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发展的新战略与公共安全威胁
交通运输部应急预案
交通运输部应急预案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的服务性行业,对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交通运输活动受自然、人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发生各类突发事件,如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这些突发事件不仅会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可能对交通运输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干扰。
为了有效应对各类交通运输突发事件,保障交通运输的安全、畅通,交通运输部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的行动指南,它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有序、有效地组织救援和应对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影响。
对于交通运输部来说,应急预案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往往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直接威胁,应急预案能够明确救援的流程和措施,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展救援行动,挽救生命,减少财产损失。
2、维护交通运输系统的正常运行突发事件可能导致交通运输线路中断、运输设施损坏等问题,影响交通运输的正常秩序。
应急预案可以指导相关部门迅速采取措施,恢复交通运输设施的功能,保障交通运输的畅通。
3、提升交通运输部门的应急管理能力通过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交通运输部门能够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决策、指挥、协调和处置能力,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实力。
4、增强社会公众的信心健全的应急预案向社会公众传递了交通运输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心和能力,有助于稳定社会公众的情绪,增强他们对交通运输系统的信任。
二、应急预案的制定依据交通运输部应急预案的制定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法规依据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交通运输部门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职责和权限。
2、政策文件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按照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和相关专项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交通运输行业特点,制定具体的应急预案。
3、实践经验总结以往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的应对经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应急管理理念和方法,不断优化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流程。
浅谈城市公共交通面临的问题及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必要性
浅谈城市公共交通面临的问题及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必要性浅谈城市公共交通面临的问题及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必要性一、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全世界公认的一种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基本途径。
(一)、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公共交通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
它是一个由多种交通方式组成的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轮渡等多种形式。
城市公共交通还是一种运输能力和效率高,节省交通资源的交通方式,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空间能够提供比小汽车等交通方式更大的运输能力。
一般情况下,一辆公共汽车的运力相当于小汽车的20至30倍以上,为完成相同的运输量,小汽车占用的道路资源约是公共汽车的3倍。
城市公共交通相对于个体交通方式而言,更是一种大众化的客运交通方式,通过多种形式为大众不同层次的交通需求提供多样化的交通服务。
(二)、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必要性众所周知,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
目前,每年有,,,,万人从农村迁往城市,每年城市新增建筑面积大约有,,亿平方米。
伴随着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交通需求的总量急剧增长。
与此同时,我国汽车化水平逐年提高。
由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全国民用汽车特别是小汽车的绝大部分均在城市范围内使用。
在城镇化和汽车化的大背景下,城市交通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中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和迫切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但城市公共交通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
据建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共交通在城市出行中的比例仅为,,,,有限的道路资源被大量低效的个体交通所占用。
公共交通速度慢、不准时降低了对大众的吸引力,使其在交通结构转化过程中处于劣势。
以北京为例,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速度平均只有,,(,公里,小时,低于自行车的平均出行速度,,公里,小时,大大低于小汽车出行速度,,公里,小时。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贵州经济社会发展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世纪之交,根据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和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总揽全局,不失时机地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
贵州迎来了前所未有、千载难逢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贵州全省上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各项方针和部署,按照中共贵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贵州省西部大开发的奋斗目标和战略重点,抢抓机遇,团结拼搏,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办成了许多若干年来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显著成效,贵州进入了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
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成效突出,特色经济体系逐步确立,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人口控制和生态环境建设稳步推进,贵州已经进入了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西部大开发的成果正为全省3900多万各族人民所分享,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美好前景正在由蓝图逐渐成为现实。
一、贵州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起点贵州地处中国大西南腹地,是一个资源丰富、气候宜人、风景秀丽、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
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一个“欠开发、欠发达”的省份。
2000年,全省人口3524万,其中农村贫困人口近1000万,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10%以上,全省财政总收入仅151.62亿元。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际,贵州存在的不足及比较优势都十分突出。
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增长速度相对缓慢。
“八五”到“九五”期间,贵州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与周边省区相比也不算快。
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差、水平低。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前言“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交通运输也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国务院批准交通运输部的职责和工作要求,我部组织编制了《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交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重要支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为着力点、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积极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规划》包含了综合运输、公路交通、水路交通、民用航空、邮政服务以及城市客运管理等方面,反映了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提高运输服务水平,加强养护管理,强化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建设,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提高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推进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提高行业发展软实力等内容,体现了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时代要求,描绘了交通运输未来发展的蓝图,提出了交通运输发展的行动纲领,对“十二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纵观国际国内形势,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加,发展格局面临深度调整。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交通运输发展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趋势,紧紧抓住战略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加快交通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例子简述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一些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1)火的发现和使用:大约一百万年前,人类开始学会使用火,这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和食物获取方式。
(2)农业和畜牧业的发明:大约一万年前,人类开始发明农业和畜牧业,使得人类能够更稳定地获得食物来源,不再完全依赖采集和狩猎。
(3)轮子的发明:约公元前3500年左右,人类发明了轮子,这使得物品的运输变得更加容易和快捷。
(4)古埃及人发明象形文字: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用来记录和传达信息。
(5)古希腊人发现勾股定理: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发现了勾股定理,这为后来的数学和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对中国和世界的文化和技术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7)文艺复兴: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复兴了古典文化和科学,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8)哥白尼提出日心说:16世纪,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知。
(9)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17世纪,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为经典力学奠定了基础。
(10)达尔文提出进化论:19世纪,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和进化论,改变了人们对生物演化的理解。
(11)麦克斯韦总结电磁理论:19世纪,麦克斯韦总结了电磁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12)贝尔和沃森首次发现DNA双螺旋结构:20世纪初,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为现代遗传学奠定了基础。
(13)电视的发明:20世纪初,电视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
(14)计算机的发明:二战期间,计算机的发明开启了信息时代。
(15)青霉素的发现和利用:二战期间,青霉素的发现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水平。
(16)火箭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二战后,火箭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太空探索的发展。
浅谈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
浅谈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摘要:城市交通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经济活动得以良性发展的血脉。
长期以来,全国各大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城市病”,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增长和影响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瓶颈。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从总体上有效处理好城市持续增长的交通需求与有限的交通设施供给能力之间的关系,以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在分析当前中国城市交通问题,和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状况及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城市未来的发展,提出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目标,及实现战略目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城市问题交通发展目标战略引言当前,我国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时期,城市化、汽车化进程不断推进的条件下,如何从总体上有效地处理持续增长的交通需求与有限的交通设施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以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交通安全、有序、通畅、方便、经济、高效和生态的综合目标。
制定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要从城市道路交通现状和问题的症结入手,依据未来的发展需要,结合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经验,确定一个时期的交通战略目标,寻求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有效措施,以保证交通战略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二.我国当前城市交通问题近年来,尽管中国的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和交通管理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交通需求与供给在总量和结构上的严重失衡日趋严重,从而导致大范围的交通拥挤阻塞和城市活动效率每况愈下。
造成这种结果的直接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汽车交通发展失控,道路建设难以适应超常增长的需要,道路交通环境恶化近年来,中国城市的汽车有量逐年递增,而城市道路长度和道路面积的增长缓慢,致使汽车交通需求,特别是小汽车交通需求,与城市路网总容奄之间的缺口日益扩大。
大量的自行车与汽车交叉混行,使拥挤阻塞的程度更加严重。
城市中心地区的道路网负荷经常处于超负荷状态,最终使小汽车这种本属高效率的交通方式走向高效率的反面。
挑战杯选题参考
2012年度“挑战杯”学术科技论文竞赛选题参考思想政治教育学1、学校德育教育研究2.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研究3.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研究4.学雷锋常态化研究5.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包括虚拟社会)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研究哲学6.诚信与当代中国政府公信力问题研究7.当代中国社会道德问题与对策研究8.社会公德研究9.职业道德研究10.家庭美德研究11.个人品德研究政治学12.工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功能研究13.妇女组织在公民权利保障和有序政治参与中的作用研究14.共青团组织在政治文化发展和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15.加强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互动关系研究16.我国政务诚信与社会诚信的关系研究17.反腐倡廉的政治文化建设研究18.政府社会福利政策的政治经济研究19.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与路径研究20.政府公共服务质量评价、监督和改进制度研究21.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节约型政府研究22.基层社会治理中维护公民正当权益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相互促进机制研究23.基层政府社会矛盾和纠纷解决机制研究24.我国公民利益表达和聚合机制研究25.我国公民政治意识和政治心理调查研究26.政府管理与社会自治的衔接与互动关系研究27.城镇化发展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联动机制研究28.我国城市的城乡结合部治理研究29.我国农村水利建设和治理的体制机制研究30.我国公共资源治理的体制机制研究31.我国城乡贫困扶助与治理研究32.农民工的政治认同与职业流动的关系研究33.强化和完善村民自治中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研究34.政务诚信建设研究社会学35.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研究36.日常文化建设的比较研究37.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38.青少年对时尚文艺接受的实证与文化研究39.海外华裔新生代文化认同研究4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41.社会征信系统研究42.社会学在中国本土化的历程与经验研究43.民生政策体系建设研究44.社会秩序安排的形式、功能及内在要求研究45.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社会学研究46.旅游社会学基础理论研究47.中国公民“幸福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48.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文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49.中国社会政策的转型方向研究50.GDP增长、收入分配与生活质量关系研究51.市场交易秩序的道德基础研究52.市场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53.产业转型升级的社会学研究54.企业社会学理论与实践研究55.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培育机制研究56.后单位社会及其运作机制研究57.劳资关系调整的多方参与机制研究58.虚拟社会综合管理的学理基础与实践模式研究59.网络化时代的社会认同研究60.网络化时代的交往方式变迁研究61.信息化与虚拟组织的运作机制研究62.群体事件中的网络助燃作用研究63.社会各阶层民生需求的调查与比较研究64.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个体化趋势研究65.民政事业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政策研究66.家庭和社会德育建设研究67.青年社会学视角下的我国青年民生问题研究68.完善弱势群体公共文化服务研究69.弱势群体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权利保障问题研究70.农民工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71.产业更新形势下的再就业问题研究72.社会转型期的老年福利事业发展研究7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社会心理研究74.新形势下的群体意识形态研究75.社会平等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76.中国婚姻家庭的现代化转型与性别平等研究77.女性职业发展与幸福家庭建设研究78.城乡社会管理的社会参与路径与机制研究80.群体事件中的社会认同研究81.社会转型过程的社区治理研究82.农村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的社会学研究83.社会转型期的农村贫困问题研究84.农村社区建设与农村发展的关系研究85.农民阶层结构的变化趋势研究86.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城市社会融入问题研究87.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研究88.农村新型社区化与城乡一体化道路研究89.农民进城相关制度问题研究90.社会变迁视角下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91.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相关问题研究92.企业社会工作研究93.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长效机制构建研究94.民族地区宗教信仰与社会秩序的民族志研究95.现代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及机制研究96.民俗资源的动员与乡村发展研究人口学97.人口科学文化素质调查研究98.流动人口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99.人口城市化与住房保障研究100.农村劳动力转移潜力和政策研究101.中国超大城市人口调控与“城市病”防治研究102.城乡统筹发展的人口城市化研究103.人口素质、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持续增长研究104.老年健康保障跨学科研究105.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服务体系研究106.我国老龄化高峰期养老金缺口应对研究107.老龄人口贫困化研究108.老龄人口消费研究109.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学研究110.“居家养老”问题研究111.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政策(家庭发展政策)研究112.老龄产业发展问题研究113.青少年流动人口心理健康干预研究114.中国人口与民生政策仿真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115.家庭结构与婚姻关系研究116.独生子女社会心理研究117.边境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调查研究118.当代女性人口新问题研究管理学119.基于优秀文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120.文化产品评价和激励机制研究121.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研究122.特色文化城市的国际比较研究123.文化消费商业模式创新研究124.商务诚信建设研究125.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与推进机制研究126.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县级文化设施建设研究127.中国企业战略转型理论与实践研究128.国有企业跨国投资与政府监管问题研究129.小企业融资环境改善与小企业财务战略选择问题研究130.企业供应链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131.企业知识资本理论问题研究132.网络新技术新业态发展趋势研究133.企业投资者保护与财务控制研究134.企业劳动关系与管理民主化问题研究135.快速工业化进程中企业安全生产问题研究136.低碳经济下中国企业管理变革与创新研究137.信息化时代企业营销管理理论与方法创新研究138.当代中国公共管理理论的探索研究139.中国居民幸福指数构建与应用研究140.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141.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对策研究142.建立多元化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研究143.我国学校制度改革与学校管理问题研究144.我国医院制度改革与医院管理问题研究145.我国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146.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公共安全问题研究147.减灾防灾能力建设研究148.重大公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研究149.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背景下的水资源保障对策研究150.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标准体系及政策保障研究151.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影响及治理研究152.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安全保障战略研究153.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与加快垄断行业改革研究154.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研究155.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建设与市场秩序规范问题研究156.中国工业化进程与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问题研究157.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研究158.新形势下我国劳动力供给和就业问题研究159.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产业发展研究160.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及体制机制研究161.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协调发展研究162.铁路管理体制改革与铁路发展方式转变研究163.我国民间借贷相关问题研究164.中国城市居民家庭金融研究165.通货膨胀与预期管理问题研究166.社会保险基金风险防控对策研究167.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168.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战略选择及政策研究169.物联网服务新业态研究170.我国现代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研究171.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及融资模式研究172.粮食主产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机制研究173.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模式研究174.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175.气候框架公约下我国农业碳减排政策研究176.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研究177.进城农民工社会管理体制研究178.非营利组织与社会服务事业的发展问题研究179.新媒体环境下的电子化社会管理问题研究理论经济180.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研究181.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182.国有控股文化企业发展模式研究183.文化产品和要素流动机制研究184.农业合作制等新型公有制形式的发展研究185.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研究186.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研究18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88.解决收入差距拉大问题的政策措施研究189.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研究190.资源密集型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191.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研究192.中国农村人口变动趋势研究应用经济193.现阶段我国文化消费调查研究194.城市文化资源和特色文化产业研究195.文化产业科技带动战略研究196.个性化、分众化文化产品和服务研究197.文化旅游的模式及特点研究198.红色旅游研究199.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200.重要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问题研究201.我国重要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202.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策研究203.中低收入群体对通货膨胀的承受能力研究204.城乡统筹进程中土地、资本和劳动力整合机制研究205.城乡统筹与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研究206.资源、环境及气候因素与产业发展关系研究207.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208.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研究209.物流成本与产业发展、价格水平的研究210.我国粮食国际贸易战略研究220.中央与地方政府财税体制优化研究221.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和信用担保体系研究222.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研究223.失业保险政策对劳动力供给影响研究224.珠三角、长三角、中西部等地区劳动力市场研究225.劳动力市场歧视问题及对策研究226.农业水价改革与节水战略研究227.农村集体土地确权与流转问题研究228.现代农业支持体系评价与优化研究229.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研究230.发展牧区水利问题研究231.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及其对我国粮食供需平衡影响研究232.完善农村流通体系研究233.农村消费对扩大内需、提振经济的潜力研究234.城镇化和农村人口流动与农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研究235.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研究236.促进节能环保的阶梯定价理论及其应用研究237.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贸易政策转型研究238.老工业基地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研究239.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240.我国低碳消费模式研究法学1.食品安全战略立法研究2.基本公共服务法律保障机制研究国际问题研究1.中外人文交流平台建设研究2.面向外国青年文化交流机制研究民族问题研究1.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代文化产业建设研究2.西部地区文化产业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保护研究3.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研究4.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移民与社区文化重建研究5.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6.少数民族地区灾后重建的文化传承与现代变迁研究7.少数民族山区(牧区)公益文化设施建设研究8.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民间仪式的文化创新研究9.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科学保护与媒体传播研究10.少数民族历史遗址保护、文化典籍收集、口传采集研究1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村寨依托与保护研究12.西部地区民间乡土文化(含生态知识)及其现代意义研究13.少数民族人口城镇化及其就业取向和特点研究14.少数民族山区(牧区)生态移民与职业培训研究15.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定向、定技能、定岗培养研究16.对口支援(援藏、援疆)与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研究17.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现状与前景研究(区域、族别)18.少数民族山区贫困人口的现状与因地制宜脱贫政策研究宗教学1.宗教和谐与社会文化建设研究2.宗教文化艺术研究3.宗教与基层社区建设4.边疆民族地区多元宗教和谐关系研究5.宗教与礼仪、民俗研究6.宗教与公共外交研究7.佛教寺庙与道教宫观经济文化研究8.民间信仰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研究文学1.网络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1.“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广播电视媒体发展战略研究2.文化体制改革与媒体经营管理研究3.文化精品网络传播方式研究4.微博研究5.网络社群组织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6.网络实名制实现路径研究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1.“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优化研究2.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研究3.社会参与图书馆公共服务研究4.农家书屋管理、使用及发展问题研究5.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现状、问题与政策研究6.中国社会弱势群体公共信息服务权益发展研究7.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新趋势、新进展、新问题研究8.信息产业全球化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威胁及应对战略研究9.城市新移民日常生活信息获取行为研究10.新媒体阅读研究11.全民阅读活动机制问题研究12.社交网络与即时通信工具的引导和管理研究体育学1.体育事业发展的社会效益研究2.社会体育需求与需求结构研究3.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4.体育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体制机制研究5.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6.国外体育产业发展政策研究7.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关系研究8.体育休闲方式研究9.学生体质健康与教育制度改革研究10.老年人体育研究11.残疾人体育研究12.完善全民健身活动研究教育学:1、0—3岁婴幼儿社区早教公共服务体系研究;2、“0—6岁一体化”学前教育体系研究;3、0—6岁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康复研究;4、普及农村学前教育的政策与制度建构的研究;5、区域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的研究;6、学前教育办学体制多元化的研究;7、高水平、有特色的民办幼儿园建设研究等。
2024年512全国防灾减灾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pptx
A.预防为主,专群结合 B.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C.救援为主,专群结合 D.救援为主,防御为辅 33、减轻地震灾害的工程性措施包括(C)。 A.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B.制定防震减灾规划 C.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 D.加强地震科技投入力度 34、2008年5月120,(八)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 A.四川汶川 B.四川芦山 C.青海玉树 D.四川雅安
D.跳楼 .道路上通行时,应遵循各行其道的原则。小璐步行外出应当在。上行走。(B) A.城市快速路 B.人行道 C.封闭的机动车道 D.无大型车辆行驶的机动车道 .中小学生放学在道路上列队通行时,每横列的同学:(D) A.视情况而定人数 B.允许3名以上 C.没有数量限制 D.不得超过2名 .小陈乘坐的客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不能继续行驶,这时他应当:(C) A.站在车辆后方协助疏导 B.在车上等候救援
A、一致 B、不一致 24、预防森林火灾,以下哪项是错误的。(D) A.不在林、牧区吸烟和进行野炊烧烤等活动 B.不在林、牧区烧纸焚香、燃放鞭炮等 C.严禁私自烧荒或焚烧秸秆 D.在林牧区生活用火中产生 25、使用微波炉时应注意安全,有些食物放入微波炉加热容易引发火灾或爆炸。下列不能放入微波炉的食物是: (八) A鸡蛋 B.鸡肉 C.蘑菇 26、建筑物高度超过(C)米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 50
D.西安 38、我省是哪年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D) 1982 1992 2000 2003 39、我国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松材线虫的媒介昆虫有(八) A.松褐天牛 B.光肩星天牛 C.青杨天牛 D.小蠹虫 40、由于吸烟不慎引起森林火灾,这个过程中吸烟属于(C) A.天然火源 B.生产性火源
C.非生产性火源 D.放火 .在所有自然灾害中,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B) A.洪灾B.地震灾害 C.火灾D.瘟疫 .身上着火后,下列哪种灭火方法是错误的:(C) A.就地打滚 B.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C.迎风快跑 D.跳入水中 .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八) A.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轨道交通行业网络空间安全现状与未来发展
一、前言随着网络空间与物理空间的相互渗透,交通、金融、电力以及能源等涉及国家根本安全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已成为网络黑客组织的主要攻击目标。
网络空间被视为继陆、海、空、天四个疆域之后的第五疆域,已成为大国博弈的核心与关键,是关乎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
保障轨道交通行业关键基础设施网络空间安全是维护公众生命安全的基本要求,更是满足国家网络强国战略需求、提高网络空间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2022年)提出,大力发展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交通网络,保障轨道交通行业的高安全和高效率发展。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大力推进网络空间安全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各种新型攻击手段不断涌现,给轨道交通行业网络安全带来了严峻考验。
随着技术演进和应用需求发展,轨道交通行业网络信息系统的信息交互接口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通用软件、标准硬件和通用的通信协议被应用,系统安全漏洞问题凸显,各类网络攻击事件频发。
除网络攻击影响外,网络移动性和数据传输实时性也会对轨道交通行业的安全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传统网络的原始设计并没有充分考虑安全性、移动性和实时性等因素,使其难以满足轨道交通行业使用场景的特殊需求。
因此,建立系统有效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解决传统网络架构的不足,提高网络内生安全、移动与实时性,是保障轨道交通行业网络安全的重要措施。
文章从轨道交通行业网络形态、技术及架构等视角分析轨道交通行业网络安全特点,梳理轨道交通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与防护体系现状,总结轨道交通行业网络空间安全威胁与典型案例,提炼导致当前轨道交通行业网络安全风险的深层次原因,提出针对轨道交通行业网络空间安全的发展建议,以期为我国轨道交通的安全稳定提供借鉴。
二、轨道交通行业网络空间安全的概念及特征轨道交通行业由众多信息系统构成,各系统运行时同层子系统以及层间子系统均有频繁、大量的数据交互,信息流走向极为复杂,且大部分通过承载在有线或无线链路的传输控制协议/ 网间协议(TCP/IP)网络进行传输,在整个过程中,受到攻击威胁与传输不可靠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数据泄露,影响行车安全。
交通运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交通运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17.08.04•【文号】交运发〔2017〕110号•【施行日期】2017.08.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路正文交通运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交运发〔2017〕1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住房城乡建设厅(局、委):小微型客车租赁是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出行、商务活动、公务活动和旅游休闲等需求的交通服务方式。
为促进新形势下小微型客车租赁的健康发展,推动移动互联网与小微型客车租赁的融合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出行需求,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行业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推动建设龙头企业引领、网络覆盖广泛、经营行为规范、服务品质优良的小微型客车租赁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出行需要。
(二)基本原则。
用户为本,安全第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快提升行业服务水平,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小微型客车租赁服务。
改革创新,融合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深化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小微型客车租赁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创新发展。
科学监管,规范有序。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提升事中事后监管能力,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二、夯实安全管理基础(三)规范租赁车辆管理。
小微型客车租赁是指在约定时间内小微型客车租赁经营者将小微型客车交付承租人使用,收取租赁费用,不提供驾驶劳务的经营方式。
铁路私有化危害国民利益和国家安全
铁路私有化危害国民利益和国家安全!曾飞美国经济学家、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师斯蒂格利茨在《货币战争》中透露,“所有的国家都有同一类药方等着他们:第一副药:私有化。
更准确地说是贿赂化”。
因此,美国在中国的内应们一直为中国的铁路私有化而制造舆论。
早在2011年8月1日,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胡星斗就建议,为了打破铁路体系垄断,不妨撤销铁道部,取而代之设立铁路总局,归交通运输部管理。
铁路总局只负责铁路的规划、管理与协调监督,不负责具体的经营管理。
取而代之的是设立若干个铁路公司开展竞争,鼓励民营资本家进入公司的发展。
紧接着的是刻意制造高铁事故,并以此为理由推行铁路私有化。
最近,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我国将不再保留铁道部,实行铁路政企分开。
将铁道部拟订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承担铁道部的其他行政职责;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
谈及新组建的中国铁路总公司,他说,希望社会资金积极投入,现在有很多投资公司,也鼓励外资投入。
至于铁路总公司是否会整体上市,盛光祖强调,铁路总公司还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记者也询问职工能持股吗?他说,现在还没考虑这点。
“国有企业还是严一点好。
”谈及票价,盛光祖说,铁路的平均票价是偏低的,今后要按照市场规律,企业化经营来定票价。
“我们也努力让车票更好买一些。
” (记者张哉麟)有记者问:如果铁道部真的实行市场化改革,大家很担心票价会不会上涨?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梦恕:肯定要上涨,既然市场化了,货运就会涨,铁路靠货运赚钱,来补贴铁路建设。
不要多涨,现在每吨\公里涨1.5分,这就不得了,涨那么两分三分全国物价都要调,为什么物价由发改委控制,它不敢多涨。
如果按照经济规律,铁路可以涨票价,每年按1%,还不用说按3%涨,那全国物价波动绝对更大,它一动动全国。
既然市场化就没有人情了,以经济为主,该涨就涨。
此前,铁道部部长盛光祖也表示:“铁路平均票价偏低,今后要按照市场规律,企业化经营来定票价。
大国安全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中北大学
第一章测试1.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为宗旨,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努力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A:科技进步B:人民安全C:经济发展D:国家繁荣答案:B2.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
A:总体国家教育观B:总体国家安全观C:总体国家发展观D:总体国家科技观答案:B3.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就需要()A:宗教极端活动。
B:暴力恐怖活动、C: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D:民族分裂活动、答案:ABCD4.要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安全政策,需要().A:统筹推进各项安全工作B: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C:坚持深化改革开放D:推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答案:AB5.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是国家安全的根本,核心是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最重要的就是维护党的领导.A:经济安全B:文化安全C:政治安全答案:C2.(),是指国家的主权和政权、领土完整、政治制度、政治秩序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免受威胁、侵犯、颠覆、破坏的客观状态。
A:文化安全B:政治安全C:经济安全D:网络安全答案:B3.维护政治安全的主要任务包括:()。
A: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C: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D: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答案:ABCD4.维护国家的政治安全,最基础的是()。
A:坚持九年义务教育B:维护主权独立C:坚持科教兴国D:维护领土完整答案:BD5.国家主权是国家利益的最高体现,对内是最高的,对外是独立的,是国家利益、民族尊严的集中体现。
()A:错B:对答案:B第三章测试1.当今,我国国土安全面临复杂严峻的挑战,维护()是国家安全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问题之一。
交通运输发展的新战略与公共安全威胁
对交通运输的发展 会产生何种影 响, 又该如何应对呢? 带着 的 富 人 出 行的 , 对 于 大 多数 的 弱 势 出 行 群 体 , 有 失 社 会 而 则 这 一问题 , 本文首先通过梳理 交通 运输发展战略研 究的最 公平 。 即使在可持续 交通 的理念之下 , 会出现 “ 也 使社会 中
2 社会公平 .
随 着可 持 续交 通 理 念 的深 入 , 会 公平 也 逐渐 成为 交通 社
的博弈 , 避免利益 集团的逻辑决定一切 。 所以 , 交通政策的 民主决策是实现交通领域社会公平 的技 术保证。
随 着社 会的发展 , 交通 运输原有 的“ 、 人 物在空 间上移 着 汽 车 , 用着 大 量 的 交 通 资 源 , 源不 断 地 制 造 废 气和 噪 占 源 动” 的简单意义 已经不适 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 交通运输发展 音 , 但是 , 真正 “ 享受” 这些由于交通 负面影响带来危害的大 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同时 , 由于政治 、 经济、 文化 等多 多都 是低 收入者—— 社区 中的穷 人、 老年人和残疾人 等群 重因素的影 响, 所谓“ 布主义” 恐1 在世界范围内有所抬头 , 针 体 不但 受到 了交通带来的 环境 污染等方面的侵害 , 还容 易
划的可 持续化体现在通过规 划来实现环境保护 、 人性化 交
通 等 目标 , 体 体 现 为重 视 非 机 动 交 通 、 共 交通 , 路 重 具 公 道
万年形成的石油资源 。 决定汽车急剧膨胀的主要原因 , 已经 不是人类基本和适度的交通需要 , 而是汽车工业的需要 和 汽车社会奢侈生活的需要 。 近年来 , 一些专家和组织越来越
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
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城市建设用地应包括除( )类外的其他九大类用地。
A.公共设施用地(C)B.工业用地(M)C.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D.水域和其他用地(E)【答案】 D2、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的规定出自()。
A.《文物保护法》B.《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C.《城市紫线管理办法》D.《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答案】 B3、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人均居住用地面积是指城市内居住用地面积除以()常住人口。
(2017年真题)A.城市规划区范围B.城市建成区范围C.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D.城市建设用地4、根据《文物保护法》,下列叙述中正确是()。
(2017年真题)A.迁移或者拆除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批准前需取得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同意B.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律不得迁移C.不可移动文物全部损坏,一律不得在原址重建D.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办法,由国家文物局制定【答案】 A5、在《防洪标准》中,对防护对象防洪标准表述不正确是()。
A.对于影响公共防洪安全防护对象,应按其自身和公共防洪安全两者要求防洪标准中较高者确定B.兼有防洪作用路基、围墙等建筑群、构筑物,其防洪标准应按防护区和该建筑物、构筑物防洪标准中较低者确定C.遭受洪灾或失事后损失巨大,影响十分严重防护对象,可提高防洪标准D.遭受洪灾或失事后损失及影响均较小或使用期限较短及临时性防护对象,可降低防洪标准【答案】 B6、下列哪一组城市全部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A.延安、淮安、泰安、瑞安、雅安B.金华、银川、铜仁、铁岭、无锡C.韩城、聊城、邹城、晋城、塔城D.歙县、寿县、祁县、浚县、代县7、合理布局是城乡规划制定和实施的( )。
A.重要内容B.主要内容C.基本內容D.根本內容【答案】 A8、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期限均应当自名城、名镇、名村批准( )编制完成。
道路运输行业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2023年,在我国道路运输行业的稳步推进下,全行业紧紧围绕国家战略,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本年度,道路运输行业在保障民生、服务经济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将2023年度道路运输行业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回顾(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全年完成公路建设投资XX亿元,新改建公路XX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XX公里。
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加快,实现村村通客车。
2.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迅速。
新增城市公交线路XX条,更新公交车XX辆,优化公交线网,提高公交服务水平。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稳步推进,地铁运营里程达到XX公里。
3. 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成效显著。
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旅客运输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二)运输服务水平不断提高1. 道路客运。
优化道路客运结构,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提高道路客运服务水平。
全年完成道路客运量XX亿人次,旅客周转量XX亿人公里。
2. 城市公共交通。
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乘客满意度不断提高。
全年完成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XX亿人次,旅客周转量XX亿人公里。
3. 货运物流。
货运物流行业转型升级,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全年完成货运量XX亿吨,货物周转量XX亿吨公里。
(三)运输市场秩序持续优化1. 加强行业监管。
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超限超载等违法行为,维护运输市场秩序。
2. 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提高企业诚信意识。
3. 完善法律法规。
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道路运输行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四)科技创新与应用取得新进展1. 智能交通发展迅速。
推广应用智能交通技术,提高道路运输安全、效率和服务水平。
2. 新能源车推广应用。
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3. 信息化建设。
加强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提高行业管理水平。
二、工作亮点(一)推动交通运输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1. 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 国家安全总结
交通运输国家安全总结
交通运输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交通运输对国家安全的总结:
1. 战略重要性:交通运输是国家经济和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系统的安全性对于维护国家的经济和安全利益至关重要。
2. 恐怖袭击威胁:交通运输设施和运输工具常常是恐怖分子袭击的目标。
恐怖分子可以利用爆炸、劫持和纵火等手段对交通设施和运输工具进行攻击,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安全风险:交通运输领域存在许多安全风险,包括交通事故、火灾、能源短缺和疫情等。
这些风险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服务中断和社会混乱等问题。
4. 违法活动:交通运输领域常常与违法活动相关,包括走私、毒品交易、贩卖人口和非法移民等。
这些非法活动不仅对国家经济造成损失,还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5. 边境安全:交通运输是国家边境安全的关键环节。
边境关口的管理和监控对于防止非法入境、恐怖主义活动和犯罪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为确保交通运输的安全和稳定,国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边境管理、加强安全检查、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抗击能力、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情报交流和合作等。
此外,
国家还应投入足够的资源来支持交通安全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交通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意识,健全应急预案和应对机制,以应对各种安全威胁和突发事件。
威胁公共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威胁公共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很多,按照内容可以分为几大类:1、经济安全。
保障经济安全就要关注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和重大经济比例和谐,宏观经济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债务总量及债务结构和债务比例合理,并具有相应的财政支付能力,金融监管灵活有力。
2、学习、生产和工作场所安全。
主要影响因素是指学习、工作场所建筑物是否稳固,生产机械、压力容器、交通运输工具、矿山、煤井、油井以及其他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生产、运输和使用对人们可能产生的明显或潜在的危险。
近年来,矿难、火灾现象呈现出复杂和多样化的趋势,值得关注。
3、环境安全。
影响环境安全的因素有:农业、工业、第三产业所使用的原材料,生产的产品以及生产过程是否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或间接、长期或短期的污染和损害;重大生态和地质变化造成的威胁人类生存的紧急状态,如强烈地震、大火山、大洪水造成的区域性、流域性的灾难;剧毒化学物品和核辐射造成的大面积的污染。
4、公共卫生安全。
公共环境卫生、公共健康(食品、药品和用品益于人体健康)、疾病预防和医疗卫生的保障,以及应对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对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公共卫生体系压力较大,传染病、食物中毒事件和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比重较高的情况仍可能继续,广大农村地区疾病预防控制压力较大。
5、重大突发性灾害频发,常常使人们的生命面临猝不及防的威胁。
突出表现为洪涝灾害、生物灾害和地震灾害。
近10年来,在台风、暴雨和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中丧生的人数每年都有数万人。
一些地区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掠夺式开发”,严重忽视了防灾减灾的战略任务,人为地加重了自然灾害,使社会承受灾害的能力愈加脆弱。
6、食品安全问题。
据了解,污染与中毒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食品安全隐患,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因此受到严重威胁。
除有害微生物外,农药、兽药、生物毒素、亚硝酸盐等15类物质成为食品安全隐患;看不见的慢性污染更是防不胜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发展的新战略与公共安全威胁摘要:交通运输发展的方向及其与公共安全威胁的关系均需明确。
通过梳理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的最新成果,新的战略目标可归纳为“可持续”与“社会公平”。
公共安全威胁的影响:将使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化受阻;加重交通领域的社会不公,使民主化进程放缓;客观上起到促进交通运输系统的一体化和智能化的作用。
对策:正确认识公共安全威胁的影响;把公共安全威胁作为重要的影响因子来制定政策和实施规划;加强应对公共安全威胁立法,贯彻交通民主化;抓住契机,促进交通运输的一体化和智能化。
关键词:战略;公共安全威胁;交通运输;可持续;社会公平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运输原有的“人、物在空间上移动”的简单意义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交通运输发展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同时,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所谓“恐怖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有所抬头,针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公共安全威胁时有发生。
公共安全威胁对交通运输的发展会产生何种影响,又该如何应对呢?带着这一问题,本文首先通过梳理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的最新进展,概括地总结了交通运输的发展战略,进而分析公共安全威胁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交通发展的新战略1.可持续20世纪末,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也成为世界各国重大的发展战略之一,同时,可持续理念被引入到交通领域。
可持续交通的发展目标是在对现有交通运输发展模式的批判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如Abbey就曾批判指出,汽车不但吞噬了大量的生命,而且穷尽性地消耗了地球亿万年形成的石油资源。
决定汽车急剧膨胀的主要原因,已经不是人类基本和适度的交通需要,而是汽车工业的需要和汽车社会奢侈生活的需要[1]。
近年来,一些专家和组织越来越明确地把可持续交通作为地方、全国和国际性运输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个基本的共识是“建立一个以目标为导向的解决办法——把环境和健康放在国际、国家和地区交通及相关部门决策日程表的首位”[2]。
这些计划遵循一个共同的理念,就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并不能仅仅依靠技术性措施来实现,技术必须与行为方式的转变相结合,以形成一个均衡的成功的政策互动。
2.社会公平随着可持续交通理念的深入,社会公平也逐渐成为交通运输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
现有的交通模式虽然带来了自由和机动性,但只有使用他们的人才能享用。
富人们开着汽车,占用着大量的交通资源,源源不断地制造废气和噪音,但是,真正“享受”这些由于交通负面影响带来危害的大多都是低收入者——社区中的穷人、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群体不但受到了交通带来的环境污染等方面的侵害,还容易受到边缘化和孤立。
原有的交通政策基本是利于少数拥车的富人出行的,而对于大多数的弱势出行群体,则有失社会公平。
即使在可持续交通的理念之下,也会出现“使社会中的技术权贵和精英群体的权利进一步扩大,同时使那些处于边缘地位的,已经在承受紊乱运输对环境所造成的重负的社会群体的权力进一步减少”[3]。
所以,人们不再仅仅从经济角度考虑交通问题,而是从生态和社会系统的角度,特别是贫困人口等交通弱势群体的社会公平角度进行思考[4]。
3.新战略的具体举措(1)交通规划的变化:持续化、民主化和一体化。
交通规划的可持续化体现在通过规划来实现环境保护、人性化交通等目标,具体体现为重视非机动交通、公共交通,道路重新分级、改变城市密度等方法和思想。
民主化则参与主体扩大:既包括国家实体,私人和非政府的组织和利益集团也参与其中。
一体化的表现:通规划正逐渐和城市规划、土地规划以及交通政策等交织在一起。
(2)决策模式的改变:专家决策与民主决策的结合。
专家决策是在交通政策决策过程中,全面引入专家评估与决策。
专家决策是一种理性的决策,专家们会对交通运输政策进行评估或研究,并提供给决策者——不管是政府决策者还是民主决策者,进行科学的决策。
近年来,民主决策的范式逐渐渗透到欧美国家的交通政策决策之中:在交通运输政策决策过程中,引入社会力量的参与和限制,利用公众力量的博弈,避免利益集团的逻辑决定一切。
所以,交通政策的民主决策是实现交通领域社会公平的技术保证。
(3)交通政策的变化。
随着可持续交通理念的提出,交通政策的也正在发生一些根本性的变化。
交通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也从古典经济学,逐渐被替代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新奥地利学派等经济理论。
正如前文所述,交通政策的制定也由纯粹的政府专家决策向民主决策和专家决策结合的决策模式。
(4)交通管理模式和方法的变化:一体化和智能化。
随着交通运输的目标由单一运输目标向可持续的社会目标转换,交通管理模式也向着一体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化。
一体化是交通系统本身结构优化,是传统交通管理模式在整体论、系统论指导思想下的新发展。
伴随着电子技术、光电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成为解决交通运输带来的共性问题的有效手段。
智能化是和一体化密不可分的,是现代交通运输发展趋势的一体两面。
二、公共安全威胁对交通运输新战略的影响恐怖主义作为一种非对称冲突的工具,它通过对非军事目标尤其是平民发动出其不意的暴力袭击或威胁使用暴力,以制造普遍的恐怖气氛,从而影响和改变社会政治进程[18]。
“9·11”以来,恐怖主义甚嚣尘上,从纽约的飞机炸弹到莫斯科地铁自杀性袭击、马德里火车站系列爆炸、伦敦的地铁和公交车自杀性袭击,公共安全威胁与交通运输始终联系紧密。
究其原因,“运输系统不但容易接近,也因为它本来就属于公众,所以能够产生巨大破坏力……再加上它是封闭空间,不仅炸弹的碎片,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也会造成伤亡”。
值得注意的是,恐怖主义分子不但利用飞机,还把注意力转向了火车、地铁、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
这些决定了公共安全威胁将对交通运输发展的战略方向产生巨大影响。
理性剖析公共安全威胁对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的影响,进而适时对公共安全威胁造成的交通运输发展变向进行纠偏,是十分必要的。
1.公共安全威胁将使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化受阻可持续交通运输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倡导“公交优先”的原则,而新的恐怖袭击却把矛头对准了公交系统。
恐怖主义的这一转向,必然会影响出行者对公交系统的需求,进而阻滞可持续交通运输的发展进程。
从需求层次分析,生命安全需求是出行者的第一层需求,第二层次需求才是快捷、舒适的出行需求。
公共安全威胁直接关系到出行者第一层次的需求;同时,由于安检等措施的实施也影响了公交系统的快捷性。
所以,公共安全威胁会降低出行者对公交系统的需求。
由于生命安全需求是一个刚性需求,通过经济手段很难调节,很多基于可持续的交通政策在公共安全威胁下会失效。
例如,对私家车实施拥挤费政策的目的是通过经济手段来调节私家车的数量,但当公交系统面临更大的恐怖威胁时,很多私家车车主会为了自身的人身安全,选择付拥挤费而以私家车出行。
同样,一个对交通规划影响的例子:TOD规划的基础是不变的公交需求,公共安全威胁则改变了这个基础,直接的后果是公交线路运能空置、其他交通方式增加,必然会带来交通拥堵等弊端,使得规划的初衷变为泡影。
2.公共安全威胁会加重交通领域的社会不公,使民主化进程放缓在面对恐怖威胁时,有能力选择其他交通方式的人往往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群体。
广大的社会基层群众是公交系统的使用主体,他们即使在面对公交系统的恐怖威胁,也只能无奈地选择公交系统。
恐怖袭击造成的人员伤亡者,主要还是公交系统内的穷人。
最后的结果是,穷人们不但要承担富人们带来的交通负面影响的损失,而且还要在恐怖袭击时成为公共安全威胁的牺牲品。
穷人不但付出了健康和时间,甚至还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是一种更大的社会不公。
现今世界,公共安全威胁已经不单纯是犯罪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美英等国甚至把反恐作为国家安全的头等大事。
为了实现反恐的目标,需要强力的国家机器。
在交通运输系统的反恐行动中,国家机器的强力也无处不在。
民主和政府的强力控制永远是一对矛盾,在反恐引发的交通运输系统的强力控制下,交通运输的民主化进程会放缓。
3.公共安全威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交通运输的一体化和智能化反恐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的统一协调。
作为社会反恐系统的一部分,交通运输部门的反恐需要国家各个安全保障部门和各个交通运输管理、运营机构的统一和协调。
在反恐的条件下,这种统一和协调带有强制的色彩。
正是这种强力作用,使得交通运输一体化原有的一些阻力被克服,从而加速交通运输系统一体化。
恐怖袭击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要想实现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引入高科技、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是必要的物质基础。
为了避免恐怖袭击,实现交通系统的安全,交通智能化的视频监视、扫描等传统系统添加了新兴技术,例如,最近美国宣布,为了避免恐怖袭击,该国所有的轨道公共运输系统都将安装高科技的探测设备。
当然,简单的硬件增加并不是智能化,但确实为发展智能化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撑。
三、对策及建议1.正确认识公共安全威胁对交通运输产生的影响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公共安全威胁将长期存在,其对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将是长期的。
公共安全威胁长期的、巨大的影响,会使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发生偏差或者迟滞。
如前所述,公共安全威胁的影响不但体现在宏观方面,更表现为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各种具体影响。
正视宏、微观的各种影响并实施相应的对策,才能够按照既定的战略目标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
2.把公共安全威胁作为重要的影响因子来制定政策和实施规划为了应对公共安全威胁对交通运输的长期的、巨大的影响,实现交通运输可持续和社会公平的战略目标,需要对现有的交通政策制定和规划方法进行调整。
政策上,如何应对公共安全威胁所带来非公交出行的刚性需求,出台切实有效的经济和行政调节政策将成为关键。
规划上,则必须把公共安全威胁作为一个重要约束条件,做出更符合可持续化和人性化的科学规划。
3.加强应对公共安全威胁立法,贯彻交通民主化为了避免国家机器在反恐过程中滥用权力,加强应对公共安全威胁的立法工作十分必要。
通过法律制度,可以规范国家机器在交通运输面临公共安全威胁时的地位和作用,规范其行为;同时,也为民主决策应对公共安全威胁建立必要的原则和程序。
4.抓住契机,促进交通的一体化和智能化反恐给公交系统带来了部门的强力协调和硬件的科技升级,利用好这一契机,可以促使交通一体化和智能化上一个台阶。
通过交通的一体化和智能化,也可以增强交通运输系统应对恐怖袭击的能力。
刘峰涛东华大学管理学院参考文献:[1] Edward, A. One Life at a Time, Please[M]. New York: Henry Holt. 1988.[2] OECD-EST.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Transport (EST). Developed by the OECD Working Group on Transport on behalf of OECD Member countries and presented at the EST conference in Vienna. Paris: OECD. 2000.[3] Baeten G. The tragedy of the highway: Empowerment, disempowerment and the politics of sustainability discourses and practices (sustainable transport and equity)[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000,8 (1): 69-86.[4] World Bank. Sustainable Transport.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1996.[5] 汪舒明.“9·11”后国际恐怖主义的新特征、新趋势[J]. 世界经济研究,2004,11: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