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北伐战争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北伐战争 (共33张PPT)

“北伐战争开始后,中华全国总工会在7月25 日发表《对国民政府出师宣言》,指出:‘这次 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成功与失败,就是中国革命的 胜利和失败,与中国民众的痛苦的解除有极大的 关系’。同时,总工会派出许多特派员,到全国 各地去大力发展工会组织。在北伐战争军事胜利 的同时,全国工会组织有了迅速的发展,到1927 年二三月间,全国工会会员由原北伐前的120万 增加到200万。
课堂延伸
共产党和国民党的第二次合作?
抗日战争时期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时,邮务工人驱车往闸北参战
上海工人纠察队庆祝起义 胜利
团队合作
1、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 2、北伐军作战方针正确。 3、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 锋模范作用。 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支 援。 5、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6、北洋军阀失道寡助,各自为战,力量分散。
革命领导权是关系成败的关键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时间 地点 性质
二次北伐
南京国民政 府建立后,继 续北伐。1928 年6月,北伐 军进至北京、 天津一带。
皇姑屯事件,张作霖专列被炸现场
东北易帜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 东北三省“ 服从国民政府,改 易旗帜”。这标志着国民政府在 名义上完成了南北统一。
(1)孙中山不断致力于国民革命,但最后大都失 败了,迫使他寻找革命的新出路。
第一次国共合作
条件:
必要性:共产党认识到只依靠工人阶级 孤军奋战是不够的,必须建立 革命统一战线。 可能性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组建国民 : 党,同军阀斗争屡遭失败,决 定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 共、扶助农工的新政策。完成
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 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共19张PPT)

(3)这个学校为国民革命作出了哪些贡献?
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 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写一篇50字的 短文,谈谈你对黄埔精神的 认识。
谢谢大家!
再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北京 直
隶
山东
奉天
安
湖北
江宁(南京)
徽
上海
武昌
汀泗桥 贺
浙
胜
湖
桥 江 南昌
西
江
南
广州
独立团的 辉煌战绩,为 国民革命军第 四军赢得了 “铁军”的光 荣称号。
你抢我答
北伐时间 1926年7月—1927年7月 北伐目的 打倒列强,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北伐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敌我态势 敌强我弱 战略方针 集中兵力,各个歼敌 北伐先峰 叶挺独立团被誉为“铁军”
三 、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视频欣赏
南
京
国
民
政
府
的
成
立 “四·一二共”产反党革人命被政砍变头中被屠杀的共产党人
三 、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南
京
国
民
政
府
的
成
立
南京国民政府旧址
巩固小结
国共合作 ——前提
国 民
创办黄埔军校 ——发展
革
命
北伐战争 —— 高潮
四一二政变——转折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失败
课堂检测
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一
政治创部校始主长人任 孙周蒋恩中介来山石
、
黄
埔
军 校
时 间
地 点
的 1924年5 创月
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 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写一篇50字的 短文,谈谈你对黄埔精神的 认识。
谢谢大家!
再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北京 直
隶
山东
奉天
安
湖北
江宁(南京)
徽
上海
武昌
汀泗桥 贺
浙
胜
湖
桥 江 南昌
西
江
南
广州
独立团的 辉煌战绩,为 国民革命军第 四军赢得了 “铁军”的光 荣称号。
你抢我答
北伐时间 1926年7月—1927年7月 北伐目的 打倒列强,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北伐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敌我态势 敌强我弱 战略方针 集中兵力,各个歼敌 北伐先峰 叶挺独立团被誉为“铁军”
三 、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视频欣赏
南
京
国
民
政
府
的
成
立 “四·一二共”产反党革人命被政砍变头中被屠杀的共产党人
三 、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南
京
国
民
政
府
的
成
立
南京国民政府旧址
巩固小结
国共合作 ——前提
国 民
创办黄埔军校 ——发展
革
命
北伐战争 —— 高潮
四一二政变——转折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失败
课堂检测
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一
政治创部校始主长人任 孙周蒋恩中介来山石
、
黄
埔
军 校
时 间
地 点
的 1924年5 创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共39张PPT)

杜聿明
胡宗南
林彪
徐向前
聂荣臻
叶剑英
短剧:《黄埔军校的创立》
思考:黄埔军校和以往的学校相比有什
1924年5月
地点 黄埔军校 人物
性质 意义
广州黄埔
孙中山、蒋介石、周恩来 革命军事学校 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 伐战争作了准备
蒋介石在北伐誓师大会上的誓词
我不牺牲,国将沉沦。
时间 地点 主要 内容
意义
中国国民党一大 1924年1月 广州 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 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 农工的三大政策。 标志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推翻清朝
创立民国
强调反帝 普遍人权 节制资本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国民革命军歌
打倒列强, 打倒列强, 除军阀, 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 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 齐欢唱。
北伐战争
两会的记者报道
中共三大:时间、主要内容 国民党一大: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中共三大
时间
1923年6月 主要 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 内容 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 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 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 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胡绳
材料二:······(农民运动)其势犹如 暴风骤雨,迅猛异常,荡涤着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贪官污吏、土豪劣绅 在中国的统治,有力地支援了北伐战 争。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 很大发展。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 导下,先后发动了三次武装起义,最 终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
北伐战争能够迅速取得胜利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一: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 共产党 农群众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军事顾问 苏联 的帮助和提供的物资支援也起了重要作用。 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是国共两党共同合作结出的硕果。 国共两党共同合作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 (共25张PPT)

梳理基础
地点: 内容: 意义:
中共三大 (时间、内容、合作方式) 背景: 时间: 国民党 标志: 国民党一大
北 伐 战 争
国共 合作 成果
黄埔军校(时间、地点、校领导、意义) 北伐胜利进军
目的 对象 主战场 主战役 成果 原因 表现 影响 时间 统一全国
国共 合作 破裂
右派叛变革命 南京国民政府
兄弟连心
兄弟齐心
北伐胜利进军
联合北伐
赏析《国民革命歌》,结合教材,思考北伐一全国。
军阀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控制地区
湖南、湖北、河南和直隶的一部 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 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山 东、察哈尔和直隶
如果你是当 黑 北 时智囊团成员, 张作霖 伐 根据对军阀势 吉 战 兵力35万 争 辽 力的了解,你 北京 前 将会制定怎样 形 直隶 “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 的战略方针 ?
学贵有疑:
结合所学知识及下列材料,思考国共两党为什 么要合作?
材料一: 1923年2月4日,在长达2000余里的京汉铁路上,3万 共产党方面: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 名工人在3小时内有条不紊地举行了总同盟罢工。……在这次 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 惨案中,前后牺牲者52人,受伤者300余人,被捕入狱者40余 切可以团结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人,被开除流亡者 1000余人。这就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他是广东惠 阳人,是国 民革命军第 四军独立团 团长,是北 伐军的主力 先锋,作战 英勇,誉为 北伐名将。
孙中山
蒋介石
周恩来
叶挺
1.简述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 黄埔军校的创建、北伐战争 经过等; 2.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3.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以及 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5课 北伐战争 (共24张PPT)

第15课 北伐战争
一 国共合作的实现
原因: ①必要性:共产党力量的弱小,必须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 工人运动失败的教训;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 ②可能性: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国民党是比较革 命的政党;共产国际的指导与帮助;孙中山同意合作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建立
1924年, 国民党一大 合作形式: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 个人身份加入到国民党当中去)。 意义: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反帝反 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 命高潮迅速到来。
2.北伐目标
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 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控制地区 兵力 20万 20万
军阀
吴佩孚 湖南、湖北、河南和直隶的一部 孙传芳 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
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山东、 张作霖 35万 察哈尔和直隶
1925年7月国民政府广州成立,将部队改称国民革 命军。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正式北伐。图为 誓师大会,台上左一为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 命!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 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 命失败。
夏 明 翰 牺 牲 前 写 的 诗 夏明翰(1900~1928)
2.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时间 地点 1927年4月 南京
性质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 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 统一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
共产党同国民党合作,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 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黄埔军校的建立 (1)时间:1924年5月 (2)创建人、校总理:孙中山;校长: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3)目的:通过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 民为己任的新一代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4)意义: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 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一 国共合作的实现
原因: ①必要性:共产党力量的弱小,必须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 工人运动失败的教训;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 ②可能性: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国民党是比较革 命的政党;共产国际的指导与帮助;孙中山同意合作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建立
1924年, 国民党一大 合作形式: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 个人身份加入到国民党当中去)。 意义: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反帝反 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 命高潮迅速到来。
2.北伐目标
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 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控制地区 兵力 20万 20万
军阀
吴佩孚 湖南、湖北、河南和直隶的一部 孙传芳 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
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山东、 张作霖 35万 察哈尔和直隶
1925年7月国民政府广州成立,将部队改称国民革 命军。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正式北伐。图为 誓师大会,台上左一为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 命!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 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 命失败。
夏 明 翰 牺 牲 前 写 的 诗 夏明翰(1900~1928)
2.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时间 地点 1927年4月 南京
性质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 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 统一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
共产党同国民党合作,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 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黄埔军校的建立 (1)时间:1924年5月 (2)创建人、校总理:孙中山;校长: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3)目的:通过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 民为己任的新一代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4)意义: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 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5课 北伐战争—部编教材新人教版 (共47张PPT)

蒋介石像
黄埔军校1924年 5月创建于广州 长洲岛。1924年 5月至1927年7月, 招收了六期学生 共2万多人。黄 埔军校为国共两 党培养了一批著 名将领和军事人 才。
黄埔前四期(1924-1927年)
国民党著名抗战将领:
杜聿明(一期) 胡宗南(一期)
关麟征(一期)
郑洞国(一期)
陈明仁(一期)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 北伐战争
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5年)
归纳:孙中山一生的革命事迹主要有哪些? 成立兴中会1894年 成立同盟会1905年 领导辛亥革命1911年 领导二次革命1913年 领导护国运动1915年 领导护法运动1917年
孙中山 国民党:孙中山领导一系列革命的失败, 认识到要改组国民党
宋希濂(一期)
邱清泉(二期工兵科)王耀武(三期)
戴安澜(三期步科) 胡
张灵甫(四期步科)
琏(四期步科)
黄埔前四期(1924-1927年)
共产党著名将领:
徐向前元帅(1期)林 彪元帅(4期) 陈 赓大将(1期) 周士第上将(1期)陈明仁上将(1期)
左 权(1期)刘志丹(4期 ) 赵尚志(4期)等50多名1955年以前牺 牲的同志 。
1927.3. 中共领导 上海工人起义,占 领上海
上海 杭州
贺胜桥战役 汀泗桥战役 1927.1.迁都武汉 1927.7.汪精 卫在武汉发动 “七一五反革 命政变”
郑州 武汉 武汉 长沙
南京 南京
1927.4.蒋介石在 上海发动“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 1927.4. 蒋介石在 南京另立 “国民政 府”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一、国共第一次合作
2.合作的实现: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
黄埔军校1924年 5月创建于广州 长洲岛。1924年 5月至1927年7月, 招收了六期学生 共2万多人。黄 埔军校为国共两 党培养了一批著 名将领和军事人 才。
黄埔前四期(1924-1927年)
国民党著名抗战将领:
杜聿明(一期) 胡宗南(一期)
关麟征(一期)
郑洞国(一期)
陈明仁(一期)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 北伐战争
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5年)
归纳:孙中山一生的革命事迹主要有哪些? 成立兴中会1894年 成立同盟会1905年 领导辛亥革命1911年 领导二次革命1913年 领导护国运动1915年 领导护法运动1917年
孙中山 国民党:孙中山领导一系列革命的失败, 认识到要改组国民党
宋希濂(一期)
邱清泉(二期工兵科)王耀武(三期)
戴安澜(三期步科) 胡
张灵甫(四期步科)
琏(四期步科)
黄埔前四期(1924-1927年)
共产党著名将领:
徐向前元帅(1期)林 彪元帅(4期) 陈 赓大将(1期) 周士第上将(1期)陈明仁上将(1期)
左 权(1期)刘志丹(4期 ) 赵尚志(4期)等50多名1955年以前牺 牲的同志 。
1927.3. 中共领导 上海工人起义,占 领上海
上海 杭州
贺胜桥战役 汀泗桥战役 1927.1.迁都武汉 1927.7.汪精 卫在武汉发动 “七一五反革 命政变”
郑州 武汉 武汉 长沙
南京 南京
1927.4.蒋介石在 上海发动“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 1927.4. 蒋介石在 南京另立 “国民政 府”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一、国共第一次合作
2.合作的实现: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 (共53张PPT)

妥协退让的投降主义的政策。 不正确。这为蒋介石夺取国民党和军队的最高领导权,以及以后 发动的反革命政变准备了条件。
当时放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路只有两
条:或者拿起武器,进行武装反抗;或者 是迟疑犹豫,坐以待毙。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基础高潮:
北伐战争 节节取胜
北伐精神
勇于摧毁旧社会的壮烈之举 敢为人先的社会担当 紧追时代潮流的人生情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
第三篇章 兄弟反目,辉煌大业空遗恨
“宁可枉杀一千, 不可使一人漏网”
汪精卫
国民党迫害革命者数据统计
1927—1928上半年 1927—1932年
33.7万人
100万人以上
20世纪20年代中华大地上并立的三个政权
五 三 惨 案
皇 姑 屯 事 件
小组合作探究 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胜利,为什么还 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蒋介石等叛变革命,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 压工农运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 变,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论从史出
材料一:此后我们的人力务全用在民众方面,万勿参加政府工作 ——《中央局给鄂区的信》 材料二:只是注意政治宣传的事,而不可干涉到军事行政上事 ——《中央给国民军联军政治部副主任刘伯坚的信》 材料说明共产党中央在与国民党合作上采取什么政策?是否正确? 为什么?
是“合作”,不是“合并”
党内合作
国民党“一大”的重要意义
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重要成果: 1、创办黄埔军校;
2、在全国范围开展声势浩大的国民革命运动,
出师北伐。
黄埔军校的建立 时间:1924年 地点:广州黄埔 又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南昌起义 国民党——校长:蒋介石 合作: 共产党——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西安事变和 平解决 苏联 作用:培养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奠定基础。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共56张PPT)

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 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 办学宗旨 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
黄埔军校从 1924年5月至1927 年7月,招收了六 期学生共1万多人。 黄埔军校为国共两 党培养了一批政治 和军事人才。
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名将
黄埔一期:左权、陈赓、徐向前(中共) 杜聿明、胡宗南(国民党) 黄埔四期:林彪(中共) 黄埔六期:罗瑞卿(中共)戴笠(国民党)
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 主要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 内容 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 农工的三大政策
意义
孙中山与代表步出国民党 “一大”会场
国民党一大会址,现在广州市东 山区文明路125号
新旧三民主义比较
旧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新三民主义 (目标) 对外反帝;
对内反民族压迫
三大政策 (方法手段)
中共三大——政策
中共三大 时间 主要 内容 1923年6月 正式决定同孙中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 线,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 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合作实现的标志
中国国民党一大 时间 地点
1924年1月 广州
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 共产党员参加了大会的领导和组织工 作。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 代表大会宣言
名中正,字介石,中国近代 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 著名政治家及军事家,中华 家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 革命者来 民国陆军特级上将。蒋早年 贪 升 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赴日本学习军事,并加入中 生 官 国同盟会。蒋首先是反抗清 周恩来毕业于南开大学, 畏 发 朝,接着是军阀混战,而后 死 财 早年留学日本、法国、德 勿 是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入侵。 请 国、英国等地,回国后担 入 往 蒋介石曾任大元帅府参谋长、 斯 他 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 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 门 处 主任。曾指挥长征,为西 总司令、行政院院长、国民 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 安事变和平解决作出贡献。 孙中山说:中国革命之所以迟迟不能成功的原因,就是没有 国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主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 真正的革命武装队伍;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 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 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院总理、外交部部长, 中缅印战区最高统帅、中华 蒋介石(1887年-1975年) 1976年病逝。 民国总统等职。 诸位已看到校门上的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 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请诸位谨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 北 伐 战 争
7、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农民协会组织发展壮大。 1926.10至1927.3,上海工 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
人物扫描
叶挺(1896-1946年) 广东惠阳人。就读保定 陆军军官学校。1922年 他任孙中山卫队团的营 长。1924年加入中国共 产党。1925年任正在组 建的第12师第34团即后 来的独立团任团长。在 北伐战场上,他率领的 独立团发挥了尖刀作用, 所向披靡,攻无不克, 第四军也因此获得“铁 叶挺像(1896~1946年) 军”称号。
欢迎来到历史课堂
中国近代前期各阶级救国方案有哪些?教训是什么?
阶级 运动
地主 阶级
洋务运动
农民 太平天国 阶级
义和团
方案(主张)
自强、求富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扶清灭洋”
教训、启示
维护清朝 封建统治
农民阶级受阶级 和时代的局限, 不能领导中国革
命取得胜利
资产 阶级
戊戌变法
君主立宪,发展资本 主义,变法图强
第15课 北 伐 战 争
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时间: 1924年1月20日 地点: 广州
内容: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联 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作用: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第15课 北 伐 战 争
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二(大1)规孙定中:山中领共导的的最多高次纲反领对是北实洋现共
2、时间:
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3、目标: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4、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5、主要战场: 湖南、湖北
6、英雄部队: 叶挺第四军独立团
第15课 北 伐 战 争
6、重要战役及经过:
贺胜桥、汀泗桥、武昌战役 (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在江西歼灭孙传芳主力。 攻占南京、浙江、上海。 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第15课 北 伐 战 争
1、准备(背景):(1)政治准备:
召开国民党第一全国代表大会,接受共 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实现国共第 一次合作,领导国民革命运动。
(2)军事准备:
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建立 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 创建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第15课 北 伐 战 争
国民党“一大”旧址位于文明路215号的钟 楼礼堂。原为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礼堂
第15课 北 伐 战 争
孙中山与代表步出国民党“一大”会场
第15课 北 伐 战 争
3、创办黄埔军校
建立时间:1924年5月 地点: 广州黄埔
领导人:孙蒋中介山石、兼政任军治部校主总理任周、恩校来长
创办者: 国民党(孙中山)
——总理遗嘱
人物扫描
校长
蒋介石
蒋介石(1887-1975年), 又名中正,字介石。早年 就读保定军官学校。1908 年到日本振武军校学习。 1911年回国。1913年加入 中华革命党。1917年奉孙 中山命主持东南各省的党 务和军事。1922年到永丰 舰随侍孙中山。1924年国 民党改组后,任黄埔军官 学校校长。
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推翻清政 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资产阶级改良道 路在中国行不通
资产阶级中国方 案在中国行不通
孙中山(创建者)
蒋介石(校长)
第15课 北 伐 战 争
1、中共三大的召开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 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 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 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 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 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第15课 北 伐 战 争
周恩来 领导上海工人
武装起义
上海工人纠察队庆祝 武装起义胜利
第15课 北 伐 战 争
国民革命歌
•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 • 齐欢唱,齐欢唱!
作用: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国民
革命的建立军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第15课 北 伐 战 争
孙中山说:中国革命之所以迟迟不能 成功的原因,就是没有真正的革命武 装队伍;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 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 国的危亡! 诸位已看到校门上的对联“升官发财 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 批“革命者来”。请诸位谨记!
产军主阀义统。治现运阶动段均的告奋失斗败目标是打倒军
阀,500摆脱帝国主义压迫,建立真正的
400
民主300共和国。这是党的最低纲领,也
代表人数
是在200中国历史上第一全国党次员数 明确提出了反
100
帝反0封的民主革命纲领。
一大
二大
三大
(2)共产党成立初期力量弱小,
需要寻求盟友
第15课 北 伐 战 争
贪 革命者来 升
财
勿
请
入
往
斯
他
门
处
人
黄埔军校创始人
孙中山
物扫描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 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 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 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 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 族,共同奋斗。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 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 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 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 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 最近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及废除 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 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人物扫描
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
周恩来(1898-1976年) 字翔宇,笔名恩来。 生于江苏淮安。1913 年在天津南开中学就 读。1917年毕业后东 渡日本留学。1919年 五四运动时回到天津, 参加五四运动。1921 年参加共产党。1924 年11月任黄埔军校政 治部主任。
党代表
人物扫描
廖仲恺
廖仲恺1905年加入中国 同盟会,成为孙中山开 展革命活动的得力助手。 积极推动国民党改组工 作,不久以大本营秘书 长身份协助筹办黄埔军 校事宜。5月就任黄埔军 校党代表。1925年任广 州国民政府委员兼军事 委员会委员、国民革命 军党代表,同年8月20日 被刺身亡。
第15课 北 伐 战 争
共和国10大元帅:陈毅、徐向 前、聂荣臻、叶剑英、林彪曾 是黄埔军校的教官或学生。 中国共产党的许多理论家、活 动家都曾来校演讲授课:毛泽 东、刘少奇、张太雷、邓中夏、 苏兆征、彭湃等。
第15课 北 伐 战 争
从1924年5月至 1927年7月,黄 埔军校招收了六 期学生共2万多 人。为国共两党 培养了一批著名 将领和军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