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会计
企业所得税会计科目
企业所得税会计科目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根据国家税法规定,按照一定的税率,对其所得利润进行征税的一种税种。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科目是企业会计制度中用于记录和核算企业所得税相关事项的科目。
下面将对企业所得税的会计科目进行详细介绍。
1. 应交企业所得税应交企业所得税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得利润需要缴纳的税款。
根据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和税法规定,企业需要根据其利润额计算应当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并在企业的会计记录中进行登记。
应交企业所得税的会计科目通常为“应交企业所得税”。
2. 暂记企业所得税费用暂记企业所得税费用是企业在会计期间内根据核算利润情况预计的企业所得税费用。
企业在每个会计期间结束时都需要估计当期的企业所得税费用,并在会计记录中暂时记入“暂记企业所得税费用”科目。
当实际确定的企业所得税金额与预计的金额不一致时,可以通过调整该科目来纠正。
3. 预交企业所得税预交企业所得税是企业在税务部门要求之前提前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款项。
为了避免企业遭受较高的滞纳金或罚款,企业可以选择在税务部门要求之前主动预缴企业所得税。
预交的企业所得税款项在企业的会计记录中记为“预交企业所得税”。
4. 递延企业所得税资产/负债递延企业所得税资产/负债是指企业根据税法规定,在计算净利润时对一些项目进行调整,以反映未来会产生的企业所得税效应。
递延企业所得税资产表示企业预计未来可用于抵扣纳税所得额的临时性减免、减税项,而递延企业所得税负债则表示企业预计未来可产生的应纳企业所得税的项目。
5. 其他与企业所得税相关的科目除了上述核心的企业所得税会计科目外,还有一些与企业所得税相关的科目需要在企业会计记录中进行核算。
例如,企业在计提企业所得税时需要考虑以前年度的未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问题,可将该项记为“以前年度未缴企业所得税”,直至缴纳完毕。
此外,企业在对利润进行调整时,还需将所得税费用记入“利润调整-企业所得税”。
综上所述,企业所得税的会计科目包括应交企业所得税、暂记企业所得税费用、预交企业所得税、递延企业所得税资产/负债等。
所得税会计核算的程序
所得税会计核算的程序所得税会计核算的程序一、概述所得税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利润所需要缴纳给国家的一种税收。
所得税会计核算是指企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对所得税进行核算和记录的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所得税会计核算的程序。
二、准备工作1. 确定适用的会计准则: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性质,确定适用的会计准则,如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等。
2. 确定所得税核算方法:根据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确定所得税核算方法,如暂时性差异法、永久性差异法等。
3. 设立所得税账户:在企业的总账系统中设立所得税应交账户和所得税费用账户。
三、期初处理1. 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根据适用的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核算方法,在资产负债表中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2. 计提当期所得税费用:根据企业当期利润和适用的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核算方法,计提当期所得税费用,并在损益表中列示。
四、暂时性差异处理1. 确认暂时性差异:根据适用的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核算方法,确认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存在的暂时性差异,如预付款项、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等。
2. 计算递延所得税:根据确认的暂时性差异和适用的所得税率,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并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五、永久性差异处理1. 确认永久性差异:根据适用的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核算方法,确认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存在的永久性差异,如非税收收入、非税收支出等。
2. 调整当期所得税费用:根据确认的永久性差异和适用的所得税率,调整当期所得税费用,并在损益表中列示。
六、年末处理1. 归还或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适用的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核算方法,决定是否归还或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2. 调整当期所得税费用:根据年度财务报表的编制要求,对当期所得税费用进行调整,并在损益表中列示。
七、报告编制1. 编制所得税附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所得税附注,详细披露企业的所得税情况。
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
(一)、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
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其成本为开发 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以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 的费用。除此之外研究开发过程中的其他支出应 予以费用化计入损益。另外税法规定,企业为开 发新技术、新产品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 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按照50%加计扣除;形成 资产的,按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账面价值 负债 计税基础
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 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 出企业 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按税 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未来 期间不得税前扣除的金额)
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即未来期间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出扣除不得 税前扣除的金额后,剩余部分均为税法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应 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账面价值<计税基础:企业的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扣除的金 额为负数,增加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二)、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影响
根据税法规定,企业计提的各项减值准备,在发生实质性 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但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当有确凿 证据表明某项固定资产确实存在减值迹象的,通过减值测 试的结果可以确认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故因为两 者的规定差异也会造成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产 生差异
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 同而产生的差额。产生了在未来回收资产或清偿债务的期 间内,应纳税所得额增加或减少并导致应那说的税额的变 动的情况,形成企业的资产或负债。在有关暂时性差异发 生当期,符合确认条件的情况下,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 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即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 暂时性差异)。 按税法规定的可结转至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和税款 抵减,也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处理。
企业所得税日常会计分录及汇算清缴所得税会计处理
企业所得税日常会计分录及汇算清缴所得税会计处理企业所得税按月或按季预缴,按年汇算清缴,税法和会计的规定有一定的差异,这里就企业所得税的日常会计处理,特别是涉及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情况时,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要求及如何做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企业所得税日常会计分录大全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
按月(季)预缴(一般是分季度预缴),年终汇算清缴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如下:1.按月或按季计算应预缴所得税额: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2。
缴纳季度所得税时: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3.跨年5月31日前汇算清缴,全年应交所得税额减去已预缴税额,正数是应补税额: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4.缴纳年度汇算清应缴税款: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5。
重新分配利润借: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年度汇算清缴,如果计算出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少于已预缴税额: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7。
重新分配利润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8。
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退还多缴税款: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9.对多缴所得税额不办理退税,用以抵缴下年度预缴所得税: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10.免税企业也要做分录: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借: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贷:资本公积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二、企业所得科汇算清缴会计分录处理年度终了,企业应根据“本年利润”科目有关资料,计算出本年实现的利润总额。
企业应按规定将利润总额进行调整,包括弥补上年度亏损,减除已缴纳所得税的投资利润等,调整后的余额,就构成企业本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按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乘上规定的税率,就得出企业的应纳税额.企业如果有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其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按规定从应纳税额中扣除.1。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会计分录汇总
一、按月或按季计提预缴所得额: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二、预缴季度所得税时: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三、跨年5月30日前汇算清缴全年应交所得税额减去已预缴税额‚正数是应补税额: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四、缴纳年度汇算清缴税款: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五、重新分配利润: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六、年度汇算清缴如果计算出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少于已预缴税额: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七、重新分配利润: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八、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退还多缴税款: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九、对多缴所得税额不办理退税,用以抵缴下年度预缴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十、企业发现上年度多计多提费用、少计收益时,编制会计分录: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汇算清缴10项费用扣除比例汇总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扣除比例:100%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据实扣除。
职工福利费支出扣除比例:14%企业发生职工福利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职工教育经费支出扣除比例:8%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工会经费支出扣除比例:2%也就是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研发费用支出加计扣除比例:75%;100%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
第十章 企业所得税的核算 《税务会计》PPT课件
形成暂时性差异300万元。但是,如果该无形资产的确认不是在合并交易时产生,同时在确认时不影响损益、不影响
应纳税所得额,则不需确认300万元的暂时性差异。
• (2)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 (3)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 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及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例10—3】2011年9月10日,某公司自公开市场取得一项基金投资,支付价款1 000万元,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
算。2011年12月31日,该投资的市价为1 500万元。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该项金融资产在会计期末账面价值为1500
万元,但其计税基础等于取得时的成本1 000万元,产生了500万元的暂时性差异。
➢ 4.其他资产。
• (1)投资性房地产。
【例10—4】某公司2007年12月建成一套房屋,成本为6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20年,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
计净残值为零。2011年1月1日,公司将其对外出租,成为投资性房地产。该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该投资性房地产
进行后续计量。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该投资性房地产在2011年12月31日
0 0 25 0
➢ (1)2007年资产负债表日:
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折旧=600 000-120 000=480 000(元)
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规定的折旧额=600 000-240 000=360 000(元)
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两者之间产生120 000元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为30 000元(12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00 000
2011年12月31日,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调整为55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480万元(750-750×20%-(750-
我国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
我国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说实话我国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这事,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最早的时候啊,就只知道简单地按规定税率去计算纳税金额,觉得这不是就完事儿了吗?大错特错啊。
我当时根本就没考虑到会计处理的各种特殊情况,也忽略了一些扣除项目。
就像盖房子,我只搭了个框架,里面的软装啥都没有。
后来我就开始深入研究啦。
我发现啊,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得先确定计税基础,这就好比你做菜,得先知道食材的分量。
那资产的计税基础和负债的计税基础,这可就让我头疼了好一阵。
比如说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我一开始就只按照买价来算,完全没考虑到后续的折旧、减值准备这些对计税基础的影响。
这就像你煮面,只下了面,调料啥的全忘了。
后来在不断尝试理解的过程中,我才明白原来它是一个复杂的计算过程,要根据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啊等各种情况去调整初始价值。
还有那个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天啊,这可把我绕晕了。
我试过一遍又一遍地去看概念,可还是稀里糊涂的。
我就想啊,这怎么就这么难理解呢?后来我看到一个很接地气的解释,说这就像是公司以后可以少缴税或者多缴税的一个提前的“信号”。
比如说公司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时候,未来就可能少缴税,那就应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这和咱们预存消费券有点像,以后消费的时候可以抵减花费,只是这里是抵减税款。
关于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我觉得多做实际的案例特别重要。
比如你拿一个小型制造企业的财务数据来进行所得税处理,从收入、成本、费用,到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都亲自算一遍。
我失败的经验告诉我,光看理论是不行的。
而且每次处理完一个案例后,要去对比正确答案,找出自己哪里算错了,是概念理解错了,还是计算失误。
像我之前在处理某企业广告费的扣除问题上,我按照自己的想法认为可以全部扣除,结果才知道是有扣除限额的,这就是对税法规定不熟悉的后果啊。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真的不简单,但只要把基础概念搞清楚,多做点例子,从错误里总结经验,就能慢慢掌握的。
所得税会计的知识点
所得税会计的知识点所得税会计是指对企业或个人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利润或收入进行识别、计量、确认和报告的一项会计工作。
所得税会计涉及多个知识点,包括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所得税会计处理原则、所得税会计准则等。
以下是所得税会计的主要知识点:1.所得税基本概念和法律依据:所得税是指个人或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净收入,根据各国的法律和规定,需要向政府缴纳一定比例的所得税。
不同国家的所得税法规有所不同,企业需要了解所在国家的所得税法规作为会计处理的依据。
2.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包括权责发生制和现金基础制。
权责发生制是指收入和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即确认,与货币支付时间无关。
现金基础制则是指只有在收到或支付现金时才能确认收入和费用。
企业需要根据所得税法规和会计准则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
3.所得税会计计算:所得税会计计算主要涉及计算所得税费用和所得税负债。
所得税费用是指在会计报表期间所应承担的所得税款项,通常是根据所得税税率乘以企业的应税所得额计算得出。
所得税负债则是指根据企业报表日期所应缴纳的所得税款项。
4.所得税会计披露:5.所得税减免和减税优惠: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所得税的减免和减税优惠政策。
企业需要了解国家和地区的所得税法规,正确应用减免和减税优惠政策,并在财务报表中披露相关信息。
6.所得税会计准则:各国都有自己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例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GAAP)。
企业需要根据所在国家的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并在财务报表中按照会计准则要求进行披露。
7.所得税会计风险管理:8.国际税收筹划: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需要进行跨国税收筹划,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所得税风险,并提高企业的营利能力。
涉及到国际税收筹划,企业需要考虑税法、税收协议、转让定价等多个因素。
以上是所得税会计的主要知识点。
所得税会计对于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税务规划都具有重要意义,企业需要根据所在国家的法规和准则进行正确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并加强风险管理和合规性控制。
企业所得税会计
税法:计税基础=入账成本
2024/1/25
13
例题
例:2015年1月1日,企业支付800万元购买股 票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期期末公允价为 860万元。
【解析】 初始确认时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分别为 多少?是否产生暂时性差异?
2024/1/25
14
(四)其他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时 期末账面价值=公允价值 期末计税基础=入账价值
2024/1/25
11
某企业当期发生的研发支出2 0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 出40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支出400 万,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1200万元。
要求: 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 无形资产计税基础? 能否形成暂时性差异?
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1200 无形资产计税基础=1200*150%=1800 不形成暂时性差异
【解析】
2011年年末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分 别为多少?会产生什么差异?
。
2024/1/25
16
例:2011年年末,企业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 100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 。
【解析】 2011年年末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分别为 多少?会产生什么差异?
2024/1/25
17
根据其对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不同,可分 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资产账面价值 >资产计税基础
资产账面价值 <资产计税基础
增加未来应 纳税所得额
抵减未来应 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暂 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 时性差异
确认递延所 得税负债
确认递延所 得税资产
2024/1/25
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
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在企业财务会计中,所得税是一项重要的成本,它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有着重要的影响。
正确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可以确保企业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本文将介绍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所得税的基本概念所得税是指企业在一定税务期限内,根据国家有关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并按规定比例缴纳的税金。
所得税分为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两类,本文主要讨论企业所得税。
二、所得税的会计核算1.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经营所得中按规定扣除费用和损失后,按照适用税率计算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应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结合企业自身的业务情况,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2. 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企业应根据税法规定,将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确定应纳税额。
同时,根据税法规定的以往损失、减免税额等因素,调整应纳税额。
根据税法规定将应纳税额与以前税期的实际缴纳税额进行比较,确认所得税负债或税收资产。
3. 所得税的计提与转出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和企业所得税率计提应纳税额,同时将所得税负债或税收资产科目进行相应调整。
当企业实际缴纳或转出所得税时,应及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三、所得税的会计报表披露企业应在财务报表中充分披露所得税的会计信息,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具体披露内容包括:1. 所得税费用的分类将所得税费用按照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结果进行分类,并注明适用的税率和税法的具体依据。
2. 所得税负债的信息披露披露所得税负债的起止期间、计提与转出的金额、以往税期不可抵扣亏损、可抵扣亏损和减免税额的变动情况等信息。
3. 所得税相关的注解在财务报表中,对所得税科目进行相关注解,解释相关的准则和计算依据,以及影响所得税费用的重大事项等。
四、所得税的特殊情况处理除了一般的会计处理方法外,所得税还存在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如企业重组、合并、分立等情况。
在这些情况下,企业需要根据税务规定和会计准则,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和报表披露。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解析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解析【摘要】本文围绕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展开讨论,包括企业所得税计提的原则及方法、会计确认和计量、纳税申报、会计核算以及税务审计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式,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本文还探讨了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解析的重要性,指出其对企业财务稳健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确保企业合规经营。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解析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具有重要意义,相关企业应当重视并加以合理应用。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解析、计提、原则、方法、会计确认、计量、纳税申报、会计核算、税务审计、重要性、发展趋势、建议。
1. 引言1.1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解析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根据国家税法规定,根据其实际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缴纳国家规定的税款的税种。
企业所得税是企业必然要面对的财务成本之一,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盈利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解析显得至关重要。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解析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税务合规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遵循相关的会计处理原则和方法,企业才能确保企业所得税的准确计提和缴纳,同时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企业应当密切关注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解析的最新发展动向和规范要求,不断优化企业的税务管理体系,提高税务合规风险管理水平,为企业的稳健发展创造良好的财务环境。
2. 正文2.1 企业所得税计提的原则及方法企业所得税计提的原则及方法是企业会计处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企业所得税计提是指企业按照法律规定的税率和计算方法,根据企业的实际利润情况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缴纳企业所得税。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所得税计提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1. 合法合规原则:企业所得税计提必须遵守国家税收法规和相关会计准则,确保计提的金额准确合法。
2. 税收稽查原则:企业应该根据税务部门的稽查要求,谨慎计提企业所得税,以避免税务风险。
会计企业所得税考试题(卢克虎)
注所得的来源地并不等于所得的支付地。
第二节 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的含义 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
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一.不属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
二.非居民纳税人的纳税范围
三.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连续 或者累计居住不超过90天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由该雇主在中国境内的机构、场所负 担的部分,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
四.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在一个纳税度中在中国境内连续或 者累计居住超过90天(183天)但不满1年的个人,其来源于 中国境内的所得,无论是由中国境内企业支付还是境外企业 支付,均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额= (450000/12*2 5%-1375) *12=96000元
第二节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0 1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含 义
0 2 税率
0 3 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0 4 计税方法
0 5 采取会计核算办法
0 6 应纳税额的计算
0 7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 +费用+损失+准予扣除的税金)
三.在我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若干税收政策执行问题
四.对在我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需要计算确定其在中国境内居住 天数,均应以该个人实际在华逗留天数计算。上述个人入境、离 境、往返境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当日,均按一天计算其在华实际逗留天数。
五.对在我国境内、境外机构同时担任职务或仅在境外机构任职的 境内无住所个人,在第一条的规定计算其境内工作期间时,对其 入境、离境、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当日,均按半天计算其在 华实际工作天数。
会计企业所得税
第五节企业所得税一、企业所得税的概述企业所得税,是以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一)历史沿革:1993年12月年国务院发布“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2007年3月16日全国人大10届5次会议通过“企业所得税法”。
2008年1月1日施行(二税合并)(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是依据企业所得税法负有纳税义务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包括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其他组织。
【提示1】包括内、外资企业和组织;不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适用个人所得税)。
(三)居民企业与非居民企业【提示】划分标准二选一:注册地、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
居民企业无限纳税义务(境内和境外);非居民企业有限纳税义务(境内)。
【例题·单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是()。
A.股份有限公司B.合伙企业C.联营企业D.出版社『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根据规定,合伙企业缴纳的是个人所得税,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所得税征税范围的有()。
A.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B.非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C.非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D.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居民企业承担全面纳税义务,就其来源于我国境内外的全部所得纳税;非居民企业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一般只就其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纳税。
二、企业所得税的征收范围(是对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而非销售额、利润额)(一)所得的类型1、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如股息、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和营业外收益等所得以及企业解散或破产后的清算所得)。
2、企业经营所得和清算所得清算所得:是指企业的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减除资产净值、清算费用以及相关税费等后的余额。
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
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是指企业按照国家税收法规要求,对企业在一定期间内计算并确认应交纳的所得税的过程。
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的目的是确定并正确计提企业应交纳的所得税,确保企业在依法纳税的基础上获得合理的纳税成本。
一、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1.实质性原则:所得税会计核算应当按照企业取得的利润、收入和费用的实质情况进行核算,不能仅从形式上进行核算。
2.权责发生制原则:所得税应当根据企业发生的权益变动和责任的发生而计算和确认,与收入和费用的实现时点无关。
3.稳定性原则:所得税会计核算应当采用稳定的会计核算方法和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以适应税收利益的变更。
4.谨慎性原则:所得税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对于不确定的事项应当采取谨慎评估的方法。
5.独立性原则:所得税会计核算应当独立于其他会计核算科目进行,确保会计信息的独立性和准确性。
二、所得税会计核算的步骤1.确定应税所得:首先根据国家税收法规和企业所在的税收优惠政策,确定企业的应税所得额。
2.计算应交所得税:根据确定的应税所得额和税率,计算企业应交纳的所得税额。
3.计提所得税:按照企业所得税核算周期,计提所得税费用,同时形成所得税费用准备。
4.所得税费用确认:确认所得税费用并计入损益表,反映企业当期所得税费用支出。
5.所得税缴纳:按照国家税收法规要求,及时缴纳企业应交纳的所得税。
6.会计报表披露:在企业财务报表中披露所得税费用的计算细节和相关的税收信息。
三、所得税会计核算的方法1.直接法:直接法是指按照完全利益法核算的方法,对企业在核算期间内实际发生的权益变动计算所得税。
利用直接法,可以准确反映企业所得税的发生和支出情况。
2.间接法:间接法是指按照企业的税前利润计算所得税,然后根据税率计算企业应交纳的所得税。
利用间接法,可以根据企业利润水平的变动,合理计算企业应交纳的所得税。
四、所得税会计核算的注意事项1.合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应根据国家税收法规和税收优惠政策,合理运用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并按规定核算和披露相关的税收信息。
中级会计经济法第七章企业所得税要点归纳
第七章企业所得税一、企业所得税纳税人1、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2、注册地标准和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符合其一即属于居民企业;二者均不符合的,属于非居民企业3、非居民企业委托营业代理人的,该营业代理人视为非居民企业在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类型划分标准纳税义务居民企业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全面纳税义务来源于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依外国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境内非居民企业依外国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境内境内设有机构场所有限纳税义务(1)来源于境内所得(2)发生在境外但跟设立在境内的机构有实际联系境内未设立机构,但有来源于境内所得来源于境内的所得二、企业所得税的征税范围(钱从哪儿赚来的)★所得类型来源地确认是否计入销售(营业)收入销售货物收入交易活动发生地√提供劳务收入劳务发生地√转让财产收入不动产转让不动产所在地×动产转让转让动产的企业或机构、场所所在地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被投资企业所在地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利息收入按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机构、场所所在地×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国务院财政、税务部门确定×其他收入×1、表中“销售(营业)收入”为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等的扣除限额计算依据2、“其他收入”中的“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应计入“销售(营业)收入”。
3、投资方从被清算企业分得的剩余财产,其中相当于被清算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中应当分得的部分,应确认为股息所得;剩余资产减除上述股息所得后的余额,超过或低于投资成本的部分,应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
F la tw hi te _i m p三、企业所得税税率四、收入确认时间★收入类型确认时间销售货物收入托收承付方式办妥托收手续预收款方式发出商品时确认需安装检验的一般:安装或检验完毕是确认;简单:发出商品时支付手续费委托代销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分期收款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产品分成方式分得产品的日期提供劳务收入一般规定各纳税期期末(完工百分比法);安装费按安装完工进度;商品销售附带安装的:商品销售实现时确认宣传媒介的收费广告或商业行为出现于公众面前时广告的制作费制作广告的完工进度为特定客户开发软件开发的完工进度商品售价内的服务费在提供服务的期间分期确认艺术表演、招待宴会等特殊活动收费相关活动发生时;涉及几项活动的,预收款分配至各项分别确认会员费只取得会籍不享受联系服务:取得会费时;一次取得会费连续服务的:分期确认特许权费提供设备、有形动产:交付所有权时;提供初始及后续服务:提供服务时长期提供重复劳务劳务活动发生时转让股权收入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股息、红利等权益投资收益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F la tw hi te _i mp利息收入合同约定的应付利息日期租金收入合同约定的应付租金日期;提前一次支付的:分期均匀计入相关年度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合同约定的应付特许权使用费日期接受捐赠收入实际收到捐赠资产日期债务重组收入债务重组合同或协议生效时1、居民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可在不超过5年期限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应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按照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日常会计分录及汇算清缴所得税会计处理
企业所得税日常会计分录及汇算清缴所得税会计处理企业所得税按月或按季预缴,按年汇算清缴,税法和会计的规定有一定的差异,这里就企业所得税的日常会计处理,特别是涉及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情况时,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要求及如何做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企业所得税日常会计分录大全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
按月(季)预缴(一般是分季度预缴),年终汇算清缴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如下:1.按月或按季计算应预缴所得税额: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2. 缴纳季度所得税时: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3.跨年5月31日前汇算清缴,全年应交所得税额减去已预缴税额,正数是应补税额: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4.缴纳年度汇算清应缴税款: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5. 重新分配利润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年度汇算清缴,如果计算出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少于已预缴税额: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7.重新分配利润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8.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退还多缴税款: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9.对多缴所得税额不办理退税,用以抵缴下年度预缴所得税: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10.免税企业也要做分录: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贷:资本公积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二、企业所得科汇算清缴会计分录处理年度终了,企业应根据“本年利润”科目有关资料,计算出本年实现的利润总额。
企业应按规定将利润总额进行调整,包括弥补上年度亏损,减除已缴纳所得税的投资利润等,调整后的余额,就构成企业本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按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乘上规定的税率,就得出企业的应纳税额。
所得税会计
C.注意事项
如果该无形资产的确认不是产生于企业合并交易,同时在确认
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按照所得税准则的规
定,不确认有关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
第二节 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
投资性房地产计税基础=投资性房地产原始成 本-税法允许计提的累计折旧(摊销)
第二节 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
6.其他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该项资产
(所得税法一律税前扣除,实际发生时允 许扣除))
(1)坏账准备(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 预付账款 应收利息 应收股利 其他应收款 长期应收款可 以计提坏账准备)
依法确定纳税人应税所得和应税额、保证国家
财政收入的实现与分配。
第一节 所得税会计概述
(三)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结果之差异 —依据不同
二 第一、节会所计得收税益会与计应概税述所得
1.会计收益——利润总额(税前会计利润)
现行准则利润表:
一、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3)类型及表现:
①会计算收益,税法不算——当期调减(如国债利息收入) ②会计不算收益,税法算——当期调增(原固定资产试用期)
第一节 所得税会计概述
③会计算费用、损失,税法规定不得抵扣——当期调增 (如第三十四条 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 准予扣除)
如:第三十六条 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
规范企业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披露。
(二)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的变迁
第一节 所得税会计概述
1.应付税款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
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1.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在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 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 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某一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成本-以前期间已在税 前列支的金额 账面价值>计税基础,未来会计扣除多、税法扣除少, 未来应纳税额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账面价值<计税基础,未来会计扣除少、税法扣除金额 多,未来应纳税少,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当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相等时,产生差异
(1)预计负债(诉讼、仲裁、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 重组 ) • 会计:按或有事项准则判断,对估计将支付的金额确认预 计负债。 • 税法:因确认预计负债所产生的费用能否税前扣除,取决 于产生预计负债的事项是否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相 关以及是否发生。 • 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 –能够税前扣除的预计负债,因有关的支出实际发生 时可全部扣除,其计税基础为0。 –不能够税前扣除的预计负债,因有关的支出不能扣 除,即税前可予扣除的金额为0,其计税基础为账面 价值。
按照会计规定,研究开发支出应予费用化的金 额为800万元,形成无形资产的成本1200万元, 即期末所形成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200 万元。 假设按照税法规定,可在当期税前扣除的金额 为1200(800+400)万元。所形成的无形资 产在未来期间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为1800 (1200×150%)万元,即 计税基础为1800 万元。 二者之间产生的600万元的差额,为可抵扣暂时 性差异。在未来期间会减少企业的应纳税所 得额和应交所得税。
(3)交易性金融资产 取得时,其账面价值一般等于计税基础 期末时,会计以公允价值计价,税法遵循历史成本 账面价值=公允价值 计税基础=成本 二者的差异主要产生于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 值的变动。
例:甲企业2008年10月20日,自公开交易市场取得一项权益性 投资,支付价款1600万元,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2008 年12月31日,该权益性投资的市价为1760万元。 税法规定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当 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待出售时一并计算。 按照会计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资产负债表日的账面价值为1760 万元。 按照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维持原 取得成本不变,为1600万元。 二者之间产生的160万元的差额,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在未来期间会增加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产生未来期间应交所得 税的义务。
第三节 所得税会计核算
一、所得税会计概述
•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 则18号—所得税》,明确了我国所得税会计将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实现了我国所得税会 计的国际趋同。 • 新准则共计六章,分别为总则、计税基础、暂 时性差异、确认、计量和列报。总共二十五条。 • 新准则不再区分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统 一称为暂时性差异。 • 新准则采用了唯一的会计处理方法—资产负债 表债务法。
会计利润
税法利润
500000
502 000
500000
500 400 125 000 125 100
500000
500000
500000
499 080 125 000 124 770
2500000
2500000 625 000 625 000
499 440 499 080 125 000 125 000 124 860 124 770
(1)固定资产 取得时,其账面价值一般等于计税基础 后续计量时, 账面价值=成本-会计累计折旧-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成本-税法累计折旧 二者的差异主要产生于折旧范围、折旧方法、折旧 年限、预计净残值的不同以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的提取。P205例6-8
例:甲企业于2008年年末以600万元购入一项生产用 固定资产,估计使用寿命20年,按照直线法计提折 旧,预计净残值为零。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 折旧方法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2010年,甲企 业估计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500万元。 2010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600-600÷20×2- 40=500(万元) 2010年12月31日的计税基础=600-600÷20×2=540 (万元) 二者之间产生的40万元的差额,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在未来期间会减少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 税。
所得税费用 125 000 应交所得税 125 500
二、所得税会计差异
• 新准则规定:所得税会计差异只有一种—暂时 性差异。
–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 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 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 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 益中抵扣的金额。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例:假如企业因债务担保确认了预计负债1000万 元,但担保发生在关联方之间,担保方并未就 该项担保收取与相应责任相关的费用。 会计:按照或有事项准则规定,确认预计负债 税法:与该预计负债相关的费用不允许税前扣除 账面价值=1000万元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1000万元-可从未来经济利 益中扣除的金额0=1000万元 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没有产生差额。
三、所得税会计核算的账户设置
1.“所得税费用”:核算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 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下设两个明细科目: ——当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费用
2.“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借
方
贷
方
实际上缴的所得税 余额:多缴的所得税
当期应缴的所得税 余额:尚未缴纳的所得税
(一)按照会计规定确定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除外)的账面 价值。 (二)按照规定的方法确定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 的计税基础。 (三)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确认应 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四)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应有金额、当期 应确认或应予转销金额。 (五)按照税法规定确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和当期应 交所得税。 (六)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引例:固定资产原值10 000元,5年无残值,会计双 倍余额递减法,税法直线法折旧。会计利润50万。
2006 税法折旧 会计折旧 差异 2000 4000 2000 2007 2000 2400 400 2008 2000 1440 -560 2009 2000 1080 -920 2010 2000 1080 -920 合计 10000 10000 0
• 暂时性差异的分类: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暂 时 性 差 异
依据暂时性差异对 未来期间应税金额 的影响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类 型 应纳税暂 时性差异
产生原因 资产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 负债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 资产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
可抵扣暂 时性差异
负债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
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将导致在销售或使用资 产或偿付负债的未来期 间内产生应税金额,从 而增加应纳税所得额
例:某企业2006年12月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工资 及其他薪金性质支出计3200万元,尚未支付。 假定按照税法规定的计税工资标准可以于当期 扣除的金额为2400万元。 2006年12月31日,应付职工薪酬 账面价值=3200万元 税法规定,企业实际支出3200万元中,可以在当 期税前扣除的金额为2400万,差额800万元在 当期进行纳税调整,以后期间不能在税前扣除。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3200万元-未来期间计算应 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扣除的金额0 =3200万元 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等,不形成暂时性差异。
(2)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主要产 生于①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②使用寿命 不确定的无形资产③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 账面价值=成本-会计累计摊销-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成本-税法累计摊销额 例6-9。6-10
例:甲企业当期发生研究开发支出共计2000 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400万元,开发 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支出400万 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 发生的支出12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 “三新”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 当期损益的,按照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 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 的150%摊销。假定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 在当期期末已达到预定用途(尚未开始摊 销)。
• (4)其他资产: • 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 计提减值准备的各种资产
2.负债的计税基础: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即 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扣除的金额 一般情况下,负债的清偿不会影响到损益或应纳税所 得额的计算,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 法的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为0,计税基础等于账面 价值,不形成暂时性差异。但某些情况下如果构成 负债的金额能够全部或部分税前扣除,则构成会计 与税法的差异。
(2)预收账款 P210 例6-16
(3)应付职工薪酬 • 会计:所有与取得职工服务相关的支出均计入 成本费用,在未支付之前确认负债。 • 税收:税法中对于职工薪酬基本允许税前扣除, 但税法明确规定税前扣除的计税工资标准、福 利费标准的,超过规定标准的部分,应进行纳 税调整。 • 超过部分在发生当期不允许税前扣除,在以后 期间也不允许税前扣除,即该部分差额对未来 期间计税不产生影响,所产生应付职工薪酬负 债的账面价值等于量
递延所得税负债 ——计算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对递延所得税负债影响的金额。 本期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 额×适用税率-以前期间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1)适用税率的确定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以相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适用 的税率计量。 在我国,企业在不同年度一般适用所得税税率不会发生变 化,可以现行适用税率为基础确定。享受优惠政策的企 业除外。 (2)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不要求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