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女性的身份认同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国内近年来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综述

国内近年来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综述
本文将要对既有 的研究进 行 系统 的 回顾 与反 思 , 以求 为 更 好 解 决 这一 问题 寻
找 良方 。
动儿童对于城市的生活是基本 满意的, 对城市 的适
应 程度 主要 与家庭 的经 济 状 况 有关 , 般 来 说 家 庭 一 经 济条 件越好 对周 围环 境 的满 意度 越 高 、 歧 视 的 受
份认 同情 况、 打工子弟 学校 的讨论 、 流动人 口子 女 的教 育权 益和教 育公 平问题、 流动人 口子女 的 家庭教 育 问题 和解
决流动人 口子女教 育问题 的各种可行性政 策等六个方 面系统地 总结 了近年 来 国内关于流动人 口子女教 育的研 究情
况 , 在 此 基 础 上 提 出 了 以后 研 究 应 该 着 重 发 展 的领 域 。 并
查 主要集 中在北 京 、 海 、 州 等东 部 沿 海 大 城市 。 上 广 这类 研究 多 为通过 对特 定 区域流 动人 口子女 教 育状 况 的普遍 调查 , 探 求 流动 人 口子 女教 育 问题 产 生 来 的原 因和解决 的方 法 。邹泓 等人通 过对 北京 、 汉 、 武 成都 、 圳和株 洲 等九 个大 中小城 市 的调查 , 为流 深 认
教育文化论坛
21 0 1年
第 5期
J oY l uWO u U Q n H aL nTa n
厦 门的流 动子 女教 育 问题做 了调查 研究 。
极 与抵触 心理 的主 要原 因 , 教 育 的不 平 等更 加 深 而 了他 们 的被歧视感 。 在认 同研 究方 面 , 运 庆 通过 对 南京 一 所 打工 李 子弟学 校 的研 究发 现 , 民工 子弟 的人 际交 往 空 间 农 较小 , 主要停 留在家庭 成员 和相 邻的 同学之 间 , 民 农 工 子弟之 间形成 了 较为 一 致 的 身份 认 同 , 在 一 定 并

中国女性的性别角色认同

中国女性的性别角色认同

中国女性的性别角色认同近年来,关于性别角色的讨论愈发频繁,中国女性的性别角色认同也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

性别角色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性别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女性的性别角色认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中国女性性别角色认同的现状,并分析影响其认同的因素。

一、传统性别角色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国社会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对女性的认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观念中,女性被期待在家庭中扮演好妻子、好母亲的角色,注重家庭责任和婚姻观念。

这种观念的影响使得许多女性在追求事业发展时感到内外矛盾,难免有一种“家庭与事业两不误”的困扰。

因此,在过去,很多女性宁愿选择婚姻和家庭,而不是追逐自己的事业梦想。

二、经济独立性的提升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女性的经济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

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职场,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经济的独立。

这对于中国女性性别角色认同的变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经济独立给予了女性更多选择的权利,使她们能够追求自己的事业和个人发展,从而超越传统的性别角色。

三、教育机会的扩大近年来,中国的教育机会不再偏袒男性,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

受到良好教育的女性更加自信,能够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对自己未来发展的设想。

教育的提升使得女性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追求与男性平等的权益。

四、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影响媒体和社交媒体也对中国女性性别角色认同的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广泛和快捷。

女性通过媒体可以接触到更多对性别角色认同有启发的内容,从而意识到自己的选择和权益。

另外,社交媒体上的女性权益运动也激发了更多女性对于性别平等的关注和参与,进一步加强了她们对性别角色的认同。

五、亲友和社会环境的支持除了个人的内在变化,亲友和社会环境的支持也是中国女性性别角色认同变化的重要因素。

家庭和朋友的理解和支持,可以给予女性更多的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独立。

同时,社会对女性权益的关注和倡导,也让女性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权益,从而增加对性别角色的自信和认同。

社会学试析当代女性身份认同问题

社会学试析当代女性身份认同问题

社会学试析当代女性身份认同问题当代女性身份认同问题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学现象。

现代女性的认同问题已经不再仅仅是孤立的个案,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对于当代女性来说,身份认同已经成为个人和社会的两个重要方面,反映社会的性别观念和价值观。

因此,本文将探讨当代女性身份认同问题,并从社会学角度,提出一些思考。

第一,传统女性角色的压力与挑战传统女性角色是反映性别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旧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是极其低下的。

女性只能在家中生孩子、料理家务,不能接受高等教育,更不能参加社会活动。

现代社会,虽然女性的权利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比如参政权、就业权、教育权等,但是女性依然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

在现代社会,女性面临着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巨大压力。

很多女性不仅要背负着料理家务的责任,还要承担工作、家庭、子女教育等多重角色。

这种压力不仅让女性在工作中感到紧张和焦虑,而且进一步加大了传统女性角色的困境。

然而,这种现象的存在也极大地激发了女性的求知欲和自我实现的渴望,同时也激发了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重新反思与认识。

女性也因此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

第二,女性事业发展的挑战女性事业成长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很多的挑战。

无论是面对同事的嫉妒,还是面对上级对女性的特别的申述,女性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与阻力。

从性别角度来看,这是因为在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中,男性往往享有更有效的支持和资源,而女性却可能面临更多的挫折。

但是,在这样的挑战面前,很多优秀的女性用坚定的勇气,与男性一起肩负起事业的发展,用实际行动证明着女性在事业发展中不逊于男性。

同时,女性对于职业、个人梦想的坚守,也在不断推动社会性别平等的进步。

第三,身份认同的逐渐丰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女性对于身份认同的要求也在不断丰富和衔接。

如今,女性不再满足于传统女性的角色,而是开始探索多元化的身份认定。

女性不仅可以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好职业女性,还可以是自由职业者、艺术家、志愿者、科学家等等。

移民妇女的身份认同——对三峡库区两个案例的解读

移民妇女的身份认同——对三峡库区两个案例的解读

移民妇女的身份认同——对三峡库区两个案例的解读
陈琼
【期刊名称】《学术探索》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三峡库区移民工程已经进入到后期扶持阶段,早期移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日益成为移民研究的重点.结合实地调查的经验感受,从社会性别的视角,运用社会认同理论,分析移民妇女这一特殊群体的身份认同,有着极为深刻的社会意义.移民妇女在搬迁地的身份关系及其背后的规则认同已经多元化,妇女身份认同的显著性程度与经济利益、社会关系网络结构、家庭出身等因素相关,这决定了她们是采取参与还是依赖策略,去寻求自己的存在点,筹划自己的生活.
【总页数】4页(P63-66)
【作者】陈琼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3.68
【相关文献】
1.公共政策视角下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妇女的贫困与反贫困研究——以湖北宜昌农村外迁移民村W村为例 [J], 刘筱红;陈琼
2.城市建筑的绿色设计——对BRT建筑事务所两个设计案例的解读 [J], 宋德萱;夏翀
3.移民身份认同研究——对三峡库区两个案例的解读 [J], 陈琼
4.妇女自组织参与三峡库区移民后扶项目的探讨 [J], 夏明勇;程军
5.构建三峡库区和谐社会中移民妇女发展的思考 [J], 陈悦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身份建构研究综述

身份建构研究综述

身份建构研究综述摘要:身份建构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社会背景下,通过语言、符号、行为等方式来构建和表达自身身份的过程。

本文对身份建构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从个人、社会和政治文化视角探讨了身份建构的研究现状、方法、成果和不足。

关键词:身份建构,个人身份,社会身份,政治身份,文化身份引言:身份建构是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热点,它涉及到个体和群体如何定义自己及他人的身份,以及这种定义如何影响人们的思维、行为和社会关系。

因此,对身份建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身份建构研究综述:1、个人身份建构个人身份建构是指个体如何构建和理解自己的身份。

研究表明,个体会通过语言、行为、记忆等方式来表达和塑造自己的身份。

例如,一些研究者发现,个体往往会通过自我叙事的方式来建构自己的身份,这种叙事方式可以帮助个体理解自己的经历和价值观,并塑造自己的人格特质。

2、社会身份建构社会身份建构是指群体如何构建和理解自己的社会身份。

研究表明,群体往往会通过语言、行为、符号等方式来表达和塑造自己的社会身份。

例如,一些研究者发现,群体往往会通过服饰、音乐、语言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特征和价值观,并以此建构自己的社会身份。

3、政治身份建构政治身份建构是指个体或群体如何构建和理解自己的政治身份。

研究表明,个体或群体往往会通过语言、行为、符号等方式来表达和塑造自己的政治身份。

例如,一些研究者发现,个体或群体往往会通过参与政治活动、支持特定政治观点等方式来表达和塑造自己的政治身份。

4、文化身份建构文化身份建构是指个体或群体如何构建和理解自己的文化身份。

研究表明,个体或群体往往会通过语言、行为、符号等方式来表达和塑造自己的文化身份。

例如,一些研究者发现,个体或群体往往会通过传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传统、参与文化活动等方式来表达和塑造自己的文化身份。

结论:本文对身份建构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从个人、社会、政治和文化视角探讨了身份建构的研究现状、方法、成果和不足。

女性身份认同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

女性身份认同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

女性身份认同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女性身份认同是一个多元化的概念,由女性在个人经历和社会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一种认知和态度。

女性身份认同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十分复杂,这种互动关系将女性的生活、工作和社会地位联系在一起。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女性身份认同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女性的自我认同、女性的社会角色和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

女性的自我认同女性的自我认同是指女性在经历生活和社会环境时所认同的自我形象、性别角色和社会地位。

尤其是在传统社会中,女性受到了男权文化的压迫和歧视,女性自我认同相对较低,对自己的才能和能力缺乏自信。

但是,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女性追求自由、平等、独立和自主,拥有了更多选择和发展机会,女性自我认同逐渐得到了提高。

例如,在企业、政治、科学等领域,女性代表逐渐增加。

在2018年美国国会选举中,女性赢得了多数席位,女性的参与和表现受到了关注和赞誉。

这种现象表明女性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变革一起发展,对女性的权利和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女性的社会角色女性的社会角色是指女性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包括家庭和职业的责任、社会生活的参与和社会地位的建立。

在传统的社会中,女性的角色通常是受制于男性的,比如妇女应该顺从丈夫、抚养子女和侍奉父母等。

尤其是在中国,传统观念认为男尊女卑,女性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和职业选择很少,在生活中被限制和压迫。

然而,在社会变迁中,女性的社会角色逐渐得到提高。

女性不再只是家庭生活的承载者,她们拥有了更多选择和发展机会,比如参与职业、政治、文化和社会活动,身份认同逐渐提高。

在当今中国,女性参与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女性在科技、商业和文化领域的突出表现也得到了肯定和支持。

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女性主义运动是由女性发起的为争取性别平等和自由权利的运动。

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女性身份认同和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

女性主义者通过倡导性别平等和抗议歧视,促进了女性的自主和拥有权利。

《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500字》

《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500字》

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文献评述由于国外没有户籍制度,因而没有流动人口这一说,主要研究移民,针对国外现存的有关社会融合理论和移民人口社会融合相关文献进行整理。

1.1社会融合理论社会融合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是同化论、多元文化论、区隔融合论。

最早提出同化论的为芝加哥学派,帕克将融合的形式分为经济竞争、政治冲突、社会调节、文化融合,是个体或者群体相互渗透与融合的过程;多元文化论(20世纪40-50年代)认为在移入地具有较大包容性的前提下,移民会在保存自身文化的同时,在移入地重新构建自己的价值观与身份认同,形成多样性的经济、文化与社会;Porles&Zhou提出的区隔融合理论认为传统的融合理论不适合解释当代移民的融合路径,认为移民有多种融合模式,第一种是平行融入中产阶级生活,前提为适应新环境;第二种则是融入底层社会,陷入永久贫穷,为反方向融;第三种则是在经济上得到改善,但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形成移民文化[3]。

1.2社会排斥“社会排斥”最早是由法国学者勒纳(Lenoir)提出,以新贫困现象为研究起点,用来指长期被排斥在劳动力市场之外的人(20世纪70年代),现在该理论已经融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4]。

布尔査德、勒·格兰和皮尔查德曾经指出,“社会排斥是一个人生活居住在一个社会中却没有以这个社会的公民身份参与正常活动的状态”[5]。

布尔査德认为如果一个人是被社会所排斥的,那就必须满足三个条件:首先,他必须居住在排斥他的社会里;其次,他没能参加作为社会公民正常参加的活动;最后,他因为被不能控制的因素阻止而不能参加他愿意参加的活动[6]。

1.3推-拉理论列文斯担(1889年)是最早对人口迁移规律做全面总结的社会李家,他在《人口迁移规律》中提出人口迁移的11条规律:(1)大多数迁移者只做短距离迁移;(2)迁移过程是分步前进的;(3)长距离迁移者大多数意愿去向某个大型商业中心;(4)每一个迁移流产生一个补偿性逆流;(5)农民比生长于城市的居民易迁移;(6)在出生地附近的小范围内,女性比男性更易迁移,但远出闯荡者多为男性;(7)多数迁移者为成人,未成年家属很少迁出县;(8)大城市的人口增长成分中,迁移超出自然增长;(9)人口迁移量随工商业的发展和交通设施的改善而增长;(10)迁移的主要方向是自农业地区向工商业中心;(11)主要的迁移动机来自经济因素。

探索跨性别人群的文化认同与表达方式

探索跨性别人群的文化认同与表达方式

探索跨性别人群的文化认同与表达方式在当今社会,跨性别人群的存在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跨性别指的是一个人的性别认同与其生理性别不一致,这种认同可能会导致个体对自己的性别进行转变。

跨性别人群的文化认同与表达方式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话题,本文将探索这一话题,以期增进对跨性别人群的理解与尊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跨性别人群的文化认同。

跨性别人群的文化认同是指他们对自己的性别身份的认同,以及对性别角色和性别表达方式的个体化理解。

与传统的男性和女性性别二元对立观念不同,跨性别人群认为性别是一个连续的、多元化的谱系。

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利自主选择自己的性别身份,并且不应受到社会的歧视和压迫。

在跨性别人群的文化认同中,性别身份的表达方式起着重要的作用。

性别表达方式是指个体在外部展现自己性别认同的方式,包括穿着、发型、化妆和行为举止等。

跨性别人群通过改变自己的性别表达方式来与自己的内心性别认同相符合。

例如,一个出生时被指定为男性的跨性别女性可能会选择穿着女性服装、化妆和留长发来表达自己的女性性别身份。

除了性别表达方式,跨性别人群还通过其他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认同。

例如,他们可能选择加入跨性别社群,与其他跨性别人士分享经验和支持。

他们也可能参与活动,如跨性别骄傲游行,以争取自己的权益和宣扬对跨性别人群的理解与尊重。

然而,跨性别人群的文化认同与表达方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可能随着个体的成长和经历而发生变化。

有些跨性别人士可能会选择进行性别转变手术,以更好地与自己的内心性别认同相符合。

而另一些人则可能选择不进行手术,但仍然通过其他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性别认同。

尽管跨性别人群的文化认同与表达方式是多样化的,但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和权利。

每个人都有权利自主选择自己的性别身份和表达方式,而不应受到歧视和压迫。

我们应该努力消除对跨性别人群的偏见和歧视,为他们提供一个包容和尊重的社会环境。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支持跨性别人群,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增进自己的知识和意识。

女性学视角下的性别身份认同问题

女性学视角下的性别身份认同问题

女性学视角下的性别身份认同问题性别是人们社会角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性别身份认同则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性别认同和接受程度。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女性学视角下的性别身份认同问题备受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将探讨女性学视角下的性别身份认同问题,并着重分析其对性别平等和社会进步的影响。

第一部分:性别身份认同的定义和解读性别身份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性别的认同程度和真实感受。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性别身份认同是与自己出生时所指定的生理性别一致的,即“男性认同”或“女性认同”。

然而,在女性学视角下,人们开始意识到性别并非简单的生理属性,而是社会构建的结果,这为性别身份认同问题的探讨提供了新的视角。

第二部分:性别身份认同的社会构建在女性学视角下,性别身份认同被认为是社会和文化因素的产物。

性别身份的形成受到社会规范、家庭教育和教育制度的影响。

社会对于男性和女性的期望和角色分配也对性别身份认同产生了深远影响。

女性学家们认为,性别身份认同问题是一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因为它不仅关乎个体的情感认同,还关系到性别不平等的形成和维持。

对于女性来说,由于历史上的歧视和压迫,她们经常要应对着种种社会期望和规范,从而对自己的性别身份产生怀疑和不满。

因此,女性学视角下的性别身份认同问题不仅是个体层面的问题,更是一个与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紧密相连的议题。

第三部分:女性学视角下的性别身份认同问题对性别平等的影响女性学视角下的性别身份认同问题引发了对性别平等的关注。

在传统的性别观念下,女性通常被期望具有柔弱、被动和家庭取向的特点,而男性被期望具有强壮、积极和事业取向的特点。

因此,女性常常在性别身份认同的过程中遭受到限制和歧视,无法充分展现个体的潜力和能力。

然而,女性学视角的出现使得人们开始反思和重新评估传统性别观念的合理性。

女性学家们主张摒弃对性别的刻板印象和偏见,提倡性别平等和自由意志。

她们认为,个体的性别身份认同不应受到社会期望和规范的限制,每个人都应该被允许自由选择和表达自己的性别身份。

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研究——以上海某高校外地学生为例

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研究——以上海某高校外地学生为例
流学 生 为例
◆汪 元 听
( 兰州大学
甘肃
兰州
7 3 0 0 0 0 )
【 摘要 】 由于中央政府 的政 策和经 济发 展 , 上海具有 东西方文化特 常 向身边的本地 学生学 习上海话 ,渐渐也能 自己说 出地道 的上海
点及 国际化特征 ,而其教 育体 制相对于 内地的一些学校 也更加贴 方 言 。 人 际 适应 状 况 。 人 际 交 往 是 大 学 里面 最 为重 要 的事 情 , 大 学 生 近 西方。 自从 大学扩招 以来 , 许 多外地 学生选择去上海 求学, 他们 在上 海社会 面临重塑身份 的问题 。本研 究以在 上海某高校 求学的 的人际交往主要通过社 团活动 、 兼职 工作等展 开, 笔者在这里着重 外地本科 生为样本 , 采取质化研 究的方法 , 同时为正在 上海求学及 谈 谈 兼 职 工作 。 对在 上海 求 学 的外 地 生 来 说 , 兼职并不陌生 。 这 里 的 高消 费水 有志 于赴 沪求学的外地 学生提供参考 。研 究发现抱 有不 同目的来 平 和 引发 的众 多 兼 职 工 作 已 经 侵 入 了外 地 大 学 生 的 日常 安 排 中 。 上 海求学的外地学生在身份认 同上有不 同态度 。 但是兼职工作 也分等级 , 一般工作相对轻松 、 收入相对较高 的兼职 【 关键词 】 上海 外地 身份认 同 都青睐于上海本地大学生 , 而外地大学生只能做~些工作 强度大、 收入反而较少 的兼职 ,这对有些家境并不好的外地大学生来说不 研 究 问题 仅是一种歧视 , 也迫使他们更加 辛苦地 出卖劳动力来挣取生活费。 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和新鲜思想的激发点,上海 ~直是很多 不 过 同样 的 ,也 有 一 部 分 欲 留在 上 海 的 外 地 大 学 生 通 过 与 上 流动人 口的向往 和最终驻 留之地 。逐渐 成为不同地方学生高考的 海 本 地 学 生 的交 往 ,利 用 各 种 渠 道 , 获 得 了 一 些 不 对 外 公 布 的兼 热 门选择。 然而随着赴沪求学的外地生数量的增多 , 很 多大学生 出 职, 在获得较高收入 的同时, 又进 一步打入上海社 会的主流 圈子 , 现 了一些 不适 应、 不认同 问题 , 即对上海学 习生活的不适应 , 继而 为 以 后 留在 上 海 打 基 础 。 对 于那 些 想 要 出 国求 学 的 外 地 生 来 说 , 兼 产生焦虑、 迷 失 。笔 者 特 别 选择 了某 高校 的外 地 大 学 生 , 他 们 不 少 职 上 受 的 打击 使 得 他 们 更 加 注 重 自 己的 学 习 生 活 , 试 图 通 过 优 秀 人在几年的求学中一直同外地生密切来往而 同上海本地学生交流 的成绩获取出国奖学金 的机会 。这样他们就更少参加一些课外活 较少 。 这些 问题引发 了笔者的思考 . 夕 地来的大学 生在上海会遇到 动, 与上海大学生的交流也愈加 少。

关于大学外文系女生性别身份认同的实证研究

关于大学外文系女生性别身份认同的实证研究

# " !
网很花时间,但是我在网上有些很要好的朋 友。我喜欢交朋友 (但是不太主动) , 别人对我 好, 我会加倍对别人好。讨厌和能说会道的人 交往, 因为她们太好强。 我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个案 ! : 我没 什 么 特 别 的 。 我 只 是 在 做 我 喜欢做的事。不太自信。不想跟别人争执。我 不想交太多的朋友, 最多两个就够了。各管各 的, 谁也别管谁。 我不管别人怎么看, 我也从不 去惹别人。该怎么的就怎么的。 个案 " : 我对自己不满意。我缺少自信, 不 是一个出色的女孩。喜欢做些不切实际的梦。 心里不愿承认自己比别人差, 但是成绩总是上 不去。我经常伤心地哭。在别人眼里我也不是 一个好学生。当我想去帮助别人的时候, 别人 总是认为我多管闲事。 我真想找一个心理医生 谈谈。 个案 # : 我不太活跃 , 有点懒, 思想不太开 放, 不赶时髦, 有点害羞, 没耐心。别人认为高 傲, 不喜欢与人交往。 个案 $ : 我有点拘谨 , 没什么理想, 长得也 不好看。 但是在生活中, 我对人热情, 从不在背 后议论人。在别人眼中, 我过于拘谨了。 以上资料给我们如下印象:第一, “ 我” 对 自己不太满意, “我 ” 不如别人, “我 ” 想自信一 点, 但是很难; 第二, “我 ” 不想跟别人竞争, 但 是 “我 ” 也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我 ” 不想管别 人, 别人也不要管 “我” 。显然, 她们推崇自信, 但是却不拥有自信; 她们追求独立, 却误解了 独立的内涵。这种矛盾也许是我国处在社会转 型时期所不可避免的。
一、 问题的提出与设计 外文系女生是大学校园里一个引人注目 的群体。她们活跃、 时尚、 前卫, 有鲜明的个性 化特征。 由于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 一方面, 外 文系女生享有 “校园文化先锋” 的美称, 另一方 面, 人们普遍认为, 外文系的女生受外国文化 与文学的影响, 崇尚个性, 追求自由, 不仅在着 装和打扮上引领潮流, 而且在人生观和恋爱观 等方面都有 “西化” 倾向。因此, 被认定是校园 恋爱族中的主要成员。 作者在教学和工作中与 外文系女生进行过多方面的接触。 外文系的专 业特色的确对女生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有 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但是这种影响究竟是积 极的还是消极的? 抑或是积极的影响多于消极 的影响? 外文系的女生自己又是如何看待自己 的? 这些问题使我们感觉到研究大学外文系女 生的身份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流动妇女权益的调研报告

关于流动妇女权益的调研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关于流动妇女权益的调研报告流动妇女指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人口流动,特指那些在城市中参加非正式劳动市场的妇女。

由于流动妇女处于相对脆弱的劳动力地位,往往容易遭受到各种不公平待遇和侵权行为。

为了保障流动妇女的权益,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撰写了以下报告。

调研目的:了解流动妇女权益问题的现状以及对策。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访谈和观察的方式来收集相关数据。

调研结果:一、就业权益问题调研结果显示,许多流动妇女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以下问题:1.薪酬低:相比男性劳动者,流动妇女的薪酬往往较低,不能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

2.无社保:由于流动妇女大多从事非正式就业,缺乏社保,一旦发生意外或疾病,面临经济风险。

3.缺乏职业发展机会:流动妇女往往从事低技能、低收入的工作,缺乏职业发展的机会。

二、家庭权益问题调研结果显示,对于流动妇女家庭而言,他们也面临一系列问题:1.婚姻稳定性低:流动妇女的婚姻稳定性相对较低,往往由于长期分离,导致家庭关系疏远。

2.子女教育问题:由于流动妇女工作的不稳定性,他们往往无法给予子女稳定的教育资源。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三、社会权益问题1.社会歧视:流动妇女往往受到社会的歧视,被视为二等公民,剥夺了应有的社会地位。

2.安全问题:由于工作环境的相对恶劣,流动妇女容易受到各种侵犯,包括性骚扰、虐待等。

对策建议:一、加强法律保障:1.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流动妇女的权益得到保护,包括就业权益、社会保障权益等。

2.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二、提升流动妇女的社会地位:1.宣传流动妇女的重要性和贡献,提高公众对流动妇女的认同度。

2.加强对流动妇女的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提高其职业发展的机会。

三、建立相关机构:1.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流动妇女权益问题的调查和解决,为流动妇女提供法律援助等服务。

2.加强流动妇女组织的力量,提高流动妇女的自我保护能力。

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

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21 年 6 月第 37 卷 第 3 期Jun. 2021Vol. 37 No. 3社会学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刘文博(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100871)〔摘要〕身份认同是考察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与市民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实现“人的城镇化”的关键。

从流动 人口身份认同概念的界定与测量、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状况、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和身份认同对流动人口的影响四个维度对国内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今后的研究应更多关注“边缘认同”和 “双重认同”的流动者,加强对“城-城流动人口”和户籍迁移人口的研究,更多关注主观变量对身份认同的影响,加强对身份认同后果的考察。

此外,研究还应加强理论归纳,提升理论水平。

〔关键词〕流动人口;农民工;身份认同〔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21)03-0299-08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 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人口的迁移与流动现象也日益频繁。

流动人口从家乡来到城市,不仅需要适应当地生活、融入当地社会,也需要对自己的社会身份进行重新定位:一方面,他们为流入地的社会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却因户籍制度限制等原因无法获得与当地人同等的待遇;另一方面,长久在外的漂泊经历又使其与家乡疏离。

“留不下的城市”和“回不去的故乡”使徘徊其间的流动者面临着“我是谁”的身份认同困境。

身份认同是衡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程度的重要 指标之一[1],也是实现外来人口市民化的关键。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理念更强调外来人口对流入地的认同与归属,使得身份认同成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引起了社会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的关注。

女性流动人口特征研究报告

女性流动人口特征研究报告

女性流动人口特征研究报告
女性流动人口特征研究报告
摘要
本研究报告对女性流动人口的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

流动人口是指在城乡之间或不同地区间流动的人口。

女性流动人口是在这一人口流动中的女性人口群体。

研究结果表明,女性流动人口在教育程度、就业情况、婚姻状况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特征。

1. 教育程度
女性流动人口整体上教育程度较低,其中以初中及以下学历人数最多。

这主要与她们的家庭背景和经济条件有关,缺乏教育资源和机会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2. 就业情况
女性流动人口主要从事低技能、低薪水的劳动工作,如清洁工、服务员、家庭保姆等。

这与她们的教育背景和就业机会有关,缺乏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的机会,限制了她们的就业选择。

3. 婚姻状况
女性流动人口相对较少结婚或与伴侣居住在一起。

这可能是由于她们常年在外地工作,与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的距离较远,导致婚姻和家庭的建立相对困难。

4. 社会保障
女性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值得关注。

她们缺乏医疗保险和
养老保险等社会福利,面临着较高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女性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力度,为她们提供更多保障和支持。

综上所述,女性流动人口面临着教育程度低、就业不稳定、婚姻困难和社会保障不完善等特征。

为了改善她们的生活状况,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大对女性流动人口的关注和支持力度。

提供更多教育和职业培训机会,改善就业条件,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将有助于提高女性流动人口的整体生活质量。

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正式会员为例

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正式会员为例

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正式会员为例一、内容综述个人特征:个人特征是影响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些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民族、文化背景等。

不同的个人特征可能导致不同的身份认同,例如女性可能更容易将自己的身份与家庭联系在一起,而男性可能更倾向于将自己的身份与职业联系在一起。

家庭背景:家庭背景对个体的身份认同具有重要影响。

家庭成员的教育水平、职业地位、家庭价值观等因素都会影响个体对自己身份的认知。

例如一个成长在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可能会对自己的学术成就有较高的期望,从而形成较为积极的身份认同。

教育经历:教育经历是影响身份认同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个体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知识体系,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形成更为全面和多元的身份认同。

此外教育经历还可以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个体的身份认同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都会塑造个体的身份认同。

例如在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中,个体可能会更加关注物质财富和地位,从而形成较为现实的身份认同;而在一个相对落后的社会中,个体可能会更加重视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从而形成较为传统的身份认同。

1. 研究背景和意义在当今社会,人们的身份认同对于个体的心理、社会和文化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不同文化、种族和国家的人们在相互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对身份认同的需求日益凸显。

正式会员作为一种社会身份,其对个人认同的影响因素值得深入研究。

本文以正式会员为例,探讨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旨在为提高正式会员的满意度、增强组织凝聚力以及促进跨文化交流提供理论支持。

首先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正式会员的身份认同过程。

通过对正式会员的自我概念、归属感和角色认同等方面的研究,揭示正式会员在组织中的角色地位对其身份认同的影响。

同时本文还将关注正式会员在组织中的互动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如何影响他们对自己身份的认知和评价。

“女性流动人口”研究综述

“女性流动人口”研究综述

“女性流动人口”研究综述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流动人口成为了发展的生力军。

他们在给经济带来效益的同时,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已经成为了发展和谐社会关注的民生重点。

其中对女性流动人口这一个特殊群体的单独研究还不够明晰。

作者在检索关于女性流动人口的文献之后,基于人口学的概括角度,将已有的资料做了较详细的分类综述。

标签:女性流动人口人口学角度现状问题一、女性流动人口基本状况综述对于流动人口的基本状况或者说是特征,在各种研究文献中主要是将他们归结在流动人口的数量、流动人口的性别特征、流动人口的年龄构成研究中。

而对女性流动人口的自然特征研究,也要从这些方面进行,同时,要在和男性的比较之中得出结论1.女性流动人口的数量状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流,市场经济推动下,流动人口数量激增。

其中(段成荣,2009),认为女性流动人口已经占据“半壁江山”,他们认为传统的男多女少的流动人口现象,已经改变。

男性在20世纪90年代曾经明显地多于女性。

但近年来,流动人口“性别均衡化”的现象十分突出,女性在流动人口中所占份额越来越高。

根据研究数据,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中,流动人口的性别比已从2000年的107.25下降到100.47。

虽然女性流动人口的总量在激增,但是就各地平均水平而言,男性流动人口明显多于女性流动人口,以山西省的调研为例(谭克俭,2009)。

山西省的女性流动人口从2000年到2005年增加了90万人。

但是与男性流动人口比较就可以得出,各年龄段的性别比远远高于120,数据显示女性流动人口仍然少于男性流动人口:这主要是受制于女性流动人口外出的个人、家庭、社会、文化等因素。

2.女性流动人口的年龄构成。

根据(谭克俭,2009)对山西省女性流动人口研究来看,就地区而言女性流动人口的年龄特征有三个方面:第一,女性流动人口峰值年龄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别。

农村女性流动人口的峰值年龄为15岁~19 岁组,次峰值在20岁~24岁组。

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问题研究

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问题研究

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问题研究*崔岩提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向城市,从中西部地区流入东部发达地区。

在这一过程中,外来人口通过与本地居民互动,形成对自己社会身份的认同,而这一认同又会对外来人口的社会行为产生相应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外来人口是否认同其属于本地居民身份,藉以研究外来人口在居住地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问题。

在建立多层次广义线性模型(GHLM)基础上,本文对制度排斥、社会歧视、相对剥夺感和社区融合等因素对外来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融入制度排斥社会歧视相对剥夺感社区融合多层次模型一、研究背景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我国流动人口已达约2.6亿,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6.53%。

流动人口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口向城镇迁移成为我国城市化的主要驱动力(邹湘江,2011)。

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的人力资源支持,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与此同时,外来人口“本地化”,也就是外来人口是否能够在所居住地实现社会融入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李培林,1996;谭深,2003;王春光,2006;李强,2011)。

社会融入在个体层面体现出个人的社会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宏观层面体现出社会各个群体的融合程度。

因此真正意义的社会融入*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李培林教授、李炜教授的指导;文章在数据上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1)课题组的大力支持;匿名评审专家提出了宝贵修改建议。

笔者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141社会学研究2012.5必然是建立在外来人口对迁入地高度的心理认同之上的。

如果仅仅在迁入地就业、生活,但是在心理上与当地居民有很大距离,对迁入地的非功利性价值,例如本地文化和价值观,缺乏认同,则不能说明外来人口实现了充分的社会融入,其在现居住地的社会活动也仅仅是对经济利益追求的表现。

社会化过程中的身份认同与性别问题研究

社会化过程中的身份认同与性别问题研究

社会化过程中的身份认同与性别问题研究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身份认同与性别问题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研究的热门话题。

身份认同是指个体在社会关系中对于自己所属群体的认同和归属感,是自我概念和社会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

性别问题则主要涉及人类性别差异的社会文化意义和性别歧视等方面。

本文将围绕这两个方面,对社会化过程中的身份认同与性别问题展开探讨。

一、身份认同的多元化趋势在当代社会中,身份认同越来越多元化。

传统的人类归属感与族群认同逐渐被文化多元化和地域多元化所取代,个体身份认同也呈现了更多样化的趋势。

这种趋势的一个显著表现就是性别和性取向的多元化。

以性别为例,身份认同早期主要是建立在二元对立的男女性别身份认同上的。

但随着性别认同的多元化,更多人开始挑战性别角色的限制,以自我表达和个体自由主义为导向,打破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出现了“非二元性别”的身份认同和“跨性别”的身份认同等,进一步丰富了身份认同的多元化。

二、身份认同与自我表达身份认同与个体自我表达密切相关。

身份认同对于个体的自我认同和自我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当一个人对于自己所属的群体不确定或者认同感受不强烈时,会出现自我认同不确定、身体感官压抑、自我表达欠缺等苦恼和问题。

例如,曾有一份研究指出,LGBTQ族群中,未能得到自我认可的人患上抑郁和焦虑的风险比得到认可的人高出数倍。

因此,对于身份认同的理解和尊重不仅能提升人类归属感和社会安全感,也有助于个体实现自我表达和个性发展。

三、社会化过程中的性别问题社会化是指从婴儿时期到成年阶段的一系列学习和适应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性别问题被赋予了深刻的社会文化意义。

社会化过程中,男女两性的性别角色和性别行为是由社会文化和地域环境塑造和决定的。

但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消除性别歧视。

目前,社会文化与环境对于男女性别角色的定义仍然存在着许多传统的、刻板而不合理的偏见。

例如,一个男孩可能因为喜欢某些被认为是女孩子喜欢的游戏或者拥有女孩子的品质而遭到殴打,以至于他被迫认为自己是个怪异的人。

浅论移民妇女的身份认同

浅论移民妇女的身份认同

浅论移民妇女的身份认同论文关键词:移民妇女;社会认同;身份认同论文摘要:三峡库区移民工程已经进入到后期扶持阶段,早期移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日益成为移民研究的重点。

结合实地调查的经验感受,从社会性别的视角,运用社会认同理论,分析移民妇女这一特殊群体的身份认同,有着极为深刻的社会意义。

移民妇女在搬迁地的身份关系及其背后的规则认同已经多元化,妇女身份认同的显著性程度与经济利益、社会关系网络结构、家庭出身等因素相关,这决定了她们是采取参与还是依赖策略,去寻求自己的存在点,筹划自己的生活。

一、背景和问题三峡工程从硬性的角度而言是一项技术性的工程,而从软性角度来说则是一项移民工程,实际上就是关于人的工程。

人与技术的最大区别在于人有人性、有心理活动,生活场景的改变必然导致人心理的变化。

笔者在“三峡库区妇女儿童生存与发展状态”项目的基线调查中发现:截至到2006年底,三峡库区已经完成近99万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按照“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搬迁安置目标,绝大部分移民已经进入到了“稳得妆和“逐步致富”的阶段。

但在调查的过程中,笔者深切的感受到多数移民身在搬迁地,心却系原住地,尤其是妇女移民。

按照经济学利益主义原则解释,移民们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后,就应该安下心来搞建设,可为什么她们仍然念念不忘那些已经沉没在江底的生活?经济学解释的有限性使我们把视野投向了文化解释的框架,她们依恋的是过去生活的场景、规则、习俗、人情等等。

这在更深层次上,其实就影射了她们在搬迁地的身份认同问题。

社会认同(sialidentity)理论是由Taifel和Turner提出,用于解释群体行为的一种新理论。

理论背景是20世纪60年代,女性主义、黑人民权、少数族群争权、宗教复兴等一系列几乎席卷了西方世界的社会运动。

这场运动显然不同于以往民族国家框架内,以阶级利益和公民权为核心的政治斗争,而是围绕着特殊群体和个人展开的。

西方不少学者把这场运动视为,各种边缘的文化群体要求政治承认和对他们各自的身份认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动女性的身份认同研究综述3马冬玲 提要: 由于性别的差异,流动给两性带来了不同的体验和认同。

本文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分析,考察不同研究者解释流动对于女性的意义方面的不同视角、贡献及不足。

文中将对流动女性身份认同的研究划分为四种进路:一是以对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的分析为主,探讨流动女性的阶级和阶层身份;二是以对父权制的分析为主,探讨流动女性的性别身份认同;三是心理层面的分析,探讨流动经验对女性的心理效应和女性的主体性;四是强调多元视角,探讨流动女性身份认同的交叉性和矛盾性。

关键词: 流动 身份认同作者马冬玲,女,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北京 100730)一、研究意义身份/认同研究是文化研究、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重要概念,而以往身份/认同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尽管将流动人口/农民工作为一个焦点,但缺少对女性流动者的特别关注,或者缺乏社会性别视角(王春光,2001;王毅杰、倪云鸽,2005;潘泽泉,2007;等)。

事实上,女性的流动人数庞大且正在不断增长。

诚然,对男性和女性来说,流动在一些方面意味着共享的经验,比如:在制度层面,城乡二元体制意味着男性和女性流动者最多成为半/准公民;在经济层面上,无论男女流动者往往只能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在文化层面,流动意味着从熟人社会进入一个陌生人社会,尤其是这个陌生人社会是一个将他们/她们视作“他者”的社会,使他们/她们面临城里人-农村人的认同困境(王春光,2001,2006;魏晨,2006;王毅杰、高燕,2004;陈映芳,2005;吴玉军、宁克平,2007);流动也意味着传统农业社区内的一些价值观的丧失、无效等。

但是,性别身份决定了男性和女性在流动中又面临着不同的经验。

对流动女性来说,迁移还意味着从传统父权制社会进入到一个父权制和资本主义制度共存甚至合谋的社会。

流动可能使她们面临更多挑战,也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对性别关系和女性的主体性带来影响。

因此,关注流动女性的身份认同,既可以扩展我们对流动女性和社会性别的认识,也有助于深化和扩展身份/认同研究,对于从多方面理解中国的全球化、流动和社会变迁之间关系也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文中所指的流动女性特指因就业、婚姻等原因由农村地区迁移到城市地区而往往未能得到城市市民身份的女性;身份认同的定义很多,这里是指个体对自身社会身份(如阶级、性别等)和自我认同(心理层面)的3本研究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佟新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问题研究”成果之一。

感知情况。

本文将以已有对流动女性的研究进行文献分析,考察在已有的研究中,研究者是以什么样的视角解释流动对于女性的意义的?其不同的学术立场产生了怎样不同的声音?还有哪些不足?二、研究流动女性身份认同的四种进路对流动女性身份认同的研究可以划分为四种进路:一是以对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的分析为主,探讨流动女性的阶级和阶层身份;二是以对父权制的分析为主,探讨流动女性的性别身份认同;三是心理层面的分析,探讨流动经验对女性的心理效应和女性的主体性;四是强调多元视角,探讨流动女性身份认同的交叉性和矛盾性。

(一)资本主义与身份认同进入资本主义劳动力市场,对流动女性来说,有着与男性不同的含义:一方面,女性被看作是更廉价、顺从的劳动力,受到资本的“青睐”;另一方面,女性的身体和性本身被当作可以运作、买卖的商品。

同时,在对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的社会学分析中,“阶级”一直是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身份”,其他所有社会身份都通过这个范畴加以调和。

以上的现实与理论背景,使得不少劳动问题的学者侧重于考察流动女性的阶级认同和阶层认同。

吕鹏对30年来西方社会学相关研究的综述显示,自女性主义介入到社会分层研究中以来,女性的阶级位置与阶级认同,一直是该领域内争论得最为激烈的议题(2007)。

中国流动女性是不是形成了作为工人阶级的统一身份认同?已有研究持否定态度。

潘毅认为,打工妹的阶级身份认同是模糊的,没有意识到自己属于打工阶级。

她将打工女性模糊的阶级身份认同归因于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的存在既促使又瓦解了新兴打工阶级的形成,打工妹模糊的阶级身份认同与户籍制度的存在密切相关。

不过,一些研究显示流动女性存在朴素的阶级意识。

这正如李静君所认为的那样:“中国工人的阶级力量(class capacity)在市场发展快的地区较明显地弱化,但阶级意识(class consciousness)在全国都明显地尖锐化。

”潘毅认为“打工妹”代表的是一种“深嵌于资本主义劳动关系与性别关系之中的次等劳动身份认同”(高景柱,2007);杰华的研究表明,“在另一些情境下,她们(指打工妹)又将自己认同于跟‘老板’对立的工人”(2006:225)。

李春玲(2004)、周玉(2006)等人探讨了社会阶层、性别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

不过,她们的研究对象并不特别关涉流动打工者这一范畴。

李若建比较了流动女性形成的工人与非流动女工之间的差别,认为女工形成了一个“重生的社会阶层”(2004)。

由于社会性别分工,流动女性往往从事服务业等被看成“适合女性”的职业,而这些职业的价值往往被贬低。

一些从事性服务业的女性,则面临文化中被污名的特殊困境,这种认同还容易被她们内化。

(二)父权制与身份认同在父权制下,流动带给女性的特殊变化包括:一,流动女性从私领域进入了公领域。

女性流动者在进入城市之前,活动领域往往被限制在家庭这个私领域,被分配以管理家庭等再生产任务。

而男性流动者在流出之前,往往已经具有参与社会生产和社会活动的经验;二,流动意味着在传统父权制对女性的要求和女性面临的变化了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发展需求、价值观之间发生了冲突,有时也意味着性别关系的变化;三,流动女性在进入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之时,同时便进入了当地的婚姻市场,而由于传统男强女弱的婚配观,绝大多数流动男性不会有此境遇。

这些变化使流动女性在形成了与男性不同的经验,对女性的性别认同、婚姻/家庭、性别关系等产生了影响。

在这个研究进路下,一些研究者关注在流动女性是不是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性别身份方面,研究者有争议。

潘毅认为流动女性的性别认同是非常清晰的,而杰华则不认同这一点。

潘毅认为,清晰的性别身份认同与性别歧视有关(高景柱,2007)。

杰华持相反意见,认为她访谈的流动女性“从不跟这个城市的其他流动女性认同,并且当她们谈及她们面临的困难时,更多的是作为农民工和外地人的困难,而不是作为女人的困难。

……她们很少讨论在薪水和工作条件方面男性民工与女性之间的差异,也不将性别确认为她们经验中的一个要素。

……在打工女性有关她们的认同和经验的表述中,以性别为基础的明确认同只起了非常微小的作用。

”(2006:224-225)而另外一些研究者关注的是婚姻、家庭,或者说,女性的再生产角色与其身份认同的关系。

流动使婚姻、家庭对两性具有不同的意义,对性别认同和角色产生不同的影响。

对流动男性来说,婚姻“标志着他作为所在社区完全成员的身份获得”,意味着将农村老家作为他的认同以及所依据的持续关系和责任的主要地方。

而对女人来说,婚姻意味着与原生家庭的断裂和认同的消失,特别是劳动的性别分工意味着农村女性流动女性的身份认同研究综述婚后将以家庭这个私领域为考虑重点,意味着个人的消失(杰华,2006:161-162)。

潘毅等的研究则考察了父权文化对女性结婚生育、承担性别角色的要求带给单身打工女的困境,“打工妹是城市里的匆匆过客,到了一定的年龄不得不离开城市而回到农村结婚,转而承担母亲的角色”(高景柱,2007)。

在这种要求下,打工女性的职业生涯以及她们对于城市生活的所有向往都往往意味着中断。

一些女性延迟返乡的时间,则面临大龄单身的污名和失嫁危机。

乐观的研究者则认为流动赋予了女性对人生的重新规划,一些流动女性抗拒传统的父权制下的婚姻生活,生成了个人主义倾向(杰华,2006)。

但另外的研究则表明,女性在流动地和城市生活中获得的积极性,在返乡后不久即被原先的社会环境所同化(郑真真、解振明,2004)。

有的研究者关注城乡差别对流动女性婚姻的影响。

对未婚迁移妇女来说,进入城市或其他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同时,也进入了当地的婚姻市场。

由于城乡之间的差距,女性嫁入流入地往往被看作“上”嫁,且往往只能嫁给当地条件较差的男性。

谭琳等人考察了移民媳妇的作为当地社区生活和作为婆家家庭生活的“双重外来者”的身份(谭琳、苏珊・萧特、刘惠,2003: 75-83)。

户籍制度往往给她们的婚育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使她们感受到歧视(谢丽华,2002)。

传统的父权制家庭文化对流动女性的认同也有深刻的影响。

杰华的研究显示女儿身份(孝顺女儿和叛逆女儿)影响了流动女性的打工决定和工作中的认同度、满足感(2006)。

李静君则认为“女工的家庭主义,家庭职责界定了她们的身份与利益,而厂方控制策略也得从满足她们的家庭主义入手”。

(三)身份认同的心理效应和流动女性的主体性作为打工者和女性,流动女性的身份认同给她们带来了哪些心理感受呢?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做了研究。

有学者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性别认同对女性的影响,认为认同这些身份“反而会给女性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或矛盾的心理体验,而不是健康快乐的心理体验。

例如自卑、边缘、不自信、厌弃自身的女性性别、无奈、放弃、自足,向往、高估而不是歧视男性特征和性别身份”(孟宪范,2004:158)。

周玉认为,传统性别文化对不同性别价值取向和阶层意识的影响仍未消解,男权主义的性别文化及其相应的性别制度依然是导致女性较低自我评价、较弱成就动机和职业发展限制的根源之一(2006)。

不少对流动女性的研究也发现了这一点,并关注歧视对他们的心理伤害(谢丽华,2002;杰华,2006;等)。

制度性要素及主流话语限制了流动女性的积极自我认同,然而,流动女性的认同并非都是负面的。

主体性、反抗意识仍然可能在父权制的歧视和资本主义的剥削中生成出来。

一些研究者认为“迁移流动打破了农村妇女单一的生活和生存状态,使她们体验了前所未有的生活经历。

她们积累着对城市生活的正面和负面感受和经验,并融进对自己的生活道路和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和建构”(姜秀花,2004)。

郑真真等人关于流动女性的研究也显示了这一点(2004)。

潘毅认为:“身为女性、身为农民、身为外出打工者,打工妹们正在经历、体验、想象和反抗着自身的生活道路。

”在与社会的外力塑造相抗衡的过程中,打工妹群体逐渐确立了“自我意识”:“身为女性、身为农民、身为外出打工者,打工妹是生活在变动社会中的一个游离的主体,她们的声音决不会轻易被任何主导话语(无论是知识话语还是政治话语)所湮没。

”(2007)杰华也观察到了流动女性对主流话语的拒绝、改编和选择性使用。

“她们同时以不同的方式对这些话语进行了改造,接受了其中一些含义和认同,排斥了另外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