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重庆一中2015届高三10月月考试题 理综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理综 Word版含答案.pdf
,磁感应强度为. 现对a棒施以平行导轨斜向上的拉力,使它沿导轨匀速向上运动,此时放在导轨下端的b棒处于静止并
恰好不受摩擦力.当a棒运动到磁场的上边界PQ处时,撤去拉力,a棒将继续沿导轨向上运动一小段距离后再向下滑动
,此时b棒已滑离导轨. 当a棒再次滑回到磁场上边界PQ处时,又恰能沿导轨匀速向下运动. 已知a棒的电阻, b棒和定值
8.(1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N为沿x轴水平放置的荧光屏,其上方高为h的区域I内存在垂直坐标
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区域II内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以水平面PQ为理想分界面,A是y轴正半轴上的一点,它
到坐标原点O的距离为2h. 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正离子从A点以速度v0垂直于y轴射入电场,离子经PQ界面上的C点与
的质量m1与原来气体质量m0的比值等于多少?
命题人:何勇军
审题人:翟佑彬、吴高文
秘密★启用前
201年重庆一中高2015级高三期月考
2015.3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填写在机读卡和答题卷上。
2.选择题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非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酸钠)也是其中一种。已知:(苯胺、弱碱性、易氧化)
③
下面是PAS—Na的一种合成路线(部分反应的条件未注明):按要求回答问题:
(1)A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在30时反应主要得到B和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在一定条件下
也可以反应生成TNT,请写出由A制取TNT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各物
A.过程I反应:2NH4HCO3 + Na2SO4 = 2NaHCO3 ↓ + (NH4)2SO4
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理综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试题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36分)1.下列生物体中有关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分子含有元素C、H、O、N、MgB.血红蛋白分子含有元素C、H、O、N、FeC.磷脂分子含有元素C、H、O、N、PD.甲状腺激素分子含有元素C、H、O、N、P2.下列有关生物实验分析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色后,细胞不进行有氧呼吸,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B.在常温条件下,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与酒精作用成黄色C.当渗透现象示意装置中长颈漏斗内液面不再升高时,漏斗内溶液的浓度等于烧杯内溶液的浓度D.将正常奶粉样液2mL注入试管,再加入一定量的胰蛋白酶,然后加入1mL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再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液摇匀,产生紫色反应3.下列有关人体内两种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体液免疫主要依靠抗体在内环境中与抗原结合B.人体主要通过细胞免疫对癌变的细胞进行监视和清除C.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均属于机体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D.在HIV侵入人体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会发挥特异性免疫作用4.下列有关食物链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食物链中,若B以A为食,则B消化道内未被吸收的能量属于B所同化能量的一部分B.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C.将农作物秸秆做饲料喂牲畜,畜粪入沼气池,沼气作燃料,沼渣做肥料,能够实现对能量的循环利用D.如果经干旱环境的长期诱导,生物体往往发生耐旱突变,抗旱能力增强5. 一株盆栽植物甲,其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用乙图表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如果摘除甲图中的部位①,则第一个侧芽处生长素浓度会高于10-6 mol·L-1B. 甲图①处生长素浓度可用乙图f点表示,此处生长受到抑制C. 给予该植物右侧光照,生长素可由④处向③处直接运输D.如将该植物水平放置,根将向下生长,表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6 .下表为几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的序列和切割的位点。
重庆市高三理综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2015年重庆一中高2016级高三上期10月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像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N:14 Cl:35.5 C u:64 Al:27 Cr:52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有①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只有中心体②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③抑制细胞膜载体活性及线粒体功能的因素,都会影响协助扩散④蓝藻细胞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所以也能进行光合作用⑤酶加速反应进行的原理是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⑥人体内不再分裂的体细胞中共有46个DNA分子⑦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A.②③⑤ B.①②⑤⑥⑦ C.②④⑤ D.②⑤⑥2.用酵母菌使葡萄汁产生葡萄酒,当酒精含量达到12%~16%时,发酵就停止了。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酒精对酵母菌有毒害作用 B.营养物质不断消耗C.产物积累使pH值发生改变 D.氧气过少导致其无法呼吸3.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B. 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C.DNA分子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4.某生物(2N=16)性腺组织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Bb(只研究这两对基因),对下列现象分析合理的是:A.某细胞中有32条染色体,说明该细胞一定发生了染色体变异B.某细胞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别带有A和a,说明发生了交叉互换C.某细胞中存在姐妹染色单体,该细胞可能正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D.某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该细胞不可能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5.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研究DNA修复细胞机制的三位科学家。
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填写在机读卡和答题卷上。
2.选择题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非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第Ⅰ部分(选择题,共42分)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题6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原创)下列各组物质与其用途的关系正确的是A.碘化钾——食盐中的加碘物质 B.二氧化硅——太阳能电池C.福尔马林——食品保鲜剂 D. 水玻璃——耐火材料2.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图1 图2 图3 图4 A.图1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可以防止铁棒被腐蚀B.图2所示装置可以检验溴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产生的乙烯C.图3所示装置可以用来制备氢氧化亚铁D.图4所示装置可以用来测定中和热3.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pH = 12的溶液:Ca2+、NH4+、Br-、HSO3-B.无色溶液:K+、Al3+、HCO3-、Cl-C.通入H2S无沉淀的溶液:Fe2+、Na+、I-、SO42-D.c(H+) = 1×10-2mol/L的溶液:Fe2+、Br-、ClO-、Cl-4. 铵明矾NH4Al(SO4)2·12H2O是分析化学常用基准试剂,其制备过程如下。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稍过量Na2SO4溶液NH4HCO3饱和溶液过滤过程I 滤液A稀硫酸调pH=2过程IICO2溶液BAl2(SO4)3过程III铵明矾NH4Al(SO4)2·12H2OZn Fe经过酸化的3% NaCl溶液A .过程I 反应为:2NH 4HCO 3 + Na 2SO 4 = 2NaHCO 3 ↓ + (NH 4)2SO 4B .检验溶液B 中阴离子的试剂仅需BaCl 2溶液C .若省略过程II ,则铵明矾产率明显减小D .向铵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先后观察到:刺激性气体逸出→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消失5. (原创)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 20H 14O 5B. 该有机物分子中的三个苯环不可能共平面C. 该有机物可发生加成、取代、氧化、消去等反应D. 1mol 该有机物与足量NaOH 溶液充分反应,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为5 mol6.关于10 mL 0.1 mol ·L -1的NH 3·H 2O 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5℃时,若溶液的pH=11,则K b (NH 3·H 2O)=1×10-6B.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CH 3COONa 固体,溶液中)()(423+⋅NH c O H NH c 的值变小C. 向溶液中加入10 mL 0.1 mol ·L -1盐酸,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H 4+)>(Cl -)>c(H +)>c(OH -)D. 向溶液中加入5 mL 0.1 mol ·L -1盐酸,所得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一定符合:c(NH 4+) + c(H +)= c(Cl -) + c(OH -)7. 恒温恒压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A 和2 mol B ,发生反应:2A(g)+ B(g)2C(g);△H <0。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综试卷.pdf
恒
B.小车的最大距离为C.小球D.
(二)非选择题.6.(19分)(1)如图所示为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①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本实验要求
的是 .
A.入射球比靶球质量大,但二者的直径同
B.在同一组实验的不同碰撞中,每次入射球必须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C.安装轨道时,轨道末端必须水平
2.选择题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非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Al 27 S 32 Ni 59 Sn 119
第Ⅰ部分(选择题,共42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原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晶体都具有确定的熔点的几何形状
C.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对湿度一定较大
D.(2)A、B汽缸的长度均为0 cm、截面积0 cm2,C是可在汽缸内无摩擦滑动的、体积不计的活塞,D为阀门.整
个装置均由导热材料制成.起初阀门关闭,A内有压强=.0×105 Pa的氮气.B内有压强.0×105 Pa的氧气.阀门打开后
统的动能守恒(要求用②问中的涉及的物理量表示) .(2)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
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落下,重锤上拖着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
器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滤液的目的是滤液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iSO4,加过滤后,加稀硫酸溶解又生成NiSO4目的是______________。
NiSO4·xH2O晶体中x的值,称取26.3 g晶体加热至完全失去结晶水,剩余固体15.5 g,。测定所用锡粉的纯度(杂质不
14-15学年上学期重庆一中高2015级第四次月考物理试题
★秘密★启用前2014年重庆一中高2015级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2014.12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 答非选择题和选做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物 理 (共11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4.两颗在轨道正常运行的地球同步卫星,可能具有不同大小的A .周期B .线速度C .向心加速度D .动能 15.(原创)一种转速监测器的主要构造如图所示,在内壁光滑的圆筒内有一根原长为 L 、劲度系数为 k 的轻质弹簧,弹簧的一端系于圆筒底部,另一端系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当圆筒绕过底部的竖直轴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若弹簧的长度稳定为 2L ,则圆筒的角速度为AB. CD. 16.(原创)多弹头攻击系统是破解导弹防御体系的重要手段.同一水平面上的 A 、B 两个军事目标的位置关系如图,P 、Q 是其连线上的两个三等分点.现有一枚母弹无动力运动至 P 点正上方的 K 点时分裂成两个质量相等的分弹头,分别命中 A 、B 两个目标.已知分裂前后炮弹的速度均在水平方向且不计空气阻力.若该母弹在 K 点没有成功分裂,它的落点将在A .A 与 P 之间B .P 与 Q 之间C .Q 点处D .Q 与 B 之间 17.(原创)某粒子分析器的简化结构如图.一束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影响)从 A 小孔以特定的角度和初速度射入平行板电极 P 和 Q 之间的真空区域,经偏转后打在 Q 极板上如图所示的位置.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该粒子束能从 Q 极板上 B 孔射出,下列操作中可能实现的是A .先断开开关 S ,再适当上移 P 极板B .先断开开关 S ,再适当右移 P 极板C .保持开关 S 闭合,适当上移 P 极板D .保持开关 S 闭合,适当右移 P 极板题15图AB P 题16图18.(原创)在 x 轴上关于原点对称的 a 、b 两点处固定有两个电荷量相等的点电荷,如下的 E - x 图象描绘了 x 轴上部分区域的电场强度(以 x 轴正方向为电场强度的正方向).对于该电场中 x 轴上关于原点对称的 c 、d 两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两点场强相同,c 点电势更高B .两点场强相同,d 点电势更高C .两点场强不同,两点电势相等,均比 O 点电势高D .两点场强不同,两点电势相等,均比 O 点电势低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8分)6.(18分) (1)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20分度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一块金属板的长、宽、厚.测量结果分别如图1中甲、乙、丙所示,则刻度尺的读数为________cm ,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__cm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___cm .(2)(原创)某品牌电饭锅采用纯电阻电热丝加热,有“煮饭”和“保温”两种工作模式,在220V 电压下额定功率分别为600W 和80W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想通过实验测定该电饭锅电热丝的电阻.现有实验器材:干电池两节,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20 Ω),电阻箱R (精度0.1 Ω)电压表V (量程3 V ,内阻很大),电流表A (量程6 mA ,内阻r = 35.0 Ω),开关及导线若干.①同学们利用多用表进行初步测量和估算发现,电饭锅处于不同工作模式时,实验电流差异较大.为了能顺利完成实验,他们打算将电流表的测量范围扩大到48 mA ,则应该将电阻箱调节至R = _______Ω并与电流表并联.②同学们设计并连接了如图2所示的电路图,接通电源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_______(填“a ”或“b ”)端.③将电饭锅调至“煮饭”模式,_______(填“闭合”或“断开”)开关K 2,再闭合开关K 1,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发现两表均有示数,但都不能调到零.如果该故障是由图中标号“1”到“6”中的一根导线断路引起,则断路的导线是_______.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记下各电表六组读数后断开开关K 1.然后将电饭锅调至“保温”模式,改变K 2状态,再闭合开关K 1,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记下各电表六组读数后断开开关K 1.题18图题6图1乙 丙④直接将两组实验读到的数据绘制成如图3所示的图象.由图可知,该实验中电饭锅处于“煮饭”模式时测得的阻值为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⑤同学们计算发现,实验操作、数据记录与处理均正确无误,但实验得到的结果比电饭锅正常工作时的阻值小很多,请指出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15分)如图所示,重为G 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静止在地面上,它们与水平面的动摩擦F 作用在连接两球轻绳的中点,绳间夹角为α = 60°,现从零开始逐渐增大F . (1)当F = G 时,每个小球受到的静摩擦力有多大? (2)当F 多大时,小球刚要开始滑动?8.(16分)(原创)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固定的光滑绝缘轨道,由倾斜直轨道AB 、水平直轨道BC 及圆弧轨道CDH 组成,圆弧部分圆心为O ,半径为R ,图中所示角度均为θ = 37°,其余尺寸及位置关系如图所示,轨道各部分间平滑连接.整个空间有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场强E = 3mg /4q ,质量为m 、带电量为 -q 的小球从A 处无初速度地进入AB 轨道.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sin37° = 0.6,cos 37° = 0.8,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经过D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2)小球从H 点离开轨道后经多长时间再次回到轨道.9.(19分)(原创)如图所示,在足够高的光滑水平台面上静置一质量为m 的木板A ,在木板的右端静置一质量为4m 可视为质点的小物体B ,A 、B 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 = 0.25,且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离A 右端足够远的平台边缘有一光滑定滑轮,用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定滑轮连接A 和质量也为m 的物体C ,现由H题8图 题7图U /VI /mA 保温模式煮饭模式静止释放C ,当它自由下落L 时轻绳绷紧.当B 与A 相对静止时刚好到达A 的左端.若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力,不考虑A 与滑轮碰撞及之后的情形. (1)求轻绳绷紧后瞬间物体C 的速度大小; (2)求木板A 的长度;(3)若物体B 带有一定量的正电,其电荷量恒为q ,轻绳刚绷紧的瞬间在空间加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在保证物体B 能滑离木板A 的情况下求A 、B 间摩擦生热的最大极限值.三、选做题(第10题和第11题各12分,考生从中选做一题,若两题都做,则按第10题计分,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答题卡上对应的位置)10.【选修3-3】 (1)(6分)(原创)已知某种液体与玻璃之间不浸润,若将两端开口的玻璃细管插入盛有该种液体的开口玻璃容器里,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稳定后细管内外液面情况的是(仅有一个正确选项)(2)(6分)(原创)回热式制冷机是一种深低温设备,制冷极限约50K .某台设备工作时,一定量的氦气(可视为理想气体)缓慢经历如图所示的四个过程:从状态A 到B 和C 到D 是等温过程,温度分别为t 1 = 27℃和t 2 =﹣133℃;从状态B 到C 和D 到A 是等容过程,体积分别为V 0和5 V 0.求状态B 与D 的压强之比.11.【选修3-4】略.命题人:李忠相 审题人:翟佑彬 吴高文AB CD题10(2)图2014年重庆一中高2015级定时练习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参考答案2014.1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4. D 15. A 16. B 17. C 18. 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8分)6.(18分,每空2分) (1)8.38(8.36~8.40);1.165;0.3707(0.3706~0.3709)(2)①5.0 (有效位数不作要求) ②a ③闭合,3 ④50⑤正常工作比实验时温度高,金属电阻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7.(15分)解:若绳上拉力记为T ,对结点,有2cos2F T α= 3分对左球水平方向:sin2f T α= 3分 竖直方向:cos 2N F T G α+= 3分(1)当F G =时,解得f = 2分 (2)当恰好要滑动时,再有N f F μ=2分 解得 1.2F G =2分8.(16分)解: (1)(8分)从A 到D()212cot 02D qE R R mv θ+=-3分在D 点2DN v F qE m R-=3分 得 6.25N F mg =1分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对轨道的压力6.25NN F F mg '==,方向水平向右 1分 (2)(8分)小球所受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1.25F mg ==1分方向恰好垂直于BH 连线,故H B v v =,且,小球离开H 点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反向匀加速从H 点再进入轨道.由小球从A 至B21cot 02B mgR qER mv θ+=-3分得B v =离开H 至再次回至H 点,以离开H 点时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有H H Ft mv mv -=--3分得t1分9.(19分)解: (1)(5分)自由释放C 至绳绷紧前瞬间212mgL mv = 2分 绳绷紧前后瞬间,对A 和C 系统012mv mv =2分 得1v =1分 (2)(7分)绳绷紧后,对A 和C 系统142mg mg ma μ-=2分得10a =,二者匀速运动 对B244mg ma μ=2分得20.25a g =,匀加速 从绳绷紧至二者共速21a t v =1分A 板的长度即为二者相对位移1112A x v t v t L =-=2分 (3)(7分)经分析,A 、B 共速后能使B 相对A 向右运动的最小电场对应最大的产热.临界情形下,B 与A 加速度相同,且二者之间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对B :44qE mg ma μ-= 对AC :42mg mg ma μ+=得5mg E q= 3分(说明:此处解得a = g ,绳恰好没有松弛,AC 加速度相同,上述解答合理) 绳绷紧至A 、B 共速前,A 仍以v 1匀速,对B244qE mg ma μ'+= 21a t v ''= 二者相对位移11126Lx v t v t ''∆=-=3分之后,B 又从A 的右端滑出,所以全程摩擦产热max 1423Q mg x mgL μ=⋅∆=1分 三、选做题(第10题和第11题各12分,考生从中选做一题,若两题都做,则按第10题计分,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答题卡上对应的位置) 10. 【选修3-3】(1)(6分)D (2)(6分)10.7(或757) 11. 【选修3-4】 略。
2015年高考试题——理科综合(重庆卷)Word版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理综试题物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题1图中曲线a 、b 、c 、d 为气泡室中某放射物质发生衰变放出的部分粒子的经迹,气泡室中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以下判断可能正确的是A.a 、b 为β粒子的经迹B. a 、b 为γ粒子的经迹C. c 、d 为α粒子的经迹D. c 、d 为β粒子的经迹2.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1号”飞船内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演示了一些完全失重状态下的物理现象。
若飞船质量为m ,距地面高度为h ,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则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A.0B. 2()GM R h +C. 2()GMm R h + D. 2GM h 3.高空作业须系安全带.如果质量为m 的高空作业人员不慎跌落,从开始跌落到安全带对人刚产生作用力前人下落的距离为h (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此后经历时间t 安全带达到最大伸长,若在此过程中该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上。
则该段时间安全带对人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A.2m gh mg t +B.2m gh mg t -C.m gh mg t+ D.m gh mg t- 4.题4图为无线充电技术中使用的受电线圈示意图,线圈匝数为n ,面积为S .若在1t 到2t 时间内,匀强磁场平行于线圈轴线向右穿过线圈,其磁感应强度大小由1B 均匀增加到2B ,则该段时间线圈两端a 和b 之间的电势差a b ϕϕ-A.恒为2121()nS B B t t --B. 从0均匀变化到2121()nS B B t t -- C.恒为2121()nS B B t t --- D.从0均匀变化到2121()nS B B t t --- 5.若货物随升降机运动的v t -图像如题5图所示(竖直向上为正)。
则货物受到升降机的支持力F 与时间t 关系的图像可能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8分)6.(19分)(1)同学们利用如题6图1所示方法估测反应时间。
重庆市重点中学高2015级高三一诊理科综合物理模拟试题
重庆市重点中学高2015级高三一诊理科综合物理模拟试题物理部分(共11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所示,轻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右端与木块B 相连,木块A 紧靠木块B 放置,A 、B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用水平力F 向左压A ,使弹簧被压缩一定程度后,系统保持静止。
若突然撤去水平力F ,A 、B 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 、B 不可能分开 B .若A 、B 在向右运动过程的某时刻分开了,当时弹簧一定是原长C .若A 、B 在向右运动过程的某时刻分开了,当时弹簧一定比原长短D .若A 、B 在向右运动过程的某时刻分开了,当时弹簧一定比原长长2.已知地球质量是月球质量的a 倍,地球半径是月球半径的b 倍,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a bBCD3.在如图甲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图乙中三条图线分别表示了三个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图线a 表示的是电压表的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 B .图线c 表示的是电压表的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 C .此过程中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ΔU 1和电流表示数变化量ΔI 的比值变大 D .此过程中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ΔU 3和电流表示数变化量ΔI 的比值不变4.在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带电小球从A 点竖直向上抛出,其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小球运动的轨迹上A 、B 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M 为轨迹的最高点.小球抛出时的动能为8.0J,在M 点的动能为6.0J,不计空气的阻力。
则( )A .小球水平位移x 1与x 2的比值1:3B .小球水平位移x 1与x 2的比值1:2C .小球落到B 点时的动能E kB =24JD .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最小动能为4J5.如图所示,在空中某一位置P 将一个小球以初速度v 0水平向右抛出,它和竖直墙壁碰撞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若将小球仍从P 点以2v 0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抛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在两次运动过程中速度增量方向相同,大小之比为1∶1B .小球第二次碰到墙壁前瞬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C .小球第二次碰到墙壁时的动能为第一次碰到墙壁时动能的2倍D .小球第二次碰到墙壁时的动能为第一次碰到墙壁时动能的178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8分)6.(18分)(1)某实验小组利用如题6(1)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他们将宽度为d 的挡光片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砝码盘相连,在水平桌面上的A 、B 两点各安装一个光电门,记录小车通过A 、B 时的遮光时间,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
2015届重庆南开中学高三10月月考理综物理卷(2014.10)
重庆南开中学高2015级10月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物理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和选做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带走,仅将答题卡交回.物理(共11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越快的物体惯性越小,B.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合力与速度既不垂直也不在同一直线上C.吊扇工作时向下压迫空气,空气对吊扇产生竖直向上的托力,减轻了吊杆对电扇的拉力D.用弹簧连接的两个小球A和B,其中弹簧对A的力和弹簧对B的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某人在静止的湖面上竖直上抛一小铁球,小铁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穿过湖水并陷入湖底的淤泥中某一深度处.若不计空气阻力,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最能反映小铁球运动过程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是3.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滑块在外力F1、F2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以相同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F1、F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均为θ,F1、F2的功率分别为P l、P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1﹤F2 P l﹤P2B F1﹤F2 P l﹥P2C F1﹥F2 P l﹤P2D F1﹥F2 P l﹥P24.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l,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 点,轨道2、3相 切于P 点,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要将卫星由圆轨道1送入圆轨道3,需要在椭圆轨道2的近地点Q 和远地点P 分别点火加速一次B .由于卫星由圆轨道l 送入圆轨道3被点火加速两次,则卫星在圆轨道3上正常运行速度要大于在圆轨道l 上正常运行的速度C .卫星在椭圆轨道2上的近地点Q 的速度一定大于7.9km /s ,而在远地点P 的速度一定小于7.9km /sD .卫星在椭圆轨道2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圆轨道3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5.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电动机带动下,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 1匀速向右运动.一质量为m 的滑块从传送带右端以水平向左的速率V 2(V 2>V 1)滑上传送带,最终滑块又返回至传送带的右端.就上述过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有A .滑块返回传送带右端时的速率为V 2B .此过程中传送带对滑块做功为 mv 22 - mv 12C .此过程中电动机做功为2mv 12D .此过程中滑块与传送带间摩擦产生的热量为 m (v 1+ v 2)2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8分)6.(19分)(I)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 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 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挂在墙上的两个钉子A 、B 上,另一端与第三条橡皮筋连接,结点为O ,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为完成该实验,他已经测量了橡皮筋的自然长度,则他还需要进行的操作中是 .A .测量细绳的长度B .所悬挂重物的质量C .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D .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O 的位置(2)某实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 钩码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桌面上相距50.0 cm 的A 、B 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通过A 、B 时的速度大小.(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 (I)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目的是 .A .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B .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C .可使得细线拉力等于砝码的重力D .可使得小车在未施加拉力时做匀速直线运动(II)实验主要步骤如下:①测量 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 1;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212121②将小车停在C 点,接通电源, ,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 及小车通过A 、B 时的速度.③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增加钩码个数,重复②的操作.(Ⅲ)下表是他们测得的一组数据,其中M 1是传感器与小车及小车中砝码质量之和,(v 22- V 12)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E ,F 是拉力 传感器受到的拉力,W 是拉力F 在A 、B 间所做的功.表格中△E 3= ,W 3=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7.(15分)某公司研发的新型家用汽车质量为1.5×103kg ,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100kw , 它在平直的测试公路上行驶的最大速度可达180km /h ,现汽车在测试公路上由静止开始 以2m /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汽车受到的阻力恒定.求:(1)汽车所受的阻力多大?(2)这个匀加速直线运动可以维持多长的时间?8.(16分)如图所示,轻弹簧左端固定在水平地面的N 点处,弹簧自然伸长时另一端位于 O 点,水平面MN 段为光滑地面,M 点右侧为粗糙水平面,现有质量相等均为m 的A 、 B 滑块,先用滑块B 向左压缩弹簧至P 点,B 和弹簧不栓接,由静止释放后向右运动与 静止在M 点的A 物体碰撞,碰撞后A 与B 粘在一起,A 向右运动了L 之后静止在水平 面上,已知水平面与滑块之间滑动摩擦因数都为μ,求(1)B 刚与A 碰撞后。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5届高三10月月考试题 数学理 Word版含答案
x z 0
1 2
x
1 2
y
z
0
,令
z
1,则
n1
(1,
1,1)
设面 A1C1B 的法向量为 n2 (m, n, k) ,则 n2 BA1 0, n2 BC1 0
n k 0
则
1 2
m
1 2
n
k
0
,令
k
1 ,则
n2
(1,1,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所以
cos n1 , n2
n1 n2 n1 n2
1 1 1 3 3
Go the distance
21.(本题满分 12 分)
已知圆 C : (x 1)2
( y 1)2
2 经过椭圆
Γ∶ x2 a2
y2 b2
1(a b 0) 的右焦点
F,且
F
到右
准线的距离为 2. (1)求椭圆 Γ 的方程; (2)如图,过原点 O 的射线 l 与椭圆 Γ 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 Q,与圆 C 的交点为 P,M 为 OP
1
1-a
(2)当 a=1,b=0 时,h(x)=3x3-x-1,b= 2 ,
则由(2)可知,函数 h(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1), (1, ) ,单调递减区间为(-1,1).
5
5
因为 h(-2)=-3,h(1)=-3,所以 h(-2)=h(1).
1 ①当 t+3<1,即 t<-2 时,[h(x)]min=h(t)=3t3-t-1.
5 ②当-2≤t<1 时,[h(x)]min=h(-2)=-3.
1 ③当 t≥1 时,h(x)在区间[t,t+3]上单调递增,[h(x)]min=h(t)=3t3-t-1. 综上可知,函数 h(x)在区间[t,t+3]上的最小值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物理试
秘密★启用前2014年重庆一中高2015级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 物 理 试 题 卷 2014.9说明:①选择题答案按题号用2B 铅笔填涂在机读卡上 ②非选择题按要求答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处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 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伽利略、牛顿等许许多多科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以下选项中符合伽利略和牛顿的观点的是( )A .两物体从同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较轻的物体下落较慢B .两匹马拉车比一匹马拉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则速度就越大C .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D .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15、如题15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体P 连接,P 与斜放的固定挡板MN 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则( )A .斜面体P 此刻所受到的外力个数有可能为2个B .斜面体P 此刻所受到的外力个数有可能为3个C .若迅速撤去挡板MN 后瞬间,斜面体P 可能有斜向左上的加速度D .若迅速撤去挡板MN 后瞬间,斜面体P 可能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16、关于两个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也是直线运动B .不同线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也是匀速直线运动C .小船渡河的运动中,小船的对地速度一定大于水流速度D .小船渡河的运动中,水流速度越大,小船渡河所需时间越长 17、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同时由静止开始向同一方向运动 的v -t 图象如题17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2t 时间内两车一定有两次相遇时刻 B .在t ~2t 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相遇 C .0~t 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 .0~2t 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18、如题18图所示,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 长方体木块,木块间粗糙,斜面足够长。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pdf
(2)某实验小组利用如题6(2)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他们将宽度为d的挡光片固定在小车上
,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砝码盘相连,在水平桌面上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光电门,记录小车通过
A、B时的遮光时间,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
(Ⅰ)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目的是( )
A.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B.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细线拉力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
D.可使得小车在未施加拉力时能匀速下滑
(Ⅱ)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将小车停在C点,在砝码盘中放上砝码,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此时小车及小车中砝码的质量之和为,砝 码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小车通过A、B时的遮光时间分别为、,则小车通过A、B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 ΔE=_______(用字母、、、d表示)。 ②在小车中增减砝码或在砝码盘中增减砝码,重复①的操作。题6(2)图所示挡光片宽度d_______cm。 (Ⅲ)下表是他们测得的组数据,其中是小车及小车中砝码质量之和,|v-v| 是两个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 出动能变化量ΔE,F是,W是F在A、B间所做的功表格中ΔE3=_______,W3=__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次 数/kg|vv|/(m/s)2ΔE/JF/NW/J10.5000.7600.1900.4000.20020.5001.650.4130.8400.42030.5002.40ΔE31.220W 341.0002.401.202.4201.2151.0002.841.422.8601.43(Ⅳ)若在本实验中没有平衡摩擦力,假设小车与长 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测得多组m、、的数据,并得到m与关系A、B两点的距离为s求解=_______(用字母b、d、s、k、 g表示)。7.冬季有一种雪上府式冰撬滑溜运动,运动员从起跑线推着冰撬加速一段相同距离,再跳上冰撬自由滑行 ,滑行距离最远者获胜,运动过程可简化为如题7图所示的模型,某一质量m=20 kg的冰撬静止在水平雪面上的A处,现 质量M=60 kg的运动员,用与水平方向成α=37°角的恒力F=200 N斜向下推动冰撬,使其沿AP方向一起做直线运动 ,当冰撬到达P点时运动员迅速跳上冰撬与冰撬一起运动(运动员跳上冰撬瞬间,运动员和冰撬的速度不变) 。已知冰撬 从A到P的运动时间为2s,冰撬与雪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不计冰撬长度和空气阻力。(g取10 m/s2,cos 37°=0.8)求: (1) AP的距离; 冰撬从P点开始还能继续滑行多久 8.如题8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固定一光滑圆管轨道。质量为m的小球从轨道顶端A点无初速释放,然后从轨道底端 B点水平飞出落在某一坡面上,坡面呈抛物线形状,且坡面的抛物线方程为。已知B点离地面O点的高度为R,圆管轨道的 半径也为R。(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空气阻力。)求: (1)小球在B点对轨道的弹力; (2)小球落在坡面上的动能 9.如题9图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在与斜面垂直的挡板上,另一端点在O位置。质量为m的物块A(可视为质点)以 初速度从P点沿斜面向下运动,与弹簧接触后压缩弹簧,将弹簧右端压到O′点位置后,A又被弹簧弹回A离开弹簧后,恰 好回到P点。OP的距离为物块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倾角为。求: (1)O点和O′点间的距离 ; (2)弹簧最低点O′处的弹性势能 ;(3)轻弹簧若将另一个与A材料相同的物块B(可视为质点)与弹簧右端拴接 ,设B的质量为,。将A与B并排在一起,使弹簧仍压缩到O′点位置,然后从静止释放,若A,求需满足的条件 (三)选做题(第10题和第11题各12分,考生从中选做一题,若两题都做,则按第10题计分) [选修3-3] (1)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B.温度越高,分子扩散越快 C.物体吸热时,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D.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在圆筒形的金属气缸内,如题10(2)图所示,活塞的质量为m=30,横截面积 为S=100cm2,活塞与气缸底之间用一轻弹簧连接,活塞可沿气缸壁无摩擦滑动且不漏气。开始时使气缸水平放置,连接 活塞和气缸底的弹簧处于自然长度l0=50cm。经测量大气压强p0=1.0×105Pa,将气缸从水平位置缓慢地竖直立起,稳 定后活塞下移10cm,求气缸放置弹簧的劲度系数 11.[选修3-4]略 68分) 7.解:(1) 得: m (2)m/s s 8. 得: 在B点:
14-15学年上学期重庆一中高2015级周考理综物理试题
2015年重庆一中高2015级高三上学期周考物 理 (共110分)2015.1.18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检修人员对电视塔的观光电梯进行检修时,在电梯的天花板上悬挂一根竖直弹簧秤,其测量挂钩向下,在钩上挂一个重为10 N 的钩码.弹簧秤弹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在t 1到t 2时间内该钩码A .一直处于超重状态B .一直处于失重状态C .先超重再失重D .先失重再超重2.3根与纸平面垂直的导线内通有大小相同的恒定电流,方向和位置如图所示,其中1、2两根导线的位置关于y 轴对称.则3号导线受到另外两根导线作用力的方向A .沿x 轴正方向B .沿x 轴负方向C .沿y 轴正方向D .沿y 轴负方向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滑片P 缓慢向右滑动时,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电流表示数变小B .电压表示数变小C .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减少D .电源内阻消耗的电功率增大4.绕某颗星球(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卫星,其周期为T .同一物体在该星球表面赤道上重力只有在其极点附近的75%,则该星球的自转周期为 A .2T B .2T C .4T D5.无限长通电直导线在其周围产生的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与导线内电流强度成正比,与该点到导线的距离成反比,方向满足右手螺旋定则.如图所示,纸平面内有一根无限长通电直导线,一电子(不计重力)仅在洛仑兹力作用下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轨迹与导线共面.设t = 0时刻电子离导线最近,则导线内电流强度i 随时间t 的变化情况可能是(以沿纸平面向上为电流的正方向,不考虑磁场变化而产生的感生电场)121题图5题图ABCD2题图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8分)6.(19分)(1)如图1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当小车在l 条橡皮筋的作用下沿木板滑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 .当用2条、3条…橡皮筋重复实验时,设法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所做的功分别为2W 、3W …. ①图中小车上有一固定小立柱,下图给出了4种橡皮筋与小立柱的套接方式,为减小实验误差,你认为最合理的套接方式是______;②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某次所打的纸带如图2所示,图上所标数字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已知实验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 ,则小车获得的速度是______m/s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由纸带可知,小车在AE 段运动时的加速度逐渐变_______(填“大”或“小”).(2)要测量一节新的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提供的器材有:电压表V :量程3V ,内阻很大电流表A :量程0.6 A ,内阻R A 约1Ω定值电阻0R :阻值未知,约几欧姆 滑动变阻器1R :0~10Ω 滑动变阻器2R :0~200Ω单刀单掷开关S 1、单刀双掷开关S 2,导线若干①用图3所示电路测量时,在较大范围内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一个电表示数变化明显而另一个电表示数变化不明显.示数变化不明显的电表应该是_________.②为了提高实验精度,采用图4所示电路,为方便实验调节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填“1R ”或“2R ”).③开始实验之前,S 1、S 2都处于断开状态.S 2打向1,闭合S 1,测得电压表的读数0U ,电流表的读数为0I ;可以测出的物理量是 ,用测量的物理量写出其表达式 .④S 2打向2,闭合S 1,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当电流表读数为1I 时,电压表读数为1U ;当电流表读数为2I 时,电压表读数为2U .则新电池电动势的表达式为E = ,内阻的表达式为r = .⑤图4所示电路中电压表的分流作用_______(填“会”或“不会”)带来系统误差.小车橡皮筋 打点计时器6题图1A B CD6题图26题图46题图37.(15分)我国的NCAP汽车碰撞测试从2005年开始启动,碰撞测试包括正面碰撞和侧面碰撞.正面碰撞时,汽车以速度v1 = 18 m/s撞击固定障碍物;侧面碰撞时,移动障碍物以速度v2 = 14 m/s撞击静止的汽车.现有一辆某品牌小汽车参加NCAP正面碰撞测试,从距离碰撞点s = 99 m的某处以加速度a = 2 m/s2匀加速启动,达到规定速度后匀速行驶直至碰撞.(1)该车启动多长时间后发生碰撞?(2)该车内座位上有一个质量为m = 50 kg的假人.碰撞时,假人在安全气囊的缓冲作用下经Δt = 0.9 s速度减为零,则该假人在碰撞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平均冲击力有多大?8.(16分)竖直直轨道和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均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两轨道均光滑、绝缘.沿图中水平方向有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带电量恒定为+q(q>0)、质量为m的小球B静止在图中所示的位置,其中θ = 37°,另一个质量也为m但不带电的小球A从竖直轨道上距K点h = 11.9R处自由释放,与小球B碰撞后结为一体.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sin 37° = 0.6,cos 37° = 0.8.求(1)电场强度E的大小和方向;(2)两小球碰后瞬间的速度大小;(3)两小球碰后经过P点时对轨道的压力.9.(18分)如图所示,空间区域Ⅰ、Ⅱ均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MN、PQ为磁场区域的理想边界,Ⅰ区域高度为d,Ⅱ区域的高度足够大.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Ⅰ、Ⅱ区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均为B,方向分别垂直纸面向里和向外.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从磁场上方的O点由静止开始下落,从O′点进入电磁场区域后,恰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1)试判断小球的电性并求出电场强度E的大小;(2)若带电小球运动一定时间后恰能回到O点,求出释放时距MN的高度h以及小球从开始释放到第一次回到O点所经历的时间t;(3)若带电小球前两次经过MN边界的时间差为2mtqBπ∆=,求小球经过MN边界时与O′点间距离的所有取值.P8题图7题图9题图三、选做题(第10题和第11题各12分,考生从中选做一题,若两题都做,则按第10题计分,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答题卡上对应的位置)10.【选修3-3】(1)最近一款名为“55度杯”的神器火了.据称,往这款杯子里装入第一杯开水,摇一摇,开水迅速降温至适合饮用的55 °C左右;喝完后再加入常温水,摇一摇,水温又升至55 °C左右.该款杯子的专利信息表明,杯子内壁是一层导热金属,外壁是绝热材料,内外壁之间充有相变(相变,即物态变化,如熔化、汽化等)物质.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下列关于“55度杯”的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仅有一个正确选项)A.杯内相变物质的熔点为55 °C左右B.装入第一杯开水时,有些相变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C.装入第一杯开水时,所有开水分子的动能均变小D.因为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55度杯”不可能让常温水升温(2)如图所示,总长L = 1 m、粗细均匀的直角玻璃管,AO和BO等长,A端封闭,B端开口,内有x = 10 cm长的水银柱.当AO水平,BO竖直时,水银柱在AO的最右端,这时大气压为p0 = 75 cmHg,温度为t0 = 27 °C.现缓慢地对密闭部分气体加热,当温度升高至多少时水银柱刚好全部进入BO管?11.【选修3-4】略.A10题图210题图12015年重庆一中高2015级高三上学期周考物理参考答案2015.1.18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A2. B3. C4. B5.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8分)6.(19分,每空2分)(1)①A ②0.65 小(2)①电压表 ②R 1 ③定值电阻R 0与电流表内阻之和,00I U R R A =+ ④121221I I I U I U E --=001221I U I I U U r ---= ⑤不会 7.(15分)解: (1)匀加速阶段v 1 = at 1,21112x at =匀速阶段x 2 = v 1t 2,x 1 + x 2 = s 运动总时间t = t 1 + t 2 = 14 s(2)对人用动量定理110()F t mv ∆=--得11000N F =8.(16分)解:(1)对静止的小球Btan qE mg θ=得43mg E q=,水平向左(2)A 小球从释放到与B 碰前瞬间()201sin 2mg h R mv θ+=AB 碰撞前后012mv mv = 得1v =(3)AB 碰后瞬间至到达P 点()221112sin cos 2222pmgR qE R R mv mv θθ--+=⋅-⋅ 在P 点22PN v qE F m R+=得11930N F 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二球对轨道的压力11930NN F F mg '==,水平向右 9.(18分)解: (1)小球带正电.... qE =mg解得:qm g E =(2)带电小球在进入磁场区域前:mgh =21mv 2 带电小球在磁场中:qvB =m Rv 2由于带电小球在Ⅰ、Ⅱ中圆周运动的半径相同,轨迹如答图(a )所示.由几何关系知R =︒60sin d 解得h =gm d B q 222232小球在无场区的运动,时间1t =电磁场区域的运动,时间272763m m t qB qB ππ=⨯=总时间1273m t t t qBπ=+== 73m qB π(3)由题意可知,图中α=45°1sin 45dR =︒第一次回到MN 边界时,距O ′的距离为()(1122cos 4522x R R d =-=由于运动的往复性,所有的解为(22x n d =()0,1,2n =三、选做题(第10题和第11题各12分,考生从中选做一题,若两题都做,则按第10题计分,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答题卡上对应的位置) 10. 【选修3-3】(1)(6分)A (2)(6分)425 K11. 【选修3-4】 略)a (答图9题图。
【全国名校】2015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月考理综生物试卷
【全国名校】2015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月考理综生物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1.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可用于观察线粒体、DNA、RNA的分布B.经低温或秋水仙素诱导的根尖制成的临时装片均可观察到联会现象C.观察线粒体、质壁分离的实验材料均处于生活状态D.菠菜叶片可用于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提取和分离光合色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无色,用健那绿染液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可用来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A项正确;联会是减数分裂特有的现象,而根尖的分生区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故经低温或秋水仙素诱导的根尖制成的临时装片,不会观察到联会现象,B项错误;健那绿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染色后能观察到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只有活细胞的原生质层才有选择透过性,即活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故C项正确;菠菜叶的叶肉细胞富含叶绿体,用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作实验材料可以用来观察叶绿体的形态,还可以用菠菜叶作提取和分离光合色素的实验材料,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高中生物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下列关于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中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DNA中的氮元素只存在于碱基中B.叶绿体、核糖体、质粒中都含核糖C.人体成熟红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血红蛋白D.蓝藻细胞的叶绿体在光合作用中可以产生糖类等有机物【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蛋白质中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NH—CO—)中(游离的氨基和R基中也有少量的N元素),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个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的碱基、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的,只有含氮的碱基中有氮元素,A 项正确;叶绿体中有少量的DNA和RNA、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质粒是细菌细胞中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的很小的双链环状DNA分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其中没有核糖,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其中含有核糖,所以质粒中没有核糖,B项错误;人体成熟红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不是血红蛋白,C项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D项错误。
重庆市一中高三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重庆一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B.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伽利略用小球在斜面上验证了运动速度与位移成正比2.“轨道康复者”是“垃圾卫星”的救星,它可在太空中给“垃圾卫星”补充能量,延长卫星的使用寿命.一颗“轨道康复者”正在地球赤道平面内的圆周轨道上运行,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轨道半径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的,则()A.轨道康复者”相对于地球赤道上的城市向西运动B.“轨道康复者”的加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加速度的4倍C.“轨道康复者”的周期是地球同步卫星周期的倍D.“轨道康复者”每经过天就会在赤道同一城市的正上方出现3.如图所示为游乐场中过山车的一段轨道,P点是这段轨道的最高点,A、B、C三处是过山车的车头、中点和车尾.假设这段轨道是圆轨道,各节车厢的质量相等,过山车在运行过程中不受牵引力,所受阻力可忽略.那么,过山车在通过P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头A通过P点时的速度最小B.车的中点B通过P点时的速度最小C.车尾C通过P点时的速度比车头A通过P点时的速度小D.A、B、C通过P点时的速度一样大4.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倾角=53°的固定光滑绝缘斜面,高为H.一个带正电的物块(可视为质点)受到的电场力是重力的倍,现将其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块落地的速度大小为()A.2B.2C.D.25.如图所示,有四个等量异种电荷,放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处.A、B、C、D为正方形四个边的中点,O为正方形的中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以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A.A、B、C、D四点的电场强度不同,电势不同B.A、B、C、D四点的电场强度不同,电势相同C.将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从A点沿直线移动到C点,试探电荷具有的电势能一直不变D.位于过O点垂直于纸面的直线上,各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不为零6.固定的粗糙斜面倾角为θ,其上有一个小物块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1作用沿斜面向上匀速上滑位移S1.现把力改为斜向上与斜面夹角成α(且α<﹣θ)的恒力F2,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位移为S2,且F1、F2做的功相同,则可能有()A.F1<F2 S1=S2 B.F1=F2 S1<S2C.F1<F2 S1>S2D.F1>F2 S1<S27.将一长木板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甲所示,一个滑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速度v0从木板左端向右端滑动,到达右端时恰能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现将木板分成A和B两段,如图乙所示,并紧挨着放在水平面上,让滑块仍以初速度v0从从木板左端向右端滑动.滑块与木板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在以后的整个过程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中,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一样多B.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甲图比乙图多C.若B的质量越大,则滑块与木板从开始到共速经历的时间会越长D.若B的质量越小,则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会越大8.如图所示,将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倾角θ的粗糙斜面的底端,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O点.现将物块拉到A点后由静止释放,滑动摩擦因数μ>tanθ,整个运动过程的最低点在B点(图中B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点可能在O点右上方B.整个过程中物体的最大动能小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C.从A到B的过程中,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物块机械能的减小量D.A点弹簧的弹性势能一定大于B点弹簧的弹性势能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40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9.(1)关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时需要称出重物的质量B.实验中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纸带越短越好,因为纸带越短,克服摩擦做的功就少,误差就小C.纸带上打下的第1、2点间距超过2mm,则无论怎样处理数据,实验误差都会很大D.实验处理数据时,可直接利用打下的实际点迹,而不必采用“计数点”的方法(2)若正确的操作完成实验,正确的选出纸带进行测量,量得连续三点A、B、C到第一个点O的距离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m/s2,那么(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①纸带的端与重物相连.②打下计数点B时,重物的速度v B= m/s.③在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测得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 p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E k,这是因为.10.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来探究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木板上固定两个完全相同的遮光条A、B,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木板通过两个滑轮与弹簧测力C相连,木板放在安装有定滑轮和光电门的轨道D上,轨道放在水平桌面上,P为小桶(内有沙子),滑轮质量、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g.(1)实验中轨道应倾斜一定角度,这样做目的是.A.为了使释放木板后,木板能匀加速下滑B.为了增大木板下滑的加速度C.可使得细线拉力做的功等于合力对木板做的功D.可使得木板在未施加拉力时能匀速下滑(2)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d= cm.(3)实验主要步骤如下:①测量木板、遮光条的总质量M,测量两遮光条的距离L;按甲图正确连接器材.②将木板左端与轨道左端对齐,静止释放木板,木板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F及遮光条B、A先后经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1、t2.则遮光条B、A通过光电门的过程中木板动能的变化量△E k= ,合外力对木板做功W= .(用字母M、t1、t2、d、L、F表示).③在小桶中增加沙子,重复②的操作.④比较W、△E k的大小,得出实验结论.(4)若在本实验中轨道水平放置,其它条件和实验步骤不变,假设木板与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测得多组F、t1、t2的数据,并得到F与﹣的关系图象如图丙.已知图象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直线的斜率为k,求解μ=(用字母b、d、L、k、g 表示).11.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30°的光滑固定斜杆底端固定一个带负电、电量为Q=2×10﹣4C的小球A,将一可视为质点的带电小球B从斜杆的底端a点(与A靠得很近,但未接触)静止释放,小球沿斜面向上滑动过程中速度v随位移s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静电力常量k=9×109N﹒m2/C2.求:(1)小球B的荷质比;(2)小球B在b点时速度到达最大,求a、b两点的电势差U ab.12.如图所示,AB和CDO都是处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形轨道,OA处于水平位置.AB是半径为R=2m的圆周轨道,CDO是半径为r=1m的半圆轨道,最高点O处固定一个竖直弹性挡板.D为CDO轨道的中点.已知BC段是水平粗糙轨道,与圆弧形轨道平滑连接.已知BC段水平轨道长L=2m,与小球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现让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球P从A 点的正上方距水平线OA高H自由下落.(g=10m/s2)(1)当H=8.55m时,问此球第一次到达O点对轨道的压力;(2)当H=8.55m时,试通过计算判断此球是否会脱离CDO轨道.如果会脱离轨道,求脱离位置距C点的竖直高度.如果不会脱离轨道,求静止前球在水平轨道经过的路程;(3)H取值满足什么条件时,小球会脱离CDO轨道?四.[物理-选修3-5]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方程式U→Th+He是重核裂变反应方程B.铯原子核(Cs)的结合能小于铅原子核(Pb)的结合能C.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时所产生的D.核力是短程力,与核子间的距离有关,有时表现为引力,有时表现为斥力E.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等于该原子核的质量1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三个滑块A、B、C,质量分别为m A=2m,m B=m,m C=3m,A、B 用细绳连接,中间有一压缩的轻弹簧(与滑块不栓接).开始时A、B以共同速度v0向右运动,C静止.某时刻细绳突然断开,A、B被弹开,然后B又与C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最终三滑块速度恰好相同.求:(i)B、C碰撞前的瞬间B的速度;(ii)整个运动过程中,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之比.2015-2016学年重庆一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B.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伽利略用小球在斜面上验证了运动速度与位移成正比【分析】要了解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内容、方法、原理以及物理意义,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的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解答】解:A、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故A错误;B、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未直接进行验证,而是在斜面实验的基础上的理想化推理,故B错误.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故C正确.D、小球在斜面上运动运动速度与位移不成正比,故D错误,故选C.2.“轨道康复者”是“垃圾卫星”的救星,它可在太空中给“垃圾卫星”补充能量,延长卫星的使用寿命.一颗“轨道康复者”正在地球赤道平面内的圆周轨道上运行,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轨道半径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的,则()A.轨道康复者”相对于地球赤道上的城市向西运动B.“轨道康复者”的加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加速度的4倍C.“轨道康复者”的周期是地球同步卫星周期的倍D.“轨道康复者”每经过天就会在赤道同一城市的正上方出现【分析】根据“轨道康复者”受到的万有引力提供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知运行加速度和周期与同步卫星加速度和周期的关系.同步卫星和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比较出“轨道康复者”和同步卫星的角速度大小,就可以判断出“轨道康复者”相对于地球的运行方向关系.【解答】解: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ω2r,得ω=,“轨道康复者”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的,可知“轨道康复者”的角速度比同步卫星的角速度大,而同步卫星和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所以轨道康复者”相对于地球赤道上的城市向东运动,故A错误.B、由G=ma得 a=,则得:“轨道康复者”的加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加速度的16倍,故B错误.C、由T==2π,可得,“轨道康复者”的周期是地球同步卫星周期的倍,故C错误.D、设经过t时间“轨道康复者”会在赤道同一城市的正上方出现,则有2π=t(﹣),而T同步=1天,T康复=天,解得:t=天,故D正确.故选:D3.如图所示为游乐场中过山车的一段轨道,P点是这段轨道的最高点,A、B、C三处是过山车的车头、中点和车尾.假设这段轨道是圆轨道,各节车厢的质量相等,过山车在运行过程中不受牵引力,所受阻力可忽略.那么,过山车在通过P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头A通过P点时的速度最小B.车的中点B通过P点时的速度最小C.车尾C通过P点时的速度比车头A通过P点时的速度小D.A、B、C通过P点时的速度一样大【分析】对过山车的运动过程进行分析,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当重力势能最大时,过山车的动能最小,即速度最小,据此分析即可.【解答】解:ABD、过山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重力和轨道支持力作用,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相互转化,则当重力势能最大时,过山车的动能最小,即速度最小.根据题意可知,车的中点B通过P点时,质心的位置最高,重力势能最大,则动能最小,速度最小,故AD错误,B正确.C、车尾C通过P点时的速度比车头A通过P点时的速度大,故C错误.故选:B4.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倾角=53°的固定光滑绝缘斜面,高为H.一个带正电的物块(可视为质点)受到的电场力是重力的倍,现将其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块落地的速度大小为()A.2B.2C.D.2【分析】分析物块的受力情况,明确物块的运动轨迹,再分析各力的做功情况,再根据动能定理即可求得物块落地时的速度大小.【解答】解:物块受到的电场力为;将两力分别向沿斜面各垂直于斜面方向进行分解,则可知:电场力垂直于斜面方向上的分力F y==mg,故一定大于重力的分力,因此物块将离开斜而沿电场力和重力的分力方向做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为:tanθ==物体在下滑过程受重力和电场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可知:mgH+Eq H=已知;Eq=;代入解得:v=故选:C.5.如图所示,有四个等量异种电荷,放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处.A、B、C、D为正方形四个边的中点,O为正方形的中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以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A.A、B、C、D四点的电场强度不同,电势不同B.A、B、C、D四点的电场强度不同,电势相同C.将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从A点沿直线移动到C点,试探电荷具有的电势能一直不变D.位于过O点垂直于纸面的直线上,各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不为零【分析】根据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特点和矢量合成法则求解各点的场强;电荷在等势面上移动,电场力做功为0;而电场力做功量度电势能的变化.【解答】解:A、B:设正方向边长为L,每个电荷电量为Q,如图若将四个电荷分成a与d,b与c两组,则AC是两组电荷的垂直平分线,是粒子电荷的等势线;所以AC两点的电势相等;ad两个电荷的合场强的方向向下,A点的场强大于C点的场强;bc两个点电荷的合场强方向向上,C点的场强大于A点的场强;四个点电荷的合场强方向:A向下,C向上.同理,若将四个电荷分成a与b,c与d两组,可得:BD两点的电势相等,B点场强的方向向右,D点的方向向左.所以ABCD四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不同,电势相等,故A错误,B正确.C:由以上分析可知,AC是一条等势线,故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A点沿直线移动到C点,试探电荷具有的电势能不变.故C正确;D:对O点研究:两个正电荷在O点的合场强为零,两个负电荷在O点的合场强为零,故O 点的场强为0.过O点的垂线位于过AC和BD两条等势线的等势面上,这两个等势面与无穷远处的电势相等,为0,所以过O的垂线的电势都为0.故D错误.故选:BC.6.固定的粗糙斜面倾角为θ,其上有一个小物块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1作用沿斜面向上匀速上滑位移S1.现把力改为斜向上与斜面夹角成α(且α<﹣θ)的恒力F2,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位移为S2,且F1、F2做的功相同,则可能有()A.F1<F2 S1=S2 B.F1=F2 S1<S2C.F1<F2 S1>S2D.F1>F2 S1<S2【分析】两种情况下分别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出拉力的表达式和拉力的功的表达式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左图中,物体受重力、拉力、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有:F1﹣mgsinθ﹣μmgcosθ=0解得:F1=mgsinθ+μmgcosθ ①拉力做功为:W1=F1S1=mg(sinθ+μcosθ)S1②右图中,物体受重力、拉力、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有:F2cosα﹣mgsinθ﹣μ(mgcosθ﹣F2sinα)=0解得:F2==(其中sin)③拉力做功为:W2=F2cosαS2=[mgsinθ+μ(mgcosθ﹣F2sinα)]S2 ④比较①③,有F1>F2;比较②④,有S1<S2;故选:D7.将一长木板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甲所示,一个滑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速度v0从木板左端向右端滑动,到达右端时恰能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现将木板分成A和B两段,如图乙所示,并紧挨着放在水平面上,让滑块仍以初速度v0从从木板左端向右端滑动.滑块与木板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在以后的整个过程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中,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一样多B.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甲图比乙图多C.若B的质量越大,则滑块与木板从开始到共速经历的时间会越长D.若B的质量越小,则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会越大【分析】比较两次运动的区别,木块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木板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次在小滑块运动过程中,整个木板一直加速,第二次小滑块运动的过程中,A与B先一起做加速运动,当滑块运动到B部分上后A部分停止加速做匀速直线运动,只有B部分加速,B的加速度大于开始时的加速度,通过比较小滑块的位移确定是否飞离木板.(也可以使用动能定理比较).根据摩擦力乘以相对位移等于热量比较小滑块在木板B上和木板A上产生的热量.【解答】解:设滑块的质量为m,A部分的质量为M1,B的质量为M2,则滑块在木板上运动的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选择向右为正方向,对甲图:mv0=(m+M1+M2)v…①对乙图,则:mv0=M1v1+(m+M2)v2…②由于滑块滑过A后,在B上滑动的过程中,滑块的速度将大于A的速度,所以可得:v1<v<v2可知第二次时滑块的速度的变化量小一些,根据动量定理可知,滑块与B木板将比第一种的情景更早达到速度相等,所以在第二种的情况下,滑块还没有运动到B的右端,两者速度相同,即第二次时,滑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小.A、根据动能定理可知,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其动能的变化,由于v<v2,所以甲、乙两图中,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不一样多.故A错误;B、根据摩擦力乘以相对位移等于产生的热量,第一次的相对路程的大小大于第二次的相对路程的大小,则图甲所示的过程产生的热量大于图乙所示的过程产生的热量.故B正确;C、在滑块的质量与木板的质量一定的条件下,B在质量越大,则长度越长,滑块与A分离的越早,由②可知,滑块与B的共同速度越大,则滑块与木板从开始到共速经历的时间会越短.故C错误;D、结合①②可知,B部分的质量越小,A与B的速度就越接近,然后结合B选项的分析可知,将木板分成两部分后,产生的热量减小,可知若B的质量越大,则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会越小,B的质量越小,则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会越大.故D正确.故选:BD8.如图所示,将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倾角θ的粗糙斜面的底端,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O点.现将物块拉到A点后由静止释放,滑动摩擦因数μ>tanθ,整个运动过程的最低点在B点(图中B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点可能在O点右上方B.整个过程中物体的最大动能小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C.从A到B的过程中,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物块机械能的减小量D.A点弹簧的弹性势能一定大于B点弹簧的弹性势能【分析】物体从A向B运动过程,受重力、支持力、弹簧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当平衡时速度最大;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动能和内能之和守恒.由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解答】解:A、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处于O点,所以在O点,弹簧弹力为零,物体从A向B运动过程,受重力、支持力、弹簧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当平衡时速度最大,由于摩擦力平行斜面向上,所以当弹力和重力沿斜面的分量等于摩擦力时,速度最大,此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所以速度最大时,物块的位置在O点上方,而B点速度为零,由于不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具体大小,所以B点可能在O点的右上方,故A正确;B、因μ>tanθ,则重力的下滑分力小于摩擦力.当重力沿斜面的分量和弹簧弹力之和等于摩擦力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此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知,弹簧的弹性势能和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物体的动能和内能,由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小于产生的内能,所以物体的最大动能小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故B正确.C、从A到B的过程中,滑动摩擦力一直做负功,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物块机械能的减小量与弹簧弹性势能减小量之和,故C错误.D、由于重力做功数值小于克服摩擦力做功,根据能量守恒可知,A点弹簧的弹性势能一定大于B点弹簧的弹性势能,故D正确.故选:ABD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40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9.(1)关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实验时需要称出重物的质量B.实验中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纸带越短越好,因为纸带越短,克服摩擦做的功就少,误差就小C.纸带上打下的第1、2点间距超过2mm,则无论怎样处理数据,实验误差都会很大D.实验处理数据时,可直接利用打下的实际点迹,而不必采用“计数点”的方法(2)若正确的操作完成实验,正确的选出纸带进行测量,量得连续三点A、B、C到第一个点O的距离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m/s2,那么(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①纸带的左端与重物相连.②打下计数点B时,重物的速度v B= 0.98 m/s.③在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测得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 p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E k,这是因为存在阻力做功.【分析】(1)根据实验的原理,以及操作步骤中的注意事项,确定正确的选项.(2)重物的速度越来越快,抓住相等时间内的位移越来越大确定纸带的哪一端与重物相连.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B点的速度.【解答】解:(1)A、验证动能的增加量和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是否相等,两端都有质量,可以约去,所以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故A错误.B、摩擦不可避免,但是不是纸带越短越好,纸带越短,打的点越小,不利于测量,故B错误.C、根据h=知,纸带应该选用打下的第1、2点间距接近2mm的,若纸带上打下的第1、2点间距超过2mm,相当于有初速度,但也可以选取中间的两个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故C错误D、处理打点的纸带时,可以直接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实际点迹,而不必采用“计数点”的方法,若采用计数点,是使测量长度变长,从而减小测量长度的误差,故D正确;故选:D.(2)因为重物的速度越来越大,则相等时间内的位移越来越大,可知纸带的左端与重物相连.B点的速度m/s=0.98m/s.在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测得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 p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E k,这是因为阻力做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一部分转化为内能.故答案为:(1)D,(2)左,0.98,存在阻力做功.10.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来探究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木板上固定两个完全相同的遮光条A、B,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木板通过两个滑轮与弹簧测力C相连,木板放在安装有定滑轮和光电门的轨道D上,轨道放在水平桌面上,P为小桶(内有沙子),滑轮质量、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g.(1)实验中轨道应倾斜一定角度,这样做目的是CD .A.为了使释放木板后,木板能匀加速下滑B.为了增大木板下滑的加速度C.可使得细线拉力做的功等于合力对木板做的功D.可使得木板在未施加拉力时能匀速下滑(2)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d= 0.170 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秘密★启用前重庆市重庆一中2015届高三10月月考试题 理综物理试题分为选择题、非选择题和选做题三部分,满分110分.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学生必做;选做题有两题,考生从中选做一题,若两题都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 1.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角速度时刻改变 B .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速度时刻改变C .物体只有在恒力作用下,才能做匀速圆周运动D .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转速越小,周期越小2.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采用了假设法B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理想模型法C .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倾角为90°的斜面上的运动,再根据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是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D .开普勒用了多年的时间研究行星的运动规律和科学的数学计算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3.在玉树地震的救援行动中,千斤顶发挥了很大作用,如题16图所示是剪式千斤顶,当摇动把手时,螺纹轴就能迫使千斤顶的两臂靠拢,从而将汽车顶起。
当车轮刚被顶起时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1.0×105N ,此时千斤顶两臂间的夹角为12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此时两臂受到的压力大小均为5.0×104N B .此时千斤顶对汽车的支持力为2.0×105NC .若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起,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增大D .若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起,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减小4.太阳系八大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可粗略地认为是圆形,各行星的半径、日星距离和质量如下表所示:由表中所列数据可以估算天王星公转的周期最接近于A .7 000年B .85 年C .20年D .10年5.如题18图所示的木板由倾斜部分和水平部分组成,两部分之间由一段圆弧面相连接。
在木板的中间有位于竖直面内的光滑圆槽轨道,斜面的倾角为θ。
现有10个质量均为m 、半径均为r 的均匀刚性球,在施加于1号球的水平外力F 的作用下均静止,力F 与圆槽在同一竖直面内,此时1号球球心距它在水平槽运动时的球心高度差为h 。
现撤去力F 使小球开始运动,直到所有小球均运动到水平槽内。
重力加速度为g 。
则整个运动过程中,2号球对1号球所做的功为(不考虑小球之间的碰撞)A .θsin 4mgr W =B .θsin 5mgr W =C.θsin9mgrW=D.θsin10mgrW=(二)非选择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共68分)6.(1)某同学利用如题6(1)甲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砝码盘。
通过改变盘中砝码的质量,测得多组砝码的质量m和对应的弹簧长度l,画出m—l图线,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如题6(1)乙图所示。
(重力加速度210m/sg=)①请你判断如果没有测量砝码盘的质量,得到该弹簧的劲度系数,得到该弹簧的原长。
(均选填“能”或“不能”)N/m。
②若已知砝码盘的质量为5g,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2)某实验小组利用如题6(2)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他们将宽度为d的挡光片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砝码盘相连,在水平桌面上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光电门,记录小车通过A、B时的遮光时间,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
(Ⅰ)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目的是()A.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B.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C.可使得细线拉力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D.可使得小车在未施加拉力时能匀速下滑(Ⅱ)实验主要步骤如下:①将小车停在C点,在砝码盘中放上砝码,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此时小车及小车中砝码的质量之和为M,砝码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小车通过A、B时的遮光时间分别为1t、2t,则小车通过A、B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ΔE=_______(用字母M、1t、2t、d表示)。
②在小车中增减砝码或在砝码盘中增减砝码,重复①的操作。
③如题6(2)图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d =_______cm。
(Ⅲ)下表是他们测得的多组数据,其中M是小车及小车中砝码质量之和,|v22-v21| 是两个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ΔE,F是砝码盘及盘中砝码的总重力,W是F在A、B间所做的功。
表格中ΔE3=_______,W3=__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题6(2)图乙0 150 102 c m题6(2)图甲(Ⅳ)若在本实验中没有平衡摩擦力,假设小车与水平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利用上面的实验器材完成实验,保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数量(取绳子拉力近似为砝码盘及盘中砝码的总重力),测得多组m 、1t 、2t 的数据,并得到m 与212211⎪⎪⎭⎫⎝⎛-⎪⎪⎭⎫ ⎝⎛t t 的关系图像。
已知图像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 ,直线PQ 的斜率为k ,A 、B 两点的距离为s ,挡光片的宽度为d ,求解μ=_______(用字母b 、d 、s 、k 、g 表示)。
7.冬季有一种雪上“府式冰撬”滑溜运动,运动员从起跑线推着冰撬加速一段相同距离,再跳上冰撬自由滑行,滑行距离最远者获胜,运动过程可简化为如题7图所示的模型,某一质量m =20 kg 的冰撬静止在水平雪面上的A 处,现质量M =60 kg 的运动员,用与水平方向成α=37°角的恒力F =200 N 斜向下推动冰撬,使其沿AP 方向一起做直线运动,当冰撬到达P 点时运动员迅速跳上冰撬与冰撬一起运动(运动员跳上冰撬瞬间,运动员和冰撬的速度不变) 。
已知冰撬从A 到P 的运动时间为2s ,冰撬与雪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不计冰撬长度和空气阻力。
(g 取10 m/s2,cos 37°=0.8)求: (1) AP 的距离;冰撬从P 点开始还能继续滑行多久?8.如题8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固定一43光滑圆管轨道。
质量为m 的小球从轨道顶端A 点无初速释放,然后从轨道底端B 点水平飞出落在某一坡面上,坡面呈抛物线形状,且坡面的抛物线方程为216y xR =。
已知B 点离地面O 点的高度为R ,圆管轨道的半径也为R 。
(重力加速度为g ,忽略空气阻力。
)求: (1)小球在B 点对轨道的弹力; (2)小球落在坡面上的动能?9.如题9图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在与斜面垂直的挡板上,另一端点在O 位置。
质量为m 的物块A (可视O1O2Rb212211⎪⎪⎭⎫ ⎝⎛-⎪⎪⎭⎫ ⎝⎛t t Q题6(2)图丙为质点)以初速度0v 从斜面的顶端P 点沿斜面向下运动,与弹簧接触后压缩弹簧,将弹簧右端压到O ′点位置后,A 又被弹簧弹回。
物块A 离开弹簧后,恰好回到P 点。
已知OP 的距离为0x ,物块A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倾角为θ。
求: (1)O 点和O ′点间的距离1x ;(2)弹簧在最低点O ′处的弹性势能 ;(3)在轻弹簧旁边并排放置另一根与之完全相同的弹簧,一端与挡板固定。
若将另一个与A 材料相同的物块B (可视为质点)与两根弹簧右端拴接,设B 的质量为m β,θμtan 2=,θsin 300gx v =。
将A与B 并排在一起,使两根弹簧仍压缩到O ′点位置,然后从静止释放,若A 离开B 后最终未冲出斜面,求β需满足的条件?(三)选做题(第10题和第11题各12分,考生从中选做一题,若两题都做,则按第10题计分) [选修3-3](1)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B .温度越高,分子扩散越快C .物体吸热时,它的内能一定增加D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在圆筒形的金属气缸内,如题10(2)图所示,活塞的质量为m=30Kg ,横截面积为S=100cm2,活塞与气缸底之间用一轻弹簧连接,活塞可沿气缸壁无摩擦滑动且不漏气。
开始时使气缸水平放置,连接活塞和气缸底的弹簧处于自然长度l0=50cm 。
经测量大气压强p0=1.0×105Pa ,将气缸从水平位置缓慢地竖直立起,稳定后活塞下移=∆l 10cm ,整个过程外界温度不变。
求气缸竖直放置时的压强,并判断能否求解弹簧的劲度系数。
11.[选修3-4]略题9图题10(2)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的得6分,错二、非选择题(每个试题考生必须作答,共68分) 6.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①能 不能 ②3.44 (2)(Ⅰ)CD(Ⅱ)①])()[(212122t d t d M -③0.550cm(Ⅲ)0.600J 0.610J(Ⅳ) gsk bd 227.解:(1)1037cos ma f F =- N mg F =+037sinN f μ=得:21/8.4s m a =6.921211==t a s AP m(2)6.911==t a v P m/s22/2s m g a ==μ8.4022=-=a v t P s8.解:(1)从A 到B mgR mv B 30212=-得:gRv B 6=在B 点:R mv mg N B2=-mg N 7= 又mg N N 7/-=-=方向竖直向下(2)t gR t v s B x ⋅==6221gt s y = 而且261xy s R s R =- 得:gRt 32=3R s y =mgR mgs mv E y B k 310212=+=9.解:(1)从P 点又回到P 点20121)(cos 2mv x x mg =+θμ得:021cos 4x g v x -=θμ(2)从/o点到P 点)(sin )(cos 0101x x mg x x mg E P +++=θθμ)tan 1(41cos 4sin 41202020μθθμθ+=⋅+=mv g v mg mv (3)分离时:B A a a =,0=AB N ,A :θμθcos sin g g a A +=B :B ma mg mg T βθμβθβ=++cos sin 2得:0=T ,即弹簧处于原长处,A 、B 两物体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