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南部油气藏形成条件分析
松南盆地深部构造火成岩天然气成藏规律研究
随着 油 气 勘探 的进 展 , 山岩 储 层 成为 油 气勘 火 探新 领 域 之一 , 界 上许 多 国家在 火 山岩 中发 现 了 世
最前缘 , 然气 可 以就 近 成藏 , 天 同时 断层 及营 城组顶 部风 化面 , 是油 气运 移的 良好通 道 , 断背 斜是 天然 气 成藏 的有 利圈 闭 。 凸带 两侧均 为深 凹 , 断 且断 凸在烃
东、 徐家围子、 十屋、 德惠、 常家围子、 古龙等断陷。 在
维普资讯
14 2
内 蒙古 石 油化 工
20 年第 9 08 期
松南盆地深部构造 火成岩天然气成藏规律 研究
沈 良
( 石 化 华 东 分 公 司 吉 林 项 目部 ) 中
摘 要 : 辽盆 地南部 的 长岭断 陷与 十屋 断陷深 层火 山 岩发 育 , 山岩成藏 条件 复 杂 、 松 火 勘探 难度 大 , 对 其成藏规 律 的研 究直接 关 系到 下一 步的勘探 开发 的决 策 。为此 , 本文 对该 区火 山岩储 集 条件 、 闭条 圈 件、 生烃 潜 力以及 成藏 条件进 行分 析 , 并对 火 山岩 的裂缝 特征 及 火 山岩岩 相进 行 解剖 , 结果 认 为松 南 断 陷火 山 岩纵 向上 多期 叠置 , 育有 原 生与次 生 两大储 集 空 间 , 成 了独具 特 色的火 山 岩储 集体 , 于 断 发 形 处 陷槽 边部 , 凸 带的最前 缘 , 断 天然 气可 以就近 成藏 , 同时断层 及 营城 组 顶部风化 面 , 是油 气运 移 的 良好 通 道 , 背斜是 天 然 气成藏 的有利 圈闭 。 断 断凸 带两侧 均 为深 凹 , 且断 凸在烃 源 岩生 气 高峰期 前 已经 形成 , 是 断 凹油 气运 移 、 聚集 的 有利 构造 带 , 备 形成 以火 山岩 气藏 为 目标 的大 中型 气田 的条 件 , 有 广 阔 的勘 具 具 探 与开 发前 景 。 关键 词 : 南盆地 ; 山岩 ; 集 层 ; 松 火 储 成藏规律 ; 成像测 井 ; 勘探 开发
松辽盆地南部黑1工区黑帝庙油层嫩四段沉积演化规律
凹陷在嫩四段沉积期广泛发育浅水三角洲前缘相带,形成了储层物性较好的水下分流河道和席状砂等薄层砂体,生储盖组合配置良好,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潜力。
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结合前人的成果认识,在对研究区取芯井精细观察描述的基础上,综合利用测录井等资料,识别出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黑1工区黑帝庙油层嫩江组四段主要发育浅水三角洲相和湖泊相,并进一步划分为三角洲前缘和浅湖2种亚相,以及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支流间湾、浅湖泥5种沉积微相。
2.1 浅水三角洲相研究区嫩江组四段浅水三角洲相广泛发育,以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常见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及支流间湾4种沉积微相类型。
三角洲前缘亚相位于海平面之下,为稳定的水下还原环境,是三角洲沉积作用最为活跃的地带,砂质沉积物丰富、集中[5],同时也是三角洲砂体的主体。
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岩性以灰绿色或浅灰色粉砂岩为主,偶见细砂岩,砂岩分选性较好,砂体厚度多为2~5 m 。
研究区水下分流河道砂岩由多期小型正旋回沉积结构组成,横向连续性差,横截面呈顶平底凸的透镜状,发育小型—中型交错层理、平行层理、砂纹层理,可见冲刷充填构造。
GR 、SP 曲线形态以中—0 引言松辽盆地南部黑帝庙油层具有分布范围广、油藏埋深浅、储层物性好的特征。
近年来针对松南黑帝庙油层的一系列勘探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
但随着松南黑帝庙油层嫩江组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嫩江组四段作为三角洲前缘相带的最前端,虽具有近源条件,含油层位多,分布面积广,但砂岩储层厚度较薄,普遍小于5 m ,呈“泥包砂”的特征,且横向变化快,平面非均质性差异明显,优质储层隐蔽性强,导致黑帝庙油层勘探开发难度逐渐加大。
因此,如何准确预测三角洲前缘薄层砂体分布,已经成为制约该区挖掘黑帝庙油层薄储层外扩潜力的关键。
1 区域地质概况松辽盆地是中—新生代发育的大型复合型沉积盆地,具有断坳双重结构[1],长岭凹陷是松辽盆地南部进行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块之一,位于中央坳陷区,为盆地内一个重要的生烃凹陷[2]。
松辽盆地南部低阻油层分布规律及勘探潜力
松辽盆地南部低阻油层分布规律及勘探潜力修立军1李国欣2欧阳健3王薇薇11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吉林省松原市1380002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北京100011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摘要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吉林油田开展了低阻油层成因机理分析及其测井解释方法的技术攻关经勘探实践发现松辽盆地南部较普遍发育有低阻油气层据29个油气田统计具有低阻油层特征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近1.7108t约占目前吉林油田总储量的20左右在总结大量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岩石物理成因研究与低幅度低阻油藏的分布规律认为在生油坳陷及其区域构造背景条件下老油田主力油藏之上的披覆圈闭与之下层位的低幅度构造油气运移路径上的低幅度圈闭及局部高矿化度地层水的地区发育有规模的低阻油藏同时分析了松辽盆地南部低阻油层勘探潜力并提出红岗阶地扶新隆起及其华字井阶地仍是低阻油层有利勘探领域关键词低幅度圈闭低阻油层成因低阻油层分布规律低阻油藏勘探目标中图分类号T E122.1文献标识码A20世纪6080年代吉林油田在石油地质理论指导下利用常规的地质地震测井及采油工艺等技术发现了一批以扶余红岗油田为代表的整装大中型油气田奠定了吉林油田的发展基础90年代后期随着勘探开发工作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一批构造岩性和岩性等复杂油气藏被相继发现尤其是孔渗条件较好的低阻油层的发现给油田增储上产提供了高效的资源基础但这种油层比较隐蔽在勘探过程中如果不采用针对性的技术对策极易漏失近些年吉林油田开展了低阻油层成因机理的岩石物理综合研究及解释方法的技术攻关[1,2]在老油田开展了广泛的老井复查工作发现了一批低阻油层同时在新区勘探中也发现了相当规模的以低阻油层为主的具有较高产能的规模高效储量取得了显著效果1低阻油层勘探成果与成因分析1.1低阻油层勘探成果这里所指的低电阻油层又称低对比度油层[3]是指油层的测井电阻率值与相邻水层电阻率值的比值小于2甚至与水层相近使得测井识别比较困难勘探中极易漏失近年来勘探实践发现松辽盆地南部普遍发育有低阻油气层据29个油气田统计其中23个油气田不同程度地发育低阻油气层低阻油气层储量规模较大的油气田有9个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近1.7108t约占吉林油田总储量的20表1图1已发现的低阻油层普遍具有储量规模较大单井产量较高的特点低阻储量中具有较高产能的约占70大多已投入开发经济效益显著例如海坨子油田海23区块是1999年发现的萨尔图油层低幅度低阻油藏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万吨海23井初期日产油量33.17t 2001年全面投入开发目前年产原油已达到14.07104t 已累计产原油82.08104t 大老爷府油气田于19941995年发现具有低阻油层特征的低幅度层状构造油气藏目的层为泉四段扶余油层青山口组高台子油层姚家组葡萄花油层和嫩三段黑帝庙油层共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万吨天然气地质储量亿立方米试采单井产量高达29.96t (老20第一作者简介修立军男高级工程师现任吉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副总地质师主要从事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收稿日期2006-05-24石油地质P E T R O L E U M G E O L O G YC h i na Petr ol eum E xpl or a t i onN o.52006726井)截至2004年底已累计生产原油142.921104t 累计产天然气5.549108m3在表1中具有低阻油层特征的储量当中一部分储量是在老油田主力油藏的上下层位或边部区块中通过老井复查发现的如红岗油田通过老井复查发现主力油组萨尔图油层之下与之上的高台子和黑帝庙油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万吨天然气地质储量亿立方米新北油田通过老井复查发现主力油藏黑23之上的黑22低阻油层探明储量为万吨并已经投入开发在近两年新区勘探中又发现具有单井产量较高的低阻油藏如红岗北地区的红73区块的扶余油层为一个典型低阻油藏储量规模较大初步评价低阻油层的储量可达到万吨红73井33号层试油日产油可达20t 目前局部区块已经投入开发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06年可上交探明储量除上述发现具有高产的低阻油藏外构造岩性油藏的低孔低渗油层单井产量较低但储量规模较大这部分储量在一定经济技术和政策条件下具有开发价值19992003年在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在大情字井地区开展了以低孔低渗油气层测井解释与评价技术的研究包括测井系列的评价与优选极大提高了测井解释油水层的能力和试油获得率研究成果及时指导了勘探部署加快了勘探步伐也为万吨的探明储量提交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具有测井低阻油层特征的储量近万吨这些储量大部分也投入了开发1.2低阻油层成因在油藏中饱和度电阻率分布规律研究成果的指导下[3,4]针对低阻油层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认识到形成低阻油层的基本地质背景是低幅度圈闭一般小于40m 与较小的油水密度差即其驱替力较小一般小于0.05MPa 造成其含油饱和度较低约为5060这些低幅度油藏与初期勘探的扶余红岗等较大油田油藏幅度为70100m 中上部驱替力大于0.120.2MPa 含油饱和度大于65%相比有很大不同见图2研究发现吉林油田近期勘探目的层的淡水钻井液侵入油水层对双感应和双侧向测井的影响油层降表1松辽盆地南部低阻油层勘探成果统计表T abl e 1St at i st i cs of expl orat i on achi evem ent s for l ow -resi st i vi t y oi l l ayers i n sout hern Songl i ao B asi n注地质储量为低阻油层储量中国石油勘探2006年第5期8石油地质P E T R O L E U M G E O L O GY低水层升高以及中浅层泥质砂岩储层的粘土附加导电性与束缚水增加或某些断裂带地区的砂岩发育裂缝隙等使得低幅度油藏中油层的测井电阻率进一步减小形成低阻油层[3]对于低幅度油藏淡水钻井液侵入水层形成高侵剖面R i >Rt 侧向测井受侵入带电阻率R i 影响大造成油水层的侧向测井对比度更小而深感应特别是阵列深感应测井更接近水层实际电阻率Rt 这是侧向测井与感应测井的测量原理不同所致以往较长期单一使用侧向测井解释当面临低幅度油藏油水层紧邻时这一矛盾就突出了例如大老爷府油田大情字井油田勘探初期长期应用侧向测井解释油层与水层使油水层识别更加困难1999年之后广泛采用感应测井解释水层提高了识别低阻油层的能力[3]例如大情字井英台等地区多油水系统的边水油藏其局部油组或区域的地层水矿化度相对变高或变低也可导致测井识别困难的低阻油层如红75区块扶余油层2低阻油层分布规律研究据近些年低阻油层的勘探成果与成因机理研究初步认为在生油坳陷及其区域构造背景条件下老油田主力油藏之上的披覆圈闭与之下层位的低幅度构造油气运移路径上的低幅度圈闭及局部高矿化度地层水的地区发育具规模的低阻油藏2.1老油田主力油藏之上下层位发育的低阻油藏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是一个大型生油坳陷在坳陷及其周边二级构造带和岩性带是油气有利的聚集区目前在有利于油气聚集的二级构造带上三级构造已发现多个大型油气田勘探开发目的层主要是那些储层物性好含油饱和度高产量较高电测井为高阻特征易于识别的油层但在这些主力油藏之上下还发育以三角洲前缘泥质薄层砂断续砂等为储层的低幅度圈闭形成含油饱和度较低的低阻油藏由于这些老油田的主力油气藏是在当时工程技术和地质认识的条件下发现的其上下的低阻油层当时未受重视而被遗漏以红岗油田为例图3当时的目的层为下白垩统姚家组萨尔图油层油藏幅度为6080m 其驱替力大于0.12MPa 油层物性条件好孔隙度为23渗透率为20010-3m2含油饱和度大于65油图1松辽盆地南部低阻油层勘探成果分布图Fi g.1D i s t ri but i on of expl orat i on achi evem ent s for l ow -resi st i vi t y oi l l ayer s i n sout her n Songl i ao Basi n图2松辽盆地南部低阻油层分布与油藏中驱替力油藏高度饱和度电阻增大率关系概念图据十几个油藏统计Fi g.2Concept graph of t he rel at i ons hi p bet w eendi st ri but i on and r eser voi r di spl acem ent pr essure(hi ghness of reser voi r)and s at urat i on (res i st i vi t y i ndex)修立军等:松辽盆地南部低阻油层分布规律及勘探潜力C h i na Petr ol eum E xpl or a t i onN o.520069层测井电阻率为4080.m 测井电阻增大率为410其下的青山口组高台子油层油藏高度低1020m 驱替力小小于0.05MPa 含油饱和度只有4550将近80的油气层测井电阻率在1220.m 而邻近水层的测井电阻率为1012.m 电阻增大率小于2呈现低电阻率特征其上的嫩江组黑帝庙油藏幅度更低埋深浅储层物性好但储层薄岩性细泥质含量高含油饱和度低使得多数油气层测井电阻率低电阻增大率一般在12之间同时上部油气层钻井液浸泡时间较长更加大了油气层识别难度通过老井复查对两个层位进行试油均获较高产工业油气流并提交了油气地质储量四段扶余油层和青一段高台子油层试油获得工业油气流油气层的侧向测井电阻率与水层接近电阻增大率一般在12之间为明显低阻油气藏大老爷府构造是中央坳陷区华字井阶地一个局部低幅度构造坳陷区生成的油气在向周边隆起运移过程中在大老爷府低幅度构造聚集成藏油藏幅度只有2050m 储层为三角洲前缘沉积的薄层砂储层的岩石颗粒细泥质含量高物性差孔隙度为16渗透率为5.510-3m2由于油藏幅度低储层物性差等因素导致油层含油饱和度低一般为4055加之不恰当地采用侧向测井解释故形成大老爷府低阻油气藏海坨子油田海23区块实例在以扶余和高台子油层为主要目的层的勘探过程中钻探的海23海24井钻至青山口组时由于大量漏失钻井液而提前完钻在其上部姚家组萨尔图油层录井见到零星油气显示但测井电阻率低分析认为可能是低阻油层在没有其他好的显示层位的情况下对海23海24井萨尔图油层进行试油获得日产大于30t 的高产油流发现了海23低阻油层高产区块海23区块位于长岭坳陷与大安海坨子构造结合部位处于大安海坨子构造向南的倾没端无构造圈闭中央坳陷区生成的油气在向红岗阶地运移过程中遇到海23区块姚家组岩性圈闭而聚集成藏该油藏储层岩性差为细粉砂岩属中低孔低渗储层孔隙度为15渗透率为5.510-3m2岩性圈闭幅度低40m左右其驱替力约为0.06MPa 形成低含油饱和度45%55的岩性油藏由于储层裂缝发育钻井液侵入严重油层测井电阻率接近水层甚至比水层电阻率还低图3红岗油田油藏剖面示意图Fi g.3D i agr am m at i c s ect i on of t he oi l r eservoi r i nH onggang O i l f i el d图4油气运移路径示意图Fi g.4Pr ofi l e f or pat hw ay of oi l and gas m i grat i on2.2在油气运移路径上发育的低幅度圈闭是低阻油藏有利分布区在有利于油气聚集的二级构造带上的三级构造大多已经勘探并发现大量油气田在凹陷和斜坡上往往发育一些低幅度的构造断层岩性岩性等类型的隐蔽性圈闭油气在运移过程中遇到有效圈闭也能形成大小不等的油气藏见图4这些低幅度油藏内的油层电测井多数呈现低电阻率特征油气运移路径上的一些圈闭其幅度很低一般小于50m 多数只有1030m 同时受沉积和成岩作用影响储层物性相对较差油水在圈闭内分异不好形成低含油饱和度油层或油水同层这种油层测井电阻率特征主要表现为油水层电阻率差别小不易识别大老爷府油田实例20世纪60年代钻预探井老1井录井见到含油气显示因测井电阻率低而未下套管19931994年钻探老3老4老7等井在泉石油地质P E T R O L E U M G E O L O G Y中国石油勘探2006年第5期102.3局部高矿化度地层水地区是低阻油藏有利发育区松辽盆地中部组合属于陆相淡水河湖沉积地层水中的矿化度远比海相或蒸发环境沉积的地层水低多属于中低矿化度的N aH C O 3水型部分地区出现N a 2SO 4型和C a C l 2型水总矿化度含量大多数分布在520g/L 之间但局部地区地层水矿化度高达4070g/L 使油层电阻率远低于本地区下限经验标准给油水层解释增加了难度例如近年发现的红75区块扶余油层的低阻油藏主要是由于该油组地层水矿化度增高所致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层地层水矿化度分布规律的研究发现存在两个局部高矿化度地层水区一是红岗地区地层水矿化度达到4070g/L 二是孤店地区地层水矿化度达到30g/L 左右分析认为此两个地区地层水矿化度高与深层酸性流体上侵有关该地区发育一条北北东向延伸的逆断层受基底断裂控制其平面延伸可长达20km 断距大断穿层位多在断裂活动期内深层富含CO 2气的酸性流体沿断层侵入到中浅层储层中一部分与地层水结合在地下温压条件下与岩石发生反应使水中所含的离子增多导致地层水矿化度增高3低阻油藏勘探目标预测在对松辽盆地南部油气资源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低阻油层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对各层位的低阻油层勘探潜力进行分析,明确低阻油层的勘探领域指出低阻油层有利勘探目标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为一大型的生油坳陷油源充足中浅层可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亿吨其中已探明亿吨储量集中分布在扶新隆起华字井阶地和红岗阶地等二级构造带上已发现18个油气田在长岭凹陷已发现3个油田待探明储量尚有亿吨大部分储量分布在凹陷及斜坡区根据低阻油层的研究和目前的勘探成果显示出待探明储量中低阻油层所占比例将会比目前的更大因此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黑帝庙油层萨尔图油层葡萄花油层高台子油层扶余油层勘探潜力的分析预测低阻油层发育区优选有利勘探目标扶余油层可探明资源量亿吨已经探明亿吨占总储量64待探明资源量为亿吨有利勘探潜力区主要分布在:红岗红岗北大安地区具备形成低阻油层地质条件约有吨的低阻油层储量勘探潜力扶新隆起围斜部位可形成具有约万吨的低阻油层储量勘探潜力长岭凹陷北部可形成约万吨的低阻油层储量勘探潜力孤店地区具有约万吨的低阻油层储量勘探潜力高台子油层已经探明储量亿吨剩余可探明储量为亿吨剩余可探明储量主要分布在:英台南红岗海坨子地区可形成具有约万吨的低阻油层储量勘探潜力在大情字井查干泡乾安东地区约有万吨的低阻油层储量勘探潜力葡萄花油层已探明储量亿吨剩余可探明储量为亿吨剩余储量主要分布在英台南红岗北地区可形成具有约万吨的低阻油层储量勘探潜力储量丰度较低但产量较高在黑帝庙大情字井查干泡地区分布以岩性油藏为主的低阻油层储量约万吨萨尔图油层已探明储量亿吨剩余可探明储量亿吨综合分析剩余储量主要分布在英台四方坨子地区红岗南海坨子地区约有万吨的低阻油层储量勘探潜力储量丰度较低但产量较高黑帝庙油层已经探明储量万吨剩余可探明储量万吨剩余可探明储量主要分布在四方坨子英台红岗北地区受北部沉积体系控制在红岗阶地形成砂岩上倾尖灭油藏在塔虎城地区黑帝庙地区储层厚度薄岩性细也是低阻油层的主要分布区具有万吨的低阻油层储量勘探潜力综上所述根据各油层低阻油层勘探潜力分析对松辽盆地南部低阻油层有利勘探目标进行预测见图5认为红岗阶地扶新隆起及其华字井阶地仍是低阻油层有利勘探领域英台地区主要目的层为高台子油层和萨尔图油层在东倾斜坡背景上南北向延伸的断层与东西向砂体匹配形成的构造断层岩性等微幅度圈闭处于油气运移路径上极易形成低阻油气藏由于储层发育物性好边底水活跃具备高产条件开发效益好红岗油田下部及其周边主要目的层为扶余油层储层岩性细地层水矿化度高具备形成低阻油层的条件由于原油性质储层物性均较好单井产量较高邻近老油田开发效益好海坨子西大布苏地区主要目的层为高台子油层萨尔图油层该区储层断裂发育形成的断鼻断层岩性等低幅度圈闭处于油气运移路径上钻井液侵入严重易形成低阻油气藏储层物性较好且裂缝修立军等:松辽盆地南部低阻油层分布规律及勘探潜力C h i na Petr ol eum E xpl or a t i onN o.5200611民新庙新立油田南部的斜坡上泉四段的条带状砂体与断层配置形成低幅度断层岩性圈闭一系列低幅度圈闭处于油气向隆起高部位运移的路径上易形成低阻油气藏储层埋藏浅物性较好部分区块单井产量高效益好孤店地区目的层为扶余油层地层水矿化度高具备形成低阻油层的条件由于原油性质储层物性均较差单井产量较低花敖泡查干泡地区主要目的层为高台子油层扶余油层为岩性断层岩性油藏发育区储层细泥质含量高易形成低阻油气藏4结语根据近年来吉林油田低阻油层的勘探成果统计与成因机理研究初步认为在生油坳陷及其区域构造背景条件下老油田主力油藏之上的披覆圈闭与之下层位的低幅度构造主要油气运移路径上的低幅度圈闭及其局部高矿化度地层水地区发育规模低阻油藏参考文献[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勘探局渤海湾地区低电阻油气层测井技术与解释研究[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2]欧阳健.渤海湾油区测井低电阻油层勘探潜力分析[J].勘探家现为中国石油勘探1998,3(4)[3]李国欣,欧阳健,周灿灿,等.中国石油低电阻油层岩石物理研究与测井识别评价技术进展[J].中国石油勘探2006,11(2):4350[4]欧阳健.油藏中饱和度电阻率分布规律研究深入分析低电阻油层基本成因[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3)图5松辽盆地南部低阻油藏勘探目标预测Fi g.5Expl orat i on t arget predi ct i on of l ow -resi st i vi t yr eser voi r i n sout her n Songl i ao B asi n石油地质P E T R O L E U M G E O L O G Y中国石油勘探2006年第5期12发育边水活跃单井产量高扶新隆起带围斜部位目的层为扶余油层在新。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及对油⽓成藏的控制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及对油⽓成藏的控制⼀、松辽盆地区域构造背景松辽盆地是中国最主要的含油⽓盆地之⼀。
它位于我国东北部的⿊龙江及其⽀流勾勒出的“鸡⾸”的中部,主要由⼤⼩兴安岭、长⽩⼭环绕的⼀个⼤型沉积盆地。
该盆地跨越⿊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积约26万平⽅公⾥,松花江和辽河从盆地中穿过,这⾥埋藏着⼀个巨⼤的⿊⾊宝库——⼤庆油⽥和吉林油⽥。
中国盆地分布⽰意图作为⼀个侏罗——⽩垩纪沉积盆地,松辽盆地曾是⼀个⼤型的内陆湖盆,湖中和四周繁衍着丰富的浮游⽣物和其他动植物,其北部与现代的松嫩平原范围⼤体重合,唯独南部边界与当今地貌⼤相径庭。
原因是侏罗纪和⽩垩纪时,古辽河与古松花江、古嫩江同⼊古松辽湖,来⾃东⽅的挤压⼒使盆地渐渐整体上升和萎缩,辽河⽆⼒逾越重重丘陵,只得回⾸南流,最终使得松辽盆地超出松嫩平原。
松辽盆地从古⽣代以来,主要经历了中⽣代及新⽣代⼆次板块运动。
中⽣代的板块运动产⽣了安第斯⼭型的锡霍特——阿林弧及弧后松辽—三江盆地。
新⽣代板块运动塑造了现今亚洲东北部⼤陆边缘岛弧—海沟系。
松辽盆地形成时与三江盆地连在⼀起,均属弧后盆地。
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郯—庐断裂的北部分⽀伊兰—伊通断裂的平移运动,使松辽盆地与三江盆地在发展过程中,彼此逐渐错开并在扭动断裂牵引作⽤下,松辽盆地东侧及三江盆地西侧逐渐隆起,使其成为各⾃独⽴的盆地。
因此,松辽盆地是⼀个与扭动断裂有关的弧后盆地,具有边形成、边扭动、边发展的特点。
20世纪上半叶,美国、⽇本的地质⼯作者都曾在这⼀带进⾏过⽯油调查和勘探,但没有发现⽯油。
1959年9⽉26⽇,松基3井是打出了第⼀⼝喷油井。
这⼝井的喷油标志着⼤庆油⽥的发现,在我国⽯油⼯业的发展史上具有⾥程碑的意义。
⼆、原型盆地类型松辽盆地的形成与发展与亚洲东北部地区的地质发展有密切关系。
通过对亚洲东北部地区古⽣代以来的板块构造演化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松辽盆地属于在晚古⽣代冒地槽基础上发育起来的⼀个中⽣代弧后盆地。
松辽盆地南部十屋断陷成藏期次研究
松 辽盆地 是 在海 西褶 皱基底 上发 育形 成 的 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生界 为主 的 断 、 叠 加 型盆 地 [ 。十 屋 断 陷位 坳 1 ] 于松辽 盆地 东南 隆起 区的东 南 缘 , 为一 个 晚侏 罗 世 以来 发育 而 成 的 、 NNE 向的 弧 型 西 边 界 断 由
据流体包裹 体形 成期 次 和均 一温 度 比较 精确 地 确
失 四方 台组 一明水 组l 。 2 J
十屋 断 陷可划 分 为 五 个 一 级 构造 单 元 , 中 即 央构 造 带 、 部斜 坡 区 、 部 斜 坡 区 、 北 东 双龙 次 凹区
及 西部 陡 坡 区 ( 1 。 目前 已 经 发 现 了后 五 家 图 ) 户 、 屋、 八 孤家 子 三 个气 田和 四 家子 、 家 屯 两 油 秦
Vo1 4 N o. .3 2 A pr 0 .2 07
[ 章 编 号 ]1 7— 77 2 0 )20 4—5 文 6 19 2 ( 0 70 —1 70
松辽盆地南部十 屋断 陷成 藏期次研究
卜翠 萍 苏玉 山 魏 红 红 王 劲 松 李 淑 筠
(. 1 中国 地 质 大 学 能 源 学 院 , 京 10 8 ; . 国石 油 化 2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石 油 勘 探 开 发 研 究 院 , 京 10 8 ) 北 003 2 中 1 2 北 003
间:0 0C,O 1  ̄ 1 O 4 ℃ ; 7  ̄8 " 9  ̄1 O C及 2 ~1 0 与热史和埋藏 史相结合 , 推测油气藏 的成 藏时间约为
1 0Ma , 5Ma前 和 7 2 前 8 2Ma前 左 右 。综 合 分 析 认 为 , 屋 断 陷 经 历 了三 期 油 气 成 藏 过 程 , 十 即登 娄 库 末 期 、 头 一嫩 江 期 和 嫩 江 末 期 。 泉 [ 键 词 ]十 屋 断 陷 ; 造 演 化 ; 烃 史 ; 一 温 度 ; 藏 期 次 关 构 生 均 成 [ 类 号 ]T 2 . 1 分 El2 3 [ 献 标 识 码 ]A 文
松辽盆地东南部下白垩统火石岭组-营城组断陷群油气成藏规律
松辽盆地东南部下白垩统火石岭组-营城组断陷群油气成藏规律松辽盆地东南部主要包括了王府、榆东、榆西、德惠、梨树、双辽、三岔河和增盛8个断陷,油气资源潜力巨大,但是对于整个松辽盆地东南部火石岭组—营城组的油气成藏规律并未开展过系统的研究工作。
因此,对研究区火石岭组—营城组区域性的断陷组合与发育演化特征、沉积体系与有利储层展布特征、油气藏控制因素及成藏规律等还没有一个较统一的认识。
本文以松辽盆地东南部8个断陷火石岭组—营城组为研究对象,在前期大量的单一断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用沉积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学科的新理论新方法,以地震解释、钻测井分析及岩芯观察等为手段,结合丰富的油气相关测试数据,系统研究松辽盆地东南部深层断陷群断陷结构、组合及其演化机制特征,总结不同断陷类型的构造、充填演化及成藏的差异性,揭示研究区不同构造样式断陷的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及成藏规律。
在地层对比的基础上,通过二维三维地震剖面联合解释以及断陷盆地结构分析,研究区8个断陷盆地的轴向主要为NE向、NNE向和近SN向,主要受NNE、NE、近SN和NW向主控断层控制。
根据控陷断层的平面联结方式,研究区断陷可分为单断式、相向复合式和多边复合式三种半地堑组合形式。
在地震精细解释与构造格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应用平衡剖面方法,将研究区断陷期构造演化划分为初始断陷期、强烈断陷期和断陷衰减期三个演化阶段。
研究区不同构造样式类型断陷剖面断陷期地层总伸展量约为0.68~5.73km,其中近SN向控制的单断式断陷断陷期地层总伸展量最大,约为5.73km,其对应的断陷期地层伸展率为17.54%;由NNE—NE向断层控制的相向复合式断陷断陷期地层总伸展量次之,约为5.20km,对应的断陷期地层伸展率为16.46%;多边复合式断陷断陷期地层总伸展量最小,约为0.68km,对应的断陷期地层伸展率为1.95%。
通过对岩心、综合录井、测井以及骨干地震剖面的综合分析,恢复了研究区火石岭组—营城组沉积相带展布特征。
松辽盆地南部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油气运移、成藏机理
王 亮 , 林 , 轶 ,荔 , 聿 , 桂 震 刘 玉 于 星 周 青 吴 元 朱 生矗
1 )西北 大学 大 陆动力 学 国家重点 实验 室 , 西安 ,1 0 9 7 0 6
2 )西北 大学 地质 学系 , 西安 ,1 0 9 3 7 0 6 ; )中国石化华 东 分公 司 , 京 , 1 0 1 南 2 0 1
维普资讯
。 地 质 学 报 AT OOI I V8 曹 CA ELG A IC M G CS A o N l .
.
1 No 3
.
2。 。 7
松 辽 盆地 南部 腰 英 台地 区青 山 口组 油气 运 移 、 藏 机 理 成
岩 与 深灰 、 黑 色 泥岩互 层 , 灰 上部 为棕 红 、 绿 色 泥 灰
岩夹 灰 、 白色 粉 砂 岩 、 砂 岩 ; 三 段 ( n ) 灰 细 青 K q 。 厚
lO 1 0m, l ~ 3 下部 为灰 、 白色粉 、 砂 岩夹 棕 红 色 灰 细 粉砂 质 泥 岩 , 部 为 棕红 、 绿 色 泥岩 夹 灰 、 白色 上 灰 灰
MP , a 为油 气 运 移 提 供 了 充足 动 力 , 岩储 层 内 曾 于 明 水 期 ( 内发 生 过 含 烃 流 体 的 两 期 注 入 。 出 了古 近 纪前 、 砂 K m) 提 后 的 “ 跷 板 ” 成 藏 模 式 , 明 水 期 一 古 近 纪 油气 主 要 由源 区 向 西 南 方 向运 移 , 跷 式 即 而新 近 纪 后 的油 气 运 移 主要 靠 浮
松辽盆地南部伏龙泉断陷油气成藏条件研究
地层记录 , 无法研究, 对伏龙泉断陷的影响可以归为
嫩末构 造运 动对伏 龙泉 断陷 的改造 。
伏 龙泉 南 、 高点 由于嫩江末 运 动相对较 强 , 北 抬
第 2期
周伟 东 等 : 辽 盆地南 部 伏龙 泉断 陷油气 成 藏条件 研究 松 是好 的油气源 岩 。
蚀状态 , 形成了区域性的不整合面, 为油气提供了运
移通道 和储 存空 间 。登末 构 造 运 动后 , 南 隆 起 区 东
进入统 一 的坳 陷盆 地 沉积 , 头 组 为河 一湖 交 互相 泉
进而控制油气成藏和保存 , 因此, 构造运动的研究 , 对 于油气 成藏 是非 常重 要 的L 。 l
从 现有 的地 层记 录分 析 , 伏龙 泉 断 陷从 中侏 罗 世一 晚 白垩世 共经 历了 五次构造 运 动 。
沉 积 , 山 口组 、 家 组 为浅 湖 相 沉积 江 组 为半 青 姚 嫩
深湖 、 湖相 沉积 , 浅 泉头组 、 山 口组 、 家组 暗色泥 青 姚
岩 不发 育 。嫩江组 暗色泥 岩发育 , 有机碳 含量高 , 但 埋 藏浅 , 演化 程度低 , 基本不 具备生 油 能力 。
|
摘
一
要: 伏龙泉断 陷是松辽盆地东南隆起 区的次级构造 单元 , 属于 断坳 叠置 型复合盆 地 , 是一个 独立 的生 油气的 l J 3
K 单断箕状盆地, l 油气的分布规律受控于烃源和圈闭的组合条件。原生油气藏分布在源岩层系内, 成藏受圈}条 j j 件限制’ 次生油气藏 , 为构造油气藏, 成藏受烃源条件限制。 。 。 。 一
叠置型复合盆地 , 下部为受伏龙泉断层控制 的东断
西 超单 断箕 状 盆地 , 个 断 陷最 深 达 60 整 00余 m, 断 陷层 最厚 可达 50 m。地 层 由东 向西 部斜 坡 区逐 层 00 超 覆 。上 部 为坳 陷盆 地 , 松 辽 盆地 的一 部 分 。断 为 陷地 层发 育侏 罗 系 上统 火 石 岭 组 , 白垩 系下统 沙 河 子组、 营城 组 、 登娄 库 组 。上部 为坳 陷盆 地 , 层 发 地
松辽盆地南部十屋断陷北部深层油气成藏条件
区域地质概况
十屋断 陷位 于松 辽盆 地东 南 隆起 区东 南 缘 ,总体 上 呈北 北 东 向展 布 ,为 一 小 型半 地 堑式 箕 状 断 陷 。 它 的形 成与 演化 在整 体 上受控 于整个 松 辽盆 地 的形成 与演 化 ,在局 部 上 又有其 自身 的一 些特 点 。断 陷受 北 北东 向桑 树 台同生 断 层控 制 ,横 断面 呈箕 状 ,靠 近断层 一侧 地层 厚 度较 大 ,另 一侧 断裂不 发育 ,地层
一
小 模 造 转 动. 规 构反 运 在 部区 成 同 属 地 造 不 程度 的詹升 和 蚀
火 末 断陷初期,成 的小 謦
.
侏 上 子 组 lh . I . 罗 侏 火 石
.,
1几 S , -
社予序 —■
层
火山审 鼍 囊 {咖 予平
系 统 岭组 罗
古生界
向坳陷阶曩转化. 月
鳇
自 ■
青山
札4 ’
_
’ l 晓; 1 — —
序
- 一
垩
口组
泉头组
登 娄 I0 I 置
韶构造反转。 它产生
的詹 升和一 蚀在 本区 登末 运 动 十分啊 量. 断陷期
触 浅■
下生 上■
T I
系
库组 K , d
l 扯5
k邶硼
l T -
圈 1 十 屋 断 陷地 层 系 统 、层 序 格 架 及 充 填 演 化 综 合 圈
[ 收稿 日期】2 0 一 3 z 06 O 一 8 [ 作者 简介】张玉明 ( 9 1 ) 1 6 一 ,男 。1 8 年大学毕业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博士生 。现从事石油地质生产和研究 工作。 92
松辽盆地层序地层特征及油气聚集规律
中国东北地区发育着许多大小不等的中新生代 最全,是建立陆相层序模型的最佳地区。经钻探证 陆相含油气盆地,其中松辽盆地规模最大,环境类型 明,松辽盆地存在的油气藏类型以构造油气藏和复
摘要:桩据野外露头,钻井岩·-、刹井和地震资料,建立松辽尘地各级层序的识别标志和层序地层格
架,特松辽盘地地屉划分为白量纪裂谷盆地巨层片和第三纪裂咎盒地巨屉序,并将白垩纪裂咎盆地巨屉序
进一步划分为3个超层序组,7十超县序和19个岳序。松辽盆地构造演化经历了断陷期、坳陷期和萎缩期
3个阶鞔,断陪湖宣与坳陷湖盘成因机制不同。因此,屉序地屡内部特征度克填序列有较大差别.通过对
在三级层序单元的进一步划分中,笔者采用了 四分的观点,即一个完整的层序由低水位体系域 (LST)、水进体系域(TST)、高水位体系域(HST) 和水遇体系域(RST)组成。此划分方案主要是基于
i。0 n*一-:‰ M口H*十**en 5世十 t
{jn}
t=蚴
(一#)
*‰n
薯4* 5誓;
1 l如 自^兰!
万方数据
第2期
郭巍.等:松辽盆地层序地层特油气藏和地层油气藏由于隐蔽
初始断陷超屡序相当于火石岭组,由一套火山
性较强,勘探难度较大,相对发现较少,但却是下一 岩一沉积碎屑岩组成,并可进一步划分出2个层序,
步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在松辽盆地开展层序地层 其中层序T为火山岩相,以熔岩相为主;层序Ⅱ为火
辽河油田盆地地层油气层分布及其特点
辽河油田盆地地层油气层分布及其特点辽河油田是中国最大的陆相油田之一,位于中国辽宁省东部的辽河盆地。
在辽河盆地的地层中分布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这些地层的分布特点对于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层分布1. 新元古界沉积层新元古界沉积层是辽河油田盆地地层的最下部,包括密山组、南山组等地层。
这些沉积岩主要由砂岩、泥岩和页岩组成,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性,是油气的主要储集层。
2. 古生界沉积层古生界沉积层位于新元古界沉积层之上,包括露头组、古三亚系等地层。
这些地层中砂岩的储集性能较好,同时也有石灰岩、页岩等。
其中的储油层主要为砂岩,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性。
3. 中生界沉积层中生界沉积层位于古生界沉积层之上,包括下白垩统、上白垩统等地层。
这些地层中以碳酸盐岩为主,包括石灰岩、白云岩等。
中生界沉积层中的储集层主要为石灰岩,其孔隙度和渗透性较低,油气储集能力相对较弱。
4. 第四系沉积层第四系沉积层主要包括新第四纪和第四纪地层,主要为河流、湖泊和海洋沉积。
这些地层中的储集层主要为砂岩,其中河流相砂岩的储集性能较好。
第四系沉积层在辽河盆地中分布广泛,是油气勘探与开发的主要目标层位。
二、地层油气层特点1. 油气富集层分布辽河油田盆地的地层中,油气富集层主要集中在新元古界和古生界沉积层中。
这些地层具有丰富的孔隙度和渗透性,为油气的储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其中,密山组、露头组等地层中的沉积岩层为辽河油田盆地的主要产油层。
2. 油气分布特点辽河油田盆地的地层油气分布具有以下特点:(1)东西分布差异:辽河油田盆地西部的地层油气较为丰富,储量大。
而东部的地层油气较少,储量有限。
(2)南北分布差异:辽河油田盆地北部的地层油气储量较高,产量较大。
南部的地层油气储量较少,产量较低。
(3)断裂带油气聚集:辽河油田盆地分布着多条断裂带,这些断裂带对地层油气的聚集起到了重要作用。
断裂带附近的地层油气聚集较为丰富。
(4)构造油气分布:辽河油田盆地的构造油气主要分布于构造带附近,如辽西地区的巴彦峡构造带等。
松辽盆地南部岩性油藏勘探潜力及技术对策
阿 施一 眨曩 平愿
5 o o
眨 舞
曩
江 部
5 0一l O 2
8 0—2 3 l
I
翻
鼍 赡 毫 二.三 由
萨 尔圈 2 7一t O 2 1 0
—
F
部
蕾萄花 青山 口
一
2D 0
高台 子 8 0—8 0 0
4 0一t D 0
l 乎积 I 厩 I— 澄
松辽 盆地南部 自 2 世纪 5 年 代勘探 至今 , 0 0 已经从 成提供 了充 足的物 质基 础 。松辽 盆地 中浅 层发 育古龙 以构 造 油藏勘 探为主 ,逐 渐转变 为以岩 性 油藏勘 探为
一
大安 和乾安 一长 岭两 个主要 生 油 凹陷;发育 青 山 口
主 阶段 ;20 年以来 , 技人 员转 变观 念 ,更新思 路 , 组 一 、 00 科 二段及嫩 江组 一 、 二段两 套生油 层系;三次资源 在 隐蔽性 油 气藏勘 探理论 指导 下 ,相继 发现 了以 岩性 评价 可 探 明资 源量达到 2 0×1。以上[ 0t 1 J 。 油藏 为主的具亿吨 级规模的大情 字井油 田和 英台油 田 , () 2 多旋 回构造沉 积演化 形成 4 生储盖 含油气组 套 揭示 松辽盆 地南部 岩性油 藏具 有较 大 的勘 探潜 力 。 随着 岩性 油藏勘 探 的进一 步深 入 ,在松辽 盆地 南 部三大沉积体系三角洲前缘相带展现出连片分布的良 好潜 力 ; 同时也进一 步暴露 出在勘 探开发过程 中存在的 问题 ,如薄 互层储 层的岩性 识别 、“ 三低 ”油层的 增产 合, 为隐蔽 油 藏 形成 提供 了基础 。以两 套生 油层 为 基
摘 要 :在 隐蔽性油气藏勘探理论指导下,相继在松辽盆地南部发现了亿吨级 的大情字井油 田和英台油田。通过地
松辽盆地中央古隆起带南部基岩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模式
第40卷 第2期2021年5月 世 界 地 质GLOBALGEOLOGYVol 40 No 2May2021 文章编号:1004—5589(2021)02—0364—11松辽盆地中央古隆起带南部基岩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模式白连德1,邵明礼1,尹永康2,曾凡成1,向钰?2,屈卫华1,薛松1,刘国东11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吉林松原138000;2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摘要:松辽盆地中央古隆起带南部具备良好的油气藏形成条件,是吉林油田油气风险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
笔者综合岩芯、薄片观察,测录井资料分析,孔渗分析和三维地震解释,在大量统计分析和地质研究基础上,探讨了中央古隆起带南部基岩储层特征和油气成藏模式,提出3点认识:①基底岩性主要为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闪长岩、片岩、糜棱岩、变质砂岩、安山岩、凝灰岩和灰岩9种,其中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安山岩和片岩为成储优势岩性;②基岩主要储集空间为裂缝和溶蚀孔,储层主要发育在基岩顶面风化壳风化淋滤层和裂缝层中;③基岩油气藏可划分为近源缓坡超覆、近源陡坡对接(顺向对接和反向对接)和源内披覆(断阶披覆和背斜披覆)3类成藏模式。
该研究明确了中央古隆起带南部基岩油气藏勘探方向,为有利目标区预测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松辽盆地;中央古隆起带南部;基岩;储层;油气成藏模式中图分类号:P618 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 3969/j issn 1004 5589 2021 02 013收稿日期:2020 12 01;改回日期:2021 04 08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0605402)与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101832020CX200)联合资助。
Characteristicsofbasementrockreservoirinsoutherncentralpaleo upliftbeltofSongliaoBasinanditshydrocarbonaccumulationmodelsBAILian de1,SHAOMing li1,YINYong kang2,ZENGFan cheng1,XIANGYu shu2,QUWei hua1,XUESong1,LIUGuo dong11 ResearchInstituteof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JilinOilfieldCompany,CNPC,Songyuan138000,Jilin,China;2 CollegeofEarthSciences,JilinUniversity,Changchun130061,ChinaAbstract:Thesoutherncentralpaleo upliftbeltoftheSongliaoBasinhasfavorableconditionsforoilandgasaccumulation,whichisonemajorregionofriskexplorationofoilandgasinJilinoilfield.Basedoncoreandthinsectionobservation,loggingdataanalysis,porosityandpermeabilitytestand3Dseismicinterpretation,alongwithalargenumberofstatisticalanalysisandgeologicalresearches,theauthorsdiscussthecharacteristicsofbasementrockreservoirandhydrocarbonaccumulationmodelsinthesouthernpartofthecentralpaleo upliftbelt,andpro posethreecognitions:①thebasementismainlycomposedofgranite,granodiorite,diorite,schist,mylonite,met amorphicsandstone,andesite,tuffandlimestone,ofwhichgranite,granodiorite,andesiteandschistarethedomi nantlithologiesforreservoirformation;②themainreservoirspaceofbasementrockisfracturesanddissolutionpores,andthereservoirsaremainlydevelopedinweatheringleachinglayerandfracturelayerofweatheringcrustonthetopofbasementrock;③theoilandgasreservoirsofbasementrockcanbedividedintothreetypesofaccumu lationmodels:near sourcegentleslopeoverlap,near sourcesteepslopedocking(forwarddockingandreversedocking)andin sourcedrape(fault orderdrapeandanticlinedrape).Theexplorationdirectionofoilandgasreser voirsofbasementrockinthesoutherncentralpaleo upliftbeltisfurtherclarified,whichprovidestheoreticalsup portforthepredictionoffavorabletargetareas.Keywords:SongliaoBasin;southerncentralpaleo upliftbelt;basementrock;reservoir;oilandgasaccumu lationmodel0 引言早在20世纪初期,世界各国就开展了基岩油气藏勘探,且发现多个具有工业储量规模的油气藏,对基岩油气的勘探已逐渐成为各国油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1]。
松辽盆地断陷层系油气成藏的分区特征
松辽盆地断陷层系油气成藏的分区特征周荔青;吴聿元;张淮【摘要】受北北东向深大断裂控制,在松辽地区发育了东部、中部、西部3个晚侏罗-早白垩世断陷带,各带构造沉积演化存在显著差别,使得该区油气成藏具有明显的分区性.在中部地区沿孙吴-双辽深断裂发育的一批继承性深断陷中,发育巨厚优质湖相烃源岩和火山岩及砂岩、砂砾岩2类储集体,断陷之上披覆多套巨厚的湖相泥岩,油气藏保存条件良好,且烃源岩持续热演化生烃,由此,在其中央低凸起带、坡折带上的近东西向继承性鼻状隆起带上发育一批大中型油气田.而在东、西部边缘断陷中,烃源岩体积较小,母质类型差,生烃丰度低,油气藏保存条件差,仅发育中、小型油气田.【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07(029)001【总页数】6页(P7-12)【关键词】油气成藏;分区性;深大断裂;断陷层系;松辽盆地【作者】周荔青;吴聿元;张淮【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南京,210011;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安,710069;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南京,210011;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安,710069;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南京,210011;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安,71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1燕山早中期,古太平洋板块对中国东北地区强烈斜向俯冲,使该地区发生强烈的弧后走滑伸展构造作用,在松辽地区发育了嫩江、孙吴—双辽、松花江—四平等北北东向深大断裂(图1),由这些深大断裂控制形成了西部、中部、东部3个断陷带(图2)[1]。
由嫩江断裂控制发育的富裕、宝山、白城等断陷,统称为西部断陷带。
由孙吴—双辽断裂带控制发育的常家围子、古龙、长岭等断陷,统称为中部断陷带。
由松花江—四平断裂带控制发育的十屋、德惠、莺山、王府、榆树、社里等断陷,统称为东部断陷带。
图1 松辽盆地基底断裂分布[1]F1.嫩江断裂带;F2.孙吴—双辽断裂带;F3.哈尔滨—四平断裂带;F4.加格达奇—鸡西断裂;F5.讷河—绥化断裂;F6.滨洲断裂;F7.扎赉特—古林断裂;F8.科右前旗—伊通断裂;F9.突泉—四平断裂;F10.扎鲁特—开原断裂;F11.讷莫尔河断裂;F12.哈拉木图断裂;F13.西拉木伦断裂;F14.康平—通榆断裂Fig.1 Basement rupture distribution in the Songliao Basin图2 松辽盆地晚侏罗—早白垩世断陷分布[1]1.陆家堡;2.通榆;3.白城;4.白城东;5.平安镇;6.安广;7.秦东;8.敖古拉;9.齐齐哈尔;10.乌裕尔—林甸;11.依安北;12.讷河东;13.常家围子;14.古龙;15.乾安—两家子;16.长岭;17.哲中;18.甘旗卡;19.金宝屯—康平;20.伏龙泉;21.中和;22.北安—拜泉;23.绥化—青冈;24.徐家围子;25.莺山;26.德惠—榆树;27.十屋;28.昌图;29.羊草沟;30.营城子Fig.2 Fault distribution during Late Jurassic-Early Cretaceous, the Songliao Basin经过20余年的勘探,在徐家围子、长岭、十屋、德惠、社里、伏龙泉、莺山—王府等断陷中,都已获得工业天然气突破[1,2]。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火山岩气藏分布及成藏模式
样, 分布 广泛 一 , 目前 发 现 规 模 较 大 的火 山 岩 气 田( ) 长深 1号气 田 、 深 1井 区 、 藏 有 龙 双坨 子 气 田 等 。这些 气藏 的 富集 层 位和类 型存 在较 大差 异 , 反 映 出气藏 的多 样性 和复 杂性 , 在一 定程 度上 制约 了 勘 探 的成效 。为此 需 要 剖 析 区 内 已发 现 的深 层 天 然 气 的分 布特 征与类 型 , 进一 步深 入剖 析天 然气 的 成 藏 条件 。
言 瓣油
文 章 编 号 :10 6 3 ( 0 1 0 0 3 0 0 6— 5 5 2 1 )4— 0 5— 4
第 1 ● 簟4 8 期
2 1 8 O1 年 月
松 辽 盆 地 南 部 深 层 火 山岩 气 藏 分 布 及 成 藏 模 式
王伟 明 卢双舫 尚教辉 王 立武 邵 明礼 , , , ,
( .东 北 石 油 大 学 , 1 黑龙 江 大庆 13 1 ;.中 油 吉 林 油 I分 公 司 , 6 38 2 k t 吉林 松原 180 ) 3 0 0
摘 要 : 辽 盆 地 南部 深层 火 山 岩 气 藏 已经 逐 渐 成 为 油 气储 量 的 重 要 增 长 点 。 由 于 勘 探 程 度 较 松
关键词 : 成藏 模 式 ; 气藏 分 布 ; 层 火 山岩 ; 辽 盆地 南部 深 松
中 图 分 类 号 :E 2 . T l23
文 献标 识 码 : A
引 言
松辽盆 地南部深层火 山岩气藏 的勘探相 对较 为
薄弱 , 到 20 直 05年第 1口针 对火 山岩勘 探 的长 深 1
区。因此 , 迫切需 要在深化地 质认识 的基 础上 , 总结
岭 6号等多个火山岩气藏在营城组一段至四段多套 储层 中也有 分布 。梨树 断 陷发 现 了 四家 子油 气 田,
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层低渗透油藏形成机制
第 1 卷 第2 9 期
2 0 年6 07 月
岩
性
油
气 藏
Vo .9 No2 11 .
LT I HOL OGI S C RE 编 号 :6 3 8 2 (0 7 0 — 0 7 0 17 — 9 6 2 0 )2 0 5 — 5
Ab t a t T e r s r o rf r n c a im fF y o ai n i o t e n S n l o B sn wa t d e r m h s r c : h e e v i- mi g me h n s o u u F r t n s u h r o g i a i s s id f o m o a u o te
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层低 渗透油藏形成机 制
宋立忠 , 李本 才 , 芳 王
( 中国石 油吉林 油 田公 司勘 探 开发研 究院 , 吉林 松 原 18 0 ) 3 0 1
摘 要 :从 沉积储 层 特 点、 源岩超 压 、 气运移 动 力、 水分 布特征 等 方 面深入剖 析 了松 辽盆 地 南 烃 油 油 部扶 余 油层 的成 藏机 制 . 据此 建 立 了扶 余 油层低 渗透 储层 垂 向输 导 、 压控 藏 大型岩 性 油气藏 成藏 超
Ke wo d :l w — e e b l y l h lg c e e o r; r s r o r— r i g me h n s y r s o — r a i t ; i o o i r s r i pm i t v s e e i — m n c a im;F y F r a in s u h r v f o uu o m t ; ote o n
a p c s o e sto a r s r o r h r ce ,o e p e s e f s u c r c s e t f d po i n i l e e i c a a t r v r r sur o o r e o k,p we o y r c r o mi r to a d v o r f h d o ab n g ai n n h d c r o srb to .Ac o di o t i e ut h etc lmi ai n mo fl w— r e b lt e e o r a d y r a b n diti u i n o c r ng t h s r s l,t e v ri a g to de o o pe r m a ii r s r i n y v t e e e or—o i g pat r o v r r s u e c n r l d i l gc r s r o r a e sa ls e ,b whih g e t h r s r i fr n te v m n f o e p e s r o to l l hoo i e e is r e t b ih d y e t v c a r a e plr to t n il o o p r e b lt e e or i o e a t d,a d i a e tsg f n e i he g d n e o x o ai n poe ta f lw— e m a iiy r s r i s f r c se v n th s g a ini ca c n t ui a c f r i e p o ai n i h s a e . x l r to n t i a r
松辽盆地肇源南地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规律分析
西 部探 矿工程
7 7
流河道 、 决 口河道 、 决 口扇 、 冲积平原 、 河 间湖泊及开 阔浅水 湖泊边缘相E 引 。由于古地形 十分平缓 , 河道决 口频繁 , 导致
从 储层 特征 分析 来 看 , 扶余 油 层 具 有砂 岩 层 数 多 、 单 层厚 度较 薄 、 层 间差 异 大 、 层 间连 续 性 差及 层 内非 均
1 . I 油气 来源 油源对 比与 盆地模拟 研究 表 明 , 本 区扶余 油层 油气
沟 阶地 和长春 岭背斜 带 , 紧邻三 肇 凹陷 ( 图1 ) 。研 究 区 面积约 为 7 0 0 k m2 , 构造幅度 1 2 0 0 m 左右, 研 究 层 段埋 深 2 0 0  ̄1 4 0 0 m。主要勘 探 目的层位扶 杨油 层 。
1 . 2 构造 特征 由于 白垩系沉 积后 的构造反 转运 动 , 肇 源南 地 区构
造 上总体 表现 为 向西北 倾单斜 , 东南 部在 长春 岭背斜 带 上 发育扶余 Ⅱ号 构造 , 西北部 朝 阳沟 阶地 上发 育裕 民鼻 状 构造 。本 区断裂发 育 , 大 部 分 为正 断 层 , 在研 究 区西 南 部有 少量逆 断层 。平面 上断层 分布条 带特 征 明显 , 可 以分 为西部 、 中西部 、 中东 部和东 部 4 个 条带 。纵 向上 , 受深部 岩体 上隆影 响 , 断层 多发育 在 岩体上 方并密 集成 带, 例 如在工 区 中西部 发育 一 条 贯穿 工 区南 北 的岩 脉 , 故在 岩脊 上方形 成 了南北 向的断裂 带 , 地震 剖 面上表 现 为 花状断 裂组合形 式 , 形 成地 堑 带 , 断 裂 带 间 的地 层 受 断层 切割形 式控 制 , 多形 成地 垒和 断阶 ( 图2 ) 。
松辽盆地南部致密砂岩储层油气成藏期次研究
A src: l o g ehdoab nrsror h v enfud i tet h sn s n eevi fQn sakuF r ai f b tat A t uht yrcro eevi aebe n n h i t adt ersro so ighn o om tn o h h s o g o r o
Ya yn ti e , o g io B sn te h d o ab n a c mu a in me h n s o g t a d tn e e v i i n e lu . s e il , o i ga a S n l a i , h y r c r o c u lt c a im f ih n s er s ro r su d raco d E p ca l Ar a o t s o y t e t n tg f y rc r o l n r h e o n f y r c r o c u lt n me h n s i h ih a d t n e e or h i a d s e o d o a b n f l g a et e k y p i t d o a b n a c mu a i c a im n t et ts n so e r s r i me a h i i oh o g v .
于轶 星 , 王震 亮 。
(. 国 石 油 大 学 ( 京 ) 1中 北 资源 与信 息 学 院 盆 地 与 油 藏 研 究 中心 , 京 12 4 ;. 国石 油大 学 ( 京 ) 气 资 源 与 探 测 国 家 重 点 实 验 室 , 京 12 4 北 0 2 9 2中 北 油 北 029
油气藏形成条件
第二节油气藏形成的条件油气藏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油气和圈闭。
而油气在由分散到集中形成油气藏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作用,要形成储量丰富的油气藏,而且保存下来,主要取决于生油层、储集层、盖层、运移、圈闭和保存六个条件。
归纳起来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油气源条件盆地中油气源是油气藏形成的首要条件,油气源的丰富程度从根本上控制着油气资源的规模,决定着油气藏的数量和大小;油气源的性质决定着烃类资源的种类、油藏与气藏的比例;油气源形成的中心区控制着油气藏的分布。
因此,油气源条件是油气藏形成的前提。
1、烃源岩的数量成烃坳陷:是指地质历史时期曾经是广阔的有利于有机质大量繁殖和保存的封闭或半封闭的沉积区;成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体积大,并能提供充足的油气源,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油气聚集。
成烃坳陷在不同类型的盆地中有不同的分布形式,这与盆地的演化模式有关。
平面上,可以位于盆地中央地带(松辽盆地),也可以偏于盆地一侧(酒西盆地),或者有多个成烃坳陷(渤海湾盆地)。
纵向上,由于盆地演化的不同,烃源岩的分布在单一旋回盆地中只能有一套,在多旋回盆地中常发育多套烃源岩,但主力烃源岩常常只有一个。
成烃坳陷的位置也可以是继承性的,也可以是非继承性的,在不同的阶段位置产生迁移或完全改变。
只有研究盆地的演化史,进行旋回分析和沉积相分析,才能把握成烃坳陷的发育和迁移规律,有效地指导油气勘探。
烃源岩的数量:取决于烃源岩的面积(分布范围)和厚度。
2、烃源岩的质量并非所有的沉积盆地都有成烃拗陷,当盆地内拗陷区一直处于补偿或过补偿状态时,难以形成有利的成烃环境,或油气潜量极低,属于非成烃拗陷。
因此,一个拗陷是否具备成烃条件,还要对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排烃效率来进行评价。
通过定量计算成烃潜量、产烃率来确定盆地的总资源量,从而评价油气源的充足程度。
只有具丰富油气资源的盆地,才能形成大型油气藏。
二、生、储、盖组合和传输条件油气生成后,只有及时的排出,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才能成为可以利用的资源;否则,只能成为油浸泥岩。
松辽盆地南部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规律
松辽盆地南部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规律吴亚东;赵文智;邹才能;李明;吴贤顺【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06(027)001【摘要】随着松辽盆地南部大型构造圈闭勘探的不断深入,勘探的目标区已经逐渐转移至以岩性因素起主导作用的非构造油气藏.由于岩性-地层圈闭形成的地质条件和分布规律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两个显著特点,所以它的规律性难以认识,其勘探难度也很大.但通过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和地质认识的不断深入,岩性-地层油气藏展现出了较大的勘探潜力,吉林油田近2-3年来的大发现和新增储量的80%是在有一定面积的三角洲前缘薄互层中获得的,在这个领域中仍有6×108t的石油资源有待勘探,特别是松辽盆地南部地层-岩性圈闭是未来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具有进一步解剖研究和勘探价值,因此,对松辽盆地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规律进行研究,对于松辽盆地南部勘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总页数】4页(P19-22)【作者】吴亚东;赵文智;邹才能;李明;吴贤顺【作者单位】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422【相关文献】1.松辽盆地南部深层油气聚集带特征及成藏规律 [J], 王云龙;金光植;李中英;姜虹;杜定君2.不同类型断陷湖盆岩性-地层油气藏油气富集规律——以冀中坳陷和二连盆地岩性-地层油气藏对比为例 [J], 赵文智;方杰3.松辽盆地南部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动力和分布规律 [J], 邹才能;贾承造;赵文智;陶士振;谷志东;侯启军;赵占银;宋立忠4.松辽盆地南部张强凹陷义县组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成藏规律 [J], 张斌5.地层油气藏类型与成藏规律 [J], 杨勇;查明;孟闲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辽盆地南部油气藏形成条件分析组长:xx组员:xx、xxxx、xx资工 x x 班小组分工情况:1、区域地质概况………………………xx (xx号)2、油源条件分析………………………xx (xx号)3、生储盖组合分析……………………xx (xx号)4、圈闭有效性分析……………………xx (xx号)5、油气藏形成条件综合评价…………xx (xx号)目录一、区域地质概况 (3)(一)区域地理概况 (3)(二)地层发育 (3)(三)构造特征 (8)(四)构造运动与油气聚集 (13)二、油源条件分析 (15)(一)生油岩 (15)(二)生油期的确定 (15)(三)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16)(四)生油期的确定 (18)三、生储盖组合分析 (19)(一)烃源岩特征 (19)(二)油气运移输导网络分析 (28)(三)生储盖组合评价 (33)四、圈闭有效性分析 (39)(一)圈闭形成时间分析 (39)(二)油气运移路线分析 (41)(三)圈闭类型及特征 (46)(四)圈闭评价标准 (48)(五)圈闭评价级别 (50)五、油气藏形成条件综合分析 (51)(一)油气源条件分析 (51)(二)生储盖组合配置关系分析 (53)(三)圈闭有效性分析 (54)(四)保存条件分析 (54)参考文献 (55)松辽盆地南部油气藏形成条件分析一、区域地质概况(一)区域地理概况松辽盆地是松辽平原之下的中生代中晚期-新生代长期发育的大型断坳陷型内陆盆地。
它位于松嫩平原的南段和辽河平原的北段,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
盆地的西、北、东三面分别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所谓,南面为康法丘陵,行政区划上分别为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所辖。
通常说的盆地南部是一个地理概念,松辽盆地的南部是指松花江以南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辖区,面积约13.4万平方公里,其中吉林省辖区面积约为7.5万平方公里,站盆地南部面积的56%以上(图2-1-1)。
松辽盆地南部位于吉林省西部地区,属于松辽平原中段(第二松花江下游及辽河平原北段),包括吉林省白城地区和长四平两地区的西部和北部。
区内地势低平,气候以干旱、多风为特征,西部、北部尤甚:东部自两江地区到盆地边缘以及南部的东辽河流域,年雨量500-700mm。
(二)、松南地层发育松辽盆地南部底层的区内已发现的有中、新生代地层主要有上侏罗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
上侏罗统分布在孤立的断陷之内,主要是陆相含煤火山碎屑岩建造。
白垩系覆盖全区,为陆相碎屑夹油页岩建造。
第三系主要分布在盆地西部地区,为陆相碎屑建造。
第四系广布全区,上述地层总厚度约6000米,其中白垩系厚约5500米。
其中白垩系是松辽盆地的主要地层,第三系和侏罗系的研究比白垩系稍逊一筹,其古生物依据较差。
下面对各地层进行分述。
1. 侏罗系松南地区的J全部隐伏在K之下,分别充填于侏罗纪断陷之中,侏罗系埋藏较深,除西部(白城小区)和东部(农安小区)个别断陷外,大部分尚未揭穿,根据钻井、物探资料,推断各断陷的沉积建造为含煤火山碎屑建造,它属于中生界、晚期区域断陷活动的产物。
(1)中侏罗统白城子组(J2b)分布于白城、洮南市、平安镇一带,由灰色砂岩、砾岩、灰黑色泥岩组成,夹薄煤层,底部常见凝灰质砾岩,厚度125-250米,不整合于P纸之上。
(2)上侏罗统洮南组见于白城市和平安镇一带钻孔中,主要有灰绿色、紫色安山岩、安山质角砾岩、集块岩、凝灰岩和凝灰质砾岩组成。
厚度40-625米,与下伏中侏罗统为整合接触。
(3)上侏罗统高平山组见于白城市附近的BM15号孔和XM1号孔。
前者岩性主要为灰色波状层理发育的粉砂岩、细砂岩夹灰白色粗砂岩。
产三尾拟蜉蝣、狼稽鱼、东方叶肢介化石,厚度为396.2米。
后者岩性以黄绿、灰绿凝灰质细砂岩、粉砂岩,下部出现较多的灰白色厚层状晶屑凝灰岩,产东方叶肢介及叠饰叶肢介化石等厚度为290米。
上侏罗统在农安小区暂划为火石岭组、沙河子组跟营城子组。
火石岭组为黑色泥岩,灰白色砂岩,砂砾岩夹薄煤层,厚度656米;沙河子组为深灰色、灰黑色泥质粉砂岩夹白色粗砂岩及少许煤线,产Podozamites sp.苏铁(未定种),Equlsetum sp。
木贼(未定种)等;营城子组为暗色玄武岩、深绿色辉绿岩,含植物碎屑,地步灰白色砂砾岩,厚度91.5米,与上覆地层泉一段及下伏地层沙河子组均为不整合接触。
2. 白垩系白垩系是盆地的主体,厚达5500米。
但由于地壳的掀斜运动而形成东蚀西超、中间齐全的横向分布特点。
现将各地层分述如下。
2.1下白垩统(K1)Ⅰ、登娄库组(K1d)盆地南部该组主要分布在农安小区,长岭小区仅东侧出现,白城小区尚未发现,但根据地震资料推测,可能存在于某些侏罗系断陷中。
松南登娄库组主要发现于登娄库背斜带北段和王府凹陷的长4井、扶101井、扶102井、扶基1井和松基2井,揭露厚度一般为228-554米,先记录发育较全的扶101井剖面如下:Ⅱ、泉头组泉头组主要为一套红色较粗粒碎屑岩,颜色由下而上、由盆地边缘向内部由鲜变暗,以河流相为主,一般厚度1500米,与下伏登娄库组为连续沉积。
(1)泉一段:仍具有断陷式沉积特征,分布比较局限,主要岩性为灰白、浅灰、紫灰色砂岩与紫褐、暗紫红砂质泥岩,一般夹砾岩及底部具砾岩,砂岩含灰质、具石膏、泥砾和灰质结核。
岩石成分比较复杂,厚度为600米左右。
(2)泉二段:该段地层超覆前在C地层之上,本段主要由泥岩夹砂岩组成,岩性比较稳定,常作为泉头组对比标志之一。
该段泥岩是全盆地泉头组最有生有希望的生油岩。
(3)泉三段:自泉三段沉积晚期开始,松辽盆地的演化进入凹陷期,首次形成统一湖盆,地层成覆盖式沉积,可比性较强。
该段岩性为灰绿、棕红、暗紫色泥岩、砂泥岩与灰绿色、棕色、紫灰色砂岩组成正韵律。
(4)泉四段:主要发育在农安小区西侧,主要岩性为棕红、灰绿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和灰白、浅灰绿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粉砂岩,常组成4个不完整的正韵律,每一韵律的底部常出现钙质砂岩,有时见薄层泥砾岩或泥砾,砾岩不发育,层面多具动水冲刷和水下滑动痕迹。
化石很少见,属动水河流相沉积。
Ⅲ、青山口组(K1qn)该组以长岭小区发育最好,岩性以深湖相黑色泥岩为主,自下而上逐渐变粗,出现砂岩、粉砂岩。
依据黑2井沉积特征,自下而上分为三段(1)青一段:暗色泥岩,是松辽盆地主要生油层之一,底部油页岩为区域性标志层。
(2)青二段及青三段:本段以长岭小区黑帝庙、乾安、大安最为发育。
向东西两侧减薄,富产介形虫、鱼化石碎片等,属深-较深湖相沉积。
泥沙过渡带。
该段为高台子油层所在,为松南中央凹陷重要含油层之一。
Ⅳ、姚家组(K1y)该组在盆地内分布较广泛,但岩性及厚度变化大,主要为棕红色、灰绿色泥岩、灰白色砂岩夹黑色泥岩,厚度80-197米,局部仅10米。
整体由长岭小区向两侧减薄,自下而上分为三段:(1)姚一段:泥岩夹砂岩。
(2)姚二段及姚三段:由泥岩过渡为砂岩,为萨尔图油层所在,两者均为松南主要油层之一。
该组岩性以棕红,喑紫红色泥岩、粉砂岩为主,夹灰、灰绿色泥岩,灰白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
泥岩,粉砂质泥岩呈致密块状.棕红色者具灰绿色斑点,普含钙质结核。
见似角砾状结构和龟裂,具渡状,斜坡状层理和揉皱构造。
主要为山前平原淤积相沉积。
Ⅴ、嫩江组(Kin)嫩江期是古松辽湖盆第二个扩张期,即极盛期。
(1)嫩一段:分布广泛。
主要为灰黑色泥页岩和油页岩,下部夹少量灰绿色粉砂质泥岩、粉砂岩。
泥岩常含粉末状黄铁矿和菱铁矿结核,具水平层理和微波状层理。
(2)嫩二段:分布Jh泛,岩性稳定,为灰黑、深灰色泥页岩、局部夹薄层泥质粉砂岩、粉砂岩。
底部有厍8-15米油页岩,为区域上最重要的标志层。
属深水较深水湖相沉积。
(3)嫩三段:分布广泛。
为灰绿、黑灰、黑色泥页岩、泥岩及灰白色粉砂岩,常组成三个反韵律。
南部黑帝庙一双坨子一带以泥岩为主,夹薄层粉砂质泥岩或2re质粉砂岩,砂岩不发育,呈现两个不明显的反韵律。
水平层理及波状层理发育。
泥岩含粉末状黄铁矿,夹粉砂质条带及菱铁矿条带。
产介形虫、软体动物化石及碳化植物碎片。
属动静水浅湖相及较深水湖相沉积。
(4)嫩四段:分布广泛,以大安一乾安一华字井一带最发育。
为灰黑、灰、灰绿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与灰绿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
泥岩常含砂质团块和黄铁矿晶粒,有时含灰质结核。
其水平、渡状和斜层理,产介形虫、叶肢介、轮藻,软体动物化石和植物炭化碎片。
属动、静水浅湖相沉积。
(5)嫩五段:分布范围较小,以乾安—华字井一带最发育。
浅灰、深藏、灰绿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与灰绿色、灰白色泥质粉砂岩、细砂岩。
2.2上白垩统(K2)上白垩统属于松辽湖盆发育的萎缩时期的产物,其沉积中心明显向西偏移。
地层划分为四方台、明水两组3段,主要分布在长岭小区及白城小区,农安小区缺失本统。
Ⅰ、四方台组(Kzs)四方台组在长岭小区分布广泛,在乾安一黑帝庙一带最发育,东部在四克吉-叭郎—孤店一大老爷府一线宽约20公里的狭地带,受不同程度的剥蚀。
岩性为灰.灰绿色和棕红色泥岩、泥质粉砂岩与灰白色、灰绿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砂岩组成韵律层。
局部夹砂砾岩,含黄铁矿及钙质结核。
岩层具交错层理和斜层理。
产介形虫、叶肢介、轮藻和底栖动物化石,为浅湖沉积。
两家车站—黑帝庙以东以砾岩、砂砾岩为主,夹少量棕红色泥岩,化石减少,即属滨湖相。
Ⅱ、明水组(K7m)①明一段:灰绿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棕红色、灰绿色砂岩。
中、上部夹两层黑色泥岩(厚度2-9米),均为区域性标志。
砂岩成分复杂,层理类型较多。
产介形虫、软体动物,轮藻和植物化石。
②明二段:由灰棕、灰绿、灰白色和棕红色等杂色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组成韵律状互层,中段砂岩较多,局部夹钙质砂岩及泥砾岩。
棕红色泥岩为地区性标志层。
3. 第三系农安小区的西部和长岭小区,白城小区均有第三系分布,但仅觅上统,自下而上分为大安组(Nd)、泰康组(Nt)和玄武岩层(卢N2),后者仅限农安小区的局部地段。
上述各组间及该系与上下层之间皆为角度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关系。
(一)大安组(Nd)该组在长岭小区发育较全,但分布范围较小,东部边界的中、南部界线在木头—长岭一带,查干泡地区局部缺失。
顶部灰白、灰绿、黄灰色泥岩、泥质粉砂岩、上、中部黑、深灰色泥质页岩,下部砂砾岩,组成顶部稍粗,上、中部细,下部粗的韵律层。
岩性横向比较稳定。
(二)泰康组(Nt)泰康组分布全区,为灰绿、黄绿色泥岩,砂质泥岩、砂岩、砂砾岩和砂岩。
下粗上细。
4. 第四系盆地内第四系分布广泛,出露齐全。
哺乳动物化石丰富,研究程度较高,是天山兴安岭区的第四系标准地区。
岩性上部为黑色腐殖土,黄土和松砂层;下部为灰褐色、黑色粘土层,底部为灰白、黄灰色砂层和砂砾层。
此外,盆地南部双辽和北部五大莲池一带有第四纪以至近代火山喷发玄武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