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的思考(3)
2024年艰难复苏中的世界经济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2024年艰难复苏中的世界经济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2024年,全球经济仍然在艰难复苏中,这一形势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应对。
在这个时刻,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目光投向国内的经济政策,而需要更加关注世界经济形势和政策的演变。
以下是我对这一局势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首先,世界经济形势的复苏缓慢主要归因于全球范围内的供需失衡和不确定性。
供需失衡是指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的差距,这在过去几年中导致了许多问题,包括资源浪费和经济不平衡。
不确定性则是指市场预期和政策变化的不确定,这给投资者和企业带来了困扰。
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全球各国需加强合作,共同促进供需平衡和减少不确定性。
其次,政策的重要性在这个时刻凸显出来。
政府应重视制定和实施适当的经济政策,以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
首先,货币政策应保持稳定,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低利率和适度的货币供应可以促进投资和消费,但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通胀。
同时,财政政策也要灵活运用,通过适度的减税和增加公共支出来刺激需求。
在制定财政政策时,应确保资金能够更好地流向实体经济,提高经济的生产力。
此外,结构性改革也需要得到重视,以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适应力。
第三,科技创新是促进经济复苏的重要驱动力。
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挑战的情况下,技术创新可以为经济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各国政府应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加大对研发的投入,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
此外,国际合作也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各国应加强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第四,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议题。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环境和可持续性的问题。
过去几年中,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因此,各国政府应加大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通过绿色经济的推动,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同时,企业和个人也应更加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全球可持续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今中国,政府是否应该救市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当今中国,政府是否应该救市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正方辩词一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观众朋友们: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股市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股市的健康发展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近期股市出现了波动,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来稳定市场,保障投资者的利益,维护市场的稳定。
其次,政府干预股市并不是一种新鲜的事情,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采取过类似的措施。
比如,美国曾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采取了大规模的救市措施,有效地稳定了市场。
同样,中国政府在2015年股市崩盘时也采取了一系列救市措施,有效地维护了市场的稳定,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
最后,我们认为政府救市不仅是维护市场稳定的需要,也是保障投资者利益的需要。
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损害,会导致市场信心的丧失,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因此,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来稳定市场,保障投资者的利益,维护市场的稳定。
正方辩词二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观众朋友们:我认为政府应该救市,因为股市的稳定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股市的崩盘会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损害,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因此,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来稳定市场,保障投资者的利益,维其次,政府救市并不是一种过度干预市场的行为。
政府的干预应该是有限度的,不应该干涉市场的正常运行。
政府救市应该是在市场出现异常波动时采取的一种应急措施,以保障市场的稳定和投资者的利益。
最后,政府救市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保障投资者的利益,也是为了维护市场的稳定。
市场的稳定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如果市场失去了稳定,投资者的信心将会受到严重的打击,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因此,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来稳定市场,保障投资者的利益,维护市场的稳定。
正方辩词三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观众朋友们:我认为政府应该救市,因为政府救市是维护国家经济稳定的需要。
股市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股市的健康发展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如果股市出现异常波动,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来稳定市场,保障投资者的利益,维护市场的稳定。
2024年房地产学习心得体会(3篇)
2024年房地产学习心得体会作为一个关注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学习者,我不断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2024年,我参加了多个研讨会和培训班,通过学习了解了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相关政策,并积极思考和总结,下面是我对房地产学习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们要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住房需求的增加让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爆。
然而,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购房者对房地产产品的品质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作为从业者或学习者,我们要时刻关注市场变化和发展趋势,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目标。
只有与时俱进的学习,我们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我认为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实践。
房地产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其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
学习理论知识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学习过程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提升。
实践中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只有亲自实践,我们才能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真谛。
因此,我在学习过程中注重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参观房地产项目、与从业者交流和实践案例分析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第三,我们要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
房地产行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涉及到土地购置、规划设计、房屋建设、销售和相关金融等多个领域。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能只看到表面,要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了解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和趋势。
通过与其他行业的交流和学习,我们可以汲取更多的创新思维和经验,从而更好地应对市场的挑战。
另外,我认为学习要注重团队合作。
房地产是一个充满挑战和竞争的行业,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团队的力量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的变化。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主动与其他学习者组成学习小组,互相交流和学习,通过合作共同提高。
同时,在实践中要注重与其他从业者的合作,通过互相学习和借鉴的方式,共同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水平。
最后,我认为学习要注重持续进步。
房地产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行业,相关政策和市场环境都在不断调整和变革。
2015中国股灾与救市之我见
2015中国股灾与救市之我见序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
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中国股市在短短的二十几年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深沪股票市场以来,到现在的股市规模已经在亚洲属于第一位。
据中国社科院预测,到2020年,A股总市值将达到80万亿元。
中国股市曾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标志,令世人骄傲。
但自从2008年开始便步入了漫漫熊途,长期低迷,令人痛心。
2015年6月中旬,中国股市在持续了一年多的高涨之后遭到重挫。
此后的两个多星期,中国股市跌幅超过28%,中国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蒸发了大约3万亿美元。
有人质疑:中国股市真的把国民经济的发展利润分享给股民了吗?为什么2015发生的股灾会如此严重?下文我将从何为股灾,2015年股灾产生的原因,股灾的现状特点,发展趋势以及管理层救市的思路措施等几个方面来论述此文,最后提出我个人的看法。
正文股灾就是股市的灾难,指股市内在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受某个偶然因素影响,突然爆发的股价暴跌,从而引起社会经济巨大动荡,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异常现象。
这是百度百科中股灾的解释,其中的“某个偶然因素”每个国家的不同股市原因是有差异的。
而我们中国2015年的股灾就是在今年6月开始,由沪指A股的暴跌引发的接下来连续18个交易日暴跌以及后续很长一段时间的股市低迷,造成了很多投资者、公司还有管理者的巨大损失,这种暴跌是已经危及国家金融安全,损害经济发展和政府威信的一次严重股灾。
下面要说的是我归纳的2015年中国股灾的特点。
一.突发性。
2015年6月12日沪市创下5178点新高,仅仅一天以后以暴跌百点收盘,短短的20天之内即跌去1000点,其速度之外更让人瞠目结舌。
6月15日以来,A股出现世界金融史上都相当罕见的急促暴跌,两周时间里从快牛一下子急变为快熊。
指数方面惨不忍睹,上证指数从6月12日的最高点5178点以来暴跌29.9%,创业板指数则自6月5日的最高点4038点以来暴跌39%。
“四万亿”救市计划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四万亿”救市计划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及政策建议作者:韩蓓来源:《现代营销·营销学苑》2013年第04期摘要:面对“次贷”危机,中国政府斥资“四万亿”救市。
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方案,维持经济高增速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效应。
加快结构调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如何正确分配资金、权衡公平与效率和加强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我国的经济稳定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经济刺激方案;经济结构调整;资产泡沫;房产调控一、“四万亿”的提出背景及目标(一)背景“次贷”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到重创。
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更是面临严峻考验,2008年GDP 增长速度逐季快速回落。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两年之内的总投资达到“四万亿”人民币。
(二)目标“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出台,旨在保持国内经济平衡较快发展,减少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
“四万亿”投资计划,是经济调控思路的重大调整: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与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双防”转向“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的“一保一控”,再转向“保增长、扩内需”。
二、“四万亿”的投资渠道中国投入的“四万亿”人民币被用于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建设新的铁路、地铁、机场和四川地震灾区的重建工作。
2009年3月全国“两会”对2008年四季度提出的“四万亿”元保增长的投资计划进行了结构调整。
三、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造成的后果(一)大量资金投放在修建高铁上,造成了资金的浪费中国在2006年前后大规模启动高铁建设,铁路建设资金年年加码。
但是,大部分高铁线路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高铁线路缺乏经济合理性,不可能盈利。
2006年到2012年一季度,铁道部的净资产从8623亿元增至15786亿元,增长1.8倍,而同期负债则从6401亿元增加到24298亿元,增加了3.8倍。
国家队历次救市常用方法
国家队历次救市常用方法标题:国家队历次救市的常用方法引言:自1990年中国股市建立以来,每当市场出现大幅度波动,尤其是下跌时,国家队都会采取措施进行救市。
这些救市措施通常包括政策调整、资金注入等手段,以稳定市场信心,防止股市崩盘。
本文将详细分析国家队历次救市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一、政策调整政策调整是国家队救市的重要方式之一。
例如,在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之前,中国股市存在严重的非流通股问题,导致市场信心低迷。
为此,国家队通过推出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解决了这一问题,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
此外,国家队还经常通过调整印花税、交易费用等政策措施来影响市场情绪。
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为了刺激股市,国家队降低了印花税和证券交易经手费,使得股市短期内有了明显反弹。
二、资金注入除了政策调整外,国家队还会直接或间接向市场注入资金。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直接购买股票:国家队可以直接通过旗下的投资公司或者基金,买入上市公司的股票,以此来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并给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2. 提供融资支持:国家队可以通过提供贷款或者担保等方式,为上市公司或者投资者提供融资支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3. 通过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入市:国家队会引导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入市,增加市场的稳定性。
三、加强市场监管国家队也会通过加强市场监管来维护市场的稳定。
例如,在2015年的股灾中,国家队就严厉打击了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增强了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四、稳定市场预期国家队还会通过公开声明、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对市场进行预期管理,稳定投资者的信心。
例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国家队多次发表声明,强调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仍然良好,市场应保持理性,不要过度恐慌。
结论:总的来说,国家队历次救市的方法主要包括政策调整、资金注入、加强市场监管以及稳定市场预期。
这些方法各有其特点和效果,但目的都是为了稳定市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救市后果或甚于4万亿
救市后果或甚于4万亿作者:郁风来源:《中国经贸聚焦》2015年第08期这轮股市上涨和重挫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政府该不该救市,该不该如此“强力救市”?其将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如何反思和总结此次股灾与救市的经验教训?日前,《中国经贸聚焦》记者专访了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刘胜军。
刘胜军表示,这轮牛市实际上是流动性推动、概念炒作和政府背书的“人造牛市”,有人或寄望通过一个“慢牛”来拉动经济、实现去杠杆,但事与愿违,暴涨最终带来暴跌。
面对泡沫破裂和尚未引发系统性风险的股灾,政府本不该出手救市,更不应采取多种超出政府与市场边界的手段“暴力救市”。
“此次救市带来的长期后果可能超过之前的4万亿刺激政策。
后者的影响主要还在经济层面,包括加剧产能过剩和地方政府债务危机,而前者的影响主要是制度层面,损及法律与监管规则,是市场化进程的倒退,其修复也将花费更长时间和代价。
”刘胜军称。
“人造牛市”的暴涨暴跌CBF:从去年7月开始,A股快速上涨,上证综指从2000点左右一路涨至今年6月的5100多点,不到一年时间涨幅近160%。
这轮牛市真是如外界所说的“改革牛”、“国家牛”吗?刘胜军:这轮股市上涨确有其合理因素。
由于实体经济不景气,自2014年上半年开始楼市明显放缓,流动性得以涌入股市,加上降准降息带来的宽松货币政策预期,令股市上涨有了必要的流动性条件。
但光有流动性还不够,市场找到了两个概念:“改革牛”(或者说“国家牛”)、“互联网+”。
在他们看来,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启改革,未来改革红利值得期待;同时,阿里上市马云跻身亚洲首富带来了很强的示范效应,国家又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此外,“一带一路”、亚投行、自贸区、人民币国际化等也成为增加投资者信心的重要概念。
不过,事实上,改革至今未能取得显著进展,至少没有可以给出如此乐观预期的理由。
市场上的一些反应就可笑了,比如,将央企合并也视为改革,而该领域目前唯一称得上改革的仅有交通银行混改,且到底有无实质性突破还有待观察。
政府应该有所作为——对市场上“救市论”与“不救市论”的几点思考
的大 “ 牛市”后紧接着迎 来了寒 气逼 人的
大 “ 市 ” 股 市值 缩 水接 近 一 半 , 资 熊 。A 投 者 损 失 惨 重 ,要 求 政 府 救 市 的呼 声 也 日益 高 涨 ,但 同时 也 有 不 少 的专 家 和 学 者 不 主 张政 府 救 市 。“ 救 市 论 ”者 以 财 经 杂 不 志 主 编 胡 舒 立 女 士 为 代 表 ,她 认 为 “ 市 股 自有 沉浮 ,政 府 不 应 救 ,不 能 救 ,亦 不 必 救” ,市场 自有其运行 规律 ,如 贸然救市 , “ 浸淫市场多年的老手” 会 “ 就 于行情短期 波 动 中渔 一 己之 私 利 ” 金 融 学 教 授 许 小 。 年也认 为政 府应 该集 中精 力搞 规 范化 治 理 ,让 资 本 市 场 不 再 是 “ 策 市 ” 政 。 “ 市 论 ” 的 代 表 人 物 是 中 国政 法 大 救 学 的刘 纪鹏 教 授 ,他 认 为 “ 职 国 家 经 济 在 和股市 的危急 时刻 , 乎没有哪一个国家 几 的政 府 不 出来 救 市 。 当 前 的 暴 跌 是 不 正 ” 常 的 ,必 须尽 快 扭 转 。他 建 议 把 印花 税 恢 复到去年 5・ 0之 前,降低融资规模和节 3 奏 ,让股 市休养生息 ,让 人们有 信心。持 相 反 观 点 的 两 方 各 依 其 据 ,争 辩 激 烈 。从 表 面 来 看 各 方 各 有 其 理 ,但 中 国股 市 当前 的情 况 究 竟 应该 如 何解 决 ,又应 该 采 用 什 么样的方 式解 决呢。为 此,我们有必要结 合当前 的具体市场情况 以及政府能 力对各 派 的 观 点进 行 分析 ,找 到 市 场 巨幅 下 跌 的 解决之道。
二 对 两 派 观点 的 综 述
( )“ 救市论”主要观点 一 不 l 市 场按 其 内 在机 理 运 行 , 通 过 自 、 并
政府“救市”的经济学思考——对杭州市房地产市场的分析与预测
作者: 唐勇
作者机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出版物刊名: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页码: 104-109页
主题词: 房地产市场;政府救市;趋势
摘要:自2008年10月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采取“救市”措施以来,除二手房市场成交量活跃外,一、二级市场的成交量和交易价格并没有明显的回暖迹象。
本文从中央和地方政策背景出发,分析当前政府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上的政策变化对市场预期及参与者行为的影响,论述了政府“救市”的政策效应及房地产市场的后期走势,同时以杭州市为例概括了2009年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一般特征和各级市场供需变化的趋势。
浅谈中国四万亿救市的利与弊
浅谈中国四万亿救市政策摘要:2008年,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席卷全球。
中国等亚洲地区的经济也遭受极大地冲击,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我国国务院出台四万亿元的经济政策进行合理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来应对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风暴。
我们知道,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
我国出台这一政策以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苏,经济增长速度也逐渐恢复。
但随着这一政策的深化,其给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
关键词:经济危机、投资、经济增长、负面影响。
一、引言2008年10月,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席卷全球。
中国等亚洲地区的经济也遭受极大地冲击。
2008年底,中国经济第一次探底,进入前所未有的低谷期。
2009年,为有效地促进经济复苏和经济增长,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四万亿投资计划,旨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以便让经济尽快地走出困境,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二、4万亿投资的短期作用中国经济与社会的诸多问题和矛盾必须在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才有空间、有资源加以解决。
四万亿投资的目标是为了避免中国经济的急剧衰退,保证政治局势的稳定和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这一目的是否能达到呢?基于乘数理论对其短期作用进行了大致的估算。
乘数理论原则上隶属于凯恩斯主义总需求分析部分,在经济未达到充分就业以前,这个分析框架适用。
根据考虑的市场涵盖范围的不同,乘数理论有不同的版本。
只考虑商品市场均衡的乘数理论也被称为国民收入乘数理论,它假定短期内实际利率是外生的,从而投资也是外生的。
如果利率是市场化的,我们需要同时考虑商品和货币市场均衡,即所谓IS—LM分析。
此时,由于总需求的正向冲击将会提高利率因而产生对私人投资的挤出,相当于引致了一个反向的投资冲击,于是最终结果是单一市场条件下的乘数减少。
股市救市方法
股市救市方法
股市救市方法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方法:
1.增加政府投入: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投入股市的资金规模或者降低交易费用等方式来救市。
例如,在疫情期间,国家可以通过降低交易费用来鼓励投资者参与市场,同时也可以通过增加投入资金的方式来稳定市场。
2.保持经济稳定:
股市的走向和宏观经济的走势息息相关,因此,保持经济的稳定同时也可以稳定股市。
政府可以通过实施货币政策、改善营商环境、加强环保等措施来促进经济发展,从而提高股市的走势。
3.监管市场:
监管市场能够规范市场秩序,减少欺诈行为,提高投资者信心,从而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政府可以制定监管规定,加强市场监察、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欺诈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此外,政府还可
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要求上市公司提高财务透明度,减少虚假
陈述,从而提高市场的稳定性。
4.增加信心:
投资者信心是股市的支撑力量之一。
政府可以通过加强政策宣传、提高信息透明度、加强市场教育等措施来增加投资者的信心,从而稳
定股市。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鼓励企业增加投资、加强内需等方式
来增加市场活力,提高投资者信心。
总的来说,股市救市方法需要政府和市场共同参与,同时也需要
长期的稳定政策和规章制度的配合。
只有在政策的积极作用下,股市
才能得以稳定发展,带动经济的健康发展。
【泽平宏观】历次股灾:原因、救市、效果和启示
熊市猎人优秀投资者最重要也是最少见的一项特质是,在大起大落中,还能保持投资思路的一致性。
加关注【泽平宏观】历次股灾:原因、救市、效果和启示2015-07-03阅读606文:国泰君安宏观任泽平、宋双杰导读:“每逢大事有静气”,不要用愿望代替趋势,用情绪代替思考,让我们来研究点问题、弄清点情况,提出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摘要:通过比较全球历史上几次重要股灾、救市政策和效果,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1)股票市场有自身涨跌规律。
所有的股灾均发生在股票价格偏高时期,而且泡沫化程度越高,跌幅越深。
2)杠杆工具会放大股市的波动。
比如美国1929年股灾、1987年股灾、台湾1990年股灾。
3)新兴经济体在推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容易出现股灾,在资本账户开放、金融创新工具增加的过程中,政府监管体系不完善,投资者对新环境不熟悉。
比如1989年日本股灾、1990年台湾股灾、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4)如果股灾发在经济周期上升期或降息周期,股市具有较强的恢复能力且调整较浅较快,有基本面或政策面资金面的支撑,比如美国1987年股灾、2011年受主权债务危机冲击;但是如果股灾发生在经济周期下降期或加息周期,股市恢复力较弱且调整较深,比如美国1929年大萧条、2008年次贷危机、日本1989年股灾。
5)政府救市是正常的逆周期调节,该出手时就出手。
股票市场也是市场经济体系之一,因此需要政府逆周期调节,比如股市过热时加息、增加IPO供给等,股市暴跌时注入流动性、降息、减少股票供给等;6)股灾发生时政府救市要及时有效,防止股灾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过大伤害。
同样处于经济周期的拐点,1929年大萧条的最大教训是政府救助不及时,放任股灾蔓延成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而2008年次贷危机由于及时启动注入流动性、QE等,一度被称为“百年一遇”的股灾对实体经济冲击相对较小,股灾后美国经济恢复较快。
总结历次股灾的救市措施,包括:1)政府发布声明,建立常态透明的沟通机制,稳定预期。
2008年金融危机我国救市政策与通货膨胀的分析
2008年金融危机我国救市政策与通货膨胀的分析内容摘要:当2008年金融危机波及全球时,为稳定经济我国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其中“四万亿元”救市政策造成了颇大的影响。
政策实施后,一些负效应逐渐凸显。
本文在对2008年金融危机背景及我国客观情况等分析后,认为“四万亿元”救市政策虽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但它不是造成通货膨胀的首要因素。
相反,“四万亿元”救市政策帮助我国度过金融危机难关,实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经济目标,相比较它对我国经济增长上做出的贡献,“四万亿元”救市政策给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关键词:金融危机;“四万亿元”救市政策;扩大内需;经济增长;通货膨胀2007年4月,美国一所名为“新世纪金融公司”的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破产,此次破产暴露了次级抵押债券的风险;将近一年左右,美国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价暴跌,导致持有“两房”债券的金融机构大面积亏损。
影响巨大的金融危机基于此产生,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为应对此次金融危机被迫接手“两房”。
一、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以及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2008年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对我国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
金融危机的到来导致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信心不足,投资者减少投资,不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第二,对我国出口企业产生了不利影响。
我国是出口大国,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处于衰退期,从而需求大幅度减少,给我国以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造成影响。
基于此,我国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影响最大的便是“四万亿元”救市政策。
“四万亿元”救市政策是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11月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的。
四万亿元的重点是解决民生、基础设施和生态环保的问题,当然也包括提前下拨救灾的资金。
不同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没有像“利率”、“准备金率”等这些中间变量,因此财政政策经常被政府拿来调控国家经济。
推行小班制 救治“教育病”——由“救市”引发的思考
、
班额过大 的弊端
间拥挤 ,学习环境较差 ,教师组织教学困难 ,精力
不足 ,压 力过大 ,迫使一些教师往往只关 注有希望 带来升学率 的极少数 “ 优秀生” ,大多数 学生都处 于教师视线 的边缘 ,甚至被忽略 。学生失 去了与教
师双 向交 流的机会 ,缺少来 自教师的关怀 ,学 习积 极性 、主动性低迷 ,学 习成绩下降 。本该 在课上学
课堂教学采用分层设标 、分组教学 、分类指导 的方 式 。在 民主 、平 等 、互助 、轻 松愉 快 的学 习氛 围 中 ,采用 自主学 习、探究学 习、合作学 习等多种学
更严 重 的是 ,班级 人数 如此 超标 ,而 教学 时 间有限 ,教师平 均分 配给每个 学生的注意度 、关 照
度必然受 到影响 ,导致 教师只专 注于 “ 尖子 生”的
由 “ 救市 ”引发 的思考
袁冬梅
【 要】20 年 1 月初 ,国家出台 了47 摘 08 1 7亿元 紧急 “ 市”计划 ,但 对于教 育投 入只有 救 4 4 元 。令人 深 思 !在增加投入 、扩 大 内需 ,以应对严峻 的经济动 荡、促 进就业 的新形势 4C
下 ,在 全 国推行 小班化教 育 ,一方 面可以缓 解 大学毕 业生就业压 力 ,另一方 面可以解决 因 师资不 足 、班额过 大带来 的一 系列教 育 问题 。实谓利 国利 民 、功在 千秋 的必要 且 可行 之
笔 者 曾 对 辽 宁 锦 州 地 区 中小 学 校 进 行 过 调 查 ,其 中一 位班 主任 老师反 映说 : “ 的班 级有 我
8人 ,在这种畸形 的大班教学 中,为了能让学生 听 4
主”的怪 现象 。这无疑加大 了家长教育经费支 出的
对我国救市问题的思考
60 2 0亿 美 元 。 注 资 数 量 增 幅 之 大 , 可见 各 国 均 严 阵 以 待 这 次
金融风暴 。
纵 观 上 述几 个 国 家 的 现状 及 救 市措 施 ,我 国 的股 市情 况
欧 洲 中 央银 行在 一份 声 明 中说 .欧 洲 央 行 和 美 国 联储 局 决 定 。 临时 货 币 互 换 协 定 增 加 一 倍 至 2 0 将 4 0亿 美 元 。9月 2 9 日 , 士 央 行 也 拨 出 3 0亿 美元 , 入 金 融 市 场 , 银 根 松 动 。 瑞 0 注 使
很 好 的业 绩 才 可 以 , 是 一 个 基 本 条 件 。 中 国股 市 建 立 之 初 这 而 的 目的就 是 上 市 公 司 的 提 款 机 。 于 大 部 分 上 市公 司而 言 , 对 他 们 的真 实 目的其 实 是 上 市 圈 钱 。很 多 负 债 累 累 的 国 企 经 过 重
国股 市 存 在 的问 题 并 不 是 交 易成 本 太 高 ,印 花税 问 题 也 并 不
是 市场 走 弱 的根 本 原 因 。 理 层 之 所 以 还 选 择 降低 印花 税 , 管 只 是 为 了 表 明 , 理 层 仍 在 关 注 市 场 , 在 关 心 投 资 者 , 达 到 管 仍 以 稳 定 市 场 的作 用 。但 市 场 似 乎并 不领 情 , 因为 在 投 资 者 看 来 , 尽 管 降 低 印 花 税 是 顺 应 民 意 之举 .但 在 当 前 中 国股 市 积 重 难 返 的情 况 下 , 理 层 并 未 推 出解 决 股 市 深 层 次 问 题 的 举 措 . 管 只
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思考
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思考现在这经济形势,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说得简单点儿,就是大家都在瞎猜!你看啊,有的行业风头正劲,有的行业却是寒风刺骨,跟打了麻药一样,没什么感觉,慢慢掉价。
每天打开新闻,各种数据啪啪的掉下来,一会儿是失业率升高,一会儿是消费降级,哎,真让人有点儿不知所措。
就像吃了一口不新鲜的馒头,外面还挺松软,咬下去却发现里面硬邦邦的,这就是现在的经济:看起来好像有点活力,实际上很多人却捉襟见肘,真是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先说说消费吧。
大家都知道,物价涨得飞快,房租也是一个月比一个月贵。
你看看大街上,街头巷尾的店铺也开始慢慢关门了。
现在连外卖员都在唱“生死时速”了,每次点个饭,等个三十分钟都觉得自己是上了个“月球之旅”。
不过,不能说都不好。
你看那些吃不起大餐的人,他们也有办法对付这个经济寒冬,什么“白米加鸡蛋”一锅端,天天在家搞创意菜,做个“省钱大厨”,真是把穷生活过成了艺术。
前段时间还有人笑,说现在的社交网络上,大家发的都是“我的穷日常”,什么早上煮个红豆粥,晚上炖个白菜汤,吃着都能感受到家庭温暖,嘿,说不定这就是“逆袭”的方式了。
再看看那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那日子可真是过得难。
你看看那条条大街上,原本该热热闹闹的店铺,居然门可罗雀。
生意不好做,哪怕是卖小玩意儿的摊贩,也开始按捺不住了。
老板们一个个愁眉苦脸,像是压力山大。
你看看那些开得好好的企业,突然就被“黑天鹅事件”一击打回原形,好像一夜之间,整个市场就变了个样。
还记得几年前,当大家都在喊着“互联网+”的时候,那些创客小伙伴们一个个信心满满,眼睛里闪着星星,想着要改变世界,结果没多久,现实就给了个下马威:“不,你不过是个沧海一粟。
”说是打击,倒不如说是锤炼。
这一轮又一轮的“洗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更多的是“被淘汰”的风险,能活下来的,要么是巨头,要么是“独立小商贩”那种有点儿特长、懂得避险的。
你可能会想,这样的局面有什么解决办法呢?大家都很焦虑,相关部门也在努力救市,但说实话,情况复杂,哪儿都得顾。
金融危机中关于救助问题的争论
金融危机中关于救助问题的争论一、概述金融危机,作为经济领域的一场重大风暴,往往伴随着资产价格暴跌、信贷紧缩、失业率上升等一系列负面效应,对全球经济稳定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在这样的背景下,救助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
关于是否应该实施救助、救助的对象与方式以及如何平衡救助效果与风险,各方意见纷呈,争论不休。
救助问题的争论,首先体现在对救助必要性的认识上。
金融危机具有自我调整的能力,过度干预可能扰乱市场规律,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更多人则认为,在金融危机中,政府和相关机构有责任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危机进一步蔓延,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利益,维护经济稳定。
救助的对象与方式也是争论的焦点之一。
是应该主要救助大型企业、金融机构,还是更广泛地关注中小企业和普通民众?是直接提供资金支持,还是通过政策引导、改革机制等方式间接救助?这些问题都涉及到救助效果的评估以及风险的控制。
救助过程中的道德风险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些批评者指出,救助措施可能引发道德风险,即被救助者可能因此产生依赖心理,降低自身风险防范意识,甚至滋生更多的投机行为。
在救助过程中,如何平衡救助效果与道德风险,也是各方争论的焦点之一。
金融危机中关于救助问题的争论涉及多个方面,既有对救助必要性的认识差异,也有对救助对象、方式以及道德风险问题的不同看法。
这些争论不仅反映了各方对金融危机救助问题的深入思考和不同立场,也为完善救助机制、提升救助效果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借鉴。
1. 金融危机背景与概述金融危机,作为金融体系中的一场系统性风暴,往往源于经济体系内部的深层次矛盾和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动。
随着全球经济的紧密联系和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金融危机的爆发频率和影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金融危机的根源往往涉及多个方面。
资产价格的过度泡沫化、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失控、货币政策的过度宽松或紧缩,以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等,都可能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中国式救市得与失
当 9 内地 股 市 继 续 暴 跌 创 出数 年 月 新 低之 后 ,政 府 数 箭 齐 发 的 综合 应 对 措 施 更 多 的被 解 释 为 “ 市 之 举 ” 而非 应 救 ,
对 全 面 经济 危 机 的 初 步 反 应 ;根植 于 股
直 接 注 资 或 间 接 补 贴 。4 亿 元 的投 资 万 规 模 大约 相 当于 内地 GD 的 1%,这 已 P 4
低 的 发 展 速 度 ,避 免 了 经 济 的 彻 底 衰
预 ,美 国作 为 一 个 全 面 市 场 经济 体 系 下
的政 府 救 助 ,很 难 造 成 整 个 经 济体 系 的
解 政 府 与 市 场 间 的 界 线 ,恐 怕 是 超 越 此
次 危 机 本 身 的更 为 根 本 的 问题 。
预 测 , 0 9 中国 出 口将 出现 3 年来 首 次 下滑 。 20 年 0
这 对 于 中 国企 业 和 经 济 的冲 击 将 远 远 大 于 内地
金 融 机 构 的海 外 投 资 的 直 接 损 失 。 所 以 , 随着
危 机 的深 化 ,内地 20 年 将 面 临 更 多的 挑 战 。 09
影 响 。 即使 是 被欧 美 同行认 为 尚不 属于 市 场经 济 的 中国金融 机 构 ,也首 次如 此深 入 地卷 入 了这一
喘 息 之 机 。在 稳 健 经 营 控 制 风 险 、注 重 企 业 治
理 的基 础上 ,他 们甚 至 有 机 会开 发 新 的商 机 。
在 过 去 几 次 经 济 下 滑 中 , 由 于 中 国 经 济 总 量 较 小 ,要 素 价 格 也 很 便宜 ,可 以 通 过 扩 大 市 场 份 额 来 增 加 出 口 。但 现 在 中 国 是世 界最 大 的
中国4万亿救市正确吗
中国4万亿救市正确吗中国的4万亿不是救市。
当时没有什么市场必须要救的。
当时情况是,钢铁、水泥等产业,产能严重过剩。
但同时,中国中小城市的基建非常薄弱。
很多小城镇连像样的马路都没有。
因此,用国家出资,将这些小城市的基建搞上去,同时也能解决当时钢铁水泥产能过剩的问题。
一举两得。
所谓的4万亿,是对全国基建项目进行估算,之后得出的一个大概的数值。
真正做起来,有可能需要更少的资金,或者更多的资金。
但两万亿有些太少了,估计难以达到全国基建升级的目标。
势必会有一些偏远的小城市得到不大资金帮助。
一:基建项目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通讯,水利及城市供排水供气,供电设施和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于科教文卫等部门所需的固定资产二:基建项目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通讯,水利及城市供排水供气。
三:供电设施和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于科教文卫等部门所需的固定资产,它是一切企业,单位和居民生产经营工作和生活的共同的物质基础,是城市主体设施正常运行的保证,既是物质生产的重要条件也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
四:政府对这些方面的投资和建设就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了。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缺口大。
交通阻塞日趋严重。
供水不足,排水设施落后。
城市汽化率低。
能源供应长期不足。
交通运输,尤其是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
这些也都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所以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五:国家重点基建项目是基本建设项目中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项目,是国家建设的骨干工程而作为国家重点的基本建设项目。
国家对这些项目的资金、设备、材料和施工方面都作重点安排,保证建设顺利进行。
六:按照我国现行制度规定,对国家重点基本建设项目的建设情况,要按月逐项进行统计和考核,以了解其建设进度和确保其能如期完成,发挥其投资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2014年7月份开始的沪深股指,轻舞飞扬的向上运行轨迹戛然而止于2015年6月12日。
随后截止7月8日的17个交易日里,一批人重温了对风险的认知,而另一批人则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风险教育。
尤其是刚刚过去的这一周,说是亡魂的一周,应该不夸张。
将近1600家股票停牌的市场,那也算是奇葩了。
甚至可以得出结论说:那种市况,市场已经崩盘!
只是对于那些已经随风而逝的生命,对于惨遭洗劫的参与账户,这风险教育的代价对于投资人个体实在太沉重了。
没有深刻反思的风险教育是无效的,没有认真反省的投资人也是不成熟的。
说真的,下跌见过,中国的牛熊轮回至少已经有7次了(在投资学课堂上,我给同学们总结过,如果算上这一次,是八次),大抵都是这样急速的下跌。
倒是下跌之前,小市值股票如此的疯狂上涨其实并不多见。
因此,如果非要说这一轮股市的行情和以往的不同之处,我个人认为不同的是公开和半公开化的平民化的杠杆运用。
在这轮行情之前,只有少部分投机者能参与非公开的所谓场外配资。
而杠杆资金追踪的一定是可以赚快钱的投资对象。
在一个羊群效应尤其显著的投资文化里,小市值的股票才是大家关注的购买标的。
前一段时间,股市流行的寻宝游戏是寻找风口,逻辑是台风里猪也会飞,我就半开玩笑地说:找猪不如找鹰,因为台风什么时间停下来,这个市场真的没有先知!而鹰和猪的显著区别不在台风中,而在台风停后。
而和以往单边市形成更大的差异之处还在于,当这一轮行情启动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了可以沽空的股指期货!所以,游戏一旦开始,结局其实已经注定。
夤夜静思,有时的体会仅仅是两个字:无语。
客观而言,中国大陆的股市是存在制度性缺陷的,一个有对冲的市场,交易方式应该是对等的,股指期货的t+0与股票市场的t+1是不匹配的,而涨跌停板制度也是和主流成熟资本市场的交易制度迥异的。
应该说这体现了政策制定者对现阶段大陆投资个体整体素养的深刻洞察。
我不敢想象一个高估值的市场,一个投机文化如此浓郁的投资群体,如果没有现阶段这些无奈的所谓保护性制度,散户将更会沦为被无情的秃鹫猎食者绞杀的对象。
狂涨暴跌,追涨杀跌,没有丝毫的新意!接着就是政府的各种角度和层次的救市。
从6月19日开始,政府就出手了。
最终,连公安部都派员到证监会合署办公了。
我们无从评价这些所谓的救市措施是否适当,更无从知道这些救市措施的动机。
但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因为金融安全太重要了,而流动性是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政府唯一应该关注的是流动性!因此当股市近乎崩盘的时候,政府所有的措施都应该旨在而且也只应该止于恢复流动性的努力。
所以我赞成对流动性的救助而不赞成单纯对股价的救助!一个有政府信用背书的估值体系一定是一个堰塞湖,而一个车同轨、书同文的一体化市场中,必须而且也只能行同伦。
现在的资本市场,你可以只做单一的股票投资,巴菲特不就是这样么?但你必须秉持价值投资的理念。
在投资学课上和其它不同场合,我一直强调:投资和投机的区别其实很简单,为买而买是投资,而为卖而买其实就是投机!所谓价值投资就是为买而买的行为。
如果你是一个交易型参与者,那就是一个投机者,而没有对冲方案的交易者早晚都会死于这个市场,连20世纪早期誉满江湖的JESSE · LIVERMORE(一般译为杰西·利莫菲尔,《股票大作手回忆录》的主人公)都概莫能外。
股指期货从中金所成立到第一个产品沪深300的挂牌交易中间间隔了近4年,不可谓不慎重。
这是在20年前的国债期货停止交易后,中国为丰富金融产品所推出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产品,合法的金融产品,公开的金融市场,透明的交易规则,所以我不认同7月10日证监会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所说的“跨市场和跨期限操作就是恶意做空”的言论。
而没有停止IPO,这无疑是正确的。
一个泱泱大国经济结构转型的路注定是艰难的,本来平稳发展和慢牛状态下的股市可以给这样一个可能需要很长时间都未必成功的经济转型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腾挪时间和空间,而今,暴涨暴跌以及尔后的这些所谓救市措施已经使得这个空间显得有些逼仄甚至可疑了。
而在这么大力气的救市措施下,股市不过刚刚反弹了两天,投资人的情绪似乎又亢奋了,有人在揣测:会不会是台湾的翻版:股市还要上涨?我想说的是:第一:市场环境不一样了;第二,逻辑更简单,在一个可以使用杠杆、允许做空对冲的市场体系里,大陆资本市场连5000点位置上的崩盘都不能够承受,你觉得它能
承受8000点甚至更高位置上的崩盘么?
关于金融投资的教科书里只有一套估值体系和估值理论,而从没有另外一套只和中国特色资本市场有关的估值体系和估值理论。
从这个角度考量,这一次和流动性有关的金融实战发生在金融市场的大门还没有完全洞开的今天,应该是一件足够幸运的事情,但前提是政府、监管机构和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够从中汲取教训!
当你在投机的时候,当你使用杠杆又没有严格的交易计划和资金管理时,永远不要抱怨为啥好运气没有站在你那一边。
财不入急门,从来都是。
早期曾经读过哲学家康德的著作,个中内容大抵早已经还给康老师了,但书中关于感性、知性和理性的一些观点对我的触动今天仍旧很深刻。
比如康老师认为判断力属于人类最高理性的观点,直到今天,仍在我的心中引起着深深地共鸣。
看得见收益,就必须看得见风险,这就是我对这一次股灾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