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人类同情的最美的诗
复活这本书读后感600字八篇
复活这本书读后感600字八篇复活读后感500字作文篇一《复活》是歌颂人类同情的最美的诗--最真实的诗,书中体现了卑劣与德性,一切都以不宽不猛的态度、镇静的智慧与博爱的怜悯去观察。
——法国著名评论家罗曼罗兰《复活》这本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贵族青年聂赫留道夫“骗取”了故母的养母卡秋莎·玛斯洛娃的爱意,导致她被迫成为了妓女。
当她被诬告谋财害命时,正好聂赫留道夫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卡秋莎后深深感到自我毫无人性,于是他为了弥补自我以前的过错,便为她奔走伸冤,并向她求婚。
之后伸冤失败后,卡秋莎被流放,而聂赫留道夫也下定决心要陪她一齐去受苦。
他的一举一动卡秋莎都看在眼里,她不但仅原谅了他,并且还重新爱上了他。
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声和地位,卡秋莎最终没有与他成亲。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应当抱有像卡秋莎那样的宽容之心和聂赫留道夫的能自我反省的心态。
每个人都会有自私的心态,哪怕是看到垃圾却不捡起来,这也是自私的表现。
可是,没有关系,只要你能像聂赫留道夫一样知错能改,努力弥补自我犯下的过错,就会让比尔原谅你。
但如果你一错再错,屡教不改呢?那比尔不但不会谅解你,并且还会认为你目中无人,从此再也不想和你打交道。
另外,我们也要像卡秋莎一样先从比尔的角度研究,这样才会让别人喜欢上你。
知错能改和宽容也是一种生活技能。
复活读后感500字篇2当我第一次看到“复活”这个书名时,我心里就产生了疑问:谁,怎样就复活了?然而当我把这本沉甸甸的大书从书架上拿下来时,我知道了答案就在这一片片的白纸黑字里,只有用心去读,才能体会到作者叫它“复活”的用意。
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早年与家中的女仆卡秋莎产生了爱情。
当他做了几年的军官回来后,原本善良的他变成了一头野兽,他玷污了卡秋莎。
后来,聂赫留朵夫作为陪审员,目睹了审理马斯洛娃(卡秋莎)毒死人命案的经过。
他悔改了,拯救了卡秋莎。
想想聂赫留朵夫,再想想我们自身。
他在一个不甚明朗的环境中复活,找回自身,而我们在一个十分光明的环境中就应该做得更好。
同情劳动人民的古诗
同情劳动人民的古诗1.《登高》–杜甫
少陵野老将归去,
以山名依北阙前。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2.《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登高壮观歌》–王之涣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4.《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5.《赤壁赋》–曹操
世人谓我恶,
我独笑之。
世人谓我鄙,
我独不同。
世人皆醉饱,
我独醒存。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7.《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诗句有
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诗句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兵马行》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潼关怀古》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己亥岁二首》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红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陇西行》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塞下曲》。
同情穷人的诗句
同情穷人的诗句
以下是符合要求的诗句:
1.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出自唐代·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描绘了杜甫对穷
人妻离子散的同情。
2. “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
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
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
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出自唐代·杜甫《空囊》,描绘了
杜甫自身生活贫寒却仍心系百姓。
3.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出自唐代·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描绘了杜甫对穷苦百姓的同情。
4. “马上相逢揖马鞭,客中相见客中怜。
欲邀击筑悲歌饮,正值倾家无酒钱。
”出自唐代·李白《醉后赠从甥高镇》,描绘了李白对穷苦百姓的同情。
5.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出自唐代·白居易《卖炭翁》,描绘
了白居易对穷苦百姓的同情。
表达对劳动人民疾苦深切同情的诗句
表达对劳动人民疾苦深切同情的诗句以下是 6 条符合要求的诗句及例子:
1. “汗水浸湿衣衫透,谁懂民工累与愁。
”
例子:你看那建筑工地上,民工们顶着烈日辛苦劳作,汗水不停地流,湿透了他们的衣衫,这其中的累与愁,有多少人能真正体会呢?他们不就像那默默前行的老牛,背负着生活的重担啊!
2. “田间农夫忙弯腰,心中苦涩有谁知。
”
例子:咱去那农田里瞧瞧,农夫们整日弯腰在地里劳作,他们心中那一抹苦涩,又有谁真正知晓呢?这就好比那在黑暗中摸索的人,渴望着一丝温暖的光。
3. “风餐露宿环卫工,可怜疲惫无人怜。
”
例子:走在路上,看到那些风餐露宿的环卫工,他们成天那么疲惫,却无人怜惜呀!这不就像那被遗忘在角落里的花朵,孤孤单单地绽放着。
4. “工厂工人累如牛,日夜操劳何所求。
”
例子:进入那工厂,工人们累得跟牛一样,不分日夜地操劳,他们到底在追求什么呢?他们就像是那不停转动的齿轮,为了整个机器的运转而付出。
5. “矿工井下暗无天,艰辛困苦压心间。
”
例子:想想那些在井下的矿工们,身处暗无天日的地方,那艰辛困苦都压在他们心间啊!简直就如同那在暴风雨中挣扎的小船,随时可能被淹没。
6. “搬运工人汗如雨,沉重担子压脊梁。
”
例子:看到那些搬运工人,汗水跟下雨似的,那沉重的担子压在他们的脊梁上,这是多么让人心酸啊!这不就像那背负着重壳的蜗牛,艰难地前行着。
我的观点结论:劳动人民真的太不容易了,他们的疾苦应该被更多人看到和关怀,我们要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帮助。
表达同情劳动人民的诗句
表达同情劳动人民的诗句摘要:一、前言二、同情劳动人民的诗句背景三、具体诗句分析1.“采采芣苢,采之予予。
”2.“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3.“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4.“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5.“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四、结论正文:一、前言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许多诗人以劳动人民的生活为题材,通过诗句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爱。
这些诗句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也为我们揭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境遇。
本文将分析几首表达同情劳动人民的诗句,以展示古代诗人的悯农情怀。
二、同情劳动人民的诗句背景在封建社会,劳动人民地位低下,生活困苦。
许多文人墨客深感劳动人民的艰辛,将他们的生活境遇化作诗句,表达同情与关爱。
这些诗句反映了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也展示了古代诗人的悯农情怀。
三、具体诗句分析1.“采采芣苢,采之予予。
”出自《诗经·周南·芣苢》,描述了劳动妇女采摘野菜的辛勤场景,诗人对她们的艰辛生活表达了同情。
2.“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出自白居易的《观刈麦》,诗句描绘了农忙时节,农民们忙碌的身影,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
3.“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同样出自白居易的《观刈麦》,诗句具体描绘了炎炎夏日里农民在田间劳作的艰苦场景。
4.“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还是白居易的《观刈麦》中的诗句,表达了农民在炎热的夏天辛勤劳作,不知疲倦,只希望能充分利用夏日时光。
5.“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出自胡令能的《小儿垂钓》,描绘了一个蓬头垢面的孩子在草地上学习钓鱼的情景,展示了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四、结论通过以上诗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古代诗人们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爱。
这些诗句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也为我们揭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境遇。
表达对劳动人民同情的诗句
以下是一些表达对劳动人民同情的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悯农》十指不沾土,鳞鳞居大厦。
——郑燮《竹石》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蚕妇》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白居易《卖炭翁》农家望晴望雨,都为谷食攸关。
试看两鬓如雪,满眼生花。
——《诗经·小雅·甫田》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梅尧臣《陶者》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白居易《卖炭翁》更租近甸耕,力取麳与黍。
无况鸡豚新,久贫复旧里。
——杜甫《暇日小园散病,将种秋菜,督勒耕牛,兼书触目》相彼肺肝肉,推置刀锯中。
但知去所爱,安得全其躬。
——柳宗元《笼鹰词》卖胡麻,买胡麻。
新剥胡麻向首嘉。
轻明圆紧未离手,即放口腔温复炙。
——李昴英《浣溪沙·花朝即事》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出自屋漏粟,旋炊藜藿香。
——杜甫《岁暮》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采菱辛苦废犁鉏,血指流丹鬼质枯。
对镜不宜簪白发,煮书何以赠穷途。
——郑真《送吴景玉》采薪持斧起丁丁,松柏摧为涧草荆。
去日里中今如此,前人前去后人耕。
——白居易《杂兴三首》。
托尔斯泰的《复活》读后感优选篇
托尔斯泰的《复活》读后感优选篇托尔斯泰的《复活》读后感 1法国著名评论家罗曼·罗兰说过:《复活》是歌颂人类同情的最美的诗——最真实的诗,书中体现了卑劣与德性,一切都以不宽不猛的态度、镇静的智慧与博爱的怜悯去观察。
的确,《复活》是总结人生的作品,它把人心里肮脏的东西都拿出来了,人内心很复杂,好人和坏人、善与恶都很复杂。
但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人也会有心灵美好的一面,也会有怜悯之心,也会有同情之心。
在帮助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心灵又重新回到了“人之初性不善”的状态,从而使心灵的复活,变得更加的高尚,让自己生活的更自在。
《复活》是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以后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思想、宗教理论和美学探索的总结性做品。
它记叙的内容是男女主人公精神上的复活。
主人翁聂赫留朵夫公爵在地方法院当陪审员。
有一次,他在审理一起whore投毒害人案时,他认出了这个whore是多年前他姑妈家的养女马丝洛哇。
聂赫留朵夫曾经爱过她,后来又玷污了她。
马丝洛娃怀孕后被赶出家门,沦落为whore。
法庭判处马丝洛娃流放西伯利亚四年苦役。
聂赫留朵夫心中有愧,决定帮助她上诉。
为了替自己赎罪,聂赫留朵夫决定同马丝洛娃结婚,已使她免除徒刑,但马丝洛娃不同意。
聂赫留朵夫一方面把自己的土地以极低的租金租给农民,让后又把租金散发给农民。
之后,他来到彼得堡全力为马丝洛娃上诉,但没有成功,他同马丝洛娃一道流放西伯利亚。
马丝洛娃感到自己受到了公正的待遇,性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重新爱上了聂赫留朵夫。
同时一个名为西蒙的政治犯爱上了马丝洛娃,在爱情的感召下,马丝洛娃复活了原来纯洁、开朗的天性,实现了精神上的复活。
为了不拖累聂赫留朵夫,马丝洛娃决定与西蒙结婚。
聂赫留朵夫回忆几个月以来的遭遇以及所见所闻,他认识到自己没有办法解决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罪恶。
后来,他在《圣经》中找到了答案;人不但不可仇恨仇敌,而且要爱仇敌,由此他也完成了复活。
托尔斯泰的《复活》读后感 2最*,我读完了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大著作——《复活》。
《复活》读书笔记摘抄(精选多篇)
《复活》读书笔记摘抄(精选多篇)第一篇:复活读书笔记《复活》读后感法国著名评论家罗曼·罗兰说:“《复活》是歌颂人类同情的最美的诗--最真实的诗,书中体现了卑劣与德性,一切都以不宽不猛的态度、镇静的智慧与博爱的怜悯去观察。
”这部小说被誉为世界百部经典著作之一,它揭示了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做人良心的问题,讲述了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的复活,体现了一位伟人暮年心灵的稳健和悲天悯人的大气。
这部史诗般的经典著作,被誉为”19世纪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早在初中的时候,好朋友就向我极力推荐这本书,她那时候就读过多遍,总是向我讲述书中的精彩情节。
但是我直到上大学之后才读完了这本久负盛名的《复活》。
我也终于明白了朋友当年的痴狂。
这本书带给人的不仅仅是震撼,更是让读者对于生活对于生命的本质有所反思。
相信每个读完《复活》的人都会经历一次属于自己的“复活”。
正如花草需要春天的甘霖才能长出新绿,人类需要博爱与同情才能继续不息、日进无疆。
抑或这就是使《复活》不朽的原因。
本书的作者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而《复活》是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中最晚的一部,被认为是其创作的”最高的一峰”。
《复活》是托尔斯泰的世界观转变以后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思想、宗教伦理和美学探索的总结性作品。
本书写的是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和女主人公玛丝洛娃的精神上的复活,主要是聂赫留朵夫精神上的复活。
小说中多次写到,在聂赫留朵夫身上,精神上的人性与兽性在较量。
聂赫留朵夫大学时期是一个纯洁、热诚、朝气勃勃,有美好追求的青年。
但是进入军队和上流社会后,他过起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
兽性的一面统治了他的灵魂,人性在慢慢消磨,然后封存了。
6首唐诗写尽民间疾苦,让人无限同情
6⾸唐诗写尽民间疾苦,让⼈⽆限同情历朝历代,都有很多反映当时社会风貌的题材。
在唐诗中,也有很多描述民间疾苦的诗歌,多抒发诗⼈对当今朝廷不顾百姓贫苦的谴责之意。
下⾯这6⾸诗,你知道⼏⾸?《卖炭翁》唐·⽩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中。
满⾯尘灰烟⽕⾊,两鬓苍苍⼗指⿊。
卖炭得钱何所营?⾝上⾐裳⼝中⾷。
可怜⾝上⾐正单,⼼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困⼈饥⽇已⾼,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使者⽩衫⼉。
⼿把⽂书⼝称敕,回车叱⽜牵向北。
⼀车炭,千余⽄,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丈绫,系向⽜头充炭直。
『创作背景』唐宪宗元和初年,宫市⼈民深受迫害,苦不堪⾔。
⽩居易常常深⼊民间,体察底层百姓⽣活之苦。
为了表达对这种民不聊⽣现象的痛恨,以卖⽊炭的⽼⼈为⼈物形象,讲述了他穷苦的⽣活状态。
以此揭露中唐时期的社会弊端,批判统治者的荒淫⽆道。
《对雪》唐·杜甫战哭多新⿁,愁吟独⽼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绿,炉存⽕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创作背景』公元756年冬天,杜甫陷居长安。
前不久,宰相房琯率领唐军迎战安禄⼭叛军,不幸战败,死伤好⼏万⼈。
最终,长安失陷,他本⼈在逃亡的路上被叛军抓住,⼜解回长安。
⼼情愤懑之际,遂写下这⾸诗。
《村居苦寒》唐·⽩居易⼋年⼗⼆⽉,五⽇雪纷纷。
⽵柏皆冻死,况彼⽆⾐民。
回观村闾间,⼗室⼋九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
唯烧蒿棘⽕,愁坐夜待晨。
乃知⼤寒岁,农者尤苦⾟。
顾我当此⽇,草堂深掩门。
褐裘覆絁被,坐卧有馀温。
幸免饥冻苦,⼜⽆垄亩勤。
念彼深可愧,⾃问是何⼈。
『创作背景』唐宪宗元和六年,⽩居易因母亲逝世回陕西⽼家居丧。
此时有藩镇割据,吐蕃⼊侵,农民的负担再次加重,⽣活极为贫苦。
诗⼈居丧在家,有吃有穿,⼜有被⼦盖,不曾挨饿,也不曾受过劳动之苦。
经此对⽐之后,便觉得⼗分惭愧,写下此诗发出“⾃问是何⼈”的感慨。
《咏怀⼆⾸》(其⼆)唐·李贺⽇⼣著书罢,惊霜落素丝。
关于同情人民的诗句
关于同情人民的诗句关于同情人民的诗句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吧,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诗句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同情人民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同情人民的诗句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其一李绅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其二李绅3、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织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女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悯农》其三李绅4、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悯农》——杨万里5、老天不悯农,遍地起黄风。
无云难下雨,百姓少收成。
6、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白居易《卖炭翁》7、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白居易《观刈麦》8、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中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水浒传》9、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江上渔者》范仲淹10、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11、遍身绫罗者,不是养蚕人。
——张俞12、苦恨年年押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贫女》秦韬玉13、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屈原1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15、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16、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父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禂,相许宁论两相值。
——《秋雨叹》杜甫17、知侬笠漏芒鞋破,须遣拖泥带水行。
——《竹枝歌》杨万里拓展资料:关于同情的句子精选1、真正的同情心,绝不是那用可怜心态布施的1元钱,绝不是那将身残人士当特别的帮助……一次真正的同情,也许能让一个骗子从此诚信起来,也许能让一个身残志不残的青年重创奇迹,又也许让一个颓废的身残者获得重生的希望……2、对于犯错误的人,我们可以同情,但在同时,也要帮助他(她)改正,或是在犯错以前提醒帮助,若有智慧地同情,才会赢得别人的称赞,不能以为只要是同情,就是好的,是非不分,助长歪风邪气。
战争与和平 歌颂人类同情的最美的诗歌
战争与和平歌颂人类同情的最美的诗歌和平滋长着战争,战争吞噬着和平
和平抚慰着战争,战争践踏着和平
和平包扎着战争,战争刺穿着和平
战争只在拥有伟大的和平
和平只在歼灭恐怖的战争
和平与战争交织,沐浴着血与火的洗礼
战争与和平交织,充斥着丧生与吞噬
和平彰显着正义,战争制造着阴谋
用和平的思想遏制战争,用和平的智慧压制战争
和平蕴含着永恒的爱,绽放祥瑞的光彩
战争洒落罪恶的目的,劫掠奴役和入侵
战争拥有和平的借口,战争拥有伪善的幌子
战争具有正义的谎言,战争具有蓄意的蒙骗
战争有着贪婪的欲望,战争有着强大的背景
和平生长在荆棘的世界,十分的虚弱
战争自食恶果,上演永远的.悲剧
战争就像是狂躁症,经过长期抑郁症后发动
和平与战争就像天使与魔鬼
和平充满著火热的阳光,熄灭炫丽的激情
和平滋养丰饶的时光,孕育芬芳的生命
和平收割文明的种子,抒发华丽的诗章
和平的天空,和平的大地
和平的梦想,和平的信念
展露智慧的力量,人类文明的光辉
制止阴谋、战争和一切恐怖的血腥
我们渴望和平,和平保卫着辉煌的世界
我们共创和平,和平盛开着美丽的笑脸
我们珍爱和平,和平耕耘着灿烂的明天
我们共享资源和平,和平缔造着期望的未来我们祈祷和平,我们祈祷世界和平
具有美好的家园,幸福的心愿。
形容慈悲之心的诗句
形容慈悲之心的诗句慈悲之心的定义慈悲之心是指一种对他人痛苦和困难产生同情,愿意以行动来减轻他人痛苦的心情和态度。
它体现了人类对他人的关怀和爱心,是一种美德和道德素质的体现。
慈悲之心的形容词可以用来形容这种心情和态度。
形容慈悲之心的诗句1.心如慈云洒世间,情似海水泛人间。
2.化愁为喜化苦为乐,慈悲之心照亮黑暗。
3.慈悲之心如阳光,温暖万物芳草生。
4.慈悲之心无处不在,心怀善念永不散。
5.慈悲之心宽容大度,润物无声爱无边。
6.慈悲之心如此深沉,感动世间爱无疆。
7.无私之心乃慈悲,用真爱温暖人心。
8.执着于美好慈悲心,爱意欣然润物生。
9.心中慈悲点点烛,照亮众生温情满。
10.慈悲之心化鸿蒙,千古流传令人敬。
慈悲之心的特点宽容和谅解慈悲之心的第一个特点是宽容和谅解。
慈悲之心的人在看待他人的错误和过失时,会给予宽容和理解,不会轻易责备或批评他人。
他们能够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理解他人的苦处和难处,并用自己的行动和言语表达宽容和谅解。
无私奉献慈悲之心的第二个特点是无私奉献。
慈悲之心的人乐于帮助他人,愿意为他人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资源。
他们不求回报,只希望能够减轻他人的痛苦和困难,让他人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他们将自己的利益置于他人之上,把他人的利益放在首位。
平等对待慈悲之心的第三个特点是平等对待。
慈悲之心的人不会因为他人的出身、地位或财富而对其产生偏见或歧视。
他们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应该受到平等和公正的对待。
他们尊重他人的选择和权利,并愿意与他人平等相处。
学会原谅慈悲之心的第四个特点是学会原谅。
慈悲之心的人能够宽恕他人的过错,不埋怨或计较他人的过失。
他们明白宽恕是一种解脱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能够带来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他们能够放下过去的恩怨和矛盾,与他人和解和友好相处。
如何培养慈悲之心培养内心的善念培养慈悲之心的第一个方法是培养内心的善念。
我们可以多关注他人的困难和痛苦,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用自己的行动和言语来帮助他人。
古诗词中同情百姓疾苦的名句
古诗词中同情百姓疾苦的名句1. 我国古诗文中,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佳句观刈麦时为盩厔县尉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这首诗是元和二年(807)作者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时写的,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
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
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
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
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
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
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宫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
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
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
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
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
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复活(节选)
玛丝洛娃作为俄国下层群众的典型代表,她已经丧失了生命,失 去了灵魂,对决心赎罪、帮助她觉醒的聂赫留朵夫充满了怀疑与 不信任,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充满的是厌恶。
分析手法,概括形象
思考3:作者塑造玛丝洛娃这一人物用意何在?
分析特色,学以致用
思考1:分析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
①生动的细节描写。
②独特的讽刺手法。
③突出的心理描写。
分析特色,学以致用
心理描写的方法
(1)独白法。
(2)细节法。
(3)烘托法。
分析特色,学以致用
思考1:分析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
①生动的细节描写。
②独特的讽刺手法。
③突出的心理描写。
假如这次考试你考得不好,老师马上要宣布 成绩,请用200字以内的语言描述你此时的心 理活动,要求形象真切。
列夫·托尔斯泰
法国著名评论家 罗曼·罗兰曾说: “《复活》是歌颂人类同情的最美的 诗--最真实的诗,书中体现了卑劣与 德性,一切都以不宽不猛的态度、镇 静的智慧与博爱的怜悯去观察。”
相关情节介绍 ①卡秋莎·玛丝洛娃的身世。 ②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年轻时的情感经历。 ③玛丝洛娃生孩子的遭遇。 ④玛丝洛娃“毒死”商人的经过。 ⑤玛丝洛娃被错判的经过。 ⑥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认出玛丝洛娃的心理变化过程。
分析手法,概括形象
思考5:作者塑造聂赫留朵夫这一人物用意何在?
他是一个“忏悔贵族”形象,是一个理想的贵族知识分子。他能 幡然悔悟,能认识到自己的罪恶,并毅然打算赎罪,并且产生了 不带有任何私心的想法——唤醒玛丝洛娃的精神!达到了人性的 复活、道德的复活、精神的复活,完成了从“兽性的人”到“精 神的人”的本质飞跃。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在于,在他身上,体 现了托尔斯泰宣扬的解决社会矛盾的思想——“托尔斯泰主义”, 即悔罪赎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 我完善”。
《复活》读后感300字
《复活》读后感300字《复活》是歌颂人类同情的最美的诗,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3篇“《复活》读后感300字”,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复活》读后感300字一《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的晚年代表作,通过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描绘出了沙皇俄国社会:草菅人命的法庭和关押无辜百姓的监狱;破烂不堪的贫民窟和豪华奢侈的都市......聂赫留朵夫曾爱上玛丝洛娃并使她误入歧途,关进监狱。
后来,聂赫留朵夫开始灵魂之复活,随玛丝洛娃一起流放西伯利亚,帮助囚犯,同情穷苦人民。
玛丝洛娃原谅了他同时也获得了新生。
读过后,我不大理解。
慢慢的,才有所感悟:精神为肉体的支柱,人这辈子没有人性的复活便等于白活。
而精神复活的人,没有劳累,没有盲目,看透世间万物,为追求而奋斗。
在《复活》中,聂赫留朵夫因环境的腐朽与黑暗,使他坠到了堕落的边缘。
假设我们在那个年代,无疑也要复活新生。
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对啊,复活新生怎么可能如此简单。
我却认为复活新生就好像是:一颗冷静的脑子,不能鲁莽行事;一双勤劳的手,筑造梦想阶梯;一个执着的心,携你勇敢向前。
《复活》读后感300字二读完了《复活》这一本书,作者在书中揭露了当时法庭、监狱和政府机关的黑暗,揭露了官吏的昏庸残暴和法律的反动。
在严肃的法庭上,一群执法者各有各的心思,随随便便地将一个受害少女玛丝洛娃判刑。
在主人公上诉的过程中,又进一步暴露了沙皇政府机构从上到下都没有好人:国务大臣是个贪婪成性的吸血鬼,柜密官是镇压波兰人起义的刽子手,掌管犯人的将军极端残忍,副省长以鞭打犯人为乐,而狱吏也以折磨犯人为能事。
这是一个怎样的群体,一个怎样的统治阶级?小说在激烈地揭露和批判俄国社会的同时,也成功地塑造了两个丰满而复杂的人物形象――涅赫留朵夫公爵和妓女玛丝洛娃。
涅赫留朵夫是一个“忏悔”贵族的典型。
小说通过这个人物在思考和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展示人物思想的发展,来刻画人物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颂人类同情的最美的诗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一代
文豪,我认《复活》是可以看做他一生创
作的总结。
每个人都有两面,如果他看起来不好,那是他的善良没有打开。
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当年是一个生性善良,具有抱复的人,在军营,也就是旧势力的代名词中,变的
堕落,而又无情。
对爱自己的人,他并不
觉得自己的伤害是多么狠,直到看见法庭
上那个落魄的姑娘,他才意识到自己造成
了怎样的惨剧。
他毁了一个人。
也正是这
强烈的震荡市他突然觉得自己的生活是毫
无意义的,生命的复活也就开始了。
一个纯真美好,曾经对生活和生命充
满了美好期盼的青年人。
在混混沌沌的上
流社会中堕落于花天酒地。
一个美丽纯洁
的姑娘,在长达八年的妓女生活中堕落。
直到看见法庭上那个落魄的姑娘,他才意
识到自己造成了怎样的惨剧。
他们似乎是
可以就这样生活下去的,他们也许可以满
足生活中自己那种种简单的快乐。
在一次
次探访监狱的过程中,他见证了太多的不
公平。
当他把自己的土地廉价分给了农民
的时候,他收获的是农民怀疑的眼神,贵
族们疑惑的言语;当他决定与玛斯洛娃结婚
以洗清自己罪恶的时候,他的得到的是亲
友们鄙夷的眼神,众人以为不可理喻的回应。
他面对这一切困惑了,所有他的精神
世界里认为正确的事务无一例外的遭到了
鄙薄。
然而贵族社会所推崇的却只是花天
酒地与吃喝嫖赌。
一百多个年轻力壮的青
年人只因为把身份证弄错了就被关押到臭
虫漫天,疾病四溢的牢房中。
但涅赫留朵
夫在茫然中也看到了希望,玛斯洛娃的改变。
让他足以抛弃官场的地位与金钱的诱惑,他的精神复活了。
玛斯洛娃也改变了,她为了不连累涅赫留朵夫,接受了政治犯
西蒙林的求爱。
爱过,懊悔过,反思过,
最终,他决定,他复活,他重生,他在纷
杂的社会中找到了他道德的衡量准则。
也许涅赫留朵夫追求的不仅仅是玛斯
洛娃,在这条寻求重生,精神复活的道路上,他见到了,他做了,他去积极的改变了。
那夜,涅赫留朵夫花了一整夜读福音书,那曾经是他看不懂的教训。
经历了这
一切,他这次突然看懂了圣经的教训,并
且发现在其中有他必须的、重要的、且是
喜悦的东西。
去追寻,也许受用的不知是
追寻最终得到的。
还有这一路上看到的。
他是时代的牺牲品,是代表而又是特例。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洗刷
了自己,复活了自己。
在他这种改变中最
重要的,我觉的就是那种震撼。
人生需要
震撼!主人公在法庭上看到了过去自己迫
害的女友,看到曾经的好人,在自己的毁
害下,变得凄苦,麻木,憔悴而又可怜,
他怕被认出来,但其实她早已知道,看到
自己的所作所为,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定
会有一种罪恶感产生。
在他麻木的心中,
这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他并不是一个地道
的坏人,仅仅是没发现他的位置。
这股力
量让他明白自己应该为那女人做些什么。
这部小说也是暗示真托尔斯泰的经历,他本来也是一个贵族人士,也是过着蹂躏
奴隶的生活,但他后来慢慢思考,发现这
样自己并不快乐,最后他放弃一切,解放
奴隶,寻求真正的快乐。
他这样的行为却
被别人认为他疯了,甚至是家里人也觉得
他疯了。
这部小说断断续续写了十年,起初,
他根据法官科尼讲述的一个案件,打算写
一部关于道德心理的教诲小说,题为《科
尼的故事》。
后来数易其稿,不断改变构思,最后完成了《复活》这部具有广泛的
政治性与社会性、深刻的暴露性与批判性
的长篇小说。
它无情地揭露了沙皇俄国的
法庭和整个国家机器、专制制度的反动本质;揭露了管办教会的欺骗性与虚伪性;
揭露了土地私有制的罪恶;揭露了新兴资
本主义所造成的灾难。
正如列宁所指出的:“托尔斯泰的批判所以有这样强烈的感情,这样的热情,这样有说服力,这样的新鲜、诚恳并有这样‘追根究底’要找出群重灾
难的真实原因的大无畏精神,是因为他的
批判真正表现了千百万年农民的观点的转变,这些农民刚刚摆脱农奴制度获得了自由,就发现这种自由不过意味着破产、饿
死和城市‘底层’的流浪生活等等新灾难
罢了。
”《复活》之所以具有深刻的批判
力量,其原因就在于此。
但是作者企图以
宗教道德来拯救世界,宣扬“托尔斯泰主
义”,即“不以暴力抗恶”、“道德上的
自我修养”和“爱的宗教”,这是《复活》这部小说中的糟粕,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