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新人教版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精选5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精选5篇)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篇1】教学目标:1.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初步掌握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2.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让学生学会在计算公式中求各个量的方法。
3.让学生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1.让学生学习在计算公式中求各个量的方法。
2.让学生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教具准备:配套教与学的平台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解方程8x ÷ 2 =28 7(x+3)÷ 2 =282(x +17 )=40 6(5+x)÷ 2 =362.任意选择一题进行检验。
3.复习以前学过的公式:C=2(a+b)C=4a S=ab S=ah÷2 S=(a+b)h÷2 ……4.揭示课题:列方程解应用题(1)[说明:复习部分安排解方程,一方面帮助学生巩固方程的合理解法;另一方面也对方程的检验格式稍作复习,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同时,适当地帮助学生整理与复习计算公式,这样导入新课比较自然,也有助于展开后续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用一根长为2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多少厘米?(1)学生尝试。
(抽生板演)(2)分析、交流先设这个长方形的宽是x厘米,再找等量关系来列方程。
(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就是一个等量关系。
)(3)板书:解:设这个长方形的宽是x厘米。
2(8 +x )=288+x =14x =6答:这个长方形的宽是6厘米。
(4)比较算术与方程的解法。
(建议学生,选择方程的方法。
)(5)检验。
2.补充例题:一块三角形土地的面积是900平方米,高36米,它的底边长多少米?问:(1)这道题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什么?(2)能不能直接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算出高。
(3)可以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列方程,未知数高怎样表示?学生练习并交流。
3.小结:根据计算公式列方程解应用题。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8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8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8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的】1、认识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2、能看图列出加、减混合算式。
3、培养学生观察、比拟和抽象概括才能,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
4、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5、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记住第一次的运算结果。
【教具准备】例题图,口算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播放丑小鸭动画片断,你看过这个故事吗?丑小鸭讲的是它在小时候因为长的丑处处被人欺负,后来经过自己顽强的努力终于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那你知道美丽的白天鹅生活在哪里吗?今天我们请来了白天鹅为大家做向导带大家去做客吧。
二、合作探究1、教学天鹅例题1。
看:湖里有几只天鹅?演示:又飞来3只。
如今呢?谁能说出完好图意。
[演示:又飞走2只。
说出正确图意,然后老师演示完好图意。
湖里有4只,飞来3只,又飞来2只,如今有几只天鹅?谁能把图意完好的说一遍?你知道怎样列式吗?求先飞来3只,怎么办?]一共有几只天鹅?怎样列式?(4+3)又飞走2只又该怎么办?问:飞走几只天鹅?怎样列式来表示飞走的2只?[学生答复后老师在“4+3”的后面写“-2”。
]师:这个算式们以前学的连加、连减有哪些不同呢?这个算式里有加法也有减法,是加和减混合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式题(板书:加减混合)这样的算式读做:4加3再减2。
(学生齐读算式一遍。
) [加减混合式题怎样计算呢?你知道吗?]根据图意想一想,先算什么?你怎么知道先算4+3接着什么?用哪个数减去2?谁能说说4+3-2的意义?演示课件,鼓励学生把这道题计算过程说一说。
[这道题是加在前面,减在后面,就先算4加3得7,然后再算7减2得5。
]2、教学天鹅例题2。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5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5篇数学是知识的工具,亦是其它知识工具的泉源。
所有研究顺序和度量的科学均和数学有关。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笔者特地准备了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和半点。
2、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会认读整进、半时。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认识整点与半点的特点。
教学准备: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先出一个谜语,让学生猜一猜。
2、出示各种漂亮的钟,激发学生认识钟表的__。
3、拿出实物让学生辨整点与半点时钟分别是如何敲的?二、说一说。
1、说说课本当中,小明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结合小组讨论。
2、小朋友的一天又是怎样度过的呢?三、认一认。
具体地说说小明几点在干什么?三、比一比。
引导学生讨论,发现半时和整时的区别,这是本节课的难点,讨论完后请小组长代表发言,最后教师作出总结。
四、结合实践。
1、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是怎么安排时间的。
2、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五、练一练。
1、第1、2题都是巩固钟表的认识。
2、小调查是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说一说,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作为一次家T作业,第二天来进行组织交流。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思想及其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按照确定好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学习用具,几何图形。
教学方法:情境活动参与教学。
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1、让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
组织讨论:说一说是怎样整理的,2、让学生看一看教科书的图。
说一说这两个小朋友怎样整理的。
3、小结: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是一样的,在不同标准下呈现多样性。
二、练一练。
1、分一分,说一说。
(1)怎么分?说标准。
可以按年龄分类,按性别分类。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7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7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P52——P53例4例5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2.认识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中各种不同数量的求法,会应用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难点: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谈话:同学们,这有一些物品的价格信息,请你来做售货员,算一算要花多少钱?(出示教材P52 例4)(二)探索发现1教学例4(1)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2)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少钱?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
[师:说一说,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问题?总结:两道题都是讲的买商品的价钱问题,题中篮球每个80元鱼每千克10元,这样的每一件商品的价钱是单价(板书:单价),买3个买4千克这样买的件数是数量(板书:数量),求一共用的钱是总价(板书:总价)。
]师:找一找,数学书的单价是多少?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单价。
师:说一说第(1)题中篮球的单价数量总价各是多少,怎样求总价?(2)题呢? [从上两题中你能发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吗?生概括并板书想一想如果知道总价数量怎样求单价呢?生汇报如果知道总价和单价又该怎样求数量呢?生汇报总结:我们在识记这一组数量关系时,只要记住“单价×数量=总价”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就能想出“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2教学例5出示例题,独立解答(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米?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5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5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5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用计算器计算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使用计算器进展计算。
2.会用邻近的整千、整百、整十数进展估算,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3.能利用计算器探究计算规律。
过程与方法:在利用计算器探究的过程中,敢于提出疑问,愿意对数学问题进展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感知数学是有用的。
教学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利用临近的整千、整百、整十数估算的才能。
2.培养学生利用计算器进展探究的才能。
教学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常规积累运用加减、乘除关系,用计算器验算392-279=123364×72=45682689÷45=34837+2689=3416独立操作交流方法答案既复习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又对加减乘除关系进展运用。
一、开放引入〔一〕监控选择题1.理解题意2.计算器的演示过程展示补充图示的算图,让学生学会看图示。
小结:灵敏使用计算器独立考虑讨论交流针对学生上学期使用计算器遇到的问题进展回忆、反思,进一步明确算图的意义和计算器的灵敏运用。
二、核心推进〔一〕用计算器计算4____+5237+2705你是怎样想的?怎样才能又快又对?先估再算〔二〕乘除法计算尝试用计算器计算小结:先估后算独立操作过程中发现方法尝试练习交流反响在经历学生的自主学习后,由学生的资,发现总结方法。
尝试用刚刚的方法自主学习乘除法混合运算。
三、灵敏运用〔一〕使用计算器计算找规律书p7T2小结规律〔二〕找规律〔1〕5×7=55×7=555×7=5555×7=〔2〕9876543×9+1987654×9+298765×9+39876×9+4根据上面的发现,直接写答案。
55555×7=555555×7=5555555×7=987×9+598×9+69×9+7小结:观察发现规律独立记录本记录考虑发现交流反响独立练习同桌讨论、交流生独立练习让学生通过已有计算器操作经历,操作中掌握方法,并不断观察,从操作到自主写出答案,发现规律。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精选5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质数、合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什么叫因数?2、自然数分几类? ( 奇数和偶数)教师: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来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
【新课讲授】1、学习质数、合数的概念。
(1)写出1 ~20各数的因数。
(学生动手完成)点四位学生上黑板写,教师注意指导。
(2)根据写出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3)教学质数和合数概念。
针对表格提问:什么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两个因数一定是什么数?教师: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如果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板书)2、教学质数和合数的判断。
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7 22 29 35 37 87 93 96教师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质数:17 29 37合数:22 35 87 93 963、出示课本第14页例题1。
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
(1)提问: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张100 以内的质数表?(2)汇报:①根据质数的概念逐个判断。
②用筛选法排除。
③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篇2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0页的例2。
例2是探究3的倍数特征,教材仍然采用百数表,让学生先圈数,再观察、思考。
(二)核心能力在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进一步积累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的思维活动经验。
(三)学习目标1.借助百数表,经历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1~6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教案【精彩9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1~6教案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教案【精彩9篇】人教版小学数学1~6教案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教案篇一《加、减法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教学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过程:1.导入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数学知识。
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加、减运算。
看黑板:814+1142=?1956-814=哪位同学回答一下?前面这位同学,你来回答。
谢谢,请坐。
这位同学的答案是:1956和1142。
同学们说这个答案对吗?对,这位同学回答的很正确。
看来同学们以前学习的都很扎实,值得表扬。
那同学们知道它们的意义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的了解一下:加、减法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2.新授同学们看大屏幕:小明今天放假了,想去姥姥家玩。
由于姥姥家比较远,他需要做火车去,所以他今天就登上了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到拉萨的火车。
大家看这列火车,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
我们先来看第(1)个问题:那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为了方便,老师为大家画图表示一下。
同学们谁思考出答案了?请举手。
最后面那位同学说一下。
谢谢,请坐。
他说用:814+1142=1956(km),同学们说这样做对吗?看来大家都同意这位同学的答案。
大家都很聪明,答案是对的。
那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式子:814+1142=1956。
这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了一个数,这样的运算,我们就把它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我们再来看第下面两个问题:(2)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西宁到格尔木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3)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格尔木到拉萨长1142km,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谁来答一下?右边那位穿白衣服的同学。
小学数学教案(优秀10篇)
小学数学教案(优秀10篇)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2.能正确地用“四舍五人法”求近似数.3.使学生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取近似值对结果的精确程度的影响.教学难点: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教学方法:探究交流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课型:1课时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出示情境图,电子秤上显示的数据和售货员的话,提出疑问怎么会不一样?引出“四舍五入法”2、引出近似数,复习整数求近似数。
(二)探究交流1、出示情境图,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
提出0.984的近似数是多少?小组讨论后指名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现场操作展示在多媒体PPT中,插入函数能在播放时在方框里输入学生汇报结果,能及时将学生的想法展现在课件上)2根据汇报结果,分别具体探讨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整数后的近似数。
并说一说操作的过程。
3、强调取近似数的要求不同表示方法4、小组探讨1与1.0的精确度5、引导通过线段图理解保留一位小数是1.0,小数末尾的0,应当保留,不能去掉。
6、总结:刚才是利用什么方法求0.984的近似数?独立完成想一想后在小组中交流,找不同说原因。
(三)巩固练习1、选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1)保留()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
①一位②两位③三位(2)如果要求保留三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位。
①分②百分③千分2、求下面小数的近似数(1)保留两位小数0.256 12.006 1.0987(2)精确到十分位3.72 0.58 9.0548(选两组,整组4人一起在电脑前讨论后,将本组答案用电脑操作展现在课件上放映呈现给大家)3、按要求填出表中的近似数4、拓展题四、全课总结1、数学课将结束了,你有哪些收获?在哪方面还需努力?2、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课本73页的知识,打开课本,认真看一看课本,找出书中你认为需要掌握的知识用笔做个记号,然后大声地朗读出来。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教学内容:角的大小、角的计量单位,用量角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课文第37-38页的内容,“做一做”)教学目标: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并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4、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5、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具准备:量角器、尺或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下列三种椅子问学生:你喜欢坐哪种椅子,为什么?学生回答后作如下小结:根据刚才同学们的交流,看来椅子_背的角度不同,它的作用也不同,像第2种椅子就是专门给登月的宇航员设计的,要造这样的椅子就要知道_背的角度,你有办法知道它的角度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角的度量)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1)师:量角用什么工具?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
注意这里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
根据回答作出下列板书: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
(如果学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教师可提下列问题启发:根据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数,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多少份的?)2、建立1°角的观念。
(1)让学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对的角用细丝游戏棒(在一种塑料扫帚上剪下的)在课桌上摆一摆大约有多大。
(2)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同学们刚才摆出的这个角就是1°角。
人教版小学数学优秀教案5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优秀教案5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经历了解税收的意义、解决有关税收实际问题的过程。
2、了解税收的有关知识,会解答有关税收的实际问题。
3、体会税收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依法纳税的意识。
重点难点:会解答有关税收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学生课前去进行各种税种的调查,初步了解它们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昨天我去“大清花”饺子馆吃了一餐饺子,味道可真不错!一共用了168元,收银员找钱时还主动给了我一张发票,你能评价一下这种做法吗对,这个餐厅知法、守法,开发票对谁有好处开发票减少了餐厅的利润,但却增加了国家的税收,看来越来越多的人具有了纳税意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纳税的知识。
板书:纳税二、了解纳税及其作用1、你知道哪些纳税的知识2、那今天这节课你还想学习哪些纳税方面的知识(什么是纳税为什么要纳税怎样纳税……)3、要想更多更准确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或途径来学习呢(看书、查资料、上网、去税务局或向税务局的亲戚朋友了解这方面的知识……)4、让学生自由说一说纳税就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纳税是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只要人人都有纳税意识,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5、说得很好,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已经了解了什么是纳税,为什么纳税,可作为小学生,光了解这些还不够,还应争当小纳税人,学会怎样纳税!教师介绍上网查询内容,纳税有哪几个步骤在这几个步骤中,哪个与数学密切相关要运用到哪部分数学知识(百分数、百分数的计算)究竟怎样运用这部分知识呢谁知道如何纳税怎样计算税款(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税率。
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板书公式:各种收入×税率=应纳税额应纳税额简单的说就是指什么(应交的税款)各种收入呢是一定的吗税率是一定的吗你了解哪些税率(不同的税率)那我选这个3%的来还!为什么不行(根据税种选择税率来还。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大全5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大全5篇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大全篇1一、巩固旧知进行铺垫1、口算练习(出示口算题卡)10+2= 4+10= 13-3= 12-10= 6+10= 10+5= 15-5= 17-10=[请一两个学生说一下你是怎样算的一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一个十和几个一中去掉几个一剩多少]2、数的组成的练习。
6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8个一和5个十合起来是多少46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28里面有几个一,几个十[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巩固达到对新知识进行铺垫的目的]二、创设情境1.利用进行动画演示:小明要过生日,请了好多同学,妈妈带小明到商场去买酸奶。
(显示妈妈领着小明到商场的情景。
)售货员阿姨先拿给妈妈30瓶(显示30瓶酸奶在左边),又拿给小明2瓶(显示2瓶酸奶在右边),问: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请学生观察要买的酸奶,怎样放的,引导学生看到成排放置,每排10瓶,放了三排,还放了两瓶]2.解决30+2。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师板演用小棒代替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板书:30+2=32说说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求30和2合起来用加法,依据百以内数的组成: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32]3.还可以怎样列式解决2+30。
教师板书:2+30=独立思考后写在练习本上,发表意见,进行全班交流。
巩固练习30+3= 6+20= 70+8= 9+40=4.解决32-2。
教师问:现在我们知道妈妈给小明买了32瓶酸奶,仔细看图发生了什么事(小明拿走2瓶),还剩多少瓶请列出算式,学生口答,教师板书:32-2=30。
你能告诉大家是怎样计算的吗指出:为什么要进行减法计算,再依据减法的含义,从32里去掉2,计算32-2的结果,可以依据数的组成知识,32里面有3个十和2个一,去掉2个一还剩3个十,就是30;还可以这样想: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3个十和2个一加在一起就是32,从32中减去2个一,就剩下3个十即30。
巩固练习63-3= 57-7= 48-8= 29-9=[请多个学生说说怎样算的,新知的强化。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15篇
学习内容:课本第97页例1及“做一做”,第99页练习十九第1、2、3题。
学习目标:1.我会用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把小数化成分数。
2.我能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大家回忆一下,说说小数的意义是什么?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1.自学例1,小组合作交流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这两个结果有什么关系: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应注意什么问题?①我的想法:②完成课本97页“自己试一试”三个填空题。
3.小组代表展示、汇报4.总结升华5.我能行:“做一做”把下列小数化成分数。
0.4= 0.05= 0.37=0.45= 0.013=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正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棱长的含义;2、掌握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体会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3、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教学重点: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正方体与长方体的比较。
课前准备:教法学法实践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昨天,我们学习了长方体。
请大家回顾一下:长方体有哪些特征?2、口答:说出每个图形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设疑:第4个图形的长、宽、高相等,说明:这样的物体叫作正方体。
大家想不想研究它?这节课我们要研究它的有关知识。
(揭示课题:正方体的认识)二、概括特征1、以小组为单位发学具。
2、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手中的正方体。
建议:用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来研究。
3、自主探究。
让学生结合手中的实物进行探究,再让他们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4、汇报交流(1)让生结合实物说说面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验证的?从中明确: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2)让学生说说棱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验证的?从中明确: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都相等。
(3)让生说说有几个顶点?你是怎么验证的?5、提问:谁能完整地说一说正方体有什么样的特征?多指名几个同学说特征。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10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10篇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算理,驾驭笔算方法,能正确用竖式计算。
2.学生经验探究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过程,体会计算的多样性。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练习,培育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重点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阅历理解算理,驾驭算法,正确计算。
三、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四、教学具打算投影、视频、答题纸、小棒。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好!今日我们要起先新一单元的学习了,我们要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接着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老师板书课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展示图片1:11页主题图ppt主题图,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生:二(1)班35人,二(2)班32人,二(3)班37人,二(4)班34人,每个班由两名老师带队。
师:同学们发觉这么多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每个班与老师一共多少人。
如:二(1)班和老师一共有多少人?……两个班一共多少人。
如:二(1)班和二(2)班一共多少人等。
……师:那我们就先来解决“二1班学生和他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1出示图片2(1)看图片,二(1)班和老师一共有多少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生:35+2,师板书出示图片3(2)结合口算,感悟加法的算理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你能口算出得数吗?预设1:口算:5+2=7 30+7=37追问:为什么用个位上的5加2?结合摆小棒,探究加法竖式的写法及用竖式笔算的方法和算理。
师:怎样笔算呢?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试一试。
学生用摆小棒,师巡察。
组织学生沟通摆小棒计算“35+2”的方法和过程,老师出示小棒图。
学生有35人,先摆3捆零5根小棒;带队老师有2人,接着摆2根小棒。
把5根小棒与2根小棒合起来是7根,一共是3捆零7根小棒,也就是35加2等于37.老师引导学生依据摆小棒的过程写出加法竖式,并计算。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精选5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
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弄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理解计数单位。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一、演示百羊圈,引入新问题,激发数数兴趣1、师:蓝蓝的天,绿色的大草地,小朋友玩得多高兴啊! 看,山坡上下来一群羊,有几只? 又来了一群,几只?这两群羊共几只?20是几个十? 学生观察回答上述问题。
2、又下来一大群羊,成八小群。
师,羊真多啊!有多少只?我们来估计一下,现在草地上有多少只羊。
大家交流,说一说自己估计的结果。
3、师,我们的估计对吗?可以数。
你会数吗? 今天学习数100以内各数。
(揭示课题)二、操作、交流,学习数100以内各数1、实物数数。
(1)师:老师让你们没人带了100根小棒,快速地数一下,是不是100根。
(2)学生自由数汇报,你是怎么数的?(有多种数法,可以指名进行实际操作。
)2、讨论。
(1)师:刚才,有的小朋友是这样数的:每数10根捆成一捆。
谁愿意用小棒再来演示,让全班都能看清楚? 能不能试着用刚才同学们提出的办法来数一下有多少根。
提示:每数10根捆成一捆。
一定要用皮筋捆好。
(2)师:一根一根地数,10个一是几?那十根十根地数,10个十是几?3、引导学生一十一十地数到一百。
(1)师:数100以内的数,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从一数到一百,也可以十个十个地数,数了10个十就是一百如果让你十个十个地数,你能从10数到100吗?100-10呢?学生数10捆小棒:一十、二十、三十??九十、一百。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左和右,体会左、右的相对性.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2.不断在实践活动中充分体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3.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办事效率.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上下楼规则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教学难点体会左和右的相对性.教学设计一、初步认识左和右.(一)活动一:认识汉字.1.教师:老师早知道你们没上学的时候就认识好多的字,对不对?出示汉字:左右2.教师:谁认识?都谁认识左和右?把手举得高高的3.教师:你们真棒!那么多同学都认识!你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那只手呢?你用右手做什么?(二)活动二:通过左和右介绍自己1.教师提问:谁能把你的手举得高高的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哪是你的左手,哪是你的右手?你的左手和右手可以帮你做什么?2.教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的身上还有没有这样成对的好朋友,想不想向同学们介绍介绍?(眼、耳、脚……)(三)活动三:找朋友游戏.1.教师:我们的身上有那么多的'好朋友,下面咱们就来找一找这些好朋友,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
2.教师说明游戏规则我一说左手,你立刻把左手举起来,一说左腿立刻指左腿,说哪指哪,看谁反应最快,指得最准确.3.放“找朋友”的音乐,慢到快,由有规律到无规律:右手、左手、左腿、右腿、右肩、左手(空)摸左耳,右手(空)摸左耳……(四)活动四:找位置.教师过渡语:爱吃水果吧?桌面上每个袋子里都装了一些水果,轻轻倒出来.1.看见什么了?2.请像我这样摆上三种水果.(苹果、桔子、梨)教师提问:最左边是什么?最右边是什么?3.拿出香蕉,把香蕉和苹果挨着,放在苹果的右边.再拿出西瓜,西瓜和梨挨着,你们说放在哪儿?桔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4.盖住三个水果贴在右边,告诉学生从右数梨是第四个,能猜猜白纸后面藏着几个水果?为什么?现在一共有几种水果?(五)活动五:找同学家.教师过渡语:左和右的用处太大了,你们看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1.出示图片:找朋友教师:小龙到好伙伴小明家去玩.只知小明家在左边,到底是几号呢?他犯难了,你们能不能帮帮他?二、进一步认识左和右,使学生明白左和右是相对的(一)活动一:讨论.1.指定学生和老师一起玩.2.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右边正好反着,到底谁做错了?3.把你们的右手举起来,判断一下我们俩谁做得对?4.怎么办?教师:由于老师与你们站的方向是相对的,所以咱们的右手刚好相反.(玩拍手游戏.)(二)活动二:帮一帮.1.出示图片:上学路口教师:小明上一年级了,他想我都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要自己去上学,于是,妈妈欣然同意了,妈妈把上学的路线告诉了小明,到了路口,可把小明难住了,你们能帮帮他吗?2.找人来指一指.像小明这样站好指右边.(三)活动三:上下楼梯.1.出示图片:少年宫1.教师提问:这些小朋友是靠右边走的吗?2.展开讨论.3.学生体验.五人模仿上楼,五人模仿下楼.想想靠哪边走.中途停.(1)老师提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2)老师提问:(亲自体验上下楼的同学)你们是靠右走的吗?那你的右边怎么一会儿在这边,一会儿又在那边呢?4.除了在楼道里行走时我们要靠右行之外,还有干什么的时候我们也需要靠右?(四)活动四:找球游戏规则:找一个同学被蒙上眼睛,再找一个同学拿好奖品站在教室的某一个位置,游戏开始,全体同学开始告诉被蒙眼睛同学的行走路线,如果你们把行走路线告诉得特别清楚,他就能找到球,我就把球送给你们.三、小结你喜欢上这节课吗?为什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2教学目的1.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体会减法的含义并且能够应用。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精选5篇)教案一:《数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和朗读0-10的数字。
2. 能够将数字和相应的数量和物品联系起来。
3. 能够用数字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和数量。
二、教学重点:1. 认读数字0-10。
2. 数字与数量和物品的联系。
三、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0-10)。
2. 带有图案的物品卡片。
四、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教师拿出数字卡片并出示数字0,学生看到后一起大声朗读。
教师再出示数字1,2,3...直到10,学生跟读。
2. 数字认读:教师将数字卡片打乱顺序,逐一出示给学生认读。
3. 数量对应:教师拿出一张带有图案的物品卡片,学生观察图案后,说出相应的数量并用数字卡片表示出来。
教师可以多次练习,逐渐增加难度。
4. 数字与物品联系: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相应数量的物品卡片出来展示给全班同学。
5. 讨论和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数字与物品数量的联系,并总结归纳规律。
五、巩固练习: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册上的课后作业,并相互交流讨论。
六、拓展活动: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记录数字和相应的物品数量,如家庭成员的人数、水果的个数等等。
教案二:《简单加法和减法运算》一、教学目标:1.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1. 加法和减法的概念理解。
2. 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三、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0-10)。
2. 加法和减法的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教师出示一些物品,并问学生一共有多少个。
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
2. 加法运算:教师出示一个加法的算式,例如2+3=,学生思考后说出结果。
可以依次增加难度或通过游戏形式进行练习。
3. 减法运算:教师出示一个减法的算式,例如5-2=,学生思考后说出结果。
可以同样增加难度或通过游戏形式进行练习。
4. 运用实际问题:教师提出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加法和减法解决。
人教版小学数学优秀教案精选15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优秀教案精选15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优秀教案精选15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优秀教案1 教学目的:1、才能目的: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开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才能。
2、知识目的:学习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可以纯熟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3、情感目的: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亲密联络,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难点:学生可以纯熟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教学准备:教学参考书、教科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老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以下分数乘法运算题。
3/11×39/16×1221×5/14老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答复以下问题。
老师提问学生答复以下问题。
(整数乘以分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注意两种约分方式。
)二、讲授新课老师出示课本例题:一张长方形的纸条,第一次剪去它的1/2,第二次剪去剩余局部的1/2。
此时,剩下的局部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假如第三次再剪去剩余局部的1/2,那么剩下的局部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老师让学生考虑这个例题,并对学生进展提问。
1/2×1/2?分析^p 第一次剪去它的1/2,第二次再剪去剩下的1/2,那就是1/2的1/2。
也就是1/2×1/2老师让学生从图中看出是1/4,让学生从1/2×1/2=1/4中考虑,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规那么,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讨论。
老师提问学生说说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那么。
并对学生的'说法给以鼓励。
老师和全班学生共同总结出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那么:分数乘以分数,分子乘以分子作为分子,分母乘以分母作为分母。
验证法那么:让学生折纸验证3/4×1/4?,并让学生分析^p 为什么?课堂讨论:让学生可以根据课本7页中的插图,说一说,红色局部占斜线局部的几分之几?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初步理解求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三、稳固练习做课本8页试一试,1/4×2/3;3/5×2/9;7/8×5/14让学生运用分数乘以分数的法那么来进展计算。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5篇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5篇教案是指教师为进行教学活动而编写的详细计划和指导材料。
教案通常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学评价等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篇1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广泛的探究时空中,在明主平等、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应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自主预习、质疑问难、释疑解惑、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知道等式和方程、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辨析,学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步建立分类的思想,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1、借助天平明白等式的含义,并在分类的基础上充分感受、认识什么是方程。
2、会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
4、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
重点:理解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难点:方程的意义抽象的过程。
课前谈话:渗透平衡和等量(谈体验)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出示天平,(见过天平吗?在那里见过?有什么作用啊?)根据天平的状态列出不同的式子,(不平衡让学生想办法得出让天平两边平衡)。
二、探究新知:1、对不同的式子进行分类(不要有任何要求)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
2、小组汇报分类的想法。
小组之间在倾听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本组的想法。
让小组的代表说说自己组是怎样分类的?为什么这样分类?3、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分类进行小结:像这样的用等号连接左右两边的叫做等式。
像这样的这一类叫方程。
板书课题。
(在学生分类的基础上)4、小组探究“什么是方程?”(先观察式子,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5、小组汇报各组的想法。
在各组倾听的'基础上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
6、教师在学生小组汇报的基础上进行小结: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7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7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7篇)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
从这个意义上,数学定义属于形式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
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篇1】第1课时:秒的认识教学目标: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口算卡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
教学步骤:一、情境导入(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
(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认识时间单位“秒”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
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
)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案新人教版【篇一:2015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第1单元小数乘法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教学内容】:教材p2~3例1、例2及练习一第1、2、3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过程与方法: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识的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学会转化。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算理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方法: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谈话: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运动呢?(生回答自己喜欢的运动??)2.导入:是啊,多参加户外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
老师也经常参加户外运动,放风筝就是我的最爱。
下课咱们一起去放风筝好吗?3.提问:但放风筝之前要先去买风筝,所以咱们就先去买几只风筝吧!(展示教材第2页例l情境图)从图中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图中小明他们想买3个3.5元的风筝需要多少钱?你会列式吗?4.探索:观察这一道算式,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生观察后回答:这道算式的因数有小数。
5.揭题:以前我们学习的乘法都是整数乘整数,今天的算式中却出现了小数,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小数乘整数。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互动新授】1.初步探究竖式计算的方法。
(1)引导学生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走到学生中,了解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学生可能想出下面几种不同的方法:方法1:连加。
展示:3.5+3.5+3.5=10.5(元)师: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出示(边说边演示):13.5元10.5元强调:我们可以把3.5元转化成35角,用35角乘3得105角,再把105角转化成10.5元。
注意在列竖式时因数的末尾要对齐。
2.自主探究,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看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还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2)学生汇报演示。
可能有两种方法:加法和乘法。
根据学生的汇报,展示这两种方法。
(3)比较:(见板书设计)引导: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生:用乘法比较简便。
(4)追问:仔细观察乘法算式,谁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把乘数转化成整数的?质疑:既然把所得积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那这个积就应该是一个两位小数,为什么现在只有一位呢?生: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积末尾的0可以直接去掉。
(5)注意:同学们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想到了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计算。
那么,谁能和大家说说小数乘整数应该怎样计算,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呢?指导学生归纳出:计算小数乘整数的乘法,要先把小数看作整数来乘,乘完以后,看因数扩大了多少倍,再把乘出的积缩小相同的倍数。
当积的末尾有“o”时,应先点上小数点,再把“0”去掉。
师:(出示教材第2页情境图)我们通过解决买风筝的问题,认识并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我们看图中还有几种不同的风筝,如果买3个其他形状的,需要多少钱呢?能不能很快地算出来?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顺利地买完了风筝,那就让我们就一起把风筝放飞吧!【巩固拓展】1.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1题想一想: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2.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2题同桌之间相互谈谈是怎样点小数点的。
3.指名板演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3题4.不用计算,你能直接说出下面算式的结果吗?【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表想法)【作业】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1、2、3题。
【板书设计】小数乘整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各的简便运算。
+ 0.723.60最后的0可以去掉【教学(后记)反思】:第1单元小数乘法第2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3、4、5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熟练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与算法。
2.会运用小数乘整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乘整数的练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体现数学知识的运用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教学重点:巩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小数乘整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设置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练习;练习体验,小组交流讨论。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学生自己回忆,个别提问,其他同学补充,师生共同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乘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导入:同学们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算法,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巩固 3练习小数乘整数。
(板书课题)【基础练习】1.口算练习。
⑴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⑵教师出示算式卡片,指名口算。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说一说。
3.笔算练习。
教师指名板演,学生独立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拓展提高】1.大家在逛商店遇见特卖会时是不是都有点心动?小刚也遇见了特卖会,那你帮他算算他至少要带多少钱才够?某商店牛奶搞特卖活动,每盒牛奶1.4元,买四赠一。
小刚要买20盒牛奶,至少要带多少钱?分析:“买四赠一”的意思就是买5盒牛奶付4盒的钱数,求买20盒需要多少钱,就是求实际应付的钱数。
方法一:先求出20盒里有多少个(4+1)盒,再求出买4盒多少钱,最后求出一共需多少钱。
方法二:先求出20盒中一共有多少盒是需付钱的,再求出买20盒一共需多少钱。
2.运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巧计算。
思路导引小结:两个数相乘时,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那么积也会随着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
43.出示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4题。
组织学生先独立填一填,再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小组同学共同探索归纳出因数与积之间的规律。
4.出示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5题。
指名学生朗读题目。
教师强调:在计算过程中,先观察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再核对计算的结果中小数部分的小数位数。
【课堂小结】通过练习课的巩固,同学们对小数乘整数是否有更深的了解?【作业】:1.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3题。
2.用竖式计算。
【板书设计】练习课“买四赠一”两个数相乘时,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那么积也会随着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
第1单元小数乘法第3课时小数乘小数【教学内容】:教材p5~6例3、例4及练习二第1、9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笔算,并且会运用该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小组讨论中探究、发现、感悟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提高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在理解小数乘法和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地进行笔算。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比较。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复习引入】1.口算。
5【篇二:2014年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备课教案】2014年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下面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进一步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数学实践活动等。
本册的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 =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进一步认识钟表,了解钟表内一大格表示的时间意义。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册重点:1、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表内乘法。
本册难点:1、进位加、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乘法的含义。
课时安排:一、长度单位(3课时)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4课时)1、两位数加两位数????????????????????4课时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3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我长高了????????????????????????1课时三、角的初步认识(3课时)四、表内乘法(一)(14课时)1、乘法的初步认识 ???????????????????3课时2、2~6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2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 6的乘法口诀??????????????????????3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五、观察物体(4课时)六、表内乘法(二)(14课时)7的乘法口诀??????????????????????5课时 8的乘法口诀??????????????????????3课时 9的乘法口诀??????????????????????4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看一看摆一摆?????????????????????1课时七、认识时间??????????????????????3课时八、数学广角??????????????????????2课时九、总复习???????????????????????4课时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学习内容: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2、认识线段。
学习目标:(一)基础知识: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使用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