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2.国民党:革命道路屡遭挫折,必须改组国民党,为他注入新鲜的血 液。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国共合作的背景(教师讲解)教材P70补充
在孙中山的奋斗历史中,曾多次向帝国主义国家呼吁帮
助,而其结果总是帝国主义国家支持军阀反对他。……孙中山
从对十月革命和苏俄的进一步了解中,从过去一再遭到帝国主
义国家的冷遇和破坏中,深切感到列宁和他领导的苏维埃俄国
材料一 8月30日,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在炮火掩护下正面进攻贺胜桥,
凌晨4时➢,各路国进共攻两部队党全合部作打,响共。同敌军推重进机;枪、山野炮同时进行拦截射 击。但➢是北伐军广战大士官奋兵力英向勇前,作势战不;可挡,破晓前攻破一线阵地。李宗仁战 后回忆➢道“枪炮北之伐声作震战耳方欲针聋,正尤确其;机枪声紧密尤为各次战役所未见”,至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导学1: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学生自学)教材P70—71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70页—71页内容将国民党一大的相关信息补充在表格 上,并在教材上做笔记。
时间:1924年1月 地点:广州
共产党员参会代表:_李__大__钊__、林伯渠、
_毛__泽__东__、瞿秋白。
内容:通过宣言把旧三民主义改为新三民主
是真正帮助中国革命的。
——王桧林、郭大钧《中国现代史(上
3.国际:共产国际的支持与帮 助。
册)》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国共合作的背景(笔记整理)教材P70
1.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力量较为弱小,需 要革命同盟者。(补充) 2.国民党:革命道路屡遭挫折,必须改组 国民党,为他注入新鲜的血液。(第1段) 3.国际:共产国际的支持与帮助。(补 充)
第一次 国共十 国共合作 年内战
1924.1 1927.4 1936.12
3.15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课堂过关
5.(2020·广东中考)1927年2—3月,全国工会会员由此前的120万人
迅速发展到200万人,许多城市组织了工人武装纠察队,上海工人甚至
从北洋军阀手中解放了上海。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D)
A.统一战线破裂
B.国民革命失败
C.工农武装割据
D.北伐战争进行
课堂过关
思维提升训练
6.(2021·广东海珠一模)广州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下
__周__恩__来____任政治部主任。 作用: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___国__民__革__命__军___
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争
同步导图填空
目的:推翻___北__洋__军__阀___的统治,统一全国。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
国 共 合 作 与 北 伐 战 争
北 伐 胜 利 进 军
材料一 见下图。
A.三元里抗英斗 B.万木草堂 C.黄花岗七十 D.黄埔军校旧
争纪念馆
(康有为创办) 二烈士墓
址大门
课堂过关
(1)根据材料一,任选两处历史遗迹,说明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4 分)
答:图A:鸦片战争。图B:戊戌变法。 图C:黄花岗起义。图D:第一次国共合作。(任选两处即可,4分)
课堂过关
央特派员的陈延年来到广州,协助周恩来选派党团员到黄埔军校学习。
此举得以实现的政治前提是
(B )
A.北伐战争的开展
B.国共合作的实现
C.工人运动的发展
D.四一二政变的发生
课堂过关
2.(2020·广东深圳中考)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合作共赢的倡导者,更
是积极实践者。以下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成果的是
(A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共65张PPT)

孙中山与代表步出国民党“一大”会场
新三民主义的发展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新三民主义
强调反帝
国家政权为“一般平 民所共有”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4.创建黄埔军校
一 、 国 共 合 作 的 实 现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黄埔军校)
时间 地点 领导 历史 功绩 1924年5月 广州黄埔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 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 培养出大批的军事和政治人才 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中共方面 材料二
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 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失败, 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 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 个广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中国 革命之需要。┅┅“依中国社会 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 的现状┅┅中国现有的党,只有 利,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 国民党比较是一个革命的党。 ——中共三大宣言 结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 大的敌人。
我不牺牲,国将沉沦。 我不流血,民无安宁。
1925年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将部队改称国 民革命军。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正式北 伐。图为誓师大会,台上左一为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国既沉沦,家孰与存。
3.北伐战争初期
二 、 北 伐 胜 利 进 军
3.北伐战争初期
二 、 北 伐 胜 利 进 军
校长
蒋介石
蒋介石(1887-1975年), 又名中正,字介石。早年 就读保定军官学校。1908 年到日本振武军校学习。 1911年回国。1913年加入 中华革命党。1917年奉孙 中山命主持东南各省的党 务和军事。1922年到永丰 舰随侍孙中山。1924年国 民党改组后,任黄埔军官 学校校长。
政治部主任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上第五单元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共19张PPT)

黄埔军校创立地点:广州黄埔 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 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黄埔军校建立的意义:培养 了大批政治军事人才,为建 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蒋介石(1887年10月31日- 1975年4月5日),名中正, 字介石。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党、 政、军主要领导人。历任黄埔 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 中国国民党总裁、第二次世界 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 国民党政府总统等职务。 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
北伐对象
北伐主要战场
湖南、湖北
北伐主要战役
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
北伐先锋
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第四军叶挺独 立团
叶挺
北伐先锋部队━━叶挺独立团。
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叶挺独立团,在北伐战火中出生入死, 英勇奋战,所向披靡,战功卓著,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光 荣称号,叶挺被公认为北伐名将。
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
周恩来(1898年-1976年)字翔 宇,笔名恩来。1913年进天津南 开中学学习。1917年留学日本。 1919年回国。在天津参加五四运 动,组织觉悟社,从事反帝、反 封建的革命活动。1922年转入中 国共产党(由张申府等人介绍),对 早期的建党、建团工作起了重大 的作用。1924年任黄埔军校政治 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 部主任,中共两广区委委员长、 常委兼军事部部长,主持建立党 直接领导的革命武装叶挺独立团。
“四一二”反革命政
“七一五”反革命政
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 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导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 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时间:1927年4月 地点:南京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 (共27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15课
北伐战争
第五单元
孙 中 山 逝 世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单元概述 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展开合作,进行反帝 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然而,由于国民 党右派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了。 中国共产党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统治。毛泽 东等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创 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 面,开展土地革命,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934年,面对 国民党军队的“围剿”,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中国共产党率 领红军历经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了长征,打开了中国革命的 新局面。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国民革命中得到的教训:
中共认识到要取得革 命的胜利,无产阶级 必须要掌握革命的领 导权,必须建立一支 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开 展武装斗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15课
北伐战争
第五单元
中共三大
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 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此时,成立后不久的中国共 产党,需要寻找战友——
第五单元
合作的表现
时间
黄埔军校建立
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 名中正,字介石,中国近代 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 著名政治家及军事家,中华 地点 广州黄埔 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 民国陆军特级上将。蒋早年 家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 赴日本学习军事,并加入中 全称 中国国民党陆军 国同盟会。蒋首先是反抗清 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军官学校 朝,接着是军阀混战,而后 周恩来毕业于南开大学, 贪 革命者来 升 总理 孙中山 是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入侵。 生 早年留学日本、法国、德 官 蒋介石曾任大元帅府参谋长、 畏 发 国、英国等地,回国后担 校长 蒋介石 死 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 财 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 勿 总司令、行政院院长、国民 请 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 主任。曾指挥长征,为西 入 往 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 斯 他 安事变和平解决作出贡献。 国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主 蒋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 门 处 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 介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 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中缅印战区最高统帅、中华 院总理、外交部部长, 石 广州东南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 民国总统等职。 ---孙中山建校宗旨 1976 年病逝。 蒋介石( 1887 年- 1975 年) 周恩来(1898年-1976年)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课件(共30张PPT)

2.孙中山的转变
辛亥革命以来的中国,
多次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失败,感 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徒有民国之名,毫无民国 之实,是在是一个假民国。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在一九二四年,当国共合作问题正进行讨论时,我问孙中山 为什么需要共产党加入国民党。他回答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 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鲜血液。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5节 北伐战争
学习目标
1.知道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北伐战争奠定了基础,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以及南京临时政府的 成立。培养学生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的时空背景下进行考量的思维。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素养目标: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宋庆龄选集》
1911年
1913年
1915年
新课讲解
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背景: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 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人新 鲜血液 时间地点:1924年1月 广州 内容: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 意义: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 式建立。
国民党“一大”会场
新旧三民主义有何不同? 新旧三民主义最大区别是新三民主义明确了反帝革命任务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新课讲解
3.建立黄埔军校
时间:1924年5月 地点:广州黄埔 军校总理:孙中山 校长: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作用: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 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 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中共三大的召开
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 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 (共27张PPT)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漏
标志着国民大革命失败 网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被捕杀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看看谁找的快: 国民革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
时间:1927年7月 地点:上海
• 报童:号外!号外!蒋介石、汪精卫发动政变, 屠杀共产党员,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 败啦!先生,买份报纸吧!
• 路人甲:买一份。如果共产党掌握了军队的话就 不会有这样的悲剧了。可惜啊!
• 路人乙:毕竟共产党还年幼啊。我看见外国军队 也纷纷出动,帮助蒋介石屠杀革命群众。
1、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
2、帝国主义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支 持下,反革命力量增强。
3、陈独秀和共产国际代表右倾投降主义, 中国共产党没有军队的领导权。
4、中国共产党尚且稚嫩,缺乏斗争经验。
课堂小结:
国共第一次合作 准备 黄埔军校建立
北 伐 战 争
国 共 合 作 与
1924-1927
目的:
主要对象:
高潮——北伐 主要战场:
战争1926-1927
进军: 广东
湖南湖北
江西
南京
福建
浙江
上海
胜利进军原因:
失败
标志: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 失败原因: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927.4 建立
1928 张学良改易旗帜,名义上统一
叶挺,第四军独立团
吴佩孚和孙传芳主力被消灭,从珠江 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合作探究: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 因素有哪些?
1、国共两党合作 2、北伐军的英勇善战 3、工人农民运动的支持 4、作战方针的正确性
第二篇章:血雨腥风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宁 可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5课 北伐战争—部编教材新人教版 (共47张PPT)

蒋介石像
黄埔军校1924年 5月创建于广州 长洲岛。1924年 5月至1927年7月, 招收了六期学生 共2万多人。黄 埔军校为国共两 党培养了一批著 名将领和军事人 才。
黄埔前四期(1924-1927年)
国民党著名抗战将领:
杜聿明(一期) 胡宗南(一期)
关麟征(一期)
郑洞国(一期)
陈明仁(一期)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 北伐战争
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5年)
归纳:孙中山一生的革命事迹主要有哪些? 成立兴中会1894年 成立同盟会1905年 领导辛亥革命1911年 领导二次革命1913年 领导护国运动1915年 领导护法运动1917年
孙中山 国民党:孙中山领导一系列革命的失败, 认识到要改组国民党
宋希濂(一期)
邱清泉(二期工兵科)王耀武(三期)
戴安澜(三期步科) 胡
张灵甫(四期步科)
琏(四期步科)
黄埔前四期(1924-1927年)
共产党著名将领:
徐向前元帅(1期)林 彪元帅(4期) 陈 赓大将(1期) 周士第上将(1期)陈明仁上将(1期)
左 权(1期)刘志丹(4期 ) 赵尚志(4期)等50多名1955年以前牺 牲的同志 。
1927.3. 中共领导 上海工人起义,占 领上海
上海 杭州
贺胜桥战役 汀泗桥战役 1927.1.迁都武汉 1927.7.汪精 卫在武汉发动 “七一五反革 命政变”
郑州 武汉 武汉 长沙
南京 南京
1927.4.蒋介石在 上海发动“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 1927.4. 蒋介石在 南京另立 “国民政 府”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一、国共第一次合作
2.合作的实现: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
黄埔军校1924年 5月创建于广州 长洲岛。1924年 5月至1927年7月, 招收了六期学生 共2万多人。黄 埔军校为国共两 党培养了一批著 名将领和军事人 才。
黄埔前四期(1924-1927年)
国民党著名抗战将领:
杜聿明(一期) 胡宗南(一期)
关麟征(一期)
郑洞国(一期)
陈明仁(一期)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 北伐战争
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5年)
归纳:孙中山一生的革命事迹主要有哪些? 成立兴中会1894年 成立同盟会1905年 领导辛亥革命1911年 领导二次革命1913年 领导护国运动1915年 领导护法运动1917年
孙中山 国民党:孙中山领导一系列革命的失败, 认识到要改组国民党
宋希濂(一期)
邱清泉(二期工兵科)王耀武(三期)
戴安澜(三期步科) 胡
张灵甫(四期步科)
琏(四期步科)
黄埔前四期(1924-1927年)
共产党著名将领:
徐向前元帅(1期)林 彪元帅(4期) 陈 赓大将(1期) 周士第上将(1期)陈明仁上将(1期)
左 权(1期)刘志丹(4期 ) 赵尚志(4期)等50多名1955年以前牺 牲的同志 。
1927.3. 中共领导 上海工人起义,占 领上海
上海 杭州
贺胜桥战役 汀泗桥战役 1927.1.迁都武汉 1927.7.汪精 卫在武汉发动 “七一五反革 命政变”
郑州 武汉 武汉 长沙
南京 南京
1927.4.蒋介石在 上海发动“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 1927.4. 蒋介石在 南京另立 “国民政 府”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一、国共第一次合作
2.合作的实现: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924.1)
问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 它们采取怎样的合作方式?
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 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 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 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 应加入国民党。
只是进行国国民民革命党,右国派民党叛是变代表革国命民革命运动
的党,主张“一切工作归国民党”。
南京国民政府
1927年新军阀割据示意图
山河依旧破碎,革命尚未成功!
“他坚决反对 军阀分裂割据, 坚定维护民主 共和制度和国 家完整统一。”
高谈阔论: 孙中山的历史贡献。
旧药方屡屡落败
新形势:
救
1917年,俄
1. “二次革命”
国 新
国十月革命 取得胜利。
2. 护国运动 3. 护法运动
药
1919年,五
方
四运动中工
?
人阶级登上
政治舞台。
1921年,中
共成立。
旧药方屡屡落败 救国新药方
1. “二次革命” 2. 护国运动 3. 护法运动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
二、北伐大军向前进
教材速览,快速问答: 北伐战争发动的时间? 1926年 组织者? 广东国民政府 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对象?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张 作 霖
兵力 35万
北
黑
伐
战
吉
争
辽
北京
前
直隶
形
山东
势
河南 安 江苏 上海
图
湖北
徽
浙江
湖江
南 西 福建
欢迎来到历史课堂
《国民革命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齐欢唱。
第15课 北伐战争
1917—1919年军阀割据示意图
共和肇兴,祸乱未已,民 无宁岁,国谁与立?诸将士 喋血殉身,艰难缔造之民国, 至今犹在危疑震撼之中。
——孙中山《祭黄花岗七十二 烈士文》(1922.4)
孙
广西 广东
传
吴佩孚
兵力 20万
兵力 20万
芳
小组讨论:
(1)作战策略 (2)先攻打谁
张 作 霖
兵力 35万
北
黑
伐
战
吉
争
辽
北京
前
直隶
形
山东
势
河南 安 江苏 上海
图
湖北
徽
浙江
湖江
南 西 福建
孙
广西 广东
传
吴佩孚
兵力 20万
兵力 20万
芳
主要战场 湖南、湖北
主要战役 汀泗桥战役、 贺胜桥战役
英雄军队 第四军叶挺
•(三)中国与列强所订其他条约有损中国之 利益者,须重新审定,务以不害双方主权为原 则。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924.1)
对内政策
反封建
•(四)实行普通选举制,废除以资产为标准之 阶级选举。
•(六)确定人民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 居住、信仰之完全自由权。
•(九)严定田赋地税之法定额,禁止一切额外 征收,如厘金等类当一切废绝之。
三、国共两党相决裂
痛定思痛: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材料二:国民党最高党部全体会议之议决,已昭 示全世界,决无有驱逐友党摧残工会之事。…… 我们应该站在革命观点上,立即抛弃相互间的怀
疑,不听陈信任独何秀谣放言。弃革命领导权
——汪精卫、陈独秀联合宣言(1927.4.5)
材料三:马林和陈独秀认为中国革命目前的任务,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国 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6)
一、精诚合作为革命
一、精诚合作为革命
动脑筋: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
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有 了这种好骨干,成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 事业便可以成功……所以,今天在这地开 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 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独立团
北
黑
伐
吉
战
辽
争
北京
直隶
进
山东
军
河 郑南县
江 安安 南京
上海
示
武湖昌北 徽徽 苏
意
长湖沙南
浙浙江江 南江昌 西 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建
图
建
桂桂林林 广广州州
想一想: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
1、北伐军作战方针正确。 2、国共两党齐心协力。 3、北伐军官兵浴血奋战。 4、工农群众有力配合和支援。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宁可错杀一千, 不可放过一人。
三、国共两党相决裂
痛定思痛: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北伐战争开始以后,英帝国主义 加紧干涉中国革命。先后制造了四川“万 县惨案”和汉口“一三惨案”。
1927年帝初国,主北伐义军破向坏江革浙进命军,英美
日等帝国主义国家派军舰到上海,扬言要 武装干涉。3月,北伐军攻克南京以后,英 美军舰炮轰南京,制造了“南京惨案”。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的演说 (1924.6.16)
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 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意义)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誓师大会 (1926.7.9,广州)
本党敢郑重向全国民众宣言曰:中 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 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中 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 统一政府……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 阀之势力。
新形势:
1917年,俄 国十月革命 取得胜利。
1919年,五 四运动中工 人阶级登上 政治舞台。
1921年,中 共成立。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国民党一大会议旧址
对外政策
反帝
•(一)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 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权以及外人在中国境 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害中国主权者,皆当 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