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文化带·通州故事丛书》发布】 大运河的通州文化
2020年通州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通州区2020年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2020年5月学校班级姓名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
3.试卷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尤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5分)学校开展走近”运河文化带”主题学习活动,清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介绍“通州古城”的文字。
阅读这段文字,按照要求完成第(1)—(3)题。
(共6分)通州是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在明清时期享有一京二卫三通州的CD c胜/盛)名,这里曾经是漕运物资的必经之地,仓储重地。
历史上通州曾是最重要的皇家码头。
每到开春后,运河上南来的粮船便日渐繁多,从堤岸南望,各类船只帆穑星罗@ (棋/旗)布,见头不见尾,十分壮观,形成了独特的通州八景之一。
清末漕运终止,古城渐失繁华光彩;八国联军烧掠,城内官署民居精华火毁殆尽;1912 年、1920年、1926年、1937年又连遭战火洗劫,古城满目疮痰。
新中国成立后,为改善市容环境,通县政府将通州古城拆除。
至此,@ 。
而如今,成为城市副中心的通州,将谱写和谐宜居新篇章。
(1)文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堤dT掠IU仓C.堤tf掠IUeB.堤tr掠IU仓D.堤dT掠IU色(2)在文中叩@处依次填入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CD胜@旗B.叩胜@棋C.CD盛@旗D.叩盛@棋语文试卷第1页(共12页)(3)结合语境,在@处填入的语段,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甲】通州古城的遗迹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只留下与之相关的地名,如东关、南关、北关、南大街和西大街等。
【乙】通州古城的历史只残留在一些遗迹中,如东关、南关、北关、南大街和西大街等与古城相关的地名。
【丙】通州古城的遗迹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如东关、南关、北关、南大街和西大街等与古城相关的地名。
大运河人文文学素材
大运河人文文学素材
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的一条重要交通动脉,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文学素材。
大运河连接了中国南北的经济、文化中心,使得各地的人民可以通过运河互通有无,交流贸易,也为文人雅士提供了创作的灵感和背景。
大运河人文文学素材的主题涉及了丰富的内容,例如:
1. 江南水乡的风情:大运河通过中国的江南地区,被誉为“中国的威尼斯”,这里的水乡风景和独特的民俗文化为文学家提供了丰富的描写素材。
2. 运河上的商贾和民众:大运河沿途有许多集市和商业繁华的城镇,商贾们的贸易往来和生活状态,以及普通民众的生活状况,都可以成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3. 运河上的文化交流:大运河连接了南北,使得各地的文化互通有无。
文人雅士们可以通过运河前往他乡学习和交流,创作了许多以大运河为背景的诗歌、笔记和游记。
4. 工程建设与历史故事:大运河的修建和维护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背后有许多辛劳和历史故事,这些故事可以作为文学作品的情节和背景。
5. 大运河上的水利工程和航运技术:运河上的水闸、运河桥梁等水利工程,以及船只的设计和航运技术,为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细节和描写。
总之,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交通运输的重要通道,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文学素材。
这些素材不仅可以体现大运河的特点和价值,也可以展示人们的生活、文化和思想。
中国大运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大运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国大运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瑰宝。
自古以来,大运河一直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世界运河之母”、“人类文明之源”,是连接南北交通的重要水路。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大运河是“龙脉”,是“中华水”,是“横跨中原,纵贯南北”的大河。
然而,大运河的历史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的象征,同时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如今,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发展,大运河的文化价值也愈来愈显著。
本文旨在探究中国大运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中国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从历史角度看,中国大运河是在隋朝时期修建的,经过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不断修缮和完善,形成了今天的景象。
在传承中国大运河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弘扬大运河的传统文化,传承大运河的精神内涵,让大运河文化常青。
中国大运河文化的传承涉及的方面很广泛,包括了历史、文化、语言、音乐、戏剧、书法、绘画、工艺、科技和社会风貌等。
首先,历史是了解中国大运河文化不可或缺的基础。
中国大运河自隋唐时期起就被视为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的象征。
在历史的漫长岁月中,大运河无数次的起伏与沉浮,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记录着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比如,当年赵构为平定黄巢起义,就曾经在大运河上派遣水师防御。
杭州的运河、扬州的运河、京杭大运河等等都是分别在不同时期饱经沧桑,承载着各自的历史文化。
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大运河的文化内蕴,就需要从历史的角度仔细揣摩。
其次,文化也是了解中国大运河文化的重要视角。
大运河周边的各种节日、手工艺品、舞蹈和音乐等文化遗产也是不可忽略的文化瑰宝。
比如,大运河周边的姑苏区有一首名为《水灯花儿》的歌曲,串联起了大运河沿线的姑苏名胜古迹。
而苏州的水上花灯节就成为了苏州市民传统节庆文化的一部分。
同时,周边的百姓还能用纯手工缝制出金陵长衫、胭脂巷烟袋等小物件,让游客亲身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再次,语言和音乐也是了解中国大运河文化的视角之一。
大运河文化
b.制度文化层:因为运河经济实践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规范,有可持续性,例如-当代运河还在通航;
c.行为文化层:大运河是在人际交往,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文化区域模型;
d.
文化活动
大运河文化之旅启动仪式2018年8月15日,“千年韵·万象河”大运河文化之旅在北京市通州区文化馆启动。 活动将跨越八省市,通过全媒体、多形式、多渠道深入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内涵,倾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品牌。活 动通过大运河故事征集评选、大运河知识竞赛以及大运河点亮计划等活动,着力讲好运河故事。
2022年11月25日,《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京津冀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决定》 已由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五次会议通过,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谢谢观看
文化历程
大运河文化,上承春秋周敬王三十四年,下至清宣统末年,续以当代公元两千之初。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 以物态文化创造出的流动的历史。因此大运河文化史---时间至少有2400多年,比中国的封建王朝还要长,跨越 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四种社会形态。而长城则是凝固的历史。“大运 河和长城在遗产名录上应该是姊妹篇”刘枫说;“如果将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 贡献相加,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与长城媲美。”专家郑孝燮和罗哲文说。大运河与万里长城,被列为世界最宏伟 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一大批水利专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创造。大运河是世界上 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人工运河,开凿于春秋-吴王夫差开凿的从江都(今扬州)到末口(今淮安)的南北水 道邗沟,完成于隋,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疏通于明清,距今已2400多年的历史。清中叶后,南北海运兴起, 津浦铁路通车,加之黄河迁徙后,山东境内水源不足,河道淤浅,南北断航,大运河作用逐渐缩小。
《大运河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大运河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大运河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是一个丰富而深远的主题,以下是大运河文化内涵和价值的几个重要方面:
1. 大运河的物质文化:大运河的开凿和运营过程中,创造了一系列独特的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包括运河两岸的古建筑、石桥、码头等,它们见证了大运河的发展历程,也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技艺。
2. 大运河的非物质文化:大运河的非物质文化主要表现在各种传统的民间艺术、习俗和传说中。
例如,与大运河相关的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民俗等,这些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3. 大运河的战略价值:大运河在历史上是中国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它连接了多个经济中心,促进了商品和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
4. 大运河的经济价值:大运河的开凿和管理带动了沿岸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
同时,大运河的运营也给当时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5. 大运河的历史价值: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工程奇迹之一,它的开凿和运营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杰出代表。
同时,大运河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时期的重要见证。
6. 大运河的旅游价值:如今,大运河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吸
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和旅游。
大运河的旅游价值不仅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提高了人们对大运河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总的来说,大运河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
■■■■■■政策观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UII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是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全长近3200公里,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展现出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勇气,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明,是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
但长期以来,大运河也面临着遗产保护压力巨大、传承利用质量不高、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生态空间挤占严重、合作机制亟待加强等突岀问题和困难。
出台《规划纲要》,强化顶层设计,推进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对于打造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为引领,统筹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都具有积极意义。
《规划纲要》提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文化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科学规划、突出保护,古为今用、强化传承,优化布局、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打造大运河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
通州大运河发展历程
通州大运河发展历程通州大运河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运河系统。
大运河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水运交通干线之一,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和演变。
在公元6世纪初,隋朝的第一任皇帝隋文帝杨坚开始修建大运河。
为了解决北方的粮食运输问题,隋文帝指令修建辽河、黄河、淮河、长江等多个河道的连接运河,将北方的粮食运输至南方。
隋文帝的这一举动不仅促进了北南经济交流,还加强了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力。
隋朝倒塌后,大运河的维护和拓宽工作停止了一段时间。
直到公元7世纪初,唐朝的第一任皇帝唐太宗李世民重新开始了对大运河的维修和改造工作。
唐太宗发现大运河对于帝国的统一和稳定非常重要,所以他将大运河的维修列为紧急任务,并且付予了不少资源进行修复。
唐朝的工程师们用石头、木材和土壤等材料来加固运河的河堤和底床,使其能够承受更大的水流和运输船只的负荷。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大运河成为了一个庞大而繁忙的水上运输网络。
在宋朝时期,大运河的长度已经达到了约1,800多公里,连接了北京、天津、南京等重要城市。
同时,大运河畔的沿线城市也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独特的运河文化和商业繁荣。
然而,大运河在元朝后期和明朝时期逐渐衰落。
由于政治动荡、自然灾害和战争的影响,大运河的部分河段被废弃或堵塞。
特别是19世纪的鸦片战争导致对外贸易的衰退,对大运河的运输需求减少,使得大运河逐渐失去了之前的重要性。
近年来,中国政府开始重视对大运河的维护和保护工作。
2009年,大运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表彰其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大运河沿线城市的发展支持,修复了部分被废弃的河段,提升了河道的通航能力。
这些努力旨在恢复大运河的辐射力和经济价值,为沿线地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案例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案例大运河文化带是指中国境内的大运河沿线地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保护与传承工程,旨在挖掘和传承大运河沿线的历史文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下面列举了10个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题的案例:1.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项目:该项目通过修复和保护大运河沿线的历史建筑、文物和文化景观,打造了一条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旅游线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2. 大运河文化带的历史价值: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最长的人工运河,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通过对大运河文化的挖掘和研究,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运河交通、农业灌溉、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发展。
3. 大运河文化带的经济价值:大运河沿线的城市和乡村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和文化产业,提升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同时,大运河文化带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的途径。
4. 大运河文化带的环境保护: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通过治理水质、保护湿地和植树造林等措施,改善了大运河沿线的生态环境,保护了珍稀濒危物种。
5. 大运河文化带的文化交流:大运河文化带沿线的各城市和乡村之间开展了广泛的文化交流活动,包括文化展览、艺术表演、民俗活动等,促进了地区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6. 大运河文化带的旅游资源:大运河沿线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运河古城、古运河桥梁、古运河码头等,这些景点成为了游客观光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热门地点。
7. 大运河文化带的保护与修复: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注重对历史建筑和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工作,通过专业的修缮和保护措施,使这些古建筑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8. 大运河文化带的教育功能:大运河文化带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旅游景点,还为学生和研究人员提供了学习和研究的场所。
通过实地考察和研究,学生和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大运河文化。
9. 大运河文化带的社区参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通过组织社区活动、培训和就业等措施,提高了居民对大运河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中国大运河中的桥梁文化探究
随着人们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意识的逐渐加强,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和发掘。
在中国境内,大运河是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其全长达1794 公里,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自古以来,大运河就是中国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不仅连接了我国北方的京津冀地区和南方的江苏、浙江等地区,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桥梁文化。
本文将从大运河中的桥梁文化这一角度进行探究。
一、大运河桥梁文化的形成大运河是一条原始的人工运河,湖南岳阳市的岳阳楼也记录了古代人们对运河的趋之若鹜,楼内还铭刻着“南泛君山,北极承霄”的诗句,这是古代诗人对大运河的描绘。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水路交通干线之一,连接了中国南方和北方的河流。
它穿过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等省市,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桥梁文化。
大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后来它被更多的人看作是一种文化遗产。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运河不仅成为了一种运输渠道,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景观。
在数千年的漫长岁月中,这条运河见证了中国不同阶段的历史,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历史遗存。
二、大运河桥梁文化的特点①地理意义首先,大运河桥梁文化的独特特点是其地理意义。
河流在中国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
由于气候和地形的变化,中国内陆水系相对较少,数量较大的便是汉江和黄河。
几乎所有的有河流通过的城市都有它们的“母亲之河”。
对于大运河来说,它成为了连接长江和黄河的交通大动脉、贸易往来与人与文化的融合。
作为跨越多个省市的运河,大运河逐渐成为了南北文化的交汇点,各地的文化在这里得到了传承。
②掌握水利技术其次,大运河桥梁文化的特点是其掌握水利技术的能力。
运河水路要求水深水面、河宽方深、袭流层次分明、有足够路基等。
由于水路的设施和维护需要专门的水利技术,因此在修建运河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人工和财力。
在古代,对水利技术的掌握成为了一个城市、地区发展的重要标志。
2019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A卷)及参考答案
2019年浙江省公考《申论》真题(A卷)一、注意事项1.本卷总分100分。
限时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
2.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第一页准考证号的信息点。
3.看清答题卡答题页面,每题都要在指定的页面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上作答的一律无效。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用其他语言作答不得分;作答时应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用铅笔作答不得分。
5.请仔细阅读给定资料内容,然后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6.答题结束后,将题本和答题卡一并交给监考人员,并务必请监考人员在你的准考证上签字。
否则,若题本和答题卡遗失,由你承担责任。
严禁折叠答题卡!二、给定材料材料1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作为一个大跨度整体联线型文化遗产项目,中国大运河是指我国自春秋时期开凿邗沟以来,先后在隋唐宋时期以洛阳为中心的南北大运河、元明清时期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杭大运河及其延伸段浙东运河的总称,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人工运河。
中国大运河北至北京、南抵杭州、东达宁波、西到洛阳,流经6个省、2个直辖市共35座城市,主线总长3200千米,流经市域面积31万多平方千米。
大运河与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五大水系相交汇,串联起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连接了陆上与海上的丝绸之路。
《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这样评价大运河的价值:“它实现了在广大国土范围内南北资源和物产的大跨度调配,沟通了国家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促进了不同地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在国家统一、政权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和科技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运河改变了中国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一个南北东西全方位的大水网。
大运河的原始功能是运输,而货的运输与人的流动,直接带动了运河沿岸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城市的崛起。
大运河博物馆讲解
大运河博物馆讲解大运河博物馆位于中国北京市通州区,是一处集文化、历史、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博物馆。
大运河博物馆以“大运河——中国古代文明的窗口”为主题,展览内容包括运河的起源、发展、建设、历史、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
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解大运河博物馆。
一、大运河的起源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
大运河的建设历时289年,历经春秋、战国、秦、汉、唐、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不懈努力。
运河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以便将货物和人员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运河逐渐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农业和商业基础设施,为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大运河的发展情况大运河的发展情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 古代运河阶段: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19世纪。
在这个阶段,大运河的建设历时2500多年,经历了多个朝代的不懈努力。
最早的运河是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郑国,经过战国时期的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一条长达11000公里的大运河。
2. 现代运河阶段:公元19世纪至20世纪初。
在这个阶段,大运河的建设和发展情况最为迅速。
清政府在1860年修建了天津到北京的天津运河,1904年修建了广州到北京的广州运河,1914年修建了南京到北京的南京运河,这些运河的建设和开通大大缩短了各个地方之间的距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
3. 现代运河保护和利用阶段:20世纪初至现在。
在这个阶段,大运河的建设和发展情况进入了新阶段。
中国政府在1912年修建了天津到北京的天津运河,1949年修建了南京到北京的南京运河,1960年修建了北京到天津的北运河,这些大运河的建设和开通也为大运河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大运河的人文价值有哪些
大运河的人文价值有哪些1. 历史文化的传承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工程技术水平。
从北京通州到杭州的大运河全长约1794公里,贯穿了中国北方的平原地带,连接了多个重要城市和文化中心。
这条历史悠久的运河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演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2. 文化交流与融合大运河沿线地区涵盖了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名胜古迹,如北京的故宫、天津的古文化街、苏州的古典园林等,这些地方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运河作为连接这些城市的纽带,促进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中华文化多元统一的典范。
3. 生态环境的保育大运河沿线地区以水路为主要交通方式,河流、沿岸湿地等生态环境得以保留和恢复。
这些水域提供了珍稀物种的栖息地,也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
大运河河面上的船只、河岸上的绿化以及相关管理,都有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4. 旅游与经济发展大运河沿线的历史文化景点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为当地的旅游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周边的酒店、餐饮、购物等服务业也蓬勃兴起,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大运河的人文价值成为推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5. 城市规划和改造大运河沿线的城市围绕着运河的历史线路进行了规划和改造,将运河作为城市的重要景观和交通要素进行整合。
修复和保护运河的同时,将河岸打造成公园、休闲娱乐区等多功能空间,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
大运河的文化价值也激发了当地居民的历史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结论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工程的杰出代表,具有深远的人文价值。
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传承之地,更是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纽带。
同时,大运河的存在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推动了旅游和经济的发展,也为城市规划和改造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向。
大运河的人文价值有助于推动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中国大运河阅读行动计划参考书单
我国大运河阅读行动计划参考书单1. 《大运河》我国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和劳动成果。
全国九成水面上涨的“小河沿”开始组成江浙大运河的躯干是隋炀帝杨广大业三年(公元605年)始。
北京城南六百多公里外,涿州以南,有一条全长四百八十里的山河,流经山之南,过于河套,畅通关河,通达天下。
它便是我国古代的六百多年来交通商运和军事用途的重镇。
上海、杭州、南京三城相对应,大都市之间的大运河成为了商业通道,大运河中的船只和运输队伍香水总量很大,所以站着两条到三条河船的伸进停泊的秦淮门大渡河一带。
一年四季都有船只船无间断的通行,堪称盛极一时。
2. 《民国大运河》民国时期的大运河建设中似有承前启后的辉煌时刻。
20世纪初,境内重修大运河已成为时势所趋。
为解决100余年来京杭大运河受旱不出、雨不进、东发水西发不通管的出售(1916-1949年)。
我国华侨大运河委员会开始进行京杭大运河“以运输为主”的大开发。
委员会成立后迅速开展活动,经济效益得到了积极的体现。
认为委员会已收回投入的利润约五年,其盈余用以购买新船利息,维修街船和进一步扩大是他们的战略考虑人家的策略。
3. 《大运河文化探寻》从文化的角度来解读大运河,大运河沿线在其漫长的历史中,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文学巨作《李自成》的诗词中,却曾写到“油灯沉沉夜半晚,行入廉州贾氏村”的婉转,细腻的描写开启了大运河文化的另一份美妙。
多部影片也正是通过描写大运河的生活和历史场景,为世人呈现了一幅关于大运河文化的生动画卷。
大运河文化也延展至书法绘画、曲艺戏曲、饮食文化等多个方面。
而大运河文化的研究和探寻也成为了当下文化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一系列关于大运河文化的专著和论文也陆续面世。
我国大运河阅读行动计划参考书单的内容应当全面、深入地涉及大运河的历史、文化、经济等多方面内容。
通过深度阅读这些书籍,我们能更全面地了解我国古代大运河的发展历程,以及对我国古代经济、交通、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影响。
通州大运河博物馆三馆介绍
通州大运河博物馆三馆介绍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通州大运河博物馆!这可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哦,尤其适合喜欢历史的小伙伴。
三馆各有特色,真的是让人眼前一亮。
你想,运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不光是水流那么简单,更是文化的载体,是连接南北的纽带。
咱们先说说第一个馆,这个馆就像一块巨大的拼图,展示了运河的历史和文化。
墙上挂满了各种古老的照片,有的甚至能追溯到几百年前,真是让人惊叹。
你看那些黑白的老照片,感觉仿佛能听到当年船夫的叫喊声,能感受到水波荡漾的声音。
在这个馆里,有很多关于运河建设的模型,简直像是艺术品!那些精细的细节,真是让人赞不绝口。
想象一下,工匠们在那儿挥汗如雨,建造这条伟大的水道,真是感人至深。
还有不少老物件,比如古代的货物运输工具,大家都知道,古代可没有咱们现在这些先进的交通工具,都是靠这些手工打造的船只和车马,真是辛苦啊!这就让人明白了,为什么古人都说“船到桥头自然直”,那是经过多少年的经验和智慧积累啊。
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故事,仿佛在跟你耳语,带你穿越时空。
说完第一个馆,咱们再去第二个馆。
这里的氛围有点不同,主要是讲运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要知道,运河不仅是水路,也是商贸的生命线,流动的货物带来了繁荣。
这个馆里的互动展览特别多,你可以亲自体验古代商贾是怎么运作的,有些项目甚至让人忍不住哈哈大笑。
比如,有一个体验区,让你在“运河”上当船家,得小心别把货物弄翻了,哈哈,那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旁边还有个小剧场,定期会放一些关于运河历史的短片,画面精美,故事引人入胜,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看完之后,真是想立刻就去研究一下运河的历史,心里痒痒的,想要深挖下去。
我们来到第三个馆,这里的主题更偏向文化艺术。
咱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运河流域孕育了不少优秀的艺术家和作品。
这一馆里摆放了很多艺术品,有传统的书法、国画,还有一些现代艺术的尝试,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你看那些字迹潇洒的书法,感觉像是在和历史对话,每一个笔画都充满了力量。
通州大运河博物馆讲解
通州大运河博物馆讲解通州大运河博物馆,可真是个宝藏地方!想想那悠久的历史,简直让人心潮澎湃。
这里可是大运河的重要节点,没错,就是那条贯穿中国南北的水上丝绸之路,真的是个壮观的“水上高速公路”啊!走进博物馆,仿佛穿越了时空,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
墙上那些精美的展品,每一件都有故事,听着听着,你都能感受到当年的风吹水面,桨声灯影,真是让人陶醉。
映入眼帘的就是那条巨大的模型运河,哎呀,那真是大得令人咋舌!想象一下,几百年前,工人们在烈日下挥汗如雨,挖掘这条运河,真的是个壮举。
运河不光是运输的通道,也是经济和文化交流的纽带。
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岁月的变迁。
你看那边的船只模型,栩栩如生,就好像随时要驶出水面,载着货物往南去,往北归。
真想跃上去,感受那种风驰电掣的快感!再说说博物馆里的展览,真是丰富多彩。
你会发现各式各样的文物,古代的陶器、丝绸、瓷器,各个都精致得让人心动。
就像在翻阅一本历史的画册,看到那些闪闪发光的文物,真是让人目不暇接。
每一个展品背后都有个小故事,有的讲的是商贾们的辛苦,有的则是古人如何在这条大河上寻找财富和荣光,简直就像老故事书里的情节,听着就让人心痒痒。
然后,那些互动展区也是不得不提的!你可以亲手体验古代的水运技术,感受一下水上航行的乐趣。
嘿,那小船模型在水上摇摆的样子,真是让人忍不住想要试试。
还有那些虚拟现实的体验,仿佛一下子就能变身为古代的船长,指挥着船只在运河上扬帆起航。
这个感觉,简直太酷了,谁说历史就得是严肃无趣的呢?这里让你知道,历史其实也可以是轻松愉快的。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还有博物馆的导览员。
他们个个都是活的“历史百科全书”,讲起故事来那叫一个生动。
听着他们的解说,仿佛能看到那时的场景,感觉自己就像是古代的一份子。
你会忍不住跟着他们的节奏,想要参与其中,感受那种古老的文化气息。
每一句话都能让你感受到浓浓的历史感,真是太神奇了。
逛完博物馆后,别急着走,周围的环境也特别不错。
试述京津冀大运河区域的民俗与社会
试述京津冀大运河区域的民俗与社会一、大运河概述大运河是中国古代的一条重要水利工程,全长1794公里,起自北京,止于杭州。
大运河的建设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秦汉、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的不断修建和完善,成为中国古代最长、最广泛的人工运河系统。
二、京津冀大运河区域的民俗1. 船家文化京津冀大运河区域是大运河的发源地和重要流经地区,因此船家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船家们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信仰观念,他们相信水神能够保佑他们平安顺利地航行。
在传统节日或者重要活动中,船家们会举行祭水仪式来祈求水神保佑。
2. 水乡文化京津冀大运河区域有着众多水乡景点,如承德避暑山庄附近的涞源古镇、天津蓟县梁庄古镇等。
这些地方保留了许多传统建筑和民俗风情,游客可以欣赏到古老的民居、古桥、古塔等建筑,品尝到当地特色美食。
3. 龙舟文化龙舟是中国传统的水上运动,也是京津冀大运河区域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
每年端午节期间,各地会举行龙舟比赛活动,人们载歌载舞地划着龙舟在水面上竞渡。
这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社交活动。
三、京津冀大运河区域的社会1. 经济发展京津冀大运河区域经济发达,这里拥有许多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业中心。
例如天津港口、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等都是全国知名的经济实力强劲的地方。
2. 文化交流由于京津冀大运河区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也成为了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例如承德避暑山庄就曾经成为清朝皇帝进行政治和文化交流的场所。
3. 社会治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京津冀大运河区域的社会治安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政府加强了公共安全管理,警察力量得到了加强。
四、总结京津冀大运河区域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变革,这里的民俗与社会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和演进。
大运河题材文艺作品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作为一个历史悠久而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曾经启发了很多文艺作品的创作。
下面是一些以大运河为题材的文艺作品的例子:
1. 电影《大运河》:由导演陈凯歌执导的中国大陆电影,讲述了大运河修建的故事,展现了历史上大运河的重要性和影响。
2. 小说《大运河》:作家马原创作的长篇小说,通过一个家族的故事,描绘了大运河背后的历史变迁和人们的生活变化。
3. 纪录片《中国大运河》:该纪录片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实地拍摄,展示了大运河的壮丽景观、文化遗产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 京剧《大运河》:以大运河为背景的京剧剧目,通过表演艺术形式展现了修建大运河的历史场景和人物故事。
这些作品每一个都从不同的艺术角度和表现方式,展现了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它们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大运河这一重要的水利工程和人文景观。
通州大运河文化征文
通州大运河文化征文
通州大运河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境内,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运河之一。
作为京杭大运河的一段,通州大运河是连接北京和天津之间的重要水道,也是通州区的重要文化遗产。
通州大运河文化自古繁荣,历史悠久。
该文化以大运河为主要特征,涵盖了通州区的历史、文化、艺术、民俗、风景等方方面面。
从运河畔的古老村落,到沿线的古桥古槛,再到沿岸的古老庙宇和历史文物,通州大运河文化的种种瑰宝令人叹为观止。
通州大运河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大运河是重要的经济动脉和交通枢纽,连接了北方和南方,也是文化交流和民众互动的重要渠道。
通州大运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直接影响了通州区的历史进程,塑造了通州的独特风貌。
通州大运河文化也有着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通州区,大运河畔的古老村落是宝贵的艺术资源。
这些村落保存着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些古村落中,可以欣赏到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如皮影戏、京剧等。
此外,通州大运河文化还涉及到传统工艺、文房四宝、传统节日等方面,展现了通州区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丰富文化内涵。
通州大运河文化也与风景名胜紧密相连。
沿着大运河行走,可以欣赏到通州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如河畔的柳树成荫、荷花盛放的景象,以及通州区的古老建筑和历史遗迹,都是游
客们流连忘返的美景。
通州大运河文化是通州区的骄傲和瑰宝,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征文活动,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通州大运河文化的价值与魅力,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共同努力保护和弘扬通州大运河文化的宝贵财富。
中国大运河相关书籍
中国大运河相关书籍
以下是一些与中国大运河相关的书籍推荐:
1. 《大运河:历史,艺术与当代实践》(作者:陈振洲)
这本书通过梳理中国大运河的历史、艺术和当代实践,全面展示了大运河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对研究中国大运河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2. 《大运河传奇:中国历史上的大工程》(作者:戚军)
本书详细介绍了大运河的修建过程和历史意义,揭示了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是了解大运河的一个好的参考书籍。
3. 《大运河的故事》(作者:朱骏)
该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了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与景观,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生动地展示了大运河的独特魅力。
4. 《大运河与中国文化》(作者:陈忠义)
该书通过研究大运河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阐释了大运河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对于了解大运河及其文化价值有一定帮助。
5. 《帝王都会:大运河》(作者:李泽文)
该书以大运河为线索,讲述了中国古代帝王都会的发展历程,对大运河所经历的历史变迁进行了深入研究,是了解大运河历史的一本重要著作。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文化和景观,从不同角度全面地认识这一重要的工程和文化遗产。
京杭大运河人文故事
京杭大运河人文故事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它连接了北京和杭州,全长约1794公里。
在这条运河上,有许多人文故事流传至今,以下是其中一些:
《白蛇传》:这是一部著名的民间传说,讲述了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故事。
故事中,白娘子化身为一条白蛇,与许仙相爱。
他们的故事发生在杭州的西湖边,而京杭大运河也贯穿了这个地区。
《红楼梦》:这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与京杭大运河有关。
小说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等人曾乘船游览运河,描绘了当时运河沿岸的景色和人文风情。
《水浒传》:这是一部描写108位英雄豪杰的古代小说,其中有一段故事发生在运河上。
故事中,梁山好汉们在运河上劫富济贫,保护百姓免受欺压。
《西游记》:这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与京杭大运河有关。
在小说中,孙悟空等人曾乘船穿越运河,经过了许多城市和乡村,与各种人物展开了冒险和斗争。
这些人文故事丰富了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一个充满传奇和浪漫的地方。
这些故事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智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运河文化带·通州故事丛书》发布】大运河的通州文化
原标题:《大运河文化带·通州故事丛书》发布本报讯(记者王晓飞)通州区文化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大运河文化带·通州故事丛书》新书近日发布,该书涵盖大运河通州段历史、文化、民间民俗等方面内容,书写了通州古城的历史文脉,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文化支持。
《大运河文化带·通州故事丛书》是通州区文化委员会组织多位专家挖掘整理通州运河文化遗产专项研究的成果,精心打造而成,是全面展示通州独特的大运河文化的巨著。
丛书共10册,介绍了古老通州的发展史,讲述了大运河北端、大运河文化带的繁荣起点以及通州的水文化等内容。
据介绍,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是一项影响深远的国家重大文化战略,是彰显文化自信的地标性工程。
通州区文化委长期以来致力于挖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通州历史文化有着深厚的研究积累。
为了给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文化支持,通州区文化委从2018年起成立编委会,重点立项,邀请了多位专家学者,系统地梳理研究通州的运河文化,终于完稿。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