学 Shando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 2013年第2期(总第153期) 身份建构的应用研究述评 袁周敏 (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收稿日期:2012- 03-31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商业会话中语用身份建构的实证研究”(10YJC740126)、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 学研究基金项目“商业会话中的语用身份建构研究”(2010SJB740004)、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苏教师〔2010〕27号);南京大学“985工程”三期改革型项目“当代西方语言学前沿理论研究与应用探索”(NJU985JD05)及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袁周敏(1977-),男,汉族,副教授、博士、硕导。研究方向:语用学。 [摘要] 身份建构的研究业已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焦点问题和语用学研究的前沿课题。本文在综述日常 话语、机构话语和商业话语领域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指出身份建构在研究方法上需要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增加定量分析,语料选择上需要尽可能地选取动态的自然语料;还需要从不同的理论视角汲取营养,不仅从语言结构层面而且需要从会话结构层面动态地分析身份建构的语言表现和工作机制。[关键词] 语用身份;身份建构;日常会话;机构话语;商业话语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献编号] 1002-2643(2013)02-0038-06 The Applied Study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A Survey YUAN Zhou-m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23,China ) Abstract :The study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has been a focus issue in social sciences and pioneering topic in the field of pragmatics.This survey of the related studies in daily conversation ,institutional discourse ,and business discourse ,suggests that the study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should employ a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 ,collect naturally-occurring conversations ,and be approached from differen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It further proposes that in order to make a dynamic analysis of the linguistic realization and working mechanism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the researcher should both explore the linguistic structure and conversational structure.Key words :pragmatic identity ;identity construction ;daily conversation ;institutional discourse ;business dis-course 1.0引言 Yule (1996:4)指出,语用学的特色就在于将语言使用者引进语言分析, 而研究语言使用不能不研究语言使用者的身份, 因为解释话语的产生与理解离不开对交际主体的认识。(陈新仁, 2004)身份建构的研究不仅是人文社会科学“最值得注意的研究焦点”(Du Gay et al.,2000:1)和 “社会科学的中心舞台” (Bamberg et al.,2007:1),是哲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学和文学批评等领域的重大课题(袁周敏,2008),而且业已成为语用学研究的一 个前沿性课题。话语生产者无论在其口头或者书面语篇中都会表达其态度和立场,通过语言的、非语言的资源对其在语篇中的身份进行定位,因此,身份将会进一步引入不同体裁的语用学研究。(袁周敏,2011c ,2012,2013a ,2013b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身份建构的研究需要借助自然语料,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动态地考察其语言表现和工作机制。 2.0日常会话中的身份建构研究 日常会话文献中与身份建构相关的研究集中体

译者对原著文化身份的认同与重构——以《红楼梦》英译本为例

译者对原著文化身份的认同与重构——以《红楼梦》英译本 为例-汉语言文学 译者对原著文化身份的认同与重构——以《红楼梦》英译本为例 宋华 摘要:“文化身份”是一个抽象概念,是各种特性、特征的集合。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身份。当不同民族的文化相遇时,一方会力图“塑造”另一方的文化,于是译者成为了文化传播的向导和文化身份特征的决定者。从《红楼梦》英译本中,我们发现译者一方面不得不认同异族文化;另一方面,他的民族记忆却时时与其新的文化体验发生冲突,进而达到某种程度的交融:这正是译者对原著的文化身份既认同又建构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文化身份认同与重构译者《红楼梦》英译本 一、引言 “文化身份”是个抽象概念,是各种特性、特征的集合。每个民族的成员之间因语言认同而感到亲切。一种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形象,如: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人物等等,这些形象构成民族的精神世界,赋予了群体成员同样的文化身份。正是由于各个民族的价值观念不同,语言各异,精神世界、外在表现形式、生活方式迥异,所以各民族必有不同的文化身份。[1]当不同民族的文化相遇时,一方会竭力“塑造”另一方的文化,译者在这个过程中举足轻重。 按照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理论,文学被看作是“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复合体。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作为读者去理解作者及其作品,又要作为阐释者和传达者,通过语言转换,让原作脱胎换骨,在另一种语

言里获得新生。[2]这就意味着译者对其行为的文化导向负有责任,成为了文化传播的向导、文化身份特征的决定者。译者本人的文化身份及价值取向,决定了他对源语文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他一方面不得不认同异域民族的文化,同时,隐藏在他的意识或无意识深处的民族文化记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与之发生冲突,进而达到某种程度的交融。这就是译者对原著的文化身份既认同又建构的过程。《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迄今有两种影响较大的英译本:一是杨宪益夫妇翻译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二是霍克斯和闵福德翻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研究发现,由于译者的民族性、民族情感和文化背景不同,译者必然受到不同的审美心理和文化取向的影响和制约。这种特殊的主客体对应方式,导致了译者对原著文化身份认同与重构的一系列形态,使得原作在新的解读和诠释中获得了特殊的文化审美价值和意义。 二、译者对原著文化身份的认同 作为文化传播的向导,译者首先发现了与本土艺术截然不同的另一种艺术内容和形式﹑文化观念和审美诉求。译者面向的是本土的各种文化群体,怀着更为开放的姿态和视野,为了拓展本民族的审美视野,丰富本民族的审美趣味,获得新的灵感和艺术启迪,译者会有意识地接受更多的异质文化信息,吸纳有益的多元文化的营养。这时,译者不强求译作必须符合本土主流的利益和价值观,而力求保持源语的真实风貌,较为客观地展现出异域的文化身份。这种翻译,虽然对本国本土占主流地位的文化身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却会带来新的思想和新的价值观念。在《红楼梦》英译本中,就能找到这种文化认同的痕迹。(一)保持原汁原味 (1)……点缀着“岁寒三友”“玉堂富贵”等鲜花草。(第五十三回)

历史上译者的地位

摘要任何翻译活动都离不开译者译者的身份在整 个翻译史上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明确译者的身份与地位无疑能够帮助翻译学明确自身的定位促进其更好更快地发展和完善本文拟穿越历史梳理译者在翻译史主要的几个阶段的地位与身份从而更好地认识译者及其地位明确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译者翻译史译者主体性翻译过程 一引言 任何一种翻译活动都离不开译者离不开译者对原作者 所认识的事物的再认识与再表达译者在其中兼有独特的身份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到底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具有什么样的身份明确这一点无疑会对整个翻译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翻译作品更准确更完美地传达原作的信息本文拟穿越历史以不同的翻译流派为线索梳理译者在翻译史上各个阶段不同的地位与身份从而更好地认识译者把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二译者的奴仆身份 德莱顿John Dryden 认为译者是原作者的奴隶认为奴 隶只能在别人的庄园里劳动给葡萄追肥整枝然而酿出的酒却属于主人谭载喜1991 153 巴托Charles Batteux 则认 为译者处于从属地位原作者是主人译者只是仆人只能紧跟原作者忠实地再现和反映原作的思想和风格不能超越仆人的身份进行创作不能进行任何修改和增减在这样的翻译理念指导下译者地位低下的奴隶或仆人身份形成了译者不但要为原作者和原作负责而且要对译文读者负责要让他们领略原作的优点并得到同样强烈的感受译者受到极大程度的束缚译者主体性也受到极大的限制 三译者的复写者身份 20世纪下半叶语言学理论的蓬勃发展使人们更加深刻 地认识了语言的结构功能性质以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也给涉及语言转换的翻译注入了新鲜血液 语言学派影响较大的翻译家应首推美国的奈达Eugene A.Nida 奈达是语言的共性论者他坚持认为各种语言具有同等的表达力一种语言所能表达的事情必然能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他把翻译定义为在译入语中使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第一是意义第二是文体奈达将交际理论引入翻译研究提出了动态对等后修正为功能对等的标准即译文不但要求信息内容对等而且尽可能在形式上要求对等 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卡特福德J.C.Catford 则以韩礼德 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模式为理论基础提出了文本等值的概念他在界定翻译的性质时说翻译的定义是用一种等值的语言译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源语的文本材料他对形式对应和文本等值作了区别并指出翻译实践的

女性叙事与身份建构

女性叙事与身份建构 从1949年至今,女性文学在短短六十年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女性文学和女性写作、女性意识和女性话语作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议题之一,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已有的研究大多把目光聚焦于80年代后的女性文学,对80年代之前的女性叙事关注不太多,有学者甚至提出从建国后到80年代初没有真正的女性文学;同时,对女性意识和女性话语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个作家或作品的个案研究上,在宏观层面上关注度不够。本文力图以女性主义理论为背景,立足于具体文本分析,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对建国后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和女性话语的演变轨迹进行探索,并对各个时期的女性文学的特征加以研讨和总结。第一阶段,性别的同化和隐没。女性意识和女性话语在“十七年”文学中成为隐没的潜流暗藏在文本背后,通过对宏大叙事和革命话语的附和以获取存在的可能,女性意识始终以一种隐晦的姿态暗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包涵着独有的特质和复调的意味。但是,这样的叙事方式也面临着难以解决的危险:过度的依附最终会导致女性话语的自我消解。第二阶段,性别的凸显。“文革”结束以后,社会政治的巨大变动,带来了文化运动和文学实践的变革,女性文学迎来一个新的成长空间。截止90年代,女性意识完成了从苏生到成长的艰难历程。以85年为界,80年代初期,女性意识以启蒙主义为外壳开始在文本中崭露头角,并带有一定的女权主义色彩,但此时女性的个人体验仍未摆脱父权话语的干扰和制约,女性文学中仍自觉不自觉的流露出对父权话语的皈依情态。1985年以后,随着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

和女性意识内核的位移,女性个人化的情感体验和欲望经历开始进入文本系统,女性意识在文本中趋向自觉,女性话语得到重构的机会,女性文学迎来了一个发展高峰。第三阶段,个人化的女性写作。9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全球化进程加强、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兴起使得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而剧烈的变化。知识分子的理想情怀和政治乌托邦被现实力量击碎。这样的文化背景无疑给女性文学带来了绝妙的发展契机和空前自由的创作氛围。特别是95年世界妇女大会召开之后,女性意识强势觉醒,女作家们大声表白自己对重建女性人文世界和女性话语体系的强烈诉求,她们从女性经验和女性视角出发,自觉地探寻女性的生存现实和性别意义。女性文学成为文坛上迅速崛起的新生力量,女性作家人才辈出,女性小说大量涌现,创作风格多元变化,女性叙事走向成熟。个人化和私人化的女性写作成为女性文学的主流。女性文学从边缘化走上历史的前台,在美学和诗学的层面取得巨大的成就,并通过反抗男权和自我发现的双重方式,试图建构与男权文化平等对话的女性话语体系。

论译者身份的界定

论译者身份的界定 摘要:关于译者的身份,历来翻译界就有“仆人”说和“主人”说之争。本文先从历 时性出发,先评述中西翻译史上关于译者身份的种种说法,再从共时性分析译者 在翻译中所发挥的作用,最后,结合作者、译者在、读者三者的关系,试图重新 界定译者的身份。 关键词:译者身份界定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2- 一、引言 自从盘古开天地,部落,民群间相互交流有赖于翻译。译人应天时、地利、人和而生。某 种程度上人类文明史也就是一部翻译史。翻译人员在人类文明的传播、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 然而,从历时的角度来看,对于译者的身份有两种迥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观点认为译者 是隐性的—译者的地位卑微低下。在一些传统译论中,译者之角色与地位历来是在依附性与 被动性的话语谱系中得以定位的。如“译者,舌人也”;甚至更加负面的形象,诸如“应声虫”、“作者肚子里的蛔虫”。另一种观点认为译者是显性的,这是对前一种观点的强烈回应,认为 译者是“征服者”、“主人”、“施暴者”。这些言论具有合理的一面,符合当时的潮流和趋势, 但亦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掩盖了译者的在翻译中的实际地位。 那么究竟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新世纪如何界定译者的身份?笔者拟从 历时的角度开始,先评述中西翻译史上对译者身份的种种说法,再从现时角度及译者、作者、读者三者的关系来探讨、商榷翻译中译者的身份,试图重新界定译者的身份。 二、历时对比 (一)中国翻译史上译者的身份 中国的翻译史可谓源远流长。然而关于译者身份的言论却是凤毛麟角。最早关于译者的记 载见于《周记》和《礼记》两书,《周记.秋官》:“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 之言而喻说焉,以和亲之。若以时入宾,则协其礼与其言辞传之。”汉代与匈奴的战乱频繁,译官的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史记》和前后《汉书》大抵不提译人。佛经翻译是中国翻译 史最波澜壮阔的事情,其间涌现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佛经翻译家,如安世高、支娄迦谶、支谦、竺法护、鸠摩罗什、玄奘。他们提出了一些关于翻译方法和技巧的言论,但涉及译者身份的 言论却寥若晨星。 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影响深远。许均尊严氏为我国近代译学之父,指出“严复的信达 雅三难说,……表现出译者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对译事的自觉追求……并提出明确的标准来规范 自己的实践”(许均,1998)。严复是中国翻译史上第一个体现了译者主体地位的大翻译家。 (二)西方翻译史上译者的身份 与中国截然不同的是,西方一有翻译,就开始关注译者的身份。罗马帝国时代,翻译的 目的是使外来文化归顺并溶入目的语文化,从而丰富目的语的审美情趣,因此采取掠夺式的 翻译,是否准确传达原作的语言内涵和语义内涵,不是译者的首要考虑。到了公元四世纪, 哲罗姆甚至宣称译者把原文的思想内容看作囚犯, 利用征服者的特权将其移植进目的语。尼采说得更清楚,“翻译意味着征服”。中世纪英国的阿尔弗烈德国王对原作采取一种随心所欲的 态度,译者应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取舍。翻译具有极大的灵活性,译者是征服者,是主人。

身份建构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65665504.html, 身份建构研究综述 作者:范宏雅曹恒平 来源:《教育界·上旬》2017年第09期 【摘要】研究以身份建构为关键词,检索不同视角下的身份建构研究,挖掘身份建构的哲学渊源,探究其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发展轨迹,最终以身份建构研究的语言学转向为落脚点,梳理近几年身份建构在语言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展望其进一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身份建构的进一步研究做出指引。 【关键词】身份建构;哲学渊源;多视角;语言学转向 一、身份建构思想的哲学渊源 建构主义是身份建构研究的哲学基础。从古希腊哲学探究世界本源的本体论研究到近代哲学研究认识的起源、人的认识能力以及认识方法的认识论都渗透着主客二分的观点态度。这一观念在康德、维科、库恩、皮亚杰等哲学家的主张中受到挑战,他们强调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认识的主客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这一系列的思想主张为建构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土壤和营养来源。 建构主义认为主客体是不可分割、相互作用的,一切知识和现象都是建构起来的,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和建构。人对世界的认识是在其原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地建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的实践活动建构其知识。建构主义思想促进了社会建构论的形成。社会建构论主张身份是个体在社会实践、社会交际过程中动态、能动地建构起来的不同的角色、形象。在这一过程中,语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反映不同个体的身份,而且对个体的身份起着建构作用。语言与身份的关系在社会建构论中得到关注和探究。 建构主义为身份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更多学者注意到身份的动态建构特征,并对身份的建构方式进行了探讨。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身份从“主体固定不变的特征”发展到“动态建构的结果”,语言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受到更多关注。 二、身份概念的提出和初步研究 “Identity”(身份)最早的使用记录是“identitie”一词,主要表达内容等方面的同一性。有 关身份的研究则开始于社会学领域,并在社会心理学领域进一步扩展和深化,早期研究成果以社会身份理论和身份认同理论为主。 (一)社会身份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

身份建构研究综述

2016年第33期(总第237期) 理论研究 身份建构研究综述 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范宏雅 韩 冰 【摘 要】身份及身份建构研究业已成为人文社科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文章从身份建构的哲学基础出发,对社会心理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等角度的身份研究现状进行一一梳理与回顾,并认为目前亟待创建一套系统的、整合的模式来进行身份研究。 【关键词】身份建构研究 哲学基础 社会心理学 语言学界 身份原本属于哲学范畴,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身份研究已成为人文社科的热门话题,来自哲学、传播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的学者都对身份产生兴趣并进行了相关研究。 一、身份建构研究的哲学基础 20世纪80年代建构主义哲学思潮的兴起,颠覆了实证主义和实在论的思想,同时也为身份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建构主义产生于有关认识论问题的探讨。西方传统哲学的主流任务是认识事物本身,认识独立于人们思想存在的本体世界。如苏格拉底的形而上学、柏拉图的绝对主义和亚里士多德的本质主义都崇尚“真理主义”,希望通过理性思维找到能够回答世间一切问题的道理。而建构主义则持相反观点,认为本体世界不可能独立于人们思想之外,人们也不可能认识这个世界。 古希腊时期建构主义已有萌芽,早期的代表人物是霍布斯和维科,但真正使建构主义思想产生很大影响力的是康德哲学。康德对“人是认识主体”的强调、黑格尔的“历史性建构主义观”、马克思“生产实践与建构主义的结合”以及近现代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维果茨基的“心理建构的文化历史观”、库恩“社会协商的知识观”以及福柯等不同领域学者的研究极大地推进了建构主义的发展[1]。他们的思想构成了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反对本质主义,认为不存在事物唯一的本质,所有的东西都是建构的,而进行社会建构即认识过程主要是通过人际交往互动实现的,其中语言起到了媒介作用。建构主义认为社会互动即主客体互动才会产生社会意义,因此主客体是密不可分的。这与实证主义的主客二分、相互对立的观点也是完全相反的。 建构主义发展过程中引进了身份这个社会性因素。亚历山大·温特第一次系统地对身份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但也有学者批判他忽视了互动过程中语言的作用。社会建构论则弥补了这一缺陷。社会建构论主张社会建构主要通过语言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语言不仅仅是表达媒介和工具,更是与思维相关的独立存在的范畴,而身份则是通过彼此叙述而产生的主体间认同,是社会语言建构的结果,同时身份也需要通过语言来维持和发展[2]。 二、社会心理学角度的身份建构研究 社会心理学对身份建构进行的研究[3],主要包括三种路径。 (一)以社会身份理论为代表的社会学路径 20世纪50年代末,社会心理学家Tajfel和Turner提出了社会身份理论。基于“微群体实验范式”的实验,Tajfel提出社会身份对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内群体偏向和外群体歧视。他认为社会个体建构自己和他人的身份由三个过程组成: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之后Tuner和Hogg等在社会身份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我分类理论,认为自我 概念是个体有关自我的一组认知表征,以自我分类的三种形式存在:人类是自我的最高水平、内群体—外群体的中间水平和处于低级的个人自我分类。 (二)以身份理论为代表的心理学路径 20世纪60年代末,Stryker在Mead的符号交互作用理论和James的自我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身份理论,认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多层面的自我之间存在联系。多层面的自我中最容易被激活,从而对社会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称为身份凸显。不同情境中某种身份的凸显程度是由一个人对某一角色的承诺程度决定的。 (三)以身份的自我方位模式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路径 Simon(2004年)的身份自我方位模式[4]则是社会学、心理学和社会认知途径的结合。他认为自我包含个人属性和自我特征,包括个人品性、能力、外表特征、行为特征、社会角色等一些可操作的具体层面。这几个主要属性体现了身份本质上具有认知性和社会性。 (四)其后发展 之后学者主要关注多重身份及身份确认。学者们(McCall etc.)通过研究发现多重身份有益自我健康,但多重身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也受到种族、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身份确认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社会结构的稳定性。身份不能被确认时,个体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这些情绪的种类由身份种类决定,强度则取决于多种因素,身份确认失败的后果可能会改变身份。 三、语言学界对身份建构的研究 (一)Sacks的成员分类分析 在成员分类分析研究中,Sacks(1992)通过经典的例子“The baby cried. The mommy picked it up.”说明了类别的重要性。他将身份看作是展示隶属于某个社会类别成员的特征,指出个体的多重身份是存在的,但重点是从多重身份中特别挑选出来的某个身份所起到的作用,因为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个社会类别的特点以及实际言语互动中达到的目的。 (二)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5]领域中,变异研究始于1960年末Labov 等人对语言使用异质性的考察,认为语言变异与社会阶层、性别等社会变量是本质对应的关系;言语社区理论中Bloomfield等指出言语社区内部具有同一性,不同言语社区之间具有差异性;由Lave和Wenger提出的实践社区理论以实践为基础,主要研究个体如何通过实践活动进行身份的构建;戈夫曼和拉波夫认为人们通过叙事来进行身份的建构,叙事语篇的风格、方式等都会体现叙事者身份建构的某些层面;其他角度的研究还包括语言选择和身份建构之间的关系、语言身份分析的原则等。 (三)经典语用学理论 相关语用学理论并没有直接涉及身份和身份建构研究,却在某种程度上暗含了交际主体身份的思想。例如Austin的

论译者的主体性

论译者的主体性 【摘要】:译者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策略,翻译行为和翻译能力对译文的面貌产生重大的影响。译者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思维,文化立场和价值观的个体,其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会在从选择原语文本、制定翻译策略、解决翻译困难、到追求翻译目的的整个过程中得到体现。译者作为个体在某些时候对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而译者作为一个群体在译介原语文化和丰富译语文化,从而推进人类文化的整体历史进程上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迄今为止在翻译理论中有关于译者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深厚的体系。译者的语言能力和翻译技巧还是翻译评论中较为关注的话题,而较深入的探讨则停留在译者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及其建构和颠覆文化的作用这一层面。关于译者的主体性因素如态度、动机、文化价值观念、偏见、目的和其本身的历史性等对翻译过程、译文和译语文化的影响还没有全面的研究。因此,本论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较为深入地描述译者及其主体性的工作机制,从而推动对翻译活动本质的进一步理解。本文以译者为核心,从选材,决定翻译策略,选择翻译方法,对文本的处理,和对人际关系的协调等方面探讨译者的翻译行为,从而证明本研究的两个核心命题:其一,翻译是一个由人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者占主导地位。其含义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翻译是译者对原作的阐释;其次,译文是译者就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等进行选择而产生的结果。其二:翻译过程是译者在文化、社

会和个人因素的制约下发挥其主体性的过程。本论文分为五章,外加导言和结束语。在导言中,笔者从中西翻译史的角度,指出译者地位长期边缘化的历史事实,分析了边缘化的根源。笔者认为,中国译者地位边缘化首先是由于中国文化长期自视为世界中心的社会文化心态所造成。和外族文化的交流很多时候并不受重视,翻译长期被视为达到某些政治目的的工具,因此,译者的身份自然也不会有重要的地位。其次,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导致对译者的认识要么过于简单化,把翻译的得失归为译者的语言能力和职业素养;要么过于神秘化,认为译者的能力完全是天生的才能,是无法解释和描述的。这两种认识阻碍了对译者的深入研究。第三,在历史上,很多译者同时是著名的学者、作家、政治家或政府官员等,后者所代表的更为崇高的社会地位也使他们的译者身份显得无足轻重。而在西方,译者地位的边缘化首先源于圣经翻译的传统。圣经翻译要求译者抹杀自己的个性,成为上帝之言的忠实记录者。其次,与中国较为相似的,在西方很多著名译者也有较为引人注目的其它身份,如作家:而对与普通译者来说,他们通常接受赞助人的委托进行翻译,对翻译决策没有话【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翻译策略社会文化制约因素翻译目的翻译人际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