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态补奖”背景下牧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原生态补奖”背景下牧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2011年,国家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在全国8个主要草原牧区全面启动。

内蒙古自治区积极落实国家政策,根据草原生态现状和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科学制订了补奖标准、补奖区域、补奖类型的政策内容,在控制草原牲畜规模的基础上,力争达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肉、减畜不减收”的目标。

为此,本研究通过对锡林郭勒盟牧区人力资源开发进行研究,探索在现行政策施行背景下锡林郭勒盟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以合理配置牧区人力资本为根本,以提高牧民收入为目标提出政策建议。

本文将通过统计年鉴数据及调研数据,分析了在生态补奖的背景下锡林郭勒盟牧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政策对牧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

本文通过调研数据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首先,锡林郭勒盟牧区劳动力向城镇第二、三产业转移趋势明显,且转移劳动力人力资本素质高于畜牧业劳动力人力资本素质;其次,锡林郭勒盟牧区人力资源开发在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四个层面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最后,牧区牧民收入由畜牧业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非畜牧业收入三大部分组成。

畜牧业收入受畜牧业劳动力的数量影响较大,非畜牧业收入受兼业劳动力人力资本质量影响较大。

因此,在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的大背景下,锡林郭勒盟牧区人力资源开发需要从制度、经济发展、牧民自身方面入手,打通制约锡林郭勒盟牧区人力资源开发瓶颈,通过对锡林郭勒盟牧区人力资源合理开发,达到“减畜不减收”的政策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