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教案【全套】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计划(全册)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计划(全册)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计划(全册)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计划(共12个单元)第一单元:数到8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数的相加,分类,排序的能力。

教学内容:数到8教学重点:数的认识教学难点:数的分类教学准备:课件、精美的数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显示数的图片以及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数的内容。

2. 引入新知:通过展示数字卡片,逐一教学数字0-8。

3. 数的分类与排序:通过展示不同数量的物体,要求学生将其分类,并按照顺序排列。

4. 数的相加:通过数学计算游戏,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数相加练习。

5.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布置相关练习。

第二单元:数到10教学目标:能写出0-10的数字,能正确称呼0-10的数。

教学内容:数到10教学重点:数字的书写教学难点:数字的准确称呼教学准备:卡片、数字书写练习资料教学过程:1. 导入:出示卡片,逐一教学数字0-10的写法,并让学生进行跟读。

2. 数字书写练习:通过给出数字书写的练习资料,让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3. 数字的大小比较:通过给出不同的数字,要求学生进行大小比较。

4. 数字的读写:给出一些数字,要求学生正确称呼出来,并进行书写练习。

5.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布置相关练习。

第三单元:数到20教学目标:能写出0-20的数字,能准确称呼0-20的数。

教学内容:数到20教学重点:数字的认识和写法教学难点:数字的准确称呼和书写教学准备:卡片、数字书写练习资料教学过程:1. 导入:出示卡片,逐一教学数字0-20的写法,并让学生进行跟读。

2. 数字书写练习:通过给出数字书写的练习资料,让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3. 数字的大小比较:通过给出不同的数字,要求学生进行大小比较。

4. 数字的读写:给出一些数字,要求学生准确称呼出来,并进行书写练习。

5.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布置相关练习。

第四单元:比较算式大小教学目标:能比较大小,理解不等号的含义。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节看一看(二)∣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节看一看(二)∣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节看一看(二)∣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节《看一看(二)》所准备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二单元的第2节《看一看(二)》。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学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能够正确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独立操作,正确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长度比较。

2.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能够正确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尺子、物体模型等。

2. 学具:每人一把尺子、若干个不同长度的物体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找出不同长度的物体,并尝试用语言描述它们的长度。

2. 讲解长度单位:向学生介绍长度单位的概念,讲解尺子的使用方法。

3.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合作,使用尺子测量教具和学具上的物体长度,并记录在纸上。

4. 长度比较:让学生相互比较测量结果,讨论哪种物体的长度最长或最短。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看一看(二)2. 板书内容:长度单位的概念尺子的使用方法物体长度的测量和比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尺子测量你身边的两个物体,并记录它们的长度。

请比较这两个物体的长度,并用语言描述哪个物体更长或更短。

2. 作业答案:学生完成的测量数据和长度比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操作是否正确,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 1 看一看(一)∣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 1 看一看(一)∣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 1 看一看(一)∣北师大版教学目标
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并能够掌握以下内容: - 了解数墨和作物收成的关系。

- 理解算式的含义,能够用算式计算数量关系。

- 能够熟练使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掌握算式的含义及其使用方法。

•能够用算式计算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5分钟)
•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数墨和作物收成图片,询问他们是否注意到这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作物收成的数量与种植的作物数量之间存在数量关系。

二、讲解新知(15分钟)
•对算式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算式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通过示例讲解算式的使用方法,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写出对应的算式。

三、练习操作(25分钟)
•让学生通过课堂练习题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点。

•对于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指导和补充讲解。

四、小结回顾(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确认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提出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讨论。

课后作业
•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资源
•课本。

•课后练习题。

教学评估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对存在困难或问题的学生进行指导和提醒。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看一看(一)》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看一看(一)》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看一看(一)》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在此,我将以第一人称,为您详细介绍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看一看(一)》。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看一看(一)》为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了解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学会用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图形,培养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 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的能力,掌握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正方体、长方体模型。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模型,彩色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体会观察的方法。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如从上、下、左、右、前、后六个角度观察。

并通过示例,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图形。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正方体为例,讲解如何从不同角度观察正方体,并用数学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图形。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方法和描述语言。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用彩色笔在练习本上画出从不同角度观察正方体所看到的图形,并写上对应的描述语言。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从不同角度观察正方体的图形及其描述语言。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观察家里的家具,从不同角度画出所看到的图形,并写上对应的描述语言。

2. 家长协助孩子观察家里的物品,让孩子用数学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图形。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在搭立体图形和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的活动中,逐步发展空间观念以及观察和操作能力。

2经历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3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4在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语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从正面、右面、上面三个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通过观察使学生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并能用语言表示物体的相对位置。

这一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过的“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

二年级学习时,主要是通过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只管物体,描述所看到图形的不同形状,而本单元主要是通过“搭一搭”的活动,让学生根据一些指令,想象所搭立体图形的形状,以提高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从而反战他们的空间观念。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具有活动性、过程性和体验型的特点。

教学时,教师应为学生准备好正方体学具或由学生自备正方体的积木。

教师应利用教材提供的市井活动,一道所有学生参与到操作活动中来,让学生在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观察、思考、想象、交流,根据自己的时间体验,感悟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单元的教学强调学生的实践体验,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活动。

教学活动可以用多种形式的游戏展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题目搭一搭(观察立体图形)备人教学目标1.通过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像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3.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热情,培养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正确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准确把生活中的实物抽象成立体图形。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2节看一看(二)∣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2节看一看(二)∣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2节看一看(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通过“四个筐”进行数字组合,掌握数学加法的基本概念。

2.感受数字组合带来的快乐,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学生可以解决简单的数字加法题目,并能自己设计数字加法题目,提高计算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数字的组合和加法,通过组合不同的数字,让学生感受加法带来的快乐,在玩中学习,学习中成长。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字组合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加法中的运用。

2.教学难点数字组合的概念初步理解及加法运算的操作细节掌握。

四、教学准备1.教材、教辅以及教学用具。

2.讲台、黑板、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设备。

3.学生备课并准备教学笔记。

五、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10分钟)1.首先通过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在家中与家长玩过几个数字游戏,从中引导学生发现数学游戏的趣味性。

2.教师给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答案:同学们,你们知道“四个筐”吗?如果选取两个数,其中一个放进“筐一”,另一个放进“筐二”,就可以组成一种数字,可以做加法运算,得到结果。

如果把另外两个数放入“筐三”和“筐四”中,也可以组成另一种加数,计算后依旧能得到结果。

你们说,一共可以组合成多少种数字呢?2.新课展示(30分钟)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两人一组,轮流选取两个数字放入“筐一”和“筐二”,计算出结果,并比较谁计算得更快,谁的计算结果更准确。

2.学生自主选择两个数字,组成数字并计算出结果。

3.学生上台呈现自己设计的数字加法题目和解题过程,大家一起学习、评价,探讨求解方法和答案是否正确。

4.课程结束前,以学生组合出的数字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数字组合和加法的基本概念,使学生有更深刻的理解。

3.课堂练习(20分钟)1.在黑板上列出几道数字加法题目,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自主设计数字加法题目并解答。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字组合和加法运算的游戏形式,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在搭立体图形和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的活动中,逐步发展空间观念以及观察和操作能力。

2 经历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3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4. 在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语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从正面、右面、上面三个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通过观察使学生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并能用语言表示物体的相对位置。

这一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过的“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

二年级学习时,主要是通过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只管物体,描述所看到图形的不同形状,而本单元主要是通过“搭一搭”的活动,让学生根据一些指令,想象所搭立体图形的形状,以提高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从而反战他们的空间观念。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具有活动性、过程性和体验型的特点。

教学时,教师应为学生准备好正方体学具或由学生自备正方体的积木。

教师应利用教材提供的市井活动,一道所有学生参与到操作活动中来,让学生在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观察、思考、想象、交流,根据自己的时间体验,感悟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单元的教学强调学生的实践体验,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活动。

教学活动可以用多种形式的游戏展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题目搭一搭(观察立体图形)备课人教学目标1.通过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像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3.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热情,培养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正确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准确把生活中的实物抽象成立体图形。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教案【全套】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教案【全套】

二.引导学生在搭建过程中学会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教师:在刚才的提问过程中,同学们是怎样进行提问的?都提了哪些问题?2.肯定学生的回答:这样的提问方法很好,抓住了特点,同学们又是怎样回答的呢?3.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提问:在听清回答之后,你又是怎样根据回答来搭建立方体的呢?能说一说你的思考过程吗?4.让学生说一说如何用前、后、左、右、上、下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5.让学生用刚刚学到的方法,再练习几次搭建活动,可以试着搭建出不同的立体图形。

三.练习:下面的图形从上面看是什么形状,请同学们连一连。

学生说一说自己都提了哪些问题,再听一听别人提的问题。

学生:我在脑子里想象立体图形的样子或用尝试的方法来搭建一个立体图形,看它是不是符合要求。

学生思考怎样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并分组练习,看谁说得最好,看谁说得最清楚。

课后小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搭一搭①请你用上面是,正面是和侧面是,搭出立体图形,比比谁搭得最快最好。

②指名汇报:你是怎样搭的?为什么?③师生共同点评:总结方法。

活动三:我搭你猜。

请你用三个正方体搭出一个立体图形,遮起来,请同桌猜一猜你是怎样搭的,请他也搭一搭。

活动四:1.搭一搭,填一填。

①请完成课本第17页第3题,认真思考第(3)小题,想一想并搭一搭,比比谁的搭法最多。

②集体订正第(1)(2)小题。

请同学们汇报第(3)小题:你有几种搭法?怎样想到的?③想一想,摆一摆第(3)小题的两种情况,分别最少用几个正方体?最多呢?如果有无限多个,搭在哪里呢?做完后,同桌交流。

④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学生自己动手按要求搭出立体图形。

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搭的,为什么这样搭。

(其余同学听汇报,并思考和看书的搭法是否一样)了解正确的方法,检查自己的作品。

自己用三个正方体搭出一个立体图形,遮起来,请同桌猜一猜自己是怎样搭的。

学生独立完成,认真思考第(3)小题,想一想并搭一搭。

订正完前两个小题后,学生汇报第(3)小题,互相启发,激发想像。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看一看(一)》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看一看(一)》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看一看(一)》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数字组成的意义,会用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等方式读出3-4位数。

2.应用数学方法计算出3-4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

3.能辨别百位、十位、个位的位置。

技能目标1.懂得数字组成规律,能看懂数字中所蕴含的信息。

2.认真观察数字,准确辨别百位、十位、个位的位置,并且根据数字位置及含义进行简单的计算。

3.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其观察和感受。

情感目标通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理解数字含义和运用数字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信心与兴趣,培养其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认识3-4位数,领会数字背后的含义。

2.掌握计算3-4位数各位数字之和的方法。

教学难点1.学生对数字的概念的认识能力。

2.计算3-4位数各位数字之和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1. 探究数字组成与意义教师通过游戏方式,引导学生利用环境中的物品进行数数游戏,让学生认识数字的组成及意义。

2. 认识3-4位数针对数学课上所学内容,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教师展示3-4位数的形态,让学生了解3-4位数的规律,并领会数字背后的含义。

3. 计算各位数字之和教师通过展示3-4位数分解成各位数之和的方法,引导学生计算数的各位数字之和。

在计算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百、十、个位各自所代表的数字含义。

四、教学方法1. 游戏探究法通过有趣的游戏,引导学生了解数字的组成与意义,培养学生对数字的认识能力及观察能力。

2. 图片展示法通过真实的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3-4位数的规律及数字含义。

3. 计算分解法通过分解计算数的各位数之和,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及及各位数的意义。

五、教学步骤1. 热身通过数数游戏,让学生活跃起来。

2. 展示数字针对课上所学内容,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3-4位数的规律,并领会数字背后的含义。

3. 计算各位数字之和通过分解计算数的各位数之和,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及及各位数的意义。

2019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电子完整版)

2019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电子完整版)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单元回顾
单元总体设计
教案
教案
教案
单元回顾
单元总体设计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1)从正面看到的是C的有()
(2)从侧面看到的是B的有()
(3)从上面看到的是A的有()
A B C
四、解决数学问题:
1、一副中国象棋16元,一副跳棋12元,一副围棋是一副中国象棋与一副跳棋价钱和的3倍。

小明带80元,买一副围棋够吗?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8元20元15元35元(1)买5个小老虎需要多少钱?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元回顾
单元总体设计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单元回顾
单元总体设计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第1课时看一看(一)第2课时看一看(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第1课时看一看(一)教学内容:教材P13。

教学目标:1.能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在实物观察、空间想象和推理等活动中,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角度)观察物体,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积累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

3.在想象、推理、观察、验证的活动中,初步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4.在与他人合作交流中,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观察结果,体验观察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教学难点: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长方体,每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出示主题情境图,说一说图中小朋友们都在做什么?他们分别站在什么位置?从哪个角度观察长方体纸箱的?二、探究新知1.观察情境图,独立想象判断。

(1)出示问题中的三幅图,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分别是哪个小朋友看到的?连一连。

(2)完成后组织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3)组织集体交流:这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你是如何判断的?引导学生说清楚在哪个位置能看到几个面。

教师要适时的找学力有困难的学生观察实际物体,进而排除难点。

2.站在不同位置,每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分析提问的意思,“每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是什么意思?(1)先引导学生不看,想一想:站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面有什么不同?最多可以看到几个面?(2)看一看,观察站在不同位置每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先观察纸箱验证自己之前的猜想是否正确,再让小组内同学模拟主题图中的情境,站在与图中相符的位置轮流观察,互相说一说自己看到了几个面?分别是哪几个面?(3)说一说,讨论:为什么每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3.下面四幅图分别是哪位同学看到的?先想一想,再看一看。

(1)出示观察小熊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四名同学都是站在什么位置观察小熊的?(2)出示问题旁边的四幅图,让学生尝试独立判断分别是谁看到的。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第2单元1看一看(一)(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第2单元1看一看(一)(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第2单元1看一看(一)(北师大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物体的形状,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学生能够理解和使用“整体”和“部分”的概念。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大小、长度和重量。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识别和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学生能够使用比较和排序的方法来描述物体的大小、长度和重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能够培养合作和分享的习惯。

学生能够培养自信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物体的形状和特征整体和部分的概念物体的大小、长度和重量教学难点形状和特征的识别和描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理解大小、长度和重量的比较和排序教具与学具准备各种形状的物体,如球、正方体、长方体等。

图片和卡片,用于展示和识别形状。

尺子和天平,用于测量长度和重量。

教学过程导入利用图片和实物引入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课导入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识别和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引导学生理解整体和部分的概念,并能够用语言描述。

活动设计分组活动,让学生合作观察和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利用教具和学具,让学生进行大小、长度和重量的比较和排序。

强调重点和难点,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

板书设计板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第2单元1看一看(一)(北师大版)板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观察周围的物体,描述其形状和特征。

用语言描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比较和排序物体的大小、长度和重量。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学生是否能够识别和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整体和部分的概念,并能够用语言描述。

学生是否能够比较和排序物体的大小、长度和重量。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重点和难点。

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识别和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理解整体和部分的概念,比较和排序物体的大小、长度和重量。

【北师大版】2019学年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 看一看(二)

【北师大版】2019学年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  看一看(二)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第2课时看一看(二)教学内容:教材第15-16页。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能力目标: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情感目标: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难点: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与方法:水杯、牙膏盒、每人至少准备两个小正方体。

引导复习法。

自主学习、练习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同学们,昨天我们学到了什么?把你学到的知识告诉老师和同学好不好?二、出示自学目标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三、学习新知点名学生说说课本P15页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笑笑说她看不到牙膏盒,她说的对吗?四、自学自导1、教师说明活动要求——猜一猜、搭一搭,学生分小组讨论拼搭方法并拼搭。

2、教师发出指令:用4个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有3个正方形。

3、教师发出指令:从上面看有4个正方形。

4、教师发出指令:从侧面看有2个正方形。

5、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自己新搭的立体图形,你发现了什么?五、反馈交流:1、学生交流自己所拼搭出的形状。

2、交流你发现了什么?(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3、学生分小组相互指令做拼搭游戏。

六、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八、拓展延伸观察家里的物体,比如冰箱,电视机等,观察后画出正面、上面、侧面的平面图形。

九、作业布置练一练第1、2、3题。

板书设计:看一看 (二)一组(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教学反思: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让学生自己想一想,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同伴交流,避免合作交流的形式化,使每一个学生能通过合作交流验证自己的猜想,积累活动经验。

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二单元看一看优秀教学案例

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二单元看一看优秀教学案例
2.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操作、思考等方法,探索空间位置的秘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数学,敢于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的情感态度。
2.通过探索空间位置,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在每个环节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此外,组织学生互相评价,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激发学习动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二单元看一看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二单元“看一看”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图形识别和分类,但对空间位置的感知和描述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案例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践性、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升对空间位置的认识,培养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运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物体的位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能更好地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为今后的空间几何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4.反思与评价,促进自我提升
本案例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鼓励他们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不足,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改进。同时,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也使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提高自我认识和评价他人的能力。
5.内容丰富,注重实践与应用
本案例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基本方向概念的学习,又有实际问题的解决。同时,注重实践与应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掌握空间位置的描述方法,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2019年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上册全册(原创) (2)

2019年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上册全册(原创) (2)

2019年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一、学情分析经过两年的小学生活,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习的习惯和常规。

但孩子们由于存在着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

但仍有少数同学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让他们达到学段目标。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分三个领域,八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

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第三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乘与除”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

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六单元“乘法”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

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第七单元“年、月、日”本单元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北师大版】2019学年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第1课时看一看(一)

【北师大版】2019学年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第1课时看一看(一)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第1课时看一看(一)教课内容:教材第13-14页。

教课目的:知识目标: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能力目标: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绘正方体的相对地点。

感情目标:经过着手操作,亲身体验从不一样的地点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培育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教课重难点:要点: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绘正方体的相对地点。

难点: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课准备与方法:小正方体、小黑板、课件、小正方体。

指引法。

观察法、操作法、自学法、小组合作。

教课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喜爱做游戏吗?今日笑笑、调皮和妙想就进行了一个游戏,特别风趣,你们想看吗?二、探究新知(一)出示自学目标:(小黑板出示)在观察、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绘正方体的相对地点。

(二)操作活动一——依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1、教师经过课件演示调皮、笑笑和妙想观察立体图形的游戏过程,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谈谈游戏的方法,教师合时提出游戏的规则和要求。

2、师生游戏。

教师发出指令,学生尝观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验游戏的方法。

3、学生同桌间游戏,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的典型操作活动进行交流。

4、学生沟通。

三、学习检测: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教材13页下边的情境图)请同学们先看一看,再想想,而后找出下边四幅图分别是哪位同学看到的?将自己的结果和同学沟通。

四、教师精讲点拨教师针对学习检测状况进行精讲。

五、学生全课总结,拓展升华说一说:今日有什么收获?1六、作业部署2、搭建组合图形,并从立体图形的正面、上边、侧面进行观察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达成P14页“练一练”第1、2、3、4题。

板书设计:看一看(一)站在不一样的地点,每次最多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教学设计

编写者: 执教者: 执教时间:2019 年 9 月 日
版 本 北师大版
学 科 数学
册 数 第五册
单 元 第三单元
课 题 有多重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 1 千克 和 1 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 千克 = 1000 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板块
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
教学重构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1头大象的问题情境“你知道我有
多重吗?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猜一猜
让学生猜一猜大象的质量,引出质量单位“吨”。
2.看一看,算一算
利用图片逐一出示一个个情境,让学生看一看,
算一算,再说一说。
板书设计
上面 侧
正面 面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
教后随记
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时,我比较注重活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 学,在活动中发展。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安排了“我说你摆”和 “我问 我摆”两个活动。两个活动通过情境演示让学生观察。每个活动我都比
较注重活动的层次性。
计量单位是“克”第二幅图的计量单位是“千克”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3.实践活动(先估计、后称量)
我的体重 同伴的体重
一个土豆
我的书包
4.想一想:1 千克的棉花和 1 千克的盐比较,哪个
重些?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中有何收获?
2.布置课后实践活动任务:用秤在家分别称出 1

【数学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北师大版)

【数学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北师大版)

【数学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搭一搭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

教学目的:1.在构建三维图形和观察三维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面部、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2.在搭建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语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重点:体验并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来描述立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关于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说明一.操作活动一根据说明创建立体图形1.介绍游戏方法(1)阻挡学生的祖母,老师构建一个三维图形。

(2)根据自己搭的方法,发出指令,让学生搭。

(3)看看学生们是否和老师们坐同样的车。

2.师生游戏老师会给出一些指示,比如:“竖着摆3个,在最后面的不变价格的右侧放一个,在最前面的正方体的上面摆一个。

3.桌上游戏教师:请同学们以同桌为单位,一个发出指令,另一个来搭,互相来做这个游戏。

老师检查学生的活动教师指名一名学生上台,与老师一同做搭立体图形的游戏。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示构建三维图形。

学生合作进行游戏,教师巡视。

关于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说明4.学生交流根据学生活动的典型操作活动,教师用这些典型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活动。

二.操作活动二1.免费乘车教师:你从不同的角度所看到的形状完全一样吗?2.看这幅画出示由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平面图。

四、全班:教师:在这节课的游戏活动中,你都出了哪些好的经验?你还有什么想法和小发现?学生们试图以一种新的方式构建三维图形。

同桌两人合作用小正方体搭出一个立体图形后从不同角度观察,分别说说从下面、侧面、上面观察所看到的形状。

学生: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学生照样子搭,再和同桌交流,说说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所看到的形状。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三维图形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课后小记:(2)上第二节课教学内容:课本第15页内容。

教学目的: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像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学生用任意三个正方体找出一个立体图形,画出从上面、正面和侧面观察这个立体图形是什么样子,和同桌比谁画得好。
2.练一练
①请完成课本第16页第1题和第2题,做完后,给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②引导订正
活动二:
学生明白这节课有很多比赛,都与上节课观察物体有关。
学生各自用三个正方体搭出一个立体图形,画出从上面、正面和侧面观察这两个立体图形的样子。
1.熟练掌握并理解从三个面观察立体图形是什么样子的。
2.给定一个从某个面看到的形状,想像正方体是怎样摆放的。
教学难点:
给定一个从某个面看到的形状,想像正方体是怎样摆放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创设情境
教师固,你想获胜吗?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
1.画一画
活动四:
1.搭一搭,填一填。
①请完成课本第17页第3题,认真思考第(3)小题,想一想并搭一搭,比比谁的搭法最多。
②集体订正第(1)(2)小题。请同学们汇报第(3)小题:你有几种搭法?怎样想到的?
③想一想,摆一摆第(3)小题的两种情况,分别最少用几个正方体?最多呢?如果有无限多个,搭在哪里呢?做完后,同桌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做完后,给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听教师或同学的讲解,订正答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搭一搭
①请你用上面是,正面是
和侧面是,搭出立体图形,比比谁搭得最快最好。
②指名汇报:你是怎样搭的?为什么?
③师生共同点评:总结方法。
活动三:我搭你猜。
请你用三个正方体搭出一个立体图形,遮起来,请同桌猜一猜你是怎样搭的,请他也搭一搭。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操作活动一
根据指令搭建立体图形
1.介绍游戏方法
(1)挡住学生祖母,教师搭建一个立体图形。
(2)根据自己搭的方法,发出指令,让学生搭。
(3)看看学生是否搭的和教师搭的一样。
2.师生游戏
教师发出指令,比如:
“竖着摆3个,在最后面的不变价格的右侧放一个,在最前面的正方体的上面摆一个。
学生先搭建好一个图形,教师提问:用了几个正方体?从上面看是几个正方体?
从正面看是几个正方体?
从右面看是几个正方体?
教师边问边搭。
2.学生分组搭建
下面请同学们同桌两个人一个人问,一人搭,看哪一桌搭得最好。
二.引导学生在搭建过程中学会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让学生明白操作过程,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搭一个图形,并想一想:应该怎样提问才可以用尽量少的问题搭建出图形。
2019届北师大版数学精品资料
(1)搭一搭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14页。
教学目的:
1.在搭建立体图形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面容、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2.在搭建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语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重点: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语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课后小记:
4.让学生说一说如何用前、后、左、右、上、下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5.让学生用刚刚学到的方法,再练习几次搭建活动,可以试着搭建出不同的立体图形。
三.练习:
下面的图形从上面看是什么形状,请同学们连一连。
学生说一说自己都提了哪些问题,再听一听别人提的问题。
学生:我在脑子里想象立体图形的样子或用尝试的方法来搭建一个立体图形,看它是不是符合要求。
学生两人配合,一人提问一人回答,看哪一对同桌搭得最好。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教师:在刚才的提问过程中,同学们是怎样进行提问的?都提了哪些问题?
2.肯定学生的回答:这样的提问方法很好,抓住了特点,同学们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3.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提问:在听清回答之后,你又是怎样根据回答来搭建立方体的呢?能说一说你的思考过程吗?
3.同桌游戏
教师:请同学们以同桌为单位,一个发出指令,另一个来搭,互相来做这个游戏。
教师巡视,对学生的活动进行
教师指名一名学生上台,与老师一同做搭立体图形的游戏。
学生根据教师发出的指令搭立体图形。
学生合作进行游戏,教师巡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4.学生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活动的典型操作活动,组织学生用这些典型方法进行操作活动。
学生:有些时候一样,有些时候不一样。
学生照样子搭,再和同桌交流,说说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所看到的形状。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立体图形的形状,有可能是一样的,也有可能是不一样的。
课后小记:
(2)搭一搭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15页内容。
教学目的: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像能力。
④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三.小结
学生自己动手按要求搭出立体图形。
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搭的,为什么这样搭。(其余同学听汇报,并思考和看书的搭法是否一样)
了解正确的方法,检查自己的作品。
自己用三个正方体搭出一个立体图形,遮起来,请同桌猜一猜自己是怎样搭的。
学生独立完成,认真思考第(3)小题,想一想并搭一搭。
二.操作活动二
1.自由搭
教师:你从不同的角度所看到的形状完全一样吗?
2.看图搭
出示由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平面图。
四.全课总结:
教师:在这节课的游戏活动中,你都总结出了哪些好的经验?你还有什么想法和小发现?
学生用新方法尝试搭立体图形。
同桌两人合作用小正方体搭出一个立体图形后从不同角度观察,分别说说从下面、侧面、上面观察所看到的形状。
订正完前两个小题后,学生汇报第(3)小题,互相启发,激发想像。
学生思考、讨论,动手搭一搭,完成后给同桌说一说。
学生从交流中获得答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教师:通过学习,你能想到立体图形分别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看是什么样子的吗?请同学们看一看课本第14页第4题,请你想一想,然后在方格里画一画。
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并完成课本第14页第4题。想一想,然后在方格里画一画。
学生思考怎样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并分组练习,看谁说得最好,看谁说得最清楚。
课后小记:
(3)练习三
教学内容:课本第16~17页。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熟练掌握从下面、侧面、上面观察立体图形是什么样子的。
2.给定一个形状,想像正方体是怎样摆放的。
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像能力及语言表述的条理性。
教学重点: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3.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发展与同伴合作的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示范搭建活动
1.引入
用正方体学具示范书中第二个搭建活动,即先搭好一个立体图形,再通过提问搭出同样的图形。边示范边讲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