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六年间的国共谈判
试论一九四六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试论一九四六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任东来2013-04-17 14:21:44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4期中美两国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和谈判交涉,在1946年11月4日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简称《中美商约》)。
本文试图对《中美商约》的酝酿和谈判过程作一客观评述。
一、《中美商约》的酝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两国之间政治和军事上的全面合作,为美国贯彻推行其传统对华政策——门户开放提供了有利之机。
从1942年起,美国驻华使馆就开始注意中国战时经济政策和战后经济计划的发展。
美国大使高斯等人担心中国正在走向国有化和政府垄断的经济发展道路。
1943年初美国在华“治外法权”的废除,使美国在华工商利益能否得到很好的保护也成为一个未知数。
因而,中美废除治外法权条约中所提出的战后订立一项广泛的商约,遂成为中美两国、特别是美国关注的问题。
1943年底,高斯在陈述拒绝给予中国10亿美元贷款的理由时提到,中国打算在战后采取“封闭经济”,因此,他建议在中国实施这种经济政策前,美国应采取下列方式提醒中国注意美国的态度,“开始我们商约的谈判,提出我们有关对待美国工商业和金融利益的建议;强调相互考虑和互惠的必要性;坚持在华美人及美国利益均应享有与在美华人相匹配的权利”。
随后他又建议,鉴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建立引起了中国人对美援的希望,因而立即开始中美商约的谈判对美国较为有利【注:《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1943年中国卷第477——479页,华盛顿1957年版;1944年中国卷第1008页,华盛顿1967年版。
】。
尽管根据中美废除治外法权条约的规定,中美间的一项广泛商约应在战争结束6个月后进行谈判,但美国的准备工作早已开始。
美国国务院很赞赏高斯的尽早提出美方的条约草稿,以影响“中国的立法沿自由方向发展”的建议。
国务卿赫尔指示高斯“尽可能地利用与中国领导人非正式的谈话,使他们相信在外贸方面采取自由的商业政策是可取的”。
浅谈新中国外交谈判的艰难历程
浅谈新中国外交谈判的艰难历程新中国诞生后面临着得到世界的承认与建交的难题,新中国的一代领导人历尽艰辛,克服重重苦难,巧妙地处理外国旧使领馆的问题,灵活地解决建交活动中的意见分歧,经过不懈的努力、鞠躬精粹的奉献,为新中国的外交谈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标签:新中国外交谈判困境与机遇一个中国谈判艺术奉献精神1949年10月1日,一个全新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的东方诞生了。
这个历经了无数苦难的民族终于站起来了,但它在得到世界认可的过程中又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和艰辛呢。
近日阅读了《新中国外交谈判》一书,感受颇深,尽书如下,略表吾意。
一、外交困境与机遇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外交方面可算是山穷水尽,困难重重。
在国际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经济封锁、外交故里、军事包围和威胁,可谓困难重重。
在外交活动中,一些国家还是无法放下与蒋介石集团的旧交,左顾右盼,墙头草风吹两边倒,亦或鱼与熊掌都想兼得,面对新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想放弃建交的机会,而在蒋介石集团那里的既得利益也不愿放下,还有一些国家持观望的态度,如英、法等国。
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不甘心在蒋介石那里的巨大“投资”,试图制造“一中一台”、“两个中国”的麻烦,以此减少他们曾经的“投入”,从而达到干涉中国内政,控制东亚的目的。
另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系列国家走上了人民民主道路,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广大的亚非拉国家纷纷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尤其是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独立;在国内方面,新中国成立,是中国能够执行独立自主外交的前提,政权急待巩固,经济急待恢复,创造和平的建设环境,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树立新中国的国际形象,这一切的工作都迫在眉睫,而且困难重重,充满变数,但这一切也为新中国的外交活动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对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人仔细研究了新的外交政策,以强硬的态度,巧妙的外交谈判艺术,为新中国外交活动打开了全新的局面,奠定了新中国外交谈判的基本方向。
1946年国共争夺华北
1946年国共争夺华北:中共初战失利丢失张家口毛泽东提出夺取“三路四城”的作战方针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挑起了大规模的全面内战,解放区军民奋起反击,解放战争正式开始。
在华北战场,我晋察冀和晋绥两个战略区,在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指示下,奉命进行联合作战,共同保卫晋察冀解放区。
无论是从地理上讲,还是从中国共产党的整个战略布局看,由于晋绥解放区和晋察冀解放区正好位于沟通关内与关外解放区联系的战略要冲之上,因此,在国共两党进行较量的大棋盘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也意味着,晋绥和晋察冀解放区将是国民党军全面进攻战略中的重要目标。
在全面内战爆发前夕,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就制定了晋察冀聂荣臻、刘澜涛部、晋绥贺龙、李井泉部共同夺取“三路四城”的作战方针和任务。
所谓“三路四城”,即正太路(河北正定至山西太原的铁路)、同蒲路(山西大同至蒲州镇)、平汉路北段(北平至石家庄段)。
“四城”即大同、太原、保定和石门(今石家庄)。
全面内战爆发的当天,晋察冀军区领导人聂荣臻与肖克、刘澜涛、罗瑞卿即向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发电,提出了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三大战略区集中力量先打下山西,使本区连成一片的建议。
毛泽东于6 月28日代表中央军委回电晋察冀军区领导人,同意聂部的战略筹划,进一步明确了贺龙和聂荣臻这两员大将的作战任务,详细拟定作战计划,即贺、聂两大部联合作战,夺取“三路四城”。
电报说:“在国民党大打后,你们基本任务是保卫地方与夺取三路四城。
”“在地方保卫战中,在万不得已时,一城一地之暂时得失是不足为怪的。
”即为了确保夺取“三路四城”战略任务的完成,冀东解放区的暂时放弃也是允许的。
毛泽东还进一步明确了更为详细的作战方案:“当敌进攻承德时,你们的主力不是保卫承德(因为这将劳而无功),而是乘敌北进,集中四个纵队及冀中、冀晋全力举行平汉战役,占领从长辛店至石门整个平汉路,相机占领保定、石门两城。
”即夺取“三路四城”作战,首先应从夺取平汉路开始。
诠释国共谈判的经验与现实启发
诠释国共谈判的经验与现实启发摘要: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根本,高举抗日民族斗争的大旗,与国民党进行了艰难复杂的协商和谈判,实现了国共两党的携手合作,促成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我党在延安时期国共谈判中积累的谈判斗争经验及取得的显著成就,为促进当今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和有益启示。
延安时期①,中国革命的历史方位发生了重要变化,中国革命由国内革命战争转变为民族革命战争。
“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社会,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成为中国的政治重心。
在此背景下,国共两党都比较清醒地认识到携手合作的重要性,彼此调整政策,为接近和谈判创造了条件。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上的日渐成熟,为谈判指明了正确方向。
面对中国革命的严峻形势,国共两党以民族利益为根本,捐弃前嫌,坐在谈判桌前商讨抗日大计。
笔者梳理了延安时期我党与国民党的谈判实践,旨在从中得到几点有益启示。
一、延安时期的国共两党谈判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国共两党能够以民族利益为重,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民族大义,抛弃成见,进行了艰难曲折的谈判,实现了两党合作抗日,保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顺利发展,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一)早期的秘密接触1935年12月,南京政府驻苏武官邓文仪向蒋介石提交了一份王明在共产国际“七大”的发言摘要,蒋介石由此了解到中共关于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指示邓文仪回莫斯科与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接触。
国共两党在莫斯科秘密接触的同时,陈立夫、陈果夫指派亲信曾养甫寻找与中共联系的渠道。
曾养甫找到他早年同学、国民政府铁道部劳工科长谌小岑,通过与时任国民政府司法院覃振副院长秘书的翦伯赞商议,给北平中国大学教授吕振羽去信联系。
吕振羽在谌小岑陪同下与曾养甫会面后,及时向中共中央北方局作以汇报。
中共中央北方局派在北方局联络部工作的周小舟于1936年1月初抵南京,向吕振羽传达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谈判条件。
近现代史论文-国共的两次合作
国共两次合作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有过两次合作,每次合作都创下了很大的成就。
国共合作推动了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进步。
国共两次合作虽然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时代背景不同导致所表现出从合作内容到合作形式不尽相同,但是通过国共两次合作汲取的历史经验,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那就是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够更快更稳的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发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当时的形势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因帝国主义加紧掠夺和军阀连年混战,而陷入日益加深的危机之中。
而要对付帝国主义及其中国代理人即各反动军阀的势力,当时中国各进步政党的单个力量显然是渺小和不足的。
那时的中国共产党刚刚在上海、北京、长沙、武汉、济南、广州及海外等几个分散据点燃起了“星星之火”,到中共三大时,党员不过四百余名。
而中国国民党虽然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力量有所发展,但也不过是一个占据广东建立区域政权的区域性政党。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各进步政党和各社会阶层必须走联合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道路。
也正如宋庆龄说的那样,“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
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的是党内合作的方式。
合作后,国民党改组成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
那时,中国共产党还很弱小,甚至主要活动都要在地下展开。
在国共合作过程中,中共主要是开展工农革命,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加紧争夺领导权,破坏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关系彻底破裂。
第二次国共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当时的形势是,一九三一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打响了侵华战争的第一枪;到了一九三七年,日本又发动了“七七”事变,开始了酝酿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
1949年国共双方“划江而治”谈判始末
口召见何应钦 ,命其在 长江南岸 层层设防 ; 制定 了“ 沪杭作战计 京 划 ”决 定 以上海 为 中心 , , 采取 持 久 作战方针 , 坚守上海 , 不得 已 万
时退守 台湾。 他 亲 函在南京 、上海 的国 民
国是在玩弄和平招 ,虽 然没有公 开主 张“ 江而 治 ”但 企 图劝 阻 划 ,
中共向江南进军 。他怕继 续打下 去, 美国可能干涉 , 有爆发 第三次
党特务首领 , 命他们作 战到底 ; 直 至南京解放后 的 4月 3 0日, 蒋还 赶到上海对淞沪 防务作 了进一 步 部署 :坚守住上海 ,等候第 三次 “ 世界 大战爆发 ,届时将得 到美 国 的全力 支持 ,我们就会重新光 复
心佩服厨师的妙手 ,把粗粮蔬菜
的猪皮 ,先煮 了再 回锅加蒜苗炒
一
变成了高级 的鱼 肉大餐 !
下, 喷香可 口 , 使枯竭 的肠 胃欢
我 的伯父还享受过一次公共
老人 、 围桌而食 。 长者 大部分
社员都是把“ 素九碗 ” 自分 了带 各
回家去 , 大人细娃慢慢享用 。 我 的伯 父吃 后 的感 觉 是 , 比
一
碗” 的伟大创举 , 实从某 种程度 其 来说 。 这天的场面的确热闹。 社员 们早早地收了工 , 老携幼 、 扶 拖儿
上。 一碗烧 白肉, 是用 白萝 卜 片蒸
瓶 白酒 , 几个酒杯 。 桌四周坐着
熟而成 ,妙就妙在 每片上端 涂 以 褐色的酱 油 , 似真正的烧 白肉! 酷
狮子头 是用 煮熟捏烂 的洋 芋糊 , 内加几 粒扒豌 豆烧 制而成 ;粉蒸
大队支部书记 、 主任 、 会计和伙食
(完整word版)国共谈判的智慧与谋略
国共谈判的智慧与谋略1945年10月,共产党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前往山城重庆与蒋介石对中国内部遗留问题进行谈判,谈判旨在通过和平的手段来解决两政党之间的矛盾和国家面临发展问题。
整个谈判的前期准备和过程进行中都透露着两位各政党领导人各自的谋略。
开始的蒋介石发电报邀请毛泽东进行谈判之时,就已经在为内战的发动准备时间,从他发电报的时间就可以看出来。
他断定毛泽东不敢前来谈判,因此好以此为借口发动内战。
毛泽东为了和平,为了防止蒋介石把内战的责任推给共产党,果断前往,表示出了和谈的决心和他的勇敢无畏。
真正谈判开始之时,蒋介石的军队就在对共产党的上党地区发起了攻击,共产党方面也在全力以赴与其交战。
整个谈判既是谈判桌上的博弈,又是真正战场上的拼杀。
前线的战争哪方占优势,哪方在谈判桌上就越有底气.谈判经历了40多天的时间,在谈判过程中,国民党方面不承认解放区和抗日部队,一方面是由于蒋介石即将回南京,而南京周围大多是共产党的解放区。
因此,共产党方面决定做出巨大让步,从而显示出和谈的诚意,也在人民大众心里奠定了基础。
这是共产党方面为了国家的和平作出的重大努力,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和谈的成功,也笼络了人心,改变了人们对共产党的印象。
除了解放区之外,军队的缩减问题又一次导致了僵局。
此时,共产党方面已经发现了蒋介石还在印剿匪手册,但是他们选择了隐忍.周恩来如果当时向媒体披露,必然使蒋介石处于尴尬的境地,不利于谈判的继续。
他私下里与张治中交谈时,说明了这一点,表明了共产党方面深深的诚意。
同时,也让国民党的主要谈判代表张治中为他所动,最终推动了和谈的顺利进行。
在整个谈判过程中,除了有谋略之外,语言上的智慧也是另外一种谈判成功的必须.其中,在国共谈判第一回合,共产党方面提出了防止内战。
而此时,国民党方面说蒋介石委员长从未提出过内战。
毛泽东接着便谈到了蒋介石是未提出内战,只是说剿匪.这样说来,岂不是国民党要和匪合作?并且与此同时,揭露了蒋介石军队正向共产党进攻的问题,使得国民党谈判代表手足无措,只能说不知情。
近代史国共两次合作
04
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与启 示
合作共赢的历史意义
推动中国近代革命进程
国共两次合作,推动了中国近代革命的进程,使中国革命取得了 伟大的胜利,实现了中国的独立和民主。
实现民族团结抗日
国共合作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了高潮,两党合作共同抵御外敌,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促进思想解放
国共合作期间,两党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促进了中国思想的 解放和进步。
对未来合作的展望
加强两岸交流与合作
01
国共两党应该加强两岸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
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推动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
02
国共两党应该推动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和问题。
促进地区和平稳定
03
国共两党应该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和繁
荣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第二次国共合作对于抵御日本侵略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抗日战争期间,两党携手作战,共 同为保卫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
民族团结
此次合作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意识,促进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这对于中国现代史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经验
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在面对外来侵略时,只有团结一致、共同 对外,才能取得胜利;而在内部矛盾和分歧方面,需要以协商和妥协的方式解决。这些经 验对于当今国际关系和国内政治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THANKS
02
军事合作
在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进行了广泛的军事合作。共产党领导的八
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积极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共同抵御日
本侵略。
03
政治合作
除了军事合作外,两党在政治上也进行了密切的合作。国民党政府承
诠释国共谈判的经验与现实启发
诠释国共谈判的经验与现实启发2019-04-27摘要: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根本,⾼举抗⽇民族⽃争的⼤旗,与国民党进⾏了艰难复杂的协商和谈判,实现了国共两党的携⼿合作,促成了抗⽇战争的全⾯胜利。
我党在延安时期国共谈判中积累的谈判⽃争经验及取得的显著成就,为促进当今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和有益启⽰。
关键词:延安时期;国共谈判;历史经验;启⽰HistoricalExperienceandImplicationsforCCP-KMTTalksintheYAN’ANPeriod(ThePoliticalInstituteofLiberationArmyofXi’an,Xi’an710068,China)Abstract:IntheYan’anperiod,theCommunistPartyofChinatakesthenationalinterestsasafundamentalone,andholdshighthebanneroftheAnti-Japanesenationalstruggle.TheCCPandKMTworktogetherandactindifficultandcomplexconsultationsandnegotiations,whichcontributedtotheAnti-JapaneseNationalUnitedFrontandtoachievethevictoryoverJapan.RichexperienceandremarkableachievementsthroughthosetalksprovidethehistoricalreferenceandusefulinsightstopromoteCross-Staitrelations.Keywords:Yan’anPeriod;CCP-KMTtalks;historicalexperience;insights延安时期①,中国⾰命的历史⽅位发⽣了重要变化,中国⾰命由国内⾰命战争转变为民族⾰命战争。
1946年周恩来南京谈判始末
■沈利成1946年周恩来南京谈判始末1946年5月,随着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也由重庆抵达南京,进行和平谈判。
南京、上海是当时国民政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许多著名民主人士和外国友人居住于此,因而,这里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宣传政策与主张、争取国内外人士肯定与支持的重要阵地。
◇梅园新村30号——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办事处旧址THE LIGHT OF HONGYAN1946年5月3日,中共代表团到达南京。
国民党为了限制中共的影响力,禁止《新华日报》在南京、上海出版。
中共代表团为打破国民党的阴谋,除了分销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和向记者提供新华社通讯稿外,还经常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向国统区民众宣传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平、民主的主张,揭露国民党分裂、独裁、内战的本质。
同年11月15日,由国民党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在南京召开。
次日,周恩来在梅园新村举行了具有告别性质的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
11月19日,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邓颖超、李维汉等十余人返回延安,标志着自重庆谈判以来一年多和谈的破裂。
为了和平,继续南京谈判根据孙中山的建国思想,中华民国建国要经过军政、训政和宪政三个阶段。
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形式上逐渐完成统一,军政结束,开始启动由训政到宪政的过渡阶段。
1935年12月4日,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做出决议,决定1936年5月5日公布《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同年11月12日召开国民大会。
1936年5月5日,《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五五宪草)如期公布,但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国民大会的召开日期一再推迟。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
蒋介石于8月14日、20日、23日,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共商战后国家各项问题。
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蒋介石代表张治中的陪同下从延安飞赴重庆。
经过43天的艰难谈判,国共两党代表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一致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并确定结束训政、开启宪政,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商讨国民大会等协议。
周恩来1946年国共谈判期间的谈判斗争艺术
周恩来1946年国共谈判期间的谈判斗争艺术吴小宝周恩来在1946年国共谈判期间,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原则立场,从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为争取实现中国的和平、民主、独立和统一,作出了真诚的不懈的努力,并坚决同国民党政府的内战、独裁、卖国方针和美国政府的援蒋内战政策进行了机智、果敢和针锋相对的谈判斗争,使我党赢得了人心,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一、精辟分析国共谈判形势1945年11月,在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辞职、马歇尔被任命为总统驻华特使的同时,国民党企图挑起美苏冲突,极力渲染美苏矛盾,大肆散布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的言论,一时间引起国内外各方面人士的关注与忧虑。
美苏之间、国共之间有关“战”与“和”的问题,便成了当时人们普遍关注的中心问题。
周恩来倾注了极大的精力,深刻研究国共谈判形势,特别是对美苏关系、国共关系进行了精辟的分析。
这为明确提出我党谈判方针和原则,灵活运用谈判斗争策略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它是周恩来发挥其谈判斗争艺术的出发点。
1945年12月上半月,周恩来向中共中央多次报告有关国共谈判的情况,并起草了若干文件、指示,大都涉及美国对华政策问题。
周恩来认为,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由抗战时“扶蒋用共”转为“扶蒋压共”,其政策的基本点是不会改变的,但方法上却有改变的可能。
从国际局势来看,美苏之争十分激烈,但两国仍在寻求和平解决的途径。
这表明美国虽然扶蒋反共压苏,但其政策还存在着“某种限度”。
周恩来12月5日在向中共中央所作的书面报告《关于国共谈判》中明确指出:“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象征,现在仍看不出。
尽管美国反动派在挑动,中国反动派甚至想以三年内战来求之,但美苏关系绝未紧张到想要爆发战争的程度。
”他在报告中不仅分析了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垄断资本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矛盾,还着重分析了美苏之间的对立。
他认为,美苏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对立和斗争,这一矛盾“虽然是世界的一个基本矛盾”,但“苏联需要和平”,加上“世界人心所向”,因此美国虽然常常威胁苏联,但也只能“知难而退”,况且苏联也绝不给美国以“挑战”的“借口”。
试论长征前夕共产国际、中共中央与陈济棠的谈判
中共党史研究2017年第3期!"#$%&'()*+,',-./01234王 新 生 〔摘要〕大革命失败后,陈济棠积极反共,在蒋桂战争和蒋阎冯中原大战中支持蒋介石。
陈济棠成为“南天王”之后,同蒋介石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毛泽东最早认识到陈济棠与蒋介石之间的矛盾,并采取正确方针,为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取得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共产国际远东局军事代表曼弗雷德·施特恩在有关报告中正确分析了陈济棠同蒋介石的矛盾,为共产国际提供了正确的参考。
1933年11月,在蔡廷锴发动福建事变时,陈济棠派出代表到中央苏区谈判。
由于共产国际脱离实际的指导方针,中共中央因“左”倾教条主义的桎梏,致使谈判曲曲折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没有取得进展。
在中央红军实施战略转移的关键时刻,周恩来、朱德抓住时机,没有按照共产国际的指示行事,以灵活、务实的方针指导谈判,终于达成了协议,从而为中央红军通过前三道封锁线创造了有利条件,避免了可能遭受的惨重损失。
〔关键词〕共产国际;中共中央;陈济棠;谈判〔中图分类号〕K264.4;E2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3815(2017)-03-0042-08OntheNegotiationsamongtheCommunistInternational,theCPCCentralCommittee,andChenJitangontheEveoftheLongMarchWangXinshengAbstract:AfterthefailureoftheGreatRevolution,ChenJitangactivelyresistedtheCPCandsupportedChiangKai shekintheGuiWarandinChiang,Yan,andFeng’sCivilWarinCentralChina.WhenChenJitangbecamethe“KingoftheSouth,”hiscontradictionswithChiangKai shekbecameincreasinglysharp.MaoZedongfirstrecognizedthecontradictionsbetweenChenJitangandChiangKai shekandimplementedacorrectpolicytocreatefavorableconditionsforthevictoryofthethird“CampaignAgainsttheEncirclementandSuppression”intheCen tralSovietArea.Inhisreport,ManfredStern,themilitaryrepresentativeoftheFarEastBureauoftheCommunistInternational,correctlyanalyzedthecontradictionsbetweenChenJitangandChiangKai shek,providingacorrectpointofreferencefortheCommunistInternational.InNovember1933,whenCaiTingkailaunchedtheFujianIn cident,ChenJitangsentrepresentativestotheCentralSovietAreatonegotiate.BecausetheCommunistInterna tionaldidnotfollowthepracticalguidelines,theCPCCentralCommitteewasembroiledintwistsandturnsduetotheshacklesof“leftist”dogmatism,anditdidnotmakeanyprogressforquitesometime.AtthecriticalmomentwhentheCentralRedArmyimplementedastrategicshift,ZhouEnlaiandZhuDeseizedtheopportunityanddidnotfollowtheinstructionsoftheCommunistInternational.Instead,theyconductednegotiationswithChenJitang,followingaflexibleandpragmaticapproachandfinallyreachinganagreement,whichcreatedfavorableconditionsfortheCentralRedArmytopassthroughthefirstthreeblockedlinesandtoavoidpotentialheavylosses. 中央红军长征开始后,顺利通过了前三道封锁线,主要原因是同陈济棠达成了就地停战、必要时可以相互借道等五项协议。
浅论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六年间的国共谈判
浅论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六年间的国共谈判作者:朱小宝来源:《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06期摘要:国共谈判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形成和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发展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从1939年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至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前夕,国共两党为解决双方在军事、政治等问题上的冲突,先后进行了五次谈判。
国共谈判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
催生了中国的民主力量,促进了中国现代民主运动的发展。
国共谈判给后世也留下诸多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值得铭记。
关键词:抗日战争;中共中央南方局;国共谈判中图分类号:D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605(2015)06-0118-05谈判是两个或多个利益攸关方就相关问题互相磋商,交换意见,寻求解决的途径和达成协议的过程。
中国抗日战争能够取得最终的完全胜利,根本原因在于形成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谈判对统一战线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1937年至1939年,国共双方就两党合作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谈判,并在红军改编、合作宣言、共同纲领取得了共识,但在边区人事安排、合作的组织形式等问题上分歧较大。
1939年1月16日,为了更好地在国统区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中央决定在重庆成立由周恩来担任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直接领导川、滇、黔、鄂、湘、粤、桂、苏、赣、闽、港、澳地区的党组织。
南方局根据中共中央“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于1939-1946年间先后5次与国民党上层就两党的军事关系、政治关系等进行了谈判。
学界罕有对此5次谈判的专章论述,本文拟作一粗浅尝试。
一、1939年-1946年国共五次谈判概述(一)第一次谈判:1939年9月-1941年1月1939年6月周恩来致电陈诚,建议恢复国共谈判。
蒋介石命何应钦就细节问题与中共代表周恩来、叶剑英继续研讨。
11月,双方就八路军人事及经济问题先进行谈判。
中国复关的谈判历程
1994年8月底,中国提出改进后的农产品、非农产品和服务贸易减让表。作为 解决复关问题的一揽子方案,并从9月至10月派出以海关总署关税司司长吴家煌 为团长的市场准入代表团在日内瓦与缔约方进行了50多天的谈判。 1994年11月28日,外经贸部部长助理龙永图会见关贸总协定总干事萨瑟兰。 与此同时,中国驻美国、欧共体和日本大使分别约见驻在国高级官员,通报中国 政府关于复关谈判最后时限的决定。 1994年11月28日至12月19日,龙永图率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就市场准入和 议定书与缔约方进行谈判,谈判未能达成协议。 1994年10月20日,关贸总协定中国工作组第19次工作会议在日内瓦举行。 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外经贸部副部长谷永江在会上严厉谴责少数缔约方漫天要 价,无理阻挠,致使复关谈判未能达成协议。
第三阶段:谈判停滞阶段 1989年6月~1992年1月
1989年6月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 华实行经济制裁,并把暂时不让中国复关 作为其经济制裁的一项主要内容。这期间, 虽然召开过第 8 次和第 9 次中国工作组会议, 但都是象征性的,中国的复关谈判基本陷 入了停顿。
复关第三阶段大事记
第三更重要的就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样一个优良传1986年7月10日中国驻日内瓦代表团钱嘉东大使照会关贸总协定总干事阿瑟邓克尔正式要求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
中国复关的谈判历程
印中华
中国要求复关的原因
第一,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1980年又先后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取 得合法的席位。这种情况下,世界3个主要的经济 组织,只有《关贸总协定》我们还没有恢复;第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来改革开放,加快 发展国民经济,也必然要求更加紧密同国际经济 的联系和合作,也就是后来我们讲的同国际经济 接轨;第三,更重要的就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后,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样一个优良传 统。
一九四九年的和平谈判
一九四九年的和平谈判一九四八年底的毛泽东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甚至知道他的对手蒋介石也预感到了失败的结局,毛泽东现在可以毫无顾忌地称蒋介石为“独夫民贼”,在他的文章里国民政府已经成了“卖国的国民党反动政权”。
一九四七年的中期,蒋介石曾经向毛泽东发出和平倡议,这时的蒋介石兵锋正盛,在他占领延安后,他似乎在向他的对手招降,经常把带在手边的毛泽东,认为此时的和谈,就如同梁山宋江的被招安一样,结局是可怕的,于是毛泽东提出了一个苛刻的条件,和谈的前提是:国民党军队撤出占领的共产党根据地,恢复到一九四六年全面内战爆发前的状态。
蒋介石当然不能接受,于是国统区的共产党所有机构全部撤回,国共两党仅有的那点遮面布也被撕破了,所有的联系也彻底中断了,而到了一九四八年底毛泽东毛泽东的帐又算了一遍,他发现随着辽沈战役,淮海战役的结束,蒋介石的所有主力被消灭殆尽,长江以北仅剩下驻扎在平津一带的傅作义集团,而傅作义与蒋介石貌合神离,和共产党眉来眼去,频送秋波。
蒋介石为了保住这点军队,多次飞往北平,劝说傅作义撤兵南下,但在傅作义心里,这点军队正是他讨价还价的本钱,他两边观望,对共产党他并不感冒,对蒋介石他除了失望外,还心存戒心,唯恐蒋介石吞掉他的部队,事情的转机出现在新保安,傅作义的精锐三十五军被全歼在新保安,使傅作义彻底失去了侥幸心理,开始和共产党实质性的接触,在这里我们不能不佩服共产党的统战威力,傅作义万万不会想到他的女儿傅冬菊竟然就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利用傅冬菊来做傅作义的工作,当然把握更大。
在国共两党争夺政权的过程中,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蒋介石的文胆陈布雷女儿也是共产党等等。
毛泽东对自己的战略战术是相当的自信,战争开始共产党处于劣势,节节败退,毛泽东把这一段的战事称为“战略防御”,毛泽东丢掉了大片根据地,并且放弃了数十个城市,这些在毛泽东看来是不值得可惜的,他看中的是消灭了多少国民党的有生力量,毛泽东的高明之处在于“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
1944年5月—1945年1月国共谈判史料
1944年5月—1945年1月国共谈判史料
佚名
【期刊名称】《民国档案》
【年(卷),期】1994()2
【摘要】1944年5月4日起,中共中央代表林伯渠同国民党代表张治中、王世杰先后在西安、重庆举行会谈。
11月,在美国总统特使赫尔利斡旋下,国共又开始新的谈判。
这些档案,除帮助了解谈判的过程外,还有力地证明,国民党坚持一党独裁,对会谈毫无诚意,是导致谈判失败的主要原因。
这组史料对研究国共两党关系也有一定价值。
【总页数】10页(P44-53)
【关键词】外籍记者;国共谈判;解决方案;解决办法;陕甘宁边区;1945年;极机密;国民党;应付对策;集团军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65
【相关文献】
1.“入关”与“入世”过程中中美双边谈判焦点简述——写在《1947年中国参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谈判档案史料选编》出版之际 [J], 张中华
2.失败的谈判成功的博弈——林伯渠与1944—1945年国共谈判 [J], 黎博雅
3.关于重庆国共谈判的国家级重点图书——对《重庆国共谈判43天一毛泽东、蒋介石的九次会面商谈史考》的评论 [J], 王岚岚
4.天翻地覆慨而慷--国共两党从重庆谈判到北京谈判 [J], 李雪梅;阎丽
5.1944年5月—1945年1月国共谈判史料(续) [J], 李祚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列强与1923~1924年的中苏建交谈判
列强与1923~1924年的中苏建交谈判
应俊
【期刊名称】《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10)001
【摘要】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试图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以改善其外交环境,但中苏两国的建交过程因中苏两国国内形势变化及列强干涉等原因而充满曲折.1923~1924年间,中苏两国进行建交谈判,问题涉及中东铁路、治外法权及租界等旧俄在中国侵夺的权益.列强为自己的利益再次对中苏谈判进行了干涉,谈判一度陷于停顿.最后,两国于1924年5月31日签订了协定,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根据中苏协定,中国收回了部分主权与利权,但对于中东铁路及外蒙古问题仍留有悬案.【总页数】4页(P50-53)
【作者】应俊
【作者单位】鞍山师范学院,政史系,辽宁,鞍山,114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54.3
【相关文献】
1.1963-1964年间的中法建交谈判——中法建交述略(三) [J], 黄庆华
2.列强与1923年中国《商标法》之颁行 [J], 李永胜
3.由《大公报》浅析中苏建交谈判曲折原因 [J], 肖兴会
4.列强与北京政府对临城事件(1923年)之对应 [J], 车雄焕
5.中苏同盟条约后期谈判的情况及结果--写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60周年之际 [J], 沈志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六年间的国共谈判作者:朱小宝来源:《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06期摘要:国共谈判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形成和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发展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从1939年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至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前夕,国共两党为解决双方在军事、政治等问题上的冲突,先后进行了五次谈判。
国共谈判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
催生了中国的民主力量,促进了中国现代民主运动的发展。
国共谈判给后世也留下诸多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值得铭记。
关键词:抗日战争;中共中央南方局;国共谈判中图分类号:D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605(2015)06-0118-05谈判是两个或多个利益攸关方就相关问题互相磋商,交换意见,寻求解决的途径和达成协议的过程。
中国抗日战争能够取得最终的完全胜利,根本原因在于形成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谈判对统一战线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1937年至1939年,国共双方就两党合作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谈判,并在红军改编、合作宣言、共同纲领取得了共识,但在边区人事安排、合作的组织形式等问题上分歧较大。
1939年1月16日,为了更好地在国统区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中央决定在重庆成立由周恩来担任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直接领导川、滇、黔、鄂、湘、粤、桂、苏、赣、闽、港、澳地区的党组织。
南方局根据中共中央“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于1939-1946年间先后5次与国民党上层就两党的军事关系、政治关系等进行了谈判。
学界罕有对此5次谈判的专章论述,本文拟作一粗浅尝试。
一、1939年-1946年国共五次谈判概述(一)第一次谈判:1939年9月-1941年1月1939年6月周恩来致电陈诚,建议恢复国共谈判。
蒋介石命何应钦就细节问题与中共代表周恩来、叶剑英继续研讨。
11月,双方就八路军人事及经济问题先进行谈判。
何应钦对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扩编提出了极为苛刻的条件,中共方面表示不会同意,坚持原来意见。
何应钦认为共产党回避实质问题,而叶剑英认为国民党方面用心险恶,双方无法达成协议。
此时,国共两党在华北西北的军事摩擦又起,致使谈判中断。
1940年双方再次谈判,但无实质进展。
鉴于局部地区的谈判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于是提出通过划界来解决双方关系的根本解决。
6月,中共代表周恩来与国民党代表何应钦就国共两党的划界问题举行正式谈判。
谈判中双方在中共军队驻防区的划分问题上分歧相当大。
国民党方面拟定了一个所谓《中央提示案》,提出相当苛刻的要求。
周恩来回到延安后,中共中央决定不接受这一方案,并针锋相对地提出《调整游击区域及游击部队办法三项》。
10月19日,国民党发出何白“皓电”,勒令中共军队执行《中央提示案》。
11月9日,中共给国民党的“佳电”中对“皓电”给予严厉驳斥,但为在大问题上求得有利的解决,在小问题上也也做了部分让步。
皖南事变的爆发,致使这次谈判结束。
(二)第二次谈判:1942年10月- 1943年6月1942年10月16日,中共代表周恩来、林彪会晤国民政府代表张治中,林彪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向张治中提出谈判的具体要求是“三停、三发、两编”,但是未得到国民政府回应。
周恩来认为目前的策略应重在“缓和两党关系,重开谈判之门,而不应急于解决问题。
在步骤上应先谋缓和,只谈大的原则,不及具体”[1]P553。
据此,谈判得以重新开始。
12月24日,周恩来、林彪与张治中进行谈判,提出党、军队、陕北边区、作战区域等4方面的条件,中共在坚持原则的底线下做了一定的让步。
而何应钦在上报给蒋介石的书面意见中,认为与中共谈判,须在“中共不应有军队、中共不应在各地方擅立非法政府”的基础上才能给予中共合法地位[2]P246,态度很是强硬。
随着1943年2月苏军开始肃清高加索区的德军,德军开始溃败,国际环境逐渐对中共在谈判中的形势越发有利。
1943年3月,周恩来、林彪与何应钦举行会谈,再次提出四项要求,国民政府还是保持原来的高姿态,周、林以无权且无法做主为由,结束了此次谈判。
(三)第三次谈判:1944年4月29日-1944年9月第三次谈判从1944年5月至9月,此次谈判分为两部分:西安谈判和重庆续谈。
4月29日,林伯渠、王若飞、伍云甫前往西安。
5月4日至11日,双方以林彪去年12月所提四项条件为基础,共举行了五次谈判,形成了一个初步协议。
谈判期间,日本发动“一号作战”,国民党正面战场遭遇大溃败,全国人民一片声讨。
5月15日,毛泽东将所拟定的谈判方案电告林伯渠,提出解决目前急切问题的20条意见。
其中关于全国政治问题的要求3条,关于两党悬案有17条。
[3]693-696这些意见开始提出全国性的问题,表明毛泽东已经开始长远谋划。
5月22日,双方据此重启谈判,王世杰、张治中认为此案与之前西安谈判内容不符,希望中共能够修改,林伯渠坚持字句都无修改余地,因而张、王拒绝将其呈交给蒋。
为赢得主动,毛泽东决定变换策略,5月31日,他致电林伯渠:将“拥蒋”及执行“四项诺言”加入此次文件,另将20条修改为12条,其余8条作为口头要求。
6月5日,林伯渠向国府方面提出修改后的意见,而张、王则提出《国民政府对中国共产党问题政治解决提示案》,在军事和边区问题上答应了中共方面的一些要求,但其中却隐含许多中共无法接受的实质条件,中共表示无法接受。
此后,双方还频繁书信往来。
后毛泽东电告林伯渠将“提示案”退还。
谈判进入僵局。
(四)第四次谈判:赫尔利第一次调停下的国共谈判1944年9月,在三届三次国民参政会上,林伯渠非正式地提出联合政府主张,标志着国共关于战后建国问题谈判的开始。
9月美国派遣赫尔利为特使来华调整中国战区的统一指挥问题,开始调停国共纷争,赫尔利的到来开创了美国直接介入国共谈判的先例,也使得国共谈判的走向增加了变数。
11月7日,赫尔利带着国民政府修正后的草案来到延安与毛泽东商谈,该草案表示国民党无意给中共与政府相等的地位,并且强调政府改组共军是中共取得合法地位的先决条件。
针对国民党的草案,中共提出五点协议,其中彻底否定了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正式提出了联合政府与联合军事委员会的完整政治要求。
赫尔利带着这份协议回重庆后,立即遭到国民党方面的各种责难。
蒋介石提出三点提案,表示不接受中共“联合政府”提议,坚决维护国民党的法统地位,坚持一党制。
由于国共双方的原则立场相差太远,谈判无法继续进行。
12月7日,周恩来离开重庆回到延安,谈判中断。
在此次谈判中,国共谈判的主题由怎样解决中共军队数额的问题转变成解决国民党一党训政的问题。
(五)第五次谈判:赫尔利第二次调停下的国共谈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联合政府”主张,深得民心,国民党陷入被动。
蒋介石遂打出“提前召开国大,实施宪政”的旗号,企图以国大抗衡中共关于召开各党派会议的要求,以还政于民的口号来抗衡还政于各党派的联合政府。
除此之外,蒋介石还抛出所谓“临时内阁”。
据王世杰说:“晚间蒋先生为予言,彼意可于行政院成立一个战时行政会议,即一种战时内阁,由七人至九人组成。
中共及其他党外份子可参加此会议”[4]P2-3。
事实上,这种“战时内阁”只是国民党训政体制的附属品。
在蒋介石抛出战时内阁的方案后,赫尔利开始了第二次调处。
中国共产党在综合考虑了当时国内外形势的情况下,决定再派周恩来于1945年1月24日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并重点宣传深得民意的“联合政府”主张。
王世杰向赫尔利提交了一份提案,提出由美方统帅中共部队。
周恩来坚决不退让。
于是国民党方面又提出一项新草案:接受召开政治咨询会议。
对此,周恩来认为党派会议蒋介石只接受形式,连名字都改了,实质也没接受,表示返回延安后再作商讨。
但是在1945年2月19日赫尔利回国述职之际,蒋介石公开发表演讲,表示将在抗战结束前召开国民大会,公开否定党派会议的主张,造成由赫尔利第二次出面促成的国共谈判最终破裂。
二、1939-1946年国共谈判取得的历史成就(一)国共谈判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抗日大局着眼,坚持谈判的最大目标是为维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达抗日的最后胜利。
1940年国际国内局势严重困难,促使蒋介石摇摆不定。
在恢复国共谈判时,又在酝酿新的反共阴谋。
国共谈判中,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是不放弃斗争的前提下强调团结的策略。
在谈判中,中共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同意划界,从而打破国民党限制中共在敌后发展的企图,又适当让步,以求诚意,赢得同情。
在谈判过程中,中共还发动政治宣传攻势,并广泛联络社会各界人士,使中共在政治上极为主动,扩大了中共的政治影响。
这大大延缓了蒋介石掀起反共高潮的时间,为中共赢得准备时间。
“皖南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坚持进步,将原则性与灵活性巧妙结合,同国民党、蒋介石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既维护了有利于国家人民的团结抗战大局,又揭露了国民党、蒋介石的反动本质,使人们逐渐认清了他的反动面目。
至蒋发动全面内战时,他已完全失去民心,为其最终失败埋下伏笔。
中国共产党还在国统区宣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政策和主张,宣传八路军、新四军抗日的战线及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进步情况,并以身作则,在人民中树立了党的光辉形象,使中国人民逐渐把国家民族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
国共谈判还赢得了国际人士的支持,如马歇尔、赫尔利、斯特朗、史沫特莱、埃德加·斯诺、爱泼斯坦等。
美国、英国、苏联等国,都希望中国不要爆发内战,支持和平谈判。
194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转告蒋介石三年之内不要打内战,美国给中国的军火不得用于反共;英国首相邱吉尔也希望蒋能坚持统一战线。
这些,都使蒋介石不敢轻举妄动,从而保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局。
通过国共谈判,还争取了国民党中一部分真诚愿意合作的著名人士。
例如张淮南、张治中先生等。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面目日益暴露,一面加紧战争准备,一面用谈判作掩护。
中共看穿国民党的伎俩,采取暂时中止谈判的方法加以揭穿。
在谈判过程中,中共还及时将谈判进展公之于众,彰显了共产党的诚意,赢得了民众支持,越来越多的人团结在我党周围,使我们的谈判立场得到越来越多拥护和支持。
总之,国共谈判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建立和维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充分调动了全体中华儿女的抗战热情,对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有力打击,粉碎了日本速亡中国企图。
(二)国共谈判催生了中国的民主力量,促进了中国现代民主运动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谈判中,可以说一直在为争取民主而努力。
在谈判中,中共要求言论、出版、结社、集会等基本公民自由,在谈判桌上面对面地、义正严辞地要求国民党停止特务和暗杀行为。
中共还要求国民党允许并承认根据地的民选政府,这实际上是希望人民的民主活动能得到认可和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