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教案第13课-五四运动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第13课五四运动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第13课五四运动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第13课 五四运动❶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的意义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性质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链接图片——五四精神)五四青年节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教师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日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

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和会,但提出的合理要求却遭到操纵会议的英、法、美等过的拒绝。

这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

2.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电影《我的1919》顾维钧演讲(片段))观看视频,感受民国外交才子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的不懈努力。

4.展示图片:展示五四运动的剧照图片5.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和相关图片,归纳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时间、地点、主力等。

提示:6.教师提问: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提示: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处于被列强宰割的地位。

目标导学二:五四运动的扩大1.教师讲述: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拥护。

1919年6月,五四运动从北京扩大到上海。

2.出示图片和材料:材料一“多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

”——工人罢工材料二“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

”——商人罢市材料三图为上海商人罢市游行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和相关图片,归纳五四运动的的转折点、中心变化、主力变化等。

提示:4.教师提问:6月份,五四运动的扩大有哪些表现?有何特点?提示:除学生罢课之外,还有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活动;五四运动突破了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优质课教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优质课教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优质课教案_1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基本知识熟悉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理解五四精神的实质。

二、能力和方法1、通过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2、结合文中所给的史料,培养学生从历史史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对五四运动作出价值判断,由此感受到民族精神的觉醒对一个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并由此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五四精神难点:理解五四精神为什么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本课第一目“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概述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重点叙述了北洋政府和日本签订的“二十条”和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所受到屈辱。

第二目“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讲述了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

第三目“五四精神”,讲述了五四运动的所体现的精神和影响。

教学过程:(上课伊始,播放ppt图片人民英雄纪念碑五四运动的浮雕间,并引入课题,1919年五月四日这一天,青年学子带头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即五四爱国运动。

那么五四运动一场怎样的运动呢?它为什么会发生呢?它体现了什么精神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回顾这段历史吧!一、探源五四在我们走进五四运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呢?[设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子目的内容,试归纳,五四运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爆发的?1、国际方面:民族危机大大加深[讲解]:一战期间,日本和美国趁西方列强无暇顾及在华利益之机,加紧侵略中国,尤其是日本,更是企图独霸中国。

主要体现在它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向袁世凯提出了“二十一”条。

[设问]:通过教材第二三段小字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二十一条”的实质是什么?[提示]:灭亡中国变中国为日本的殖民地。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教教学设计和作业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教教学设计和作业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教学设计和作业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是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文字,展示了五四运动中学生的勇敢和坚定,以及他们对和科学的追求。

教材还介绍了五四运动对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近现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五四运动的细节和影响可能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五四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文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五四运动的意义和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五四运动中学生们的勇敢和坚定,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五四运动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共同探讨五四运动的意义。

3.探究学习:学生通过观看相关视频资料,深入研究五四运动的影响和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

2.视频资料:关于五四运动的视频片段。

3.图片资料:五四运动的相关图片。

4.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五四运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五四运动的特点和背景。

提问:“你们对五四运动有什么了解?五四运动是什么原因引发的?”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第13课五四运动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第13课五四运动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第13课 五四运动❶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的意义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性质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链接图片——五四精神)五四青年节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教师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日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

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和会,但提出的合理要求却遭到操纵会议的英、法、美等过的拒绝。

这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

2.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电影《我的1919》顾维钧演讲(片段))观看视频,感受民国外交才子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的不懈努力。

4.展示图片:展示五四运动的剧照图片5.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和相关图片,归纳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时间、地点、主力等。

提示:6.教师提问: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提示: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处于被列强宰割的地位。

目标导学二:五四运动的扩大1.教师讲述: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拥护。

1919年6月,五四运动从北京扩大到上海。

2.出示图片和材料:材料一“多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

”——工人罢工材料二“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

”——商人罢市材料三图为上海商人罢市游行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和相关图片,归纳五四运动的的转折点、中心变化、主力变化等。

提示:4.教师提问:6月份,五四运动的扩大有哪些表现?有何特点?提示:除学生罢课之外,还有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活动;五四运动突破了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抵抗》优质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抵抗》优质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抵抗》优质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影响- 理解五四运动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事件- 掌握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教学重点- 了解五四运动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事件- 掌握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教学内容1. 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影响- 形势背景:中国面临列强的压迫和国内政治经济问题的困扰- 外国侵略和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探索现代化的需求和思潮2. 五四运动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事件- 爆发的原因和过程- 清华学生抗议和游行示威的影响力- 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兴起3. 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意识- 促进了科学、民主和进步思想的传播- 推动了文化和教育的改革教学方法- 群体讨论:引导学生针对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影响进行讨论,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观点交流。

-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五四运动的重要事件和影响,让学生理解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小组活动,共同研究和整理五四运动相关的素材,并展示给全班。

教学评估- 学生小组展示:要求学生小组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相关素材的整理和展示,评估他们对五四运动理解的深度和全面性。

- 案例分析问答:通过提问学生对五四运动的重要事件和影响进行分析,评估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延伸- 让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书籍,进一步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人物。

- 引导学生思考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的影响和启示。

参考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相关历史文献和书籍。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教案第13课 五四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教案第13课 五四运动

第13课五四运动【目标解读】【课程标准】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学目标】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

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我们开创新的世界。

歌词中对五四运动高度评价,说“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五四运动是怎样发生的?它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哪些影响?我们当代青年应如何弘扬五四精神?让我们一起步入今天的历史课堂。

【新课探究】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社会背景(1)基本原因【材料链接】材料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侵占胶济铁路和青岛等地。

1915年初,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几乎全部接受了“二十一条”,实际上也就承认了日本在山东霸占的权益。

段祺瑞控制北京政府之后,大量向日本借款,以扩充自己的实力。

日本乘机提出在山东驻军的侵略要求,段祺瑞政府竟表示“欣然同意”。

材料二北洋政府对人民的压榨:1912-1919年田赋增加了7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3倍,印花税增加了6倍。

材料三1916-1919年5月北洋政府共借外债100多次,债权国包括日、美、英、法、德、俄、比、荷等国,以中国的银行、矿山、交通、税收、国库券为担保。

【总结归纳】一方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利用欧洲列强无暇东顾之际,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一度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此时的中外矛盾集中体现在中日矛盾上;另一方面,北洋政府实行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掠夺人民的反动政策。

这些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基本原因。

(2)思想基础:辛亥革命失败后,为了继续探索新的道路以求得国家的独立富强和人民的自由幸福,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从而在中国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13 五四运动》教学案例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13 五四运动》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五四运动的原因、运动的经过、影响。

分析归纳“五四精神”。

引导学生对比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民主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启发探究法了解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2)通过列表分析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革命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课让学生感受98年前五四青年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五四运动的意义。

2.难点:五四运动的意义与“五四精神”。

三.教学方法:1.讨论法: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让他们发现彼此思维中的闪光点,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2.对比法:通过列表对比,结合史实使学生通过对比所形成的强烈反差,可以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五四青年节’的来历吗?那我就从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说起。

”亮出本节课讲的主要内容:1、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时间、经过、结果及意义?(P59~62)2、比较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名称、领导阶级、任务及性质、前途、指导思想)(二)讲授新课:1、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学生自学与合作探究,学生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并探讨“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市什么?”,“如果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不是五四运动就不会发生?”学生回答。

各小组相互补充。

教师精讲,五四运动的发生有其必然性的,五四运动的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导致阶级盾加剧所导致。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直接原因,即使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它也迟早会发生。

2、五四运动的经过:(1)列表,学生阅读课文自主完成。

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时间 1919年5月4日 1919年6月3日地点北京上海主力学生学生口号三个口号斗争方式罢课、游行三罢结果学生被逮捕重大胜利(2)这些口号中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哪一句?为什么?(3)为什么说五四运动的重大胜利只是初步的胜利?取得胜利的关键原因是什么?3、五四运动的意义:(1)学生分组讨论: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有那些?“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今天我们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学生回答: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人教版.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人教版.doc

《五四运动》教案❶教学分析➷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设置场景及相关问题,角色表演,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重点难点】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

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学生回答: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教师提问: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的波及中国。

以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学生讨论后回答:略教师概况: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受到被列强宰割的命运。

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约上签字。

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的号角——五四运动。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并出示图片: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同步教学设计第13课《五四运动》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同步教学设计第13课《五四运动》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同步教学设计第13课《五四运动》一. 教材分析《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第13课《五四运动》是近现代史的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认识到青年学生在爱国运动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革命形势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五四运动的具体内容和影响还需进一步深入。

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了解多来源于教材和课堂,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青年学生在爱国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敢于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合作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

2.课件: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影响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3.视频:五四运动的纪录片或相关片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五四运动的背景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详细讲述五四运动的过程,包括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青年学生在运动中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五四运动的影响,包括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以及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五四运动》是八年级上册历史课程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本节课通过分析五四运动的发生原因、领导阶级、斗争方式以及取得的成果等方面,使学生了解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认识爱国、进步、、科学的五四精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历史知识,对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五四运动作为一次大规模的群众性爱国运动,其深刻内涵和意义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挖掘。

学生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深入理解五四运动的精神内涵,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和进步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传承五四运动的爱国、进步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五四运动的时代背景。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五四运动的内涵和意义。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学习相关历史资料,掌握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五四运动的初步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五四运动相关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五四运动?”引发学生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历史事件,分析五四运动的背景。

然后,详细讲述五四运动的过程,包括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场景。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五四运动中各阶级的作用,以及五四运动取得的成果。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3课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3课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3课五四运动》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的一章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

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新主义革命的兴起。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新主义革命的兴起有一定的了解。

但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复杂,涉及到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较多,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分析问题,理解五四运动的深层含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新主义革命的兴起。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史料,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爱国、进步、、科学的五四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深层含义。

五. 教学方法1.史料教学法:通过展示相关的历史史料,引导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和过程。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五四运动的深层含义。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史料准备:收集与五四运动相关的史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2.课件准备:制作课件,展示五四运动的相关内容。

3.学生活动准备: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巴黎和会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五四运动的相关史料,包括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五四运动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问题,理解五四运动的深层含义。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五四运动的理解和感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
(2)我们把五四运动期间,爱国青年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称为“五四精神”。根据所学谈谈什么是“五四精神”?青年学生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未来。谈一谈作为当代青年,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答案:(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五四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青年学生应该具有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时刻关心国家命运,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要做有理想、善学习、讲道德、要自立、勇奋斗的青年。
A.自强、求富B.实业救国
C.民主、科学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3.下列关于五四爱国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发生于1919年
B.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C.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五四运动波及范围广,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4.“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北京学生于1919年的这一呐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B)
过渡语:6月5日后,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并且登上了历史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板块三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小组合作: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答案:(1)从革命的领导阶级来看,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到了领导作用。
A.自由B.爱国C.平等D.博爱
教材图
片分析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北京3 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举行游行示威。
史料
积累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教学

新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认识到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五四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比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民主革命异同中培养和提高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探究法,了解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通过播放视频影像、观察图片、列表比较等途径,认识五四运动的经过、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的爆发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五四精神。

【新课导入】播放:《中国共青团团歌》并搭配相关文字画面。

教师:这跳动的音符、激昂的音乐仿佛把我们带回到近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有人说,五四爱国运动是不可超越的,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这是对五四运动极高的评价。

它是怎样发生的呢?让我们走进20世纪初的中国。

第一篇章五四前夜——山雨欲来教师:20世纪初期的中国,布满阴霾。

袁世凯对内实行独裁专制,北洋军阀对日本持妥协退让态度。

而在这种黑暗中涌动着新潮,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尤其是新文化运动开启民智,促进民族觉醒,这一切都使黑暗中透露出新的曙光。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大的革命风暴即将席卷中国。

巴黎和会点燃了这次风暴。

展示:思考:(1)巴黎和会中国以什么身份参加?(2)中国代表团提出了什么要求?(3)结果如何?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教师:中国是战胜国,为什么却是这样的结果呢?学生:弱国无外交。

当时的北洋军阀实行对内镇压人民,对外投靠帝国主义的反动统治。

英、美、法、日都想控制和侵略中国。

教师:巴黎和会作出的决定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使中国蒙受了巨大耻辱,这一决定传到中国,传到北京,中国人积压已久的怒火,一下子迸发出来,一场震惊世界的、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运动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教学设计3:第13课 五四运动

教学设计3:第13课  五四运动

第13课五四运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五四运动导火线;五四运动口号;五四运动主力;五四运动结果和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分析、归纳,创设情境,结合有关史料、歌曲和电影片段,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探究五四运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五四运动的过程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喜不喜欢过节?我们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也有很多纪念性的节日,你们知道哪些节日是来源于我国近现代的历史事件的吗?(五四青年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青年就像东升的太阳,朝气蓬勃,意味着无限的可能,你们知道这个节日的来历吗?什么是五四精神呢?让我们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来揭开谜底吧!(二)、讲授新课: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导火线师讲解: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1919年1月开始,美、英、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实质上是一个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开会的目的就是重新分配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因而派出了(陆征祥、顾维钩等五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

当时,许多中国人,包括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他们对巴黎和会寄予很高的期望,他们认为通过这次会议可以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奴役的命运。

师:结果怎样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部电影的片段,影片的名字叫《我的1919》,这部影片记述了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斗争。

(播放影片片段)师:中日双方在会上辩论的焦点是什么呢?生:是山东问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国宣战,出兵德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趁机窃取了山东的主权,日本认为中国已和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应转让给日本,无须在会议上讨论。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3课五四运动》是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巴黎和会的失败,中国外交的困境;五四运动的爆发,学生的抗议行动;五四运动的影响,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的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五四运动的具体情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难点: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合作探讨: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五四运动的典型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五四运动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3.视频:准备相关的视频资料,用于导入和呈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五四运动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五四运动的过程,展示五四运动的图片和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五四运动的情况。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分析五四运动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4.巩固(10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五四运动的了解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五四运动》是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教材通过详细的叙述,使学生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主义革命的开始,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五四运动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并深入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五四运动在中国新主义革命中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信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难点:五四运动在中国新主义革命中的地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分享学习心得。

3.案例分析:分析五四运动中的典型事件,深入了解事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音频等多媒体素材。

3.学习资源:搜集与五四运动相关的资料,如历史文献、新闻报道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五四运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五四运动在中国新主义革命中的地位,分享学习心得。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

4.巩固(10分钟)针对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及时反馈,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5.拓展(10分钟)分析五四运动中的典型事件,深入了解事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RJ上册教案 第4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3课五四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RJ上册教案 第4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3课五四运动

第13课 五四运动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 生:喜欢。

师:5月4日是我们中国的什么节日呢? 生:青年节。

师:谁知道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吗?生:五四运动。

师:对,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

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

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为之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的足迹,领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二、探究新知(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课件出示一战结束后图片和巴黎和会情景图片。

教师过渡:1918年,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法国巴黎召开制裁以德国为核心的战败国的会议。

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也派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

2.多媒体播放《我的1919》顾维钧的演讲片段。

学生观看视频,结合教材P61正文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哪些正当要求?结果如何?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为什么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提示:从问题①引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从问题②学生归纳分析出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很弱,得出结论:弱国无外交。

3.学生分组学习:阅读教材,列表归纳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地点、口号、要求、主力和斗争形式。

提示:(二)五四运动的扩大1.材料展示:材料一为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

——摘编自上海工人罢工通告材料二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

——摘自上海商人罢市揭帖材料三如图为上海商人罢市游行。

教师提问:6月份,五四运动的扩大有哪些表现?运动的主导力量、中心有什么变化?提示:除学生罢课之外,还有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活动。

运动主力由学生转为工人。

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2.图片展示:教师提问:由上面三幅图片可以看出五四运动的结果如何?提示:北洋政府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释放被捕学生,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人教历史八年级上教案第13课 五四运动

人教历史八年级上教案第13课 五四运动

第13课五四运动【知识与技能】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自主搜集资料,设置场景及相关问题等方式,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刻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

【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难点】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自主学习】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2.五四运动的口号是什么?3.五四精神的内涵是什么?4.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新课导入】(材料式导入)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是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青年的最高荣誉,原则上每年“五四”青年节授予,有特殊贡献者,可以随时授予。

为什么把每年5月4日作为我国的青年节?它与什么事情有关?在我们学完这一课后就会知晓答案。

(情境式导入)播放共青团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教师讲述:歌词中有一句这样唱道:“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你知道这指的是哪一事件的发生吗?与共青团又有什么关系呢?【合作探究】知识点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战胜国在法国凡尔赛宫召开和会。

阅读教材P59,思考:(1)中国是以什么身份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带着什么期望来参加和会呢?答案提示: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

中国代表带着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参加和会,希望能够改变中国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

(2)巴黎和会是如何对待中国代表这一正当要求的?你如何评价巴黎和会?答案提示: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交给日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五四运动【目标解读】【课程标准】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学目标】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

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我们开创新的世界。

歌词中对五四运动高度评价,说“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五四运动是怎样发生的?它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哪些影响?我们当代青年应如何弘扬五四精神?让我们一起步入今天的历史课堂。

【新课探究】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社会背景(1)基本原因【材料链接】材料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侵占胶济铁路和青岛等地。

1915年初,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几乎全部接受了“二十一条”,实际上也就承认了日本在山东霸占的权益。

段祺瑞控制北京政府之后,大量向日本借款,以扩充自己的实力。

日本乘机提出在山东驻军的侵略要求,段祺瑞政府竟表示“欣然同意”。

材料二北洋政府对人民的压榨:1912-1919年田赋增加了7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3倍,印花税增加了6倍。

材料三1916-1919年5月北洋政府共借外债100多次,债权国包括日、美、英、法、德、俄、比、荷等国,以中国的银行、矿山、交通、税收、国库券为担保。

【总结归纳】一方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利用欧洲列强无暇东顾之际,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一度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此时的中外矛盾集中体现在中日矛盾上;另一方面,北洋政府实行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掠夺人民的反动政策。

这些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基本原因。

(2)思想基础:辛亥革命失败后,为了继续探索新的道路以求得国家的独立富强和人民的自由幸福,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从而在中国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这股潮流是生机勃勃的、前进的、革命的。

这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3)指导思想: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问题探究】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有哪些?答案提示:第一,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社会背景)。

第二,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阶级基础)。

第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思想基础)。

第四,十月革命的影响(国际背景)。

(4)导火线(直接原因):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材料链接】材料一中国代表提出收回青岛的长篇说帖1919年1月28日,陆征祥(中)(外交部总长团长)率顾维钧(右)(驻美公使)、王正廷(左)(南方军政府代表)、施肇基(驻英公使)、魏宸组(驻比公使)等人赴巴黎出席巴黎和会。

中国代表向大会提出中国直接收回青岛的长篇说帖,共分甲乙丙丁四部分,全面论述了中国收回青岛主权的正义要求。

中国代表团除了提出说帖之外,还由顾维钧在会议席上发表意见。

顾维钧曰:仅关数百万人的太平洋属岛问题各位即如此尽力,至于青岛问题关系四万万人民的大问题,本人全权之责任亦极重,今试述其大纲原则:胶州租借地、胶州铁路及其他一切权利,应直接交还中国。

青岛完全为中国领土,当不容有丝毫损失。

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

胶州租借与德国,起因于教案问题。

德国以武力要挟强请,迫不得已而为,已属世界周知之事。

如就地势论之,胶州为中国北部之门户,亦为沿岸直达国都之最捷径路。

胶济铁路与津浦铁路相接,可直达首都,于国防上中国亦断然不容他国之争执。

以文化言,山东为孔孟降生,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

以经济言之,山东以二万五千英方里之狭地,容三千六百万之居民,人民既已稠密,竞存已属不易,其不容他国之侵入殖民,实无讨论之余地。

是以如就本会承认之民族、领土完整原则言之,胶州交还中国,为中国当有之要求权利。

本人全权认为交还青岛为公正圆满之一条件,若本会舍此采用他法,则本人全权不得不认为谬误……本人全权绝对主张大会应斟酌胶州租借地及其他权利之处置,尊重中国政治独立、领土完整之根本权利,且相信中国,有和平之诚意。

——转引自《北洋军阀史话》材料二德国将按照一八九八年三月六日与中国所订条约,及关于山东省之其他文件所获得之一切权利、所有权名义及特权,其中关于胶州领土、铁路、矿产及海底电线为尤要,放弃以与日本。

德国应将关于胶州领土内之民政、军政、财政、司法或其他各项档案、登记册、地图、地契及各种文件,无论存放何处,自本条约实行起三月内移交日本。

——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决议案(摘录) 【问题探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是战胜国之一,却为什么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答案提示: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很弱;北洋军阀政府仍实行封建统治;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仍有很多特权;中国的社会性质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小结:日本侵占山东,独霸中国,早已引起中国人民强烈不满。

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无视中国的正当要求,决定将德国在山东获得的一切权利转交日本,这一消息传到国内便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

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就如火山爆发一般开始了。

2.运动前期概况【材料链接】材料一1919年5月4日,北京十三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集会于北京天安门前,五四运动爆发。

材料二五四运动的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头可断,青岛不可失”“诛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国民应当判决国贼的命运”材料三五四运动爆发后,北洋政府出动军警逮捕学生32名。

5月5日,北京专科以上学校学生为了声援被捕同学、给北洋政府施加压力而罢课,并通电全国,强烈抗议反动政府的暴行。

北京学生的斗争震动全国,天津、长沙、上海等城市的学生纷纷以集会、罢课、示威等方式进行斗争,还组织了学生联合会,统一指挥和行动。

学生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引起帝国主义的极度恐慌。

英、美、日等国公使联合向北洋政府施加压力,敦促加紧镇压学生运动。

【问题探究】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引起了帝国主义的恐慌,遭到了北洋政府的镇压,这说明了什么?答案提示:这说明了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北京学生的行动,表现了高昂的爱国激情、对国家和民族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然得到广泛的支持和响应。

爱国学生的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必然引起他们的恐慌和镇压。

这正说明反帝与反封建是不可分割的。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材料链接】材料一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教其妹,师训其徒,毋忘此国耻纪念日。

——上海中华工业协会通告罢市救国,不办卖国贼不开行,为良心救国牺牲私利。

——上海商人罢市标语、口号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君不必光顾。

——上海某理发馆贴出的告示上海人民积极进行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的“三罢”斗争。

材料二材料三【问题探究】为什么说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答案提示:因为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迫使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逮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因此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材料链接】材料一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新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材料二八十年前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封建的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场运动,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

它蕴含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

——胡锦涛【问题探究1】五四运动的历史作用是什么?答案提示:a.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推动了革命力量的团结。

b.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c.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问题探究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思考什么是五四精神。

作为青少年应怎样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答案提示:五四精神就是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和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民主、进步、科学是其精神真谛。

要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精神,就要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坚定信念,把个人的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前途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奋斗与集体奋斗结合起来,追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实现自身最大的人生价值。

【课堂小结】五四运动是由北京的青年学生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显示了伟大的力量,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四精神”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勤奋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