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组织内部审计工作的最佳方式

合集下载

寻找组织内部审计工作的最佳方式

寻找组织内部审计工作的最佳方式

外部 的制度 或 机 制来 协 调公 司 与所 缓 解信 息 不 对称 、完善 公 司 治理 结 构 、
有利益相 关者 之间的利 益关 系 , 以保 降低企业风险、 重新介入内部控制等方 证 公 司 决 策 的 科 学 性 , 而 最 终 维 护 面 。内部 审计也 从 管理 导 向型 转 变为 风 从


内部审计 与公 司治理 : 分析 现状
部 审计 进 行 了重 新 定 义 , 为 “ 认 内部 审
定 和 实施 , 既要 考 虑 该 制 度 本 身 , 要 还 考虑 其他 相 关 制 度 的安 排 ( 括正 式 制 包 度和 非 正 式 的制 度 ) 同 时 为了 确保 制 。
作 为 新 制 度 经 济 学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计是一种独立 、客观的确认和咨询 活 的 企 业 契 约 理 论 认 为 ,公 司 就 是 一 组 动 ,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 契 约 关 系 的 结 合 体 , 是 由 于 这 种 契 正 它通 过 系统 的 、 范 的 方 法 , 价 并 改 规 评
部审计更强调关注公 司治理框架 中的风险发现与风险管理 , 这种能动式、 前置式的治理特 性在客观 上对 内部审计 的组 织结构提 出了要求。
文章通过分析风险导 向型 内部审计与公 司治理的现 状, 概括 内部审计组织结构常见的制度安排 , 以寻找组织内部 审计工作的最佳 方式。 【 关键词 】内部 审计 ; 公 司治理 ; 组织结构
公司各 方面 的利益。公 司治理 机制 , 险 导 向型 。
对内部审计制度的制约和影响 , 以及该
制度 的 实施 机 制。
风险导 向型 内部 审计 的基本 目的
是 帮 助组 织 完 成 其 目标 ,为 此 要 披 露 相 关 的风 险 , 提 出相 应 的改 进 建 议 。 并 为 了 达 到 这 一 制 度 的 目标 ,需 要 提 供

开题报告范例

开题报告范例

论文题目:我国慈善组织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内容(不少于3000字):一、选题的意义近些年来,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我国慈善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关注。

而作为慈善事业的核心载体和主体力量,慈善组织的成长近些年也得到了很多心系公益事业的团体和个人的助力,但与此同时却发生了很多慈善丑闻,并呈上升趋势,令一些慈善组织如红十字会一度产生公众信任危机。

从“胡曼莉”事件致慈善失灵,“郭美美”事件致诚信危机,河南宋庆龄基金会“善款放贷,捐款付息”引发质疑,到“百名艺术家捐款流向不知所终”,“香港援建四川学校刚建即被拆”等一系列事件,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和透明度引发公众质疑。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慈善组织信息不透明所致,公众无法追踪善款流向及监督慈善组织管理,致使公众对慈善组织信任下降;另一方面是因为慈善组织审计监督不到位,我国慈善组织内部审计发展滞后,内部审计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直接影响了慈善组织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如何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和透明度以及改善慈善组织运营和名誉现状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对我国慈善组织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就具有了很大的发展需求和现实意义。

通过相关数据和案例分析,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找出我国慈善组织内部审计的不足之处,并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慈善组织内部审计改进和完善的对策和方法,有利于促进内部审计体系的完善,有利于促进慈善组织的稳健和高效发展,有利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的和谐发展。

二、文献综述近些年,慈善组织的发展得到众多关注,对慈善组织的研究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的研究现状多集中在慈善组织的内部控制和审计治理机构的研究以及对非营利组织这个大领域的研究论证,但对慈善组织内部审计的研究关注较少,却又存在着现实需求。

1.慈善组织内部控制研究张芷茗(2008)等对慈善组织内部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关于我国慈善组织内部控制的一些结论:(1)领导层不重视;(2)财务人员素质低下,会计机构和会计基础工作不健全;(3)货币资金的收付授权审批制度不严;(4)慈善机构的费用控制不严;(5)慈善组织单位的人员对单位内部控制普遍认识不够等。

浅谈如何寻找审计线索

浅谈如何寻找审计线索

浅谈如何寻找审计线索作者: 岳伟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处理数据,在大量数据中分析和寻找与审计目标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即审计线索。

然后根据有价值的线索,进一步揭示与查处重大问题。

因此,审计人员应不断研究审计方法,注意发现审计线索。

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审计工作实践,谈谈在审计工作中,如何利用一些掌握的数据和资源,发现更多的审计线索。

一、积累数据在相关单位审计中发现线索。

作为审计一线的业务人员,每年都要参加多个审计项目,接触多个被审计单位,这是积累审计线索的好机会。

有些事项从一个单位看可能不一定是问题,或许看不出问题,但要延伸到另一个单位很可能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只要你在审计中发现疑点别放过,做好取证和记录,等到延伸审计有关单位或以后正式审计有关单位时,再次利用这些审计线索,就可能发现一些问题。

如,审计人员在对A单位进行审计时,发现其曾支付给B 单位房租15万元。

单从A单位这笔业务看没有什么可疑之处,由于B单位在外地,没有时间当时就延伸审计。

审计人员没有轻易放过这笔业务,将交款收据号码、收款日期、收款人、收款单位等做了详细记载,作为审计工作资料保存下来。

后来,审计人员又有幸参加了对B单位审计,经查阅以前保留的没有延伸核查的有关资料,就着重检查了这15万元房租收入资金是否入账。

经过审查,在B 单位账上没有发现这笔资金。

于是,我们找到有关人员进行询问。

一开始,B单位人员怎么也不承认有这笔收入款。

这时,审计人员将有关的凭据和记录拿了出来,在事实面前,B单位人员交出了对外出租房屋600余万元的活期存折,B单位私设“小金库”的严重违纪问题就这样被查出来了。

二、从审计上下级往来账中发现审计线索。

目前,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国性的大集团公司在各地有很多独立核算的所属单位。

在对这些全国性的大集团公司进行审计时,如果仅审计集团或主管部门本身的账,有些问题不易发现。

但要把所属单位特别是上下级之间往来账相互进行核对,上下连动,也会取得较好的审计结果。

内审的方法和技巧

内审的方法和技巧

内审的方法和技巧
内审是指对组织内部的相关活动、制度、程序以及管理流程等进行评估和审查,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内审方法和技巧:
1. 制定内审计划:明确内审的范围、目标和时间表,制定一个详细的内审计划,确保各项内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 收集资料:收集与内审对象相关的文件、记录、数据等资料,对其进行梳理和整理,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内审对象的情况。

3. 进行现场观察:通过亲自到现场观察,了解实际操作和流程,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4. 进行访谈:与被审计对象进行面对面的访谈,提出问题并听取其意见,了解其对内部运作的理解和看法。

5. 进行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潜在的异常和趋势,帮助发现问题。

6. 与相关方沟通:与各个相关方进行沟通,包括内部员工、管理层、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反馈,了解他们对内部运作的看法。

7. 引入外部专家:如有需要,可以请外部专家进行独立的内审评估,他们能够提供客观的意见和建议。

8. 使用内审工具:使用一些专业的内审工具和技术,如流程图、问题分类表、问题追踪表等,有助于系统地发现问题和分析原因。

9. 保持专业态度:内审人员应当保持中立和客观的态度,遵守职业道德和内审准则,确保内审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10. 提出改进建议:在完成内审工作后,根据发现的问题和风险,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有助于组织优化管理和提升绩效。

内部审计指南最新版

内部审计指南最新版

内部审计指南最新版内部审计是一个组织内部独立开展的评估和改进活动。

通过审计组织的运营、风险管理和控制过程,内部审计可以帮助组织达到其目标,提供价值和改进建议。

本指南旨在提供内部审计的最佳实践和准则,以帮助组织有效管理和执行内部审计活动。

1. 内部审计概述内部审计是一个独立的、客观的评估过程,旨在评估组织的运营、风险管理和控制过程的有效性。

通过对组织的各个方面进行审查和评估,内部审计可以帮助组织识别潜在的问题和改进机会。

2. 内部审计步骤内部审计包括以下步骤:2.1 规划和准备在进行内部审计活动之前,应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明确审计目标、范围和时间表。

同时,还需要准备必要的审计工具和资源,以支持审计的顺利进行。

2.2 数据收集和分析内部审计需要收集和分析组织的相关数据和信息。

这可以通过文件审查、采访关键人员和观察业务过程等方式进行。

通过深入了解组织的运营和控制情况,可以评估其有效性和潜在的风险。

2.3 问题识别和评估在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上,内部审计要识别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改进机会。

这些问题可能涉及运营流程、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

通过对问题进行评估,可以确定其重要性和紧急性,并为改进提供依据。

2.4 报告编写和沟通内部审计的最终目的是向组织提供审计结果和建议。

在编写审计报告时,应明确问题描述、建议改进措施和实施计划。

同时,还需要与相关部门和管理层进行沟通,以确保审计结果得到适当的关注和行动。

3. 内部审计的价值内部审计可以为组织带来以下价值:- 提供独立的评估和改进建议;- 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和效果;- 降低组织面临的风险;- 保护组织的财务和资产安全。

4. 内部审计的准则内部审计应遵循以下准则:- 独立性:内部审计应独立于受审计对象,不受干扰和影响;- 客观性:内部审计应客观、公正地评估和报告审计结果;- 保密性:内部审计人员应遵守保密要求,确保审计信息不泄露;- 协作性:内部审计人员应与组织的其他部门和人员合作,促进问题解决和改进。

内部审计工作中审计询问的技巧浅析

内部审计工作中审计询问的技巧浅析

内部审计工作中审计询问的技巧浅析[内容摘要]: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掌握很多的工作方法与手段,对查找审计证据,发现审计问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审计询问是收集审计证据发现案件线索的重要途径之一,但面对审计询问,很多审计人员发憷,不太愿意与当事人或者相关人员谈话了解,有时担心问了也不说实话,有时担心对方抵触,不太愿意正式询问,很容易错过有效的审计证据,影响审计结论。

笔者认为,在实操上只要询问方法得当,设计巧妙,询问工作其实并不困难,而且能对审计准确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内部审计人员,笔者做过不同的项目,审计过很多的企业,在实践中,对审计询问工作有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内部审计询问技巧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倡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审计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审计工作,需要运用很多的方法获取有效地审计证据,询问就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審计方法。

审计询问是指审计人员向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有关方面调查了解某些事项的方法,一般采取面对面,一问一答的形式,这种审计方法贯穿于审计全过程。

审计询问,有时是为了了解操作程序,搜集资料;有时是为了澄清问题、说明情况;很多时候是审计人员,发现了可疑、异常情况、经营效率低下或者管理环节不协调、违规问题等,进一步取证,证实案件线索的手段。

这里着重对发现问题进一步取证的询问进行分析研究。

一、审计询问工作常见的一些问题(一)未注意审计询问的时机有些审计人员发现问题,不论问题大小、时间地点,随口就向有关人员询问。

有时会造成被审计单位人员不胜其烦,有时对于性质严重的问题会让责任人有所防范。

(二)未研究、设计审计询问的问题方法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有些人员提问的问题过于笼统,有些问题虽然直接,但对方笼统回答,审计人员对下一步应该采取什么应对措施难以把握。

有时没有设计询问环节和方法,责任人不承认相关问题,审计人员也无计可施。

八种内部审计方法

八种内部审计方法

八种内部审计方法内部审计是指在组织内部对经济利益问题进行独立评价和鉴定的一种管理活动。

内部审计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独立、客观的评价,帮助组织达到经济效益、风险控制、合规性和内部控制目标。

下面将介绍八种内部审计方法。

1.工作底稿审计法:内部审计人员根据事前制定的审计程序、档案和证据,通过实地考察和记录来审计组织的活动。

这种方法对于了解组织内部各个环节的运作情况非常有用。

2.抽样审计法: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对组织内部的人员、活动、过程和文件等进行抽样,从而推断整个组织的状况。

这种方法可以在比较短时间内对组织的整体情况有一个相对准确的了解。

3.风险管理审计法:通过评估组织内部的风险,确定潜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这种方法对于提升组织的风险意识和控制能力非常重要。

4.统计分析审计法: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组织内部的数据,发现问题和趋势,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和解释。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帮助组织做出准确的决策。

5.问题解决审计法:通过对组织内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这种方法对于改进组织的运作和提高效率非常有帮助。

7.环境审计法:通过评估组织的环境风险和环境绩效,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这种方法对于提高组织的环境保护能力和社会声誉非常重要。

8.合规审计法:通过评估组织的合规性,发现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并提出相应的合规措施和建议。

这种方法对于确保组织的合法性和诚信度非常重要。

总之,内部审计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组织的具体情况,结合审计目标和需求进行。

不同的方法可以相互补充和综合运用,以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内部审计的的方法

内部审计的的方法

内部审计的的方法
内部审计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文献审查:审查与审计对象相关的文件和资料,包括合同、报告、政策、流程等,以了解组织的运营情况,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2. 访谈:与组织内的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包括管理层、员工和利益相关方,以了解他们的职责、行为和观点,并获取必要的信息和解释。

3. 观察:直接观察组织的运作和流程,以判断是否符合规定和最佳实践,是否存在潜在的问题。

4. 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以评估组织的绩效和风险情况。

数据可以来自内部系统、财务报表、采购记录等。

5. 抽样:对组织的一部分进行抽样,以代表整个组织,并进行审计。

抽样可以减少审计工作的复杂性和成本。

6. 测试和确认:通过进行控制测试、数据核实等,以确认组织是否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并评估风险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7. 比较和对比:将组织的运行情况与行业标准、最佳实践或其他组织进行比较,以发现差距和改进的空间。

8. 风险评估: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潜在影响和概率,
以便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控制措施。

9. 缺陷管理:对发现的问题和缺陷进行记录、追踪和跟踪,确保及时解决并持续改进。

10. 报告和沟通:将审计结果以适当的方式和格式进行报告,
并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和讨论,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和改进的落实。

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性检查和评估机制,通过对组织内部运作的监督和评估,发现并纠正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

然而,随着企业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内部审计工作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探讨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对策。

一、深度问题:1. 缺乏独立性:一些企业在内部审计组织中存在控制性的干预,导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受到威胁。

内部审计应该与其他部门保持独立,以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解决对策: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确保其人员和资源独立于其他部门,避免干预和压力的影响,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2. 缺乏专业素质:一些内部审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环境。

这限制了他们对风险的准确评估和问题的发现。

解决对策: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通过持续学习和与外部专业人士的交流,跟进最新的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方法。

3. 缺乏有效的沟通:内部审计工作通常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层级的合作,而缺乏有效的沟通可能导致信息不畅通和协调不力。

解决对策:建立健全的沟通机制和流程,确保内部审计与各部门的有效沟通和信息共享。

定期召开会议和报告,建立沟通渠道,加强信息交流和协作。

二、广度问题:1. 监督范围不全面:某些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只关注财务方面,而忽视了其他重要的风险领域,如运营管理、合规和信息技术等。

解决对策:扩大内部审计的监督范围,涵盖全面的风险领域。

确保审计工作对整个组织的运营和管理进行综合评估,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2. 缺乏风险管理的全局视野:一些企业的审计工作注重当前风险和问题的解决,忽视了长远的战略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解决对策:内部审计应该具备全局视野,与高层管理层密切合作,参与战略规划和风险管理的制定。

通过深入了解组织的战略目标和挑战,提供战略性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3. 缺乏持续改进的机制:有些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只注重一时的风险发现和问题解决,缺乏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内部审计的五大流程和工作方法

内部审计的五大流程和工作方法

内部审计的五大流程和工作方法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对财务、运营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独立的、客观的评估和监督的一种管理工作。

它不仅能发现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还能改进组织的内部控制系统和运营流程,提高整体效益。

内部审计的五大流程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计划和准备、调查和评估、结果报告、监督和跟踪、评审与总结。

一、计划和准备二、调查和评估内部审计的调查和评估阶段是核心环节,也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这个阶段,内部审计员需要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和数据,评估组织的内部控制和运营状况,判断是否存在合规风险和效益问题。

内部审计员需要充分运用各种审计工具和方法,如文档审查、数据分析、风险评估和流程重构等,确保评估的客观和全面。

三、结果报告内部审计的结果报告是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果进行总结和沟通的阶段。

内部审计员需要将调查和评估的结果写成报告,向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提供反馈信息。

结果报告应该清晰、准确、全面地反映审计的发现和意见,包括问题的性质、严重程度和解决方案等。

内部审计员需要与组织的管理层或专业人员进行沟通和讨论,确保报告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四、监督和跟踪内部审计的监督和跟踪阶段是保障内部审计工作实施和结果执行的关键。

在这个阶段,内部审计员需要跟进问题的解决进展情况,确保组织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避免问题再次发生。

内部审计员还需要监督组织内部控制和运营的改进,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可持续性和连续性。

五、评审与总结内部审计的评审与总结阶段是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自我评价和总结的过程。

内部审计员需要对内部审计的每个环节进行回顾和反思,找出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

内部审计员还需要向组织的负责人和相关部门提出建议,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总之,内部审计的五大流程和工作方法是计划和准备、调查和评估、结果报告、监督和跟踪、评审与总结。

通过这些流程和工作方法,内部审计能够充分发挥其独立性和客观性的优势,提供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帮助组织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整体效益。

内审的方法和技巧

内审的方法和技巧

内审的方法和技巧内审(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进行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

内审通过使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评估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以下是内审的一些常用方法和技巧:风险基础审计法:内审人员首先会评估组织面临的各种风险,然后确定审计的优先次序,重点关注高风险领域。

这种方法有助于内审人员集中精力在可能对组织产生重大影响的问题上。

分析性复核法:内审人员通过分析和比较数据,发现异常或不一致之处,从而揭示潜在的问题。

这种方法需要对数据具有敏感性和洞察力,以便快速识别出异常情况。

抽样审计法:由于内审资源有限,内审人员通常无法对所有交易和记录进行详细检查。

因此,他们会采用抽样审计法,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样本进行检查,以推断总体的特征。

询问法:内审人员通过与组织内部的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观点、看法和经验,从而获取有关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信息。

这种方法需要内审人员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访谈能力。

观察法:内审人员通过亲自观察组织的运营过程和环境,了解实际情况并发现潜在的问题。

这种方法需要内审人员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流程图法:内审人员可以绘制流程图来展示组织的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措施,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评估其有效性。

这种方法有助于内审人员发现流程中的漏洞和不足之处。

穿行测试法:内审人员会选取一笔或若干笔具有代表性的交易或事项,从头到尾检查其处理过程,以确认内部控制措施是否得到执行并产生预期效果。

这种方法有助于内审人员评估内部控制的可靠性。

除了以上方法和技巧外,内审人员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以便更好地执行内审工作。

同时,他们还需要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避免受到任何外部压力或干扰。

内部十种审计方法

内部十种审计方法

内部十种审计方法内部审计是指组织机构内部利用自身资源和人员进行的一种监督、检查和评估工作的过程。

它旨在通过评估和改进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治理流程,提供有关组织机构运作情况的独立意见和建议。

以下是十种常见的内部审计方法:1.风险评估审计:对组织机构的风险管理过程进行审计,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

通过确定和评估风险,确保组织对潜在风险有所了解,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管理。

2.控制环境审计:对组织机构内部控制环境进行审计,包括管理层的承诺、道德价值观和行为标准。

通过评估控制环境的有效性,有效地产生和维护良好的内部控制。

3.流程审计:对组织机构的业务流程进行审计,以确保其有效和高效。

通过审查组织机构的业务流程,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机会,并提供建议以优化流程。

4.资金审计:对组织机构的资金使用进行审计,包括预算编制、资金流动和报销过程。

通过审计资金使用,确保资金使用符合法规和组织机构的政策,并提供合理的报告。

5.信息系统审计:对组织机构的信息系统进行审计,以确保其安全、完整性和可靠性。

通过审计信息系统,评估信息系统的风险状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并提供改进建议。

6.遵从性审计:对组织机构的遵守法规和内部政策进行审计。

通过审计组织机构的遵守性,确保组织机构遵守法规和内部政策,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纠正。

7.绩效审计:对组织机构的绩效进行审计,包括目标设定、绩效测量和绩效报告。

通过审计绩效,评估组织机构达成目标的能力,并提供改进绩效的建议。

8.品质管理审计:对组织机构的品质管理过程进行审计,包括品质策略、目标和流程。

通过审计品质管理,确保组织机构具有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并提供改进品质管理的建议。

9.供应商审计:对组织机构的供应商进行审计,包括评估供应商的合规性、能力和稳定性。

通过审计供应商,确保组织机构与合规、可靠的供应商合作,并提供改进供应链管理的建议。

10.项目审计:对组织机构的项目进行审计,包括项目计划、执行和监控。

审计调查方法和技巧

审计调查方法和技巧

审计调查方法和技巧审计调查是企业管理和监管部门对财务报表、账务记录以及相关信息的核查和评估的过程。

良好的审计调查方法和技巧是确保审计有效性和准确性的重要保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审计调查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审计工作。

一、文件检查法文件检查法是审计调查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检查企业的财务文件、账簿、合同等相关凭证和资料,以确定其准确性、合规性和完整性。

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查看和比对这些文件,发现可能存在的错误、欺诈和不合规行为。

在进行文件检查时,审计人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所检查的文件完整、清晰可读,不得有涂改和矛盾之处。

2. 对于核心文件,应该进行多重复核以确保其准确性。

3. 对于重要的财务文件,应该与外部第三方进行比对,确保其真实性。

4. 对于合同和协议等法律文件,审计人员还应关注合同的履行情况和合规性。

通过文件检查法,审计人员可以获取大量的真实、准确、全面的信息,为后续的审计工作提供基础。

二、观察法观察法是指审计人员通过观察企业的经营现场和经营活动,发现潜在的问题、风险和可疑行为。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审计人员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并发现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内控缺陷等。

在进行观察法时,审计人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充分准备,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流程有充分的了解,以便发现异常情况。

2. 参与到经营活动中,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操作规程和内部控制措施。

3. 留意观察到的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并与相关人员进行核实。

4. 注意保护企业的商业机密和敏感信息,不得泄露。

通过观察法,审计人员可以获取到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为后续的审计调查提供重要线索和证据。

三、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指选择一个具体的经济活动实体或者特定业务进行深入研究和调查。

通过对特定个案的审计调查,可以发现并解决一些常规方法难以发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

在进行个案研究时,审计人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个案进行研究。

新形势下强化内部审计工作的创新方法研究

新形势下强化内部审计工作的创新方法研究

新形势下强化内部审计工作的创新方法研究
在新形势下,强化内部审计工作的创新方法研究可以从提升技术应用、加强团队协作、优化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应加强技术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内部审计可以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
效率和准确性。

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大数据进行分析,以识别潜在的风险或异常情况。

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智能审计系统,实现对审计流程的自动化,并提供更准确的
审计结果和建议。

要加强团队协作。

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合作和协调,因此建立良好的团队合
作机制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团队会议,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在解决问题和制定
策略过程中,集思广益,发挥各个成员的专业优势。

还可以通过建立内部审计师培训计划,提升团队成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增强团队的整体实力。

需要优化风险管理。

在新形势下,公司面临的风险更加复杂和多变,内部审计的重点
需要从过去的合规审计向风险管理转变。

可以通过建立风险管理框架,明确内部审计的风
险评估和管理流程,及时识别和应对潜在的风险。

可以与其他部门合作,共同开展风险管
理工作,形成合力,提高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还应注重创新思维。

内部审计工作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和挑战。


以通过组织内部审计创新研讨会,分享和交流创新经验和方法,激发内部审计人员的创新
意识和能力。

可以通过外部合作,引入创新的审计理念和方法,借鉴其他行业的最佳实践,不断完善内部审计的工作方式和效果。

内部审计的流程和方法

内部审计的流程和方法

内部审计的流程和方法内部审计是组织自我监督和风险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对组织内部运营、流程、控制体系进行独立、客观、全面的评估,可以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推动组织改进和提升绩效。

内部审计的流程和方法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筹备阶段:内部审计工作开始前,需要进行筹备工作。

筹备阶段包括确定审计目标、范围、资源和时间,并编制审计计划。

此外,还需确定审计委员会、明确审计工作的职责与权限。

2.信息收集:审计师在开始工作以前需要进行信息收集,包括审查组织的文件、记录、政策、制度、流程等,了解组织运营的背景和全貌。

此外,还可与关键人员进行访谈、调查等,了解他们对组织的认识、看法和意见。

3.风险评估:在信息收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估。

通过对组织内部的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评价等方面进行评估,确定组织存在的风险,并判断其影响程度和优先级。

这有助于确定审计重点和方式。

4.计划审计程序: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具体的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包括测试性审计程序和控制性审计程序。

测试性审计程序主要是通过抽样、调查、核对等方式,验证组织的操作、流程、记录是否符合规定;控制性审计程序主要是对组织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和运行情况进行评估,找出弱点和改进的空间。

5.审计实施:审计实施是整个内部审计过程的核心环节。

审计师按照计划,执行审计程序,收集证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问题,并形成审计发现。

同时,审计师需要与被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了解情况,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6.编写审计报告:审计完成后,审计师应编写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应客观、准确地反映审计发现,提出合理的建议。

报告要清晰、简明,易于理解和操作。

此外,还应尽量量化和具体化审计发现和建议的影响。

7.审计跟踪:审计跟踪是在审计报告发布后进行的一项工作。

通过对组织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审计建议得到落实,达到预期效果。

同时,还可以为未来的审计工作提供参考。

关于内审的审计建议

关于内审的审计建议

关于内审的审计建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内审是一个组织内部的重要审计活动,旨在评估组织的内部控制体系和业务流程,以确保其运营和财务报告的合规性和可靠性。

对内审工作的审计建议可以帮助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更好地管理风险、提高效率和增强控制。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内审部门提高其审计效能和影响力。

审计建议一:建立有效的内审计划内审部门应该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年度内审计划。

内审计划应该覆盖组织的重要风险领域,确保内审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并保证对关键业务流程和控制进行全面审计。

内审计划应该与组织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相一致,确保内审工作对组织产生实际价值。

审计建议二:优化内部控制评估内审部门应该与管理层一起评估组织的内部控制体系,识别风险和潜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内审人员应该了解组织的业务流程、运作方式和内部控制要求,确保他们评估的控制措施是有效和合理的。

他们还应该关注不符合管理预期的结果和变化,并及时向管理层汇报。

审计建议三:提升内审人员的专业水平内审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审计技术、内部控制框架、风险管理和沟通能力等。

组织应该为内审人员提供定期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他们跟上业界最新发展和最佳实践。

内审人员还应该加强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审计建议四:加强与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的沟通内审部门应该与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保持密切沟通,及时汇报审计工作的进展和发现,提出合理建议和改进建议。

内审人员应该与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合作,推动改进方案的实施,确保内审工作对组织的管理和运营产生积极影响。

他们还应该与外部审计人员合作,确保内外审工作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审计建议五:持续改进内审工作内审部门应该不断改进内审工作的方法和过程,提高审计效能和质量。

他们可以借鉴其他组织的最佳实践和成功经验,积极采用新技术和工具,提高审计工作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水平。

内审人员还应该进行审计后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内审流程和方法,使内审工作更加专业和有效。

关于审计项目组内部讨论的说法

关于审计项目组内部讨论的说法

关于审计项目组内部讨论的说法审计项目组内部讨论是项目组成员之间就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问题、难题、进展和结果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一种方式。

在审计项目中,项目组成员通常是由审计师、助理审计师、资深审计员和专业领域的专家组成。

他们通过内部讨论来完善审计方案、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难题、提升项目执行效率和提供审计报告等方面的建议。

一、内部讨论的目的和意义在审计项目中,组内讨论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协调一致:通过内部讨论可以对审计项目的目标、任务和方法达成一致意见,并统一行动,确保审计工作的整体性和一致性。

2.交流经验:不同项目组成员具备不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通过内部讨论可以分享经验和知识,提升整个团队的专业水平。

3.解决问题:审计项目中难题和问题层出不穷,通过内部讨论可以集思广益,找到最佳解决方案,确保审计项目的顺利执行。

4.提升质量:内部讨论可以评估和提升审计项目的质量,减少疏漏和错误,提高审计报告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二、内部讨论的形式和组织方式内部讨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1.小组会议:定期召开小组会议,组内成员可以就项目的进展、问题和结果进行交流和讨论,提出建议和意见。

2.座谈会:座谈会可以邀请专业人士和领域专家参与,旨在解决项目中的难题和问题,提供意见和建议。

3.在线讨论:可以利用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在线平台进行组内成员的在线讨论,方便交流和沟通。

4.辅导指导:项目组内部可以进行辅导和指导,通过一对一的交流来解决难题和问题。

内部讨论的组织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项目经理主导:在项目组内部讨论中,项目经理充当组织者和主导者的角色,负责召集会议、制定议程、引导讨论和总结意见和建议。

2.专家建议:针对特定的问题和难题,可以邀请专家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通过专家建议来完善审计方案和解决难题。

3.团队讨论:组内成员可以根据各自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在团队中进行讨论和交流,达成共识和建议,促进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内部讨论的内容和影响内部讨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进展:组内成员可以持续监控和评估项目的进展情况,对项目按期完成、工作质量等进行讨论和评估。

审计的7种方法

审计的7种方法

审计的7种方法审计是一种评估组织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的方法,其目的是发现错误和欺诈行为,并提供改进建议。

审计员通过严格的程序和方法来评估组织的运作,以确保其财务报告准确无误。

以下是审计的七种方法。

1.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审计的第一步,它旨在识别可能影响财务报告准确性和完整性的风险。

审计员需要了解组织的运作,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并评估这些风险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2. 内部控制评估内部控制评估是审计的另一个重要步骤,它旨在评估组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审计员需要了解组织的内部控制程序,并评估这些程序是否足以保证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证据收集证据收集是审计的核心步骤,它旨在收集证据以证明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审计员需要了解组织的业务和财务活动,并根据其了解的信息收集证据。

4. 测试测试是审计的一个重要步骤,它旨在评估组织的财务报告是否准确无误。

审计员需要对组织的财务报告进行测试,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5.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审计的一个重要步骤,它旨在通过分析组织的数据来评估其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审计员需要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来分析数据,并确定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6. 问询和确认问询和确认是审计的一个重要步骤,它旨在向组织的管理层和其他相关方询问问题,并确认其回答的准确性。

审计员需要与组织的管理层和其他相关方进行沟通,并确认其回答的准确性。

7. 报告报告是审计的最后一步,它旨在向组织提供审计报告,概述审计员对组织运作的评估。

审计员需要准备详细的报告,解释其发现和建议,并提供改进建议。

审计是一种评估组织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的方法,其目的是发现错误和欺诈行为,并提供改进建议。

审计员使用严格的程序和方法来评估组织的运作,以确保其财务报告准确无误。

以上是审计的七种方法,包括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评估、证据收集、测试、数据分析、问询和确认以及报告。

通过这些方法,审计员可以评估组织的财务状况,并提供改进建议。

十种内部审计的方法

十种内部审计的方法

十种内部审计的方法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部门或外部顾问对组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内部审查,以评估组织的内部控制系统和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提供改进意见和建议。

下面是十种常见的内部审计方法。

1.流程审计:审计人员通过对组织的业务流程进行审查,评估其有效性、效率和风险管理情况,以发现潜在问题并提供改进建议。

2.风险管理审计:审计人员评估组织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控等方面,以确保组织能够有效应对各类风险。

3.资产管理审计:审计人员对组织的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审查,包括资产获取、使用、处置和保护等方面,以确保组织资产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4.财务审计:审计人员对组织的财务报表和财务操作进行审查,以验证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规性,以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和问题。

5.合规审计:审计人员通过对组织的内部控制和相应的法规、法律合规要求进行审查,评估组织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提出改进建议。

6.信息技术审计:审计人员对组织的信息系统进行审查,包括安全性、可靠性、保密性等方面,以评估其有效性和风险管理情况。

7.绩效审计:审计人员评估组织的绩效管理体系和绩效评估结果,以确定组织的绩效水平和改进方向。

8.项目审计:审计人员对组织的项目管理情况进行审查,包括项目计划、执行和验收等方面,以评估项目的效果和风险。

9.营销审计:审计人员对组织的市场营销活动进行审查,评估其有效性和市场策略的合理性,提出改进建议。

10.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审计人员对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情况进行审查,包括招聘、培训、激励和绩效管理等方面,以评估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以上是十种常见的内部审计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目的和评估标准,组织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内部审计,以提高组织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内部控制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找组织内部审计工作的最佳方式【摘要】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企业内部审计组织结构的设置,关系到内部审计功能的发挥。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更强调关注公司治理框架中的风险发现与风险管理,这种能动式、前置式的治理特性在客观上对内部审计的组织结构提出了要求。

文章通过分析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现状,概括内部审计组织结构常见的制度安排,以寻找组织内部审计工作的最佳方式。

【关键词】内部审计; 公司治理; 组织结构一、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现状分析作为新制度经济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契约理论认为,公司就是一组契约关系的结合体,正是由于这种契约具有不完备性和信息不对称性,使得契约参与各方之间存在委托代理问题,因此产生了公司治理。

它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

公司治理机制,按照具体的治理措施,可分为信息披露制度、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按照机制设计或实施所利用资源的来源,可以分为内部治理机制(如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股权激励机制等)和外部治理机制(如外部审计、政府监管、债权契约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制衡等)。

内部审计是解决代理问题的控制机制,它不仅是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信息披露制度和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也离不开内部审计活动。

20世纪后期,经济全球化使内部审计从以检查、评估为主要内容的符合性审计向以增值和改革机构运行状况为主要内容的增值型审计转变,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日益突显。

传统的内部审计被视为内部控制的一部分,仅仅评估内部控制是否能实现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是否可靠、是否遵循了相关法律法规。

21世纪初,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对内部审计进行了重新定义,认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

它通过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在这一新的定义下,内部审计完成了由管理功能向治理功能的转变,其治理功能主要体现在缓解信息不对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企业风险、重新介入内部控制等方面。

内部审计也从管理导向型转变为风险导向型。

从受托责任的角度出发,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一种为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能动管理控制机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将审计对象从传统的内部控制、管理活动等扩大到治理程序,直接作用于公司治理,对公司治理发挥更有价值的作用。

相比管理导向内部审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更强调关注公司治理框架中的风险发现与风险管理,关注管理者在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中其经营管理行为可能出现的风险,关注组织在整个治理过程中的决策风险与经营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测试相关的控制机制能否管理这些风险。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这种能动式、前置式的治理特性也改变了传统内部审计的组织结构。

二、内部审计的组织结构:制度安排根据新制度经济学,任何一项制度的制定、实施及其效果,会受到相关制度的制约和影响。

因此每一项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既要考虑该制度本身,还要考虑其他相关制度的安排(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的制度)。

同时为了确保制度的有效性,还必须有一套强有力的制度实施机制。

内部审计制度作为公司治理制度的组成部分,其作用的发挥和有效程度的大小除决定于该制度本身的完善程度外,还取决于与其相关的制度结构,即其他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对内部审计制度的制约和影响,以及该制度的实施机制。

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基本目的是帮助组织完成其目标,为此要披露相关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为了达到这一制度的目标,需要提供一定的条件,即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人员的客观性,因此内部审计章程必须获得董事会的批准,以确保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和活动不受限制。

在此基础上,内部审计组织结构的设置也必须与其他制度安排相适应。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一个企业的内部审计组织结构的设置,关系到内部审计功能的发挥。

不同阶段、不同企业对内部审计功能的需求也不同,因此,根据企业规模、管理方式、企业目标等实际情况,内部审计组织结构的设置也有不同。

在公司治理框架内,常见的内部审计组织结构有以下几种:(一)财务总监领导的组织结构这种结构的内部审计部门在公司治理框架内层次较低,只能开展部分日常性的审计工作,不能直接为经营决策者服务,更多地是履行检查功能,并未涉及内部审计的确认与咨询活动,独立性较差,如图1所示。

一般多见于企业规模较小、股权结构简单的企业。

(二)总经理领导的组织结构这种结构的内部审计部门地位比财务总监领导的内部审计部门来得更高,更接近于经营管理层,能直接为日常经营决策服务,审计的范围主要是经营审计和总经理对董事会财务责任的审计,如图2所示。

这种结构有利于发挥内部审计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方面的作用,保持了审计的独立性和较高的组织地位,但难以对总经理的受托管理责任进行独立的监督和评价。

(三)监事会领导的组织结构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股东大会及各利益相关方作为委托人,分别将各自的资源交董事会代理,并委托与董事会平行的监事会对其进行监督。

这一结构的内部审计部门地位较高,有利于履行内部审计的检查、评价、鉴证功能,监事会也能够更好地利用内部审计工作履行其自身职能,如图3所示。

但这种结构下,由于监事会属于公司高层制衡机制组成部分,不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相应地内部审计部门不能直接服务于经营决策,难以通过内部审计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从而难以实现其对企业的增值功能。

(四)董事会或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领导的组织结构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其职责是执行股东大会的决议,决定企业的生产经营策略等重大事项,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地位较高。

审计委员会作为隶属于董事会下的一个专业委员会,代表董事会对管理层进行监督,同时制衡董事会的内部董事。

董事会或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领导的内部审计部门能够保持较高的独立性、权威性和组织地位,更强调完成董事会的责任,有利于内部审计的检查、评价、监证和咨询功能的发挥,如图4所示。

但这种组织结构下无法监督董事会的受托责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部审计的检查、评价功能。

(五)双重领导的组织结构以上的几种组织结构都不能同时平衡内部审计职能与独立性之间的关系,因此产生了一种新的组织结构——双重领导的内部审计组织结构,即在业务上向审计委员会报告业绩,在职能上向总经理负责并报告工作。

这种双向负责、双轨报告、保持双重关系的组织结构,符合公司治理对其履行报告受托责任的要求,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审计的检查、评价、鉴证和咨询的功能,而且保证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如图5所示。

三、组织内部审计工作的最佳方式:现实选择IIA在其2004年颁布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对内部审计机构的领导隶属关系提出了下列要点:一是内部审计机构的负责人应对组织中一个具有足够权力的负责人负责;二是内部审计机构应与董事会之间能直接交流信息;三是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任免,应由董事会一致同意确定;四是内部审计机构的年度审计工作项目计划、人员计划及财务预算,应提交最高管理层和董事会备案;五是内部审计机构应每年一次或在必要时多次,向最高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交工作报告;六是内部审计机构应定期评价其章程中规定的宗旨、权力和职责是否继续适用和有助于完成任务,并通报给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

公司治理理论认为,公司治理有四个基本主体,分别是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执行管理层、外部审计人员和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发展与其他三个主体的关系来促进公司治理。

根据研究者(程新生、张宜,2005;廖洪、邹冉,2006)的调查,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最常见的内部审计组织结构当属董事会或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领导的组织结构,其次是监事会领导的组织结构,接着是总经理领导的组织结构,这三种结构合计约占被调查公司的70%。

换言之,目前我国多数上市公司选择单轨报告体系。

风险导向审计延续了原有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之间的报告关系,但是由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面向未来、前馈式的特性,这种报告关系正逐渐发展为能动式的双轨报告体系,服务范围和内容也有较大变化,从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扩大到了风险管理、道德氛围等公司治理所关注的内容。

在以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执行管理层、外部审计人员和内部审计部门为主体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审计委员会需要内部审计提供关于内部控制的可靠、全面的信息与客观的评价,以便更好地履行其监督职责;需要内部审计对公司日常经营管理进行监督,从而确保公司有效地遵守法律法规。

因此面向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的服务内容主要表现为监督管理层的受托责任,提供内部控制及企业合法性等方面的评价信息以供审计委员会履行监督职能。

高级管理层需要内部审计对其下属的受托责任进行监督,对经营活动的效率、效果进行评价,更需要内部审计把握经营管理的关键,对企业管理目标、方针和决策提出建议。

面对高级管理层,内部审计服务内容主要表现为以评价各种管理活动和决策,对完善经营提出改进建议为主,并监督管理层下属受托责任的履行。

因此,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依然是监督和评价,面对审计委员会时以前者为主要职能,面对高级管理层时以后者为主要职能。

因此,组织内部审计工作的最佳组织结构是双重领导的内部审计机构。

这是理想状态下的最优内部审计组织结构,但是在实践中,内部审计组织结构直接受到企业管理理念、企业规模、内部治理结构、人员水平和胜任能力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因此针对我国企业股权结构、治理模式的不同现状,在构建内部审计组织结构时还要遵循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或管理上有特殊要求的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设置。

无论选择哪种组织结构,都要兼顾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专业性。

●【参考文献】[1] 贝利,等.内部审计思想[M].王光远等,译.中国时代出版社,2006.[2] 程新生,张宜.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研究[J].审计研究,2005(1).[3] 贺颖奇,陈佳俊.当代国际内部审计的变化与中国内部审计的机会[J].审计研究,2006(4).[4] 廖洪,邹冉.从一项调查看我国内部审计现状[J].审计月刊,2006(7).[5] 王光远,瞿曲.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受托责任视角的内部治理机制观[J].审计研究,2006(2).[6] 严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4.[7] 张玉.后安然时代国际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综述[J].审计研究,200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