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组文阅读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组文阅读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组文阅读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课文内容,提取关键信息。

2.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概括和复述。

3.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提取主要信息。

2.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3.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合理表达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复述。

2.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联想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本《语文》四年级上册。

2.教学多媒体设备。

3.教师准备课文内容的读音、注释及课前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组文阅读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出课前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学习展示让学生阅读《组文阅读课》,注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师针对关键内容进行逐段解析。

3. 合作探究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究课文中的重点问题,并以小组展示的形式向全班呈现。

4.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概括和复述文章。

5. 拓展应用让学生以课文内容为基础,进行相关的拓展应用活动,如写作、绘画等。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阅读和表达作业,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是否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

2.是否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是否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能够引导学生主动阅读,理解文章内涵,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四上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推荐“周末好去处”一、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以“自然之美”为主题,编排了《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观潮》写钱塘江这一“天下奇观”,在潮来潮去中展现了一幅幅雄奇多姿的画卷;《走月亮》写我和阿妈在秋夜月光下散步的所见所想,展现出一幅幅乡村静谧、清幽的夜景图;现代诗《秋晚的江上》描绘了倦鸟归巢和红霞满天的美景;《花牛歌》描绘了草地里悠然自得的花牛;《繁星》描绘了作者眼中三个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满天繁星。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把静态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和场景,帮助读者对文本进行理解,感受文字之美和情境之美。

阅读写景类文章,边读边想象,并不是一个新的阅读方法。

本单元是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强化对“边读边想象画面”这一能力的培养。

《观潮》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潮的特点,不仅可以想象文章中描写的样子,还可以想象描写的声音。

《走月亮》引导学生根据文中的语句想象画面,还可以想象文中描写的气味,让画面更加丰富。

《现代诗二首》启发学生借助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

《繁星》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继续强化单元的语文要素。

“交流平台”提示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时,不仅要能“看”到样子,还要能“听”到声音,“闻”到味道……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品味文字,想象画面。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不仅仅是为了表现自然之美,其中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

例如《走月亮》中我对家乡月夜的喜爱,对和母亲一起走月亮的想念。

《繁星》中我对星空的喜爱,对祖国的思念。

阅读本单元的文章,不仅仅要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还可以代入作者角色,理解和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感受,字里行间的情感之真切、自然。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教材以分享和推荐的方式,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好地方,旨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他们从本单元“自然之美”的学习走向生活实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真切感受。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精选15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精选15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精选15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精选15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篇1[教学目的]1、认识“昧、坠”等3个生字,理解积累“密密麻麻、星群密布”等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满天繁星的美妙。

3、仿照课文句式,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想象。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满天繁星的美妙。

仿照课文句式,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想象。

[教学课时]1课时一、谈话导入,提醒课题师:〔出示星空图片〕看到这璀璨的星空,你想到了什么?〔生自由发言〕巴金先生也曾屡次看见这满天繁星,于是写下了经典散文——“繁星”。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读词正音1、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翻开语文书小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自读课文,师巡视。

〕〔2〕〔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请三位同学分别读一读三个自然段。

2、读词正音:〔1〕〔课件出示:密密麻麻、星群密布、半明半昧、摇摇欲坠〕指名认读词语。

①〔将“昧”字标红〕看这个字,读mèi,是由一个“日”加一个“未”组成,你能猜猜它是什么意思吗?〔出示:金文=“未,没有”+“日,光亮”〕②在字典里,“昧”有四种意思:①糊涂、不明白;②隐藏;③昏暗;④冒犯、冒昧。

在这个成语里,你觉得选择哪个意思最适宜?你怎么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明确“半明半昧”词义:形容有时亮堂,有时昏暗。

〕〔2〕师:我们一起再读词语。

〔学生齐读〕我们发现这些词都是描写繁星的。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星星的词语呢?〔出示成语,齐读积累:月明星稀、群星璀璨、星光灿烂、星罗棋布、星星点点、满天星斗、繁星满天。

〕三、品读课文、想象繁星〔一〕齐读第1自然段,初步感受对繁星的“爱”1、〔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全班齐读〕读到这些句子,你好似看到了什么画面?2、〔标红“我爱……我也爱……我最爱”〕你能用这个句式介绍一个你喜欢的地方吗?先说给同桌听一听。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及
反思(教案)
一、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语文园地一》中的内容,包括故事、诗歌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诗歌的内容,进行相关的理解和朗读;
•难点:能够进行简单的赏析和感悟,深入理解课文内涵。

3. 教学内容与方法
•内容:主要包括《语文园地一》中的故事和诗歌内容;
•方法: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阅读、讨论、赏析,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师生互动,导入课题,引起学生兴趣;
2.语文园地一故事内容阅读;
3.学生自主阅读,小组讨论;
4.整合小组讨论结果,展示;
5.故事赏析,语文知识点提炼。

第二课时
1.复习故事内容,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2.诗歌内容阅读;
3.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味;
4.诗歌赏析,诗歌内涵提炼;
5.语文园地一整体感悟,展示学生成果。

三、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本教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讨论和赏析等教学活动,使学生
能够全面理解《语文园地一》的内容。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表现积极,教学效果明显。

然而,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仍需重点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赏析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和认知水平。

以上是针对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的教学设计及反思,希朩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指导。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以“感受自然之美”为主题,所选的课文都是写景的美文,从多个侧面向我们展现了自然美丽的风姿。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1.《观潮》教学目标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会写“潮、据”等15个字。

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感受钱塘潮来时的神奇壮观,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教学难点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既生动又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大潮雄奇景象的。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拼读12个会认字,书写15个会写字,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1.同学们,古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曾经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

(课件出示2)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观潮)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读后释题课题《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潮”指什么地方的潮水?(观:观看。

潮:指钱塘江大潮。

观潮:观赏钱塘江大潮。

)(课件出示3)2.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

教师检查、指导。

(1)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盐、屹、昂、顿、鼎、沸、贯、浩、崩、震、霎、余”的读音,并组词语。

(课件出示4)字音难点:“崩”在本课读(bēn�溃�,避免读成(pēn�溃�,“震”“霎”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

(2)书写“潮、据、堤、阔、笼、罩、盼、滚、顿、逐、渐、犹、崩、震、余”(课件出示5)字形难点:“堤”的偏旁是提土旁,“震”的上半部不要错写成“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单元课文】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单元课文】教案完整版

1观潮导学案设计课题观潮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会写“潮、据”等15个生字,会写“奇观、农历”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语句,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课前准备1.搜集整理钱塘江大潮的相关资料和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搜集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激趣导入,析题解题(用时:3分钟) 1.解析课题。

2.板书课题,设疑引读。

1.交流汇报:观潮就是指观看、观赏钱塘江大潮。

2.齐读课题,思考:为什么钱塘江大潮会被称为“天下奇观”?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解读课题,一是从字面入手,二是从内容入手。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12分钟) 1.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重点考查“震”“霎”“逐”的读音;指导“贯”“昂”“鼎”的结构。

3.指导集体交流书写要点:“盼”右上部是“八”,不是“人”;“堤”和“堵”左边都是“”,不是“”;“犹”右边是“尤”,不是“龙”。

4.课件出示词语,引导学生交流。

5.检查朗读情况。

1.初读课文,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

3.小组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4.小组讨论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5.指名逐段朗读,同桌合作读。

1.在理解词语时,引导学生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师可让学生造句,加强对词语的理解。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时,教师要深入了解学情,便于集中指导。

三、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用时:10分钟) 1.指导学生分段。

2.指导学生归纳段落大意。

1.朗读课文:个人读,同桌互读。

2.小组合作:(1)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来给课文分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观潮》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观潮》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观潮》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及目标1. 教学内容•朗读课文《观潮》•学习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表达课文中的感受2. 教学目标•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简单的复述•能够表达对课文内容的个人看法和感受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课文《观潮》•理解课文内容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表达个人看法和感受三、教学准备•课文《观潮》的复印件•板书•单词卡片•PPT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海浪、海浪声等概念,引起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2. 学习新词•带领学生学习新词汇,通过图片、动作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

3. 朗读课文•教师示范朗读全文,学生跟读。

•分段翻译,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文章中的主要情节、人物性格等展开讨论,并汇报给全班。

5. 个人表达•鼓励学生就自己对海浪、大海的感受进行描述,可以用画面感言或情感表达。

五、课堂作业•背诵课文《观潮》•完成生字生词的拼写练习•回家写一篇关于海浪的短文,可以描述一个海浪冲击礁石的场景。

六、教学反思与展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较为全面,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的互动环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学生在这节课中能够有所收获,对《观潮》这篇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完整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完整教案

1.《观潮》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作者记叙了观赏钱塘江大潮时所见所闻的景象,说明它确实是“天下奇观”。

课文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

阅读这篇课文可以使学生了解钱塘江的有关情况,激发热爱自然,探索奥秘的情趣。

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要综合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来学习,有意识地检查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会写“潮、据”等15个字。

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感受钱塘潮来时的神奇壮观,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教学难点: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既生动又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大潮雄奇景象的。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拼读12个会认字,书写15个会写字,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过程: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1.同学们,古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曾经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

(课件出示2)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观潮)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读后释题课题《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潮”指什么地方的潮水?(观:观看。

潮:指钱塘江大潮。

观潮:观赏钱塘江大潮。

)2.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

教师检查、指导。

(1)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盐、屹、昂、顿、鼎、沸、贯、浩、崩、震、霎、余”的读音,并组词语。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 学习目标:•能够正确认读本单元生字词。

•能够听懂故事大意,并简单复述。

•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

•能够初步理解课文中的寓意。

2. 教学重点:•本单元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课文的理解和复述。

3. 教学难点:•能够初步理解课文中的寓意。

二、教学准备•课本《语文》四年级上册。

•多媒体教学设备。

•课件准备。

•单词卡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动画视频引入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讨论视频内容,预猜故事发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新词•教师板书生字词,带读生字,并让学生跟读。

•制作单词卡片,进行词语认读练习。

3. 听说训练•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录音。

•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高学生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4. 课文分析•分段解释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子。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探讨文章寓意。

5. 课文表演•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6. 课文复述•让学生个别复述课文内容。

•纠正学生表达中的错误,提高表达准确性。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主要内容,强化重点。

•确认学生是否达成学习目标。

四、课后作业•完成课本后的练习册相关题目。

•背诵本单元课文。

•抄写生字词。

五、教学反思本堂课以多媒体设备引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课文表演环节应更多关注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下节课可适当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以上为本节课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正确书写、识别并理解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能力目标:能够用简单语言表达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2.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难点:理解故事的深层含义,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教学准备•故事书籍:《语文园地一》•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4.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故事内容,并引出主题。

•第二步:学习带领学生逐段阅读故事,解释生字词汇,理解故事情节。

•第三步: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启发学生的思考。

•第四步: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步:归纳总结故事的主题及所蕴含的道理,引导学生思考。

5. 课堂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复述并画出故事内容。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基本符合教学设计的要求,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导入环节的设计上,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或引言,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其次,在学习环节中,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或小组讨论,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最后,在归纳环节,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从故事中获得更多的启示。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对故事内容有所了解,也表现出一定的参与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知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练掌握第一单元的课文内容,理解并背诵相关诗歌和小品文。

–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语,并能正确书写。

–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能够描述他们的外貌和性格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语文课程的情感,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喜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课文内容和相关诗歌小品文,理解和表达课文内容。

–掌握本单元生字词语。

–能够描述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2.教学难点:–理解和表达课文中的抽象概念,能准确地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掌握并正确书写生字词语。

三、教学准备1.课本《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教学课件3.黑板、粉笔4.教学视频或音频辅助材料5.各种语文学习工具四、教学过程安排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复习上节课内容。

2.教师出示本单元教学计划和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二、学习内容1.背诵课文中的相关诗歌。

2.阅读课文并进行分段理解和讨论。

3.学习并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理解其意义。

4.进行课文内容的角色扮演,加深对课文人物形象的理解。

三、课堂练习1.完成课本上相关练习题。

2.练习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第二课时一、课前准备1.教师复习上节课内容,并做相关引导。

2.引导学生展示课外拓展内容,如相关读物、手工作品等。

二、学习内容1.复习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展示出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3.学习并练习相关的写作技巧,如描写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等。

三、课堂练习1.完成写作练习,展示学生的表达能力。

2.进行课文的问答练习,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五、教学反思本单元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练习,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了知识的提升和能力的培养。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通用17篇)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通用17篇)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通用17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篇1【学习目标】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并引导发现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2、辨认3组多音字,在不同的词句中选择其正确读音。

3、朗读短语,逐步形成积累的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感受大海的美丽。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又到了“我的发现”时间了。

这一次,我们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二、我会认1、把带有四种偏旁的字打乱顺序贴在黑板上,学生先自由读,然后做分组游戏。

2、学生自由读一读,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现。

3、交流发现:每一行的字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

(相机在四行字的前面板书四个偏旁)还发现了什么?能举个例子吗?(提手旁与手有关,如“摇”要用用来摇……)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字的偏旁与宇的意思有关。

4、用这种方法你又认识了哪些字呢?(多种形式读“我会认”中的生字)5、你还认识有这四个偏旁的字吗?(小组互相讨论,进行汇报)三、我会读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三个句子,你们读一读,看看大家还能发现什么?1、出示含有多音字的三个句子,分小组读一读。

2、指名读: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句子里有两个字是一样的,但读音却不一样)对了,这就是我们说的多音字。

3、用它们不同的音来说说不同的词。

4、你还知道哪些多音字?(交流、巩固学过的多音字)四、生活识字老师展示拍摄的照片──学生熟悉的街道和校园。

引导学生认读照片上的生字,鼓励学生平时留意身边的汉字。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篇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2、能力目标:知识积累古诗并背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说出本课文内容,并能够正确朗读。

2.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正确使用生字词进行造句。

3.能够运用文中的语言知识,进行简单的段落书写。

4.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生字词进行造句。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古诗词进行欣赏和理解。

四、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诗经》中的相关篇目。

2.教学辅助工具:黑板、彩色粉笔、幻灯片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在黑板上出示本课课文的标题,引导学生猜想课文内容,并谈论相关背景知识。

第二步: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并解释课文中的生字词。

2.学生分组合作,阅读课文,互相讨论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等内容。

第三步:独立学习学生独立进行课文朗读和理解,教师巡视指导,并对学生的朗读表现进行评价。

第四步:语言运用1.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知识,进行句子造作。

2.学生将生字词应用于造句,并进行展示讨论。

第五步:诗词欣赏学生欣赏课文中的古诗词,详细讲解其中的意境和内涵,并引导学生对诗句进行散文化解读。

六、课堂练习1.指导学生背诵课文中的一首古诗词,加深印象。

2.学生自主进行古诗词创作,并进行分享交流。

七、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学生本节课的表现进行肯定和指导。

八、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查找一些与本课古诗词相关的资料,并撰写一篇读后感。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文内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精品)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精品)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精品)教案一:第一单元认读和拼写声母b、p课时一:认读声母b教学目标:认读声母b及相关的字词,掌握正确书写声母b的方法。

教学内容与重难点:1.认读声母b及相关的字词。

2.掌握正确书写声母b的方法。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师生共同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已学的声母m,并出示卡片m, b,让学生快速认读声母m和声母b。

2. 课堂讲解:通过图片、卡片等教具,向学生详细讲解声母b的发音特点,并辅助动作展示发音方法。

3. 课堂练习:出示卡片 bat、bed、box 等相关单词让学生快速识读,教师可适时复习m单词。

4.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声母b的方法,帮助学生矫正错误书写习惯。

5. 小结与反馈:复习声母m和声母b的发音和认读,课堂小结,并邀请学生展示声母b的书写方法。

课时二:拼写声母b教学目标:掌握用声母b拼写字的方法,辅助学生认读相关的字词。

教学内容与重难点:1.掌握用声母b拼写字的方法。

2.辅助学生认读相关的字词。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复习声母b的发音和认读,出示图片或卡片,学生快速认读相关单词。

2. 课堂讲解:通过图片、卡片等教具,向学生详细讲解用声母b拼写字的方法,并辅助动作展示。

3. 课堂练习:出示卡片 bag、big、bed,让学生辅助声母b的拼写来识读单词。

4.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用声母b拼写的字,帮助学生矫正错误拼写习惯。

5. 小结与反馈:复习声母b的发音和认读,辅助学生用声母b拼写相关单词。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声母b的发音特点和正确的书写方法,并能够用声母b拼写相关的字词。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教案(通用10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教案(通用10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教案(通用10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教案篇1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生字。

2、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弄清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怎样的启示,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3.用科学家多次进行科学实验的例子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

教学重难点:1、理解科学家的实验过程。

(重点)2.找出蝙蝠和雷达的探测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困难)教学准备:小黑板和图片设计。

教学过程:一、设悬念,激趣导入1、请两位同学做走路比赛的游戏,其中一位同学蒙上眼睛,赛后各自谈感受。

2、(出示蝙蝠图片)认识它吗?关于它你们知道些什么?3.(展示雷达图片)这是什么?你知道雷达是干什么的吗?过渡:同学们,蝙蝠是一种动物,(贴蝙蝠图片)而雷达则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探测仪器(贴雷达图片)。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课题中为什么用“和”(板书“和”)把它们连起来,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二、读课文1.请细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有哪些句子直接描述了蝙蝠和雷达的关系。

提示:看看哪个句子说的是蝙蝠和雷达都有。

2、交流后展示并齐读一遍。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3、小结并质疑。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

2、你们对蝙蝠有什么认识?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词语“夜间”“还能”“无论”“从来没见过”“即使……也……”“极细”等)。

3、指导朗读。

①从我们刚才找到的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蝙蝠夜行的本领可真够大的!我们读的时候,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敬佩、佩服)②提示:重点词语朗读时要加重语气。

四、学习第四、五、六自然段1、快速阅读4、5、6三个自然段,看看需做几次试验(三次)2、4个人组成一小组,边讨论边完成实验表格。

3.学生阅读、讨论并填写报告。

4.从每组中选择一名代表介绍测试。

5、理解“配合起来”。

第二次试验证明蝙蝠靠耳朵探路,第三次试验证明蝙蝠靠嘴巴探路。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优质教案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优质教案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内容。

具体包括《语文园地一》全部篇章,详细内容涵盖本单元所学重点词汇、句子结构和阅读理解。

我们将通过实践活动,深入理解课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单元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能熟练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写作中。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本单元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实践情景,引入本节课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有趣故事,故事里有很多本单元我们学过重点词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 新课内容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b.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

c.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实践活动,巩固所学内容。

3. 例题讲解:a.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b.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4. 随堂练习:a. 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b. 教师对学生练习进行批改,及时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2. 内容:a. 重点词汇b. 句子结构c. 阅读理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编写一个小故事,尽量运用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

b.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答案:a. 略b.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与本单元主题相关其他文章,提高阅读水平。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

是导入环节实践情景设计,是新课内容学习中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讲解,接着是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安排,是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能够掌握拼音的基本规则,能正确拼读并书写出本单元的拼音字母和音节,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准确性。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本单元的拼音字母和音节的发音规则。

2. 能正确运用所学的拼音字母和音节拼写和读出一些简单的词语。

3. 增加学生对拼音和词语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本: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 课件:包含拼音字母和音节的示范和练内容的课件.3. 黑板、彩笔、橡皮擦等教学用具.教学步骤1. 热身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有关语言的音乐,激发学生对语文研究的兴趣,为今天的研究做好心理准备。

2. 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单元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拼音的作用、拼音字母和音节的含义和使用方式。

3. 拼音字母和音节的研究(2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和教师示范,逐个介绍拼音字母和音节的发音规则和书写方法,并进行相关的练。

4. 拼音字母和音节的巩固(15分钟):师生共同完成一些拼音字母和音节的练题,巩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5. 词语的拼写和读音练(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简单的词语,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拼音字母和音节进行拼写和读音练。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争取在下节课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教学评估1. 课堂练:通过课堂练,检查学生对拼音字母和音节的掌握程度和词语的拼写和读音准确性。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研究态度和参与程度,评估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能力。

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继续进行课堂练,复所学内容,并完成一些相关的作业。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语文研究,多读多写,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拼音字母和音节的发音规则和书写方法,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准确性和口语表达能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自然段:介绍大自然中各种美妙的声音。

2. 第二自然段:探讨声音的来源及特点。

3. 第三自然段:以雷声、雨声、风声为例,描述大自然声音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感受大自然声音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录音机、课文朗读磁带。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大自然声音的录音,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引入新课。

2. 课文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新词。

(3)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3. 例题讲解:(1)选择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进行赏析。

(2)分析句子中的修辞手法。

4. 随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仿写一个描写大自然声音的句子。

(2)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声音(1)流水声(2)鸟鸣声(3)雷声、雨声、风声2. 声音的来源及特点3. 描写大自然声音的句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流水声”、“鸟鸣声”和“雷声、雨声、风声”造句。

(2)仿写一个描写大自然声音的段落。

2. 答案:(1)示例:流水声:小溪潺潺,像一首欢快的歌。

鸟鸣声:清晨,鸟儿在枝头欢唱,好像在迎接新的一天。

雷声、雨声、风声:暴风雨来临,雷声隆隆,雨点噼里啪啦,风儿呼啸而过,仿佛大自然在演奏一首激昂的交响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感知和描绘能力有所提高,但对生字、新词的掌握程度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收集更多关于大自然声音的素材,进行分享。

(2)开展“我眼中的大自然”主题班会,让学生展示自己描绘大自然的作品。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课文《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以及语文园地一。

详细内容涉及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诗歌欣赏及创作。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能够熟练运用;2. 通过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3. 学会观察自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诗歌欣赏及创作。

难点: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黑板、粉笔、课文朗读录音。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他们的感受,引入本单元的主题。

2. 课文学习:(1)课文阅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过程:教师逐段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生字词学习: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

过程:学生自学,教师提问;教师讲解生字词,并进行举例说明。

(3)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引导学生欣赏和学习。

3. 诗歌欣赏与创作:(1)欣赏诗歌:教师挑选一首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诗歌,进行欣赏。

过程:教师朗读诗歌,学生分享感受;教师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技巧。

(2)创作诗歌:学生尝试创作一首描绘自然的诗歌。

过程:教师给出创作提示,学生自由发挥;教师挑选部分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六、板书设计1. 课文、作者;2. 生字词;3. 优美句子;4. 诗歌欣赏与创作要点。

七、作业设计1. 抄写本单元生字词,每个写5遍;2.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3. 创作一首描绘自然的诗歌。

答案:1. 生字词抄写略;2. 复述课文内容略;3. 诗歌创作示例:月亮升起来了,悄悄地,照亮了夜空。

星星闪烁,像眼睛,看着我们,微笑着。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全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全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全集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课文的内容和主要情节。

2.理解课文的寓意和主题。

3.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语法知识。

能力目标
1.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领会作者的用词和表达方式。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感悟力和表达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语法知识。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的抽象含义。

2.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介绍课文背景,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学习课文
1.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2.分段解释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寓意。

3.讲解生字词和语法知识,让学生掌握重点词汇和语法。

3. 拓展课文
1.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主题。

2.设计相关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 总结
对学生学习的知识进行总结,强化重点,澄清疑惑。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和理解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以上是本文档对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的全集内容,希最对教学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包含:最后单独附教学反思)四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1观潮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

2.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预习1.收集有关钱江潮的资料。

2.读课文五遍以上,给生字注音。

3.抄写本课字词和优美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1.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教师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

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

(让学生看黑板板书)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

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打开字典查一查。

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

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

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为什么要在八月十八日观潮?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预习情况①读准多音字闷(mèn)雷薄(bó)雾风号(háo)浪吼(hǒu)涨(zhǎng)起颤(chàn)动②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横贯山崩地裂人声鼎沸漫天卷地③指名读课文,正音。

④同桌互读,评定等级。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介绍钱江潮。

(3)理清文脉。

①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②同桌交流。

③说说各段的段意。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

(板书)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板书设计1观潮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引入谈话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

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

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师生交流,品读。

潮来前:笼罩薄雾风平浪静(板书)观潮潮来时:闷雷滚动一条白线浩浩荡荡山崩地裂潮去时:漫天卷地风号浪吼在这个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朗读来体会钱塘江来前的平静、美丽,来时的汹涌、雄伟,去时的余威未减。

同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义,体会作者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

注意品读结合:(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板书:远近)(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

潮虽远,但气势已现。

(板书: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

(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

(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

(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

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

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

指导学生朗读。

(适时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

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2.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

(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4.作业。

(1)按一定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片断。

(2)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板书设计1观潮教学反思2 走月亮教学目标1.认识七个生字“淘、哇、灌…”等,正确认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书写:“盘、柔、牵…”六个生字。

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练习独立识字。

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味语言的美,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以及“我”的快乐与幸福。

3.结合学生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4.体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一句反复出现在表达情感和文章机构中的作用。

5.了解“语文天地”中的“金钥匙”,初步掌握区别对待自读时所提的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通过品味语言美,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以及“我”的幸福与快乐。

2.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体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一句反复出现在表达情感和文章结构中的作用。

4.学习区别对待自读时所提的问题。

学习准备1.预习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并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懂每个自然段。

4.再读课文,在自己不懂的地方标记。

5.思考课后星号题。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谈话:月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能背一首你喜欢的有关“月”的诗吗?(抽学生背诵)2、中秋节那天如果坐在院子里上月吃饼你会有什么感觉?(抽学生谈)2.如果在月光下散步会有什么感觉?(板书课题)然后引导学生读注释了解“走月亮”的意思。

3.齐读课题,猜测课文内容。

二、初读,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读通读顺。

2.小组内开火车读,互相帮助。

3.再读课文,想想:我和阿妈走过了哪些地方?(读后抽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村庄、小溪边、田埂上)4.课文用哪一句话将这些内容串起来的?请用“——”勾出来。

5.如果让你将课文分成四段,你会怎么分?(认真观察板书和刚才勾画的句子)(抽学生回答)6.课文讲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走月亮看到了什么?(师引导学生看板书了解课文内容,抽学生来概括)师总结:刚才我们概括的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刚才用的是什么方法呢?(段意合并法)三、学习分类处理自读提出的问题1.学生默读课文,在文中再次标注自己的问题。

2.抽学生说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将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判断各个问题属于哪一类,怎么样来处理。

(教师同时帮助学生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学生去理解什么样的问题具有价值,怎么来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师总结:引导学生翻到金钥匙的内容对刚才的学习活动进行回顾总结,了解判断和分析的过程。

板书设计2 走月亮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导入1.师:今天我们继续随着云南作家吴然的笔迹去进一步了解具有南方地方特色的风俗:走月亮。

2.齐读课题。

3.开火车读黑板上的词语,有些词可以初步理解,如淘洗,低垂等。

4.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想想;我们用什么方法概括的?二、细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意境美。

1.由上节课梳理的重点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个美妙的夜晚”?引导学生读书。

2.学习第一部分(1)自读第一大段,哪两个词是重点?(抽学生汇报,师板书:明亮,柔和,淘洗)理解“柔和”(2|)月儿有多明亮?明亮得以至于可以看见——(引导学生了解板书上的内容)(3)月光照耀下的村庄是怎么样的?抽生读,引导学生评价。

(4)省略句在这里表示什么?引导学生想象。

(5)你能用哪个词来形容月光照耀下的村庄?(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月光下走月亮的,我的心情怎样?引导学生读好:啊!我和阿妈走月亮!)3、学习第二大段(1)师:月光洒在小溪边,小溪边又是怎样的情境?自读本段,理解“运载”。

(2)说说此时“我”的感受是什么?(快乐和幸福)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抽学生通过读体会语言的优美。

(3)引导学生体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4、学习第三大段(1)月光映衬下的小溪荡着亲情,荡着童年的快乐和幸福,令人多么的惬意啊。

月光洒在了田野里,果园里又是怎么样的情景呢?(2)女生读本大段,男生听,思考,此时自己能体会到什么?“秋虫…”是从哪个方面来写的?“甜香”呢?说明什么?“满意”和“低垂”怎么理解。

(3)丰收预示着幸福,作者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向往。

(4)引导学会读“啊!我和阿妈走月亮!”5、学习第四部分。

(1)学生自读,说说自己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引导读好相应的句子。

(2)师总结:啊,多美的夜晚啊,以至于在这样梦幻般的意境中产生了幻觉,感觉月亮也牵着星星的手在走,人景融为了一体。

(3)齐有感情朗读6..看板书总结,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多美的夜晚啊”7.作者抒发了什么感情?(与阿妈浓浓的亲情,我的幸福与快乐)三、拓展练习1.我们还走过那些地方?月光照耀下是什么样子?板书设计2 走月亮教学反思3.*现代诗二首教学目标1.学会认“巢、苇、罗”等6个生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