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分铅笔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6的分解组成(幼儿园大班优秀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6的分解组成(幼儿园大班优秀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6的分解组成(幼儿园大班优秀教案)一、活动目的:1. 通过本活动,让孩子们进一步熟悉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数的分解。

2. 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们对数的分解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能够自己动手实践。

3. 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具:6个小球、一张纸、笔。

2. 材料:6个小球3. 参考资料:教材。

三、授课过程:1. 导入环节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数的分解,我们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小猫咪有6只爪子,你觉得小猫咪的6只爪子可以分成几份呢?孩子们可以脑子里自己思考几秒钟,然后将答案告诉老师。

2. 活动环节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开始今天的活动啦!请看下面的图片:请问,这些小球一共有几个?孩子们可以把小球数清楚,然后现场答题。

答案是6个。

OK,现在我们要将这些6个小球分成几份呢?请孩子们依据自己的想法做出分配方案,并且说明。

如下图:这个分配方案非常好,孩子们可以现场称赞一下。

在把球分均了之后,请孩子们再去将小球的数量给记在纸上。

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在数学中,将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数的乘积的过程,叫做“因数分解”或“分解式”,用乘号(×)、点号(·)、中线或空格等符号表示。

比如:6=3×2(或写成6=3·2)在一些高年级的学习中,甚至可以将6分解成1+5、2+4等等。

但是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来说,更多的是让孩子们熟悉分解的概念,知道可以将一个数分成几份,而最后的结果依旧是这几份的总和。

所以请孩子们跟随老师一起念一下:6=3+3,6=2+4,6=1+5孩子们可以现场表示一下自己最喜欢哪一种分配方法。

3. 总结环节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已经对分解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为幼儿园低年级的数学学习培养了基础。

请现场总结今天的主题,让孩子们再次消化本次活动的核心所在。

四、课后延伸:1. 邀请孩子们回家进行这个游戏,让家长与孩子们一起游戏。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按物品的用途分类》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按物品的用途分类》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按物品的用途分类》教案活动名称:按物品的用途分类活动对象:幼儿园大班活动目的:1. 帮助幼儿学习如何将物品按照它们的用途分类,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

2. 通过活动,帮助幼儿感受物品的实用性,知道物品的使用方法,激发幼儿对物品的兴趣。

3. 帮助幼儿培养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提高幼儿的细节敏感度和认知能力。

活动准备:1. 果汁盒子、铅笔、橡皮、笔记本等杂物。

2. 纸张、笔、白板等写字工具。

3. 分类标准卡片,卡片上写上不同的分类,例如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

4. 活动海报,上面写上“按物品的用途分类”六个字。

活动过程:1. 引导幼儿观察活动海报,宣读活动主题“按物品的用途分类”。

并与幼儿一起讨论物品的用途,例如铅笔是写字用的,牙刷是刷牙用的等等。

2. 游戏环节:创造环境,将果汁盒子、铅笔、橡皮、笔记本等杂物放在桌上,让幼儿自由摆放这些物品,然后请幼儿根据物品的用途,用分类标准卡片将它们进行分类。

3. 带领幼儿检查每个分类中的物品是否正确,并让幼儿互相检查。

4. 给幼儿一分钟时间记忆放置的物品,然后收回其中的一个物品,让幼儿猜测是哪一个物品被收回了。

5. 游戏环节2:教师口述一些物品的用途并简单描述物品的特点,让幼儿猜测是哪一个物品,再亲自挑选出这个物品并进行分类。

6. 教师总结活动,让幼儿发表一些感想和发现,并鼓励幼儿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活动评估:1. 活动中,教师观察幼儿在分类时的表现,检查是否按照分类标准卡片将物品分类正确。

2. 教师询问幼儿在活动中学到了什么,是否喜欢这个活动,并鼓励幼儿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活动延伸:1.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加入更多物品的分类,如食品、玩具、衣物等等。

2. 可以让幼儿亲身体验物品的用途,例如让幼儿用铅笔写字,用橡皮擦掉字,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物品的使用方法。

3. 可以将幼儿分为小组,让小组之间进行物品分类比赛,提高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

大班数学《分一分》教案【优秀7篇】

大班数学《分一分》教案【优秀7篇】

大班数学《分一分》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7篇大班数学《分一分》教案,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分一分》含反思幼儿园大班教案篇一设计意图现在幼儿的时间观念比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况比较普遍。

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提高做事的效率,为他们入小学奠定基础呢?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知道一分钟虽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必须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活动目标1.感知时间,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感受时间和生活节奏的关系。

重点难点重点:感知时间,体验一分钟的长短难点:实际生活中懂得珍惜时间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知道秒针走一圈是一分钟。

2、物质准备:课件,时钟,一分钟计时课件,筷子、玻璃球、回形针、花生各六份,珠子和绳子各24份,记录单人手一份,大记录单一份,一分钟的音乐。

活动过程(一)认识时钟,感知一分钟。

1、时钟引入活动。

师:孩子们,你们认识时钟吗?今天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时钟,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时钟上都有些什么?(对,时钟上有时针、分针、秒针,还有1——12的阿拉伯数字)那么你们认识时间吗?现在是几点钟?谁能告诉我时钟上哪一根针走一圈是一分钟?对,秒针走一圈是一分钟。

(3)教师小结:秒针走一圈或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过了一分钟。

那么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呢?2、出示时钟,引导幼儿看秒针走一圈,感受一分钟有多长。

3、教师总结:一分钟已经过去了,孩子们,一分钟其实是很短的,但是如果我们静静地等上一分钟,一分钟还是有点长的。

(二)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生活中人们一分钟能干什么。

师:人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些什么事呢?老师上网查了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师:有的人一分钟能跑200米,有的人一分钟能踢48个毽子,有的人一分钟能包30个大馄饨。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活动《二等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活动《二等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活动《二等分》含反思活动目标1.认识二等分的概念。

2.掌握二等分的方法。

3.发展幼儿图形思维能力。

4.设计并实现简单的二等分任务。

活动准备1.活动所需的教具:形状卡片、画板、彩色绘画纸、剪刀、黏土模型等。

2.活动所需的材料:细线、铅笔、彩笔、计数器等。

活动过程第一步:认识二等分1.通过示例,向幼儿阐述二等分的概念:将一个整体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

2.观察并讨论带有二等分的图案,指导幼儿根据图案进行分类。

第二步:掌握二等分的方法1.引导幼儿通过物品的对称来探究二等分的方法,如两个相等的蛋糕。

2.利用线条对形状进行二等分,并观察线条的对称性,带领幼儿进行练习。

第三步:发展幼儿图形思维能力1.让幼儿通过黏土模型等媒介进行二等分的创作,观察幼儿的设计和思路。

2.团体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小组在30分钟内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二等分任务,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和创新思维。

第四步:总结反思1.通过贴画、填空等方式,巩固幼儿对二等分的认知,并对活动进行回顾和总结。

2.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反思: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最喜欢的部分是什么?活动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园大班幼儿对二等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不仅学会了通过物品的对称来探究二等分的方法,还掌握了基本的二等分线条,进一步发展了幼儿图形思维能力。

在团体活动环节中,幼儿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二等分任务,不仅提高了幼儿团队协作和创新思维,还加深了幼儿对二等分的理解。

总之,本次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学习需求,还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今后的幼儿园教育中,我们需要更多地设计这样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幼儿能够更融洽地与学习互动,从而培养他们的多样化学习兴趣和能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分一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分一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分一分》含反思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分组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手中有足够多的小球,每位幼儿需要3-4个小球。

2. 准备一张纸板和一支粉笔。

3. 教师箱。

教学过程:一、引入活动教师先向幼儿展示几个不同颜色的小球,并称之为“彩色小球家族”。

教师问幼儿:你们看,这些小球有哪些不同的颜色呢?幼儿积极回答。

接着,教师将这些小球混在一起,并将其倒在教学桌上,让幼儿将它们分开。

二、讨论规则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几个小球混在一起的情景,并提出问题:现在,我们要将这些小球分开,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幼儿踊跃回答。

教师将他们的答案整理出来,制定一套分组规则。

比如,可以根据颜色将小球分成几组,每组有几个小球等等。

三、实施分组教师告诉幼儿今天要进行的活动:分小球。

然后,教师将这些小球撒在教学桌上,让每位幼儿按照规则将小球分组。

幼儿们热情高涨,纷纷动手将小球进行分组,他们互相讨论,互相帮助,完成分组任务。

四、总结反思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一起回顾这个活动。

教师可以问一些问题,比如:这个活动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这个活动中最让你们感到高兴的是什么?幼儿们积极回答。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并给予肯定。

五、拓展延伸如果还有时间,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一些扩展活动。

比如,幼儿可以将分好的小球用绳子串起来,制作成装饰品。

他们还可以尝试用其他方式进行分组,比如按大小、按形状等等。

六、随堂反思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填写反思表。

教师反思:这个活动中,我是否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这个活动中,幼儿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如何进行巩固和拓展?通过这个活动,幼儿不仅锻炼了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这个活动也为幼儿们将来学习更复杂的数学概念打下了基础,为他们的数学学习之路开启了大门。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会二分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会二分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会二分一、教学目标1.学会将物品二等分。

2.能够分清两份物品数量的大小关系。

3.能够理解加、减项相等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1.学习二分将同类事物分成两份相等的部分,每份被称为一半,这个过程被称为二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幼儿能够学会将物品二等分。

2.认识数量通过比较二组物品数量的大小来认识数量,并了解有多少组物品相当。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幼儿能够分清两份物品的数量大小关系。

3.了解加、减法通过学习二分和认识数量,让幼儿理解加减法中的加、减项相等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1.活动法: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学习。

2.体验法:让幼儿通过实践体验来理解知识。

3.演示法:通过示范及演示让幼儿理解知识。

四、教学环节1.课前导入老师可以让幼儿看一些关于二分的图片或动画,引导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激发幼儿探索和学习的动力。

2.学习二分老师先用手中的课堂教具,如水果、糖果等有一定数量的物品,让幼儿视觉上观察物品的数量,再用手将物品进行二等分,让幼儿动手操作,学会将物品进行二分。

3.认识数量老师将两组物品摆在幼儿面前,先让幼儿观察物品的数量,然后再让幼儿将物品二等分,通过二分的方式比较两组物品数量的大小关系,让幼儿学会认识数量。

4.了解加、减法通过老师的示范,让幼儿自行将一组物品分成两份,然后再加上或减去一些数量,看看两边的数量是否相等,从而理解加减法中加、减项相等的含义。

5.课堂游戏老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分组游戏,让幼儿将物品进行二分,并比较两组物品数量的大小关系,从而让幼儿掌握如何将物品二分及认识数量的方法。

6.课后练习老师可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布置相应难度的练习,加深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学习了如何将物品进行二分、认识数量以及加、减法中加、减项相等的含义,从而让幼儿从游戏中学到知识,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

我们相信,通过老师引导幼儿的学习,定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为孩子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分类与数数》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分类与数数》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分类与数数》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参与分类活动,帮助幼儿建立基本的分类意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幼儿对数量的感知和认识。

教学准备:1. 不同的物品:如水果、玩具、动物、蔬菜等。

2. 分类图表:将不同的分类图表制作成卡片,如颜色、形状、功能等。

3. 数数卡片:将数字1-10制作成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分类活动1. 教师出示一些不同的物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介绍它们,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可能的分类方式。

2. 将分类图表卡片分发给幼儿,并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将物品分类放置在相应的分类图表上。

3. 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自己的分类方式,并鼓励他们解释自己的分类原则。

第二部分:数数活动1. 教师出示数数卡片,并逐个介绍每个数字的名称和数量意义。

2. 引导幼儿观察卡片上的数量图形,并鼓励他们根据图形进行数数。

3. 鼓励幼儿使用手指、计数棒等辅助工具进行实际的数数操作,加深对数量的感知和认识。

第三部分:综合活动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综合活动,将分类和数数结合起来。

2. 准备一些物品,要求幼儿首先对物品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分类的结果进行数数。

3. 鼓励幼儿在活动中互相交流和合作,提高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教学延伸:1. 给予幼儿一定的挑战,增加一些更复杂的分类方式,如按照命名、用途等进行分类。

2. 加大数数难度,引导幼儿进行逆序数数、跳数数数等。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参与分类活动的积极性和正确性。

2. 观察幼儿进行数数活动的准确性和自信程度。

3. 针对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类与数数的活动,帮助幼儿建立分类意识和对数量的感知。

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了各种教学资源和方法,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丰富分类和数数的内容,培养幼儿更深入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也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根据不同的学习需求,进行差异化的教学和评价。

《分类》大班数学教案

《分类》大班数学教案

《分类》大班数学教案《分类》大班数学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认识长短,知道谁长、谁短,谁最长最短及是否一样长2、进一步学习分类3、培养观察、比较及动手操作活动的能力活动准备:1、彩带若干,不同长短品种的笔若干2、彩带小棒若干活动过程:一、幼儿尝试1、师:小兔的好朋友要上学了,小兔准备了许多的礼物送给它,请小朋友帮小兔整理一下,用彩带把礼物扎得漂漂亮亮的,好吗?2、将手中不同长短品种的笔按老师的要求找出:(1)最长,最短(师:可是这些礼物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来给他分分类吧)(2)同样长的那几根(师:小朋友们数数一样长的有几根呀)(3)小结:着重说明比的方法,要两端对齐了再比(师:我们在比的时候呀,要两端对齐了再比,就是两只笔的端头对齐比)3、请幼儿再比一次,然后将一样长的放在一起师:小朋友比比看哪些小棒一样长,我们把一样长的放在一起二、师演示讲解,把彩色的小棒也按长短分类1、四根小棒比长短,谁最长,谁最短,有没有一样长的,礼物要用彩带扎上蝴蝶结,那才漂亮,请小朋友帮老师找出彩带2、两根彩带比长短是不是一样长,谁最长,谁最短3、用彩带扎礼物三、游戏师:小兔的好朋友接到礼物,高兴极了,和小兔一起做起了手指游戏:1、找自己的手指找出哪根最长,哪两根一样长2、找朋友:比比谁的手指长(一样名称的手指叠一块比)找出后,一起做手指游戏《分类》大班数学教案「篇二」设计背景通过分类这节课,力图体现分类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让儿童体会到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

在教学中,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注重培养儿童的操作能力,观察,判断能力。

活动目标1、通过分类让学生感知不同标准分类的意义。

2、培养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1按标准进行分类,并能说说什么是分类。

2对不同物品分类,培养儿童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分一分》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分一分》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分一分》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分一分》1一、教学内容:数学活动《分一分》二、教学目标:1.能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初步理解单双数含义。

2.主动的参与操作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三、教学准备:1.贴绒图片(红色6个,蓝色7个)2.《幼儿画册》,胶棒。

3.投影仪、电视机。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能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初步理解单双数含义。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谈话讨论、示范练习法、图片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一、圆片片导入,引起兴趣,引出主题。

1.师:今天有些圆宝宝要和我们一起做游戏,我们欢迎他们?2.提问:数一数有几个红色圆宝宝,几个蓝色圆宝宝?1.欢迎圆宝宝。

2.数数有几个红色圆宝宝、蓝色圆宝宝。

通过圆片片来班级做游戏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出下面的重难点学习。

二、通过观察和谈话,学习10以内的单双数。

1.将6个红色圆片两个两个手拉好,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双数。

(1)指导语:看,我们的红色宝宝们先来到了我们教师门前,他们2个2个手拉手进行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怎么拉的?(2)提问:6个红的圆宝宝2个2个拉好,一共分了几对呀?分到最后有没有剩下的?2.将7个蓝色圆片两个两个手拉好,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单数。

提问:7个蓝色圆宝宝2个2个拉好,一共分了几对呀?分到最后有没有剩下的?3.小结: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

能够两两拉手没有多的的数字就是双数,多一个单的没有朋友拉手的数字就是单数。

1.幼儿感知6个红色圆片片是双数。

2.幼儿感知7个蓝色圆片片是单数。

3.倾听教师小结,知道单双数的含义、特征。

幼儿是很容易进入情境的,而且形象生动的游戏角色能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

这个主要环节主要通过数一数、拉一拉和学一学的几个环节,循序渐进的来学校10以内的单双数,方便幼儿更加容易理解并区分单双数的不同,通过拉一拉的环节,能够让幼儿更加直观的理解单双数。

三、巩固练习,熟记10以内的单双数。

1.操作练习:分豆豆。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活动目标:1、让幼儿通过实践学习自然测量,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使幼儿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测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测的次数越多。

3、初步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1、各种自然测量的工具(笔、积木、筷子、布条、纸条等)2、记录测量次数的纸、笔。

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教室里的每一样物品有多长吗?2、学习自然测量。

(1)幼儿尝试自由测量,记录结果。

(2)交流,教师请个别幼儿测量从黑板的一端到另一端,并引导幼儿讨论出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时,测量工具要和起点对齐,在测量工具的另一头用笔做个记号,第二次测量时,要从记号开始接下去量。

(3)教师与一位幼儿合作,再次进行测量,并做好测量次数的记录,最后说出测量结果。

(3)幼儿自由结伴,选择测量工具和测量线路进行测量,教师进行观察,适时进行辅导。

(4)请部分幼儿说一说测量的结果。

3、体验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1)师:“我用两种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同一条线路,测出的结果是一样的吗?”(2)请两位幼儿进行实践操作,引导幼儿比较测量结果的数目为什么不同,说出用长的工具量出来的次数少,用短的工具量出来的次数多。

4、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在区角活动中使用各种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比较各种不同的结果。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活动目标:1、学习8的加减运算,能正确地列出8的加减算式。

2、尝试用三个数字在符号板上摆出不同的加减算式,初步感受加法交换律和减法的互换关系。

3、积极地动脑思考,主动探索数字在算式中的不同位置。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学过7以内各数加减法及8的组成。

2、物质准备:――教具:符号底板(底板分成四格,两格上写有加号和等号,另外两格写有减号和等号,符号中间有空间便于写数字),8、3、5三个数字各一张,笔一支。

――学具:《幼儿用书》(P14、15、16),幼人手一支笔。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物品的用途分类》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物品的用途分类》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物品的用途分类》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物品的用途分类》1活动目标:1.能将物品按用途进行分类。

2.能正确表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已掌握物品用途的相关经验。

2、物质准备:若干实物,图谱标记、实物图片,分类盒,分类板等。

活动过程:一、以认识物品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整理物品,让幼儿初步学习按物品的用途分类。

1.引导幼儿将篮子里的物品,按照它们的特点分到篮子里的三个格子中,想想看可以怎么分。

2.分好后和同伴说说你的分类理由。

三、师观察幼儿操作并个别指导。

四、师幼互动交流。

师:谁来说说他是怎么分,为什么要把它们分在一起?五、运用图谱标记帮助幼儿梳理分类经验。

1.师:出示嘴巴、手、苹果、积木、汽车等标记卡,引导幼儿从中选出分别代表“吃的”“玩的”“用的”的标记。

2.师引导幼儿根据标记,将自己篮子里的物品按标记摆放好。

六、分组练习,巩固按物品的.用途分类。

1.介绍操作材料。

2.提出要求。

3.幼儿操作,师巡视指导。

活动反思:一、活动开始我用为“小白兔”搬家作为引入让我们班的孩子自由去探索“小白兔”家的物品,这样不但可以加深他们的印象,还能更有兴趣学习。

虽然有兴趣,但是可能我想的不够周到,我只考虑孩子的兴趣,却完全没有去考虑孩子们的能力水平,我提供的搬家物品(桌面玩具)类型太多了,如果我先2.3样再慢慢增加,我想就会更完美了。

二、我在让幼儿第一次探索时候,孩子刚开始很有兴趣,也有积极参与在活动中,这让我表示很欣慰,但是在探索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能力强的孩子和能力弱的孩子有差别,能力强的孩子一直拿,一直再进行分类,而能力弱的孩子却在那边玩玩具,所以在针对这点的时候,我觉得我应该多去帮助能力弱的孩子进行活动,而不是只顾着能力强的孩子。

还有在幼儿探索完成的时候,我的小结不够明了,我只是一句带过,让很多幼儿都懵懵懂懂,他们分玩具是要干嘛。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分一分》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分一分》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分一分》教案一、活动名称:分一分二、活动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分配语言,如“这条蛇分成两段后,每段有几只脚?”2.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锻炼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

3.培养幼儿的团体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

三、活动环节:1.导入环节幼儿园老师手持一条长条状物,出示给孩子们看,通过让孩子对该物体做出一些简单的描述,如它长长的,有很多圆圈在上面等,来引导孩子们慢慢地发现这是一条蛇。

2.重点讲解环节在进行活动之前,需要对给孩子们进行简单的说明,如“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数学上的一个概念,就是‘分’,它可以用在很多地方,比如把一条蛇分成几段,把苹果分给小朋友等。

”并且要询问孩子们,他们是否有分过物品的经历,获得孩子们的反馈,再进一步引出今天活动的主题。

3.实践环节老师把蛇从中间折成两半,让孩子们观察,问题出现了:“这条蛇分成两段后,每段有几只脚?”老师引导孩子们一起数,让孩子们发现将一条蛇分成两条之后,每一条都只有一半的脚,最终留给孩子自己去感性体会“分”的意义和用处,并进行举一反三的思考。

4.巩固环节接着,老师拿出三根木棒,分别放在桌上,让孩子们尝试把三根棍子有序地分成两部分,并思考每个部分的木棍数量是否相等。

在孩子们分完之后,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再以不同的方式来分这三根棍子,并让他们认识到只需要正确地明确要分成的部分数量即可。

5.整理环节在整理环节,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回顾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点,以及对“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同时,老师对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孩子进行表扬,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向前。

四、注意事项:1.活动中应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自由发挥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2.应注意孩子间的协作和交流,避免孤立表现出太强烈的竞争心理;3.保持活动过程的愉悦氛围,并根据时间安排适当的讨论、提问等环节。

4.提前准备好活动用具,如蛇、木棍等。

大班数学活动分铅笔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分铅笔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分铅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铅笔这种日常用品,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感性认识。

2.能够正确按照老师要求使用铅笔,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技能。

3.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1.铅笔的分类和使用方法
2.铅笔的生产工艺
三、教学过程
1. 铅笔分类和使用方法
1.讲解铅笔的分类,并向学生展示各种铅笔。

2.讲解铅笔的使用方法,让孩子们亲自试着写字、涂色等。

2. 铅笔的生产工艺
1.展示铅笔的生产流程图片。

2.向学生讲解铅笔的生产工艺和原理。

3. 活动环节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各自制作一支铅笔模型,要有创意和特色。

2.学生制作好的铅笔模型,进行展示和介绍。

四、教学反思
1. 教学成功
本次教学以铅笔为主题,囊括了铅笔的分类、使用方法、生产工艺等多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非常积极,不仅学到了实际的知识,还锻炼了团队合作的能力。

2. 教学失败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些学生过于专注于自己的作品,缺少了一些团队的意识和合作精神。

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这一问题。

同时,在教学内容方面,铅笔的生产工艺这一块内容较难理解,需要尝试更多的形式进行讲解,如模拟实际场景等。

五、教学延伸
1.可以带着孩子们去铅笔厂进行实地参观,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铅笔的生产过程。

2.指导孩子们自己制作铅笔芯,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铅笔制作的工艺过程。

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分铅笔》(2篇)

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分铅笔》(2篇)

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分铅笔》【活动目标】1、学习7的分合,知道7分成两份有六种不同的答案。

2、能够在6种不同答案中找出相象的两组,并想办法做出记录。

3、会用比较清楚的讲述自己的发现和记录,并关注和学习同伴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1、放大的记录单,水彩笔。

2、幼儿用书第1、3页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一、分铅笔学习7的分合。

把铅笔分给两个幼儿,试试可以分几次,要求每次分的答案不一样,进行记录。

二、师幼交流讨论”分铅笔”的结果。

师幼共同检查结果是否有重复或遗漏,确认分成两份的6中答案:如有错误进行改正。

三、尝试用标记表示两组相象的分法。

1、幼儿观察6组答案,找找哪两组相似。

2、师幼讨论:谁能有办法,让大家一下子就能清楚地看出记录单上的6组答案中,那两组是相像的?3、启发幼儿大胆地说出各自的办法。

4、教师引导幼儿关注记录单上最后一列空格,针对”可以给这两组相像的分合式做什么样的标记?在什么位置做标记合适”等问题,鼓励幼儿发表格子的意见和理由。

5、请一名幼儿在放大记录单的最后一列空格中,尝试用标记表示相像的两组答案。

四、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翻片子。

2、剪贴格子。

3、分蜡笔。

五、交流与分享。

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分铅笔》(2)教案标题:分铅笔教学目标:1. 能正确使用“分”字识别并拆分铅笔。

2. 学会用具体的数目表示分铅笔。

3. 发展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1. 能正确使用“分”字识别并拆分铅笔。

2. 学会用具体的数目表示分铅笔。

教学准备:铅笔、卡片、图片等教具。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玩一个游戏,老师用手中的铅笔随机选择一些小朋友,让他们来一个接一个来触摸铅笔。

接触的小朋友说出铅笔使用的功能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注意到铅笔的长度,引出“分”字,问:铅笔用“分”字可以怎样分呢?步骤二:探究1. 出示一张大图,上面有一支整完整的铅笔,然后分别是两支和三支被分开,以及分开的部分加起来等于整支铅笔的图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分铅笔》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分铅笔》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分铅笔》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应该能够:•了解分铅笔的概念;•能够用手、眼睛数分铅笔的个数,并认识数字“5”;•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练习。

教学准备•幼儿园大班学生名单;•铅笔和纸张;•数字卡片(包括数字1-10)。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首先,老师可以与幼儿介绍铅笔的种类,比如铅笔可以按照颜色(红、黄、蓝、绿等)、外观(圆珠笔、钢笔等)等分类。

然后,引入“分铅笔”的概念,可以先问幼儿:“你们知道什么是分铅笔吗?”,再根据幼儿的回答,启发幼儿认识分铅笔。

操作环节1.認識數字“5”在一张纸上,画出5个分铅笔,让幼儿看一看,然后问:“这里有多少只铅笔?”引导幼儿数出5根铅笔。

接着,拿出数字卡片中的数字“5”,让幼儿认识它,同时向幼儿解释数字“5”的概念。

2.数分铅笔老师将一些分铅笔放在课桌上,让幼儿用手数出有几只。

如果幼儿已经掌握了数的基本规律,可以提高难度,比如将分铅笔随机放在桌子上,让幼儿数出其中的某个颜色的笔有多少只等。

3.加法练习让幼儿用手拿住五只铅笔,然后再拿住3只铅笔,老师问:“你们手里一共拿了几只铅笔?”让幼儿用手把这8只铅笔合在一起,数出总数。

通过这样的练习,引导幼儿感知加法的意义,并理解加法的操作过程。

结束环节教学结束后,可以向幼儿问几个问题,以检查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练习了什么操作?”等。

教学体会本节课主要采用互动的方式,通过让幼儿自己将分铅笔数出来,感知数字以及加法的操作过程,从而提高了幼儿的数学感知能力和计算能力。

在教学中,应注意分铅笔的选材,颜色鲜艳有吸引力,并且需要保持整洁。

最后,老师应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避免课堂单调乏味、内容枯燥。

大班数学分成教案(精选7篇)

大班数学分成教案(精选7篇)

大班数学分成教案大班数学分成教案(精选7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分成教案(精选7篇),欢迎大家分享。

一、活动内容本堂课是幼儿在学习了2345,6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

基于幼儿对数概念比较不理解,教材通过操作、观察,让幼儿反复进行6的分解和组成的练习,从而形成数概念的意识。

本节课,属于数概念的教学,对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比较难理解,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教学重点,突破口难点,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幼儿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结合活动室里的环境,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为幼儿展现一环环的活动过程,引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情感投入,激活幼儿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

2、鼓励幼儿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现在的教学需要转变幼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已成为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教学中,让幼儿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由于幼儿的生活背景和知识水平不同,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个别进行加强辅导。

二、活动目标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新《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所以我制定出本次的活动目标:(1)学习6的分解和组成,尝试归纳出分合式中两边数列分别是递增、递减的关系。

(能力目标)(2)激发幼儿主动探索、与同伴交流的兴趣。

铅笔幼儿园大班教案

铅笔幼儿园大班教案

铅笔幼儿园大班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1-10。

2.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帮助幼儿辨认不同大小和颜色的形状。

教学内容数字认知1.给幼儿出示数字卡片,让他们说出数字。

2.相互参与游戏,在池塘中游泳。

当老师说出一个数字时,幼儿必须游到卡片上,拾取数字卡片,并用口说出拾取的数字。

3.数字卡片匹配游戏。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1-10数字,然后把相应的卡片放到一旁,幼儿必须匹配卡片和数字并把它放到对应的槽里。

口语表达1.用阅读绘本的形式来展示数值和词汇。

(例如:十个小麋鹿)2.利用音乐和唱歌来表达数量和颜色(例如: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形状和大小1.给幼儿出示不同颜色的形状和大小图形,让他们辨认和描述。

2.让幼儿使用铅笔和纸表达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图形。

(例如: 把八个方框连成一排)3.在地板上画出不同形状,然后让幼儿跳跃和走动,以加深对形状和大小的认知和描述。

教学重点&难点1.数字认知和匹配卡片和数字。

2.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自信地用英语表达数量和颜色。

3.帮助幼儿识别和描述不同大小和颜色的形状。

教学方法&手段1.游戏、识别和出示数字卡片、阅读绘本等。

2.唱歌、音乐、故事等。

3.画画、手工制作、地板画、跳窜等。

教学过程安排教学前的部署1.准备数字卡片、形状和大小卡片。

2.准备绘本、歌曲、音乐和发声设备。

3.准备地板画布、彩色铅笔、纸张、剪刀和胶水。

教学流程1.教师把数字、形状和大小卡片展示给孩子们,询问他们是否知道这些卡片。

2.老师介绍数字及形状和大小卡片的使用方法及词汇。

3.老师引导和发起游戏,帮助幼儿学习和识别数字和形状等内容。

4.老师通过阅读绘本和唱歌等方式帮助幼儿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5.老师安排手工制作、艺术活动和故事等课堂活动,帮助幼儿更深入、更彻底地学习数值、颜色和形状等知识。

教学评估评估的主要方法是老师对幼儿的学习状态、口语表达能力及识别、描述形状和大小等能力的考察和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分铅笔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学习7的分合,知道7分成两份有六种不同的答案。

2、能够在6种不同答案中找出相象的两组,并想办法做出记录。

3、会用比较清楚的讲述自己的发现和记录,并关注和学习同伴的
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放大的记录单,水彩笔。

2、幼儿用书第1、3页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分铅笔--学习7的分合。

把铅笔分给两个幼儿,试试可以分几次,要求每次分的答案不一样,进行记录。

二、师幼交流讨论"分铅笔"的结果。

师幼共同检查结果是否有重复或遗漏,确认分成两份的6中答案:如有错误进行改正。

三、尝试用标记表示两组相象的分法。

1、幼儿观察6组答案,找找哪两组相似。

2、师幼讨论:谁能有办法,让大家一下子就能清楚地看出记录单
上的6组答案中,那两组是相像的?
3、启发幼儿大胆地说出各自的办法。

4、教师引导幼儿关注记录单上最后一列空格,针对"可以给这两
组相像的分合式做什么样的标记?在什么位置做标记合适"等问题,鼓
励幼儿发表格子的意见和理由。

5、请一名幼儿在放大记录单的最后一列空格中,尝试用标记表示相像的两组答案。

四、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翻片子。

2、剪贴格子。

3、分蜡笔。

五、交流与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