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 - 北伐战争 PPT课件 (1)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PPT课件)ppt课件(人教版)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广东
上海
孙 传 芳
兵力20万
27课北伐战11争课和北国伐民战党争统治的建 立
课标要求 1、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2、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1、了解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和黄埔军校的建立为北伐奠定了坚实基础。 2、利用地图掌握北伐战争的目的、对象、进军路线、主战场的重要战役,增强读 能力;认识北伐战争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认识到国共合作是北伐节节 本原因; 3、了解国民革命失败的史实,认识到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本质。
是 1926 、
、
的三统个北治军洋,阀军统。一阀
,决定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广东
上海
孙 传 芳
兵力20万
27课北伐战11争课和北国伐民战党争统治的建 立
课标要求 1、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2、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1、了解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和黄埔军校的建立为北伐奠定了坚实基础。 2、利用地图掌握北伐战争的目的、对象、进军路线、主战场的重要战役,增强读 能力;认识北伐战争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认识到国共合作是北伐节节 本原因; 3、了解国民革命失败的史实,认识到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本质。
是 1926 、
、
的三统个北治军洋,阀军统。一阀
,决定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三单元第11课 北伐战争》(共18张PPT)
正确方针 群众支持 作战勇敢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主要角色:政府发言人:总司令1人;参谋长1人; 军长1人; 其余为记者团成员。 活动规则:1、总司令、军长、参谋长负责回答记者的 问题; 2、每位记者只能提出一个问题; 3、提问范围:北伐战争相关知识; 4、记者可选任何一位政府发言人回答问题。 活动准备:记者团成员就提问哪些内容进行讨论和准备, 派代表提问。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材料一 1840年西方列强运用武力叩开中国大门,并对中 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使中国逐步滑入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清政府、北洋军阀无力抵挡列强的 侵略,转而出卖国家、民族利益,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材料二 力量对比:吴佩孚,兵力20万;孙传芳,20万; 张作霖,35万。国民政府8个军,共10万人。 作战方针:国民政府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 材料三 北伐军所到之处,工农群众组织运输、侦察敌情、 担任向导,配合北伐军作战,使北伐军有了深厚的群众基 础,推动了北伐的胜利进军。 材料四 在北伐战争中,广大爱国将士英勇作战,尤其是 共产党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 正义战争
条件
高潮 北伐战争 胜利进军 动摇了北洋 军阀政府的 统治
失败 国民党右 派叛变革命 国共合作 破裂 国民革命 运动失败
培养了……; 为……奠定基础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P50页第一段大字部分内容,思 考下面问题,1分钟后比一比,看谁回答得快又准?
1、黄埔军校创办的时间、地点。 1924年 广州黄埔 2、黄埔军校的全称是什么。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3、谁是校长?谁是政治部主任? 蒋介石、周恩来 4、黄埔军校的创办对中国革命有哪些重大影响? 培养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主要角色:政府发言人:总司令1人;参谋长1人; 军长1人; 其余为记者团成员。 活动规则:1、总司令、军长、参谋长负责回答记者的 问题; 2、每位记者只能提出一个问题; 3、提问范围:北伐战争相关知识; 4、记者可选任何一位政府发言人回答问题。 活动准备:记者团成员就提问哪些内容进行讨论和准备, 派代表提问。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材料一 1840年西方列强运用武力叩开中国大门,并对中 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使中国逐步滑入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清政府、北洋军阀无力抵挡列强的 侵略,转而出卖国家、民族利益,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材料二 力量对比:吴佩孚,兵力20万;孙传芳,20万; 张作霖,35万。国民政府8个军,共10万人。 作战方针:国民政府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 材料三 北伐军所到之处,工农群众组织运输、侦察敌情、 担任向导,配合北伐军作战,使北伐军有了深厚的群众基 础,推动了北伐的胜利进军。 材料四 在北伐战争中,广大爱国将士英勇作战,尤其是 共产党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 正义战争
条件
高潮 北伐战争 胜利进军 动摇了北洋 军阀政府的 统治
失败 国民党右 派叛变革命 国共合作 破裂 国民革命 运动失败
培养了……; 为……奠定基础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P50页第一段大字部分内容,思 考下面问题,1分钟后比一比,看谁回答得快又准?
1、黄埔军校创办的时间、地点。 1924年 广州黄埔 2、黄埔军校的全称是什么。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3、谁是校长?谁是政治部主任? 蒋介石、周恩来 4、黄埔军校的创办对中国革命有哪些重大影响? 培养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共19张PPT)
(3)这个学校为国民革命作出了哪些贡献?
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 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写一篇50字的 短文,谈谈你对黄埔精神的 认识。
谢谢大家!
再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北京 直
隶
山东
奉天
安
湖北
江宁(南京)
徽
上海
武昌
汀泗桥 贺
浙
胜
湖
桥 江 南昌
西
江
南
广州
独立团的 辉煌战绩,为 国民革命军第 四军赢得了 “铁军”的光 荣称号。
你抢我答
北伐时间 1926年7月—1927年7月 北伐目的 打倒列强,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北伐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敌我态势 敌强我弱 战略方针 集中兵力,各个歼敌 北伐先峰 叶挺独立团被誉为“铁军”
三 、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视频欣赏
南
京
国
民
政
府
的
成
立 “四·一二共”产反党革人命被政砍变头中被屠杀的共产党人
三 、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南
京
国
民
政
府
的
成
立
南京国民政府旧址
巩固小结
国共合作 ——前提
国 民
创办黄埔军校 ——发展
革
命
北伐战争 —— 高潮
四一二政变——转折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失败
课堂检测
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一
政治创部校始主长人任 孙周蒋恩中介来山石
、
黄
埔
军 校
时 间
地 点
的 1924年5 创月
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 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写一篇50字的 短文,谈谈你对黄埔精神的 认识。
谢谢大家!
再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北京 直
隶
山东
奉天
安
湖北
江宁(南京)
徽
上海
武昌
汀泗桥 贺
浙
胜
湖
桥 江 南昌
西
江
南
广州
独立团的 辉煌战绩,为 国民革命军第 四军赢得了 “铁军”的光 荣称号。
你抢我答
北伐时间 1926年7月—1927年7月 北伐目的 打倒列强,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北伐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敌我态势 敌强我弱 战略方针 集中兵力,各个歼敌 北伐先峰 叶挺独立团被誉为“铁军”
三 、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视频欣赏
南
京
国
民
政
府
的
成
立 “四·一二共”产反党革人命被政砍变头中被屠杀的共产党人
三 、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南
京
国
民
政
府
的
成
立
南京国民政府旧址
巩固小结
国共合作 ——前提
国 民
创办黄埔军校 ——发展
革
命
北伐战争 —— 高潮
四一二政变——转折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失败
课堂检测
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一
政治创部校始主长人任 孙周蒋恩中介来山石
、
黄
埔
军 校
时 间
地 点
的 1924年5 创月
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5课 北伐战争(共33张PPT)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二)中共三大——政策
中共三大 时间 1923年6月 地点: 广州
主要 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 内容 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 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三)国民党一大——正式建立
中国国民党一大 时间 1924年1月 地点 广州 主要 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 内容 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
湖江
南 西 福建
孙
广西 广东
传
吴佩孚 兵力20万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
芳
兵力20万
我来试一试
汉口 汉阳
╳武昌
黑
贺胜桥
北
╳
吉
伐
3个北伐对象
汀泗桥
辽 孙传芳 张作霖
隶
山东
河
江
郑南县 安安 南苏京
叶挺 上海
争 进 军
两湖战场 江西战场 闽浙战场 (主)
武湖昌北
长湖沙南
徽徽 浙浙江江
南江昌 西 福福建
上海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汪精卫(中国国民党副总裁) 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三)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
1927 年 7 月 , 汪 精 卫 在 武 汉 召 开 “分共会议”,提出“宁可枉杀千人, 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口号,汪精卫 完全抛弃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公开反 共,成为反革命的中心人物。国共合作 完全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 了。
黄埔四期:刘志丹 林彪(中共)
张灵甫(国民党) 黄埔六期:赵一曼(中共)罗瑞卿(中共)
戴笠(国民党)
中共三大 时间 1923年6月 地点: 广州
主要 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 内容 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 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三)国民党一大——正式建立
中国国民党一大 时间 1924年1月 地点 广州 主要 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 内容 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
湖江
南 西 福建
孙
广西 广东
传
吴佩孚 兵力20万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
芳
兵力20万
我来试一试
汉口 汉阳
╳武昌
黑
贺胜桥
北
╳
吉
伐
3个北伐对象
汀泗桥
辽 孙传芳 张作霖
隶
山东
河
江
郑南县 安安 南苏京
叶挺 上海
争 进 军
两湖战场 江西战场 闽浙战场 (主)
武湖昌北
长湖沙南
徽徽 浙浙江江
南江昌 西 福福建
上海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汪精卫(中国国民党副总裁) 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三)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
1927 年 7 月 , 汪 精 卫 在 武 汉 召 开 “分共会议”,提出“宁可枉杀千人, 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口号,汪精卫 完全抛弃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公开反 共,成为反革命的中心人物。国共合作 完全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 了。
黄埔四期:刘志丹 林彪(中共)
张灵甫(国民党) 黄埔六期:赵一曼(中共)罗瑞卿(中共)
戴笠(国民党)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北伐战争 课件 (共29张PPT)
南京国民政府旧址
时 间
1927年4月
地 南京 点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
性 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 质 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
革命。
1928年, 张学良“东北易 帜”,南京国民 政府在形式上完 成全国的统一。
皇姑屯事件— —张作霖专列 被炸(1928年)
合作探究
北伐战争取 得了巨大的成功,
提示:可 以从国民革命 的任务,社会
1927年1月武汉民众欢庆北伐胜利
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概括,北伐节节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 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合作,发动了1924~1927
年的革命。……广东革命根据国地共的创两立党和合北作伐,战共争同的胜推利进。
这是两党结成了统一战线的结
果材。料二 根据敌我双方的军力情—况—,《北毛伐泽军东采选取集集》中优势
1923年中共三大 召开,决定与国 民党实行党内合 作,共产党员以 个人身份加入国 民党。
中国国民党
1924年国民党一 大召开,重新解 释三民主义,确 定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三大政 策,标志国共两 党合作正式建立。
国共合作的成果 1、创建黄埔军校
政
全称: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治
时间: 1924年5月
战。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材料六 北伐军出师时,省港罢工委员会组织工
人运输队、宣传队、担架队随军出征。北伐军攻 打武汉时,汉北阳伐兵出工师厂有工名人,举人行民总支罢持工,断绝了
敌人的军火来源,给吴佩孚以致命的打击;农会
组织农民替北伐军当向导、抬担架、运送物资,
支援北伐战争。
——《中国近代现代史》
黄埔四期:林彪(中共) 黄埔六期:罗瑞卿(中共)戴笠(国民党)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北伐战争(共24张ppt)
农民武装队伍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 建立
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蒋介 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 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 变”,大肆屠杀革命进 步人士,叛变革命
国共合作破裂
(1)开始破裂: 1927年4月12日,蒋 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并在南 京建立“国民政府”。 (2)全面破裂: 1927年7月15日,汪精 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正式宣布 与共产党决裂。国民革命宣告失败。
中共三大 时间
1923年6月
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 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 主要 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内容
黄埔军校的建立
建立: 时间: 1924年6月16日 地点: 广州
人物: 孙中山
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干部,成为国民革命军的骨干。 作用:
安 江苏
上海
湖北
湖 南 广西 广西
江
西
徽
浙江 福建
北 伐 战 争 前 形 势 图
孙 传 芳
广东 广东
吴佩孚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
2.北伐战争概况
主要战场
黑 吉 辽
北京
湖南、湖北
主要战役
直 隶
山东
汀泗桥战役
贺胜桥战役
英雄军队
第四军叶挺 独立团
江 安 南京 安 苏 上海 徽 徽 武昌 湖北 浙江 浙江 江 南昌 长沙 湖南 福 西 福建 建
桂林 桂林ຫໍສະໝຸດ 河 郑县 南广州 广州
北 伐 战 争 进 军 示 意 图
3、主要战绩:
北伐军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 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共29张PPT)
建构知识体系 本课围绕北伐战争的准备、过程、意 义而展开。
“磨拳擦掌” (准备) “重拳出击” (过程) “断拳断掌” (意义)
研读材料,解决问题
国民革命军军歌(节选) 打倒列强,除军阀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 努力国民革命, 齐奋斗,齐奋斗。 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 工农学兵 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 齐奋斗,齐奋斗。
5.领导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的是 A.中国共产党 B.中国国民党 D C.革命统一战线 D.广州国民政府 6.下列人物中,曾担任过黄埔军校政治部 主任的共产党人是: B A.贺龙 B.周恩来 C.叶剑英 D.叶挺
从战争性质上看,北伐军进行的是反帝 反封建的正义战争。
研读史料,分析材料反映了什么内容?
毛泽东在1927年3月写的一篇调查报告。当 时已经组织起来的农民向封建地主的特权进 行了毫不妥协的进攻,开展了减租减息、减 押及废除苛捐杂税的运动,一些地方还进行 了推翻封建族权、神权、夫权的斗争,是帝 国主义、地主阶级、大资产阶级十分担心
5.成果 : 北伐军从珠江流域 打到长江流域,基本上消 灭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 传芳的主力,震动全国。
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引导分析思路:
1.谁努力打?(决策?北伐军作战怎么样?) 2.有谁支持? 3.被打者(北洋军阀)怎么样?
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1)北伐军的战略方针正确。 (2)广大北伐军官兵为革命不惜抛头 颅洒热血的精神。 (3)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 配合和积极支援等。 (4)北洋军阀的腐化,得不到民心
走进中考,自 我 挑战
1.(2008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小明同学是惠 州人,他自豪地说:我家乡有一位名人,是率领 “铁军”独立团屡建战功的北伐名将。请指出他 是谁 A A.叶挺 B.贺龙 C.廖仲恺 D.彭德怀 2.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将领称蒋介石为“校长”, 这里的“校长”是指 B A.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B.黄埔军校 C.西点军校 D.抗日军政大学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 (共27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15课
北伐战争
第五单元
孙 中 山 逝 世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单元概述 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展开合作,进行反帝 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然而,由于国民 党右派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了。 中国共产党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统治。毛泽 东等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创 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 面,开展土地革命,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934年,面对 国民党军队的“围剿”,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中国共产党率 领红军历经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了长征,打开了中国革命的 新局面。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国民革命中得到的教训:
中共认识到要取得革 命的胜利,无产阶级 必须要掌握革命的领 导权,必须建立一支 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开 展武装斗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15课
北伐战争
第五单元
中共三大
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 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此时,成立后不久的中国共 产党,需要寻找战友——
第五单元
合作的表现
时间
黄埔军校建立
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 名中正,字介石,中国近代 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 著名政治家及军事家,中华 地点 广州黄埔 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 民国陆军特级上将。蒋早年 家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 赴日本学习军事,并加入中 全称 中国国民党陆军 国同盟会。蒋首先是反抗清 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军官学校 朝,接着是军阀混战,而后 周恩来毕业于南开大学, 贪 革命者来 升 总理 孙中山 是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入侵。 生 早年留学日本、法国、德 官 蒋介石曾任大元帅府参谋长、 畏 发 国、英国等地,回国后担 校长 蒋介石 死 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 财 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 勿 总司令、行政院院长、国民 请 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 主任。曾指挥长征,为西 入 往 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 斯 他 安事变和平解决作出贡献。 国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主 蒋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 门 处 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 介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 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中缅印战区最高统帅、中华 院总理、外交部部长, 石 广州东南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 民国总统等职。 ---孙中山建校宗旨 1976 年病逝。 蒋介石( 1887 年- 1975 年) 周恩来(1898年-1976年)
八年级-历史-北伐战争PPT课件
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 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 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 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
23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1. 国共第一次合作 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
2. 黄埔军校的建立
二、北伐胜利进军
1.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中国
2.开始:1926年
3.北伐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4.经过:胜利进军
A、张作霖 B、孙传芳 C、袁世凯 D、吴佩孚
.
32
6、北伐战争中被称为“铁军”的是( D ) A、叶挺独立团 B、北伐军中的东路军 C、北伐军中的西路军 D、叶挺独立团所在的第四军
7、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历史事件是: (C) A、孙中山逝世 B、国民政府迁往武汉 C、蒋介石、汪精卫发动政变 D、吴佩孚主力被消灭
上海
浙江
湖江
南 西 福建
孙
广西 广东
传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
芳
兵力20万
北 伐 战 争 前 形 势 图
15
武汉
.
16
4.战况:
(1)两湖战场:它是北伐的主战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连克汀泗桥、贺胜桥,攻占武昌,基本消灭了吴佩孚主力。 (叶挺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
(2)江西战场:连克九江、南昌,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
(3)接着,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倒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
17
叶挺(1896-1946)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 军事家。1919年投身民主革命 ,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在北伐战争中率国民
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为先遣队 ,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 将”。
.
18
3.蓬勃发展的工农运动
.
23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1. 国共第一次合作 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
2. 黄埔军校的建立
二、北伐胜利进军
1.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中国
2.开始:1926年
3.北伐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4.经过:胜利进军
A、张作霖 B、孙传芳 C、袁世凯 D、吴佩孚
.
32
6、北伐战争中被称为“铁军”的是( D ) A、叶挺独立团 B、北伐军中的东路军 C、北伐军中的西路军 D、叶挺独立团所在的第四军
7、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历史事件是: (C) A、孙中山逝世 B、国民政府迁往武汉 C、蒋介石、汪精卫发动政变 D、吴佩孚主力被消灭
上海
浙江
湖江
南 西 福建
孙
广西 广东
传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
芳
兵力20万
北 伐 战 争 前 形 势 图
15
武汉
.
16
4.战况:
(1)两湖战场:它是北伐的主战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连克汀泗桥、贺胜桥,攻占武昌,基本消灭了吴佩孚主力。 (叶挺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
(2)江西战场:连克九江、南昌,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
(3)接着,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倒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
17
叶挺(1896-1946)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 军事家。1919年投身民主革命 ,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在北伐战争中率国民
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为先遣队 ,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 将”。
.
18
3.蓬勃发展的工农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共31张PPT
B.周恩来亲自兼任军校总理
C.黄埔军校建在南京
D.黄埔军校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3、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失败了,国民革命也没 有成功。这些情况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的实力太强了
B.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C.共产党的力量太弱小了,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二、北伐战争(1926年)
1、目的: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 统治,统一全国。
军阀
控制地区
兵力
吴佩孚 湖南、湖北、河南和直隶的一部
20万
孙传芳
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
张作霖
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山东、察 哈尔和直隶
20万 35万
黑 国民革命军总兵力约15万,一 部分兵力留守后方,可以投入征战
国民革命:1924年至1927年
国共合作,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 称“大革命”
国共合作的实现
国民革命的兴起
北伐胜利进军
国民革命的高潮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国民革命的失败
1. 知道中共三大内容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2. 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 3. 了解北伐战争中工农运动的发展情况; 4. 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 5. 了解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经过和主要事件?
1、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 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共三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黄埔军校建立 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2、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批著名的将领 和军事人才。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 中有4人出自黄埔军校。下列有关黄埔军校 的叙述正确的是( )
C.黄埔军校建在南京
D.黄埔军校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3、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失败了,国民革命也没 有成功。这些情况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的实力太强了
B.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C.共产党的力量太弱小了,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二、北伐战争(1926年)
1、目的: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 统治,统一全国。
军阀
控制地区
兵力
吴佩孚 湖南、湖北、河南和直隶的一部
20万
孙传芳
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
张作霖
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山东、察 哈尔和直隶
20万 35万
黑 国民革命军总兵力约15万,一 部分兵力留守后方,可以投入征战
国民革命:1924年至1927年
国共合作,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 称“大革命”
国共合作的实现
国民革命的兴起
北伐胜利进军
国民革命的高潮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国民革命的失败
1. 知道中共三大内容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2. 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 3. 了解北伐战争中工农运动的发展情况; 4. 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 5. 了解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经过和主要事件?
1、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 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共三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黄埔军校建立 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2、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批著名的将领 和军事人才。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 中有4人出自黄埔军校。下列有关黄埔军校 的叙述正确的是( )
北伐战争(PPT-八级上学期历史教材(人教版)
后来,南京国民政府统一了全国,开始了国民党 对中国的统治。
图为当时的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北伐战争(课件)-八级上学期历史 教材( 人教版 )
北伐战争(课件)-八级上学期历史 教材( 人教版 )
课堂小结 准备
国共第一次合作
黄埔军校建立
目的:
国
民 革 命
高潮—— 北伐战争
1924-1927 1926-1927
较结是的一同个革盟命者的,党。才能战胜强
——中共三大宣言
大的敌人。
2.中共三大——政策
中共三大 时间 1923年6月
主要
内容 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 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 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 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 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3.国民党一大——正式建立
1927年7月15日,汪 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 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 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 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2.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时间 1927年4月 地点 南京 性质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 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
统一 1928年底,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2.北伐战争初期
主要战场
湖南、湖北
主要战役
汀泗桥战役
贺胜桥战役
英雄军队
第四军叶挺 独立团
黑
吉
辽
北京 直 隶
山东
河 郑南县
江 安安 南苏京
上海
武湖昌北 徽徽
浙浙江江
长湖挺像(1896~1946年)
主要战绩
北伐军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从珠江流 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图为当时的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北伐战争(课件)-八级上学期历史 教材( 人教版 )
北伐战争(课件)-八级上学期历史 教材( 人教版 )
课堂小结 准备
国共第一次合作
黄埔军校建立
目的:
国
民 革 命
高潮—— 北伐战争
1924-1927 1926-1927
较结是的一同个革盟命者的,党。才能战胜强
——中共三大宣言
大的敌人。
2.中共三大——政策
中共三大 时间 1923年6月
主要
内容 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 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 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 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 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3.国民党一大——正式建立
1927年7月15日,汪 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 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 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 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2.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时间 1927年4月 地点 南京 性质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 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
统一 1928年底,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2.北伐战争初期
主要战场
湖南、湖北
主要战役
汀泗桥战役
贺胜桥战役
英雄军队
第四军叶挺 独立团
黑
吉
辽
北京 直 隶
山东
河 郑南县
江 安安 南苏京
上海
武湖昌北 徽徽
浙浙江江
长湖挺像(1896~1946年)
主要战绩
北伐军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从珠江流 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北伐战争 (共26张PPT)
街头被杀 害的革命 群众
看看谁找的快:国民革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 •报童:号外!号外!蒋介石、汪精卫发动政变, 屠杀共产党员,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 失败啦!先生,买份报纸吧! •路人甲:买一份。如果共产党掌握了军队的话 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了。可惜啊! •路人乙:毕竟共产党还年幼啊。我看见外国军 队也纷纷出动,帮助蒋介石屠杀革命群众。
第15课
北伐战争
资料2: 一、国共第一次合作
时间 革命党 1919年改组 为国民党 结果
资料1:
1923年2月4日中国共 产党领导了京汉铁路 大罢工,2月7日,在 帝国主义支持下,吴 佩孚调动两万多军警 在京汉铁路沿线镇压 罢工工人,制造了震 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失败后孙中 山流亡国外 胜利,袁世 1915护国运动 1916年 凯气急病死 胜利,段祺 反对张勋复 1917年 瑞再度掌握 辟 中失政权 1917- 第一次护法 失败 1918年 运动 1921- 第二次护法 失败 1922年 运动
1927年4月18日 南京 蒋介石 代表大地主、大资 产阶级的利益,对 外投靠帝国主义, 对内镇压人民革命。
南京国民政府 旧址 “
青 天 白 日 满 地 红 旗 ” 。
再次北伐和东北易帜
张学良
课堂小 结
国共合作的实现
中共三大召开,中国国民党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黄埔军校的创建 时间、目的、目标、组织政 府、军队名称及将领、主要 战场、重要战役、进军路线、 战果
河 郑县 南
广州 广州
北 伐 战 争 进 军 示 意 图
工农革命运动的发展 农民协会组织和会员数前所未有 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得到很大发展
1、北伐战争具有正义性
2、北伐军制定正确的作战方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共46张PPT)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 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齐欢唱!
孙中山: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深感国民党已经丧失了当年革命的勇气。 国民党急需改组,补充新鲜血液,吸收年 轻、朝气蓬勃的人。 共产党: 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争取一切可能 的同盟者,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是 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是首先考虑的对象。
3.统治全国:
1927年下半年,宁汉合流,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 京。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北伐,张作霖退往东北, 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 统一了全国。
1、大革命期间有不少将领称蒋介石为“校 长”,这里的“校”是指( ) A、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B、黄埔军校 C、西点军校 D、抗日军政大学 2、第一次国共合作最突出的革命成果是 ( ) A、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B、国民政府建立并迁都武汉 C、建立了一支几十万人的国民革命军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我不牺牲,国将沉沦。
我不流血,民无安宁。 国既沉沦,家孰与存。
北伐的胜利进军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一个目的(北伐) 统一全国 三个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两个主战场 一支先锋 三个战役
湖南、湖北 叶挺独立团 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武昌战役
推进路线(河流) 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奉系:张作霖 兵力35万
黑 吉 辽
北京
直 隶
山东
河南
安 江苏 徽 浙江
上海
湖北
湖南
江
西
北 伐 战 面对强大的 争 军阀,国民 前 政府该如何 形 北伐呢? 势 及 对 象 图
福建
广西
广东
直系:吴佩孚 兵力20万
孙传芳 兵力20万
孙中山: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深感国民党已经丧失了当年革命的勇气。 国民党急需改组,补充新鲜血液,吸收年 轻、朝气蓬勃的人。 共产党: 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争取一切可能 的同盟者,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是 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是首先考虑的对象。
3.统治全国:
1927年下半年,宁汉合流,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 京。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北伐,张作霖退往东北, 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 统一了全国。
1、大革命期间有不少将领称蒋介石为“校 长”,这里的“校”是指( ) A、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B、黄埔军校 C、西点军校 D、抗日军政大学 2、第一次国共合作最突出的革命成果是 ( ) A、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B、国民政府建立并迁都武汉 C、建立了一支几十万人的国民革命军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我不牺牲,国将沉沦。
我不流血,民无安宁。 国既沉沦,家孰与存。
北伐的胜利进军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一个目的(北伐) 统一全国 三个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两个主战场 一支先锋 三个战役
湖南、湖北 叶挺独立团 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武昌战役
推进路线(河流) 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奉系:张作霖 兵力35万
黑 吉 辽
北京
直 隶
山东
河南
安 江苏 徽 浙江
上海
湖北
湖南
江
西
北 伐 战 面对强大的 争 军阀,国民 前 政府该如何 形 北伐呢? 势 及 对 象 图
福建
广西
广东
直系:吴佩孚 兵力20万
孙传芳 兵力20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共27张PPT)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 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 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通过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堂辨析说明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课前搜集资料、预习、复习总结和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归纳 能力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 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 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2.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 建的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国民 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增强爱国、爱党的情感。
黑 吉 辽
北 伐 战 争
直 隶
山东
河南
安 江苏
上海
湖北
湖 南 广西 广西
江
西
徽
浙江 福建
广东 广东
吴佩孚
兵力20万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
孙 传 芳
兵力20万
黑
主要战场
吉 辽
北京
湖南、湖北
主要战役
直 隶
山东
汀泗桥战役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__北伐战争ppt课件(人教版)
(4)工农支持:各地工农群众的支持。
5、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共产党人被砍头
国民革命失败
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相继以“清党”为名,大规模搜 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单广东一地,被捕杀的就达二千多人。同时,阎锡 山在山西,刘湘在四川也纷纷举行“清党”,并表示拥护南京政府。与此同时, 北方的奉系军阀张作霖也捕杀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李大钊就是在这时 被杀害的。大革命受到了严重挫折。
C.黄埔军校
D.北京师范大学
2.北伐的主要战场是在( )
A.东北战场 C.江西战场
B.两湖战场 B
D.福建战场
3.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 )
A.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D
B.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C.官僚资产阶级的利益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4.(2009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小明同学是惠州人,他自豪地说: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府的立场是
()
A.维护中华民族利益
B.C坚持国共合作
C.仇视并消灭共产党人
D.对共产国际领导人鲍罗廷不满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5、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共产党人被砍头
国民革命失败
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相继以“清党”为名,大规模搜 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单广东一地,被捕杀的就达二千多人。同时,阎锡 山在山西,刘湘在四川也纷纷举行“清党”,并表示拥护南京政府。与此同时, 北方的奉系军阀张作霖也捕杀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李大钊就是在这时 被杀害的。大革命受到了严重挫折。
C.黄埔军校
D.北京师范大学
2.北伐的主要战场是在( )
A.东北战场 C.江西战场
B.两湖战场 B
D.福建战场
3.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 )
A.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D
B.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C.官僚资产阶级的利益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4.(2009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小明同学是惠州人,他自豪地说: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府的立场是
()
A.维护中华民族利益
B.C坚持国共合作
C.仇视并消灭共产党人
D.对共产国际领导人鲍罗廷不满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
3、北伐军英勇作战,共产党员、共青团 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
4、得到工农群众的支持,是正义战争。
孙中山逝世
帝国主义、大地主 大资产阶级支持
陈独秀的右 倾投降主义
国民党右派 叛变革命
“四一二”反革命政 变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国共合作破裂 大革命失败 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黄埔军校的建立
时 间: 1924年5 月 广州 黄埔 地 点: 孙中山 创 建 人: 蒋介 石 校 长: 周恩来 政治部主任: 创 建 目 的 : 培养军事政治人 才,为建立国民
革命军奠定基础,
北 伐 战 争
1、北伐先锋: 叶挺独立团 2、开始时间: 1926年7月 3、北伐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统一全国 蒋介石 4、北伐军总司令: 5、对象: 6、主要战场: 7、主要战役: 8、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淘课件网-免费提供课件、教案、试题、论 文、计划、总结、说课、反思、手抄报、 等资源.并且所有资料无须注册免费下载.
淘课件网是您永远的学习伴侣!
/soft/203/list203_1.html
探究与思考
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1、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大地主大 资产阶级支持下叛变革命,反革命的力 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
2、中共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 义错误。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时间:
பைடு நூலகம்地点:
人物:
性质:
国民党一大召开 国共第一次合作
黄埔军校建立
北伐战争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北伐胜利进军
蒋介石在北伐誓师大会上的誓词 我不牺牲,国将沉沦。 我不流血,民无安宁。 国既沉沦,家孰与存。
张 作 霖
兵力35万
北京
黑 吉 辽
直 隶
山东
河南
安 江苏 徽 浙江
上海
湖北
湖 南 广西
江
西
北 伐 战 争 前 形 势 图
孙 传 芳
福建
广东
吴佩孚
兵力20万
兵力20万
汉口
我来试一试
北伐对象
╳武昌 汉阳 ╳ ╳
/soft/203/list203_1.html
淘课件网-免费提供课件、教案、试题、论 文、计划、总结、说课、反思、手抄报、 等资源.并且所有资料无须注册免费下载.
淘课件网是您永远的学习伴侣!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时间:1924年 内容: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 民党 结果: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革命 统一战线形成
贺胜桥
黑 吉 辽
北京
汀泗桥
直 隶
山东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两湖战场 江西战场 闽浙战场
主要战场
主要战役
江 安 苏 安 南京 上海 徽 徽 武昌 湖北 浙江 浙江 江 南昌 长沙 湖南 福 西 福建 建
桂林 桂林
河 郑县 南
广州 广州
北 伐 战 争 进 军 示 意 图
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因素有哪些 1、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