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胎瓷是瓷中珍宝(图)

合集下载

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是什么瓷器

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是什么瓷器

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是什么瓷器景德镇瓷器以白瓷为闻名,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称,品种齐全,曾达三千多种品名。

瓷质优良,造型轻巧,装饰多样。

在装饰方面有青花、釉里红、古彩、粉彩、斗彩、新彩、釉下五彩、青花玲珑等,其中尤以青花、粉彩产品为大宗,颜色釉为名产。

釉色品种很多,有青、蓝、红、黄、黑等类。

仅红釉系统,即有钧红、郎窑红、霁红和玫瑰紫等,均用"还原焰"烧成,产品驰名世界,是称誉世界的古代陶瓷艺术杰出代表之一。

2005年04月15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景德镇瓷器”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品质特性景德镇瓷器自古以来,名扬天下。

在琳琅满目的瓷器中,最著名的有典雅素净的青花瓷,明净剔透的青花玲珑瓷,五彩缤纷的颜色釉瓷,幽静雅致的青花影青瓷,古朴清丽的古彩瓷,万紫千红的新彩瓷,明丽隽秀的窑彩瓷,别开生面的总和装饰瓷等。

这些珍贵的名瓷,被人们誉为“中华民族文化之精华”、“瓷国之瑰宝”。

品种分类玲珑瓷景德镇青花玲珑瓷是明永乐年间在镂空工艺的基础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已有500多种年间的历史。

瓷工用刀片在坯胎上镂成点点米粒状,被人们称为“米通”,又叫玲珑眼,再填入玲珑釉料,并配上青花装饰,入窑烧制而成。

它显得灵巧、明彻、透剔,特别高雅秀洁。

[5-6]青花瓷景德镇青花瓷,被人们称为“人间瑰宝”。

始创于元代,到明、清两代为高峰。

它用氧化钴料在坯胎上描绘纹样,施釉后高温一次烧成。

它蓝白相映,怡然成趣,晶莹明快,美观隽久。

[7]粉彩瓷粉彩亦称软彩,是瓷器的釉上装饰,自清康熙晚期开始,到雍正、乾隆年代,日臻完善。

其制法是:先在白胎瓷器上勾出图案轮廓,再堆填色料,在摄氏七百多度的温度下烧煅而成,颜色柔和,画工细腻工整,既有国画风味,又有浮雕感,画面充满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有以中国历史故事和神话为主的人物、有秀丽多彩的山水、有栩栩如生鸟翎毛,有工整对称的几何图案。

颜色釉瓷色釉瓷又称颜色釉瓷,是依靠釉水色彩的变化来装饰瓷器的。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1课景德镇的瓷器精选教学PPT课件2西师大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1课景德镇的瓷器精选教学PPT课件2西师大版

看看课文第3段介绍了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里的瓷器不但色彩美丽,而且品种繁多,
应有尽有。有配套的日用瓷、礼品瓷、文具 瓷,还有工艺精美的装饰瓷和小巧玲珑的旅 游瓷等。 这是一个过渡段,用“不但……而且……”这一 关联词,对第二自然段介绍色彩进行概括,同时又 引出介绍景德镇瓷器品种繁多的内容,使前后内容 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又与第1自然段“品种齐全、 色彩艳丽”相照应,所以,此过渡段“承上启下” 的作用便显而易见了。 (批注)
读一读本段,注意读出有趣和神奇来。
那个罗汉咧开大嘴Βιβλιοθήκη 笑嘻嘻的,五个顽皮的 小瓷人爬在他身上嬉戏, 真有趣!
“五子罗汉”
薄胎瓷
装饰瓷中最名贵要 数薄胎瓷了。薄胎瓷俗 称蛋壳瓷,薄似蝉翼, 亮如玻璃,轻若浮云。 对着光看去,好像彩云 追月,披露含雾,似画 中有画,静中有动。故 这种瓷的制作工艺被人 们称为“神技”。
“青花梧桐餐具”和“青花玲珑餐具” 各自都有什么特点呢?
(细心阅读,你会发现,这两种餐具有着很大 的差别。其中“青花梧桐餐具”注重山水画,所 以作者说它“恰似一幅壮观的山水画”,而青花 玲珑餐具却有着“明晰优雅的艺术特色,呈现出 玉一般质地美”,一个是靠山水画的精美来惹人 喜爱,一个却是靠独特的玉一般的质地来讨人喜 欢,真是各有千秋啊!作者为了体现瓷器餐具的 美,大量运用优美的四字词语,找出来,做上记 号吧! )
文章开头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景德镇的瓷器的 特点,在中间部分,即第2—5自然段分别详细介 绍景德镇瓷器的色彩艳丽、品种繁多。最后第6自 然段再总说景德镇瓷器为国争得荣誉,享誉国际。
让我们一起走进精美绝伦的瓷器世界。
读读第一自然段,找找具体写景德镇瓷器特点的词语? 景德镇是世界闻名的瓷都,瓷器素以“薄如纸,

导游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38

导游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38

导游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38(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7,分数:67.50)1.扬州镶嵌漆器历史悠久,其产品以______最具特色。

(分数:2.50)A.镶嵌螺钿√B.脱胎漆塑C.雕漆D.金银花丝镶嵌解析:[解析] 扬州镶嵌漆器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生产,在明朝时达到全盛,成为全国漆器的制作中心。

其产品以镶嵌螺钿最具特色,造型古朴典雅,做工精巧细致,纹样优美多姿,色彩和谐绚丽。

2.仿唐三彩的产地在______。

(分数:2.50)A.四川会理B.山东淄博C.河南洛阳√D.广西桂林解析:[解析] 唐三彩是唐代的釉陶生活用具和雕塑工艺品,多用于陪葬。

唐三彩釉色的主要成分为硅酸铅,釉色呈绿、蓝、黄、白、赭、褐等多种色彩,以黄、绿、褐等色最为常见,故得名唐三彩。

“仿唐三彩”是唐三彩的仿制品,其产地在河南洛阳,其工艺技巧艺术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3.17世纪末18世纪初与茶叶一同输往欧洲,被称为“红色瓷器”的是______。

(分数:2.50)A.粉彩瓷器B.薄胎瓷器C.颜色釉瓷器D.宜兴紫砂器√解析:[解析] 紫砂器是一种由质地细腻、含铁量高的特殊陶土制成的无釉细陶器,呈赤褐、浅黄或紫黑色。

江苏宜兴的紫砂器创始于宋代,至明清时期就已经具有了相当的知名度,享有天下“神品”之称。

其产品畅销国内外,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与茶叶一同输往欧洲,被称为“红色瓷器”。

4.丝织工艺品中最高级的织物是______。

(分数:2.50)A.云锦B.缂丝√C.苏绣D.粤绣解析:[解析] 缂丝,产于江苏省,因画面有浮雕感,近似雕刻,故又称“刻丝”,是丝织工艺品中最高级的织物,被视为“艺术珍品”。

A项,云锦可分为库锦、库缎、桩花三类,其品种有雨花锦、凹凸锦、双面锦等家具装饰锦和艺术挂屏等;C项,苏绣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以苏州刺绣研究所的镇湖刺绣最为有名;D项,粤绣是以广东省广州市为生产中心的手工丝线刺绣的总称,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一个被人忽视的古窑址——北宋时期的当阳峪窑

一个被人忽视的古窑址——北宋时期的当阳峪窑
宝 贵的实 物证据 。 1 薄胎 细瓷 在 张 先生 那 里有很 多 的细 瓷瓷 片, 是较典型的具有官窑特征的薄胎细瓷。史料记
各种工艺特色的装饰手段 、 技巧来看, 当阳峪窑在 北 宋 的 中后期 已经 形成 了生 产高 品质 细 瓷、民用 生 活用瓷、多种工艺技术、多种装饰手段齐备的陶瓷
釉 面 白度 较 差 。 北 宋 时期 的 当 阳峪 窑 ,纹 胎 技 术 已是 十分 成
熟, 并且投入 了大量生产。 所制作的器皿 中纹路有 了很漂亮的羽毛纹 ,木线纹 ,云纹等。前些年,在 当阳峪村 的古窑址附近, 当地的老乡可以挖出整筐
整 筐 的纹胎 瓷 瓷片 。
窑》 书中赞叹道: 当阳峪所烧制的 白瓷和定窑瓷很 “
片, 瓷胎呈香灰色 , 釉为豆绿色。 釉面柔和而光亮。 这样的瓷片在地下埋了千余年 , 依然那么色泽鲜艳 ,
定 的纹理 后 施釉 而成 。 白色釉 底上 出现 了深 浅 在
不 同, 粗细不一的絮丝纹理 。局部稍有晕散 , 有行 云流水 之 韵 。 理 形成 自然而 流 畅 , 富于变 幻 , 纹 又 是 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施釉装饰技法之一。
6 .宋三 彩 在 当阳峪 出土 的 宋三 彩 中 ,有许 多 造 型各 异 的瓷 枕 , 也有罐 、 、 一类 的器 物 。 碗 盆 所
令 人惊 叹 。 这 些极 其珍 贵的实 物资料对 我们研 究 当阳峪窑
均窑风格 的青瓷。装饰风格极为丰富, 制瓷的工艺
技术水 平极高 。 从当 阳峪 发现 的各 种风 格 的陶 瓷碎片 、 器皿 和
窑瓷工艺技术的沿革 , 发展轨迹 , 有着极为重要意 义。 也对我们重新评价北宋时期的当阳峪窑提供 了
以一些国外的古、 南北方向约

景德镇的瓷器PPT

景德镇的瓷器PPT
色彩
青花 、粉彩 、古彩 、彩虹釉、 祭红、豇豆红 、凤衣彩、 紫玫瑰色 茶叶末色
青花瓷
唐青花(618—907)
宋青花(960—1279)
元青花(1271—1368)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 元代的景德镇。
明清青花 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 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 的时期。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明洪武青花折枝花卉纹大盘
(对于画线词语谈感受。)
景德镇瓷器美,它为中国争得了荣誉,它蕴藏 着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凝结着劳动 人民的智慧,我们为它感到骄傲、自豪。
1学完本课,你想对景德镇的 艺人们说些什么?
2如果你有幸考入“景德镇瓷器 学院”,你最想做些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清顺治青花花鸟纹盖罐
清乾隆粉彩开光人物茶壶
粉彩钟馗醉酒像
古彩瓷 花卉瓶
彩色油洒蓝釉描金花卉纹带盖糊斗
清雍正祭红瓷碗
豇豆红小花瓶
豇豆红笔洗
茶叶末色
色彩感受:
{ } 万紫千红
色彩艳丽
眼花缭乱
五彩缤纷
日用瓷 青花梧桐餐具
青花玲珑餐具
品 装饰瓷 薄胎瓷
种 齐
礼品瓷
全 文具瓷
神技
品种繁多 应有尽有
旅游瓷
浮雕玻璃薄胎瓷碗
文具瓷
日用瓷
瓷器画
雕塑瓷
纪念瓷
艺术瓷
思考
1.景德镇瓷器的特点?
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景德镇瓷器? 色彩 品种
思考
❖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词语意思, ❖ 深入了解景德镇瓷器。 ❖ 2.利用搜集的资料,感受景德镇瓷器的美。
景德镇的瓷器曾经多次夺得 国际博览会金奖,为中国赢得 了不少的荣誉。

《景德镇的瓷器》ppt2

《景德镇的瓷器》ppt2
9、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 训。 10、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 没有胜 他的把 握。
11、一百次心动不如一次行动。 12、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 靡。 13、人生短短数十载,最要紧是证明 自己, 不是讨 好他人 。 14、世上并没有用来鼓励工作努力的 赏赐, 所有的 赏赐都 只是被 用来奖 励工作 成果的 。 15、只要我们能梦想的,我们就能实 现。 16、只要站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就是 成功。 17、诚心诚意,诚字的另一半就是成 功。 18、我终于累了,好累,好累,于是 我便爱 上了寂 静。 19、只有收获,才能检验耕耘的意义 ;只有 贡献, 方可衡 量人生 的价值 。
你看,那典雅素净的青花,色彩艳 丽的粉彩,万紫千红的古彩,五彩缤纷 的彩虹色釉和似鸡血初凝的祭红、豇豆 红、凤衣彩、紫玫瑰色、茶叶末色,真 是眼花缭乱!还有那被称为“色中之王” 的“三阳开泰”更引人注目。它乌黑发 亮的釉面上呈现出三处扁圆形的红釉, 红釉四周呈现出黄、青、绿各色光泽, 恰似三颗太阳喷薄而出,美丽极了。
52、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 有限制 你发挥 的藩篱 。 53、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54、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55、领导的速度决定团队的效率。
5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 只要后 者再向 前几步 。 57、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 开始的 。
58、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 不是一 飞就到 的,而 是他们 在同伴 誉就很 难挽回 。 59、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 会做!
45、生活犹如万花筒,喜怒哀乐,酸 甜苦辣 ,相依 相随, 无须过 于在意 ,人生 如梦看 淡一切 ,看淡 曾经的 伤痛, 好好珍 惜自己 、善待 自己。 46、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 感千难 万难。 4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 之。 48、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薄胎瓷制作过程

薄胎瓷制作过程

薄胎瓷制作过程薄胎瓷指的是瓷器中相对薄而且质地较好的器皿,是中国瓷器的一个重要品类。

它成型难度大,要求精细、稳定的工艺,因此备受琳琅满目的收藏家和储藏者青睐。

下面就是薄胎瓷的制作过程。

1. 选择原材料:传统上,薄胎瓷的原材料应该是高岭土,它的形成需要经过自然长时间的沉积、风化。

一些工匠会在高岭土中加入少量的助熔剂,以提高其成型的过程和效率。

2. 筛选原材料:将切碎的高岭土经过加水、搅拌、沉淀和筛选等工序,去除其中的杂质和过大的颗粒,以保证成品的质量和整体强度。

3. 配料:现代的薄胎瓷制作会将高岭土与其他较细的原材料一同加入,用于加强其稳定性和表现出更好的性能。

4. 磨制原材料:将配好的原材料磨成细粉末,以期望成品的整体结构更加均匀细腻。

5. 等温混料:经过精细磨细的原材料需放入窑炉进行等温混料,让混合均匀,避免结构过分大的颗粒出现,从而降低后续的成型效率。

6. 涂芯毛制成基础器形:涂芯就是涂上一层白色薄胎泥作为附着层,泥心用来构造样式和装饰,泥条把芯毛固定在泥心上,待泥心上的泥湿润后,架在釉炉上,放进炉门进行成型。

7. 喷釉:将制作好的基础器外表部分擦拭干净,然后喷上一层釉料,表面更加光滑且细腻。

8. 拼、贴、核、补等:将加工好的釉底铁的各种构件拼装到一起成为器形,在此过程中多次进行断糨和嵌合的处理方式,最终将整个器形进行调整,并将其表面进行装饰和矫正,保证结束的成品能达到更好的精度和美感。

9. 烧制:烧制是薄胎瓷制作的最后一步,将成品放入高温的烤炉中进行长时间的烧制,以确保其质地细腻、特有的质感和纹路被完全保存下来,同时整体精度也有所提高。

总之,薄胎瓷的制作经过多重工序和不断的实践,神奇的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有着很大的相互影响,为我们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瑰宝。

薄胎瓷器的制作流程

薄胎瓷器的制作流程

薄胎瓷器的制作流程英文回答: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Eggshell porcelain, also known as Thin-shelled porcelain, is highly complex andtime-consuming. Here is a detailed breakdown of the steps involved:1. Raw Material Preparation:The first step is to prepare the raw materials, which primarily consist of kaolin (a type of white clay), quartz, and feldspar.The kaolin is purified to remove impurities and then mixed with water to form a slurry.The quartz and feldspar are ground into fine powders and added to the kaolin slurry.2. Slip Casting:The prepared slurry is then poured into plaster molds. The plaster absorbs water from the slurry, causing the solids to deposit on the mold surface, forming the shape of the porcelain piece.The excess slip is poured out, and the piece is left to dry in the mold.3. Trimming and Firing:Once the piece has dried, it is removed from the mold and trimmed to remove any excess material.The trimmed piece is then fired in a kiln at a temperature of around 1200°C (2192°F).This firing process hardens the porcelain and makes it durable.4. Glazing:After firing, the porcelain piece is dipped into a liquid glaze, which is typically made from a mixture of feldspar, quartz, and other materials.The glaze is then fired at a lower temperature (around 1000°C or 1832°F), which melts the glaze and forms a smooth, glossy surface.5. Decoration:The glazed piece can be further decorated by applying various techniques, such as painting, gilding, or decal transfer.The decoration is then fired again at a lower temperature to fuse it to the porcelain surface.6. Final Firing:The decorated piece is subjected to a final firing at a h igher temperature (around 1300°C or 2372°F).This final firing strengthens the porcelain further and ensures its durability and translucency.中文回答:薄胎瓷器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且耗时。

感受艺术之光——薄胎瓷艺术

感受艺术之光——薄胎瓷艺术

112感受艺术之光——薄胎瓷艺术摘要:薄胎瓷又称“蛋壳瓷”、“脱胎瓷”,是瓷器中一种特殊的工艺产品。

特点是薄如蛋壳,透光性强,人们形容它亮似玻璃,薄如蝉翼,轻如浮云。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薄胎瓷艺术的发展脉络梳理和对薄胎瓷的制作工艺及装饰技法进行探究,明白薄胎瓷是一种极薄的陶瓷载体,我们可以通过光的介入,赋予产品或作品不一样的意义,将光很好地体现这种材质美,从而把坯体内部丰富的肌理效果展现出来。

我们不能停留在过去瓷器的辉煌史中,要不断发展和创新出新的美好的作品或产品出来。

关键词:艺术;光;薄胎瓷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92(2021) 02—112—(03)Feeling the light of Art —— thin bodied porcelain art0引言 薄胎瓷也叫脱胎瓷,自古有“薄如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的美名,它薄到看起来几乎没有胎。

其制作要求之高,制作工艺之复杂,令人叹为观止。

薄胎瓷的制作颇具特点,需要经过四十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是手工完成,要分三次才能烧制成功。

在薄胎瓷的制作工序中,修坯是最最紧要的一环。

一般等到胎体成型之后,等器内的挂釉彻底干涸,然后将未挂釉的那一面胎体刮除,剩下一层釉,再在这个刮削面上涂上釉汁,坯体在利篓上反复地取下、然后装上,重复百次左右,方能将两三毫米厚的粗坯修到蛋壳般那么薄。

瓷胎烧制完成后,瓷器看似被抽去了胎骨,就是“脱胎瓷”的由来。

薄而透光的陶瓷,美的与众不同,观赏性和实用性兼而有之。

薄胎瓷作为一种艺术载体,通过光的接入或其他形式,赋予了薄胎瓷艺术新的生机。

1薄胎瓷艺术的发展史 薄胎瓷始于北宋年间,因其胎薄,享誉古今中外。

其雏形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在龙山文化出土文物中,发现了黑陶,其胎壁大约在0.5-1毫收稿日期:2020-12-03 修订日期:2020-12-20.作者信息:龚盈盈,女,国家一级技师,毕业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获硕士学位。

浅谈薄胎瓷的发展及装饰艺术演变

浅谈薄胎瓷的发展及装饰艺术演变

33一、薄胎瓷的起源在中国陶瓷历史上,薄胎瓷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约46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其中出土的蛋壳黑陶(图1),因其胎体薄如蛋壳而得名,胎壁最薄处可达0.5毫米。

蛋壳黑陶鲜有装饰,而是以造型见长,通体细腻、光洁,器型优美。

在距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油子岭文化遗址中,其出土的居址陶器以红陶为主,而墓葬陶器则以黑陶为主,常使用镂孔、弦纹等,伴有少量的彩陶制品,而在随后出现的屈家岭文化遗址中,也出土了施有黑、红彩的蛋壳彩陶。

得益于当时轮制水平的提高与烧制工艺的完善,屈家岭遗址出土的蛋壳彩陶器型丰富,纹饰图案有网格纹、羽毛纹等,彩绘也带有晕染的效果,制作精美。

但是由于其胎体太薄,在日常使用中易于破损,故此后黑陶多为礼器,导致传世不多。

历史上陶瓷器皿始于东汉,这一时期的制瓷窑口相继诞生,所生产的陶瓷制品其瓷胎半透明性强、釉面光亮且透明度佳。

以出产白瓷而著名的定窑创烧于中晚唐时期,所出产的白瓷胎质光洁细腻,胎体较薄,具有一定的透明性。

越窑瓷器青釉莹莹、如冰似玉,结合本身细腻的胎质,更加突出了越窑瓷莹润欲滴的特色。

由此可见,陶瓷的胎釉搭配技术已逐渐稳定,并朝着精细、优雅的方向发展。

宋代陶瓷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面繁荣的时期,出现了许多举世闻名的窑口。

薄胎瓷的真正起源始于北宋。

宋代的景德镇以烧制青白瓷为主,胎体使用当地特有的瓷土原料,烧成后白度极高,再施以良好透明度的青白釉,制成的瓷器薄而白,釉色细而绿。

如果釉上装饰有雕花图案,则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in-bodied Porcelainand the Evolution of Decorative ArtWang Taolei, Zhong Xingfuzi (Jingdezhen Ceramics University)Abstract: Thin-body porcelain has a long history in my country. Its unique artistic expression and exquisite production skills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ceramics. This article combs its development in ancient China, conducts an in-depth exploration of its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decorative techniques, and connects it with modern life to explore its innovative combination between technology and modern art.Keywords: Thin-bodied Porcelain; Craftsmanship; Innovation; Decoration收稿日期:2023-03-31基金项目:2022年景德镇陶瓷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高透超薄陶瓷泥料的研发与应用”,项目编号为:202210408011。

高梅生家族薄胎对碗拍得687500元

高梅生家族薄胎对碗拍得687500元

33清代早中期统治者对西方外来文化采取空前包容的政策体现于粉彩之中。

粉彩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由西方人士传来的珐琅彩与康熙五彩相结合而生成。

而八宝纹在粉彩中的绘制先前也提到了明显借鉴西方油画的绘制技法,意大利西洋画家郎世宁及其弟子对清朝的画风产生一定影响,使八宝纹的绘制不再是单纯的平面画法,多了一分生动。

然而清朝末年,风靡一时的八宝纹装饰开始黯然失色,窥一孔而知全貌,闭关锁国的政策使之包括陶瓷在内的工艺美术暂无发展,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一个小小的八宝纹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清朝虽是满族统治,但清代粉彩“八宝纹”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显示了清代各族文化大融合的时代特征。

清朝对其他多民族文化采取了包容与扶持的政策,因而,藏传佛教的“八宝纹”亦得以广泛传播,并被运用于粉彩瓷装饰当中,成为粉彩常见纹饰之一。

清代粉彩“八宝纹”又与汉族传统纹饰仙鹤、卷草等紧密结合在一起,而藏传佛教又为蒙古族所广泛信仰,因而,清代粉彩“吉祥八纹图”融汇了藏、蒙、汉、满等各民族文化元素,是中华民族各民族的共同文化结晶。

见微知著,清朝早中期对于民族政策是很开放的。

清代粉彩“八宝纹”的寓意早已突破了单纯的宗教意义,而成为中国吉祥文化的一部分,充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民风民俗,寄托着民众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所以八宝纹在民窑中被大量运用。

这与在宫廷中广泛运用而为御窑厂所大量生产的八宝纹装饰陶瓷在审美上区别不大,只是后者更为精细,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清代社会审美观念日益趋同的发展轨迹。

宫廷与民间审美趣味相融相合是清代艺术的显著特色之一,清代粉彩瓷即是如此,民窑大量效仿官窑,而官窑亦大量地从民窑中汲取营养,因而,粉彩“八宝纹”既具有鲜明的宫廷艺术特色,又具有浓郁的民俗气息。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传说中的脱胎瓷(薄胎)

传说中的脱胎瓷(薄胎)

传说中的脱胎瓷(薄胎)薄胎瓷是指⼀种瓷胎薄如蛋壳、轻巧秀丽的细⽩瓷,通常⼜称脱胎瓷,形容它薄到了⼏乎没有胎⾻的程度。

薄胎瓷的制作要求极⾼,特别是修坯,是最艰难也是最要紧的⼀道⼯序。

胎体成型后,待器内挂釉晾⼲,随即刮除未挂釉那边的胎体,刮到⼏乎只剩⼀层瓷釉后,再在刮削⾯上施以釉汁,如此反复百次之多,才能将⼆、三毫⽶厚的粗坯修刮到蛋壳那么薄。

关键时刻如稍不留神,⼀个喘息都会导致前功尽弃。

因此若不是技术精湛的制瓷⾼⼿,肯定是不敢问津的。

这件薄胎碗正是“少⼀⼑则嫌厚,多⼀⼑则报废”标准的充分体现,因为烧好后⼏乎抽去了胎⾻,于是便有了“脱⾻”之名。

⽬前馆藏为数不多的脱胎瓷⽂物为清仿明永乐薄胎瓷碗,现珍藏于⼴东省汕头市博物馆,⽽真正的永乐及明代脱胎瓷⽂物极难⼀见。

此件藏品碗⼝径10.1厘⽶,底径4厘⽶,⾼4.7厘⽶。

釉⾊匀净柔和,似甜⽩糖⾊,给⼈⼀种恬静感;造型秀美,线条流畅;器⾝轻如纸张,薄如蝉翼,⼏乎不见胎⾻,只见透明的釉层。

在碗壁上刻着双龙戏珠的图案,映着光仿佛看见两条栩栩如⽣的飞龙正在空中遨游。

碗底⼼刻有仿“永乐年制”款。

“只恐风吹去,还愁⽇炙消”,这两句古⼈咏薄胎瓷的诗句,⽤来描绘这件精美的薄胎碗,同样也是⼗分形象贴切的。

明代永乐时期景德镇窑开始制作薄胎瓷,成化时期便取得了很⾼成就;到了隆庆、万历年间,连⼀些技术⽔平较⾼的民窑也能烧造了,并有了薄胎瓷器卵幕杯、流霞盏、⽪蛋盅等专⽤名称。

器型除碗盘碟盅外,还有花瓶、⽂具、酒具之类。

薄胎瓷已经不是作为实⽤瓷,⽽是以巧夺天⼯的⼯艺品的⾼贵⾝份傲⽴瓷苑,蜚声中外。

⼜因为永乐年间制作的薄胎瓷⼯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所以清代多见仿永乐年间的薄胎瓷器出现。

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介绍

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介绍

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介绍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是中国传统的陶瓷艺术品中的珍品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术而闻名于世。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款神奇的艺术品吧。

一、艺术品的来源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源于中国古代。

自唐代以来,中国的陶瓷工艺已经相当发达,而薄胎陶瓷艺术品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它起源于唐代时期,在宋代达到了巅峰,并且一直延续至今。

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便是在这样的艺术背景和环境下诞生和发展的。

二、艺术品的特色1.艺术风格独特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是中国陶瓷艺术品的杰出代表之一,它的艺术风格独特。

它以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图案精致而著称。

玉壶的外观造型既古朴典雅又流畅大方,给人以美的享受。

古人所谓“造型婉转曲折,方圆兼备,得其中美,并不复造”,其中的“婉转曲折”正是形容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的最佳词语。

另外,它的纹饰也是非常考究的,缠枝纹是中国传统陶瓷纹饰中最具代表性之一,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繁荣和兴旺。

2.工艺技术精湛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的工艺技术非常精湛。

它是由高温烧制而成的,瓷胎极薄,质地坚致,玲珑剔透。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数十道工序和上百次的手工操作,技艺之高超可见一斑。

而且,这类艺术品的制作过程中,必须是经过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学徒时间,才能独当一面。

三、艺术品的价值1.艺术欣赏价值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作为一种古代陶瓷艺术品,它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无论是其精湛的工艺技术还是独特的艺术风格,都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而且,玉壶上的纹饰图案也可以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意义。

2.收藏价值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作为一种珍贵的艺术品,自然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它的珍稀性和独特性决定了它的价值极高,被誉为“瓷器之冠”。

而在市场上,这类艺术品的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一直是收藏家们竞相追捧的对象。

四、艺术品的传承与发展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一直以来都得到了人们的珍爱和重视。

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的小故事

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的小故事

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的小故事从古至今,中国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其中陶瓷艺术更是独具特色。

而中国瓷器中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更是瓷器中的瑰宝。

这个玉壶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下面就为大家讲述一下。

故事开始的地方是一个小村庄,这个村庄位于南方的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人们生活着简单而宁静。

在这个村子里,有一位叫做阿明的年轻陶瓷匠人,他精通制作各种瓷器的技艺。

他每天都把心思放在打造一件不朽之作上。

阿明虽然年轻,但是他对于陶瓷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爱,他一直希望自己能够创造出一件让世人惊艳的陶瓷作品。

有一天,阿明突然有了一个奇怪的梦。

梦里有一个老者告诉他,制作一件名为“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的陶瓷作品,这件作品具有非凡的灵气和独特的纹饰,能够激发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老者告诉阿明,只有成功制作出这件玉壶,才能实现他一直以来的愿望。

阿明清晨便醒来,他意识到这个梦一定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为了不让这个梦消失,他立即拿起瓷刀和泥土,开始着手制作这个神奇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

阿明花费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制作这件作品。

他精心选择泥土,将其搓揉成细腻的泥块,然后准备调制瓷料。

阿明对于瓷料的配方抱有独特的见解,他用心灵感悟到的秘方,将各种材料混合在一起,调出了一种独特的瓷料。

接下来,阿明开始精细地捏制玉壶的形状。

他亲自操刀,将泥塑成了一个个完美的构造,然后再让它们烘烤在火中。

经过多次的修整和烘烤,壶身逐渐成型。

当壶身完美成型后,阿明又开始着手制作纹饰。

他用小刀轻轻地在壶身上勾勒出纹样,每一道纹饰都凝聚着他心中的思绪和创造力。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专注和自信,他坚信这个作品一定能够成为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经过数月的辛勤努力,阿明终于完成了“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

当他拿起这个壶时,可以感受到它传递出的一种神奇的气息。

壶身被细腻的纹饰所包围,如同一片缠绕的藤蔓,散发出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感。

阿明感到非常满意,他深信这个作品能够展示出他对陶瓷艺术的追求和热爱。

脱胎瓷器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美不胜收,令人陶醉!

脱胎瓷器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美不胜收,令人陶醉!

脱胎瓷器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美不胜收,令人陶
醉!
脱胎瓷学名薄胎瓷,亦称'脱胎瓷'、'蛋壳瓷'。

是景德镇著名传统瓷器品种中久负盛名的特种工艺产品之一。

特点是瓷胎薄如蛋壳、透光、胎质用纯釉制成。

胎体厚度大多在1毫米以内,人称之为: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

薄胎瓷的制作,难度很大,技术性极强。

薄胎瓷的坯体薄、强度低,制作过程中极易破裂和变形。

制作时,需具备高超熟练的操作技艺,执行严格的工艺规程。

利坯要经过粗修、细修、精修等反复百次的修琢,才能将二、三毫米厚的粗坯修至0.5毫米左右。

品种有碗、杯、盘、碟、盅、皮灯、花瓶、文具、酒具等。

中国薄胎瓷器享誉全球,特别是景德镇生产的薄胎瓷器,更是声名远扬,现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际友人把制作薄胎瓷器的技艺,称之为'神技',把薄胎瓷器誉之为'天上才有的珍品'。

景德镇薄胎瓷器先后荣获国家银质奖和国际博览会金奖。

玲珑薄胎皮灯,它轻巧、秀丽,透光性好。

对着光看去,象彩云追月,若隐若现,披光含雾;动中有静,美不胜收,令人陶醉。

薄胎皮灯是一种装饰性,实用性较强的艺术品。

景德镇薄胎瓷是在北宋影青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始于明永乐时,成化时已有较高成就,万历时有卵幕杯、流霞盏等著名产品。

在明代隆庆、万历年间(1567-1620年),景德镇有个自号'壶隐老人',名叫昊十九的制瓷名家,其所制'卵幕杯''薄如蝉翼,轻若绸纱',一枚才四十八分之一旧市两重。

薄胎瓷制作过程

薄胎瓷制作过程

薄胎瓷制作过程
薄胎瓷是一种非常薄的瓷器,它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制成一件完美的薄胎瓷。

制作薄胎瓷的原料是高岭土、石英、长石等,这些原料需要经过筛选、洗涤、研磨等工序,才能得到细腻的瓷土。

接着,将瓷土和水混合,制成瓷泥。

瓷泥需要经过搅拌、过滤等工序,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气泡,使其变得更加细腻。

然后,将瓷泥倒入模具中,经过挤压、压实等工序,使其成型。

这个过程需要非常小心,因为薄胎瓷的厚度非常薄,稍有不慎就会破损。

接下来,将成型的瓷器放入干燥室中,进行干燥。

这个过程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以免瓷器变形或开裂。

然后,将干燥后的瓷器进行第一次烧制,称为“骨烧”。

这个过程需要将瓷器放入窑中,进行高温烧制,使其变得更加坚硬。

接着,将骨烧后的瓷器进行第二次烧制,称为“釉烧”。

这个过程需要在瓷器表面涂上釉料,然后再次放入窑中进行高温烧制,使其表面变得光滑、亮丽。

将釉烧后的瓷器进行装饰和修整,使其更加美观。

这个过程需要非常小心,因为薄胎瓷的表面非常薄,稍有不慎就会破损。

总的来说,制作薄胎瓷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非常小心和耐心,才能制成一件完美的薄胎瓷。

《往事之谈》第03篇 骨气与骨瓷

《往事之谈》第03篇 骨气与骨瓷

骨气与骨瓷据传,东汉时期,人们在昌南(景德镇)开始建造窑坊,烧制陶瓷。

到了唐朝,由于昌南土质好,人们在吸收了南方青瓷、北方白瓷的优点之后,创制出1种青白瓷。

青白瓷晶莹滋润,有假玉器的美称。

唐山高骨瓷金边、明黄色大碗一、薄胎瓷器到了明代,景德镇制出胎体厚度大多在1毫米以内的薄胎瓷。

薄胎瓷轻巧、秀丽,做工精致,透光性好,人称:“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

”《陶记》中,对薄胎瓷的记载:“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

”是中国景德镇传统艺术名瓷之一。

大约在十七世纪,中国景德镇的薄胎瓷,传入了欧洲。

欧洲人则称:“比纸还薄,比牛奶还白,比玻璃更透。

”更为神奇的是,这种薄胎瓷器甚至可以做成灯具,却比玻璃灯具,有着更加奇幻的效果。

在欧洲薄胎瓷器价值连城,甚至用1件薄胎瓷器,就可以换回1支军队。

二、葵花宝典于是,欧洲人不断地仿制中国的瓷器。

但是,就是学不会,始终没有成功。

到了清代,有1个英国鬼子商人来到了中国。

到处寻找生产瓷器的地方,偷偷地打听制作瓷器的技术。

听说:“制作瓷器很辛苦,俺们必须要有骨气!”时,这个英国鬼子不懂汉语,更不懂中国文化,对“骨气”用意更是不理解。

于是,就错译为:“Our China has bones.(俺们的瓷器有骨头。

)”①《辟邪剑谱》“要练此功,必先自宫。

”偷窃到《辟邪剑谱》“真传”的英国鬼子,立马回国“自宫”去了。

果真把动物的骨头烧成灰,加入陶土中,经过长年地、反复地试制……。

到了1794年,英国鬼子终于制成了高档的骨质瓷(Bone China)。

骨质瓷成为产生于英国的1个高档瓷种,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②《葵花宝典》“如不自宫,也能成功。

”在中国几千年的陶瓷生产史中,骨瓷是唯一的1个没有诞生在中国的瓷种。

从1965年开始,由河北省唐山市第1瓷厂与唐山陶瓷研究所,先后共同研制出了蓝、绿色骨质瓷“绿宝石、庆典”,白色骨质瓷“红玫瑰”……。

直到2010年,成功研制出了傲视国际的创新产品——超薄骨质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薄胎瓷是瓷中珍宝
——曾力的博客:探索史前文明
“我收藏与鉴赏瓷器整整30年了,还是觉得薄胎瓷最好,越品越有味儿。

”年逾七旬的苏玉铭教授谈起自己心爱的历代薄胎瓷藏品,眉宇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事实上,薄胎瓷才是历代瓷匠追求的最高制瓷境界。

因为薄胎瓷的制作难度最大、制作成本最高、成品率最低、档次最高,同时也是目前认知率最低、学术研究最薄弱的一个瓷种。


为了让笔者有更直观的感受,他小心翼翼地从收藏室里捧出用精致锦盒保藏的几件明清时期薄胎瓷精品。

第一件薄胎瓷是一个直径30厘米的明代青花缠枝莲纹大碗,碗底青花款识“大明洪武年制”。

该瓷器瓷胎采用手工拉坯,胎质细腻洁白,釉面青花发色清淡,青花纹饰局部有明显的晕散现象,铁锈斑深入胎骨,是明初洪武时期青花官窑制品。

难得的是,这件大碗碗壁厚度仅有1毫米之薄,可谓“薄如蝉翼、轻如浮云。

”碗底青花铭文“大明洪武年制”的釉色和老化程度,与碗面青花纹饰为同时期制作。

如此说来,这件瓷器可以推翻《中国陶瓷史》对“薄胎瓷器”最早创烧于明代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至1424年)的结论,至少将薄胎瓷的烧造历史上延至洪武时期(公元1368年至1398年)。

明代“永乐年制”款青花釉里红双凤纹大碗
第二件薄胎瓷是一个直径30厘米的明代青花釉里红双凤纹大碗,碗底青花款识“永乐年制”。

据苏玉铭教授介绍,明代永乐年间的薄胎瓷已经实现多样化生产,出现了甜白釉、青花、青花釉里红和粉红釉等薄胎瓷产品。

该件瓷器是目前市面少见的明代永乐时期的青花釉里红薄胎瓷,也是目前发现的明代最早的青花釉里红薄胎瓷制品。

在当年,釉里红瓷器的烧造难度、烧造成本远远高于青花瓷,成品率更低。

碗面外侧釉面的双凤纹,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是一件皇家专用产品,因为明朝对凤纹器物的使用有严格的等级限定。

所以,这件壁厚1毫米的青花釉里红大碗,无疑是官窑精品。

第三件薄胎瓷是一个直径30厘米的明代青花釉下五彩八瓣婴戏纹大碗,碗底青花款识“大明宣德年制”。

该件瓷碗为八瓣外形设计,增加了加工难度。

苏教授认为,薄胎瓷在修坯过程中往往需要反复消磨近百次,才能将二三毫米厚的粗坯修整到蛋壳一样薄的程度。

在修坯的关键时刻,任何一刀的闪失,都可能使得坯破器废,前功尽弃。

大碗八瓣造型柔美,更能体现成品的珍贵。

此外,现在通常对青花五彩的认知,是以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相结合的瓷器烧造技法。

但这件瓷器是釉下的青花与五彩共烧的官窑,实在罕见难得。

仔细推敲上述三件明代早期薄胎瓷大碗的直径都是9寸,估计是暗合“九五之尊”寓意,暗示专属皇家用品,这也是今人破译古人有意存留的文明密码之一。

第四件薄胎瓷是一个直径20厘米的明代青花矾红五龙福山寿海纹大碗,碗底青花款识“大明成化年制”。

这是一件正烧的瓷碗,碗壁厚度不足1毫米。

按照苏玉铭教授的研究,从明代成化年间开始才有了正烧薄胎瓷器,之前的烧造工艺都是覆烧。

这可从碗沿的施釉情况证明:明代洪武、永乐与宣德时期的薄胎瓷碗碗沿没有施釉,有明显的覆烧痕迹。

清代“乾隆年制”款珐琅彩花鸟大碗
第五件薄胎瓷是一件清代珐琅彩鹌鹑菊柿纹碗,碗底印绘深褐款识“乾隆年制”。

据考证,珐琅彩瓷始烧于清代康熙年间,兴盛于雍正、乾隆年间,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部分产品也用于犒赏功臣。

这件珐琅彩薄胎瓷画工精细,制作优良,属于清代官窑产品。

品评完明清时期各具特色的薄胎瓷之后,苏玉铭教授说:“其实,中国历代都有烧造薄胎陶瓷的传统,只是由于东西太珍贵了,历代藏家都不愿意轻易示人,所以薄胎瓷才很少为世人所知。

尤其是明清时期的薄胎瓷官窑制品,更难见到。

能够亲眼见到古代薄胎瓷已经是有眼福了,何况自己能够收藏到几十件明清时期的薄胎瓷精品。

明代永宣时期的薄胎瓷是最珍贵的,因为那时已经拥有了成熟的二元配方制瓷工艺,可以烧造大器不变形,胎土白细通透,画工娴熟洒脱。

另外,古代薄胎瓷存世量稀少,未来的增值潜力很大。

薄胎瓷过去是官窑极品,未来仍然会是瓷中珍宝。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