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单片机程序设计中的“分层思想”
单片机程序分层
单片机程序分层单片机程序分层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编程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帮助程序员将程序的复杂性分解成不同的层级,从而更好地组织和管理代码,并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单片机程序分层的概念和实现方法。
一、概念单片机程序分层,顾名思义就是将一个复杂的程序划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层级,每个层级都是一个独立的模块,这些模块相互依赖,各司其职,最终完成系统的任务。
通常情况下,单片机程序的分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应用层、驱动层和硬件层。
应用层:应用层主要是负责完成系统的业务逻辑,这一层通常是程序员最主要的工作区域,他们通过编写代码实现算法、处理数据等任务。
这一层的代码通常是高度抽象的,具有很强的可移植性和可读性。
驱动层:驱动层主要是负责控制硬件资源的分配和管理,例如:控制输入输出口、USART串口、SPI等常见的外设接口。
驱动层的代码与具体的硬件相关,通常需要根据不同的硬件平台做出一定的修改。
硬件层:硬件层主要是与硬件相关的代码,例如:控制LED灯、蜂鸣器等设备的开和关等功能。
这一层代码通常较为底层,可移植性较差,但执行效率要高于其他两个层次。
二、实现方法单片机程序分层方法的核心就是将系统的功能进行分解,然后将分解得到的功能组织成不同层级的模块。
下面我们以一个LED闪烁程序为例,来看看如何实现单片机程序的分层。
1.硬件层首先,我们需要配置GPIO口,选择一个可控制的IO口,然后实现LED的闪烁。
通常情况下,硬件层代码相对简单,下面是一个基本的LED闪烁程序:#include "stm32f10x.h" //包含STM32的头文件#define LED GPIO_Pin_5 //LED控制IO口void LED_Init(void) //初始化GPIO口{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A, ENABLE); //GPIOA口时钟使能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LED;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Out_PP; //推挽输出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GPIO_SetBits(GPIOA, LED); //LED关闭(高电平)}2.驱动层在驱动层,我们需要编写与硬件设备相关的代码,这应该是单片机程序的最核心部分。
单片机程序设计有十层功力,你现在在哪一层?
单片机程序设计有十层功力,你现在在哪一层?
第一层: 我来了
处在这一层的典型是可以用C语言写简单的逻辑控制,如闪烁LED,简单数码管显示,简单外围模块驱动实验。
一般对单片机感兴趣,经常动手实践的人,半年左右,可以练到此地步(针对没有接触过单片机的人而言)。
此层最典型的示例就是,扫描按键时候,检测按下------延时20ms --再次检测按下----返回键值或等待释放。
如果你是这样做的,或者正在这样做,毫无悬念,应该处于这个级别。
对于95%的电类专业学生来说,毕业时候,远远低于这个级别,剩下的5%则依次分布在各层上。
这也是为什幺学单片机的人成千上万,而会用的人寥寥无几的原因。
第二层真的打呀
步入这一层的典型标志就是开始思考自己所写的程序是否能够有一点实用价值。
譬如应用在实际工程项目中。
在这一层,应该开始思考如何让程序结构简单模块化,如何合理的利用CPU的时间。
我曾经写过这一层的一点简单教程。
对付这一层应该是绰绰有余了。
第三层并肩作战,时间,说爱你不容易
这一层是建立在第二层的基础上面。
从第二层跨越到这一层,需要很多代码行的积累。
在这一层,你对系统中的各个模块应该能够很好的区分。
同时对于时间的应用安排更加合理。
在这一层,同时也应该考虑时间驱动的设计模式。
如何让CPU更有效率的利用起来,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并非看,想就可以弄明白,而是不断的实践。
第四层状态,你在哪里
这一层同样建立在第三层基础之上。
掌握了以上三层,只要基本不涉及复。
单片机程序架构和分层
单片机程序架构通常采用分层设计,以增强程序的可移植性、可维护性和模块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层方式:
1.管理层:这一层负责整个系统的协调和管理,包括系统初始化、任务调度、资源管理等。
它通常是与硬件无关的部分,负责决策和策略的实施。
2.具体设备层:这一层包含与特定硬件设备直接交互的代码,例如按键、屏幕、传感器等。
这些代码通常包含了设备驱动程序,负责具体的硬件操作。
3.内核抽象层(KAL):这一层提供了对操作系统或内核功能的抽象,使得上层应用不需要关心底层的具体实现细节。
这样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或内核之间移植应用程序。
4.芯片抽象层(CAL):这一层是对微控制器特定功能(如定时器、串口、ADC等)的抽象,它封装了与芯片相关的操作,为上层提供统一的接口。
5.应用层:这是最接近用户的一层,包含了用户界面、业务逻辑等。
它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来完成具体的功能。
6.驱动层:这一层包含设备的驱动程序,负责直接与硬件通信,如SPI、I2C等通信协议的实现。
7.固件层:这是最底层,通常是由官方提供的库函数,直接对寄存器进行操作,是与硬件最接近的软件层次。
总的来说,在设计单片机程序时,采用分层思想可以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同时也便于团队协作开发。
每一层都有其特
定的职责,上层依赖于下层提供的服务,而不需要关心服务的实现细节。
这种分层屏蔽的思想不仅存在于单片机程序设计中,也是许多复杂系统设计中的常见做法,如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等都是基于分层架构设计的。
单片机中的软件设计思路
单片机中的软件设计思路在单片机的开发过程中,软件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个良好的软件设计能够保证单片机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功能完善。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中的软件设计思路,并给出相应的实例,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了解需求在进行单片机软件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清楚系统的需求是什么。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功能要求,可以明确单片机需要实现的功能,并对功能进行细化与拆分。
例如,如果设计一个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那么可能需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的采集与控制,以及用户界面的设计等。
二、确定程序结构在了解需求的基础上,需要确定单片机软件的程序结构。
程序结构可以是单个主函数,也可以是多个函数之间的协作。
根据需求和代码规模,可以选择单文件开发或者多文件开发。
同时,在确定程序结构时,需要考虑维护性和拓展性,合理划分各个模块,保证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三、设计数据结构在单片机的软件设计中,数据结构的选择和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数据结构能够提高程序运行效率,并且方便程序的编写和维护。
例如,在控制系统中,可以使用结构体来定义各个传感器的状态,使用数组或队列来存储采集到的数据等。
四、编写设备驱动程序单片机软件设计的重要一环是编写设备驱动程序。
设备驱动程序负责控制硬件模块的初始化、读取、写入等操作。
对于各个硬件模块,需要仔细研究其功能和寄存器的使用方法,并按照数据手册进行编程。
例如,如果需要控制LED灯的亮灭,驱动程序中就需要包括初始化LED的引脚,以及控制引脚电平来实现灯的亮灭。
五、实现主要功能在设备驱动程序编写完成后,可以开始实现主要功能。
根据需求和设计思路,编写相应的函数来实现各个功能模块。
在编写代码时,需要注意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注重代码的模块化设计和逻辑清晰。
六、测试和调试完成软件编写后,需要进行测试和调试,以确保代码的正确性和功能完整性。
可以通过模拟输入、输出数据,或者使用示波器、调试器等工具进行调试。
在调试过程中,要仔细检查每个功能模块的输出,确保其与预期结果一致。
单片机程序架构详解篇
单片机程序架构详解一、前言单片机,也称为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是将计算机的体系结构集成到一个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
由于其体积小、成本低、可靠性高等特点,单片机在工业控制、智能仪表、家用电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了解单片机的程序架构是编写和优化单片机程序的关键。
二、单片机程序架构概述单片机的程序架构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硬件抽象层(HAL):这一层为上层软件提供了一个与硬件无关的接口,使得软件可以独立于硬件进行开发和运行。
HAL层通常包括对单片机各种外设(如GPIO、UART、SPI、PWM等)的操作函数。
2. 系统服务层:这一层提供了系统级的各种服务,如任务调度、内存管理、时间管理等。
这些服务使得上层应用程序可以更加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
3. 应用层:这是最上层,直接面向用户,包含了各种应用程序的逻辑代码。
三、各层详解1. 硬件抽象层(HAL)硬件抽象层(HAL)是单片机程序架构中非常重要的一层,其主要目标是使得硬件相关的操作与具体的硬件实现无关。
这样,当硬件平台发生变化时,只要HAL层设计得当,上层代码就不需要改变。
HAL层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各种外设寄存器的操作函数:例如,GPIO的输入输出函数、UART的发送接收函数等。
这些函数隐藏了具体的寄存器操作细节,使得开发者只需要关注功能实现而不需要关心底层寄存器的操作。
* 硬件初始化函数:用于在系统启动时对单片机进行初始化,如配置时钟、启动看门狗等。
* 中断处理函数:用于处理单片机的各种中断事件,如定时器溢出、串口接收等。
2. 系统服务层系统服务层提供了单片机操作系统所需的各种服务,如任务调度、内存管理、时间管理等。
这些服务使得上层应用程序可以更加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系统服务:* 任务调度:多任务环境下,任务调度器负责分配CPU时间给各个任务,使得各个任务能够按需运行。
* 内存管理:负责动态内存的分配和释放,如堆和栈的管理。
单片机设计思想及方案
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思想及方案作为嵌入式系统主控单元——单片机,其软件往往是一个微观的实时操作系统,且大部分是为某种应用而专门设计的。
系统程序有实时过程控制或实时信息处理的能力,要求能够及时响应随机发生的外部事件并对该事件做出快速处理。
而分时操作系统却是把CPU的时间划分成长短基本相同的时间区间,即“时间片”,通过操作系统的管理,把这些时间片依次轮流地分配给各个用户使用。
如果某个作业在时间片结束之前,整个任务还没有完成,那么该作业就被暂停下来,放弃CPU,等待下一轮循环再继续做。
此时CPU又分配给另一个作业去使用。
由于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很快,只要时间片的间隔取得适当,那么一个用户作业从用完分配给它的一个时间片到获得下一个CPU时间片,中间有所“停顿”;但用户察觉不出来,好像整个系统全由它“独占”似的。
分时操作系统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多路性。
用户通过各自的终端,可以同时使用一个系统。
二、及时性。
用户提出的各种要求,能在较短或可容忍的时间内得到响应和处理。
三、独占性。
在分时系统中,虽然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使用一个CPU,但用户之间操作独立,互不干涉。
单片机操作系统主要是针对小型机以上的计算机提出的。
一般而言,微处理器(MPU)驱动的通用计算机,系统设计人员对每一台的最终具体应用都是不得而知的,因此,在价格允许的情况下,硬件设计务求CPU时钟尽可能的快;计算及管理能力尽可能的强;程序和数据存储器的容量尽可能的大;各种计算机外设的配接尽可能的详尽等等,特别是采用分时操作系统的机器,因为是一机多用户的管理系统,它的要求就更高了。
相对而言,微控制器(MCU)俗称单片机,是一个单片集成系统,它将这些或那些计算机所需的外设,诸如程序和数据存储器、端口以及有关的子系统集成到一片芯片上。
从硬件上,单片机系统与采用分时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是无法比拟的。
但是,在单片机系统的设计中,设计人员对其最终具体应用是一清二楚的,它的使用环境相对是单一固定的。
单片机程序分层
单片机程序分层一、引言单片机是嵌入式系统中常用的核心部件,负责控制和处理各种硬件设备。
在设计单片机程序时,分层的思想非常重要,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程序分层的概念、优势以及具体的分层方式。
单片机程序分层是指将程序按照功能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任务。
这样可以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简单的模块,使程序结构清晰,易于理解和调试。
常用的分层方式包括硬件层、驱动层、逻辑层和应用层。
三、单片机程序分层的优势1. 提高代码的可读性:通过将程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只关注自己的功能,代码更加简洁清晰,易于阅读和理解。
2. 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当需要修改某个功能时,只需修改对应的层次,不会影响其他层次的代码,减少了修改的风险。
3. 提高代码的可扩展性:当需要添加新的功能时,只需新增对应的层次,不会对其他层次的代码造成影响,方便扩展和维护。
4. 降低程序的耦合性:各个层次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层与层之间的依赖关系清晰明确,降低了代码的耦合度。
5. 方便调试和排错:分层的结构使得问题定位更加精确,可以快速定位到具体的层次进行调试。
四、硬件层硬件层是单片机程序的最底层,负责与硬件设备进行交互。
在这一层,程序需要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包括读取传感器的数据、控制执行器等。
硬件层的代码通常是直接操作寄存器或引脚,需要对硬件的特性有一定的了解。
五、驱动层驱动层是建立在硬件层之上的,负责对硬件进行抽象和封装。
驱动层提供了一系列的函数接口,用于控制和访问硬件设备。
通过驱动层,上层的逻辑层和应用层可以方便地调用硬件功能,而不需要关心具体的硬件细节。
六、逻辑层逻辑层是单片机程序的核心,负责处理各种逻辑运算和算法。
在这一层,程序需要根据输入的数据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和判断,并产生相应的输出。
逻辑层的代码通常涉及到数值运算、逻辑判断、状态机等。
七、应用层应用层是单片机程序的最高层,负责实现具体的功能和业务逻辑。
单片机分层设计架构
单片机分层设计架构单片机分层设计架构是一种将程序按照不同层次划分的设计方法,它有助于提高程序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本文将以人类的视角,详细介绍单片机分层设计架构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一、概述单片机分层设计架构是一种将程序按照不同层次划分的设计方法。
这种设计方法将整个程序分解为若干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特定的功能和职责。
各个层次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和协作,从而实现了模块化的设计。
二、分层设计的原理单片机分层设计的原理是将程序按照功能和职责进行划分,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的任务和功能。
各个层次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和协作,实现了模块化的设计。
这种设计方法可以提高程序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三、分层设计的应用单片机分层设计架构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和物联网设备中。
它可以将程序按照功能划分为若干个层次,使得程序的各个功能模块之间松耦合,便于维护和扩展。
同时,分层设计还可以提高代码的重用性,降低开发成本。
四、分层设计的具体实现单片机分层设计的具体实现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程序的功能和职责,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层次。
2.定义各个层次之间的接口,明确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3.实现各个层次的功能模块,确保其功能正确和稳定。
4.测试各个层次的功能模块,验证其正确性和可靠性。
5.将各个功能模块组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程序。
五、分层设计的优势和挑战单片机分层设计架构具有以下优势:1.提高程序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2.降低代码的耦合度,提高代码的重用性。
3.简化程序的调试和测试过程,提高开发效率。
然而,单片机分层设计也面临一些挑战:1.需要合理划分层次,避免层次之间的功能重叠。
2.需要定义清晰的接口,确保各个层次之间的数据传输正确和稳定。
3.需要进行全面的测试和验证,保证整个程序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六、结论单片机分层设计架构是一种提高程序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的有效方法。
通过将程序按照不同层次划分,并定义清晰的接口,可以实现模块化的设计。
然而,分层设计也需要合理划分层次和定义接口,同时进行全面的测试和验证。
单片机模块化编程的分层设计经验
模块化编程的分层设计经验(转载)电脑技术2011-01-04 16:48:54 阅读1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模块化编程的分层设计经验操作要点:1、每一层直接对下一层操作,尽量避免交叉调用或越级调用2、某些器件会把硬件驱动层合并成一个文件时,则归于较高的层3、相同功能的外部函数尽量一致,尽量保证通用性4、对于初次编程的模块,要严格保证中间各层的正确性好处:1、对于后期维护扩展,只需修改应用层和物理层,根据需要扩展功能层2、一个新项目只需把要用到的文件加入工程,简单修改调试就出来了3、随着模块的不断积累,新的项目将越来越容易完成,后期的维护扩展也变得非常简单了4、对于C语言编程,只需简单修改物理层就可完成不同单片机间的移植呵呵,一些经验,大家有好的想法可以继续补充指正一般分为以下几层:---应用层--面向用户软| ↓件|---协议层--现成的协议栈、软件包、标准库,大多是移植,不自己写,如FAT、TCPIP、OS、GAME等相| ↓关| ↓---功能层--实现器件无关性,实现器件的各种功能扩展和器件通用性处理,如LCD的线、圆、矩形等功能,如EEPROM的块写,自己的print硬| ↓件|---器件层--实现硬件无关性,保证IO无关性,只提供器件的基本功能,如字节读写、点驱| ↓动---物理层--IO相关,直接操作硬件,实现硬件连接的多种方案对应文件举例1:---应用层--面向用户的主程序软| ↓件|---协议层--如FAT、TCPIP、OS等现成的协议栈、算法、游戏等相| ↓关| ↓---功能层--如文件lcd.c;led.c;eeprom.c;time.c;ir.c;keybord.c;harddisk.c;引出LCD的线、圆、矩形、填充等功能硬| ↓↓件|--- 器件层--文件lcd61202.c;lcd1520.c;lcd6963.c;lcd133x.c;lcd44780.c;lcd1 62x.c;lcd856x.c或者lcd1602.c;lcd12864.c;lcd320240.c 等,引出基本的初始化、定位、写点、写字节函数驱| ↓↓动---物理层--文件lcd61202_io.c;lcd61202_bus.c;引出器件的基本读写函数对应文件应用举例2:---应用层--面向用户的主程序软| ↓件|---协议层--如FAT、TCPIP、OS等现成的协议栈、算法、游戏等相| ↓关| ↓---功能层--如文件lcd.c;led.c;eeprom.c;time.c;ir.c;keybord.c;harddisk.c;如EEPROM的块写统一化硬| ↓↓件|---器件层--文件ee24xx.c;ee93xx.c;ee_sdcard.c;ee29xx.c;ee28f.c;ee39xx.c;等驱| ↓↓动---物理层--文件bus_i2c.c;bus_spi.c等一个大的单片机程序往往包含很多模块,我是这样组织的1。
单片机分层hal层作用
单片机分层hal层作用单片机分层HAL层作用一、什么是HAL层在单片机系统中,HAL层是介于硬件和软件之间的一个抽象层。
它负责屏蔽底层硬件的细节,向上层提供一套统一的接口,使得软件开发人员可以更加方便地使用和控制硬件资源。
HAL层的主要作用是将底层硬件的操作封装成高级的函数接口,简化软件开发的复杂度。
二、HAL层的功能1. 抽象硬件接口:HAL层将底层硬件的操作进行抽象,提供一套统一的接口供上层软件使用。
通过这些接口,软件开发人员可以方便地访问和控制硬件资源,而无需关心底层硬件的具体实现细节。
2. 硬件初始化:在单片机系统启动时,HAL层负责初始化各个硬件模块。
它会根据系统的配置和需求,对各个硬件模块进行初始化设置,使其处于合适的工作状态。
3. 硬件驱动:HAL层提供了一系列的硬件驱动函数,用于对各个硬件模块进行控制和操作。
软件开发人员可以通过这些函数调用来实现对硬件的读写、配置和控制。
4. 中断管理:在单片机系统中,中断是一种常用的事件处理机制。
HAL层负责中断的管理和处理。
它提供了一套中断处理函数,用于注册、配置和处理各种中断事件。
5. 时钟管理:在单片机系统中,时钟是整个系统的基准。
HAL层负责时钟的管理和配置。
它提供了一套时钟配置函数,用于设置各个时钟源和时钟分频。
6. 电源管理:在单片机系统中,电源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HAL层负责电源的管理和控制。
它提供了一系列的电源控制函数,用于启用、关闭和配置各种电源模块。
7. 外设控制:在单片机系统中,外设是与单片机相连的各种外部设备。
HAL层负责外设的控制和操作。
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外设控制函数,用于对外部设备进行读写、配置和控制。
8. 系统调试:在单片机系统开发过程中,调试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HAL层提供了一系列的调试接口和函数,用于系统的调试和测试。
软件开发人员可以通过这些函数调用来打印调试信息、设置断点和观察变量。
三、HAL层的作用1. 提高开发效率:HAL层将底层硬件的操作封装成高级的函数接口,使得软件开发人员可以更加方便地使用和控制硬件资源。
单片机项目分层分析报告
单片机项目分层分析报告一、引言单片机作为嵌入式系统的核心,在各种电子设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单片机项目的分层分析是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项目,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对单片机项目进行分层分析,详细探讨每一层的功能、任务和相互关系。
二、整体架构单片机项目的整体架构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应用层、中间层和硬件层。
其中,应用层负责提供用户交互界面和应用逻辑;中间层主要包括驱动程序和通讯模块,实现应用层与硬件层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控制;硬件层包括单片机芯片、外设接口和传感器等硬件组件。
三、应用层应用层是用户与单片机系统进行交互的界面,其主要功能是接收用户输入、显示系统状态和提供用户反馈。
在单片机项目中,应用层通常使用LCD液晶屏或数码管显示器来显示信息,通过按键或触摸屏等输入设备接收用户指令。
应用层还包括应用逻辑的实现,根据用户输入进行数据处理和决策,并控制中间层完成相应操作。
四、中间层中间层是应用层和硬件层之间的桥梁,其主要任务是处理来自应用层的指令,控制硬件层完成相应操作,并将硬件层的状态反馈给应用层。
中间层包括驱动程序和通讯模块两个部分。
4.1 驱动程序驱动程序是中间层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控制硬件层的外设设备进行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驱动程序需要根据硬件层的特性和通信协议来完成数据的读取和写入。
例如,如果项目使用了温湿度传感器,驱动程序需要通过相应的通信协议读取传感器数据,并将数据传输给应用层进行处理。
4.2 通讯模块通讯模块负责应用层和硬件层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控制。
通讯模块可以采取串口通信、I2C总线或SPI总线等方式,与其他硬件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通过通讯模块,应用层可以向硬件层发送指令,控制硬件层的操作,同时也可以接收硬件层的状态信息反馈给应用层。
五、硬件层硬件层是单片机项目的实际执行部分,包括单片机芯片、外设接口和传感器等硬件组件。
在硬件层中,单片机芯片是项目的核心,其负责执行中间层传递的指令,并与外设接口进行数据交换。
浅谈单片机程序设计中的“分层思想”
参考了市面上各种各样的嵌入式书籍,MCS-51,AVR ,ARM 等都有看过,但是没有发现有哪本是介绍设计思想的,就算有也是凤毛麟角。写程序不难,但是程序怎么样才能写的好,写的快,那是需要点经验积累的。结构化模块化的程序设计的思想,使最基本的要求。然而这么将这个抽象的概念运用到工程实践当中恩?那需要在做项目的过程中经历磨难,将一些东西总结出来,抽象升华为理论,对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传播都大有裨益。所以在下出来献丑一下,总结一些东西。
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谈,有两个设计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就是“时间片轮的设计思想”,这个对实际中解决多任务问题非常有用,通常可以用这个东西来判断一个人是单片机学习者,还是一个单片机工程师。这个必须掌握。由于网上介绍这个的帖子也不少,所以这里就不多说了。
第二个就是我今天想说的主题“分层屏蔽的设计思想”。下面用扫描键盘程序例子作为引子,引出今天说的东西。
浅谈单片机程序设计中的“分层思想”
随便写下的一点东西,本来打算去发表,不过想想还是算了,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不过这个东西确实很有用。文章烂的去组织和修改了,随便看看吧。
分层的思想,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事实上很多做项目的工程师本身自己也会在用。看了不少帖子都发现没有提及这个东西,然而分层结构确是很有用的东西,参透后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如果说我不懂LCD怎么驱动,那好办,看一下datasheet,参考一下阿别人的程序,很快就可以做出来。但是如果不懂程序设计的思想的话,会给你做项目的过程中带来很多很多的困惑。
问题的提出
单片机学习板一般为了简单起见,将按键分配的很好,例如整个 4*4 的键盘矩阵分配到 P1 口上面,8条控制线,刚好。这样的话程序也非常好写。只需要简单的
KE读进来了。
单片机底层思维
单片机底层思维单片机底层思维是指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对单片机底层硬件进行理解和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单片机底层指的是与硬件直接相关的部分,包括寄存器、引脚、时钟、中断等。
在单片机底层思维中,我们需要了解硬件的工作原理,掌握如何操作硬件资源,以及如何编写底层驱动程序。
在单片机底层思维中,首先要了解单片机的体系结构。
常见的单片机体系结构有8051、AVR、PIC等。
不同的体系结构有不同的寄存器、指令集和内存结构,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单片机类型来编写相应的底层驱动程序。
在单片机底层思维中,我们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寄存器。
寄存器是单片机内部用来存储数据和控制硬件的特殊内存单元。
通过操作寄存器,我们可以读取和写入硬件状态,控制硬件的工作。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设置IO口的寄存器来控制LED的亮灭。
在单片机底层思维中,我们还需要了解引脚的概念。
引脚是单片机与外部器件连接的接口,用于输入和输出信号。
通过设置引脚的输入输出模式和电平状态,我们可以与外部器件进行通信。
例如,我们可以将一个按键连接到单片机的引脚上,通过读取引脚的状态来判断按键是否被按下。
在单片机底层思维中,时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时钟信号用于同步单片机内部各个模块的工作。
通过设置时钟的频率和分频系数,我们可以控制单片机的运行速度。
时钟的选择和配置对于单片机的稳定性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单片机底层思维中,中断是一个常用的机制。
中断是一种异步的事件处理方式,用于处理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任务。
通过配置中断向量表和中断优先级,我们可以在单片机遇到特定事件时立即响应并执行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
中断的使用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效率。
在单片机底层思维中,我们需要掌握如何编写底层驱动程序。
底层驱动程序是与硬件直接相关的代码,用于初始化硬件和控制硬件的工作。
通过编写底层驱动程序,我们可以实现对硬件资源的灵活控制,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单片机底层思维需要对硬件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需要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单片机程序分层
单片机程序分层单片机(Microcontroller)是一个集成了处理器核心、存储器和各种输入/输出接口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单片机程序分层是一种将程序按照功能或模块进行分层的设计方法,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程序分层的概念、原则和实践方法。
一、概述单片机程序分层是一种将程序按照不同功能或模块进行分层设计的方法,类似于软件开发中的面向对象编程中的分层原则。
通过将程序分为不同的层次,可以使得程序结构更清晰,模块化程度更高,易于测试和维护。
二、分层原则1. 单一职责原则每个模块或函数应该只负责一个明确的功能,遵循单一职责原则可以使得程序结构清晰,易于理解和修改。
2. 低耦合高内聚原则各个层次之间应该尽量减少依赖关系,降低各个层次之间的耦合度。
同时,各个层次内部的模块或函数应该具有较高的内聚性,即相互之间的功能相关性比较高。
3. 抽象与封装原则将程序中的通用功能封装成接口或函数,通过接口与具体的实现进行解耦。
抽象与封装能够提高代码的可复用性和可维护性。
三、实践方法1. 底层驱动层底层驱动层是单片机程序分层的最底层,包括与硬件设备的交互和控制,例如与传感器、执行器等的通讯和操作。
在底层驱动层中,应该尽量使用模块化的编程方式,将各个硬件设备的驱动程序独立封装。
2. 中间层中间层是连接底层驱动层和高层应用层的桥梁,主要完成底层驱动层与高层应用层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处理。
在中间层中,可以设计一些通用的数据结构和算法,用于处理和转换数据。
3. 高层应用层高层应用层是单片机程序分层的最高层,包括具体的业务逻辑和应用功能。
在高层应用层中,应该遵循单一职责原则,将不同功能的代码分别封装成函数或模块,并提供清晰的接口供外部调用。
四、案例分析以温度监测系统为例,假设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LCD显示屏以及温度报警功能。
在底层驱动层中,可以编写控制温度传感器的驱动程序,控制LCD 显示屏的驱动程序等。
单片机的编程及程序设计原理详解
单片机的编程及程序设计原理详解单片机(Microcontroller)是一种集成了处理器核心、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以及时钟电路等功能模块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它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功耗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家电、工控设备、消费电子产品以及汽车电子等领域。
单片机的编程和程序设计是单片机应用开发的核心,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的解析。
一、单片机编程的基本原理单片机的编程主要是通过按照一定的程序设计规则,编写软件代码并将其烧录到单片机的存储器中,从而实现特定功能。
单片机编程的基本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1. 程序设计:首先,根据需求,设计单片机需要完成的具体功能,并将其转化为一系列的算法和流程。
在程序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诸如功能要求、资源限制、输入输出处理、错误处理等方面的问题。
2. 编写源代码:在设计完成后,需要使用编程语言(如C、C++、ASM等)编写源代码。
源代码是程序员用来描述单片机要执行的具体任务的文本文件。
3. 编译:将编写好的源代码通过编译器进行编译,将其翻译为二进制的机器码,以便单片机能够识别和执行。
4. 烧录到单片机:将编译后生成的可执行文件通过烧录工具或者编程器烧录到单片机的存储器中,以便单片机能够按照程序的要求运行。
5. 调试和测试:烧录完成后,需要对单片机的程序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并完成预期的功能。
调试和测试是单片机编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可以通过调试工具、仿真器等辅助设备进行。
二、单片机程序设计的要点单片机程序设计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的要点,下面将介绍一些值得注意的内容:1. 程序结构设计:合理的程序结构设计有助于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常见的程序结构设计包括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等,合理使用这些结构能够达到更好的程序效果。
2. I/O口的配置和使用:单片机的输入/输出口(IO口)是单片机与外部世界交互的接口,配置和使用IO口是单片机程序设计的重要部分。
单片机的个人设计理念
单片机的个人设计理念
单片机作为嵌入式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控制、计算、通信等多种角色。
在个人设计单片机系统时,我始终秉持着一些理念和原则。
首先,我认为单片机系统的设计应该注重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硬件设计上,我
会选择高品质的元器件,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在软件设计上,我会采用严谨的算法和逻辑,确保系统的可靠性。
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单片机系统的基石,也是我设计的首要目标。
其次,我注重单片机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在硬件设计上,我会留出足够的
接口和扩展槽,以便后续的功能扩展;在软件设计上,我会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路,使得系统能够轻松地添加新功能或修改现有功能。
灵活性和扩展性可以让单片机系统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是我设计的另一个重要考量。
此外,我还注重单片机系统的功耗和性能。
在硬件设计上,我会选择低功耗的
元器件,尽量降低系统的能耗;在软件设计上,我会优化算法和逻辑,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功耗和性能是单片机系统设计中需要平衡的两个方面,我会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做出合适的权衡。
最后,我认为单片机系统的设计应该注重用户体验。
在硬件设计上,我会考虑
系统的外观和操作方式,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系统;在软件设计上,我会注重界面的友好性和交互的便利性,让用户能够轻松地完成操作。
用户体验是单片机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的来说,我个人设计单片机系统时,注重稳定性和可靠性、灵活性和扩展性、功耗和性能以及用户体验。
这些理念和原则指导着我在单片机系统设计中的方方面面,使得我设计的系统能够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并得到用户的认可。
单片机软件设计思路
单片机软件设计思路交流会前言这里主要是和大家交流一下单片机模块化设计思路以及一些心得和体会,也是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一个平台。
在软件设计中,只有把思路理顺了,我们才可以从具体的程序之中跳出来设计程序。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如果有哪些不足,就请各位多多指教。
主题概述:主题一软件结构整体划分清楚你写的软件部分在程序中的地位,哪个部分该怎么调用另一个部分的功能,该怎么调用。
主题二模块文件组成规范的文件结构让你很清楚知道本文件的作用,提供给外部的接口。
主题三状态转移思想(多任务设计)怎样具体去有目的的去规划去写一个程序,怎样最大效率去控制一个程序。
主题四中断、缓冲的作用和地位讲述怎样控制实时事件,怎样协调程序的流程。
主题五消息驱动信息在各个任务之间互相流动的保证,让模块功能独立,是模块化设计的基础。
主题六模块的层次关系及模块化设计模块的调用关系及怎样模块化。
主题七程序的测试和可测试性如何在模块化设计下测试模块程序。
主题八杂谈谈设计的一些理论和方法,思想等等。
主题一软件结构整体划分按照模块的特性来分的话,大概可以分为五种:系统模块,驱动模块,功能模块,综合模块,资源模块。
驱动模块:是最低层的模块,主要是硬件的驱动,大体有:定时器硬件部分驱动,串口驱动,I2C驱动,SPI驱动,LCD驱动,LED驱动,键盘扫描的IO 硬件扫描部分驱动,AD驱动,DA驱动,……。
其它模块,即使是系统模块,也要使用一部分驱动模块的内容。
系统模块:这个内容很广泛,是建立在驱动模块基础上的资源管理及信息管理部分,具有承上启下,连接功能模块和驱动模块的作用。
大体有:内存分配管理,消息分发,系统时间管理,算法库,菜单管理,窗口管理,串口协议解析,资源管理等等。
综合模块,主要是多个主任务综合功能的任务。
比如:综合计算,数据分析处理等。
主要特点就是它的信息必须从各功能模块中提取,再集中处理。
功能模块:基本上按一个主任务来划分,主要是用户操作和显示部分,比如:按键处理,各个参数显示,设置,报警信息显示,波形显示,菜单显示,设置,打印,历史记录,趋势图…..,要实现功能的任务几乎可以单独看待为一个任务或几个子任务合并的主任务都可以看作一个功能模块。
有关单片机的思想总结
有关单片机的思想总结单片机(Microcontroller)是一种集集成电路、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具有独立运行、自包含、低功耗和多功能的特点。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电子设备、通信系统、汽车电子、家电等领域。
在学习和应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单片机的特点和优势,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
下面将对单片机的思想进行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和帮助。
首先,在单片机的思想中,精简是其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相较于传统的计算机系统,单片机资源相对有限,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节约资源的问题。
这一点要求我们在程序设计中要尽可能地简化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操作,合理利用存储空间。
这就需要我们具备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的能力,熟悉并灵活运用各种指令和寄存器。
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资源情况下开发出高效、可靠的单片机应用。
其次,单片机的思想要求我们具备实时处理能力。
许多应用场景对实时性要求较高,比如工业控制中的传感器数据采集、反馈控制等。
在这些场景中,单片机需要能够及时获取数据、做出处理决策并反馈给外部设备,以实现实时控制。
因此,我们需要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时间约束,合理分配系统资源,并采用适当的算法和数据结构。
同时,我们还需要掌握中断处理技术,使得单片机能够快速响应外部事件,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操作。
此外,单片机的思想要求具备低功耗的设计理念。
由于单片机常常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其电源供应通常是通过电池或者其他外部电源,且电量有限。
因此,在设计单片机应用时,我们需要尽可能地降低功耗,以延长系统的工作时间。
这可以通过多个方面来实现,比如合理利用睡眠模式、精简无用的计算操作、合理配置外设功耗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优化,比如通过传感器数据的快速准确预测,避免无效的操作,从而降低系统功耗。
此外,单片机的思想要求具备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由于嵌入式系统的要求通常是多样化的,我们需要能够根据具体的系统需求对单片机进行灵活的配置和扩展。
单片机程度架构
单片机程度架构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其程度架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 物理层:单片机物理层包括芯片、引脚、外设等硬件部分。
物理层的设计决定了单片机的性能和功能扩展的可能性。
2. 核心层:核心层是单片机的核心处理单元,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核心组成。
该层负责执行程序指令、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以及处理各种中断和异常。
3. 存储层:存储层包括程序存储器(程序存储ROM)和数据存储器(数据存储RAM)。
程序存储器存储了单片机的程序代码,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运行时的临时数据。
4. 总线层:总线层主要用于各个部件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它包括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5. 外设层:外设层是单片机与外部设备进行物理接口的部分,包括各种输入输出端口、AD转换器、定时器等。
外设层实现了单片机与外部环境的连接和数据交换。
6. 系统层:系统层是单片机的软件和操作系统部分,主要包括编译器、调试工具、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等。
系统层通过提供高级编程接口和软件库,简化了单片机开发过程。
以上是单片机的典型程度架构,具体的架构会根据不同的单片机型号和品牌有所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单片机程序设计中的“分层思想”
随便写下的一点东西,本来打算去发表,不过想想还是算了,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不过这个东西确实很有用。
文章烂的去组织和修改了,随便看看吧。
分层的思想,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事实上很多做项目的工程师本身自己也会在用。
看了不少帖子都发现没有提及这个东西,然而分层结构确是很有用的东西,参透后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如果说我不懂LCD怎么驱动,那好办,看一下datasheet,参考一下阿别人的程序,很快就可以做出来。
但是如果不懂程序设计的思想的话,会给你做项目的过程中带来很多很多的困惑。
参考了市面上各种各样的嵌入式书籍,MCS-51,AVR ,ARM 等都有看过,但是没有发现有哪本是介绍设计思想的,就算有也是凤毛麟角。
写程序不难,但是程序怎么样才能写的好,写的快,那是需要点经验积累的。
结构化模块化的程序设计的思想,使最基本的要求。
然而这么将这个抽象的概念运用到工程实践当中恩?那需要在做项目的过程中经历磨难,将一些东西总结出来,抽象升华为理论,对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传播都大有裨益。
所以在下出来献丑一下,总结一些东西。
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谈,有两个设计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就是“时间片轮的设计思想”,这个对实际中解决多任务问题非常有用,通常可以用这个东西来判断一个人是单片机学习者,还是一个单片机工程师。
这个必须掌握。
由于网上介绍这个的帖子也不少,所以这里就不多说了。
第二个就是我今天想说的主题“分层屏蔽的设计思想”。
下面用扫描键盘程序例子作为引子,引出今天说的东西。
问题的提出
单片机学习板一般为了简单起见,将按键分配的很好,例如整个 4*4 的键盘矩阵分配到 P1 口上面,8条控制线,刚好。
这样的话程序也非常好写。
只需要简单的
KEY_DAT = P1;
端口的数据就读进来了。
诚然,现实中没有这么好的事情。
在实际的项目应用当中,单片机引脚的复用相当厉害,这跟那些所谓的单片机学习板就有很大的差别了。
另外一个原因,一般设计来说,是“软件配合硬件”的设计流程,简单点说就是,先确定好硬件原理图,硬件布线,最后才是软件的开发,因为硬件修改起来比较麻烦,相对来说软件修改的时候比较好改。
这个就是中国传统的阴阳平衡哲学原理。
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本来就是鱼和熊掌的关系,两者不可兼得。
方便了硬件设计,很可能给写软件带来很大的麻烦。
反过来说,方便了软件设计,硬件设计也会相当的麻烦。
如果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同时方便了,那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这个设计方案非常简单,二是设计师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
我们不考虑那么多情况,单纯从常用的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问题。
硬件为了布线的方便,很多时候会可能将IO口分配到不同的端口上面,例如上面说的4*4键盘,8根线分别分配到 P0 P1 P2 P3 上面去了。
那么,开发板的那些扫描键盘程序可以去见鬼了。
怎么扫按键?我想起了我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分成3段非常相似的程序,一个一个按键的扫描的经历......
或许有人不甘心,“那些东西我花了很长时间学习的,也用的好好的,怎么能说一句不用就不用?”虽然有点残忍,但是我还是想说“兄弟,接受现实吧,现实是残酷的......”
不过,人区别于低等动物的差别,是人会创造,在碰到困难的时候会想办法解决,于是我们开始了沉思......
最后我们引入初中数学学的“映射”的概念来解决问题。
基本思想就是,将不同端口的按键映射到相同端口上面。
这样按键扫描程序就分成3个层次了。
1)最底层的是硬件层,完成端口扫描,20ms延时消抖,将端口的数据映射到一个KEY_DAT寄存器上面,KEY_DAT作为对上层驱动层的一个接口。
2)中间的一层是驱动层,驱动层只对 KEY_DAT 寄存器的数值进行操作。
简单点说,我们无论底层的硬件是怎么接线的,在驱动层都不需要关心,只需要关心 KEY_DAT 这个寄存器的数值是什么就可以了。
这样出来的间接效果就是“屏蔽了底层硬件的差异”,所以驱动层写的程序就可以通用了。
驱动层的另外一个功能是为了上层提供消息接口。
我们用了类似window程序的消息的概念。
这里可以提供一些按键消息,例如:按下消息,松开消息,长按键消息,长按键的时候的步进消息,等等。
3)应用层。
这里就是根据项目的不同分别写按键功能程序,属于最上层的程序。
它使用的是驱动层提供的消息接口。
在应用层写程序的思想就是,我不管下层是怎么工作的,我只关心按键消息。
有按键消息来的时候我就执行功能,没有消息来的时候,我就什么也不做。
下面用一个简单的常用的例子,说明我们这个设计思想的用法。
秒表调整时间的时候,要求按着某个按键不放,时间能连续的向上增加。
这个东西很实用,实际的家电中用途很广泛。
在看下面的东西之前,大家可以想一下,这东西难吗?相信大家都会很响亮的回答,“不难!!”,然而我再问:“这东西麻烦吗?”我相信很多人肯定会说“很麻烦!!”这不禁让我想起开始学单片机的时候写这种按键的那程序,乱七八糟的结构。
如果不相信的话,可以自己用51写一下哦,那样就更加能体会本文说的分层结构的优越性。
项目要求:
两个按键,分别分配在P10 和P20,分别是“加”“减”按键,要求长按键的时候实现连续加和连续减的功能。
实战:
假设:
按键上拉,没有按键的时候高电平,有按键的时候低电平,另外,为了突出问题,这里没有将延时消抖的程序写上去,在实际项目中应该加上。
C语言函数参数的传递多种多样,这里作为例子,用了最简单的全局变量来传递参数,当然你也可以用 unsigned char ReadPort(void) 返回一个读键结果,甚至还可以 void ReadPort(unsigned char *pt) 用一个指针变量传递地址而达到直接修改变量的目的。
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个决定于每个人的程序风格。
1)开始写硬件层程序,完成映射
#define KYE_MIN 0X01
#define KEY_PLUS 0X01
unsigned char KeyDat;
void ReadPort(void)
{
if (P1 & KEY_PLUS == 0 ){
KeyDat |= 0x01 ;
}
if (P2 & KEY_MIN == 0 ){
KeyDat |= 0x02 ;
}
}
C语言应该很容易看懂吧?如果 KEY_PLUS 按下,P10口读到低电平,则 P1 & KEY_PLUS 的结果为 0 ,满足if 的条件,进入KeyDat |= 0x01 是将 KeyDat的bit0 置一,也就是说,将 KEY_PLUS 映射到 KeyDat 的 bit0
KEY_MIN 是同样的道理映射到 KeyDat 的 bit1
如果 KeyDat 的 bit0 为 1 ,则说明 KEY_PLUS 按下,反则亦然。
不需要想的很神秘,映射就是这么一回事。
如果还有其他按键的话,用同样办法,将他们全部映射到 KeyDat 上面。
2)驱动层程序编写
如果将 KeyDat想象成 P1 口,那么这个跟学习板那标准的扫描程序不就是一样了吗?对的,这个就是底层映射的目的了。
3)应用层程序编写
根据消息
硬件层是必须分离出来,然而驱动层和应用层的要求就不那么严格了,事实上一些简单的项目没有必要将这两层分离开来,根据实际应用灵活应对就可以了。
其实这样写程序是很方便移植的,根据板子的不同而适当的修改一下硬件层那
个 ReadPort 函数就完成了,驱动层和应用层很多代码可以不经过修改直接用,很能提高开发效率的。
当然这个按键程序会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遇到常闭按键和点触按键的混合使用的场合。
这个留给大家自己去想了,反正问题总是能找到解决办法的,尽管方法有好有坏。
结束语
以按键为媒介,介绍了程序设计当中的“分层屏蔽”的思想的原理和应用,按键只是一个例子,其实分层的思想普遍存在着程序设计当中。
细心留意一下的话发现其实window,linux,网络的tcp/ip 结构全部都是分层的。
这东西不是绣花枕头,而是实际用在工程上面的,只是平时不多见帖子介绍,或者没有人特意这样来总结,又或者是有经验的工程师作为藏在心中的法宝吧,这个就不得而知。
不过好东西应该共享,菜鸟应该共勉,一起来学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