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建构研究综述

身份建构研究综述
身份建构研究综述

2016年第33期(总第237期)

理论研究

身份建构研究综述

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范宏雅 韩 冰

【摘 要】身份及身份建构研究业已成为人文社科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文章从身份建构的哲学基础出发,对社会心理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等角度的身份研究现状进行一一梳理与回顾,并认为目前亟待创建一套系统的、整合的模式来进行身份研究。

【关键词】身份建构研究 哲学基础 社会心理学 语言学界

身份原本属于哲学范畴,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身份研究已成为人文社科的热门话题,来自哲学、传播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的学者都对身份产生兴趣并进行了相关研究。

一、身份建构研究的哲学基础

20世纪80年代建构主义哲学思潮的兴起,颠覆了实证主义和实在论的思想,同时也为身份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建构主义产生于有关认识论问题的探讨。西方传统哲学的主流任务是认识事物本身,认识独立于人们思想存在的本体世界。如苏格拉底的形而上学、柏拉图的绝对主义和亚里士多德的本质主义都崇尚“真理主义”,希望通过理性思维找到能够回答世间一切问题的道理。而建构主义则持相反观点,认为本体世界不可能独立于人们思想之外,人们也不可能认识这个世界。

古希腊时期建构主义已有萌芽,早期的代表人物是霍布斯和维科,但真正使建构主义思想产生很大影响力的是康德哲学。康德对“人是认识主体”的强调、黑格尔的“历史性建构主义观”、马克思“生产实践与建构主义的结合”以及近现代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维果茨基的“心理建构的文化历史观”、库恩“社会协商的知识观”以及福柯等不同领域学者的研究极大地推进了建构主义的发展[1]。他们的思想构成了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反对本质主义,认为不存在事物唯一的本质,所有的东西都是建构的,而进行社会建构即认识过程主要是通过人际交往互动实现的,其中语言起到了媒介作用。建构主义认为社会互动即主客体互动才会产生社会意义,因此主客体是密不可分的。这与实证主义的主客二分、相互对立的观点也是完全相反的。

建构主义发展过程中引进了身份这个社会性因素。亚历山大·温特第一次系统地对身份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但也有学者批判他忽视了互动过程中语言的作用。社会建构论则弥补了这一缺陷。社会建构论主张社会建构主要通过语言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语言不仅仅是表达媒介和工具,更是与思维相关的独立存在的范畴,而身份则是通过彼此叙述而产生的主体间认同,是社会语言建构的结果,同时身份也需要通过语言来维持和发展[2]。

二、社会心理学角度的身份建构研究

社会心理学对身份建构进行的研究[3],主要包括三种路径。

(一)以社会身份理论为代表的社会学路径

20世纪50年代末,社会心理学家Tajfel和Turner提出了社会身份理论。基于“微群体实验范式”的实验,Tajfel提出社会身份对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内群体偏向和外群体歧视。他认为社会个体建构自己和他人的身份由三个过程组成: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之后Tuner和Hogg等在社会身份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我分类理论,认为自我

概念是个体有关自我的一组认知表征,以自我分类的三种形式存在:人类是自我的最高水平、内群体—外群体的中间水平和处于低级的个人自我分类。

(二)以身份理论为代表的心理学路径

20世纪60年代末,Stryker在Mead的符号交互作用理论和James的自我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身份理论,认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多层面的自我之间存在联系。多层面的自我中最容易被激活,从而对社会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称为身份凸显。不同情境中某种身份的凸显程度是由一个人对某一角色的承诺程度决定的。

(三)以身份的自我方位模式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路径

Simon(2004年)的身份自我方位模式[4]则是社会学、心理学和社会认知途径的结合。他认为自我包含个人属性和自我特征,包括个人品性、能力、外表特征、行为特征、社会角色等一些可操作的具体层面。这几个主要属性体现了身份本质上具有认知性和社会性。

(四)其后发展

之后学者主要关注多重身份及身份确认。学者们(McCall etc.)通过研究发现多重身份有益自我健康,但多重身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也受到种族、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身份确认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社会结构的稳定性。身份不能被确认时,个体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这些情绪的种类由身份种类决定,强度则取决于多种因素,身份确认失败的后果可能会改变身份。

三、语言学界对身份建构的研究

(一)Sacks的成员分类分析

在成员分类分析研究中,Sacks(1992)通过经典的例子“The baby cried. The mommy picked it up.”说明了类别的重要性。他将身份看作是展示隶属于某个社会类别成员的特征,指出个体的多重身份是存在的,但重点是从多重身份中特别挑选出来的某个身份所起到的作用,因为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个社会类别的特点以及实际言语互动中达到的目的。

(二)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5]领域中,变异研究始于1960年末Labov 等人对语言使用异质性的考察,认为语言变异与社会阶层、性别等社会变量是本质对应的关系;言语社区理论中Bloomfield等指出言语社区内部具有同一性,不同言语社区之间具有差异性;由Lave和Wenger提出的实践社区理论以实践为基础,主要研究个体如何通过实践活动进行身份的构建;戈夫曼和拉波夫认为人们通过叙事来进行身份的建构,叙事语篇的风格、方式等都会体现叙事者身份建构的某些层面;其他角度的研究还包括语言选择和身份建构之间的关系、语言身份分析的原则等。

(三)经典语用学理论

相关语用学理论并没有直接涉及身份和身份建构研究,却在某种程度上暗含了交际主体身份的思想。例如Austin的

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述评

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述评 作者:赵亚夫;郭艳芬来源:外国教育研究发布时间:2006-1-23 11:06:40 1994年,美国颁布了第一个《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称《标准》)。这是美国历史教育史上一次具有突破意义的改革实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面对公众提出的诸多争议性问题,美国教育界和历史学界的专业人士又对《标准》的学术价值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深入探讨,最终于1996年公布了《标准》的修订本。 一、研制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的由来 美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向来比较自由,20世纪90年代以前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州和地方政府在课程的设置和处理上有很大的自主权。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并确保了州和地方的权力,但由于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致使这种教育体制下的历史教育有时会出现因地而异、甚至截然相反的现象。比如,有关美国内战的问题,南方各州和北方各州的学校就可能因历史因素而持完全不同的看法。对于共享美国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的学生而言,这不利于他们得出全面而客观的判断,从而削弱了他们同为“美国公民”的身份认同。 除了教育体制的客观障碍之外,20世纪后半期社会史等新史学的兴起,成为推动历史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力。新史学提倡“从下往上看”的历史,主张站在普通人的立场上审视历史,将史学研究从体现政治精英人物活动的政治、军事、外交领域,扩展到平民百姓日常的经济、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上来,从反映政治精英人物活动的历史事件,扩大到更深层次的社会结构上来。新史学提倡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主张把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地理学、心理学、人口学、数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历史学,从而使史学研究方法得以丰富更新。就在史学研究蓬勃发展的同时,美国的历史教育却仍在原地踏步,继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这种现象引起了美国公众的极大不满,历史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历史教育的滞后,不均衡、不合理的教学现象,最终引起了美国各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的重视,从而促成了“确保美国所有学生都享受同等优质的教育”的改革。 1989年8月,在弗吉尼亚举行的会议上,布什总统与各州州长首次想到并提议由联邦政府出面,研制全国性的教育目标,对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实行全国统一的教学标准。 1990年,布什总统提出“需要给有教养的公民研制一份新的标准,我们的国民必须跟其他国家的国民一样,信息灵通、有良好的教养、能干、善于发明创造”。“只有全社会共同致力于教育的复兴大业,美国才能迎接这种挑战。”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中心目标是:“到2000年,读完4年级、8年级和12年级的美国学生必须有能力挑战如下学科:英语、数学、科学、历史与地理,而且美国的各所学校都需要确保所有学生都知道如何极好地运用他们的头脑,从而为成为负责任的公民、终身学习和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能够高效率地工作做好准备。” 1991年4月,布什总统在综合性改革文件《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中呼吁:应该研制以上五门学科的“世界水平”的标准,并研制“美国成就测试”,以评价该目标的发展情况。这两个提议均得到了美国公众的大力支持。 1992年10月,总统候选人克林顿也宣称自己有义务去“设定世界水平的标准(尤其

我国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文献综述

2012年第2 期 205

2012年第2期 开发的必要补充。校本课程开发和国家课程开发是各有优势和相互补充的两种课程开发模式,其中的任何一方都很难取代另一方,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课程开发的必要补充。b.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新的角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被赋予了课程开发的权力,因而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课程意识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校本课程开发又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而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c.对学校、教师、学生而言,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在于:它突出了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特色的形成。 ②国外经验介绍。由图2可以看出,这一部分所占比例不是很大,大约3篇左右。这个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外主要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和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李介在他的文章中介绍了四种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包括: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实践模式;情境模式(或环境模式)等。 ③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和反思。在整个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中,这一部分所占比例最大,超过50%。而且这些论文大多出现在2003年之后,一方面说明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观念越来越多的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和成熟。 这部分中不少研究者开始总结校本课程开发经验,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如肖龙海在其《“温州精神”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教育研究》2006年第6期)一文中,从课程开发的目标拟定、课程开发的组织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开发的评价、课程开发的教师培训等多方面介绍了温州地区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而高洪贤的《农村小学以桑、蚕知识为突破探索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研究》(《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第8期),则为广大农村地区学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④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关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的研究总共有5篇,主要讨论了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需要具备的素养等问题。如傅建明就认为学校教师是决定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说“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要承担者、实际的操作者,在整个课程开发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这些活动成败的关键人物。”同时李利平也认为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增权在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教师需要“增权”。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林一钢认为至少包括:科学的课程意识;娴熟的课程开发技术;精诚合作的精神和行动研究的素养等。 ⑤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A.校本课程评价的主体和对象。林一钢认为校本课程评价应注重内部评价,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教师及学生。“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保证校本课程的质量,提高校本课程的内涵品质,更好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B.评价方法选择。李臣之教授认为:广义的方法包括校本课程评价的步骤和一般方法。评价步骤包括界定校本评价对象及现象、收集评价信息、确证信息、分析解释信息、完成评价报告、实施评价的评价。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一般方法应该指向多元决策,具体有:档案袋评定、公示和综合评定等三种方法。 三、小结 综上所述,就目前来看,我国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基本上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晚于国外相关的研究不少时间。现在国内的相关研究显然越来越深入,研究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从对国外经验的介绍,到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和反思;从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导和管理,到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等等都有大量的研究论述。但其中至少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很多研究者多把“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弄混淆,甚至以校本课程代替校本课程开发使用;虽然概念上的混淆混用在实施上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若是各个研究者在交流时未免造成不便,也不利于学科的建设。 二是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建构还不足,理论研究较混乱,因此很难指导实践;虽然有部分作者介绍了国外的一些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经验等等,但这部分研究显然太少,不足以引起大多数学者的重视。另外国内也有研究者尝试从地方传统特色和资源优势等方面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也确实收到不错的成效。但专门从事理论创建的研究却并没出现,或许从实践经验总结建构出适合我国国情、校情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或理论,将是我国内学者下一阶段研究的重点。 三是多把校本课程开发当成校编教材,实践者多含有功利心理。 四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主要是集中在各方面条件好的城市学校,而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况并不理想。在所有找到的研究文献中,专门研究农村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论文只有6篇,有4篇是关于实践经验介绍,1篇是对农村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价值和策略的探讨,还有一篇是对农村地区校本课程开发情况的调查研究。可见农村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并不多,质量也不高,需要得到广大学校和学者更多重视。 参考文献: [1]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1(4):12-17. [2]廖哲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8):11-18. [3]徐玉珍.是校本的课程开发,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概念再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5(11):3-9. [4]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一种广义的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2005(8):19. [5]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的定性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0(7):3. [6]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J].课程?教材?教法,2002(7):21. [7]李介.国外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9):18-20. [8]傅建明.教师与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研究,2001(7):56-60. [9]李利平.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增权之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4):45-47. [10]林一钢.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素养刍论[J].课程?教材?教法,2002(3):29-32. [11]林一钢.略论校本课程的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3(9):14-17. [12]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取向与实做[J].课程?教材?教法,2004(5): 19-24. 20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1-10-29 字体设置:[大中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近二十年以来,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让位于把学生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 当前国内外各级各类学校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能否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的教学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家、教育技术专家多年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建构主义理论正是这种努力所取得的主要理论研究成果。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教育应用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 学习并研究一些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同时开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实践,将对我们实施以德育为核心,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教材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建构主义简介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 1、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建构主义理论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即同化、顺化和平衡。 同化(assimilation)是指学习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由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 顺应(accommodation)是指学习者调节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当学习者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 平衡(equilibration)是指学习者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2、建构主义的发展历史

关于人际传播的研究综述

关于人际传播的研究综述 【摘要】:人际传播作为传播类型研究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可以说在传播学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自20世纪以来被专家学者们广泛应用于各自学科的研究中,甚至将其作为学科与学科间思想交流的纽带。人际传播作为人类最本能最直接的社会互动方式,满足了人们生存与发展的信息需求,成为个人社会化的基本条件。随着肢体交流到语言交流到文字交流,再到现如今以网络为依托的信息交流,人际传播在各个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本文通过查找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和知识点,梳理出一条关于人际传播研究的发展脉络,介绍国外人际传播研究的理论积淀以及国内对于人际传播的研究现状,通过对比研究方向,对未来中国关于人际传播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人际传播发展脉络研究综述 人际传播最直观的解释是指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作为一门学科,它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至今不过几十年的时间,但是关于人际传播的研究却源远流长。人是生活在传播世界中的,人的一生都摆脱不了传播关系,人类的交流问题一直都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重要方面。在后工业社会,人际关系成为生活世界的主要矛盾,研究人际传播,对于理解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困境,更好的实现与他人和谐相处,有重要的启示。 人际传播有着许多学科的背景,所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是十分丰富的。本文先对人际传播逐渐理论化、体系化的过程进行梳理,再列举一些代表性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对人际传播的研究进行一个简单的综述。 一、国外对于人际传播问题研究的理论积淀 纵观人际传播的发展演进,我们可以发现人际传播是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的。正如传播学者A·哈特对传播媒介的分类一样:首先,人类经历了语言、肢体等面对面传播的“示现的媒介系统”。其次,传播者需要借助媒介进行交流,诸如文字等“再现的媒介系统”。最后,人类正在经历着“机器媒介系统”,像电影、电话等传受双方都需要借助的媒介系统。人际传播的发展也遵循着这样一种规律。 人际传播的知识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谈论修辞或作为参与市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自沉浸理论提出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领域。网络学习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介绍了沉浸感的提出与完善及其产生条件,分析了网络学习的概念和本质,指出了网络学习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沉浸感对网络学习的启示。 关键词:沉浸感;网络学习;虚拟现实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但是网络学习在其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导致网络学习效率不高。而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沉浸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种问题。沉浸感从提出到完善,已经应用于许多科学领域,对网络上的学科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沉浸感概述 1.1沉浸理论 沉浸理论(flow theory)于1975年由Csikszentmihalyi首次提出,解释当人们在进行某些日常活动时为何会完全投入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进入一种沉浸的状态。之后陆续有学者进行相关的沉浸行为研究并修正其定义以期更能符合沉浸状态的描述。 随计算机科技的发展,沉浸理论延伸至人机互动上的讨论,Webster等人视这种互动具游戏( playful )和探索( exploratory )的特质( Webster,Trevino&Ryan,1993 )。Ghani和Deshpande( 1994 ),以人机互动对工作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两个沉浸的主要特征:在活动中完全专注( concentration )和活动中被引导出来的心理享受( enjoyment )。Novak、Hoffman和Yung 等人从1996年开始,即对网络沉浸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与模式发展,有别于原始的沉浸模型,在人机互动中的沉浸主前提( primary antecedents ),除挑战与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之外,还必须加上专注(focused attention)。之后Novak等人针对其模式做修正及更仔细的研究(Hoffman&Novak,1996; Hoffman,Novak&,Yung,1998,2000),并针对不同的网络行为做沉浸模式的检验,研究发现,网络使用行为中,信息寻求最容易进入沉浸,其次为阅读与书写。不同的网络活动型式,如在线游戏、在线购物、E-mail 等,也会带来沉浸经验的差异。 1.2沉浸体验条件 沉浸理论从提出到现在一直备受重视,在我国香港、台湾等地也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 摘要:任何理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教学中正在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其指引下的多样纷呈的教学模式已与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教学软件开发紧密结合。同时也应该看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仍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理论,其发展进程依然是动态的、开放的;在认识论立场上如何处理好建构与反映、个体性与社会性、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将是实现其理论超越的根本问题。对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不足之处,在其指导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应予以纠正和消除。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育技术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基本观点 (一)建构主义产生的哲学根源 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是当代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社会科学理论。现代建构主义思想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维柯(1668-1774)和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1724-1804)放在一起。(任友群,2002)当代美国激进建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冯·格拉塞斯菲尔德把维柯誉为“第一位清楚明确地描述建构主义的人”,他认为维柯发表于1710年的论文《论意大利人的古代智慧》中所提出的“真理即创造”、“人只能认识自己所创造的东西”等理论第一次清楚地表达和描述了建构主义思想。 而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建构主义的思想源于康德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康德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围绕着人的主体性而展开的,他认为:主体不能直接通向外部世界,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建构认知原则去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康德相信世界的本来面目是人们无法知道的,而且也无需推测它,人们所知道的只是自己的经验而已。康德在他的理性批判哲学中,分别从认识领域、实践领域等不同角度建构个体主体性思想。康德哲学达到了西方哲学的巅峰,他本人也被大多数建构主义者奉为鼻祖之一。 (二)建构主义产生的心理学根源 毋庸置疑,除了哲学思潮的影响之外,心理学自身的理论和流派演进是认知主义向建构主义理论发展的直接原因。(田严明等,2010)在这一发展及演变过程中,在心理学中影响颇深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即活动内化论)对此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皮亚杰认为,学习是一种“自我构建”;个体思维的发展过程,就是儿童在不断成熟的基础上,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和社会经验,从而使图式不断地协调、建构(即平衡)的过程。皮亚杰强调主体心理机能的形成,其理论可以说是一次内化说或一次内化的个人建构过程。但这一理论是不全面的,因为个体不可能自发协调心理机能,而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过程。尽管皮亚杰的理论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他仍不失为认知研究理论中最具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甚至可以这样说,他的发生认识论原理在有关儿童认知发展学说中“构成了一个时代”,(田严明等,2010)皮亚杰关于建构的思想是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

互联网身份认证技术应用及其发展

网络身份认证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 随着全球化经济模式的出现以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网民数量越来越多,网络越来越普及,出现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增多,怎样保证网民个人信息安全和保证网络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等,是我们必须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也让网络安全受到更多的关注,在安全系统中重点技术就是使用身份认证技术。本文主要分析了几种身份认证的技术和方式,目的在于让广大读者了解网络安全系统中的身份认证技术应用及其发展。 如今全球信息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全球的信息产业越来越重视信息安全,特别是现在信息网络化正是发达的时期,信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网络安全,如何在网络环境中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安全系统,身份认证技术就成为了在网络安全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身份认证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来确定使用者的身份,重点是为了解决网络双方的身份信息是否真实的问题,使通讯双方在进行各种信息交流可以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在信息安全里,身份认证技术在整个安全系统中是重点,也是信息安全系统首要“看门人”。因此,基本的安全服务就是身份认证,另外的安全服务也都需要建立在身份认证的基础上,使身份认证系统具有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也最容易受到攻击。

一、身份认证的含义 身份认证技术简单意义上来讲就是对通讯双方进行真实身份鉴别,也是对网络信息资源安全进行保护的第一个防火墙,目的就是验证辨识网络信息使用用户的身份是否具有真实性和合法性,然后给予授权才能访问系统资源,不能通过识别用户就会阻止其访问。由此可知,身份认证在安全管理中是个重点,同时也是最基础的安全服务。 (一)身份认证技术的应用 信息安全中身份认证是最重要的一门技术,也是在网络安全里的第一道防线,可以很好的识别出访问的用户是否具有访问的权限,允许通过识别的用户进行访问操作,并进行一定的监督,防止出现不正当的操作情况,同时也是保护计算机不受病毒和黑客入侵的一个重要方法。使用者在进入网络安全系统的时候,先需要让身份认证系统识别出自己的身份,通过了身份认证系统识别以后,再依据使用者的权限、身份级别来决定可以访问哪些系统资源和可以进行哪些系统操作权限。与此同时,进入安全系统时,检测系统需要进行登记,包括记录、报警等,对用户的行为和请求进行记录,并识别出是否入侵了安全系统。 (二)基于网络的身份认证 身份认证系统在安全系统中非常重要,虽然它是最基础的安全服务,但是另外的安全服务都需要它才能完成,只要身份认证系统受到攻击入侵,就会导致系统里的安全措施都无法产生作用,而黑客入侵的首要目标一般都是先攻破身份认证系统。但是因为网络连接具有复

身份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身份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1. 应用背景 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企业信息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诸如OA、CRM、ERP、OSS等越来越多的业务系统应运而生,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与此同时,各个应用系统都有自己的认证体系,随着应用系统的不断增加,一方面企业员工在业务系统的访问过程中,不得不记忆大量的帐户口令,而口令又极易遗忘或泄露,为企业带来损失;另一方面,企业信息的获取途径不断增多,但是缺乏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展示的平台。 在上述背景下,企业信息资源的整合逐步提上日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业务系统统一认证、单点登录(SSO)和信息综合展示的企业门户(Portal)。现有的门户产品多集中于口令方式的身份认证,如何更安全的进行统一认证,并保证业务系统访问的安全性,成为关注的焦点。 2. 基于CA认证的统一身份管理平台 时代亿信推出的基于CA认证的统一身份管理平台解决方案,以资源整合(业务系统整合和内容整合)为目标,以CA认证和PKI技术为基础,通过对用户身份的统一认证和访问控制,更安全地实现各业务系统的单点登录和信息资源的整合。 平台兼容口令认证、PFX证书文件认证、USB智能卡认证等多种认证方式,并采用SSL 加密通道、关键信息加密签名、访问控制策略等安全技术充分保证身份认证和业务系统访问过程的安全性。 2.1 系统功能及架构 平台的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门户系统(Portal):各业务系统信息资源的综合展现; 平台管理系统:平台用户的注册、授权、审计;各业务系统的配置;门户管理; CA系统:平台用户的数字证书申请、签发和管理; 用户统一认证:用户身份的CA数字证书认证、认证过程的SSL加密通道; 单点登录(SSO):业务系统关联(mapping)、访问控制、访问业务系统时信息的加密签名和SSL加密通道; 图1 基于CA认证的统一身份管理平台架构 2.2 系统的实现和安全机制 2.2.1 用户注册和授权 (1)企业每一个用户在平台完成用户注册,得到自己的统一帐户(passport); (2)如果采用证书文件或USB智能卡认证方式,则CA系统自动为平台用户签发数字证书,并与用户的统一帐户对应。 (3)注册的用户可以由管理员进行分组,并根据分组设定相应的业务系统访问权限。 2.2.2 业务系统的配置 接受统一认证的业务系统必须完成以下工作: (1)安装业务系统访问前置并配置证书和私钥,用以建立客户端与业务系统之间的SSL 加密通道,并接收处理平台提供的加密签名的用户认证信息; (2)提供关联(mapping)接口和访问验证接口,并在平台进行配置。关联信息主要是平台统一帐户与业务系统用户信息(可能包括业务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的对应关系。

信息安全-身份认证技术与应用

信息安全技术及应用 ————————身份认证技术与应用 当今,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建立信息安全体系的目的就是要保证存储在计算机及网络系统中的数据只能够被有权操作 的人访问,所有未被授权的人无法访问到这些数据。这里说的是对“人”的权限的控制,即对操作者物理身份的权限控制。不论安全性要求多高的数据,它存在就必然要有相对应的授权人可以访问它,否则,保存一个任何人都无权访问的数据有什么意义?然而,如果没有有效的身份认证手段,这个有权访问者的身份就很容易被伪造,那么,不论投入再大的资金,建立再坚固安全防范体系都形同虚设。就好像我们建造了一座非常结实的保险库,安装了非常坚固的大门,却没有安装门锁一样。所以身份认证是整个信息安全体系的基础,是信息安全的第一道关隘。 1.身份认证技术简介 相信大家都还记得一个经典的漫画,一条狗在计算机面前一边打字,一边对另一条狗说:“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这个漫画说明了在互联网上很难识别身份。 身份认证是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确认操作者身份的过程。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是一个虚拟的数字世界,在这个数字世界中,一切

信息包括用户的身份信息都是用一组特定的数据来表示的,计算机只能识别用户的数字身份,所有对用户的授权也是针对用户数字身份的授权。而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是一个真实的物理世界,每个人都拥有独一无二的物理身份。如何保证以数字身份进行操作的操作者就是这个数字身份合法拥有者,也就是说保证操作者的物理身份与数字身份相对应,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身份认证技术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如何通过技术手段保证用户的物理身份与数字身份相对应呢?在真实世界中,验证一个人的身份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判定,一是根据你所知道的信息来证明你的身份(你知道什么),假设某些信息只有某个人知道,比如暗号等,通过询问这个信息就可以确认这个人的身份;二是根据你所拥有的东西来证明你的身份(你有什么) ,假设某一个东西只有某个人有,比如印章等,通过出示这个东西也可以确认这个人的身份;三是直接根据你独一无二的身体特征来证明你的身份(你是谁),比如指纹、面貌等。 所谓“没有不透风的墙”,你所知道的信息有可能被泄露或者还有其他人知道,杨子荣就是掌握了“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的接头暗号成功的伪造了自己的身份。而仅凭借一个人拥有的物品判断也是不可靠的,这个物品有可能丢失,也有可能被人盗取,从而伪造这个人的身份。只有人的身体特征才是独一无二,不可伪造的,然而这需要我们对这个特征具有可靠的识别能力。

密钥管理技术研究综述

密钥管理技术研究综述 常熟理工计算机学院《数字签名与认证技术》课程学习报告课程学习报告课程名称:数字签名与认证技术设计题目:密钥管理技术研究综述院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网络工程班级:07网络班学号:090207206姓名:沈叶指导教师:靳勇开课时间:2009 至2010 学年第 2 学期常熟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制 1 姓名:杨捷班级:07网络班学号:090207239 学生姓名成绩评语:2 指导教师年月日姓名:杨捷班级:07网络班学号:090207239 题目:密钥管理技术研究综述摘要: 网络安全

服务所依赖的基础之一就是对传送数据的加密,不论是链路加密方式还是端到端的加密方式都是密钥技术的应用。于密钥技术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加密方法把对大量数据的保护归结为对若干核心参量——密钥的保护,因此网络系统中加秘密钥管理问题就成为首要的核心问题。密钥的管理综合了密钥的生成、分配、存储、销毁等各个环节中的保密措施。宗旨:确保使用中密钥的安全。关键词:1引言传统的安全保护主要通过防火墙、病毒检测、VPN及加密锁等安全体系实现,都是以被动防御为主,导致各种防御措施层出不穷,而且防火墙也越砌越高、入侵检测越做越复杂、恶意代码库越做越大,但是信息安全仍然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些安全保护基本上以软件为基础,附以密钥技术,侧重以防为主。事实证明这种保护并不是非常可靠而且存在着被篡改的可能性。因此,在我国目前硬件、操作系统、安全等许多关键技术还

严重依赖国外的情况下,对可信计算的要求迫切地摆在用户的面前。可信计算密码支撑平台不同于传统的安全概念,它将加密、解密、认证等基本的安全功能写入硬件芯片,并确保片中的信息不能在外部通过软件随意获取。以可信密码模块为基础,中间通过可信密码模块的服务模块,来构建可信计算的密码支撑平台,最终,在这个平台中形成可以有效防御恶意攻击,支撑计算机在整个运行过程中的3个安全体系:④防御病毒攻击的体系,通过一种可信链来防御攻击;②建立一个可信的身份体系,识别假冒的平台;③高安全性的数据保护体系,使数据能够密封在非常安全的一个区域中,达到非法用户进不来,保密数据无泄露的目的。这些功能的实现大多与各种密钥密切相关。比如,EK实现平台惟一身份标识,是平台的可信报告根;SMK实现对数据和密钥的存储保护,是平台的可信存储根;PIK代替EK 对运行环境测量信息进行签名从而提供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 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革命,是影响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发展走势的重要力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识论,即关于人是如何学习的和知识的本质观点,日益成为教育领域的流行话语。固然,我们没有必要趋附于某种流行,但是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系”( G.Hein,1991)。[1] Jonassen(2000)认为,过去的十年见证了人类有史以来学习理论发生的最本质与革命的变化。当代学习的情境概念、社会文化概念和建构主义概念是建立在跟传播学、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不同的本体论与认识论基础上。人类已经进入学习理论的新世纪。在学习理论相对短暂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的理论基础分享着如此多的假设和共同基础,也从来没有关于知识与学习的不同理论在理念和方法上是如此地一致。[2]一场改变人类学习理念与教学设计的革命已经兴起。 一、建构主义的十大理念 (一)建构主义的渊源与流派 建构主义的渊源主要有哲学和心理学两大渊源,在流派上表现出六大类型。 1.哲学渊源。主要包括18世纪的意大利哲学家G.Vico的“新科学”,19世纪德国哲学家LKant的“哥白尼式的哲学革命”和20世纪美国哲学家与教育学家J.Dewey的经验自然主义。[3]Vico认为,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他们自己建构的一切。当今激进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V.Glasersfeld称Vico是“第一位清楚明确地描述建构主义的人”。Kant创建了以主体能动性为中心的批判哲学,其主要价值在于全面提出了主体性问题,揭示了认识的双向性运动: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识自身,在建构与创造世界的同时建构与创造自身。Kant被建构主义者奉为鼻祖之一。Dewey认为,经验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心思想是主体有目的地选择对象的基础上的主观“创造”,特别强调经验的能动性和发展性,认为经验是由现在伸向未来的过程,是对现有事物的一种改造,学习是基于行动的、在不确定性情境中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显然,Dewey的经验自然主义已经蕴涵着丰富的建构主义思想。 2.心理学渊源。主要包括J.Piaget的结构与建构观、L.Vygotsky的心理发展理论和J.Bruner 的认知学习理论。Piaget从主客观相互作用,即从活动一动作的角度研究了认识的发生问题,突出强调了人作为认知主体的能动性,认为知识是一种结构,离开了主体的建构活动,就不可能有知识的产生。Vygotsky主张,研究意识与心理的发展必须以文化历史的观点,在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在与社会环境作用的相互联系之中来进行。人的心理发展有两条相互联系的一般规律:一是人的心理机能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二是人的新的心理过程结构,最初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随后才有可能转移至内部, 内化为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结构。Bruner认为,学习是一种积极的过程,学习者依靠自己现在和过去的知识建构新的思想和概念。其认知学习理论特别关注知识的结构、学习者的内部动机、多种认知表征方式(动作、图像和符号)、探索与发现未知知识、直觉思维、从多重观点中建构知识和价值等。Bruner的认知学习理论革命形成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雏形。 3.流派。建构主义是一种流派纷呈的认识论和学习理论。目前主要有6种类型: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社会文化认知、信息加工建构主义和控制系统论。

身份认证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身份认证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Internet迅猛发展带来了信息共享与安全这对矛盾共同体,加强网络安全建设、保障网络的安全运行成为网络存在的根本之道。网络身份认证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信息管理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扮演着网络系统“看门人”的角色。 针对不同的安全威胁,目前存在多种主机安全技术和相关安全产品,如防病毒技术、个人防火墙、安全应用程序(如文件加密程序)、安全操作系统等。这些技术和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安全需求,却没有很好地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系统访问,即开机时的保护问题,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基于口令的弱身份认证技术,很容易被攻破而造成泄密; (2)运行时保护,即在合法用户进入系统后因某种原因暂时离开计算机,此时任何人员均可在此系统之上进行操作,从而造成泄密。

将密码写在记事本上挂在电脑旁边,这样的事情相信很多公司的员工都曾经为之。出于安全的要求,现在公司的安全策略普遍要求员工的登陆密码要定期更换,而且不能重复,这使得想出一个自己能记住的长串密码成为一件让员工头疼的事情。为了便于记忆,员工往往会选择常用词或者号码作为密码,如果攻击者使用“字典攻击法”或者穷举尝试法来破译,很容易被穷举出来。传统的账号加密码的形式,账号基本上都是公开的,密码容易被猜中,容易忘记,也容易被盗。据统计,一个人平均下来要记15到20个密码。静态密码的隐患显而易见,尤其是在证券、银行等行业,轰动一时的“银广夏盗卖案”早就为业界敲响了警钟。 为了解决静态密码的安全问题,一种方式是同一个人员使用不同的密码进入不同的应用系统,避免所有的鸡蛋都在一个篮子里面的问题,然而需要记忆多个密码;第二种方式,采用软件VPN方式,登陆前先要使用VPN连接,这样可以面向一部分机器开放,但是第一次使用时下载VPN软件,每次访问

人脸识别技术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11091214.html, 人脸识别技术综述 作者:唐勇 来源:《硅谷》2011年第09期 摘要:人脸识别是模式识别领域中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广阔应用前景的研究课题。 系统的对主流人脸识别算法进行综述,总结现阶段人脸识别研究的困难,并对未来人脸识别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人脸识别;光照补偿;人脸检测 中图分类号: TP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1)0510029-01 0 引言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网络安全等应用领域急需高效的自动身份认证技术。当前,我国的各种管理系统大部分都使用证件、磁卡、IC卡和密码等传统技 术保障系统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无法避免伪造、丢失、窃取或遗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基于人体生物特征的身份鉴别方法,如指纹识别、虹膜识别、人脸识别等利用生物特征的普遍性、唯一性、永久性、可接受性、防卫性进行身份识别可以避免上述已有的身份鉴别技术缺陷。 1 人脸识别常用算法 随着社会对人脸识别系统的迫切需求人脸识别研究再次成为热门课题。2008年我国在奥 运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采用人脸识别这种生物识别系统为之提供安全保障。目前常见的人脸识别基本算法可分为以下几类: 1.1 基于几何特征的人脸识别方法[2]。这类方法是通过人脸面部拓扑结构几何关系的先验知识,利用基于结构的方法在知识的层次上提取人脸面部主要器官特征,将人脸用一组几何特征矢量表示,识别归结为特征矢量之间的匹配。基于几何特征的识别方法具有存储量小、对光照不敏感等优点。但这种方法抽取稳定的特征比较困难,对强烈的表情变化和姿态变化鲁棒性较差,适合用于粗分类。 1.2 基于特征脸的人脸识别方法。特征脸法是人脸识别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是从人脸图像的全局特征出发,运用Karhunen Loeve变换理论,在原始人脸空间中求得一组正交向量,并以此构成新的人脸空间,使所有人脸的均方差最小,达到降维的目的。特征脸方法易受角度、光照、表情等干扰导致识别率下降。

见素抱朴——《古船》人物形象综论【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见素抱朴——《古船》人物形象综论 专业班级:汉语言 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 题争论焦点) (一)张炜简介及其创作 张炜,山东龙口人,原籍栖霞。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在省档案部门做过四年历史档案资料编研工作,现为专业作家,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万松浦书院院长。 张炜自1973年以他的处女作短篇小说《木头车》登上文坛,他便携带着具有清纯、优美、健康韵味的描芦青河系列给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继以《秋天的思索》、《秋天的愤怒》引人注目,以《古船》引起轰动,又以《九月寓言》刷新了自己的面貌,并以《我的田园》、《家族》、《柏慧》树立了自己家族小说的坚实形象。新世纪伊始,他更是给文坛奉献了《你在嵩原·西郊》、《丑行或浪漫》、《刺猬歌》等几部传奇式的作品。小说创作思想丰富深邃,关涉到新时期文学和当代文化发展中的诸多前沿课题,几部重要的作品当代文学史都给予他高度评价。因此,研究张炜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至今,共著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柏慧》《家族》、《外省书》、《能不忆蜀葵》、《丑行或浪漫》、《刺猬歌》等,中篇小说《秋天的愤怒》、《蘑菇七种》、《瀛州思絮录》等,短篇小说《玉米》、《声音》、《一潭清水》等,散文《融入野地》、《夜思》、《筑万松浦记》等,诗集《皈依之路》、《家住万松浦》等。有《张炜自选集》(6卷)、《张炜文集》(6卷)、《张炜文库》(10卷)等多种文集出版。部分作品译有英、法、日、德等多种外文版本。 (二)选取张炜小说作品为选题的原因

翻阅资料后我们可以发现,基本上张炜的每部作品都会引起很大的反响,他似乎始终是一位倍受争议的作家,往往成为评论界关注的焦点。当下对张炜作品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必然也会存在一些些缺失和不足之处,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之前评论者大多关注张炜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剖析张炜所秉持的道德立场和人道主义情怀,对于他持续性地关注和思考人的生存苦难并寻求解救之途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至于我自己,初读张炜作品是在大二,一部《古船》让我爱上了这个作者,也爱上了洼狸镇上那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芦青河畔三四十年的历史不算太长,但也着实不短。当年被埋入河床底部的古船虽然被重新挖掘出来,也重新焕发出了其当年的风姿与雄壮,但是能否重新远航却是一个让所有人难以启齿的问题。而同样生活在这河畔的人们也同样经受着这份时代变迁带来的“折腾”。隋抱朴的隐忍、孤独,隋见素的热血复仇之心和勇于对世俗及封建道德观的反抗、隋含章的悲剧人生……可以说老隋家的新一代深深得吸引了我。当然,作品中也不乏赵多多,赵柄这样的卑鄙之流,但正是这样的人物安排让故事变得有血有肉,也让我爱上了他们。而之后风格诡异的《九月寓言》再次让我坚定了写张炜小说作品中人物的决心。 (三)张伟作品蕴含的精神及其中人物的突出特点张炜是一位有着独立写作精神的当代作家,他始终在自己的天地里创作,并且保持着高度的写作热情。从八十年代至今,他创作了大量的长篇小说,成为当代文学界的领军人物。自从开始城市生活之后,他的写作目光就开始关照着中国的城市和乡村。他对城市工业文明和乡村得真实生活怀着复杂与思索的心态,他的作品中更多地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而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作者对“拯救之路”的寻找。对从乡村走向城市生活的张炜来讲,他更多的是看到了物质主义对人的精神腐蚀。作为一名作家,他的写作充满了对人的关怀。童年记忆、城乡对比、文学的还乡传统以及作家的身份认同危机使他把自己关注的目光又策略性的投向大地。虽然乡村中残存的封建思想意识对人们的生存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作家抽取了野地的自由自在的精神和孕生的强大生命力来作为填补人们精神世界空虚的精神食粮。而知识分子的道德自律和精神坚守则可以

第一章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概述(1)

第一章 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第一节 心理、教育科学与科学研究 一、科学与科学研究 1、科学的含义:科学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表现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1)科学有其特定的研究方法,即科学方法 (2)科学还有特定的研究过程-就是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假设检验”的过程。 (3)从科学与人类的其他活动的关系来看,科学既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又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社会活动。科学还是一种社会实践力量。 2、科学研究的特征 (1)科学研究的定义:就是通过运用各种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过程。根据对收集到的事实材料的分析,对假社会理论进行检验,以寻求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或过程。 (2)科学研究的特征:继承性,创新性(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系统性(科学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控制性(科学研究要求的操“操作定义”,正是这种控制性的体现)。 二、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性质与地位 1、双重性质: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科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点。 2、二者的共同点 (1)对象相同:都是人 (2)采用的研究方法有相似之处:都可采用控制的方法(3)研究过程相同:都是一个假设检验的过程 三、心理与教育研究的目的和功能 1、心理与教育研究的目的 (1)描述:描述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状况是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的目的 (2)解释:即对心理现象或教育现象的活动过程与特点的形成原因,发展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等作出说明。 (3)预测:根据研究建立的某一科学理论,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对研究对象以后的发展变化和在特定情境中的反应做出推断的过程。 (4)控制:是心理教育科学研究的最高目标,也是最难达到的目的。 所谓控制是指根据科学理论操纵研究对象某一变量的决定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使研究对象产生理论预期的改变和发展。 2、心理与教育研究的功能 (1)满足人类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需要 (2)将有关科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 (3)解决个体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以利于个体的健康和发展 总之: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对社会进步、人类发展,乃至于个体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作用。 四、心理与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 (起点)1、提出问题和假设(2)设计研究方案 (3)实施研究并收集资料(4)处理分析资料(5)检验假设并作出结论 第二节 心理与教育研究的特殊性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者的特殊性 1、心理与教育研究往往需要研究对象积极参与、配合研究活动。如果没有被试的积极配合,研究就无法进行。 2、心理与教育研究的对象既是生物实体,又是社会实体,社会性是其显著的特征。 3、心理与教育研究设计的各种变量很多而且复杂,这就决定了心理教育研究难以精确的解释和预测。 4、心理与教育研究通常不能对研究对象做出精确控制与操纵。 5、人的心理具有发展性,因此在心理教育的纵向研究中,应该尤其重视成熟因素的作用。 6、人的心里还具有个体差异 7、从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来看,二者同属一类,即研究者是人,被研究者也是人;研究的主体与客体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类活动 二、研究过程的特殊性: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研究对象要根据研究者的要求或实验控制作出反应,而研究对象的反应又会反过来影响研究者的行为。 三、研究方法的特殊性 1、符合伦理性原则 2、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方法多属于“黑箱方法” 3、由于某些方面难以进行严格的控制实验,因而较难确认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三节 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1、是任何科学及其研究都必须要遵循的原则 2、定义:客观是相对主观而言的,所谓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对待客观事实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能歪曲事实也不能主观臆测。 二、系统性原则:要求研究者不仅要将研究对象放在有组织的系统中进行考察,而且要运用系统方法,从系统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来分析研究对象与各系统、要素的关系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四、教育性原则:要求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要符合被试的身心发展规律,具有教育意义,有利于被试的健康发展五、伦理性原则 此外:还应遵循发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等一般原则 第四节 心理、教育科学研究与理论建构 一、理论及其与研究的关系 1、什么是理论 (1)理论可以界定为一种能解释某些现象的具有逻辑关系的肯定陈述,是由一定的科学概念、概念间的关系及其论证所组成的知识体系。科学理论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概括性说明,是经过某些实践检验而被验证的一系列假说,因此仍然是相对的真理。 (2)所谓假说,是指在研究实施之前,研究者提出的有关现象或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的一种假设性陈述。 2、理论与研究的关系 (1)理论是研究问题和假设提出的依据之一。理论对于提出研究问题和假设是极其重要的 (2)如果缺乏理论背景就难以确定定量分析的正确纬度和有效方法,也就不能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归纳概括出合理的结论,以检验假设和已有的理论。(3)研究可以用来检验和发展或修正理论 二、心理与教育科学理论的特征与功能 1、基本特征:①客观性②相对真理性③逻辑性④系统性⑤简单性 2、功能:①指导研究的功能;②整合已有知识的功能;③解释心理与教育现象的功能;④预测心理与教育现象发展的功能 三、心理与教育科学理论的建构 1、归纳理论的建构 (1)大量的观测与分析是归纳理论建构的基础 (2)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寻找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式或规律 2、演绎理论的建构 (1)选择研究课题 (2)收集和分析有关变量之间关系的命题(3)从命题出发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演绎理论 除上述两种方式外,还有机能理论的建构和模型理论的建构两种方式 四、评价理论的标准:1、精确性(最重要的标准);2、可检验性;3、概括能力;4、简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