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北伐战争教案(讲课用)
北伐战争教案(讲课用)章节一:北伐战争的背景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北伐战争发生的背景,包括国内外形势、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等。
2. 教学内容:(1)国内外形势: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政治动荡,封建军阀割据,国家分裂。
(2)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国共合作,国民党的成立,广州起义等。
3. 教学方式:讲述、讨论4. 教学时长:45分钟章节二:北伐战争的战略目标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战略目标,即推翻北洋军阀政权,统一中国。
2. 教学内容:(1)北洋军阀政权: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军阀的统治状况。
(2)北伐战争的战略目标:推翻北洋军阀政权,实现国家统一。
3. 教学方式:讲述、讨论4. 教学时长:45分钟章节三:北伐战争的进程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进程,包括主要战役、战略部署等。
2. 教学内容:(1)主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等。
(2)战略部署:北伐军的战略方针、战场划分等。
3. 教学方式:讲述、讨论4. 教学时长:45分钟章节四:北伐战争的意义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意义,包括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等。
2. 教学内容:(1)北伐战争的影响:推翻北洋军阀政权,实现国家统一。
(2)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意义: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基础。
3. 教学方式:讲述、讨论4. 教学时长:45分钟章节五:北伐战争中的英雄人物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北伐战争中的英雄人物,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 教学内容:(1)英雄人物:孙中山、蒋介石、周恩来、朱德等。
(2)英雄事迹:北伐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如周恩来领导上海工人运动等。
3. 教学方式:讲述、讨论4. 教学时长:45分钟章节六:北伐战争的战役详解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了解北伐战争中的关键战役,包括战役背景、过程和影响。
2. 教学内容:(1)汀泗桥战役:战役背景、战斗过程、战役影响。
(2)贺胜桥战役:战役背景、战斗过程、战役影响。
初二历史《北伐战争》课堂教学设计[合集5篇]
初二历史《北伐战争》课堂教学设计[合集5篇]第一篇:初二历史《北伐战争》课堂教学设计初二历史《北伐战争》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基本技能。
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辨析说明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抢答和小组竞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应变能力;通过课前搜集资料、预习、复习总结和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增强爱国、爱党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2.教学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解决办法: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利用歌曲、对联、小组活动、自学、小组竞赛、小组讨论、动手动脑、多媒体、图片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资源】①多媒体设备(或投影仪)。
《北伐战争》历史教案设计
《北伐战争》历史教案设计第一章:北伐战争的背景1.1 引入话题:了解学生对北伐战争的初步认识,引导学生关注北伐战争的背景。
1.2 教学内容:1.2.1 分析国内外形势,引导学生了解北洋政府的腐败和民众对统一的渴望。
1.2.2 讲解国共合作的形成,强调共产党在其中的积极作用。
1.3 教学活动:1.3.1 观看北伐战争背景的相关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1.3.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1.4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回答,评估学生对北伐战争背景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北伐战争的爆发2.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出北伐战争的爆发。
2.2 教学内容:2.2.1 详细讲解北伐战争的过程,包括主要战役和重要事件。
2.2.2 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如国共合作、民众支持等。
2.3 教学活动:2.3.1 观看北伐战争爆发的相关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战争的具体情况。
2.3.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
2.4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回答,评估学生对北伐战争爆发和胜利原因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北伐战争的影响3.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北伐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3.2.1 分析北伐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3.2.2 讲解北伐战争对国共关系的影响,如国民党的“清党”行动。
3.3 教学活动:3.3.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北伐战争对中国各方面的具体影响。
3.3.2 观看相关历史纪录片,加深学生对北伐战争影响的了解。
3.4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回答,评估学生对北伐战争影响的认第四章: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人物4.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关注在北伐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
4.2 教学内容:4.2.1 介绍北伐战争中的几位重要人物,如孙中山、蒋介石、周恩来等。
4.2.2 分析这些人物在战争中的贡献和影响。
4.3 教学活动:4.3.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这些人物在北伐战争中的作用。
《北伐战争》教案
《北伐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北伐战争;2. 掌握北伐战争的起因、进行和结果;3. 了解北伐战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起因、进行和结果。
三、教学内容一、北伐战争的起因北伐战争是指中国国共两党合作推翻北洋政府的一系列武装斗争。
北伐的起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北洋政府的腐败和无能。
北洋政府自袁世凯时期开始就陷入了腐败和无能的境地,无法有效地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2. 国民党的崛起。
国民党作为代表中国民族利益的政党逐渐崛起,成为了北洋政府的主要对手。
3.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需要。
中国当时正面临着严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问题,需要进行彻底的政治经济改革。
二、北伐战争的进行北伐战争经历了多次战役和斗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第一次和第二次直奉战争。
北伐战争的进行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 广州起义。
1924年,广州起义爆发,标志着北伐战争的开始。
2. 第一次直奉战争。
国民党决定先消灭直系军阀,于1926年发动了第一次直奉战争。
战争持续了一年多,国民党军取得了一定的胜利。
3. 第二次直奉战争。
经过第一次直奉战争的胜利,国民党决定向北方发动进攻。
1927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
这次战争推翻了北洋政府,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
三、北伐战争的结果北伐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取得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
北伐战争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点:1. 打破了北洋政府的统治。
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政府,结束了北洋政府的统治,标志着中国的封建王朝正式结束。
2. 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
北伐战争后,国民党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开始推行一系列现代化改革。
3. 中国共产党的崛起。
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开始逐渐崛起。
四、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1. 课堂讲授:30分钟2. 图片和影像展示:20分钟3. 学生提问与解答:20分钟4. 小组讨论:20分钟五、教学评价与作业布置1. 课堂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
《北伐战争》历史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伐战争的背景、时间、路线、主要战役及意义。
(2)掌握北伐战争中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
(3)分析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图片,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
(2)运用地图,掌握北伐战争的路线和主要战役。
(3)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北伐战争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客观分析问题的态度。
(3)引导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北伐战争的背景、时间、路线、主要战役及意义。
(2)北伐战争中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
2. 教学难点:(1)北伐战争中各阶级、各派势力的复杂关系。
(2)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北伐战争相关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简要介绍北伐战争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北伐战争的时间、路线、主要战役。
(2)分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中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
3. 课堂讲解:(1)讲解北伐战争的背景、时间、路线、主要战役。
(2)详细介绍北伐战争中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
4. 互动环节:(1)提问学生,检验学习效果。
(2)组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北伐战争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合作意识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北伐战争相关章节。
2. 视频:北伐战争相关视频资料。
3. 图片:北伐战争时期的历史图片。
4. 地图:北伐战争路线图。
5. 资料:北伐战争相关历史资料。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历史视频、展示图片等方式,创设北伐战争时期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
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2)掌握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和重大战役;(3)知道北伐战争的影响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图片等,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2)通过地图展示,掌握北伐战争的主要路线和战役;(3)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的影响和意义。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北伐战争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性思考,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3)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珍视和平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1)国内外形势的发展(2)国共合作的形成2. 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和重大战役(1)北伐的发起和进展(2)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的败北(3)南京政府的成立3. 北伐战争的影响和意义(1)统一全国的推动(2)国共合作的破裂(3)国民革命运动的深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2)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和重大战役;(3)北伐战争的影响和意义。
2. 教学难点:(1)北伐战争的过程和战役的细节;(2)北伐战争的影响和意义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主要过程和重大战役、影响和意义;2. 展示法: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北伐战争;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北伐战争的理解和看法。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2. 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3.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国民大革命的发展;2. 提问:“什么是北伐战争?它为什么会发生?”二、教学内容讲解1. 讲解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2. 讲解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和重大战役;3. 讲解北伐战争的影响和意义。
三、课堂互动1. 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北伐战争的理解和看法。
《北伐战争》历史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北伐战争》学科:历史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原因、经过和意义,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国共合作的重要性,树立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北伐战争的原因、经过和意义。
难点:北伐战争的过程及国共合作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北伐战争的原因和意义。
2. 运用史料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经过。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国民大革命的原因。
2. 讲述北伐战争的原因:讲解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引出北伐战争的必要性。
3. 分析北伐战争的过程:让学生阅读史料,了解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和成就。
4. 总结北伐战争的意义:强调北伐战争对国家统一和民族解放的重要作用。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检查学生对北伐战争原因和意义的掌握情况。
2. 讲述北伐战争的过程:详细讲解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和成就。
3. 分析国共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国共合作对北伐战争胜利的贡献。
4. 案例分析:以某一战役为例,让学生分析国共合作在战役中的作用。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北伐战争的意义,分享各自观点。
6. 总结:强调国共合作的重要性,号召学生学习爱国主义精神。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史料,绘制一幅北伐战争形势图。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北伐战争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团队协作等。
4. 课堂小测:通过课堂小测,了解学生对北伐战争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存在的不足。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一等奖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北伐战争的起因和经过,认识北伐在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2.通过分析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失败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判断事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北伐战争的起因①旧军阀混战的局面②外国列强的欺凌和瓜分③中国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2.北伐战争的经过①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②第一次北伐的胜利③动员战争和土地革命④第二次北伐的失败⑤长征和抗日战争3.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失败原因①胜利原因:革命力量的统一和领导人物的正确决策②失败原因:老虎屯事变和军阀的分裂,国民政府腐败,军队士气低落4.北伐战争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地位①开创了中国革命历史的新纪元②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壮大提供了有利条件③使中国的民族意识进一步增强三、教学方法:1.课前预习:要求学生预习相关资料,了解北伐战争的背景和基本情况。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北伐战争的原因、经过和胜败原因。
3.课堂讲解:结合影像资料和历史故事,讲解北伐战争的背景、历史和地位。
4.课堂展示:要求学生上台做PPT或口头报告,讲述自己对北伐战争的认识和感受。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为教学提供便利。
2.资料库:收集相关的历史图片、文献和资料,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3.小组讨论: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增强学生互动性和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作业评估:采用作业和测试的方式,考察学生对北伐战争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口头表达: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PPT展示中的口头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探究。
2.教学方式要多样化,采用多媒体、小组讨论和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
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
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伐战争的背景、目的和主要过程。
(2)掌握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和重要成果。
(3)认识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直观地了解北伐战争的过程。
(2)运用史料分析法,解读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北伐战争相关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2)树立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北伐战争的背景:国内外形势、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2. 北伐战争的过程:主要战役、战略战术及成果。
3. 北伐战争的重要人物:孙中山、蒋介石、周恩来等。
4. 北伐战争的影响: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北伐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成果。
(2)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北伐战争中战略战术的应用。
(2)北伐战争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北伐战争的背景、过程、成果和影响。
2. 史料分析法:分析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3. 小组讨论法:探讨北伐战争中的战略战术及历史价值。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历史与社会》相关章节。
2. 辅助资料:北伐战争相关地图、图片、史料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白板、粉笔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出本课主题——北伐战争。
2. 讲授背景:介绍北伐战争的国内外形势,让学生了解战争发生的背景。
3. 过程讲解:详细讲解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战略战术及成果。
4. 人物介绍:介绍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人物,如孙中山、蒋介石、周恩来等。
5. 影响分析:分析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意义。
6.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北伐战争中的战略战术及历史价值。
7. 总结提升: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北伐战争教案(讲课用)
北伐战争教案(讲课用)章节一:北伐战争的背景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如辛亥革命、北洋政府的建立等,了解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状况。
2. 教学内容:a. 北伐战争的原因:北洋政府的腐败、内乱频发、民众疾苦、外国列强的干涉等。
b. 北伐战争的目标:推翻北洋政府,统一全国,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3. 教学活动:a. 观看相关历史资料视频,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北伐战争的背景。
b.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北伐战争背景的理解。
章节二:北伐战争的发起与进展1. 导入:通过展示北伐战争的相关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北伐战争的重要战役和地域。
2. 教学内容:a. 北伐战争的发起:国共合作,组建国民革命军。
b. 北伐战争的重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等。
c. 北伐战争的进展: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北洋政府。
3. 教学活动:a. 引导学生查阅相关历史资料,了解北伐战争的重要战役和进展。
b.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北伐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章节三:北伐战争的影响与意义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2. 教学内容:a. 北伐战争的影响:推翻北洋政府,结束军阀割据局面,统一全国。
b. 北伐战争的意义:促进国共合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推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3. 教学活动:a.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北伐战争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b. 邀请历史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北伐战争的影响和意义。
章节四:北伐战争中的英雄人物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北伐战争中的杰出人物。
2. 教学内容:a. 北伐战争中的国共双方领导人物:孙中山、蒋介石、周恩来、毛泽东等。
b. 北伐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叶挺、朱德、彭德怀、贺龙等。
3. 教学活动:a. 组织学生进行资料搜集,了解北伐战争中的英雄人物的事迹。
b. 邀请英雄人物的后代或研究者进行讲座,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北伐战争中的英雄人物。
《北伐战争》历史教案设计
《北伐战争》历史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掌握北伐战争的基本过程和重要战役。
2.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综合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北伐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认识国共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2. 北伐战争的过程和重要战役3. 北伐战争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重要战役和影响。
2. 教学难点:北伐战争的过程和重要战役的细节。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北伐战争的原因、背景、过程、重要战役和影响。
2. 史料分析法:分析相关史料,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北伐战争。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北伐战争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北伐战争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重要战役和影响。
3. 史料分析:分析相关史料,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北伐战争。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北伐战争的影响,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北伐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7. 板书设计:北伐战争原因:国内外形势、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过程:广州起义、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等重要战役:略影响: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促进国共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北伐战争基本知识的掌握。
2. 史料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史料分析的能力,以及对北伐战争的理解深度。
七、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北伐战争实地考察,加深对北伐战争历史场景的感知。
2. 邀请历史学者进行讲座,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八、教学修改1. 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针对学生的疑惑和困难,加强重点难点的讲解和辅导。
九、教学资源1. 历史文献:提供相关的历史文献,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历史教案设计
《北伐战争》历史教案设计第一章:北伐战争的背景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北伐战争发生的背景,包括北洋政府的腐败、国内外压力等。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
1.2 教学内容北洋政府的腐败:军阀割据、政治动荡、经济困难等。
国内外压力:外国列强的干涉、国民对政府的不满等。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看相关视频等方式了解北洋政府的腐败和国内外压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发生的背景。
第二章:北伐战争的发起与进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发起者和进展情况,包括主要战役和战略。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识记能力。
2.2 教学内容北伐战争的发起者:国共合作、苏联的支持等。
主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等。
战略:集中兵力、分阶段进攻等。
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看相关视频等方式了解北伐战争的发起者和进展情况。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主要战役和战略的重要性。
第三章:北伐战争的影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影响,包括政权更迭、社会变革等。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能力。
3.2 教学内容政权更迭:北洋政府的垮台、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等。
社会变革:土地改革、工人运动的兴起等。
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看相关视频等方式了解北伐战争的影响。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第四章:北伐战争的历史评价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对北伐战争的评价和看法,包括正面和负面的评价。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
4.2 教学内容正面评价: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政府,实现了政权更迭,为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
负面评价:北伐战争中的军事冲突和破坏,对人民生活的影响等。
4.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看相关视频等方式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对北伐战争的评价。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综合分析北伐战争的历史评价。
第五章:北伐战争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北伐战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北伐战争》历史教案设计
《北伐战争》历史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掌握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和重要战役;认识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北伐战争的过程和地理范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北伐战争相关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和重要战役;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2. 教学难点:北伐战争中的一些具体战役和战术;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和评价。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掌握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准备教学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历史知识;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引入相关历史事件,引发学生对北伐战争的兴趣;学生分享预习成果,共同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
2. 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和重要战役;教师讲解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3. 教学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教学拓展: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北伐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爱国情怀。
5. 总结与布置作业: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学生整理笔记,完成相关作业。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思考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对北伐战争知识的掌握、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等。
北伐战争教案
北伐战争教案
一、教学目标
了解北伐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培
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北伐战争的背景和起因
2. 北伐战争的过程和主要战役
3. 北伐战争的影响和意义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中国近代史的背景,以及中国在晚清时期的经历
和困境。
2. 学习北伐战争的背景和起因(15分钟)
通过教师讲解和讨论,介绍北伐战争的背景和起因,包括辛亥
革命后国民党的崛起、北方军阀的混战、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合作等。
3. 学习北伐战争的过程和主要战役(30分钟)
分组或单独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北伐战争的过程和主要战役,
如一二九运动、广州起义、中山舰事件、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研究结果进行展示和讨论。
4. 讨论北伐战争的影响和意义(20分钟)
引导学生就北伐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和意义展开讨论,如
国共合作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崛起、北伐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等方面。
5. 总结与展望(10分钟)
让学生归纳总结北伐战争的重要内容,并展望北伐战争对中国
历史的深远影响。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思考和疑问。
四、教学方法
1. 针对不同内容设置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教师讲解、小组讨论、资料阅读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
2. 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通过讨论和展示,加深
对北伐战争的理解和记忆。
2024年北伐战争优质课教案 北伐战争教案及评课模板
2024年北伐战争优质课教案北伐战争教案及评课模板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3.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激发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背景、过程、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北伐战争的策略、战术分析。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教学视频3.教学参考资料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北伐战争与上一节课的内容有什么关系?(2)板书课题:北伐战争2.讲解北伐战争的背景(1)引导学生了解北伐战争前的国内政治形势,如军阀割据、国家分裂等。
(2)讲解北伐战争的起因,如孙中山逝世、宁汉分流等。
3.讲解北伐战争的过程(1)引导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起始时间、地点,如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广州、武汉等。
(2)讲解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如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等。
(3)讲解北伐战争的进展,如北伐军攻占武汉、南京等地。
4.讲解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1)引导学生了解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如国共合作、人民支持等。
(2)讲解北伐战争胜利后的影响,如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等。
5.分析北伐战争的策略、战术(1)引导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策略,如分兵作战、重点突破等。
(2)讲解北伐战争的战术,如包围战、运动战等。
(2)讲解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启示。
五、作业布置1.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北伐战争的小论文。
2.搜集北伐战争的相关资料,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
六、评课模板1.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
2.教学内容充实,重点突出。
3.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4.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5.教学组织严密,课堂气氛活跃。
6.教学效果显著,学生掌握知识程度较高。
七、教学反思1.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北伐战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北伐战争精品教案
北伐战争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北伐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分析北伐战争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3.掌握北伐战争中蒋介石的作用和地位。
4.培养学生对革命战争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北伐战争的起因和过程。
2.北伐战争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3.蒋介石在北伐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
三、教学难点1.分析北伐战争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2.探讨蒋介石在北伐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
四、教学方法1.讲授相结合的方法。
2.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3.小组合作讨论。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北伐战争的图片和影像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
2.知识讲解(30分钟)(1)北伐战争的起因:辛亥革命后,国内形势复杂,东北沦陷,北洋政府内部腐败,各地军阀割据。
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等各个革命团体开始提出北伐的口号,准备以武力手段推翻军阀政权。
(2)北伐战争的过程:分为南昌起义、广州起义、湖南暴动等阶段。
1926年起义的南昌起义是北伐战争的起点,共产党领导的国共合作部队在南昌发起了武装起义。
蒋介石担任北伐军总司令后,迅速推进北伐战争,成功攻占各地军阀势力范围,最终成功进入北京,国共两党实现了合作共和。
(3)北伐战争的结果: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政府,标志着中国的统一和国共两党的合作达到了新的高度。
3.分组讨论(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就北伐战争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展开讨论,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变化。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观点。
4.教师点评(10分钟)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北伐战争对中国革命产生的深远影响。
5.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对北伐战争的起因、过程、结果以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进行归纳总结,梳理思路。
6.拓展延伸(10分钟)让学生了解蒋介石在北伐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析他的领导风格和决策能力对于北伐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七、课堂小结与作业(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针对北伐战争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撰写一篇文章。
《北伐战争》历史教案设计
《北伐战争》历史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背景、目的和主要过程。
2. 使学生掌握北伐战争的主要成果和历史意义。
3.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北伐战争的背景国内外形势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2. 北伐战争的过程战争的组织和部署重要战役和战斗战争的推移和转折3. 北伐战争的主要成果消灭封建军阀统一中国的局面推动国共合作4. 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对国共关系的发展对国家现代化的进程5. 北伐战争的评价历史功绩和不足之处后人对北伐战争的研究和讨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北伐战争的背景、过程、成果和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重要战役和战斗,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具体情况。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4. 图片展示法:展示北伐战争相关的历史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战争过程。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北伐战争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北伐战争的过程:详细讲述战争的组织、重要战役和战斗,以及战争的推移和转折。
3. 分析北伐战争的主要成果:引导学生了解战争对封建军阀的消灭、统一中国的局面以及推动国共合作的作用。
4. 探讨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讲解战争对中国革命、国共关系和国家现代化的影响。
5. 评价北伐战争:分析战争的功绩和不足之处,介绍后人对战争的研究和讨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北伐战争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北伐战争的评价和理解。
六、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观看北伐战争纪录片,增强学生对战争的直观认识。
2. 安排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资料和文物。
3.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组扮演北伐战争中的不同角色,如士兵、民众、将领等,通过情景再现的形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战争过程和人物特点。
七、教学资源1. 北伐战争纪录片、电影片段等音视频资料。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共5篇)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共5篇)第一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新人教版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课标要求】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内容,主要介绍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北伐战争,讲述了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等。
其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在民主主义革命中占有一定地位。
学习本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自学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进而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利益;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是国共两党合作的重要成果;中国革命进程是艰巨的、曲折的。
【学情分析】从问卷调查和师生交谈中看出,学生对黄埔军校有一些了解,但对北伐战争知之较少。
由此可知许多学生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平时也很少读文史类课外书。
八年级学生正值青少年时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喜欢表现自我。
他们对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已有一年多时间,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但有极少数学生学习不够积极主动。
学生认知障碍点: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的概括和对国民革命失败的理解。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通过指导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和指导学生自导自演历史情境剧,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表演等,认识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历史教案设计
《北伐战争》历史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2)掌握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和重大战役;(3)知道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直观展示北伐战争的过程;(2)运用史料,分析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3)运用比较法,探讨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北伐战争相关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2)培养学生对国家统一和民族解放的认同感;(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2)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和重大战役;(3)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2. 教学难点:(1)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的分析;(2)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的阐述。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历史教科书《北伐战争》相关章节;2. 参考资料:相关历史书籍、论文、图片、地图等;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白板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北伐战争相关图片或地图,引导学生关注;(2)简要介绍北伐战争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教学新课:(1)讲述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2)详细介绍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和重大战役;(3)分析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3. 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2)组织学生进行比较法探讨,认识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3)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4. 总结提升:(1)概括北伐战争的主要原因和背景;(2)强调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和发扬北伐战争精神。
五、课后作业1. 完成历史教科书《北伐战争》相关章节的课后练习;3. 参观当地历史博物馆或纪念馆,了解北伐战争相关历史人物和事件,提交参观心得。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和重大战役的掌握情况;3. 学生对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的认识和感悟。
《北伐战争》教案
《北伐战争》教案【学生活动】思考中国革命的出路。
知能演练提升1.中国共产党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在()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国民党一大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开始于()A.1924年B.1925年C.1926年D.1927年3.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参观右图“陆军军官学校”旧址,他们应去的地方是()A.武汉B.广州C.上海D.南京4.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这个“军官学校”的特点是()A.重视军事训练B.重视政治教育C.军事政治并重D.重视军事理论5.“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唱响于()A.辛亥革命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6.北伐战争初期战场主要是在()A.湖南、湖北B.江西C.浙江、上海D.广州7.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在湖南和湖北战场上讨伐的主要对象是()A.袁世凯B.张作霖C.吴佩孚D.孙传芳8.在北伐的江西战场上,人民群众处处与孙传芳的军队为难,造成其运输粮食等困难,而给予国民革命军种种便利,包括引路、刺探军情、组织运输队等。
这表明()A.人民群众是北伐的主力B.北伐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C.江西是北伐的主战场D.北伐战争取得最终胜利9.1927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中国共产党党员和工农群众。
这就是历史上震惊中外的()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B.“宁汉合流”C.七一五反革命政变D.“东北易帜”10.下列对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国共两党因为奋斗目标不同而结束了合作B.以蒋介石、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公开叛变革命C.国民政府脱离群众,使北伐战争无法坚持下去D.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11.标志着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的事件是()A.清帝退位B.护国运动C.二次革命D.“东北易帜”12.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检测反馈
1.八年级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去参观“陆军军官学校”旧址,他们应去的地方
3.小明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发现了一个细节:周恩来与蒋介石互称“蒋校长”“周主任”。
他们曾经在哪一所学校共事
()
A. 京师同文馆
B. 京师大学堂
C. 北京大学
D. 黄埔军校
4.1926 年开始的北伐战争迅速由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如果为鼓舞国民革命军胜利
进军谱写一首军歌,你认为最合适的歌词是
()
A.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砍去
和各派军阀,这也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通过黄埔军校创建革命军,以 挽救中国的危亡。 (二)北伐战争 1.目的: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北伐对象:吴佩浮、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3.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4.主战场:湖南、湖北 5.经过:A、湖南、湖北战场经过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战役后,消灭了吴佩浮主力。
(3)请将材料一中的“汀贺桥两役”的发生地点标注在材料二的○1 ○2 处。
(4)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五、阅读卡
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即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成立于 1924 年 6 月 16 日,并于该日举行开学典礼, 是中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事学校,因校址在广州黄埔,人们习惯称为“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培养了许多在中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争中闻名的指挥官。黄埔军校旧址,于 1988 年 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首任校长是蒋介石,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
()
A. 武汉
B.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说:“我们过去的革命所以
失败,……原因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为解决这一问题,他采取的
措施是
()
A. 领导了北伐战争
B. 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合作关系
C. 建立了黄埔军校
D. 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
B.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C. 张灯又结彩,红色政权建立起来
D. 打倒列强,除军阀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联
上联:吴孙张三系军阀 下联:汀贺桥两役决战
材料二:北伐战争示意图
(1)材料一、材料二都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2)材料一中“吴孙张三系军阀”反映了此次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把这三派军阀头目的名 字填在材料二其势力所在地区的方框内。
黄埔军校自 1924 年 6 月在广州创办到 1949 年底迁往台湾高雄县凤山市,在大陆共办了 二十三期,在台续办至今已七十八期,在大陆时期其毕业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计有 41386 人。
的利益。
二、问题探究
1.1926 年开始的北伐战争迅速由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谈谈其顺利进军的原因;为什 么后来又很快失败了?
2.材料:孙中山先生在临终前留下遗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孙中山说“革 命尚未成功”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没有成功?
三、梳理深化
(一)黄埔军校建立(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1.时间:1924 年 5 月 2.地点:广州黄埔 3.条件: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建立 3.人物: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4.办学原因:孙中山认为中国始终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过去革命依靠的是会党、新军
第 11 课 北伐战争
一、课前检测
1.1924 年 5 月,在
和
的说明下,国民党在 黄埔创立黄埔军校。
2.在黄埔军校,
担任校长,后
任政治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
为建立
奠定了基础。
3.
年,为推翻
在中国的统治,统一全国,国民政府决定北伐。讨伐对象
是
、
、
。战斗中,
独立团作战勇敢。
4.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在南京成立了革命政府,它代表
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 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其影响深远,作用巨大,名声显赫。
黄埔军校建立以来,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 爱精诚”为校训;以培养军事与政治人才,组成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实行武装推翻 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国民大革命为目的。一方面积极进行孙中山革命的 三民主义教育;另一方面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军校采用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 践结合的教学方针,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 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