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习】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4.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图2-62.,思考国共合作是如何破裂?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卡,了解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
(三)小结:学生根据知识结构图,叙述本课的主要内容








批改记录
(1)为什么国共要合作创办这所军校?
(2)你能够从哪些方面看出这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孙中山为了完成革命采取了哪些措施?
(3)从军校的对联,你能看出军校的创办宗旨是什么?
3.北伐战争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三目“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的内容,通过回顾和阅读,请学生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国共合作后,为什么要开始北伐?
夹浦镇中学九年级社政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主备
编号
目标
1.掌握国共合作这个重大史实,学会分析和归纳国共实现合作的原因。2.知道黄埔军校建立的宗旨与作用。3.知道北伐的目的、胜利进军概况及其对中国革命的积极影响,了解国民大革命的结局,并结合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4.通过学习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北伐的胜利进军,国民党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等史实,体会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付出的行动和作出的牺牲,感受中国共产党崇高的革命精神,激发对党的崇敬之情。
重点
学札记
过程设计
教学札记
(一)导入
复习上一课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如提问“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历史意义?由此导入新课。
(二)新授
1.国共合作背景与国民党一大
(1)阅读教材P55,思考问题:
①联系当时的社会情况,说一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为什么要合作?

《国共合作北伐》教学设计

《国共合作北伐》教学设计

第2课国共合作北伐教学目标1、知识要点:①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

②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③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主要史实。

2、能力要求:①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

②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思想品德教育:①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②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背景和内外政策的学习,初步认识到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权性质,这个政权不可能引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不可能改变旧中国的命运。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国共合作的确立。

难点:①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②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资源】国共合作相关课件、图片,北伐战争路线图。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1、教师分析国共合作的原因:1924—1927年的历史是北洋军阀势力走向没落和国民大革命兴起、发展到最后失败的历史。

这一时期,孙中山革命实践的屡屡失败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他深切感到改组国民党、寻求新的革命道路的重要性。

走新的道路,依靠一派军阀打倒另一派军阀的道路是再也行不通了。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认识到,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可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与国民党结成革命统一战线,是打倒军阀统治和外国列强的正确道路。

2、国共合作形成。

这样,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正式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5.1《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5.1《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案
通过地图、图片、故事等素材来调动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材57页有一首《国民革命歌》,曾在军内外广泛传唱,是家喻户晓的革命歌曲,1926年7月1日被广州“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启用为代国歌。
歌曲中列强、军阀指的是谁?为什么要打倒他们?怎样才能打倒他们?
从歌曲中列强、军阀指的是谁?为什么要打倒他们?怎样才能打倒他民党:需要寻求新的力量的支持,需要将国民党建设成为一个有力的政党
材料二:依中国社会的现状,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革命的党。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是首先考虑的对象。……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广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中国革命之需要。——中共三大宣言
失败: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教训: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坚持党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仔细阅读材料,找出关键句子,通过同伴合作交流,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结合当时的中国形式,分析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国民革命的失败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东北易帜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始于国共合作,终于国共分裂。有人评论这样的结果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你同意这个看法吗?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生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与方式,知道蒋介石通过政变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以及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中国的史实;掌握国共合作开始的标志、黄埔军校的创办、北伐战争的进程与结果等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阅读、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分析史料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原因分析,理解北伐胜利原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分组合作及展示,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利用图片、影视资料再现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和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情感体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北伐战争中革命人士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战斗中不惜流血牺牲的史实,学习他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明白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历史证明了国共真诚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黄埔军校的创办和北伐战争。

2.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三、教学策略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利用歌曲、对联、自学、小组讨论、动手动脑、多媒体、图片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5分钟)教材57页有一首《国民革命歌》,曾在军内外广泛传唱,是家喻户晓的革命歌曲,1926年7月1日被广州“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启用为代国歌。

出示作业本第32页《国民革命歌》相关资料,猜一猜它的旋律与哪一首著名儿歌相同?──出示《两只老虎》歌词提问:歌曲中列强、军阀指的是谁?为什么要打倒他们?怎样才能打倒他们?导入课题: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学生哼唱旋律比较两首歌曲的联系预计学生能顺利地回忆旧知识,并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说出20世纪中国的时局,进而理解国共两党合作的背景──要打败共同而强大的敌人北洋军阀需要联合其他革命党派歌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国民革命歌》导入新课,便于学生理解国共合作的原因以及北伐的目的、主要对象和成果等内容新课教学(一)整体感知:(1)什么是第一次国共合作?(2)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标志、成果、破裂学生快速阅读课本,回答相应的历史事件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形成体系,对本节课的学习做到心中有数新课教学(二)出示图片:《握手──纪念第一次国共合作90周年图片展》(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提问:(1)共产党国民党的阶级属性相同吗?(2)共产党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3)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为什么同意与共产学生讨论,合作探究,联系旧知识(共产党代表劳苦大众的大多数人民的利益。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示范教案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示范教案

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材分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本课是部编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后,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运动。

国共两党通力合作,在反帝反封建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教学目标1.知道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重要战役;概述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认识到北伐战争使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到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斗争中,它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与支持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3.中国革命的进程是在曲折中发展的,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坚持共产党对革命的领导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国共合作;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教师:上图是黄埔军校的校门上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这副对联使人耳目一新,它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

但后来却有人将其改为“升官发财莫往他处;贪生怕死请入斯门!”这又是为什么呢?今天让我们学习第15课《北伐战争》,了解那一段轰轰烈烈的革命时期。

(设计意图)通过黄埔军校校门上的对联以及讲解,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

教师也可以使用体系化资源中“【课程引入】北伐战争情境导入”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

【讲授新课】一、国共合作的出现1.国共合作的背景展示材料: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初,……在各派军阀中,以曹锟、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军阀实力最强。

他们在英、美等国的支持下,与1920年的直皖之战和1922年的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取得胜利,控制了中央政权。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设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设计一、引言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对于理解中国近代历史和国共两党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国共合作的形成、背景、阶段性胜利和失败,以及对中国社会政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国共合作的形成与背景1. 国共合作的背景国共两党在中国国民革命的大背景下形成了国共合作关系,主要原因是两党对抗外敌入侵和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共同愿望。

国共两党在民族意识、政治目标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共同点,这为合作奠定了基础。

2. 国共合作的形成国共合作的形成离不开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的倡导,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这为国共合作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

而国共两党在一定程度上也在政治与军事上进行了密切的合作。

三、北伐战争的阶段性胜利与失败1. 北伐战争的初期阶段性胜利北伐战争在初期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最为突出的便是国民革命军的北伐行动,这一行动为国共合作赢得了一定的政治与军事基础,并开始了北伐战争的进程。

2. 北伐战争的失败及国共合作的破裂尽管北伐战争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由于国共双方对于统治权的争夺以及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北伐战争最终以失败告终,并导致了国共合作的破裂。

这一阶段的失败也直接导致了国共内战的爆发。

四、对中国社会政治的影响1.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对民众的影响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对中国民众产生了重大影响,政治上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与抗日情绪,社会上促进了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经济上也带来了一定的变化。

2. 对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及发展的影响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对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两党在政治上的分歧与斗争将直接导致国共内战的爆发,至此为止,两党的矛盾开始激化,并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五、总结与展望本文从国共合作的形成、北伐战争的阶段性胜利与失败,以及对中国社会政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国共合作和北伐战 争说课稿

国共合作和北伐战 争说课稿

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说课稿《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与思考。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内容。

这一时期的历史对于理解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国共两党的关系演变以及中国社会的变革具有关键意义。

国共合作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重要尝试,为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北伐战争则是国共两党共同推动的一场旨在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革命战争,对中国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国共合作的背景、过程和主要成果;掌握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和胜利进军的情况;分析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史料、观看图片和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光辉篇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体会到革命先辈们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国共合作的实现;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2、教学难点国共合作的原因和影响;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

二、说教法(一)问题引导法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史料分析法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料,让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情境教学法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增强学生的历史体验和情感共鸣。

三、说学法(一)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内容。

这一时期,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共同推动了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

这次合作和北伐战争对中国的政治格局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课承接上一课《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积极推动工人运动,但在反动势力的镇压下认识到必须团结其他革命力量。

同时,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在护法运动等一系列斗争中遭遇挫折,也渴望寻找新的革命力量。

在此背景下,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开启了国民大革命的新篇章。

(二)教材内容国共合作的实现:介绍了中共三大确定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以及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黄埔军校的建立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

北伐胜利进军:讲述了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和重要战役。

北伐军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势如破竹,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说明了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导致国民大革命失败,以及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标志着国民党统治的开始。

(三)教材特点注重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教材清晰地展现了国共合作的背景、过程以及北伐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使学生能够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突出人物的作用:教材中提到了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蒋介石、汪精卫等众多历史人物,通过他们的活动和决策,展现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强调历史的影响:教材阐述了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的重大影响,如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等。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国共合作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及其重要作用。

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和重要战役。

理解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原因和影响。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课标:3-1-5叙述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程,知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解读: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同国民党进行第一次合作,发动了北伐战争。

正当国民革命运动高潮之时,国共合作破裂。

二、【教材简析】:教材首先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的社会现实,以及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开展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讲述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下,国共开展双方开展的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

北伐的胜利。

促成了中国的“统一”,也隐藏着国共合作破裂的危机。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北伐战争的胜利、武汉国民政府建立、国共合作破裂。

理解国共两党合作的原因和北伐战争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从必要性方面,分析国共合作的原因。

结合“北伐战争示意图”,介绍北伐战争的分兵路线、打击对象及成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国共第一次合作,历史进入了国民革命时期,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北伐战争更是国民革命军发动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从根本上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北伐战争的分兵路线、打击对象及成果难点:国共合作实现的原因和方式说明:国共合作能够实现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从国共双方立场出发,思考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这次国共合作采用党内合作形式,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教师应通过分析历史条件帮助学生理解这种合作方式是当时唯一正确的组织策略。

五、【教学设计】:导入:中共二大以后加紧组织发动工人运动,掀起了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工人进行了100多次罢工,其中最有影响力京汉铁路大罢工(二七罢工)。

但是这些罢工最后都失败了,中共从血的教训中明白了工人阶级的力量还不够强大,需要强有力的同盟军。

中共找到了谁呢?1.讲述第一次国共合作:(1)国共合作的原因:国共合作能够实现是有多方面原因的,请同学阅读课文,从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各自立场出发,思考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5.15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之 北伐战争) 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5.15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之 北伐战争) 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配套练习
1.“吴孙张三系军阀,汀贺桥两役决胜”。

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时,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A.蒋介石B.李宗仁
C.叶挺D.彭德怀
2.1926年7月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北伐动员令,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战争正式开始。

当时广东国民政府确定的打击对象有( )
①张作霖②吴佩孚③孙传芳④袁世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实现了“饮马长江”的誓言,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B.国共两党齐心协力
C.人民群众支持配合D.北洋军阀不堪一击
4.“叶挺独立团奉命担任攻击汀泗桥的任务,他们在当地农民的引导下,沿山间小路绕到敌人侧后方,出其不意地发动猛攻……敌人全线崩溃……”这段史实发生在()
A.鸦片战争时期B.甲午战争时期
C.北伐战争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5.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刊登了一位风云人物——吴佩孚,他是出现在《时代》杂志封面上的第一个中国人。

但两年之后,他就迅速在中国政坛上消失了,这主要是由于发生了()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D.南昌起义。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案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案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案一、教案背景1.1 教学对象本教案适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主要针对中国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这一历史事件进行讲解。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 - 理解中国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 了解北伐战争的发展过程和重要事件; - 分析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1.3 教学资源•PowerPoint演示文稿•革命时期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板书工具和白板二、教学内容和步骤2.1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重点介绍以下内容: - 国共合作的形成和发展; - 北伐战争的起因和发展; -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影响。

2.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与激发兴趣•展示一些相关历史图片,引发学生对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兴趣;•提出以下问题:什么是国共合作?北伐战争是指什么?你们对这两个历史事件有怎样的了解?第二步:讲解国共合作的形成和发展•使用PPT演示,简要介绍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和形成原因;•分析国共合作对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影响;•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

第三步:介绍北伐战争的起因和发展•使用PPT演示,详细介绍北伐战争的起因、过程和重要事件;•强调北伐战争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性;•同学们参与讨论,提出对北伐战争的理解和看法。

第四步:分析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影响•结合历史背景和具体事件,讲解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对中国革命有哪些正面影响?是否存在一些负面影响?第五步:总结和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梳理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关系;•提出思考题:如果没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中国革命的进程会有哪些不同?2.3 教学方式和方法•利用PPT演示和历史资料,结合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讨论和问题解答,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同学间的合作和交流。

三、教学评估3.1 自我评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参与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优秀教案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优秀教案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历史史实:国共合作、中国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历史证明了国共真诚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及其历史作用,北伐战争。

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它的主要内容有:(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二)中共三大的召开(三)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四)北伐战争二、讲授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内容,形成初步感知。

1.首先,我们先来学习《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

课文从几个方面来让我们了解的呢?大家一起来学习。

(1)原因:京汉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2)内容: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3)产生的结果:1928年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南京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三、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讲了:1.条件:中共“三大”确定了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国共合作的实现实现:中国国民党“一大”合作:黄埔军校的建立条件: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广州国民政府建立北伐胜利进军目标: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主要战场:湖南、湖北,汀泗桥、贺胜桥之战结果: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各地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发生——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客观主观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927年4月二次北伐和张学良东北易帜【作业布置】1.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什么?3.影片《西安事变》中,有这样一个镜头:蒋介石与周恩来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源于他们曾共事于哪里?。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分析原因:(多角度)
一探:为何选择井冈山?(客观角度、主观角度)(多媒体出示相关史料)
客观方面:1)地势险要,源自守难攻2)地处湘赣边界,敌人力量薄弱
3)有一定群众基础,王佐、袁文才组建的工农自卫军
主观方面:
毛泽东听取张琼等人的建议
再探:为何选择农村?(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多媒体出示相关史料)
经济方面: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物产丰富,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自力更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中国革命新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成果
重难点
理解工农武装割据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出革命道路,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性
设计思路
重点理解工农武装割据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出革命道路,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性;因此多角度分析为何选择“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让学生运用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以指导学生的学习。
政治方面:农民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革命性强;城市敌强我弱,农村里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北伐后群众基础好,有利于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思想方面:北伐后,革命思想得到一定传播
选择农村的“后续”:出示相关史料,探究道路是否正确
自我教学反思
1、对该课题研究不够深入,能找到的史料不多,主要是平时看历史相关书籍较少;
教学过程
背景: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失败)
形成:武装斗争;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
意义: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革命道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2.4.1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教案)--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

2.4.1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教案)--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

2-4-1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原因;掌握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建立的相关史实;掌握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了解国共合作破裂、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从必要性方面,分析国共合作的原因。

结合“北伐战争示意图”,介绍北伐战争的分兵路线、打击对象及成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共产党人在北伐战争中不惜流血牺牲的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分兵路线、打击对象及成果【教学难点】国共合作实现的原因和方式、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知导入孙中山不断致力于国民革命,但最后大都失败了,迫使他寻找革命的新出路。

五四运动让他看到了人民的力量。

二、新课学习(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原因教师设疑:一战结束后的中国是怎么样的?引导学生分别从国际、国内进行分析。

教师总结相关历史背景:①国际角度:一战结束后,欧美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了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的控制与侵略。

②国内角度: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军阀割据混战愈演愈烈,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遇到严重障碍,广大人民希望实现国内和平与统一。

(播放视频:军阀混战)得出结论:“打倒列强,除军阀”,实现国内和平与统一,成为人们的普遍愿望。

引导学生思考:谁来完成“打到列强,除军阀”的任务?中国共产党角度:中共成立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

在军阀镇压下,工人运动陷入低谷。

中共认识到:要推翻军阀统治,取得革命的成功,不能只靠工人阶级的力量,应该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国民党角度: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在维护共和的道路上也屡遭挫折。

他逐渐认识到:要完成革命事业,不仅需要寻求新的力量的支持,而且需要将国民党建设成为一个有力的政党。

引出第一次国共合作。

(观看视频:第一次国共合作或者直接播放第8张PPT)(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1.国民党一大召开时间: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内容:通过了反帝和打倒军阀的主张;确立了三大政策;确定共产党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原则。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案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案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案教案: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一、教学目标:1. 了解国共合作的形成背景和目标。

2. 了解北伐战争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3. 分析国共合作对于中国革命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1. 国共合作的形成背景a. 南京政府的腐败和对中国的势力边沿化。

b. 国民党内部的抵制和挑战。

c. 共产党在苏联的培养和加强。

2. 国共合作的目标a. 争取国民党内部改革,推动“革命委员会”的建立。

b. 打击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势力。

c. 实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

3. 北伐战争的重要事件a. 广州起义的成功,北伐战争的打响。

b. 蒋介石的掌权与北伐战争的推进。

c. 中共地方势力的扩展与巩固。

4. 北伐战争的影响a. 加强了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团结。

b. 推动了国民党内部的改革与现代化。

c. 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抗议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简要介绍南京政府的腐败和国民党内部的抵制情况,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概念解释:解释国共合作的定义和意义,以及北伐战争的背景和目标。

3. 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国共合作的形成背景和目标,以及北伐战争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4. 小组展示:各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与全班进行讨论,指导学生深入理解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意义。

5. 总结:总结国共合作对于中国革命的作用和意义,强调其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和反思。

四、教学评估:1. 学生讨论和小组展示的表现和参与度。

2. 学生对于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意义的理解是否准确和深入。

五、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进行独立研究,了解更多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相关的事件和人物。

2.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研究论文,探讨其影响和启示。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背景、目标和意义,培养了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独立思考能力,并提高了学生对中国革命历史的兴趣与理解。

第22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教案

第22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教案

【教材分析】《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本课主题是国民大革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讲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以及北伐的胜利进军,教材内容安排线索一目了然,具有很强的历史节奏感。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应掌握如下基本历史史实:中共三大的召开、中国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国民政府成立、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北伐军的胜利进军、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国共双方第一次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的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对分析统一战线特点的能力;(2)通过对北伐战争与辛亥革命的比较,概括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以及概括和归纳的能力;(3)从《北伐战争示意图》了解三路北伐的斗争对象、进军路线、推进态势,从而培养学生根据地图,叙述历史事件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孙中山在挫折中吸取教训,在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下,选择了国共合作的革命道路,实现了他一生中又一次伟大的转变。

孙中山为了救国和革命,与时俱进,奋斗一生的崇高精神,值得后人景仰。

(2)中共“三大”制定的关于国共合作的策略方针,符合实际国情,对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通过掌握国共合作这一重大史实,体会先辈们以国家前途和民族大义为己任的高尚品质。

(3)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创建国民革命军和推动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奠定了基础。

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而发动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标志着国民革命进入高潮。

北伐军的胜利推进从根本上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4)先进的中国人为寻求和探索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久不衰的完美品质。

【教学要点】1、重点: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及其历史作用、北伐战争2、难点:中共为何选择国民党为合作者以及国共合作为何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1、高二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地利用问题加以引导,通过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掌握的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历史问题。

02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案】八年级上册历史

02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案】八年级上册历史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设计说明本课主要讲述了国共合作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及北伐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对于理解中国近代历史和国共两党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将对国共合作的实现、北伐胜利进军、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三个部分进行讲解,意在使学生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性质。

教学目标1.知道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等基本史事;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引导学生搜集、讲述北伐战争的小故事,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展示自我的意识;通过识读《北伐战争形势图》,让学生掌握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分析历史事实的方法。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3.感受国民革命时期英雄们摧毁旧社会的壮烈之举,敢为人先的社会担当,紧追时代潮流的人生情怀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为理想而奋斗的坚强意志。

(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重点:北伐胜利进军。

难点:国共两党合作的原因,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的失败。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法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资源与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教师出示黄埔军校旧址大门的图片,并指出该校门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这副对联体现了该校的办学宗旨。

黄埔军校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带着疑问,学习本课。

二、预习检查1.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2.国民革命的结果如何?教师活动:展示时间轴,解释新概念“国民革命”,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2页相关内容,概括国共合作的背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设计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课标:3-1-5
叙述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程,知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解读: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同国民党进行第一次合作,发动了北伐战争。

正当国民革命运动高潮之时,国共合作破裂。

二、【教材简析】:
教材首先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的社会现实,以及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开展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讲述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下,国共开展双方开展的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

北伐的胜利。

促成了中国的“统一”,也隐藏着国共合作破裂的危机。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北伐战争的胜利、武汉国民政府建立、国共合作破裂。

理解国共两党合作的原因和北伐战争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从必要性方面,分析国共合作的原因。

结合“北伐战争示意图”,介绍北伐战争的分兵路线、打击对象及成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国共第一次合作,历史进入了国民革命时期,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北伐战争更是国民革命军发动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从根本上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北伐战争的分兵路线、打击对象及成果
难点:国共合作实现的原因和方式
说明:
国共合作能够实现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从国共双方立场出发,思考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这次国共合作采用党内合作形式,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教师应通过分析历史条件帮助学生理解这种合作方式是当时唯一正确的组织策略。

五、【教学设计】:
导入:中共二大以后加紧组织发动工人运动,掀起了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工人进行了100多次罢工,其中最有影响力京汉铁路大罢工(二七罢工)。

但是这些罢工最后都
失败了,中共从血的教训中明白了工人阶级的力量还不够强大,需要强有力的同盟军。

中共找到了谁呢?
1.讲述第一次国共合作:
(1)国共合作的原因:国共合作能够实现是有多方面原因的,请同学阅读课文,从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各自立场出发,思考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必要性:国民党革命屡遭挫折,国民党组织涣散、缺乏战斗力,孙中山决心引入新思想,改行新策略,改造整顿国民党
共产党中共领导的工人运动受挫,要求寻找同盟军,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合作方式——中共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独立性。

也就是说本次合作采用的是在国民党内部实行合作的形式。

提问: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合作方式呢?(给学生思考时间)因为这是当时唯一正确的组织策略。

当时中共还在初创时期,力量和影响较薄弱,国民党却以俨然是一面革命旗帜了,党内合作将国民党变成了革命的大本营,结果是国民党成为了工人、农民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阵营,扩大统一战线,推进革命进程。

当然,孙中山也不可能同意让国民党加入共产党,他所乐见的是中共作为新鲜血液改组国民党。

(3)合作标志——191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一
大。

2.讲述黄埔军校——国共合作的产物:
通过阅读教材,引导讨论下面的问题:
(1)你能够从哪些方面看出这是国共合作的产物?
(2)从军校的对联,你能看出军校的创办宗旨是什么?
(3)军校的创办有什么影响?
3.讲述北伐战争:
(1)背景:
国共合作促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将矛头指向当时割据各地的封建军阀,广州革命政府成立以后,“打倒列强,铲除军阀”的革命思想高涨,进行北伐的时机也成熟了。

(2)北伐开始:(1926年7月始)
从广东出发,兵分三路:一路向江西,一路向福建(两路都是以孙传芳为斗争对象),另一路指向湖南湖北(以吴佩孚为斗争对象)张作霖的势力范围在东北,由于距离太远,暂时不列入主攻目标。

在两湖战场上除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部队,它被称为“铁军”,那就是叶挺任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

(3)北伐的成果:
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北伐军先后消灭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从珠江流域进入长江流域,从根本上动摇了
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随着北伐的推进,在1927年初时,广州国民政府移到武汉,被武汉国民政府取代。

4.讲述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全国形式上的“统一”
阅读教材和图2-62,知道国共破裂的原因。

南京政府成立和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板书设计】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
.国共合作的原因:
国民党
必要性:
共产党
2.合作标志——国民党一大:
召开:1924.1广州
内容:三大政策
意义: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二.黄埔军校——国共合作的产物
三.北伐战争
.北伐开始:
2.北伐成果:
四、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