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的身份建构
“主体间性”理论下的译者身份
传 统 翻 译 研 究 中 。译 者 身 份 被 边 缘 化 ,
1 翻译 “ 主体 间性 ” 的兴起
西 方 哲 学 自 1 纪 的 笛 卡 儿 开 始 ,就 鲜 明 地 把 人 的 主 7世
译 者被 称 为 “ 隐身 人 ” “ 仆 ”“ 仿 者 ” “ 人 ” “ 声 筒 ” 、奴 、模 、舌 、传 。 解构 主 义 翻 译 观认 为 ,译 者 是 创造 的主 体 ,原 文 依 赖 译文 才
是 一 个包 括 作 者 、译者 和 读 者 甚 至还 包 括 出版 者 、赞 助人 等 是 一 个包 括 作 者 、译者 和读 者 甚 至 还包 括 出版 者 、赞 助 人 等 在 内 的复 杂 群 体 主 体 系 统 。鉴 于 翻 译 活动 的 复 杂 性和 各 因 素 之 间 的相 关 性 ,本 文认 为 翻译 主 体 主要 包 括 作 者 、译 者 、读 者 、译 人 语 环境 中 翻译 的发 起 者 。 因此 ,翻译 主 体 间 性 主要 体 现 在译 者 与 原 作 者 、译 者 与 译 人语 读 者 、译者 与 译 人语 环 境 中 翻译 的发 起 者 三种 关 系 之 中 。
者 之 间并 不 是 单 一 的 “ 话 者 ” 关 系 ,或是 主仆 关 系 ,而 是 传 平 等 的主 体 间 对话 关 系 。既 然 是对 话 关 系 ,翻译 就不 是某 一 方 垄 断 了话 语 权 的独 自 ,也 不 是 译 者 对 原 作 者 的 “ 影 随 如
性 ,而是 对 主 体 性 的 重新 确认 和 超 越 ,是 个 性 的 普遍 化 和应 然 的存 在 方 式 。 翻译 研 究 在 方 法 论上 经 历 了三 个 阶 段 。一 是 主 观 经验 主 义 的 翻译 研 究 阶 段 ;二是 以寻 找 客 观规 律 为 主 要 内 容 的 翻 译
从《史记》厚翻译看译者主体性——以倪豪士英译本为例
ENGLISH ON CAMPUS2022年11期总第607期从《史记》厚翻译看译者主体性摘 要:厚翻译需要通过注释和相应的修饰将文本定位在丰富的文化和语言背景中,在该翻译策略指导下,译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丰富文化语境。
本文以倪豪士(Nienhauser)团队英译《史记》为例,探讨了《史记》厚翻译过程中体现的译者主体性,表明倪译本正文和辅文呈现史学性与兼顾文学性的特点,以期促进译者主体性多视角研究,为典籍外译工作带来新的启示。
关键词:厚翻译;译者主体性;倪豪士;《史记》英译作者简介:付荣荣(1997-),女,河南安阳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高云峰(1968-),男,四川双流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师教育,语言测试,ESP教学与翻译。
一、引言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翻译理论研究由语言学视角转向文化学视角,学术界对翻译行为、翻译动机、翻译决策、翻译方法和社会文化语境的研究越来越重视译者发挥的创造性作用,译者主体地位逐步得到确立。
翻译理论研究形成了从“原著中心论”到“译者主体性”的转向。
陈大亮明确否定原作者是翻译主体,并表明译者是翻译主体,作者是创作主体,读者是接受主体。
因此,译者作为翻译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其主体性的发挥自然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史记》英译本研究也是如此,研究者越来越关注译者主体性。
目前,《史记》英译本各具特色,但关注度较高的版本分别是华兹生译本、倪豪士团队译本和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译本。
经过对比研究华译本、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译本和倪译本发现,倪译本最大的特色在于坚持最大限度地忠实原著,包含大量详细注解,注重文学性与史学性,同时也尽可能兼顾可读性。
二、厚翻译与译者主体性美籍非裔翻译学者阿皮亚(Appiah)认为,从语言哲学方面来看,翻译时,我们最感兴趣的不是意义,在许多情况下,正如谚语翻译一样,获得正确意义甚至不是理解的第一步。
“叙事建构”视阈下利玛窦的译介身份——以《坤舆万国全图》为例
“叙事建构”视阈下利玛窦的译介身份——以《坤舆万国全
图》为例
李佳
【期刊名称】《现代语言学》
【年(卷),期】2024(12)5
【摘要】利玛窦作为明末中西文明交流互通的第一人,利氏译著的《坤舆万国全图》第一次突破了国人“天下观”的眼界限制,创造了明末西学东渐过程中“世界意识”的思想启蒙。
利玛窦在其译介活动中具有多重身份,从叙事理论的角度来看,利玛窦
不再单纯地凭借其译者身份将西方科学通过翻译转换为国人可以识别的文字,而是
通过多重叙事身份的建构与结合,在其译著中进行有选择的“再叙事”。
为了进一
步对利玛窦译介活动中所建构的不同身份进行研究,本文将以利氏《坤舆万国全图》为例,借用蒙娜·贝克(Mona Baker)的叙事建构理论对利玛窦在《坤舆万国全图》译介中的叙事身份进行解析,探究更多非文本因素对其身份建构的影响。
以史为鉴,借
以利玛窦叙事身份的建构总结历史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阐释叙事身份建构在当代文
明交流互鉴背景下的启示。
【总页数】7页(P189-195)
【作者】李佳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安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
【相关文献】
1.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对国人世界观的冲击
2.“中国意识”的视觉传播与构建——基于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的考察
3.南京博物院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藏本之诠注
4.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
5.南怀仁《坤舆全图》与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比较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译者文化身份对翻译的影响
译者文化身份对翻译的影响1. 引言1.1 译者文化身份的定义译者文化身份指的是翻译者所处的文化背景和身份认同。
每个翻译者都具有独特的文化身份,这种身份不仅受到个人经历、教育背景、语言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还受到所处的社会、历史、宗教等方面的影响。
翻译过程中,译者往往会将自己的文化身份融入到译文中,从而影响到最终的翻译结果。
译者文化身份的定义涵盖了翻译者所属的国家、民族、语言等方面,这些因素决定了译者在面对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转换时所持有的认知方式和价值观。
译者文化身份的深刻理解对于进行准确、得体的翻译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将自身文化身份的特点融入到翻译中,才能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和情感。
译者在进行翻译时需要认真思考自己的文化身份,以便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传播的目标。
1.2 翻译中的文化身份意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文化身份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化身份是指一个人所属的文化群体,包括民族、地域、宗教、历史、习俗等方面的身份。
翻译是一项跨文化沟通的活动,而译者的文化身份意识会直接影响其对原文的理解和对译文的选择。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根据自己所属的文化背景来解读原文内容,从而影响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译者的文化身份意识还会影响其选择性地吸收和传递原文的文化信息,从而在翻译中体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因此,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应意识到自己的文化身份,并尽可能客观地对待原文内容,保持中立和客观,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同时,译者也应该不断扩展自己的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翻译的能力,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2. 正文2.1 译者文化身份对翻译选择的影响译者的文化身份对翻译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文化身份包括译者的种族、民族、国籍、宗教信仰、社会地位等因素。
这些身份会影响译者对文本的理解、价值观和偏好,从而直接影响翻译的选择。
首先,译者的文化身份会影响其对原文的理解和解释。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导致不同的理解角度和诠释方式。
在翻译选择时,译者会根据自己的文化认知和情感体验来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这可能导致译文与原文有所出入。
语言顺应论视角下的语用身份建构研究以医疗咨询会话为例
语言顺应论视角下的语用身份建构研究以医疗咨询会话为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从语言顺应论的角度出发,探讨语用身份建构在医疗咨询会话中的重要作用。
语言顺应论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学理论,强调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过程中需要根据语境和交际目的灵活调整自己的语言策略,以达到有效的交际效果。
在医疗咨询会话中,医患双方的身份建构不仅影响着会话的进程和效果,还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疾病认知和治疗决策。
因此,本文将以医疗咨询会话为例,深入剖析语用身份建构的过程和机制,以期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医患沟通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具体来说,本文首先将对语言顺应论和语用身份建构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阐述,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然后,通过收集和分析真实的医疗咨询会话语料,揭示医患双方在会话中如何运用语言手段建构和调整自己的身份,以及这些身份建构行为如何影响会话的进程和效果。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医患身份建构与疾病认知、治疗决策等方面的关系,揭示语用身份建构在医疗咨询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还将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以期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进行医患沟通,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剖析医疗咨询会话中的语用身份建构现象,揭示其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医患沟通效果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理论框架:语言顺应论语言顺应论,源于语用学的研究领域,主张语言使用是一种动态顺应的过程,其中语言使用者基于内部和外部因素,如社会、心理、认知等,在语言交际中灵活选择语言策略,以达到交际目的。
该理论的核心在于强调语言使用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以及语言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关系。
在医疗咨询会话中,语言顺应论为分析医患之间的语用身份建构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
根据语言顺应论,医疗咨询会话中的语言使用是一个动态的顺应过程。
医生和患者在交流过程中,不仅会根据对方的言语行为、身份地位、心理状态等内部因素,还会考虑到社会文化规范、医疗制度、情境语境等外部因素,从而灵活调整自己的语言策略。
【译者身份和作者形象辨】译者身份
【译者身份和作者形象辨】译者身份一前言文学翻译是跨语境的审美交际行为,译者是文学翻译当之无愧的主角。
近年来我国译论界在关于翻译的主体问题上,正确地强调了译者的作用,这几乎是翻译主体研究的一个共同点。
上世纪90年代初,罗新璋指出:“翻译理论中,抹煞译者主体性的论调应少唱,倒不妨多多研究如何拓展译者的创造天地,于局限中掌握自由。
……今后的翻译理论里,自应有译者一席之地”(罗新璋1994)。
这一号召功不可没。
之后,穆雷曾撰文对翻译主体的特殊人群――翻译家在中国的研究情况,做了详细的回顾和描述(穆雷、诗怡2003)。
许钧的《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实际上是研究翻译主体即翻译家的一本专著。
应当指出,个别学者在强调译者的时候,片面地认为译者是唯一的主体,从而忽视了包括作者在内的其他主体的存在。
我们不妨对译者身份和作者形象做一下具体分析,以便更好地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译者的身份如今,译者从传统观念中的奴仆地位一跃而上升为文学翻译行为的一个创造主体。
译者身份问题,是翻译主体研究的重要内容。
关于译者的身份一向有许多比喻,中国传统译论中对译者最典型的比喻是“仆人”说,或“一仆二主”说。
中外译论中将译者比喻成:舌人、媒婆、戴镣铐的跳舞者、传声筒、应声虫、画家、摄影师、桥梁、摆渡人、协调人、叛逆者、不忠的美人和隐形人等等。
这些对译者的称谓,反映了人们不同的观点,既有对译者作用的肯定,也有对译者的误解和对翻译本质的不明确。
为了说明译者的身份,我们有必要考察一下翻译在整个人类文化史上所起的作用。
翻译之于人类文化史的作用,非其他精神活动形式所能代替。
翻译对于人类文明起着根本性的作用,越是影响深远的文明,越有渊源,越离不开翻译继承与传播。
人类文化几乎全是靠了借鉴和引用外来语的成果而得以完善和发展的。
外来文化通过翻译,将文明、宗教和政制带给世界人民,原初文明的根苗就这样散布到世界各地,并扎根异域开花结果。
例如,苏美尔人将文明带给巴比伦的闪族人;雅弗人带给希腊人;罗马、基督教带给未开化的民族;拜占庭、瓦利亚基人、南斯拉夫部落带给东斯拉夫人等等(《周边集》1998:423)。
作者的身份建构——对解构主义作者消亡的重新思考
作者的身份建构——对解构主义作者消亡的重新思考杨琴【摘要】近年来,翻译理论界以结构主义为核心的语言中心论受到了解构主义的残酷打击.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认为译者是创造者,作者已经死亡,"作者之死"剥夺了作者在翻译活动中的话语权,消解了其权威性,赋予了译者更大的理解和阐释自由,但它也同样导致了译者主体性的任意发挥和意义的无限衍异.本文拟从主体间性的角度让作者死而复生,以促使翻译研究有序地发展.【期刊名称】《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30)007【总页数】2页(P97-98)【关键词】作者;解构主义;主体间性【作者】杨琴【作者单位】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广东,广州,5113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翻译作为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总是涉及到以两种语言承载的主客体:作者-原文-译者-译文-读者。
在这些错综复杂的主客体关系中,涉及到了人的要素:作者、赞助者、译者、读者。
传统的翻译理论在二元对立认识论哲学的影响下,作者中心论占据了绝对统治地位,译者必须“隐身”于作者,翻译中任何带有译者个人色彩的痕迹都是不可以接受的。
作者神圣不可侵犯,译者成了被动接受者。
作者与译者的关系被形容为“舌人”、“媒婆”、“译匠”、“翻译机器”、“画家”、“一仆二主”等。
近年来,这种以结构主义为核心的语言中心受到了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中意义不确定论的冲击。
解构主义以摧毁逻格斯中心主义为目标,它否定意义的终极性,他们将原文作为不确定之物,否定文本的意图、主题、中心本身。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认为译者是创造者,译者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寻找原文意义,这样伴随着作者的消失而迎来了译者的诞生,使译者获得了空前的自主权:翻译不仅可以按译者的理解去翻译.而且还可以改写,作者消失以后,译者可以对原作进行无限地阐释。
虽然解构主义的这些思想对于提高译者的创造性有着积极意义,但是笔者认为,应当认识到解构主义思想在翻译实践中的负面影响,从而更加重视作者的作用,如果对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意义不确定论放松警惕,则可能会把译者的翻译过程引向绝路。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泽比较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泽比较作者:周婵来源:《文学教育》 2018年第5期内容摘要:儿童文学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对于儿童文学的翻译也不被大多数学者所青睐。
但是笔者认为,随着儿童文学地位的提升,对儿童文学的翻译也应该给予相当的重视。
本文以许虹和李文俊对《秘密花园》的两个译本的分析对比,从词汇、语气和性别分别对两个译本进行探索研究。
对比发现,两位译者在选词、表达方式,以及对于男性形象、女性形象等层面的翻译都凸显出了性别因素的影响。
由此突出女性在儿童文学中以及在儿童文学的翻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女性儿童文学《秘密花园》翻译译本美国作家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在英国少儿文学界享有盛名。
她一生创作了二十余部儿童文学作品,其中儿童小说《秘密花园》(TheSecretGarden,1911)是其最著名、最成功的作品。
它三度被拍成电影,被制作成卡通片,两度被改编成音乐剧,被改编成的话剧于1991年获戏剧托尼奖。
该小说之所以如此吸引人,是由于其引人入胜的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也由于它包含了20世纪西方文学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几个重要主题。
除此之外,还由于它体现了作者的女性主义思想。
而性别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翻译的因素,译者的性别意识不仅能够影响其对原作本身的理解,还会影响译者选词以及表达方式,进而影响到读者对文本的理解,本文首先探究女性主义与儿童文学的关系,然后对女性主义翻译观进行综述,再对比《秘密花园》两个译者译本的具体翻译文本,总结出我们更好的对待翻译中的性别因素的方法。
一.女性主义与儿童文学女性主义发端于十八世纪末期的欧洲,它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和政治运动,产生于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之中。
女性主义者认为,在父权制社会里,男性主宰了一切,是社会的主体,而女性没有发言权,是沉默的客体。
因此,她们的目标不只是政治制度的改良,而是更彻底的社会文化变革,包括政治、文化、宗教、婚姻、家庭等一切领域。
试析口译中译者身份的构建
以奥 巴马就 职演 讲为例 , 了演讲者身份 的构建 的文化因素和译者 身份的实现过 程 , 而探讨 译者在文 化交 际中所承担 的 揭示 进 任务 以及 由此 而对演讲主体 的形 象产生的影响 。
we k n d,a c n e u n e o re n re p n i i t n t e aee o s q e c f g e d a d ir s o sb ly o h i p r fs me a t o . o
、
文本 合作 与译者的 自我规范
近年来 , 口译研究 越来 越多地涉及 了特定环 境及言语 行 为, 并把交际语境作 为了基本 的分析单位 。实际上 , 知识 总 “ 是 隐含 了某领域具体或概念 化的行为 , 而知识 的认知 总是 暗 示从 元领域注视这一行 为的 观察者 ” 。本文 中, J 我们采 用
原 文 1 O r nt n i a w r gis a f . u a o s t a 。aa t a rah g i n r— eci n
n t o k o voe c a d h te . Ou e o o i b d y ew r f iln e n ar d r c n my认 知结构 . 口译 过程 中, 人们一 般认 为三个基本 的策略对译 者来说 是不 可或缺的 , 即前 期研 究 、 标题 和省略。现 以奥 巴马 的“ 就 职演 说” 为例 , 进一步分析 口译 中译 者所 需要的策略及方法 。
首先 , 研究涉及 了永久记忆 的知识储备 , 前期 比如 , 国 美
而非来源 于永久记 忆所 储知识 的认 知反应 。安德森 和 芮维
译者身份的认识和理解
译者身份的认识和理解
译者身份的认识和理解
认识和理解译者身份有助于更有效地完成翻译。
本文将对译者身份的不同方面作出全面的分析,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职业身份。
首先,译者必须承担沟通桥梁的角色。
在翻译过程中,他们负责将原文中的概念和意义正确地传达给目标语言读者。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被认为是一个桥梁,使原文与译文之间的信息和意思能够有效地传达给读者。
因此,译者需要掌握两种语言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以便将原文中的内容正确地表达出来。
其次,译者必须具备文学和语言技能。
他们需要将文学作品,语言和写作方式正确地翻译成另一种语言,以保持细节和语义上的精确性。
译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并具备优秀的翻译技巧,如句法和语法熟悉,保留原文信息的能力,以及采用确切、充分和适当的表达。
此外,译者必须明白文本的文化差异。
他们必须了解原文和译文之间文本文化的描述差异,以及语言之间的文化内涵。
因此,译者不仅要掌握语言技能,还要知道文化背景,以便尊重原文的文化差异,同时使译文在语义上也不会出现差异。
最后,译者需要明白自己的职业责任。
他们不仅负责读者的满意,也负责翻译活动的道德和专业发展。
因此,译者需要根据客户要求,全面考虑文本的特殊性,尽可能准确地翻译出文字,并确保翻译文本
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总之,译者在翻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负责沟通,还负责准确翻译文本,同时保持文本的完整性和文化的尊重。
理解行业的职业身份,就能够更好地完成翻译任务,以确保文本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论译者身份的界定
论译者身份的界定摘要:关于译者的身份,历来翻译界就有“仆人”说和“主人”说之争。
本文先从历时性出发,先评述中西翻译史上关于译者身份的种种说法,再从共时性分析译者在翻译中所发挥的作用,最后,结合作者、译者在、读者三者的关系,试图重新界定译者的身份。
关键词:译者身份界定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2-一、引言自从盘古开天地,部落,民群间相互交流有赖于翻译。
译人应天时、地利、人和而生。
某种程度上人类文明史也就是一部翻译史。
翻译人员在人类文明的传播、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从历时的角度来看,对于译者的身份有两种迥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是观点认为译者是隐性的—译者的地位卑微低下。
在一些传统译论中,译者之角色与地位历来是在依附性与被动性的话语谱系中得以定位的。
如“译者,舌人也”;甚至更加负面的形象,诸如“应声虫”、“作者肚子里的蛔虫”。
另一种观点认为译者是显性的,这是对前一种观点的强烈回应,认为译者是“征服者”、“主人”、“施暴者”。
这些言论具有合理的一面,符合当时的潮流和趋势,但亦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掩盖了译者的在翻译中的实际地位。
那么究竟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新世纪如何界定译者的身份?笔者拟从历时的角度开始,先评述中西翻译史上对译者身份的种种说法,再从现时角度及译者、作者、读者三者的关系来探讨、商榷翻译中译者的身份,试图重新界定译者的身份。
二、历时对比(一)中国翻译史上译者的身份中国的翻译史可谓源远流长。
然而关于译者身份的言论却是凤毛麟角。
最早关于译者的记载见于《周记》和《礼记》两书,《周记.秋官》:“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喻说焉,以和亲之。
若以时入宾,则协其礼与其言辞传之。
”汉代与匈奴的战乱频繁,译官的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史记》和前后《汉书》大抵不提译人。
佛经翻译是中国翻译史最波澜壮阔的事情,其间涌现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佛经翻译家,如安世高、支娄迦谶、支谦、竺法护、鸠摩罗什、玄奘。
朱生豪《威尼斯商人》译本中夏洛克的形象建构
143[摘 要] 通过对比分析《威尼斯商人》原文与朱生豪先生的译本,结合译本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对朱生豪译本《威尼斯商人》中建构的人物夏洛克进行解读,探究译本中塑造的夏洛克形象。
从形象学视角对译者从“自我”角度建构的夏洛克“他者”形象与原作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能够让我国读者对《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人物形象有更深刻的理解。
[关 键 词] 《威尼斯商人》;形象学;夏洛克;形象建构朱生豪《威尼斯商人》译本中夏洛克的形象建构何汶悦《威尼斯商人》创作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罗马复兴时期,作品讲述了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其好友追求心仪的姑娘,将自己的船作抵押向夏洛克借贷,二人签署了极其恶毒的协议,如果安东尼奥不能按时还钱,夏洛克便可以从安东尼奥身上割取一磅肉作为赔偿。
后来安东尼奥没有按时还款,夏洛克便坚持让其割肉还债,最终夏洛克将安东尼奥告上法庭。
在法庭上,鲍西娅扮作安东尼奥的律师,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夏洛克进行辩论,揭穿了夏洛克的阴谋,救下了好心人安东尼奥,夏洛克因此败诉,被剥夺宗教信仰并被没收全部财产[1]。
朱生豪在苦难与屈辱中更加坚定了要为中华民族争一口气的志向。
朱生豪主张翻译莎剧要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而对于逐字逐句对照式硬译则不赞同,他力求译作之完美,遇到晦涩难懂之字句,便进行反复斟酌推敲,最终翻译了《威尼斯商人》这部宏伟巨作。
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承担了这项历史使命,在民族受到压迫和威胁时,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利用翻译来拯救国家和人民的使命。
1936年上半年,他正式动笔翻译。
在当时艰难的环境中,朱生豪没有前辈可以请教探讨,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可以参考,只有两本词典供他参考,他付出了难以想象的精力和努力来完成他的翻译。
他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全部献给祖国和翻译事业,正是出于这一目的,他通过翻译建构起夏洛克这一性格复杂、吝啬冷酷、贪婪残酷又十分可悲的人物形象,夏洛克这个复杂的人物既真实地体现了喜剧的色彩,又生动地呈现了悲剧的因素。
译者“隐身”及其主体地位
译者“隐身”及其主体地位作者:俞丹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10期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劳伦斯·韦努蒂的异化翻译和译者的隐身理论,探讨译者的显身及其主体性。
隐身最初被作为译者的职业操守提出,但是在现实中,显身才是译者的真实存在状态,是译者的本质属性。
译者的隐身或“归化”的翻译策略表现出用目的语的语言规范来看待并扭曲原语言文化,是种族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的体现。
此外,译者的多重身份及其为翻译付出的努力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隐身;显身;主体性;异化翻译;归化翻译一、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和译者隐身韦努蒂在《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中提到,译者的“隐身”(invisibility)是指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一种透明、流畅、通顺的翻译策略,使读者读译文的感受与读本土作品一般,看不到译者的参与和存在。
译者的“隐身”是通过两个方式逐步形成的:一是译者倾向于翻译出可读性强的,地道的译文,形成通顺、流畅、透明的翻译;二是用目的语的语言规范来看待并扭曲原语言文化,即传统的“归化”翻译,是一种强势文化对于弱势文化的殖民关系。
因此,韦努蒂提出了“异化”翻译理论,重视语言差异,体现文化差异,以此抗衡在翻译活动中目的语的种族主义中心。
二、译者的身份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和中心,译者却长期处于边缘地位,被喻为“舌人”、“施暴者”、“叛逆者”等,甚至是“二主一奴”中的奴隶。
翻译活动具有复杂性,译者扮演着多重身份,即读者,作者,创造者和研究者。
首先,译者以读者的身份阅读原作。
对于原作来说,译者也是读者,又不同于普通读者。
普通读者只需对作品有大致的了解和把握,而译者因有其特定的目标需要对作品有透彻完整的理解,承担着传达原作的责任和义务。
其次,译者是译本的作者,以作者的身份再现原作,虽然不需要像原作者那样选取素材、谋篇布局和进行构思,但他所思考的问题,所描述的对象应该与原作者毫无二致。
接着,译者还是创造者,因为翻译是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转换,其中蕴含着译者的创造性劳动,且不亚于甚至高于原作者的创造性劳动。
互文视域下译者的语境重构
互文视域下译者的语境重构互文性理论改变了人们对文本、写作及阅读的看法。
翻译因而成为一个以原文为基础、以其它文本(广义的文本)为参照、通过互文改写进行构建译文语境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译者通过关联与指涉完成视界融合,最终建构一个引导译文读者阅读阐释的空间。
标签:互文性;译者;语境构建克里斯蒂娃认为,“任何文本都是由马赛克似的引文拼嵌而成,每个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和转化”(Hatim,2001:125)因此,互文性理论打破了原文与译文的二元对立关系,使其成为互文关系。
翻译研究的互文性以文本为入口,涉及译者、读者、作者、语言、符号、文化、文学、社会、历史、权力话语、宏观视域、微观应用等因素,所有这些因素都是广义的文本中的一员。
(秦文华,2006:139)翻译因而成为一个以原文为基础、以其它文本(广义的文本)为参照、通过互文改写构建译文语境的过程。
一、译者的互文语境构建过程Andre Lefever认为:“翻译是对原文的一种改写”。
(Lefevere,2004:vii)但是,作为译者的改写者要遵循翻译规范,在原文基础上对原文本做一些重写和改造,实现互文关联和多重视界融合,服务于译文语境的构建。
1.互文改写:语境构建的方法沃夫冈·伊塞尔认为互文性的产生首先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对前文本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及文学的等各种前文本进行选择,再把选择的内容———互文本与作者自己的虚构和想象结合起來,纳入新产生的文本中。
(程锡麟,1996:77)译者身兼读者、阐释者、和作者三重身份。
译者履行完读者和阐释者的身份之后,以作者的身份对原文进行有意识的改写。
翻译改写释义而不是原文的表面结构,于是便增加了故意操纵或者其他性质操纵的可能性。
(孙艺风,2007:27)译者作为作者,在转换语言符号的同时,一方面经受着因原来文本意义的多元性而带来的困扰,一方面进行着与他文本或他译者的相互模仿,关联等行为。
2.最佳关联:互文构建的本质互文性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行为是受关联原则支配的。
论霍米·巴巴“第三空间”文化翻译
Vol.20No.22翻译论霍米·巴巴“第三空间”文化翻译王李霞【摘要】概述翻译、权力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共生关系,以及霍米·巴巴文化翻译的内涵。
分析霍米·巴巴文化翻译的现实意义,如摒弃任何极端化的翻译策略、使译者由隐身走向显身等。
认为译者显身并不意味着译者身份是明确的,显身的译者身份仍是混杂、模棱两可的,译者身份是不断博弈的嬗变过程。
【关键词】霍米·巴巴;第三空间;文化翻译一、翻译、权力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共生关系早在古罗马时期,翻译就被看作是帝国主义对外进行殖民扩张和征服的工具(Robinson1997)。
为了推行帝国主义强权政治和文化霸权,翻译体现了殖民主义语境下的不对等权力关系。
福柯(1999)认为权力是以规训和惩罚的形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的。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勒弗菲尔(Lefevere1992)认为赞助人(patron)、诗学(poetics)和意识形态(ideology)是操控翻译的三个权力因素。
意识形态影响和操控翻译,原作和译作中隐藏着权力和意识形态。
翻译、权力与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共生、共存关系表明翻译行为不是中立、远离政治及意识形态的纯粹的语言转换活动。
印度著名学者尼兰贾娜(Niranjana1992)就一针见血地指出,翻译从来就是展现不同语言、文化和种族之间不平等关系的场域,其本质是一种政治行为。
翻译是含有意识形态的权力话语对另一种权力话语的改写或再创造。
翻译活动要受到意识形态和各种权力因素的制约和操控。
可见,翻译不是对等的语言交流活动,而是在不同的权力话语制约下的不对等的对话与交流。
在后殖民语境中,翻译已成为不平等权力关系斗争的场所。
在意识形态和权力的操控下,西方人塑造了他们心目中的“东方学”(Orientalism),东方的本来面目已在西方人的过滤中被遮蔽了(Said1978)。
正如罗伯特·扬(2014)所言,白人神话遮蔽了殖民地国家人民的苦难史、屈辱史与抗争史。
中国文化外译传播中的译者身份建构
中国文化外译传播中的译者身份建构中国文化外译传播中的译者身份建构王倩(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12)摘要:中国文化外译传播是一项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目前,国内对中国文化对外译介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对文化翻译的主体—▁译者的身份研究也重视不够。
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活动,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生活在特定社会政治环境中,其具体的翻译实践反映着一定的社会文化和政治意义,其在翻译过程中承担的身份或角色是中国文化外译与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因此,在中国文化外译过程中,译者必须从边缘走向中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本民族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构建并承担起特定的主体身份——首先是外译内容的筛选和推荐者,其次是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融合与协调者,最后是具体翻译策略的决定和实践者。
关键词:文化外译;译者身份;外译主体;翻译活动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0246(2018)09-0266-05构建中国翻译领域话语体系,运用恰当方式讲好“中国故事”,通过翻译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增强文化吸引力,是翻译界必须认真思考并严肃对待的课题。
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传播不仅要“在语言层面上实现文本意义的跨语际再现”,更要“传达文化的民族性,实现民族文化图景的跨文化建构,从而在文明对话中发出中国声音”。
①简单说,中国文化外译传播是将承载中国文化的文本或材料由译者通过恰当的翻译策略翻译成目的语并进行文化传播的一种社会文化交流活动,其目的就是对外翻译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把“以往较为单一的国家'政治形象’拓展为更具丰富性、包容性和亲和力的'文明形象’,强调儒家传统、社会主义革命传统和改革开放传统的结合,强调传统文化和当代价值观的结合,从而全面展示中国历史、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②。
可见,要实现这样的传播目的,翻译界责无旁贷,需要进一步地重视翻译工作,将中国文化的精华通过高质量的翻译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中华文化的精髓为全人类共享。
教案4:翻译的本质及译者角色
教案4:翻译的本质及译者角色第一篇:教案4:翻译的本质及译者角色翻译的本质及译者角色一、翻译的本质翻译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翻译学涉及语言学、符号学、文艺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信息论和数控轮、等等学科。
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从文化角度探讨,翻译是译者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从交接学的角度考虑,翻译成了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翻译是译者设法将一种语言所传递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跨文化交际行为。
(武锐:《翻译理论探索》)从这一定义可归纳出翻译活动的三个主要特征:一、翻译活动是跨语言跨文化的双重交际活动二、翻译是一种间接认识和译语表达三、翻译活动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双重特征Translation is a science.Translation is an art.Translation is a craft.Translation is a skill.Translation is an operation.Translation is a language activity.Translation is communicating.翻译学是科学,因为它是由各种理论构成的“知识体系”,其任务是“揭示”过程的“客观规律”,探求并描述关于翻译问题的客观真理,同时给翻译工作者提供“范式”或指南。
翻译是艺术,因为翻译操作的基本技能,在实际运用中必须加以创造性地发挥。
例子:Oliver Twist(Dickens)《雾都孤儿》 Hamlet《王子复仇记》 Goldlion 怎么译?Benz怎么译?(一)译者作为协调者译者作为协调者,是在两种语言文化之间进行协商、调停,在源文本与目标语读者之间搭建交流的平台,使两者之间的对话成为可能。
例如: 1)鄙人、鄙校、拙文等翻译 2)粽子、窝窝头Zhongzi--made of glutinous rice Wowotou--steamed bread of corn or sorghum(由玉米或高粱做成的馒头)3)龙凤呈祥/红烧狮子头(菜名)Stewed snake meat and chicken/ stew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二)译者作为阐释着译者作为特殊的读者,因为本身的知识结构差异,客观环境或目的的不同,他们对文本的阐述也会有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者的身份建构
作者:王玉括, WANG Yu-kuo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外语系,江苏,南京,210044
刊名: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年,卷(期):2005,12(5)
被引用次数:3次
1.Albertini;Bill;Ben Lee Introduction 2000
2.Derrida;Jacques;Alan Bass Positions 1981
3.Foucault;Michel Language,Counter - memory,Practic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0
4.Moya;Paula M L Introduction 2000
5.Venuti;Lawrence Rethinking Translation:Discourse,Subjectivity,Ideology 1992
6.Venuti;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1995
7.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 1989
8.郭军;曹雷雨;瓦尔特·本雅明现代性、寓言和语言的种子 2003
9.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 1999
10.刘禾;宋伟杰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 2002
11.钱钟书七缀集 1995
12.陈永国;马海良本雅明文选 1999
13.王宏志翻译与创作 2000
14.项晓敏零度写作与人的自由 2003
15.谢天振译介学 1999
16.许宝强;袁伟语言与翻译的政治 2001
17.钟玲美国诗与中国梦 2003
18.苏珊·巴斯奈特顺从还是强力:重新评价译者的作用
19.Albertini;Bill;Ben Lee Introduction 2000
20.M L Moya;Paula Introduction 2000
21.许宝强;袁伟语言与翻译的政治 2001
22.钱钟书七缀集 1995
23.Venuti;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1995
wrence Venuti(ed Rethinking Translation:Discourse,Subjectivity,Ideology 1992
25.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 1999
26.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 1999
27.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 1989
28.王宏志翻译与创作 2000
29.谢天振译介学 1999
30.Venuti;Lawrence Rethinking Translation:Discourse,Subjectivity,Ideology 1992
31.项晓敏零度写作与人的自由 2003
32.Foucault;Michel Language,Counter - memory,Practice 1980
33.Derrida;Jacques;Alan Bass Positions 1981
34.陈永国;马海良本雅明文选 1999
35.刘禾;宋伟杰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 2002
36.郭军;曹雷雨瓦尔特·本雅明:现代性、寓言和语言的种子 2003
37.钟玲美国诗与中国梦 2003
1.魏清巍论译者的身份[期刊论文]-科教文汇2009(13)
2.王荣宁论译者身份的界定[期刊论文]-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09(4)
3.朱玲玉.Zhu Lingyu"文学"翻译活动过程中的"译者身份"[期刊论文]-语文学刊2007(12)
4.王家义.杨源.李小艺.WANG Jia-yi.YANG Yuan.LI Xiao-yi西方译学三种范式与译者的身份[期刊论文]-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4)
5.樊玲.FAN Ling论译者的读者身份[期刊论文]-皖西学院学报2007,23(4)
6.徐美娥全球语境下译者的角色研究[期刊论文]-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5(12)
7.浅析文学翻译中的译者身份[期刊论文]-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4)
8.罗小姝.杨红.LUO Xiao-shu.YANG Hong论翻译的主体——译者[期刊论文]-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9(4)
9.汪根荣译者身份的演变——从"仆人"到"创造者"[期刊论文]-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1)
10.柯贤兵程序性调解话语中调解人的身份认同建构研究[期刊论文]-广西社会科学2011(5)
1.边立红解构主义视阈下的翻译研究[期刊论文]-黄山学院学报 2007(6)
2.袁媛.何小香管窥互联网时代译者的文化身份——《功夫熊猫》里的翻译功夫[期刊论文]-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5)
3.杨春花译者主体性的多功能表现[期刊论文]-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2)
引用本文格式:王玉括.WANG Yu-kuo译者的身份建构[期刊论文]-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