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建构的应用研究述评_袁周敏
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研究评析
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研究评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剖析“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这一核心议题,通过系统性的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揭示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在多个学科领域的发展脉络和研究成果。
文章首先界定了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的基本概念,并阐述了它们在个体和社会层面上的重要性。
接着,文章梳理了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的理论框架,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的影响因素、形成机制以及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联。
文章总结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评析,读者能够全面了解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二、身份认同的理论框架身份认同作为社会心理学和文化研究的重要概念,涉及个体在社会、文化、历史等多维度背景下如何定义和理解自我。
为了深入探讨身份认同的本质及其形成过程,研究者们构建了一系列的理论框架,为理解和解释身份认同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工具。
社会认同理论是由Tajfel和Turner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强调个体通过社会分类来定义自我,并通过群体内的比较来强化或改变其身份认同。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人们会倾向于将自己归类于某一特定的社会群体,并通过这一群体的特征和属性来定义自我。
这种归类过程不仅影响个体的自我认知,还对其行为、态度和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
自我认同理论则更多地关注个体如何通过内省和自我反思来建构身份认同。
该理论认为,身份认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个体对自我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连续性和一致性的认知。
通过不断地回顾和反思自己的经历、价值观和目标,个体能够形成一个连贯的自我认同,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决策。
符号互动论认为,身份认同是通过个体与他人之间的符号互动和沟通来建构的。
该理论强调语言、符号和文化在身份认同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个体通过与他人交流、分享经验和解读符号,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身份认同。
身份构建的人际语用学研究现状、原则与议题
身份构建的人际语用学研究现状、原则与议题一、本文概述身份构建的人际语用学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它结合了语用学、社会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旨在深入探究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如何构建、协商和表达身份。
身份构建不仅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的基本需求,也是社会互动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体现。
本文将对身份构建的人际语用学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价,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全面的研究现状、原则和议题概述。
本文将对身份构建的人际语用学研究的现状进行概述。
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该领域的研究历史、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揭示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探讨身份构建的人际语用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包括尊重个体差异、关注语境因素、强调动态互动和追求交际效果等,它们为研究者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本文将重点讨论身份构建的人际语用学研究的议题。
这些议题包括身份构建的动因、机制、策略、影响因素以及与其他领域的交叉研究等,它们构成了该领域的研究核心和重点。
通过本文的概述,读者可以对身份构建的人际语用学研究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也期望能够激发更多学者对该领域的关注和研究兴趣,共同推动身份构建的人际语用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身份构建理论概述身份构建是一个涉及社会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复杂过程。
其核心在于个体如何在社会互动中理解、塑造和表达自我身份。
人际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研究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如何构建和维持身份。
身份构建理论主张,个体的身份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在不断的社会互动中动态构建的。
这种构建过程往往受到个人经历、文化背景、社会期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人际语用学中,身份构建被视为一种交际策略,人们通过语言选择和行为来展示自己的身份特征,从而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
在身份构建的过程中,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言不仅是人们表达自我身份的主要工具,也是塑造和维持身份认同的重要手段。
身份建构研究综述
身份建构研究综述摘要:身份建构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社会背景下,通过语言、符号、行为等方式来构建和表达自身身份的过程。
本文对身份建构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从个人、社会和政治文化视角探讨了身份建构的研究现状、方法、成果和不足。
关键词:身份建构,个人身份,社会身份,政治身份,文化身份引言:身份建构是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热点,它涉及到个体和群体如何定义自己及他人的身份,以及这种定义如何影响人们的思维、行为和社会关系。
因此,对身份建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身份建构研究综述:1、个人身份建构个人身份建构是指个体如何构建和理解自己的身份。
研究表明,个体会通过语言、行为、记忆等方式来表达和塑造自己的身份。
例如,一些研究者发现,个体往往会通过自我叙事的方式来建构自己的身份,这种叙事方式可以帮助个体理解自己的经历和价值观,并塑造自己的人格特质。
2、社会身份建构社会身份建构是指群体如何构建和理解自己的社会身份。
研究表明,群体往往会通过语言、行为、符号等方式来表达和塑造自己的社会身份。
例如,一些研究者发现,群体往往会通过服饰、音乐、语言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特征和价值观,并以此建构自己的社会身份。
3、政治身份建构政治身份建构是指个体或群体如何构建和理解自己的政治身份。
研究表明,个体或群体往往会通过语言、行为、符号等方式来表达和塑造自己的政治身份。
例如,一些研究者发现,个体或群体往往会通过参与政治活动、支持特定政治观点等方式来表达和塑造自己的政治身份。
4、文化身份建构文化身份建构是指个体或群体如何构建和理解自己的文化身份。
研究表明,个体或群体往往会通过语言、行为、符号等方式来表达和塑造自己的文化身份。
例如,一些研究者发现,个体或群体往往会通过传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传统、参与文化活动等方式来表达和塑造自己的文化身份。
结论:本文对身份建构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从个人、社会、政治和文化视角探讨了身份建构的研究现状、方法、成果和不足。
身份建构研究综述
身份建构研究综述作者:项蕴华来源:《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05期[摘要] 身份建构研究在话语形式、身份类型、相关研究问题和研究视角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并且呈现跨学科的趋势。
社会建构理论家探讨了语言、权力与身份的关系,强调批评意识和自我身份意识的重要性。
语言学家研究在特定的语境中话语对身份的建构作用。
本文以奥巴马的总统就职演说为例,对相关的哲学和语言学理论进行了阐释,指出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有中国特色的、跨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身份建构研究。
[关键词] 社会建构理论;身份;身份建构;批评性话语分析;跨学科研究[中图分类号]B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9)05-0188-05身份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身份的建构过程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和哲学家的广泛关注。
英语国家近年来的身份建构研究日益繁荣,且呈现跨学科的趋势。
相比较而言,国内的相关研究略显不足。
因此,有必要对英语国家近年来的身份建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探讨其哲学基础(如社会建构理论)和语言学基础(如批评性话语分析),并且从身份建构的话语形式、所建构的身份类型、相关的研究问题、不同的研究视角等方面进行分类。
本文以奥巴马的总统就职演说为例,对相关的哲学和语言学理论进行了阐释,希望能够对于国内的身份建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身份建构研究的哲学基础要研究身份建构问题,首先要澄清以下几个概念。
“身份”指在文化语境中人们对于个人经历和社会地位的阐释和建构。
“社会身份”指某人所属的社会群体的成员身份,而这一身份对于该成员来说在情感上和价值观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身份建构“指一系列自我定义和对自我建构不断修正的过程”。
要研究身份建构的过程,有必要探究其哲学渊源,而社会建构理论(soeial Constructionism)可以作为其哲学基础之一。
该理论对本质主义(essentialism)提出了挑战。
论伦理身份的完整性
收稿日期:2022-10-26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共产党的集体道德记忆研究”(19ZDA034);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身份伦理研究”(CX20210439)。
作者简介:卢明涛,男,安徽阜阳人,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向玉乔,男,湖南麻阳人,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论伦理身份的完整性卢明涛向玉乔(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81)摘要:伦理身份的完整性是指人在伦理身份的规范和引导下所达到的生活合乎自己标准的存在状态。
伦理身份在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异质化、商品化、技术化和娱乐化问题,破坏了伦理身份的完整性。
伦理身份的完整性流失会导致个体逐渐失去某种伦理身份品质,丧失拥有某种伦理身份的资格,甚至会威胁人之为人的资格。
因此,保持身份伦理的完整性应该成为做人的基本信念。
马克思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列斐伏尔的“总体的人”、施韦泽的“敬畏生命”和泰勒的“本真性的理想”等思想对伦理身份的完整性保持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伦理身份;完整性;身份伦理中图分类号:B8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365(2023)06-0092-10伦理身份的完整性问题是身份伦理的核心问题之一。
现实生活中人们所遭遇的身份危机与伦理身份的完整性流失关联甚密,当伦理身份作为生活意义和价值的基础地位被取消时,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就变成一个必须直面的问题。
伦理身份的完整性流失将人们流放至无意义的生存困境之中。
因此,阐释伦理身份完整性概念的含义,揭示导致伦理身份完整性流失的原因,探讨保持伦理身份完整性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何谓伦理身份的完整性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城邦的完整性体现为正义的实现。
一个正义的城邦是秩序稳定的共同体,城邦成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统治者以智慧管理城邦、保卫者以勇敢保卫城邦、生产者以节制约束自身,如此一来,城邦的正义得以实现。
国内身份建构研究的文献回顾
国内身份建构研究的文献回顾作者:王艺璇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8年第06期【摘要】随着各学科领域的相互交融,身份研究已呈现出跨学科的趋势。
社会学家基于社会建构理论研究语言、权力与身份的关系,语言学家则关注在特定语境中,话语与身份的互动关系。
尤其在语用学视角中,身份的研究更多关注其交际属性,学者重点探讨交际者在特定语境中通过话语选择、身份建构实现其交际效果的过程。
本文将回顾国内已有的身份研究成果,梳理近几年国内语用学视角下身份研究的相关文献,旨在厘清身份研究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总体趋势,为未来国内的身份研究相关课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身份建构;语用身份;语用学;跨学科研究【作者简介】王艺璇,女,陕西人,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语言学。
一、引言身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Ferrer和Sankoff (2003)认为,身份是人在进行语言选择时的首要决定因素。
近年来,身份的建构过程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重视。
随着身份研究的发展,其话语转向(discursive turn)或后现代转向(postmodern turn)的出现,各领域对身份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这其中,对身份从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语言学(包括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文学等角度的研究不断增多。
这些领域的学者基于社会建构主义观,结合相应的学科领域背景,对身份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理解与研究,分析解读身份是如何在话语行为中进行动态建构、协调、管理和传播的。
近年来,学者们在对身份进行定义和研究其蕴含的建构原理与表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在身份的跨学科研究方面。
在语言学中,以社会主义建构观为基础的身份研究,已成为语用学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回顾近几年,国内语用学领域中身份研究的相关文献,梳理其发展的整体趋势,探讨国内身份研究的研究现状和特点,纵观语用学视角下身份研究的发展脉络。
身份建构研究综述
身份建构研究综述作者:刘奕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48期摘要:本文从身份以及身份的建构,语言与身份以及会话身份三个方面梳理了身份研究的历程。
关键词:身份;身份建构;会话身份一、身份及身份建构“身份”最初是哲学范畴的词语,随着传播学、社会学、社会也理学、文化学等学科的发展,许多学者对身份进行了界定。
总体来说,身份的定义存在身份本质论和身份建构论两种观点。
前者认为身份是静态的,给定的;后者则认为身份是动态的,选择的。
“身份建构是指”一系列自我定义和对自我建构不断修正的过程。
社会建构理论是身份建构论的哲学基础之一。
社会建构理论认为行动和变化是主要的,而静止不变则会带来问题。
该理论强调了社会建构的四大前提:对习W为常的知识持批评态度;知识具有历史的和文化的确定性;知识与社会过程相联系;知识与社会行为相联系。
巴特勒(Butler J,1990)提出“身份建构社会表现论”,认为身份是在社会实践和社会表现中建构的。
在此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身份是在互动中不断建构的”(Verschueren J,2008)。
二、语言与身份建构语言身儉研究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第一,语言和身份的研究;第二,语言中的身份研究。
相对于语言和身份各自的本体研究,前者更加注重语言巧身份之间的关系,例如:北京话和农民工子女身份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后者注重从语言现象的各个层面发现身份种类,或者反过来,从特定的身份种类发现交际主体使用的语言的特点。
目前学界对于语言身份的研究主要受到结构主义思潮以及后结构主义思潮的深刻影响。
结构主义将屯、理学和哲学传统上有关身份的理论作为语言学习者个性形成和自我反思的核也过程,后结构主义将身份看成是语言学习者个人与社会之间互动的过程。
语言身份的研巧主要位于"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的框架内,显示了从宏观论述固定前置的群体身份向细致考察变化流动的微观身份特征转变的研究趋势,并经历了也理学与语用学相結合的研究历程。
身份建构研究综述
身份建构研究综述一、身份建构思想的哲学渊源建构主义是身份建构研究的哲学基础。
从古希腊哲学探究世界本源的本体论研究到近代哲学研究认识的起源、人的认识能力以及认识方法的认识论都渗透着主客二分的观点态度。
这一观念在康德、维科、库恩、皮亚杰等哲学家的主张中受到挑战,他们强调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认识的主客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这一系列的思想主张为建构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土壤和营养来源。
建构主义认为主客体是不可分割、相互作用的,一切知识和现象都是建构起来的,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和建构。
人对世界的认识是在其原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地建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的实践活动建构其知识。
建构主义思想促进了社会建构论的形成。
社会建构论主张身份是个体在社会实践、社会交际过程中动态、能动地建构起来的不同的角色、形象。
在这一过程中,语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反映不同个体的身份,而且对个体的身份起着建构作用。
语言与身份的关系在社会建构论中得到关注和探究。
建构主义为身份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更多学者注意到身份的动态建构特征,并对身份的建构方式进行了探讨。
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身份从“主体固定不变的特征”发展到“动态建构的结果”,语言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受到更多关注。
二、身份概念的提出和初步研究“Identity”(身份)最早的使用记录是“identitie”一词,主要表达内容等方面的同一性。
有关身份的研究则开始于社会学领域,并在社会心理学领域进一步扩展和深化,早期研究成果以社会身份理论和身份认同理论为主。
(一)社会身份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该理论起源于欧洲,始于Tajfel对种族主义、种族偏见、种族歧视的社会因素、认知因素、社会信仰等层面的探究,主要关注群体关系、群体进程等方面。
该理论认为个体所属于的社会范畴和其自身的归属感形成自我定义。
个体总是将自己划分进某个或某些内群体(个体在心理上所归属的群体),区别于外群体(心理上的对立群体),并最大化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建构自己的身份。
人际语用学视角下语用身份动态构建--以《红楼梦》为例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Joarnai of Heilonajiana Institute ob Teacher Development2021 年 2 月第40卷第2期Feb.2021V o P 40 N o . 2dol : 10. 3969/j. inn. 2096053 0 2020 02.436人际语用学视角下语用身份动态构建----以《红楼梦》为例臧翠翠(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226540)摘要:从人际语用学视角分析会话者之间在地位、权力差异的情况下构建的不同语用身份,同时也构建了双方的人际关系。
基于《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时的语料分析,结合人际语用学下的人际关系视角,探究会话双 方权力、地位差异中的语用身份的动态建构,以期为语用身份的研究提供新导向,推动人际语用学与语用身份之间的结合发展。
关键词:人际语用学;语用身份;地位;权力;《红楼梦》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8531 (2021 )02011003一、 人际语用学与语用身份人际语用学就是一种关系语用学,是近年发展较快并趋 于成熟的语用学分支学科[]”它是一种研究人际交往与互动中人际关系建构与维护问题的功能视角,其本质是多学科或跨学科的。
近年来,从人际语用学视角探究身份建构的趋势日益明显,身份建构具有人际语用学视角下的语用特点, 因为身份是主体间产生的而不是个体产生的、交际互动中涌现的而不是事先指定的[]”语用身份是指一个人(特别是说话人和听话人)以特定社会身份在具体语境中的(真实或非真实)呈现,是交际者 (说话人和听话人)在发出或理解特定话语或语篇时选择的结果,话语中提及的社会个体或者群里的他者身份统称为语用身份”语用身份是对话语中身份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可以让身份研究集中探索人们在会话过程中对身份的不 同选择及选择的原因,从而探索这种选择背后的认知机制等(曹忠良、王慧丽,2019)。
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研究评析
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研究评析一、本文概述1、阐述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的概念及其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研究等领域的重要性。
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是社会科学中两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多个学科领域,如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研究中,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身份认同通常指的是个体或群体对于自我特性的认识和理解,包括个人的价值观、信仰、性别、种族、文化等。
它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社会过程,涉及个体如何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定义自己,以及如何通过自我认同来实现自我价值。
身份认同不仅关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也与社会稳定、文化多样性和全球化等宏观议题紧密相连。
身份建构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指的是个体或群体如何在社会互动和文化实践中塑造和重构自我身份。
身份建构强调了个体或群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它不仅仅是对自我特性的认识和接受,更是对自我特性的塑造和改变。
身份建构的过程往往受到社会结构、文化规范、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个体或群体的主观意愿和选择的影响。
在社会学领域,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变迁。
它们可以揭示不同社会群体如何形成和维持自己的身份认同,以及这些身份认同如何影响社会关系的构建和社会秩序的形成。
同时,这些研究也可以揭示身份认同和身份建构如何随着社会变迁而发生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心理学领域,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的研究则有助于理解个体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
它们可以揭示个体如何形成自我概念、自我价值观和自我动机,以及这些心理过程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情绪。
同时,这些研究也可以揭示身份认同和身份建构如何受到心理创伤、社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心理干预来帮助个体重塑健康的身份认同和身份建构。
在文化研究领域,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的研究则有助于理解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变迁。
它们可以揭示不同文化群体如何形成和维持自己的文化身份,以及这些文化身份如何影响文化实践和文化传承。
[身份,建构,语言学,其他论文文档]论身份建构的语言学分析方法
论身份建构的语言学分析方法论身份建构的语言学分析方法1.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语言的发展也逐渐呈现出商品化、社会化和全球化等特征。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基础,也是语言使用者反映其在社会关系中所处位置的重要工具。
身份存在于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个体社会经验和个人经验共同作用的结果。
身份建构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在身份建构的概念、建构的模式和研究视角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见解,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课题。
本文回顾了语言学相关学科对身份建构的概念和模式的研究,希望能对国内身份建构研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2.身份建构的民族语言学研究从民族学的角度来看,身份是文化和历史不断协商的产物,并且受一定的社会和文化语境所影响。
身份建构的民族学研究认为身份在言语交流中是积极的参与者,主要探讨身份在社会-文化语境中的阐释和理解。
作为一个社会实体,身份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个人意识的自然需求。
Collins(2003)在英国教友派信徒中展开身份建构的民族学研究,以教友派信徒的会议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指出个体参与者的社会身份可通过三种话语模式的相互作用建构。
三种话语模式分别是个体的,方言的和教规的话语模式。
在这个语言共同体中,身份的建构过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群体中程式化的语言,并受到来自社会、文化和该语言共同体的影响。
Jung和Lee(2004)在研究韩裔美国学生在同龄群体、家庭和媒体的影响下的民族身份时采用对两个韩裔美国社区为期六个月的观察和采访。
研究发现,在身份建构的初期,家庭因素在教授韩语和韩国习俗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而通过韩国视频、手机和网络等媒体是韩裔美国学生了解韩国文化和社会的主要途径,在建立民族身份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Habib(2008)认为个人身份存在于和以英语为母语的跨文化交流中,并且可以通过幽默和辩论的方法来建构。
此研究采用交际民族学的方法来处理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参与他三小时录像交流的是来自于不同国家的四位女性,他们参与讨论的都是普通的社会话题,通过语言的社会化反映整个世界。
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建构研究综述
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建构研究综述作者:李秀锦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2期摘要:本文从语用学角度,从研究背景,相关理论,研究对象等方面入手分析身份建构,发现语用身份视角下的研究,主要采用语言适应论和言语顺应论为指导,身份建构目的是为了促成交际的成功。
期望通过对国内语用学的文献梳理,为在语用学领域开展身份研究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语用学;身份建构;言语适应论;语言顺应论作者简介:李秀锦(1993-),女,汉族,山东省济宁市人,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2--02一.引言“身份”(identity),又叫做“认同”,或者是“身份认同”,是当前众多领域研究的关注热点。
“身份”这一概念,在社会学领域主要是指社会个体或群体的社会属性或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Stryker,1992);在二语习得领域,Norton Pierce 将“身份认同”与语言学习结合起来,并将“身份认同”定义为“一个人对自我与世界之间关系的理解,是关于这种关系如何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下建构起来的,以及个人怎样看待自己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Norton Pierce,1995)。
近几年,人们开始从语言使用的角度,研究在交际语境中说话者身份动态建构的相关问题。
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Leech的“礼貌原则”以及Levinson的“面子理论”,这些都或多或少的表现出语境因素对人们的话语选择及身份的建构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交际中就可能出现对自我身份和他人身份的再现与建构,以及相关的语言形式及语言策略选择。
二.语用身份研究背景陈新仁(2013a:27)将“语用身份”(Pragmatic identity或者 identity in use)定义为“语境化的,语言使用者有意或无意选择的自我或对方身份,以及说话人或作者在其话语中提及的社会个体或群体的他者身份。
语用现象动态顺应性的分析框架以语用身份研究为例
语用现象动态顺应性的分析框架:以语用身份研究为例"南京邮电大学袁周敏""摘要:文章基于语言顺应论,详细阐释了作为语用研究中心任务的动态顺应性概念,论证从可变性、商讨性和功能性三个维度探讨语用现象的动态顺应性;并以语用身份建构为例,认为论述其动态顺应性须要紧扣以上三个维度论述说话人建构的语用身份种类及其语言表现形式、说话人建构的语用身份所执行的语用功能与动态变化的功能动因以及说话人语用身份建构的商讨性运作方式。
关键词:动态顺应性;可变性;商讨性;功能性;语用身份Title:Towards a Framework of Investigation into the Dynamic Adaptability of Language Use:Wih Evidence from Pragmatic Identity ResearchAbstract:Framed upon 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the present literature attempts to elaborate on dynamic adaptability,the central task of pragmatic studies. Itisclaimedthatdynamicadaptabilityofapragmaticphenomenoncanbestudied from three dimensions,namely,variability,negotiability and functionality. Exemplified by pragmatic identity construction,the article further refines is analysis based on the proposed three dimensions,that is,categories of speakers? pragmatic identities and their linguistic realizations;the pragmatic functions they performed and the motivation behind pragmatic identity shift;the operational way ofnegotiability.Key Words:dynamic adaptability;variability;negotiability;functionality;pragmaticidentity"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应对微博公共事件的政府话语策略及其形象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4KXW055)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语用学与话语研究。
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研究评析
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研究评析身份认同是一个深奥的社会学术语,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社会身份的认可和信任。
它被描述为一种主观的内在状态,它涉及一个人衡量自己的态度、社会关系和行为以及可能从中得到的社会反馈。
身份认同是一个人认同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并以此为基础建构自我。
身份认同可以被分为几类,比如自我意识认同、社会认同和文化认同。
自我意识认同指的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主观意识,他们经历的社会机会、文化以及社会支持等等。
社会认同是指一个人从家庭、集体和社会中获得的认同和支持,而文化认同则是指一个人从不同文化交流中获得的认同和支持。
身份建构是指一个人从自我意识建构中建立起来的身份。
它可以是在内心建构也可以是从外部社会环境中建构,它涉及一个人如何塑造自己的身份,以及自己在社会中如何定位自己。
由于身份建构是一个人根据自身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背景来定义自己的身份,因此它受到一个人所在的社会价值观以及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是相互联系的,它们的关系就是一个人的身份认同会影响他或她的身份建构,以及反过来身份建构也会影响一个人的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和身份建构双方面影响着一个人的社会行为,所以可以说,身份认同和身份建构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社会学研究表明,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是社会风气和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西方,例如,它们被用来描述一些新出现的社会群体,比如女性群体、LGBT群体和少数族裔的社会身份认同和身份建构。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它们被用来描述一些动态变化的社会现象,比如社会流动性、社会参与意识和新式家庭等。
总而言之,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在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们与一个人的社会角色、行为和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
虽然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之间的关系已经被描述为两个互相依赖的过程,但是具体的关系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揭示出来,而这正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以上就是本文关于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研究评析的全部内容。
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是一个人与社会互动的关键,也是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物对话中的第三方身份建构--以《红楼梦》中王熙凤为例
2021年6月第39卷第3期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Jun.,2021Vol.39No.3人物对话中的第三方身份建构——以《红楼梦》中王熙凤为例肖伟,黄菁菁(合肥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230601)[摘要]作为语用身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方身份不仅凸显了交际者的他者意识,也从客位视角展现了第三方的身份特质。
本文基于语用身份理论,采用第三方身份视角,分析《红楼梦》①中提及王熙凤的人物话语,研究这些人物话语中所建构的王熙凤作为话语中的第三方的身份类型、策略及其动因。
研究发现,小说建构了王熙凤作为话语中的第三方的五种身份;身份建构的动因主要是对于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的顺应;曹雪芹善于借他人之口,塑造诸如王熙凤这样的主要人物,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关键词]王熙凤;第三方身份建构;人物对话;语言顺应论[中图分类号JI207.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882(2021)03-0133-05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典型人物。
作为贾府总管,她的人际关系遍及贾府上下,甚至贾府内外。
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等长辈的信任,却也令贾府下人们闻风丧胆。
近年来,语用身份理论视角下,对于王熙凤的研究,主要以王熙凤本人的话语为研究语料,分析她所建构的关于自己的身份。
有研究分析在有意不礼貌的语境下的人物话语中的身份建构⑷;也有研究以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分析王熙凤和刘姥姥的对话中的身份建构⑵;还有研究从语用身份论的视角,分析了王熙凤话语中所建构的自己的身份⑶。
文献梳理发现,尚未有研究从第三方身份建构的视角来分析《红楼梦》中的人物对话。
一、第三方身份建构的工作定义陈新仁指出,语用身份专指情境化的、动态的交际者身份,是语言使用者选择的自我或对方身份,以及话语中提及的他者身份⑷。
这里的“话语中提及的他者身份”就是第三方身份。
商务电话会话中专家身份建构的弱化策略研究
14BXW055)以及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2016-01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袁周敏,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语用学、话语研究。电子邮箱:yuanzhoumin@163.com。
张砚妮,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பைடு நூலகம்语用学与英语教学。电子邮箱:yannizhang@163.com。
19
2.0电话会话及弱化语研究
电话会话具有即时性、非在场性、使用广泛性等特点,在现代社会生活与工作场合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以往国外的研究多以英语为研究对象, 主要涵盖三个主题:会话整体结构(Zimmerman,1992)、话轮转让与分配(Silverman,1998) 以及电话的起始、结束和话题的管理 (Luke& Pavlidou,2002)。随着语用学研究的深入 和身份研究的推进,学者们转向结构与功能之间的互动研究。例如权势与意识形态对会 话进程的影响(Hutchby,2006)、建议给予序列的功能(Pudlinski,2012)。目前的研究则更 为关注情境性身份建构。Emmison,Butler& Danby(2011)证实了专家将自己建构为咨询 人的身份可以更好地实施劝慰言语行为。Shaw& Kitzinger(2013)认为在女性分娩求助 电话中,咨询专 家 需 要 采 取 咨 询 人 身 份 定 位 以 帮 助 她 们 调 整 情 绪,合 理 安 排 在 家 分 娩 (homebirth)。
山东外语教学 Shando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
DOI:10.16482/j.sdwy37-1026.2019-06-003
2019年 第 40卷 第 6期 2019Vol.40No.6
商务电话会话中专家身份建构的弱化策略研究
称呼语的身份标记功能的元语用考察
称呼语的身份标记功能的元语用考察袁周敏【摘要】依据身份表征理论,言语交际中交际者的身份外显为个体我、人际我和群体我.称呼语作为身份的外显言语标记,其使用和转换是交际主体身份协商的结果,是其语用身份建构与凸显的语言手段,是元语用意识调控之下元语用策略的使用.身份作为交际主体固有而重要的语用资源,发话人借助元语用意识调控,在语用平衡理论的框架下,采用身份标记语的称呼语对话语走向进行调控,力求达到语用力量与交际需要的平衡,完成即时语境中的人际交往.【期刊名称】《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13)003【总页数】5页(P263-267)【关键词】语用身份建构;身份标记语;称呼语;元语用策略;语用平衡理论【作者】袁周敏【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3;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30称呼语研究的历史由来已久,它不仅是语言学家研究的对象,同时也是人类学家、心理学家、文化学家所涉足的领域。
Lyons和Fillmore从语法范畴出发试图将称呼研究纳入语法系统,Levinson[1]将其确定为人称指示语研究领域并探讨其在言语交际中的言外之力; Roger Brown & Marguerite Ford[2]把美国英语中的称呼系统分为三种语义模式:彼此直呼其名(the mutual exchange of first name)、彼此选用头衔加姓氏的方式(the mutual exchange of title+last name)、非对称选择方式(the nonreciprocal pattern); Ervin-Tripp[3]概括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称呼问题的研究概况,并以流程图的方式描述了美国西部学术界及依地语、波多黎各语中称呼系统的情况。
国内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称呼的社会意义。
曲婧华[4]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了称呼语的言外之力,从指令类和表达类论证了称呼语的不同语用功能。
社会心理学与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
The Study of Identity from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ragmatic Perspective
作者: 袁周敏
作者机构: 南京邮电大学,南京210046
出版物刊名: 外语学刊
页码: 77-81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4期
主题词: 社会心理学 语用学 身份
摘要:社会心理学对身份的研究经历了以社会身份理论为代表的社会学路径的社会心理学范式、以身份理论为代表的心理学路径的社会心理学范式以及以身份的自我方位模式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路径的整合模式。
但是,社会心理学对身份的研究依然没有充分关注身份在言语交际中作为语用资源的一面,而语用学的发展历程则隐含着语用身份这一思想。
本研究指出社会心理学与语用学的结合将会给身份研究带来新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外语教学Shando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2013年第2期(总第153期)身份建构的应用研究述评袁周敏(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收稿日期:2012-03-31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商业会话中语用身份建构的实证研究”(10YJC740126)、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商业会话中的语用身份建构研究”(2010SJB740004)、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苏教师〔2010〕27号);南京大学“985工程”三期改革型项目“当代西方语言学前沿理论研究与应用探索”(NJU985JD05)及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袁周敏(1977-),男,汉族,副教授、博士、硕导。
研究方向:语用学。
[摘要]身份建构的研究业已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焦点问题和语用学研究的前沿课题。
本文在综述日常话语、机构话语和商业话语领域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指出身份建构在研究方法上需要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增加定量分析,语料选择上需要尽可能地选取动态的自然语料;还需要从不同的理论视角汲取营养,不仅从语言结构层面而且需要从会话结构层面动态地分析身份建构的语言表现和工作机制。
[关键词]语用身份;身份建构;日常会话;机构话语;商业话语[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献编号]1002-2643(2013)02-0038-06The Applied Study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A SurveyYUAN Zhou-min(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23,China )Abstract :The study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has been a focus issue in social sciences and pioneering topic in the field of pragmatics.This survey of the related studies in daily conversation ,institutional discourse ,and business discourse ,suggests that the study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should employ a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 ,collect naturally-occurring conversations ,and be approached from differen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It further proposes that in order to make a dynamic analysis of the linguistic realization and working mechanism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the researcher should both explore the linguistic structure and conversational structure.Key words :pragmatic identity ;identity construction ;daily conversation ;institutional discourse ;business dis-course1.0引言Yule (1996:4)指出,语用学的特色就在于将语言使用者引进语言分析,而研究语言使用不能不研究语言使用者的身份,因为解释话语的产生与理解离不开对交际主体的认识。
(陈新仁,2004)身份建构的研究不仅是人文社会科学“最值得注意的研究焦点”(Du Gay et al.,2000:1)和“社会科学的中心舞台”(Bamberg et al.,2007:1),是哲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学和文学批评等领域的重大课题(袁周敏,2008),而且业已成为语用学研究的一个前沿性课题。
话语生产者无论在其口头或者书面语篇中都会表达其态度和立场,通过语言的、非语言的资源对其在语篇中的身份进行定位,因此,身份将会进一步引入不同体裁的语用学研究。
(袁周敏,2011c ,2012,2013a ,2013b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身份建构的研究需要借助自然语料,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动态地考察其语言表现和工作机制。
2.0日常会话中的身份建构研究日常会话文献中与身份建构相关的研究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关于成员归类机制的研究;其二,关于叙事文本中故事讲述的研究。
2.1成员归类机制的研究成员归类机制(Membership Categorization De-vice)即从成员群体归属的视角研究交际的相关问题,其实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Sacks(1972,1979,1992转引自Higgins,2007)创立的MCA(Member-ship Categorization Analysis)的研究中就已经展开,近年来引起了语用学界的注意。
(Antaki&Widdic-ombe,1998;De Fina et al.,2006;Schegloff,2007;Higgins,2007;Axelson,2007)袁周敏(2011a,2011c)指出其著名的例子The baby cried.The mom-my picked it up经常被用来分析指称和语用照应,而在他的理论中,这里的宝宝和妈咪其实构成了一个属别:标准关系配对(standardized relational pair)。
Lepper(2000:14-16)更是直接指出,该理论可用来研究词语的语用意义。
国际语用学界学者已经注意到身份建构研究在语用学领域的重要性。
国际语用学会刊Pragmatics也曾运用成员归类机制探讨话语中的身份建构问题。
(Higgins,2007;Axelson,2007)Antaki&Widdicombe(1998)还从成员归类机制的角度为身份的研究拟定了5条准则:第一,对于具有身份的个体,无论他或者她是说话人、听话人还是被谈到的人,都将被投射到一个类别中,这个类别带有与其身份关联的特点或者特征;第二,这种投射是指示性的并且情境化的;第三,它使得当下的身份与正在进行的会话相关联;第四,拥有某个身份(说话)在会话中意义重大而深远;第五,这些身份都将表现在人们所运用的会话结构中。
另外,袁周敏(2011b)依据身份表征理论,认为称呼语的使用和转换是交际主体身份协商的结果,是其身份凸显的语言手段,是元语用意识调控之下元语用策略的使用,并指出身份作为交际主体固有而重要的语用资源,使说话人借助元语用意识的引导,在语用平衡假设的框架下,采用标记身份的称呼语对话语走向进行调控,力求达到语用力量与交际需要的平衡,完成即时语境中的人际交往。
也有文献认为(袁周敏,2012)说话人突显某一特定的身份特征是说话人顺应性选择的结果,是说话人根据交际需要为突显某一身份特征从而进行语用身份建构的语用行为(pragmatic act),转喻性自称以及NP+我与我+NP 式自称不仅从宏观上表明了说话人的身份特征,而且从微观上传递了其情景性身份特征。
2.2叙事文本中故事讲述的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在语料选择上,叙事文本关于身份建构的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De Fina et al.(2006)认为叙述文本关于身份的研究包括叙述的文化方法(Ochs&Taylor,1995)、文化图式(Kiesling,2006)、特定策略的选择如转述语(Hill,1989)等。
另外也有学者从语言(结构)的选择入手,包括语言及其变体的选择(Bucholtz,1999)、动作性动词、指示性表达(Schifrin,1996)和传声机制(voicing device)(Relano et al.,2005)来考察这些结构所标识的特定角色从而研究自我在故事世界中的呈现;还有学者探讨叙述者如何运用语言资源来标明其社会身份,如性别、种族、民族身份等。
(Geor-gakopoulou&Lytra,2009:312)对中国语境下身份建构的研究文献并不多见,具体采用叙事文本为语料的民族志研究则更显阙如。
较为系统的研究见项蕴华、张迈曾(2005)一文。
该文采用Labov的叙事分析模式对女性受访者的叙事进行分析,以勾勒他们从“半边天”到下岗女工到再就业的个人经历及其身份的重新构建过程。
但由于该研究的理论出发点为社会语言学,采用访谈的方式收集语料,以定性的方法进行分析,考察点是下岗女工的身份变化,即基于访谈文字探析受访对象(从稳定的国企工作人员到再就业后的市场经济下公司职员)的心理变化过程,因此,身份主体对自我的身份建构缺少能动性,更多的是体现了制度上的安排。
而身份建构的过程是在会话中展开的,说话人将其作为可供调用的语用资源为实现其交际需要服务的这一动态过程没有得到体现,因而缺乏对身份建构动态性的描述与解释。
最近,国际语用学学会会刊Pragmatics(2009年第三期)推出了以语言、话语和身份为主题的专刊。
既有从语言和其他符号层面宏观探讨性别身份、年龄身份以及民族身份的,也有比较微观考察话语中的社会角色和关系角色的。
例如,通过研究雅典的一所小学里学生在课间的会话,考察嘲弄(teasing)如何建构学业较差(poor pupils)的学生身份的。
这似乎表明身份建构的研究已经从宏观的论述国家身份、文化身份、民族身份转向微观地细致考察交际者在特定语境下如何运用语言等符号资源建构某种微观身份特征。
3.0机构话语中的身份建构研究3.1法庭话语的研究机构话语中的身份建构研究的文献主要体现在法庭话语和新闻话语上。
法庭话语研究总体上说来可以分为两大思路。
其一是关于法庭话语的本体研究,重点在对语言和话语结构的探讨,如话轮(Har-ris,1984)、发问和应答(徐章宏、李冰,2006)、言语行为(Kryk-Kastovsky,2006a,2006b)、修正(刘荷清,2006)、打断(张鲁平,2006)、回述语(廖美珍,2006)、评价资源(王振华,2004;张丽萍,2007)、情态系统(施光、辛斌,2008)等;另一条思路是将这些语言资源与语言资源的使用者结合起来考察,从而揭示出说话人身份与语言使用之间的关系,大多文献集中在探讨法官和律师的性别身份上,其中一些研究发现女性法律从业者因为社会刻板化印象而受到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