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浅论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调查
浅论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调查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是指受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通过各种的途径和方式,按照一定的程序,参与与其环境效益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活动,使制定规划或者审批建设项目的决策活动符合广大公众的利益[1]。
公众参与实质上是项目方通过环评工作同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其目的是使项目能被公众所接受、所肯定,并提高项目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指出:“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的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同时要求除国家规定的需要保密的建设项目外,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它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可见,环评法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强制性要求执行公众参与。
作者负责过多个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调查工作,现将公众参调查方法及应注意要点予以总结。
一、公众参与调查方法水利水电工程由于工程占地多、淹没面积大,项目施工及运行影响涉及范围大,项目造成的环境方面不利影响涉及的单位与人口较多,公众参与调查过程中以项目所在地环保部门等政府部门、乡镇政府、村委会、受影响单位、受影响个人等为主要调查对象,同时吸纳其它感兴趣团体、单位及个人参与,并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采取不同的调查方式。
(1)上门访问对于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环保部门、水利部门等政府职能部门,这些单位均参与项目的管理,熟悉项目区具体情况,对项目造成的环境方面的影响较有预见性,通过对这些部门的访问可以了解到项目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时获得各部门关于环境保护措施的实用意见,公众参与中通常对这些部门采用上门访问,了解各部门对项目的看法、建议及要求,并请出具书面意见。
(2)座谈会某些水利水电项目涉及范围很大,如沅水安江电站涉及10乡镇(街道办事处)45个村(居委会),如果采取逐一上门访问的方式进行调查,则公众参与调查工作量大,所需调查工作周期长。
浅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浅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摘要:公众参与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公众参与的目的及作用的分析,阐述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对公众参与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2003年9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首创性的对公众参与做出明确规定,保障了公众的合法环境权益。
本文就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中的应用及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强化公众参与的对策及建议。
一、公众参与的涵义环评中的公众参与是项目方或者环评工作组同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其目的是使项目能够被公众充分认可,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对公众利益构成危害或威胁,以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公众参与过程体现了环境评价工作和有关部门对公众利益和权力(如居住权)的尊重,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二、公众参与的目的1.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吸引公众主动参与环保工作公众参与环评,能提高公众的集体环境意识,调动公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转变环保只是政府部门职责的概念,形成全民参与环保、关注环保的社会氛围。
2.增强项目合理性,建立公众对项目的信任度和支持度在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前,征询公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可协助项目方或环评工作组更全面的评估项目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增强项目的环境合理性,获得更广泛的信任和支持。
3.评估难以用货币形式表达的环境资源价值目前,对环境资源价值的估价比较困难,特别是涉及自然景观、文化遗产等社会属性较强的问题,以及潜在的长期的影响等方面,但当地居民对其却可能会有深刻的认识,通过公众参与可评估出这些资源的价值。
三、公众参与的作用1.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法定权利。
公布环境信息是体现公众环境权益的重要内容。
生活在环评项目周围的公众是项目产生的环境问题的直接受害者,有权利充分了解项目对自身居住环境的影响状况,对项目的可行性最有发言权。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是指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遵循一定的程序.参与与其环境权益有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活动.使制定规划或者审批建设项目的决策活动符合广大公众的利益。
①一、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发展历程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最早出现于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1969)。
该法提出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听取受影响者的意见。
90年代初.我国开始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推行公众参与.最早先是在世行和亚行贷款项目中实施。
1993年由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供于加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首次对公众参与提出明确要求:。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书)应设专门章节予以表述.使可髓受影响的公众或社会团体的利益得到考虑和补偿。
《通知)中提出的。
公众参与。
包括听取项目所在地(区、县)人民代表、政协委员、群众圃体、学术团体或居委会、村委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瑗日所在地(区.县)人大、政协或群众团体,应征询受影响地区公众的意见。
公众参与也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律的一项基本规定。
1996年,在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第13条中,规定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有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
随后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也有了相同规定。
1螂年国务院通过的健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也规定了建设项目应当听取所在她的单位和居民意见。
在环评法出台之前,由于缺乏具体的法律规定,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广瑟性和深度还处于较低水平。
建设项目建设前一般不向大众公布.也无听证会形式。
报告书不公开,只在环评过程中通过发放问卷、个别走访收集公众意见,并且将专家意见、地方意见也视为公众意见。
因此,公众参与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2∞3年9月1日颁布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则顺应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了公众参与制度。
在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程序和时机作了相应的规定。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公众参与
2列举公 众 参 与过程 中存 在的 问题
2.3.2团体意见缺乏广泛性
在 团体调查 中 ,出现个别代表或领导 的意见替代 了集体 的意
2.1某化 工项 目环境影 响评价公众参与 问题
见 ,其 收集意见缺乏广泛代表性。
某化 工企业新建 一条生 产线 ,主要原材 料有 己二 酸等 ,产 品 2.3.3产生 “邻 避心理 ”
该河流 主要 途经农村地 区 ,大部分居 民外 出工作 ,留守居 民
以老年人 和儿童居多 ,而儿童不 具备法律行 为能力 ,不 可以参加
环评公 众参 与 ,导致调查的力度不 足。
2.2.4沟通存在障碍
1前 言
由于途 经区域 的封 闭性 ,居民受到 的教育程度 有限 ,只会通
过方言进行交流 ,导致沟通存 在偏 差 ,公众意愿没有被完全理解 。
更 多关心 的是 自身的经济利益 ,如拆 迁补偿费用 、环境 补偿费用 、 愿 ,提出科学合理 的意见和建议 。 是否提供就业等 问题 。而可能受项 目影响较小或不受 项 目影响的 3.2加大环保社会 团体在公众参 与中的积极作 用 ,增强公众参与
民众则采取事不关 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参 与意识不强 。
浅析环境影 响评价过程 中的公 众参与
胡 恒 星 (鄂州 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湖北鄂州 436000)
该 项工作涵盖范 围广 、内容 多 ,工作量较 大 ,为 了使工作快捷
简便 ,仅采取 了现场 问卷调查 ,且 问卷设置过 于简便 ,难 以深层发
掘民众 的意见 。
2.2.3公众 参与力度不足
性不 强 ,调查结果的可信度不能得 到充分 的保证 。
建议从 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论环境影响评价与公众参与的关系
论环境影响评价与公众参与的关系摘要:到底为什么公众要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中来?其根本目的是试图影响利益朝着自己向往的方向进行分配。
公众参与环境评价的过程归根究底就是公众影响环境评价决策并试图取得一定影响力的一个过程。
关键词: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意识1 前言现如今,随着国家法则规范的更加明确以及公众意识的更加深入,在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当中,公众参与已经成为了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将公众参与的重要思想充分融入到环境影响评价内,可以有效地提高评价的准确度,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环境质量。
2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2.1 公众参与概念“公众参与”指的是社会群众、社会组织、单位或个人作为主体,在其权利义务范围内有目的的社会行动。
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有其特殊的含义,重点要强调的是一种双向的交流,也就是公众与环境影响评价单位之间的交流。
目前,我国已经明文规定将公众参与融入到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当中。
以上是狭义的概念,世界银行针对公众参与给予了公众广义的概念包括:(1)处在项目的范围之内或者处在项目能够产生影响的范围之内的人群,主要包括:预期要获得收益的人、承担风险的团体以及利益相关团体。
他们是直接受到影响的人群。
(2)国家和省政府的代表、地方机构、地方官员、私有行业代表等。
他们是受影响团体的公共代表。
(3)其他一些热衷于此的团体包括群众团体以及学术团体等等。
公众参与现如今已经是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
无论是环评单位、环保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或是受到以及可能会受到建设项目影响的公众、相关领域的专家、相关组织和团体、新闻媒体等等有关的群体,都可以根据建设项目将会产生或者可能会产生的环境影响在项目开发建设的过程当中,进行一种双向的交流。
在参与政府进行环境管理决策权力的同时,能够更有效的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
2.2 环境影响评价概念“环境影响评价”指的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简称环评制度)是指可能对环境有影响的规划和建设项目,在其兴建之前,对其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环评报告,并按照法定程序经环境行政机关进行审批的法律制度,它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和严格的管理制度,截至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
1公众参与概念公众具有环境权,即公民对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所享有的权利,它包括优良环境享有权(即公民有要求享受优良环境的权利)和恶化环境拒绝权(即公民有拒绝恶化环境的权利)。
公众参与是指以社会群众、社会组织、个人行为或单位为主体,在其权利、义务范围内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社会行动[1]。
让公众参与到项目开发、项目建设、项目环评过程中来是公众环境权的真正体现。
通过公众参与来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社会、对居民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从而减少居民投诉,保证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使项目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按照一定的程序,参与其环境效益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活动,使制定规划或建设项目的决策活动符合最广大公众的利益。
实质上是项目方通过环评工作同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信息交流,使项目被公众充分认可,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它特别强调的是项目方同公众之间联系、交流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它是一种从源头上解决利益双方矛盾纠纷的方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国于2006年2月14日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这一制度的建立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公众环境权益的尊重,赋予了公众参与环评的形式与途径。
现阶段,环评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方式主要是,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或受委托的环评机构采用公开相关的环评信息、征求公众意见、举办环评报告专家评审会等方式使地方政府、专家学者、相关单位、当地居民等参与到规划项目、建设项目的环评过程中,以此来提高环评决策的全面性和科学性[2]。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公众参与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公众参与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
而环境影响评价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
而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公众参与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入手,浅析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针对某一规划或项目建设前,对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评估的过程,以确定其环境可持续性,提出环境保护措施,并为决策制定提供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估实质上是对环境进行风险评估,目的在于保护环境,提高环境质量。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公众参与是指主管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通过召开听证会,让公众就项目在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环境保护措施、环境管理计划及环境监测方案等提出意见或建议并进行交流的一种社会参与方式。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反映公众利益的途径,它可以促进民主和透明,保护公众权益,提高决策公正性和可接受性,有利于建立科学完备、公正合理的环境决策。
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有以下几个优点:一、积极主动地发声。
在公众参与的过程中,公众能够积极主动地发声,对方案的制定、环境评价结果等关键环节都可以充分提出建议和意见。
这些建议和意见充分反映了公众群体的期望和利益,可以为最终的决策提供充分的信息。
二、参与决策。
公众参与能够使人民知情权和参与权得到保障,能够充分表达公众利益和关注点,有助于公众和决策层之间的沟通,形成共识。
这样一来,决策公正性和决策的可接受性都得到了充分保障。
三、增加透明度。
公众参与可以增加决策的透明度,使得信息公开的程度更加全面,公众更能够权威地了解决策形成的各个方面,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四、提高决策质量。
通过公众参与,大众能够对环境影响的评估过程进行监督,并提出改进意见,这有助于提高决策质量,保障公众的安全和利益。
需要注意的是,公众参与虽然有很多好处,但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例如:公众参与缺乏广泛和有效的社会组织、参与氛围不宽松、公众参与方式单一等。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摘要】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当今世界各国都极其重视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建设。
[1]只有正确认识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性,才能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制度。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建设近日,昆明部分市民走上街头抗议px项目,体现出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热情,也反映出我国工程项目的建设往往对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这一环节不甚注重。
当代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的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在享受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丰富物质享受的同时,又在感叹我们周围生态的恶化。
资源的枯竭,生态的破坏,这些环境危机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瓶颈。
如何确保公民正确行使公共参与的权利,是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公众参与环境评价的历史背景由于环境污染损害是通过环境的污染而导致公民生命健康权和财产权受到损害,因此,西方学者提出了公民环境权作为基本人权——生存权的派生权利的理论。
他们认为“每一个公民都有在良好环境下生活的权利,公民的环境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应该在法律上得到确认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在这种对环境权的呼吁下,一些国家以及国际组织均相应地将“环境权”写进环境法律之中,公众参与的原则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2]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在70年代末就将公众参与纳入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
[3]1973年,我国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了“……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三十二字方针,就把鼓励公众自觉参与环境保护提到显著的位置上来。
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的权利”,这表明中国公众有参与环境管理的权利。
在1996年人大常委修改并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十三条中新增加一款内容:“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有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明确规定了在环保领域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实行公众参与的合法性和必要性。
试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公众参与
设项 目的环境影 响评价 工作 之中。
境影 响评估 中公众参与 的意见信息进行合理有效 的处理 , 从而影 响了环境影响评估 中公众参与的效果 。
1环境 影 响评 价 工作 中公 众参 与的 主要 形式
根据相关规范文件 的规定 , 环境影 响评估 工作 中公众参与 的 主要 形式有问卷调查 、 座谈会 、 论证会 、 听证会等 。
l 国经济建设 和环境保 护的和谐发展 具有重要 的意 义, 本文 l 概 念、 形式和现状 等角度 . 对我 国环境 影响评 价 中的公 众
l 参 与工作进行介 绍和讨论 。
在参加人 数的 7 0 %以上 , 并且每一个居 民点或者单位 都必 须至少 I 主要 从 当前 我 国环境影 响评 价工作 中的公 众参与 的相 关 【 派出一名代表。
环境影 响评价 中的公众参 与是环境 评估单 位或项 目主办方 积 极 性 。 对公众 意见的信息处理不 当, 是由于环境影响评估 中的公众 与公 众之间 的双 向交流 途径 , 是在项 目的立 项阶段或者前期 的准 参 与工作起步较 晚 , 有 关部 门还缺乏相关 的工作经 验 , 不 能对环 备工 作 中的重要工作事项 。 目前 , 我 国已经将公 众参与纳入到建
响范围内的个 人和单位 的代 表数量必须在参加人数 的 6 0 %以上。 发展 。
论证会 的参与人 员包括受 项 目影 响的个人 和单位 中具有相 参 考 文 献 : [ 1 ] 黄玉茹 , 毛艳 丽. 专项规划 环境影 响评 估公众参 与方法探讨 [ J 】 . 关 专业知识 的代表 、相关的专家以及其他关注项 目的专 家等 , 参
3结 束 语
公 众 的参 与是在我 国环境影 响评价工作 中十分重要 的组成
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
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建设项目或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利益相关者参与决策的一种重要制度,在全球广泛采用。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制度已实施多年,以上海为例,公众参与度比过去更加充分,形式主义问题有所改善,政府角色也在发生积极正面的转变。
然而,仍有一些方面不甚理想,如公众对参与方式、参与程度、公示知晓度、报告可信度等仍有微词,有时甚至发生群体性事件,另外公众意见在环评报告及决策中的采纳度尚无充分保障。
为此,如何进一步完善上海乃至全国的环评公众参与制度值得深入探讨。
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内涵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是为了分析一个项目建成后或规划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是在建设项目、区域开发、专项规划等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向公众公示相关信息并征求公众意见的做法。
从全球来看,环评公众参与一般由政府环保等部门指导监督,由项目建设、规划单位或环评单位组织发起,由可能受影响的公众甚至不受影响的公众及其委托的相关专家或组织进行参与,发生利益冲突时还可能需要司法等部门介入仲裁。
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能实现多赢的效果:第一,政府经济和环保等相关部门决策更加周到合理;第二,项目建设者或规划制定者的原有方案得到反馈和完善,经充分公众参与后的新方案,其合理性和执行顺畅度大大提高;第三,公众与相关环保组织对项目的了解程度、信任度以及自身的参与感、责任感、环保意识均得到提升。
可见,公众参与能克服市场和政府调节的缺陷,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上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现状与国内许多省市一样,上海经历了环评公众参与的起步期,但距完全达到上述多赢的状态还有不少路要走。
(一)国家及上海相关法规政策的发展上海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主要是基于国家法律法规,因此有必要先对国家要求进行说明。
1.国家法律法规我国作为最早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吸收借鉴了西方国家(美国、加拿大等)的制度经验,但相对于这些国家来说,我国在公众参与方面的制度保障和具体实践仍较薄弱。
浅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完善 , 鉴 于此 , 文对公众 参与 制度 的相 关 内容进 行 了简要 的分析 。 有 本 关键词 环境 影响评 价 公 众参 与 制度
中图分 类号 : 9 0 D 2. 0 文 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9o 9 (o 90 -3 ・2 10 - 5 22 0 )50 8 0
我 国吸 收 国 外经 验 , 合 我 国实 际 , 2 结 于 0世 纪 7 O年 代 末 开始 实
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9 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后, 17 环境影响
行 的具体程序予 以具体说明 , 使得现实 中无法操作 ; 环境影响评价 《
评价的概念 引入我国, 首先在环境质量评价方面开展了工作。9 9年, 法 》 就 公众 评 论 期 限作 出规 定 , 种 做 法 根 本不 利 于 公 众 充 分的 表 17 未 此
、
环境 影 响 评 价 制度 在 国 际 国 内 的发 展历 程 与 现状
( ) 际方 面 一 国
环境 影响评价制度于 2 O世纪 6 O年代末首创于美国, 美国 16 众民主权利和环境基本权利 的实现, 99 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 改善和经济 年《 圈家环境政策法》 中把环境影响评价作为联邦政府在环境管理 中
公众 参 与是 指 项 目方 通过 环 评 工作 同 公众 之 间 的一 环 境 影 响评 价 是 指 对 规划 和 建 设 项 目实 施 后 可能 造 成 的环 境 影 评 价 的层 面 分析 ,
响进行分析、 预测和评估, 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 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 措施 , 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 与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具有预测性和综合
浅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浅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作者:孔慈明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第04期摘要:本文以某市工业发展规划为例论述了规划环评中公众参与的依据、大纲编制阶段的公众参与、规划环评报告书草案编制完成后的公众参与以及规划环评公众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关键词:规划环评;公众参与;环境中图分类号:TB491 文献标识码:A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正式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以法律形式进行了明确,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公众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公众参与在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国务院为加强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于2009年8月12日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条例中也规定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开展公众参与工作。
本文以《某市工业产业发展规划(2009年-2015年)环境影响报告书》为例浅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1 规划环评中公众参与的依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中对专项规划环评公众参与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要求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应当在该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
但是,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除外。
编制机关应当认真考虑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并应当在报送审查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附具对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这些规定只是对专项规划公众参与的一个基本要求。
2006年2月14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为进一步推进和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活动中的公众参与,制定并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具体明确了公众参与的步骤、方法、方式、范围、时限、环境信息的公开内容、公众意见的征询和处理等,确保了公众的环境知情权、调动了参与环境决策的积极性,为环境管理部门科学、可观决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何规范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
如何规范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是一种评估项目或政策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的程序。
公众参与是EIA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助于确保环境决策的透明、公正与合理。
然而,在实践中,公众参与存在一些问题,如参与难度大、信息不对称、决策结果不能充分反映公众意见等。
因此,为了有效规范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以下从改善参与机制、提高参与效果和加强参与意识三个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一、改善参与机制1. 明确参与对象和范围。
在EIA过程中,明确哪些群体或个人属于参与对象,并将参与范围界定清楚,以避免范围过于宽泛或过于狭窄。
2. 提供参与机会。
通过建立公众参与平台、组织公众听证会或座谈会等方式,为公众提供有效参与的机会,并确保公众可以充分了解项目或政策内容。
3. 加强参与信息的公开透明。
将EIA报告、环评公告等重要文件公开,确保公众能够获取准确、全面的信息,避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二、提高参与效果1. 提供参与的技术支持。
为公众提供相关培训和资讯,使其能够了解相关知识、方法和工具,有能力就项目或政策的环境影响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分析。
2. 强化参与意见的反馈机制。
建立健全的反馈机制,及时向公众反馈其参与意见的处理结果,使公众对参与的意义和价值有所认知,并增强其参与的主动性。
3. 鼓励多元化的参与形式和渠道。
除了传统的面对面参与形式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进行在线意见征集,吸引更多不同群体的参与。
三、加强参与意识1.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通过开展环保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关注度,使其意识到参与EIA对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增强公众的参与能力。
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培训和活动,提高其参与EIA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3. 加强公众间的交流合作。
组织一些环境保护交流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公众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共识,共同参与环境决策过程。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公众参与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摘要: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公众参与,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促进环评文件的完善,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提高项目方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最终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本文结合有关法规及实践活动,综合分析公众参与的实施流程,为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相关内容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实施Abstract: Public particip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ctivities. Through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enhance public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IA documents for policy-maker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decision making, project parties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ultimately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practic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to provide some ideas for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process.Keywords: public participatio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the implementation前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正式确立了公民对建设项目的知情权,对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当中给予了法律保障。
浅论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方法和意义
霆塑。
堡凰。
浅论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方法和意义吴德芳陈春飞(河南源通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河南开封475000)脯翔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有了公众得参与,比较容易被公众充分的认可和接受,进而可以取得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本文就公众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方法和意义方面进行简单的探讨。
崩;键词1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意识一、公众参与的概念在环境影晴评价中,公众参与指项目方或者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组同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制作、审查和事后监督,它的目的就是能够使项目被公众充分认可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尽量减:》对公众的危害,最终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提高项目的合理性,总之它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行为。
在建设项目实施前,进行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重要的环境污染预防措施,也是进行环境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
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环保意识的普遍增强,再就是在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各种环境污染造成生命财产安全背景下,是人们对环境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切身体会。
环境的最终受害和受益主体,对环境因素了解较彻底的都是公众,他们是最具有发言权的,所以在项目实施中必须有公众的参与,关注他们的感受。
二、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主要方法直到现在,我国有关部门对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方法并没有作统一的规定,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公众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
(一)公众问卷调查公众问卷调查主要是在环境影响评价期间,采取随机走访和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来了解项目所在地公众对拟建项目的基本态度和要求,以此来增加公众对拟建项目的了解,支持和配合,使此项目的规划设计和环保措施更加完善和合理。
然后对公众所反映的问题和问卷调查中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当然要十分注意随机走访和调查问卷发放期间走i方^群的代表性和普通性,尤其要注意性别比例,另外对他们的职业特点和受教育程度也应特别注意,还有就是调查问卷问题的设置也应注意问题的代表性,设计应全面,内容细致,提出的书面问题应便于回答,便于分析统计,便于回收确保较高的问卷回收率,最终确保问卷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问卷的格式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有所区别。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实施与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实施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EIA)是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工具,旨在评估规划和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然而,仅依靠专家和政府的意见并不能充分反映公众利益,因此,公众参与成为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讨论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实施与管理。
一、背景介绍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是指将公众纳入到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使其能够对项目的环境影响提出意见和建议,确保项目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公众参与的目的是增加决策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提高环境治理的公正性和效果。
二、公众参与的重要性1. 促进知情权的实现:公众参与使公民能够了解项目的环境影响和可能带来的风险。
这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2. 增加项目的社会可接受性:公众参与可以帮助项目方更好地了解公众需求和担忧,引入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提高项目的社会可接受性。
3. 引入多元化的观点:公众参与能够吸纳不同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观点,减少决策过程中的偏见和不公正性,从而实现更全面、全面、全面的决策。
4. 提高决策的可持续性:公众参与能够确保项目的决策过程更加透明和可持续。
大量的公众参与可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三、公众参与的实施与管理1. 信息公开:确保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划、评估结果等信息对公众开放。
信息应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多种形式向公众传达,以便公众理解和参与评价。
2. 确定参与范围:在项目决策流程中明确公众参与的范围和参与的方式。
可以通过公众听证会、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3. 公众意见采纳:项目方应认真倾听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在项目计划中加以考虑和采纳。
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应得到合理的回应,保证公众参与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4. 建立监督机制:建立监督机制,监督项目方的决策和实施过程,确保公众参与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监督机制应由独立的组织或专门的机构来负责,确保公众的权益得到保障。
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
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也慢慢的在世界各国确立起来。
公众基于环境权和外部性理论有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权利,而且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了一定的发展,相应的法律法规也已经出台,但公众参与环评的程度和影响还不大,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的现状,决定了其中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标签: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环境权1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1.1 环境权理念的提出环境权是社会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公民要求其所置环境资源具有基本生态功能的权利。
环境权的提出和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第21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1966)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指出了公民环境权的部分内涵。
紧接着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萨克斯教授提出“环境公共财产论”、“环境公共委托论”,于是有人便在“公共财产论”和“公共委托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权的观点,认为每一个公民都有在良好环境下生活的权利,公民的环境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应该在法律上得到确认和保护。
公民环境权,即公民对于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所享有的一系列权利,它既是一项实体性权利,又是一项程序性权利。
从实体权利方面看,它包括:①优良环境享有权,即公民有要求享受优良环境的权利;②恶化环境拒绝权,即公民有拒绝恶化环境的权利。
程序性环境权是实体性环境权的重要保障,同时环境问题自身的专业性、技术性等特质也需要程序性环境权与之契合。
作为程序性的环境权,其基本内涵在于公众参与国家的环境决策和权利受到侵害时的救济。
公众参与环境决策权的具体内容主要有环境知情权、环境立法和行政执法参与权以及环境诉讼权等。
公民环境权是一项社会权利也是人权的一部分,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一项基本权利,公众参与环评则是其环境权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环评中,只有让公众参与到与其自身关系密切的环评工作中,使其权利真正的得到实现,环评工作的开展才能顺利。
浅谈环境规划中的公众参与(1)
浅谈环境规划中的公众参与黄莉敏(福州大学法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2)摘 要 环境规划是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环境规划的整个过程中公众参与是非常重要的。
论述环境规划中公众参与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公众参与的途径及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环境规划 公众参与 措施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064(2005)03-0064-03 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对一定时期内环境资源目标和措施所作出的规定,是对环境资源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行动方案,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跨世纪宏伟目标的确立及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我国的环境规划面临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必须进一步完善环境规划理论,丰富环境规划内容,采取新的方法和手段,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有效地管理资源,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跨世纪的宏伟蓝图。
由于环境规划涉及面较广,本文就选择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公众参与,进行讨论。
1 公众参与的概念所谓公众,指的是政府为之服务的主体群众,参与指关心或参加某种过程或活动。
所谓公众参与,指的是公众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建设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当然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就是公众享有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参与权。
我们提倡公众参与,是因为中国发展观与执政观的不断进步,是因为中国民主法制与政治文明的逐步成熟。
环境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是指在环境规划过程中,公民有权通过一定的途径参与一切与其利益相关的活动,使得该活动符合公众的切身利益。
不同的国家,由于其国情、职能及工作需要的不同,因而他们与公众的交流方式也不同。
但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应加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交流,相互借鉴,只有这样,才能将环境规划制定的更完善。
2 公众参与环境规划的作用(1)公众参与环境规划能增加公众对环境规划的了解。
如果把环境规划视为一项“产品”,那么公众就是该项“产品”的最终“用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 献标 识码 : A
2 0 0 2 年1 O 月2 8 1 3 第 九届全 国人 民代 表大会 常务 委员会第三 十次会议通 过 了《 中 华人 民共 和国环境影 响评价法 》 ,正 式将规 划环境影 响评 价 、 公 众参与 以法律形式 进行 了 明确 , 随着 社会 的进 步发展 , 公众 的环 保 意识逐渐增强 , 公众 参与在我 国环境影 响评 价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 国务院为加强对规 划的环 境影 响评 价工作 ,提 高规划 的科 学 性, 从 源头上 预防环境污染 和生态破 坏 , 促 进经 济 、社会 和环 境 的全面协 调 可持续 发 展 ,于 2 0 0 9 年8 月1 2日 第7 6 次常务会 议 通过了《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 条例中也 规定 了规划 环境影 响评 价必 须开展 公众 参 与工作 。本 文 以 《 某市 工业产 业发 展规 划 ( 2 0 0 9 年一 2 0 1 5 年) 环境影 响报告 书》 为例 浅 议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中的公众参与 。 1规划环评 中公众参与 的依据 在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环境影 响评 价法》 及《 规 划环境 影 响评价 条例 》 中对专 项规 划 环评 公众参 与都做 了明确 的规定 , 要求专 项 规划 的编制 机关对 可能 造成 不 良环 境影 响 并 直接涉及公 众环境权益 的规 划 , 应 当在该 规划草案报送 审批前 , 举行 论证会 、 听证会 , 或者采 取其 他形 式 , 征求 有关 单位 、 专家 和 公众对环境影 响报告书草 案的意见 。但是 , 国家规定需要 保密 的情形 除外 。 编制机 关 应当认真考虑 有关单位 、 专家 和公众对 环境 影响报告 书草 案的意见 , 并应 当在报送 审查 的环境 影响 报告 书 中附具对 意见采 纳或 者 不采纳 的说 明 , 这 些规定只是 对专项 规划公 众参与 的一个基本要求 。2 0 0 6 年2 月1 4日 国家环 境保 护总 局为进 一步 推进 和规 范环 境影响评价 活动中的公众 参与 , 制定并 发布 了《 环境影 响评价公众参 与暂行 办法》 , 具体 明确 了公众 参与 的步 骤 、 方法、 方式 、 范围、 时限、 环境信 息 的公开 内容 、 公众 意见 的征 询和处理等 ,确保 了公众 的环境知情 权 、 调 动 了参 与环 境决策 的积极 性 , 为环境 管理部 门科学 、 可观决策奠定 了坚实 的基础 。 2规划环评大 纲编制 中的公 众参与 《 某 市工 业 产 业 发 展 规 划 ( 2 0 0 9年 一 2 0 1 5 年) 环境影响报告 书》 编制 之初 , 课题组 为保 证该 规划 环评报 告书 的质量 , 按 照《 规 划环境 影响评价 技术导 则 ( 试行 ) 》 H J 厂 r 1 3 0 — 2 0 0 3 的要求编制 了规划 环评最 终形成 了会 议纪要 , 环评课 题组按照会议 纪要对 该规划 环评大 纲进 行了修改 、 对章 节负责环 评人员
生 态与环 境 工程
Ch i n a Ne w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a n d P r o d uc t s
2 Q
: Q 2 ( )
浅 议 规 划 环 境 影 响评 价 中 的公 众 究所, 云南 曲靖 6 5 5 0 0 0 )
划环评 公众 参 与的方 法是 专家 咨询会 议 和 发放公众参 与调查表两种 形式 , 大 纲编制完 成后请 示负 责规划 环评 报 告书 审查 的环境 保护主管部 门组 织专家 咨询会议 , 会 议邀请 了规划 所涉 及 的县市 区环境 保护 主管 部 门 负责环境影 响评 价工作 的管理人 员 、 规划编 制部 门人 员 和 规划 环 评 专家 共 计 2 0 人 参 加, 专 家按照导则 的要求对大 纲 的内容进行 了审查 ,并对章 节负责 的环评人员 从技术 、 经验 、 能力 等方 面进行 了评估 , 咨询 会议 涉 及 的各 县市 区环境 保护 主管 部 门发放 了公 示 材料 , 请 他们帮 助在各 自的网站或用 其他 方 式进行公示 、 宣传 , 公示材 料包含 : 规 划环 评 的名称及概要 ; 规 划编制单 位 的名称 和联 系方式 ; 承担规划评 价工作 的环境影 响评价 机 构的名称和联 系方式 ; 规划 环境影 响评价 的工作 程序和 主要工作 内容 ; 征求公众 意见 的主要 事项 ; 公众提 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3规 划环评 报告 书草 案编 制 中的公 众 参 与 在该 规划环评报 告书草案编制 完成后 , 公 众参 与工作 采用 了专 家咨 询会议 和 发放 公众参 与调查 表两种形式 。 3 . 1公众参与调查 的内容 规 划环评 公众 参与 调查 的 内容 跟 建设 项 目环评公众参 与调查 内容 有所不 同 , 建设 项 目环 评公众 参 与主要 针对具 体项 目特点 而言 , 较微观 , 而规 划环 评公众 参与 应结 合 规 划 的宏观 性和规 划环 评报 告书 草案 所要 咨询的具体 内容 来制定 。在 《 某市工业 产业 发展规 划 ( 2 0 0 9 年一 2 0 1 5 年) 环 境影 响 报告 书》 中公众参 与调查 内容为 :
摘 要: 本文 以某市 工业发 展规 划 为例 论述 了规 划环 评 中公 众参 与 的依据 、 大纲编 制 阶段 的公 众参 与 、 规 划环 评报 告 书草 案 编 制 完成后 的公 众参 与 以及 规划 环评 公 众参 与 中存 在 的 问题 和 建议 。 关键 词 : 规 划环评 ; 公 众参 与 ; 环 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