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北伐战争》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北伐战争》是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课程的第15课。

教材以时间为线索,详细介绍了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内容包括: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北伐战争的方针、战场和战争进程,以及北伐战争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认识北伐战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对中国的革命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北伐战争的了解可能仅限于表面知识,对于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可能缺乏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分析北伐战争,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掌握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2.教学难点:北伐战争的影响,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多角度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北伐战争的历史氛围。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制作课件,准备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北伐战争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北伐战争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关注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是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北伐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现了北伐战争的历史场景,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这段历史。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对中国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北伐战争的具体过程和影响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深入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伐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北伐战争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教学难点:北伐战争中的一些重要战役和英雄人物的特点和贡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资料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教材中的资料,深入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3.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3.资料:收集与北伐战争相关的历史资料,包括书籍、文章、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北伐战争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北伐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通过教材资料,深入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北伐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人物,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八年级上册《北伐战争》教案

历史八年级上册《北伐战争》教案

历史八年级上册《北伐战争》教案型1.知道中共三大内容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的标志;黄埔军校2;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3.;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生: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师: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学生活动: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的区别?(二)、北伐胜利进军师: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7月,国民革命军十万人誓师北伐,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

师: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是哪里?生: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

叶挺率领的北伐军先锋第四军独立团,经过浴血奋战,连克汀泗侨和贺胜桥,并一鼓作气将国民革命军的旗帜插上武昌城头。

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师:北伐军击溃吴佩孚的主力后,又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

接着,一路沿长江东下,攻占南京。

另一路由福建进入浙江、上海。

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北伐军经过的农村,爆发了疾风骤雨般的农民运动,给了北伐军极大支持。

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发展。

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学生活动:北伐军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为什么在短期内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呢?(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师: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先后背叛革命。

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北伐战争》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北伐战争》教案

课题名称:北伐战争
课时:1
【教学目标】
1、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

2、掌握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3、探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学习重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学习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方法】史料分析法、练习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教辅资料(高分突破)
【教学过程】
1、出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阅读课文P0—53页,重点看课本正文的黑体字。

2、先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促
(1)完成《高分突破》P39页课前预习部分,组内交流答案。

(5分钟)
(2)完成自主学习,并在课本画出答案。

(8分钟)
(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P50-53黑体字,独立完成《高分突破》P39课前预习,并把答案标注书本上(5分钟)
后教:合作探究,突破重点和难点(15分钟)
合作探究一: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4、当堂训练,及时反馈。

(7分钟)
独立完成《高分突破》P40—42页随堂检测及课后作业。

5、作业布置。

复习本课知识,并提前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后记】。

《北伐战争》历史教案设计

《北伐战争》历史教案设计

《北伐战争》历史教案设计第一章:北伐战争的背景1.1 引入话题:了解学生对北伐战争的初步认识,引导学生关注北伐战争的背景。

1.2 教学内容:1.2.1 分析国内外形势,引导学生了解北洋政府的腐败和民众对统一的渴望。

1.2.2 讲解国共合作的形成,强调共产党在其中的积极作用。

1.3 教学活动:1.3.1 观看北伐战争背景的相关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1.3.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1.4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回答,评估学生对北伐战争背景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北伐战争的爆发2.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出北伐战争的爆发。

2.2 教学内容:2.2.1 详细讲解北伐战争的过程,包括主要战役和重要事件。

2.2.2 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如国共合作、民众支持等。

2.3 教学活动:2.3.1 观看北伐战争爆发的相关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战争的具体情况。

2.3.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

2.4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回答,评估学生对北伐战争爆发和胜利原因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北伐战争的影响3.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北伐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3.2.1 分析北伐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3.2.2 讲解北伐战争对国共关系的影响,如国民党的“清党”行动。

3.3 教学活动:3.3.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北伐战争对中国各方面的具体影响。

3.3.2 观看相关历史纪录片,加深学生对北伐战争影响的了解。

3.4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回答,评估学生对北伐战争影响的认第四章: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人物4.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关注在北伐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

4.2 教学内容:4.2.1 介绍北伐战争中的几位重要人物,如孙中山、蒋介石、周恩来等。

4.2.2 分析这些人物在战争中的贡献和影响。

4.3 教学活动:4.3.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这些人物在北伐战争中的作用。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伐战争的背景、时间、主要战场和目的。

(2)掌握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和成果。

(3)了解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图片,观察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和路线。

(2)利用资料卡片,了解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

(3)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北伐战争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2)培养学生对国家统一和民族振兴的认同感。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北伐战争的背景、时间、主要战场和目的。

2. 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和成果。

3. 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

2. 如何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

2.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资料卡片。

3. 参考资料:相关历史书籍、论文、网络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辛亥革命后,中国出现了哪些问题?(2)引导学生思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民大革命应运而生。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北伐战争的背景、时间、主要战场和目的。

(2)让学生通过地图和图片,观察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和路线。

3. 课堂讲解(1)讲解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

(2)讲解北伐战争取得的成果。

(3)分析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 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

5. 总结拓展(1)总结北伐战争的主要内容和精神。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北伐战争的精神,为实现民族振兴贡献力量?6. 布置作业(1)让学生编写一篇关于北伐战争的小论文。

(2)让学生绘制一幅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和路线图。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知识点掌握情况等。

《北伐战争》历史教案设计

《北伐战争》历史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北伐战争》学科:历史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原因、经过和意义,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国共合作的重要性,树立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北伐战争的原因、经过和意义。

难点:北伐战争的过程及国共合作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北伐战争的原因和意义。

2. 运用史料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经过。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国民大革命的原因。

2. 讲述北伐战争的原因:讲解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引出北伐战争的必要性。

3. 分析北伐战争的过程:让学生阅读史料,了解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和成就。

4. 总结北伐战争的意义:强调北伐战争对国家统一和民族解放的重要作用。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检查学生对北伐战争原因和意义的掌握情况。

2. 讲述北伐战争的过程:详细讲解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和成就。

3. 分析国共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国共合作对北伐战争胜利的贡献。

4. 案例分析:以某一战役为例,让学生分析国共合作在战役中的作用。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北伐战争的意义,分享各自观点。

6. 总结:强调国共合作的重要性,号召学生学习爱国主义精神。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史料,绘制一幅北伐战争形势图。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北伐战争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团队协作等。

4. 课堂小测:通过课堂小测,了解学生对北伐战争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存在的不足。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伐战争的原因和目的;(2)掌握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和取得的成果;(3)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表、资料等,分析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2)运用历史地图,掌握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和路线;(3)运用史料,探讨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2)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责任感;(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重点1. 北伐战争的原因和目的;2. 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和取得的成果;3. 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难点1. 北伐战争的具体过程和路线;2. 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2. 教学辅助材料:北伐战争相关图表、资料、历史地图等;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北伐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北伐战争的原因和目的;(2)学生分享对北伐战争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北伐战争的原因和目的;(2)学生通过查看图表、资料,分析北伐战争的背景。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北伐战争的原因和目的;(2)教师运用历史地图,展示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和路线;(3)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4. 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北伐战争的具体过程和取得的成果;(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情感升华(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北伐战争对国家和民族的影响;(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强调北伐战争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7. 课后作业(1)学生绘制北伐战争路线图,巩固对北伐战争过程的理解;六、教学拓展1. 比较北伐战争与其他历史事件的异同,如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2. 分析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如国共合作、国民党统治的确立等;3. 探讨北伐战争中的著名将领和英雄人物,如蒋介石、周恩来、朱德等。

人教版初中北伐战争教案

人教版初中北伐战争教案

人教版初中北伐战争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了解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认识北伐战争的目的和意义。

2. 掌握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和胜利进军的原因。

3.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国民革命的失败。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历史资料和图片,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

2. 分析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和胜利进军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革命时期英雄们摧毁旧社会的壮烈之举、敢为人先的社会担当、紧追时代潮流的人文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北伐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国共两党合作的原因;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讲解法、列表法、分析归纳法学生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展示:黄埔军校旧址大门教师提问:黄埔军校的校门上有一副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这副对联体现的办学宗旨是什么?黄埔军校是在什么情况下建立的?它建立后对当时的形势起了什么作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北伐战争。

二、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

三、课堂讲解1. 北伐战争的目的和意义讲解北伐战争的目的,即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讲解北伐战争的意义,即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国民革命时期。

2. 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讲解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包括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军的组成、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重要战役等。

3.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讲解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包括国共合作的实现、黄埔军校培养的军事人才、北伐军的英勇善战、人民群众的支持等。

4.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讲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即北伐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合作建立的国民政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北伐战争》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北伐战争》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北伐战争》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和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过程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认识到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实现合作,进而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是国民革命的高潮。

它是中国人民正义的革命运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工具多媒体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孙中山图片,提问:哪位同学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位伟人?2、孙中山被国民党尊称为“国父”,他是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先后领导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但斗争都失败了。

能不能说一说孙中山一次次失败的原因都有什么?3、对,孙中山认识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并一一改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此有关的新课《北伐战争》。

二、学习新课1、五四运动让孙中山目睹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不断壮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让他看到了无产阶级的进步性,于是孙中山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1924年改组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

中国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即国民革命时期。

谁能说说这个时期的革命任务应该是什么?为什么?2、孙中山认识到:在过去自己进行不懈斗争的过程中,一再失败的原因之一是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所以他希望组建一支能挽救中国的革命军。

军队需要指挥人才,而培养军事人才效果最好的地方应该是军校。

3、请大家看书,谁能介绍介绍这所学校?4、你认为军人最基本的要求应该是什么?课件展示:黄埔军校图片好,我们来看看黄埔军校门上的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说明学员的学习目标不是功名利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要求学员不怕牺牲,那学员正确的理想应该是什么呢?来看横批,请大家齐读。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北伐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北伐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

第11课北伐战争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上承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下接中国共产党创建红军的三大武装起义。

主要介绍的是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北伐战争。

重点讲述了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等问题。

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及北伐战争中表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对学生有重要思想教育意义。

本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课程标准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视频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国民革命歌》歌词,同时播放视频歌曲•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教师:上面这首歌曲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究竟发生了哪些大事?今天让我们走进11课北伐战争,共同感受那段令人振奋而又震惊的岁月!导入(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歌曲,能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是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内容。

本课教材通过介绍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让学生了解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教材内容包括北伐战争的背景、国民革命军的组成、北伐的过程、战争成果以及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对近现代史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北伐战争的具体过程和影响可能了解不深,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军的组成存在疑问,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解答。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伐战争的背景、过程、成果和历史意义,认识国共合作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近现代史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背景、过程、成果和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国共合作的原因和影响,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直观的学习情境。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料。

2.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3.学习任务单: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和任务要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北伐战争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什么是北伐战争?它为什么重要?”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北伐战争的背景、过程、成果和历史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简要介绍国共合作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国民革命军的组成。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学习任务单的要求,分析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1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1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本课主要内容有: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国民革命运动的原因、过程及影响,认识国共合作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辛亥革命,对、共和观念有所认识。

但对于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的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这些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掌握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国共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2.教学难点:北伐战争的过程及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取关键信息。

2.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深入剖析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相关课件,辅助教学。

3.资料:收集与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相关的资料,用于教学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取关于北伐战争原因、过程及影响的关键信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给出几个讨论题目,如:a.北伐战争的原因是什么?b.北伐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c.北伐战争的影响有哪些?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个重点问题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北伐战争的理解。

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提高分析能力。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2. 课题所属年级:八年级3.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背景、目的和主要过程。

(2) 使学生掌握北伐战争的主要成果和影响。

(3)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人物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4. 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背景、过程、成果和影响。

5. 教学难点: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新课(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国民革命的发展。

(2) 提问:什么是北伐战争?为什么发动北伐战争?2. 教学内容(1) 讲解北伐战争的背景:国内外形势、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2) 描述北伐战争的过程:主要战役、战略部署、兵力部署。

(3) 分析北伐战争的主要成果:推翻北洋政府、统一全国、促进国共合作。

(4) 讨论北伐战争的影响:对中国现代化的推动、历史意义。

3. 教学活动(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北伐战争的相关内容。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北伐战争的理解和看法。

(3)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4. 课堂小结(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三、作业布置1. 请学生结合教材,绘制北伐战争的时间轴,概括重要事件和成果。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

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北伐战争的了解程度,包括背景、过程、成果和影响的掌握。

2.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分析其分析历史事件、人物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3. 教学活动(续)(4) 观看北伐战争相关视频资料,增强学生对北伐战争的认识和感受。

(5)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北伐战争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北伐战争知识的掌握。

4. 课堂小结(续)(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七、作业布置(续)1. 请学生结合教材,绘制北伐战争的时间轴,概括重要事件和成果。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_第15课北伐战争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_第15课北伐战争

第15课北伐战争❶教学分析➷【重点难点】重点:北伐战争。

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黄埔军校对联:升官发财行住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额:革命者来。

请学生们谈谈看完对联后的感受,畅所欲言。

教师总结:大家谈的很好。

黄埔军校正是秉持“培养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革命者”的宗旨,为后来的北伐战争输送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5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国共合作的实现1.教师讲述:京汉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中共三大确定的国共合作的方针是什么?学生回答: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学生回答:回答一:是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起来的。

教师讲解:北伐军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先后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部主力,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4.教师提问:北伐军只用了半年的时间,二是国共两党齐心协力;三是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四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5.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北伐战争时,中国工农运动的发展情况?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回答:蓬勃发展。

农民协会组织会员大量增加,农民运动发展急速;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得到重大发展。

北伐战争的进行有力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工农运动的发展又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北伐的胜利进军。

由此来看,工农群众的支持应是北伐胜利进军的一个原因。

6.教师过渡:然而,正当北伐军胜利进军时,统一战线却破裂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发生什么事情呢?目标导学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指出国民革命失败的标志及原因?学生回答: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十一课北伐战争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十一课北伐战争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十一课北伐战争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掌握北伐战争中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英勇斗争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2.教学难点:北伐战争中主要战役的经过及英雄人物的事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国共合作,那么国共合作后,他们共同进行了哪些斗争呢?(2)学生回答:北伐战争。

2.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3.合作探讨(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北伐战争中的战役或英雄人物进行深入研究。

(2)小组讨论,整理研究成果,准备进行汇报。

4.课堂展示(1)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展示研究成果。

5.案例分析(1)让学生观看北伐战争相关视频,了解战役经过和英雄人物事迹。

6.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

7.作业布置(1)让学生结合课文,梳理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2)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北伐战争中英雄人物的事迹报道。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了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掌握了北伐战争中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

2.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3.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课后作业布置合理,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北伐战争的了解程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基本掌握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了解北伐战争中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

2.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

3.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在课堂展示和作业完成中,表现出较强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 第15课 北伐战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 第15课 北伐战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第15课北伐战争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北伐战争》主要讲述了北伐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教材通过介绍国共合作、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以及北伐战争的目标,让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

接着,教材详细描述了北伐战争的进程,包括各路军队的战绩和重要战役。

最后,教材阐述了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以及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北伐战争的具体情况和意义可能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北伐战争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伐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北伐战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国共合作的重要性,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教学难点: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北伐战争的历史氛围。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北伐战争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北伐战争》。

2.教案:详细的教学设计文档。

3.课件:用于辅助教学的PPT课件。

4.史料:与北伐战争相关的历史资料,如图片、文字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北伐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北伐战争的过程,包括重要战役和人物。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北伐战争的背景和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北伐战争(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北伐战争(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北伐战争(教案)
---------------------------------------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
第11课北伐战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目的、对象、战场、战
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过得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的描述,
使学生认识到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的生命
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教学过程:
导入:介绍本课的背景——国民革命运动(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国共两党合作后,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讲授新课
根据自学提纲,完成基础自探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的标志性产物)
党代表: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作用:军事训练和
廖仲恺
感谢阅读,欢迎大家下载使用!。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共5篇)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共5篇)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共5篇)第一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新人教版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课标要求】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内容,主要介绍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北伐战争,讲述了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等。

其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在民主主义革命中占有一定地位。

学习本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自学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进而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利益;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是国共两党合作的重要成果;中国革命进程是艰巨的、曲折的。

【学情分析】从问卷调查和师生交谈中看出,学生对黄埔军校有一些了解,但对北伐战争知之较少。

由此可知许多学生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平时也很少读文史类课外书。

八年级学生正值青少年时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喜欢表现自我。

他们对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已有一年多时间,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但有极少数学生学习不够积极主动。

学生认知障碍点: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的概括和对国民革命失败的理解。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通过指导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和指导学生自导自演历史情境剧,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表演等,认识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北伐战争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使学生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掌握北伐战争的对象,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等。

2、能力训练
通过课文和插图或影像资料,再现历史。

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联系战争进程理解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讨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国民革命失败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他们在北伐战争中不惜流血牺牲,为后人树立起一座丰碑;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历史证明了国共真诚合作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后,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经过半年的斗争,进行了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等一系列战役,北伐军从长江流域打到珠江流域。

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武汉一时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

本课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下,北伐能够取得巨大的胜利,其原因需要从北伐的方针、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以及广大北伐将士的英勇作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几方面去分析,层次较多,因而具有一定难度。

解决办法: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利用歌曲、对联、小组活动、自学、小组竞赛、小组讨论、动手动脑、多媒体、图片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国民革命歌》引出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出示:黄埔军校图片以及门上的对联,让学生结合材料和课文内容动脑筋想一想: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再出示孙中山先生的一段话:“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让学生体会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就是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学生回答后进行如下归纳:孙中山认识到过去自己进行的不懈的革命过程中,所依靠的对象只是会党、新军、各派军阀等,始终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这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通过黄埔军校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背景导入:黄埔军校是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由国民党创办的。

是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成立的。

学生读课文第一段,了解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情况。

读《黄埔军校第一至第六期毕业人数》,归纳创办黄埔军校的意义。

过渡: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是北伐战争,那么,北伐战争的目的、对象、过程、结局怎
样,这是我们这一节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个大问题——北伐胜利进军。

二、北伐胜利进军
学生自学课文,回答北伐的目的(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主要对象。

介绍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派军阀的实力,使学生认识到这三派军阀是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中国封建统治的代表,他们拥兵自重,统治着中国大部分富庶的地区,因此是首当其冲要消灭的对象。

出示《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图
出示视频资料《北伐战争》,了解北伐战争情况。

出示《汀泗桥、贺胜桥战役》图,渲染汀泗桥、贺胜桥战役的情况,武昌战役前独立团一营战士的请战情况,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强调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的史实。

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印象,另一方面发挥历史课堂的情感教育的功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提高学生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过渡:在北伐胜利进军的同时,南方革命阵营的分裂趋势也在不断增加。

1926年11月北伐军在江西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后,这种趋势日趋明朗并最终导致了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发生。

三、国民革命的失败
1.“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发生
出示视频资料和图片《四一二政变》,了解蒋介石叛变革命的情况。

介绍:继上海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相继以“清党”为名,大规模搜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单广东一地,被捕杀的就达二千多人。

同时,阎锡山在山西,刘湘在四川也纷纷举行“清党”,并表示拥护蒋介石政府。

与此同时,北方的奉系军阀张作霖也捕杀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李大钊就是在这时被杀害的。

大革命受到了严重挫折。

同年7月15日,武汉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正式同共产党决裂。

并提出了“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口号,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血腥大屠杀。

这就是“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

那么,这次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2.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观客观
引导学生讨论1: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后归纳: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从客观上来看,一是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它们联合起来绞杀中国革命;二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采取突然袭击。

从主观上来看,一是年幼的共产党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二是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代表,对蒋介石、汪精卫篡夺革命领导权的活动一再妥协退让,使党在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过渡: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同年4月18日,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

那么,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着哪一个阶级的利益?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中国的局势怎样?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的前景怎样?下面我们就来看具体内容。

3、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引导学生看书,把本目中的一些知识要点找出来。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4月;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后来统治了全国。


指出: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之后,中国大地上存在着三个对抗的政权──北京的北洋军阀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

交代一下南京国民政府在抗战前后曾经迁都的情况,直到1949年解放战争中南京被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政府被推翻。

引导学生讨论2:北伐战争取得巨大胜利,基本打垮了北洋军阀,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呢?(这是因为革命阵营内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的背叛,出现了反共反人民的南京国民政府。

旧军阀被打垮了,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

新军阀是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者。

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布置作业】(略)
【板书设计】
第11课 北伐战争
一、黄埔军校的成立
1.国共第一次合作
2.黄埔军校的建立
二、北伐的胜利进军
1.北伐的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2.北伐的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北伐的主战场:湖南、湖北
4.北伐胜利进军:①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南京;②福建→浙江→上海
5、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三、国民革命的失败
1.“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发生
2.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主观客观 3、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