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国家对创新人才需求的加大和人们对教育创新渴求的增强,小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成了新课改后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激发探索热情、开发学习潜能以及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作为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上下工夫。
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习惯,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和教学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教师要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创设轻松、愉快、活跃的气氛,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营造宽松的环境。
在实施创新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力做到以下两点:首先,应保护学生个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喜欢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学生。
久而久之,使学生形成循规蹈矩的思维模式,最终导致学生从众性心理习惯的养成。
研究表明,从众性与创造性呈现负相关,而有创造性的儿童往往都有非常鲜明的个性。
因而,对学生个性的保护,实质上也就是对创新精神的一种保护。
其次,应改善师生关系,要留给学生充足的创新土壤,就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导与学生服从的师生关系。
只有学生与教师在人格上获得平等,在教学上变成教学伙伴时,学生的直觉思维和求异思维才能不断发展,大胆质疑的习惯才能迅速养成。
另外,教师还应该关怀、尊重、信任、理解和热爱每个学生,需要和学生全心全意地交朋友,使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变成一种友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形成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
二、树立学生创新的信心和勇气,鼓励学生“我爱学”要使学习获得成功,首要的是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信的培养,还要注意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怪想法不要训斥、轻易否定。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其中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培养新世纪新型建设人才的时代要求,也是教学的重任。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还应关怀、尊重、信任、理解和热爱每一个学生,需要和学生全心全意地交朋友、使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友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形成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
1.1 用平等、公正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对待孩子素质教育提倡面向全体。
用平等、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是面向全体的细化和实际化。
孩子们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赞赏,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表扬如同一场知时节的好雨,赋予幼苗自信和上进的力量。
如果教师把欣赏的目光、成功的机会只投向班上的好孩子,势必挫伤“陪衬品”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对老师对班级的情感会随之淡化,甚至厌烦老师。
同时,老师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孩子们禀赋品性千姿百态,能力参差不齐。
要使每个孩子的潜能在各自的起点上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老师应以发现“美”的目光去捕捉和珍视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在孩子缺乏自信时,教师不断的用敏锐的眼光去利用他们身上微小的闪光点,鼓励其点滴进步,就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这是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的关键。
1.2 重视情感的感染与激励教师的感染力就是以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的情绪力量。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去影响学生,同时又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的水平、态度、情感进行适时、恰当的评价,哪怕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说一句”你说得真不错”,都是对学生的莫大鼓励,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2.善于引导学生归纳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发现,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摘要:伴随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小学数学的关系,以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办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办法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当前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表现为精力充足、对任何事物都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容易对新奇事物感兴趣,并且想象力非常丰富,小学生具有的这些特点对培养创新能力非常有利。
好奇心能够使学生迫切想要了解某种事物,从而使他们主动地研究和探索。
如果小学生对某种事物怀有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就会积极地思考,就会出现创新思维。
小学生年龄小,精力充足,这些特点有助于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当中,不知疲倦,为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所以,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非常有利的条件,教师要做的就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行为加以引导,保证学生创新行为的产生,这种行为习惯的养成能够使学生受益终生。
二、小学数学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小学数学应该顺应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表现为下面几个层次。
1.思维能力的训练数学知识主要表现在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抽象概括,逐步形成一定的方法和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得以普遍应用的科学。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
小学数学教学应联系实际生活,不受课堂的束缚,重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以直观教学为主,使学生在具体感知事物的前提下,再结合自己的思维,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培养:
1.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
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活动,例如数学游戏、数学竞赛、数学探究等,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
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问题,通过改变问题的条件和假设,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引
导学生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让他们意识到数学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式。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
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提问和探究,培养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4. 进行团队合作和项目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项目学习,在小组
内共同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或设计一个数学项目。
通过合作交流和讨论,学生可以相互启发
和激发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 提供不同难度和挑战性的数学题目: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难度和挑战性较高
的数学题目,鼓励他们进行思考和解决。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他们在解决复杂问题时的耐心和毅力。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培养,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应该给
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和空间,鼓励他们思考、探索和创新,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和创造力。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培养创新能力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培养创新能力的策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创造适宜的氛围,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由空间和学习资源,通过巧妙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并引导学生不断创新、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下面介绍一些有效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非常强,教师可以利用这种特点,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和独具匠心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例如,可以讲解某个数学概念或定理时,教师可以采用趣味性比较强的故事或活动,引导学生从中探索并思考,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一道数学题目时,教师可以提出几个类似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发现和解决,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未完全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数字、图形、空间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思维锻炼,帮助他们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并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思维能力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适合小学数学课堂。
通过探究式教学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学习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建立自主学习意识,不断探索和进取。
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能积极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判断力、发现力和创造力。
五、设置适当的挑战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为学生设置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通过一步步的引导,让学生产生探究热情,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参照一些有趣的游戏,设置数学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让他们通过挑战自己,培养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培养人才,这是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
在创新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其主要核心。
我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以下几点看法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着的个体,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谈,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等等。
一位教师在倾听完学生的不同意见后,说“我真荣幸,我和xx的意见相同。
”话虽然简单,但足以说明教师已经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
由此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更加融洽。
另外,教师还应关怀、尊重、信任、理解和热爱每一个学生,需要和学生全心全意地交朋友、使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友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形成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
二、创新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活跃最现实的心理成分,是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
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的去探索。
数学教师的创新行为就要求在教学时突出这个“趣”字,使学生喜欢数学,对数学感兴趣。
有趣的教学内容,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
使他们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比如,在上“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可以课前布置学生调查自己家的居住面积,课上引导学生汇报调查结果,从而引出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概念。
又如一位教师在上“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胆地进行了创新,在导入时创设了“小猴分桃”,“小猴分西瓜:’的情境,并通过计算机演示出来。
生动直观的演示,鲜艳动人的画面,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深深地吸引了学生。
与书本上枯燥的教学内容相比,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了愉悦的学习氛围、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1 3 0 0 0 )
、
解决 。 教 学 中 遇 到 的 疑 点 或难 点及 比较 含 蓄 或 潜 在 的 内容 , 应 启发学生思考讨论 , 在 思 考 讨 论 的过 程 中逐 步解 疑 , 在 探 索 讨 论 中有 所 发 现 和创 新 。 如教学“ 面积的认识” 时, 为 了使 学 生 理 解 面积 的概 念 , 我先教学 “ 物体的表面” , 让 学 生 通 过 摸 课 本 的 表 面、 桌 面 等 有 直 观 感 知 。由于 我 举 的实 例 其 表 面 都是 规 则 的 长方 形 . 学 生 很 容 易 地 看 出 面是 有 大小 的 , 这 时 我 有 意 识 地 让 学 生 质疑 , 提问 : 我 们 认 识 了物 体 的表 面 , 你还想到什么? 这 一 问 打 开 了 学生 思 维 的 闸 门 ,学 生 提 出 了一 连 串问 题 : “ 文 具 盒 的 表 面 有 六 个 都 是 长 方 形 的 面 ,一 个 足 球 的 表 面 是 什 么 形 状 ?” “ 苹果 、 茶 杯 的 表 面 是 指 哪 一部 分 ?” 在 学 生 提 出 问题 后 , 我让 他们 自由 讨论 。 有 学 生 按 照 自 己 的理 解 方 式 , 对“ 物体 的 表面” 作 了颇 有 新 意 的描 述 : “ 我们看得见 , 摸 得 着 的部 分 是 物 体的表面。 ” 这样 新奇 的 回答 , 都 是 在 教 师 的 指导 下 , 使 得学 生 从 生疑到释疑地活跃思维 , 并 自 己解 决 。 争 议 的 问 题 可 让 师 生 共 同 解 决 。课 堂 教 学 要 鼓 励 学 生 之 间争 辩 , 让学生畅所欲言 , 各抒 己 见 , 在 争 辩 过 程 中陈 述 矛 盾 , 培 养 思 维 的批 判 性 。 四、 巧 设 习题 。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练 习 是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的重 要 环 节 。 因而 在教 学 中 除 基 本 练习外 . 教 师 还 应 适 当设 计 一 些 开 放 性 练 习 , 促 使 学 生 积 极 思 维。 发 展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 要 注 意 引 导 学 生 根 据 已有 的知 识 、 经 验 对 数 学 问 题 进 行 广 泛 的联 想 ,积 极 探 索 ,鼓 励 他们 广 开 思 路, 提 出与 众 不 同 的 富有 创 见 的设 想 及 别 出 心裁 好 的解 法 。 例 如教学“ 认识人 民币” 时. 我 提 出这 样 的 问 题 : 关 于 人 民 币 的 知 识 很 多 ,谁 能 把 自 己 了解 到 的一 些 人 民 币 的 知识 告诉 同 学 们 呢? 学 生 甲说 : “ 我 知 道 一 百 元 的 人 民币 对 着 阳 光 看 , 可 以看 出 有道金属线 , 如果没有就 是假币。” 学 生 乙说 : “ 里 面 还 有 一 个 人头像 。 如 果 说 没 有 也 是 假 币 。” 学生丙说 : “ 人 民 币 上 印 有 几 种不同的文字 . 是供少数 民族看的。” 学 生 丁说 : “ 人 民 币 上 有 个或几个黑点 . 那 是供 盲 人 辨 认 的 。” 学生 了解 的课 本 以 外 的知识实在 太多 了, 这 样 使 学 生 的信 息 相 互 影 响 、 相 互吸引 ,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有裨益。 五、 提 高教 师 素 质 。 为 学 生 创 新提 供 保 障 培养学生 的创新 能力 , 对 新 形 势 下 的 教 师 提 出 了更 高 的 要求 。 首先 , 树 立 终 身 学 习 意识 , 提 高教 学 业 务 素质 和教 育 科 研 素 质 。其 次 , 改 变传 统 的教 学 风 格 , 树 立 以人 为 本 的 教 学观 , 因 材施 教 . 尊 重个 性 差 异 。 再次 , 改 革 教学 方 法 。 在 培养 创 新 思 维 的过程中 . 教 师 要 勇 于弃 旧 扬 新 , 选 用 适 合 培 养学 生创 新 思 维 的 教法 。 最后 , 努 力 营 造 民 主 和谐 的课 堂 教学 氛 围 , 为学 生 提 供 创新 的空 间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 大 胆 说 出 自己 的见 解 。 总之 . 数 学 作 为一 门思 维 性极 强 的基 础 学科 , 是 培养 学 生 创 新意 识 和创 新能 力 的主 阵地 。调用 学 生 的脑 、 手、 眼、 嘴等 多种 感 官, 让 他 们 多想 想 , 多 做做 , 多看看 , 多说 说 , 为学 生 提 供 机 会 和 舞台。 让 学生 在 自主 氛 围中学 习 , 在具 体实 践 中培 养创 新能 力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这一时代的特色的概念,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作为我们的教育一样也要创新。
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其着力点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下面结合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诱导学生探索,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新鲜感,当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时,大脑就会处于兴奋状态,于是就会积极思维。
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抓住这一特点,坚持把教师的“教”变成教师的“引”,把学生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
教师的“引”是前提,学生的“会学”是升华,是创新。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十分注意“引”的设计。
一是引要奇异,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有趣,从而创设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二是引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并不深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引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实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容易受到启发,创设学生勤于动脑,富于想象的氛围;四是引的深度,广度、坡度要适宜,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喜欢从问题相关的各个方面去积极思考,寻根挖底。
例如在教学圆锥体体积公式时,学生在看完书后,往往对“等底等高”这个条件不太注意。
这时我巧设陷阱设置悬念。
学生进行倒水实验:用圆锥体容器盛满水倒入圆柱体容器。
过了一会,一个小组倒了水,还没灌满;而另一小组的同学却大叫:“水溢出来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学生们议论纷纷。
从而达到了乐于探索事物的奥妙,发现其中奇异目的。
二、运用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是分不开的。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
养成合作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补充,而且增强了交流及整体竞争意识,也利于激发学生自我创新精神的形成,发挥自己的创新才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图分类号:g623.5创新能力是目前合格人才最重要的素质。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不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个重要意义不在于培养学生有什么发明,有什么创造,而是在帮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的同时,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和探索欲望,为他们未来参与创新打好思想观念和思维的基础,这对于扎实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也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我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创新欲望创造性思维是一项复杂而抽象的思维活动,它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借助某种环境因素的刺激作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由于学习时的环境、气氛、情绪等因素的不同,其注意力、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不一样,学习的效果也就会出现差异。
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营造学生探求解决矛盾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使其处于渴望求知、跃跃欲试的积极状态,以较强的好奇心和饱满的学习热情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例如,我在讲”比例的意义”一课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我先板书”比例”二字,请同学们猜它与什么有关,以此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他们争相回答”比例”和”比”有关。
接着我请学生们回忆学过哪些”比”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归纳,为他们创设自我表现的空间。
然后我又用”糖水”的例子提问糖水是怎么组成的,学生抢着回答是由糖和水组成的。
接着再请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比”的例子,和面团时面与水的比,混凝土中水泥、沙子的成份组成等,他们兴趣盎然。
这样教学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此时学生急于想探究什么是”比例”,我适时地导入新课。
这样教学,使学生增强好奇心,积极投入到探究新知识的教学活动中。
二、提供创新机会鼓励创新见解数学老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操作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其中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培养新世纪新型建设人才的时代要求,也是教学的重任。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还应关怀、尊重、信任、理解和热爱每一个学生,需要和学生全心全意地交朋友、使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友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形成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
1、用平等、公正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对待孩子。
素质教育提倡面向全体。
用平等、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是面向全体的细化和实际化。
孩子们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赞赏,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表扬如同一场知时节的好雨,赋予幼苗自信和上进的力量。
如果教师把欣赏的目光、成功的机会只投向班上的好孩子,势必挫伤“陪衬品”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对老师对班级的情感会随之淡化,甚至厌烦老师。
同时,老师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孩子们禀赋品性千姿百态,能力参差不齐。
要使每个孩子的潜能在各自的起点上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老师应以发现”美”的目光去捕捉和珍视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在孩子缺乏自信时,教师不断的用敏锐的眼光去利用他们身上微小的闪光点,鼓励其点滴进步,就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这是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的关键。
2.重视情感的感染与激励。
教师的感染力就是以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的情绪力量。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去影响学生,同时又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的水平、态度、情感进行适时、恰当的评价,哪怕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说一句“你说得真不错”,都是对学生的莫大鼓励,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善于引导学生归纳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发现,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76学习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的逻辑性较强,小学生理解起来的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新课改下逐渐凸显出了诸多的问题。
数学教师在授课时,硬生生地将知识塞进小学生脑中,使之产生的抵触的情绪,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
经济发展形势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教学中的新方向,需要教师在授课中运用多样的方式,对其进行培养,使之实践能力提升。
一、创设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小学阶段学生进行预习的重要策略。
在实际教学前,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辅导材料,并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的指导。
同时,教师应当在翻转课堂教学的各个阶段实时监测学生在该阶段取得的成绩,为其提供高效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己学习数学知识,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鼓励学生敏察善思的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
如此,就能优化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资源,进而高效的推进翻转课堂顺利进行。
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内容时,学生需要通过课堂翻转的教学方式充分掌握长度单位的知识点。
教师需要为学生预习课文提供相应的预习指导,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能够比较轻松的对课文内容进行熟悉和掌握长度单位的知识,且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预习思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辅资源充足的情况下,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进而提升学生的小学数学学习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角度来表达和分析长度单位是什么?如何理解长度单位的转换条件,生活中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在生活中长度单位可以解决什么问题等,当学生在分析回答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对于长度单位的认识也就更加深刻了一些,对于学生而言,就是通过这样的步步为营的方式,一步步掌握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知识。
二、加强趣味性引导。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小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他们会对一些趣味性较强的事物产生浓烈的兴趣,所以只有学生在兴趣中才能变得更为轻松,才能产生探索意识与学习欲望。
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小学生探索意识及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理,提高创新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摘要: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作者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实践活动一切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在做某件事或对某种事物的思考不是模仿别人或者重复别人,而是自己想出来的,即使这种做法已有前例,但对于他本人来说却是全新的,那么对于学生而言这就是创新。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种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教会学生自学,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人云亦云,不独立思考,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是不可能产生创新意识的。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以讲代学,以授代教,教师精辟的分析,独特的见解,巧妙的运用,取代了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学生处于服从和被领导的地位,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如何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尝试采用“自学探究—质疑解疑—实践运用”课堂教学模式,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尝试着自学教材,自己去探索发现问题,并尝试着去解决问题,鼓励他们把学到的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在自学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挑战权威。
大胆怀疑是创造性个性中最大的特征。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设疑,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教师,敢于挑战权威。
例如:“从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全长2313米,一列火车3小时行了276米。
用这样的速度,再行16小时,能行多少千米?”学生在解答中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276÷3×16和276÷3×(16+3)。
到底谁对,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时有个学生站起来发表了他的看法:“这两种解法都对,关键是如何理解最后提出的问题。
把它当做‘又行多少千米’理解,第一种解法是对的;当做‘共行多少千米’理解,第二种解法正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对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教学应如何依据学科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的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下面几个问题:1. 唤起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新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
数学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之想创造。
学生的创新意识常常体现在一些奇思妙想中,有的也许很幼稚,有的也许太“出格”,但这些都是学生创新思维的闪现,必须加以珍惜。
教师要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和学生建立起和谐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都有一种轻松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赞扬和鼓励。
这样能使学生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去探求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想也就应运而生。
例如,在讲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时,可先出示两个图形,让学生想办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有的同学用割补法把两个图形重合起来比较,还有的同学用1平方分米的单位进行测量。
我在肯定了同学们积极想方法,开动脑筋的同时,又提出新问题;“要想知道天安门广场的面积、中国土地的面积还能用这样的方法吗?”同学们领悟到这种方法太麻烦也不实际。
那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求图形的面积呢?产生疑问,引起思考,是需要学习的开始。
疑问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同学们跃跃欲试,开始了新知识的探求,探求的开始正是创造意识唤起之时,创新正是从这里起步。
2. 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敢创新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要有敢于创新、不怕挫折的恒心和毅力,还要有对真理执着追求的勇气。
数学课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之敢创造。
如何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如何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创新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1.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让他们动手解决问题。
例如,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同的解题方法,让学生思考并选择最有效的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提供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2.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通过让学生分组合作,他们可以一起探索和解决数学问题。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互相启发和鼓励。
同时,组内的较强学生可以帮助较弱学生提升解题能力,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
3. 提供真实场景的问题将数学问题与真实生活场景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真实的问题,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
例如,在购物、旅行、游戏等情境中设置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推理和解决,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4.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是培养他们数学创新能力的关键。
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关于数学原理、规律和应用的问题,帮助他们深入思考和探索。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 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例如,老师可以采用游戏、竞赛、实验等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利用互联网、教学软件和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解题工具,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和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
”培养创新人才应从小抓起,是时代的迫切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
只有以创新为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下面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几点做法: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创新热情,使学生善于创新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保证创新的重要条件。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要热爱学生,这是达到民主和谐的基础;二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三是学生之间要形成和谐、友好、互助的关系。
每位学生都有很强的创新欲望,他们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心与幻想。
因此应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使他们善于创新。
例如:在学习平年、闰年的判断时,笔者首先提出问题:“如何判断平年、闰年呢?闰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学生非常好奇,想一下弄清是怎么一回事,这时笔者先讲“一日”“一月”“一年”是怎么来的,然后让学生任意报一个年份,笔者说出是平年还是闰年,而当全班学生感到惊讶、好奇时,这时笔者适时引导学生总结出判断闰年的方法,那就是: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二、丰富想象,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培养创新能力想象越丰富,创新能力就越强。
想象是通过对过去经验和已有记忆表象的加工改造,构成新意象或观念的心理过程。
想象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的局限,引导学生往广处想、往新处想、往趣处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教完“平行线概念”后,可引导学生想象:如果分别去掉“在同平面内”“不相交”“两条直线”这三个要点将会产生什么情形?这样学生就可能利用一种逆向思维产生合理的想象。
小学数学课本中有很多题目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极好题材,要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学会正确思维,敢于大胆创新。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义务教育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都获得充分的发展。
这是所讲的”问题”不是指没有思考价值的一般问题,也不是指教材中一般性、常见的问题,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思考、想象、分析、综合、比较、判断,主动提出的具有真实性、探究性、开放性、发展性、创造性的问题。
但是,由于小学生受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的限制,提出这样的问题是较困难的。
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怎样启发学生去思考,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有创造性的问题从而培养创新能力呢?1.创设情境,引发问题——营造创新氛围一切思维活动都是由问题开始的,问题能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产生不满足感。
问题要能引发学生自疑、探究、发现,让学生在自疑、探究发现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好的问题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
问题的产生要有良好的情境,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中,教师巧设问题情境,给学生营造一个创新的氛围。
如教学《10以内加减法》时我是这样结合教材、结合生活事例,创设问题情境: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周末是怎样度过的呢?师:小丽的周末与你们不同,她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又学到了许多数学知识。
这节课老师带领小朋友一起同小丽去体验生活。
瞧!这个周末她来到养鸡场,她在干什么呢?她拿出两个食盘喂小鸡--出示食盘图。
这时,跑来一群小鸡,这些小鸡朝着食盘跑,不一会儿,左盘跑来4只,右盘跑来6只--出示情境图。
师:小朋友们能看着情境图提哪些数学问题吗?生1:左盘吃食的小鸡比右盘少几只?生2:右盘吃食的小鸡比左盘多几只?生3:一共有几只小鸡吃食?生4:一共有10只小鸡吃食,左盘4只,右盘有几只?生5:一共有10只小鸡吃食,右盘6只,左盘有几只?…………(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师:同学们提的问题还真不少,现在大家想想,第3、4、5几个同学提的问题你们能列出算式计算吗?生回答,师板书: 6+4=10 4+6=10 10-6=4 10-4=6。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法. 它能启发、诱导、激励人们去探索、开拓、发现、创造,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和特长,这一点是为大家所共知的.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讲究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转变观念,激发创新1. 教师应首先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圈子跳出来,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和不断进取精神. 传统的教育观的基本特点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而新的教育要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线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上来,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善学.2. 变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为“探索和解决问题”序列的探究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所面对的都是些经过人类长期积淀和锤炼的间接经验,让学生快捷地懂得这些成果或者沿着一条“简洁、顺畅的道路”,重复推演一下当初科学发现的过程,无疑是一条高效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途径. 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需要开辟新路才能消除困惑的问题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是十分有益的.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将某些要揭示的概念、证明的规律纳入待“探索和解决问题”之中,将学生学习概念、规律的过程设计成对这些问题的“再发现”、“再解决”的创新思维活动过程,让学生在经历了探索过程的弯路、岔路和纠偏过程后受到创新思维方法的启迪,从而增进创新技能. 采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 一要注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二要引导学生面对问题前进,探索解决问题的新路.二、创设情景,实践创新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创造的学习环境. 教学环境应当为每名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让学生大胆的想象甚至可以异想天开. 学生能否具有一定的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的自由,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 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追求人类的最高财富——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敢创造,同时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 老师应多为学生创造表现机会,使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提高创新能力.三、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创新弗赖登塔尔提出:“学习数学唯一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 ”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数学知识,自己去发现或者创造出来. 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因为人的创造才能不存在于现成的认识成果中,而活跃在形成结论成果的探索过程中,只有认识发展的积极活动,才能释放出创新潜能,驱动着发现真理. 在学生从已知到未知的过程中,教师的适时点拨非常重要. 如在教学“比和比例”时,教师有意识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要学生测量计算操场边的大树的高. “树那么高如何测量?”多数学生摇头. 少数几个开始讨论,有的说爬上去量,但是两手抱树怎么量?有的说拿绳子量,先用绳子量树,下树后再量绳. 这倒是个好办法,犹如“曹冲秤象”,可是树木无枝可攀,如何上去呢?……同学们议论纷纷,一筹莫展. 这时,老师说:“事物的高度和它的影子有关系吗?”一句话启发了学生,他们找来竹竿等物,笔直立在操场上,测了它们的影长和实长后,发现实长是影长的2倍,同学们很快算出了高度. 正当同学们兴致勃勃时,教师又说:“它们的这种关系是不是固定的?”同学们又转入深深思考,结论是:必须在同一时间内确定它们的关系. 教师适时点拨,点燃了学生创新智慧的火花,使他们的创新才能大放光芒.四、加强逆向、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创新能力教学中,只进行由此及彼的单一训练,忽略由彼及此逆向思维训练,易造成学生从知道结构上的缺陷性及解题方法的刻板. 逆向思维“反其道而行之”就可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框架,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的教学中,解题时,我以身作则地特别注重逆向思维的训练. 如,学习同底数幂的乘法和积的乘方法则后,说等式左边各项幂的底数之和等于右边幂的底数,以猜想形式启发学生发现规律,增强学生逆思维的能力.发散思维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研究的思维活动,创造性解决问题. 我在教学中,重因势利导,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大胆设想,广开思路、求实创新,效果尤佳.五、完善评价标准,激励创新传统教学评价偏向以课本知识为唯一标准,往往要求十分细碎,偏重速度和熟练,很少鼓励创造.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评价要鼓励拔尖,鼓励专长,鼓励创见. ?教师在讲评作业或试卷时,对有创新的学生要提出表扬,使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形成班风乃至校风,促进全体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事实证明,那些爱思考、爱创新、有个性、有想法,基础知识扎实的孩子更容易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其次,创新教育不是直接培养科学家,它是引导不同的青少年在社会的不同方面成才. 虽然它不可能立竿见影,但是创新思维的养成教育,却是受益终生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它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成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改革创新是振兴民族的关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跨时代的创新人才是新时期对老师的要求。
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根本,对数学课堂教学积极的改革、探索。
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个人的体会。
1. 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我们要设置鲜活的情景,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源于生活的真正含义,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数学,更深入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收获。
然后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必须回到生活中去,为生活服务,如购物、计算储蓄利息等都离不开数学,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些生活问题。
我们在教学中还应提倡多思、多想,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使学生在各方面素质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具有自主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
2. 迎难而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营造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前提。
小学生心灵比较脆弱,教师过分的责备和过于苛刻的要求,都可能刺伤孩子的自尊心。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心理感受,要给学生一种信任,要全身心的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肯定他们的努力,鼓励学生质疑。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里,学生消除了胆怯和依赖心理,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不怕出错和失败,因为即使出错了和失败了,教师也不会批评,同学也不会耻笑。
这样,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就能积极探索和思考,逐步形成一种创新的精神来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和获取知识的性格特征。
同时培养学生创设问题,迎难而上的精神。
所谓创设问题,就是把儿童置于研究现实的未知的问题气氛之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数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是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更是培养人才的根本。
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每一个教师肩负的重任。
它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创新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使人产生灵感,促使学生勤于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师问生答,学生思路限定在老师框架里,处于被动状态,未能体现主体性。
学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提不出问题来。
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新知背景下积极思维,激起学生寻根问底的心理趋向,产生自发探究思考解决问题的求知欲。
2强化思维训练,提高创新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
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不但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要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教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更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加强数学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多向,逆向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富有创造精神的科学态度。
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材料组合、构造、功能、形态等不同角度,不同方式法扩散思维,从不同途径中探求不同的解题方法,并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用及观察性和讨论性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直觉思维,真正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在教学中,我重视开放题的教学,如在一个长方体木块中挖去一个小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原来比较谁大谁小?题目中既没有告诉学生长方体有多大,挖去的正方体有多大,又没有告诉学生从哪里挖,有无挖透,因此,题目的条件,解题策略,答案都是开放的,留给学生一个可以尽情扩展,奇思妙想的空间,可让他们尽情想象,奋力创新,使整个课堂焕发出生命力,并打破常规,标新立异。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异中求新,疑中求新,在侧重某些思维方法的训练基础上又要注重发展各种思维想法的综合训练,使各种思维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科学的思维结构,掌握创新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引导主动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探究的学习能使学生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著名的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现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由此可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现学生的“再创造”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特征。
如:我让学生解决这一道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条件是玩具熊12元,小汽车15元,布娃18元,有70元钱,让学生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
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可先让学生合作,讨论,教师适当的加以点拨,再让学
生进行创造,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4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教与学的特殊认识活动,它既是以传授和接受知识为主的教学实践活动,也是在特定环境中的人际交往的活动。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个愉快、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并且始终以友好、宽容、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到“课堂上没有老师的威严,没有答错题被老师斥责的忧虑,更不会有被同学取笑的苦恼,可以在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探索创新,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想法。
心理研究表明: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5要发挥合作优势,开发学生创新潜能
合作研讨,即在课堂中学生以小组形式为学习主体,突出学生的协作和讨论,充分利用集体的优势,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能力和创新素质的提高。
小组内可以由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使优等生的才能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差等生得到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同时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总之,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教学改革的必须要求,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