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4.14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相关史料解读
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相关史料解读1.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指示国民党是现时中国唯一强大的民族革命组织,它以民主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以及一部分学生和工人为依据。
……因为中国独立的工人运动尚属薄弱,因为中国目前的一切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及其在华代理人──中国军阀,尤其是因为解决民族革命问题,直接有利于工人阶级,而现时工人阶级又尚未充分分化成为完全独立的社会力量──所以,共产国际执委认为:年青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合作是必要的。
──《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1923年1月12日)【解读】1920年,在共产国际二大上,通过了由列宁起草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提出共产国际有条件地援助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民族运动。
孙中山作为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的事业和斗争精神曾激励过许多革命者。
尤为宝贵的是,孙中山在革命处于最危难的时刻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对苏俄、共产国际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而且在新的革命形势下,孙中山及时提出与苏俄合作的战略思想,进一步推动苏俄和共产国际对孙中山的关注。
1922年1月至2月,共产国际主持召开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代表大会(即远东民族大会),与会期间,尚在病中的列宁接见了中国代表张国焘、王尽美、邓恩铭、张秋白和邓培(工人代表)等,询问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工人运动的情况,对中国的国共合作表示关怀,向他们提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是否可以合作”的问题。
远东民族大会带有明显的统一战线性质。
会议通过了关于各国共产党与民主革命派合作问题的决议,进一步重申了建立远东各国“反帝统一战线”的重要性,确立了远东民族殖民地国家的革命任务。
这次大会,对于促进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的合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通过资料,可以看到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形势的认识:①国民党是当时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核心政治力量。
第8.3课_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思考: 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
同:二者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产物,是新民主主义革
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指导思想和政治纲领。 联系: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实质内容,即新三民主 义是纲领, 三大政策是具体方针。
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 义侵略,谋求中国独立富强的精神,“联俄”“联 共”是反帝的必然;新“民权主义”期盼的是中国 国民的真正自由平等和人权,即“唤起民众”,唤 醒工农;“扶助农工”实际上是新“民生主义”的 具体实施。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主要考点
1、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 标志。 2、掌握北伐战争的背景、目的、 对象、战果等 3、掌握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及 教训。
第一次国共合作
1.背景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逐渐认 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决定与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 合作。
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
4月 13日中午,宝山路上群众请愿大游行遭到血腥镇压。
在街头被捕的革命群众
上海街头的电线杆上,挂着被杀害者的头颅。
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国民大革命失败原因
原 因
教训
教训: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坚持无产阶级 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进行武装斗争.
汪精卫)叛变革命
客观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勾 结;国民党右派(蒋介石、 原因 主观 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 错误,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 原因
1927年4月12日,时任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北 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突 然发难,血洗上海,实 行“清党”,国共合作 宣告失败。
蒋介石像
周恩来(1898-1976 年)字翔宇,笔名 恩来。生于江苏淮 安。1913年在天津 南开中学就读。 1917年毕业后东渡 日本留学。1919年 五四运动时回到天 津,参加五四运动。 1921年参加共产党。 1924年11月任黄埔 军校政治部主任。
高中历史必修课第五分册备课笔记第22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课第五分册备课笔记第22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第22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识:中共三大中国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国民政府成立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北伐军的胜利进军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技能:分析理解国共双方第一次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能性2、过程与方法(1)整理归纳:国民革命运动如何在1926——1927年间趋向高潮。
(2)阅读说明:从《北伐战争示意图》了解三路北伐的斗争对象、进军路线、推进态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孙中山在挫折中吸取教训,在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下,选择了国共合作的革命道路,实现了他一生中又一次伟大的转变。
孙中山为了救国和革命,与时俱进,奋斗一生的崇高精神,值得后人景仰。
(2)中共“三大”制定的关于国共合作的策略方针,符合实际国情,对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3)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创建国民革命军和推动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奠定了基础。
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而发动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标志着国民革命进入高潮。
北伐军的胜利推进从根本上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及其历史作用。
2、难点:中共为何选择国民党为合作者以及国共合作为何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
三、教学过程导入:中共“二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它与第一次国共合作有何联系?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进一步结合的重要标志。
这个纲领引起国民党领袖的兴趣,并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第22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一、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年,又称“大革命”时期)1、原因(1)中国共产党的要求(必要性):中共通过二七罢工(1923年2月7日)认识到,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必须结成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2)国民党的需要(可能性):国民党是比较真正的民主派,具有革命性、有威信、有根据地,孙中山欢迎共产党与其合作。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专题知识点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专题知识点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1924—1927年)第15课北伐战争1、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1924年国民党一大决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农工三大政策。
旧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3、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建立。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后,《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4、黄埔军校: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作用: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5、北伐胜利进军开始:1926年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战况:①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
湖北战场上,叶挺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攻占武昌,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②之后北伐军又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
结果: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影响: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三次发动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6、国民革命失败: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7、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8、东北易帜:1928年底,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意义: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 刘伯承等人领导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高中历史的归纳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事件与人物
高中历史的归纳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事件与人物中国近现代历史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阶段涵盖了从1840年至现在的时间段。
在这段时间内,中国经历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和涌现了许多重要的人物。
本文将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进行归纳。
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也是中国与西方列强进行的第一场正式战争。
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从封闭状态向半殖民地化的转变。
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向中国输入大量的鸦片,导致中国社会瘫痪。
最终,中国以失败告终,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二、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也是中国从封建帝制向民主共和的转变。
辛亥革命的推动者是孙中山先生,他领导了中国同盟会,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三、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反对列强对中国影响的一场爱国抗议运动,也是中国早期的学生运动。
五四运动的起因是巴黎和会将旅大产权交给日本,引发了中国学生的愤慨。
在这场运动中,学生们发起了大规模的抗议示威活动,并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五四运动对中国新文化和民主运动具有重要影响。
四、北伐战争(1926-1928年)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推翻北洋政府的一次军事行动,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期。
北伐战争由国共两党共同发起,以推翻腐败无能的北洋政府为目标。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最终取得了胜利,建立了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
五、中国抗日战争(1937-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是二战期间中国与日本进行的一场历时八年的战争。
这场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面对着强大的日本军队展开了艰苦的抵抗,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的成功范例。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它标志着中国结束了百年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
第15课--北伐战争
第15课北伐战争【知识管理】知识点1国共合作的实现中共三大:1923年召开,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
共产党员以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国民党一大:年1月,在广州召开。
大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三大政策。
它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黄埔军校: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创办。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任校长,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它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作了准备。
知识点2北伐胜利进军开始: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目的:推翻、孙传芳、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战况:①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
湖北战场上,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攻占武昌,主力被基本消灭。
②之后,北伐军又在江西歼灭的主力。
结果: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震动全国。
影响: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运动蓬勃发展。
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三次发动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知识点3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国民革命失败: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7月,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
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全国统一:南京政府建立之后继续北伐,进至、一带。
奉系军阀退往关外途中,被日本人炸死。
1928年底,其子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基础过关】知识点1国共合作的实现1.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会议是(C)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八大2.广州是一座具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
1924年1月,国共两党在这里实现了第一次合作,点燃了大革命的熊熊烈火。
第22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讲解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国共两党的区别
中国共产党 中国国民党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民主义 指导思想 政党性质 无产阶级政党,代表工人阶 主要代表民族资产阶级
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还要建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 义社会
和小资产阶级利益
实行产阶级民主政治
奋斗目标 在完成新民主义革命任务后,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总之,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 和目标的方法和手段。 “扶助农工”既反映出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思想的发展,也是中 国资产阶级以革命领导自居的心态。而共产党则是依靠而不是“扶
关于“党内合作”
原 因
共产党人当时力量弱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目 的是为了将它改造成工农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 盟,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斗争任务。 由于两党所代表的根本利益和最终目标不相同,两党的性质有 着根本的区别,“党内合作”不是两党合并,中共在政治上、 思想上、经济上都保持独立性。 党内合作使统一战线有统一的组织形式,便于领导革命,也容 易被国民党所接受,有利于改造国民党,使其获得新生; 共产党员有双重身份,便于开展革命活动,有利于中共从工运 低潮中走出来,更能在孙中山这面革命旗帜下广泛发动群众, 组织革命力量,迎接革命高潮。
根本原因 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中国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 在北伐誓师大会上讲话,台上左一为蒋介石)
吴佩孚像 军阀
孙传芳像 控制地区
张作霖像 兵力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湖南、湖北、河南和直隶的一部
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 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山东、察哈尔 和直隶
20万
新三民主义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比较
高二必修二历史知识点
高二必修二历史知识点高二必修二历史知识点分为中国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两个部分。
下面将依次介绍这两个部分的重要知识点,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学科。
一、中国近代史知识点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革命,它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2.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次爱国主义运动,它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主要目标,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是中国国共两党合作推翻北洋政府的一次战争,也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崭露头角的时期。
4. 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对抗日本侵略的一次全面战争,中国人民进行了浴血奋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5. 解放战争: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之间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最终导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二、世界现代史知识点1.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爆发的一场全球性战争,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在1917年推翻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的一次重要事件。
3. 苏联的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成立。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二战期间的一场全球冲突,涉及众多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 冷战: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和美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对抗。
它持续了近五十年的时间,直至苏联解体。
以上只是高二必修二历史知识点的部分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你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发展和中国的变革。
历史是人类经验的宝库,也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重要途径。
希望你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够充实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历史素养。
八年级历史第7课笔记
八年级历史第7课笔记
1. 知识点:
(1)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共产国际的促成下,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2)黄埔军校: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创建了黄埔军校。
(3)北伐战争: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北伐的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
(4)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国民革命运动最终失败。
2. 学习笔记:
(1)国共合作的意义:国共合作是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的重要手段。
(2)黄埔军校的创建: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为培养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3)北伐战争的影响:北伐战争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贡献。
(4)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国民党右派的背叛、帝国主义的干涉、共产党策略的失误等。
3. 学习建议:
(1)掌握国共合作、黄埔军校、北伐战争等基本知识点。
(2)理解国民革命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3)通过阅读相关历史书籍、观看历史影片等方式,深入了解这段历史。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是一段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国共两党达成了临时的合作,共同抗击外敌,并试图实现民主与现代化的目标。
北伐战争作为合作的重要阶段,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国共合作的形成国共合作是在中国面临由外敌侵略引起的危机情况下形成的。
192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危机日益加剧,同时也受到列强的欺凌。
国共两党在对外侵略及国内混乱的威胁面前,决定临时放下分歧,共同抵抗外侮。
二、合作的初衷国共两党在合作初期的倡导目标是民主和现代化。
虽然两党的意识形态存在差异,但他们共同关心国家民生,都希望通过改革和革命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三、合作的历程国共合作经历了多次的合作与瓦解。
最初的合作是由于共同的敌人而形成,后来在一些具体的情况下解散,但在整体形势对合作的需求下,很快又重建合作关系。
特别是北伐战争前后,两党在面对外敌入侵和国内混乱时,达成了最广泛、最深入的合作。
四、北伐战争的背景北伐战争起因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联合发动的反对北洋政府的武装行动。
北伐战争的背景是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民经济衰退,民族矛盾日益尖锐,人民呼唤着民主与现代化的需求。
五、北伐战争的过程1926年至1928年的北伐战争,经历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和政治斗争。
中共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发挥了领导力和组织能力,与国民党一起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
六、北伐战争的意义北伐战争的胜利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成功,并且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通过战争,国共两党增进了相互的了解和信任,铸就了深厚的合作基础。
同时,国共两党在战争中所展示出来的领导能力为中国的政治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七、国共合作结束的原因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国共两党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出现了不可调和的分歧。
双方对于政权问题产生了分歧,加之国民党内部的右倾势力的影响,最终导致了国共合作的破裂。
总结: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全高中历史涵盖了丰富的内容,从古代文明到现代社会,从政治制度到经济发展,从文化传承到科技进步。
以下是对高中历史知识点的全面总结。
一、中国古代史1、先秦时期(1)夏商周的更替: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商朝的甲骨文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汉字,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分封制与宗法制:分封制是周天子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3)井田制:是商周时期的土地国有制度。
(4)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政治上,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逐渐形成;思想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秦汉时期(1)秦朝的统一:秦始皇嬴政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实行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等政治制度。
(2)汉朝的统治:汉初实行“无为而治”,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推恩令、盐铁官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政策。
(3)丝绸之路: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政治局势:政权更迭频繁,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2)民族融合:少数民族内迁,与汉族相互融合。
(3)江南地区的开发:由于北方战乱,人口南迁,为江南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4、隋唐时期(1)政治制度:隋朝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进一步完善。
(2)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很大发展,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3)文化灿烂: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5、宋元时期(1)政治制度:宋朝加强中央集权,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经济发展: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发达。
(3)科技文化: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在这一时期得到广泛应用;宋词、元曲等文学形式繁荣。
八年级上北伐战争知识点
八年级上北伐战争知识点北伐战争是中国国共两党合作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一场反帝反封建斗争,长达三年时间,从1926年7月至1928年4月,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北伐战争展开,介绍相关知识点。
一、“北伐”概述北伐是中国国共两党合作,以共产党为主导,采取城市起义和武装夺取军事行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一场反帝反封建进攻战争。
1925年国共合作成立,1926年开始发起第一次北伐,至1928年4月成功占领南京,胜利结束。
二、“北伐”战役1.苏南会战苏南会战是北伐战争中的一场大规模军事行动,由国共两党组成的革命军共同发起,战斗范围主要在江苏和安徽一带。
共产党中央领导人毛泽东指挥的全国总工会战斗队为支援苏北战场突入江南,攻克徐州等城市。
其中,徐州战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北伐战争的全面开展。
2.广州起义广州起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起义行动,是北伐战争中城市起义和武装斗争相结合的典型代表。
1927年6月11日,广东省被国民党军阀杨希闵篡夺,企图镇压革命力量。
受共产党领导人周恩来指挥的工人、农民和士兵,于6月18日在广州发动起义。
当时,周恩来以“东江纵队”为名,由1,200多名士兵和800多名工人组成,攻打广州城。
然而,起义最终失败,许多领导人被捕杀。
3.南京攻略战南京攻略战是北伐战争中最重要的一次战役,也是民族统一战争和抗日战争的前奏。
1927年3月,国民政府保皇派内部政变,金陵保卫战爆发。
经过长达二个月的准备,武汉国民政府与南昌起义军协同攻势,最终于1927年4月23日成功占领南京。
三、“北伐”的影响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政府,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是民族革命与社会革命相结合的典型范例。
它疏通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成为中国共产党推动土地革命、开展抗日战争和最终建立新中国的根基。
结语中国革命的历史是祖国发展的历史,北伐战争是其中的重要一步。
历经风雨和考验,中华民族在共产党领导下不断前进,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不断迈进。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的发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北伐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离不开国共两党的合作。
本文将探讨国共合作在北伐战争中的作用,以及国共合作期间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一、国共合作的形成国共合作的形成不能忽视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社会的背景。
当时,国内政局动荡不安,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
这也正是国共两党寻求合作的契机。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成立国民党,号召实现国家的统一和民主。
而同年,共产党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它的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出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国共两党开始展开合作。
二、国共合作的意义国共合作的意义不仅在于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更在于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国共两党的合作使得全国范围内的抗日团结得以实现。
其次,在政治上,国共两党的合作打破了派系之间的隔阂,形成了抗日民主根据地,使得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提升。
此外,国共合作促进了两党的思想交流,共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三、国共合作的重要事件1. 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在1924年至1927年之间进行的,双方建立了联合政府,并推动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然而,合作的矛盾和阻力也逐渐浮出水面,在1927年,合作因为北方军阀的背叛而破裂。
2. 第二次国共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在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进行的,两党为了抗击共同的敌人而再次走到了一起。
这次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创建了抗日根据地,这为后来的解放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北伐战争的胜利北伐战争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取得的一次重要胜利。
由于双方的配合与努力,北伐军最终于1928年攻占南京,标志着北伐战争的胜利。
这场战争不仅推翻了北方军阀统治,也奠定了国共两党在国内政治中的重要地位。
四、国共合作的影响国共合作不仅对中国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课件]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战
争
结果:国民 原因: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
革命失败
标志: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分共会议”
◎叶挺(1896—1946)
◎北伐战争形势图
• 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 在江西歼灭孙传芳主力。
• 一路沿长江东下,攻占南京。 另一路由福建进入浙江、上海。
(二)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农民运动
湖南农民协会会员
250
200万人 200
150 107万人
100
50
0
1
2
图表标题
25
20
15
10
5
3万多人
(一)北伐战争的主要经过
时间 1926—1927年
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战场
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 上海
◎北伐战争形势图
主要战场: 湖南、湖北
著名战役: 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英雄军队: 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叶挺,广东惠阳人。早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 校,曾任孙中山侍卫营营长。1924 年加入中国共 产党,不久赴苏联学习。1925年回国,任国民革 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作为北伐军的主力先锋, 叶挺率领的独立团所向披靡,屡破强敌,为第四 军赢得了“铁军”的美誉。叶挺也因此成为北伐 名将。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黄埔军校旧址大门
谁创办了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创办的目的是什么?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一)背景
中华民国 二次 成立 革命
护国 运动
第一次 护法运动
第二次 护法运动
◎孙中山
1912年
1913年
失败
1915—1916年 1917—1918年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知识点3_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对不能与它合并,也不能在这些运动中卷起自己原来的旗帜。
——《共产国际执委特别会议》 材料四(他认为)中共的一切工作应当归国民党,一切工作应 该集中到国民党。
知识点——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国共合作】
1.国共合作的原因:敌强我弱(必要性) 2.国共合作的可能性
(1)孙中山个人思想的转变:(讲述孙中山领导的一系列民
主革命的失败) (2)中共的认识 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3)共产国际的推动 (马林传达共产国际的意见) (二七惨案工人运动受拙,中共三大
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
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典型例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在某个具体的历史情势中,要 求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而由于这共同的目标,在革命发展的 某个阶段上,中国民族市民层、小市民层与中国无产者的联合
成为必要。
材料二 当时国民党已不是一个纯粹资产阶级的政党。…… 已加入不少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以孙中山为首的广东国 民政府,当时并不禁止劳动运动,而且取消了治安警察条例与 压迫罢工刑罚,表现对民主政治的拥护。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典型例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国民党同意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并且容许共产党员
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
(2)失败: 1927年,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突然
国共合作与北伐知识点归纳总结
国共合作与北伐知识点归纳总结国共合作与北伐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的一次重大转折。
以下是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国共合作的背景国共合作是在孙中山先生的推动下实现的。
孙中山先生认识到,要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民主,必须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
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上通过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两党正式合作。
合作的主要内容国共合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推动国民革命;国民党内部实行党务公开,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两党共同领导国民革命军,开展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的爆发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
1926年,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旨在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国家的统一。
北伐军在蒋介石的指挥下,迅速攻占了湖南、湖北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
北伐战争的意义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战争,它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推动了国家的统一。
同时,北伐战争也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合作,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
国共合作的破裂然而,随着北伐战争的深入,国共两党的矛盾逐渐显现。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国共合作宣告破裂。
此后,两党关系陷入长期的对立和斗争。
总结国共合作与北伐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不仅推动了国家的统一,也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合作。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国共合作最终破裂,两党关系陷入长期的对立和斗争。
这段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任何合作都需要双方的真诚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共同的目标。
最新整理高三历史2019中考历史一轮知识点北伐战争.docx
最新整理高三历史教案2019中考历史一轮知识点:
北伐战争
2019中考历史一轮知识点: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
北伐结束后,南京国民政府正式统治全中国,成为中国在国际上唯一代表政权。
但实际上,国民政府内外仍有不同势力割据,造成日后发生中原大战等连串内斗冲突。
北伐期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政府决裂,第一次国共内战爆发。
北伐战争
1.黄埔军校的建立:
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北伐胜利进军
(1)时间:1926年
(2)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3)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4)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5)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战役;
(6)胜利进军: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在江西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
不到
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7)国民革命失败原因: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第22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3.讲述北伐战争: (1)背景:
国共合作促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将矛头指向当时割据各 地的封建军阀,广州革命政府成立以后,“打倒列强,铲除军阀”的革命
思想高涨,进行北伐的时机也成熟了。 (2)北伐开始:(1926年7月始)(考点,划书) 从广东出发,兵分三路:一路向江西,一路向福建(两路都是以孙传芳 为斗争对象),另一路指向湖南湖北(以吴佩孚为斗争对象)张作霖的 势力范围在东北,由于距离太远,暂时不列入主攻目标。
在两湖战场上除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部队,它被称为“铁军”,那就是 叶挺任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看106页小字,了解一下。 (3)北伐的成果:(考点,划书)
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北伐军先后消灭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 力,从珠江流域进入长江流域,从根本上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随着北伐的推进,在1927年初时,广州国民政府移到武汉,被武汉国民 政府取代。
北伐部队的胜利进军,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如上海三次武装起 义。
【板书设计】
第22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难点:国共合作实现的原因和方式 说明:
国共合作能够实现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从国共双 方立场出发,思考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次国共合作采用党内合作 形式,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教师应通过分析历史条件帮助 学生理解这种合作方式是当时唯一正确的组织策略。
【教学设计】 导入:中共二大以后加紧组织发动工人运动,掀起了工人运动的第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识记知识点:
1.中共“三大”的召开时间及内容;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间和内容:
1)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独立性。
2)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大会通过的宣言,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2.北伐战争的开始及成果: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从广州出发开始北伐,北伐军兵分三路:一路指向江西;一路指向福建;一路指向湖南、湖北。
北伐军先后消灭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挺进到长江流域,从根本上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至武汉。
1927年3月,在陈独秀、周恩来等组成的中共中央特别委员会的指挥下,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理解知识点: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新三民主义政纲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大会还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第 1 页共1 页。