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直线、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复习总结》
高中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知识点+例题+练习
教学过程在四棱锥P-ABCD中,P A⊥底面ABCD,AB⊥AD,AC⊥CD,∠ABC=60°,P A=AB=BC,E是PC的中点.证明:(1)CD⊥AE;(2)PD⊥平面ABE.规律方法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一是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二是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三是平行线法(若两条平行线中一条垂直于这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解题时,注意线线、线面与面面关系的相互转化;另外,在证明线线垂直时,要注意题中隐含的垂直关系,如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中线和顶角的角平分线三线合一、矩形的内角、直径所对的圆周角、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直角三角形(或给出线段长度,经计算满足勾股定理)、直角梯形等等.【训练1】(2013·江西卷改编)教学效果分析教学过程如图,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B∥CD,AD⊥AB,AB=2,AD=2,AA1=3,E为CD上一点,DE=1,EC=3.证明:BE⊥平面BB1C1C.考点二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2】(2014·深圳一模)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平面ABC,AB=BC=AA1,且AC=2BC,点D是AB的中点.证明:平面ABC1⊥平面B1CD.规律方法证明两个平面垂直,首先要考虑直线与平面的垂直,也教学效果分析教学过程可简单地记为“证面面垂直,找线面垂直”,是化归思想的体现,这种思想方法与空间中的平行关系的证明非常类似,这种转化方法是本讲内容的显著特征,掌握化归与转化思想方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训练2】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1,AA1=2,M是棱CC1的中点.证明:平面ABM⊥平面A1B1M.考点三平行、垂直关系的综合问题教学效果分析教学过程【例3】(2013·山东卷)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AC,AB⊥P A,AB∥CD,AB=2CD,E,F,G,M,N分别为PB,AB,BC,PD,PC的中点.(1)求证:CE∥平面P AD;(2)求证:平面EFG⊥平面EMN.规律方法线面关系与面面关系的证明离不开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而形成结论的“证据链”依然是通过挖掘题目已知条件来实现的,如图形固有的位置关系、中点形成的三角形的中位线等,都为论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训练3】(2013·辽宁卷)如图,AB是圆O的直径,P A垂直圆O所在的平面,C是圆O上的点.(1)求证:BC⊥平面P AC;(2)设Q为P A的中点,G为△AOC的重心,求证:QG∥平面PBC.教学效果分析1.转化思想:垂直关系的转化2.在证明两平面垂直时一般先从现有的直线中寻找平面的垂线,若这样的直线图中不存在,则可通过作辅助线来解决.如有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使之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故熟练掌握“线线垂直”、“面面垂直”间的转化条件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创新突破6——求解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典例】(2012·北京卷)如图1,在Rt△ABC中,∠C=90°,D,E分别为AC,AB的中点,点F为线段CD上的一点.将△ADE沿DE折起到△A1DE的位置,使A1F⊥CD,如图2.(1)求证:DE∥平面A1CB;(2)求证:A1F⊥BE;(3)线段A1B上是否存在点Q,使A1C⊥平面DEQ?说明理由.[反思感悟] (1)解决探索性问题一般先假设其存在,把这个假设作已知条件,和题目的其他已知条件一起进行推理论证和计算,在推理论证和计算无误的前提下,如果得到了一个合理的结论,则说明存在,如果得到了一个不合理的结论,则说明不存在.(2)在处理空间折叠问题中,要注意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在折叠前后的相互位置关系与长度关系等,关键是点、线、面位置关系的转化与平面几何知识的应用,注意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中相关知识点的异同,盲目套用容易导致错误.【自主体验】(2014·韶关模拟)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ADC=90°,CD∥AB,AD=CD=12AB=2,点E为AC中点,将△ADC沿AC折起,使平面ADC⊥平面ABC,得到几何体D-ABC,如图2.(1)求证:DA⊥BC;(2)在CD上找一点F,使AD∥平面EFB.基础巩固题组(建议用时:40分钟)一、填空题1.设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m,直线a在平面α内,直线b 在平面β内,且b⊥m,则“α⊥β”是“a⊥b”的________条件.2.(2014·绍兴调研)设α,β为不重合的平面,m,n为不重合的直线,则下列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①若α⊥β,α∩β=n,m⊥n,则m⊥α;②若m⊂α,n⊂β,m⊥n,则n⊥α;③若n⊥α,n⊥β,m⊥β,则m⊥α;④若m∥α,n∥β,m⊥n,则α⊥β.3.如图,AB是圆O的直径,P A垂直于圆O所在的平面,C是圆周上不同于A,B的任一点,则图形中有________对线面垂直.4.若M是线段AB的中点,A,B到平面α的距离分别是4 cm,6 cm,则M到平面α的距离为________.5.(2014·郑州模拟)已知平面α,β,γ和直线l,m,且l⊥m,α⊥γ,α∩γ=m,β∩γ=l,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β⊥γ;②l⊥α;③m⊥β;④α⊥β.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6.如图,在四棱锥P ABCD中,P A⊥底面ABCD,且底面各边都相等,M是PC上的一动点,当点M满足________时,平面MBD⊥平面PCD.(只要填写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即可)7.设α,β是空间两个不同的平面,m,n是平面α及β外的两条不同直线.从“①m⊥n;②α⊥β;③n⊥β;④m⊥α”中选取三个作为条件,余下一个作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________(用代号表示).8.如图,P A⊥圆O所在的平面,AB是圆O的直径,C是圆O上的一点,E,F分别是点A在PB,PC上的正投影,给出下列结论:①AF⊥PB;②EF⊥PB;③AF⊥BC;④AE⊥平面PBC.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二、解答题9.(2013·北京卷)如图,在四棱锥P ABCD中,AB∥CD,AB⊥AD,CD=2AB,平面P AD⊥底面ABCD,P A⊥AD.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求证:(1)P A⊥底面ABCD;(2)BE∥平面P AD;(3)平面BEF⊥平面PCD.10.(2013·泉州模拟)如图所示,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DB=BC,DB⊥AC,点M是棱BB1上一点.(1)求证:B1D1∥平面A1BD;(2)求证:MD⊥AC;(3)试确定点M的位置,使得平面DMC1⊥平面CC1D1D.能力提升题组(建议用时:25分钟)一、填空题1.如图,在斜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BC1⊥AC,则C1在底面ABC上的射影H必在直线______上.2.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若截面PQMN是正方形,则在下列命题中,错误的为________.①AC⊥BD;②AC∥截面PQMN;③AC=BD;④异面直线PM与BD所成的角为45°.3.(2013·南通二模)如图,已知六棱锥P ABCDEF的底面是正六边形,P A⊥平面ABC,P A=2AB,则下列结论中:①PB⊥AE;②平面ABC⊥平面PBC;③直线BC∥平面P AE;④∠PDA=45°.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把所有正确的序号都填上).二、解答题4.(2014·北京西城一模)。
直线平面垂直知识点总结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知识点一、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与判定1.直线和平面垂直定义:如果直线和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与平面互相垂直,记作.直线叫平面的垂线;平面叫直线的垂面;垂线和平面的交点叫垂足.2.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符号语言:特征: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知识点二、斜线、射影、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但不和这个平面垂直,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平面的斜线.过斜线上斜足外的一点间平面引垂线,过垂足和斜足的直线叫做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知识点三、二面角1.二面角定义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平面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通常称为半平面.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表示方法:棱为、面分别为的二面角记作二面角.有时为了方便,也可在内(棱以外的半平面部分)分别取点,将这个二面角记作二面角.如果棱记作,那么这个二面角记作二面角或.2.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以该点为垂足,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则这两条构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二面角的大小可以用它的平面角来度量,二面角的平面角是多少度,就说这个二面角是多少度.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知识点四、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与判定1.平面与平面垂直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垂直.。
表示方法:平面与垂直,记作.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特征: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知识点五、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1.基本性质: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符号语言:图形语言:2.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知识点六、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符号语言:图形语言:。
数学线面垂直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数学线面垂直的知识点总结归纳数学是一座高山,哪怕是高考数学这样的小山丘,也让无数学子望其背而心戚戚,更有人混淆知识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数学线面垂直的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数学直线与平面平行、垂直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二:如果平行线中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推论: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注:①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可能相交,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②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一条直线垂直于平行的一个平面,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③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5. ⑴垂线段和斜线段长定理:从平面外一点向这个平面所引的垂线段和斜线段中,①射影相等的两条斜线段相等,射影较长的斜线段较长;②相等的斜线段的射影相等,较长的斜线段射影较长;③垂线段比任何一条斜线段短.注:垂线在平面的射影为一个点. [一条直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是一条直线.(×)]⑵射影定理推论:如果一个角所在平面外一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点在平面内的射影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高中数学线面垂直知识点1)直线垂直于平面内两条非平行的线,则直线垂直于该平面2)直线的两条不平行的垂线与平面平行,则直线垂直于该平面3)有A、B两个面都与C平面垂直,则A、B两个面的交线也垂直于C平面4)直线垂直于与A平面平行的B平面,则直线垂直于A平面5)直线任意点在平面上的投影都重合,则直线垂直于该平面6)直线上任意点到平面的距离,都等于这一点到线面交点的距离,则直线垂直于该平面线面垂直性质定理1: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该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所有直线。
2:经过空间内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已知平面。
高考数学第一轮知识点总复习 第五节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2)证明:当a=4时,取BC边的中点M,AD边的中点N,连接AM、DM、 MN……..5′ ∵四边形ABMN和四边形DCMN都是正方形,…………………………………..6′ ∴∠AMD=∠AMN+∠DMN=45°+45°=90°,…………………………………..7′ 即DM⊥AM.又∵PA⊥底面ABCD, ∴PA⊥DM,∴DM⊥面PAM,得PM⊥DM,………………………………………..9′ 故(3当)设aM=4是时B,CBC边边上的符中合点题M设使的P点MM⊥, DM. ∵PA⊥底面ABCD,∴DM⊥AM………………………………………………11′ 因此,M点应是以AD为直径的圆和BC边的交点,则AD≥2AB,即a≥4为所 求…………….12′
ABD⊥平面ABC.在平面ABD内过点D作DK⊥AB,K为垂足.设AK=t,则t的
取值范围是
.
解析: 如图2,过K作KM⊥AF于M点,连接DM,
由平面ABD⊥平面ABC易得DM⊥AF,与折前的图
1对比,可知在折前的图形中D、M、K三点共线且
DK⊥AF,于是△DAK∽△FDA,
AK DA
AD , t DF 1
分析 (1)本题第(1)问是寻求BD⊥平面PAC的条件,即BD垂直于平面 PAC内两相交直线,易知BD⊥PA,问题归结为a为何值时,BD⊥AC,从而知 ABCD为正方形. (2)若PM⊥DM,易知DM⊥面PAM,得DM⊥AM,由AB=2,a=4知, M为BC的中点时得两个全等的正方形,满足DM⊥AM.
第一轮复习讲义知识点三十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考点知识梳理一、直线与平面垂直(一)、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条件:直线l与平面α内的______________都垂直结论:直线l与平面α垂直(二)、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Array 1、判定定理: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__________________都垂直,则该直线和此平面垂直。
2、书写格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1.)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
..................................(2)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3.)如果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4)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例1:给定空间中的直线l及平面α,条件“直线l与平面α内无数条直线都垂直”是“直线l与平面α垂直”的________条件。
(填“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之一)【解析】:必要不充分变式练习1: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n,m⊥α,n⊄α,则n∥α。
②若m∥α,α⊥β,则m⊥β。
③若m⊥β,α⊥β,则m∥α或m⊂α。
④若m⊥n,m⊥α,n⊥β,则α⊥β。
则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
【解析】:①③④变式练习2:已知平面α、β、γ,直线l、m满足α⊥γ,γ∩α=m,γ∩β=l,l ⊥m,那么:①m⊥β;②l⊥α;③β⊥γ;④α⊥β。
由上述条件可推出的结论有________(填序号)。
【解析】:由条件知α⊥γ,γ∩α=m,l⊂γ,l⊥m,则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有l⊥α,即②成立;又l⊂β,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有α⊥β,即④成立.②④变式练习3:如图所示,PA⊥圆O所在的平面,AB是圆O的直径,C是圆O上的一点,E、F分别是点A在PB、PC上的正投影,给出下列结论:①AF⊥PB;②EF⊥PB;③AF⊥BC;④AE⊥平面PBC。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第八章 立体几何 第五节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第五节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一、基础知识1.直线与平面垂直 (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 就说直线l 与平面α互相垂直.(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a ,b ⊂αa ∩b =Ol ⊥a l ⊥b⇒l ⊥α 性质定理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a ⊥αb ⊥α⇒a ∥b⎣⎢⎡⎦⎥⎤❶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再多(即无数条)的直线垂直,但这些直线不相交就不能说明这条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❷,则这两个平面垂直⎭⎪⎬⎪⎫l ⊂βl ⊥α⇒α⊥β 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α⊥βl ⊂βα∩β=a l ⊥a ⇒l ⊥α[❷要求一平面只需过另一平面的垂线.]二、常用结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五个结论(1)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意直线.(2)若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一条直线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这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垂直.(5)两个相交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第三个平面.考点一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典例]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 A⊥底面ABCD,AB⊥AD,AC⊥CD,∠ABC=60°,P A=AB=BC,E是PC的中点.求证:(1)CD⊥AE;(2)PD⊥平面ABE.[证明](1)在四棱锥PABCD中,∵P A⊥底面ABCD,CD⊂底面ABCD,∴P A⊥CD,又∵AC⊥CD,且P A∩AC=A,∴CD⊥平面P AC.∵AE⊂平面P AC,∴CD⊥AE.(2)由P A=AB=BC,∠ABC=60°,可得AC=P A.∵E是PC的中点,∴AE⊥PC.由(1)知AE⊥CD,且PC∩CD=C,∴AE⊥平面PCD.∵PD⊂平面PCD,∴AE⊥PD.∵P A⊥底面ABCD,AB⊂底面ABCD,∴P A⊥AB.又∵AB⊥AD,且P A∩AD=A,∴AB⊥平面P AD,∵PD⊂平面P AD,∴AB⊥PD.又∵AB∩AE=A,∴PD⊥平面ABE.[解题技法]证明线面垂直的4种方法(1)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l ⊥a ,l ⊥b ,a ⊂α,b ⊂α,a ∩b =P ⇒l ⊥α. (2)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α⊥β,α∩β=l ,a ⊂α,a ⊥l ⇒a ⊥β. (3)性质:①a ∥b ,b ⊥α⇒a ⊥α,②α∥β,a ⊥β⇒a ⊥α. (4)α⊥γ,β⊥γ,α∩β=l ⇒l ⊥γ.(客观题可用) [口诀归纳]线面垂直的关键,定义来证最常见, 判定定理也常用,它的意义要记清. 平面之内两直线,两线相交于一点, 面外还有一直线,垂直两线是条件. [题组训练]1.(2019·安徽知名示范高中联考)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BC =BB 1,AB 1∩A 1B =E ,D 为AC 上的点,B 1C ∥平面A 1BD .(1)求证:BD ⊥平面A 1ACC 1;(2)若AB =1,且AC ·AD =1,求三棱锥A BCB 1的体积. 解: (1)证明:如图,连接ED ,∵平面AB 1C ∩平面A 1BD =ED ,B 1C ∥平面A 1BD , ∴B 1C ∥ED , ∵E 为AB 1的中点, ∴D 为AC 的中点, ∵AB =BC ,∴BD ⊥AC .∵A 1A ⊥平面ABC ,BD ⊂平面ABC ,∴A 1A ⊥BD . 又∵A 1A ,AC 是平面A 1ACC 1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BD ⊥平面A 1ACC 1.(2)由AB =1,得BC =BB 1=1,由(1)知AD =12AC ,又AC ·AD =1,∴AC 2=2,∴AC 2=2=AB 2+BC 2,∴AB ⊥BC , ∴S △ABC =12AB ·BC =12,∴V A BCB 1=V B 1ABC =13S △ABC ·BB 1=13×12×1=16.2.如图,S是Rt△ABC所在平面外一点,且SA=SB=SC,D为斜边AC的中点.(1)求证:SD⊥平面ABC;(2)若AB=BC,求证:BD⊥平面SAC.证明:(1)如图所示,取AB的中点E,连接SE,DE,在Rt△ABC中,D,E分别为AC,AB的中点.∴DE∥BC,∴DE⊥AB,∵SA=SB,∴SE⊥AB.又SE∩DE=E,∴AB⊥平面SDE.又SD⊂平面SDE,∴AB⊥SD.在△SAC中,∵SA=SC,D为AC的中点,∴SD⊥AC.又AC∩AB=A,∴SD⊥平面ABC.(2)∵AB=BC,∴BD⊥AC,由(1)可知,SD⊥平面ABC,又BD⊂平面ABC,∴SD⊥BD,又SD∩AC=D,∴BD⊥平面SAC.考点二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典例](2018·江苏高考)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AA1=AB,AB1⊥B1C1.求证:(1)AB∥平面A1B1C;(2)平面ABB1A1⊥平面A1BC.[证明](1)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AB∥A1B1.因为AB⊄平面A1B1C,A1B1⊂平面A1B1C,所以AB∥平面A1B1C.(2)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四边形ABB1A1为平行四边形.又因为AA1=AB,所以四边形ABB1A1为菱形,因此AB1⊥A1B.因为AB1⊥B1C1,BC∥B1C1,所以AB1⊥BC.因为A1B∩BC=B,A1B⊂平面A1BC,BC⊂平面A1BC,所以AB1⊥平面A1BC.因为AB1⊂平面ABB1A1,所以平面ABB1A1⊥平面A1BC.[解题技法] 证明面面垂直的2种方法 定义法利用面面垂直的定义,即判定两平面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将证明面面垂直问题转化为证明平面角为直角的问题定理法 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证明其中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把问题转化成证明线线垂直加以解决[题组训练]1.(2019·武汉调研)如图,三棱锥P ABC 中,底面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P A ⊥PC ,PB =2.求证:平面P AC ⊥平面ABC .证明:取AC 的中点O ,连接BO ,PO . 因为△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 所以BO ⊥AC ,BO = 3.因为P A ⊥PC ,所以PO =12AC =1.因为PB =2,所以OP 2+OB 2=PB 2,所以PO ⊥OB . 因为AC ∩OP =O , 所以BO ⊥平面P AC . 又OB ⊂平面ABC , 所以平面P AC ⊥平面ABC .2.(2018·安徽淮北一中模拟)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矩形,P A ⊥平面ABCD ,E ,F 分别是AB ,PD 的中点,且P A =AD .求证:(1)AF ∥平面PEC ; (2)平面PEC ⊥平面PCD .证明:(1)取PC 的中点G ,连接FG ,EG , ∵F 为PD 的中点,G 为PC 的中点, ∴FG 为△CDP 的中位线, ∴FG ∥CD ,FG =12CD .∵四边形ABCD 为矩形,E 为AB 的中点, ∴AE ∥CD ,AE =12CD .∴FG =AE ,FG ∥AE , ∴四边形AEGF 是平行四边形,∴AF ∥EG ,又EG ⊂平面PEC ,AF ⊄平面PEC ,∴AF∥平面PEC.(2)∵P A=AD,F为PD中点,∴AF⊥PD,∵P A⊥平面ABCD,CD⊂平面ABCD,∴P A⊥CD,又∵CD⊥AD,AD∩P A=A,∴CD⊥平面P AD,∵AF⊂平面P AD,∴CD⊥AF.又PD∩CD=D,∴AF⊥平面PCD.由(1)知EG∥AF,∴EG⊥平面PCD,又EG⊂平面PEC,∴平面PEC⊥平面PCD.[课时跟踪检测]A级1.设a,b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能得出a⊥b的是() A.a⊥α,b∥β,α⊥βB.a⊥α,b⊥β,α∥βC.a⊂α,b⊥β,α∥βD.a⊂α,b∥β,α⊥β解析:选C对于C项,由α∥β,a⊂α可得a∥β,又b⊥β,得a⊥b,故选C.2.(2019·湘东五校联考)已知直线m,l,平面α,β,且m⊥α,l⊂β,给出下列命题:①若α∥β,则m⊥l;②若α⊥β,则m∥l;③若m⊥l,则α⊥β;④若m∥l,则α⊥β.其中正确的命题是()A.①④B.③④C.①②D.①③解析:选A对于①,若α∥β,m⊥α,l⊂β,则m⊥l,故①正确,排除B.对于④,若m∥l,m⊥α,则l⊥α,又l⊂β,所以α⊥β.故④正确.故选A.3.已知P A垂直于以AB为直径的圆所在的平面,C为圆上异于A,B两点的任一点,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A.P A⊥BC B.BC⊥平面P ACC.AC⊥PB D.PC⊥BC解析:选C由P A⊥平面ACB⇒P A⊥BC,故A不符合题意;由BC⊥P A,BC⊥AC,P A∩AC=A,可得BC⊥平面P AC,所以BC⊥PC,故B、D不符合题意;AC⊥PB显然不成立,故C符合题意.4.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已知AB⊥AC,BD⊥AC,那么点D在平面ABC内的射影H必在()A.直线AB上B.直线BC上C.直线AC上D.△ABC内部解析:选A因为AB⊥AC,BD⊥AC,AB∩BD=B,所以AC⊥平央ABD,又AC⊂平面ABC,所以平面ABC⊥平面ABD,所以点D在平面ABC内的射影H必在直线AB上.5.如图,在正四面体PABC中,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则下面四个结论不成立的是()A.BC∥平面PDFB.DF⊥平面P AEC.平面PDF⊥平面P AED.平面PDE⊥平面ABC解析:选D因为BC∥DF,DF⊂平面PDF,BC⊄平面PDF,所以BC∥平面PDF,故选项A正确.在正四面体中,AE⊥BC,PE⊥BC,AE∩PE=E,所以BC⊥平面P AE,又DF∥BC,则DF⊥平面P AE,从而平面PDF⊥平面P AE.因此选项B、C均正确.6.如图,已知∠BAC=90°,PC⊥平面ABC,则在△ABC,△P AC的边所在的直线中,与PC垂直的直线有________个;与AP垂直的直线有________个.解析:∵PC⊥平面ABC,∴PC垂直于直线AB,BC,AC.∵AB⊥AC,AB⊥PC,AC∩PC=C,∴AB⊥平面P AC,又∵AP⊂平面P AC,∴AB⊥AP,与AP垂直的直线是AB.答案:317.设α和β为不重合的两个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若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β内的两条直线,则α∥β;②若α外的一条直线l与α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l∥α;③设α∩β=l,若α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l,则α⊥β;④直线l⊥α的充要条件是l与α内的两条直线垂直.其中所有的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①正确;②正确;满足③的α与β不一定垂直,所以③错误;直线l⊥α的充要条件是l与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所以④错误.故所有的真命题的序号是①②.答案:①②8.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平面α与棱AB,AC,A1C1,A1B1分别交于点E,F,G,H,且直线AA1∥平面α.有下列三个命题:①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②平面α∥平面BCC1B1;③平面α⊥平面BCFE.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如图所示,因为AA1∥平面α,平面α∩平面AA1B1B=EH,所以AA1∥EH.同理AA1∥GF,所以EH∥GF,又ABCA1B1C1是直三棱柱,易知EH=GF=AA1,所以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故①正确;若平面α∥平面BB1C1C,由平面α∩平面A1B1C1=GH,平面BCC1B1∩平面A1B1C1=B1C1,知GH∥B1C1,而GH∥B1C1不一定成立,故②错误;由AA1⊥平面BCFE,结合AA1∥EH知EH⊥平面BCFE,又EH⊂平面α,所以平面α⊥平面BCFE,故③正确.答案:①③9.(2019·太原模拟)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菱形,∠BAD=60°,P A=PD=AD=2,点M在线段PC上,且PM=2MC,N为AD的中点.(1)求证:AD⊥平面PNB;(2)若平面P AD⊥平面ABCD,求三棱锥PNBM的体积.解:(1)证明:连接BD.∵P A=PD,N为AD的中点,∴PN⊥AD.又底面ABCD是菱形,∠BAD=60°,∴△ABD为等边三角形,∴BN⊥AD,又PN∩BN=N,∴AD⊥平面PNB.(2)∵P A=PD=AD=2,∴PN=NB= 3.又平面P AD⊥平面ABCD,平面P AD∩平面ABCD=AD,PN⊥AD,∴PN⊥平面ABCD,∴PN⊥NB,∴S△PNB=12×3×3=32.∵AD⊥平面PNB,AD∥BC,∴BC ⊥平面PNB .又PM =2MC , ∴V P NBM =V M PNB =23V C PNB =23×13×32×2=23.10.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D ,E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点F 在侧棱B 1B 上,且B 1D ⊥A 1F ,A 1C 1⊥A 1B 1.求证:(1)直线DE ∥平面A 1C 1F ; (2)平面B 1DE ⊥平面A 1C 1F .证明:(1)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 ∥A 1C 1, 在△ABC 中,因为D ,E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 所以DE ∥AC ,于是DE ∥A 1C 1,又因为DE ⊄平面A 1C 1F ,A 1C 1⊂平面A 1C 1F , 所以直线DE ∥平面A 1C 1F .(2)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A 1⊥平面A 1B 1C 1, 因为A 1C 1⊂平面A 1B 1C 1,所以AA 1⊥A 1C 1,又因为A 1C 1⊥A 1B 1,A 1B 1∩AA 1=A 1,AA 1⊂平面ABB 1A 1,A 1B 1⊂平面ABB 1A 1, 所以A 1C 1⊥平面ABB 1A 1, 因为B 1D ⊂平面ABB 1A 1, 所以A 1C 1⊥B 1D ,又因为B 1D ⊥A 1F ,A 1C 1∩A 1F =A 1,A 1C 1⊂平面A 1C 1F ,A 1F ⊂平面A 1C 1F , 所以B 1D ⊥平面A 1C 1F , 因为直线B 1D ⊂平面B 1DE , 所以平面B 1DE ⊥平面A 1C 1F .B 级1.(2018·全国卷Ⅱ)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AB =BC =22,P A =PB =PC =AC =4,O 为AC 的中点.(1)证明:PO ⊥平面ABC ;(2)若点M 在棱BC 上,且MC =2MB ,求点C 到平面POM 的距离. 解:(1)证明:因为P A =PC =AC =4,O 为AC 的中点, 所以PO ⊥AC ,且PO =2 3. 连接OB , 因为AB =BC =22AC , 所以△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OB ⊥AC ,OB =12AC =2.所以PO 2+OB 2=PB 2,所以PO ⊥OB . 又因为AC ∩OB =O ,所以PO ⊥平面ABC . (2)作CH ⊥OM ,垂足为H , 又由(1)可得OP ⊥CH , 所以CH ⊥平面POM .故CH 的长为点C 到平面POM 的距离.由题设可知OC =12AC =2,CM =23BC =423,∠ACB =45°,所以OM =253,CH =OC ·MC ·sin ∠ACB OM =455.所以点C 到平面POM 的距离为455.2.(2019·河南中原名校质量考评)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AB ∥CD ,AB ⊥AD ,CD =2AB ,平面P AD ⊥底面ABCD ,P A ⊥AD ,E ,F 分别是CD ,PC 的中点.求证:(1)BE ∥平面P AD ; (2)平面BEF ⊥平面PCD .证明:(1)∵AB ∥CD ,CD =2AB ,E 是CD 的中点, ∴AB ∥DE 且AB =DE , ∴四边形ABED 为平行四边形,∴AD ∥BE ,又BE ⊄平面P AD ,AD ⊂平面P AD , ∴BE ∥平面P AD .(2)∵AB ⊥AD ,∴四边形ABED 为矩形, ∴BE ⊥CD ,AD ⊥CD ,∵平面P AD ⊥底面ABCD ,平面P AD ∩底面ABCD =AD ,P A ⊥AD , ∴P A ⊥底面ABCD , ∴P A ⊥CD ,又P A ∩AD =A , ∴CD ⊥平面P AD ,∴CD ⊥PD , ∵E ,F 分别是CD ,PC 的中点, ∴PD ∥EF ,∴CD ⊥EF ,又EF ∩BE =E , ∴CD ⊥平面BEF ,∵CD ⊂平面PCD ,∴平面BEF ⊥平面PCD .。
高一 第15讲 必修二 空间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教 师 学生姓名 教材版本 北师大 学 科数学年级上课时间课 题 平行垂直 教学目 标 平行垂直教 学重 点平行垂直教 学 过 程一、知识梳理1.直线和平面垂直:(1)定义:如果一条直线l 和一个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那么就说直线l 和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l α⊥(2)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即,,,m n m n A l l m l n ααα⊂⊂=⎫⇒⊥⎬⊥⊥⎭(3)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即a ab b αα⊥⎫⇒⊥⎬⊥⎭2. 三垂线定理:(1)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从斜线上斜足以外的一点向平面引垂线,过斜足和垂足的直线叫做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注:垂线段比任何一条斜线段短.⑵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即,a PA a OP a OA OA αα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即 ,,a PA A a OA a OP O OP αααα⊂,⊥,⎫⇒⊥⎬⊥∈⊄⎭垂足为二、专题精讲题型一 线线、线面、面面垂直关系的综合问题例题1:l m 、为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γ、、为三个互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面四个命题: ①αγβγαβ⊥⊥⇒⊥,;②//αγβγαβ⊥⇒⊥,;//l l αβαβ⊥⇒⊥③,;m l m l αβαβ⊥⊥⇒⊥④,,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反思小结】与平行问题一样,本题主要考查线线、线面、面面的垂直问题,高考几乎年年都单独考查学生对线面、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准确、深刻的理解,考查学生对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熟练转换的能力,以选择题、填空题居多,既可能就平行或垂直单独进行考查,又可能在平行中渗透垂直,垂直中兼顾平行,既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又考查逻辑推理能力。
高考数学(理)总复习讲义: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五节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1.直线与平面垂直 (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❶都垂直,就说直线l 与平面α互相垂直. (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定义中强调的是“任意一条直线”,它与“所有直线”是同义的,但与“无数条直线”不同,定义的实质是直线与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垂直.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再多(即无数条)的直线垂直,但这些直线不相交就不能说明这条直线与此平面垂直.[熟记常用结论]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垂直.3.若两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4.若一条直线和两个不重合的平面都垂直,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5.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小题查验基础]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平面平行.()(2)若两平面垂直,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3)若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的无数条直线,则α⊥β.()答案:(1)×(2)×(3)×二、选填题1.给出下列三个命题:①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②若一个平面内有无数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平行;③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1B.2C.3 D.4答案:B2.设m,n表示直线,α,β表示平面,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A.若m⊥α,α⊥β,则m∥β B.m∥α,m⊥β,则α⊥βC.若m⊥n,m⊥α,则n∥αD.m∥α,n∥β,α⊥β,则m⊥n解析:选B对于A,m可以在β内,故A错;对于C,n可以在α内,故C错;对于D,m与n可以平行,故D错.故选B.3.已知m和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和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面给出的条件中一定能推出m⊥β的是()A.α⊥β且m⊂α B.α⊥β且m∥αC.m∥n且n⊥βD.m⊥n且n∥β解析:选C对于选项A,由α⊥β且m⊂α,可得m∥β或m与β相交或m⊂β,故A 不成立;对于选项B,由α⊥β且m∥α,可得m⊂β或m∥β或m与β相交,故B不成立;对于选项C,由m∥n且n⊥β,可得m⊥β,故C正确;对于选项D,由m⊥n且n∥β,可得m∥β或m与β相交或m⊂β,故D不成立,故选C.4.已知P为△ABC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A,PB,PC两两垂直,有下列结论:①PA⊥BC ;②PB ⊥AC ;③PC ⊥AB ;④AB ⊥BC .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解析:如图,因为PA ⊥PB ,PA ⊥PC ,PB ∩PC =P ,且PB ⊂平面PBC ,PC ⊂平面PBC ,所以PA ⊥平面PBC ,又BC ⊂平面PBC ,所以PA ⊥BC .同理可得PB ⊥AC ,PC ⊥AB .故①②③正确.由已知条件无法得到④.答案:①②③5.已知PD 垂直于正方形ABCD 所在的平面,连接PB ,PC ,PA ,AC ,BD ,则一定互相垂直的平面有________对.解析:如图,由于PD ⊥平面ABCD ,故平面PDA ⊥平面ABCD ,平面PDB ⊥平面ABCD ,平面PDC ⊥平面ABCD ,平面PDA ⊥平面PDC ,平面PAC ⊥平面PDB ,平面PAB ⊥平面PDA, 平面PBC ⊥平面PDC ,共7对.答案:7考点一 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全析考法过关][考法全析]考法(一) 证明线面垂直[例1]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AB ⊥平面PAD ,AB ∥DC ,PD =AD ,E 是PB 的中点,F 是DC 上的点且DF =12AB ,PH为△PAD 中AD 边上的高.求证:(1)PH ⊥平面ABCD ; (2)EF ⊥平面PAB .[证明] (1)∵AB ⊥平面PAD ,AB ⊂平面ABCD , ∴平面PAD ⊥平面ABCD .∵平面PAD ∩平面ABCD =AD ,PH ⊥AD , ∴PH ⊥平面ABCD .(2)取PA 的中点M , 连接MD ,ME . ∵E 是PB 的中点, ∴ME 綊12AB .又∵DF 綊12AB ,∴ME 綊DF ,∴四边形MEFD 是平行四边形,∴EF ∥MD . ∵PD =AD ,∴MD ⊥PA .∵AB ⊥平面PAD ,∴MD ⊥AB . ∵PA ∩AB =A ,∴MD ⊥平面PAB , ∴EF ⊥平面PAB . 考法(二) 证明线线垂直[例2]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P 为D 1D 的中点,O 为底面ABCD 的中心,求证:B 1O ⊥AP .[证明] 法一:(线面垂直法) 如图(1),易证AB 1=CB 1.又因为O 为AC 的中点, 所以B 1O ⊥AC .在矩形BDD 1B 1中,O ,P 分别为BD ,D 1D 的中点. 易证△POD ∽△OB 1B , 所以∠POD =∠OB 1B . 所以B 1O ⊥PO . 又AC ∩PO =O , 所以B 1O ⊥平面PAC . 又AP ⊂平面PAC , 所以B 1O ⊥AP . 法二:(计算角度法)如图(2),令PC 的中点为E , 因为O 为AC 的中点, 所以AP ∥OE .所以∠B 1OE 或其补角是异面直线B 1O 与AP 所成角. 设正方体棱长为4,则B 1C =42,B 1P =6,PC =25, 在△B 1PC 中,由三角形中线长公式可知 B 1E 2=14[2(B 1P 2+B 1C 2)-PC 2]=29,又B 1O =26,OE =5, 所以B 1O 2+OE 2=B 1E 2,所以∠B 1OE =90°,所以B 1O ⊥AP .[规律探求][过关训练]1.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AB ⊥AD ,AC ⊥CD ,∠ABC =60°,PA =AB =BC ,E 是PC 的中点.求证:(1)CD ⊥AE ; (2)PD ⊥平面ABE .证明:(1)∵PA ⊥底面ABCD ,CD ⊂平面ABCD , ∴PA ⊥CD .∵AC ⊥CD ,PA ∩AC =A , ∴CD ⊥平面PAC .又AE⊂平面PAC,∴CD⊥AE.(2)由PA=AB=BC,∠ABC=60°,可得AC=PA.∵E是PC的中点,∴AE⊥PC.由(1)知,AE⊥CD,且PC∩CD=C,∴AE⊥平面PCD.又PD⊂平面PCD,∴AE⊥PD.∵PA⊥底面ABCD,∴PD在底面ABCD内的射影是AD,又∵AB⊥AD,∴AB⊥PD.又AB∩AE=A,∴PD⊥平面ABE.2.如图所示,已知AB为圆O的直径,点D为线段AB上一点,且3AD=DB,点C为圆O上一点,且BC=3AC,PD⊥平面ABC,PD=DB.求证:PA⊥CD.证明:因为AB为圆O的直径,所以AC⊥BC.在Rt△ABC中,由BC=3AC,得∠ABC=30°.设AD=1,由3AD=DB得,DB=3,BC=2 3.由余弦定理得CD2=DB2+BC2-2DB·BC cos 30°=3,所以CD2+DB2=BC2,即CD⊥AB.因为PD⊥平面ABC,CD⊂平面ABC,所以PD⊥CD.因为PD∩AB=D,所以CD⊥平面PAB,又PA⊂平面PAB,所以PA⊥CD.考点二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师生共研过关][典例精析](2018·成都模拟)如图,在四面体P-ABC中,PA=PC=AB=BC=5,AC=6,PB=42,线段AC,PA的中点分别为O,Q.(1)求证:平面PAC⊥平面ABC;(2)求四面体P-OB Q的体积.[解](1)证明:∵PA=PC,O是AC的中点,∴PO⊥AC.在Rt△PAO中,∵PA=5,OA=3,∴由勾股定理,得PO=4.∵AB=BC,O是AC的中点,∴BO⊥AC.在Rt△BAO中,∵AB=5,OA=3,∴由勾股定理,得BO=4.∵PO=4,BO=4,PB=42,∴PO2+BO2=PB2,∴PO⊥BO.∵BO∩AC=O,∴PO⊥平面ABC.∵PO⊂平面PAC,∴平面PAC⊥平面ABC.(2)由(1),可知平面PAC⊥平面ABC.∵平面ABC∩平面PAC=AC,BO⊥AC,BO⊂平面ABC,∴BO⊥平面PAC,∴V B-PO Q=13S△P Q O·BO=13×12S△PAO×4=13×3×4=4.∵V P-OB Q=V B-PO Q,∴四面体P-OB Q的体积为4.[解题技法]1.面面垂直判定的2种方法与1个转化(1)2种方法:①面面垂直的定义;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β,a⊂α⇒α⊥β).(2)1个转化:在已知两个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进行转化.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2.面面垂直性质的应用(1)两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是把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的依据,运用时要注意“平面内的直线”.(2)两个相交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第三个平面.[过关训练]1.(2019·河南中原名校质量考评)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AB⊥AD,CD=2AB,平面PAD⊥底面ABCD,PA⊥AD,E,F分别是CD,PC的中点.求证:(1)BE∥平面PAD;(2)平面BEF⊥平面PCD.证明:(1)∵AB∥CD,CD=2AB,E是CD的中点,∴AB∥DE且AB=DE,∴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AD∥BE,又BE⊄平面PAD,AD⊂平面PAD,∴BE∥平面PAD.(2)∵AB⊥AD,∴四边形ABED为矩形,∴BE⊥CD,AD⊥CD,∵平面PAD⊥底面ABCD,平面PAD∩底面ABCD=AD,PA⊥AD,∴PA⊥底面ABCD.∵CD⊂底面ABCD,∴PA⊥CD,又PA∩AD=A,PA⊂平面PAD,AD⊂平面PAD,∴CD⊥平面PAD,又PD⊂平面PAD,∴CD⊥PD.∵E,F分别是CD,PC的中点,∴PD∥EF,∴CD⊥EF,又EF∩BE=E,∴CD⊥平面BEF,∵CD⊂平面PCD,∴平面BEF⊥平面PCD.2.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AB⊥AD,BC⊥BD,平面ABD⊥平面BCD,点E,F(E与A,D不重合)分别在棱AD,BD上,且EF⊥AD.求证:(1)EF∥平面ABC;(2)AD⊥AC.证明:(1)在平面ABD内,因为AB⊥AD,EF⊥AD,所以EF∥AB.又因为EF⊄平面ABC,AB⊂平面ABC,所以EF∥平面ABC.(2)因为平面ABD⊥平面BCD,平面ABD∩平面BCD=BD,BC⊂平面BCD,BC⊥BD,所以BC⊥平面ABD.因为AD⊂平面ABD,所以BC⊥AD.又AB⊥AD,BC∩AB=B,所以AD⊥平面ABC.又因为AC⊂平面ABC,所以AD⊥AC.考点三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师生共研过关][典例精析]由四棱柱ABCD-A1B1C1D1截去三棱锥C1-B1CD1后得到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O为AC与BD的交点,E为AD的中点,A1E⊥平面ABCD.(1)求证:A1O∥平面B1CD1;(2)设M是OD的中点,求证:平面A1EM⊥平面B1CD1. [证明](1)取B1D1的中点O1,连接CO1,A1O1,因为ABCD-A1B1C1D1是四棱柱,所以A1O1∥OC,A1O1=OC,因此四边形A1OCO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1O∥O1C,因为O1C⊂平面B1CD1,A1O⊄平面B1CD1,所以A1O∥平面B1CD1.(2)因为E,M分别为AD,OD的中点,所以EM∥AO.因为AO⊥BD,所以EM⊥BD.又A1E⊥平面ABCD,BD⊂平面ABCD,所以A1E⊥BD,因为B1D1∥BD,所以EM⊥B1D1,A1E⊥B1D1,又A1E⊂平面A1EM,EM⊂平面A1EM,A1E∩EM=E,所以B1D1⊥平面A1EM,又B1D1⊂平面B1CD1,所以平面A1EM⊥平面B1CD1.[解题技法]1.平行关系之间的转化线线平行判定性质线面平行判定性质面面平行在证明线面、面面平行时,一般遵循从“低维”到“高维”的转化,即从“线线平行”到“线面平行”,再到“面面平行”;而在应用性质定理时,其顺序恰好相反,但也要注意,转化的方向是由题目的具体条件而定的,不可过于“模式化”.2.垂直关系之间的转化在证明线面垂直、面面垂直时,一定要注意判定定理成立的条件,同时抓住线线、线面、面面垂直的转化关系,即:线线垂直判定性质线面垂直判定性质面面垂直在证明两平面垂直时,一般先从现有的直线中寻找平面的垂线,若这样的直线在图中不存在,则可通过作辅助线来解决.[过关训练]如图,在三棱台ABC -DEF 中,CF ⊥平面DEF ,AB ⊥BC . (1)设平面ACE ∩平面DEF =a ,求证:DF ∥a ;(2)若EF =CF =2BC ,试问在线段BE 上是否存在点G ,使得平面DFG ⊥平面CDE ?若存在,请确定G 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证明:在三棱台ABC -DEF 中,AC ∥DF ,AC ⊂平面ACE ,DF ⊄平面ACE ,∴DF ∥平面ACE .又∵DF ⊂平面DEF ,平面ACE ∩平面DEF =a , ∴DF ∥a .(2)线段BE 上存在点G ,且BG =13BE 时,使得平面DFG ⊥平面CDE .证明如下:取CE 的中点O ,连接FO 并延长交BE 于点G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H ,连接GD ,∵CF =EF ,∴GF ⊥CE .在三棱台ABC -DEF 中,AB ⊥BC ⇒DE ⊥EF . 由CF ⊥平面DEF ⇒CF ⊥DE .又CF ∩EF =F ,∴DE ⊥平面CBEF , ∵GF ⊂平面CBEF ,∴DE ⊥GF .∵CE ∩DE =E ,CE ⊂平面CDE ,DE ⊂平面CDE , ∴GF ⊥平面CDE .又GF ⊂平面DFG ,∴平面DFG ⊥平面CDE . ∵O 为CE 的中点,EF =CF =2BC , 由平面几何知识易证△HOC ≌△FOE , ∴HB =BC =12EF .由△HGB ∽△FGE ,可知BG GE =HB EF =12,即BG =13BE .[课时跟踪检测]一、题点全面练1.已知直线m,n和平面α,β,则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α⊥β,m⊂β,则m⊥αB.若m⊥α,n∥α,则m⊥nC.若m∥α,n∥m,则n∥αD.若m∥α,m∥β,则α∥β解析:选B对于A,若α⊥β,m⊂β,则当m与α,β的交线垂直时才有m⊥α,故A 错;对于B,若n∥α,则α内存在直线a,使得a∥n,∵m⊥α,∴m⊥a,∴m⊥n,故B 正确;对于C,当n⊂α时,显然结论错误,故C错;对于D,若α∩β=l,则当m∥l时,显然当条件成立时,结论不成立,故D错.故选B.2.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BC1,CD1的中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N与CC1垂直B.MN与AC垂直C.MN与BD平行D.MN与A1B1平行解析:选D如图所示,连接AC,C1D,BD,则MN∥BD,而C1C⊥BD,故C1C⊥MN,故A,C正确,D错误,又因为AC⊥BD,所以MN⊥AC,B正确.故选D.3.如图,在斜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BC1⊥AC,则C1在底面ABC上的射影H必在()A.直线AB上B.直线BC上C.直线AC上D.△ABC内部解析:选A连接AC1(图略),由AC⊥AB,AC⊥BC1,AB∩BC1=B,得AC⊥平面ABC1.∵AC⊂平面ABC,∴平面ABC1⊥平面ABC.∴C1在平面ABC上的射影H必在两平面的交线AB上.4.(2019·成都模拟)已知m,n是空间中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且m⊂α,n⊂β.有下列命题:①若α∥β,则m∥n;②若α∥β,则m∥β;③若α∩β=l,且m ⊥l,n⊥l,则α⊥β;④若α∩β=l,且m⊥l,m⊥n,则α⊥β.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0B.1C.2 D.3解析:选B 对于①,直线m ,n 可能异面;易知②正确;对于③,直线m ,n 同时垂直于公共棱,不能推出两个平面垂直;对于④,当直线n ∥l 时,不能推出两个平面垂直.故真命题的个数是1.5.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棱长为2,AC =BC =1,∠ACB=90°,D 是A 1B 1的中点,F 是BB 1上的动点,AB 1,DF 交于点E .要使AB 1⊥平面C 1DF ,则线段B 1F 的长为( )A.12B.1C.32 D .2解析:选A 设B 1F =x ,因为AB 1⊥平面C 1DF ,DF ⊂平面C 1DF ,所以AB 1⊥DF .由已知可得A 1B 1=2,设Rt △AA 1B 1斜边AB 1上的高为h ,则DE =12h . 又2×2=h 22+(2)2,所以h =233,DE =33. 在Rt △DB 1E 中,B 1E = ⎝⎛⎭⎫222-⎝⎛⎭⎫332=66. 在Rt △DB 1F 中,由面积相等得66× x 2+⎝⎛⎭⎫222=22x ,解得x =12. 即线段B 1F 的长为12. 6.(2019·武汉调研)在矩形ABCD 中,AB <BC ,现将△ABD 沿矩形的对角线BD 所在的直线进行翻折,在翻折的过程中,给出下列结论:①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C 与直线BD 垂直;②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B 与直线CD 垂直;③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D 与直线BC 垂直.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①假设AC 与BD 垂直,过点A 作AE ⊥BD 于E ,连接CE .则⎭⎪⎬⎪⎫AE ⊥BD BD ⊥AC ⇒BD ⊥平面AEC ⇒BD ⊥CE ,而在平面BCD 中,CE 与BD 不垂直,故假设不成立,①不正确.②假设AB ⊥CD ,∵AB ⊥AD ,∴AB ⊥平面ACD ,∴AB ⊥AC ,由AB <BC 可知,存在这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使AB ⊥CD ,故假设成立,②正确.③假设AD ⊥BC ,∵CD ⊥BC ,∴BC ⊥平面ACD ,∴BC ⊥AC ,即△ABC 为直角三角形,且AB 为斜边,而AB <BC ,故矛盾,假设不成立,③不正确.综上,填②.答案:②7.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平面α与棱AB ,AC ,A 1C 1,A 1B 1分别交于点E ,F ,G,H,且直线AA1∥平面α.有下列三个命题:①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②平面α∥平面BCC1B1;③平面α⊥平面BCFE.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如图所示,因为AA1∥平面α,平面α∩平面AA1B1B=EH,所以AA1∥EH.同理AA1∥GF,所以EH∥GF,又ABC-A1B1C1是直三棱柱,易知EH=GF=AA1,所以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故①正确;若平面α∥平面BCC1B1,由平面α∩平面A1B1C1=GH,平面BCC1B1∩平面A1B1C1=B1C1,知GH∥B1C1,而GH∥B1C1不一定成立,故②错误;由AA1⊥平面BCFE,结合AA1∥EH知EH⊥平面BCFE,又EH⊂平面α,所以平面α⊥平面BCFE,故③正确.答案:①③8.已知α,β是两平面,AB,CD是两条线段,α∩β=EF,AB⊥α于B,CD⊥α于D,若增加一个条件,就能得出BD⊥EF.现有下列条件:①AC⊥β;②AC与α,β所成的角相等;③AC与CD在β内的射影在同一条直线上;④AC∥EF.其中能成为增加条件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AB∥CD,∴A,B,C,D四点共面.①中,∵AC⊥β,EF⊂β,∴AC⊥EF,又AB⊥α,EF⊂α,∴AB⊥EF,∵AB∩AC=A,∴EF⊥平面ABDC,又BD⊂平面ABDC,∴BD⊥EF,故①正确;②不能得到BD⊥EF,故②错误;③中,由AC与CD在β内的射影在同一条直线上,可知平面ABDC⊥β,又AB⊥α,AB⊂平面ABDC,∴平面ABCD⊥α.∵α∩β=EF,∴EF⊥平面ABDC,又BD⊂平面ABDC,∴BD⊥EF,故③正确;④中,由①知,若BD⊥EF,则EF⊥平面ABDC,则EF⊥AC,故④错误,故填①③.答案:①③9.(2018·北京高考)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平面PAD⊥平面ABCD,PA⊥PD,PA=PD,E,F分别为AD,PB的中点.(1)求证:PE⊥BC;(2)求证:平面PAB⊥平面PCD;(3)求证:EF∥平面PCD.证明:(1)因为PA=PD,E为AD的中点,所以PE⊥AD.因为底面ABCD为矩形,所以BC∥AD,所以PE⊥BC.(2)因为底面ABCD 为矩形,所以AB ⊥AD .又因为平面PAD ⊥平面ABCD ,平面PAD ∩平面ABCD =AD ,AB ⊂平面ABCD , 所以AB ⊥平面PAD ,因为PD ⊂平面PAD ,所以AB ⊥PD .又因为PA ⊥PD ,AB ∩PA =A ,所以PD ⊥平面PAB .因为PD ⊂平面PCD ,所以平面PAB ⊥平面PCD .(3)如图,取PC 的中点G ,连接FG ,DG .因为F ,G 分别为PB ,PC 的中点,所以FG ∥BC ,FG =12BC . 因为四边形ABCD 为矩形,且E 为AD 的中点,所以DE ∥BC ,DE =12BC . 所以DE ∥FG ,DE =FG .所以四边形DEFG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EF ∥DG .又因为EF ⊄平面PCD ,DG ⊂平面PCD ,所以EF ∥平面PCD .二、专项培优练(一)易错专练——不丢怨枉分1.(2019·临汾模拟)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MD ⊥平面ABCD ,NB ⊥平面ABCD ,且MD =NB =1,E 为MC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平面BCE ⊥平面ABNB .MC ⊥ANC .平面CMN ⊥平面AMND .平面BDE ∥平面AMN解析:选C 如图,分别过A ,C 作平面ABCD 的垂线AP ,C Q ,使得AP =C Q =1,连接PM ,PN ,Q M ,Q N ,将几何体补成棱长为1的正方体.∴BC ⊥平面ABN ,又BC ⊂平面BCE ,∴平面BCE ⊥平面ABN ,故A 正确;连接PB,则PB∥MC,显然,PB⊥AN,∴MC⊥AN,故B正确;取MN的中点F,连接AF,CF,AC.∵△AMN和△CMN都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F⊥MN,CF⊥MN,∴∠AFC为二面角A-MN-C的平面角,∵AF=CF=62,AC=2,∴AF2+CF2≠AC2,即∠AFC≠π2,∴平面CMN与平面AMN不垂直,故C错误;∵DE∥AN,MN∥BD,DE∩BD=D,DE⊂平面BDE,BD⊂平面BDE,MN∩AN=N,MN⊂平面AMN,AN ⊂平面AMN,∴平面BDE∥平面AMN,故D正确.故选C.2.如图,已知PA⊥平面ABC,BC⊥AC,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__.解析:∵PA⊥平面ABC,AB⊂平面ABC,AC⊂平面ABC,BC⊂平面ABC,∴PA⊥AB,PA⊥AC,PA⊥BC,则△PAB,△PAC为直角三角形.由BC⊥AC,且AC∩PA=A,得BC⊥平面PAC,从而BC⊥PC,因此△ABC,△PBC 也是直角三角形.答案:43.(2018·泉州模拟)如图,点P在正方体ABCD-A1B1C1D1的面对角线BC1上运动,给出下列命题:①三棱锥A-D1PC的体积不变;②A1P∥平面AD1C;③DP⊥BC1;④平面PDB1⊥平面AD1C.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________.解析:如图,连接BD交AC于点O,连接DC1交D1C于点O1,连接OO1,则OO1∥BC1,所以BC1∥平面AD1C,动点P到平面AD1C的距离不变,所以三棱锥P-AD1C的体积不变.又因为V三棱锥P-AD1C=V三棱锥A-D1PC,所以①正确;连接A1B,A1C1,因为平面A1C1B∥平面AD1C,A1P⊂平面A1C1B,所以A 1P ∥平面AD 1C ,②正确;由于当点P 在B 点时,DB 不垂直于BC 1,即DP 不垂直BC 1,故③不正确;由于DB 1⊥D 1C ,DB 1⊥AD 1,D 1C ∩AD 1=D 1,所以DB 1⊥平面AD 1C .又因为DB 1⊂平面PDB 1,所以平面PDB 1⊥平面AD 1C ,④正确.答案:①②④(二)交汇专练——融会巧迁移4.[与数学文化交汇]《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将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直棱柱称为堑堵,将底面为矩形的棱台称为刍童.在如图所示的堑堵ABM -DCP 与刍童ABCD -A 1B 1C 1D 1的组合体中,AB =AD ,A 1B 1=A 1D 1.台体体积公式:V =13(S ′+S ′S +S )h ,其中S ′,S 分别为台体上、下底面的面积,h 为台体的高.(1)求证:直线BD ⊥平面MAC ;(2)若AB =1,A 1D 1=2,MA =3,三棱锥A -A 1B 1D 1的体积V ′=233,求该组合体的体积.解:(1)证明:由题意可知ABM -DCP 是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直棱柱,∴AD ⊥平面MAB , ∵MA ⊂平面MAB ,∴AD ⊥MA .又MA ⊥AB ,AD ∩AB =A ,AD ⊂平面ABCD ,AB ⊂平面ABCD ,∴MA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MA ⊥BD ,∵AB =AD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BD ⊥AC .又MA ∩AC =A ,MA ⊂平面MAC ,AC ⊂平面MAC ,∴BD ⊥平面MAC .(2)设刍童ABCD -A 1B 1C 1D 1的高为h ,则三棱锥A -A 1B 1D 1的体积V ′=13×12×2×2×h =233, ∴h =3,故该组合体的体积V =12×1×3×1+13×(12+22+12×22)×3=32+733=1736. (三)素养专练——学会更学通5.[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如图,已知三棱柱ABC -A ′B ′C ′的侧棱垂直于底面,AB =AC ,∠BAC =90°,点M ,N 分别为A ′B 和B ′C ′的中点.(1)求证:MN ∥平面AA ′C ′C ;(2)设AB =λAA ′,当λ为何值时,CN ⊥平面A ′MN ,试证明你的结论.解:(1)证明:如图,取A ′B ′的中点E ,连接ME ,NE .因为M ,N 分别为A ′B 和B ′C ′的中点,所以NE ∥A ′C ′,ME ∥AA ′.又A ′C ′⊂平面AA ′C ′C ,AA ′⊂平面AA ′C ′C ,NE ⊄平面AA ′C ′C ,ME ⊄平面AA ′C ′C ,所以ME ∥平面AA ′C ′C ,NE ∥平面AA ′C ′C ,又因为ME ∩NE =E , 所以平面MNE ∥平面AA ′C ′C ,因为MN ⊂平面MNE ,所以MN ∥平面AA ′C ′C .(2)连接BN ,设AA ′=a ,则AB =λAA ′=λa ,由题意知BC =2λa ,CN =BN = a 2+12λ2a 2, 因为三棱柱ABC -A ′B ′C ′的侧棱垂直于底面,所以平面A ′B ′C ′⊥平面BB ′C ′C .因为AB =AC ,点N 是B ′C ′的中点,所以A ′B ′=A ′C ′,A ′N ⊥B ′C ′,所以A ′N ⊥平面BB ′C ′C ,又CN ⊂平面BB ′C ′C ,所以CN ⊥A ′N ,要使CN ⊥平面A ′MN ,只需CN ⊥BN 即可,所以CN 2+BN 2=BC 2,即2⎝⎛⎭⎫a 2+12λ2a 2=2λ2a 2, 解得λ=2,故当λ=2时,CN ⊥平面A ′MN .。
2023年高中数学基础知识梳理及基础题型归纳-立体几何模块-第四节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四节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知识点15】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画直线与平面垂直时,通常把直线画成与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一边垂直2.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典型例题:【例1】(概念的理解)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①若直线l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垂直,则l⊥α;②若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则l⊥α;③若直线l不垂直于平面α,则α内没有与l垂直的直线;④若直线l不垂直于平面α,则α内也可以有无数条直线与l垂直;⑤过一点和已知平面垂直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反思】(1)对于线面垂直的定义要注意“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所有直线”说法与“直线垂直于平面内无数条直线”不是一回事,后者说法是不正确的,它可以使直线与平面斜交.(2)判定定理中要注意必须是平面内两相交直线.【变式1】(1)若三条直线OA,OB,OC两两垂直,则直线OA垂直于()A.平面OAB B.平面OACC.平面OBC D.平面ABC(2)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①三角形的两边;②梯形的两边;③圆的两条直径;④正五边形的两边.能保证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是________.(填序号)【变式2】已知m和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和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那么下面给出的条件中,一定能推出m⊥β的是()A.α∥β,且m⊂αB.m∥n,且n⊥β C.m⊥n,且n⊂βD.m⊥n,且n∥β【变式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①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两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②过直线l外一点P,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l垂直;③如果三条共点直线两两垂直,那么其中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两条直线确定的平面;④垂直于角的两边的直线必垂直角所在的平面;⑤过点A垂直于直线a的所有直线都在过点A垂直于a的平面内.A.2个B.3个C.4个D.5个例2(线面垂直的判定)如图,在三棱锥S-ABC中,∠ABC=90°,D是AC的中点,且SA=SB=SC.(1)求证:SD⊥平面ABC;(2)若AB=BC,求证:BD⊥平面SAC.【反思】(1)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垂直的步骤①在这个平面内找两条直线,使它们和这条直线垂直;②确定这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是相交的直线;③根据判定定理得出结论.(2)平行转化法(利用推论):①a∥b,a⊥α⇒b⊥α;②α∥β,a⊥α⇒a⊥β.【变式1】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求证:AC⊥B1D;【变式2】如图所示,直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C点到AB1的距离为CE,D为AB的中点.求证:(1)CD⊥AA1;(2)AB1⊥平面CED.【练习3】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P A⊥平面ABCD,AP=AB=2,BC=22,E,F分别是AD,PC的中点.证明:PC⊥平面BEF.知识点【能力提升思考】已知∠BAC在平面α内,P∠α,∠PAB=∠PAC.求证:点P在平面α内的射影在∠BAC的平分线上.【变式1】如图所示,在斜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BC1⊥AC,C1H⊥AB,证明:点H是C1在平面ABC内的射影.【反思】(1)求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步骤①寻找过斜线上一点与平面垂直的直线;②连结垂足和斜足得到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斜线与其射影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即为所求的角;③把该角归结在某个三角形中,通过解三角形,求出该角.(2)在上述步骤中,其中作角是关键,而确定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是作角的关键,几何图形的特征是找射影的依据,图形中的特殊点是突破口.【知识点16】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典例讲解:【例1】(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1)求A1B与平面AA1D1D所成的角;(2)求A1B与平面BB1D1D所成的角.【反思】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步骤:(1)寻找过斜线上一点与平面垂直的直线.(2)连接垂足和斜足得到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斜线与其射影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即为所求的角.(3)把该角归结在某个三角形中,通过解三角形,求出该角.【变式1】如图所示,AB是圆柱的母线,BD是圆柱底面圆的直径,C是底面圆周上一点,且AB=BC=2,∠CBD=45°,求直线BD与平面ACD所成角的大小.【变式2】如图,已知∠BOC在平面α内,OA是平面α的斜线,且∠AOB=∠AOC=60°,OA=OB=OC=1,BC=2,求OA与平面α所成的角的大小.【思考1】把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AC折起,当以A,B,C,D四点为顶点棱锥体积最大时,直线BD和平面ABC所成的角的大小为()A.90° B.60° C.45° D.30°【变式1】如图所示,四棱锥S-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SD⊥底面ABCD,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AC⊥SBB.AB∥平面SCDC.SA与平面SBD所成的角等于SC与平面SBD所成的角D.AB与SC所成的角等于DC与SA所成的角【例4】(综合应用)如图,P A⊥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M,N分别是AB,PC的中点.(1)求证:MN∥平面P AD;(2)若PD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为45°,求证:MN⊥平面PCD.【方法小结】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方法:(1)利用线面垂直的定义.(2)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3)利用下面两个结论:①若a∥b,a⊥α,则b⊥α;②若α∥β,a⊥α,则a⊥β.2.线线垂直的判定方法:(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90°.(2)线面垂直,则线线垂直.3.求线面角的常用方法:(1)直接法(一作(或找)二证(或说)三计算).(2)转移法(找过点与面平行的线或面).(3)等积法(三棱锥变换顶点,属间接求法).【知识点17】距离问题典型例题:【例1】如图,已知AB是圆O的直径,C为圆上一点,AB=2,AC=1,P为∠O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A垂直于圆O所在平面,PB与平面ABC所成的角为45°.(1)求证:BC∠平面PAC;(2)求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变式1】已知△ABC 的三条边长分别是5,12,13,点P 到A ,B ,C 三点的距离都等于7,则点P 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____【例2】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PA ⊥平面ABCD ,E 是PD 的中点.(1)证明:PB //平面AEC ; (2)设1AP =,3AD =,三棱锥P ABD -的体积34V =,求A 到平面PBC 的距离.【反思】 求点到平面距离的方法总结:PA BCD E(1)过已知点作出平面的垂线段是关键. 作垂线段通常要借助于垂面,然后利用面面垂直性质定理作出平面的垂线.(2)作出垂线段后,通常利用等面积法求得距离.【变式1】如图,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AB CD ,AD AB ⊥,2AB =,2AD =,1=3AA ,E 为CD 上一点,1DE =,3EC =.(1)证明:BE ⊥平面11BB C C ; (2)求点1B 到平面11EA C 的距离.【反思】 求点到平面距离的方法总结:(1)当直接作出垂线段比较困难时,可以考虑利用等体积法求距离. (2)用等体积法求距离,一般用三棱锥体积相等来求解.(3)可以用线面平行关系,转化到一个更容易求解的三棱锥去求距离;也可以利用比例关系,化为其他点到平面的距离来求解.【例题3】如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2AB =,1AD =,11A A =.ABCD EA 1B 1C 1D 1(1)证明:直线1BC 平行于平面1D AC ; (2)求直线1BC 到平面1D AC 的距离.【反思】 求直线到平面距离的方法总结:(1)求线面距离,根据直线上的点到平面距离相等,所以可以转化为点面距离来求解. (2)在转化为点面距的时候,选择合适的点会对解题有促进作用.【变式1】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90 ABC =∠︒,11,2AB =BC =BB =,求: (1)异面直线11B C 与1A C 所成角的余弦值; (2)直线11B C 到平面BC A 1的距离.【思考】已知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4AB =,3AC BC ==,D 为AB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1CC 和AB 的距离;ABCD A 1B 1C 1D 1ACBA 1B 1C 1C1A1B1CA BD【感悟】求两条异面直线距离的方法总结:(1)利用图形关系作出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是求两异面直线距离的基本方法,但难度较大.(2)过两条异面直线中的一条直线作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构造线面平行,将异面直线距离化为线面距离,进而转化为点面距离,是求异面直线距离的常用方法.(3)如果两条异面直线分别在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内,可以转化为求两平行平面的距离,再化为点面距离.【知识点18】二面角的概念【例1】(概念的理解)有下列结论:①两个相交平面组成的图形叫作二面角;②异面直线a,b分别和一个二面角的两个面垂直,则a,b所成的角与这个二面角的平面角相等或互补;③二面角的平面角是从棱上一点出发,分别在两个面内作射线所成的角;④二面角的大小与其平面角的顶点在棱上的位置没有关系.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例2】如图,已知Rt△ABC,斜边BC⊂α,点A∉α,AO⊥α,O为垂足,∠ABO=30°,∠ACO=45°,求二面角A-BC-O的大小.【反思】(1)定义法:在二面角的棱上找一点,在两个半平面内过该点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2)垂面法:过棱上一点作与棱垂直的平面,该平面与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形成交线,这两条射线(交线)所成的角,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3)垂线法: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来寻找二面角的平面角,这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1)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2)相关概念:①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②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3)画法:(4)记法:二面角α-l-β或α-AB-β或P-l-Q或P-AB-Q.(5)二面角的平面角:若有①O∈l;②OA⊂α,OB⊂β;③OA⊥l,OB⊥l,则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是∠AOB.【变式1】如图,AB 是⊙O 的直径,P A 垂直于⊙O 所在的平面,C 是圆周上的一点,且P A =AC ,求二面角P -BC -A 的大小.【变式2】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截面A 1BD 与底面ABCD 所成二面角A 1-BD -A 的正切值为( ) A.32 B.22C. 2D.3【思考1】已知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4AB =,3AC BC ==,D 为AB 的中点.(1)求异面直线1CC 和AB 的距离;(2)若11AB A C ⊥,求二面角11A CD B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C1A1B1CA BD【变式1】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D=AA1=1,AB=2,点E在棱AB上移动.(1)证明:D1E⊥A1D;(2)求AE为何值时,二面角D1-EC-D的大小为45°?【方法小结】1.求二面角大小的步骤简称为“一作二证三求”.【知识点19】平面与平面垂直(1)平面与平面垂直①定义:一般地,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②画法:③记作:α⊥β.(2)判定定理文字语言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图形语言符号语言l⊥α,l⊂β⇒α⊥β【例1】(概念理解)下列不能确定两个平面垂直的是()A.两个平面相交,所成二面角是直二面角B.一个平面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C.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D.平面α内的直线a垂直于平面β内的直线b【例2】已知直线m,n与平面α,β,给出下列三个结论:①若m∥α,n∥α,则m∥n;②若m∥α,n⊥α,则m⊥n;③若m⊥α,m∥β,则α⊥β.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0 B.1 C.2 D.3【变式1】过两点与一个已知平面垂直的平面()A.有且只有一个B.有无数个C .有且只有一个或无数个D .可能不存在【变式2】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n 是平面α及β之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四个论断:①m ⊥n ;②α⊥β;③n ⊥β;④m ⊥α.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_____.【例2】(证明面面垂直)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 A ⊥CD ,AD ∥BC ,∠ADC =∠P AB =90°,BC =CD =12AD .(1)在平面P AD 内找一点M ,使得直线CM ∥平面P AB ,并说明理由. (2)证明:平面P AB ⊥平面PBD .【延申变式1】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 A 垂直于矩形ABCD 所在的平面,试证明:平面PCD ⊥平面P AD .【延申变式2】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 A ⊥平面ABCD ,底面ABCD 是菱形,PB =BC ,M 是PC 中点,试证明:平面MBD ⊥平面PCD .【反思】证明面面垂直常用的方法(1)定义法:即说明两个半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2)判定定理法:在其中一个平面内寻找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即把问题转化为线面垂直.(3)性质法: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另一个也垂直于此平面. 【变式1】 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棱垂直于底面,∠ACB =90°,AC =12AA 1,D 是棱AA 1的中点.证明:平面BDC 1⊥平面BDC .【变式2】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为正方形,P A ⊥底面ABCD ,AC ,BD 交于点E,F是PB的中点.求证:(1)EF∥平面PCD;(2)平面PBD⊥平面P AC.【思考3】如图所示,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E为BB1的中点,求证:截面A1CE⊥侧面ACC1A1.【方法小结】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应用思路(1)本质:通过直线与平面垂直来证明平面与平面垂直,即线面垂直⇒面面垂直.(2)证题思路:处理面面垂直问题转化为处理线面垂直问题,进一步转化为处理线线垂直问题来解决.【能力提升】垂直问题难点突破专题【例1】(空间位置关系相关定理)如图,PA⊥平面ABCD,AD//BC,AD=2BC,AB⊥BC,点E为PD中点.(1)求证:AB⊥PD;(2)求证:CE//平面PAB.【变式1】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平面11A ACC ⊥平面ABC , AB =BC =2,∠ACB =30°AA 1=3, 11,BC A C E ⊥为AC 的中点.求证: 1A C ⊥平面1C EB ;求二面角1A AB C --的余弦值.【例2】(数量关系)如图,三棱锥P ABC -中,PB ⊥底面ABC ,2PB BC ==,1AC =,AB = E 为PC 的中点,点F 在PA 上,且2PF FA =.(1)求证:平面PAC ⊥平面BEF ;【变式2】已知多面体ABCDEF 中,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EF CE ⊥,且AC =, 1AE EC ==, 2BC EF =, //AD EF . (1)求证:平面ACE ⊥平面ADEF ;【例3】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已知侧棱1CC ⊥底面,ABC M 为BC 的中点,13,2,AC AB BC CC ===.(1)证明: 1B C ⊥平面1AMC ;(2)求点1A 到平面1AMC 的距离.【变式3】.如图,直三棱柱(侧棱与底面垂直的棱柱)ABC ﹣A 1B 1C 1中,点G 是AC 的中点.(1)求证:B 1C ∥平面 A 1BG ;(2)若AB=BC , 1AC ,求证:AC 1⊥A 1B .【例4】(几何图形的特征).如图,在多面体ABCDFE中,四边形ADFE是正方形,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AD=1,BC=2,G为BC中点,平面ADFE⊥平面ADCB.(1)证明:AC⊥BE;(2)求三棱锥A−GFC的体积.-中,PD⊥底面ABCD,底面ABCD为菱形,【变式4】已知四棱锥P ABCD=∠=,E为AB的中点.AD DAB2,60(1)证明:平面PAB⊥平面PED;(2)若PD=,求E到平面PBC的距离.-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例5】(存在性问题). 如图,四棱锥P ABCDABCD,PA=AD=1,AB=√3,点E为PD的中点,点F在棱DC上移动.(1)当点F为DC的中点时,试判断EF与平面PA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求证:无论点F在DC的何处,都有PF AE。
(完整版)直线平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知识点
一、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知识点一、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ⅰ.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且只有以下三种)位置关系直线在平面内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与平面平行公共点有无数个公共点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没有公共点符号表示a⊂αa∩α=A a||α图形表示注:直线和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ⅱ.思考:如图,设直线b在平面α内,直线a在平面α外,猜想在什么条件下直线a与平面α平行.(a||b)判定文字描述直线和平面在空间平面永无交点,则直线和平面平行(定义)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一次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图形条件a与α无交点结论a∥αb∥α※判定定理的证明知识点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性质文字描述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这条直线与该平面无交点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相交,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图形条件a∥αa∥αa⊂βα∩β=b结论a∩α=∅a∥b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特别提示证明直线和平面的平行通常采用如下两种方法:①利用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通过“线线”平行,证得“线面”平行;②利用两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通过“面面”平行,证得“线面”平行.判定文字描述如果两个平面无公共点,责成这两个平面平行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如果两个平面同时垂直于一条直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
图形条件α∩β=∅a,b⊂βa∩b=Pa∥αb∥αl⊥αl⊥β结论α∥βα∥βα∥β性质文字描述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平面相交,那么他们的交线平行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图形条件α∥ββ∩γ=bα∩γ=a α∥β a⊂β结论a∥b a∥α二、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知识点一、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与判定 定义 判定语言描述 如果直线l 和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 与平面互相垂直,记作l ⊥α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这条直线与该平面垂直. 图形条件b 为平面α内的任一直线,而l 对这一直线总有l ⊥αl ⊥m ,l ⊥n ,m ∩n =B ,m ⊂α,n ⊂α 结论l ⊥α l ⊥α 要点诠释:定义中“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就是指“平面内的所有直线”,这与“无数条直线”不同(线线垂直线面垂直)性质语言描述 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图形条件结论知识点三、二面角Ⅰ.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二面角(dihedral angle ). 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记作二面角AB αβ--. (简记P AB Q --)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三个特征:ⅰ. 点在棱上ⅱ. 线在面内 ⅲ.与棱垂直Ⅱ.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二面角αβ-l -的棱l 上任取一点O ,以点O 为垂足,在半平面,αβ内分别作垂直于棱l 的射线OA 和OB ,则射线OA 和OB 构成的AOB ∠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作用:衡量二面角的大小;范围:00180θ<<.定义判定文字描述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垂直.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图形结果α∩β=l α-l-β=90o α⊥β“任何”“随意”“无数”等字眼知识点五、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性质面面垂直线面垂直(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与一个面平垂直)例题1.如图,若Ω是长方体ABCD-A1B1C1D1被平面EFGH截去几何体EFGHB1C1后得到的几何体,其中E为线段A1B1上异于B1的点,F为线段BB1上异于B1的点,且EH∥A1 D1,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EH∥FGB.四边形EFGH是矩形C. Ω是棱柱D. Ω是棱台2能保证直线a与平面α平行的条件是( A )A.a⊄α,b⊂α,a∥b B .b⊂α,a∥bC. b⊂α,c∥α,a∥b,a∥cD. b⊂α,A∈a,B∈a,C∈b ,D∈b且AC=BD3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D F )A. 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B. 若直线a∥α,则平面α内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a平行C. 若直线a∥α,则平面α内任一条直线都与a平行D. 若直线a∥α,则平面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a平行E. 如果a、b是两条直线,且a∥b,那么a平行于经过b的任何平面F. 如果直线a、b和平面α满足a∥b,a∥α,b⊄α,那么b∥α4在空间,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重合(B)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C)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D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5已知m 、n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a 、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m n αα⊂⊂m ∥β,n ∥β⇒a ∥βB .a ∥β,,m n αβ⊂⊂⇒m ∥nC .m ⊥a,m ⊥n ⇒n ∥aD .n ∥m,n ⊥a ⇒m ⊥a 6.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A )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直线平行于平面β(B )如果平面α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 (C )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l αβ⋂=,那么l ⊥平面γ (D )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8.求证:空间四边形相邻两边中点的连线,平行于经过另外两边的平面. 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B 、AD 的中点 求证:E F ‖平面BCD8题图 9题图9.如图,在椎体P-ABCD 中,ABCD 是边长为1的棱形, 且∠DAB=60 , ,PB=2, E,F 分别是BC,PC 的中点. (1) 证明:AD ⊥ 平面DEF;(2) 求二面角P-AD-B 的余弦值.课堂练习A 组3.m 、n 是空间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面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①m ⊥α,n ∥β,α∥β⇒m ⊥n ; ②m ⊥n ,α∥β,m ⊥α⇒n ∥β; ③m ⊥n ,α∥β,m ∥α⇒n ⊥β; ④m ⊥α,m ∥n ,α∥β⇒n ⊥β.4.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A 1B 1C 1D 1中,底面ABCD 为等腰梯形,AB//CD ,AB=4, BC=CD=2, AA 1=2,E 、E 1、F 分别是棱AD 、AA 1、AB 的中点。
高一数学必修一复习知识点总结(最新6篇)
高一数学必修一复习知识点总结(最新6篇)高一必修一数学复习知识点梳理篇一直线和平面垂直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如果一条直线a和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a和平面互相垂直。
直线a叫做平面的垂线,平面叫做直线a的垂面。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③直线和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没有公共点,那么我们就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高一必修一数学复习知识点梳理篇二定义:形如y=x^a(a为常数)的函数,即以底数为自变量幂为因变量,指数为常量的函数称为幂函数。
定义域和值域:当a为不同的数值时,幂函数的定义域的不同情况如下:如果a为任意实数,则函数的定义域为大于0的所有实数;如果a为负数,则x肯定不能为0,不过这时函数的定义域还必须根[据q的奇偶性来确定,即如果同时q为偶数,则x不能小于0,这时函数的定义域为大于0的所有实数;如果同时q为奇数,则函数的定义域为不等于0的所有实数。
当x为不同的数值时,幂函数的值域的不同情况如下:在x大于0时,函数的值域总是大于0的实数。
在x小于0时,则只有同时q为奇数,函数的值域为非零的实数。
而只有a为正数,0才进入函数的值域。
性质:对于a的取值为非零有理数,有必要分成几种情况来讨论各自的特性:首先我们知道如果a=p/q,q和p都是整数,则x^(p/q)=q次根号(x的p次方),如果q 是奇数,函数的定义域是R,如果q是偶数,函数的定义域是[0,+∞)。
当指数n是负整数时,设a=-k,则x=1/(x^k),显然x≠0,函数的定义域是(-∞,0)∪(0,+∞).因此可以看到x所受到的限制来源于两点,一是有可能作为分母而不能是0,一是有可能在偶数次的根号下而不能为负数,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排除了为0与负数两种可能,即对于x0,则a可以是任意实数;排除了为0这种可能,即对于x排除了为负数这种可能,即对于x为大于且等于0的所有实数,a就不能是负数。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解析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与判定1.直线和平面垂直定义如果直线和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与平面互相垂直,记作.直线叫平面的垂线;平面叫直线的垂面;垂线和平面的交点叫垂足。
要点诠释:(1)定义中“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就是指“平面内的所有直线”,这与“无数条直线”不同,注意区别。
(2)直线和平面垂直是直线和平面相交的一种特殊形式。
(3)若,则。
2.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符号语言:特征:线线垂直线面垂直要点诠释:(1)判定定理的条件中:“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是关键性词语,不可忽视。
(2)要判定一条已知直线和一个平面是否垂直,取决于在这个平面内能否找出两条相交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至于这两条相交直线是否和已知直线有公共点,则无关紧要。
知识点二、斜线、射影、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但不和这个平面垂直,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平面的斜线。
过斜线上斜足外的一点向平面引垂线,过垂足和斜足的直线叫做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
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要点诠释:(1)直线与平面相交但不垂直,直线在平面的射影是一条直线。
(2)直线与平面垂直射影是点。
(3)斜线任一点在平面内的射影一定在斜线的射影上。
(4)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它们所成的角是0°的角。
知识点三、二面角1.二面角定义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平面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通常称为半平面.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表示方法:棱为、面分别为的二面角记作二面角.有时为了方便,也可在内(棱以外的半平面部分)分别取点,将这个二面角记作二面角.如果棱记作,那么这个二面角记作二面角或。
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知识点总结经典例题及解析高考题练习及答案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考纲说明】1、能够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垂直的有关性质和判定定理。
2、能够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知识梳理】一、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1、直线与平面垂直(1)定义:如果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 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l ⊥α,直线l 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 的垂面。
如图,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它们唯一公共点P 叫做垂足。
(2)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结论: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记作.//a b b a αα⎫⇒⊥⎬⊥⎭(3)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即,//a b a b αα⊥⊥⇒.由定义知: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任意直线。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该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直角;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则此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00的角。
3、二面角的平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如果记棱为l ,那么两个面分别为αβ、的二面角记作l αβ--.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以该点为垂足,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则两射线所构成的角叫做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其作用是衡量二面角的大小;范围:000180θ<<.二、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1、定义:一般地,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垂直.2、判定: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简述为“线面垂直,则面面垂直”,记作l l βαβα⊥⎫⇒⊥⎬⊂⎭.3、性质: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记作l m m m lαβαββα⊥⎫⎪=⎪⇒⊥⎬⊂⎪⎪⊥⎭I .【经典例题】【例1】(2012浙江文)设l 是直线,a,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 ) A .若l ∥a,l ∥β,则a∥β B .若l ∥a,l ⊥β,则a⊥β C .若a⊥β,l ⊥a,则l ⊥β D .若a⊥β,l ∥a,则l ⊥β 【答案】B【解析】利用排除法可得选项B 是正确的,∵l ∥a,l ⊥β,则a⊥β.如选项A:l ∥a,l ∥β时,a⊥β或a∥β;选项C:若a⊥β,l ⊥a,l ∥β或l β⊂;选项D:若若a⊥β,l ⊥a,l ∥β或l ⊥β.【例2】(2012四川文)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两条直线和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B .若一个平面内有三个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C .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D .若两个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答案】C【解析】若两条直线和同一平面所成角相等,这两条直线可能平行,也可能为异面直线,也可能相交,所以A 错;一个平面不在同一条直线的三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故B 错;若两个平面垂直同一个平面两平面可以平行,也可以垂直;故D 错;故选项C 正确.【例3】(2012山东)已知直线m 、n 及平面α,其中m∥n ,那么在平面α内到两条直线m 、n 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可能是:①一条直线;②一个平面;③一个点;④空集.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④C .①②④D .②④ 【答案】C【解析】如图1,当直线m 或直线n 在平面α内时有可能没有符合题意的点;如图2,直线m 、n 到已知平面α的距离相等且所在平面与已知平面α垂直,则已知平面α为符合题意的点;如图3,直线m 、n 所在平面与已知平面α平行,则符合题意的点为一条直线,从而选C.【例4】(2012四川理)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N 分别是CD 、1C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1A M 与DN 所成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_.【答案】90o【解析】方法一:连接D 1M,易得DN⊥A 1D 1,DN⊥D 1M,所以,DN⊥平面A 1MD 1,又A 1M ⊂平面A 1MD 1,所以,DN⊥A 1D 1,故夹角为90o方法二:以D 为原点,分别以DA,DC,DD 1为x,y,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设正方体边长为2,则D(0,0,0),N(0,2,1),M(0,1,0)A 1(2,0,2)故,),(),(2,121,2,01-== N MB 1A 1C 1D 1BD C所以,cos<|MA ||DN |111MA DN MA DN •=〉〈,=0,故DN⊥D 1M,所以夹角为90o【例5】(2012大纲理)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底面边长和侧棱长都相等,1160BAA CAA ∠=∠=︒,则异面直线1AB 与1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____. 【答案】66【解析】设该三棱柱的边长为1,依题意有1111,AB AB AA BC AC AA AB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则22221111||()222cos603AB AB AA AB AB AA A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而1111()()AB BC AB AA AC AA AB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例6】(2011·福建)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2,点E 为AD 的中点,点F 在CD 上,若EF∥平面AB 1C ,则线段EF 的长度等于________. 【答案】【解析】∵EF∥面AB 1C ,∴EF∥AC .又E 是AD 的中点,∴F 是DC 的中点. ∴EF =AC =.【例7】(2012年山东文)如图,几何体E ABCD -是四棱锥,△ABD 为正三角形,,CB CD EC BD =⊥. (1)求证:BE DE =;(2)若∠120BCD =︒,M 为线段AE 的中点, 求证:DM ∥平面BEC .【解析】(1)设BD 中点为O ,连接OC ,OE ,则由BC CD =知CO BD ⊥,又已知CE BD ⊥,所以BD ⊥平面OCE .所以BD OE ⊥,即OE 是BD 的垂直平分线,所以BE DE =.(2)取AB 中点N ,连接,MN DN ,∵M 是AE 的中点,∴MN ∥BE , ∵△ABD 是等边三角形,∴DN AB ⊥.由∠BCD =120°知,∠CBD =30°, 所以∠ABC =60°+30°=90°,即BC AB ⊥,所以ND ∥BC ,所以平面MND ∥平面BEC ,又DM ⊂平面MND ,故DM ∥平面BEC . 另证:延长BC AD ,相交于点F ,连接EF.因为CB=CD,090=∠ABC . 因为△ABD 为正三角形,所以0090,60=∠=∠ABC BAD ,则030=∠AFB ,所以AF AB 21=,又AD AB =, 所以D 是线段AF 的中点,连接DM,又由点M 是线段AE 的中点知EF DM //,而⊄DM 平面BEC ,⊂EF 平面BEC ,故DM ∥平面BEC .【例8】(2011天津)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ADC =45°,AD =AC =1,O 为AC 的中点,PO ⊥平面ABCD ,PO =2,M 为PD 的中点. (1)证明:PB∥平面ACM ; (2)证明:AD ⊥平面PAC ;(3)求直线AM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切值. 【解析】(1)证明:连接BD ,MO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因为O 为AC 的中点,所以O 为BD 的中点.又M 为PD 的中点,所以PB∥MO .因为PB ?平面ACM ,MO ?平面ACM ,所以PB∥平面ACM .(2)证明:因为∠ADC =45°,且AD =AC =1,所以∠DAC =90°,即AD ⊥AC ,又PO ⊥平面ABCD ,AD ?平面ABCD ,所以PO ⊥AD .而AC ∩PO =O ,所以AD ⊥平面PAC . (3)取DO 中点N ,连接MN ,AN .因为M 为PD 的中点,所以MN∥PO ,且MN =PO =1.由PO ⊥平面ABCD ,得MN ⊥平面ABCD ,所以∠MAN 是直线AM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在Rt△DAO 中,AD =1,AO =,所以DO =,从而AN =DO =.在Rt△ANM 中,tan∠MAN ===,即直线AM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例9】(2012湖南文)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PA⊥平面ABCD,底面ABCD 是等腰梯形,AD∥BC,AC⊥BD. (1)证明:BD⊥PC;(2)若AD=4,BC=2,直线PD 与平面PAC 所成的角为30°,求四棱锥P-ABCD 的体积. 【解析】(1)因为,,.PA ABCD BD ABCD PA BD ⊥⊂⊥平面平面所以又,,AC BD PA AC ⊥是平面PAC 内的两条相较直线,所以BD ⊥平面PAC, 而PC ⊂平面PAC,所以BD PC ⊥.(2)设AC 和BD 相交于点O,连接PO,由(Ⅰ)知,BD ⊥平面PAC, 所以DPO ∠是直线PD 和平面PAC 所成的角,从而DPO ∠30=o . 由BD ⊥平面PAC,PO ⊂平面PAC,知BD PO ⊥. 在Rt POD V 中,由DPO ∠30=o ,得PD=2OD.因为四边形ABCD 为等腰梯形,AC BD ⊥,所以,AOD BOC V V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从而梯形ABCD 的高为111(42)3,222AD BC +=⨯+=于是梯形ABCD 面积 在等腰三角形AOD 中,2,22,2OD AD == 所以22242, 4.PD OD PA PD AD ===-=故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为11941233V S PA =⨯⨯=⨯⨯=.【例10】(2012新课标理)如图,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2AC BC AA ==,D 是棱1AA 的中点,BD DC ⊥1 (1)证明:BC DC ⊥1(2)求二面角11C BD A --的大小.【解析】(1)在Rt DAC ∆中,AD AC =得:45ADC ︒∠=同理:1114590A DC CDC ︒︒∠=⇒∠=得:111,DC DC DC BD DC ⊥⊥⇒⊥面1BCD DC BC ⇒⊥ (2)11,DC BC CC BC BC ⊥⊥⇒⊥面11ACC A BC AC ⇒⊥ 取11A B 的中点O ,过点O 作OH BD ⊥于点H ,连接11,C O C H1111111AC B C C O A B =⇒⊥,面111A B C ⊥面1A BD 1C O ⇒⊥面1A BD 1OH BD C H BD ⊥⇒⊥得:点H 与点D 重合且1C DO ∠是二面角11C BD A --的平面角设AC a =,则12C O =,111230C D C O C DO ︒==⇒∠= 既二面角11C BD A --的大小为30︒【课堂练习】.(2012浙江理)已知矩形ABCD ,AB =1,BC将∆ABD 沿矩形的对角线BD 所在的直线进行翻着,在翻着过程中( )A .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C 与直线BD 垂直B .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B 与直线CD 垂直C .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D 与直线BC 垂直D .对任意位置,三直线“AC 与BD ”,“AB 与CD ”,“AD 与BC ”均不垂直 .(2012四川理)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两条直线和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B .若一个平面内有三个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C .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D .若两个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3.(2011重庆)到两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 )A .只有1个B .恰有3个C .恰有4个D .有无穷多个4.(2012上海)已知空间三条直线l ,m ,n 若l 与m 异面,且l 与n 异面,则 ( ) A .m 与n 异面. B .m 与n 相交. C .m 与n 平行. D .m 与n 异面、相交、平行均有可能. 5.(2011烟台)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有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 ⊥α,n ⊥β,m ⊥n ,则α⊥β;②若m∥α,n∥β,m ⊥n ,则α∥β;③若m ⊥α,n∥β,m ⊥n ,α•AB•β则α∥β;④若m ⊥α,n∥β,α∥β,则m ⊥n .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6.(2011潍坊)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α⊥γ,α⊥β,则γ∥βB .若m∥n ,m ?α,n ?β,则α∥βC .若m∥n ,m∥α,则n∥αD .若n ⊥α,n ⊥β,则α∥β7.(2010全国卷文)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若90BAC ∠=︒,1AB AC AA ==,则异面直线1BA 与1AC 所成的角等于()A .30°B.45°C.60°D.90°8.(2010全国卷)正方体ABCD-1111A B C D 中,B 1B 与平面AC1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B.23D 9.(2010全国Ⅱ卷理)已知正四棱锥S ABCD -中,SA =,那么当该棱锥的体积最大时,它的高为()A .1B .2D .310.(2010全国Ⅰ卷)已知在半径为2的球面上有A .B .C .D 四点,若AB=CD=2,则四面体A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ABC.11.(2010江西理)过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顶点A 作直线L ,使L 与棱AB ,AD ,1AA 所成的角都相等,这样的直线L 可以作() A .1条B .2条C .3条D .4条12.(2012大纲)已知正方形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为1BB ,1CC 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AE 与1D 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13.(2010上海文)已知四棱椎P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6的正方形,侧棱PA ⊥底面ABCD ,且8PA =,则该四棱椎的体积是.14.(2010四川卷)如图,二面角l αβ--的大小是60°,线段AB α⊂.B l ∈,AB 与l 所成的角为30°.则AB 与平面β所成的角的正弦值是.15.(江西卷文)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顶点均在同一个球面上,11AB AA ==,2BC =,则A ,B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16.(2010湖南理)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是棱DD 1的中点。
高中数学空间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解析!
高中数学空间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解析!一、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1、证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常用方法:① 利用判定定理;② 利用平行线垂直于平面的传递性(a∥b , a⊥α,则b⊥α .);③ 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a⊥α,α∥β , 则a⊥β .);④ 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 .注:当直线和平面垂直时,该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常用来证明线线垂直 .【例题1】如图所示,已知 PA 垂直于矩形 ABCD 所在的平面,点 M , N 分别是 AB , PC 的中点,若∠PDA = 45°,求证:MN⊥平面 PCD .例题1图【解析】思路:点 M , N 是中点,取 PD 中点 E,则MN∥AE ,AE⊥平面 PCD,则MN⊥平面 PCD .解答:证明:如下图所示,取 PD 的中点 E,连接 AE , NE .∵ 点 E , N 分别为 PD , PC 的中点,∴ EN∥且= 1/2 CD ,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又∵ 点 M 是 AB 的中点,四边形 ABCD 为矩形,∴ AM ∥且= 1/2 CD ,∴ EN ∥且= AM,∴ 四边形 AMNE 为平行四边形 .∴ MN ∥且= AE ,又∵ PA⊥平面 ABCD,∠PDA = 45°,∴ △PA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E⊥PD .又∵ CD⊥AD,CD⊥PA,∴ CD⊥平面 PAD , 而 AEㄷ平面 PAD ,∴ CD⊥AE .又∵ CD∩PD = D ,∴ AE⊥平面 PCD ,∴MN⊥平面 PCD .二、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1、证明面面垂直的常用方法:① 利用判定定理;(判断垂线常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勾股定理”等结论 .)② 利用定义证明;(判断两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 .)③ 利用常用结论;(若α∥β,α⊥γ,则有β⊥γ .)【例题2】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 ABC-A1B1C1 中,AB = BC , 点 D 是 AB 的中点 .(1) 求证:BC1∥平面 CA1D ;(2) 求证:平面CA1D⊥平面 AA1B1B .例题2图【解析】思路:(1) 连接 AC1 交 A1C 于点 E,连接 DE,则 E 为中点,则DE∥BC1 , 所以BC1∥平面 CA1D ; (DE 是△ABC1 的中位线)(2) AC = BC , 则AB⊥CD(等腰三角形中“三线合一”),A1A⊥平面 ABC 则A1A⊥CD , 则CD⊥平面 A1ABB1 ,所以平面CA1D⊥平面 AA1B1B .解答:(1)证明:如下图所示,连接 AC1 交 A1C 于点 E,连接 DE ,∵ 四边形 AA1C1C 为矩形,∴ 点 E 为对角线 AC1 的中点,又∵ 点 D 是 AB 的中点,∴ DE 为△ABC1 的中位线,∴ DE∥BC1,又∵ DEㄷ平面 CA1D , BC1 不ㄷ平面 CA1D,∴ BC1∥平面 CA1D .(2) 证明:∵ AC = BC , 点 D 为 AB 的中点,∴ CD⊥AB,又∵ A1A⊥平面 ABC,CDㄷ平面 ABC,∴ A1A⊥CD,∵ A1A∩AB = A,∴ CD⊥平面 A1ABC1 ,又∵ CDㄷ平面 CA1D ,∴ 平面CA1D⊥平面 AA1B1B .三、平面与平面垂直性质的应用① 当两个平面垂直时,把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从而在证明线线垂直 .常作的辅助线是在其中一个平面内作两平面交线的垂线 .② 已知面面垂直,通过作辅助线转化为线面垂直,从而有更多的线线垂直的条件可用 .通过证线面垂直来证线线垂直是空间中证明两直线垂直最常用的方法 .【例题3】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 中,平面PAD⊥平面ABCD,AB∥CD,△PAD 是等边三角形,已知 BD = 2AD = 8 , AB = 2CD = 4√5 .(1) 设 M 是 PC 上的一点,证明:平面MBD⊥平面 PAD;(2) 求四棱锥 P-ABCD 的体积 .例题3图思路:(1) 因为两平面垂直与点 M 的位置无关,所以在平面 MBD 中,一定有直线垂直于平面 PAD,猜想来证明BD⊥平面 PAD .(2) 四棱锥底面 ABCD 为一梯形,高为点 P 到平面 ABCD 的距离 .解答:(1) 证明:在△ABD 中,∵ AD = 4 , BD = 8 , AB = 4√5 ,∴ AD^2 + BD^2 = AB^2 ,∴ AD⊥BD,又∵ 平面PAD⊥平面 ABCD,平面PAD∩平面 ABCD = AD,∴ BD⊥平面 PAD,又∵ BDㄷ平面 BDM,∴ 平面MBD⊥平面 PAD .(2)过点 P 作PO⊥AD,∵ 平面PAD⊥平面 ABCD,∴ PO⊥平面 ABCD,∴ PO 为四棱锥底面 ABCD 的高,又∵ △PAD 是边长为 4 的等边三角形,由 (1) 可知△ABD 是直角三角形,斜边 AB 上的高为:∴ 梯形的面积为:∴ 四棱锥 P-ABCD 的体积为:。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5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考点要求1.理解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关系.2.掌握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并会简单的应用.知识梳理1.直线与平面垂直(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如果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表示符号表示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错误!⇒l⊥α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错误!⇒a∥b2.平面与平面垂直(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一般地,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表示符号表示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错误!⇒α⊥β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错误!⇒l⊥α知识拓展1.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穿过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2.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穿过该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在该平面内的射影垂直.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直线l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l⊥α.(×)(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平面平行.(×)(3)若两平面垂直,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4)若直线a⊥平面α,直线b⊥平面α,则直线a∥直线b.(√)教材改编题1.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A.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B.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C.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α∩β=l,那么l⊥平面γD.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答案D解析对于D,若平面α⊥平面β,则平面α内的直线可能不垂直于平面β,即与平面β的关系还可以是相交、平行或在平面β内,其他选项均是正确的.2.“直线a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是“直线a与平面α垂直”的________条件.答案必要不充分3.在三棱锥P-ABC中,点P在平面ABC上的射影为点O.(1)若PA=PB=PC,则点O是△ABC的________心;(2)若PA⊥PB,PB⊥PC,PC⊥PA,则点O是△ABC的________心.答案(1)外(2)垂解析(1)如图1,连接OA,OB,OC,OP,在Rt△POA,Rt△POB和Rt△POC中,PA=PC=PB,∴OA=OB=OC,即O为△ABC的外心.图1图2(2)如图2,延长AO,BO,CO分别交BC,AC,AB于点H,D,G.∵PC⊥PA,PB⊥PC,PA∩PB=P,PA,PB⊂平面PAB,∴PC⊥平面PAB,又AB⊂平面PAB,∴PC⊥AB,∵AB⊥PO,PO∩PC=P,PO,PC⊂平面PGC,∴AB⊥平面PGC,又CG⊂平面PGC,∴AB⊥CG,即CG为△ABC边AB上的高.同理可证BD,AH分别为△ABC边AC,BC上的高,即O为△ABC的垂心.题型一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1(2021·全国甲卷)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中,侧面AA1B1B为正方形,AB=BC=2,E,F分别为AC和CC的中点,BF⊥A1B1.1(1)求三棱锥F-EBC的体积;(2)已知D为棱A1B1上的点,证明:BF⊥DE.(1)解如图,取BC的中点为M,连接EM,由已知可得EM∥AB,AB=BC=2,CF =1,EM =12AB =1, AB ∥A 1B 1,由BF ⊥A 1B 1得EM ⊥BF , 又EM ⊥CF ,BF ∩CF =F , 所以EM ⊥平面BCF ,故V 三棱锥F -EBC =V 三棱锥E -FBC =13×12BC ×CF ×EM =13×12×2×1×1=13.(2)证明连接A 1E ,B 1M , 由(1)知EM ∥A 1B 1, 所以ED 在平面EMB 1A 1内.在正方形CC 1B 1B 中,由于F ,M 分别是CC 1,BC 的中点, 所以由平面几何知识可得BF ⊥B 1M , 又BF ⊥A 1B 1,B 1M ∩A 1B 1=B 1, 所以BF ⊥平面EMB 1A 1,又DE ⊂平面EMB 1A 1,所以BF ⊥DE . 教师备选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平面PAD ,AD =AP ,E 是PD 的中点,M ,N 分别在AB ,PC 上,且MN ⊥AB ,MN ⊥PC .证明:AE ∥MN .证明∵AB⊥平面PAD,AE⊂平面PAD,∴AE⊥AB,又AB∥CD,∴AE⊥CD.∵AD=AP,E是PD的中点,∴AE⊥PD.又CD∩PD=D,CD,PD⊂平面PCD,∴AE⊥平面PCD.∵MN⊥AB,AB∥CD,∴MN⊥CD.又∵MN⊥PC,PC∩CD=C,PC,CD⊂平面PCD,∴MN⊥平面PCD,∴AE∥MN.思维升华证明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及关键(1)证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常用方法:①判定定理;②垂直于平面的传递性(a∥b,a⊥α⇒b⊥α);③面面平行的性质(a⊥α,α∥β⇒a⊥β);④面面垂直的性质.(2)证明线面垂直的关键是证线线垂直,而证明线线垂直则需借助线面垂直的性质.跟踪训练1(2019·全国Ⅱ)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是正方形,点E在棱AA上,BE⊥EC1.1(1)证明:BE⊥平面EB1C1;(2)若AE=A1E,AB=3,求四棱锥E-BB1C1C的体积.(1)证明由已知得B1C1⊥平面ABB1A1,BE⊂平面ABB1A1,故B1C1⊥BE.又BE⊥EC1,B1C1∩EC1=C1,B1C1,EC1⊂平面EB1C1,所以BE⊥平面EB1C1.(2)解由(1)知∠BEB1=90°.由题设知Rt△ABE≌Rt△A1B1E,所以∠AEB=∠A1EB1=45°,故AE=AB=3,AA1=2AE=6.如图,作EF⊥BB1,垂足为F,则EF⊥平面BB1C1C,且EF=AB=3.所以四棱锥E-BB1C1C的体积V=13×3×6×3=18.题型二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2(12分)(2021·全国乙卷)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矩形,PD⊥底面ABCD,M 为BC的中点,且PB⊥AM.(1)证明:平面PAM⊥平面PBD; [切入点:线面垂直](2)若PD=DC=1,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1)问关键点:找平面PAM或平面PBD的垂线;(2)问关键点:底面矩形面积的计算]教师备选(2020·全国Ⅰ)如图,D为圆锥的顶点,O是圆锥底面的圆心,△ABC是底面的内接正三角形,P为DO上一点,∠APC=90°.(1)证明:平面PAB⊥平面PAC;(2)设DO=2,圆锥的侧面积为3π,求三棱锥P-ABC的体积.(1)证明∵D为圆锥顶点,O为底面圆心,∴OD⊥平面ABC,∵P在DO上,OA=OB=OC,∴PA=PB=PC,∵△ABC是圆内接正三角形,∴AC=BC,△PAC≌△PBC,∴∠APC=∠BPC=90°,即PB⊥PC,PA⊥PC,PA∩PB=P,∴PC⊥平面PAB,PC⊂平面PAC,∴平面PAB⊥平面PAC.(2)解设圆锥的母线为l,底面半径为r,圆锥的侧面积为πrl=3π,rl=3,OD2=l2-r2=2,解得r=1,l=3,AC=2r sin60°=3,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PC中,AP=22AC=62,在Rt△PAO中,PO=AP2-OA2=64-1=22,∴三棱锥P-ABC的体积为V P-ABC=13PO·S△ABC=13×22×34×3=68.思维升华(1)判定面面垂直的方法①面面垂直的定义.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面面垂直性质的应用①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是把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的依据,运用时要注意“平面内的直线”.②若两个相交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第三个平面.跟踪训练2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平面PAD⊥平面ABCD,PA⊥PD,PA=PD,E为AD的中点.(1)求证:PE⊥BC;(2)求证:平面PAB⊥平面PCD.证明(1)因为PA=PD,E为AD的中点,所以PE⊥AD.因为底面ABCD为矩形,所以BC∥AD.所以PE⊥BC.(2)因为底面ABCD为矩形,所以AB⊥AD.又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AB⊂平面ABCD,所以AB⊥平面PAD.又PD⊂平面PAD,所以AB⊥PD.又因为PA⊥PD,且PA∩AB=A,PA,AB⊂平面PAB,所以PD⊥平面PAB.又PD⊂平面PCD,所以平面PAB⊥平面PCD.题型三垂直关系的综合应用例3在四棱锥P-ABCD中,△PAD是等边三角形,且平面PAD⊥平面ABCD,AD=2AB=2BC,∠BAD=∠ABC=90°.(1)在AD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得平面PCM⊥平面ABCD,若存在,请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若△PCD的面积为87,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解(1)存在,当M为AD的中点时,平面PCM⊥平面ABCD.证明:取AD的中点M,连接CM,PM,由△PAD是等边三角形,可得PM⊥AD,由平面PAD⊥平面ABCD,PM⊂平面PAD,平面PAD∩平面ABCD=AD,可得PM⊥平面ABCD,由PM⊂平面PCM,可得平面PCM⊥平面ABCD.(2)设AB=a,可得BC=a,AD=2a,可得MC=AB=MD=a,则CD=2a,PD=2a,PM=3a,由PM⊥MC,可得PC=PM2+MC2=3a2+a2=2a,由S△PCD=12·2a·4a2-12a2=72a2=87,可得a=4,所以四棱锥P-ABCD的体积V=13S四边形ABCD·PM=13×12×(4+8)×4×43=32 3.如图,在四棱锥S -ABCD 中,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ABC =60°,△SAD 为正三角形.侧面SAD ⊥底面ABCD ,E ,F 分别为棱AD ,SB 的中点.(1)求证:AF ∥平面SEC ; (2)求证:平面ASB ⊥平面CSB ;(3)在棱SB 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得BD ⊥平面MAC ?若存在,求BM BS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证明如图,取SC 的中点G ,连接FG ,EG ,∵F ,G 分别是SB ,SC 的中点, ∴FG ∥BC ,FG =12BC ,∵四边形ABCD 是菱形,E 是AD 的中点, ∴AE ∥BC ,AE =12BC ,∴FG ∥AE ,FG =AE ,∴四边形AFGE 是平行四边形, ∴AF ∥EG ,又AF ⊄平面SEC ,EG ⊂平面SEC , ∴AF ∥平面SEC .(2)证明∵△SAD 是等边三角形,E 是AD 的中点,∵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60°,∴△ACD是等边三角形,又E是AD的中点,∴AD⊥CE,又SE∩CE=E,SE,CE⊂平面SEC,∴AD⊥平面SEC,又EG⊂平面SEC,∴AD⊥EG,又四边形AFGE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FGE是矩形,∴AF⊥FG,又SA=AB,F是SB的中点,∴AF⊥SB,又FG∩SB=F,FG⊂平面SBC,SB⊂平面SBC,∴AF⊥平面SBC,又AF⊂平面ASB,∴平面ASB⊥平面CSB.(3)解存在点M满足题意.假设在棱SB上存在点M,使得BD⊥平面MAC,连接MO,BE,则BD⊥OM,∵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菱形,∠ABC=60°,△SAD为正三角形,∴BE=7,SE=3,BD=2OB=23,SD=2,SE⊥AD,∵侧面SAD⊥底面ABCD,侧面SAD∩底面ABCD=AD,SE⊂平面SAD,∴SE⊥平面ABCD,∴SE⊥BE,∴SB=SE2+BE2=10,∴cos∠SBD=SB2+BD2-SD22SB·BD=33020,∴OBBM=33020,∴BM=2103,∴BMBS=23.思维升华对于线面关系中的存在性问题,首先假设存在,然后在该假设条件下,利用线面关系的相关定理、性质进行推理论证.跟踪训练3如图(1),在Rt△ABC中,∠C=90°,D,E分别为AC,AB的中点,点F为线段CD上的一点,将△ADE沿DE折起到△A1DE的位置,使A1F⊥CD,如图(2).(1)求证:DE∥平面A1CB;(2)线段A1B上是否存在点Q,使A1C⊥平面DEQ?请说明理由.(1)证明因为D,E分别为AC,AB的中点,所以DE∥BC.又因为DE⊄平面A1CB,BC⊂平面A1CB,所以DE∥平面A1CB.(2)解线段A1B上存在点Q,使A1C⊥平面DEQ.理由如下:如图,分别取A1C,A1B的中点P,Q,连接PD,PQ,QE,则PQ∥BC.因为DE∥BC,所以DE∥PQ.所以平面DEQ即为平面DEQP.因为DE⊥A1D,DE⊥DC,A1D∩DC=D,A1D,DC⊂平面A1DC,所以DE⊥平面A1DC,又A1C⊂平面A1DC,所以DE⊥A1C.又因为P是等腰△DA1C底边A1C的中点,所以A1C⊥DP.因为DE∩DP=D,DE,DP⊂平面DEQP,所以A1C⊥平面DEQP.从而A1C⊥平面DEQ.故线段A1B上存在点Q,使得A1C⊥平面DEQ.课时精练1.(2022·哈尔滨模拟)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平面,m,n不在α内,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m⊥α,n∥α,则m⊥nB.m⊥α,n⊥α,则m∥nC.m⊥α,m⊥n,则n∥αD.m⊥n,n∥α,则m⊥α答案D解析对于A,∵n∥α,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过直线n的平面β与平面α的交线l平行于n,∵m⊥α,l⊂α,∴m⊥l,∴m⊥n,故A正确;对于B,若m⊥α,n⊥α,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可得m∥n,故B正确;对于C,若m⊥α,m⊥n,则n∥α或n⊂α,又n⊄α,∴n∥α,故C正确;对于D,若m⊥n,n∥α,则m∥α或m与α相交或m⊂α,而m⊄α,则m∥α或m与α相交,故D错误.2.已知m,l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可以推出α⊥β的是()A.m⊥l,m⊂β,l⊥αB.m⊥l,α∩β=l,m⊂αC.m∥l,m⊥α,l⊥βD.l⊥α,m∥l,m∥β答案D解析对于A,有可能出现α,β平行这种情况,故A错误;对于B,会出现平面α,β相交但不垂直的情况,故B错误;对于C,m∥l,m⊥α,l⊥β⇒α∥β,故C错误;对于D,l⊥α,m∥l⇒m⊥α,又由m∥β⇒α⊥β,故D正确.3.如图,在斜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BC1⊥AC,则C1在底面ABC上的射影H 必在()A.直线AB上B.直线BC上C.直线AC上D.△ABC内部答案A解析由AC⊥AB,AC⊥BC1,AB∩BC1=B,AB,BC1⊂平面ABC1,得AC⊥平面ABC1.因为AC⊂平面ABC,所以平面ABC1⊥平面ABC.所以C1在平面ABC上的射影H必在两平面的交线AB上.4.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AC与B1C是相交直线且垂直B.AC与A1D是异面直线且垂直C.BD1与BC是相交直线且垂直D.AC与BD1是异面直线且垂直答案D解析如图,连接AB1,则△AB1C为等边三角形,则AC与B1C是相交直线且所成角为60°,故A错误;因为A1D∥B1C,所以AC与A1D是异面直线且所成角为60°,故B错误;连接CD1,因为BC⊥平面CDD1C1,所以BC⊥CD1,所以BD1与BC所成角为∠D1BC,为锐角,故C错误;连接BD,因为AC⊥BD,AC⊥DD1,且BD∩DD1=D,BD,DD1⊂平面BDD1,所以AC⊥平面BDD1,则AC⊥BD1,则AC与BD1是异面直线且垂直,故D正确.5.如图,在正四面体P-ABC中,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下面四个结论不成立的是()A.BC∥平面PDFB.DF⊥平面PAEC.平面PDF⊥平面PAED.平面PDE⊥平面ABC答案D解析因为BC∥DF,DF⊂平面PDF,BC⊄平面PDF,所以BC∥平面PDF,故选项A正确;在正四面体中,AE⊥BC,PE⊥BC,AE∩PE=E,且AE,PE⊂平面PAE,所以BC⊥平面PAE,因为DF∥BC,所以DF⊥平面PAE,又DF⊂平面PDF,从而平面PDF⊥平面PAE.因此选项B,C均正确.6.(2021·新高考全国Ⅱ改编)如图,在正方体中,O为底面的中心,P为所在棱的中点,M,N为正方体的顶点.则满足MN⊥OP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对于①,如图(1)所示,连接AC,则MN∥AC,图(1)故∠POC(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OP,MN所成的角,在Rt△OPC中,OC=2,CP=1,故tan∠POC=12=22,故MN⊥OP不成立.对于②,如图(2)所示,取AN的中点B,连接PB,OB,图(2)则OP=12+(2)2=3,PB=2,OB=12+22=5,所以OP2+PB2=OB2,所以OP⊥PB,又PB∥MN,所以OP⊥MN.对于③,如图(3)所示,取AD的中点C,连接OC,PC,BD,因为P,C分别是DE,AD的中点,所以CP⊥BD,又OC⊥平面ADEB,BD⊂平面ADEB,图(3)所以OC⊥BD,又OC∩CP=C,OC,CP⊂平面OCP,所以BD⊥平面OCP,所以BD⊥OP,又BD∥MN,所以OP⊥MN.对于④,如图(4)所示,取AN的中点B,ME的中点F,连接PB,BF,OF,图(4)若OP⊥MN,又OF⊥平面MENA,所以OF⊥MN,所以MN⊥平面OFBP,所以MN⊥BF,显然,MN与BF不可能垂直,所以OP⊥MN不成立.7.已知△ABC在平面α内,∠A=90°,DA⊥平面α,则直线CA与DB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答案垂直解析∵DA⊥平面α,CA⊂平面α,∴DA⊥CA,在△ABC中,∵∠A=90°,∴AB⊥CA,且DA∩BA=A,DA,BA⊂平面DAB,∴CA⊥平面DAB,又DB⊂平面DAB,∴CA⊥DB.8.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且底面各边都相等,M是PC上的一动点,当点M满足____________时,平面MBD⊥平面PCD.(只要填写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即可)答案DM⊥PC(或BM⊥PC等)解析∵PA⊥底面ABCD,∴BD⊥PA,连接AC(图略),则BD⊥AC,且PA∩AC=A,PA,AC⊂平面PAC,∴BD⊥平面PAC,∴BD⊥PC.∴当DM⊥PC(或BM⊥PC)时,即有PC⊥平面MBD,而PC⊂平面PCD,∴平面MBD⊥平面PCD.9.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AB⊥AD,BC⊥BD,平面ABD⊥平面BCD,点E,F(E与A,D 不重合)分别在棱AD,BD上,且EF⊥AD.求证:(1)EF∥平面ABC;(2)AD⊥AC.证明(1)在平面ABD内,因为AB⊥AD,EF⊥AD,所以EF∥AB.又因为EF⊄平面ABC,AB⊂平面ABC,所以EF∥平面ABC.(2)因为平面ABD⊥平面BCD,平面ABD∩平面BCD=BD,BC⊂平面BCD,BC⊥BD,所以BC⊥平面ABD.因为AD⊂平面ABD,所以BC⊥AD.又AB⊥AD,BC∩AB=B,AB,BC⊂平面ABC,所以AD⊥平面ABC.又因为AC⊂平面ABC,所以AD⊥AC.10.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菱形,∠BAD=60°,侧面PAD 为等边三角形.(1)求证:AD⊥PB;(2)若平面PAD⊥平面ABCD,点E为PB的中点,求三棱锥P-ADE的体积.(1)证明如图,取AD的中点O,连接OB,OP,BD,因为△PAD为等边三角形,O是AD的中点,所以OP⊥AD,因为底面ABCD是菱形,∠BAD=60°,所以△ABD是等边三角形,OB⊥AD,因为OP∩OB=O,OP,OB⊂平面POB,所以AD⊥平面POB,因为PB⊂平面POB,所以AD⊥PB.(2)解因为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菱形,△PAD为等边三角形,所以PA=PD=AD=2,PO=3,底面ABCD的面积为23,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PO⊥AD,所以PO⊥平面ABCD,因为E为PB的中点,所以V P-ADE=V B-ADE=12VP-ABD=14VP-ABCD=14×13×3×23=12.11.《九章算术》中,将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之为“鳖臑”.在如图所示的四棱锥P-ABCD中,PD⊥平面ABCD,底面ABCD是正方形,且PD=CD,点E,F分别为PC,PD的中点,则图中的鳖臑有()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C解析由题意,因为PD⊥底面ABCD,所以PD⊥DC,PD⊥BC,又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所以BC⊥CD,因为PD∩CD=D,所以BC⊥平面PCD,BC⊥PC,所以四面体P-DBC是一个鳖臑,因为DE⊂平面PCD,所以BC⊥DE,因为PD=CD,点E是PC的中点,所以DE⊥PC,因为PC∩BC=C,所以DE⊥平面PBC,可知四面体E-BCD的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即四面体E-BCD是一个鳖臑,同理可得,四面体P-ABD和F-ABD都是鳖臑.1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的中点,G是EF的中点.现在沿AE,AF及EF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空间图形,使B,C,D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H.那么,在这个空间图形中必有()A.AG⊥平面EFH B.AH⊥平面EFHC.HF⊥平面AEF D.HG⊥平面AEF答案B解析根据折叠前、后AH⊥HE,AH⊥HF不变,∴AH⊥平面EFH,B正确;∵过A只有一条直线与平面EFH垂直,∴A不正确;∵AG⊥EF,EF⊥GH,AG∩GH=G,AG,GH⊂平面HAG,∴EF⊥平面HAG,又EF⊂平面AEF,∴平面HAG⊥平面AEF,过点H作直线垂直于平面AEF,一定在平面HAG内,∴C不正确;由条件证不出HG⊥平面AEF,∴D不正确.13.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AA1⊥平面ABC,BC=CC1,当底面A1B1C1满足条件________时,有AB1⊥BC1.(注: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条件即可,不必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况)答案A1C1⊥B1C1解析当底面A1B1C1满足条件A1C1⊥B1C1时,有AB1⊥BC1.理由如下:∵AA1⊥平面ABC,BC=CC1,∴四边形BCC1B1是正方形,∴BC1⊥B1C,∵CC1∥AA1,∴A1C1⊥CC1.又A1C1⊥B1C1,CC1∩B1C1=C1,CC,B1C1⊂平面BCC1B1,1∴A1C1⊥平面BCC1B1,∵AC∥A1C1,∴AC⊥平面BCC1B1,∵BC1⊂平面BCC1B1,∴BC1⊥AC,∵AC∩B1C=C,AC,B1C⊂平面ACB1,∴BC1⊥平面ACB1,∴又AB1⊂平面ACB1,∴AB1⊥BC1.14.(2022·广州模拟)如图,在四棱锥S-ABCD中,底面四边形ABCD为矩形,SA⊥平面ABCD,P,Q分别是线段BS,AD的中点,点R在线段SD上.若AS=4,AD=2,AR⊥PQ,则AR=______.答案45 5解析如图,取SA的中点E,连接PE,QE.∵SA⊥平面ABCD,AB⊂平面ABCD,∴SA⊥AB,而AB⊥AD,AD∩SA=A,AD,SA⊂平面SAD,∴AB⊥平面SAD,故PE⊥平面SAD,又AR⊂平面SAD,∴PE⊥AR.又∵AR⊥PQ,PE∩PQ=P,PE,PQ⊂平面PEQ,∴AR⊥平面PEQ,∵EQ⊂平面PEQ,∴AR⊥EQ,∵E,Q分别为SA,AD的中点,∴EQ∥SD,则AR⊥SD,在Rt△ASD中,AS=4,AD=2,可求得SD=25,由等面积法可得AR=45 5.15.(2022·玉溪模拟)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矩形,PD⊥底面ABCD,AD=1,PD =AB=2,点E是PB的中点,过A,D,E三点的平面α与平面PBC的交线为l,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①l∥平面PAD;②AE∥平面PCD;③直线PA与l所成角的余弦值为5 5;④平面α截四棱锥P-ABCD所得的上、下两部分几何体的体积之比为35 .答案①③④解析如图,取PC的中点F,连接EF,DF,则AD∥EF,即A,D,E,F四点共面,即l为EF,对于①,EF∥AD,AD⊂平面PAD,EF⊄平面PAD,所以EF∥平面PAD,即l∥平面PAD,故①正确;对于②,由EF∥AD,若AE∥平面PCD,则必有AE∥DF,即四边形ADFE为平行四边形,则AD=EF,矛盾,故②错误;对于③,PA与l所成的角,即PA与EF所成的角,即PA与AD所成的角,由PD⊥底面ABCD,所以PD⊥AD,cos∠PAD=ADAP=55,故③正确;对于④,连接BD,VP -ABCD =13PD·S矩形ABCD=13×2×2=43,VABCDEF=V A-BDE+V D-BCFE=13×52×25+13×324×22=56,VP-ADFE VABCDEF =43-5656=35,故④正确.16.如图(1),在平面四边形ABDC中,∠ABC=∠D=90°,AB=BC=2,CD=1,将△ABC 沿BC边折起如图(2),使________,点M,N分别为AC,AD的中点.在题目横线上选择下述其中一个条件,然后解答此题.①AD=7,②AC为四面体ABDC外接球的直径,③平面ABC⊥平面BCD.图(1)图(2)(1)判断直线MN与平面AB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求三棱锥A-MNB的体积.解(1)若选①:AD=7,在Rt△BCD中,BC=2,CD=1,可得BD=3,又由AB=2,所以AB2+BD2=AD2,所以AB⊥BD,因为AB⊥BC,且BC∩BD=B,BC,BD⊂平面CBD,所以AB⊥平面CBD,又因为CD⊂平面CBD,所以AB⊥CD,又由CD⊥BD,AB∩BD=B,且AB,BD⊂平面ABD,所以CD⊥平面ABD,又因为M,N分别为AC,AD的中点,所以MN∥CD,所以MN⊥平面ABD. 若选②:AC为四面体ABDC外接球的直径,则∠ADC=90°,CD⊥AD,因为CD⊥BD,AD∩BD=D,AD,BD⊂平面ABD,可证得CD⊥平面ABD,又M,N分别为AC,AD的中点,所以MN∥CD,所以MN⊥平面ABD.若选③:平面ABC⊥平面BCD,平面ABC∩平面BCD=BC,因为AB⊥BC,且AB⊂平面ABC,所以AB⊥平面CBD,又CD⊂平面CBD,所以AB⊥CD,因为CD⊥BD,AB∩BD=B,且AB,BD⊂平面ABD,所以CD⊥平面ABD,又因为M,N分别为AC,AD的中点,所以MN∥CD,所以MN⊥平面ABD.(2)由(1)知MN⊥平面ABD,其中△ABD为直角三角形,可得S△ANB=12S△ADB=32,MN=12CD=12,故三棱锥A-MNB的体积为V A-MNB=V M-ABN=13×32×12=312.。
专题32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知识点
考点31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一、直线与平面垂直 1.定义如果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 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l ⊥α.图形表示如下:【注意】定义中的“任意一条直线”这一词语与“所有直线”是同义语,与“无数条直线”不是同义语. 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文字语言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简记为:线线垂直⇒线面垂直图形语言符号语言 l ⊥a ,l ⊥b ,a ⊂α,b ⊂α,ab P ⇒l ⊥α作用判断直线与平面垂直【注意】在应用该定理判断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垂直时,一定要注意是这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而不是任意的两条直线. 3.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简记为:线面垂直⇒线线平行图形语言符号语言a b αα⊥⎫⎬⊥⎭⇒a b ∥ 作用①证明两直线平行;②构造平行线.4.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1)定义: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但不和这个平面垂直,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平面的斜线,斜线和平面的交点叫做斜足.过斜线上斜足以外的一点向平面引垂线,过垂足和斜足的直线叫做斜线在这个平面上的射影.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2)规定: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我们说它们所成的角等于90;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我们说它们所成的角等于0.因此,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α.的范围是....π[0,]2. 5.常用结论(熟记)(1)若两条平行线中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2)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 (3)过空间任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 (4)过空间任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垂直. 二、平面与平面垂直 1.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平面α与平面β垂直,记作αβ⊥.图形表示如下: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文字语言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简记为:线面垂直⇒面面垂直图形语言符号语言 l ⊥α,l β⊂⇒α⊥β 作用判断两平面垂直3.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文字语言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简记为:面面垂直⇒线线平行图形语言符号语言=l a a a lαβαββα⎫⎪⎪⇒⎬⊂⎪⎪⊥⎭⊥⊥作用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4.二面角(1)二面角的定义: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平面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通常称为半平面.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2)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以该点为垂足,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则这两条射线构成的角叫做这个二面角的平面角. (3)二面角的范围:[0,π]. 5.常用结论(熟记)(1)两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是把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2)两个相交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第三个平面.(3)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过第一个平面内的一点且垂直于第二个平面的直线在第一个平面内. 三、垂直问题的转化关系1.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A .如果平面α⊥平面β,且直线l ∥平面α,则直线l ⊥平面βB .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C .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D .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α∩β=l ,那么l ⊥γ2.若αβ,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直线m α⊂,则“αβ⊥”是“m β⊥”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2017年高考新课标Ⅲ卷)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为棱CD 的中点,则 A .11A E DC ⊥ B .1A E BD ⊥ C .11A E BC ⊥D .1AE AC⊥2.(2017年高考浙江卷)如图,已知正四面体–D ABC (所有棱长均相等的三棱锥),P ,Q ,R 分别为AB ,BC ,CA 上的点,AP=PB ,2BQ CRQC RA==,分别记二面角D –PR –Q ,D –PQ –R ,D –QR –P 的平面角为αβγ,,,则A . γαβ<<B .αγβ<<C .αβγ<<D .βγα<<3.(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AB//CD ,且90BAP CDP ∠=∠=.(1)证明:平面PAB ⊥平面PAD ;(2)若PA =PD =AB =DC ,90APD ∠=,且四棱锥P−ABCD 的体积为83,求该四棱锥的侧面积.4.(2017年高考新课标Ⅲ卷)如图,四面体ABCD 中,△ABC 是正三角形,AD =CD .(1)证明:AC ⊥BD ;(2)已知△ACD 是直角三角形,AB =BD .若E 为棱BD 上与D 不重合的点,且AE ⊥EC ,求四面体ABCE 与四面体ACDE 的体积比.5.(2017年高考山东卷)由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截去三棱锥111C B CD -后得到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O 为AC 与BD 的交点,E 为AD 的中点,A 1E ⊥平面ABCD . (1)证明:1A O ∥平面11B CD ;(2)设M 是OD 的中点,证明:平面1A EM ⊥平面11B CD .6.(2017年高考天津卷)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AD ⊥平面PDC ,AD BC ∥,PD PB ⊥,1AD =,3BC =,4CD =,2PD =.(1)求异面直线AP 与BC 所成角的余弦值; (2)求证:PD ⊥平面PBC ;(3)求直线AB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7.(2017年高考北京卷)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A ⊥AB ,PA ⊥BC ,AB ⊥BC ,PA =AB =BC =2,D 为线段AC 的中点,E 为线段PC 上一点. (1)求证:PA ⊥BD ;(2)求证:平面BDE ⊥平面PAC ;(3)当PA ∥平面BDE 时,求三棱锥E –BCD 的体积.8.(2017年高考浙江卷)如图,已知四棱锥P –ABCD ,△PAD 是以AD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C AD ∥,CD ⊥AD ,PC =AD =2DC =2CB ,E 为PD 的中点.(1)证明:CE ∥平面PAB ;(2)求直线CE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9.(2017年高考江苏卷)如图,在三棱锥A BCD 中,AB ⊥AD ,BC ⊥BD ,平面ABD ⊥平面BCD ,点E ,F (E 与A ,D 不重合)分别在棱AD ,BD 上,且EF ⊥AD . 求证:(1)EF ∥平面ABC ; (2)AD ⊥AC .PABCDE。
专题42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高考数学复习资料(解析版)
2021高考领跑一轮复习资料·数学篇专题42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一、【知识精讲】1.直线与平面垂直(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如果一条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任意直线都垂直,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1)定义: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则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则它们所成的角是0°的角.(2)范围:0,π2.3.二面角(1)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2)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以该点为垂足,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构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3)二面角的范围:[0,π].4.平面与平面垂直(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表示符号表示1.两个重要结论(1)若两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2)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它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证明线线垂直的一个重要方法).2.使用线面垂直的定义和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不要误解为“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就垂直于这个平面”.二、【典例精练】考点一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1】(2018·全国Ⅱ卷)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AB =BC =22,PA =PB =PC =AC =4,O 为AC 的中点.(1)证明:PO ⊥平面ABC ;(2)若点M 在棱BC 上,且MC =2MB ,求点C 到平面POM 的距离.【解析】(1)证明因为AP =CP =AC =4,O 为AC 的中点,所以OP ⊥AC ,且OP =2 3.连接OB .因为AB =BC =22AC ,所以△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OB ⊥AC ,OB =12AC =2.由OP 2+OB 2=PB 2知,OP ⊥OB .由OP ⊥OB ,OP ⊥AC 且OB ∩AC =O ,知PO ⊥平面ABC .(2)解作CH ⊥OM ,垂足为H .又由(1)可得OP ⊥CH ,所以CH ⊥平面POM .故CH 的长为点C 到平面POM 的距离.由题设可知OC =12AC =2,CM =23BC =423,∠ACB =45°.所以OM =253,CH =OC ·MC ·sin∠ACB OM =455.所以点C 到平面POM 的距离为455.【解法小结】1.证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常用方法有:(1)判定定理;(2)垂直于平面的传递性(a ∥b ,a ⊥α⇒b ⊥α);(3)面面平行的性质(a ⊥α,α∥β⇒a ⊥β);(4)面面垂直的性质(α⊥β,α∩β=a ,l ⊥a ,l ⊂β⇒l ⊥α).2.证明线面垂直的核心是证线线垂直,而证明线线垂直则需借助线面垂直的性质.因此,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合理转化是证明线面垂直的基本思想.考点二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2】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D ,E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点F 在侧棱B 1B 上,且B 1D ⊥A 1F ,A 1C 1⊥A 1B 1.求证:(1)直线DE ∥平面A 1C 1F ;(2)平面B 1DE ⊥平面A 1C 1F .【解析】(1)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 1C 1∥AC .在△ABC 中,∵D ,E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DE ∥AC ,∴DE ∥A 1C 1.∵DE ⊄平面A 1C 1F ,A 1C 1⊂平面A 1C 1F ,∴直线DE ∥平面A 1C 1F .(2)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 1A ⊥平面A 1B 1C 1.∵A 1C 1⊂平面A 1B 1C 1,∴A 1A ⊥A 1C 1.∵A 1C 1⊥A 1B 1,A 1A ⊂平面ABB 1A 1,A 1B 1⊂平面ABB 1A 1,A 1A ∩A 1B 1=A 1,∴A 1C 1⊥平面ABB 1A 1.∵B 1D ⊂平面ABB 1A 1,∴A 1C 1⊥B 1D ,又∵B 1D ⊥A 1F ,A 1C 1⊂平面A 1C 1F ,A 1F ⊂平面A 1C 1F ,A 1C 1∩A 1F =A 1,∴B 1D ⊥平面A 1C 1F .∵直线B 1D ⊂平面B 1DE ,∴平面B 1DE ⊥平面A 1C 1F .【解法小结】1.证明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方法:(1)面面垂直的定义;(2)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已知两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进行转化,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考点三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角度1多面体中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证明【例3-1】(2018·北京卷)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平面PAD ⊥平面ABCD ,PA ⊥PD ,PA =PD ,E ,F 分别为AD ,PB 的中点.(1)求证:PE ⊥BC ;(2)求证:平面PAB ⊥平面PCD ;(3)求证:EF ∥平面PCD .【解析】(1)因为PA =PD ,E 为AD 的中点,所以PE ⊥AD .因为底面ABCD 为矩形,所以BC ∥AD .所以PE ⊥BC .(2)因为底面ABCD 为矩形,所以AB ⊥AD .又因为平面PAD ⊥平面ABCD ,平面PAD ∩平面ABCD =AD ,所以AB ⊥平面PAD .所以AB ⊥PD .又因为PA ⊥PD ,且PA ∩AB =A ,所以PD ⊥平面PAB .又PD ⊂平面PCD ,所以平面PAB ⊥平面PCD .(3)如图,取PC 中点G ,连接FG ,DG .因为F ,G 分别为PB ,PC 的中点,所以FG ∥BC ,FG =12BC .因为ABCD 为矩形,且E 为AD 的中点,所以DE ∥BC ,DE =12BC .所以DE ∥FG ,DE =FG .所以四边形DEFG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EF ∥DG .又因为EF ⊄平面PCD ,DG ⊂平面PCD ,所以EF ∥平面PCD .【解法小结】1.三种垂直的综合问题,一般通过作辅助线进行线线、线面、面面垂直间的转化.2.垂直与平行的结合问题,求解时应注意平行、垂直的性质及判定的综合应用.角度2平行与垂直关系中的探索性问题【例3-2】如图,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PA =1,AB =1,AC =2,∠BAC =60°.(1)求三棱锥P -ABC 的体积;(2)在线段PC 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AC ⊥BM ,若存在点M ,求出PMMC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1)由题知AB =1,AC =2,∠BAC =60°,可得S △ABC =12·AB ·AC ·sin 60°=32,由PA ⊥平面ABC ,可知PA 是三棱锥P -ABC 的高.又PA =1,所以三棱锥P -ABC 的体积V =13·S △ABC ·PA =36.(2)在平面ABC 内,过点B 作BN ⊥AC ,垂足为N .在平面PAC 内,过点N 作MN ∥PA 交PC 于点M ,连接BM .由PA ⊥平面ABC 知PA ⊥AC ,所以MN ⊥AC .由于BN ∩MN =N ,故AC ⊥平面MBN .又BM ⊂平面MBN ,所以AC ⊥BM .在Rt△BAN 中,AN =AB ·cos∠BAC =12,从而NC =AC -AN =32.由MN ∥PA ,得PM MC =AN NC =13.【解法小结】1.求条件探索性问题的主要途径:(1)先猜后证,即先观察与尝试给出条件再证明;(2)先通过命题成立的必要条件探索出命题成立的条件,再证明充分性.2.涉及点的位置探索性问题一般是先根据条件猜测点的位置再给出证明,探索点存在问题,点多为中点或三等分点中某一个,也可以根据相似知识建点.角度3空间位置关系与几何体的度量计算【例3-3】(2017山东)如图,几何体是圆柱的一部分,它是由矩形ABCD (及其内部)以AB 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旋转120︒得到的,G 是 DF的中点.(Ⅰ)设P 是 CE上的一点,且AP BE ⊥,求CBP ∠的大小;(Ⅱ)当3AB =,2AD =,求二面角E AG C --的大小.【解析】(Ⅰ)因为AP BE ⊥,AB BE ⊥,AB ,AP ⊂平面ABP ,AB AP A = ,所以BE ⊥平面ABP ,又BP ⊂平面ABP ,所以BE BP ⊥,又120EBC ∠=︒,因此30CBP ∠=︒(Ⅱ)解法一:取 EC的中点H ,连接EH ,GH ,CH .因为120EBC ∠=︒,所以四边形BEHC 为菱形,所以223213AE GE AC GC ====+=.取AG 中点M ,连接EM ,CM ,EC .则EM AG ⊥,CM AG ⊥,所以EMC ∠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又1AM =,所以1313EM CM ==-=在BEC ∆中,由于120EBC ∠=︒,由余弦定理得22222222cos12012EC =+-⨯⨯⨯︒=,所以23EC =,因此EMC ∆为等边三角形,故所求的角为60︒.解法二:以B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BE ,BP ,BA 所在的直线为x ,y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题意得(0,0,3)A (2,0,0)E ,3,3)G ,(3,0)C -,故(2,0,3)AE =- ,3,0)AG = ,(2,0,3)CG =,设111(,,)m x y z =是平面AEG 的一个法向量.由00m AE m AG ⎧⋅=⎪⎨⋅=⎪⎩ 可得1111230,30,x z x -=⎧⎪⎨+=⎪⎩取12z =,可得平面AEG 的一个法向量(3,3,2)=m .设222(,,)n x y z =是平面ACG 的一个法向量.由00n AG n CG ⎧⋅=⎪⎨⋅=⎪⎩可得222230,230,x x z ⎧=⎪⎨+=⎪⎩取22z =-,可得平面ACG 的一个法向量(3,3,2)n =-.所以1cos ,||||2m n m n m n ⋅<>==⋅.因此所求的角为60︒.【解法小结】 1.本题证明的关键是垂直与平行的转化,如由AD ∥BC ,AD ⊥PD ,得PD ⊥BC ,进而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PD ⊥平面PBC .2.利用综合法求空间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一定注意“作角、证明、计算”是完整统一过程,缺一不可.(1)线面角的求法:找出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关键是作垂线,找垂足,要把线面角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求解.(2)二面角的大小用它的平面角来度量.平面角的作法常见的有:①定义法;②垂面法.注意利用等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名校新题】1.(2019·安徽江南十校联考)已知m和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和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面给出的条件中一定能推出m⊥β的是()A.α⊥β且m⊂αB.m⊥n且n∥βC.m∥n且n⊥βD.m⊥n且α∥β【答案】C【解析】由线线平行性质的传递性和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C正确.2.(2019·浙江模拟)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α,β交于直线l.若直线m,n满足m∥α,n⊥β,则() A.m∥l B.m∥nC.n⊥l D.m⊥n【答案】C【解析】∵α∩β=l,∴l⊂β,∵n⊥β,∴n⊥l.故选C.3.(2019·福建质量检查)如图,AB是圆O的直径,VA垂直圆O所在的平面,C是圆周上不同于A,B的任意一点,M,N分别为VA,VC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MN∥ABB.MN与BC所成的角为45°C.OC⊥平面VACD.平面VAC⊥平面VBC【答案】D【解析】依题意,MN∥AC,又直线AC与AB相交,因此MN与AB不平行,A错误;注意到AC⊥BC,因此MN 与BC 所成的角是90°,B 错误;注意到直线OC 与AC 不垂直,因此OC 与平面VAC 不垂直,C 错误;由于BC ⊥AC ,BC ⊥VA ,因此BC ⊥平面VAC .又BC ⊂平面VBC ,所以平面VBC ⊥平面VAC ,D 正确.故选D.4.(2019·银川模拟)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BC ,CD 的中点,G 是EF 的中点,现沿AE ,AF 及EF 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空间图形,使B ,C ,D 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H ,那么,在这个空间图形中必有()A.AH ⊥平面EFH B.AG ⊥平面EFH C.HF ⊥平面AEF D.HG ⊥平面AEF【答案】A【解析】由平面图形得AH ⊥HE ,AH ⊥HF ,又HE ∩HF =H ,∴AH ⊥平面HEF ,故选A.5.(2019·泉州模拟)在下列四个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G 均为所在棱的中点,过E ,F ,G 作正方体的截面,则在各个正方体中,直线BD 1与平面EFG 不垂直的是()【答案】D【解析】如图,在正方体中,E ,F ,G ,M ,N ,Q 均为所在棱的中点,易知E ,F ,G ,M ,N ,Q 六个点共面,直线BD 1与平面EFMNQG 垂直,并且选项A、B、C 中的平面与这个平面重合,不满足题意,只有选项D 中的直线BD 1与平面EFG 不垂直,满足题意,故选D.6.(2019·重庆模拟)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α⊥β,m ⊂α,n ⊂β,则m ⊥n B.若α∥β,m ⊂α,n ⊂β,则m ∥n C.若m ⊥n ,m ⊂α,n ⊂β,则α⊥βD.若m ⊥α,m ∥n ,n ∥β,则α⊥β【答案】D【解析】若α⊥β,m ⊂α,n ⊂β,则m 与n 可能平行、相交或异面,故A 错误;若α∥β,m ⊂α,n ⊂β,则m 与n 可能平行,也可能异面,故B 错误;若m ⊥n ,m ⊂α,n ⊂β,则α与β可能相交,也可能平行,故C 错误;对于D,由m ⊥α,m ∥n ,得n ⊥α,又知n ∥β,故α⊥β,所以D 正确.故选D.7.(2019·襄阳模拟)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分别是BC 1,CD 1的中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N 与CC 1垂直B.MN 与AC 垂直C.MN 与BD 平行D.MN 与A 1B 1平行【答案】D【解析】如图所示,连接C 1D ,BD ,则MN ∥BD ,而C 1C ⊥BD ,故C 1C ⊥MN ,故A,C 正确,D 错误,又因为AC ⊥BD ,所以MN ⊥AC ,B 正确.8.(2019·湘东五校联考)已知直线m ,l ,平面α,β,且m ⊥α,l ⊂β,给出下列命题:①若α∥β,则m ⊥l ;②若α⊥β,则m ∥l ;③若m ⊥l ,则α⊥β;④若m ∥l ,则α⊥β.其中正确的命题是()A.①④B.③④C.①②D.①③【答案】A【解析】对于①,若α∥β,m ⊥α,l ⊂β,则m ⊥l ,故①正确,排除B.对于④,若m ∥l ,m ⊥α,则l ⊥α,又l ⊂β,所以α⊥β.故④正确.故选A.9.(2018·济南模拟)已知如图,六棱锥P -ABCDEF 的底面是正六边形,PA ⊥平面ABCDEF .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CD ∥平面PAF B.DF ⊥平面PAF C.CF ∥平面PAB D.CF ⊥平面PAD 【答案】D【解析】A 中,因为CD ∥AF ,AF ⊂平面PAF ,CD ⊄平面PAF ,所以CD ∥平面PAF 成立;B 中,因为ABCDEF 为正六边形,所以DF ⊥AF ,又因为PA ⊥平面ABCDEF ,所以PA ⊥DF ,又因为PA ∩AF =A ,所以DF ⊥平面PAF 成立;C 中,因为CF ∥AB ,AB ⊂平面PAB ,CF ⊄平面PAB ,所以CF ∥平面PAB ;而D 中CF 与AD 不垂直.故选D.10.(2019·甘肃二诊)已知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A 1=3,AB =4,若在棱AB 上存在点P ,使得D 1P ⊥PC ,则AD 的取值范围是()A.(0,1]B.(0,2]C.(1,3]D.[1,4)【答案】B【解析】连接DP ,由D 1P ⊥PC ,DD 1⊥PC ,且D 1P ,DD 1是平面DD 1P 上两条相交直线,得PC ⊥平面DD 1P ,PC⊥DP ,即点P 在以CD 为直径的圆上,又点P 在AB 上,则AB 与圆有公共点,即0<AD ≤12CD =2,故选B.11.(2018·静海月考)如图所示,三棱锥P -ABC 的底面在平面α内,且AC ⊥PC ,平面PAC ⊥平面PBC ,点P ,A ,B 是定点,则动点C 的轨迹是()A.一条线段B.一条直线C.一个圆D.一个圆,但要去掉两个点【答案】D【解析】∵平面PAC ⊥平面PBC ,而平面PAC ∩平面PBC =PC .又AC ⊂平面PAC ,且AC ⊥PC ,∴AC ⊥平面PBC ,而BC ⊂平面PBC ,∴AC ⊥BC ,∴点C 在以AB 为直径的圆上,∴点C 的轨迹是一个圆,但是要去掉A 和B 两点.故选D.12.(2019·广州一模)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α⊥β,m ∥α,n ∥β,则m ⊥nB.若m ⊥α,m ∥n ,n ∥β,则α⊥βC.若m ⊥n ,m ⊂α,n ⊂β,则α⊥βD.若α∥β,m ⊂α,n ⊂β,则m ∥n 【答案】B 【解析】若α⊥β,m ∥α,n ∥β,则m 与n 相交、平行或异面,故A 错误;∵m ⊥α,m ∥n ,∴n ⊥α,又∵n ∥β,∴α⊥β,故B 正确;若m ⊥n ,m ⊂α,n ⊂β,则α与β的位置关系不确定,故C 错误;若α∥β,m ⊂α,n ⊂β,则m ∥n 或m ,n 异面,故D 错误.13.(2019·沈阳模拟)已知P 为△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A ,PB ,PC 两两垂直,则下列命题:①PA ⊥BC ;②PB ⊥AC ;③PC ⊥AB ;④AB ⊥BC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________.【答案】3【解析】如图所示.∵PA ⊥PC ,PA ⊥PB ,PC ∩PB =P ,∴PA ⊥平面PBC .又∵BC ⊂平面PBC ,∴PA ⊥BC .同理PB ⊥AC ,PC ⊥AB .但AB 不一定垂直于BC .14.(2019·西安模拟)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底面各边都相等,M 是PC 上的一动点,当点M 满足________时,平面MBD ⊥平面PCD .【答案】BM ⊥PC (或DM ⊥PC )【解析】∵△PAB ≌△PAD ,∴PB =PD ,∴△PDC ≌△PBC ,当BM ⊥PC 时,有DM ⊥PC ,此时PC ⊥平面MBD ,∴平面MBD ⊥平面PCD .故填BM ⊥PC (或DM ⊥PC ).15.(2019·绵阳一诊)已知平面α,β,γ是空间中三个不同的平面,直线l ,m 是空间中两条不同的直线,若α⊥γ,γ∩α=m ,γ∩β=l ,l ⊥m ,则①m ⊥β;②l ⊥α;③β⊥γ;④α⊥β.由上述条件可推出的结论有________(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答案】②④【解析】因为γ∩β=l ,所以l ⊂γ,又α⊥γ,γ∩α=m ,l ⊥m ,所以l ⊥α;因为γ∩β=l ,所以l ⊂β,又l ⊥α,所以α⊥β.由于β可以绕l 转动,位置不定,所以m ⊥β和β⊥γ不一定成立,即②④正确,①③错误.16.(2019·泉州模拟)点P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面对角线BC 1上运动,给出下列命题:①三棱锥A -D 1PC 的体积不变;②A 1P ∥平面ACD 1;③DP ⊥BC 1;④平面PDB 1⊥平面ACD 1.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________.【答案】①②④【解析】对于①,V A -D 1PC =V P -AD 1C ,点P 到平面AD 1C 的距离即为线BC 1与平面AD 1C 的距离,为定值,故①正确;对于②,因为平面A 1C 1B ∥平面ACD 1,所以线A 1P ∥平面ACD 1;对于③,由于当点P 在B 点时,DB 不垂直于BC 1,即DP 不垂直于BC 1,故③错误;对于④,由于B 1D ⊥平面ACD 1,所以平面PDB 1⊥平面ACD 1.17.(2019·南宁二中、柳州高中联考)如图,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已知AB ⊥侧面BB 1C 1C ,AB =BC =1,BB 1=2,∠BCC 1=60°.(1)求证:BC 1⊥平面ABC ;(2)E 是棱CC 1上的一点,若三棱锥E -ABC 的体积为312,求线段CE 的长.【解析】(1)证明∵AB ⊥平面BB 1C 1C ,BC 1⊂平面BB 1C 1C ,∴AB ⊥BC 1,在△CBC 1中,BC =1,CC 1=BB 1=2,∠BCC 1=60°,由余弦定理得BC 21=BC 2+CC 21-2BC ·CC 1·cos∠BCC 1=12+22-2×1×2cos 60°=3,∴BC 1=3,∴BC 2+BC 21=CC 21,∴BC ⊥BC 1,又AB ,BC ⊂平面ABC ,BC ∩AB =B ,∴BC 1⊥平面ABC .(2)解∵AB ⊥平面BB 1C 1C ,∴V E -ABC =V A -EBC =13S △BCE ·AB =13S △BCE ·1=312∴S △BCE =34=12CE ·BC ·sin∠BCE =12CE ·32,∴CE =1.18.(2019·石家庄摸底)如图,在多面体ABCDPE 中,四边形ABCD 和CDPE 都是直角梯形,AB ∥DC ,PE ∥DC ,AD ⊥DC ,PD ⊥平面ABCD ,AB =PD =DA =2PE ,CD =3PE ,F 是CE 的中点.(1)求证:BF ∥平面ADP ;(2)已知O 是BD 的中点,求证:BD ⊥平面AOF .【解析】(1)如图,取PD 的中点为G ,连接FG ,AG .∵F 是CE 的中点,∴FG 是梯形CDPE 的中位线,∵CD =3PE ,∴FG =2PE ,FG ∥CD .∵CD ∥AB ,AB =2PE ,∴AB ∥FG ,AB =FG ,即四边形ABFG 是平行四边形,∴BF ∥AG ,又BF ⊄平面ADP ,AG ⊂平面ADP ,∴BF ∥平面ADP .(2)延长AO 交CD 于M ,连接BM ,FM .∵BA ⊥AD ,CD ⊥DA ,AB =AD ,O 为BD 的中点,∴四边形ABMD 是正方形,则BD ⊥AM ,MD =2PE ,∴FM ∥PD .∵PD ⊥平面ABCD ,∴FM ⊥平面ABCD ,∴FM ⊥BD ,∵AM ∩FM =M ,∴BD ⊥平面AMF ,∴BD ⊥平面AOF .19.(2019·泸州模拟)如图,在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是梯形,AB ∥DC ,∠ABC =90°,AD =SD ,BC =CD =12AB ,侧面SAD ⊥底面ABCD .(1)求证:平面SBD ⊥平面SAD ;(2)若∠SDA =120°,且三棱锥S -BCD 的体积为612,求侧面△SAB 的面积.【解析】(1)证明设BC =a ,则CD =a ,AB =2a ,由题意知△BC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BCD =90°,则BD =2a ,∠CBD =45°,所以∠ABD =∠ABC -∠CBD =45°,在△ABD 中,AD =AB 2+DB 2-2AB ·DB ·cos 45°=2a ,因为AD 2+BD 2=4a 2=AB 2,所以BD ⊥AD ,由于平面SAD ⊥底面ABCD ,平面SAD ∩平面ABCD =AD ,BD ⊂平面ABCD ,所以BD ⊥平面SAD ,又BD ⊂平面SBD ,所以平面SBD ⊥平面SAD .(2)解由(1)可知AD =SD =2a ,在△SAD 中,∠SDA =120°,SA =2SD sin 60°=6a .作SH ⊥AD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H ,则SH =SD sin 60°=62a ,由(1)知BD ⊥平面SAD ,因为SH ⊂平面SAD ,所以BD ⊥SH .又AD ∩BD =D ,所以SH ⊥平面ABCD ,所以SH 为三棱锥S -BCD 的高,所以V S -BCD =13×62a ×12×a 2=612,解得a =1.由BD ⊥平面SAD ,SD ⊂平面SAD ,可得BD ⊥SD ,则SB =SD 2+BD 2=2+2=2.又AB =2,SA =6,在等腰三角形SBA 中,边SA 上的高为4-64=102,则△SAB 的面积为12×6×102=152.20.(2019·太原模拟)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菱形,∠BAD =60°,PA =PD =AD =2,点M 在线段PC 上,且PM =2MC ,N 为AD 的中点.(1)求证:AD ⊥平面PNB ;(2)若平面PAD ⊥平面ABCD ,求三棱锥P NBM 的体积.【解析】(1)证明:连接BD .∵PA =PD ,N 为AD 的中点,∴PN ⊥AD .又底面ABCD 是菱形,∠BAD =60°,∴△ABD 为等边三角形,∴BN ⊥AD ,又PN ∩BN =N ,∴AD ⊥平面PNB .(2)∵PA =PD =AD =2,∴PN =NB = 3.又平面PAD ⊥平面ABCD ,平面PAD ∩平面ABCD =AD ,PN ⊥AD ,∴PN ⊥平面ABCD ,∴PN ⊥NB ,∴S △PNB =12×3×3=32.∵AD ⊥平面PNB ,AD ∥BC ,∴BC ⊥平面PNB .又PM =2MC ,∴V P NBM =V M PNB =23V C PNB =23×13×32×2=23.21.(2019·河北衡水中学模拟)如图,在底面为梯形的四棱锥S -ABCD 中,已知AD ∥BC ,∠ASC =60°,AD=DC=2,SA=SC=SD=2.(1)求证:AC⊥SD;(2)求三棱锥B-SAD的体积.【解析】(1)证明:设O为AC的中点,连接OS,OD.∵SA=SC,∴OS⊥AC.∵DA=DC,∴DO⊥AC.又∵OS,OD⊂平面SOD,且OS∩DO=O,∴AC⊥平面SOD,且SD⊂平面SOD,∴AC⊥SD.(2)连接BD,在△ASC中,∵SA=SC,∠ASC=60°,点O为AC的中点.∴△ASC为正三角形,且AC=2,OS= 3.∵在△ADC中,DA2+DC2=4=AC2,O为AC的中点,∴∠ADC=90°,且OD=1.∵在△SOD中,OS2+OD2=SD2,∴∠SOD=90°.∴SO⊥OD.又∵OS⊥AC,且AC∩DO=O,∴SO⊥平面ABCD.∴V B -SAD =V S -BAD =13S △BAD ·SO =13×12AD ·CD ·SO =13×12×2×2×3=33。
高中数学《直线、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复习总结》
a
b
教学说明
课题引入 自学归类 空间想象 应用举例 动手实践 小结
(六).小结 1.线线垂直的定理与应用; 2.线面垂直的定理与应用; 3.面面垂直的定理与应用; 4.空间想像、动手实践对有效判断空间元素垂直关系的 作用; 5.空间元素垂直关系的转化:
线线垂直
线面垂直
面面垂直
教学评价
教材分析 教法设计 学法设计 学情分析 教学程序 教学评价
课题引入 自学归类 空间想象 应用举例 动手实践 小结
这些问题的设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自然导入本节课题。
a
b
a
b
教学说明
课题引入 自学归类 空间想象 应用举例 动手实践 小结
1、线线垂直的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则
该直线垂直平面内的所有直线;
a b
这堂课是一堂复习总结课,既 锻炼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又培 养了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学导 思、学生积极思考,在师生合作、 生生合作的过程中不断交流,拨动 学生思维之弦,从而促进其探索意 识和创新精神逐步形成 。
a
b
a
b
a
b
教学说明
课题引入 自学归类 空间想象 应用举例 动手实践 小结
2、线面垂直的定理: (1)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
直线都垂直, 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b,c
b a
I
c=O b
a
a c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高考数学真题复习
§8.5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2014高考会这样考 1.考查垂直关系的命题的判定;2.考查线线、线面、面面垂直关系的判定和性质;3.考查平行和垂直的综合问题;4.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转化思想.复习备考要这样做 1.熟记、理解线面垂直关系的判定与性质定理;2.解题中规范使用数学语言,严格证题过程;3.重视转化思想的应用,解题中要以寻找线线垂直作为突破.1.直线与平面垂直(1)判定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方法①定义法.②利用判定定理: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和此平面垂直.③推论:如果在两条平行直线中,有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直线也垂直这个平面.(2)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①直线垂直于平面,则垂直于平面内任意直线.②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平面平行.2.平面与平面垂直(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方法①定义法.②利用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两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难点正本 疑点清源]1.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即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是作点到平面距离的依据,要过平面外一点P作平面的垂线,通常是先作(找)一个过点P并且和α垂直的平面β,设β∩α=l,在β内作直线a⊥l,则a⊥α.2.两平面垂直的判定(1)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是直角;(2)一个平面经过另一平面的垂线.1.一平面垂直于另一平面的一条平行线,则这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答案 垂直解析 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知,该面必有一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再根据“两平行线中一条垂直于一平面,另一条也垂直于该平面”得出结论.2. △ABC中,∠ABC=90°,PA⊥平面ABC,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________.答案 43.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n是平面α及β之外的两条不同的直线,给出四个论断:①m⊥n;②α⊥β;③n⊥β;④m⊥α,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剩余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可填①③④⇒②与②③④⇒①中的一个4.设a,b,c是三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a⊥b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 A.a⊥c,b⊥c B.α⊥β,a⊂α,b⊂βC.a⊥α,b∥αD.a⊥α,b⊥α答案 C解析 对于选项C,在平面α内作c∥b,因为a⊥α,所以a⊥c,故a⊥b;A,B选项中,直线a,b可能是平行直线,也可能是异面直线;D选项中一定有a∥b.5.(2011·辽宁)如图,四棱锥S-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SD⊥底面ABCD,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AC⊥SBB.AB∥平面SCDC.SA与平面SBD所成的角等于SC与平面SBD所成的角D.AB与SC所成的角等于DC与SA所成的角答案 D解析 易证AC⊥平面SBD,因而AC⊥SB,A正确;AB∥DC,DC⊂平面SCD,故AB∥平面SCD,B 正确;由于SA,SC与平面SBD的相对位置一样,因而所成的角相同.题型一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1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B⊥AD,AC⊥CD,∠ABC=60°,PA=AB=BC,E是PC的中点.证明:(1)CD⊥AE;(2)PD⊥平面ABE.思维启迪:第(1)问通过DC⊥平面PAC证明;也可通过AE⊥平面PCD得到结论;第(2)问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直线PD与平面ABE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证明 (1)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CD⊂平面ABCD,∴PA⊥CD.∵AC⊥CD,PA∩AC=A,∴CD⊥平面PAC.而AE⊂平面PAC,∴CD⊥AE.(2)由PA=AB=BC,∠ABC=60°,可得AC=PA.∵E是PC的中点,∴AE⊥PC.由(1),知AE⊥CD,且PC∩CD=C,∴AE⊥平面PCD.而PD⊂平面PCD,∴AE⊥PD.∵PA⊥底面ABCD,∴PA⊥AB.又∵AB⊥AD且PA∩AD=A,∴AB⊥平面PAD,而PD⊂平面PAD,∴AB⊥PD.又∵AB∩AE=A,∴PD⊥平面ABE.探究提高 破解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把握空间垂直关系的判定与性质,注意平面图形中的一些线线垂直关系的灵活利用,这是证明空间垂直关系的基础.由于“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整个证明过程围绕着线面垂直这个核心而展开,这是化解空间垂直关系难点的技巧所在.(2012·陕西)(1)如图所示,证明命题“a是平面π内的一条直线,b是π外的一条直线(b不垂直于π),c是直线b在π上的投影,若a⊥b,则a⊥c”为真;(2)写出上述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其真假(不需证明).(1)证明 如图,记c∩b=A,P为直线b上异于点A的任意一点,过P作PO⊥π,垂足为O,则O∈c.因为PO⊥π,a⊂π,所以直线PO⊥a.又a⊥b,b⊂平面PAO,PO∩b=P,所以a⊥平面PAO.又c⊂平面PAO,所以a⊥c.(2)解 逆命题为a是平面π内的一条直线,b是π外的一条直线(b不垂直于π),c是直线b在π上的投影,若a⊥c,则a⊥b.逆命题为真命题.题型二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2 (2012·江苏)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1B1=A1C1,D,E分别是棱BC,CC1上的点(点D不同于点C),且AD⊥DE,F为B1C1的中点.求证:(1)平面ADE⊥平面BCC1B1;(2)直线A1F∥平面ADE.思维启迪:(1)证明两个平面垂直,关键是在一个平面内找到另一个平面的一条直线;(2)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是证明的突破点.证明 (1)因为ABC-A1B1C1是直三棱柱,所以CC1⊥平面ABC.又AD⊂平面ABC,所以CC1⊥AD.又因为AD⊥DE,CC1,DE⊂平面BCC1B1,CC1∩DE=E,所以AD⊥平面BCC1B1.又AD⊂平面ADE,所以平面ADE⊥平面BCC1B1.(2)因为A1B1=A1C1,F为B1C1的中点,所以A1F⊥B1C1.因为CC1⊥平面A1B1C1,且A1F⊂平面A1B1C1,所以CC1⊥A1F.又因为CC1,B1C1⊂平面BCC1B1,CC1∩B1C1=C1,所以A1F⊥平面BCC1B1.由(1)知AD⊥平面BCC1B1,所以A1F∥AD.又AD⊂平面ADE,A1F⊄平面ADE,所以A1F∥平面ADE.探究提高 面面垂直的关键是线面垂直,线面垂直的证明方法主要有判定定理法、平行线法(若两条平行线中一条垂直于这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面面垂直性质定理法,本题就是用的面面垂直性质定理法,这种方法是证明线面垂直、作线面角、二面角的一种核心方法.(2011·江苏)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AB=AD,∠BAD=60°,E,F分别是AP,AD的中点.求证:(1)直线EF∥平面PCD;(2)平面BEF⊥平面PAD.证明 (1)如图,在△PAD中,因为E,F分别为AP,AD的中点,所以EF∥PD.又因为EF⊄平面PCD,PD⊂平面PCD,所以直线EF∥平面PCD.(2)连接BD.因为AB=AD,∠BAD=60°,所以△ABD为正三角形.因为F是AD的中点,所以BF⊥AD.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BF⊂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所以BF⊥平面PAD.又因为BF⊂平面BEF,所以平面BEF⊥平面PAD.题型三 线面、面面垂直的综合应用例3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AB∥DC,△PAD是等边三角形,已知BD=2AD=8,AB=2DC=4.5(1)设M是PC上的一点,求证:平面MBD⊥平面PAD;(2)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思维启迪:(1)因为两平面垂直与M点位置无关,所以在平面MBD内一定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PAD,考虑证明BD⊥平面PAD.(2)四棱锥底面为一梯形,高为P 到面ABCD 的距离.(1)证明 在△ABD 中,∵AD =4,BD =8,AB =4,5∴AD 2+BD 2=AB 2.∴AD ⊥BD .又∵面PAD ⊥面ABCD ,面PAD ∩面ABCD =AD ,BD ⊂面ABCD ,∴BD ⊥面PAD .又BD ⊂面BDM ,∴面MBD ⊥面PAD .(2)解 过P 作PO ⊥AD ,∵面PAD ⊥面ABCD ,∴PO ⊥面ABCD ,即PO 为四棱锥P —ABCD 的高.又△PAD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PO =2.3在底面四边形ABCD 中,AB ∥DC ,AB =2DC ,∴四边形ABCD 为梯形.在Rt △ADB 中,斜边AB 边上的高为=,4×845855此即为梯形的高.∴S 四边形ABCD =×=24.25+452855∴V P —ABCD =×24×2=16.1333探究提高 当两个平面垂直时,常作的辅助线是在其中一个面内作交线的垂线,把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进而可以证明线线垂直.如图所示,已知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ABCD为正方形,E 为线段AD 1的中点,F 为线段BD 1的中点,(1)求证:EF ∥平面ABCD ;(2)设M 为线段C 1C 的中点,当的比值为多少时,DF ⊥平面D 1MB ?并说明理由.D 1DAD (1)证明 ∵E 为线段AD 1的中点,F 为线段BD 1的中点,∴EF ∥AB .∵EF ⊄平面ABCD ,AB ⊂平面ABCD ,∴EF ∥平面ABCD .(2)解 当=时,DF ⊥平面D 1MB .D 1DAD 2∵ABCD 是正方形,∴AC ⊥BD .∵D 1D ⊥平面ABC ,∴D 1D ⊥AC .∴AC ⊥平面BB 1D 1D ,∴AC ⊥DF .∵F ,M 分别是BD 1,CC 1的中点,∴FM ∥AC .∴DF ⊥FM .∵D 1D =AD ,∴D 1D =BD .∴矩形D 1DBB 1为正方形.2∵F 为BD 1的中点,∴DF ⊥BD 1.∵FM ∩BD 1=F ,∴DF ⊥平面D 1MB .解答过程要规范典例:(14分)如图所示,M,N,K分别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AB,CD,C1D1的中点.求证:(1)AN∥平面A1MK;(2)平面A1B1C⊥平面A1MK.审题视角 (1)要证线面平行,需证线线平行.(2)要证面面垂直,需证线面垂直,要证线面垂直,需证线线垂直.规范解答证明 (1)如图所示,连接NK.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四边形AA1D1D,DD1C1C都为正方形,∴AA1∥DD1,AA1=DD1,C1D1∥CD,C1D1=CD.[2分]∵N,K分别为CD,C1D1的中点,∴DN∥D1K,DN=D1K,∴四边形DD1KN为平行四边形.[3分]∴KN∥DD1,KN=DD1,∴AA1∥KN,AA1=KN.∴四边形AA1KN为平行四边形.∴AN∥A1K.[4分]∵A1K⊂平面A1MK,AN⊄平面A1MK,∴AN∥平面A1MK.[7分](2)如图所示,连接BC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B∥C1D1,AB=C1D1.∵M,K分别为AB,C1D1的中点,∴BM∥C1K,BM=C1K.∴四边形BC1KM为平行四边形.∴MK∥BC1.[9分]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1B1⊥平面BB1C1C,BC1⊂平面BB1C1C,∴A1B1⊥BC1.∵MK∥BC1,∴A1B1⊥MK.∵四边形BB1C1C为正方形,∴BC1⊥B1C.[12分]∴MK⊥B1C.∵A1B1⊂平面A1B1C,B1C⊂平面A1B1C,A1B1∩B1C=B1,∴MK⊥平面A1B1C.又∵MK⊂平面A1MK,∴平面A1MK⊥平面A1B1C.[14分]温馨提醒 (1)步骤规范是答题得满分的最后保证,包括使用定理的严谨性,书写过程的流畅性.(2)本题证明常犯错误:①定理应用不严谨.如:要证AN∥平面A1MK,必须强调AN⊄平面A1MK.②解题过程不完整,缺少关键步骤,如第(1)问中,应先证四边形ANKA1为平行四边形.第(2)问中,缺少必要的条件,使思维不严谨,过程不流畅.方法与技巧1.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1)线面垂直的定义:a与α内任何直线都垂直⇒a⊥α;(2)判定定理1:Error!⇒l⊥α;(3)判定定理2:a∥b,a⊥α⇒b⊥α;(4)面面平行的性质:α∥β,a⊥α⇒a⊥β;(5)面面垂直的性质:α⊥β,α∩β=l,a⊂α,a⊥l⇒a⊥β.2.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1)定义:两条直线所成的角为90°;(2)平面几何中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3)线面垂直的性质:a⊥α,b⊂α⇒a⊥b;(4)线面垂直的性质:a⊥α,b∥α⇒a⊥b.3.证明面面垂直的方法(1)利用定义:两个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2)判定定理:a⊂α,a⊥β⇒α⊥β.4.转化思想:垂直关系的转化在证明两平面垂直时一般先从现有的直线中寻找平面的垂线,若这样的直线图中不存在,则可通过作辅助线来解决.失误与防范1.在解决直线与平面垂直的问题过程中,要注意直线与平面垂直定义、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联合交替使用,即注意线线垂直和线面垂直的互相转化.2.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是作辅助线的一个重要依据.我们要作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通常是先找这个平面的一个垂面,在这个垂面中,作交线的垂线即可.A组 专项基础训练(时间:35分钟,满分:57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设l,m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l⊥m,m⊂α,则l⊥αB.若l⊥α,l∥m,则m⊥αC.若l∥α,m⊂α,则l∥mD.若l∥α,m∥α,则l∥m答案 B解析 若l⊥m,m⊂α,则l与α可能平行、相交或l⊂α;若l⊥α,l∥m,则m⊥α;若l∥α,m⊂α,则l与m可能平行或异面;若l∥α,m∥α,则l与m可能平行、相交或异面,故只有B选项正确.2.已知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直线m⊥α,则( ) A.β内必存在直线与m平行,且存在直线与m垂直B.β内不一定存在直线与m平行,不一定存在直线与m垂直C.β内不一定存在直线与m平行,但必存在直线与m垂直D.β内必存在直线与m平行,不一定存在直线与m垂直答案 C解析 如图,在平面β内的直线若与α,β的交线a平行,则有m与之垂直.但却不一定在β内有与m平行的直线,只有当α⊥β时才存在.3.已知m是平面α的一条斜线,点A∉α,l为过点A的一条动直线,那么下列情形可能出现的是( ) A.l∥m,l⊥αB.l⊥m,l⊥αC.l⊥m,l∥αD.l∥m,l∥α答案 C解析 设m在平面α内的射影为n,当l⊥n且与α无公共点时,l⊥m,l∥α.4.正方体ABCD—A′B′C′D′中,E为A′C′的中点,则直线CE垂直于( ) A.A′C′B.BD C.A′D′D.AA′答案 B解析 连接B′D′,∵B′D′⊥A′C′,B′D′⊥CC′,且A′C′∩CC′=C′,∴B′D′⊥平面CC′E.而CE⊂平面CC′E,∴B′D′⊥CE.又∵BD∥B′D′,∴BD⊥CE.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5. 如图,∠BAC=90°,PC⊥平面ABC,则在△ABC,△PAC的边所在的直线中:与PC垂直的直线有______________;与AP垂直的直线有________.答案 AB,BC,AC AB解析 ∵PC⊥平面ABC,∴PC垂直于直线AB,BC,AC;∵AB⊥AC,AB⊥PC,∴AB⊥平面PAC,∴AB⊥PC.与AP垂直的直线是AB.6. 如图,PA⊥圆O所在的平面,AB是圆O的直径,C是圆O上的一点,E、F分别是点A在PB、PC上的正投影,给出下列结论:①AF⊥PB;②EF⊥PB;③AF⊥BC;④AE⊥平面PBC.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答案 ①②③解析 由题意知PA⊥平面ABC,∴PA⊥BC.又AC⊥BC,PA∩AC=A,∴BC⊥平面PAC.∴BC⊥AF.∵AF⊥PC,BC∩PC=C,∴AF⊥平面PBC,∴AF⊥PB,AF⊥BC.又AE⊥PB,AE∩AF=A,∴PB⊥平面AEF.∴PB⊥EF.故①②③正确.7.已知平面α,β和直线m,给出条件:①m∥α;②m⊥α;③m⊂α;④α∥β.当满足条件________时,有m⊥β.(填所选条件的序号)答案 ②④解析 若m⊥α,α∥β,则m⊥β.三、解答题(共22分)8. (10分)如图所示,在斜三棱柱A 1B 1C 1—ABC 中,底面是等腰三角形,A 1B 1=A 1C 1,侧面BB 1C 1C ⊥底面A 1B 1C 1.(1)若D 是BC 的中点,求证:AD ⊥CC 1;(2)过侧面BB 1C 1C 的对角线BC 1的平面交侧棱于M ,若AM =MA 1,求证:截面MBC 1⊥侧面BB 1C 1C .证明 (1)∵AB =AC ,D 是BC 的中点,∴AD ⊥BC .∵底面ABC ⊥侧面BB 1C 1C ,∴AD ⊥侧面BB 1C 1C ,∴AD ⊥CC 1.(2)如图,延长B 1A 1与BM 的延长线交于点N ,连接C 1N .∵AM =MA 1,∴MA 1綊BB 1,12∴NA 1=A 1B 1.∵A 1B 1=A 1C 1,∴A 1C 1=A 1N =A 1B 1,∴NC 1⊥C 1B 1.∵底面NB 1C 1⊥侧面BB 1C 1C ,∴C 1N ⊥侧面BB 1C 1C ,∴截面C 1NB ⊥侧面BB 1C 1C ,即截面MBC 1⊥侧面BB 1C 1C .9.(12分)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CD 、A 1D 1的中点.(1)求证:AB 1⊥BF ;(2)求证:AE⊥BF;(3)棱CC1上是否存在点P,使BF⊥平面AEP?若存在,确定点P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证明 连接A1B,则AB1⊥A1B,又∵AB1⊥A1F,且A1B∩A1F=A1,∴AB1⊥平面A1BF.又BF⊂平面A1BF,∴AB1⊥BF.(2)证明 取AD中点G,连接FG,BG,则FG⊥AE,又∵△BAG≌△ADE,∴∠ABG=∠DAE.∴AE⊥BG.又∵BG∩FG=G,∴AE⊥平面BFG.又BF⊂平面BFG,∴AE⊥BF.(3)解 存在.取CC1中点P,即为所求.连接EP,AP,C1D,∵EP∥C1D,C1D∥AB1,∴EP∥AB1.由(1)知AB1⊥BF,∴BF⊥EP.又由(2)知AE⊥BF,且AE∩EP=E,∴BF⊥平面AEP.B组 专项能力提升(时间:25分钟,满分:43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已知l,m是不同的两条直线,α,β是不重合的两个平面,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若l⊥α,α⊥β,则l∥βB.若l∥α,α⊥β,则l∥βC.若l⊥m,α∥β,m⊂β,则l⊥αD.若l⊥α,α∥β,m⊂β,则l⊥m答案 D解析 ∵l⊥α,α∥β,∴l⊥β.又∵m⊂β,∴l⊥m.22.(2012·浙江)已知矩形ABCD,AB=1,BC=,将△ABD沿矩形的对角线BD所在的直线进行翻折,在翻折过程中( ) A.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C与直线BD垂直B.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B与直线CD垂直C.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D与直线BC垂直D.对任意位置,三对直线“AC与BD”,“AB与CD”,“AD与BC”均不垂直答案 B解析 找出图形在翻折过程中变化的量与不变的量.对于选项A,过点A作AE⊥BD,垂足为E,过点C作CF⊥BD,垂足为F,在图(1)中,由边AB,BC不相等可知点E,F不重合.在图(2)中,连接CE,若直线AC与直线BD垂直,又∵AC∩AE=A,∴BD⊥面ACE,∴BD⊥CE,与点E,F不重合相矛盾,故A错误.对于选项B,若AB⊥CD,又∵AB⊥AD,AD∩CD=D,∴AB⊥面ADC,∴AB⊥AC,由AB<BC可知存在这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使得直线AB与直线CD垂直,故B正确.对于选项C,若AD⊥BC,又∵DC⊥BC,AD∩DC=D,∴BC⊥面ADC,2∴BC⊥AC.已知BC=,AB=1,BC>AB,∴不存在这样的直角三角形.∴C错误.由上可知D错误,故选B.3. 如图,在斜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BC1⊥AC,则C1在底面ABC上的投影H必在( )A.直线AB上B.直线BC上C.直线AC上D.△ABC内部答案 A解析 由BC1⊥AC,又BA⊥AC,则AC⊥平面ABC1,因此平面ABC⊥平面ABC1,因此C 1在底面ABC 上的投影H 在直线AB 上.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4. 已知P 为△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A 、PB 、PC 两两垂直,则下列命题:①PA ⊥BC ;②PB ⊥AC ;③PC ⊥AB ;④AB ⊥BC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________.答案 3解析 如图所示.∵PA ⊥PC 、PA ⊥PB ,PC ∩PB =P ,∴PA ⊥平面PBC .又∵BC ⊂平面PBC ,∴PA ⊥BC .同理PB ⊥AC 、PC ⊥AB .但AB 不一定垂直于BC .5. 在正四棱锥P —ABCD 中,PA =AB ,M 是BC 的中点,G 是△PAD 的重心,则在平32面PAD 中经过G 点且与直线PM 垂直的直线有________条.答案 无数解析 设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a ,(如图)则侧棱长为a .32由PM ⊥BC ,∴PM ==a .(32a )2-(a2)222连接PG 并延长与AD 相交于N 点,则PN =a ,MN =AB =a ,22∴PM 2+PN 2=MN 2,∴PM⊥PN ,又PM ⊥AD ,PN ∩AD =N ,∴PM ⊥面PAD ,∴在平面PAD中经过G点的任意一条直线都与PM垂直.6.已知a、b、l表示三条不同的直线,α、β、γ表示三个不同的平面,有下列四个命题:①若α∩β=a,β∩γ=b,且a∥b,则α∥γ;②若a、b相交,且都在α、β外,a∥α,a∥β,b∥α,b∥β,则α∥β;③若α⊥β,α∩β=a,b⊂β,a⊥b,则b⊥α;④若a⊂α,b⊂α,l⊥a,l⊥b,l⊄α,则l⊥α.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答案 ②③解析 ①在正方体A1B1C1D1—ABCD中,可令平面A1B1CD为α,平面DCC1D1为β,平面A1B1C1D1为γ,又平面A1B1CD∩平面DCC1D1=CD,平面A1B1C1D1∩平面DCC1D1=C1D1,则CD与C1D1所在的直线分别表示a,b,因为CD∥C1D1,但平面A1B1CD与平面A1B1C1D1不平行,即α与γ不平行,故①错误.②因为a、b相交,假设其确定的平面为γ,根据a∥α,b∥α,可得γ∥α.同理可得γ∥β,因此α∥β,②正确.③由两平面垂直,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和另一个平面垂直,易知③正确.④当a∥b时,l垂直于平面α内两条不相交直线,不可得出l⊥α,④错误.三、解答题7.(13分)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A1⊥BC,∠A1AC=60°,A1A=AC=BC=1,A1B=.2(1)求证:平面A1BC⊥平面ACC1A1;(2)如果D为AB中点,求证:BC1∥平面A1CD.证明 (1)因为∠A1AC=60°,A1A=AC=1,所以△A1AC为等边三角形.所以A1C=1.因为BC=1,A1B=,所以A1C2+BC2=A1B2.2所以∠A1CB=90°,即A1C⊥BC.因为BC⊥A1A,BC⊥A1C,AA1∩A1C=A1,所以BC⊥平面ACC1A1.因为BC⊂平面A1BC,所以平面A1BC⊥平面ACC1A1.(2)连接AC1交A1C于点O,连接OD.因为ACC1A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O为AC1的中点.因为D为AB的中点,所以OD∥BC1.因为OD⊂平面A1CD,BC1⊄平面A1CD,所以BC1∥平面A1C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法设计:
在教法上,主要采用直观感受教学 法、探究性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以 启发、引导、空间想像为主,结合例题 演示,逐步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掌 握空间元素垂直关系判断的基本方法, 学会利用定理规范证明空间元素之间的 垂直关系;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 结合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自觉主动地去 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直Biblioteka 、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复习总结》
教材分析 教法设计 学法设计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1.能力分析 ①学生已初步掌握垂直的概念以及垂 直的判定与性质; ②部分学生空间想像能力薄弱; ③学生对立体几何证明题的步骤书写 还不习惯或者缺少经验,需要老师 演示示范; ④部分学生对定理的应用意识不强, 不知如何利用定理证明垂直问题;
《直线、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复习总结》
教材分析 教法设计 学法设计 学情分析 教学程序 教学评价
5、重点难点:
①重点: 感受空间垂直关系的转化, 掌握利用定理证明垂直关系的方 法; ②难点: 空间元素之间垂直关系的判 定与证明;
《直线、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复习总结》
教材分析 教法设计 学法设计 学情分析 教学程序 教学评价
《直线、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复习总结》
教材分析 教法设计 学法设计 学情分析 教学程序 教学评价
4、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线线、线面、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②会用定理规范地证明垂直问题; ③ 进一步感受垂直的概念;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探索发现 能力, ③提高学生运用定理规范解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亲身经历对空间元素垂直关系的判断,感受空间垂直的 价值体现; ②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 验,体会数学的理性和严谨。
《直线、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复习总结》
教材分析 教法设计 学法设计 学情分析 教学程序 教学评价
学法设计:
1、通过对几个垂直定理的归纳与复习,使学 生掌握垂直关系判定的理论依据; 2、事先让每位学生准备两片硬纸板和两根纸 棒,指导学生以纸板作为平面,以纸棒作为直线 ,通过动手比划、模拟,逐一解决13个与垂直有 关的判断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进行有效地空间想 像,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老师对两个例题的讲解和学生对探索 实践问题的解决,使学生真正掌握垂直问题的证 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 手、动脑能力,增强研究探索的综合素质。
《直线、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复习总结》
《直线、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复习总结》
教材分析 教法设计 学法设计
1、设计背景:
在人教A版教材中,线面垂直、 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共分4个课 时,相关知识点、定理比较零散, 讲完新课以后,学生很难达到理想 的掌握效果。因此很有必要对这部 分知识进行分类、归纳与总结,本 节课我将按线线、线面、面面三个 层次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三种 垂直关系之间的相互证明转化。
2、线面垂直的定理: (1)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 直线都垂直, 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学情分析
教学程序 教学评价
《直线、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复习总结》
教材分析 教法设计 学法设计
学情分析
教学程序 教学评价
2、地位与作用: 空间线线、线面、面面之间垂直关 系的判定是高考必考的知识内容,在 立体几何中占有重要地位,垂直关系 的判定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 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垂直关 系的判定对学生空间想像能力的培养 也是很重要的。
《直线、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复习总结》
教材分析 教法设计
学法设计 学情分析 教学程序 教学评价
3、教学内容与教材处理:
与传统教材相比,新课标淡化了对垂直关系的判定 与证明,传统教材中的一些垂直定理在新课标教材中没 有作为定理出现(比如三垂线定理) ,但在练习或习 题中有体现;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既要突出现有课本中垂 直定理的作用,又要兼顾那些被淡化的定理作为重要结 论对学生空间想像能力培养的作用;为此,我在教案中 设计了13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判断题,将几个重要结论融 入其中,弥补了课本设计的不足。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我主要以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组织 学生动手实验,引导学生空间想像,加深学生对空间元 素之间垂直关系相互转化的理解与认识。同时通过带领 学生探索解决两个垂直问题的证明,培养学生严密推理 的思维习惯,突出5个垂直定理的应用。
教学程序
教学评价
《直线、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复习总结》
教材分析 教法设计 学法设计 学情分析 教学程序 教学评价
学情分析:
2.认知分析 ①学生已初步形成垂直的概念,具备了一 定程度的空间想像能力; ②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利用动手演示进行 垂直判断的基本方法; ③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垂直的判定定理和 性质定理,对定理应用有一定的了解; 3.情感分析 学生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强烈的探究 欲望,能主动参与研究。
教学程序
教材分析 教法设计 学法设计 学情分析 教学程序 教学评价
《直线、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复习总结》
线线垂 课题引入 线面垂 面面垂 重要结论 演示步骤 扩展定理 强调定理
自学归类
教 学 程 序 空间想象 应用举例
学生实践 小结
教学说明
课题引入 自学归类 空间想象 应用举例 动手实践 小结
问题1 、在前面学习的定理或者 定义当中,哪一个可以用来证明线 线垂直? 问题2、在前面学习的定理或者 定义当中,哪些可以用来证明线面 垂直? 问题3、在前面学习的定理或者 定义当中,哪些可以用来证明面面 垂直?
教学说明
课题引入 自学归类 空间想象 应用举例 动手实践 小结
这些问题的设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自然导入本节课题。
a a b b
教学说明
小结
课题引入 自学归类 空间想象 应用举例 动手实践
1、线线垂直的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则 该直线垂直平面内的所有直线;
a a b b
a a b b
教学说明
小结
课题引入 自学归类 空间想象 应用举例 动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