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鹏,本土传播学研究的新路径——浙江大学“和谐平衡:华夏传播理论的生态学视野”博士论坛综述

合集下载

邵鹏,分享或是蚕食?试析媒介记忆与个人记忆的交互性建构1

邵鹏,分享或是蚕食?试析媒介记忆与个人记忆的交互性建构1

邵鹏:《分享或是蚕食?——试析媒介记忆与个人记忆的建构和博弈》,《当代传播》2012年第4期。

分享或是蚕食?——试析媒介记忆与个人记忆的建构和博弈邵鹏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摘要】人类曾过度强调个体的脑力记忆,其实两人间的结构性交互记忆、群体间的合作性记忆以及借助科技的渠道性、媒体性记忆似乎注定要为记忆带来革命性变化。

个体记忆、群体记忆和媒介记忆共同构成的交互记忆系统,不仅影响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也影响大众媒介传播。

记忆即存在。

没有媒介记忆,再伟大的新闻事件也将烟消云散。

于是,了解、掌握交互记忆系统背景下媒介记忆的独特性以及媒介记忆与个人记忆交互关系可能所产生的利弊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媒介记忆,个人记忆,人机记忆,交互记忆,交互记忆系统英国电视连续剧《黑镜》(Black Mirror)第3集《你的全部历史》(The Entire History Of You) 向观众展示了一枚植入体内却又在脑外的一种记忆存储芯片,它可以存储人从出生到死前的一切信息,所有的记忆可以被回访、暂停、仔细揣摩……,所有记忆通过这枚芯片变得一览无余,清晰而透明。

也许这仅仅是英国科幻迷你剧对于人类与科技产品之间交互记忆的一种无限畅想。

然而,对于个人记忆拓展和交互记忆的研究却正在日益深化,需要引起足够关注。

一、从个人记忆到媒介记忆人类记忆在实践中的演化过程为:个体的脑力记忆→两人间的结构性记忆→群体间的合作性记忆→人机间的交互性记忆(借助科技的渠道性、媒体性交互记忆),每一次演进都意味着一次记忆革命,并直接影响人类的工作与生活。

个人记忆力通常受限于自己的大脑记忆存储空间,也就是认知心理学所说的“通道容量”(the channel capacity),亦即我们的大脑在接受和存贮信息时具有的空间容量1。

著名心理学家George ler在著名论文《神奇的数字7》(The Magical Number Seven)中曾生动地描述过个人记忆的局限性:或许是因为后天学来的,或许是我们神经系统的结构决定的,我们似乎生来就受到某种局限,使得我们的通道容量只能保持在某个特定的范围之内。

中国传播学交叉研究成果及资料

中国传播学交叉研究成果及资料

中国传播学交叉研究成果及资料中国传播学交叉研究成果及资料邵培仁主编的《21世纪媒介理论丛书》和《传媒与设计研究丛书》介绍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邵培仁教授主编的《21世纪媒介理论丛书》和《传媒与设计研究丛书》已分别于2008年、2014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和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此两书系是由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共同推出,旨在展示研究所和研究中心最新研究成果,探索媒介研究的前沿阵地。

1.《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邵培仁等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媒介崇拜论:现代人与传媒的异态关系》(樊葵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媒介人种论:媒介、现代性与民族复兴》(海阔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4.《媒介身份论: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和重建》(邱戈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研究丛书》的作者除导师之外,基本上都是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毕业的博士生或出站的博士后,寒窗苦读之后,学术成果斐然,如今他们当中,有的已是教授、副教授,有的已在学术界有一定的知名度。

在浙大读研期间,他们利用学校丰富的馆藏资料,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外一流的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媒介学等方面的专著、教材和论文,掌握了一整套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技巧,在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的基础上,又积极申报省级以上课题并获得立项,经过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体系化,最终形成了已达预期目标的科研成果和学术专著。

因此,这些成果和专著不仅符合上述要求,而且具有紧追前沿、观点新颖、内容创新、分析深刻、表述精当等特点,具有相当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这套丛书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于这批浙江传播学人呕心之作的一次全面检阅。

这两套丛书中的每一种著作,还都坚持以理论与现实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导向,选准研究的切入口,运用国际学术界最先进的理论与方法,最前沿的思想与观念,着力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路径和影响,以及如何科学、合理地解决问题,努力将问题的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开掘。

邵鹏,新媒体对个体记忆的冲击与影响

邵鹏,新媒体对个体记忆的冲击与影响

邵鹏: 《新媒体对个体记忆的冲击与影响》,《当代传播》2013年第2期。

新媒体对个体记忆的冲击与影响邵鹏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摘要】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过程正在发生悄然变化,受众并不真的消费信息,媒体也不真的生产信息,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信息快速消费甚至浪费的默契。

受众接受海量信息的刺激,得到满足,新媒体获得足够的流量与点击,彼此双赢却忽视了传播在信息记忆和文化传承层面所应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新媒体快速消费个体记忆记忆对于整个人类意义非凡。

“没有记忆,人就不能辨认自己,也就不再存在。

”1媒介记忆是人类记忆的最佳载体,它与个人记忆之间是一种天生的交互关系和生态关系。

在媒介记忆中,失去了作为基础元素而存在的个人记忆,媒介记忆不可能形成;同样没有个体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性关注、理解和记忆,媒介记忆也不可能发挥其巨大的社会影响力2。

两者在互动互助、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共进共演,共存共荣。

一、个人的记忆过程正在蜕变为采购过程受众记忆的选择性机制是媒介记忆向个人记忆转化的必经流程,它包括受众的选择性关注、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个关键性步骤。

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大量涌现和受众信息接受习惯的改变,不仅媒介记忆和个人记忆的生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个人记忆的内容也变得越发碎片化与浅层化了。

在某种意义上,个人记忆的碎片化和浅层化直接来源于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受过程的转变,因为原本循序渐进的选择性关注、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的线性过程,变成了一种快速的、块状的、消费式的“采购”过程。

也就是说,在新媒体时代,当我们移动鼠标滚轮,扫视页面、检索信息、直1Krzysztof Pomian, «De l’histoire, partie de la mémoire, àla mémoire, objet d’histoire »,Revue de Métaphysique et de Morale, janvier-mars 1998, N°.1, p.68.2邵鹏,《媒介记忆论:媒介作为人类文明记忆过程的研究》,《中国传媒报告》2010年第4期,p744~85.至最终点击阅读媒介信息的时候,这个过程其实更像在超级市场里推着购物车、扫视货架、选择商品、买单结账的采购过程。

(完整word版)传播学(第三版) 邵培仁 邵培仁著《传播学》(第3版)问题解答2015

(完整word版)传播学(第三版)  邵培仁 邵培仁著《传播学》(第3版)问题解答2015

《传播学》(第3版)中的概念、问题与解答———————————————————————————教材:邵培仁著,《传播学》(第3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指定用书)教参:1.戴元光、邵培仁、龚炜著,《传播学原理与应用》,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武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3.[美]赛佛林、坦卡特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4.[美]塞伦·麦克莱著,《传媒社会学》,曾静平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美]斯蒂芬·李特约翰著,《人类传播理论》,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 [美]鲁伯特·W·麦克切斯尼著,《富媒体,穷民主》,谢兵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7.[英]丹尼斯·麦奎尔著,《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昆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美]梅尔文•L•德弗勒埃弗雷特•E•丹尼斯著,《大众传播通论》,颜建军王怡红张跃宏刘逎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邵培仁著《传播学》(第3版)内容简介和声明内容简介本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是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指定用书。

全书从传播学的产生、传播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纵向展示了传播学的学科概貌,从传播者、信息、符号、媒介、传播谋略、传播技巧、受众、传播环境、传播效果等方面横向阐述了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展示了世界传播学的学术前沿成果,也有中国传播学界和作者的最新思考。

论美国电视娱乐节目公益化的路径与趋势

论美国电视娱乐节目公益化的路径与趋势

论美国电视娱乐节目公益化的路径与趋势——以NBC的娱乐节目《名人学徒》为例邵鹏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摘要】公益传播是一种通过行动累积善意、聚集公益达到美化形象、提升品牌目的的传播活动。

美国公益娱乐真人秀节目《名人学徒》一经推出,即在美国掀起收视狂潮,让所有的参与者兴奋异常。

将娱乐传播与公益传播结合、名人效应与慈善效应互动,并遵循参与、感人、深入、公正的传播原则,是《名人学徒》成功的关键,也是当下治疗受众审美疲劳症、迅速提升企业品牌和个人形象的不二法门。

节目引发的争议也说明,要使节目美好的动机获得同样美好的结果,也许正在考验着电视人的聪明才智。

【关键词】公益传播,真人秀,《名人学徒》,娱乐传播,电视节目Charity also Entertainment:Entertainment: A New Trend of Charity CommunicationSHAO PENGZhejiang Universit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raduate Student Abstract:The charity communication is the activity which intends to build a good image of public and improve brand image by accumulating goodwill. American reality show "Celebrity Apprentice" has brought a high ration of television viewer as soon as it comes out. Putting entertainment and charity together, making celebrity effect and charity effect inter-active, and following the principles of involving, impressive, in-depth and impartial, which are not only keys for its success, but effective methods to cure appreciating fatigue of audience and improve corporation’s brand and individual’s image. Meanwhile, the correlative discussion shows how to make a good motivation match with a good result, which perhaps is the test of intelligence and wisdom for TV producer.Key Word: Charity Communication,Reality show,Celebrity Apprentice, Entertainment Communication,TV Program“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传播学》(第三版)邵培仁 传播学概论本科课程教学大纲2015

《传播学》(第三版)邵培仁 传播学概论本科课程教学大纲2015

《传播学概论》本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5120030 课程名称:《传播学概论》任课教师:学分:3 周学时 3面向对象:2015学年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编导、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摄影、社会学等专业本科生预修课程要求:《新闻基础知识》,《大众媒介概论》一、课程介绍(一)中文简介本课程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一、传播学的历史和研究对象: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体系和意义、传播学的渊源与孕育、传播学地位的产生与确立、传播学的现状和趋势。

二、传播过程及其相关要素:传播的概念、特点、分类、革命、模式和功能;传播者、传播信息、传播符号、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环境。

三、传播谋略和效果监测:介绍传播的技巧和计谋、传播效果理论研究和模型建构。

(二)英文简介This course is a degree program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Zhejiang University. It includes three parts: a) The history and object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research object, system and meaning; the origin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establishment of status;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b) Process and elements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concept, characteristic, classification, revolution, mod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disseminators, information, symbol, media and audienc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c) Communication strategy and effect: communication skill and strategy, media effect theory and mode construction.The Methods of discussion and case study will be used in this course.二、教学目标(一)学习目标传播学(Communicology/Communication Science),是一门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也是传播学研究者对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而发展成的知识体系。

邵鹏,媒介失忆:警惕数字技术传播背后的“黑洞”

邵鹏,媒介失忆:警惕数字技术传播背后的“黑洞”

邵鹏:《媒介失忆:警惕数字技术光环下的“信息黑洞”》,《新闻记者》2008年第12期。

媒介失忆:警惕数字技术光环下的“信息黑洞”邵鹏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摘要】人类的文化与历史就在于媒介记忆。

在对网络脚注研究的引申分析中,我们看到,媒介失忆作为对媒介记忆的反动,正在吞噬甚至终结着人类的文化与历史。

媒介传播特别是网络传播就像一位健忘的巨人,它一方面遮蔽了人类多彩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又以惊人的速度忘记依然鲜活的信息和知识,从而导致信息黑洞、传播危机和文化断裂。

造成媒介失忆的原因,不仅有存贮介质多样化、存贮信息抽象化和存贮技术不稳定等传播科技的问题,还有人、媒介、企业、商业和制度层面的各种因素在起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并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加以研究和解决,以赢得时间和主动权,避免因为我们太晚察觉和行动而无法挽救。

【关键词】媒介失忆,网络脚注,信息黑洞,数字化存储,传播危机,文化断裂Amnesia of Media: Be Alert to the Black Hole of CyberspaceShao PengAbstract: The culture and history of mankind is based on the media memory. As the opposite of media memory, the "Amnesia of Media" seems to devour our culture and histor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analysis of internet citations. The medium dissemination, especially the internet dissemination looks like a forgetful giant. On the one hand it clouds the colorful inner world of human being, on the other hand it forgets amount of fresh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in a brief time, and thus causes the "Black Hole of Cyberspace", the Communication Crisis and the Cultural discontinuity. The causes of the amnesia of media are not only the diversity of storage medium, the abstract of storage format and the instability of storage technique, but also the factors relevant to human being, media itself,business,etc. Therefore, we have to begin to study and resolve this problem soon and try to win time and initiative.Key Word: Amnesia of Media, Internet citation, Black Hole of Cyberspace, Digital Storage, Communication Crisis, Cultural Discontinuity人类的文化与历史就在于媒介记忆。

中国媒介生态学的研究历程与主要理论

中国媒介生态学的研究历程与主要理论

中国媒介生态学的研究历程与主要理论邵培仁廖卫民(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8)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肯定会有很多与媒介生态学相关的奇珍异宝,但是,更快地切入主题,我们还是先直接从传播学引进中国之后产生的中国传播学者的研究成果中,寻找和总结有中国学者特点的、真正属于中国学者自己的媒介生态学理论和思想。

基于这一认识和想法,我们梳理和总结出以下六种媒介生态理论。

1、媒介环境论。

媒介环境或传播环境概念的提出和比较系统的研究,最早可以在中国大陆第一部传播学专著《传播学原理与应用》1中找到,该书第十二章第五节用了8页专门讨论了传播环境问题。

接着作者在《教育传播学》和《传播学导论》两部著作中又作了深入、全面的分析研究。

在生态学看来,环境是指生物栖息地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在社会学眼里,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自然和社会因素。

但在传播学视野中,传播环境,是指存在于传播活动周围的所特有的情况和条件的总和。

在这种情况下,传播与环境表现为互动互助、相辅相成、共存共荣的互制关系。

就是说,环境既是媒介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也是人类进行传播活动的基础和条件。

环境作为人类进行传播活动的场所和容器,传播活动既在它里面表演,也在它里面存放和发展,环境对传播起着维护和保证的作用。

媒介环境论认识到传播环境具有无限性、开放性、差异性、相关性、影响性等特点,它对传播活动作用的性状也是可变的而非定向的,是自发的而非自觉的,并且是潜在的、渐进的和渗透的。

媒介环境论强调,它所要研究的不只是传播系统内部的媒介环境现象,而是从一定角度研究和审视整个世界,即还研究包括传播系统外部的地理环境、物理环境、社会环境现象,诸如规范因素、价值因素、经验因素、以及政治、经济、道德法制、文化等社会意识的综合情况,甚至心理环境的状况,都可从特定的窗口进入传播学者观照、分析的视野,成为[作者简介]邵培仁,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播学、媒介管理学;廖卫民,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播学、数字娱乐产业。

(完整版)邵培仁《传播学》名词解释

(完整版)邵培仁《传播学》名词解释

《传播学》(邵培仁)名词解释绪论1.传播学传播学是一门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也是传播研究者在最近几十年对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而发展成的知识体系.2.传播研究传播研究是人类对传播现象和问题的审视、探究和思考,是通过“事实陈述”而得出“价值判断”的一个命题论述。

3.传播理论传播理论是传播研究者对某些传播现象和问题的系统解释和集中探讨,是由与该现象有关的一组命题组成的体系,是有助于弄清该现象的任何一种思想。

4.传播本质传播本质是传播活动的根本性质,是指传播活动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的稳定的联系。

5.传播规律传播规律是指传播活动中内在矛盾诸方面的联系和斗争的客观法则和必然趋势.其根本特点就在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重复性和隐蔽性。

第一章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1。

奥古斯特·孔德奥古斯特·孔德(Augusta Comte,1798一1857)是社会学的创始人,他大力倡导的实证主义的研究对美国的传播学经验学派曾产生过影响。

2。

加布里埃尔·塔尔德加布里埃尔·塔尔德(Gabriel Tarde,1843一1904)是法国社会学创始人之一,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刑事犯罪学、统计学等方面均有杰出成就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

从许多创新扩散的研究中,我们似乎都能看到塔尔德的身影和学术渗透力。

3.爱弥尔·涂尔干爱弥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1858—1917),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

他在研究中观察、解释的方法和因果分析、功能分析的示范,对后来传播理论中社会分类论、社会关系论和结构功能论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4.乔格·齐穆尔乔格·齐穆尔(George Simmel,1858—1918)是一位富有灵感的教师和多产的学者。

虽然他并未建立起一个社会学的“学派”,但他的学术成就确立了他在德国社会学界的权威地位,吸引了一批国内外的追随者,对于美国二十世纪初的社会学(包括传播社会学和人际传播学)的发展也产生过很大影响。

《传播学》(第三版)邵培仁 传播学概论高教版第3讲

《传播学》(第三版)邵培仁 传播学概论高教版第3讲
进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关系;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全球传播包含了更为多元的对象以及更为复杂的跨文化关系。那么 在当今全球传播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跨国界的传播者总是或多或少地承载着其自身国家印象,成为国 家的代言人;(2)全球传播是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之间的 信息交流,有效的传播总是建立在彼此全面、正确的了解基础上;(3) 信息流通不平衡,媒介地理不平坦,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在信息交 流中是不对等的;(4)西方媒介强国对欠发达国家的民族文化构成威 胁,具有破坏性;(5)网络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传统的信息 资源和社会资源流动和分配方式。
革命历程呈 现的形态
◊从五次传播革命与社会进步的互动关系来看,我们认为传播革命对社 会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每一次传播革命的爆发都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开拓了 新的空间; 2.每一次传播革命都不可避免的形成所谓“信息沟”或“知沟”,形成 新的传播或接受信息和知识的不公平,出现精神世界里的“富人”和 “穷人”。 3.人类传播革命与社会文明进步不仅互相促进而且步调一致,在步幅和 步频上基本上成正比例关系。 4.最先发生传播革命的地方或国家,不仅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高,而且 在竞争中也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 5.传播上的优势地位必然会导致文化上的优势地位,因此在发达国家的 文化侵略面前,弱小国家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第二章 传 播
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人类传播史上发生的五次传播革命的性质及意义,了 解传播模式的概念、功能、标志以及应用模式进行研究的 三个原则,知道传播的特点和种类,掌握传播在组织和社 会层面的功能以及传播者必须遵循的传播原则。
◊只要人类对世界心存疑问,他们就一定会对人性的神秘充满好奇。
◊传播,是人类发展史上最神秘、最富有人性的独特现象。它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它与人类朝夕相处,如影相随,居于人类生活的中心。

放宽传播学研究的视野

放宽传播学研究的视野

放宽传播学研究的视野——访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邵培仁教授邵培仁(2003-07-21)本文作者:韩运荣邵培仁,1953年11月出生,江苏淮安人。

现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新闻与传播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跨世纪学科带头人。

邵培仁撰写的或主编的传播学著作主要有:《传播学导论》(1997)、《知识经济与大众传媒》(1999)、《媒介经营管理学》(1998)、《传播学原理与应用》(1988)、《经济传播学》(1990)、《政治传播学》(1991)、《艺术传播学》(1992)、《教育传播学》(1992)、《新闻传播学》(1995)、《传播社会学》(1994)。

此外,还协助主编或参与编写了7部著作。

邵培仁在传播学研究中创立的“整体互动论”的体系和模式,由于摒弃了长期困扰中国学者的“西方中心主义”,注意联系中国国情,能结合中国实际和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益的营养,并对传播现象用唯物、辨证、整体、发展的眼光加以分析,被传播学界认为是独树一帜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体系。

目前,正在撰写教育部立项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传播学》,主持教育部立项的《知识经济时代的传媒角色与功能研究》,和在(香港)中国传播研究基金会立项的《中国受众特质研究》。

韩运荣(以下简称“记”):邵老师,我来杭州参加这次会议(跨世纪中国城市电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讨会)之前,已同您通过电话、写过信,约好请您谈谈我国传播学研究的情况。

邵培仁(以下简称“邵”):是的,这是个好时机,这也是一个好话题。

这几年,北广的学术研究犹如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地毯式轰炸,成绩辉煌,气势逼人。

而我国的传播学研究也是形势喜人,成就非凡。

传播学作为二级学科的学术地位已得到国家认定,较为稳定的理论体系已初步形成,高级传播研究人才已经开始培养,研究机构相继成立,学术刊物纷纷创办、科研队伍也不断壮大,每年都有大量的著作和论文面世,也有一系列的科研课题通过鉴定,开拓了许多崭新的研究领域。

邵培仁传播学第三版课后答案

邵培仁传播学第三版课后答案

邵培仁《传播学》第三版课后答案绪论1.传播学传播学是一门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也是传播研究者在最近几十年对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而发展成的知识体系。

2.传播研究传播研究是人类对传播现象和问题的审视、探究和思考,是通过“事实陈述”而得出“价值判断”的一个命题论述。

3.传播理论传播理论是传播研究者对某些传播现象和问题的系统解释和集中探讨,是由与该现象有关的一组命题组成的体系,是有助于弄清该现象的任何一种思想。

4.传播本质传播本质是传播活动的根本性质,是指传播活动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的稳定的联系。

5.传播规律传播规律是指传播活动中内在矛盾诸方面的联系和斗争的客观法则和必然趋势。

其根本特点就在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重复性和隐蔽性。

绪论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包括哪些现象?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类传播现象。

它应该既包括传播活动现象,也包括传播意识现象、传播关系现象和传播规范现象;人类传播也是既包括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又包括内向传播、人际传播。

总之,凡是客观地存在于传播活动中的并构成影响的现象,都是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2.传播学的研究宗旨是什么?传播学的研究宗旨,就是从人类社会的普遍联系中,从人类传播的内在机制和外在联系以及各种传播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

3.传播学与传播研究、传播理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科学是走向成熟的标志。

传播学也是传播研究、传播理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这三者的关系犹如一座“传播学术金字塔”,传播科学位于塔顶,传播理论位于塔腰,传播研究位于塔基。

任何华丽的塔顶都离不开稳固的塔基支撑,而没有塔顶、只有塔基,只能算是正在施工的建筑。

这就是传播研究最先出现、传播理论延后诞生、传播科学姗姗来迟的一个重要原因。

换句话说,传播学的诞生是一个长时间的缓慢的渐进的转向过程,即逐步由应用研究转向基础研究、由微观研究转向宏观研究、由单一研究转向综合研究、由依附关系转向独立地位的过程。

中国传播学领域的先行者和开拓者——邵培仁传播学研究成果述评

中国传播学领域的先行者和开拓者——邵培仁传播学研究成果述评

中国传播学领域的先行者和开拓者邵培仁传播学研究成果述评林凯(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厦门361005 )本文微信网頁版摘要:作为中国第一批传播学研究专家,邵培仁在传播 学、媒介学、华莱坞电影、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深入耕耘,在 近40年的学术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试图从邵培仁 的学术研究历程、中国传播学理论建构的学术体系以及邵培仁 对华夏传播研究的期望等三个部分来展示邵培仁在传播学本 土化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和作出的贡献。

更重要的是,本文通 过这些成就和贡献来凸显邵培仁系统的传播学研究成果及其 高尚的精神品格,以此启示后学和指导中国传播学研究。

关键词:中国传播学研究 先行者 开拓者 邵培仁作为传播学研究专家,邵培仁从中国改革开放引进传播 学以来,在近40年的学术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富 有创新性的成果填补了国内传播学研究的多项空白,他的传 播学研究成果丰富了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学术体系,在传播学 研究领域具有风向标的意义。

笔者对邵培仁教授的学术研究 历程作了梳理,重点关注其在传播学本土化方面的研究,试 图展示邵培仁教授在传播学本土化或者华夏传播研究上取 得的成就和贡献,以及这些成就对后学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一、邵培仁学术研究介绍(一)学术成就及贡献邵培仁,传播学、媒介管理学专家,浙江大学传播研究 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先后任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党委书记,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 委员,浙江大学对外宣传领导小组副组长等,兼任浙江省重 点创新团队——浙江省国际影视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浙江 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 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文化产业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 娱乐与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传播学重点学科学 术带头人,《中国传媒报告》杂志主编,〈中国娱乐与创意 产业蓝皮书> 主编,国际华莱坞学会会长,美中传媒研究协 会主席,美国世界文化联盟副主席,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传 播学会副会长,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会副会长,浙江省传 播学会会长,浙江省会展学会理事长,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C JC,中国传播学报)和CHINA MEDIA RESEARCH(CMR,中国传媒研究)等中外多种新闻与传播 對II畐注邵培仁是国内最早进入传播学研究领域的学者之他的学术研究涉及了传播学、媒介管理学、华莱坞电影和文化 创意产业研究等领域,成果丰硕,具有创新性和首创性。

华夏传播的在地经验与理论创新--评邵培仁、姚锦云《华夏传播理论》

华夏传播的在地经验与理论创新--评邵培仁、姚锦云《华夏传播理论》

第8卷第1期2021年3月全球传媒学刊G l o b a l J o u r n a l o f M e d i a S t u d i e s V o l .8,N o .1:145-152M a r c h 2021㊃书评㊃华夏传播的在地经验与理论创新评邵培仁㊁姚锦云‘华夏传播理论“邵 鹏,董佳琦1.邵鹏: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㊂2.董佳琦: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㊂ 摘 要 华夏传播研究历时三十年,邵培仁㊁姚锦云的新作‘华夏传播理论“中提出了建构华夏传播理论的新路径,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两方面论证了 从思想到理论 的可能与可行,系统梳理了 传播的接受观 传播的交往观 传播的辩证观 三大理论的内涵㊂立足于传统思想的文化基因诠释文本㊁解释因果,在理论建构的过程中推演出华夏传播研究的新范式㊂关键词 华夏传播理论;传播学本土化;研究范式D O I 10.16602/j .g m j .20210008传播学作为舶来品在20世纪70年代被引入中国后,经历了一个学术自觉和本土化发展的渐进过程㊂在此过程中,西方理论如何与中国既有理论与实践相遇,如何被创造性地诠释与使用,中国又如何应对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霸权以及完成自身的本土化,成为传播学在中国发展的焦虑(刘海龙,2018)㊂华夏传播作为传播学的在地实践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香港中文大学的余也鲁㊁台湾政治大学的徐佳士等前辈学者提出,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中传播智慧的传播学本土化研究方向,并在90年代兴盛一时㊂此后,学界虽然对传播学本土化的观点和态度存在论争,围绕华夏传播的疑虑和争鸣之声也不绝于耳㊂21世纪以后特别是近十年来,华夏传播研究渐有勃兴之势(谢清果,2017),并涌现出一大批研究视角差异化㊁研究对象多元化㊁学科交叉显性化的学术成果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20年3月,邵培仁教授(浙江大学)与姚锦云博士(暨南大学)合著的‘华夏传播理论“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㊂对于传播学的本土化,邵培仁教授在其1992年发表的论文中就提出: 中国的传播学应具有中国特色㊂ 以辩证唯物论为指导,密切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㊂ 并且要让传播学理论的在地经验与国际接轨,就 必须整理中国文化中的传播思想,总结中国传播实践的智慧与经验 (邵培仁,1995)㊂显然,对于彼时刚接触传播学的邵培仁教授而言,没有本土化和在地经验的传播学研究是缺641全球传媒学刊2021年第1期乏持续的理论生命力的㊂1995年,邵培仁教授的 中国受众特质研究 获得 中国文化与传播 研究项目立项①(余也鲁,2015),一个围绕华夏传播的系列研究也由此发端,‘传播观念断想“(1997)㊁‘论中国古代受众的信息接受特色“(1998)㊁‘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1999)㊁‘当代传播学视野中的中国传统信息接受观“(2004)㊁‘中国古代的生态平衡和生态循环思想“(2008)等系列专论先后发表㊂此后,邵培仁教授与姚锦云博士继续深耕,先后在C S S C I期刊发表十余篇专论(约22万字),为构建华夏传播的理论体系作了大量具有启发和创新意义的研究(周颖,2018),备受关注㊂例如,‘寻根主义“(2013)被‘编辑之友“列为 2013新闻传播十大观点 之首,‘从思想到理论“(2016a)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㊂‘华夏传播理论“一书作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华夏传播观念研究 的结题成果,正是两位学者多年学术积累的集大成之作㊂该书对利用 中国传统思想 转化为 传播理论 的可能性(邵培仁㊁姚锦云,2016a)进行了一次全面充分的论证,为华夏传播研究的后来者提供了一种可以通约的范式,也成为 传播学本土化 中既包含了丰富的在地经验,又具备系统研究范式的佳作㊂该书一经出版,学者梅朝阳所撰写的书评随即在E u r o p e a n J o u r n a l o f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发表,文中认为该书重要的贡献在于其解决了在中国传统观念和价值观中建立现代传播理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并且 代表了全球传播时代中国传播学者的觉醒 (M e i,2020)㊂这种 觉醒 显然不仅因为该书对于在地经验的关照 内外兼容 古今贯通 ,更在于两位学者从建构华夏传播理论的知识论和方法论入手,实现了传播学本土化研究从方法㊁范式到理论的多维创新㊂一㊁认识论辨析:华夏传播研究的内在突破什么是华夏传播研究黄星民在‘华夏传播研究刍议“(2002)一文中,称其是 对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传播活动和传播观念的发掘㊁整理㊁研究和扬弃 ,从而厘清了华夏传播学的内涵,明确了华夏传播学研究的意义(王婷,2019)㊂但从理论的层面来说,学界对此莫衷一是, 认为思想即理论 者有之;将其视作一种 研究路径 者有之;第三种观点则认为 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传播理论,只有理论的胚胎 (邵培仁㊁姚锦云,2020,p p.3-4),这一观点也成为邵㊁姚所遵循的一种研究思路㊂事实上,早期的华夏传播研究一度受到不少批评, 最大的质疑就是 牵强附会 ㊂ 其次,缺乏问题意识是又一问题㊂ 第三,面向历史有 发思古之幽情 之嫌㊂ 这无疑是华夏传播研究的内在困境,两位学者高屋建瓴地抛出了一个认识论层面的问题与诸位对话: 历史和传统思想是否与当下经验无关? (邵培仁㊁姚锦云,2020,p p.37-38)这是以传统思想为源的华夏传播研741第8卷第1期邵鹏,董佳琦:华夏传播的在地经验与理论创新 评邵培仁㊁姚锦云究首先需要应答的问题㊂针对这一根本性问题,邵培仁教授从历史㊁社会科学㊁自然科学三个维度进行了推演和论证,指出传播学首先是一门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通过历史理解当下,而要理解研究对象,就必须研究历史㊂ (邵培仁㊁姚锦云,2020, p.60)首先,过去的历史是由人类自己创造的,而人类认知的属性之一,即 只有自己创造的才是可理解的 ,基于这个客观现实,邵培仁㊁姚锦云(2016b)又提出了两个观点:一是历史观念作为释义系统,被用来理解现实;二是理论建构同样需要历史资源㊂认识论的任务在于探讨 一般有效的知识成为可能的普遍根据 (石里克,2005),比挖掘一门研究的本质和结构更具有优先级,它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厘清了认识论上的关键,破除华夏传播研究 返古 之路上的质疑 或者说实现 本体化困局的路径突破 (陈卫星㊁黄华,2017),才能进一步讨论从思想到理论的创造性转化㊂正如谢清果(2016)教授所说:邵㊁姚两人直面学界质疑而连续发文,致力为 华夏传播 及其理论正名,令人敬佩㊂换言之, 在深挖西方新闻传播思想之余, 致力于构建本土传播学术领地,尝试以中国历史和传统思想为切入点,寻找根植于其中的传播智慧,并通过对自身问题意识缺乏㊁思想与理论不分等问题的反思来构建华夏传播思想的历史脉络㊂ (张放㊁杨颖,2017)二㊁方法论探幽:问题导向的逻辑结构‘华夏传播理论“十个章节中,先行提出 三个问题 的书写范式贯穿始终,这种问题导向既是承接上文的有力论证,也自然地形成了章节内部层层递进的逻辑线索和思想链条,提纲挈领地为读者划出关键信息,同时起到衔接上下文㊁预设篇章语境的作用㊂以书中的第二章‘路径与方法:从思想到理论的创造性转化“为例,该章节脱胎于‘从思想到理论:论本土传播理论建构的可能性路径“一文, 从传统思想到传播理论是否可能 有没有从思想到理论的 他山之石 ? 能否尝试建构华夏传播理论 (邵培仁㊁姚锦云,2020,p.61)这三个问题也正是后者行文的核心内容和主要脉络㊂邵㊁姚援引马克斯㊃韦伯和吉登斯的观点,认为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越来越注重 理解 和 解释 ,区别在于后者 需要 双重解释 (d o u b l e h e r m e n e u t i c) ,即社会科学家需要深入社会,依靠与普通人之间的一部分 共有知识 (m u t u a l k n o w l e d g e)来理解和解释 常识世界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构更精致的 理论世界 ㊂由此,邵㊁姚认为,社会理论和常识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而得益于中国社会两千多年的文化连续性,使得传统思想较之常识更为频繁地与社会理论互动,在无意识中已经融入了民族的文化 心841全球传媒学刊2021年第1期理结构,成为一种集体性的表征㊂概言之, 理论与经验㊁思想与经验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彼此之间总是互动的㊂这是对 传统思想 转化为 理论 的最大启发意义㊂ (邵培仁㊁姚锦云,2016a)为了展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挥作用的过程,邵㊁姚选择詹姆斯㊃W.凯瑞及其 传播的仪式观 理论的建构作为案例,凯瑞在荣格的 原型 观念基础上做了巧妙的加减法:除去神秘主义部分㊁保留反复性特征㊁引入 弥撒仪式 这一具体的传播模式㊂这一方面展示了理论建构的具体过程,另一方面也便于直观地理解西方传播学者建构理论的典型思路㊂至此,以吉登斯的 双重解释 为 他山之石 ,以凯瑞 传播的仪式观 的建构过程为例证,完成了从理论建构的认识论到方法论的逻辑闭环,随后文中就儒家关于道德传递的三个思想资源为例,进一步论述了利用 中国传统思想 转化为 传播理论 的可能性㊂可以看到,这些关键性问题之间存在清晰的上下文关系,体现了两位学者强烈的问题意识㊁严谨的研究思路和开阔的学术视野㊂正如刘涛教授在‘新中国传播学理论研究70年“中所说: 中国传统文化和实践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遗产,成为中国本土传播理论建设的重要思想源泉㊂虽然提出原创性理论以及与西方传播学对话都颇为艰难,但是中国传播学者的探索从未停止, 邵培仁㊁谢清果㊁潘祥辉㊁李红㊁姚锦云等学者比较系统地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或思想遗产中所蕴含的传播观念,努力以 华夏传播学的名义 与西方对话,追寻和确认中国传播的本土身份㊂三㊁文化基因:从观念胚胎到建构理论总之,‘华夏传播理论“一书在25年来20余篇专题论文的基础上,为华夏传播研究的两大任务 寻找理论的胚胎 和 从思想到理论 (邵培仁㊁姚锦云,2020,p.287)书写了别开生面的全新答卷㊂前者以华夏传播十大观念的提出为标志,意在深入理解 意义之网 ,对 中国传统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人传播行为 进行概念化实践(邵培仁㊁姚锦云,2016c)㊂这十大观念在人们赖以行动的 释义系统 中兼具代表性和普适性,体现在传播过程中的叙事方式㊁价值取向㊁沟通形式和思维准则等方方面面㊂邵㊁姚二人的这一主张,不仅是对汪琪等三位学者(2002)就 理论 与 命题 关系的论证和实践,同时也打破了华夏传播研究在发展新概念㊁新理论上的失语状态,被吴予敏教授(2018)肯定为 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探索和尝试 ㊂在观念提炼的基础上,以 传者 的视角出发,从 观 味 知 三个层面归纳得出中国古人居于受者角度时的主体性特征,同时对其进一步加以阐释,由此提出了 接受主体性 这一概念㊂进而提出视角的转向,即由传者让渡到受者,援引庄子㊁慧能㊁王阳明三人跨越时空的思想碰撞,认为三人的共同之处, 是以 接受者 的立场和视角,提出了 接受主体性 ,而这种主体性的背后有941第8卷第1期邵鹏,董佳琦:华夏传播的在地经验与理论创新 评邵培仁㊁姚锦云体 ㊂ (邵培仁㊁姚锦云,2014)这里的 体 ,也就是三人思想体系中的 真宰 本心 和 良知 ,从对三者之间渊源和脉络的梳理中,可以看出强烈的寻根主义色彩;另一方面,邵㊁姚实则也是想借此指出,大众传播研究在分析受众时,不应站在传者看受者,而应从受者本身出发来评判媒介与生活㊂上述关于立场与视角转换的讨论,最终收束为传播的接受观(a r e c e p t i o n v i e w o f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㊂值得一提的是,邵培仁㊁姚锦云两位学者对庄子传播思想的解读还引发了与尹连根教授之间的三次论争,后者撰文指出,邵㊁姚的解释 恐有误读庄子㊁硬贴标签之嫌 ,认为 传统文化的传播学本土化应避免简单的标签化 (尹连根, 2017)㊂对此姚锦云(2019)则认为尹文中的反对意见是 对概念化的误解 , 将一家之言当成了唯一解读标准,忽视庄子解释史上的其他注解 ㊂对华夏传播研究而言,质疑的声音并没有随着理论的逐步建构而彻底消失,但已然从 牵强附会 的论断转变为不同理解㊁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交锋,我们认为这次学术对话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既在于尹教授文末对解读中国传统文化提出的四条切实建议,更在于道理越辩越明,在对话中捋清华夏传播研究中的概念为何形成㊁如何形成㊁何以形成,这对未来的概念化实践也是非常有益的㊂四㊁理论前景:从研究路径到研究范式除了前文提到的 传播的接受观 之外,‘华夏传播理论“中建构的另外两个理论分别是 传播的交往观 (a n i n t e r a c t i o n v i e w o f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与 传播的辩证观 (a d i a l e c t i c v i e w o f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㊂两位学者在书的结尾提及华夏传播研究的路径时,将其总结为 兼顾意义和因果 , 一方面,研究者离不开严谨的文本的诠释;另一方面,研究者也需要厘清和阐明历史中的 因果关系 (邵培仁㊁姚锦云,2020,p.289)㊂这是对研究方法的介绍,也可以说是研究思路的延伸,其中蕴含着新的路径得以被复制的可能性㊂因此,倘若能够在理论提出的过程中找到部分关键信息,那么对形成一种可供通约的范式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㊂可以看到,邵㊁姚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思想中提炼了诸多传播理论的构成元素,它们有的是某种观念,有的是一个集群㊁一个系统,这是一项细致而繁杂的工作,华夏传播研究面向历经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其思想来源之广,显然也意味着研究工作之巨㊂在此,我们从研究路径出发,以书中提及的新概念㊁新理论为例,简单提出以下三点思考:(1)从西方思想中寻找参照坐标㊂例如谈及 传 受 关系时,将霍尔的 编码/译码 (e n c o d i n g,d e c o d i n g)概念用来 考察中国古代书籍媒介的功能 (邵培仁㊁姚锦云,2020,p.133)㊂或是采纳方东美的见解,用 心灵的普遍格位(u n i v e r s a l p e r s o n s o f m i n d) 或者是像黑格尔所谓 普遍的心灵 (u n i v e r s a l m i n d),或者叫做绝对心灵(a b s o l u t e m i n d) ,来比照庄子所言的 真君 与 真宰 (邵培仁㊁姚锦云,2020,p.157)㊂(2)于历史语境中把051全球传媒学刊2021年第1期握逻辑贯连㊂ 传播的辩证观 即是以 对先秦众多思想家成果的梳理 为基础,进而建立命题系统,将这些出自‘老子“㊁孔子㊁‘墨子“㊁‘庄子“等思想家和著作中的选文命名为 命题 ,并将其根据正㊁反㊁合的逻辑在主要架构之上分为三部分(邵培仁㊁姚锦云,2020,p p.250-251)㊂(3)在传播现实中述评现代价值㊂由‘周易“的交往图式归纳出 交 通 合 的交往观,转变为由 内在理路 研究传播, 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思维方式,为理解人类传播提供了多元视角 ,为捕捉传播现实的表征㊁触摸现象之下的肌理开辟了新的路径,也为华夏传播研究引入了新的范式遵循㊂‘华夏传播理论“是对华夏传播研究30年的回应,正如邵培仁教授所言: 华夏传播研究不应执拗于内,而应内外兼容;不要执意于古,而要古今贯通㊂ (林凯,2020)无论是传播学本土化六种路径的提出,还是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思想中钻研出一条理论建构的新路径,邵教授始终致力于 让传播学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部分 (邵培仁,1997)㊂书中笔触,于五千年的传统思想中自由来去,大处落墨,兼顾学术寻根与学术创新的视角,为华夏传播研究拓展了理论视阈,曲径通幽,新的研究图景将徐徐铺陈开来㊂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新媒体环境下公共传播的伦理与规范研究 (19A XW007)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全球传播秩序重建研究 (18B XW062)的研究成果㊂注释①也称 传播研究中国化 项目,总共有11个项目被立项,即通常所说的 五史六论 ㊂参考文献陈卫星㊁黄华(2017):2014 2016年中国的传播思想史研究,‘国际新闻界“,第39卷第1期,77-100页㊂黄星民(2002):华夏传播研究刍议,‘新闻与传播研究“,第9卷第4期,80-86页㊂黄星民(2005):堂堂溪水出前村 关于两岸三地合作 华夏传播研究项目 的回顾㊂许清茂(编):‘海峡两岸文化与传播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㊂林凯(2020):中国传播学领域的先行者和开拓者 邵培仁传播学研究成果述评,‘东南传播“,第3期,1-6页㊂刘海龙(2018):中国传播学70年:知识㊁技术与学术网络,‘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106-114页㊂刘涛(2019):理论谱系与本土探索:新中国传播学理论研究70年(1949 2019),‘新闻与传播研究“,第26卷第10期,5-20,126页㊂151第8卷第1期邵鹏,董佳琦:华夏传播的在地经验与理论创新 评邵培仁㊁姚锦云 M.石里克(2005):‘普通认识论“(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㊂邵培仁(1992):我是怎样走上传播学之路的,‘淮阴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83-84页㊂邵培仁(1995):论传播学研究的中国特色,‘徐州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62-64页㊂邵培仁(1997a):传播观念断想,‘杭州大学学报“,第27卷第4期,128-133页㊂邵培仁(1997b):‘传播学导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㊂邵培仁(1998):论中国古代受众的信息接受特色,‘杭州大学学报“,第28卷第3期, 45-52页㊂邵培仁(1999):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36-41页㊂邵培仁(2004):当代传播学视野中的中国传统信息接受观,‘中国传媒报告“,第6期,74-82页㊂邵培仁(2008):中国古代的生态平衡和生态循环思想,‘嘉兴学院学报“,第20卷第2期,66-68页㊂邵培仁㊁姚锦云(2013):寻根主义:华人本土传播理论的建构,‘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4卷第4期,28-41页㊂邵培仁(2014):2013新闻传播十大观点,‘编辑之友“,第1期,19-23页㊂邵培仁㊁姚锦云(2014):传播受体论:庄子㊁慧能与王阳明的 接受主体性 ,‘新闻与传播研究“,第21卷第10期,5-23页㊂邵培仁㊁姚锦云(2016a):从思想到理论:论本土传播理论建构的可能性路径,‘浙江社会科学“,第1期,99-109页㊂邵培仁㊁姚锦云(2016b):为历史辩护:华夏传播研究的知识逻辑,‘社会科学战线“,第3期,140-151页㊂邵培仁㊁姚锦云(2016c):传播理论的胚胎:华夏传播十大观念,‘浙江学刊“,第1期, 203-215页㊂邵培仁㊁姚锦云(2020):‘华夏传播理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㊂王婷(2019):华夏传播研究的历史回眸与书写范式的求索 从评介‘华夏传播学引论“讲起,‘东南传播“,第3期,55-58页㊂汪琪㊁沈清松㊁罗文辉(2002):华人传播理论:从头打造或逐步融合?‘新闻学研究“,第50期,1-9页㊂吴予敏(2018): 重构中国传播学 的时代场景和学术取向,‘国际新闻界“,第40卷第2期,85-98页㊂谢清果(2017a):2011 2016:华夏传播研究的使命㊁进展及其展望,‘国际新闻界“,第39卷第1期,101-117页㊂谢清果(2017b):传播学 中华学派 建构路径的前瞻性思考,‘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8卷第6期,63-76页㊂姚锦云(2019):再论庄子传播思想与 接受主体性 回应尹连根教授,‘国际新闻251全球传媒学刊2021年第1期界“,第41卷第2期,132-152页㊂尹连根(2017):审慎对‘庄子“进行传播学层面的 本土化 与邵培仁㊁姚锦云两位老师商榷,‘国际新闻界“,第39卷第5期,155-173页㊂余也鲁(2015):‘万水千山都是诗:余也鲁回忆录“,香港:海天书楼㊂张放㊁杨颖(2017):2016年中国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综述,‘新闻大学“,第2期,139-145页㊂钟元(1994):为 传播研究中国化 开展协作 兼征稿启示,‘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期,34-38页㊂周颖(2018):邵培仁学术理念国际化进路及传播思想,‘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4卷第5期,81-90页㊂M e i,Z.Y.(2020).H u a x i a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t h e o r y.E u r o p e a n J o u r n a l o f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35(4),417-419.d o i:10.1177/0267323120935299.L o c a l E x p e r i e n c e a n d T h e o r e t i c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o fH u a x i a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A C r i t i q u e o n P e i r e n S h a o a n dJ i n y u n Y a o s H u a x i a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T h e o r yP e n g S h a o,J i a q i D o n g(S c h o o l o f H u m a n i t i e s,Z h e j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A b s t r a c t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n H u a x i a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T h e o r y h a s l a s t e d f o r30 y e a r s.P e i r e n S h a o a n d J i n y u n Y a o s n e w s c h o l a r l y w o r k H u a x i a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T h e o r y p u t f o r w a r d a n e w w a y t o c o n s t r u c t t h e t h e o r y o f H u a x i a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w h i c h d e m o n s t r a t e d t h e p o s s i b i l i t y a n d f e a s i b i l i t y o f e l e v a t i n g t h o u g h t t o t h e o r y i n 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s o f e p i s t e m o l o g y a n d m e t h o d o l o g y.T h e b o o k a l s o 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 d i s c u s s e d t h e c o n n o t a t i o n o f t h r e e t h e o r i e s,n a m e l y a r e c e p t i o n v i e w o f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a n i n t e r a c t i o n v i e w o f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a n d a d i a l e c t i c v i e w o f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B a s e d o n t r a d i t i o n a lC h i n e s e i d e a s a n d c u l t u r a l g e n e s t o i n t e r p r e t c l a s s i c a l C h i n e s e t e x t s a n d e x p l a i n c a u s e a n d e f f e c t,a n e w p a r a d i g m o f H u a x i a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t h e o r y i s c o n s t r u c t e d i n t h e b o o k.K e y W o r d s H u a x i a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T h e o r y;L o c a l i z a t i o n o f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P a r a d i g m o f S t u d y(编辑:吴璟薇)。

立足本土 走向整体 走向世界——略论邵培仁及其传播学研究的中国化探索

立足本土 走向整体 走向世界——略论邵培仁及其传播学研究的中国化探索

立足本土走向整体走向世界—略论邵培仁及其传播学研究的中国化探索陈江柳(浙江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浙江杭州310000 )本文微信网页版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如何实现传播学研究的中国化,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科是 中国传播学人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和学术追求。

作为中国大陆传播学领域的先行者和开拓者,邵培 仁在传播理论、媒介管理学、华莱坞电影理论、全球传播、传播研究本土化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令人 景仰的学术建树,为推进传播学研究中国化进程作出了卓越贡献。

本文主要以邵培仁及其学术思想 为考察中心,从本土化、交叉化、国际化三个维度对其学术活动和理论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全面概 括,旨在管窥传播学研究中国化探索的学术脉络和演进路径。

关键词:邵培仁 传播学研究 中国化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的传播学研究兴起与发展 至今已逾四十年。

在这四十多年中,中国传播学界坚定不移 地提出了‘‘中国化"命题,长期以来围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 传播学”这一核心目标进行了矢志不渝的探索,孜孜以求地 展开了诸多讨论和争鸣。

正如张咏华所言:"对传播学中国 化的追求始终贯穿我国传播学发展的进程n , m诞生于西方 的传播学自改革开放传入中国以来,逐渐建构和完善了传播 学研究中国化的理论体系与学术脉络。

时至今日,传播学研 究在中国已然实现了当代发展,迎来了一个既能彰显民族特 色又能包容世界共性的中国化时代,并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 步伐中不断传承、创新,展现出欣欣向荣的生命力。

毋庸置疑,推进传播学研究中国化不断向前发展,离不 开一代又一代传播学人的共同努力。

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代传 播研究学者,邵培仁教授在近四十年的学术研究中取得了令 人景仰的学术成就,为推进传播学中国化进程作出了卓越贡 献。

®多年来,邵培仁教授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始终保持 着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敢为人先的学术创新精神,学术研 究因时而动,及时回应社会现实,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大胆 进行理论创新,在传播学、媒介管理学、华莱坞电影、华夏传 播、亚洲传播、全球传播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丰厚的学术建 树。

在历史与全球视野中开拓传播研究的本土路径——邵培仁的学术历程访谈录

在历史与全球视野中开拓传播研究的本土路径——邵培仁的学术历程访谈录

在历史与全球视野中开拓传播研究的本土路径——邵培仁的
学术历程访谈录
王学敏;邵培仁
【期刊名称】《传媒论坛》
【年(卷),期】2022(5)18
【摘要】邵培仁作为中国第一代传播学学者,见证了传播学的引介、学科建制、学科大发展近40年的中国传播发展史,在传播理论、媒介管理、媒介地理学、亚洲传播理论等众多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填补了国内传播学领域的众多空白。

邵培仁在华夏传播研究领域的深耕形成了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历史取向路径,并提出了“寻根主义”的研究范式。

【总页数】3页(P3-5)
【作者】王学敏;邵培仁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06
【相关文献】
1.邵培仁:本土化交叉化国际化是建设世界一流传播学科的三个维度
2.关于传播学交叉研究的路径思考——兼评邵培仁教授《媒介地理学》
3.立足本土突破创新--评邵培仁的《传播学》
4.中国传播学领域的先行者和开拓者——邵培仁传播学研究成
果述评5.立足本土走向整体走向世界——略论邵培仁及其传播学研究的中国化探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浙江大学媒介地理与媒介生态研究成果要目2

浙江大学媒介地理与媒介生态研究成果要目2

浙江大学媒介地理与媒介生态研究成果要目2浙江大学媒介地理与媒介生态研究成果要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大项目《媒介地理与媒介生态研究》教育部创新研究重点基地——浙江大学宗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项目《媒介地理与媒介生态研究》序号成果名称成果形式浙大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或发表刊物及刊物年期1 《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专著邵培仁等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2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专著邵培仁、杨丽萍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3 论媒介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与学科建构论文邵培仁、潘祥辉《新闻与传播》2006年第4期全文复印4 论中国媒介的地理群集与能量积聚论文邵培仁《新闻大学》2006年第3期,《2006年中国新闻年鉴》。

5 论媒介生态系统的构成、规划与管理论文邵培仁《浙江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6 媒介地理学:行走和耕耘在媒介与地理之间论文邵培仁《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第3期7 论媒介地理学的正当性、科学性和学术坚守论文邵培仁《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8 流动的景观:媒介地理学视野下公路电影的地理再现论文邵培仁、方玲玲《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9 媒介生态城堡的论邵培《当代传播》构想与建设文仁2008年第1期10 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新视野: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论文邵培仁《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11 思想·理论·趋势:对北美媒介生态学研究的一种历史考察论文邵培仁、廖卫民《浙江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12 中国古代的生态平衡和生态循环思想论文邵培仁《嘉兴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13 信息公平论:追求建立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论文邵培仁《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14 媒介生态学研究论邵培《新闻与写的基本原则文仁作》2008年第1期15 大众传播中的信息污染及其治理论文邵培仁《新闻与写作》2007年第3期16 媒体的当下使命及社会责任论文邵培仁《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6期17 作为最新研究视野的媒介地理学论文邵培仁《广告大观·媒介方法》2006年第1期18 全球媒介经济学的生态状况与发展趋势论文邵培仁、张洁《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全球传媒报告》2005年第2期转载19 关于中国跨越数字鸿沟的瓶颈与论文邵培仁、张《浙江大学学报》2003对策健康年第1期,《图书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2003/4/复印20 电脑与网络:媒介地理学的颠覆者论文邵培仁《浙江广播电视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2期21 论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论文邵培仁《新闻界》2001年第3期22 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论文邵培仁《新闻大学》2001年第4期23 语言是桥也是墙:对方言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疑虑与拷问论文邵培仁、李雯《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24 新闻媒体“方言言说”的社会成本分论文邵培仁、潘《中国传媒报告》2004析祥辉年第5期25 更新媒介形态学和媒介地理学的“杰作”论文邵培仁《黔南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26 新闻与传播研究应确立五种生态观念论文邵培仁《中国传媒报告》2002年第2期27 广播节目的资源构成与良性循环论文邵培仁《现代传播》2002年第4期28 媒介全球化:是机遇还是挑战?论文邵培仁《湖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29 论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论文邵培仁《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6年第7期30 互动共荣:市场经论邵培《新闻知识》济与新闻传播文仁1995年第3期31 媒介生态的观念与规律论文邵培仁《资讯服务与社会发展论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32 当代语境中的媒介地理学思考论文李蓉《江淮论坛》2007年第1期33 拯救传播:论传播生态的失衡与重建论文陈兵《中国传媒报告》2004年第2期34 浅析当代中国电视文化的东北叙事:从媒介地理学的视角分析论文张咏梅《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2期35 电视作品的乡村书写:媒介地理学的视野论文张咏梅《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12期36 从媒介生态角度谈广告自律论文何镇飚2004年第2期37 韩剧热播在媒介地理学层面的思考论文马妍妍《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38 城市媒介的地理印记与文化认同:对多伦多的媒介地理学分析论文廖卫民《新闻记者》2007年第3期39 以媒介地理学为分析视野的当代广告业地理景象论文颜玮楠《今传媒》2008年第6期40 媒介地理学视野下的传媒奇观论文汤浩《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41 媒介地理:文化图景的媒介再现论文方玲玲《东南传播》2008年第6期42 财经类电视频道媒介生态位初探论文颜玮楠2007年第12期43 思想·理论·趋势:对北美媒介生态学研究的一种历史考察论文邵培仁、廖卫民《新闻与传播》(人大复印资料)2008年第9期44 地理区隔与空间置换:国产剧对外传播的障碍分析——兼论其应对的媒介地理学策略论文汤浩《中国电视》2008年第11期45 都市主流报话语空间的构建论文陈静《学术月刊》,2009年2月刊46 想象中的北京——都市人类学影片中的“北漂”群体论文陈静《电影文学》2008年3月47 文化传播力:解读长三角文化产业论文邵培仁、廖《杭州师范大学学报》发展现状全景图卫民(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48 媒介地理论:多伦多城市媒介的地理印记与文化认同论文廖卫民《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9-1549 横店:中国影视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样本——基于共享性资源观理论的案例分析论文邵培仁、廖卫民《浙江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50 中国电影产业集群的演化机制与发展模式论文邵培仁、廖卫民《电影艺术》2009年第5期51 文化地理:跨国传媒集团全球化扩张的阻力——以贝塔斯曼败走中国市场为例论文颜玮楠《东南传播》2008年第11期52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综述》论文邵培仁《2010:中国娱乐与创意产业发展报告》53 媒介进化论——从保罗·莱文森说起论文杨陶玉《东南传播》2010年第3期54 转向空间:媒介地理中的空间与景观研究论文邵培仁、杨丽萍《山东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55 建设平衡和谐、良性循环的中国媒介生态系统论文邵培仁《今传媒》2010年第7期。

在文化软实力竞争中的中国选择

在文化软实力竞争中的中国选择

在文化软实力竞争中的中国选择邵鹏:《在文化软实力竞争中的中国选择》,《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在文化软实力竞争中的中国选择邵鹏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建立在经济全球化和传播全球化基础上的文化软实力竞争,一直是近四十多年来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

在1998年,有150个国家政府认为应把文化纳入经济决策制定的范畴。

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分别出版世界文化报告,都强调了文化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1999年,世界银行再次强调,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经济运作方式与条件的重要因素。

2006年底,欧洲媒体在总结这一年的经济增长原因时指出,创意和文化产业是欧洲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秘密武器”。

与此同时,各国政府积极行动。

韩国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国家发展方针,日本成立了由首相亲自担任部长的“知识财富战略本部”,英国成立了由国家各部门首长和政府高官参加的“创意产业行动小组”,加拿大建构了确保“加拿大内容”的“举国体制”,澳大利亚政府实施了名为“创造之国”的创意产业政策。

向来十分重视硬实力的美国政府,对于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也不甘落后,及时推出要在硬实力支持下,用软实力领导一个“法治条件下的自由世界”的“普林斯顿计划”。

那么,在这场文化软实力的新一轮竞争中,中国该作何选择?中国文化产业将走向何方?浙江大学邵培仁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产业集团成长机制与政策取向研究:以传媒集团为例”的最终成果《文化产业经营通论》,对此作了科学分析与理性解答。

首先,这是一本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的学术著作。

《文化产业经营通论》认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世界主要大国的共识,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但是,与其它国家比,中国发展与振兴文化产业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抉择:它“不仅要坚守中庸、和合、谦逊、非侵略性的文化传统,还要高举和平、和谐、善良与同情的文化大旗;不仅要尊重与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还要以由衷地喜悦的心情欣赏它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邵鹏:《本土传播学研究的新路径——浙江大学“和谐平衡:华夏传播理论的生态学视野”博士论坛综述》,《中国传媒报告》2012年第1期。

本土传播学研究的新路径——浙江大学“和谐平衡:华夏传播理论的生态学视野”博士论坛综述邵鹏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博士生引言2011年7月16日杭州骄阳似火,对于旅行者们而言也许不是一个好的出行时节,但是对于数十名来自浙江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大学、四川大学等多所高校,传播学研究领域的专家、教授、青年学者们来说,浙江大学“和谐平衡:华夏传播理论的生态学视野”博士论坛学术交流的氛围比杭州酷暑要更加热烈,学术上的收获比旅行的体验更加丰厚。

论坛开幕式由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邵培仁教授主持,论坛开幕上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吴飞教授致辞,吴飞教授回顾了论坛举办四年来传播学者们对于传播学研究不懈追求和此前几次论坛中所取得丰硕成果,以及对于本次论坛取得成功的殷切期望。

主持和评议的专家有中国传媒大学周鸿铎教授、四川大学的欧阳宏生教授、上海大学戴元光教授和许正林教授、浙江大学李杰教授和范志忠教授。

如果说2008年浙江大学“亚洲主张:国际传播研究的新视界”博士论坛和2009年浙江大学“中国主张:传播理论本土化的径路”博士论坛是从本土化和全球化的尺度关系中寻找本土研究路径,2010年浙江大学“走向未来: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前沿问题研究”博士论坛是从历史与未来的时间经度上圈定本土研究径路,那么2011年浙江大学“和谐平衡:华夏传播理论的生态学视野”博士论坛则是在媒介生态学研究原发、原创的基础上1提出来的本土传播学研究的新路径、新视维。

这几种本土传播学研究的路径,虽然不同于人们通常认知的本土传播学研究的整体的历史回溯式路数,但它们也都在特定的地理空间和学术领域作了基于本土的既有历史、现实、未来又有社会、文化的“去西方化的”综合研究,其实都是“为了回顾总结本土传播学研究的成果,深入挖掘华夏文明的历史内涵,大力开发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积极关怀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2,“希望以此来终结欧洲中心主义范式的统治”,“争取获得与西方传播学界平等的学术话语权。

”3从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博士论坛的主办方和组织者的良苦用心和长远规划。

一、学术寻根:本土传播学研究的历史路径“中国传播学研究必须前接历史、现接地气,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学术和中国国情及实际为立足点,合理吸收、借鉴西方传播学术精华,进行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从而在梳理学术脉络的同时延续、繁衍学术的生命力。

”4这次博士论坛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术寻1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原发、原创的观点,请参见崔保国教授的《媒介是条鱼——理解媒介生态学》论文,《中国传媒报告》2003年第2期。

22010年浙江大学“和谐平衡:华夏传播理论的生态学视野”博士论坛邀请函,智维网/plus/view.php?aid=130。

3邵培仁、杨丽萍:《21世纪初国际传播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杭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4邵培仁:《中国传播学界需要学术寻根》,智维网/plus/view.php?aid=998根。

浙江传媒学院袁靖华博士曾在《中国传媒报告》2010年第1期发表论文,认为生态范式是中国传播学走出自主性危机的一条最佳路径,这次她从“天人合一”谈到“君子之道”,纵论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的传播与实践,又给人增添了许多文化自信。

论文将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的核心内涵与古代君子人格的核心行为准则两相对照,发现原来基于“天文”领域的生态哲学思想,落实到“人文”领域,则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君子文化,而君子文化又演化成了中国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主要思维模式和关系准则。

这种与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一脉相承的君子人格,至今仍然左右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上海大学博士生贾兵的论文认为,在先秦诸子对传播的论述中,虽然没有当代的术语表达,但是其所指涉的现象及现象背后的本质联系,与当代政治传播研究多有吻合之处,先秦诸子的政治传播理念是认识和探讨华夏政治传播源流的基础。

先秦诸子的论说均立足于对人性逐利的认知、对政治关系本质的认知。

先秦诸子的政治传播致效观,更是主张从本质上把握信息与内容的关系,把握信息与传播者的关系,把握传播者与政治传播环境的关系。

厦门大学博士后谢清果副教授的论文认为,《老子》字字珠玑,闪耀中华文明之光,虽并非为传播学而著,却蕴含着丰富的传播思想。

透过其《道德经》,作者领悟到其中蕴藏着的传播智慧,从受众和传播者两方面出发,对当前传播媒介在构建拟态环境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以及拟态环境负面现象越演越烈的状况,提出了相应的“道家”式解决之道,富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浙江大学博士生周岩的论文选取了《孙子兵法》作为研究范本,认为《孙子兵法》作为一部军事著作,其在中国人际传播之中也有着很强的价值体现。

其中的王道与霸道、忍与舍得、太极策略以及侠与义四个方面无不对当代中国社会的人际传播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这其中的内核思想——“天人合一”的和谐价值观也是中国社会人际传播的终极追求,而“天人合一”的实现需要我们从“人”去突破。

上海大学博士生李芸的论文认为,《战国策》包含了中国古代早期人际传播的理论和实践,是中国传播学者研究传播学本土化不应被忽视的一块民族瑰宝。

同时,她介绍了其研究中对于战国时期“士”的交往类型、方式、话语力量以及其中的说服策略。

上海大学博士生皇甫晓涛就其对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在华传教活动的研究成果与大家展开了分享。

他认为明清时期的传教活动是西方文明与中华文化的第一次交流与碰撞,西方传教士在华传教中并不是企图西化中国人而是以归化中国人为前提,而这基本上是以西方传教士的“中国化”改造与自我适应为出发点,这也就决定了西方人传教士在对华传教中有着不同一般的传播策略和特点。

皇甫晓涛博士就此梳理和分析了西方传教策略的形式和种类以及背后的历史原因及其社会动因。

四川大学博士生冯燕的研究成果集中在对于明代公安派领袖袁宏道文论产生广泛影响的原因的分析。

其研究认为传播环境、传播者以及传播技巧三方面在其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认为袁宏道文论的传播学个案研究有助于将传播学理论纳入到对古代文论影响和受众研究中去,同时应该注意在古代传播活动研究中考察传播学术语的所指,而非能指。

二、立足当下:本土传播学研究的现实路径本土传播学研究有许多路径可走,并非一定要回到过去,在本土历史和传统文化中寻找学术资源和理论依据,其实也可以立足当下,面向中国传播与媒介现状和实践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进行本土性的探索和研究。

浙大博士、华师大刘秀梅教授的论文认为,绘画艺术从古至今,伴随人类文明的不断创新、繁衍,在多媒体艺术中又得到审美时空的拓展,创造了无数不朽的奇迹,丰富了人们的审美视听。

尤其是今天——进入读图时代,绘画传播已经成为决定时代特征、乃至文明进程的关键因素,不断影响着人们对现实社会的判断与对世界未来的猜想。

论文思路开阔,观点新颖。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司思主要分享了全球化视阈下的我国民族音乐海外传播的最新研究成果。

她认为民族音乐是我国丰富、璀璨文化的代表,也是我国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在海外传播的道路上,成绩与问题并举,机遇与挑战并存。

同时提出锻炼过硬的民族音乐的基本功、对传统的民族音乐表现方式进行调整、重视华人以及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的海外受众需要、发挥政府作用以及商业运作和营销等未来的改进思路。

在“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中,如何提升中国国际传播力?浙江大学博士生丁建辉认为,国家必须整合各方力量,结成对外传播的“媒体统一战线”。

海外民间商业媒体因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能准确、客观、全面地说明中国,平衡西方媒体新闻垄断。

近年浙江籍华侨华人及其海外华商开始进军国际传媒产业,其投资创办海外媒体的路径以及运作模式,是中国民间资本走向海外传媒市场的一个缩影,其发展之路虽然充满坎坷,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川大学博士生刘川郁论文围绕威客传播的话题展开,认为威客传播是柄双刃剑,它不仅在传播主体上实现了从小众到大众的跨越,更为关键的是,它还在传播内涵上具备了全媒体性和交互性。

从信息的传播模式上看,威客传播本质上是一种病毒性传播。

与传统意义上的病毒性传播不同的是,传播过程中的每一个威客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信息进行自主创新,使得这种病毒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演变,有着更为强大的生命力,能累积出强大的社会影响,常让人闻风丧胆。

中国传媒大学肖华博士主要针对目前国内的团购网站展开研究。

论文以传媒生态的理论为基础审视团购网站的发展现状,找出制约团购网站发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具体问题给出了策略建议。

他提出,传媒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当系统内元素出现问题,平衡被打破,要求系统内部元素做出相应调整以达到新的平衡。

以此原理,可以推测出团购网站在不同环境因素作用下呈现的趋势。

中国传媒大学王瑜博士的论文主要运用迈克尔•波特的三种基本竞争战略理论,探讨在当下电视产业体制和结构的背景下,省级卫视如何通过确立并实行不同的竞争战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通过竞争战略分化,确立不同的媒介生态位,实现整体的传播生态平衡。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吴旖旎和王文锋两篇论文主要分析研究中国城市传播,而城市正是本土传播学产生的重要空间。

吴旖旎的论文认为,历史名城是中国的重要文化资源,它包括有形的建筑、遗迹和文物等文化资源和无形的文学、戏剧、工艺美术等。

在历史名城的文化传播过程中,政府组织、企业、民间组织和市民都是文化传播的主体,且扮演不同的角色,历史名城的文化传播要要突出特色文化、活用传播策略,要善于利用传播媒介和节会活动打造传播平台。

王文锋的论文通过构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联合国关于国家或地区人类发展指数(HDI),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系统协调度模型,对北京市文化产业和城市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北京文化产业与城市的发展整体上处于一种中度失调的状态,没有随着城市社会人文发展的改善而得到提高,其主要原因是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效益低下,劳动生产效率不高,科研创新能力不强。

三、追踪前沿:本土传播学研究的创新路径这次博士论坛有许多成果属于前沿性、交叉性和创新性成果。

浙江理工大学廖卫民博士的《媒介国运论:国家兴衰传播动力机制的模型建构》论文重点阐述了传播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诸多规律。

在复杂系统理论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具有象征意味的“穹顶”模型以隐喻国家兴衰图景,从而为认识国运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提供了形象生动的图解。

传播基础结构、传播渠道、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以一种内嵌式的结构托举起擎天支柱,将力量传达到国运穹顶兴衰显现的外部,而这一理解模式形象地表达出传播与国民性格、国家认同、国家管控、国家动员、国家战略、国家危机等因素以及国家命运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概括归纳了主要传播动力类型和国家兴衰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