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诗歌鉴赏(三)咏物诗
陆游《苦笋》翻译及阅读鉴赏
• 15.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 请简要分析。(6分)
• 答案: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 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②苦笋与 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 相似,应该得到认可。
•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 力。本诗的二、三联采用了联想的手法,诗人由苦笋联 想到魏征,在答题时,我们要找出描写这两个对象的关 键词或关键句,分析其相似点。魏征以“犯颜直谏”著 称,就好比苦笋的滋味,这是二者的相似之处。“苦节 乃与生俱生”体现了苦笋的“苦节”,象征耿直的性格 ,这也是二者的相似之处。据此概括即可。
• 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 要经受风雨磨炼。
• 答案:C
•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因果关系不当,并不是因为吃起来口感苦涩,就吩咐儿童不要 多食。结合颈联第一句可知,诗人由苦笋联想到魏征,魏征虽然 言行无礼,内里却散发着光芒,所以诗人是吩咐儿童不要过多地 注重外在。
2020高考全国Ⅲ卷诗歌鉴赏 苦笋
陆游
•苦 笋 • 陆游 • 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 •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 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 •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 [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 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 妩媚。
• 自古以来人才的养成,要放开手脚,给他发展空 间,让他高入云霄,历经风雨,经受磨炼。
•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 ,不禁眼前一亮。
• 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 ,使苦笋人格化。
高考语文答题发发总结之咏物诗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 暗香来。 物的特点:
偏僻、寒冷;
独自、不惧严寒、洁白、芬芳
人的特点:
处境艰难,孤独,坚强,高洁,有影响力(人格魅力)
情感:
表现了作者在复杂政治环境中的艰难处境和孤独心境, 说明了坚强高洁的人格具有的伟大魅力。
二、课堂练习
1、对下面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菊 花 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A 第一句写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B 第二句表现了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景。 C 三、四两句描写转入议论,突出菊花的高洁气质。 D 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义隽永,极 富艺术感染力。 答案C 突出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
(2)《精卫》一诗题咏精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深 刻寓意?试结合你的生活经验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 自己对这种寓意的理解和认识。(不少于200字) (12分)
一、理解作者的寓意 3分 二、认识5分,包括: 1、 观点1分(我赞赏……) 2、 结合2分:自己的生活经验 或 自己读过的文学作品(《》) 3、 分析2分 三、语言4分 3+1+2+2+4=12
C(“但岁暮来临时也会忧心忡忡”有误)
②请简要分析“独有凌霜橘”一句中“独” 字的表达效果。(4分)
“独”是“仅仅”、“只”的意思(解释词 语,1分), 只有橘树傲然挺立,与风雪肆虐、桂楸摧折 的凋零景象形成对比(说明对比内容,1分), 突出橘树傲然凌霜的形象(突出形象,1分), 表达了作者对橘树的赞美之情(或:寄寓了 作者对坚贞高洁情操的赞美之情)(表达感 情,1分)。
咏物诗鉴赏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1)你觉得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 么? (2)诗人早年曾热心于功名,颇有抱负,然 而科举失利,时有怀才不遇之感。尾联语意 双关,\'望春台\'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 义。诗人这样写,含蓄地表达了什么样的意 愿?
【答案】2作者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怀(1 分)借黄莺表达了虽处在金衣翠幕之中, 虽长有一样的翅膀,纵然在同样的季节, 却受到雕笼的束缚不能一样展翅高飞(1 分),寄托追求自由而不得的不满,怀 才不遇(或“白白浪费青春年华”)的 怨恨。(1分) 【解析】这首诗的主题是借小鸟表达对 限制自由、怀才不遇的不满情绪,回答 时只需结合具体内容来谈。
在林间啼叫比在笼中自由自在得多, 不是一种对自己的向往对官场的厌倦吗? 而白云泉何必奔冲山下去呢?山上才没 有风浪险恶,自由自在。两首诗主旨虽 有有一定差别,但又有相似之处。 然而,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咏物诗浩 如烟海,其中所寄托的感情不是这三种 情感可以囊括的,很多还是得结合诗句 做具体分析。
吟笼莺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①。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两首咏柳诗中,李诗以柳自喻,曾诗以柳喻人 (喻指社会上的某种人),请简要分析两首诗的表 达方式、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2分)
答案:李诗重在抒情,以春日之柳的繁盛, 反衬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表现对秋柳也是 对自己的悲叹之情;曾诗重在议论,表达了 对倚势猖狂、得志一时的小人的憎恶之情。
第三,厌恶官场,追求自由、隐逸、淡泊闲 适等的生活。在官场呆久了,上有皇上压着, 下有臣子们钩心斗角,尽职些的还得为百姓 劳碌奔波,时间久了,难免有身心俱疲之感, 于是渴望摆脱官场,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便 成了咏物诗中常常寄托的一种情感。 画眉鸟(欧阳修)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白云泉(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新版】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咏物诗专题复习及参考答案
教学资料范本【新版】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咏物诗专题复习及参考答案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最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咏物诗专题复习及参考答案(附参考答案)★、知识梳理★、知识积累:★、高考方向略.。
见学案★规律探寻一、读懂咏物诗的方法1、概括事物的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精神品格)2、体会所言之“志”(思想、感情、志向、愿望等)3、分析表达技巧(比喻、象征、拟人、对比、侧面烘托)1、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对“小松”形象的塑造,第一句的__字显示其蓬勃的生命力,第二句的__字写出其锐不可挡的发展势头.。
(2)二、四句的“凌云”含意各有不同,前者指______,后者指______ .。
(3)这首诗刻画“小松”形象,借以象征出身低微的士人______的精神,同时也批评“时人”的_______1、诗人简介杜荀鹤(846-904),晚唐诗人.。
出身微贱,早年连败文场.。
因适逢黄巢起义,时局危乱,未得官职便隐居庐山十年.。
后以诗取悦朱温,使朱温为其通关节于礼部,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后又经朱温荐其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遇疾,旬日而卒.。
他的诗歌继承了新乐府运动的传统,多以诗歌来反映民生疾苦.。
2、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
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
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
3、主旨分析该诗是典型的咏物言志诗,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刻画,找到与“志”的契合点,从而掌握主题.。
先抓小松的特征,抓一个炼字“刺”,不仅准确勾勒出外形特点,而且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勾画了出来.。
(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穷困潦倒.。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的鉴赏-咏物诗 教案
咏物诗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方法。
教学重点: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教学过程:一、什么是咏物诗咏物诗指那些以某一客观事"物"为集中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咏物明志或咏物喻理,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或讽喻现实,或书写个人身世、品格和志向。
咏物诗的特点是“不粘不脱”,也就是说,要写出较好的咏物篇章,就要做到既紧扣所咏之物的具体特点,又在其中有所寄寓。
咏物诗是以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
古人很喜欢咏物,自然的万事万物,大至日月山川,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心志。
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由于作者的经历际遇,情趣爱好不同以至对事物观察的角度,认识的深浅不同,同一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
例如李商隐在《咏柳》中借秋柳抒发的是壮志未酬的感慨,而曾巩在《咏柳》中借春柳讽刺了得势猖狂的小人。
在高考的诗歌鉴赏题中咏物诗也是很受出题者的亲睐,高考重庆卷选用了《红楼梦》中的两首《咏白海棠》,湖南卷选用了清代张维屏的《新雷》,都是较为典型的咏物诗。
二、特点归纳:1. 以物象为题,即咏(题、赠、赞)+物象2.咏物诗,要实写物的声音、形态、色泽等相应的外部特征,有时还要写出其所处环境的特点,求其“形似”。
3.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
4.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从局部分析常用比喻、拟人、对比、象征等手法。
5.从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三、鉴赏方法、步骤鉴赏方法(写什么物,有什么特征,寄托什么志)(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抓住所咏物的形态、色泽、特征、生长环境,分析物的象征意味)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追求贴切逼真,但如果仅仅是客观的描摹,满足于形似,那也不是一首好的咏物诗。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咏物)
环境特点 梅花特点 作者处境 所言之志 手法
• 1、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
(环境烘托)
• 2、梅花特点: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此
志不渝。
(正面描写)
• 3、作者处境: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
• 4、所言之志:
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
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3)示例一:要尊重天性,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 (tuò ),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顺应自然。
示(例1二):本要诗呵前护人三才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不要摧(残2人)才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携,示使(例自3三己):有请期所你待作谈得为到谈。提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侧面烘托的手法。
• (04北京)(1)读下面的诗,完成①—②题。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①性的(黄何若此评②春及片。情人2昏石村石对林天早春BCAD对ABCD)感....这见”曼学曼的开光...逋.这““““。红诗心读面尚自独首酒愿放。,卿中卿,《首梅人境对余恐开下诗晕望。诗月至《《决梅生使幽百””迟的”。面的晓陋红 红非花机用寒花句句”理句苏赏风语梅 梅桃难拟的盛》在不即解是析轼抑人红开清写也》 》李是点诗,说,的,手梅的红说出不梅欲。诗诗 诗云不烂法“诗“梅自了恰花坠说的。云,恰漫,怕春“己论红当之当时理出皮,“开以愁态雪真梅的色并的由苏日“”疏放红贪”霜的晚一仿回一,轼休认,,梅睡影,姿担开项佛项答冰自”红并赞桃《”决心,横是是是问容况,梅的,也作人扬无白非斜雪,不题仍同而赋饮具绿写莲红水姿表肯深时是。予酒体叶梅》莲清,达随自,含了后(分,花诗诗浅孤了“怵也蓄她脸5析辨、云。瘦与春,惕透地不分上高桃”,杏白此,露表与暗泛)。洁杏,保出达众有莲起乃“香,一故持一了花的青的写无浮自起而自丝不争红枝物诗情动成装未己无愿春晕之而有”月一点能的奈趋的。批功恨,。时品。
高考语文复习:咏物诗鉴赏课件
学习目标
探究托物言志诗的题材特征、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 掌握托物言志诗的解题思路,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何为托物言志诗?
托物言志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如 景物、器物、动物或植物等)为描写对象,抒发作 者思想感情,寄寓襟怀抱负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托物言志是一种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就是诗人 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 中,即物与志的结合。
B.文似看山不喜平,此诗运用转笔形成了诗意的转折,其色调也
从明朗转为黯淡。
C“C蟠.杜据甫亦借高物大抒”怀是,形用容柏衰树时的之“柏蟠,据“亦得高地大””“之蟠姿据隐”喻承了“当千时年藩根镇”, 的此 隐龙柏喻盘不家虎是 国踞所 衰之出 落势非。。地,也不是生长浅薄,却变得枝枯叶燥,了无生机, D全D诗.此通诗过情描感写复“杂病而柏深”沉之,形既象有、对际现遇实抒的写不人满之,命也运有、对感未慨来,的咏希物望抒, 可怀谓,沉表郁达顿盛挫衰。无常的感慨。没有对未来的希望。
C.“客从何乡来”两句,诗人由病柏而想到故乡,感抒发慨了盛思衰乡无之常情。
D.这首诗在结尾两句抒发胸臆,表达了世事无常、难以意料的感慨。
B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A“.诗病人柏善”用—比—兴抒手写法人,之此命诗运中、的感病慨柏,与咏刘物禹抒锡怀“,病情树感前深头沉万。木春” 有相刘同禹的锡寄—托—。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乐观的襟怀。
病柏由盛而衰的变化,象征了唐朝从强盛到衰落的沧桑 巨变;丹凤哀鸣,象征了正直之人被摈斥在外;鸱鸮意 满,象征了奸佞小人盘踞于朝中。诗人借助这些意象表
达了对国运时局的忧虑。
C (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咏物抒怀诗
练习2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开放的时候,百花 已经凋谢。 只有她独自开在稀疏的 篱笆旁边,让人心生喜 悦,觉得与众不同。 更不同的是她在凋谢的 时候紧紧地抱着枝头, 任北风呼啸也不凋落。
《画菊》是宋元诗人郑思肖的一首题画诗。 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 ,托物言志,深隐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 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 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 。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 言。
马诗
通过咏马表现志士的奇 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
李贺 于时、怀才不遇的感慨与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愤懑之情。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马诗
李贺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什么时候才能给我的马儿戴上金子做的马笼头,
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际上,作者是想通过这首诗揭示文学艺术 作品创造产生的道理,那就是:在文艺作
苏轼 品创作中,素材与技巧同等重要,二者缺
若言弦上有琴声,
一不可。就象弹琴一样,只有将“琴(素 材)”与“指(技巧)”二者有机地结合起
放在匣中何不鸣。 来,才可产生优美的琴声(优秀的文学作
若言声在指头上, 品)。
何不于君指上听。
练习3
病柏由盛而衰的变化,象
征唐王朝由强盛到衰落的沧 病柏 桑巨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
杜命甫运时局的忧虑。
有柏生崇冈,童童状车盖。偃蹙龙虎姿,主当风云会。
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案《咏物类诗歌鉴赏题】附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案《咏物类诗歌鉴赏题】学习目标: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
一、高考真题感知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咏物诗)商调·黄莺儿赠燕[清]张漸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
珠帘半城,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謝堂前憾。
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
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1)作着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2)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情?(4分)参考答案(1)拟人,用典,虚实结合。
(2)怜惜花朵零落,衔花去修补彩绘的房梁上彩绘的花朵。
抒发了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
【小结】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
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
——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刘熙载《艺概》“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二、咏物诗特点:内容: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一特征着力描摹。
思想: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或思想感情。
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比喻、象征、衬托、对比、拟人。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物:动植物、物品景:自然风景志: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情:热爱、憎恨、赞美、快乐、悲伤等三、提问方式(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形象?(特点、品行)(2)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了怎样的形象?突出了哪些特征?【例】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糗粮:干粮。
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答案](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
(2)孤芳自赏、率性自然、超凡脱俗(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咏物诗专题复习及参考答案
【精品】最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咏物诗专题复习及参考答案(附参考答案)★、知识梳理★、知识积累:★、高考方向略.。
见学案★规律探寻一、读懂咏物诗的方法1、概括事物的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精神品格)2、体会所言之“志”(思想、感情、志向、愿望等)3、分析表达技巧(比喻、象征、拟人、对比、侧面烘托)1、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对“小松”形象的塑造,第一句的__字显示其蓬勃的生命力,第二句的__字写出其锐不可挡的发展势头.。
(2)二、四句的“凌云”含意各有不同,前者指______,后者指______ .。
(3)这首诗刻画“小松”形象,借以象征出身低微的士人______的精神,同时也批评“时人”的_______1、诗人简介杜荀鹤(846-904),晚唐诗人.。
出身微贱,早年连败文场.。
因适逢黄巢起义,时局危乱,未得官职便隐居庐山十年.。
后以诗取悦朱温,使朱温为其通关节于礼部,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后又经朱温荐其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遇疾,旬日而卒.。
他的诗歌继承了新乐府运动的传统,多以诗歌来反映民生疾苦.。
2、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
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
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
3、主旨分析该诗是典型的咏物言志诗,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刻画,找到与“志”的契合点,从而掌握主题.。
先抓小松的特征,抓一个炼字“刺”,不仅准确勾勒出外形特点,而且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勾画了出来.。
(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穷困潦倒.。
而世俗之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
后因设法得到朱温赏识才居要职.。
小松幼时人们对其忽视和长大后人们对其称赞的不同态度的遭遇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
该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
咏物诗鉴赏
参考答案
(1)空”字既传神的描绘出贪夫卷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 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 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 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 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 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 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 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④楚天月光。 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 难归之情。
(1)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是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 说法吗?请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
(1)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 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 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 (2)同意。虽然诗题是“雨”,但作者却不是正 面描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何人在雨中 的感受来写雨,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
实战演练5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 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 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 雨声。”的妙处。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 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参考答案
(1)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 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飞流而下时,水石 相击,如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 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两句先抑后扬。前两句写山泉的平淡 无名,为抑;这两句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为诗歌最 后两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 (2)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有满涧平池之能 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必考专题三:分析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含解析)
专题03 分析诗歌中的事物形象★★考点解读★★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即咏物诗或杂诗中吟咏的对象。
高考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
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技巧点拨★★1、分析诗歌中所描写的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
2、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3、分析诗歌塑造此形象的意义(体现作者的某种情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象征或托物言志)。
★★经典例题★★一、【2019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3~15题。
(共12分)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1】陈与义其一巧画无盐【2】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
从教【3】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
其四含章【4】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免毫。
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5】。
注释:1五首绝句题咏同一幅墨梅图。
2无盐:战国时齐国丑女钟离春。
3从教:任凭。
4含章:即含章殿,传说南朝时宋武帝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在额头形成美妆。
5九方皋:春秋时相马名手。
15.现实中没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现了墨梅画。
根据上面两首诗,概括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并比较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6分)【答案】15.认识:不施色彩,只用水墨,重视神韵而不拘泥于形貌(或:重“意足”而轻“颜色”,强调意趣而不求形似)。
不同:①第一首侧重于赞美墨梅的清妹气质。
②第二首侧重于赞美画家高妙的艺术造诣。
【解析】15.本题考查综合比较阅读诗歌的能力。
这道题的综合能力包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筛选以及把握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
解答本题,先要综合感知两首诗的情感,再根据问题回到诗歌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重要依据。
关于墨梅画的特点,“此花风韵更清姝”“桃李依然是仆奴”直接点出“清姝”;“造化功成秋兔毫”“意足不求颜色似”点出艺术技艺的高超。
分析两诗侧重点时不妨从内容、手法、情感上逐一思考,能说出两首诗具体内容,其区别也就体现出来了。
咏物诗鉴赏指导
醉落魄·咏鹰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 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① 。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①轩举:意气飞扬。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 分析。
答:主要运用了衬托(烘托)的手法。 借
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 等恢宏开阔的景象,来衬托鹰的勇猛的形 象。(凌厉激荡之势)
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 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 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 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 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 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 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 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 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 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 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 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 其持禄固宠云。
不求细致,只求传神。 由于白描勾勒没有其它修饰性描写的烦扰,故作者能将精力 集中于描写人物的特征,往往用几句话,几个动作,就能画龙点 睛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收到以少胜多,以“形”传“神”、 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朱自清的散文极善于用白描手法勾勒人物, 如他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对歌妓船上伙计形象的勾画: “那时一个伙计跨过船来,拿着摊开的歌折,就近塞向我的手里, 说,‘点几出吧!’……我真窘了!我也装出大方的样子,向歌 妓们瞥了一眼,但究竟是不成的!我勉强将那歌折翻了一翻,却 不曾看清几个字,便赶紧递还那伙计,一面不好意思地说,‘不 要,我们……不要。’他便塞给平伯。平伯掉转头去,摇手说, ‘不要!’那人还腻着不走。平伯又回过脸来,摇着头不要, ‘不要’,于是那人重到我处。我窘着再拒绝了他。他这才有所 不屑似的走了。”作者通过对这位伙计硬来兜揽生意的少许动作、 神情和语言的描写,将他的职业及性格特点突出表现出来,虽着 墨不多,但颇为传神。
“咏物诗”鉴赏
形式标志
以物象为题,如《小松》、《子规》
咏(题、赠、赞)+物象,如《咏 梅》、《赏牡丹》
子规
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 血动人悲”说古蜀国国君杜宇
—— 顾况 冤死已经很久了,但他的魂魄
杜宇冤亡积有时,所致化口的中杜流鹃血鸟,却 令长 人年 闻啼 而叫 悲, 凄以 。
年年啼血动人悲。
若教恨魄皆能化,
何树何山著子规 。
赏物·观人·悟意
—— “咏物诗”鉴赏
猜猜下面诗歌的所咏何物。
笔
咏梅
竹管狼毫妙手拼, 半尺之物可生心? 有人拿来描琐碎, 有人拿来震古今。
瑟瑟寒风摧大地, 万木凋华我独放。 不与百花争媚春, 嶙嶙傲骨笑寒冬。
陈舒晴
黄妍莹
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 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借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歌。
境、品性考虑) •
• 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情。
葡萄 韩愈 新茎未遍半犹枯, 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 莫辞添竹引龙须。
赏物
①韩愈于贞元十九年12
艺术 手法
月被贬谪阳山县,元和
元年遇赦赴江陵待命。
他于旅舍中题本诗。
②“支离”,指葡萄不 观人 规则的攀络状态。 悟意
表现手法
咏物诗鉴赏步骤:
一、赏物: 1、看题目,明确诗中的物象是什么。 2、整体把握物象的形态特征,紧扣文本。 二、观人: 3、找“物”与“人”的契合点,关注表现手法,联系写作 背景,揣摩人物形象。 三、悟意: 4、理解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不能架空分析情感。
借物喻人 借物抒情(喜怒哀乐) 托物言志(志向、情趣、喜恶、思想) 比喻、象征、对比、 烘托、拟人、借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 在诗中诗人用“作雪”和 “成尘”作喻 ,形成对比,再 以“纵被”和“绝胜”强调了宁 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 悲壮感情。 (或诗人托物言志,以水边的杏 花自况,纵然被春风吹落水上, 仍保持着纯洁,远胜于路边的杏 花,在车水马龙中被碾碎,化为 污浊的尘土。流露出悲壮的情感, 表现出坚持自己的理想情操,不 愿同流合污的精神。)
三、掌握鉴赏咏物诗的思路
鉴赏咏物诗的方法:
1、整体把握 ; (读清全诗,咏的什么物) 2、把握特征; (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 色泽、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知人论世;(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 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为何要咏此物) 4、把握表现手法;(整体:托物言志;具体常用 比兴、象征、反衬、拟人、比喻)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①断肠,销魂②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 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 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 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春柳繁盛 秋柳枯凋
自伤迟暮 自叹身世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3、表达志向的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一支先开,幽香素艳
希望他年应时而发, 在京城独占鳌头
4、写政治仕途及个人节操的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玄鬓③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依依惜别图
对故居的 依恋难舍
托物言志 比喻、象征 对比、烘托 拟人等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托物言志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对比 拟人
菊 花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托物言志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对比 比喻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流。托景言志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这二首诗都写到了“把烛赏花”的情景,但表达的感 情却有所不同。苏诗先写东风微微地吹拂,海棠花透 出高洁美丽的光泽,散发阵阵幽香,使人有空蒙迷茫 之感。这时,月亮已转过曲折的走廊,照不到海棠花 了。诗人只怕那花儿在深夜里也会睡去,自己更加寂 寞,所以点燃起明亮的灯烛,照看着那一簇簇红艳艳 的海棠,表达了作者对盛开的海棠花的喜爱之情。
贺知章《咏柳》
于谦《石灰吟》
陆游《卜算子 咏梅》
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 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 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 没有主次之分。
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 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 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 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注:①西陆,指秋天②南冠,指囚 徒③玄鬓,指蝉
高唱、难飞
高洁的品性、 政治上不得意
5、表达喜好和兴趣的。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花中最后凋谢
对菊花的喜爱
6、借事物讽喻的 金钱花 罗隐
占得佳名绕树芳, 依依相伴向秋光。 若教此物堪收贮, 应被豪门尽劚①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北陂杏花①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①此诗系王安石晚年所作。此前诗人亲 手创立的新法被一一废止。陂:池塘,这里指 池边或池中小洲
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安石移情 世外,其悲壮即寓闲淡之中”。这 种悲壮之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的? 请简要分析。
(托物言志,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 象征、比兴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 一类诗歌。
既然是咏物诗,首先, 要能逼真地写出所咏之物的特征,并能深 入其里,摄出事物的神韵、品格来,即要做到“神似”。
其次,还必须与诗人的情感联系起来。 )
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某一物 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 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 感情的诗歌。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
菊花的
作者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高位、
高尚气节 不慕荣利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乡菊,应傍战场开。
注:重九之日,岑参正行军在外。时 逢安史之乱,诗人一直戍守边关。
战 思乡 乱 同情百姓 图 渴望休战
柳 李商隐
问:作者在写作上主要运用了那些手法?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①衬托,以冰雪衬托梅的坚毅;
②对比,以混芳尘的桃李对比, 显其高洁守志;
③托物言志,诗人通过白梅高洁 的形象表达了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操守,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愿留清气满人间的 高格远志。
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常用手法 寄托的感情 鉴赏的思路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棠 (宋)苏轼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东风袅袅泛崇光, 惆怅阶前红牡丹,
香雾空蒙月转廊。 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去, 明朝风起应吹尽,
故烧高烛照红妆。 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 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 不同?
猜猜下面诗歌的所咏何物。
一 鹦鹉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二柳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三云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一、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 和写作技巧
二、了解咏物诗中寄托的感 情类别
注:劚,zhú,掘、砍
形如铜钱,娇美可爱
戳穿了剥削者残 酷无情、贪得无 厌的本性
常见意象寓意顺口溜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相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1、表现时代和社会状况.
官仓鼠 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 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 谁遣朝朝入君口?
官仓鼠体形大、胆子大
对贪官污吏搜刮百姓、 统治者坐视不管的谴责
2、抒发自身的愁情幽愤。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春柳繁盛、秋柳枯凋
自伤迟暮、自叹身世
阅读下面一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画眉鸟 王安石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本诗表现手法上最 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 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 的思想感情?
答:托物言志。林 中鸟与笼中鸟不同 境遇的对比手法表 达了对自由的热情 赞美,对束缚个性、 禁锢思想、窒息性 灵的憎恶和否定。
答:第一问:傲然独立的风姿。
第二问: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描写了严冬群芳纷谢, 独有梅花凌寒开放的景象,歌咏了 不怕困难、倔强不屈的傲然风骨。 陈焕的“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 起晓妆匀。”写出在深山僻野、人 迹罕至的地方,诗人突然发现了傲 然特立、寂寞开放的一树梅花,感 到意外、惊喜。抒写了诗人洁身自 好的襟怀。
而白诗却在无数惜花诗中别具一 格。人们向来在花落之后才知惜 花,此诗一反常情,却由鲜花盛 开之时想到红衰香褪之日,以把 火照花的新鲜立意表现了对牡丹 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流逝、 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 陈焕 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 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似妇人。
【注】留侯:汉代名将张良,功高位重, 但却摒弃人间富贵。传说他有大丈夫的胸 怀,又有美如少女的外貌。
王安石和陈焕两首咏梅诗,都抓 住了梅花的同一特征进行歌咏,这一 特征是什么?两位诗人是怎样借此抒 发他们的情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