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 耳鸣诊疗方案(试行版)
耳鼻喉科耳部常见疾病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耳部常见疾病中医诊疗规范肾开窍于耳,肾气通于耳,胆和三焦经络俱汇入耳中。
所以耳部疾病与胆(肝)、三焦、肾有关。
耳部的急性炎症,多属胆(肝)和三焦实火,治疗应清泻肝胆实火;耳部慢性炎症,多属肾经虚火,治应滋阴降火。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中医称“脓耳”。
多因外感风热火毒,外邪引动肝胆火热,上灼耳窍而发。
小儿形体未充,易受外邪侵袭,而发生本病。
【诊断】1.初期耳底疼痛,全身发热、畏寒、乏力,听力减退,乳突部按压疼痛。
2 .酿脓时,耳底胀痛较甚,势如雀啄,伴发高热,待鼓膜穿孔流出脓液后,身热渐退,耳痛逐渐减轻,听力逐渐恢复。
3 .耳镜检查,鼓膜初期充血明显,随着炎症加重,鼓膜呈深红色,并肿胀向外膨出,鼓膜穿孔时,可见搏动性脓液溢出。
4 .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5 .听力检查,音叉试验和纯音听阈测试为传导性耳聋。
【治疗】一、辨证论治1.风热外袭耳内胀痛,逐渐加重,耳中鸣叫,听力减退,伴畏寒、发热、头痛,疲倦乏力,食欲减退,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清肿通窍。
方药举例:银花解毒汤加减。
金银花、连翘各15g,牡丹皮、赤芍、天葵各IOg,薄荷、苦丁茶各6g。
2.肝胆火盛耳痛剧烈,势如雀啄,听力明显减退,耳窍流脓,质稠,色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利湿。
方药举例: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6g,黄苓、桅子、夏枯草、柴胡、车前子、泽泻、生地黄、赤芍各IOgo二、中成药银黄口服液每服IOmI,每日3次。
适用于风热外袭,肝胆火盛。
龙胆泻肝丸每服5g,每日2次。
适用于肝胆火盛。
黄连上清丸每服5g,每日2次。
适用于肝胆火盛,兼有大便燥结者。
三、局部处理1 .20%黄连或黄柏滴耳液滴耳,每次2~3滴,每日3~4次。
2.新鲜虎耳草捣烂取汁滴耳,每次2~3滴,每日3~4次。
3 .用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清洗外耳道,保持清洁、干燥,或用0.3%氧氟沙星滴耳液,每日多次滴耳。
耳鼻喉科中医诊疗方案
目录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3)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6)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中医耳鼻咽喉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1年)、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二版(王士贞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诊断依据:(1)病史:有急性扁桃体炎发作病史。
(2)自觉症状:咽部不适,发痒,干燥,灼热感,异物感,微痛,可有刺激性咳嗽,口臭,易感冒或伴纳差,乏力,头痛,低热等。
(3)咽部检查:①挤压舌腭弓,自隐窝口有脓液及脓栓排出。
②扁桃体表面不平,有瘢痕或黄白色点状物。
③舌腭弓、咽腭弓与扁桃体粘连。
④扁桃体及舌腭弓慢性充血。
⑤患侧下颌角淋巴结肿大。
凡具备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病史及检查所见中①项或②~⑤中三项以上即可作出诊断。
2.西医诊断: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七版(田勇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二)证候诊断1.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证咽部干焮,微痒微痛,哽哽不利,午后症状加重。
全身可见午后颧红,手足心热,失眠多梦,或干咳痰少而粘,耳鸣眼花,腰膝酸软,大便干,舌质干红少苔,脉细数。
2.脾胃虚弱,喉核失养证咽干痒不适,异物梗阻感,咳嗽痰白,胸脘痞闷,易恶心呕吐,口淡不渴,大便不实,舌质淡,苔白腻,脉缓弱。
3.痰瘀互结,凝聚喉核证咽干涩不利,或刺痛胀痛,痰黏难咯,迁延不愈。
全身症状不明显。
舌质暗有瘀点,苔白腻,脉细涩。
二、治疗方案(一)外治法1.烙法:适用于各种证型。
根据扁桃体分度程度,挑选特制的烙铁在酒精灯上烧至通红后蘸上麻油(烙铁涂蘸麻油后酌热度约为120℃),然后迅速送入口腔对准扁桃体施行烧烙,当听到局部发出“兹拉”声后(约0.5~1秒)立即将烙铁抽出,此为“一铁”治疗量。
每侧扁桃体10~15“铁”为一次治疗量。
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路径7个病种慢乳蛾梅核气暴聋鼻鼽耳鸣慢喉
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路径7个病种慢乳蛾梅核气暴聋鼻鼽耳鸣慢喉目录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中医临床路径(试行)455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中医临床路径(试行)458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中医临床路径(试行)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慢性扁桃体炎的门诊患者。
一、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乳蛾病(TCD:BRY012)。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扁桃体炎(ICD-10:J35.0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中医耳鼻咽喉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1年)、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二版(王士贞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2)西医诊断: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七版(田勇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临床常见证候: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证脾胃虚弱,喉核失养证痰瘀互结,凝聚喉核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路径治疗时间≤3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能配合研究治疗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患者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及扁桃体肥大程度的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咽部常规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尿常规检查等。
耳鼻喉科临床诊疗方案及操作规范
耳鼻喉科临床诊疗方案及操作规范耳鼻喉科是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主要负责诊断和治疗涉及耳、鼻、喉及头颈部的各种疾病。
本诊疗方案及操作规范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套科学、系统的诊疗流程,以确保患者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一、诊疗方案1.1 问诊问诊是诊疗过程中的首要步骤,医生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既往史、家族史等相关信息。
1.1.1 病史采集- 全身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等。
- 现病史:发病情况、病程、症状的演变、伴随症状等。
- 既往史:包括全身性疾病、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
- 家族史:关注遗传性疾病、肿瘤等病史。
1.1.2 症状询问- 耳部:听力下降、耳痛、耳鸣、耳溢液等。
- 鼻部:鼻塞、鼻出血、鼻涕、嗅觉减退等。
- 喉部:声音嘶哑、咳嗽、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
- 头颈部:疼痛、肿块等。
1.2 体格检查耳鼻喉科体格检查主要包括望、触、听、嗅四诊。
1.2.1 望诊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如精神状态、面色等。
重点观察耳、鼻、喉及头颈部的外观,如耳廓、鼻翼、鼻涕、喉咙等。
1.2.2 触诊- 耳部:检查耳郭、外耳道、乳突等。
- 鼻部:检查鼻腔、鼻窦、鼻中隔等。
- 喉部:检查喉部、甲状腺等。
- 头颈部:检查淋巴结、血管、肌肉等。
1.2.3 听诊听诊主要包括喉部、气管、肺部等,注意呼吸音、咳嗽音、哮鸣音等。
1.2.4 嗅诊评估患者的嗅觉功能。
1.3 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选择适当的辅助检查手段,如听力测试、鼻内镜检查、喉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
1.4 诊断与治疗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
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
二、操作规范2.1 术前准备- 患者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手术目的、过程及可能的风险,获取患者的知情同意。
- 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
- 药物准备:根据患者情况,准备相应的抗生素、止血药物等。
2.2 手术操作规范-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执行手术步骤。
耳鼻喉科诊疗常规方案
耳鼻喉科诊疗常规目录1 过敏性鼻炎 (1)2 鼻骨骨折 (3)3 鼻中隔偏曲 (4)4 慢性鼻-鼻窦炎 (6)5 鼻出血 (8)6 鼻窦粘膜囊肿 (10)7 鼻腔和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11)8 鼻腔骨化纤维瘤 (12)9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13)10 外鼻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 (14)11 鼻腔鼻窦的恶性肿瘤 (15)12 茎突综合征 (16)13 腺样体肥大 (18)14 扁桃体周围脓肿 (19)1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 (20)16 鼻咽纤维血管瘤 (22)17 咽旁间隙肿瘤 (24)18 鼻咽癌 (26)19 下咽癌 (31)20 喉狭窄 (33)21 喉部异物 (35)22 小儿急性喉炎 (37)23 声带息肉 (38)24 声带小结 (39)25 喉癌 (40)26 先天性耳前瘘管 (44)27 分泌性中耳炎 (46)28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47)29 耳部瘢痕疙瘩 (49)30 突发性聋 (50)31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52)32 气管、支气管异物 (54)33 食管异物 (56)34 甲状舌管囊肿和瘘管 (58)1 过敏性鼻炎【概述】过敏性鼻炎是指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产生由IgE介导的炎症所致的鼻部症状,包括鼻痒、鼻塞、流涕和打喷嚏。
这些症状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
【分类】持续性间歇性≥ 4天/周 < 4 天/周且≥ 4 周或 < 4 周轻度中至重度以下1项或多项睡眠正常睡眠受到影响不影响日常活动、运动、娱乐影响日常活动、运动、娱乐工作和学习正常工作和学习无法正常化有症状但未达到令人烦恼程度有令人烦恼的症状【临床表现】症状鼻痒、喷嚏、流涕和鼻塞4大症状部分患者有眼部症状也可能有嗅觉减退全身症状:疲倦、乏力、头痛等体征:鼻黏膜苍白、水肿或充血肿胀。
皮肤点刺试验呈阳性。
【诊断要点】:符合上述1、2、3,且4大症状至少有3个,即可诊断。
【治疗方案及原则】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主要有三种抗组胺药(口服或鼻内喷剂):以三代和新三代为代表是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和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
中医耳鼻喉科临床诊疗指南——耳鸣
中医耳鼻喉科临床诊疗指南·耳鸣(修订)1 范围本《指南》提出耳鸣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以及调护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耳鸣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调护。
本指南适合中医/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耳鼻喉头颈外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耳鸣tinnitus。
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中或头颅鸣响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声源为突出症状的疾病。
原发性耳鸣idiopathic tinnitus。
伴或不伴感音神经性聋的特发性耳鸣。
3 诊断3.1 诊断要点3.1.1 临床症状患者自觉一侧或两侧耳内或头颅内外有鸣响的声音感觉,如蝉鸣声、吹风声等,这种声感可出现一种或数种,呈持续性或间歇性,患者常因听到这种鸣声而引起烦躁、焦虑、抑郁、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影响学习和工作。
3.1.2 局部检查外耳道及鼓膜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
3.1.3 其他检查3.1.3.1耳鸣严重性评价耳鸣的负性反馈(如焦虑和抑郁)的严重性的测试有助于对耳鸣患者的病情严重性的判断,测试结果有助于决定治疗的优先顺序。
常用的问卷有中华中医药学会推荐的耳鸣评价量表、耳鸣评残量表(THI)等。
推荐使用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耳鸣评价量表。
3.1.3.2听力学检查音叉试验、纯音听阈测听等听力学检查显示听力正常或伴有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聋。
3.1.4.3 耳鸣心理声学测试有条件时进行耳鸣音调及响度匹配、耳鸣掩蔽曲线测试、耳鸣残余抑制试验等检查,有助疾病的诊断。
3.2 鉴别诊断3.2.1 幻听幻听与耳鸣均可在无声源时产生声音听觉。
区别在于耳鸣为单调、无意义的鸣响声音,而幻听为有意义的声音,如语言、唱歌或音乐。
3.2.2 体声体声有客观的声源,如血管的搏动声、肌肉的颤动声、呼吸气流声等;耳鸣无客观声源。
3.2.3 耵耳、外耳道异物耵耳及外耳道异物可出现耳鸣,取出耵聍或异物后耳鸣即消失。
3.2.4 耳胀、脓耳耳胀及脓耳可出现耳鸣,但检查可见鼓膜内陷、鼓室积液或鼓膜穿孔,听力检查为传导性聋;本病鼓膜一般无异常,听力检查正常或呈感音神经性聋。
耳科病证:耳鸣耳聋的诊疗
耳科病证:耳鸣耳聋的诊疗耳鸣系指耳内鸣响,妨碍听觉。
如清•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卷二说:“耳鸣者,耳中有声,或若蝉鸣,或若钟鸣,或若火然(:kao,音烤,火燃烧之声),或若流水声,或若簸米声,或睡着如打战鼓,如风入耳。
”耳聋系指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有重听与无闻之分。
如《韩非子•解老》说:“耳不能别清浊之声则谓之聋。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说:“耳聋者,音声闭隔,竟一无所闻者也,亦有不至无闻,但闻之不真者,名为重听。
”耳鸣、耳聋常同时并见或先后发生。
如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六说:“耳鸣不止,则变成聋也。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也说:“耳鸣者,聋之渐也,惟气闭而聋者则不鸣,其余诸般耳聋,未有不先鸣者。
”故本节将耳鸣耳聋合并论述。
耳鸣、耳聋有症状名与病名之分。
症状名者,凡耳窍各种宏观疾病(如耳痒、耳疮、耳胀、耳闭、脓耳、异物入耳、盯耳)以及其他各种原因或疾病引起的耳内鸣响,或听力减退的症状;病名者,凡非因于耳窍宏观疾病所致,以耳内鸣响,听力减退为主症的耳病,即本节所述之内容。
西医感染性聋、药物中毒性聋、老年性聋、特发性突聋、爆震性聋、噪音性聋,以及全身慢性疾病引起的聋等均属本病范畴。
[历史沿革]《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说:“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是关于耳聋的最早定义。
但耳鸣、耳聋之词在医学文献中最早见于《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和《内经》。
如《足臂十一脉灸经》载:“足泰阳温(足太阳脉)……其病:病足小指(趾)废……产聋……”,《阴阳十一脉灸经》载:“银阳麻(太阳脉):……其所产病:头痛,耳聋……”。
《内经》中有关耳鸣、耳聋的论述则不下五十余处。
尔后,历代医家对耳鸣、耳聋论述更多。
关于耳鸣耳聋的病因病理论述,在《内经》中可分虚实二类。
实证类主要指六淫为患、经脉受邪失调,以及其他方面,如五脏不和、肝气上逆(或肝风上扰)、肠胃痞塞、盯聆塞耳等。
如《素问•气交变大论篇》说:岁火太过,炎暑流行,肺金受邪,噬燥耳聋;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民病耳无所闻。
耳鸣的诊治思路
耳鸣的诊治思路患者,女,52岁,因“左耳耳鸣、耳闷半年突发听力下降1天”为主诉,门诊以“突发性耳聋、神经性耳鸣”为初步诊断,收入我院耳鼻喉科。
电测听检查:左耳轻度感音神经聋,呈平坦型。
声导抗A 型。
病例分析:作为一名耳鼻喉科临床医师,结合患者听力检查,针对突发性耳聋,有着规律的治疗方案。
而长期的耳鸣,却是让人头疼的问题,特别是此位患者病史已半年。
在没更进一步的检查下,这种初诊“神经性耳鸣”(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我们更多的是安抚。
但是针对长期毫无诱因的单侧耳鸣,无论治疗效果好坏,临床医师都必须尽一切可能梳理并筛选病因,除了详细的病史和听力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更为直观得显示是身体的一些占位性病变。
此患者入院后即申请内耳道磁共振检查,因考虑费用,一直未做,给予改善循环及营养神经治疗5天不见好转,患者才接受检查,结果提示左侧桥小脑角区异常信号,考虑占位性病变。
手术治疗,术后病检示听神经瘤。
一、什么是听神经瘤?首先什么是听神经?听神经是第Ⅷ对颅神经,又称“前庭神经”。
神经干分为耳蜗神经与前庭神经两部分。
耳蜗神经起自内耳螺旋神经节的双极细胞,周围突终止于内耳柯替器。
前庭神经起源于内耳前庭神经节的双极细胞,周围突终止于囊斑及壶腹嵴。
可用检查听力、观查眼球震颤和共济失调等来了解听神经的功能。
听神经瘤是侧颅底外科和耳神经外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占颅内肿瘤6%~8%和桥小脑角肿瘤80%~90%,起源于前庭神经鞘膜的胶质一雪旺鞘膜结合部,又称为前庭神经鞘膜瘤,主要位于内听道及桥小脑角,其症状包括听力下降、耳鸣、眩晕、面部疼痛或感觉减退等。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听神经瘤的耳鸣为首发症状者约占10%,单侧性耳鸣而听力正常者,一定要排除听神经瘤。
而磁共振是发现和鉴别听神经瘤敏感而特异的方法,是诊断听神经瘤的金标准。
二、什么是耳鸣?耳鸣(Tinnitus): 是患者在耳部或头部的一种声音感觉,但外界并无相应的生源存在!三、耳鸣与幻听的区别1、幻听(Auditory Hallucination):是一种虚幻的听觉,即患者听到了并不存在的声音,是精神科临床最常见的幻觉。
耳鸣诊疗规范
耳鸣诊疗规范耳鸣乃耳科临床常见三大顽症之一,其发病率较高。
耳鸣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本章主要讲解耳鸣的病因及分类、耳鸣的病理生理机制、耳鸣的主要检查方法以及耳鸣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近年来耳鸣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是Jastreboff创立的耳鸣神经生理学模式及根据该学说而建立的耳鸣再训练疗法。
耳鸣(tinnitus)一词源于拉丁词tinnere,原意为耳部响铃样声音,现指主观上感觉耳内或头部有声音,但外界并无相应声源存在。
耳鸣是耳科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耳鸣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一般人群中17%有不同程度耳鸣,老年人耳鸣发生率可达33%。
【分类】耳鸣的分类方法较多,但目前尚无一种分类法可满意地对各种耳鸣进行归类。
较实用的方法是根据耳鸣发生的可能部位及其病因进行分类:(一)根据产生耳鸣的部位分类1.耳源性耳鸣指产生耳鸣的病变部位位于听觉系统内。
大多指感音神经性耳鸣或主观性耳鸣。
(1)外耳病变:耳廓、外耳道软骨部或骨部的病变阻塞外耳道时皆可引起耳鸣。
此乃外耳道阻塞而妨碍声波传入中耳,由于环境噪声也受到隔绝,其对体内生理性杂音的掩蔽作用减弱,使体内产生的微弱声音相对增强而造成耳鸣。
(2)中耳病变:中耳的病变常引起不同程度的传导性聋,同样使环境噪声对体内生理性杂音的掩蔽作用减弱。
另外,鼓室内病变如颈静脉体瘤等可引起搏动性耳鸣。
(3)耳蜗病变:耳蜗病变所致耳鸣的机制尚不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这种耳鸣是病变部位的自发性放电活动所致。
损伤的毛细胞可产生持久的去极化状态,引起神经元的兴奋,产生异常信号(Dallos,1968;Durrant,1981)o上述异常自发性放电活动也与中枢对末梢的抑制作用减弱或消失有关。
(4)蜗后病变:蜗后病变包括内耳道和小脑脑桥角病变,如听神经瘤、脑膜瘤、胆脂瘤、炎症或血管异常等。
该部位的任何病变压迫听神经所造成的机械性刺激,可产生异常的神经冲动而导致耳鸣。
(5)中枢听觉径路病变:中枢听觉径路病变包括脑干和听觉皮层的病变,如多发性硬化、肿瘤、血管病变、感染病灶累及蜗核与听皮层间的传入或传出神经纤维等,皆能对听觉传导径路反射弧造成干扰,同样导致耳鸣。
中医诊疗方案耳鼻喉科
中医诊疗方案耳鼻喉科目录暴聋(突发性聋)诊疗方案鼻鼽(变应性鼻炎)诊疗方案耳鸣诊疗方案慢喉痹(慢性咽炎)诊疗方案慢喉瘖(慢性喉炎)诊疗方案耳胀(分泌性中耳炎)中医诊疗方案鼻渊(慢性鼻-鼻窦炎)中医诊疗方案鼻窒(慢性鼻炎)中医诊疗方案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暴聋(突发性聋)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6 —94))、普通高等教育“ ^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二版(王士贞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诊断依据:(1、听力突然下降,1〜3天内听力下降达到高峰,多为单耳发病。
或伴耳鸣、眩晕。
(2)常有恼怒、劳累、感寒等诱因。
(3)耳部检查:鼓膜多无明显变化。
(4)听力检查主要呈感音神经性聋。
(5)应与耳眩晕、耳胀相鉴别。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七版(田勇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2005 年制定的《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
(1)突然发生的听力损失,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以内。
(2)非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为轻、中或重度,甚至全聋。
至少在相连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HL以上。
多为单侧,偶有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
(3)病因不明(未发现明确原因包括全身或局部因素)。
(4)可伴耳鸣、耳堵塞感。
(5)可伴眩晕、恶心、呕吐,但不反复发作。
(6)除第八颅神经外,无其它颅神经受损症状。
(二)证候诊断1风邪外犯证:多因感冒或受寒之后,突发耳聋,伴鼻塞、流涕,或有头痛、耳胀闷,或有恶寒、发热、身痛。
舌质红,苔薄白,脉浮。
2.肝火上炎证:情志抑郁或恼怒之后,突发耳聋,耳鸣如潮或风雷声,伴口苦口干,便秘尿黄,面红、目赤。
舌红,苔黄,脉弦数。
3.痰火郁结证:耳聋耳鸣,耳中胀闷,或见头晕目眩,胸脘满闷,咳嗽痰多,口苦或淡而无味,二便不畅。
58耳鼻喉科暴聋中医诊疗方案
58耳鼻喉科暴聋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对于暴聋(突发性耳聋)的诊疗方案主要包括辨证施治和预防治疗两方面。
一、辨证施治:
1.风寒型:
辨证特点:耳聋突然发作,伴有畏寒、发热、恶寒等感冒症状,舌苔薄白,脉象浮缓。
治疗原则:驱散寒邪,温通经络。
常用方剂:桂枝汤合牛蒡子汤。
2.风热型:
辨证特点:耳聋突然发作,伴有耳鸣、耳胀、耳痛,甚至头痛、目眩等症状,舌苔黄腻,脉象浮数。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通经活络。
常用方剂:牛黄解毒丸合金铃子胆汤。
3.瘀阻型:
辨证特点:耳聋突然发作,伴有耳鸣、耳胀、耳痛,舌质紫暗,舌苔紫黯或有瘀斑,脉象涩细。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通经活络。
常用方剂:活血化瘀汤、破瘀汤、血府逐瘀汤等。
4.肾虚型:
辨证特点:耳聋突然发作,伴有耳鸣、耳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沉细。
治疗原则:滋补肾虚,温补经络。
常用方剂:六味地黄丸合牛蒡子汤。
二、预防治疗:
1.避免各种引起暴聋的致病因素,如避免噪音、保护耳朵免受寒冷风吹、避免用力擤鼻涕等。
2.调整饮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豆类等。
3.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疲劳等。
4.中医治疗中,可配合使用穴位按摩、艾灸等保健方法,有助于预防暴聋的发生。
耳鸣诊疗方案
耳鸣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临床研究》(王士贞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以耳鸣为第一主诉,耳鸣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耳内(单耳或双耳)或头颅有鸣响的声音感觉(如蝉鸣声、吹风声等),二是周围环境中(包括耳周围)没有产生这种声音的客观来源。
2.耳鸣这种令人厌烦的声音对患者的睡眠、生活、工作和学习、情绪等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是将耳鸣作为一种疾病进行诊断的主要依据之一。
3.听力正常或伴有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
4.注意排除来自耳周围的体声,如与脉搏搏动一致的血管搏动声、腭咽喉肌阵挛的咔嗒声、咽鼓管异常开放的呼吸声等。
(二)证候诊断1.风热侵袭证:耳鸣初起,病程较短,可伴耳内堵塞感或听力下降,或伴有鼻塞、流涕、头痛、咳嗽等症。
舌质稍红,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数。
2.肝火上扰证:耳鸣的起病或加重与情志抑郁或恼怒有关,口苦,咽干,面红目赤,尿黄,便秘,夜寐不宁,胸胁胀痛,头痛或眩晕。
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3.痰火郁结证:耳鸣,耳中胀闷,头重如裹,胸脘满闷,咳嗽痰多,口苦或淡而无味,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4.脾胃虚弱证:耳鸣的起病或加重与劳累有关,或在下蹲站起时加重,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纳呆,腹胀,便溏。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5.肾精亏损证:耳鸣已久,腰膝酸软,头晕眼花,发脱或齿摇,夜尿频多,性功能减退,潮热盗汗或畏寒肢冷。
舌质淡或嫩红,脉虚弱或细数。
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风热侵袭证治法:疏风清热,散邪通窍。
推荐方药:桑菊饮加减。
桑叶、菊花、薄荷(后下)、荆芥、桔梗、杏仁、蔓荆子、蝉蜕、甘草。
中成药:川芎茶调散等。
2.肝火上扰证治法:清肝泻火,开郁通窍。
推荐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丹皮、栀子、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薄荷(后下)、黄芩、甘草。
中成药:加味逍遥丸等。
3.痰火郁结证治法:化痰清热,散结通窍。
耳鼻喉科 耳胀(分泌性中耳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耳胀(分泌性中耳炎)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九版(熊大经等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1)病史:多有感冒病史。
(2)临床症状:以耳内胀闷堵塞感、耳鸣、听力下降、自声增强为主要症状。
(3)专科检查:早期可见鼓膜轻度充血、内陷,若鼓室有积液,则可在鼓膜表面见到液平面,或可见到鼓膜外凸。
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聋。
鼓室导抗图呈B 型或C型曲线。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参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七版(田勇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
(1)症状:听力减退,包括听力下降、自声增强;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鼓气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可伴耳痛。
(2)鼓膜检查:鼓膜充血、内陷,表现为光锥缩短或消失,鼓室积液时鼓膜失去正常光泽,呈淡黄、橙红或琥珀色。
若液体未充满鼓室,可透过鼓膜见到液平面。
(3)听力检查:纯音听呈传导性聋。
声导抗图为B型或C型曲线。
(4)排除诊断:鼻咽部肿瘤、脑脊液耳漏、胆固醇肉芽肿。
(二)证候诊断1.风邪外袭,痞塞耳窍证:耳内胀闷,微痛不适,耳鸣如闻风声,自声增强,听力减退。
可伴有鼻塞、流涕、头痛、发热恶寒等症。
舌质淡红,苔白,脉浮。
2.肝胆湿热,上壅耳窍证:耳内胀闷堵塞感,耳内微痛,耳鸣如隆隆声,自声增强,重听。
可伴有烦躁易怒,口苦口干,胸胁苦闷。
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3.脾虚失运,湿浊困耳证:耳内胀闷堵塞感,听力渐降,伴有耳鸣声嘈杂。
可有胸闷、纳呆、腹胀便溏、肢倦乏力、面色不华。
舌质淡红,或舌体胖,边有齿痕,脉细滑或细缓。
二、治疗方法(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风邪外袭,痞塞耳窍治法:疏风散邪,宣肺通窍。
推荐方药:偏于风寒者,选用荆防败毒散加减。
荆芥、防风、生姜、川芎、前胡、柴胡、桔梗、枳壳、茯苓、羌活、独活等。
耳呜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耳呜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瑞安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耳鸣性质及定义主观性耳鸣是指在周围环境中无相应声源和电(磁)刺激源情况下,患者自觉耳内或颅内有声音的一种主观感觉。
客观性耳鸣是指不但患者自己能听到耳周或颅内有响声而且其他人也能听到.客观性耳鸣常可在耳周或颅内有发声源。
临床上,主观性耳鸣占多数,客观性耳鸣较少。
不管是主观性耳鸣.还是客观性耳鸣.都应遵循以下诊断与治疗原则。
诊断原则应从耳鸣性质、病因、病变部位、定量等4个方面进行诊断。
1.耳鸣性质:耳鸣是否为第一主诉,主观性耳鸣还是客观性耳呜。
2.病因:尽量从听觉系统、全身9大系统、心理等3方面采用排除法寻找耳鸣的可能病因.应尽可能避免漏诊严重的疾病,如听神经瘤、桥小脑角胆脂瘤、颅内外血管畸形等。
3.病变部位:用听力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方法确定耳鸣病变部位。
4.定量:①耳鸣测试:耳鸣音调和响度匹配、残余抑制、掩蔽曲线、最大不适阈等;②用各种耳呜量表(如视觉模拟标尺VAS、耳鸣残疾量表THQ、焦虑抑郁量表等)进行耳鸣及心理方面的量化评定。
治疗原则1.病因治疗:病因明确后积极治疗病因。
2.早期(3月内)原因不明的耳鸣,可酌情按突聋方案治疗: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降低血粘度和抗凝药物、神经营养药物、混合氧或高压氧等。
3.综合治疗:病因不明确、病因明确但久治不愈、病因治愈后仍遗留长期严重耳鸣者应综合治疗.包括针对耳鸣及相关心理问题的症状治疗和病因治疗。
主要是对症治疗。
方法包括耳鸣习服疗法、认知疗法、松弛疗法、催眠疗法、掩蔽疗法等等。
4.对伴有严重心理障碍的耳鸣患者。
应该请医学心理科或精神科专家会诊。
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并酌情使用抗焦虑抑郁类药物。
疗效分级1.痊愈:耳鸣消失。
伴随症状也完全消失;或在所有时间里完全适应。
2.显效:耳鸣明显减弱达到1/2以上,伴随症状也明显减弱1/2以上:或不管耳鸣响度怎样变化。
在80%的时间里达到了适应。
3.有效:耳鸣减弱1/3。
耳鸣中医诊疗方案
耳鸣中医诊疗方案1. 简介耳鸣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指的是患者在没有外界声源刺激的情况下,出现耳内听到声音的感觉。
耳鸣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如听力损失、血液循环问题、神经系统疾病等。
在中医学中,认为耳鸣与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足等有关。
因此,中医诊疗方案注重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体质等因素,调理人体内部环境,以达到缓解耳鸣的目的。
2. 中医诊断与分型根据中医理论,耳鸣可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了解患者的具体耳鸣类型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中医诊疗方案。
常见的中医耳鸣分型有:2.1 气虚型耳鸣这种类型的耳鸣多伴有疲乏、气促等症状,舌苔淡白。
中医认为,气虚型耳鸣与体内气血运行不畅有关。
2.2 血虚型耳鸣这种类型的耳鸣多伴有心悸、面色苍白等症状,舌质淡白。
中医认为,血虚型耳鸣与体内血液不足有关。
2.3 肾虚型耳鸣这种类型的耳鸣多伴有腰膝酸软、遗精、五脏发热等症状,舌质红、苔黄。
中医认为,肾虚型耳鸣与肾脏功能失调有关。
2.4 湿热型耳鸣这种类型的耳鸣多伴有口苦、便秘、尿黄等症状,舌质红、苔黄。
中医认为,湿热型耳鸣与体内湿气积聚、热毒内盛有关。
3. 中医诊疗方案中医诊疗耳鸣时,通常采用综合调理的方法,包括针灸、中药调理、饮食调理等。
3.1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治疗耳鸣的常用方法之一。
具体操作包括穴位选择和针刺技巧。
3.1.1 穴位选择常用的耳鸣穴位有合谷、听宫、耳门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针灸师会选择适合的穴位进行刺激。
3.1.2 针刺技巧针刺技巧包括插针深浅、刺激力度等。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针灸师会进行个性化调整,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3.2 中药调理中药调理是治疗耳鸣的另一常用方法。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丹参、生地黄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师会开具个性化的中药方剂。
中药调理需注意剂量和煎煮方法,患者需要按医嘱服用,并定期复诊以便于调整方剂。
3.3 饮食调理在中医治疗耳鸣过程中,饮食调理也起到重要作用。
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并增加摄入一些对耳聪有益的食材,如鱼类、核桃等。
耳鸣耳聋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耳鸣耳聋(神经性耳鸣或神经性耳聋)概念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中鸣响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耳聋指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耳聋耳鸣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本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
本病类似于西医的神经性耳聋或耳鸣。
病因病机1、肝火上扰循经耳窍,引起耳鸣耳聋。
2、气机不畅,瘀血内阻,耳窍经脉雍阻,清窍闭塞,发生耳鸣或者耳聋。
3、肾精不足,耳窍失养故耳鸣耳聋。
4、气血亏虚,耳窍失养而致耳鸣耳聋。
耳鸣耳聋有虚实之分,实者多因脏腑实火主要是肝火上扰耳窍,亦或瘀血蒙蔽清窍;虚者多为脏腑虚损、清窍失养。
诊断要点1、病史:无耳外伤史、爆震史,噪声接触史、耳毒性药物用药史,耳流脓史等。
2、临床症状(1)耳鸣:既可单侧也可双侧耳鸣,可呈持续性也可呈间歇性;耳鸣的音调可呈高音调也可呈低音调,一般在夜间或安静时加重。
(2)耳聋:轻者听不清,重者完全失听。
突发耳聋者多以单侧为多见,缓慢发生的渐进性耳聋多为双侧。
3、检查(1)听力学检查:如音叉试验、纯音测听、耳鸣匹配等。
(2)影响学检查:如颗骨及颅脑CT、MRL X线等。
西医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郑氏《耳鼻咽喉科诊断学》神经性耳聋的诊断标准:(1)双耳听力突然下降或逐渐下降,伴有耳内蝉鸣,夜间较甚;(2)发病无特殊年龄限制,病史上排除其它原因致聋者;(3)耳科检查多为正常耳膜及外耳道;(4)听力障碍可为单侧或双侧耳聋;(5)听力检查,纯音听力多为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多表现为高频区听力下降。
辨证论治1、肝火上扰,痰瘀互结(多指发病在一个月内者)主证:突然听力下降,在数分钟,数小时或数日内听力下降至最低,常伴有耳内堵闷感,耳鸣呈吹风声,多单耳发病,多伴有口苦咽干,目眩等症状,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或滑数。
纯音测听听力不同程度的损失。
大便干,小便黄,全身多无其他不适。
治法:清肝泻热,活血通窍。
方药:泻火还聪汤(本院协定处方)菊花15g,钩藤15g,桅子15g,枳壳15g,柴胡15g,川与’12g,丹参12g, 葛根24g,甘草6g,夜交藤15g,石菖蒲9g,红花9g,路路通15g。
耳鼻喉疾病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
耳鼻喉疾病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
引言
本方案旨在为耳鼻喉疾病患者提供有效的分级诊疗服务。
通过明确的分级标准和相应的治疗方案,我们将努力优化患者的诊疗体验,并提高治疗效果。
以下是我们的技术方案。
分级标准
一级
- 耳鼻喉疾病初发期
- 症状轻微,不影响日常生活
- 临床检查结果正常
二级
- 耳鼻喉疾病已发展至中期
- 症状较明显,但尚能忍受
- 临床检查结果存在异常
三级
- 耳鼻喉疾病已发展至晚期
- 症状严重,已明显影响日常生活
- 临床检查结果明显异常
技术方案
一级治疗
- 药物治疗:针对具体症状进行合理使用药物- 保健指导:提供合理饮食和生活指导
二级治疗
-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特定药物进行治疗- 物理疗法:如针灸、推拿等辅助治疗方法
三级治疗
- 手术治疗: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康复治疗:手术后进行恢复性治疗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耳鼻喉疾病分级诊疗服务的技术方案,希望通过该方案能够为患者提供有效的诊疗服务,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鸣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临床研究》(王士贞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以耳鸣为第一主诉,耳鸣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耳内(单耳或双耳)或头颅有鸣响的声音感觉(如蝉鸣声、吹风声等),二是周围环境中(包括耳周围)没有产生这种声音的客观来源。
2.耳鸣这种令人厌烦的声音对患者的睡眠、生活、工作和学习、情绪等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是将耳鸣作为一种疾病进行诊断的主要依据之一。
3.听力正常或伴有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
4.注意排除来自耳周围的体声,如与脉搏搏动一致的血管搏动声、腭咽喉肌阵挛的咔嗒声、咽鼓管异常开放的呼吸声等。
(二)证候诊断
1.风热侵袭证:耳鸣初起,病程较短,可伴耳内堵塞感或听力下降,或伴有鼻塞、流涕、头痛、咳嗽等症。
舌质稍红,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数。
2.肝火上扰证:耳鸣的起病或加重与情志抑郁或恼怒有关,口苦,咽干,面红目赤,尿黄,便秘,夜寐不宁,胸胁胀痛,头痛或眩晕。
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3.痰火郁结证:耳鸣,耳中胀闷,头重如裹,胸脘满闷,咳嗽痰多,口苦或淡而无味,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4.脾胃虚弱证:耳鸣的起病或加重与劳累有关,或在下蹲站起时加重,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纳呆,腹胀,便溏。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5.肾精亏损证:耳鸣已久,腰膝酸软,头晕眼花,发脱或齿摇,夜尿频多,性功能减退,潮热盗汗或畏寒肢冷。
舌质淡或嫩红,脉虚弱或细数。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风热侵袭证
治法:疏风清热,散邪通窍。
推荐方药:桑菊饮加减。
桑叶、菊花、薄荷(后下)、荆芥、桔梗、杏仁、蔓荆子、蝉蜕、甘草。
中成药:川芎茶调散等。
2.肝火上扰证
治法:清肝泻火,开郁通窍。
推荐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丹皮、栀子、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薄荷(后下)、黄芩、甘草。
中成药:加味逍遥丸等。
3.痰火郁结证
治法:化痰清热,散结通窍。
推荐方药:清气化痰丸加减。
陈皮、制半夏、茯苓、胆南星、瓜蒌仁、枳实、杏仁、黄芩、石菖蒲、甘草。
中成药:清气化痰丸等。
4.脾胃虚弱证
治法:健脾益气,升阳通窍。
推荐方药:益气聪明汤加减。
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升麻、蔓荆子、葛根、黄柏、白芍、当归。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等。
5.肾精亏损证
治法:补肾填精,滋养耳窍。
推荐方药:
肾阴虚者用耳聋左慈丸加减。
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泽泻、磁石(先煎)、五味子、石菖蒲、枸杞子。
肾阳虚者用右归丸加减。
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补骨脂、益智仁、附子、肉桂、菟丝子、杜仲。
中成药:耳聋左慈丸、金匮肾气丸等。
(二)针灸疗法
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下面一种或几种方法。
1.体针:局部可取耳门、听宫、听会、翳风为主。
风热侵袭者,可加外关、合谷、曲池、大椎;肝火上扰可加太冲、丘墟、中渚;痰火郁结可加丰隆、大椎;肾精亏损加肾俞、关元;脾胃虚弱加足三里、气海、脾俞。
2.耳穴贴压:内耳、肾、肝、神门、皮质下等穴位,以王不留行贴压。
3.穴位注射:选用听宫、翳风、完骨、耳门等穴。
4.穴位敷贴:用吴茱萸等药为末,温水或醋调和,每日睡前敷贴于双涌泉穴。
5.雷火灸:选取双耳部、双耳孔、印堂为灸疗部位。
6.热敏灸:选取百会、翳明等穴,以灸感渗透为度。
7.亦可选用多功能艾灸仪、经络导平治疗仪、针刺手法针疗仪等进行治疗。
(三)按摩疗法
1.鸣天鼓:两手掌心紧贴两耳,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横按在两侧枕部,两中指相接触,将两食指翘起叠在中指上面,用力滑下,重重地叩击脑后枕部,即可闻及洪亮清晰之声如击鼓。
2.营治城廓:以两手分别自上而下按摩两侧耳轮。
3.鼓膜按摩:以手食指(或中指)按压耳屏,随按随放。
(四)其它疗法
可使用光电治疗仪、脉冲微波治疗仪、耳鸣治疗仪等;可同时进行掩蔽疗法、心理学治疗(认知疗法、生物反馈疗法)、耳鸣习服疗法。
(五)预防与护理
1. 注意情志护理,避免忧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2. 慎起居,节饮食。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评分及分级标准:依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耳鼻喉口腔科专业委员会及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推荐的《耳鸣严重程度评估与疗效评定参考标准》(2007年,青岛),见附表:
备注:根据最近1周的表现,出现的时间≤1/5定义为“有时”,≥2/3定义为“总是”,二者之间定义为“经常”。
根据以上各项指标的总评分将耳鸣的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分为Ⅰ~Ⅴ级:
Ⅰ级:1~6分。
Ⅱ级:7~10分。
Ⅲ级:11~14分。
Ⅳ级:15~18分。
Ⅴ级:19~21分。
2.疗效评定标准:根据以上耳鸣严重程度分级,按如下方法评定疗效:痊愈:耳鸣消失,且伴随症状消失,随访一个月无复发。
显效:耳鸣程度降低2个级别以上(包括2个级别)。
有效:耳鸣程度降低1个级别。
无效:耳鸣程度无改变。
(二)评价方法
1.记分方法:以上耳鸣严重程度评估指标中,第1~5项指标由医生询问患者的情况后,根据患者的回答进行评分,第6项指标经医生解释后由患者自行选择评分。
2.疗效评估方法: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对患者的耳鸣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根据总分值对耳鸣严重程度进行分级(Ⅰ~Ⅴ级),再根据治疗前后耳鸣程度的级别改变判断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